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040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四十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四十卷目录
霍山部汇考一
图
考
霍山部汇考二
陶唐氏〈帝尧一则〉
隋〈文帝开皇二则〉
唐〈元宗天宝一则〉
宋〈太祖乾德一则 太宗太平兴国一则 徽宗政和一则〉
金〈世宗大定一则〉
元〈世祖中统一则 至元一则〉
明〈太祖洪武三则 成祖永乐一则 代宗景泰二则 武宗正德一则 世宗嘉靖四则〉
霍山部汇考三
皇清〈康熙一则〉
霍山部艺文一
中镇霍山庙记 元刘祁
洪武年祭告中镇文 明太祖
洪武二十八年祭霍山文 同前
永乐年祭中镇霍山文 成祖
景泰元年祭霍山文 代宗
景泰六年祭霍山文 同前
正德六年祭霍山文 武宗
嘉靖十一年祭霍山文 世宗
嘉靖三十三年祭霍山文 同前
嘉靖三十五年祭霍山文 同前
嘉靖四十年祭霍山文 同前
敕赐中镇记 杨莹然
霍山记 乔宇
霍山部艺文二〈诗词〉
题霍岳 宋张商英
中镇庙留题 王惟正
自太行望霍岳三首 元王恽
题中镇庙 明刘玨
前题 胡谧
九日登霍山二首 王溱
霍山 徐贲
祭中镇有感 徐珵
九日登霍山和王玉溪韵 乔瑞
谒霍山中镇 褚相
题中镇庙古松 乔宇
嘉靖辛酉秋八月奉命祀告前十年有泰岳东
海之行后词及之二首 杨宗气
登霍山休粮寺〈以上诗〉 胡来贡
念奴娇〈登中镇山〉 明叶万善
霍山部纪事
霍山部杂录
霍山部外编
山川典第四十卷
霍山部汇考一
中镇霍山
霍山即《禹贡》“岳阳”,《周礼》冀州镇也。在今山西平阳府 境内,压霍州及赵城、岳阳、灵石、沁源四县地。其山因 地立名不一。在霍州为金鞍岭、圣佛崖;在岳阳为莲 花山、党家山;在沁源为紫金山。而在霍州亦在赵城 者,又为观堆峰山。在霍州亦在灵石者,又为蛤䗱岭, 要其支麓所分也。历代有敕祭,今称中镇焉。
中镇霍山图
考
按:《书经夏书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蔡传〉广平曰原, 今河东路太原府也。岳,太岳也。《周礼职方》冀州,其山 镇曰霍山。《地志》谓霍太山,即太岳,在河东郡彘县东, 今晋州霍邑也。山南曰阳,即今岳阳县地也。
按《周礼夏官职方氏》:“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注〉 霍山在彘阳。一云“在霍州。”〈订义〉易氏曰:“《汉志》河东郡彘 县,霍太山在东唐及今晋州。霍邑,本汉彘县。霍山,一 名太岳,在县东三十里。”
按《尔雅释地》:“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注〉霍 山今在平阳永安县东北。珠如今杂珠而精好。 按《山海经中山经》:“牛首之山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 水多谷。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养 之可以已忧。”
按:《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彘。”〈注〉霍大山在东。
按:《后汉书郡国志》,“河东郡永安故彘,阳嘉三年更名, 有霍大山。”〈注〉《尔雅》曰: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 焉。《左传》曰:闵元年,晋灭霍。杜预曰:县东北有霍大山。 《史记》曰:原过受神人书,称“余霍大山”,山阳侯天吏也。 又,蜚廉于山得石棺,仍葬也。
按:《晋书地理志》,“平阳郡永安。”〈注〉故霍伯国,霍山在东。 按《水经汾水注》,汾水东与彘水合,水出东北太岳山, 《禹贡》所谓岳阳也。即霍太山矣。上有飞廉墓。飞廉以 善走事纣,恶来多力,见知周王伐纣,兼杀恶来。飞廉 先为纣使北方,还无所报,乃坛于霍太山而致命焉。 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汝石棺以葬。”死 遂以葬于霍太山,有岳庙,庙甚灵,鸟雀不栖其林,猛 虎常守其庭。又有灵泉,以供祭事。鼓动则泉流,声绝 则水竭。
按:《隋书地理志》,“临汾郡霍邑。”〈注〉有霍山,有彘水。 按《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河东名山霍山,《职方》冀州 山镇谓之霍太山,在晋州霍邑县东北三十里,汉河 东彘县。”《禹贡》“太岳岳阳。”
按:《明一统志山西山川》:“霍山在霍州东南三十里,接 赵城界,周为冀州之镇,今为中镇。”
按《山西通志山川》:“霍山一名太岳,在平阳府霍州东 南三十里,岳阳县西北九十里,南接赵城,北跨灵石, 东抵沁源,古为冀州之镇,今为中镇。其东有峰上圆, 名观堆峰。其山极高峻,形势巍然,迥出云霄,上有五 色花双头蛇,有中镇庙,灵应甚速。凡遇灾异,遣官奉 祀,仍命有司例祭。”《水经注》曰:“岳庙甚灵,鸟雀不栖其” 林,猛虎常守其庭。又有灵泉以供祭事,鼓动则泉流, 声绝则水竭。
《莲花山》,在岳阳县北七十里。霍山之支,连峙七峰,俱 似莲花蕊。
观堆峰山在霍山西,形势突兀,上有神祠。
金鞍岭在霍州南十里,唐太宗息马卸鞍处。
蛤䗱岭在霍州东北五十里,灵石县西南五十里。以 状类名,即古贾胡堡。相传唐兵取霍邑,尝驻于此,俗 呼为“蚰子岭。”
圣佛崖,在霍州西南十五里,上有古佛,大小千馀。 义城谷,在霍州东南三十里,中出水,西流溉田。 “陶唐谷”,在霍州东三十里,帝尧避暑处。
石鼻谷,在霍州东五里许,即彘水之源,中有朝阳洞。 “銮铃原”,在霍州东十里,唐太宗过此,挂铃于树上。 “鹞掌凹”,在霍山中,即妖蛛与龙斗之所。
紫金山,在沁州沁源县。县城据其半,自霍山蜿蜒而 来,高十馀里。《史记正义》载:“霍太山南八十里为沁源”, 此其支龙也。
按《平阳府志山川》:“霍山在霍州东南三十里。”
党家山,在岳阳县北九十里。霍山之支也。
《莲花山 语》同。《通志》。
观堆峰在霍州霍山西。形势突兀,松柏蔚然。上有宣 贶真君祠,即遗赵襄子《朱书》,及为唐太宗导兵克霍 邑者。后人集木于南麓,将立庙,夜闻有呼各村食牛 声,至鸡鸣,牛悉自逸出,久之复归。比晚视之,前所集 水尽移山巅矣。土人即庙礼祀。
“金鞍岭”, 语同。《通志》。
蛤䗱岭在州东北五十里,与灵石接界。岭势巍峨,屹 立山表。每日将暮,群阜深黑,此岭独受返照,青紫万 状,绚采可观。
圣佛崖,在霍州西南十五里,汾水东岸。
义城谷, 语同《通志》。
陶唐谷,在霍州东三十里,帝尧避暑处。水声山色,林 峰环蔚,四时皆可登眺。
石鼻谷,在霍州东五里许,即彘水之源。跨溪入谷,行 数里有朝阳洞,风日凝聚,冬不甚寒。道人尚青山、任 素铉相继解脱于此。
銮铃原 鹞掌凹, 语俱同《通志》。
按《霍州志山川》:“霍山在州东南三十里,南接赵城,北 跨灵石,东抵沁源,古为冀州之镇,今为中镇。祠在山麓,历代俱有祭碑并诗文。”
金鞍岭在州西十里。《通志》载“金鞍胜迹”,即此。
观堆峰、 蛤䗱岭、 銮铃原、 陶唐谷、 义城谷、 石鼻谷、 圣佛崖、 鹞掌凹, 语俱同。《通志》《府志》
按:州环绕皆山,其名杂不可纪,要皆霍山之麓也。
彘水,源出州南谷中,西流溉田,经城西入汾。
霍泉发源霍山南麓,分南霍、北霍二渠,以溉本州赵 城、洪洞三处田。
“玉泉”在陶唐谷半山间。水出如玉,因以为名。
圆泉在州东南十五里阴地村。引渠溉田入汾。 马跑泉,在州东北四十里。唐太宗马渴甚,以蹄跑地 得泉,因名。时有杜十万者以饷师功,求此泉为己利, 遂赐之。至今惟北庄得以灌溉云。
罗头泉在州东北三十五里冯村东沟南流灌田。 打鼓泉,在霍山,泉自山顶而下注于地,声如播鼓,故 名。
邢家泉在州东北三里许。引流灌田。
章丘泉在州东十里丘家崖下。散流入彘,以灌田。 龙池沟在州东北三里。泉流灌田,上有龙王祠。 方池在州南十五里郭庄村。引渠灌田入汾。
鸭底渠在州东北三十里,师家泉引以灌田。
碧玉渠,在州西北十里许村崖下,引汾水灌田。 官渠,在州东,合大张等处水,引流入城灌田。
轰轰涧,源出汾西县东十里,有渊逸真人祠。流经城 西,南入汾水,声如雷,故名。
按:州萦回皆水,杂不可纪,均之霍山之发源,聚于汾以入河者也。
《景致》《霍岳宿》云:“霍山高大,为州巨镇。每云生其上,卷 舒变化,莫可形状。一或凝而为雨,则山色益奇,州人 恒以是为雨征。”
玉泉帝迹在陶唐谷。山腰有泉,昔尧避暑于此。其水 声山色,林峰环蔚,四时皆可登眺,诚一郡奇观也。 《观堆灵应》在霍山西,上有宣贶真君祠,即遗赵襄子 《朱书》及为唐太宗导兵克霍邑者。后人集木于南麓, 将立庙,夜闻有呼各村食牛声至鸡鸣,牛悉自逸出, 久之复归。比晓视之,前所集木尽移山巅矣。土人即 庙祀之。每三月间,远近办香走祭不绝。
《东岭夕晖》在州东,即蛤䗱岭,屹立山表。每日将暮,群 阜深黑,而此岭独受其返照,锦霞绚采,色象可观,斯 亦奇也。
《古迹千里径》在州东三十里山下,北齐封子绘修,即 霍山神引唐太宗攻霍邑之路也。中有土桥,太宗至 此,桥断不能渡,乃拜而祷之,桥遂涌出。旧痕皆向上, 今形迹微存。
陵墓南北朝夏王赫连勃勃墓,在州东南五十里霍 山之上,其地多奇卉。
祠宇中镇庙在州东南五十里霍山麓。唐初建。明洪 武正神号,御制增建东西廊房并官厅。国有大事,则 差官致祭。嘉靖三十六年,知州褚相重修,题扁曰“中 镇霍山神庙。”
中镇行祠在城宣四里。洪武八年,同知吕稷建。嘉靖 二十七年,知州陈嘉言以东岳庙改建。在宣一里。 二郎庙在观堆峰。唐初建。宋崇宁中加号“宣贶真君”, 感应如响,四方多供奉焉。
避暑宫:在城东南五十里霍山高峰,夏王赫连勃勃 墓即在此。
帝尧祠在霍山陶唐谷。相传为帝尧避暑于此,后建 玉泉寺。嘉靖三十六年,知州褚相改建为“尧祠”,肖象 题扁,为文致祭,后春秋为例焉。
玉泉寺在陶唐谷,下有玉泉,故名。宋初建。明正德四 年增修,嘉靖元年重修,今改建尧祠,仍存佛像于后。 霍山书院年久倾圮,止存地基。
旸谷塔在南山巅。嘉靖四十二年,知州李春为“振起 儒风”创建。
按《岳阳县志山川》,“霍山在县西北九十里,谓中岳,又 谓太岳。《尔雅》曰:‘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明 洪武间,敕建中岳庙,祀中岳霍山之神。
按《赵城县志山川》:“霍山之东有观堆峰,去县东北四 十里,其山高峻,入山五里许,有中镇庙。唐开元八年, 封霍山中镇为应圣公。宋政和二年,封应灵王。元封 崇德应灵王。至明改称中镇。霍山之神,灵应甚速,凡 遇灾异,遣官奉祀,仍命有司例祭,至者未尝不题咏 云。庙东南有兴唐寺,东十里有休粮寺,又向南有广” 胜上下二寺。按:《灵石县志》所载“蛤䗱岭”,《沁源县志》 所载“紫金山”,语俱同。《通志》《府志
霍山部汇考二
陶唐氏
帝尧时舜居摄封霍为镇
按:《书经舜典》:“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蔡注〉封表也。每 州封表一山,以为一州之镇。
按《路史后纪》:“帝舜有虞氏以四仲巡四守,至于方岳, 燔望告至,秩山川,觐四方群后,问百年而见之,定八 伯之乐。中祀大交,霍山贡夏伯、羲伯之乐。”
按《霍州志》:“虞舜肇十二州,冀为诸州首,封霍为镇,后 始州焉。”
隋
文帝开皇十四年诏立中镇霍山祠
按《隋书文帝本纪》不载按《礼仪志》,“开皇十四年闰 七月,诏冀州镇霍山就山立祠。并取侧近巫一人,主 知洒扫,并命多莳松柏。其霍山雩祀日,遣使就焉。” 开皇十六年,诏修霍山祠。
按《隋书文帝本纪》。不载。按《礼仪志》。“开皇十六年正 月。又诏晋州霍山镇修造。”
唐
元宗天宝十载加霍山封号遣官致祭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天宝十载二 月己亥。分遣颖王府长史甘守默。祭霍山应灵公 按《文献通考》。天宝十载。封霍山为应圣公。
宋
太祖乾德六年有司请祭中镇霍山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按《图书编》,乾德六年,有司 言“祠官所奉止四岳,今按祀典,请祭南岳及五镇,祭 中镇霍山于晋州。”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定中镇霍山常祭日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礼志》,太平兴国八年,秘 书监李至言:“按五郊,迎气之日,祭五方岳镇海渎。自 兵乱后有不在封域者,遂阙其祭。国家克复四方间, 虽奉诏特祭,未著常祀。望遵旧礼,就迎气日各祭于 所隶之州,长吏以次为献官。其后土王日祀中镇霍 山于晋州。”
徽宗政和三年改封霍山为王
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按《礼志》,霍山旧封应圣公, 政和三年封应灵王。
金
世宗大定四年封霍山为应灵王定以每岁奉祀
按《金史世宗本纪》不载。按《礼志》:大定四年,礼官言 “岳镇海渎当以五郊迎气日祭之。”诏依典礼,季夏土 王日祭中镇霍山于平阳府,其封爵并依唐宋之旧。 明昌间,从沂山道士杨道全请,封霍山为应灵王。每 岁遣使奉御署祝版,奁芗乘驿,诣所在郡邑长贰官 行事。
元
世祖中统二年定以中镇为西道
按《元史世祖本纪》,不载按《祭祀志》,“岳镇海渎代祀 自中统二年始,凡十有九处,分五道,后乃以中镇为 西道。”
至元三年定中镇祭日
按《元史世祖本纪》。不载按《祭祀志》。“至元三年夏四 月。定岁祀岳镇海渎之制。六月中镇土王日祀霍山 于平阳府界。”
明
太祖洪武三年正霍山称号
按《春明梦馀录》:“洪武三年夏六月,始正岳镇海渎及 各城隍等称号,称霍山为中镇霍山之神。”
《洪武》七年、定中镇霍山于山西平阳府。祭
按《明会典》云云。
洪武二十八年征广西,告祭霍山。
按《霍州志》云云。
成祖永乐 年征安南告祭霍山
按《霍州志》,永乐时征安南,祭中镇霍山文云:“今年七 月十六日兵行,特遣人致香币牲醴,先诣神所祭告。”
代宗景泰元年遣使祭霍山
按《霍州志》,“景泰元年,岁次庚午,闰正月丙午朔,越十 五日庚申,遣吏科给事中乔毅致祭中镇霍山, 景泰六年,遣使祭霍山。”
按《霍州志》:“景泰六年,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萧启祷 祀霍山。”
武宗正德六年遣使祭霍山
按《霍州志》:“正德六年,遣山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 参政夏景和祭告于中镇霍山。”
世宗嘉靖十一年遣使祭霍山
按《霍州志》:“嘉靖十一年,遣平阳府霍州知州王子谨 致祭于中镇霍山。”
嘉靖三十三年,遣使祭霍山。
按《霍州志》:“嘉靖三十三年,遣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 山西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崇,祭告于中镇霍山。”
嘉靖三十五年,遣使祭霍山。
按《霍州志》,“嘉靖三十五年,遣户部左侍郎邹守愚致 祭于中镇霍山。”
嘉靖四十年,遣使祭霍山。
按《霍州志》,“嘉靖四十年岁次辛酉,八月戊午朔,越十 日丁卯,遣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地方都察院 右副都御史杨宗气致祭于中镇霍山。”
霍山部汇考三
《皇清》。
康熙六年
按《霍州志》,康熙六年九月
钦差兵部左侍郎曹国柄致祭于“中镇霍山之神。”
霍山部艺文一
《中镇霍山庙记》元·刘祁
九州皆有山,必以其魁硕伟杰者为镇,谓其能蒸云 泄雨,障敌固圉,系民望而安地德也。故其神必庙,其 庙必爵。有天下者以时举礼典,遣使荐享,祝文自署 名惟谨,所以崇祭祀之仪,昭诚敬之道,交于神明,以 祈景福。《周礼职方氏》载九州之镇山,在扬曰会稽,在 荆曰衡,在雍曰华,在豫曰嵩,在兖曰岱,在青曰沂,在 并曰恒,在幽曰医无闾,在冀曰霍,名于后世不可易。 惟冀州据北方地最旷邈,河东尤称山水之雄,而独 以霍为镇,意在其巍大隆峻、深厚广博,子诸峰而隶 群垤,其气象有以冠境内。余尝见晋人谈其山跨赵 城,络洪洞,瞰平阳,而萃秀于霍邑,东北横压汾流,与 太行接。远而望之,如乱屏,如列垒,葱嵷崒嵂,撑九霄, 纳三光,岌岌凛凛,掩历山而吞姑射矣。神之庙侈于 唐贞观间,历代增修,爵则先公后王。公曰《应圣》,王曰 “应灵。”起唐开元,讫宋政和益著。朝家以时祭不少缺。 邑人奔走奉事,仪物烂然,其灵应随感而有,盖不可 殚纪。金贞祐之乱,河东、河朔名山大川神祠,无不灰 烬,瓦烁一空。是庙也,岿然独存,可谓异矣。特其年深 岁久,摧颓罅漏,日就湮废。里翁邑士,跂盻畴咨。是则 崇饰汛扫之力,其待人欤?惟中书省左右司郎中李 侯祯一旦谓其府官张仲良暨僚吏曹经曰:“兹吾乡 标望,四海所知,而坐视荒寂,颜实有䩄。”遂乃发财募 工,相与经营。由之达官贵人及浮屠道士之有识者, 同声趋应,风动云委。辇木于山,陶甓于地,市丹碧于 四方。喘污供给,莫之敢慢。盖经始于壬寅之四月,逮 仲秋毕工。于是椽之腐折者完,瓦之缺碎者易,壁之 倾圯者圬,栈之杂驳者一。华榱文柱,焕然一新。启帷 幕,拭珠埃,而神像仪卫整整,皆有生气,若欲起立。邦 人过客,瞻拜奠酹,加肃敬。而山之云烟草木,亦皆改 容动色,蔚乎为一郡之光,亦可壮也。时余在安阳,闻 之,恨未得一谒。而李侯书来曰:“今兹庙事告成,乡人 父老皆欲刻文于碑,诚得吾子笔为幸。系官戎行,不 得走请于门,惟吾子图之。”余谓举旷典,修废事,尊神 祇,崇祭祀,非常人所能也。李侯自少年骞跃台省,出 而赞谋帅幕,以才气闻一“时。今有此举甚伟。其府帅 僚吏皆知为政佐长之道,合心叶力,以成其事,皆可 嘉。”乃直书其始末,且为之诗使刻之。其诗曰:“奕奕霍 山,冀州之镇。南临泽潞,西界汾晋。崔巍磅礡,雄峭嶾 嶙。草木蕃滋,云雷奋振。倬彼神庙,有国所修。腯牲馨 醪,以荐以羞。迺兴祠祷,迺事观游。冷风甘澍,一方荫 庥。时危世”季,祀典莫举。木老瓦腐,不可观顾。乡人兴 嗟,无力完具。惟神鉴兹,亦不以处。卓哉李侯,倡率经 营。扶倾补颓,半载告成。麾幢鲜丽,图绘精明。万民瞻 揖,神鬼亦惊。里阎父老,再拜感泣。自今以往,神来血 食。吾儿得耕,吾妇得织。岁稔家安,皆神之力。奉承祭 荐,无怠无嬉。何以示后?刻文于碑。兹山之久,天“地与 齐。兹庙之传,与山无移。李侯之名,亦庙之随。千秋万 古,神之听之。”
《洪武年祭告中镇文》明·太祖
屹立霍州,作镇中央,生同天地,形势巍然。古先帝王, 察地利以安民生,故祝之曰:“霍山”于敬则诚,于礼则 宜。自唐始加神之封号,历代相因至今。曩者元君失 驭,海内鼎沸,生民涂炭。予起布衣,承上天后土之命, 百神阴祐,削平暴乱,正位称尊,职当奉天地,享鬼神, 以统一人民,法当式古。今。寰宇既清,特修祀仪,因神 有历代之封号,予起寒微,详之再三,畏不敢效。盖神 与穹壤同始,其来不知岁月几何,神之所以灵,人莫 能测其职,必受命于上天后土,为人君者何敢预焉? 予惧不敢加号,特以“中镇霍山”名其名,依时祀神,惟 神鉴知。
===并驱,辑兵保民。上帝默相山川,受命效灵,所在必克。 转战五年馀,方乃兵偃民息,众乐生生之计,天下太 平,二十八年矣。今洪武乙亥四月间,广西布政司报 龙州赵宗寿奏:“议州黄世𫓧,不循治化,负固殃民。兵 兴之事,本重既行,不敢不告。所以告者,兵行十万,各” 离父母妻子,途间饥饱劳逸,山岚瘴气染患者有之, 此兵行之难。兵入其境,良民受害,荆棘生焉,民惊且 移,未有不伤,此其所以告也。其所以告者,但愿瘴疠 之方,化烟岚为清凉之气,早殄渠魁,良善安业,军士 速回,各得完聚,以养父母,是其祷也。然予未敢径告 上帝,惟神鉴之,为予转达。谨告。
《永乐年祭中镇霍山文》成祖
昔者奸臣构祸,屠害诸王,以及于予,不得已以兵自 救。赖皇天眷祐,岳镇海渎效灵,获定内难,遂安社稷。 自即位以来,休养黎庶,普天率土,均视同人。今安南 贼人黎季犛及子黎苍,骄盈凶悖,屡犯边疆,首侵思 明府、禄州等处地方。予为宽容,不肯兴师问罪,但遣 使取索黎贼,巧词支吾,所还之地,多非其旧。还地之 后,复据西平州,逼胁命吏,又侵宁远州地方,占管人 民,杀虏男女。边境之人,数年之内,罹其荼毒,岂可胜 言。况安南之人受其祸害,不遗一家,占城之地被其 劫掠,已逾数岁,遣人告谕,冀其改过,罔有悛心,益骄 益盛。予为天下之主,恭天成命,安忍坐视民患而不 之救。今特命将出师,予之所不得已,心在救民,岂敢 用兵!尚念兵士远行,离其父母妻子,山川险阻,岚瘴 郁蒸,跋涉劳勤,易于致疾。予惟念此,深用不宁。万冀 神灵鉴予诚悃,问于上帝,赐以鸿休,潜消瘴疠,大振 兵威;早灭渠魁,永安遐壤。今年七月十六日兵行,特 遣人致香币牲醴,先诣神所。谨告。
《景泰元年祭霍山文》代宗
惟神奠兹中土。民物育成,有赖神庇。今嗣承大统,祗 严祀册。惟神歆格,永祐群生。尚飨。
《景泰六年祭霍山文》同前
恭承大命,重付眇躬,民社所依,灾祥攸系。志恒内省, 政每外乖。或寒燠愆期,或雨旸逾度,田畴失利,谷麦 不登。忧切民心,妨及国计。究惟所自,良由在兹。然“因 咎致灾,固朕躬罔避;而转殃为福,实神职当专。夫有 咎无功,功将惟一;而转殃为福,功孰与钧?”特致恳乞, 幸副悬望。
《正德六年祭霍山文》武宗
去岁以来,宁夏作孽。命官致讨,逆党就擒。内变肃清, 中外底定。匪承洪佐,曷克臻兹。因循至今,未伸告谢。 属者四方多事,水旱相仍,饿莩载涂,人民困苦,盗贼 啸聚,剿捕未平。循省咎由,实深兢惕。伏望神慈昭鉴, 幽赞化机。灾沴潜消,休祥叶应,祐我国家,永庇生民。 谨告。
《嘉靖十一年祭霍山文》世宗
惟神钟灵孕秀,镇奠一方,阴翊国家,其来尚矣。朕以 寡昧,恭承天命,十有一年于兹,敬事神祇,罔敢少懈。 顾兹储宫未立,恒切于怀。兹者特具香帛牲醴,遣官 虔祷,伏望茂著神功,锡予元嗣,则我国家绵庆祀于 无穷,而神亦享福于有永矣。尚飨。
《嘉靖三十三年祭霍山文》同前
“朕奉天命,子育万民,所冀岁稔时和,灾害不作。迩者 各处地方,水旱兵荒,人民遭厄,危亡载道,灾变异常, 朕心忧惕。惟神上奉帝命,奠济一方,谅垂矜悯。爰命 洁士,赍捧香帛,特遣抚臣备仪,竭虔诣祠致祭。所冀 明神大彰灵应,潜斡化机,俾气序顺调,雨旸时若,弭 解灾劫,溥资丰泰。庶同朕奉天子民之意,而神亦享” 祀于无穷矣。谨告。
《嘉靖三十五年祭霍山文》同前
惟神受命上帝,镇奠一方。兹者山西蒲、解、霍泽、临汾、 临晋、翼城、闻喜、襄陵、灵石、安邑、荣河、平陆、高平、芮城、 夏等州县及河东运司,各因地震,接连千里,响声如 雷,震倒房舍,压死人民,不计其数。惟兹灾变异常,予 深用惶恻,特遣大臣敬赍香帛,往诣祭告。伏冀神明 赞天敷祐,斡旋化机,潜消劫难,锡福生民,地方其永 赖焉。谨告
《嘉靖四十年祭霍山文》同前
惟予嗣缵丕图,仰承帝眷,恢张治化,乂宁邦家。匪资 神“力匡扶,曷克导迎景贶?今兹八月初十日为初度 之辰,命官赍捧香帛,前诣祭告。惟神镇奠一方,耀灵 炳绩。冀永赞天锡祐,辑福渺躬;集庆迎祥,以延万载 之休。谨告。”
《敕赐中镇记》杨莹然
维洪武二年春正月四日,群臣来朝。皇帝若曰:“朕自 起义临濠,率众渡江,宅于金陵。每获城池,必祭其境 内山川,于今十五年,罔敢或怠。迩者命将出师,中原 底平,岳渎海镇,悉在封域。朕托天地祖宗之灵,武功
之成,虽藉人力,然山川之神,默实相予。况自古帝王之有天下,莫不礼秩尊崇,朕何敢违。”于是亲选敦朴“廉洁之臣,赐以衣冠,俾斋沐端悚以俟。遂以正月十 五日授祝币而遣焉。臣莹然承诏将事惟谨。三月初 六日祭于祠下,威灵歆格,祀事孔明,砻石镌文,用垂 悠久。惟神丰隆旁礡,静主中央,典礼既成,纲维斯世, 尚期奠安境土,福泽生民,是我圣天子之所望于神 明者,而亦神明祚我邦家之灵验也。”是年三月初六 日,臣杨莹然记
《霍山记》乔宇
孟夏,自赵城览周穆王封造父之地,以趋中镇。时适 雨霁,由峪口入十五里至镇下,其形势可伯仲于诸 岳冢秀而崒,翼拱而堕,庙在山麓。遂行,谒其中镇之 神像,冕旒绅笏,南面而中临。柴参政汝栗、来佥事伯 韶陪而在焉。余谓二君曰:“先祖侍郎于景泰元年以 吏科给事中分告即位于此,越今将六十年,予又叨” 承前役。二君皆叹曰:“奇哉!祖孙之相辉也!”及遍观《历 代祭告碑》,而府君之碑乃仆裂于地。余泫然。二君曰: “向有司具石以镌,今告文者尚幸有副在,公无悲也。” 庙外皆本山分脉,合抱以绕其前。有古松数株,高数 丈,槎桠诡怪,如青幢铁𠏉,枝皆东向。十四日,二君请 游兴唐寺。寺在庙南之山趾,唐太宗始建,断碑犹存, 依山带壑,特胜他处。归复宿于斋居十五日黎明,服 元衣祭冠,肃拜于殿下,以天子命告讫。篆《今告文》于 石,又篆前仆碑于副石。余欲登其巅,去庙尚有三十 馀里,棘莽罗密,且为熊挂蛇吼之区,畏不敢登。因叹 古书云:“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今亦不知 其处所矣。
霍山部艺文二〈诗词〉
《题霍岳》宋·张商英
鹫翅垂三晋,鳌趺踞一方。丹书亡智伯,白发诣秦王。 展足承姑射,回峦揖太行。水涵千顷富,源发四渠长。 鸟不栖灵木,云常入帝乡。柏根蟠老石,瓜蔓散平冈。 叱咤生雷电,鞭笞役虎狼。欲知雄气象,卫霍出平阳。
《中镇庙留题》王惟正
耸峻叠寒翠,森森庙木秋。崇封应圣迹,褒德镇中州。 辅宋来宸署,兴唐占上游。义旗初有力,未足答神庥。
《自太行望霍岳》元·王恽
山行四月似凉秋,秋半摇鞭下岭头。辛苦自怜尝越 胆,长歌不用抚《吴钩》。风烟动色开中镇,禾稼连云际 四州。碌碌一官成底事,春风归梦仲宣楼。
又 《前人》:
老涧湾环两翼分,一川草木气如薰。土人为说山灵 异,欲雨先占顶上云。
又 《前人》:
山腰明霁静烟霏,岳顶云濛澹欲飞。岩壑似供诗笔 健,法身独挂六铢衣。
《题中镇庙》明·刘玨
鳌头矗矗倚青苍,为雨常滋古冀方。飨祭已看逢盛 世,赠封曾说自前唐。衡阳雁转遥分影,华岳莲开近 送香。此日仰参频北望,三呼万岁祝君王。
《前题》胡谧
遥从云朔起嶙峋,“西华”东行近接邻。形胜中原开伟 观,英灵历代飨明禋。泉流不独涵千顷,云出时能雨 八垠。此日跻攀凌绝顶,平观咫尺是星辰。
《九日登霍山》王溱
“此日登高会,他乡得胜游。”丹崖一夜雨,碧树万山秋。 落帽怀宁减,传杯语未休。看云归思渺,对景且迟留。
又 《前人》:
“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岁月孤鸿迹,云霄双凤毛。 秋光山掩映,雨意境萧骚。异景仍佳节,踟蹰共浊醪。
《霍山》徐贲
霍山古北镇,势尊出群麓。山深异风景,春尽树未绿。 居人苦多寒,凿土为住屋。屋顶土元厚,亦种麻与菽。 乃知此方民,犹有上古俗。我欲拜其庙,日斜去程促。 窑烟敛暝色,牛羊半归牧。征途多崄巇,村馆早寻宿。
《祭中镇有感》徐珵
天开地辟分鸿濛。兹山作镇居土中,巍然自是群岳 崇。昆仑北来势沓穹,太行西下趋关东。龙翔凤翥千 万重,维霍崚峙何其雄。纷纷培𪣻俱相从,有若父祖 临儿童。北为并冀南华嵩,扶舆蟠礡疏尧封。我皇御 宇熙天工,民安物阜跻时雍。奈何旱旷为鞠凶,宸衷 轸念恒冲冲。爰命臣珵奉黄琮,函香不远祠灵宫。州 侯县邑致虔恭。奔走执事无惰容。神庥昭于天听聪, 精诚肸飨潜相通。礼成燕享情融融。振衣独上最高 峰。长鉴云表招玉龙。斡旋造化须神功。愿得十雨而 五风,载歌天保庆言丰。
《九日登霍山和王玉溪韵》乔瑞
旌旗临霍岳,下士厕陪游。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 黄花叨胜赏,白战敢停休。坡老终南壁,豪吟复见留。
《谒霍山中镇》褚相
一年两度谒山神,中镇崔嵬庙貌新。千古精英回草木,四时俎豆重儒绅。唐虞遗迹今犹在,汉宋残碑字 益真。唯愿大施匡帝力,地天无日不平均。
《题中镇庙古松》乔宇
青幢纷映海霞红,屈铁高枝尽向东。疑合蛟龙垂涧 雨,爱闻笙籁响天风。层云上丽鸾应宿,厚土中盘草 自丰。况是神明扶正直,茯苓千载问长终。
《嘉靖辛酉秋八月奉命祀告前十年有泰岳东海之行后词及之》杨宗气
霍镇巍巍四望雄,圣皇遐寿万年同。不缘祀事荣奔 命,名胜何因一寄踪。
又 《前人》:
一叶萍飘万里身,儒冠无处不栖尘。漫思海岱题诗 日,犹是当年未老人。
《登霍山休粮寺》胡来贡
霍麓苍苍俯大流,凭陵直上最高头。山僧箫管连云 起,傲吏襟期待月酬。打鼓泉飞千丈雪,休粮人住万 年秋。翻疑汉使乘槎者,风景何如此地游。
《念奴娇》〈登中镇山〉明·叶万善
春容如旧,正花雾笼明,杜宇啼熟。匹马骄嘶穿石迳, 仿佛两高三竺。古柏埋云,悬崖咽雪,庙貌犹严肃。残 碑几字,苔痕侵上华屋。常忆昨岁香泉,《琵琶》曲竟, 赋别喷珠瀑。此地寻游空怅恨,荒却吾庐修竹。半日 杯闲,十分山兴,对景皆成独。斜阳僻寺,一声归雁横 麓。
霍山部纪事
《霍州志》:“虞舜肇十二州,冀为诸州首,封霍为镇,后遂 州焉。”
《史记·秦本纪》: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 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 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 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 于霍太山。”
《赵世家》:晋献公之十六年,伐霍、魏、耿,而赵夙为将,伐 霍。霍公求奔齐。晋大旱,卜之,曰:“霍太山为祟。”使赵夙 召霍君于齐,复之,以奉霍太山之祀。晋复穰。
《日知录》:“霍山以北大抵皆狄地,自悼公以后始开县 邑。”
《霍州志》:“晋义熙十一年,霍山崩,出铜钟六,今无存。” 《宋书礼志》:“宋孝武大明七年六月丙辰,有司奏,诏奠 祭霍山,未审应奉使何官,用何牲馔?进奠之日,又用 何器?”殿中郎丘景先议:“修祀川岳,道光列代,差秩圭 璋,义昭联册。但业旷中叶,仪漏典文,寻姬典事继宗 伯汉载,持节侍祠,血祭霾沈,经垂明范,酒脯牢具,悉 有详例。又名山著圭币之异,大冢有尝禾之加,山海 祠霍山,以太牢告玉,此准《酌记》传其可言者也。今皇 风缅旸,辉祀通岳。愚谓宜使以太常持节,牲以太牢 之具,羞用酒脯时谷,礼以赤璋𫄸币。”又《鬯人》之职,“凡 山川四方用脤,则盛酒当以蠡杯,其馀器用,无所取 说。”按“郊望山渎,以质表诚,器尚陶匏,藉以茅席。近可 依准山川以兆,宜为坛域。参议景先议为允。令以兼 太常持节奉使。牲用太牢,加以璋币,器用陶匏。时不 复用脤,宜同郊祀以爵献。凡肴馔种数,一依社祭为 允。”诏可。
《北齐书封隆之传》:“隆之子子绘,从高祖征夏州。二年, 除卫将军、平阳太守,寻加散骑常侍。晋州北界霍山, 旧号千里径者,山坂高峻,每大军往来,士马劳苦。子 绘启高祖,请于旧径东谷别开一路。高祖从之,仍令 子绘领汾晋二州夫,修治旬日而就。高祖亲总六军, 路经新道,嘉与省便,赐谷二百斛。”
《霍州志》:“隋开皇六年,霍山下有老翁化为猛兽。” 《创业起居注》:“帝入自雀鼠谷,次于灵石县。壬戌,霖雨 甚,顿营于贾胡堡,去霍邑五十馀里。”此县西北抗汾 水,东拒霍太山,守险之冲,是为襟带。西京留守代王 遣骁将兽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拒守,又遣左 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将辽东兵及骁果等数万馀人 据河东,与老生相影响。仍命临汾以东诸郡所在军 民城守,并随便受老生、屈突等征发。帝闻而笑曰:“亿 兆离心,此何为也!老生乳臭,未知师老之谋;屈突胆 薄,尝无曲突之虑。自防轻敌,二子有之。阃外相时,俱 非其事。且屈突尝破元感,时人谓其能兵;老生数胜 群盗,自许堪当勍敌。无识之徒,因相谄附,谓其必能 制我,不遣援兵。我若缓以持之,彼必以吾为怯。出其 不意,不过一两月间,并当擒之,吾无忧也。”于时秋霖 未止,道路泥深,帝乃命府佐沈叔安、崔善为等,间遣 羸兵往太原,更运一月粮,以待开霁。甲子,有白衣野 老,自云霍太山遣来诣帝请谒。帝弘达至理,不语神 怪,逮乎佛道,亦以致疑,未之深信,门人不敢以闻。此
老乃伺帝行营路左拜见,帝戏谓之曰:“神本不测,卿何得见?卿非神类,岂共神言。”野老对曰:“某事山祠,山中闻语,遣语大唐皇帝云:若往霍邑,宜东南傍山取 路,八月初雨止,我当为帝破之,可为吾立祠广也。”帝 试遣案行傍山向霍邑,道路虽峻,兵枉行而城中不 见。若取大“路,去县十里,城上人即遥见兵来。”帝曰:“行 逢滞雨,人多疲湿,甲仗非精,何可令人远见!且欲用 权谲,难为之巧。山神示吾此路,可谓指踪;雨霁有征, 吾从神也。然此神不欺赵襄子,亦应无负于孤。”顾左 右笑以为乐。丙寅,突厥始毕,使达官级失特勤等先 报:“已遣兵马上道,计日当至。”帝曰:“地名贾胡,知胡将 至,天其假吾此胡,以成王业也。”
《霍州志》:“唐建中二年,霍山裂。”
《宋史礼志》:“嘉定八年八月,蝗,祷于霍山。”
淳祐七年六月大旱,命侍从祷于天竺观音及霍山 祠。
《霍州志》:“明成化元年,东山鹞掌凹妖蛛作孽,有龙斗 之异,山水大至,冲破田产树木。”
六年,霍山土谷崩。
霍山部杂录
《尔雅·释山》:“大山宫,小山霍。”〈注〉宫谓围绕之。《礼记》曰“君 为庐宫之”是也。〈疏〉宫犹围绕也。谓小山在中,大山在 外,围绕之山形若此者名霍,非谓大山名宫,小山名 霍也。注“《礼记》曰”者,《丧大记》文也。郑注云:“宫谓围障之 也。”引之者,证宫为围绕之义也。
苏祐逌旃璅言,霍山下龙祠皇通渠灌田,界以漕石, 赵城什之七,洪洞什之三,无混于多寡,两邑人至今 免于争竞。功竭心思,前人伟矣。蔚州水利,铁板分限 如漕石,晋祠惟筑堰浚渠,岁有劳费。有田则用水,有 水则用力,力之多寡视田,刻石纪事,亦免于竞。 《霍州志》,古轩辕氏相厥山川,始行封建,霍即以名,取 恢大也。
霍山最高峰曰太岳,故即名霍山为太岳云。州以霍 命名,霍山实处州东,非霍山外另有太岳也。
霍山部外编
《水经汾水注》:“原过之从襄子也,受竹书于王泽,以告 襄子,襄子斋三月,亲自剖竹,有朱书曰:‘余霍太山。山 阳侯天吏也。三月丙戌,余将使汝反灭智氏女,亦立 我于百邑也’。襄子拜受三神之命,遂灭智氏,祠三神 于百邑,使原过主之。”
《太平广记》:上党有程逸人者,有符术,刘悟为泽潞节 度。临汾县民萧季平家甚富,忽一日无疾暴卒。逸人 尝受平厚惠,闻其死,即驰往视之,语其子云:“尔父未 当死,盖为山神所召,治之尚可活。”于是朱书一符,向 空掷之,仅食顷,季平果苏。其子问父向安适乎,季平 曰:“我今日方起,忽见一绿衣人云霍山神召我,由是” 与使者俱行,约五十馀里,适遇丈夫朱衣仗剑怒目 从空而至,谓我曰:“程斩邪召汝,汝可即去。”于是绿衣 者驰走,若有惧,朱衣人牵我复偕来。有顷,忽觉醒然, 其家惊异,因质问逸人曰:“所为程斩邪者谁邪?”逸人 曰:“吾学于师氏归氏《龙虎斩邪符》箓。”因解所佩箓囊 以示之,人方信其不诬。逸人后游闽越,竟不知所在。 《霍州志》:刺史萧至忠将以腊日畋游,有樵者于霍山 见一老麋哀请黄冠者云:“若令滕六降雪,巽二起风, 即萧君不复猎矣。”樵者回,未明,风雪竟日,萧刺史竟 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