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四百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四百十九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四百二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四百十九卷目录

     怀庆府部汇考二

      怀庆府城池考

      怀庆府关梁考

      怀庆府封建考

      怀庆府公署考

      怀庆府学校考

      怀庆府户口考

    职方典第四百十九卷

    怀庆府部汇考二

    怀庆府城池考        府志

    本府。河内县附郭。

    怀庆府城 ,即古野王城。元至正二十二年增筑,明洪武元年重筑。周围九里一百四十八步,高三丈五尺,广二丈,池深二丈五尺,阔五丈。角楼四,敌台六,警铺三十九。成化正德间,知府倪颙、周举重修。隆庆二年知府纪诫、万历十四年,知县黄中色继修。崇祯十四年,知县王汉重修,增高五丈,外阔三尺,易四门楼以砖:东曰《朝曦》,西曰《万成》,南曰《朔南》,北曰“拱极。”

    皇清顺治十二年知县孙灏修。康熙二十七年知府。

    刘维世重修四门楼,缘壕栽柳数百馀株。时霪雨,倾塌西面城墙十馀丈,知县李橒重修。《旧传》城为卧牛形,穿城济水为肠,景贤书院池为肚,土地祠前小塔为脐,西门外池为眼,俗呼“牛眼。”

    《池见县志》

    外州县

    济源县城 ,“隋开皇十六年建。明景泰四年,知县李衍增筑。周围五里二百五十步,高二丈五尺,广二丈,池深一丈,阔二丈五尺。成化十九年重修。崇祯十一年,知县卢时升改筑砖城。” 修武县城 始建未详。明洪武初增筑,周围四里,高二丈,广一丈,池深一丈,阔二丈。景泰初,知县郭应诚重修。东西南、北门四座:东曰迎晖,西曰“归化” ,南曰“阜民” ,北曰“仰高。” 门各有楼。正德间,知县冷宗元重修。嘉靖十四年知县贾如愚、隆庆三年知县李可爱继修。万历十年知县赵可学、二十年知县邵炯继修。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知县李启泰重修。

    武陟县城 ,唐武德四年始筑。明洪武年间,知县苏辉、景泰三年,县丞熊美继修。四围四里七十七步,高二丈,广一丈,池深一丈五尺,阔亦如之。天顺三年,知县王玺重修。嘉靖间,知县于槁增角楼三、小堡四。万历间,知县郭汝器、秦之英继修。崇祯十年,知县侯君擢重修,易埤为砖。

    皇清康熙十年知县彭际盛,十四年知县高宫。二十

    六年知县李春相继重修。

    孟县城 。金大定中,因孟州故城有河患,徙今治。防御使么公始筑城。明景泰三年,知县贾珍增修,周围九里三十步,高二丈八尺,广一丈,池深二丈,阔二丈二尺。正德四年,知县刘澄改修,易堞以砖,增置四门楼:东曰“寅宾” ,西曰“凝翠” ,南曰“歌薰” ,北曰“拱极。” 万历三十二年,知县万时俊重修。崇祯六年,知县余宗重修。崇祯十四年知县张兆罴重修。

    温县城 唐武德四年建。明景泰元年,知县虞廷玺重修。周围五里三十步,高一丈五尺,广一丈,池深一丈,阔一丈二尺。嘉靖三十年,知县孟津重修。万历三十七年,知县王承在改南门于东南。天启二年,知县马贡仍改正南。崇祯十二年,知县张兆罴重修。

    怀庆府关梁考        府志

    本府。河内县附郭。

    大斛关 在府城北太行山,唐置。

    碗子城关 在府北太行山畔。

    丹河桥 在府城北十里。

    沁河桥 在城北二里。每岁孟冬修筑,其费征派民间。万历十年,知府朱公期至,请以存留易米银修桥,节省甚多,民大德之。今存留悉皆裁解。每岁详请发河库银五十两并丹河桥银四十两,而实费数倍,仍累民间,非经久可行之道也。

    举仙桥 在府城内县署西。旧传桥成时适邑人谢景修升仙于此。

    利津桥 在府城内西街。

    览胜桥 在府城内东街。

    指方桥 在府城内东街。

    沁水渡 在府城北

    外州县

    轵关 ,在济源西,两山相交,势颇险阻。战国时置。“齐河清二年,诏司空斛律光督五营军士,筑戍于此处。”

    狐岭关 在济源西

    邵原关 在济源西一百二十里。

    通济桥 在济源东门外,金大定间建。

    临济桥 在济源东南

    亚桥 在济源东五里

    龙渠桥 在修武东关外,知县朱政建。

    西七里桥 在修武西,知县任辙重建。

    政济桥 在武陟东北沁水上。明天顺初,知县王玺建。正德元年,知县江璋造舟为梁。每岁九月为木桥,以便往来。

    黄河渡 在武陟东南六十里,南岸属荥泽。河阳古关 ,在孟县西南。野水渡,即古孟津,又名富平津。

    穀旦桥 在孟县城北十五里溴水上。明永乐年间知县靳礼建。万历间知县杜应楚易以石。东马桥 在孟县城东三里湨河上。明永乐间郭思叔建。

    禹寺桥 在孟县西北十五里大涧上。

    侯村桥 在孟县西北二十里大涧上。

    河阳渡 在孟县南十八里,即古小平津。白波渡 在孟县西南,今名“渡口。” 汉高祖暨金娄室、元世祖渡师处。

    溥济桥 在温县城东门外。

    汲引桥 在温县城西门外。

    《府志》
    未载关梁

    各县志

    斗门桥 在济源碑子村北。

    锺公桥 在济源锺王村东。明万历三十五年,赵村民郭学等建。

    济石桥 在济源县西北龙潭上。

    干沟桥 在济源县张金村东。明崇祯六年,本村民张来厢建。

    南渡 在济源县南

    枋口渡 在济源县

    南陈渡 在济源县

    关阳渡 在济源县

    广德桥 在修武县东北里许,知县宋师祁建。“孔村桥 ” ,在修武县。

    平政桥 在修武西四里许。康熙年间,知县宋师祈易木为石。至三十年,霪雨倾圯,邑人吴文锦捐赀倡募重修。

    马道河桥 在修武县

    平陵桥 在修武县

    曹村桥 在修武县

    北三里桥 在修武县

    黄河关 在孟县南黄河北岸。

    干沟桥 在孟县城西二十里,明万历年间建。陈村桥 ,在孟县城东北二十里沇水上。

    怀庆府封建考        府志

    《孟涂》国 夏时封。今孟县。

    隰国 炎帝后姜姓

    苏国 己姓子。在夏曰伯潞。《史》云:“今怀之武德有古苏城。”

    郗国 己姓在野王西北。

    雍国 ,《左传》:“雍文之昭也。”

    邘国 ,武王子封。《左传》:“邘,武之穆也。”

    邢国 《汉志》:“邢丘,故邢国,周公子所封。”

    向国 周向姜国

    《怀国 寰宇记》云:“管蔡废绌,康叔初封为怀侯。李侯 ,秦攻赵邯郸,且降,傅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胜,分家财飨士,得敢死者三千人,李同与赴秦军,秦军退,李同死,封其父为李侯。”

    殷王司马邛 ,邛,赵将,定河内,数有功。汉元年,项羽立邛为殷王,王河内。

    河阳严侯陈涓 ,汉元年起于砀,以二队将从汉击项籍,定齐地,封侯。孝文间,子信嗣。

    平皋炀侯刘它 ,汉六年,以《砀郡长》初从功比轶侯,五千八百户。实项氏,赐姓刘氏。孝惠五年,子远嗣。

    河阳齐侯其石 ,以中谒者从入关,汉定诸侯,封五百户,功比高湖侯。子安国嗣。

    埤山侯其章 石曾孙,元鼎四年封。《潞史》埤山、河阳地。

    甯侯魏遫 ,以舍人从砀入汉,以都尉击臧荼功侯,千户。孝文十六年,子连嗣。

    轵侯刘朝 ,以《孝惠子》侯。

    轵侯薄昭 ,高祖七年,为郎从军,十七年,以中大夫迎帝于代,以军骑将迎皇太后,侯,万户。子戎奴嗣。

    轵侯李寿 ,以将军再击北域,得王侯二千户。山阳侯张当居 父尚以楚相,王戊反不听,死事,子侯。

    邘侯李寿 ,以新安令史得卫太子侯,一百五十户。

    临蔡侯都嵇 ,武帝封。食邑河内。

    东汉

    山阳公刘荆 ,建武十五年封。

    安国亭侯袁汤 ,以预议定策封侯,食邑五百户,即今孟县城北之安封。

    三国

    野王侯曹洪 ,洪累从征伐有功,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温侯吕布 》,布既诛卓,以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

    山阳侯向靖 ,宋武帝封。

    河阳侯王元邈 ,齐高祖时以平沈攸之功封,谥曰:“壮。”

    元魏

    山阳侯李佐 。佐有文武才干,累迁冠军、怀州刺史,赐爵山阳侯,寻加安南将军、河内公、轵县侯。《冠赞 》,姚泓灭秦、雍人千有馀家,推赞为主,归顺,拜绥远将军。其后秦、雍之民来奔河南、荥阳、河内者,户至万数。拜赞安远将军、南雍州刺史,封轵县侯。

    野王侯吕温 ,以陷陈功,赠平远将军、豫州刺史、野王侯,谥曰“敬。”

    河内公《常珍奇 》《珍奇》为《宋司州》刺史遣使请降显祖以珍奇为持节平阳将军豫州刺史河内公。

    河阳县开国侯李苗 ,梓潼涪人。尔朱世隆逼京邑,苖与贼𩰚,浮河而没。帝闻哀伤,赠车骑将军,封河阳侯,邑一千户。子昙嗣。

    平皋子张恂 上谷人太祖深器异之帷幄密谋颇预参议赐爵平皋子。

    “河内侯樊观 ,陈留人。为南兖州刺史,以功封河阳公。豆卢宁 永安昌黎,徒河人,燕裔。孝武西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邑五百户。大统元年,除前将军,进爵为侯,增邑三百户,拜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进封为公,增邑五百户。” 《北齐》

    河阳王《高孝瑜 》《孝昭帝》皇建时封。

    后周

    武德郡公宇文神举 ,《周文帝》之族子。建德三年,自京兆尹出为《熊州》刺史,齐人惮其威名。及帝东伐,从下《并州》,即授刺史。州即《齐氏》旧都,多有奸猾,神举示以威恩,远近叹服。封武德公、修武县侯。韦艺 ,字世文,武帝时,赐爵修武侯,以破尉淳功,改封武威县公,以《修武》县侯别封一子。

    温国公齐主高纬 ,建德六年封。

    《修武公》侯莫陈琼 ,上柱国崇之弟,历位荆州总管。《大象》二年,封修武公,进位上柱国。

    河阳郡公李纶 ,陇西成纪人,李弼第四子,最知名,有文武才用。以功臣子少居显职,封河阳子。长稚嗣。

    河阳侯樊叔略 其父观为河阳侯高氏用事诛之叔略奔关西周文帝器之引置左右授都督赐旧爵河阳侯。

    河内县男慕容三藏 ,绍宗子。开皇中,以功封河内公。独孤信 ,独孤皇后之父。信自梁还北,大统三年,至长安,赦罪复职,拜领军将军。仍从复弘农,破沙苑,封河内郡公。十三年,大军南讨,时以蠕蠕为寇,令信移镇河阳。十四年,进位柱国大将军。次子善嗣。

    修武县公《杨约 ,素》之异母弟。

    山阳郡公李绎 ,《霍王元轨子》。

    《山阳郡王李缄 》。《通王谋子》。

    河内郡王李潭 深《王悰》子,宪宗孙。

    山阳郡公《杜德俊 》,《伏威子》。高祖时封。

    河内郡公苏珦 ,蓝田人。以户部尚书封河内。

    考证

    郡公

    济源县男王忠嗣 ,华州郑人。天宝元年,以河东节度使进封公。

    河内公常衮 京兆人衮为相散官才朝衣而无封爵郭子仪言于帝遂加银青光禄大夫封河内公。

    温国公司马光

    孟王元俨 ,少奇颖,仁宗累拜太史,历河阳三城节度使,封“孟土。”

    卫王 ,太祖子。封于怀,寻卒。

    郑王瞻峻 ,仁宗第二子。初之国凤翔,寻迁怀庆,谥曰靖。子《奇铣》嗣,谥曰简。《简王》世子殇,世孙《祐衿》嗣,是为康王。康王无子,东垣王嗣,谥曰懿。子《厚烷》嗣,以建言谪发,寻复国,谥曰恭。恭王子载堉已封为世子,疏请让国,载玺不报。再疏上,制曰“可。” 载玺嗣,是为敬王。王薨,仲子《翊铎》嗣。遭闯逆之变,今府第鞠为茂草矣。

    《盟津王 简王》第三子。

    《东垣王 简王第四子》。

    《繁昌王 简王》第九子。

    《庐江王 简王》第十子。

    《德庆王 》恭王第二子。

    《保平王 》《让国世子》《载堉》之孙。

    《考城王 》,即翊铎,后嗣国。

    附郡人爵封

    “《河东公子》夏 ” 温人,孔子弟子。

    阳平侯《蔡义 》,河内温人。以丞相封,谥曰《节侯》。《宜陵侯息夫躬 》孟人

    高武侯傅喜 温人哀帝祖母定陶傅太后从父弟以大司马封谥曰:《贞侯》。

    《昌武亭侯司马遗 》温人。

    关内侯司马芝 字子华,河内温人。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

    高阳乡侯常时 ,河内温人林之子。以山阳太守封。

    河津亭侯司马懿 ,文帝即位封,又进封安国乡侯。黄初五年,改封向乡侯。二乡皆在孟县境内。

    “安昌侯司马攸 ,武帝同母弟,后封齐王。东平陵公。” 赵酆 ,温人。

    河内公郭默 河内人

    南宋

    曲江县侯向靖 ,字奉仁,河内山阳人。永初间,以佐命封,位太子左卫。卒,加散骑常侍。

    元魏

    广平公张蒲 ,字元则,修武人,攀之子。明元即位,以内都大官赐爵泰昌子,后改“寿张子。” 太武间,为相州刺史。卒于官。赠平东将军、广平公,谥曰《文公》。

    修武侯张昭 ,蒲子。以功臣子袭父爵寻以功进爵修武侯。子昶嗣。

    昌国子张《灵符 》,昭次子。和平中封,累进光州刺史。“立中将军。”

    谯王司马《文思 》,河内温人休之子。世祖时,以征南大将军封。

    《琅琊王》司马楚之 ,字德秀,温人,晋宣帝弟馗之八世孙。以安南大将军封,谥“贞王” ,子金龙嗣。濮阳县子《常景 》,河内温人,字永昌,爽之孙,文通子。普泰中,以预诏命之勋封。

    北山侯张安祖 ,河阳人,袭世爵。

    苍梧公司马景之 ,字洪略,温人。晋汝南王亮之后。太宗时封。卒,赠汝南王。子师子嗣。

    淮南公司马国璠丹阳侯。司马叔璠 ,温人,晋安平献王孚之后。世祖平统万,兄弟俱入魏国,璠赐爵淮南公,叔璠安远将军、丹阳侯。

    温县侯司马灵符,宜阳于司马道寿 ,灵符叔璠长子。《神麚》中与弟道寿归魏,灵符封温县侯,《道寿》封宜阳子。后灵符卒,子《惠安》嗣。

    东海公司马天助 ,温人。晋骠骑将军元显之子。刘裕自立,归,除东平将军、东海公。子元伯袭,后降温县子。

    渔阳县子司马悦 宗《庆宗》,金龙子。累仕至豫州刺史,以功封。

    北齐

    须昌县公司马子如 ,字尊素,温人。齐受禅,以

    翼赞功封

    荥阳郡公司马《消难 》,字通融,子如子。

    北周

    广城郡公段永 ,字永宾,河阳人。初封《沃阳县伯》,累以战功进爵为侯,寻封公。谥曰“恭。”

    琅琊伯司马裔 ,字遵引,楚之曾孙,谥曰《定隋》。

    南阳郡公张衡 ,字建平,河内人。义宁中,追封《唐》

    户部尚书王琚 ,河内人。以诛“奸党” 有功,封赵国公。

    范阳县男张廷圭 ,济源人。以少府监封。谥《贞穆》。

    祁连郡王李元淳 流寓河阳,有祖茔。见《孟县志》。

    昌黎伯韩愈 ,河阳人。

    雁平郡王王智兴 ,字匡谏,怀州温人。元和中。

    以功封。卒,赠“太尉。”

    祁县子温造 ,字简舆,河清人。河阳节度使,以尚书右丞封。

    南阳男张《建封 》孟人。

    秦国公向拱 ,字星民,河内人。太平兴国初封。卒,赠中书令。

    魏国公冯拯 ,字道济。父俊,周太祖时从居河阳,太宗时,以集贤殿大学士封。

    魏国公许衡 ,河内人。谥《文正》。

    东平郡公吕戜 ,字伯充。仁宗即位,召拜侍读学士。卒,赠公,谥《文穆》。

    渤海侯吴公祖 ,字景庄,孟州人。累迁建兴、汀、福四路总管,追封侯,谥“正肃。”

    孟国公萧让 ,字仲谦,武陟人。累官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司,追封公,谥“忠肃。”

    戚畹附

    崇祖侯 ,河内温人,傅太后之父。元帝崩,哀帝即位,尊傅太后、恭皇太后,追尊后父为崇祖侯。崇祖侯同产弟四人,子孟,中叔子元,幼君。傅喜 子孟子至大司马,封高武侯。

    《傅晏 》中叔子,亦大司马封孔乡侯。

    傅商 《幼君》子封汝昌侯为太后父崇祖侯后更号崇祖曰:“汝昌哀侯。”

    三国

    《毛嘉 》明,悼毛皇后父河内人。太和元年,后立,拜嘉骑都尉,又进为奉车都尉,宠钖隆渥。顷之,封博平乡侯,迁光禄大夫。青龙三年,嘉薨,追赠光禄大夫,改封安国侯,增邑五百户,并前千户,谥曰“节侯。” 四年,追封后母为野王君。

    《向宗良》,向宗回 ,河内人,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之弟。后崩,哲宗追念不已,乃数加恩两舅,皆位开府仪同三司,而自敏中以上,三世亦追列王爵。

    怀庆府公署考        府志

    本府

    察院署 在府治西,今改“总镇公署。”

    分守河北道 旧在察院西,后并为总镇公署,乃改建府治西南。

    怀庆府署 :在城之中,明洪武三年建。

    皇清知府龚其裕重修。

    军厅 在府署内

    督粮厅 、河捕厅 :俱在府署内。

    经历司 照磨所 俱在府署内。

    司狱司 在府署内。今废。

    阴阳学 、医学 俱在府治西南。

    清化镇督捕公署 在河内县东四十里。河内县察院 在县治东。

    河内县县署 在府治东南。明洪武三年建,嘉靖二十四年重修。

    河内县县丞宅 在县堂东。

    河内县“主簿” 宅 在县堂西。

    河内县典史宅 在县治二门内东。

    河内县清化镇税课局 在县东北四十里。《外州县》:

    济源县县署 在宣化街东。隋开皇十六年建,明洪武十年修。

    皇清顺治元年,寇毁。康熙二十五年,知县尢应运重。

    济源县主簿宅 在县宅东。

    济源县“典史” 宅 在簿宅前。

    济源县巡检司 在卲原关。

    济源县阴阳学 在县治西。

    济源县医学 :在县治北。

    修武县察院 在县治东。

    修武县县署 在城中。明洪武五年建。成化七年、弘治十一年、正德元年继修。

    皇清顺治十四年,知县卜永升重修。

    修武县县丞宅 在县治左。

    修武县典史宅 在县治右。

    修武县阴阳学 在县治东。

    修武县医学 在县治西。

    武陟县察院 在县治东。

    武陟县县署 在县内西北。洪武四年建。正德元年、万历十五年继修。

    皇清顺治十四年,知县赵奠丽增修。

    武陟县县丞宅

    武陟县典史宅

    武陟县阴阳学 、医学 俱在县治南。

    孟县察院 “在县治东。”

    孟县县署 在城内正中。明洪武三年,同知黄道建。正德十三年、万历十九年修。

    皇清顺治元年,寇毁。十一年,知县刘普重修。

    “孟县主簿” 宅 在县堂西。

    孟县典史宅 在旧县丞宅南。

    孟县阴阳学 、医学 俱在县大门外。

    温县察院 在县治东

    温县县署 :在城内正北。明洪武四年建。景泰三年修,万历九年重修。

    皇清康熙二十四年,知县滑彬增修。

    温县典史宅

    温县阴阳学 ,在县治东。

    温县医学 在县治右

    丰储仓 在府治东北。本府刘维世捐俸重修廒房,积谷赈贫。

    预备仓 在府治南。本县李公橒捐俸增建廒房三间,各县皆有。

    常平仓 府治及六县皆有,即义仓。

    养济院 在府北郭,各县皆有。

    漏泽园 在府四郭及六县皆有。

    怀庆府学校考        府志

    本府

    怀庆府儒学 在府治东南隅。

    先师殿五间,东西庑各十二间,戟门三间。《名宦乡》

    贤祠各三间。棂星门、屏门、左右坊门、“泮池,俱至元间怀庆路判官杨果创建。明洪武间知府王兴宗重修。正统间知府高奉、正德间知府徐以贞、嘉靖间知府孟重相继重修。”

    皇清知府彭清典、知府龚其裕次第重修。

    启圣祠 在府学。明嘉靖间诏建。

    敬一亭 在府学。明嘉靖间,诏建御制《敬一亭箴》及“视听、言动心” 五箴,共碑六通。

    皇清御制《万世师表》扁一面、《孔子赞》石碑一通,四配。

    赞石碑一通

    文昌阁 在府城上东南隅。

    奎楼 在府学圣路东南。

    明伦堂 “在府学右。”

    御书楼 在“明伦堂后。”

    教授宅 在“明伦堂后。”

    训导宅 在二门右

    河内县儒学 在县治西。

    “先师殿” 东西庑:戟门。名宦祠。“乡贤祠。” 棂星门。屏门。

    左、右坊门“泮池。明洪武间,知县陶晟重建。正统九年典史官原,正德间知县高杰、县丞苏征,嘉靖间知县王济民、胡玉玑,万历间知县侯加采、卢梦麟、《传》弘都崇祯间知县周而淳。”

    皇清知县孙灏、教谕冯天培各重修。

    奎楼 在南城上。知县李橒、训导焦栻重修,督工义民常立正。

    启圣祠 知县李橒、训导抗冠世重修。敬一亭 ,今废。

    “明伦堂 ” “在大成殿后。”

    教谕宅 在文庙左

    训导宅 在明伦堂西

    外州县

    济源县儒学 在县治东南。

    先师殿东、西庑:戟门、名宦祠、“乡贤祠” 、棂星门、“泮池。”

    俱元至元十年知县刘源创建。明洪武间知县王继成、县丞齐威重建。天顺间知县段永、嘉靖三十九年知县李资元、万历四十四年知县石应嵩,“相继增修。”

    皇清顺治十四年,知县夏霖、康熙间,知县尢应运“重。”

    奎楼 知县尢应运重修。

    文昌阁 ,“知县尢应运重修。”

    启圣祠

    敬一亭

    明伦堂

    教谕宅 俱在“明伦堂后。”

    训导宅 在文庙东

    修武县儒学 在县治西南。

    先师殿东、西庑:戟门、名宦、乡贤祠、棂星门“泮池。”

    奎楼 金天会间,知县翟中舍建。元至元间,知县蒲察重建。明永乐十年,主簿王献、十二年知县刘昭改建。成化“间,知县汪翰、正德间知县冷宗元、赵可学,万历间知县卲炯,相继重修。”

    皇清康熙十六年,知县宋师祁。二十年,知县李启泰。

    二十八年,知县张明远相继修葺。

    启圣祠

    敬一亭

    明伦堂

    教谕宅

    武陟县儒学 在县治东南。

    先师殿东、西庑:戟门、名宦、乡贤祠、棂星门“泮池。”

    文昌阁

    奎楼 俱元至正十年县尹于诚建。明洪武间知县苏辉重建。正统“间知县何翕、正德间知县谭鲁相继重修。”

    皇清顺治十二年知县。赵奠丽康熙二十七年知县。

    甘国垓重修

    启圣祠

    明伦堂

    敬一亭

    教谕宅

    训导宅

    孟县儒学 在县治东南。

    先师殿东、西庑:戟门、名宦、乡贤祠、棂星门“泮池。”

    奎楼 旧在下孟州三城内。金大定戊申,徙建县治东南,寻废。元至元间,知州梁世英因旧址重建。明洪武间,同知韩进重建。成化“间知县孙芳、嘉靖间县丞黄知常,万历间知县武元谟相继重修。”

    皇清康熙十四年,知县胡希铨重修。

    启圣祠

    敬一亭

    明伦堂

    教谕宅

    训导宅

    温县儒学 在县治正南。

    先师殿东、西庑:戟门、名宦、乡贤祠、棂星门“泮池。”

    奎楼 旧在县治东南。元至正十二年,县尹耶律惟谦创建。明洪武间,知县沃野重建。嘉靖间,知府王德明檄县徙置正南。

    皇清顺治十五年,知县郭仰重修。

    启圣祠

    敬一亭

    明伦堂

    教谕宅

    训导宅

    怀仁书院 在府治东,知府詹启东建以课士。昌黎书院 在河内县署西,系文公庙。万历十九年知府詹启东、推官王知坚修。

    “太守刘公书院 ” 在东郭沁河上。

    启运书院 在济源县西门外泷河北。万历三十年,知县史《记言》创建。

    书院 在武陟县儒学后,知县秦之英创建。“同寅书院 ” 在孟县署东北隅,明嘉靖十五年知县胡大绅建。

    “造士书院 ” 在孟县察院前,即府馆。

    邑侯李公书院 ,康熙三十一年奉免钱粮,县庭闲可罗雀。李公橒集生童,讲《四子书》,终岁无倦,阐精析微,俨师塾焉。邑之人士感其德教,卜地于城之东郭,修建书院。

    河内县学田 ,两学共地八顷三十八亩二分八釐,坐落利上、利下、崇上、崇下、宽平、万易等里。明万历三十一年,知府王命爵、河内知县袁应泰创置,以养两学寒士。

    义学 在府治西。知府刘维世捐俸延师设教。社学 府城内各县村镇皆有。

    怀庆府户口考     通志府志合载

    历朝总额

    《河内郡》户二十四万一千二百四十六,口一百六万七千九十七。

    《河内郡》,户一十三万三千六百六。

    《河内郡》户五万五千三百四十九,口三十一万八千一百二十六。

    《河内郡》户三万二千三百一十一,口八万八千一百八十五。

    《济源郡》户三万三千四百八十一,口七万一百六十九。

    怀庆路户三万四千九百九十三,口一十七万九百二十六。

    洪武二十四年,户三万一千二百九十四,口一十九万六千六百九十。永乐十年,户三万八千二百二十七,口二十八万九十八。成化十八年,户五万六千六百三十一,口四十三万五千三百。嘉靖三十一年,户五万七千六百七十八,口四十二万一千八百九十六。

    《皇清》总额:

    河内县 按见在人丁三万二千八百三十八丁,内,除各职役优免外,实征丁银二千七百九十四两七钱四釐。

    收怀庆卫见在活丁七百七十四丁,实征丁银三百四两九钱。

    共实征:银三千九十九两六钱四釐零。

    济源县 每丁五分,共丁一万三千六百三十三丁,除逃亡外,实在活丁九千二百一十七丁,共丁银六百八十两六钱五分。除各职役优免外,实在活丁七千八百五十一丁七分,实征银四百一十九两八钱九分一厘。

    今按:见在活丁一万一千六百二十七丁,内,除各职役优免外,实征丁银五百六十三两六钱六分。

    修武县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人丁,俱无中下。每丁征银八钱,下上五钱,下中二钱四分,下下九分。

    《旧志》:原额三等,共丁一万三千七百四丁,除逃亡外,实在活丁二千七百二十五丁,共丁银二百五十四两四钱六分。除各职役优免外,实在活丁二千七十一丁,实征银二百三十四两八钱四分。

    今按:“见在活丁五千六百七十二丁。”

    外“收并卫所见在活丁” 二百三十二丁。

    新收更名“见在一十丁。”

    共实征丁银五百四十六两六钱五分。

    武陟县 上上,每丁征银九钱,上中八钱,上下七钱,中上四钱八分,中中四钱,中下三钱二分,下上一钱八分,下中一钱,下下六分。

    《旧志》:原额三等,共丁一万九百七十三丁,除逃亡外,实在活丁九千二百二十三丁,共丁银九百六十一两四钱。除各职役优免外,实在活丁七千六百二十四丁,实征银九百一十三两四钱三分。

    今按:见在活丁一万三千九百八十八丁,内除各职役优免外,实丁银一千六百三两八钱九分。

    康熙八年四月内,新收更名里见在人丁五十八丁三则派银不等,共派丁银四两二钱六分。康熙八年四月内,并收怀庆卫见在人丁三百七十五丁,实征丁银一百五十四两四钱。孟县 上上每丁征银三钱,上中二钱五分,上下二钱,中上一钱五分,中中一钱,中下八分,下上六分,下中四分,下下二分。

    《旧志》:原额三等,共丁三万八千七百二十六丁,除逃亡外,实在活丁一万一千四百四丁。共丁

    银六百七十二两六钱四分。除各职役优免外,实在活丁九千七百六十四丁,实征银六百二十三两四钱四分。

    今按:“见在活丁二万一千一百九十四丁。新收并卫所见在活丁一百一十四丁。”

    共派丁银七百八十二两八钱八分。

    温县 上上,每丁征银九钱,上中八钱,上下七钱,中上六钱,中中五钱,中下四钱,下上三钱,下中一钱八分,下下五分六釐。

    《旧志》:原额三等,共丁一万六百七丁,除逃亡实在活丁八千八百九十二丁,共丁银七百九十两六钱七分二釐。除各职役优免外,实在活丁七千六百七十五丁,实征银七百五十四两一钱六分二釐。

    今按:见在活丁一万四千二百五十六丁,共派银一千一百六十三两六钱九分六釐。除各职役优免每年增减不等,见在丁银一千一百五十两三钱七分六釐。

    《卫丁 》旧额活丁二千二百一十二丁,实征丁银八百七十七两五钱。

    顺治十六年分,奉文归并附近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