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十三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十三卷目录

     顺天府部汇考六

      顺天府山川附考二

    职方典第十三卷

    顺天府部汇考六

    顺天府未详山川附考二良乡至怀柔

    料石冈《方舆纪要》:“在良乡县治东三里,冈有古城五座,方圆棋布,冈顶有多佛塔,隋建。” 《长安客话》:“良乡县城东里许有石冈,石赤色如燎以取火,因名燎石冈。旧有佛塔,亦名塔冈。”

    伏龙冈《名胜志》:“县西十里伏龙冈,形势蜿蜒,如龙之伏,故名。”

    龙泉山,《名胜志》:“县西十五里为龙泉山,山下有石龙口,出泉不竭,东流入盐沟河。”

    圣水《水经注》:“圣水南流历良乡县西转又南经良乡县故城西,王莽之广阳也。有防水注之。” 又“圣水出上谷,东过良乡县南。又东,过长乡县北。又东,过安次县南。”

    龙谷泉,《寰宇通志》:“金大定间所凿,极甘,在良乡县西北。”

    琉璃河。《石湖集》:“琉璃河又名刘李河,在涿州北三十里,水极清泚,茂林环之,尢多鸳鸯,千百成群。此河大中祥符间,路振《乘轺录》亦谓琉璃河。唯嘉祐中,宋敏求《入蕃录》乃谓之六里河。” 《长安客话》:“良乡县南四十里有琉璃河,自房山龙泉峪流至霸州,入拒马河。又胡良河自房山经涿州入此河。旧有桥,长数十丈,桥” 畔倚一铁竿,长数十尺,葢镇压之物,俗谓王彦章所遗铁篙,谬也。其“元恩” 、咸济二坊,并世庙敕建。《燕都游览志》:“琉璃河” 即《金史》所载之刘李河。桑钦《水经》曰:“在上谷。” 孙汝澄曰:“即琉璃河也。”

    北涉沟、南涉沟,《名胜志》俱在县东,至涿州入桃水。《水经注》:“圣水自涿县东与桃水合,首受涞水于徐城东南良乡,西分洹水,世谓之南涉” ,即桃水也。《方舆纪要》:“南涉沟即督亢水。北涉沟在涿州西北,自涞水县流入,即洹水也。”

    洹水,《水经注》:洹水东迳涿县北,东流注于桃。故应劭曰:“洹水东入桃。”阚骃曰:“至阳乡注之。”以上俱良乡界内《山川》。

    濩淀水,《水经注》:“濩淀水上承护陂于临乡县故城西,东南迳临乡南。汉封广阳王子须为侯国。”《地理记》曰:“方城南十里有临乡城,故县也。”福禄水,《水经注》:“福禄水出西山,东南迳广阳县故城南,东入广阳水,乱流东南,至阳乡县,右注圣水。圣水又东南迳阳乡城西,不迳其北矣。县故涿之阳亭也。”《地理风俗志》曰:“涿县”东五十里有阳乡亭,后分为县,王莽时更名章武,即长乡县也。按《太康地记》,涿有长乡,而无阳乡。桑干河,《方舆纪要》:“桑干河自良乡县流注县界,又东南流入东安县境,合于拒马河。”《名胜志》云:“桑干河在县西二十里,至燕丹口分而为二,其一至通州入白河,其一迳小直沽入于海。”按:此桑干水之在固安县界者。

    巨马河《太平寰宇记》:“巨马河在固安县之西一百一十里。”《方舆纪要》:“卢沟河入县境,复分流入霸州界,谓之巨马河,或谓之安阳河。周显德六年,世宗遣先锋将刘重进据固安,自至安阳水作桥,谋取幽州,会有疾而还。建文时,燕王驻兵固安,渡巨马河,即此。”此“巨马河” “在固安界内” 者。清淀水,《水经注》:“圣水东南流,右会清淀水。水发西淀,东流注圣水,谓之刘公口也。”按固安县无山此皆诸水之在界内者

    拒马河《方舆纪要》:“永清县南拒马河,自霸州经东安县境,又东入县界,注于武清县之三角淀,即卢沟河及易水之下流也。”按:永清县无山,只此水入界内。易水《水经》:“易水出涿郡故安县阎乡西山,东过范阳县南。又东,过容城县南。又东,过安次县南。”

    圣水,《水经注》:“圣水又东迳渤海安次县故城南。汉桓帝中平二年,封荆州刺史王敏为侯国。又东南流注于巨马河。”

    白祀沟水《水经注》:“白祀沟水出广阳县之娄城东,东南流,左合娄城水,水出平地,导泉东南流,右注白祀水,乱流东南,迳常道城西,故乡亭也。西去长乡城四十里,魏少帝璜甘露三年所。”

    枯沟枯沟自安次西北,东迳常道城东安次县故城西,晋司空刘琨所守,以拒石勒也。东川,西川、南川。《东安县志》:“大石桥之流为东川,西浮桥之流为西川,八里迤西之流为南川,晋刘琨守此,以拒石勒。”

    卢沟河《方舆纪要》:“卢沟河在县西,自固安县流入境。元皇庆初,浑河水溢,决东安境内黄埚堤一十七所,是也。又东南合霸州之巨马河。” 《东安县志》:“卢沟水至东安过耿就桥,一分东至界河,入土楼东南,一分西至界河,入左奕。西南自卢沟桥下流,从固安县经永清县北,东注自孙家垡,一分派永清之南,一分派东安之西。” 至隆庆末年,分派于东安者又分为二:“一由韩村至管家屯迤东,似有奔县之势,然离县二十里,即停不行,止在本屯前后左右为害。一从韩村东南,下历衡亭,在奕朱村、马子庄至桃河头。” 万历二年,积雨水溢,人畜漂没。知县洪一谟力请筑堤,堤成,赖以无患。万历六年,马子庄堤口决,渰骆驼湾,知县韩景闵塞之。九年,旧口复决,知县张汝蕴修之。自是屡修屡决。至二十三年七月,河徙于霸州,泥河旧址,尽成沃壤矣。

    《易水》易水在县南,旧过安次县界为固安河,今与拒马河同为一川矣。

    八丈沟,《水经注》:“八丈沟水出安次县东北平地泉,东南迳安次城东。”

    凤河《名胜志》:“凤河水一渠从西北流至凤窝村,虽隆冬冱寒,水亦不冰。”

    莲花泊,《东安县志》:“莲花泊在县治南三十里甄家庄南,东流经葛城入武清。”

    白沟河《东安县志》:“白沟河在县治西八十里,其源自栲栳园流入县境,东南抵武清直沽港。” 东沽港,《方舆纪要》:“东沽港,在县南五十八里,水自县西浑河分流而东,入武清县三角淀。” 垂杨渡,《名胜志》:“垂杨渡在东沽港之北,下通静海县,夹岸垂杨凡数里。”

    尼姑口尼姑口,昔人讲水战之具于此。又按,《宋史河渠志》:“自边吴淀至尼姑海口,深不可以舟行,浅不可以徒涉,绵亘七州军,屈曲九百里,虽有劲兵,不能度也。”东安县无山。以上皆界内诸水。骆驼港《名胜志》:“骆驼港在香河县北八里,源自三河县之兔儿山,流经县界,入白河。”

    扳罾口《名胜志》:“扳罾口河,源自通州之孤山麓,流经县西,入于白河。”

    大龙湾、小龙湾,《长安客话》:“香河县境南有大龙湾、小龙湾二水,夏秋始合流,经宝坻县界入七里海,相传辽时海运故道。”

    《百家湾》百家湾在县北,其水无源,四时不竭。相传“有居人百家沦没于此,风雨昏晦,尚闻鸡犬之声。”香河县无山。以上皆界内诸水。

    孤山,《方舆纪要》:“孤山,在州东四十里,四面平旷,一峰独秀,因名。靖难初,李景隆攻北平,燕王自大宁还至孤山,列阵于白河西,即此。”

    潞水,《太平寰宇记》:“潞河一名沽河,一名鲍丘水,北自檀州密云县界流入。” 《魏氏土地记》:“潞县城西三十里有潞河,源出北山,南流谓此水。” 《长安客话》:“潞水自塞外丹花岭合九泉水,一南经安乐故城,与蠃水合,为西潞河;一南经狐奴故城,与鲍丘水合,为东潞河 。” 《许奉使行程录》:“潞河东半里许有潞沙,曹操征乌丸,袁” 尚等凿渠,自滹沱由派水入潞沙,即此地也 。《路史》:幽之潞县有潞水,即露河也 。《燕都游览志》:“潞河铁狻猊,元季物。”

    白河《方舆纪要》:“州东二十里。白河源出宣府卫龙门所东滴水崖,东流入密云县北境之石塘岭,过县西,入通州界。其支流亦从石塘岭过怀桑县西,顺义县东,入通州东境合焉。东南经漷县、武清县东,而入直沽,合卫河入海。一名潞河,亦曰沽水。” 《水经》:“鲍丘水出御㝏镇北塞中,俗谓之大榆河。南过潞县,为潞水。后” 汉建武二年,遣将邓隆讨彭宠于渔阳,隆军潞水南,为宠所败。宇文周宣政初,幽州人卢昌期起兵据范阳,高宝宁时据和龙,引兵声援,至潞水,昌期已为周军所平,乃还。唐武后万岁通天二年,契丹孙万荣作乱,寇掠河北诸州,既而败走潞水东,为其下所杀。宋宣和六年,金斡离不自平州破檀、蓟,至三河。郭药师迎战于白河,败还,遂以燕山一路降金。明嘉靖二十九年,古北口有警,御史王忬驰至通州,收漕舟,舣潞河西寇阻水不得渡,是也 。《明一统志》:白河自密云南至牛阑山,与潮河合流,至通州入直沽,一名白遂河 通。

    《州志》:“河两岸皆白沙,不生青草,故名 ” 《漕船志》:“都城经通州六十里为大通桥河,通州至直沽三百六十里为白河 漕。” 《河图志》:“秦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埵、琅琊负海之郡,转输北河。北河葢,即白河也。隋炀帝穿永济渠,引沁水北通涿郡葢,自白河入丁字沽,由易水而达于涿也。唐明皇事边功,运青、莱之粟,浮海以” 给幽、平之兵葢亦由白河也。宋太平兴国中,于清苑界开徐河、鸡距河入白河,以通关南漕运。元至元中,海运出直沽入白河,以抵京师。按桑干河自芦沟桥东南流,经固安县杨先务,又经霸州苑家口,合灰河、浑源州崞川、胡良河、琉璃河、广阳河、盐河,至武清县丁字沽,凡四百馀里,入白河。自杨先务至丁字沽通舟楫。又保定府西北漕河、徐河、石桥河、一亩泉河、滋河、沙河、鸦儿河、唐河诸水,发源不一,至安州西北十八里合流,总名“易水。” 至安州至雄县南,又名瓦济河。东北经保定县猫儿湾,又会中堡河、长流河、温义河、拒马河、白沟河,至霸州苑家口,与桑干河合,自安州至丁字沽四百馀里,“通舟楫。” 又铁钉竿河自博野县东北至河间府数支绕城而北相合,东北流五十馀里,至巿庄,分为二。一自市庄西北十五里流,经任丘县南,分为二,绕城而北相合,东北流二十馀里,至武盍淀。一自巿庄东北流,经东庄桥至武盍淀。二水又合,东北至猫儿湾,与桑干河合。“自河间府至丁字沽五百馀里,任丘县至丁字沽四百馀里,俱通舟楫。” 按此则白河西北可通固安县,又可通安州,东南可通河间府桑干、易水,亦可以漕运无疑矣。抑燕赵之间地方千里,其间巨细河流,悉至武清县丁字沽注于白河,一遇雨潦,白河满溢,武清县耍儿渡口、南蔡村等处冲决堤岸,坏民田庐,起夫筑塞,劳费“万计。逮时干旱,舟行白河,又或浅阻。以此知水势盈涸不常,不可以经久而论也 。” 《元史》:“白河在漷州东四里,北流出通州潞州境,又东南至香河县界,又流入县南,入于武清县境,达于静海县界 。” 《漷县志》:“白河滨有长陵营、马头店、白浮圈、曹家庄诸堤铺,皆运河必经之道。” 黄船埠河,《通州志》:“通州城北五里有黄船埠,河水萦洄,官柳阴映。永乐中,设黄船千艘,以其半轮往江浙织造,俗名黄船坞。”

    富河《通州志》:“富河在州城北,源出瓮山,自白羊口经榆河,下流为沙河,由顺义县南界流至州城东北,与白河会焉。”

    金盏儿淀,《方舆纪要》:“金盏儿淀在州北二十五里,广袤三顷,水上有花如金盏,因名。” 或云即古夏谦泽。

    张家湾《方舆纪要》:“张家湾在州南十五里,元万户张瑄督海运至此而名。东南运艘,由直沽百十里至河西务,又百三十里至张家湾,乃运入通州仓葢,卢沟河与白河会流处也。” 《长安客话》:“张家湾为潞河下流,南北水陆要会。自潞河南至长店四十里,水势环曲,官船客舫,骈集于此,弦唱相闻,最称繁盛。”

    泗河《长安客话》:“泗河在漷县东四里,即运河也。四水合流,故名泗河。一发源自塞外东流,经密云县,与潮河川合流,注通州城东北入白河,即通州潞河也。一自塞外西流,入白羊口,经榆河下流沙河,由顺义南界,至通州城东北,入白河,即通州富河也。一发源于昌平白浮村,神山泉出西南,汇为西湖,东入都城积水潭,入宫墙太液池,南至玉河桥,由东南大通桥迤东入庆丰等闸,即通会河,入白河。一自都城左安门外草桥流入南海子,东出弘仁桥,由水南新河至张家湾板桥入白河,总名运河,亦名白河漷河” 《方舆纪要》:“漷河在县西,一名新河,自卢沟河分流至县界,析而为三:其正河为漷河,东入白河;其” 一为新庄河,南流入武清县界。其一为黄洰河,东注马家庄之飞放泊,各去县十里延芳淀,《燕山丛录》:漷县西有延芳淀,大数顷,中饶荷芰,水鸟群集其中。辽时每季春必来此弋猎,打鼓,惊天鹅飞起,纵海东青擒之,得一头鹅,左右皆呼万岁。海东青大仅如鹊,既纵,直上青冥,几不可见。俟天鹅至半空。欻自上而下。以爪撄其首。天鹅惊鸣。相持陨地。

    以上皆通州及漷县界内诸水

    段家岭《方舆纪要》:在县东二十里官道旁。灵山,《名胜志》:灵山、华山、圣水山、驼山,俱在县北。灵山去县治十五里,三面出泉。《形胜记》所谓“北倚灵山” 者也。

    华山又十五里为华山,一名“兔儿山。”

    驼山。石城山。青梁山,即香河县骆驼港。

    之源,水绕驼山而出,故名。其地又有石城、青梁诸山。

    圣水山、凤凰山,在县西北三十里,又十五里为凤凰山。

    七渡河,《方舆纪要》:“七渡河,在县西北,一名黄颁水,源自顺义县黄颁峪,流注县界,下流入于白河。”

    鲍丘河《方舆纪要》:“在县西南,即白河之别名也。自密云县流经通州东境米庄村,又流经县界,至宝坻县境,合于泃河。”

    泃河《方舆纪要》:“在县北。自蓟州平谷县流入县境,又东南流入宝坁县界,合于鲍丘河。”《唐志》:“县北十二里有渠河塘,西北六十里有孤山陂,溉田三千顷。”“渠河”疑即“泃河”之讹也。圣水,《长安客话》:“三河县西北有泉,汲以洗目,可愈目疾,因名圣水。”以上三河县界内山水。白河,《方舆纪要》:“白河在武清县东三十五里,即运河也。北接漷县,南达天津。”

    沽河,《水经注》:“沽河东南迳泉州县故城,王莽之泉调也。”

    泃水《水经注》:“泃水又南入鲍丘水,又东合泉州渠口故渎,上承宰池水于泉州县,故以泉州为名。北迳泉州县东,又北迳雍奴县东,西去雍奴故城一百二十里。自呼池入,其下历水泽一百八十里,入鲍丘河,谓之泉州口。” 陈寿《魏志》:“曹太祖以蹋顿扰边,将征之,从泃口凿渠,迳雍奴泉州,以通河海者也。” 今无水。

    雍奴水《水经注》:“雍奴,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 汉光武建武二年,颍川太守寇恂为雍奴侯,魏遣张郃乐进围雍奴,即此城矣。又雍奴东极于海,南极呼池,西至泉州,谓之雍奴薮。其泽野有九十九淀。《名胜志》:“县南八十里有三角淀,周回二百馀里,即古雍奴水也。” 笥沟,其别名耳。水自范瓮口、王家陀河及刘道口、鱼儿里诸水,汇于大沽港,入于海。《燕山丛录》:武清一淀,云“是旧城阴晦之旦,渔人多见城堞巿里,人物填集。”

    清沽港《方舆纪要》:“清沽港在县南八十里,西接安沽港,东合丁字沽,入于海。丁沽东南去天津六十里。”

    笥沟《水经》:沽河从塞外来,南过渔阳狐奴县北,与湿馀水合为沽河。又东南至雍奴县西笥沟,又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东入于海。《水经注》:“笥沟,湿水入焉,俗谓之合口也。”

    “直沽” 丁字沽西沽。《方舆纪要》:“直沽在县”

    东南一百二十里,卫河、白河、丁字沽合流于此。又东南四十里名海口,《通典》谓之三会河口。元于此置海津镇。天顺二年,议自小直沽凿河四十里达蓟州,以免海运,每三年一浚,寻罢。《长安客话》:三沽者,丁字沽、西沽、直沽,并禹迹疏导之处。其曰丁字沽者,河形三坌如丁字也。合卫河、白河会于直沽,相萦入海。土人呼直沽曰大直沽 。《武清县志》:河以北之水,多从直沽入海,此即古者九河入海之处。地势卑下,遇霖潦直与海平。昔人尝欲因其填淤,置稻田以足赋。今府境诸水,类以直沽为壑。

    《经世挈要》云:“燕南之地,以水为固,畿内千里之水,皆会于直沽。武清之三角淀,即古之雍奴,长阔百馀里。宝坻之七里海,亦渺然巨浸,皆在直沽之内。今不引之相通而更障之置巨壑于无用之地,不惟河流不安,亦且天险弗设,良可憾已。”以上皆武清县界内山川。

    淤泥河《县志》:“淤泥河在宝坻县西北二十五里。”

    潮河《方舆纪要》:“潮河在县东二十里,一名白龙港。其上源一自遵化县之黎河,一自三河县之泃河、鲍丘河,至县界三叉口合流,亦曰运粮河,东南入于海。”《志》。县治东北有渠河,自香河县来。盖泃水经香河县而后东入县界,故县有渠阳之称。《县志》:“潮河堤自县西北金陵口抵县东南江湟口,二百馀里。”

    渠河《县志》:“渠河水自香河县蒲石河东注,流经城池内开源水关入城,经武曲桥直注文昌阁下,过文明桥西抵”

    文庙之泮池,复南流,由通津桥出节流水关,蜿蜒

    百里至八门城,会潮河入海。宝坻县潮河经其东,三叉纬其北,渠水绕西而络其南,白龙港自蓟州而通于天津桥头,由夏店而合于三叉,所谓“四水潆洄” 也。

    柳沽河,《方舆纪要》:“柳沽河,在县东北三十里。”

    玉田县之水会流入县境,曰“柳沽河” ,下流注于白龙港。

    草头湖,《方舆纪要》:“县东南有草头湖,遵化丰润县境之水流入县界,溢而为湖,会潮河入海也。”

    七十二沽《县志》“县东南有七十二沽。”

    七里海。《县志》:七里海,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经世挈要》:“畿辅东南诸淀,钩连会于直沽,武清有三角淀,宝坻有七里海,足以浸灌千顷田,今皆弃为污池。诚师虞集海田之议,用脱脱营田之规垦之,岁可得粟百万斛也。”以上宝坁县界内山川。汤山,在州东南三十里,有温泉可浴。《水经注》:“湿水又东,温泉水注之。”疑即此也。

    平台山,《昌平山水记》:“东山口内一里水中,有小山,曰平台山,成祖尝驻跸焉。嘉靖十五年,上命作亭于上,名曰圣迹。十七年四月,上幸平台山,祀成祖文皇帝于亭中。亭圆,以白石为栏,盘旋数十级而上,御题‘圣迹’二字。当口一小山,曰影山。” 口内北三里有蟒山。

    绵山芹城《小志》:“在州东十五里,或名宜山。” 《元混一方舆胜览》载有绵山寺,金真定周昂题诗其上,有“野阔群山惊破碎,云低沧海认微茫” ,亦警句也。

    积粟山《州志》:“在州西北十五里。相传元时积粟于此。”

    驻跸山《昌平山水记》:“在州西二十五里,袤二十里,壁立十丈,顶皆白。南有栖云啸台,高二丈许,正北有石梯可上,金章宗建亭于此。旧传山下有石床、石釜,今亡。” 《州志》:“山岩下仙人棋,棋枰棋子皆具,子但可移,不可得而取。” 上方寺,“在驻跸山上,有十八盘,寺南为仙人陀,仙人池在山下,相传有仙人浴此。”

    神岭峰《州志》:“神岭峰在灌石村西北,金章宗游此,以所饮酪浆洒于石壁之上,至今犹白。西南有寒崖,多奇花草。”

    仙人洞,《昌平山水记》:“中山口北一里,有仙人洞,洞在山麓,可容人二百。洞口向东,从石梯而下,石皆倒垂,下为平地。洞西壁有一门,近门上有石钟下悬,长数尺。门之内少入,转而南,见有石罅如夹道深黑,人不敢入。” 《燕都游览志》:“仙人洞在红门内东山腰,去碑楼三里,蹑蹬而上,洞口仅容一人,偻而入,内若大厦。日” 色下,烛石皆倒垂。

    “虎谷” ,《长安客话》:“驻跸山之西曰虎谷,其旁土冈一丘,名小金山,日亭午,人过冈下,有光射衣,若金色然。” 《昌平山水记》:“西山口西四里有虎谷山,又三里有大虎谷山。”

    沟沟崖。《蓟丘集》:沟沟崖,深山叠嶂,秀石缘空,三十馀里,悉履石攀葛,始达山巅清流缭绕,奇树扬芬,旁有兰石数区。《帝京景物略》:“昭陵之北曰岣岣崖,崖下有庵,曰瑞峰,一曰摩尼。” 《州志》:“岣岣崖在州治西北德胜口内,崖西峰有水月亭。” 《昌平山水记》:“德胜口西三里,有沟沟岩,岩分上中下,望之若石梯,深险可避兵。” 《肃松录》:“德胜口南,两山相夹,人行礓砾中,数十步辄一折。数里外见崖旁鸭脚树二,罗汉松一,近而知为瑞峰庵也。” 又里许,陟一岭,径仄,多乱石。前人举踵,石衮衮触后人足。岭之巅为崖,折旋半里,有岫峰庵,谷云盘道。庵中有泉,鸭脚一本可休息。复三折而下,沟始宽,分为二泉,涓涓流甚清驶。山麓遮其左,若无路然。再折过一沟,始望见三峰矣。中峰位乎干,东峰位乎艮,西峰位乎坤。三峰左右环拱为峰者二十有二,所谓“仙人、玉女、将军步虚” 、“玻璃五云、金华紫极” ,皆以意名者也。又从磴道上十馀折,至东峰庵,再折而上为中峰,有玉虚观。从中峰下有西王母祠,祠后石壁高三十仞,石理觕恶。壁右有方池,流入岩下为瀑。自中峰缘崖而西,为西峰庵。庵右有泉,僧引之入香积泉。右有方亭,敞洁可坐。瑞峰庵有大学士赵志皋碑记,岫峰庵有《右通政李琦碑》,中峰庵有《礼部郎中冯元飏碑》,西峰庵有大学士王锡爵、《礼部左侍郎翁正春》二碑,碑文皆称“沟沟崖。”

    《尔雅》
    水注谷为沟以之称名夫岂不古而帝京

    《景物略》妄以岣岣易之,何哉?翁文简公集沟沟崖胜国梵宇,绵亘凡七十有二,入明仅存其五。西峰者,五庵之一也。

    长城岭灰岭《蓟丘集》北山上平衍,西五里有岭曰“长城” ,微有古堞剥蚀,传是秦皇之址,有泉出焉,曰“马跑。” 又西二里有了思台。下台而西又十里,皆峻岭也。灰岭险倍于长城,石如蛤粉,下山有城,是镇边之废邑。

    “碧驾山。” “通明山。” “鹰扬山。” “涔落山。” “蓟丘。”

    集城又往西八里有城,是曰“镇边” ,连两旁皆山,围之,南曰“碧驾” ,曰“通明” ,北曰“鹰扬” ,曰“涔落。” 碧驾之岩有小湖,中有赤鲤盈尺,是曰“合抱之河。” 镇边西十里有堠,曰“唐耳” ,背据大山,斜界居庸。镇边废邑,其南皆山,中为衢路。

    “六华岩。” “小神山。” “青利山。” “鸣皋洞。” 蓟丘。

    《集》东曰六华之岩,西曰小神之山,曰“青利之山” ,岩分形如六华,其第四岩有洞深窈,是为鸣皋洞。

    长峪、德胜岩、凤凰岩 、蓟丘集,山南十里有聚曰“长峪。” 又西五里有岩曰“德胜” ,又曰“凤凰” ,上有兰若。山下出泉,流二十里达于浑河。观音洞、孤松岩。西峪、《蓟丘集》,山上有隐

    鹫台山西有观音洞,又曰“孤松岩。” 山南岭曰“西峪” ,其下有碑,不可辨识。

    白鹤峰青华山《蓟丘集》:自长峪而东二十里,有聚曰菩提堑,有寺曰白瀑寺。出山而北,曰白鹤峰。又折而东,则走高崖山。僧言:“二月之交,有山曰青华,下可万仞,每有瑰形奇物,且飞且走,衔乳而西,猎人莫敢近也。”

    神岭山,《方舆纪要》:“神岭山,在州东北三十二里,山高百馀丈,下有龙潭,流入白浮堰,所谓神山泉也。”

    神岭,《燕都游览记》:“神岭一名三思岭,以其高峻,故名。”

    银山,《昌平山水记》:“银山在州东北六十里,缘石梯而上五六里,名中峰,唐僧邓隐峰之所居也。下有法华寺,有隐峰十诗:曰白银峰,曰佛顶峰,曰古佛岩,曰说法台,曰佛觉塔,曰懿行塔,曰雪堂,曰灵堂,曰茶亭,曰濛泉。金大定六年立石。” 《方舆纪要》:“银山峰峦高峻,冰雪层积,色白如银,麓有石崖,皆成黑色,谓之银山铁壁。” 《燕山纪游》:银山度岭数折,峰渐分为三。左一峰石卓立如锥,峰下有塔凌空,为法华寺,寺建于金天会三年,曰大延圣寺。正统间,太监吴亮修。寺后古佛岩,乃后人新凿。再上为邓隐峰说法台。复蹑危蹬五六里,为中峰。顶峰石锐上如斧刃,悬索升之,凡两转至顶。一石台方丈许,翼以扶栏。中一石龛,供石佛,左悬一钟,升者击焉。《奇塔》七,高各数丈,

    阎王鼻,《中溪集》“银山顶,由阎王鼻行山,脊如刀,背仅容纳足,长十馀步,两旁如削,下临万仞,不可凝视。”

    井儿谷、玉峰山。《帝京景物略》:银山中峰下有寺,曰大延圣寺,正统十二年重修,赐额曰“法华。” 二碑皆太监吴亮撰并书。又弘治十年,翰林学士汪谐《净业堂记》碑今断。寺西上半里为松棚庵,门内外各一。松北上一里铁壁寺塔曰“延圣塔” ,弘治四年建。塔前有释行伦诗碑,弘治八年立。山北四十里为井儿谷。又一里玉峰山。山石尽白,树多苹婆果。林中有大万圣寺,土人呼“张开寺” ,像设皆石。入山者取道二:一从白泛岭入,路险难;一从三思岭、牛蹄岭入,差平。

    《燕山记纂渊海》:“燕山自西山迤逦东来,至玉田县西北,延袤数百里,直抵海岸。”

    天寿山:《翁文简公集》:“燕山去神京百里而近,国朝诸陵寝在焉,更名天寿。”《大政记》:“永乐七年五月,营寿陵于北平昌平县东黄土山,封曰天寿山。”《水东日记》:“永乐七年,成祖卜寿陵,选得吉壤,旧名东榨子山,陵成,封曰天寿。”按:京北之山,燕山其总名,而“天寿” 一山,既名“黄土山” ,此又云“东榨子山” ,是一山有四名也。蒋山神仙洞《肃松录》:“出昌平州东门数里入伽蓝口,又三里为永陵园,园后曰蒋山。山腹有神仙洞,洞不甚深,镌字于旁曰蜿蜒龙脊山吞月磊砢云根。洞有天,上悬一石,如覆钟状,山上有三清殿。”

    凤凰山。蟒山。虎峪。《燕都游览志》:“天寿山。”

    陵前有凤凰山。后有黄花镇。左有蟒山。右有虎峪。东西山口两水会流于朝宗河

    皇山距长陵一里有半,是为“献陵。”

    黑山距献陵三里,是为“景陵。”

    石门山距景陵六里,是为“裕陵。”

    宝山距裕陵二里,是为“茂陵。”

    史家山距茂陵二里,是为泰陵。

    金岭山距泰陵三里,是为“康陵。”

    阳翠岭距康陵十六里,是为“永陵。”

    大峪山距永陵九里,是为“昭陵。” 距昭陵一里,是为“定陵。”

    皇山二岭距定陵五里,是为“庆陵。”

    双锁子峪《肃松录》:德陵葬双锁子峪,在永陵。

    东北隅:《昌平山水记》:“德陵在潭子峪,距永陵东北一里,自永陵碑亭前分,北为德殿神路。” 鹿马山,《昌平山水记》:“有田贵妃墓,南距西山口一里。崇祯壬午,妃薨,葬此,遣工部左侍郎陈必谦等营建,未毕而都城失守。贼以帝后梓宫至昌平州,士民率钱葬之田妃墓内。”

    苏山,《昌平山水记》:“自英宗止宫人从葬,于是妃墓始名。其在陵山内者,昭陵之左九龙池,南为苏山,有万贵妃之墓,东向,宪宗妃也。”

    银钱山又南为银钱山,有郑贵妃暨二李、刘、周四妃之墓,南向,神宗妃也。

    嶴儿峪又南为嶴儿峪,有四妃、二太子墓。中阎妃、王妃,左马妃,次左哀冲太子,右杨妃,次右庄敬太子。世宗妃,太子也。又南为悼陵,东南向。孝洁皇后陈氏,初谥悼灵,葬此。世庙崩,迁永陵,而封兆尚存。旁有沈文、卢三妃墓,至今犹曰悼陵。东山口东有刘惠妃墓,英宗妃也。

    绵山又东八里,有仁宗子蕲献王、滕怀王墓。易荆水,《水经注》:易荆水东迳蓟城,又东迳平昌县故城南,又谓之昌平水。

    莲塘《昌平州志》:“莲塘在州治南三里八蜡庙前,东西二水相环,俗呼两水河。旁植榆柳,地多粳稻,若水乡焉。” 南沙河,北沙河。《州志》:“沙河北店距州二十五里。南店,距州二十七里。” 《昌平山水记》:“沙河店南有水,出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龙泉寺,合西山诸泉,东流为南沙河,有桥曰安济店。北有水,出昌平州西南四家庄,迳” 双塔村,东流为北沙河,有桥曰“朝宗。” 二桥皆正统十二年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寿建。二水至店东南窦家庄而合,又东南至通州界入白河。

    白浮龙潭《长安客话》:“白浮龙潭水,流经白浮村,元郭守敬筑堰引水,使西会马眼等诸泉,折而南流,入于潞河,以便漕运,堰即以白浮名。” 《元史·河渠志》:“白浮泉水在昌平县界,西折而南,经瓮山泊,自西水门入都城焉。”

    “汤泉” ,元混一《方舆胜览》:“圣汤一在昌平北二十五里,一在昌平南三十五里,汤山有寺。” 清夷水,《水经注》:“清夷水西迳沮阳县故城北,秦始皇上谷郡治此。王莽改郡曰朔调,县曰沮阴。”

    芹城水,《昌平山水记》:“芹城在州东三十里,有桥,桥下有水,出芹城北,南流入于沙河。”

    一亩泉《州志》:“一亩泉在州西南十五里,东会沙河,经阳山,由高梁直至张家湾,以济漕河。” 官河,双塔河,《方舆纪要》:“官河,在州西南二十里,源出一亩泉,分为二流:一曰官河,流入宛平县,入高梁河。一曰双塔河,在州西南三十里,经双塔店,入榆河。” 《元史河渠志》:“双塔河,源出昌平县孟村一亩泉,经双塔店而东,至丰善” 村入榆河。

    榆河《州志》:“榆河源出州西南四十里月儿湾,下流为沙河,经顺义,会白河。”

    湿馀水。《水经》:“湿馀水出上谷居庸关东,又东流过军都县南。” 《水经注》:“水南流出关,谓之下口,水流潜伏十许里,重源潜发,积而为潭,谓之湿馀潭。” 《方舆纪要》:“榆河一名湿馀河,或名温榆河。” 盖“湿馀” 之讹也。《日下旧闻》:“按《后汉书》,王霸为上谷太守,陈委输可从温水漕,以省陆转输之劳。事皆施行。” 《章怀太子注》引《水经注》本作温馀水。《辽史》顺州有温榆河,金更怀柔县为温阳,岂尽无据?又昌平多温泉,有流入双塔河者,温馀之名,窃疑因此。《水经注》既无善本,今人习见坊刻,遂指“温” 字为“湿” 字之讹,正恐类昔人所云以不悖为悖也。

    虎眼泉《方舆纪要》:“在州西八里旧城下。”

    七度水,《太平寰宇记》:“在昌平界,接虎眼泉。” 红涧沟,《州志》:“红涧沟在龙虎台西一十二里。” 幢幢水,《州志》:“虎眼川在虎谷山下,幢幢水所出也。” 《燕都游览志》:“水流如瀑布,三四里至鹁鸽岩,隐而不见。或谓旧县西北虎眼泉,是其水复出也。”

    仙人池《州志》:“仙人池在驻跸山下,传有仙人浴此。”

    玉斗潭《蓟丘集》:“玉斗潭距百望山十二里,腐草罨之,深不可测,传有两牛𩰚陷于潭,无迹。又北十里为灌石,驻跸山在焉,西望白虎跕,深若天井。山上有台,名栖云,金章宗尝游此,击球山下石床、石釜俱存。”

    九龙池《篁墩集》:“九龙池方广十丈,重垣护之,覆以黄甓石,琢九龙张颔,歕沫入池,泠然有声。”

    “夹池植桃柳。稍东为月关泄水,水流出关为小渠,过石梁入山下。” 田昌平《山水记》:“九龙池在昭陵西南,于山崖下凿石为龙头,泉出其吻,潴而为池。上有粹泽亭,中一间,旁各三间,门三道,东向,缭以周垣,为车驾谒陵事毕临幸之所。嘉靖十五年,世宗敕建也。” 《燕都游览志》:“九龙池在红门西,翠屏山下,逼近昭陵,泉出” 九穴。穴凿石为龙吻,潴水为池。《餐微子集》:“九龙池上有粹泽亭” ,“亭池” 两榜,世宗皇帝御书也。

    汤泉《研北杂志》:“汤泉知名者七:匡卢、汝水、尉氏、骊山,凤翔之骆谷、和州之惠济,渝州之陈氏山居也。燕之昌平李陵台,亦有温泉。”按:此汤泉即前《汤山》所载“在州东南三十里” 者也。畿内汤泉不一,此其著名者,今至尊时或临幸。 此以上皆昌平界内山川。

    福山县旧《志》在县南五里。

    孔山,《明一统志》“在县南。”

    道人谿,《水经注》:“道人谿水南流,迳孔山西,上有洞穴开明,故土俗以孔山称。”

    龙山《明一统志》:“在县南二十里,下有龙泉、牛栏山。” 《昌平山水记》:“县北二十里上有洞,传有金牛出焉。至今洞前石壁为小槽形,名曰饮牛池。山北里许有小山,昔有仙人骑牛来游,因名灵迹山。” 宋王曾上契丹事曰:“顺州至檀州渐入山,牛栏当其要路也。山之东麓,潮、白二河合焉,有龙王庙。山之东南为漕河营,有城” 二门,把总一人守之。《长安客话》:“牛栏山与狐奴山相望,其第三峰腰带间一洞,相传曾有金牛出食禾稼,田畯逐之,遁入洞穴,有投以砖石者,辄闻水声,或以物掷之,良久,自山旁白河浮出。其北里许灵迹山,二山一脉,前山石身负土,后山土身戴石,前大后小,行人总以牛栏名。”

    狐奴山。《昌平山水记》:“县东北二十五里为狐奴山。” 《水经注》:“水不流曰奴,盖以山前潴泽名也。其北麓鸟道而上里许,渐阔渐平,有寺,寺后有小石城。山下有龙潭,今涸。山西南百步有汉狐奴县址,魏文帝黄初二年省。” 《渌水亭杂识》:“呼奴山白云观,有元大德八年集贤学士宋渤碑。真人张霞卿,弟子张道宽,居顺州之” 呼奴山白云道观,能以符水救人。大丞相东平王尝有疡生体中,医药罔效,道宽治以符水,遂愈。王为之构观云。

    冶山,《方舆胜览》:“顺州北有银冶山。” 王沂公上契丹事:“顺州东北过白屿河,北望银冶山石槽。” 《昌平山水记》:“县西北三十里,有石槽三,曰东石槽、南石槽,北石槽。” 《元史》:“上都兵入古北口,其知枢密院事竹温台以兵掠石槽。” 是也。史山,《名胜志》:“史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山石戴土,高百馀丈,状如眠弓。南望京师城阙,金碧” 眩目,寺宇皆唐时建。

    桃山,《方舆纪要》:“桃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旧唐书》谓之桃谷山。山有五峰,如桃花瓣,巨石错落,横亘数亩。元致和初,上都兵入古北口,留重兵屯燕乐城,以轻骑进抵桃山。燕帖木儿掩击之于白狼河,追至桃山,降其众,燕乐闻之,遂溃。” 白狼河,即白河也。一云“白狼河在县西北三十里。”

    曹王山《辽史》“曹王山,曹操常驻军于此。”

    沽水《水经注》:“沽水西南流,迳狐奴山西,又南迳狐奴县故城西,渔阳太守张堪于县开稻田,教民植种,百姓得以殷富,童谣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狐奴,王莽之举符也。又《水经注》:沽水南迳安乐县故城东。《晋书地道记》曰:“晋封刘禅为公国,俗谓之西潞水也。”

    湿馀河《水经注》:“湿馀水东南流,迳安乐故城西,更始使谒者韩鸿北徇,承制拜吴汉为安乐令” ,即此城也。《昌平山水记》:“温馀河即昌平之榆潞河,下流为沙河,入顺义西南界,下至通州入河,顺义谓之西河,金人名县曰温阳,以此。” 《辽史》作温渝河,本《水经注》之湿馀河,以字相似而讹也。

    白河,《方舆纪要》:“经灵迹山,黄花镇,川河入焉。又南经牛栏山东麓,潮河流合焉。” 又南迳县城东门外。

    圣井《燕山丛录》:“顺义县有井,一日三溢,海潮则大溢,源与海通,可灌田百亩。”以上俱顺义界内山水。密云山,《明一统志》:“在县南一十五里。”《昌平山水记》:“密云山,一名横山,郡所以名也。”

    白檀山。《昌平山水记》:“县南二十里为白檀山,汉所以名县也。” 《方舆纪要》:“山在县南三十里。” 《县旧志》:“山下即密云故县。”

    考证

    天门山旧《县志》“在县南三十里,下有天门寺。” 梯子岭在县东南十五里。

    平冈山,《晋纪》:“段辽为石虎所败,奔平冈山。” 龙门山,《方舆纪要》:“龙门山,在县东六十里,有黄崖洞,悬泉如瀑布。”

    惊罗山,《长安客话》:“县东有地名惊罗山,厓间有石门二扇,然不可开,听之内有潺湲水声。” 仙洞,《燕山丛录》:“县北有仙洞,其深莫测,内有天然石佛五躯,又有五色石,竦拔如笋,洞口有桥,人顾其下深险,不敢渡。”

    凤山:《旧志》:县西北十五里。下有石佛寺,元建大峪锥山。《方舆纪要》:大峪锥山在县北。

    九庄岭,《方舆纪要》:“在县北三十里。”

    冶山,《昌平山水记》:“县东北八里为冶山,上有塔,有石洞深邃,水四时不竭。东有丱洞,昔人淘金址尚存。”

    香陉山,《水经注》:“香陉山上悉生槁本香,世故名焉。”

    濡河《水经注》:濡河东出峡,入安州界,东南流,迳渔阳白檀县故城。《地理志》曰:“濡水出县北蛮中。” 汉景帝诏李广曰:“将军其帅师东辕,弭节白檀者也。”

    要水,《水经注》:“要水出塞外,三川并导,谓之大要水。东南流,迳要阳县故城东,本都尉治,王莽更之曰要术矣。”

    渤海泉《旧志》:“在县东三十里。泉涌如珠,时有云气。”

    圣水泉,《长安客话》:“密云山不出泉,惟县南十里山麓有二泉相逾,仅数尺,汇为一流,称圣水泉,山亦因以名泉上有初月亭。”

    鲍丘水,《水经注》:出御彝北塞中,南流迳九庄岭东,俗谓之大榆河。又南迳傂溪县故城东,王莽更之曰“敦德也。”

    石匣、龙潭《昌平山水记》:“县东北六十里为石匣城,石匣东南渡潮河十五里为石盆谷,有龙潭,潭上石如盆形,水悬崖而下,入于潭,潭外为盆水,从潭面历盆抵峡而下数里,入于潮河,有龙宅焉,其深无底,潭中有石门,水浅则见,土人曰:龙所从出入也。” 上有庙。距县东北五十里道人溪。《方舆纪要》:“道人溪,在县东北” ,源发龙门,流经县界,入于潮河。

    密云河《吴文恪公集》:“密云河本白河上流,自牛阑山而下,与潮河交会。初,蓟辽总督驻密云,从通州至牛阑山,以车转饷,劳费特甚。嘉靖中,总督刘焘发卒浚潮河川水达通州,用小舟转粟,直抵密镇矣。”《水部备考》:“密云运道,即白河上流,运密云官军饷者也。嘉靖三十四年,自密云城西杨家庄地方,筑塞新口,疏通旧道,令白河与潮河合流至牛栏山,水势甚大,故通州漕粮得抵密城下。”以上俱密云县界内《山川》。

    栲栳山。《怀柔旧志》:“栲栳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山前有云岩寺”,又有堂寺。黍谷山,《明一统志》:“在怀柔东四十里,跨密云县界,亦名燕谷山。”《刘向别录》:“燕有黍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居之,吹律有温气。”至《论衡》:“燕有谷气,寒不生五谷。邹衍吹律致气,既寒,更为温热以种黍,黍生丰熟,到今名之曰黍谷。”《昌平山水记》:“黍谷亦谓之寒谷。”《吴越春秋》:“北过寒谷。”左思赋“寒谷丰黍,吹律以暖之”,是也。山有风洞,洞口风气凛烈,盛夏人不敢入。邹衍庙在山上。金镫山。《怀柔旧志》:县东北二十里有金镫山,山顶夜常有光,因建金镫寺。

    象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山形如象。

    红蠃山《明一统志》:“在县北二十里,高二百仞,下有潭,潭中尝有二蠃,色殷红,夕吐光焰,土人异之,因以名山。” 《金史》:“温阳有蠃山、溆水、兔耳山、红石山。” 《怀柔旧志》:“在县西北三里,山顶有石泉,莹洁如玉,一名玉泉山。”

    石塘山,《昌平山水记》:“县西三里为石塘山,有大工则采石焉,设工部厂。”

    丫髻山《昌平山水记》:“县东南九十里有丫髻山,二峰高耸,上有碧霞元君祠。天启七年,巡按御史倪文焕请建太监魏忠贤生祠于此,赐名崇功祠,未成而忠贤败。”

    《神山县志》:“县东北二十里有神山。”

    白河,潮河,《昌平山水记》:“县东七里为白河,又东十五里为潮河。”

    小泉河雁溪《县志》:“县东三里有小泉河,又东五里有雁溪,俱流入白河。”

    珍珠泉,《长安客话》:“红蠃山有泉一线,以珍珠名,其水涌如喷珠。”

    《玉泉县志》:“红石山顶有石泉,莹洁如玉。”

    朝鲤河王沂公《上契丹事》,朝鲤河亦名“七渡河。”以上怀柔界内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