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八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八十四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八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一百八十四卷目录

     武夷山部纪事

     武夷山部杂录

     武夷山部外编

    山川典第一百八十四卷

    武夷山部纪事

    《武夷纪要》:顾野王字希冯,吴人。仕陈为光禄卿。奉使 入闽,泛九曲,历览诸胜,喟然叹曰:“千峰竞秀,万壑争 流,美哉河山,真人世所希觏也。”遂卜居焉。梁末,侯景 兵叛,乃募义旅,附官军,入援本郡。寇平,复返崇安,筑 室武夷山中。生平操履端严,学问淹贯,尝撰《建安记》 《玉篇舆地志》诸书,有盛名于世。崇人敦尚文学,自野 王始。

    张峤,字景山,本邑人,太傅霭之子也。南唐末,居武夷 而混迹樵渔。艺祖朝始仕,通判歙州。境有山寇,竭力 讨平之。召入,超拜御史中丞。卒赠工部尚书。

    刘夔字道元,邑之永浆里人。具经世大略。祥符中,应 诏献《宋都赋》,送试礼部,登进士第。累迁给事中、枢密 直学士、知郓州。所至有廉名。以平京东寇,赐玺书旌 异。以议修河与大臣不合,遂罢。迁工部侍郎,改户、吏 两部,致仕,卒年八十三。生平好道家言,筑室武夷,号 “北山居士。”遇隐者授以养生之术,富彦国称其天赋 “绝识,时推异人。”孙沔称其“进为卿相,退作神仙”,范文 正称其“高风孤躅,贺监以后一人。”其见重于时如此。 卒前六日,作遗表,以禄分给亲族。谓家人曰:“吾某日 死矣。”果然。所著有《武夷山志》一卷,后人重修,略本于 夔也。

    詹野先字景舒,邑人。博洽蕴藉,忠敬自持。天圣四年, 以贤良应荐,后竟不仕,隐居武夷廪江之滨,每啸咏 山水间,终日忘倦。

    游酢,字定夫。建阳人。与兄醇少以文行知名,壮游京 师,受业二程之门。第进士,调萧山尉。近臣荐其贤,召 为太学录。迁博士。随乞归,筑《水云寮》于武夷之五曲, 为讲论之所。晚征入,拜监察御史,知汉阳军及和、舒、 濠三州。卒,谥文肃。

    赵抃,字阅道,浙之衢州人。康定间,为崇安令。政尚宽 简。昼之所为,夜必焚香以告天。邑介山溪之间,每春 潦泛涨,庐舍荡然,地方甚以为苦。公因山筑堤,周回 数里以障之。又穿城凿渠,引水溉田,民享其利,而无 漂摇之患。每公馀,辄巾车叶艇,啸咏武夷山中。结吏 隐亭于金鸡洞下。沿溪种梅,每花时,香闻涧曲。治之 后圃一株,为其手植,迄今尚存。后人思之,称为“清献 梅。”铭曰:“召有棠,莱有柏,清献之梅”碑以石治之西有 专祠。所著有《清献集》。

    胡安国,字康侯,邑人。登绍兴进士,尝入太学,师程颐 之友朱长文及靳裁之,与杨时、游酢、谢良佐诸贤游。 良佐称其如大冬松柏,挺然独秀。自王安石废《春秋》 不列学宫,公独撰传以进,高宗深加褒纳。进宝文阁 直学士。与时相不合,退居山中,自号武夷翁,学者称 为武夷胡先生。卒谥文定。宪寅、宏宁皆其犹子也。世 称“胡氏五贤。”县祠之于学宫之右。

    胡宪,字原仲,文定公从子也。稍长,从文定学,获闻伊、 洛之说。以乡贡入太学。会洛学有禁,乃阴与刘致中 殚精研诵,问《易》于涪陵谯定夫,久始有得。两膺诏召, 俱以母老辞。时秦桧当国,先生隐处,翛然世外。桧败, 始应召,为秘书省正字。抗言“寇情宜亟用张浚、刘锜, 以为寇备。”疏入,即求去,改秩奉祠。时与刘彦冲、刘致 中更相讨论于武夷山中,学者翕然尊之,称曰“籍溪 先生。”朱元晦、吕东莱从游最久。有《论语义》《两汉正辩》 《南华经解》行世。卒,谥靖肃。

    胡寅,字明仲,安国之从子,取而子之,幼闻庭训,不忝 父风。登宣和进士,扬历中外,改秘校。时杨中立为国 子司成,遂执经请业,卒绍伊、洛之传。立朝以直著声, 屡陈《复仇》大义,为当国者所嫉。力求外补,除礼部侍 郎兼直学士。赵鼎荐其才可大用,会丁外艰,服阕,除 知永州,辄以疾辞,隐居武夷。尝与刘衡建夺秀亭于 罗汉岩上,以为讲学之所,扁其居曰“致堂”,学者称“致 堂先生。”卒谥“文忠。”有《读书管见》《论语详说》《崇正辩》等 书行世。

    胡宏字仁仲。文定之季子。不慕荣禄,与其弟宁讲学 武夷山中二十馀年,相为切劘。家学渊源,于兹为盛。 绍兴中,上书极论时相,凡数千言。以荫补承务郎,不 赴。及桧死被召,以疾辞。所著有《知言编》《皇王大纪》八 十卷。学者称为“五峰先生。”

    《朱熹先生行实》诸书备载,兹不复赘。但山居始末,当 略志之。先生年十四,父韦斋没,乃迁居于崇安五夫里。尝扁读书之所曰“紫阳书堂”,以新安有紫阳山,识 乡关常在目也。绍兴十八年戊辰,先生年二十九,中 进士,授同安主簿。秩满,以养母丐祠禄归,结草庐于 云谷,扁曰“晦庵。”孝宗即位,恩命沓至,屡辞不就,张南 轩、吕东莱力勉其出,乃起守南康。建白鹿书院,为诸 生讲学之所。除江西提举,改使浙东,以赈济有劳。又 除直徽猷阁。时相主和议,阴诋之,先生即辞使节。淳 熙十年癸卯,归,筑精舍于武夷“五曲大隐屏”之下,与 弟子辈居之,时年五十四。光宗虽有召命,屡遭沮止。 绍熙二年辛亥,始卜居建阳考亭。明年屋成,先生乃 归,时年六十三。宁崇朝,韩𠈁胄用事,指道学为伪胡 纮,沈继祖阴附之,遂奏褫职罢祠,先生怡然。又创竹 林精舍,后更号“沧洲病叟。”晚因筮遇遁之同人,又号 遁翁。庆元六年庚申三月甲子,以疾终,年七十一。先 生历仕四朝,而立于朝者不能五十日,闲居者凡四 十馀年。山林之日长,讲学之功深也。其父松葬下,梅 之寂历,

    刘子翚字彦冲,邑人。以父韐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 军。寻以疾辞归,主管武夷冲佑观。有《闻命》诗云:“几年 归梦水云间,猿鹤重寻已厚颜。惭愧君恩犹窃禄,官 衔新带武夷山。”山居不出者十七年。与胡宪、刘勉之 交,每见讲学,外无杂言,从游者皆当时名士,如朱元 晦其一也。学者称屏山先生。有文集二十卷行世。追 封齐国公,谥文靖。

    刘勉之,字致中,邑人。逾冠以乡举入太学。时禁挟元 祐书,独与胡原仲阴购程氏遗文,旦夕讲诵。又从谯 天授游,兼邃《易》学。绍兴间,以吕本中荐,召诣阙。秦桧 虑其持正挠阻和议,乃不引见,但令策试后省给笔 札而已。因谢病归,日与胡原仲、刘彦冲夷犹于九曲 山水间。朱松每叹其学有渊源。临疾革,遣其子熹往 师之,遂妻以女,学者称“白水先生。”有集二十馀卷行 世。

    刘衡字兼道,邑人。膂力绝伦。建炎初,以勤王补官,从 韩世忠败金人于濠,累功迁秩。晚乃弃官归武夷,筑 小隐堂于茶洞,与胡明仲相友善,为文酒之会,佳辰 令节,每吹铁笛,或慷慨舞剑,意气浩如也。

    徐几字子与,号进斋,邑人。尝与詹琦筑静可书堂于 武夷。博极群书,尤精于《易》。自晦翁之后,理学之传,独 臻其奥。景定间,廷臣交荐以布衣召对,授崇政说书, 上甚器重之,诏补迪功郎,迁建宁府教授,兼典建安 书院,撰经义以训多士。宇内尊之,称曰“进斋先生。” 蔡元定字季通,邑人,号西山,生而颖异,于书无所不 读。寓居武夷,幽贞自励,有诗云:“数间茅屋环流水,布 被藜羹饱暖馀。不在利中生计较,肯于名上著工夫。 窗前野马闲来往,天际浮云自卷舒。穷达始知皆有 命,不妨随分老樵渔。”从晦翁游凡四十年,虽在弟子 之列,以老友称之。庆元间,坐伪学禁,以布衣谪道州。 文公饯之靖安寺,携其子沈慷慨就道,无几微见于 色,坐客莫不伟之。所著有《大衍详说》《律吕新书》《燕乐 言辩》《皇极经世》《太元潜虚旨要》《洪范解》《八阵图说》《阴 符经解》《运气节略》《脉书》,总若干卷。淳祐间,追谥“文节。” 蔡渊字伯静,号“节斋”,元定之长子。承家学,于《易》理发 先儒之所未发,所著有《周易训解》《太阳通旨》《四书思 问》等书行世。

    杨时字中立,将乐人。同游酢,受业于二程之门。绍明 绝学,尝过武夷,与诸贤析疑辨难,旦夕不少休。熙宁 中,第进士。累官工部侍郎、直学士。世号“龟山先生。”谥 “文肃。”

    蔡沈,字仲默。尝偕其兄渊筑室虎啸岩下,扁曰“南山 草堂。”不事章句,一以圣贤为宗。受业晦翁之门,相契 尤至。翁晚年以诸经之训释粗备,独于《尚书》未及为 憾,遂以属之其父。亦尝慨《洪范》之数失传,心虽独悟, 未遑论著,曰:“成吾志者,沈也。”沈受父师之托,殚精细 绎,累数十年而注疏始成。当事诸公交荐于朝,不就。 卒谥文正,追封崇安伯。学者称为“九峰先生。”

    蔡杭字仲节,号九轩,沈之子也。构堂于武夷之一曲, 题曰《咏归》,尝读书其间。登绍兴进士,累官吏部尚书、 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拜参知政事。以忤时相, 落职奉祠。卒谥文简,改文肃。

    真德秀字景元。浦城人。四岁受书,过目成诵。庆元中, 第进士,累官参知政事。世称“西山先生。”卒谥文忠。尝 筑室武夷,以朱子为宗,斯文自任。党禁既开,正学赖 之以明。所著有《大学衍义》《读书记》《文章正宗》。

    祝穆,字和甫,其先歙人。曾祖确,于晦翁为外祖,父康 国始卜居崇安,与弟癸同事文公于隐屏精舍,故学 有本源。尝辑《事文类聚》二百馀卷、《方舆胜览》七十卷 行世。

    刘甫字岳卿,衡之子也。事亲以孝闻。尝隐于武夷山 北水帘洞。晦翁与蔡西山诸贤频诣其庐,讲明义理。 尝订约晦翁结庐五曲,未几卒。晦翁以诗哭之曰:“曾 说幽栖地,与君共接连。欲携邀月酒,同棹钓鱼船。遽尔悲闻笛,真成叹绝弦。”林“催老泪,为子一潸然。” 游九言,字成之,初名九思,文肃公三世孙也。尝于武 夷重构水云寮,为继述之所。以荫补江西漕司,不赴。 进士第一,授古田尉、江州录事,知光化军,辟荆鄂参 谋,卒于官。端平初,赠直龙图阁,谥文靖。

    方士繇字伯谟,其先莆田人,移居崇安。尝依刘屏山、 朱晦庵于武夷,栖止仁智堂,追随讲授。退惟静处一 室,翻阅千古,肆力于道德性命,而统会其旨。虽伪学 禁兴,人无间言。所著《远庵集》行世。

    《宋史辛弃疾传》:“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 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

    《武夷纪要》:“刘爚字晦伯,建阳人。与弟炳同学于朱子, 第进士,调山阴簿。庆元中,伪学禁兴,遂结云庄书院 于武夷,为避世计。嘉定初,召赴行在,累官工部尚书。 年七十,乞休之章凡二十上,不报。卒赠金紫光录大 夫、少师,谥文简,配享文公祠。”

    江贽字叔圭,邑人。宋政和间,太史奏少微星见,诏征 遗逸丹,三聘不起,乃赐号少微先生。居武夷,多所撰 著,其最者如《通鉴详节》《金鉴汇钞》行世。

    熊禾字去非,号退斋,又号勿轩,邑人。登咸淳甲戌进 士,任宁武州司户,入元不仕,载书入武夷,筑洪源书 堂,聚生徒讲学其间。每朔望,必诣隐屏精舍,展晦翁 遗像,远近翕然宗之。尝自赋诗曰:“当年卫道大贤功, 人士今知有学宫。自叹升堂惭董子,岂无笑列议韩 公。儒风济济衣冠旧,世事茫茫尘网中。我已结茅溪 九曲,飞鸣尚许诉天风。”所著有《易春秋集疏》《四书小 学集疏》《大学广义》,《标题四书易经讲义》,行世;又纂《仪 礼》,未成而卒。

    詹师文字叔简,邑人。刻励好学,以词赋名于世。庆元 中,第进士,调婺源尉。时境内盗发,文率兵擒之,且不 欲上功以希赏。再调江西臬幕,复讨平峒贼邓亚尤 等。迁西外宗教,不赴。归隐幔亭峰下。有《幔亭遗稿》《通 典编要》等书行世。

    范师孔字学可,邑人。咸淳中预荐,肄业武夷书院,三 司辟充讲书。横经析理,究极精微,后学多赖之。尤工 于诗,所著有《画饼编》行于世。

    熊蕃,字叔茂,邑之丰阳里人。善属文,长于吟咏,颇宗 王安石之学,分章析句,大有条贯。筑堂于鼓楼岩下, 扁曰“独善堂”,号“独善先生。”尝著《茶录》,品别高下,最为 精当。又有《制茶十韵》,传诵于世。

    詹景仁,字天麟,邑人。以文学辟为三公掾。延祐中,出 贰浙东宪幕,迁江西抚州总管。与清江杜本友善。初, 本偕范梈以征辟至都中,同寓景仁馆,谈及先世,知 其藏书甚富。后本忤时相不用,景仁携归武夷,筑万 卷楼于平川上居之,疑义奥词,多所剖析。宇内名流 以事过闽者,务造其庐。

    郑德普,字子仁,号景厓,邑人。生有夙慧,尤刻意于诗, 与范师孔、赵若槸诸人日相酬唱于九曲之间。如《题 灵岩》云:“山蒸云气晴能雨,泉挟风声夏亦寒。”《题齐云 峰》云:“石润黏苍藓,涧高流白云。”皆佳句。

    赵若槸,字子木,号霁山,邑人,宋宗室也。登甲科,不仕。 性倜傥,喜吟咏,不治生产。尝徜徉于武夷山水间,遇 会心处辄留连数日。有《即事》诗云:“云散青山出,人间 白昼长。禽声答空谷,木影画斜阳。种果期秋实,浇花 趁晚凉。行藏天已定,随分且徜徉。”又云:“可意黄鹂唤 得醒,日移山影正当庭。飞花忽趁东风过,点破苔痕 一片青。”人称其逼真唐响。

    杜本,字伯原,号清碧,清江人。博极群书,尤精《皇极》之 旨,与虞集、范梈友善,吴澄、刘会孟见而器之。江浙使 相忽剌术荐其才,召入,不果用。詹景仁延归武夷,筑 室于平川上,居之。遂结思学斋、怀友轩,为终隐计。文 宗即位,诏起之山中,不赴。释书《无逸篇》附进,文宗嘉 纳之。至正三年,丞相脱脱奏授翰林待制,兼国史编 修官。强应命,次武林驿,仍以疾辞。复归武夷。越数年 卒。有《清江碧嶂集》行世。

    杜圻字德基。本之孙,仍居武夷。幼有大志,积学砥行, 锐志绍述,因名其堂曰“思绍。”为文雅有古致,时论伟 之。以荐举授瓯宁训,转温州府教授卒。

    蒋易字师文,建阳人。聪敏博洽,善属文,尤工吟咏。从 事杜本于武夷者数年,声华藉甚。为本序《清江碧嶂 集》,所著有《鹤田稿》及《元朝风雅》十馀卷行世。

    游应祥字子善,邑人,文肃公七世孙。天资淳厚,博通 经史。元初,任武夷直学,寓山中,著述甚富。后陞学正 而卒。

    蓝诚,字静之,世居武夷山南。博学能文。蚤岁与弟智 同学于杜本,遂以诗名。洪武初,智举明经,擢西粤佥 宪,以清介著,自号“蓝涧”,诚号“蓝山。”兄弟俱以词名,辉 映宇内。所著有《山涧诗集》行世。

    丘锡字永锡,邑人。领洪武乡荐,除工科给事。自陈愿 学职,改楚衡州教授。永乐四年预修《大典》,改浙衢州 教授。宣德七年复预修《太宗实录》成,仍乞原职,改建昌教授。自筮仕以来凡五典文衡,人服其公。性嗜学, 垂老不倦。偕其友徐仲礼结社武夷,手不辍披。卒年 八十。有文集若干卷行世。

    刘清夫,字静甫,建阳人,居麻沙,仅隔武夷二舍许。常 寓山中,泛舟携酒,吟咏殆遍。有《梅花词》一阕云:“乱山 深处,见寒梅一朵,皎然如雪。的皪妍姿羞半吐,斜映 小窗幽绝。玉染香腮,酥凝冷艳,容态天然别。故人虽 远,对花谁肯轻折。疑是姑射神仙,幔亭宴罢,迤逦停 瑶节。爱此溪水供秀润,饱玩洞天风月。万古丛中,百 花头上,谁与争高洁。粗桃俗李,不须连夜催发。”人多 传诵,惜不见全集。

    邹守益号东郭,江西万安人。嘉靖末,南游武夷,发明 “良知”之学,聚生徒于武夷山中。至神庙初,公之子善 来总闽宪,因追述先志,仍与诸生谈艺于冲佑观。后 人思之,为立祠祀。

    罗洪先号念庵,江西吉水人。嘉靖壬戌廷试第一,官 翰撰。慕武夷之盛,投杖入山,从游者甚众,逾年乃返。 清标卓行,独冠一时。俱有祠祀。

    王守仁,字伯安,浙之馀姚人。登进士,授兵部主事。以 论逆瑾,谪贵州龙场驿宰,由间道入武夷。瑾诛诏起, 累迁至副都御史,提督南、赣等军务,屡平寇盗。以讨 宸濠功,封新建伯。卒谥文成。嘉靖间,郡守刘佃檄县 祠之,给田以供伏腊。其略曰:“良知之学,倡自公始也。” 续以湛若水、邹守益、唐顺之配。

    宗臣,字子相,南直广陵人。弱冠第进士,以铨曹郎出 督闽学,以身范士,文体为之一变。尝与诸生讲学山 中,有《方城集》二十馀卷,王弇州尝为叙之。

    傅汝舟字木虚,候官人。负隽才,善草书,尤工于诗,好 谈金丹内养之术。尝寓止止庵,与山人江一源结为 方外之友。贻江诗云:“安得草堂移傍汝,溪光清映白 纶巾。”江有“相逢却是秦人谷,携手虹桥看日斜”之句, 夷犹赓唱,相契甚讙。有《丁戊山人诗集》行世。

    丘云霄,字于上;邑人。博极群书,精词赋,工草隶。以明 经,授粤西柳城令。莅事首先文治,有廉能声。仅逾岁, 遂解官归,结茆于止止庵侧,因自别曰“止山。”叶艇、芒 鞋诸胜,鲜不剔历,诚一时之文献、士流之师表也。台 司咸式其庐。所著有《止止文集》数十卷行世。旧之邑 乘,盖其笔也。

    李材字孟诚,江右之丰城人。万历间,谪戍闽之漳州。 初,材之成进士也,由刑、工两部主事出按东粤,兵备 滇南,所至并以能名。晋右佥都御史,开府郧阳。适有 山贼,公讨平之。言者纠其妄有屠戮,下廷尉,久之始 得是命。公之学以止修为宗,诚正为辅,格致为证入, 其于伊、洛、关、闽之说,独标新义,四方之来学者如云。 人称为“见罗先生。”后徐公即登以梓里。高足方督闽 学,乃建书院于九曲之滨,以居游者。

    葛寅亮,字水鉴,号屺瞻;浙之钱塘人。万历庚子乡荐 第一,辛丑成进士,由仪部出督楚学。及瓜当迁,楚之 人士戴公之化,弗忍去公也。两台交章留之,得请晋 秩有加,而督学如故。擢参闽藩,仍董闽学,取人拔尤 之盛,盖辉映而兼哗云。时倚轻桡,来游武夷间,集子 衿辈讲学于天游观中。生徒即其地建祠祀公。公意 弗善也,命改祀吕仙。然人终以祀典不备为疑,乃重 鸠工于接笋峰下。公闻之曰:“彼纷纷而为此者,果爱 我乎?抑尝我也?”复以所祀祀文成王公。议者谓公之 学术事功,轩轾阳明,宜以公配享。舆论翕然,莫不手 额祠凡两刱而两撤之。公之严于近名也如此。公尝 开社西湖之南屏,海内名流鲜不执经北面,故有“南 湖夫子”之称。列圣之学,公能识其大者。

    张肯堂,字载宁,别号鲵渊;华亭人。登乙丑进士,以崇 祯丁丑按闽,风节震励,百寮秉度。尝游武夷,以天游 为雄,踞群峰、眺兼众妙。乃建百尺阁于其上,颜曰“森 天。”按部之暇,登临吟啸自适。时流氛日炽,益藩驱跸 入邵,意欲南下;群议哗然,变且不测。公立草檄,移之 长史司,乃返国,人心以安。

    熊明遇,字坛石,江西进贤人。历官司马。立朝正直,不 避权幸。以子人霖居铨部,遂挂冠侨寓武夷讲学,从 游悉多名流。巡宪苏公以公配享勿轩,扁曰:“渊源家 学。”

    李时兴字将甫,闽县人。修身立言,一宗正学。登万历 乙卯乡榜,崇祯戊辰副榜,历官肇庆府丞。丁忧归家, 公知时艰,遂卜居武夷五曲云窝。服阕,升补临江府, 摄袁州府篆。苦志淡薄,日买七茄为膳,人号为“七茄 太守。”乙酉八月兵至,从容就义,殉于官。其子钟鼎字 磊英,扶柩归葬仙掌峰前四十年采茶自活,克成父 志,著作极富,惜未行世。

    吕桂,金华人。官教谕,迁安溪令,徙居星村,聚徒讲学, 杖履优游山水间。高节清标,有《东莱家风》云。

    辟寒有人游武夷六曲,访止止师,偶雪天得一兔,无 庖人可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枇酒酱椒料次之以风 炉安坐上,用水少半铫,候酒汤响一杯后,分各以著令自夹入汤,摆熟啜之,乃随宜各以汁供。”因用其法, 不独易行,且有团栾暖热之乐。

    武夷山部杂录

    《清异录》:武夷山有石壁立,中出一泉,隐隐一线,流分 七派。僧颠坚名为“七弦水。”

    吴栻《武夷杂纪》:“武夷,骨山也。磅礡一百二十里,外山 始有肤。自冲佑由九曲至灵峰,然后步折东北,历火 焰、北斗诸峰而返,往复共五十里,得北山之概焉。南 山浅逼,不逮其半,而烟村云市,来往皆古德高年,太 古风,在在可想矣。”

    《冬山雪后》,三十六青螺,了了可数,一片妙明空寂境 中,复现出苍萝翠竹,碧水丹山。夜霁时明月又来照 积雪上。吾谓以世间百年易此山中一日,亦不为过。 题其居曰:《愿易》。

    春山霁时,满鼻皆新绿香,景象冲融,神情俱发。鼓楼 坑十里桃花,杖策独行,随流折步,猿鸟不惊,春意尤 闲。过彭东山谈“避世法”,晚归时花月溶溶,谿山寂寂, 接目赏心,不忍遽别,亦一胜事。

    《山中采茶歌》,凄哀清婉,韵态悠长,每一声从云际飘 来,未尝不潸然堕泪,吴歌未能如此。

    泉出南山者,皆洁洌咏短,随啜随尽,独虎啸语儿。“泉 浓若停膏,泻杯中鉴毛发。”味甘而博,啜之有软顺气。 次则《天柱三敲泉》,而茶园喊泉,又可以伯仲矣。馀无 可述,《圣水泉》定是末脚。

    北山泉味迥别,盖两山形似而脉不同也。余携茶具 共访得三十九处,其最下者亦无硬冽气。小桃源一 泉,高地尺许,汲不可竭,谓之“高泉”,致韵双发,不可以 味名也。次则接笋之“仙掌露”,而仙掌碧、高泉碧黛虽 处亚,犹不居语儿之下。又次则碧霄洞丹泉、元都观 寒岩泉,较之仙掌犹碧之与黛耳。九星泉带阴湿色, 雪花泉,多沙石气。人传冲、佑二龙井火食泉也。 铁郎、杜辖二寨,自宋元及明初往往为山寇所据,独 刘官乃御寇寨也。相传刘衡与其子甫集义兵于此, 以卫乡邑。今诸峰凡有梯者,皆乱世之安居也。然恨 无十亩肥壤小桃源,安得不称第一。

    张于垒《武夷杂纪》:“山之奇幻百出,无论人工,即使鬼 工为之,亦恐劳神意。造物戏撒万斛云霞,错以琪花 玉树,酿成一处,复加雕绘,以敌天孙之锦。至千百年 后,凝者结而为山,融者化而为水;怒而相驰逐者,则 为山上之峰;懒而相枕藉者,则为水中之石;锐而丰 其顶者,则抟为𪩘为岩;攲而蚀其半者,则拈为洞为” 壑非山水所能为也为语山灵善加呵护勿使风朝 雨夕复作云霞飞去耳。

    今人游武夷,只一曲至六曲之溪耳。譬如行长安市 上者,瞻望圣天子宫阙,嵬峨巨丽,临云耀日,则大诧 称快。然问其中孰为正殿,孰为离宫,孰为芳苑,孰为 露台,而彼茫然也。故非舍舟而杖,离溪而山,仰摩绝 顶,俯探幽栖,如余《记》中所述者,恐不免屠门大嚼之 诮。

    山皆纯石,不宜禾黍。遇有寸肤,则种茶荈。村落上下, 隐现无间,从高望之,如点绿苔。冷风所至,嫩香扑鼻, 不独足供饮啖,为山灵一种清供也。

    余所闻天下名胜多矣,或山羸而水绌,或水汇而山 遥。其山水各得者,如吴之震泽,越之明圣。然山水各 自为区,情意不关,景象自别。其可水上看山者,惟蜀 之三峡、楚之桃源。然桃源之胜,已閟所存户庭耳,三 峡之胜,又复为险所夺。惟兹山与水,递相萦抱,递为 映带,纡馀屡折,如影赴形。能使西子惭其对镜,灵威 悔其《掩关》。《高唐》谢其清莹,秦人让其幽邈矣。伯仲之 间,意者其十洲三岛乎?

    “山之形,如一人仰卧,以大王为首,天游为腹,星村为 趾。折而下虎啸诸山,为山之左臂。折而上三仰诸峰, 为山之右臂。而水帘、杜辖诸处,则山之背也。其中群 峰桀竖,或为肤、为骨、为发、为爪,而九曲之溪萦之,为 筋理脉络之属,合之共为一身。”《志中》悠谬,乃以诸峰 分隶某曲,复别以水帘为万年宫左诸胜,不知巅远 千盘,所谓左者复转而之右,故其路可通天游,可通 三仰,亦可通星村。近锺伯敬偶从山外取道,遂并疑 水帘与武夷别为一山,何以相隶,则尤谬矣。

    登陟,绝是遣闲之具,而我辈每用忙法,盖自从事梨 枣,百端猬集,乃偷闲一出,度久淹则不能,逗漏则复 不甘,辨曙而起,戴月而宿,风雨不停,汗喘不避,遇大 会心处,然后小憩。领略未终,家君子复出所携牙签 卧石上,校之以应梓人,可谓书淫之表,别署《情痴》矣援笔自叹,还自笑也。凡十日而竟游事,虽穷岩邃谷, 搜剔殆遍,然究以未获盘桓雍容,览朝夕变幻为歉。 譬得佳文章,急读一过,而不得沉瞻,熟读,终觉神情 不畅耳。

    丘四,可石鳞岩,左石纪,左出石鳞岩,三十馀步,得平 冈,倚接绝壁竹疏,而木与间屼然。有石不自地生者, 方广一丈五尺,顶可以手探,斜仄成致,虽卑小而高 大之势备。两小树,干生光巅,而根穿石穴,扶疏而婉 折,边生猗兰,馥郁。西畅侧木,大几把,枝叶都秀,有子 实如珠者数百,红润圆映,莫得其名,玩而不敢食。背 则以裂为异。小作一行,间其裂而出纤劎细玉,随风 击戛,美趣尤不易形。兹石也,邻于郡邑之间,宝贵不 可言。今而岑寂穷谷,美乃见负,悲夫!独一石也与哉! 石鳞岩在排峰后因出石鳞故名俗呼石鳞窝 徐𤊹《武夷茶考》。按《茶录》诸书,闽中所产茶,以建安北 苑第一,壑源诸处次之。武夷之名,宋季未有闻也。然 范文正公《斗茶歌》云:“‘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 古栽’。苏子瞻亦云:‘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 嘉’。”则武夷之茶,在前宋亦有知之者,第未盛耳。元大 德间,浙江行省平章高兴始采制充贡,创御茶园于 四曲,建第一春殿、清神堂、焙芳、浮光、燕宾、宜寂四亭。 门曰仁风,井曰通仙,桥曰碧云。明朝寖废为民居,惟 喊山台前亭故址犹存。喊山者,每当仲春惊蛰日,县 官诣茶场致祭毕,隶卒鸣金击鼓,同声喊曰:“茶发芽。” 而井水渐满。造茶毕,水遂浑涸。而茶户采造,有先春、 探春、次春三品,又有旗枪、石乳诸品,色香不减北苑。 明朝罢团饼之贡,而额贡每岁茶芽九百九十斤,凡 四种。嘉靖中,郡守钱璞奏免解茶,将岁编茶夫银二 百两,解府造办,解京御茶,改贡延平。而茶园鞠成茂 草,井水亦日湮塞。然山中土气宜茶,环九曲之内不 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 转,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于海内矣。宋元制造团 饼,稍失真味。今则灵芽仙萼,香色尤清,为闽中第一。 至于“北苑壑源”,又泯然无称。岂山川灵秀之气,造物 生殖之美,或有时变易而然乎?

    武夷山部外编

    《武夷纪要》:杨万大性尚恬静,结茅武夷,渔樵山水间。 夜则悬灯独坐,抚琴咏诗。一夕有道士黄冠元服,貌 甚伟,扣门云:欲往万年宫,暝不便济,求假榻一宿,大 因留之。自后数往来,而礼之益勤。一日复来谓大曰: “吾非世人也,今当归洞天,特来别汝。吾观汝所为甚 善,天必有以报之。汝老矣,其在后人乎。”命舟欲与偕 去,万大始诺之。既而戚然告曰:“吾二亲未卜窀穸,岂 可去乎?”道士曰:“然。吾待汝勷事毕,与汝偕往未晚。”因 与共舟至瓯宁之丰乐里,指溪湾秀峰下曰:“汝于某 年月日,奉父母柩于此,俟有白狸眠处,即葬所也。白 狸跃起,即葬时也。”大如期奉柩至山中,果见白狸,如 所言葬之。不逾年而他处子孙闻其地饶衍,多来居 之,因名其地曰“杨墩”,墓曰“白狸窠。”时年已九十有七, 一日昼寝,梦前道士来迎曰:“汝今大事已毕,当与俱 去。”觉即沐浴更衣,端坐而逝。今太师文敏公荣,即大 之后也。

    杨文公亿,其初生也,母章氏梦羽衣人自言武夷仙 托化,既而生,则一鹤雏也,尽室惊骇,贮而弃之江。其 叔父曰:“吾闻间世之人,其生必异,如姜嫄有弃,简狄 有契。”乃追至江滨,开视,鹤已蜕而为婴儿矣。体犹有 紫毳尺馀,弥月乃落。

    《异闻总录》:宋咸淳间,蜀人彭澹轩罢江东倅游武夷, 尝独行林薮,入草庵中,见二人峨冠博带对食,招彭 共坐俎中豕首一,羊肺一,鸡一,所言皆《先天图》《易》性 理之学,元妙深奥不可晓。彭请其姓字,右坐者云:“姓 魏,山林野叟,无字可称。”左坐者不答。日暮辞归。明日 携榼再往,已无径可达。下山至一富家,言所以,富家 云。异哉!昨日至朱祠致祭,正俎中之殽,方悟左者为 晦翁,右者魏鹤山也。

    《武夷山志》:刘侍郎夔少时肄业山中,一夕方篝灯展 卷,忽有手蓝色,毛毵毵然从窗隙入,为剔灯。刘遽执 其手,署押于上,乃叱使去,鬼曰:“吾不能去矣。”告侍郎 乞去所署,刘如其请,手始得去。后刘果历工、户、吏三 侍郎,享年八十有三。

    《浦城志》:“杨翊字正臣,浦城人。尝游武夷,至胜处必有 题咏。既归,有道人投刺,自称张湛然。翊馆之南园,当 夜月明如昼,道人于池上长啸,须臾云气惨淡,清飙 四起,众皆寒悚。忽双鹤从空而下,道人遂跨飞去,翊 始悟十三真君中所谓张湛者也。取刺视之,乃白纸 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