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379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三百七十九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三百七十九卷目录
开封府部汇考十
开封府祠庙考下
开封府驿递考
开封府兵制考
开封府物产考
职方典第三百七十九卷
开封府部汇考十
开封府祠庙考下〈寺观附〉 府志
本府。〈祥符县附郭。〉
崇法寺 在旧县治东北。齐天保六年始建,名曰“建国。” 唐睿宗改为相国寺。明洪武初敕修,置僧纲司于内。成化二十年,更赐今额。嘉靖三十三年,周府重修。万历三十五年,又重修。崇祯十五年,河水淤没。
皇清顺治十六年,抚院贾公汉复捐俸重建,渐复其
旧
慧林禅院 俗呼“铁佛寺” ,在相国寺东,马道街路北。明末,河水没。
皇清有僧魁一、“募化”左布政使徐化成捐俸建,修复。
旧明杨涟诗:“何年铁冶范金仙,胜占灵峰地最偏。径入深林迷宛转,庭撑古柏拂云烟。谈经案近岩巅月,煮茗铛浇厨壁泉。藜杖看山时憩此,翛然疑到小壶天。”
木鱼寺 旧名“兴国寺” ,在城南四十里,宋时建,金末兵毁,元初重修。
国相寺 在繁台前。五代周显德中建,名曰“天清” ,又名“白云。” 宋兴国初修,明洪武十七年改今名。永乐天顺间修葺,崇祯末兵毁。
皇清河道方大猷,捐造两殿。其门庑续修。
南太黄寺 在旧县东北母寺堡。元末兵毁,明洪武十五年,僧本受重建。
北太黄寺 在旧治东北陈桥堡南。宋仁宗曹太后敕建。元末兵毁,明洪武二十年,僧法正重修。
兴国寺 在旧县西西和堡。明宣德元年,僧觉慧建。成化十六年,僧得来重修。崇祯十五年,河水没。
隆兴寺 在旧县治东北。晋天顺元年僧德净建。成化十年僧真果重修。崇祯十五年,河水没。祐国寺 ,在旧县治东北。晋天福中,僧紫薇课初建于明德坊,名曰“等觉禅院。” 宋乾德间诏迁于丰美坊,即今所也。庆历中改为上方寺,内有铁色琉璃,俗呼为“铁塔寺。” 元末兵毁,明洪武十六年,僧视全募修。天顺间修葺,敕改今额。嘉靖三十二年重修。崇祯十五年河水淤,塔殿犹存。天王寺 ,在旧县治安远门外。明洪武二十年僧胜安建,内有《藏经》,阁明末河水淤平。
清凉寺 在城东梳头冈。明景泰元年,僧本朗建。天顺二年,僧真能重修。
景福寺 在城东四十里马尾墙,始建未详。明成化己丑、万历丙申重修。天启乙丑,僧海潮、里人张志仁重修。
洪福寺 在城东北沙窝冈,宋崇宁元年建。明成化十六年,僧本资等重修。
能仁寺 在城北五十里鲁冈,俗称“鲁冈寺。” 大道宫 在旧县西南,明洪武二十二年建。初为祐圣观,正德初敕改今额。明末河水没,今道人康福臻复建于永宁王府旧地。
延庆观 在县治西。旧为朝元万寿宫。明洪武六年改今额,置道纪司于内。成化十六年修。崇祯十五年,河水没。元李准诗:“宋家天子朝元阁,南内宫中太乙坛。五夜星辰金榜动,九天风露玉阶寒。朱衣鱼鬣迎笙鹤,绛节龙光引佩鸾。八骏不归辽海月,步虚空绕紫云端。”
三清观 在安远门内,明永乐三年建,后沦于水。成化十四年重修。明末河水没。
玉阳观 在旧县西北,即杨六郎故宅,明正德年间建。明末,河水没。
白衣阁 在土街东路北,新建。
观音堂 在火神庙后街路南,新建。
五龙宫 在县西延庆观侧,新建。
“拈花庵 ” 在府城南薰门内。
皇清左布政使徐化成创建。
陈留县
圣寿寺 在县东二里。创于元后圯,明正德七年重修。
宝峰寺 在县东十里。宋元末毁,明洪武八年
迁于县治东,改名为“圣寿宫。” 万历五年修,又复名“宝峰寺。”
虎丘寺 在县治东北四十里。创于唐时,明成化间重修。
八官寺 在县治南八里。创于明洪武八年,嘉靖间重修。
皇清顺治十六年重修。
子陵寺 在县治北《曲兴集》五十里。创于宋时,明万历间重修。后有“子陵冢” ,因以为名。
圆融寺 在县治南二十五里《小城集》,“古有莘之国。” 西创于明洪武之十一年。正德间重修,万历二十四年重修。
云霞观 在县治西三里。有道士种桃于此,因立重观,遂以为修炼之所。当春三月盛开,如云霞之掩映,故名为云霞观。西有大冢曰“九女冢” ,创于明成化间,嘉靖年重修。
准提庵 在县北七里。原系蔡宗故地。
白衣庵 在县治西关外,创于明正德间。
皇清顺治十三年重修。
观音庵 “在县治东。创于明天启三年,僧性智增大之。崇祯年重修。”
杞县
崇祐寺 在县西北。宋开元间创,明洪武初重建。崇祯十五年毁。今重修。
南寺 在县城内西南。俗传明末佛光自烧。
皇清顺治十六年,巡抚部院贾汉复修。
净因禅院 在县治西关。明僧元洞创建。黄河淹没。
皇清顺治三年,僧净虑重建。
如意阁 在大西关
云岩寺 在青陵堡
重兴寺 圉城内
释迦寺 ,在栗冈。唐时创建,毁于兵,明洪武时重建。
陈善寺 ,在韭木。明洪武十六年,僧昌林创建。慈母寺 ,在慈冈。明永乐初僧惠兴创建。洪福寺 ,在竹林冈。魏武定五年创建。
圣寿寺 在外黄
总城寺 在双塔,宋天圣中创建。
龙虎寺 ,在赵兴。明洪武二十年,僧仪贵创建。“清凉寺 ” ,在文村。
三教寺 在守屯
随佛寺 在咸冈
石陵寺 在石陵冈
大云寺 在瓦冈
虎丘寺 在邢家口
昙林寺 在赵冈
延庆寺 在板集,唐初创建,明崇祯时增修。通许县。
开元寺 在县南炼城冈,明洪武五年建“开国寺 ” ,汉创,以祀唐武君。
长智观音寺 。祀曹植处。
兴国寺 宋建,孟昶墓西,祀昶处。
底阁观音寺 明成化年间建。
铁佛寺 在县南二十五里。元时建。
西云寺 在县西南户冈。
溶泉寺 “在县西阔冈。”
清凉寺 在大双沟
太康县
天宁寺 ,在县北。明洪武中,置僧会司于内。《观音寺 》,在扶乐社。
尉氏县
兴国寺 在县东一里许。宋太平兴国年建,后毁。
皇清顺治初复修。
石佛寺 :在城内西南隅。元末毁。明初,尼圆秀建。嘉靖年,尼《真受》重修。
兴福寺 在县南三十五里。汉永平创,历唐开元末,名“永庵。” 元废,明初创建今名。
大觉寺 在县西二十里大任村,唐安抚使任瑰香火院。大道观 ,在县西南。明洪武初,置道会司于内《洧川县》。
福昌寺 在县治内,明洪武十五年建,置僧会司于内。明何景明诗:“小院深沉夜半时,客怀无寐更谁知。疏窗纸隙风如箭,尘榻衾寒雨似丝。静听生公谈佛法,偶题坡老和陶诗。晓来策马匆匆去,漫欲留衣慰远思。”
大觉寺 在县西北,明正统十年建。
鄢陵县
天宁寺 在县内东南。宋崇宁三年建,明洪武
年,僧荣旺修置“僧会司” 于内。正德中,邑人刘讱,创建“毗卢殿” 五间。明末毁于兵,
皇清顺治七年,邑人郑二阳重建。
乾明寺 在县城外西北,唐建。元僧贽贤重修。内有塔一座,高十三层。明末毁于兵。
皇清顺治六年,僧宗良、宗祥等重修。
寿圣寺 在县南罗寨堡,宋至和间建。
大觉寺 在县西,明永乐十年建。
太清观 在县南。宋时始建。明洪武初修,置道会司于内。明刘昌诗:“乘龙一去不堪招,遗宅荒凉在近郊。地上有碑牛砺角,墙头无树鹤营巢。云开废井丹光出,月映重关紫气交。却有道人传旧法,夜深朝礼奏仙匏。”
扶沟县
天宁寺 在儒学后,宋崇宁元年建。遇庆贺习仪于内,设“僧会司。”
天清寺 在县东,明永乐五年建,天顺六年重修。
兴国寺 在县东北五十里,元大德二年建。白马寺 ,在侯谢冈,唐贞观元年建。
白云寺 在县东北三十里。唐贞观中建。龙泉观 在县西北,明景泰间建。明刘泽深诗:“金碧时瞻绛节悬,崚嶒飞阁耸云边。平临松桧迟三岛,低度银潢落九天。夕照影浮琪树月,晓风香送大罗烟。自怜茅屋瑶台迩,草色常承玉露鲜。”
中牟县
兴国寺 在县治南。原名佛道寺。宋太平兴国三年敕额为“知度寺。” 今称兴国者,从年号也。洪福寺 ,在县东南二十里张村,一名韩和尚寺。创于唐,有石佛座,刻开元十年造。明嘉靖七年至万历四十年,三加修葺。
宝光寺 在县南大秦里。金大定二十三年建,明二次修葺。
皇清顺治六年重修。
永福寺 在县南高黄堡,俗名高黄寺。明嘉靖中,僧广通重建。寺有石佛,刻“通天” 四年僧真宗造。
寿胜寺 在县南皛泽里。寺有双塔,今呼为“双塔寺。”
兴果寺 在县南皛泽里。明天顺间,僧可思创大殿五间。僧真圮募铜铸佛一千一百尊,亦名“千佛寺。”
慈胜寺 在县西南新兴里。即见子台。元至正间建,明正统五年修,成化间又修。寺原有大钟,金时僧普济铸于见子台,今移城内海子。水月庵 在县东三十里,其地名“池家坟” ,明僧性平建为庵。
皇清顺治六年,知县晋淑轼拓而新之,开封府知府。
沈荃施田供养香火
阳武县
观音寺 在县北一里许。僧会司在内。
文明寺 ,在县东北二十里,察院光引重修。延福寺 ,在县东北。《延州集》。
《大元庵 》“在城小东街。”
原武县
善护寺 在东门外,明洪武十二年建,置僧会司于内。
双观音寺 在磁堌堤,一在“张南村。”
元元观 在东门外
封丘县
普照寺 在县东南隅。明正德二年,知县熊重重建。
永宁寺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石佛寺 在县东五十里。
锡引宫 在南街北,城隍庙东。
太虚观 在北门外,明正统间建。
延津县
大觉寺 ,在城内北街,唐时建,今改大士阁。万寿塔一座,有元赵子昂书翰林揭徯斯长《明灯碑记》。
广堂寺 在县北二十里塔儿铺。有塔建于唐天宝间,祷雨灵应。
兴国寺 ,在县东北二十里石婆固村,唐时建,有古佛一尊。
兰阳县
东昏寺 在东城,旧碑尚存。记在元时建,有石塔在碑右,号东昏知府。史载诗:“烟黄草碧夕阳沉,摇落秋思到贝林。竹笋常封元鹤静,松花不扫白云深。清钟夜半法王语,晓月天空老佛心。回首长河那是岸,几能一叶泛西岑。”
铁佛寺 在符家寨
韩陵寺 在旧韩陵城
孟皎寺 ,在《孟皎集》。
元都观 在铜瓦厢
三清宫 在后堤
仪封县
普济寺 在县城西北巷。
无相寺 在《堌阳集》。
“城子寺 ” 在黄陵冈。
挖泥寺 在“二泥河。”
新郑县
卧佛寺 在城西,隋开皇十年建。明洪武元年,置僧会司于内。
陈州
洪福寺 在北门外,宋仁宗幸此祭告。今置僧会司,朝贺习仪于此。
法华寺 在城内东南隅,今废。
月波寺 在城内东南隅。四面皆水,寺居波心,今废。
铜佛寺 在城内北,今废。
商水县
永福寺 在县治东北。明洪武初建,置僧会司于内。成化九年重修。
西华县
堤城寺 在县西北。元延祐六年建。明洪武五年,置僧会司于内。宣德间重修。
寿圣寺 在县西南,明永乐十年建。
大觉寺 在县西南,明洪武十八年建。
项城县
大吉寺 在县东南。唐时建,今置僧会司。唐温庭筠诗:“石路无尘竹径开,昔年曾伴戴颙来。窗间半偈闻僧鼓,松下残棋送客回。帘内玉峰藏夜雪,砌因蓝水长秋苔。白莲社里如相问,为说游人是姓雷。”
高皇寺 在县东十里
上生寺 在县东北五十里。
颍阴寺 在县西北八十里。
许州
兴国寺 在州治西南,宋兴国时建。
皇清顺治十五年,汪潜重修。
洪济寺 ,在州治东,旧名“大洪济寺。” 元至正年,普大师立。
文明寺 :在州治东南,有文明塔十三层。明知州郑振光建,许人立“怀郑祠。”
天宝宫 在州西北四十五里石固镇,宋天历年建,明景泰年重修。
清真观 在州西北,明永乐年建。
临颍县
商城寺 在县南王上堡。其地四面水如辟雍。创建未详,明宣德中重修。
龙泉寺 在南门。相传掘地得鳝,有四足,人以为龙,因名。其水环绕一桥,南出称胜观。邑人杜柟诗:“渚水临孤寺,残碑识旧名松花鹤梦稳,藓色竹房清。龙跃寒潭月,风呼老树莺。禅机如可悟,就此觅长生。”
襄城县
乾明寺 在县南三里首山。始于后唐清泰元年创建,屡经增修。今为襄城胜观。
“皇清顺治五年,少保高知县佟重修。”《明范惟一诗》云:
“峰上接郁蓝天,萧寺迢遥架紫烟尚忆釆铜来帝辇还怜飞锡自唐年香云佛座三花拥宝月临杯一镜悬偶憩公车联眺览非关耽慕竹林禅” 明杨嗣昌诗:“树底寻蹊转峰前导鸟来怪云拦寺壁疏籁响经台。净侣论宗入,山伧避客回吾生尘扰扰到得变寒灰。”
王梦寺 在庾河,宋时建。
圆明寺 在县治北,元大德二年建。
青冢寺 在县西北房村,元时建。
王孟寺 在紫云冈。相传宋太宗兴国中,王、孟二商建,故名。
涌泉寺 在襄城镇,世代未详,全像东有铁,高丈馀,踞地。相传有涌泉,得铁佛镇之,始不涌,故名。
南堂寺 :在葛块堡,有古塔一座。
仙翁观 在县西南。详《山水志》。明王潆诗:“具茨山下客行稀,一片人家任夕晖。漫道荒台凭指点,葛洪丹井是耶非” 明谭性教诗:“驱车问俗到曛斜,仙院深沉覆落花。满谷绿阴晴带雨,抱门丹井夜生霞。云连海岱思千里,烟冷村原泪万家。我亦惭为勾漏令,救荒无计转灵砂。”
紫虚观 ,在县西南十五里。
传士宫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郾城县
彼岸寺 在县治西北,宋时建。明洪武五年,置僧会司于内。
长葛县
瑞壁寺 在东门外,宋祥符五年建。明洪武元年,置僧会司于内。
禹州
天宁万寿寺 ,在州西北。宋崇宁年建。明洪武赐《崇威符验》一道。寺内有宋仁宗御书“天竺唵斛呾啰” 字碣。
正觉寺 在州西义让里。宋时建。明洪武六年修,以文殊、龙福、崇因、龙潭、土城、清凉六寺并焉。子房寺 ,在西南三十里彰德都。明嘉靖改为里社。《韵府》云:“子房生于栎。” 《旧志》:彰德都子房故里也。寺即旧故址,因名子房寺。有良父平墓存焉。
罗汉寺 在东晁喜里。始建无考。明洪武时,僧文渊重修。
龙福寺 在西北高台里。隋开皇十二年建。明洪武间,僧崇威重修。
清凉寺 在玲珑里。后周长安三年创建,刘魁改“紫山书院。” 方伯张鲲致仕于此,讲学授徒,今复为寺。
清微高寿宫 在州西南。汉光武时建。明洪武十八年,道士寇德真重修,有光武敕书《玉玺》之文。今仍为宫。
太清观 在州西隅子山,宋宣和年建。
崇元观 在三峰山之阳。
密县
法海寺 在县西,宋咸平四年建,前有石塔寺四面勒錾《莲花经》一部。
皇清顺治五年,知县李芝兰重修。宋秦观诗。《寒食山》
《川百鸟喧》。春风花雨暗川原。因循移病依香火,写得《弥陀》七万言。
超化寺 在县南王村堡。隋开皇元年建。洧川源此,溱来会之,大有江南风致,宋元游赏名区,完碑尚有存。明天启二年,掘地得唐碑一座,今嵌之壁。西冈有二塔。宋黄觐诗:“面南背水古招提,经岁重来觅旧题。摵摵敲秋黄叶下,阴阴结雨黑云低,平生恐负清泉约,明日还愁步履迷。睡足一瓯汤饼满,更休作礼问曹溪。” 明靳于中诗:“选胜推超化,临流叹寂寥。断垣扶旧宇,残碣识前朝。有客题修竹,无人歌莠苗。兴衰浑不解,归路问渔樵。” 明阮汉闻诗:“曲洧疏源处,群山拥化城。缭门环秀水,夹路茂香粳。地借祇园胜,渊留定水清。隒厓藏绀殿,云盖覆丹楹。月满标慈相,岩虚应梵声。彩幡筵上动,宝座室中盈。出钵龙” 非养,依床虎不惊。讲时钟辄皎,斋日饭弥精。花自拈来笑,芦因折次行。扬雄征半偈,袁盎悟三生。瞥见嵯峨岳,疑闻缥缈笙。法王遗了义,深愿觉迷情。
天宝观 在县城南。元泰定三年建。明洪武初,置道会司于内。
佑神观 在县东天仙堡。金崇庆四年建。纯阳观 在城东,元至正元年建,明成化四年重修。
郑州
开元寺 在州治东,创于唐元宗开元年。山门内唐建舍利塔一座。
白佛寺 在州东二十里。
列子观 ,在州东圃三十里。
《白衣堂 》在州西南孙家园。
荥阳县
护圣寺 在县治东。明永乐十一年建,景泰五年重修。
佛果寺 在县南门外,宋皇祐四年建。明洪武初置僧会司于内,成化十四年改建城内河阴县。
金山寺 在黄河之阴。明洪武元年遭河患,徙建之县西北。正统年重修。其东西水峪之间,尚有金山寺、银山寺遗迹。
文殊寺 在县西北二十里。创于金,明洪武年间,里人修建。宣德年,僧道通重修。
汜水县
镇国寺 在《虎牢》之地。
周固寺 ,在村西隅。宇文泰之族,世居周,其地有女祝发,立寺于此。
佛陀寺 ,在五云山南。明正统年,大变,寺僧净元重修,有碑。
等慈寺 ,去邑城东北二里。故郑州之墟,唐秦
王破夏建德以荐,阵亡者谓此等可慈,故名。唐石玠诗:“穹碑峙野草萋萋,字刻烟磨碧藓迷。未落夕阳牛砺角,多经秋雨蚓蟠泥。纷来牧竖频敲火,住过行人半认题。堕泪空遗千古恨,岘山愁绝等慈西。”
逍遥观 在竹川之内。金大德甲辰,黄冠李之完重修,有碑。
重阳观 在下窝西冈
开封府驿递考 府志
总数
开封府属驿站并协济及支发款,共原额银二十万九千七百九十四两九钱零。至康熙二十九年,除荒实征及协济、拨协、兑解、改解、留用、解司,现额银八万四千三百六十九两零,又经奉裁减银一万二千六百三十五两三钱零,通共夫马工料等项,岁共支解银七万九千六百九十九两二钱零。如遇闰月之年,“再行照例加给。设通省驿传道” ,驻札省城。
各州县
祥符县大梁驿,系省会之地,极冲。
陈留县马驿接壤大梁次冲。
杞县雍丘驿与陈留县同。途次冲。
通许县接壤。大梁稍冲。
太康县“东省饷鞘经由稍冲。”
尉氏县马驿接壤大梁次冲。
洧川县马驿与尉氏县同。途次冲。
鄢陵县简僻
扶沟县简僻
中牟县圃田驿接壤大梁次冲。
阳武县简僻
原武县简僻
封丘县简僻
延津县廪延驿间,于梁卫极冲。
兰阳县接壤。《大梁》稍冲。
仪封县与兰阳县同途,稍冲。
新郑县永新驿系南汝合路,极冲。
郭店驿系新郑县辖。腰站、南汝合路,极冲。陈州东省饷鞘经由,与太康同路,稍冲。
西华县简僻
商水县东省饷鞘经由,与陈州太康同途,稍冲。项城县简僻。
沈丘县简僻
许州马驿与临郾同途,兼接“洧川、襄城两路,差使极冲。”
郾城县马驿与临颍、西华同途,兼接襄城一路,差使极冲。
长葛县简僻
禹州清颍驿极冲
密县简僻
郑州“管城驿” 十字“极冲。”
荥泽县“广武” 与新郑同途,极冲。
荥阳县索亭驿次冲
河阴县简僻
汜水县“夫站” 与荥阳同途,稍冲。
开封府兵制考 府志
省城
“提督军务” 巡抚一员,驻札开封府标下左右二营。
原设抚标官兵,顺治十八年裁,康熙十三年复设。“经制” 兵一千名,内马兵二百名,步兵八百名。官马四十四匹,兵马二百匹。
标下左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
分防
标下右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以上二营千把总内,每年轮派三员,分防郑州、通许、尉氏。
镇守河北总兵官一员。驻札怀庆府。兼管辖开封营
王禄店营 原设“河北” 总兵官,驻怀庆府。康熙七年,移驻开封府,另设怀庆参将。八年,仍移总兵驻怀庆,裁参将。
“《开封城守》营” 都司佥书一员,驻札开封府。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分防杞县一员延津一员。
把总三员 。内分防荥泽一员,荥阳一员,王禄店守备一员
镇守南汝总兵官一员,驻札南阳府。兼管辖襄城营、陈州营
襄城营都司佥书一员,驻札襄城县;守备一员,千总二员,分防禹州一员,许州一员
把总四员 。内分防新郑一员,郾城一员,洧川一员,陈州营守备一员,驻札陈州。千总一员,分防太康。把总二员,分防扶沟一员,商水一员,总督提镇。旧制
总督河南军务一员。标下中、左、右三营,顺治初设,直隶山东河南总督,十五年裁,十八年,复设河南总督。康熙四年,裁并三省总督。八年,裁提督总兵官一员。标下中、左、右三营,顺治初设。康熙七年裁,十三年复设,十八年裁。
“镇守开归河南” 总兵官一员。标下左、右二营,顺治初设。十三年裁。
“援剿河南” 总兵官一员。标下中、左、右三营,康熙十四年裁。
开封府物产考 府志
粳 稻,属八府皆有之。出郑州者佳。其粒如霜,即《诗》所谓稌也。又一种曰籼,比于粳差小,其种甚早。今人号籼为早稻,粳为晚稻云。薯蓣 ,出祥符,一名诸薯。唐人呼为山药,盖避代宗讳蓣故也。《异苑》曰:薯蓣可食,土人谓之土薯,河内亦有之。
薏苡仁 ,许、颍田野多种之,土人采食焉。汉马援载还,而人疑为珠者,即此。
梨 出郑州,有二种,一曰“香水梨” ,一曰“鹅梨” ,大如瓶,落地则碎,土人以布囊承之。其味甘脆,食之可以解烦渴。
芜菁 即蔓菁也,州县皆有之。似松而小,有台,一名封,一名须。《尔雅》曰:“须,薞芜是也。” 今俗谓之台菜,陈楚之间谓之蘴,赵魏之间谓之大芥。《图经》云:“其根冬收,可以备饥岁。”
芙蕖 ,出陈许陂泽间。《尔雅》曰:“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花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 《古今注》曰:“一名水芝,一名水花。” 又曰:芙蓉,即荷华也。《楚词》所谓“搴芙蓉兮木末” 是已。萱草 即谖草也,州县皆有之。其草可以忘忧,《诗》所谓“焉得谖草” ,言树之背是也。一名丹棘,一名鹿葱,其花名宜男。《风土记》云:“妊妇佩其花,可以育男。”
蓝 ,州县皆有之。《尔雅》曰:“葴马蓝,染草也。” 即今大叶冬蓝为淀者是。《礼记月令》曰:“仲夏之月,民无刈蓝以染。” 郑氏云:“为伤长气故也。” 后汉赵岐尝就医偃师,道经陈留,见居人皆以种蓝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慨其遗本植末,遂作赋以伤之。即此也。
“红花 ” 出扶沟、鄢陵,溃膏可以染丝枲。他属如西平等县亦有之。
𦵧 ,出密县大隗山。《山海经》曰:“𦵧草,状如蓍而毛,青华白实,服之不夭,可以己腹病。”
玉簪花 ,出祥符,一名鹤。秋开白花,状类簪,故名。
远志 ,出祥符,俗传产于尧门者佳。《尔雅》云:“葽绕蕀蒬。” 郭璞云:“即今远志也。” 似麻,黄赤花,叶锐而黄,其上谓之小草。《广雅》又谓之葽蒬。
羊蹄根 出陈留陂泽中,一名蓄生。《诗》云“言采其蓄。” 即此。
麻黄 ,出中牟县龙脊山。
杏仁 出陈州
“威灵仙 ” ,出尉氏。
葶苈 ,出扶沟,《尔雅》谓之蕇。实、叶俱类芥,一名狗荠,一名丁历,一名大适。陶隐居云:“今近道多有之,子细黄,至苦是也。”
榆 ,出颍川,《尔雅》谓之。��又,白榆、白枌,汉成帝河平二年,旱伤麦,民食榆皮。故魏应据《与庞恭惠书》,亦以植榆为利民之术云。《博物志》曰:“食枌榆,则眠不欲觉。”
紫荆 出郑州。《广志》有二种:一曰楚,即《诗》所谓“朿楚” 也;一曰牡荆,赤茎大实是也。昔伍举将入郑,与声子遇诸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又《孝子传》。
曰:古有兄弟,意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阴,叹曰:“木犹欣聚,况我而殊哉!” 还为《雍和》,即此也。
鹅 有二种:一曰“𪀉鹅”,一曰“驾。”�《卞子》曰:“鹅姓顽而傲”,盖鹅峨首似傲,故名曰鹅。今𪀉鹅多出郑、邓,而鴐鹅则中牟之陂泽间有之。
鲤 鲂 出黄河。《诗》所谓“岂其食鱼,必河之鲂之鲤” 是也。鲤一名鳣鲤,即今之赪鲤也。《神农书》曰:“鲤最为鱼之主。” 今人以盘水养之,虽困,鳞不反白,盖健鱼也。鲂一名魾比,即今之青鳊也。《郊居赋》曰:“赤鲤青鲂,细鳞缩项” ,鱼之美者二鱼。洛水、伊水亦有之。
獾 ,州县田阜之间多有之。《淮南子》曰:“獾为曲穴,阴以防雨,景以蔽日。此亦兽之智也。”
全蝎 出陈留
班猫 出商水
铁 出禹州。《禹贡》:“璆、铁、银、镂同贡” ,以其可以备器用也。在汝南州县,所产尢多。旧俱有冶,今废。弓 ,各府皆有之。出陈州者,坚劲可用。
瓷器 ,出禹州神后山。
谷属
麦 ,黍 ,稷 ,菽,粱 ,芝麻 ,薥秫 ,荞麦,黄豆 、黑豆 、菉豆 、扁豆、豌豆 、豇豆 、刀豆。
菜属
东瓜 、黄瓜 菜瓜 、丝瓜、莴笋 、芋头 、匏子 葫芦、茄子 、白菜 、芹菜 、芫荽、莙荙 、茼蒿 、菠菜 葱、韭 、笋 、蘑菇 、萝卜、芥菜 、黄芽菜。
果属
苹果 沙果 花红 核桃文官 葡萄 莲房 柿藕 榴 枣 桃杏 梅 李 瓜花属
牡丹 ,芍药 ,荷花 ,鸡冠,金盏 ,木槿 ,蔷薇 ,石竹,海棠 ,马兰 ,月桂 ,菊葵 ,腊梅 ,凤仙 ,紫茉莉,紫丁香 ,千叶榴。
木属
松 柏 杨 柳椿 槐 榆 桧楮 桑 柘 桐楸 楝 棠。
草属
蓼 ,藻 ,𬞟 ,蒲,苇 ,荻 ,茅 ,蒿,莎 ,蓬 ,稗 ,马鞭,蒺藜。
药属
麻黄 甘菊 枸杞 桑白地黄 五加 香附 菟丝蛇床 艾叶 防风 苍术黄蓍 柴胡 前胡 黄芩桔梗 半夏 蒲黄 麦冬柏仁 瓜蒌 楮实 葛根益母 楝根 车前 茜根苦参 百合 杜仲 连翘黄精 南星 菖蒲 石斛茱茰 天冬 紫苏 旋复荆芥 地丁 牵牛 瞿麦薄荷 水蓟 草麻 茵陈蝉退 商陆 茺蔚 芡实白藓 元参 樗白 地榆漏芦 青黛 射干 何首乌。《青木香 》。“金银花 。” 《地骨皮 》。《萝卜子》,《天花粉 》。“《黄蜀葵 》《王不留行 》。” 《夏枯草》。《威灵仙 》。《酸枣仁 》,《天仙子 》。《刘寄奴》。《牛旁子》。
鳞属
鲫 ,鲶 鲢。
介属
蟹 虾
羽属
雉 ,鸡 鸭 ,鸽鹑 鸠 鹊 鹳燕 莺 ,雀 鸦。
《鸨 》“鹭 雁 啄木” ,“杜宇 布谷。”
毛属
牛 马 骡 驴羊 豕 狼 犬兔 ,猫 鼠 狐貉。
虫属
蚕 蜂 蝉 蝇蚊 萤 蚓 蝎蚁 ,虾蟆 ,蜣螂 ,螽斯,蝙蝠 蝎虎 螳螂 ,蜻蜓,蝴蝶 ,蟋蟀
货属
丝 、绵 、缣 、䌷布 、苎 、麻 、蜡、靛。
以上三十四州县,大略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