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五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五十一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五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五十一卷目录

     顺天府部杂录十二

    职方典第五十一卷

    顺天府部杂录十二此卷自顺义而密云怀柔及涿州房山

    《太平寰宇记》:“顺州,秦为上谷县地。”

    《日下旧闻》县,旧《志》云:“汉为土垠县,东二十里为狐奴 县,西三十里为军都县。”今按:汉土垠属右北平郡,在 今丰润境内,而县则汉渔阳郡狐奴地也。

    又按《明一统志》,顺州之名始于隋。然考之《隋书》,粟永、 靺鞨、渠、长度、地稽、内附,止云居之柳城而已。《寰宇记》 云:“大业八年,为置辽西郡以统之。”亦未有隋置顺州 之文也。唐贞观四年,平突厥,乃以其部落置顺、祐、化、 长四州都督府于幽、灵之境,其时顺州侨治营州南 之五柳戍,其后又侨治于幽州城中。《寰宇记》:顺州四 “至八到与范阳同,东北至幽州一百二十里。”则顺州 乃在幽州之南,与今之顺义初不相蒙矣。至于开元 中,徙燕州于桃谷山,虽今县地,然仍曰燕州。继为朱 滔所灭,因废而为幽都县。终唐之世,亦未尝以顺州 称也。直至梁乾化三年,晋周德威拔燕顺州地,以顺 州名见此。《五代史·职方考》:“后唐一百”二十三州,顺州 始在共列,此纪地志者所当考也。

    又按《唐书》,“羁縻州,一曰顺州顺义郡,一曰归顺州归 化郡,一以处突厥,一以处契丹。”《寰宇记》:“归顺州南至 幽州八十里,北至檀州七十五里,东至蓟州二百一 十五里,西至妫州二百里。”今之顺义,疑本归顺州归 化郡,而非顺州顺义郡也。

    梁《宜顺州公廨记》:“前代州治为小城,方二里许,四隅 角楼遗迹尚存。至元二年,节度使刘瑜建大厅并长 廊。二十八年,知州大兴王居政于厅左右构捕盗所 吏目幕次,复构架阁库、祗候直舍。大德七年,知州巨 野段廷圭作后廨,并东西房。皇庆初,知州大兴梁彦 义起仪门,高三丈馀。翰林学士清河元明善为之记。” 其驿馆,至元十八年州倅李让创焉。

    顺义学在县治西。洪武八年重建。

    营州左屯卫在县治东。

    《昌平山水记》:“卫本属大宁,永乐元年移于此。领左、右、 中、前、后五千户所。”

    《燕山丛录》:“顺义县有井,一日三溢,海潮则大溢,相传 源与海通。民疏其水为渠,灌田百亩,号曰圣井。” 《昌平山水记》:“城内四达之中,有白石幢,下方上锐,每 方广二丈,高三尺。又上重之,八角,各高二尺馀,刻狮 象海马之形。又上为十二阑干,为千叶莲花座。又上 渐狭渐圆,中石心一圜,刻佛像千尊。外石柱六,各盘 螭虎”四距。又上竹节小棁,可三尺馀,又上荷叶宝盖 二尺馀。四门城楼,仅与幢基址平。遥望之,层层如云 中麾盖也。

    《辽史百官志》:“牛栏山,辽置牛栏都统领司。”

    《秋涧集》:“开元寺有唐大历五年试太子洗马郑宣力 撰碑。”

    《明一统志》:“缔兴寺在县治西南,洪武八年建。”

    《旧县志》:“呼奴县旧城在县东北三十里,狐奴山西麓。” 《渌水亭杂识》:“呼奴山白云观有元大德八年集贤学 士宋渤碑。”

    《东都事略》: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 知其名,以问刘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言其形状声 音,皆如所见,人叹其博物。

    《昌平山水记》:“县西南二十里有天柱村,三十里有苇 沟村,村东临温馀河渡,渡南有长城遗迹。”《辽史》:“顺州 南有齐长城,城东北有华林、天柱二庄。”辽建凉殿,春 赏花,夏纳凉者也。齐长城,天保中所筑。沈括曰:“幽州 东北三十里有望京馆,东行少北十里,馀出古长城, 即此。”

    《太平寰宇记》:“安乐故城,汉县,废城在今潞县西北。” 《方舆纪要》:“通州西北安乐城,汉渔阳郡属县,晋属燕 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废入潞县。”

    《昌平山水记》:县西三十里有燕王冢。或曰,《水经注》所 谓“湿馀河在燕王陵南者也。”

    后魏安乐郡故城,在县西北六里。延和元年,置交州。 太平真君二年,罢州置郡。领县二:土垠、安市。北齐废 《土垠》入安市。后周废安市人密云。隋开皇初,郡废。今 为安乐庄。永乐间,拨给良牧署。唐南河县故城,在县 东南二十五里。军都县故城,在县西二十里。

    《顺州公廨记》:“土垠,晋宋为易京城”,后魏废易京为安

    乐郡。今州北负郭犹名安乐村。以上俱顺义界内
    考证
    《方舆纪要》:“密云,汉白檀县地,属渔阳郡。”

    《续汉书》:“白檀县即古北平。”

    《昌平山水记》:“后魏皇始二年,置密云郡,治提携城,领 白云、要阳、密云三县。”

    《隋书》:“魏兼置安州,后齐废郡及二县入密云,又废安 乐郡之土垠入安市。”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后周以安乐郡安市县并入密 云,改安州为元州。隋开皇初徙元州于渔阳,十六年 又割幽州燕乐、密云二县,于旧元州置檀州。大业三 年州罢为安乐郡。唐武德元年仍改檀州。”

    《开元十道要略》:“以斯地燕之边陲,管障塞军五千。” 《唐书》:“万岁通天元年置渔阳军,开元十九年更威武 军。又有镇远军,故黑城川也。有三乂城、横山城、米城。 有大王、北来、保要、鹿固、赤城、邀卤、石子䴚七镇。有临 河、黄崖二戍。”

    《太平寰宇记》。“天宝元年。改为密云郡。乾元元年。复为 檀州。”

    《续通典》:“檀州密云县,即汉厗奚县旧治。”

    《辽史》:“后汉以居斤奚。”

    《宋史》:“石晋以赂契丹。”

    《昌平山水记》:“辽为檀州武威军,领密云、行唐二县。” 《辽史》:“太平五年八月,猎于檀州北山,射兔于平川。” 《宋史》:“宣和四年,金人以州来归,赐郡名曰横山,升镇 远军节度。七年,金人复破之。”

    《方舆纪要》:“金废州,以县属顺州,后复为檀州,以密云 县并入。”

    《方舆纪要》:“明改州为密云县,属顺天府。正德中,改昌 平州属。”

    《名胜志》:“县为蓟辽总督所驻。”

    《昌平山水记》:“新旧城两端相连,总督府居其中。” 《四镇。三关志》:“龙庆仓在密云县”

    《昌平山水记》:“密云中卫领左、右、中、前四千户所,与县 同城而居。”

    《方舆纪要》:“白檀废县在县南,汉置,以县有白檀山而 名。后汉废。建安中,曹操历白檀,破乌桓于柳城,即白 檀故城也。”

    《方舆纪要》:要阳废县,在县东南六十里。汉县,渔阳都 尉治此。后汉废。要阳,后魏复置,属密云郡,北齐废。 《方舆纪要》:厗奚废县,在县东南,汉置,属渔阳郡。 《方舆纪要》:“后汉曰傂奚县,晋废。”《魏书志》:皇始二年,置 密云郡,初治提携城。即“厗奚”之讹也。 《方舆纪要》:方城废县,在县东北,魏主焘以方城并入 密云。方城盖慕容燕所置县。魏主宏于皇兴二年置 安州,治故方城。

    《魏书》:“天平中陷。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

    《方舆纪要》:“普泰初,复置方城县,属广阳郡。”盖即旧城 置。北齐废。

    《隋书》:“安乐郡旧置安州,后周改为元州。开皇十六年 州徙,寻置檀州。”

    《方舆纪要》:“安市废县,在县东北五十里,汉辽东属县, 后魏侨置于此。太武帝延和初,置交州治焉。太平真 君二年,改置安乐郡,兼领土垠县。”

    《隋书》:“后齐废土垠入安市,后周废安市入密云县。” 《方舆纪要》:“燕乐废县,在县东北八十里,汉厗奚县地。 后魏延和九年,置燕乐县,又侨置益州于此。太平真 君九年,改广阳郡。北齐郡废,以广兴、方城二县并入。” 隋大业初,置安乐郡治焉。唐初郡废,仍为燕乐县,属 檀州,亦谓之广阳城。宝应二年,史朝义败走广阳,广 阳“不受”,即此。

    《旧唐书》:燕乐县,初治白檀城。长寿二年,移治新兴城。 《方舆纪要》:“梁乾化三年,晋将周德威伐燕,刘守光奔 燕乐,被禽,县寻废。”

    《续通典》:“燕乐,汉厗奚县地,五代时废为燕庄,其地平 旷可屯。”

    《方舆纪要》:“元至和初,上都兵入古北口,留重兵于燕 乐。”

    行唐废县亦在县东。本定州属县。

    《辽史》:“太祖掠定州,破行唐,尽驱其民北至檀州,择旷 土居之,凡置十砦,仍名行唐县。”

    《县旧志》:“密云驿在旧城南门外,洪武十二年建。 获野馆在旧城西门外,万历二年建。”

    祐国寺,在县南十里,至元八年建。

    《方舆纪要》:“渔阳城,在县南十八里,秦郡治此。二世发 闾左戍渔阳,即此城也。”

    旧《志》:香岩寺在县东二十五里,元至正年建。内有鸭 脚子一株,俗名白果寺。

    清都观,在县西北十里。大安二年,羽士杜宗道建。至 元中,改“洞真宫。”洪武二十四年,置道录司。

    霞峰观在县北四十里。元道士魏志和建。延祐五年 周道昌重修。

    崇福寺在县东北十里栗园庄。元至正年建。明嘉靖年重修。

    王沂公《上契丹事》,檀州五十里至金沟馆。将至馆,川 原平旷,谓之“金沟淀。国主尝于此过冬,自此入山,诘 曲登陟,无复里堠,但以马行记日,约其里数。”

    《方舆纪要》:“金沟馆在县东北四十五里,亦谓之金沟 淀。”

    《名山藏密》云:“东北五十里曰共城,是舜流共工之地。” 《括地志》:“共城在檀州燕乐县界。”

    旧《志》:大安寺在县东北五十里,旧名白猿院,北齐天 保五年建,金承安四年重修。

    三教寺在青洞山下。又有卧佛寺,唐建,嘉靖中重修。 清都观,在清都山,距县东北五十里。

    县东北六十里为“石匣城。”

    《燕山丛录》密云:“有太古墓,围十馀里,高与山等。昔人 欲发之,将及墓门,有群蜂飞出,螫人遂不敢入。相传 以为契丹太后所葬。”

    《碣石丛谈》:密云县有鸦鹘安、卢家安,按《说文》:安,止也。 土人谓安字为高平处。

    《方舆纪要》:“墙子岭在密云县东北古北口之东南。” 《昌平山水记》:“墙子岭距密云县七十五里,城周一里 二百一步四尺,三门,参将、提调各一人守之。有水关, 水东流至石匣南,入于潮河。崇祯十一年失守,总督 侍郎吴阿衡死焉。”

    “自墙子岭而东十六里,曰城子谷,又东五里曰响水 川,又东有陡子口、李家庄、青羊岭、三岔口诸处。” 《荆川集》:“古北口城雄据山顶,盖徐武宁所经略也。” 《塞北小钞》:古北口僧寺,刻宋苏文定辙《古北口道中》 诗云:“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长傍溪。仿佛梦中 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宋史》:元祐间,辙尝代轼为 翰林学士,寻权吏部尚书,使契丹。馆客者侍读学士 王师儒,能诵洵、轼之文及辙《茯苓赋》。此盖奉使时所 题也。

    《昌平山水记》:“潮河川东二十里为司马台,有城二门, 提调一人守之。东南有将军台堡。又东四十里为曹 家砦,距密云九十里,城周六里三十六步,三门复筑 新营,附城之西二门,游击一人守之。其谷有黑谷关 堡,有水关,守备一人守之。南有吉家庄堡,提调一人 守之。曹家砦之东,墙子岭之北,有雾隐山,距边四十” 里。《水经注》:孟广硎山也。其下为广硎水,自黑谷关入, 西南流迳墙子岭,西合清水河。其山高峻,有云雾蒙 其上,四时不绝,上多奇花,又名万花台。山之左右,峰 峦拱列,深松茂柏,内地之民多取材焉。《元史》有雾灵 山伐木官又言:“文宗命西僧于雾灵山作佛事一月, 而其绝顶可瞰塞内。”议者谓山错在朵颜地界,据此 山守之则易,循山南守之甚难。嘉靖初,巡抚都御史 王大用欲通朵颜,与以重赂,取其山城之,不果也。 《水部备考》:“密云运道,即白河上流,运密云官军饷者 也。嘉靖三十四年,自密云城西杨家庄地方,筑塞新 口,疏通旧道。今白河与潮河合流至牛阑山,水势甚 大,故通州漕粮,得抵密”云城下。

    密云旧《志》:“冶山上寺、冶山下寺,辽重熙八年建。 崇福寺,在县东北十里栗园庄,元至正年建,明嘉靖 年重修。”

    《昌平山水记》:县东北六十里为石匣城。石匣东南渡 潮河十五里为石盆谷,有龙潭,潭上石如盆形,水悬 崖而下,入于潭。潭外为盆水,从潭面历盆抵峡而下 数里,入于河。潮河有龙宅焉,其深无底,潭中有石门, 水浅则见,土人曰:“龙所从出入也。”上有庙。距县东北 五十里。

    《泊庵集》:“永乐十五年十一月,金水河太液池冰,凝结 众像态状奇巧。其时密云亦献瑞冰,如水晶含玉者 凡七,与金水河所结无异。”以上俱密云界内

    《太平寰宇记》。“怀柔县,其地乃燕之北境。太子丹使荆 卿献地图”,盖谓此地。

    《辽史》:“唐贞观六年,置怀柔县,治五柳城,改顺义县。开 元四年,置松漠府弹汗州。天宝元年,改归化郡。乾元 元年复今名。”

    《方舆纪要》:“金明昌六年,改为温阳县,元废。”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明洪武十二年,分密云、昌平二 县地建怀柔县,在顺义县北,属北平府。

    《方舆纪要》:“县属顺天府。正德中改州属。”

    怀柔县旧《志》:“县旧有土城,创自洪武十四年,至成化 三年,易以砖石。弘治十五年,以城大民少,去其西偏, 而城其东偏,开二门,东曰咸阳,南曰拱卫。西门最小, 以便汲水。知县事保德李士元开大门于西,名曰留 照,复易东门曰迎旭,南门曰开薰,西小门曰涌泉。隆 庆二年,增设瓮城敌台。万历八年,知县屯留庞凤鸣” 辟小东门,名曰“通利。”

    《昌平山水记》:“怀柔县大兵少,弘治中,截其东偏而筑 之,故县治在西门也。城周四里六十步,三门。嘉靖末,

    设兵备佥事于此,寻罢,后以守备一人驻焉
    考证
    旧《志》:“县学明伦堂,成化庚寅教谕馀姚赵颙所构。泮

    池,万历甲午知县全州蒋守浩所凿。”

    《四镇三关志》:“广济仓在怀柔县城。”

    《寰宇通志》:“能仁寺在县治西北,洪武十八年建。” 《昌平山水记》:“县东南九十里有丫髻山,二峰高耸,上 有碧霞元君祠。天启七年,巡按御史倪文焕请建太 监魏忠贤生祠于此,赐名崇功祠,未成而忠贤败。” 《县旧志》:金镫山有金镫寺。

    邹衍庙在黍谷山上。

    《昌平山水记》:黍谷亦谓之寒谷,《吴越春秋》:北过寒谷, 左思赋“寒谷丰黍,吹律以暖之”是也。山有风洞,洞口 风气凛然,盛夏人不敢入。

    旧《志》:红螺山麓有资福寺,古之大明寺也,创于金皇 统初年,距县一十五里。又有定慧寺,亦在山麓,建有 万寿、齐天二塔。距县一十八里。

    孤台在县北三里。旧有金胜寺塔,今废。

    栲栳山有“云岩寺”,又有堂寺, 《方舆纪要》:“大水谷关在怀柔县东北三十里,北去密 云县之石塘岭四十里,有城,旁地平坦,贼骑易入。其 北十八里曰段伏岭,又有安子岭,在口北八十馀里, 皆防御处。”

    河防口关在县东北幵连口东第二关口也。口外为 连云栈,又北为沙岭儿,隘窄不容马,防守较易。 幵连口关在县北黄花镇东第十一关口也。其东北 二十八里有三角城,本名“三角村”,徐达败元于此。 《大函集》。蓟镇设督臣,自嘉靖庚戌始。

    《碣石丛谭》:“铁门山距铁门关三里,在李家谷左,其南 为穹窿山,顶明如月,川之跨其巅。山与铁门山并高, 其洞十丈,大小二孔,广如高之半。旁为穹窿者,多其 阳平畴也。洞内周十馀里,小洞十数,极巅大洞,红觜 鸦之巢也。转而东,悬石皆五色。又东崖向北,前坡鼓 以八音,莫不应焉,名应乐轩。出洞口十里为西山岭”, 即喜峰口松亭山也。其峰削下,腰有洞二丈馀,深倍 之,有坟在冈,临关口,乃古番王墓。元·许有壬《纪事》谓: “有久戍士父寻之,相逢于此,喜笑父子俱死,葬焉。曾 掘之,风雨大作而止。”今戍者岁祀之,其称“喜峰”,盖讹 自永乐之后也。

    《蓟镇忠烈庙》:合祀于三屯。以死事都督孙宾未曾立 庙,但塑像于景忠山三忠祠后。新庙既成,舁入,居中 独坐,以副总兵而下旁列祀之。

    三屯。城东北二十五里为芹菜山。辽进士冯唐卿于 山前结庐,种芹自给,故名。其阴则青山关营也。 《读史折衷》:“轩辕陵在桥山”,《载纪》所同。特桥山匪一,上 郡、妫州皆有之。汉武帝元封元年,帝北巡朔方,勒兵 十馀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此上郡之桥山也。北魏明 元帝神瑞二年六月丁卯,南次石亭,幸上谷,壬申,幸 涿鹿,登桥山,观温泉,使使者以太牢祀黄帝,遂至广 甯。泰常七年九月,幸灅南,遂如广甯,幸桥山,遣使者 祀黄帝,因东幸幽州。太武帝神麚元年八月,东幸广 甯,临观温泉,以太牢祭黄帝。此妫州之桥山也。郭景 纯注《山经》云:“帝王冢墓皆有定处”,而《山经》往往复见。 盖圣人久于其位,仁化广及,至于殂亡,四海各自为 位而祭,是以冢所在有焉,可谓善言古者。以上俱怀柔界内 《水经注》:“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迳涿 鹿县故城,即王莽所谓褫陆”也。黄帝与蚩尢战于涿 鹿之野,留其民于涿鹿之阿,即于是处。

    《太平寰宇记》:“舜分十二州为幽州地。《禹贡》冀州之域。 东北至幽州一百二十里,南至莫州一百六十里。” 《帝王世纪》:“涿鹿,黄帝所都,有蚩尢城、阪泉、黄帝祠。” 《水经注》:“涿水东北与阪泉合,其水导源县之东泉。”《魏 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东一里 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晋太康地理记》曰:“阪泉,亦地 名也。”泉水东流,流与蚩尢泉会,水出蚩尢城,城无东 面。《魏土地记》称,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尢城,泉水渊 而不流,霖雨并则流注阪泉,乱流东北入涿水。 《说文》:“涿,流下滴也。”

    《名胜志》:“州治创自卢绾。”

    《汉书》注:“莽曰垣翰,属幽州。”

    《帝王世纪》:涿鹿于,《周官》幽州之城也。

    《十三州志》“涿郡南有涿水,北至上谷为涿鹿河,其支 流塞外,谓之涿耶水。”

    《涿州志》:“涿州城,明景泰初,知州事黄衡始甃以砖石, 垣高四十尺,基之广倍之,方各有门。门有楼,前曰思 恩,后曰通济,左曰进德,右曰积庆,铺舍三十二,女墙 一千八百三十,隍深十尺,广倍之。城之中有夹城,如 人之束带,中有券,门曰通会。上有重楼三楹,左钟右 鼓,启晨而警夜。嘉靖乙巳,知州何镔所修,殷谦为作” 记。

    《涿鹿记》:“通会在郡中,上有庭堂幕次,左钟右鼓,于以 安民警盗。春秋降雨,郊原陇亩,浓云密霭,一望不分, 郡中之佳景也《涿州志》:“州治在城东南隅。”

    州儒学在州治西南,创于唐建中间,金、元因之。明正 统元年,知州朱巽修之,金问为作记。隆庆辛未,知州 沈坤复修之,申时行为作记。

    《金石文字记》:“华阳台在涿州城内西北隅。”

    《长安客话》:旧传“燕丹与樊将军置酒华阳馆,出美人 奇马”,即此处。

    《明一统志》:“崇元观在涿州治北。”

    《名胜志》:“智度寺在城东北隅,刱自唐时,有旧碑刻,其 后即云居寺,俱有石基浮图。”

    《名胜志》:“紫阳观在州城内,唐边洞,元修真于此,白日 上升。元宗御制碑文立祠。”

    《涿州志》:“昭佑灵惠公庙在州城东南隅。”

    《名胜志》:“城东三里普寿寺,浮图高十丈,石基高二丈, 周围二百步,涿郡山川之胜,一览俱在目前。”

    卢植故宅,在州东十五里,地名“卢家泺”,土壤肥饶,子 孙世居焉。

    《唐宰相世系表》:“卢氏,姜姓,齐文公子高,高孙傒,食采 于卢,济北卢县是也,其后因以为氏。田和篡齐,卢氏 散居燕、秦之间,秦有博士敖,子孙家于涿水之上,遂 为范阳涿人。裔孙植子毓,三传生谌,谌五子,勖居巷 南,号南祖;偃居北,号北祖。”

    《括地志》:“督亢陂,在幽州范阳县东南十里,迳五十馀 里。”

    《郡国志》:“方城有督亢亭。”

    《史记索隐》:“督亢之田在燕东,甚良沃。欲献秦,故书其 图而献焉。”

    《水经注》:“督亢泽,苞方城县,县故属广阳,后隶于涿郡。” 《郡国志》曰:“县有督亢亭。”孙畅之述画,有《督亢地图》,言 燕太子丹使荆轲赍入秦,秦王杀轲,图亦绝灭。《地理 书·上古圣贤冢地记》曰:“督亢地在涿郡。今固安县南 有督亢陌,幽州南界也。”《风俗通》曰:“沆,漭也。言乎淫淫 漭漭,无崖际也。沆,泽之无水,斥卤之谓也。其水自泽” 枝分,东迳涿县故城南,又东迳汉侍中卢植墓南。 《太平寰宇记》:“督亢陂在范阳县东南十里。”《郡国志》云: “陂见有海龙王神祠在焉。”

    《长安客话》:“陂旧有亭,遗址高丈馀,周七十步。土人掘 其处,尚多古瓦砾金钱。”

    涿州境东南有汉卢植墓,土人呼为南台。金王寂诗: “南台故址今颓然,汉卢植墓。”疑相传植涿人,先主尝 从受学者也。

    《水经注》:“范阳陂在范阳城西十里,方一十五里,俗亦 谓之为盐台陂。”

    《名胜志》:“范州在州西南,水北曰阳。”范阳,郡名以此。 元混一《方舆胜览》:武遂津北对长城门,谓之汾门。《史 记·赵世家》:“孝成十九年,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临 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即此也。又谓之梁门。 易水东分为梁门陂,在范阳城西南十里。

    《太平寰宇记》:“故广阳国城,汉置,今废。故城在今范阳 县西南。”

    《涿州志》:“广阳城在州西南十五里,后汉封刘良于此。 昭烈帝庙在楼桑村,建于唐乾宁四年。金承安初重 修,黄华老人有记。明洪武初更新之。至弘治二年,知 州事张逊重建。殿三楹,旁翼二配殿。”

    《水经注》:“楼桑里,刘备之旧里也。”

    《燕山丛录》:汉昭烈宅在涿州楼桑村,昭烈在民间,所 居有桑,层荫如楼,因曰“楼桑”,今尚在其下留题甚多。 《五杂纽》:涿州之涞水道中,有大桑树,高十馀丈,荫百 亩,云即昭烈舍前之桑也。自汉及今千五百年矣,而 扶疏如故。且其椹视常桑倍大,土人珍之,以相馈遗 云。余按萧道成所住宅亦有桑树,高二丈许,状如车 葢。道成好戏其下,兄敬宗谓之曰:“此树为汝生也。”今 宅既灰灭,而桑之有无,亦无人能知之者,信乎在人 不在物也。

    《长安客话》:“楼桑村在涿州西南十五里,云是汉先主 故宅。村故有三义庙,祀汉先主,而以关壮缪侯羽、张 桓侯飞配焉。”

    《金石文字记》:“《蜀先主庙碑》,唐郭阙撰,正书,乾宁四年 立石。今在涿州楼桑村庙中,文已剥蚀。”

    《名胜志》:“去楼桑村三里为郦村,道元故居也。”

    《长安客话》:“展台,在州西南二十里,相传燕昭王展礼 贤士于此。”

    《名胜志》:“县西南二十五里佑圣寺,古槐有紫藤缠其 上。”

    《长安客话》:州西南三十里岐沟,宋时置关以备契丹 者。

    《方舆纪要》:“岐沟距涿州西南四十里,亦曰奇沟,又曰 祈沟。唐末设关于此。晋王存勖天祐十年,遣周德威 出飞狐攻燕,与镇、定兵会于易水,进攻岐沟关,下之, 遂围涿州,守将以城降。宋雍熙三年,曹彬、米信等与

    契丹将耶律休哥战于岐沟关,败绩。彬等夜渡巨马
    考证
    河,南趋易州,休哥领精骑追及,溺者不可胜计。”宣和

    中。亦尝设关于此以备金。

    《通鉴注》:“岐沟关,在巨马河之北,自关而西,至易州六 十里,由巨马河而东,至新城县四十里。”

    《涿州志》:“燕昭王台在州西南五十里。”

    《元混一方舆胜览》:“台东有三峰,甚崇峻,腾云冠峰,高 霞翼岭,岫壑冲深,合烟锁雾。耆旧言燕昭王求神仙 处也。”

    《通典》:“范阳郡有独鹿鸣泽。”

    《涿州志》:“窦禹钧墓在州西园柳村。”

    桃庄在州西北一里。张桓侯旧里也。

    《方舆纪要》:“西乡废县,在州西北二十里,汉置蜀涿郡, 后汉省。或谓之都乡城。”

    《汉书志》:“西乡,侯国。莽曰移风。”

    《长安客话》:涿州西北五十里有恶峪,汉世亦有此名, 卢它人封恶峪侯是也。峪中云气弥漫,四时不绝。 《两汉刊误补遗》:“‘《史记》亚谷侯,《汉书》作亚谷’。郑康成《释 书大传》谓恶为亚,刘原父谓古亚、恶二字通用。” 《方舆纪要》:驼罗口在州东北。宋雍熙中,围涿州,契丹 主隆绪由驼罗口应援,即此。

    《涿鹿记》:“湖梁在郡北十里,垂杨树堤,蒲苇夹岸,晓月 升时,渔郎款乃,樵夫牧子,逍遥于回塘曲渚之间,不 少佳致。”

    《石湘集》:“灰洞在涿北燕南,两傍皆高冈,路极狭,无风 而尘土坌积,不辨人物。”

    《方舆纪要》:“涿鹿卫,在州治西北,永乐七年建。左卫,在 州治西,永乐八年建。涿鹿中卫,在左卫西,永乐十一 年建。”

    《道园学古录》:真大道第八代师曰岳真人,讳德文,涿 州人。始涿有童谣云:“涿有八岳。”父老莫之解也。后真 人号岳祖,盖其征云。

    《黄图杂志》:“涿州张桓侯庙有二,一在城内,一在城外。” 《金石文字记》:“范阳郡《新置文宣王庙碑》,韦稔撰文,张 澹行书,贞元五年二月立,在今涿州。”

    《国名纪》:“夏世侯伯有范”,即今之范阳。以上俱涿州界内 《方舆纪要》:“房山县在涿州西北四十里,东至顺天府 一百四十里。”

    《名胜志》:汉有房山侯,盖亭乡侯之属,元始以名县。金 之万宁县,遗址在县治西。

    《涿州志》:“房山城创于金大定间,垣高丈馀,围一千四 百四十步。方各有门,东曰朝曦,南曰迎恩,西曰仰止, 北曰拱极。明隆庆间,始甃以石。县治在城西南隅。” 《房山县志》:“房山旧是土城,隆庆己巳,知县事李琮采 石甃之,增崇至三丈。”

    《吉金贞石志》:“元房山县尹朱礼《去思碑》,马恕撰文。” 《县志》:“儒学在县东南隅儒林坊,创于元延祐间。 福胜寺在县治东北,明洪武十五年建。”

    元元观在县治西北隅。

    县东十里徐村有塔。

    《明一统志》:“姚广孝墓在县治东北四十里太平里。” 《北游纪方》:“圣冈在卢沟桥西二十里,北有姚少师塔, 塔前有御制碑文,右为长罗寺,司礼监太监王安墓 在其后。”

    《县志》:“弘业寺在县西三里,有塔。”

    旧《志》茶楼顶在县西二十里,上有金章宗歇凉台。 龙含峪在县西二十五里,下有清和观遗址。

    《名胜志》:“龙城峪下有伏龙穴,出汤泉。”

    《舆地碑目》:“唐《房山汤记》,张嘉贞撰,开元十五年四月 立。”

    《涿州志》:五侯村在房山县西南二十里。按《水经注》,易 水出西山宽中谷,东迳五大夫城南。昔北平侯王谭 不同王莽之政,子兴生五子,并避时乱,隐居此山,故 其旧居,世以为五大夫城,即此。《岳赞》云:“五王在中,庞 葛连续”者也。易水东左与子庄溪水合,水北出子庄 关,南流迳五公城西,屈迳其城南。五公犹王兴之五 子也,光武即帝位,封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 侯,显才蒲阴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所谓“中山之 五王”也。

    《燕山丛录》:“房山县石口村有贾岛庵,云是岛为僧时 所栖,负山临壑,最为幽胜。”

    《长安客话》:“岛初祝发于瀛洲法善寺,后居房山西峪, 峪有石庵,是岛故宅。后举进士,授长江簿,卒于蜀,归 葬房山,墓在县城南十里。”

    《帝京景物略》:“弘治中,御史卢某访唐诗人贾岛墓,得 断碑于石楼村,乃辟地植碑,大学士李东阳别树一 碑记焉。”

    《日下纪闻》按贾岛墓本在普州安岳县移风乡,苏绛 志文足据。何光远亦云墓在岳阳山上。岳阳,普州地 名。则岛墓在普州无疑。而郑都官又有《长江县经岛 墓诗》,祝和父亦称岛谪长江簿,有墓在焉,或长江与 普壤地相接故尔。李频诗“一宦终遐徼,千山隔旅坟李洞诗“旅葬新坟小,归魂故国遥”,曹松诗“已葬离燕 骨,难招入剑魂”,皆悯其远葬于蜀。《明一统志》乃载入 房山,蒋仲舒遂谓贾卒于蜀,归葬房山,不知何所本 也。

    《北游纪方》:“韩姞砦俗呼韩继村,有香光寺,寺右有唐 宝积禅师塔,塔后为大悲阁,万历二十二年赐藏经 贮焉。”

    《国门近游录》:“由韩姞砦而西,从小径入孤山口普济 寺,道旁有元应公禅师道行碑,又有僧塔甚多,不能 遍览也。”

    《县志》:“乱塔寺近栗园村,在房山县东北四十里 国门近。”《游录》:“自普济寺西行,有村名别院。田中一碑, 勒元薛禅曲律皇帝旨二道,碑末书虎儿年月日,碑 阴为护持天开中院记,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魏 必复撰文并书昭文馆大学士荣禄大夫集贤院使 廉简题额。”循村又西数里为欢喜台。

    循孤山口而西,峰横涧东涧上侧径如古墙趾,人行 村落十二三里至下接待庵,两壁巉截,中隐一罅,旋 折东西,望一平处,曰“欢喜台。”

    孤山普济寺、欢喜台、接待庵、上方兜率院,皆万历初 太监冯保修筑,各有碑。兜率殿后刻《四十二章经》,置 于壁,笔法遒整,不知何人书也。

    《燕都游览志》:“上方寺一名兜率寺,凿石为磴,攀铁索 而上,绝顶有泉如斗,汨汨不穷,旁有修竹千竿,清冷 逼人。”

    国门《近游录》:“由兜率寺西南行,过十方院,其旁僧塔 甚众,中一塔特高,嵌有碑,题曰:‘《六聘山大开寺忏悔 上人坟塔记》’。”金朝议大夫乾文阁大学士、知制诰赐 紫金鱼袋王虚中撰,布衣贾溉书文称“师讳守常,族 曹姓,易县新安府人。礼六聘山铁头陀为师,住持本 山三十年,所度白黑四众二十馀万。以咸雍六年迁 化,塔建于大安己巳姑洗月末书,涿州邵师儒镌。” 《日下纪闻》按:六聘山见于《辽史》,见于《寰宇通志》,见于 《明一统志》。近时士子多守《广舆记》,为《兔园册》削去不 载,人遂略焉不考。予登上方山,见兜率寺南十方院 东,有金大安中忏悔上人坟塔。后复游上方,于孤山 口西麦田中,见元延祐间所树碑,则集贤学士魏必 复所撰,称此地为六聘山天开寺下中院。又于甘池 村北数里访天开寺,尚存。盖当日寺僧管业其地甚 广,天开乃其下院,孤山则下中院,兜率为上方,而总 名之曰六聘山天开寺。“六聘”之义,地志不详,疑即霍 原教授之地,舍原之外,无人足以当之矣。

    《国门近游录》:甘池村东北十五里曰瓦井,过村有小 庵,中有元时石幢,字多磨泐。去庵百步有僧塔七,其 一大书“‘荣禄大夫守司徒侍中宗王某大师灵塔’字, 其馀六塔皆有铭,棘荆绕之,字小不能读也。塔旁有 石幢二,又有石钟一,钟上亦有铭,乃至元中物。” 《燕都游览志》:“桃叶口俗呼黄山店。”

    《涿州志》:“房山县西南五十里,有舜庙。”

    旧《志》:磨碑寺在县西南四十五里。

    独树村在县西南五十里。

    隆阳宫在县西南五十里。

    白云窝在县西南五十里,又五里斑竹塞有白云寺。 逃虚子集《石经》贮于岩洞者七,地穴者二。洞以石门 闭之,穴以浮图镇之。自隋唐迄元,碑碣森列。洪武二 十一年正月,僧衍奉命往观,赋诗镌于华严堂之壁。 虽未足彰琬师之幽光,庶以纪兹行之岁月,而附不 朽也。

    《金石文字记》:“《幽州石浮图铭》,甯思道书,景云二年四 月立。”

    又“《石浮图颂》,王利贞文,太极元年四月立。”

    《云居寺石浮图铭》,梁高望书,开元十年四月立。 《燕都游览志》:“寺门右石浮图铭,太原王大悦撰并书, 立于开元十五年二月。”

    《金石文字记》:“山顶石浮图后记,王守泰,行书,开元二 十八年四月立。”

    《燕都游览志》《涿鹿山石经堂志》:“唐节度使刘济撰,元 和四年立碑。”

    《国门近游录》:碑后有“节度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 国子祭酒、兼上柱国姚可矩弟摄归顺州参军可恭、 卢龙节度驱使官可质、咸通十三年四月题名。” 唐《云居寺主律大德神道碑铭》,“灊江栖夷子何筹撰, 卢龙节度驱使官张景琮书并篆额。”“咸通八年丁亥 岁十一月四日建。”

    《燕都游览志》:“东峪、西峪两寺,石经洞之左右翼也。” 《潇碧堂集》:“东峪寺门,白杨成林,风气惨裂,北台如莲 花在水中央,东台亦奇特。台上石浮图,唐金仙公主 所建。五台之外,环以巨嶂,其石纹或类雨点,或类卷 云。”

    《长安客话》:从南台而下,山麓间有寺曰“西峪”,寺东溪

    水阔可五丈,声潺潺若风雨骤至。五台僧皆穴处,游
    考证
    人不可留,多憩此寺。

    《寰宇通志》:文靖书院在房山县西南七十里抱玉里。 元里人总管赵密、宣德府教授贾壤,尝从容城刘因 游,归,以其学教乡人,乃建书院,立祠祀之,因以见其 学之所从来。元赐额曰“‘文靖书院’。国子祭酒苏天爵 为记。”

    《涿州志》:“金诸帝陵在县西北二十里云峰山下。” 《金史》:“太祖葬睿陵,太宗葬恭陵。熙宗被弑,葬于皇后 裴满氏墓中。贞元三年,改葬于大房山蓼香殿。大定 初,追上谥号,陵曰思陵。二十八年,改葬于峨嵋谷,仍 号思陵。海陵炀王葬于大房山鹿门谷,诸王兆域中。 大定二十年,降为庶人,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睿 宗于”大定二年改葬王大房山曰“景陵。”显宗于大定 二十五年十一月葬大房山。章宗即位号曰“裕陵。”世 宗葬兴陵。章宗葬道陵。

    《大金国志》:“国初,祖宗葬于护国林之东。逮海陵徙燕, 令司天台卜地,得良乡县西五十里大洪谷曰龙城 寺,峰峦秀出,林木隐映,遂筑陵迁葬。于是惟熙宗葬 于山阴。”

    《涿州志》:“瑞云宫在金太祖陵侧,遗址仅存。”

    《方舆纪要》:“黄山店口在县北三十里,又西六十里曰 大谷,又三十里即涞水县北之干河口也。”

    玉室洞天在县西北七十里,中有独桥十八滩。 《析津日记》:“‘岢罗陀在房山县境,东有万寿寺,俗呼天 台寺。相传寺有老僧,日诵佛万声,以豆记其数。久之, 每诵一声,豆辄自跃过,人目为豆儿佛’。是时陈皇后 浴于宫中,澡豆忽跃,心悸,有言及豆儿佛者,乃出金 钱建寺焉。”

    《寰宇通志》:“龙门台去县二百里,上曰玉河台。”

    沙门志才《藏石经塔记》“天庆七年,于寺内西南隅,穿 地为穴。道宗皇帝所办石经大碑一百八十片,通理 大师所办石经小碑四千八十片,皆瘗地穴之内。上 筑台砌砖,建塔一座,刻文标记。”以上俱房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