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百六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六十七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百六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百六十七卷目录

     盛京总部汇考三

     盛京物产考上

    职方典第一百六十七卷

    盛京总部汇考三

     盛京物产考上留都奉锦二郡及乌喇宁古塔物产皆同故今以物产入于总部  谷之属

    稻 :《本草释名》一曰:“稌,皆粳糯之总称也。粘者为糯,不粘者为粳,亦曰粳。” 今按:粳、糯二稻,奉、锦二郡皆有之,俗通呼为大米。

    粱 :《本草》云:“穗长多毛,较粟米粒大,而兼有黄、白、青、赤诸色。” 今按:奉、锦二郡俗呼粱谷米。有大粱谷米、小粱谷米。又有脂麻粱谷米,粒稍尖,如脂麻,尢种之佳者。

    粟 :即小米也。《尔雅翼》云:古以米之有孚壳者皆称粟;今以谷之最细而圆者为粟。按《本草》:粘者为秫,不粘者为粟。北人谓之小米,奉、锦二府皆有。

    秫 :《本草释名》:“糯秫,亦曰糯粟,亦曰黄糯,北人呼为黄米,酿酒劣于糯稻。今按奉、锦二郡,粟曰饭谷,其米曰小米;秫曰粘谷,其米曰小黄米。黍 即大黄米也。” 陶弘景曰:“黍异于粟,粒亦大。今人多呼秫粟为黍,误矣。” 《本草正误》曰:“稷之粘者为黍,粟之粘者为秫,粳之粘者为糯。今俗不知,通呼秫与黍为黄米,黍最粘,可造酒” 作饧。今奉、锦二郡呼为“大黄米” ,亦以酿酒。

    稷 :即糜子米也。陶弘景曰:“《本草释名》曰:‘粢,又曰穄,关西谓之,音麋’。” 《集解》又曰:“稷与黍,一尔二种: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又曰:黍作酒,此作饭。” 奉、锦二郡呼为糜子米,种之者少,而乌喇、宁古塔皆饭此,边外尢多。“《明一统志》作穄。”

    蜀黍 《本草释名》:“一曰蜀秫,一曰芦穄,一曰芦粟,一曰木稷,一曰荻粱,一曰高粱。” 又曰:“古不经见,今北方最多,种始自蜀,故曰蜀黍。其粘者亦可造酒。” 今按:奉、锦二郡率多饭此,俗呼高粱,可造烧酒。

    稗 :《本草》云:“作饭食,益气,宜脾。乌喇、宁古塔率多食之。”

    玉蜀黍 《本草》云:“苗叶似蜀黍,苗心别出一苞,苞上出须垂,垂久则苞折,子出,颗粒攒簇,备五色,可炒食。今土人呼为包子米。”

    薏苡 :即草珠子米也。《本草释名》:“一曰解蠡,一曰邑实”;一曰米一曰“回回米”,一曰“薏珠子”,以实青白如珠子也。今俗呼为“草珠子米”,亦可入药。

    脂麻 、即油麻、俗作芝麻、非。按《本草》亦曰胡麻、谓种自大宛来也。其作油气恶者、谓之壁虱胡麻。今按奉锦二府亦呼油麻为脂麻、无壁虱种。蓖麻 《本草》曰:牛虱也,子形有点,如故名。取其油可入印色。俗呼“大麻。”

    苏 :《尔雅》谓之桂荏。《本草》有紫苏、赤苏二种,今二郡收子打油,谓之苏子。

    大麻 :雄者名“枲麻” ,雌者名苴麻。子可榨油,皮可作线,俗呼为“线麻。”

    小麦 即《诗》所谓“来麦” 也。

    大麦 即《诗》所谓“牟麦” 也。

    荞麦 按《本草》一名荍麦,一名乌麦,一名花荞,言其翘然易长易收也,俗呼荞麦,多以作面食。穬麦 按《本草》壳厚而粗矿,故名。马所食者有二种,一类小麦而大,一类大麦而大,土人呼“铃铛麦。”

    大豆 :即菽也。按《本草》,“大豆有黑、白、黄、褐、青、斑数色,色黑者名乌豆,可入药及作豉;黄者可作腐榨油,馀但可作腐充食而已。” 今诸种二郡皆有。

    小豆 :按《广雅》:“大豆,菽也;小豆,答也。” 较绿豆稍大。今按二郡所出,亦有赤、白、黄、黑数种,其赤者可以入药,其白者一名饭豆,作粥饭为宜,作酱、作腐。亦有黑者,《本草》曰“稆豆。”

    绿豆 :按《本草》:绿以色名也,作菉者非。二郡所出有二种:粒粗而深绿者为上,粒润而绿淡者次之。

    豌豆 即《尔雅》戎菽也。又曰回鹘豆,谓种出西戎回鹘也。

    蚕豆 按《本草》一名胡豆,张骞得西域种,故名。

    也。或曰:“状如老蚕。” 又曰:以蚕熟之时有之,故名。今俗呼曰“竖豆。”

    豇豆 《本草》一曰。谓此豆红色,又荚必双生,故名。亦有红、白二种。

    藊豆 一曰沿篱豆,又曰“蛾眉豆” ,俗呼扁豆。菜豆 形如扁豆而狭长,其皮亦可为蔬,故名刀豆 ,一曰挟剑豆。段成式《酉阳杂俎》曰:“乐浪有挟剑豆,荚生横斜,如人挟劎” ,即此豆也。俗呼刀豆。

    蔬之属

    韭 :《本草》一名草锺乳,一名起阳草。又有山韭,《尔雅》所谓蒮也。

    葱 :有水葱、旱葱、山葱诸种。《本草》谓葱为“菜伯” ,谓“诸物皆宜也。” 其山葱,《尔雅》作茖。

    薤 《本草》一名火葱。又有山薤,《尔雅》谓之芹蒜 。小蒜中国种也。大蒜张骞西域种。又有山蒜,《尔雅》谓之蒚。

    芸薹 按《本草》塞外有云台戍,始种此菜,故名。又曰寒菜,以能耐霜雪也;又曰油菜,以子可榨油也。俗或呼为臭菜。

    菘 :陆佃《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有松之操,故名。俗呼白菜,以其色青白也。有二种,俗以肥厚嫩黄者为黄芽白,窄劲者为箭杆白。”

    芥 :《本草》有青芥、白芥、大芥、马芥、石芥数种,今俗以大芥为芋芥菜,以马芥为痴芥菜。

    萝卜 《尔雅》曰:“葖,芦萉。” 郭璞注为“芦菔。紫花,大根,俗呼雹葖。” 《本草》曰:莱菔,今俗呼为萝卜。根有红白二色,状有长圆二类。

    胡萝卜 《本草》云:“元时始有,气味微似萝卜,故名。” 根有黄、赤二种,生食、蒸食皆宜。

    蒲笋 《本草》作香蒲。又曰甘蒲。池泽中有之。初生大如匕柄者,啖之甘脆。《周礼》谓之蒲葅。《诗》“维笋及蒲” 是已。

    同蒿 :《本草》谓形气同于蒿,故名。

    蒌蒿 :《尔雅》作“蘩” ,《诗》:“于以采蘩” 是也。《本草》作白蒿。又曰:水、陆二种。水生者辛香而美,奉、锦二府皆有之。

    芦笋 《尔雅》作虇,奉、锦二府有之。亦可食。胡荽 《本草》一名香荽,一名蒝荽。张骞得西域种也。俗呼香菜。

    芹 :《本草》作“蕲。” 有水芹、旱芹二种,其色有赤有白。

    紫菫 :《本草》一名赤芹,味酸,俗名野芹,取作酸菜。

    茴香 《本草》作蘹香。又有小茴香,西域种也,《本草》一名莳萝。

    菠薐菜 《唐会要》云:“太宗时,尼波罗国献波棱菜,即此。” 一名赤根菜,今俗呼为菠菜。

    莙荙菜 《本草》作菾菜,谓味甜也。

    苋 有赤、白二种,又有野苋。

    马齿苋 :《本草》一名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也。又曰长命菜;以其性耐久难干也。又曰九头狮子草。

    苦荬 :即《诗》所谓荼也。《本草》一名苦苣,又曰苦菜,又曰老鹳菜,又曰天香菜。《月令》:“四月苦菜秀。” 即此。俗呼为曲马,音之转也。

    莴苣 按《本草》有二:“有紫者,一名莴菜,一名千金菜,入烧炼药用;有白者,一名石苣,一名生菜” ,稍美可生食,今俗皆呼生菜,即白苣也。又有苦者名“苦苣。”

    蕨 《尔雅》曰:“蕨,虌也。” 陆佃《埤雅》云:“初生无叶,如人足之蹶,故名。今山中皆有之,土人呼为蕨菜。” 山药 本名薯蓣,唐代宗名预,因改名薯药;宋英宗名署,改为山药。又曰“王延,土人呼为山药。” 茄 ,有紫、青、白诸色。

    蔓菁 《本草》作芜菁,土人种之者少。

    壶卢 即匏瓜也。按《本草》:壶,酒器;卢,饭器。象其形而名之也。俗作葫芦,误。又曰:壶,细腰者为蒲卢;今药壶卢是也。俗概呼为葫芦。

    瓠 按《本草》首尾如一者为瓠,今俗呼为瓠。子苦瓠 即苦壶卢按:《本草》甘者大,苦者小。此地苦瓠亦有大者,盖别一种也。

    冬瓜 :《本草》一名白瓜,皮上有粉故也。

    南瓜 :种出南番,故名。其形圆而长。

    倭瓜 类南瓜,深黄色而味较甜,其形扁。《本草》不分为二,今因俗呼分之。

    黄瓜 一名“胡瓜”,《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初生青色,皮上多》。至老则黄。又有高丽黄瓜,形圆而味同。

    丝瓜 :按《本草》一名天丝瓜,一名天罗。此瓜老则筋丝罗织,故名也。一名蛮瓜,谓种自南方来。

    也。又云:“唐、宋以前无闻,今二郡有之,坚而小,不及南方种。”

    苦瓜 一名锦荔枝,以皮皱文似荔枝也。越瓜 按《本草》即菜瓜,又名稍瓜,种自越,故名。今奉、锦二郡以长而美者为稍瓜,短而味淡者为菜瓜。

    蓼芽 按《本草》有青蓼、香蓼、水蓼、马蓼、紫蓼、赤蓼、木蓼七种,惟香蓼可取其芽为蔬,故《礼记》“古人鸡豚鱼鳖,皆实蓼于腹中,而和羹脍,亦须蓼也。” 后世饮食不用,今土人亦有采为生菜者。秦椒 、椒之类不一,而土产止有此种。

    龙芽 有二种树。龙芽叶似椿而大,采其初生者可食。有地龙芽,叶亦相似。

    山儿菜 :似菠䔖而高大,《叶圆鲜可茹》。亦可为干菜。

    《杏叶菜 》:叶似杏,山蔬之可食者。

    歪脖菜 :似杏叶而圆,其梗至湾,故名。亦山蔬之美者。

    蘑菰 按《本草》一名肉蕈。今奉、锦二郡及乌喇诸山中皆有之。种类不一,有黄者、青者,又有冻青、羊肚、蒿子、榛子、鸡腿粉子、麃子定等名。今进

    《御》取其大而黄者。

    木耳 诸山中皆有之。厚而质粗,味较胜他产石耳 。按《本草》一名灵芝,今诸山石中有之,作茹胜于木耳。

    龙须菜 按《本草》生于东南海边石上,丛生状如柳根须长者至尺馀,白色。以醋浸食,亦佳蔬也。土人呼为麒麟菜。出金州海边。

    鹿角菜 《本草》一名“猴葵。生东南海中,大如铁线,分丫如鹿角,紫黄色,干之为海错。水洗醋拌,则如新味。” 今金州海边有之,名鹿角菜。

    海藻 按《本草》“生东海岛上,色黑如乱发,如水藻而大,海滨多有之。”

    海蕴 按:《本草》:“缊,乱丝也。” 叶似之,故以为名。海带 按:《本草》出东海水中,似海藻而粗,柔韧,可以为绳束物。

    昆布 :《唐书渤海传》“以南海之昆布为贵。” 今按《本草》:“生海中,叶细,黄黑色,搓之可以为绳。” 以上海中诸菜皆可食,而土人不珍之,故海边居民采取亦少。

    草之属

    艾 按:《本草》初不著土产,后代乃以蕲州者为胜。今二郡野地多有,而医者少用,故不入药。属蒿 。按《本草》“青蒿、白蒿可食,臭蒿以为薪。今俗惟以蒌蒿为蔬,馀皆粗恶,有白蒿、黄蒿、牛尾蒿诸名。又有真珠蒿,结子如珠,皆薪类。”

    香蒲 一名“甘蒲” ,诸河泊中有之。初生时有笋可食。

    菖蒲 按《本草》有五种,生于池泽,叶肥根高;泥菖,白菖也;生于溪涧,叶瘦者;水菖;溪荪生水石之间,剑脊瘦根密节者,石菖蒲也。今湖泊所生,率多泥菖、水菖之类,土人呼为“臭蒲。”

    “莠 ” ,田中害苗之草。

    麻 一作“苘麻”,取其皮可以作绳《扁担》草 似黍,叶稍窄,有穗有粒,多生田中,可以饲马。

    《娇草 》似香蒲,可以饲马。

    《马房 》节节相生,无叶,皆可饲马。

    星星草 :叶如韭,有穗星星,故名。亦可饲马。荠 。师旷云:“岁欲干,甘草先生荠” 是也。《诗》:“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本草》入菜部,有大小数种。小者味美,其最小者曰沙荠。今二郡野中皆有之,食之者少。释家取作灯杖,谓可辟蛾,故又谓之护生草。

    芦 《尔雅》作“葭。” 其萌曰虇。郭璞注曰:“今江东呼芦笋。”

    苇 :《尔雅》曰:“苇,丑。”郭璞注:“苇即芦之成者。”荻, 《尔雅》云:“萧荻。”《疏》云:“所谓荻蒿”是也,或曰牛尾蒿。土人结茅屋多用之,呼为荻。

    蒺藜 :《尔雅》作茨。《本草》以出沙苑者入药。今野地所生《本草》为杜蒺藜,有芒刺者是也。

    茜草 ,即《诗》所谓茹藘也,亦名蒨,亦名茅蒐,可以染绛。按《本草》谓东方有,而不如西方多西草,为茜,以此也。今奉、锦二郡皆有之。

    萍 《尔雅》云:“萍,萍,其大者为𬞟,俗呼浮萍草。” 𬞟 生池泽上,《本草》“一名芣菜,一名叶菜,一名田字草” ,皆象其形也。青𬞟生陆地,白𬞟生水中。藻 按《本草》“藻有二种,其叶大二、三寸,两两对生者,马藻也;叶细如丝,节节连生者,水蕴也。” 二藻皆可食,土人呼水蕴为“杂草。”

    荇 根在水底,叶浮水面,微尖长,或开小黄白。

    花湖泊中有之

    章茅 ,野田漥地中生,叶狭而长,可结为屋。黄背草 ,层层有节,细叶干之,可代茅结屋。黄根草 叶瘦长,其根黄,柔韧可以为绳。红根草 叶瘦而长,高四、五尺,其根赤,故名。柔韧可以为绳。

    木贼草 :治木器者,以此磋磨则光,故名木贼。俗以磋箭杆,呼为“锉草” ,可以入药。

    水葱 ,长水中,如葱而大,人取以织扇。

    茅 丛生,柔细而短,与白茅非一类也。田间人多著皮履先铺,以此令柔,则不伤足。

    红蓝 :似蓝而花红色,故名。可以染红,俗呼“红花。” 干之可为菜,亦入药。

    蓝 按《本草》有蓼蓝、菘蓝、马蓝、吴蓝、木蓝之属,皆可作靛,俗分大蓝、小蓝焉。

    葛藤 按:葛可为𫄨绤,今蔓延山谷间者长至数丈,土人呼为“葛藤。” 但取以束物,而无治𫄨绤者,或别为一种也。

    石花 按《本草》谓:“乌韭一名石发,一名石衣,一名石花。生岩石之阴,与卷柏相类,青翠茸茸,似苔非苔。” 今辽阳千山崖石之上,皆苔结成,如小儿拳,外视白而内含绿,遇雨则开,有瓣,其叶如柏,相连数十朵,土人呼为石花。揭取注以盆水,苍翠经月不坏。

    塔子头 :漥地丛生,其根能裹土上壅,成堆如塔,故名。久则根与土纠结,坚不可破,俗呼“塔子头。”

    水稗草 ,叶似稗,子中多汁,故名。可饲马。《雁来》红 ,茎、叶、穗、子并与鸡冠同,而无花。其叶九月鲜红,望之如花,或呼为老少年。一种六月红者,五色斑斓,俗呼“十样锦。”

    马蔺草 :《月令》:“荔挺出” ,即此。按张揖《广雅》:“荔一名马蔺。” 《本草》云:“似韭,叶大丛生,子即为蠡实。” 今俗呼马练草。盖“蠡” 、“荔” 音之转,“练” 、“蔺” 皆音之讹也。凤尾草 ,叶茎如凤尾,故名。多生山阴近水处。其根即贯众,可入药。

    莎草 :《尔雅》曰:“台,夫须。” 疏云:“莎草也。可以为蓑笠。其根即香附,可入药。今田野中有之。”

    木之属

    松 按《本草》有二针、三针、五针之别,三针者为栝,五针为松。其子大,惟辽海及云南者可食。今按:山中松之种类不一,土人以结子者呼为果松,无子者为沙松,脂多者为油松。

    柏 :按《本草》“柏叶松身者为桧,松叶柏身者为枞” ,松桧相半者曰桧柏。

    椿 :易长而多寿,叶香可啖,土人呼为香椿樗 。《本草》谓:椿、樗形相似,椿实而叶香,樗虚而叶臭,土人呼为臭椿。

    栲 似樗而叶差狭

    楸 树坚可为屋材,其皮坚韧可用。

    槐 :《尔雅》:“槐有数种,叶大而黑者名櫰槐;昼合夜开者名守宫槐;叶细而青绿者,但谓之槐。” 今按诸山中皆有,其木坚重,有青、黄、白、黑诸色。榉 树高举,其木如柳。郭璞注《尔雅》作“柜柳” ,今土人呼为柜柳,大者数围。

    皂荚 按《本草》有三种:一种小如猪芽,一种长而肥厚多脂,一种长而瘦薄枯燥。今三种皆有荆 ,即牡荆也,丛生疏爽。《本草释名》:“牡荆不为蔓生,故称牡,非无实也。” 蔓荆子大,牡荆子小,故一呼小荆;成丛疏爽,故又名楚。今有青、赤二种,俗呼铁荆条。

    柞 :一名凿子木。《本草》谓此木坚忍,可为凿柄,故名也。今诸山出者高大坚实,土人以之作车,呼柞木。

    《青刚》柳 ,诸山中有之。高大坚实,其材可以为弓。

    椴 。按《尔雅》从“段” 者,音段,柚属也。从“椵” 者音假,木槿之别名。又一音段曰“椴柂。” 注云:“白椴也,树似白杨。” 今此地椴木即《尔雅》之柂也。各山中皆有之。微红者曰紫椴,坚实可为屋材及器皿。稍黄色者曰槺椴,其质松栎 。《尔雅》云:“栩,杼也。” 又曰:“栎,其实梂。” 注:“其实者名橡有梂,自汇裹之,木坚宜为薪炭。” 《本草》云:“结实者名曰栩” ,不结实者名曰“棫。” 其木心赤,俗呼“钵罗树。”

    桑 按《本草》:“桑有数种,白桑叶大,鸡桑叶花而薄;子桑先椹后叶,山桑叶尖而长。” 今山野中诸种皆有,土人事蚕者少,故种者亦稀。

    棘 独生而高为枣,列生而低为棘,故字从之。有赤、白二种,即酸枣树也。俗呼为枣刺。

    梀 音色。木之高大坚实者,诸山皆有之,有赤。

    白二种美材也

    暖木 树皮厚温,即黄蘗也。

    山藤 ,木类,枝干柔韧如藤,故名。土人取为鞭杆。

    香树 丛生而直,黄花长白,山中最多。土人取以作香,祭神必用之。

    六棱木 :木身有六棱,木之最坚实者。

    漆树 ,深山中有之,无取漆者。

    银木 :《明一统志》所载,今土人不闻此名花之属。

    杏花 种之者多以地气寒,春夏之交始发蓓蕾,开时亦烂熳可赏。

    桃花 有红、白、浅红诸色。

    李花 种者少

    丁香花 :有紫、白二色。有“家丁香” 、野丁香二种,人多种之。

    玫瑰花 有红、黄、粉白诸色,俗呼为“刺玫。” 又有一种结子可食者,名“山刺玫。” 叶单而香,尢胜莲花 ,红、白二色皆有。

    芍药 有红、紫、白诸色,以地寒,五月始开。蜀葵 《尔雅》云:“菺,戎葵。” 郭璞注云:“即蜀葵也。” 今按《本草》云:种自戎蜀,故名。奉、锦二郡所产,有深红、浅红、黄紫白诸色,俗呼为黍鞂花。又有花小者,锦葵也,俗呼为小黍鞂花。

    鸡冠花 :有高者、矮者、圆者、扁者。其色或红、或紫、或白。

    鹿葱花 :即《诗》萱草也。按《本草》:“花六出四垂,有红、黄、紫三色,干之即为黄花菜。” 今二郡及乌喇皆有。

    六月菊 《尔雅》曰:蕧,又曰盗庚。本草作旋覆花,又曰滴滴金,又曰夏菊。六月开花,如菊钱大,深黄色,俗呼六月菊,今从俗名。

    菊花 重阳后始开,各种皆有。

    剪春罗 :《本草》云:“入夏开花,深红色。” 今此地所产,有红、白、蓝、紫,别一种也。

    水荭花 ,即《诗》所谓游龙也。《本草》作荭草。又曰大蓼、奉、锦二郡野地皆有园圃,亦有植者,俗呼水荭花。

    玉簪花 :按《本草》“一名白鹤仙。未开时如白玉搔头。” 又有紫花者,叶微狭。今辽地有蓝、白二种,人多种之。

    凤仙花 按《本草》一名急性子,一名旱珍珠,一名金凤花,一名小桃红,一名夹竹桃,一名海蒳,一名染指甲草,一名菊婢。极易生此地最盛。花有红、淡红、紫、白杂色。

    牵枝牡丹 ,蔓生,叶狭长而花形圆,粉红色。按《本草》一名“旋花” ,一名“著根” ,谓根如著无毛节也。花粉红色,有千叶者,俗呼串子莲。

    月季花 :《本草》一名月月红、一名胜春、一名瘦客,一名𩰚雪。山丹 百合花红者名山丹,尖似柳,叶红,花六瓣,故一名红百合。其跗未开者,干之可为菜,名红花菜。

    卷丹 花,六瓣四垂,大如山丹,先结子枝叶间,入秋开花其顶。

    石榴花 ,地寒难种,土人多移自京师,栽盆中,冬月入窖,以为难得。

    牵牛花 ,蔓生,花有粉红、白、黄诸色,子可入药。山胭脂花 ,花有紫白二色,紫者可以作胭脂,其子中有粉白者,子亦如之,土人呼为茉莉。木槿 ,诗作舜华。《尔雅》云:“椵,木槿。” 榇木槿,或曰白曰椵,赤曰榇。花小而艳,或白、或粉红,或单叶千叶,朝开暮落。

    生菜莲 ,即罂粟类而低小,花叶亦单,中有苞,子亦如粟,一名“虞美人” ,土人呼为“生菜莲。” 《高丽》菊 似菊而开较晚,黄赤者多。

    秋海棠 :种高而花肥媚,特胜。

    向日莲 ,大梗独上,顶作黄花,随日所向,亦具葵藿之性。

    《翠蛾眉 》花翠色,随日侧映,鲜妍有致。

    金盏花 ,丛生,结黄花如盏,故名;或呼为“番菊。” 小桃红 ,类红梅,枝亦轻软,初夏时盛开石竹花 枝如竹,故名。有红、紫、淡红、花白各色。迎春花 ,迎春日即开,花小而黄色。

    《探春花 》,似迎春,春过即开。

    《金雀花 》:花黄色,如小雀形,故名。

    《十姊妹 》,似《刺玫》而小,花有红、淡红、白、黄诸色,枝柔必作架支之。

    果之属

    松子 《本草》作海松子。出辽东及云南。松树五叶一丛者,球内结子。又曰辽东、新罗松子,甘美。

    大温,食之甚香,与云南松子不同。乌喇宁古塔山中最多,率三岁之中,一岁必大收。

    榛子 按《本草》生辽东山谷,树高数尺,子如小栗。陆机《诗疏》云:“有两种:一种树子皆如栗而小,味亦如栗,诗‘树之榛栗是也;一种枝叶如小蓼,子作胡桃味。辽代上党甚多’。”

    李 诸山中有之,种小。

    杏 按《本草》一名“甜梅。” 此地所产,实小。

    桃 ,广宁及辽阳之千山亦有佳者。

    栗 ,辽阳千山时有佳者。

    枣 种者少

    酸枣 《尔雅》曰:“樲,酸枣。” 郭璞注曰:“树小,实柞。” 今山口多有此种。

    软枣 按《本草》以《左思赋》君迁为“软枣” ,又曰“丁香柿” ,又曰“红蓝枣” ,然其形如柿,实小而长,此地所谓软枣,其形如枣,青色,数小核,味甘,盖别一种也。

    梨 :种类颇多,惟接梨、香水梨为上。接梨,以棠树接者。香水梨,即《本草》所谓“消梨” 也。辽阳千山及广宁有之。有马奶、羊奶诸名,大有至半斤者取以进。

    御,民间不易得也。又有酸梨,皮黑而酢,土人甚珍之。

    此外常食之。梨小而赤黄色。棠梨 《尔雅》曰:“杜,甘棠。” 郭璞注曰:“即今杜梨,有甘、酸、赤、白二种,今广宁多有之。其树以之接梨实,可食。”

    癞蒲萄 按《本草》入蔬部作苦瓜,一名锦荔枝。蔓生,黄花,实有皱纹如荔枝。熟则黄色自裂,内有红瓤裹子,味甘可食。今按:南方产者,多青色,味苦,食其皮以作蔬。奉、锦二郡产者,深黄色,弃其皮,食其瓤以作果。故南呼苦瓜,此地呼癞蒲萄也。今从土,宜列果部。

    山楂 《尔雅》曰:“朹檕梅。” 郭璞注曰:“状似梅,子如指头,赤色,可食。” 《本草》作山楂,一曰山里果,一曰鼠楂,一曰猴楂。秋间山中多有之,土人呼为山里红。蜜煎食之,入药尢胜。

    樱桃 :《礼》:“仲春,天子以含桃荐宗庙。” 即此。《本草》一名莺桃,一名含桃,谓莺所含食也。《尔雅》:楔,“荆桃。” 孙炎注曰:“即樱桃之最大而甜者。” 今按:此地所出,实小而微酢。

    橡 :《尔雅》作栩,又作栎。孙炎注云:“其实名橡子可食,壳可染皂。”

    花红 沙果之属,实红黄色。生食蜜煎皆宜。味微甘酸。

    郁李 子如樱桃,可食。各山中皆有之。

    山核桃 :种出西域,故一名胡桃。按《本草》:“山胡桃,底平、大坚,少瓤。” 今按:此地出者,形似胡桃而长,壳极坚厚,肉少而味颇胜。

    银杏 :《本草》一名白果,因其核色白名也。又名鸭脚子,因叶名。

    无花果 无花而果生叶间,人亦有种之者。香瓜 即甜瓜,有团、有长、有尖、有扁,大或径尺,小或一捻。《礼记》为“天子削瓜” ,即指此也。《本草》有乌瓜、黄㼐、白㼐、小青、大斑之别,惟以辽东者为胜。

    西瓜 :相传辽破回纥,始得此地,所产无甚大者,惟有一种,谓出自云南,味较甜,绿色,俗呼“云南瓜。”

    葡萄 :诸山皆有,有黑、白二种,小而微酸。又有一种曰“山葡萄” ,尢小,深黑色,酸涩更甚,土人珍之。

    莲藕 :池泊中有之,坚瘦而味微涩,土人多以作蔬。

    莲实 :实小,鲜时可食。

    菱 :《本草》作“芰” ,一名水栗,一名沙角,其色有紫、有红、有黑,其形有两角、三角、四角者。有司采取供祭祀。

    芡 或名“鸡头” ,或名“雁头” ,或名菱,皆因形而名之也。各池泽中有之。

    刺玫子 ,即山玫瑰花,子小而甘酸,蜜煎可食。文官果 ,形如小香瓜,山中有之,微甘可食。桑椹 ,桑树所结,亦微甘可食。

    葡蟠 ,蔓生,实如桑椹,有数小核,味微甘酸。枸柰子 ,味酸,色红而实小,俗呼“狗你子” 红娘子 ,实红微酸涩,山间有之。

    稠梨子 :实黑而涩,土人珍之。

    桃 实红而味甘,质轻脆。乌喇、宁古塔有之,药之属。

    人参 陶弘景曰:“上党参,形长而黄,多实而甘,坚白,气味薄。辽东形大而质软。” 今按:上党久无复贡,近自辽阳以东,乌喇、宁古塔诸山林中,皆

    有之。亦多滋润。甘实不尽如陶所云。是亦地灵所钟之一验也。今产参诸山。进

    御之,外亦以分。

    赐诸王:

    熊胆 。陆佃《埤雅》云:“其胆春近首,夏在腹,秋在左足,冬在右足。” 《本草》云:“熊胆佳者通明,每以米粒点水中,运转如飞,馀胆亦转,但缓耳。” 《齐东野语》云:“熊胆善辟尘,试之净水一器,尘幕其上,投胆米许,则尘豁然而开。” 今山中多熊,真者可得。鹿茸 陆佃《埤雅》云:“鹿茸无乐,太嫩少力坚者又太老。长数寸,破之肌如朽木,茸端” 如马脑红玉者最善。又北方有驼鹿。极大。色苍黄。角大而有文。亦可用。陆云。“驼鹿即堪打汉也。”

    鹿角胶 凡立冬以后,春分以前,煎胶之候也。鹿角霜 ,《本草》引《东坡良方》云:“鹿阳兽,见阴而角解;麋阴兽,见阳而角解。” 以理与功推之,苏说为是。煮烂成粉者,为鹿角霜,取粉熬成胶,或但以浓汁熬成膏,为鹿角胶。以鹿年久者,其角更胜。

    海螵蛸 即乌鲗鱼之骨,出海中。虎骨 按《本草》用头及颈骨,色黄者佳,以雄虎者胜。药箭杀者不可用,有毒。

    腽肭脐 即海狗肾,出东海滨。

    茯苓 :按《淮南子》:“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 或言松脂入地所化,或言假松气而生,今山林多松树处有之。医家谓色微红,功用稍薄,采之者少。

    五味子 按《本草》“一名荎藸,一名会及。” 陶弘景曰:“第一生高丽,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过酸,核并似猪肾。” 今奉、锦二郡及乌喇皆有之。金线重楼 ,《本草》作“蚤休。” 生于深山阴湿之地,亦名紫河车,亦名草甘遂,亦名三层草。处处有之。《明一统志》云:“出长白山,未有采者。”

    白附子 :《南州异物记》云:“白附子生东海、新罗国及辽东。” 苗与附子相似。《明一统志》亦载之。豨莶 按:《本草》:其草多生沃壤,今遍地皆有,治风可用。

    乌头 《后魏书》言:“辽东塞外收乌头,为毒药,射禽兽。” 与川乌头性异。

    荆芥 《本草》一名假苏,以汉中出者佳。又有新罗荆芥,此地所出,用同。

    滑石 《明一统志》云:“海州卫出。”

    牡蛎 按《本草》云:“出东海。”

    黄精 按《本草》“其名非一,曰黄芝,亦曰戊己芝,亦曰菟竹,曰鹿竹,曰仙人馀粮,曰救穷草,曰米𫗦,曰野生姜,曰重楼,曰鸡格,曰龙衔,曰垂珠。” 生于山谷。采根阴干,久服轻身延年。

    细辛 :《山海经》云:“浮戏之山多少辛。” 即此。《本草释名》:一曰小辛,一名少辛。陶弘景曰:“东阳临海者,不及高丽,用之去其头节。” 陶所云高丽,即今奉、锦二郡地也。医家亦以辽细辛为佳。

    车前子 即《诗》:“芣苢” 也。按:《尔雅》:“芣苢,马舄车前。” 《诗疏》云:“此草好生道边及牛马迹中,故有此名。幽州人谓之牛舌。” 又虾蟆喜伏于下,故江东呼为虾蟆衣。今奉、锦二郡皆有,俗亦呼为车前子。商陆 按:《本草》有赤、白二种,白者入药,赤者有毒。又云:昔人种之为蔬,《尔雅》所谓蓫,《易经》谓之苋,奉、锦二郡亦以为蔬。

    䕡茹 《本草释名》:一曰离娄。陶弘景曰:“第一出高丽,色黄,初断时汁出微黑如漆。”

    兔丝子 按《本草》“生朝鲜川泽,田野蔓延,色黄而细者为赤纲,浅而大者为菟蔂。” 功用并同五灵脂 按《本草》寒号虫之粪,即为五灵脂。今山中有此鸟,则五灵脂亦可得,然未有采者。蠡实 即马蔺草,其子可入药。

    牵牛子 ,即牵牛花之子,有黑、白二种,可入药。朴硝 ,按《本草》以生西蜀者为上,他处生于斥卤地,今此地所产亦可用。

    甘草 按《本草》以陕西、河东出者为佳,此地亦有产者。

    沙参 《本草》以河内及华山出者为佳,今辽地所产亦可用。

    桔梗 《本草纲目》云:“处处有之,此地产亦可用。” 知母 ,《尔雅》作荨,《本草》以出河南者为佳,今辽地所产亦可用。

    苍术 一名山蓟。《本草》“取河南、江浙者。” 今辽地所出亦可用。

    贯众 ,即凤尾草根也。《本草》以陕西、湖广出者为良,今山阴及近水处有之。

    《远志 》陶弘景谓“山东兖州出者佳,今诸山谷中有之。”

    地榆 :叶似榆而长,故名。按《本草》“生桐柏及冤句山谷” ,今辽地平原川泽皆有之。

    黄芩 《本草》以出川陕者佳,今诸山谷亦有。秦芄 按《本草》以出秦中者为良,今辽地亦有可用者。

    柴胡 本草以陕西、延安者良,此地亦有之。防风 本草以沙苑出者为第一,而此地亦有。升麻 本草以川陕出者为胜,此地亦有。苦参 本草以河南者佳,今辽地山野间亦有。蛇床 本草以山东者为佳,此地所出亦可用。槁本 ,《山海经》所谓“槁惹” 即此。山谷中多有。青木香 本草谓出外国,此地亦有之。

    荆三棱 《本草》以产荆楚,故名。今辽地阴湿处皆有之。

    香附 即莎草根,亦可用。

    马兰 产池泽旁

    茵蔯 ,蒿类,经冬不死,因旧苗而生,故曰“因陈。” 昔人多莳为蔬,今辽地茵蔯,祗以入药。

    益母草 《本草》作茺蔚,今从俗呼,海滨有之,恶实 ,即牛旁子也。其根可食,子可入药。王不留行 。多生麦地。根、苗、花、子皆可入药。葶苈 生野泽中。

    萹蓄 ,陶弘景云:“处处有之,今此地出,亦可用大黄 。” 按《本草》以秦陇者为上,今辽地所产,乃山大黄也。

    大戟 《本草》以江浙者佳,此地所产亦可用。藜芦 一名山葱,生山谷中者。

    虎掌 又曰天南星,《本草》“以蜀中者佳,此所产亦可用。”

    马兜铃 一名“土青木香” ,诸林泽中有之。瓜蒌 一作“栝楼” ,其根作粉,即天花粉。《本草》以陕州者佳,今辽地亦有。

    白蘝 陶弘景曰:“处处有之,今辽地所产亦可。” 威灵仙 《本草》以陕西、河南者佳,此地亦有。黄蘗 《本草》谓“蘗木各处所产不同,有用之治表者,有用之治里者,出蜀中者胜,今山中有之,或云其皮即暖木皮也。木入药亦有用者。” 柏子仁 陶弘景谓“处处有柏,以泰山者为佳,今此地柏实亦有之,采用者少耳。”

    《桑白皮 》树根亦有用者。

    桑:寄生 树上亦间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