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042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四十二卷 |
第四十二卷目录
顺天府部杂录三
职方典第四十二卷
顺天府部杂录三
五城坊巷胡《同集》“东城明时坊,西四牌十六铺,东四 牌二十六铺。有羽林右卫、武功左卫、武功右卫、武功 中卫。”
《旧京遗事》:“京师九门皆有税课,而统於崇文一司,原 额岁九万馀两,今加十万馀两矣。囊幞骑驴,例须有 课,车则计囊幞多寡,以为算菜茹。入城,乡民亦于鬓 边插钱二文,小内使径往摘取之,彼此不相问也。” 《帝京景物略》:“泡子河南岸有方家园、张家园、房家园, 北岸有张家园、傅家东西园,中吕公堂,西杨氏泌园, 东玉皇阁,北贡院。”
《长安客话》:“文思院在举场胡同,属工部屯田司。官有 大使、副使。”
《武宗实录》,“正德四年闰九月,迁文思院于安仁厂隙 地,以成造军器数多,且旧院空僻,尝被盗故也。 六年七月,改建工部文思院于东城明时坊,以旧置 地卑沮洳,不便改作故也。”
《春明梦馀录》:“贡院在城东隅,元礼部旧基也。永乐乙 未,改为贡院,制甚偏隘。嘉靖中,议改创西北隙地,卒 未果。至万历二年,因故址拓旁近地益之。”
观象台在城东南隅。台上有浑天仪,铸铜为器,四柱 以铜龙,架而悬之。又有简仪,状相似而省十之七,止 周围数道而已。玉衡亦以铜为之,如尺而首尾皆曲, 有二孔,对孔直窥,以候中星。又有铜球,左右转旋,以 象天体。以方函盛之,函四周作二十八宿真形,南面 有《正统御制铭》。台下有小室,有量天尺,铸铜人捧尺。 北面,空穴其顶以候日中,测景之长短。中为紫微殿, 旁有铜壶滴漏,其《简仪》乃耶律楚材制。
《燕都游览志》:“观象台一名瞻象台,高百尺许,与城堞 女墙并峙,距棘闱咫尺耳。上有璇玑、玉衡、浑天、立运 诸仪,传为耶律楚材所制,乃正统十一年仿元人所 制也。”
“五杂组。”京师城东偏观象台,高五丈许,上有浑天仪, 如世所图璇玑者,铸铜为器,四柱以铜龙架悬之,制 作精巧。又简仪一相似,而省十之七,周遭数道而已。 玉衡一,亦铜为之,如尺,首尾皆曲,有二孔,对孔直窥, 以候中星。又铜球一,左右旋转,以象天体。方函盛之, 函四周作二十八宿真形,南面御制铭,正统七年作。 “台下小室,有量天尺,铜人捧尺,北面空穴其顶,候日 中测景长短。冬至后得一丈七尺,夏至后二尺中,紫 微殿旁有铜壶,滴不注水,徒虚具耳。”
《野获编》:“今京师巽隅逼城,观象台之巅,有浑天仪,其 质皆铜,有四柱,以龙承之,悬仪于上,制作精工,铜亦 古润,作绀色。旁另有一仪,式小不及其半,其中交道 亦减。又有玉衡如尺,又有铜球象天圆体,外列二十 八宿,上刻正统七年御制铭。”予按此非本朝人所办, 意必故元旧物。按宋沈括云:“司天监铜浑仪,景德中” 韩显符所造,依刘曜时孔挺、晁宗解兰之法。天文院 浑仪,皇祐中舒易简所造,用唐梁令瓒、僧一行法。至 熙宁,括监太史局,受诏改造浑仪,置之天文院,而移 天文院旧铜仪于朝服法物库。盖宋世浑仪有三,金 人入汴,诸法物俱北去,此固蒙古得之完颜者。至正 统而重修则有之,《铭》有“昔作今述”之语,知非刱矣。 《顺天府志》:“般若庵在明坊,有敕建碑。”
《春明梦馀录》:“宝源局在城东石大人胡同,石亨旧宅 也。亨诛,宅没入官。嘉靖中,以赐仇鸾。鸾败,复没入官, 因改为鼓铸公署。盖鼓铸一事,其初惟属工部,至天 启二年,始添宝泉局属之户部,而工部所铸微矣。 《五城坊巷胡同集》:‘黄华坊四牌二十一铺。有武学王 府仓、禄米仓、武德卫、兴武卫、豹韬卫、神策卫、龙虎卫、 智’”化寺、二郎庙。
《春明梦馀录》:“京卫武学,始于正统六年,除教授一员, 训导六员,教习勋卫子弟,以兵部司官提调之。” 《实录》:“京卫武学,其堂名‘明伦,六斋名‘居仁、由义、崇礼、 弘智、惇信、劝忠’’。”吴宽《武学庙像记略》:“京师有武学,所 以教诸卫武臣之子孙,将世其官者,其始建乎?正统 癸亥,制尚弗称。后朝廷以城东旧第赐故太平侯张 公,辞”焉。有诏改为学,而以国子监丞阎禹锡掌学事。 成化己丑,禹锡奏请建庙,特改明伦堂为大成殿,而 以后堂为堂。英国张公入谒,难曰:“学必有庙,庙必有 圣贤像繄?此独用木主于庙,制亦弗备。闻故陆侍郎家有孔子并四配像,盍往请之?”于是侍郎之子华喜 而言曰:“先人为此,岂欲私于其家者哉?”遂以乙巳二 月之吉,舆置殿中奉安之,祭告如礼。
《武宗实录》:“正德二年五月,升僧录司右觉义性道为 右讲经佥押行事,兼智化寺住持。寺乃故太监王振 建。天顺初,赐王振碑文,立旌忠祠于寺内,以僧官主 之,至性道三传矣。刘瑾欲效振所为,故乞陞性道。” 《顺天府志》:“靖恭寺、维摩庵俱在黄华坊,有敕建碑。” 《析津日记》:“京师黄华坊有东院,有本司胡同。本司者, 教司”也。又有勾栏胡同、演乐胡同。相近复有马姑娘 胡同、宋姑娘胡同,出城则有南院,皆旧日之北里也。 《鸡肋编》:燕山倡伎皆以子为名,若“香子”、花子之类,无 寒暑必系锦裙。其良家仕族女子,皆髡首许嫁,始留 发。冬月以括蒌涂面,但加傅而不洗,至春暖方涤去, 久不为风日所侵,故洁白如玉也。
《旧京遗事》:“京师倡家,东西院隶籍教坊,犹是唐宜春 院遗意。东院以色,西院以琵琶,藉勋戚,以避贵游之 扰。”
《梅史》。以燕都伎女配叶子,以代觥筹。东院十九人:郝 筠、魏寄、李夜珠、杨娟娟、魏道蕴、郝长、王文兰、李月仙、 郭子夜、崔琼、崔新莺、张燕燕、崔妆、李昭、崔长卿、陈雪 筝、崔子羽、焦燕如、李十一;西院四人:李燕容、屈慧若、 屈文若、柳五;本司五人:陈桂、王寿、段素如、王燕如、郭 狄;前门十二人:田瑶生、刘越西、左翠、冯丑、冯巧、孙真 真、田文舒、刘宛宛、董双成、吴文玉、王良、张六梅史者, 浙沈水部托名也。闻京师伎女以王雪萧为最,而薛 素素才技过之。
《燕都游览志》:“东院在总铺胡同东城畔。昔时歌舞地, 今寥寥数家如村舍,兼之人掘土为坏,满目坑堑。从 寒烟衰草中想走马章台之盛,邈不可复寻。犹记旧 游有陈家园、郝家亭子,树石楚楚,今并无存矣。 五城坊巷胡同集:思城坊五牌二十一铺。有忠义前 卫、燕山右卫、蕃牧所、东城兵马司、百万仓、老君堂、延 福宫”、《水月寺》。
《说学集》:京师寅宾里,有无量寿庵者,居士屠君所建 也。君名文正,山阳人,事其亲至孝。至元元年,大兵驱 至开平,日夕思念其母,南望悲泣,因礼佛,绝晕酒十 有一年,还至大都,师事荜庵满禅师于庆寿寺,满号 之曰:“居士。”时宋已内附,疆宇混一,私喜可见。其母亟 驰书候之,母已没矣,居士躄踊号恸,若不欲生。二十 一年,出己赀七百贯,买地十亩,于太庙之西,作无量 寿庵。树佛殿四楹。屋宇像设,无不具足。浚井治圃,手 植嘉木。二十七年四月七日,沐浴更衣书颂。俄有白 虹从西南下垂庵中,广数丈如飞桥,微雨洒道,居士 跏趺而逝。葬诸太史庄之阡。皇庆二年,遇灾庵毁,子 觉兴裒金于好施者,复谋营建。未几,规制悉还其旧。 《日下旧闻》:元时太庙门外驰道,抵齐化门之通衢。无 量庵则在太庙西,昔之寅宾里,在今之思城坊也。 五城坊巷胡同集“南居贤坊六牌三十六铺。有海运 仓、永丰观、洞阳观、正觉寺、福安寺、圣姑寺、慧照寺。” 《太岳集》张居正《敕建承恩寺碑》:“皇帝命司礼监太监 冯保贸地于都城巽隅居”贤坊故太监王成住宅,特 建梵刹。外为山门、天王殿,左右列钟鼓楼,中为大雄 宝殿,两庑为伽蓝祖师殿,后为大士殿,左右库房、禅 堂、方丈、香积僧房,凡九十五。寺成,官僧人志善为僧 录司左善世以住持之,而赐名曰“承恩。”工始于万历 甲戌,告成于乙亥。
《明一统志》:“灵藏寺旧名观音寺,正统十一年重修,天 顺元年改今名。”
《顺天府志》:“慧照寺、福安寺、正觉寺,俱有敕建碑。” 《湛然居士集》:“辽重熙、清宁间,筑义井精舍于开阳门 之郭,旁有古井,清凉滑甘,因以名焉。金天德三年,展 筑京城,仍开阳之名为其里。大定中,僧善祖营寺,朝 廷嘉之,赐额大觉。贞祐初,天兵南伐,兵火之馀,寺舍 悉为居民有之。戊子春,宣差刘从立与其僚佐高从 遇辈”,请奥公和尚为国焚修,因革律为禅,奥公罄常 住之所有,续换寮舍。瑞像殿之前,无垢净光佛舍利 塔在焉,几仆,至是完葺。继有提控晋元者,施蔬圃一 区于寺之南,以给众用。庚寅冬,刘公以状闻朝廷,请 以招提院所贮馀经一藏迁于本寺安置,许之。于是 创建壁藏斗帐,龙龛一周,凡二十架,饰之以金,续之 以彩,计所费之直白金百笏。既成,请湛然居士为记。 万松老人住持大觉寺,榜其斋曰“昨梦。”
五城坊巷胡同集“北居贤坊五牌三十八铺。有济阳 卫、大宁卫、燕山右卫、义勇左卫、北新仓、大军仓、五岳 观、元宁观、报恩寺、柏林寺、金太监寺。”
《寰宇通志》:“五岳观,宣德元年建。”
《析津日记》:“报恩寺,天顺元年更名昭宁寺,大学士李 贤撰碑。”
《燕都游览志》:“柏林寺在国子监之东,有夏昶、金湜、包
琪、潘暄、陈政、杨焕、孟阳、司马恂于此,分韵赋诗,寺僧汇而成册,朱之蕃跋其尾。”《顺天府志》:“万善寺在北居贤坊,有敕建碑。”
《寰宇通志》:“宝磬寺在城内东,元建,永乐十年重修。” 《蓟丘杂抄》:“成化丙戌,进士三百五十二人,丰城罗公 伦以建言出为市舶提举。兰溪章公懋、莆田黄公仲 昭、江浦庄公昶以谏灯市获罪謪外。越十年,在京师 者百人,会于报恩寺。华亭张公弼作《同年会诫》,载《东 海集》中。寺于天顺元年更名昭宁矣,而张公文犹循 其”旧称也。
《燕都游览志》:“园亭之在东城者,曰梁氏园,曰杨舍人 泌园,曰张氏陆舟,曰恭顺侯吴国华为园,曰英国公 张园,成国公适景园,后归武清侯李万驸马曲水园, 曰冉驸马泫春园,故仇鸾所筑,鸾败归成国公,后归 于冉。”
《析津日记》:“东院之东,旧有方家园。园废,建净业庵于 其址。殿左庑有镇阳林潮书许鲁斋先生千字文,以 万历十一年嵌于壁。”
《雅坪散录》:“宋解试诸路,并以八月五日锁院,而福建 则用七月,川、广则用六月,以道远故也。南渡后,闽、广 改同诸路试期。绍兴二十四年,有诏:太学及诸路并 以中秋日引试,惟四川则用三月十五日焉。元乡试 以八月二十日、二十三日、二十六日,明改从八月九 日、十二日、十五日。元会试以二月一日、三日、五日,明 改从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元御试以三月七日, 明改从三月十五日。”盖历代锁院为期,不同如是。至 试士之地,金源于竹林寺或“悯忠寺”,蔑定元则于南 宫。明之贡院,即元礼部旧署,试士于此,四百年矣。 西城五城坊巷《胡胡集》、阜财坊,四牌二十铺,过象房 桥,有王恭厂。燕山左卫、真如寺、承恩寺、圆洪寺、保安 寺、《望乡台》。〈此下西城〉
《长安客话》:“象房在宣武门西城墙北,每岁六月初伏, 官校用旗鼓迎象出宣武门濠内洗濯。”
《野获编》象,初至京,先于射所演习,故谓之“演象所。”而 锦衣卫自有驯象所,专管象奴及象只,特命锦衣指 挥一员提督之。凡太庙会役象甚多,驾辇驮宝皆用 之。若常朝,则止用六只耳。所受禄秩,俱视武弁有等 差。其在象房,人有入观者,能以鼻作觱栗铜鼓声。观 者持钱畀象奴,如教献技。又必斜睨象奴,受钱满数, 而后昂鼻俯首,呜呜出声。将病,耳中先有油出,名曰 《山性》,发则预以巨緪縻絷之。管象房缇帅申报兵部, 上疏得旨,始命再验。发光禄寺,距其毙已旬馀,秽塞 通衢,过者避道大庖何尝需此残胔?京师弥文,大抵 皆然也。
《燕都游览志》:“真如寺,北向,以其背象房而立也。寺南 松桧榆槐森绕,皆象房树。”寺在元季为定力院,南向, 今之象房,是其山门。盖象房初设于报国寺古松之 畔,以隔城致羁赴阙,乃割定力院为驻象所。
《芜史》:“王恭厂署在都城之西南隅。天启五年六月,忽 大震,拔大树二十馀株,根在上而梢在下,近厂房屋 倾倒木石上而瓦在下,杀数千人,乃改卜于西直门 街北建厂。熹庙赐名曰‘安民’。”
承恩律寺,在都城西南隅,寺趾即古雪堂,为戒坛下 院。宪宗纯皇帝赐知幻禅师以戒律开山。至王恭厂 火灾之后,益就倾圮。
《春明梦馀录》:“吉祥寺在城西南隅,万历丙午重修,改 名石镫庵。翰林黄辉、陶望龄集缙绅于此放生。其后 林增志踵行之,尢盛。”
《燕都游览志》:“石镫庵在承恩寺之右,迨王恭厂火变, 庵亦灰烬矣。”
《帝京景物略》:“庵旧名吉祥。万历丙午,西吴僧真程自 云栖求居,发古甃下,得石幢一,式如镫台,傍镌《般若 心经》一部。唐广德二年,少府裴监施、朝请郎赵偃书, 黄仪部汝亨过其地,以庵甫治而镫适出,遂手书额, 称‘石镫庵焉’。”
《春明梦馀录》:“刑部在皇城西,与都察院、大理寺并列 为三法司。”
《耳谈》刑部福建司轩曰“甘露。”贵溪江以潮为郎时,甘 露降于轩柏,作记刻碑,碑仅三尺。万历庚子,四明冯 若愚移砌轩前壁中。
彭惠安公集:国初比部之制,分为十二,其云南隶陕 西部。永乐间,安南内属,置交趾司。又析云南、四川之 交为贵州,置贵州司。方定都之初,百务草刱,率皆权 寓莅事,今城隍庙西惜薪司,俗呼旧刑部是也。 明宣宗《刑部箴》:“圣人制刑,辅治弼教。掌邦之禁,惟仁 之蹈。咨尔刑部,卿佐暨属,惟公乃明,惟明能烛,匪廉 弗公。勉笃于行,惟敬惟慎,毋忘哀矜。死狱求生,何昔 之德?移情就律,何今之刻?深文巧诋,实民之贼。如鉴 如衡,刑乃弗忒。毒威以逞,下情郁湮,私意以行,枉直 失真。司命之寄,毫丝罔僻。罪疑惟轻,庶鲜冤抑。天不 可违,民不可罔,断不可续,应则如响。往体予仁,钦哉 勿渝,庶几祥刑,有永令誉《客燕杂记》:嘉靖间,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辈俱官西 曹,相聚论诗,言建白云楼于四川司,榜诸君警句云: “诸山城上出,落日署中寒。”时人目刑部为外翰林。 《西园闻见录》:彭惠安韶在刑部,司,旧有五显庙,公命 碎其像,易以清献赵公神主。
《春明梦馀录》:“都察院在皇城西。”
《西垣笔记》:“御史差委,在内则京畿道刷卷及巡视京 营、提学、巡仓、巡库、巡视光禄,清恤盐课,在外则巡按 清军、刷卷、巡盐、巡河、巡关、巡茶、印马、屯田。遇有征行, 则特遣监军纪功。”
明宣宗《都察院箴》:“历代建官,皆有御史。任之耳目,委 以纲纪。纠违绳愆,激浊扬清。用献嘉言,惟直与明。祖 宗之制,有长有贰。其下之属,凡十有四。敷达民隐,举 察官邪,必究大体。毋克毋颇,必由中道。毋过不及。毋 以贿迁,毋以势慑。敦仁之存,笃义之行。冰霜之清,松 柏之贞。凡尔宪臣,敬慎以勖,庶几朝政,资尔以肃。媕” 婀缄默,徒取充位。职是用弛,国则何赖?必端诸心,必 修诸己。庶懋尔绩,庶辅予理。
《春明梦馀录》:“大理寺在都察院南。”
《明·刑法志》:“内官同法司录囚,始于正统六年。凡大审 录,内监奉旨出,则赍敕张黄,葢骑导。于大理寺为三 尺坛,中坐。尚书、都察院、大理寺以次左右列坐,御史 郎中下捧牍立,唯诺,趋走惟谨。三法司视成案有所 出入若轻重,俱目视太监意。太监意所不欲,不敢忤 也。内监经奉命审录者,死则于墓寝画壁南面坐,傍” 列“法司及御史、刑部郎,引囚鞫躬听命状”,悉图之,后 世为荣观焉。
明宣宗《大理寺箴》:“有虞用士,弼教明刑。秦汉相继,廷 尉是称,命曰大理。由景之世,暨于今玆。一以辅治,列 之九卿。有翼有承。鉴空衡平,视狱之成。简于五辟,以 正刑罚。维过斯宥,惟义之合。刑不可赎,死不可生。惟 尔是凭,其可不矜?易简明慎,书戒钦恤。祇率勿违,乃 德之吉。惟官惟反,惟货惟来。终迷不复,乃祸之阶。粤” 昔苏公,式敬由狱,以长王国,永命攸属。呜呼若人,悠 悠我思。尔仪尔规,服此《戒辞》。
《元史》:“顺帝至元六年,奉太祖、太宗、睿宗御容,石佛寺, 五城坊巷胡同集舍饭蜡烛,寺日给贫人粟米,病者 有医,死者与棺。”
《谷城山房笔麈》:“唐时,禁京城丐者,分置病坊于诸寺 以廪之,亦谓之悲田院,即今蜡烛、幡竿二寺也。 《五城坊巷胡同集》:‘咸宜坊二碑十铺,有大小石佛寺、 能仁寺、通妙宅、显灵宫’。”
金元间,有僧自称万松野老,居燕京从容庵。耶律楚 材见之,参学三年,僧以“湛然居士”目之。今干石桥之 北,有砖塔七级,高丈五尺,草生其顶,有石额曰“万松 老人塔。”
《明一统志》:“大能仁寺,洪熙元年因旧重修。”
《春明梦馀录》:“大德显灵宫在皇城西,永乐时建。成化 中,更拓其制,又建弥罗阁。嘉靖中,复建昊极通明殿, 东辅萨君殿曰‘昭德,西弼王帅殿曰‘保真。西殿有柏, 为雷所擘,其枝委地如屏’’。”
“青谿《漫槁》。”按道家之言,崇恩真君姓萨氏,讳守坚,西 蜀人,在宋徽宗时,尝从虚靖天师张继先及林灵素 传学道法。而隆恩真君,则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也, 尝从萨真君传授符法。永乐中,杭州道士周思得以 灵官之法显于京师,附体降神,祷之有应,乃于禁城 之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宣德中改为大德观,封萨 真人为崇恩真君,王灵官为隆恩真君。又建一殿,崇 奉二真君。左曰崇恩殿,右曰隆恩殿。成化初,改观为 宫,加“显灵”二字。每岁万寿节、正旦、冬至,及二真君示 现日,皆遣官致祭,崇奉可谓至矣。
《大政记》:“嘉靖三年二月,营龙虎殿于显灵宫,以奉元 武。”
《四友亭集》:嘉靖壬辰,上命礼部尚书夏言撰显灵宫 碑,中书舍人顾亨书丹。亨梦缟衣者告之曰:“方以类 聚,物以群分。”既觉,家僮报有雁集于其家之庭院,挥 之不去。其日上嘉其书法,令附名于碑,赐羊酒果馔。 《五城坊巷胡同集》:鸣玉坊三牌一十四铺,有神武后 卫、燕山卫、净妙庵、古灯庵、宝禅寺、普度寺、响铃寺。 《燕都游览志》:“帝王庙在西四牌楼大街之西,南向。嘉 靖间建,祀三皇五帝、三王、汉高祖、光武、唐太宗、宋太 祖、元世祖。其中而两庑,祀历代名臣。”元
《春明梦馀录》:帝王庙殿名“景德崇圣之殿。”东西两庑, 南砌二燎炉,殿后为祭器库,前为景德门,门外东为 神库、神厨、宰牲亭、钟楼。又前为庙街,门东西二坊曰 “景德,立下马碑。”
《野获编》:“太祖洪武六年,建帝王庙于金陵。七年,始设 塑像。未几遇火,又建于鸡鸣山之阳。及文皇都燕,未 遑设帝王庙,仅于郊坛附祭。至嘉靖十年,始为位于 文华殿而祭之。其年中允廖道南请撤灵济宫二徐 真君,改设历代帝王神位及历代名臣。上下其议于礼部。时李任丘时为春卿,谓徐知证、知谔得罪名教, 固宜撤去,但所在窄隘,不足改设寝庙,宜别择善地。” 上以为然,令工部相地,以阜成门内保安寺故址整 洁,且通西坛,可于此置庙,上从其言。次年夏竣役,上 亲临祭,今帝王庙是也。是年,修撰姚涞即议黜元世 祖祀李任丘,亦执奏以为不可而止。至二十四年竟 斥去。识者非之,则费文通迎合也。《廖中允疏以慈恩 寺与灵济并称,欲废慈恩,改辟雍,行养老之礼。礼臣 以既有国学,为至尊临幸之地,似不必更葺别所,惟 寺内欢喜佛相应毁弃,上是之。像既毁,不数年而此 寺铲为鞠场。卲陶两方士以提督灵济等宫领天下 道教入衔矣。任丘先已测上意,故存此宫,智哉! 〈五城坊巷胡同集〉》日忠坊四牌十九铺。有永泰寺、广 济寺、延寿寺。
《寺志》:“弘慈广济寺,东望西安门,西接平则门帝王庙, 南邻干石桥万松老人塔,北近大街,寺基二十亩。” 又《万安弘慈广济寺碑》:“都城内西大市街北,有古刹 废址,相传为西刘村寺。景泰间,人有得佛像及石龟 石柱于土中,山西僧普慧与其徒圆洪辈兴复之。尚 衣监太监廖屏以闻,赐额曰弘慈广济。时天顺丙戌 岁”也。
五城坊巷胡《同集》金城坊五牌二十二铺。有普照寺、 铁佛寺。
《明一统志》:“元世祖庙在金城坊,洪武十年建。”
《春明梦馀录》:“元佑圣王灵应庙,即今都城隍庙,在城 西刑部街。”
《日下纪闻》·《大都城隍庙碑记》虞集撰。
《稼堂杂抄》:“都城隍庙有《元余忠宣公碑》,至正四年立。” 《元史》:“天历二年,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夫 人为护国保宁王妃。”
《天下金石志》:“金《佑圣王灵应碑》,元贞元年,许复书。《元 佑圣王灵应碑》,至元五年,任栻撰,张礼书。《元城隍庙 碑》,至治四年,庄文昭书。《元大都城隍佑圣王庙碑》,泰 定三年立。元《大都城隍庙碑》,至顺二年,虞集撰,康里” ��《书。元护国佑圣王记》:“至正二十五年吴云书。” 《春明梦馀录》:“都城隍庙在都城之西,永乐中建。中为 大威灵祠,后为寝祠,左右为二司,两庑为十八司。前 为阐威门,门外左右为钟鼓楼,又前为顺德门,又前 为都城隍门。庙中有石刻‘北平府’三大字。洪武二年, 封京师都城隍祭之。三年正城隍神号,去封爵。” 《涌幢小品》:“北京都城隍庙中有石刻‘北平府’”三大字, 此国初旧物。一老卒云:“其石长可丈六尺,下有‘城隍 庙’三字。”既建北京,埋而露其顶。仪门塑十三省城隍, 皆立像,左右相对,每岁顺天府官致祭。
《燕都游览志》:“庙市者,以市于城西之都城隍庙而名 也。西至庙,东至刑部街止,亘三里许。其市肆大略与 灯市同。苐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开市,较多灯市 一日耳。”
《五杂组》京师朔望及二十五日,俱于城隍庙为市,郎 曹入直之暇,下马巡行,冠履相错,不禁也。初四、十四、 二十四等日,则于东皇城之北有集,谓之“内市”,不及 庙中之多也。至每岁正月十一日起,至十八日止,则 在东华门外迤逦极东,陈设十馀里,谓之“灯市”,则视 庙中又盛矣。
《野获编》城隍庙开市在贯城以西,每月亦三日,陈设 甚夥。人生日用所需,精粗毕备。羁旅之客,但持阿堵 入市,顷刻富有完美。以至画书骨董,真伪错陈,北人 不能鉴别,往往为吴侬以贱值收之。其他剔红填漆 旧物,自内廷阑出者,尢为精好。往时所索甚微,今其 价十倍矣。至于窑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盏之属, 初不过数金。予儿时尚不知珍重。顷来京师,则成窑 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予为吐舌不能下。宣铜香炉 所酬,亦略如之。盖皆吴中儇薄倡为雅谈,戚里与大 估辈浮慕效尢,澜倒至此。
《少室山房笔丛》:凡燕中书肆多在大明门之右,及礼 部门之外,及拱辰门之西。每会试举子,则书肆列于 场前。每岁朝后三日,则移于灯市,朔望并下浣,则徙 于城隍庙中。灯市极东,城隍庙极西,皆日中贸易所 也。灯市岁三日,城隍庙月三日,至期百货萃焉。 《嘉隆闻见纪》:“嘉靖二十七年正月,都城隍庙灾,诏工 部重”建。
《稼堂杂抄》:“都城隍庙元碑七,在寝殿后,其四在左。一 长《明灯记》,立于至正二十六年十月;一立于元贞元 年正月,韩从政撰文,许复书并篆额。一立于至正四 年九月,余阙撰文,庄文昭书;一立于至正二十五年 十二月,童梓撰文,吴云书,张𤪌篆额。其三在右。一立 于至元五年六月,任栻撰文,张礼书。其两碑则字迹” 剥落,不可复识矣。寝殿内朱漆木桶二,大可容水数 十石,有万历时进造浴盆及换水二碑。葢都中取水 甚难,贮此以备不虞。而道士遂以神所沐浴,谓目疾 洗之可愈,用以诳人云程巨夫《大栴檀佛像记略》:“释迦如来,净饭王之太子, 生于甲寅四月八日,是为成周昭王二十四年。既诞 七日,佛母摩”耶夫人往生忉利。至周昭王四十二年 壬申,太子十九,弃位,出家修道。至周穆王三年癸未 道成。八年辛卯,思报母恩,遂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优 填王欲见无从,乃刻栴檀为像。目犍连虑有缺谬,躬 摄三十二匠升天,审谛三返,乃得其真。既成,国王臣 民奉之犹佛。是年佛自忉利复下人间,此像躬迎,低 头问讯,佛为摩顶授记:“我灭度千年之后,女往震旦, 广利人天。”由是像居西土一千二百八十五年,龟兹 六十八年,凉州一十四年,长安一十七年,江南一百 七十三年,淮南三百一十七年,复至江南二十一年, 汴京一百七十七年,北至燕京,居今圣安寺。十二年 又北至上京大储庆寺二十年,南还燕宫内殿,居五 十四年。大元丁丑岁三月,燕宫火,尚书省石抹公迎 还圣安,居五十九年。而当世祖皇帝至元十二年乙 亥,遣大臣孛罗等,备法仗羽驾音伎四众,奉迎居于 万寿山仁智殿。丁丑,建“大圣寿万安寺。”三十六年己 丑,自仁智奉迎,居于寺之后殿焉。元贞元年乙未,成 宗皇帝亲临奉供,大作佛事。计自优填造像至今,奉 诏纂述之岁,是为延祐三年丙辰,二千三百有七年。 《瑞像来仪记》:“自仁智殿奉迎于万安寺之后殿,百四 十馀年。迎于庆寿寺,至嘉靖十七年,居百二十馀年。 因寺回禄,表闻于上,奉迎于鹫峰寺。”至今万历三十 五年丁酉,居五十八年。计自优填王造像之岁,当穆 王十二年辛卯,至今万历丁酉,凡二千五百八十年。 《增益阿含经》:“优填王敕国出巧匠,会以牛头栴檀作 佛像供养,晨夕礼拜。时波斯国王闻优填主作佛像 供养,亦召巧匠以如来形体当以真金作像。”即令紫 磨作如来相,亦五尺馀,阎浮提中始有二像也。 《帝京景物略》:“栴檀像高五尺许,万历中始傅”以金。 《辍耕录》:“京师栴檀佛,以灵异著闻海宇。王侯公相,士 庶妇女,捐金庄严,以丐福利者,岁无虚日。故老相传 云:‘其像四体,无所倚著,人君有道,则至其国’。”国初时 尚可通一线无碍,今则不然矣。
《春明梦馀录》:“唐淤泥寺,即今鹫峰寺。鹫峰者,唐僧之 号也,见《唐人石刻心经》中。寺在内城西隅,中有栴檀 瑞相,元学士程巨夫记。”其说荒唐不足信。然佛之体 制衣纹,踽踽欲动,非近代人所能辨。
《金石文字记》:“《淤泥禅寺心经》,今在京师城内西南隅 鹫峰寺,正书其末曰:‘大唐贞观二十二年三月吉日 建立碑曰:‘宫官张功谨敬德监造’’。”今山东、河北寺院, 多云创自敬德,或谓是尉迟敬德。考许敬宗所作《敬 德神道碑》及本传,并无镇幽州事,亦不当列宫官下。 《燕都游览志》:月张园在阜成门内,傍城垣下。入门,两 垂柳拂地,黛柏苍槐,深环石砌。堂后枕一池,甚修广, 倒影入屋楹,周遭菜畦,今属冉都尉矣。
宣家园在阜成门内,旧为宣城伯卫公别业。傍多宅 宇,外有菜圃百塍,后属之焦鸿胪,称焦园;又属之毛 户部,称毛园。旧有射堂,为习武地,今废矣。牡丹数种, 向为京师第一。先辈言初刱时多奇石,皆有名,曰隅 虎,曰“伫鹄”,曰鹭羽,曰“奋距”,今不知所之矣。
五城坊巷胡同集河漕西三牌十三铺。有广借库、阜 成厂、拣果厂、永清左卫北新草场、普度堂、白塔寺、祝 寿寺、翊教寺。
《春明梦馀录》:“白塔寺,建自辽寿昌二年。塔制如幢,色 白如银。至元八年,加铜网石栏。天顺二年,改名妙应 寺。”
《长安客话》:妙应寺在阜成门内,寺右偏有白塔一座, 创自辽寿昌二年,为释迦佛舍利建,内贮舍利戒珠 二十粒,香泥小塔二千,无垢净光等陀罗尼经五部。 元至元八年,世祖发视石函铜瓶,香水盈满,色如玉 浆,舍利坚圆,灿若金粟,前二龙王跪而守护,瓶底获 一铜钱,上铸“至元通宝”四字。帝后阅之,愈加崇重,即 迎舍利,崇饰斯塔。角垂玉杵,阶布石栏。檐挂华鬘。身 络珠网。制度之巧。盖古今所罕有矣。
《帝京景物略》:元初,童谣曰:“塔儿红,北人来作主人翁。 塔儿白,南人作主北人客。”世祖时,塔色焰赤,及高皇 帝兵起淮阳,塔白如故。
《燕都游览志》:“天顺元年,改妙应寺,赐额。成化元年,于 塔座周围砖造灯笼一百八座,以奉佛塔。相传西方 属金,故建白塔镇之。”然同时元刱有五色塔,而今仅 有黑塔在其后,馀湮没莫考已。
《春明梦馀录》:“附近有黑塔寺、青塔寺,然寺存而无塔。” 《明一统志》:“弘庆寺在顺天府西,旧名黑塔寺,正统元 年改建。”
《析津日记》:“普安寺在西河漕西,翊教寺之东,有李贤、 董份二碑。”
《顺天府志》:“正法寺、宝禅寺俱在河漕西,有敕建碑。” “《五城坊巷胡同集》:‘朝天宫西三牌十五铺,有椒园厂、 菊子园、官菜园、西城草场、青塔寺、立禅庙、朝阳庵、秀头庵、妙清观’。”
《春明梦馀录》:“朝天宫在皇城西北,元之天师府也。” 《帝京景物略》:“宣宗章皇帝仿南都之制,建朝天宫于 皇城西北。有三清殿,以奉上清,太清、玉清、通明殿以 奉上帝。建普济、景治、总制宝藏、佑圣、靖应、崇真、文昌、 元应九殿,以奉诸神;东西建具服殿,以备临幸。宫成 于宣德八年闰八月,御制诗文,勒碑纪事。”宪宗纯皇 帝成化十七年六月重修,亦御制诗文,勒碑纪事。至 天启六年六月,十三殿齐灾,宫后天师府有赵孟𫖯 《张天师像赞碑》、大道歌碑、虞集《黄箓大醮碑》。
《长安客话》:“凡大朝会,百官先期习仪二日。”国初或在 灵济宫,宣德间建朝天宫于阜成门内白塔寺西,始 为定所。
《燕都游览志》:“阜成门迤北三里许为正义坊。坊北数 武有十方禅院,相传为北留庵。万历初,有大力者夺 之。于时五台陆公捐赀首倡,归其直堂,其址畚筑之 馀,得残碑尺许,有贞观年月及北留寺记等字,然后 知其为唐寺也。”
京师有唐人所书《心经》三:“一贞观二十二年刻石,在 淤泥禅寺;一赵偃书,广德二年刻石”;一大足年僧有 晦建。
《行国录》。“汉经厂、外厂圣祚隆长寺有万历四十五年 敕建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