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四百二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四百二十八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四百二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四百二十八卷目录

     河南府部汇考二

      河南府山川考上

    职方典第四百二十八卷

    河南府部汇考二

    河南府山川考上   通志府志合载

    本府。洛阳县附郭。

    邙山 在府城北三里。一名郏山。周筑王城,北抵郏山,即此。其山西自新安接洛阳、偃师、巩县一带,东汉诸陵及唐、宋名卿冢墓多在焉。《图经》曰:“北邙山,一名平逢山,金更名太平山。绵亘四百馀里,起关中,附二华而东,层层起伏,为状不一,随地立名,屹然峙河洛之中。” 按《道书》,“海内福地七十有二,邙山其一云。”

    谷城山 在府城北五十里。本名潜亭山。汉置谷城县,故名。瀍水出于其下。《左传》定六年,单子伐谷城,以定王室。即此。

    翠云山 在府城西北十里,即邙山最高处。树木森列,苍翠如云,故名。上清宫在其巅。朱超石《与兄书》曰:“登北邙远眺,众美都尽。”

    八将山 在府城西三十里。唐尉迟敬德与单雄信等战于此。

    秦山 在府城西南二十五里。起陕州,与邙山联体。其上三峰鼎峙,亦名“三山” ,相传周之三王陵也。

    阙塞山 在府城正南二十五里。郡之朝山也。一名伊阙,俗名龙门。郦道元曰:“伊水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 《春秋:昭公二十六年》,晋赵鞅使女宽守阙塞,即此两岩间。元魏胡太后崇信浮屠,琢为佛像,大小不可数计。其像之最大者,惟宾阳洞。

    周山 在府城南十五里。一名小亭山,山下有周谷。《水经注》引《皇览》曰:“周灵王葬于河南城西南山上。又名周山,在柏亭西。”

    香山 在府城南三十里,因旧产香葛,故名。旧有香山寺,即裴度《还带》处。唐侍郎白居易之墓在焉。

    玉泉山 在府城东南三十里。上有白龙祠,祠前有白龙潭。

    万安山 在府城东南四十里。一名大石山。汉时名石林。马融《广成苑赋》云“金门石林,殷起乎其中。” 是也。山高二千丈,危峰邃谷,冠乎洛阳。其麓有彭婆冢。又唐姚崇墓。

    黄华山 在洛阳县万安山之南麓,平坡之中忽起二峰,俗名“黄华堆” ,范文正公墓之祖山也。“委粟山 ” ,在府城东三十五里。魏明帝营圆丘于此,至今形尚存。

    大石岭 在府城西南新安界,来、濡之水经其南。

    凤凰山 在府城东北三十里,近平乐堡。山飞舞似凤形,故名。中有岭似骆驼,又名骆驼岭。八风谷 在洛阳县,其上多美石,作示固堂,尝采此石以作柱。《水经注》曰:“太和中,造太和殿于平城殿之东,阶下有一碑石” ,亦是洛阳八风谷之所产也。今失其处。

    大谷 在洛阳县,《东京赋》所谓“大谷通其前” 者是也。《董卓传》曰:“大谷距洛九十里。” 《注》云:“大谷口在故嵩阳西北八十五里,北出对洛阳故城。” 华延《洛阳记》曰:“城南五十里有大谷,旧名通谷,今失其地。” 以地势考之,当是水泉口。然二书里数不同,盖《注》所谓“九十里” ,指今城而言,《记》所称“五十里” ,指故城而言。要之,古洛阳面前,更无对出之口,则此为“大谷口” ,万无可疑。

    洛水 在洛阳县。源出陕西洛南县冢岭山。东北流,经卢氏、永宁、宜阳,入本县界,去城南五里许,历偃师,至巩县北十里入河,名洛口,一名洛汭。《禹贡》“东过洛汭” ,即此。亦名“什谷之口” 是也。此水全锺地灵,自黄帝以及成周,皆斋沐临水而获祯符,不止神龟负书一事也。

    伊水源 在洛阳县,出卢氏闷顿岭,经永宁、宜阳、嵩县,入本县界。由伊阙而北,转折而东,会洛水入于河。

    瀍水,源 在洛阳县,出谷城山,自高庙沟起,与九眼泉合,东南流,经孟津县二十里,始入本县界。由邙山西北注向东,至县后转折而东行,至

    《北瑶》始逶迤而入于洛。

    穀水 在洛阳县。《山海经》云:传“山之西有林焉,曰璠冢,穀水出焉,东流注于洛。” 《水经》云:“穀水出弘农渑池县南璠冢林穀阳谷。东北流历渑池,至新安,涧水注之,入于洛。”

    涧水 ,在洛阳县。《山海经》云:“娄山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涧水出焉,北流注于谷。白石山在新安县,涧水注谷,经七里桥南流,转东入洛。《水经注》云:“自下通谓之涧水”,为穀水之通称焉。甘水,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源出宜阳县眉城东,西南流入洛,其味甘,故名。

    孝水 在府城正西三十里。其源在廆山之阴,自谷口堡入涧水。相传晋王祥卧冰于此,故名。金水 ,在府城西二十里。自新安县界金水堡入涧。隋都洛,改绕皇城,故名。

    江左水 在府城南十八里。源出登封县少室,西北流入于伊。唐高宗幸嵩过此,爱其山川秀丽,顾谓侍臣曰:“江左风景不过如是” ,因称江左。按《县志》作姜佐水,俗传姜太公钓此,故名。沙水 在府城西南四十里,源出秦山南五十里,水漫流入于洛。

    黄家水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源出秦山南新店之南,入于洛。

    龙虎滩 在府城东三十里。隋李密筑龙虎台以阅武,南临洛水,故名。

    㶉𪆟滩 在洛阳县,古伊阙故地。牛僧孺为尉,㶉𪆟双下,旬日拜御史,故名。八节滩 在洛阳县治南伊阙东。唐白居易作八节滩以自娱,见《括地志》中。

    狄泉 在府城内大仓西南。《左传》僖公二十九年,“盟于狄泉。” 即此。

    平泉 在府城南。泉上有桥,乃唐李德裕旧庄。中多怪石,醒酒石尢奇。唐白居易诗:“狂歌箕踞酒樽前,眼不看人面向天。洛客最闲惟有我,一年四度到平泉。”

    灵泉 在府城南,唐李德裕有赋。

    温泉 有五:一在府城东北,一在偃师县南,一在嵩县西南,一在渑池县东,一在新安县西,俱冬温夏凉。

    “四眼井 ”在府学门外,奎光阁之西。一井分为四眼,其水凊冽,不浊不竭。有郡之文运八角井 在府城南六十里,其井石甃八角,相传内有锦鲤长尺许,时游水面,人不敢害外州县。

    偃师县

    凤台山 :在县治东二十里。昔有凤凰集其上,故筑台以名其山。

    景山 在县治南二十里。《诗》谓“陟彼景山” 是也。唐陈子昂曰:景山崇丽,为冠群峰。北对嵩、邙,西望汝洛,居祝融之故地,连太昊之遗墟。帝王图籍,纵横左右,冈陵之美,复何加焉。

    首阳山 在县治西北十五里。邙山之最高者,日出光照,故名。商伯夷、叔齐叩马谏武王,后隐此。诗云:“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按《通志》言首阳者五处,贾逵注云“在蒲坂。” 未考孰是。缑山 在县治南四十里,孤峰突出,周灵王太子晋升仙于此。《山海经》云:缑山之上无草木,多金玉,泉水出焉。上有饮鹤池。池在豢龙岩下,一名“覆釜堆” ,卢元明有《记》。

    “太子岭 ” 即景山一带,唐高宗太子弘陵在焉,故名。

    蛾眉岭 :在县治西北二十里。两山迤连,如蛾眉然。

    刘涧 在县治南五十里。河源出南山。周刘康公食采于此,用其水,故名。

    落鹿涧 在县治南二十五里。子晋射鹿于此,从浮丘公学道处。

    拜马涧 在县治南三十里。子晋乘鹤升仙,弃所乘之马于此。乡人拜之,因名。

    𬩽溪 在县治东北十五里,内有莲,冬温夏凉。甘露泉 在县治东。其泉莹澈如线,饮之若饴,因名。

    双泉 在县治南,二泉并出。

    巩县

    虎头山 :在县治南门外,仅接城垣,形类虎,故名。知县吴三仁改名“南极山。”

    猴山 :在县治东南二十里。山势高峻,其形如猴。晋王亥隐此。

    赵封山 :在县治南四十里。宋种茶此地,封之以禁樵采,故名。

    青龙山 在县治南四十五里,其山穹窿,在宋

    考证

    太祖陵左故名

    黑云山 :在县治南六十里。昔成汤祷雨处。传闻祷毕有黑云起于此山,故名。

    洛汭 在县治北。洛水入河之处,清浊异流。亦名什谷。《禹贡》:“东过洛汭。” 《史记》:“张仪说秦什谷口。” 《左传》:“周刘定公夏馆于洛汭,叹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 即此。

    孟津县

    柏崖山 在县治西五十里大阳堡黄河南岸,丹崖翠𪩘,佳气浮腾。北魏侯景筑城于上。唐开元初,建柏崖仓。会昌间,复置柏崖县,基址尚存。黄河 在县境内,发源星宿,经积石、龙门,由潼关折而东下,历砥柱,过洛汭,至于大伾,播为九河,入于海。

    宜阳县

    锦屏山 在县南门外。唐武则天幸此,赐名锦屏。中有一峰,耸然特出,号曰玉柱峰。下有烟霞亭,遗址尚存。又按《县志》,唐仙翁吕岩过此,有时当海晏河清日,一绝再过,有半空豁然雷雨收一律,后先掩映,石迹犹存。

    寿安山 :在县治东十三里。隋置寿安县,盖取诸此。

    憩鹤山 在县治东南四十里。世传王子晋得仙,缑岭乘白鹤憩此,故名。

    公山 :在县治西九里。上有周公庙。

    灵山 在县治西四十里。周灵王葬此,因名。女几山 ,在县治西九十里。乃晋女彭娥汲器所化之地。一名石鸡山。《广舆记》曰:“白兰香神女上升,遗几于此。”

    汪洋河 :在县治西四十里官庄。东自渑池流经鹿跑泉南入洛。

    昌谷水 ,在县治西九十里。源出《陕州》,经连昌宫南入洛。

    喷玉泉 在县治东南。司马光诗:“苍崖双起秋云齐,乱峰迸出如攒犀。石棱涩不容马蹄,下马步入荆榛蹊。瀑泉沃雪托白霓,落潭横引成清溪。老木长藤咫尺迷,刚欲出门忘东西。”

    登封县

    嵩高山 在县治北五里。《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 居五岳之中,故为中岳。汉武帝改名崇高。《汉地理志》曰:“崇高有太室山、少室山。” 戴延之《西征记》曰:“东为太室,西为少室,嵩其总名也。” 太室山 在县治北五里。《西征记》曰:“谓之室者,以其下有石室焉。” 中峰即嵩顶。唐武曌立封禅坛于其上,有天门、石楼、玉女窗、捣帛石、定心石、三醉石、高登崖诸胜。其山二十四峰,乃青童峰、黄盖峰、浮丘峰、三鹤峰、遇圣峰、万岁峰、玉镜峰、狮子峰、虎头峰、起云峰、凤凰峰、金壶峰、华盖峰、元龟峰、卧龙峰、玉柱峰、子晋峰、会仙峰、老翁峰、玉人峰、玉女峰、独秀峰、积翠峰、太白峰。

    少室山 在县治西十七里。一名季室。《郡国志》又名负黍山。有负黍城在其南。《敬通赋》云:“遇许由于负黍。” 即此。《舆地志》亦称此山为御砦。金宣宗曾屯兵其上,因名。唐人作《石淙序》,有“少室若莲” 之句。至今远近亦称少室为九顶莲花砦。其山计三十六峰,为朝岳峰、望洛峰、太阳峰、少阳峰、石城峰、石笋峰、檀香峰、丹砂峰、钵盂峰、香炉峰、连天峰、紫霄峰、罗汉峰、七佛峰、灵隐峰、来仙峰、清凉峰、宝胜峰、瑞应峰、琼璧峰、紫盖峰、翠华峰、药堂峰、紫薇峰、白道峰、天德峰、卓劎峰、白云峰、金牛峰、明月峰、凝碧峰、迎霞峰、玉华峰、宝柱峰、系马峰、白鹿峰。

    箕山 在县太室东南二十五里。亦名许由山。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即此。《初学记》曰:“许由山高大四绝,其北有颍水。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不受,而逃耕于颍水之阳,没葬箕山。尧封其墓,号曰箕山公。” 山下有牵牛墟,侧有犊泉,是巢父还牛处也,石上犊迹存焉。又汉颍川太守朱宠于其上立许由庙。

    阳城山 在县治东。后汉荀爽贻李膺书:“悦山乐水,家于阳城。” 即此地也。《水经注》:“昔禹避商均于阳城。” 《唐·地理志》曰:阳城地有测影台,即周公以土规测影处。

    轘辕山 在县治西北二十八里。一名萼岭。《十三州志》曰:“轘辕道凡十二曲。” 《史记》:“禹通轘辕,后为关。” 东汉何进所置八关之一也。《左传》:“晋栾盈过周,王使侯出诸轘辕。” 即此。

    大熊山 在县治东四十里。《唐诗》称“交崖山。” 山形陡峻,惟有东西两径,东径自王莽坪缘山脊而上,路甚险。西径自孤石沟而入,沟尽处折而南,则大熊之西岩也。东岩有仙人洞,稍南有黄

    龙潭

    倚箔山 在县境内,一名天箔山。《名胜志》曰:“其形峭峻,望如立箔,西北崖下有石锺乳。” 《唐书》云:“贞观七年,采锺乳于倚箔山” ,即此。

    石淙山 在县治东南三十五里。峰攒水绕,一邑奇观。唐则天武氏与群臣会饮于此,其迹尚存。

    卢岩 在县太室东。唐卢鸿隐处。其岩峭壁千仞,瀑布水飞流而下,恣态万状,最为奇观。东有卢征君祠,前有飞泉亭。涧中石壁有纹如墨,画水波之状。明袁弘道题“墨浪石” 三字。

    蝌蚪岩 在县境内。《名胜志》曰:“嵩山之东有蝌蚪岩。” 《嵩高山记》曰:“汉张芝于此得蝌蚪古书。” 虎口岩 ,在县太室之奥,唐李荃得《黄帝阴符本经》于此。

    赤脚岩 在县嵩山南麓。相传仙人张赤脚尝憩息岩下。

    锦带岩 在县太室南启母石之左,岩高无际,中有五色石一层,望之如束带然。

    摘星岩 在县少室之东,壁立如岑楼。

    摩苍岩 在县钵盂峰最高处,有石曰“觅心台。” 文太青命焦复亨改书此名。

    柏厦岩 在县少室东。崖削直,其高无际,半壁见一洞门,上有古柏覆之,如广厦。

    东岩 在县境内。昔白龟年至嵩山,遥望东岩古木,帘幕匝地。步至其傍,见一人曰:“吾李白也,为中岳辟掌笺奏已百年矣。” 因赠龟年书一卷,读之能辨禽兽言语,即此。

    栖静崖 在县中峰东南稍下三里许,有石岩形如半舫。其间地仅丈许,上下壁削。游人于崖西穿石窦,驾木蛇行以度。崖中石隙滴水不绝,置器盛之,可资栖饮。《旧志》称为“高登” ,为更今名。玉黄峡 在县少室正东。峡中多黄石,光润如玉,故名。

    待仙峡 在县玉黄峡之南。山势奇险,此为更甚。两岩巉峭耸出云霄。峡之将尽处有小坪,相传有唐李拾遗祠。《明陈文烛记》:“西北有柏洞。” 鬼谷 ,在县告城北,鬼谷子学仙处。

    颍谷 在县阳城山之东。《左传》“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即此。

    逍遥谷 在县太室南。唐潘师正所居,太宗幸焉。亦名“承天谷。”

    紫虚谷 在县嵩山之阳,宋张升结庵其中。柏谷 ,在县少室西北,去少林寺五十里。《西征记》曰:“谷中无回车地,柏林荫霭,穷日幽暗,殆弗睹阳景。” 裴漼《少林寺碑》云:“群峰合沓,深谷逶迤,复磴绿云,傍临鸟道。” 其险可想见也。隋开皇中,诏赐少林地百顷,称柏谷屯。唐太宗致书少林寺,乃称柏谷坞。

    颍水 ,在县治西四十里,源出阳干山,流入禹州界。按《水经注》:“颍有三源,左源出阳干山,中源出少室山,右源出少室南谿。”

    少阳河 :在县治西南十五里。源出钵盂峰东岩下,经清烟岭南入于颍。

    五渡溪 在县治东南二十五里。源出太室东谷。自山顶下流,疏为二十八浦。山下大潭周数里,清深肃洁。中有立石,高广平整。游者泛舟升陟,可以取畅山情。其水荥回曲折,涉者五渡,故名。缘谿聚落,即称五渡村。其中多产九节菖蒲。叠石溪 在县治南五里许太室之前。源自高登崖澎湃而下,一路崩崖仄磵,或泻而为瀑,或停而为渊,或溅而为濑,南流交西溪。宋康节先生曾游于此,有诗。

    金屑溪 ,在县治南三里许。密樾奇石,映带左右。溪中时有金屑如麸,盖水之最贵者。依崖为洞,焦太仆微时,读书其中。

    石柱川 :在县治东十五里。有二石夹水而立,屹然如柱。

    天门泉 在县治北嵩山之上。欧阳修诗:“烟霞天门深,灵泉吐崖侧。云湿灏气寒,石老林腴碧。长松暂休住,一酌烦心涤。” 见《登封县志》。

    白龟泉 :在县治南二十里。泉有石蟹。

    卓锡泉 在县治西少林寺前。相传二祖卓锡于此。

    永宁县

    凤翼山 在县治北一里,以形如凤翼,故名。延寿山 在县治西五里。山有香泉,相传饮之者多寿,故名。

    金门山 在县治南三十里。一名律管山。《玉泉记》所谓取宜阳金门竹为管,河内葭草为灰,吹之以候阳气者也。旧《志》云:黄帝命伶伦取竹于

    考证

    此以造律吕。按《前汉律历志》:“伶伦取竹,在大夏之西,昆仑之阳。”

    嶕峣山 :在县治西北三十五里。相传“广成子尝居于此” ,上有河渎灵源庙。

    龙头山 :在县治西四十五里洛水之阳。上有快风轩。

    大通山 :在县治西五十里。上有风穴,击之如雹声。

    阳虚山 在县治西北五十里。一名阳峪山。《山海经》曰:“阳虚之山多金,临于元沪之水。” 仓颉随黄帝南巡,登阳虚之山,即此。

    崤山 在县治西北六十里。一名嵚崟山。春秋时,晋人败秦师于崤,即此。

    大坛山 :在县治西四十五里。山顶广平如坛,高埠如屋,又名坛屋山。

    分水岭 :在县治西四十五里。有泉分注。嵩县、陕州皆有之。

    鱼脊岭 :在县治东北七十里。以其形相似,故名。

    摩云岭 在县治西八十里,其山高峻凌云。王官谷 在县治东四十五里大柱山中。“元沪水 ” 在县治西五十里,源出阳虚山,南流入洛。

    崤水 在县北六十里。源出崤山下,南流入洛。大宋川 ,在县治东北二十五里。源出黄塘山,东南流,经宜阳入洛。

    香泉 在县治西延寿山侧。

    刀环川 在县治东北五十里。源出崤山,东流入宜阳界,名昌河。

    九经涧 在县治西北一百里。相传汉光武微时,于此迷路,往来九次,遇一老人指以出路,因名。

    回谿 在县治北六十里。《东汉书》:“邓禹、邓弘要冯异共攻赤眉,屯兵回谿,大破赤眉于崤底。” 即此。

    醴泉水 在县治西南,流入《狂水》。

    新安县

    慕容山 在县治北。相传慕容垂屯兵于此。烂柯山 在县治西南三十五里。群山秀错,佳水繁密。有清溪泄于山峡之间,其石如烂木,取块剖开,内有树叶痕。岩下一洞,深邃莫测,名“王乔洞” ,即樵子王乔遇仙处。

    阙门山 :在县治西三十里,与青龙山相对如阙。涧水中流,谓之阙门。俗称“铁门” ,非。

    青要山 在县治西北七十里黄河南岸。其山壁立数仞,《山海经》称为“帝之密都。” 北望河曲,是多鴽鸟。南望瞻渚,辕水出焉。有草黄华赤实,服之能益人颜色。

    漏明岩 在县治西北六十里。旧名“石门。” 两壁削立数十丈,中一径可通往来。旁有岩,居民建寺,后为避兵之所。

    小儿崖 在县治北十里黄河南岸。其北岸有孔子岩,与此相对。俗传孔子西游至此,见数小儿凿崖以通黄河之路。

    猫儿崖 :在县治北六十里狂口渡,北枕黄河。相传河岸北山有白鼠碛,舟自西来,每为所坏。后凿石猫于水中以镇之,河流遂平。

    少水 :在县治东南二十一里,东流入涧。《山海经》云:“瞻渚之上,少水出其阴。”

    渑池县

    韶山 :在县治北三十里。有金乌、白兔二峰。改渑池为“韶州” ,盖取诸此。

    白石山 :在县治东北二十里。山多白石如粉状,涧水出于此。

    方山 在县治东北五十里,顶形四方,故名。广阳山 在县治西二十里,《渑水》出于此。桓王山 在县治北九十七里。周桓王葬此,其上有桓王庙。

    黾池 在县治北。黾似蛙而腹大,池有此,因名。渑水河 在县治西二十里。郦道元云:“熊耳山际有渑池水东南流” ,即此。

    嵩县

    三涂山 在县治西南十里,盖神禹所凿以导伊者。《书》曰:“南望三涂” 是已。两山壁峙,伊水中流。一为伊阙,一为陆浑,并此为三涂。俗呼为崖口,又曰水门云。

    陆浑山 在县治东北四十里。一名方山。春秋时,陆浑戎居焉。秦因其地置陆浑县。汉末,胡昭隐居于此,今呼为“古城” 者是也。《左传》“楚子伐陆浑之戎” ,即此。

    九皋山 :在县治东北四十里,直南为鹤山。《二》:

    山相向,伊水经其下,故名。唐贺兰藏修于此。宋程颢作《邵康节墓志》,谓“九皋在其南” ,盖谓此也。上有鹤鸣观、铁柱龙湫一泓,夏冬不涸,盖一邑巨观云。

    思远山 在县治北四十里。其山高大,与九皋七峰并取“登高思远” 之义。唐圣历二年,则天武氏发洛阳幸此,曾建乘凉阁、避暑楼、射雁台。今遗址尚存。

    伏牛山 在县治西南三百里,唐自在禅师降伏野牛之所。山摩苍穹,涧绝地纪。寺后山巅有一泉,倾流而绕寺前,淋宫禅室,星布其处。今为嵩与内乡南召之界。

    凤牛山 在县治北三十里。宋建炎之后,大梁已为刘豫所据。翟兴为宋安抚使,保护陵寝,曾屯兵于此,以拒金人。城址犹存。

    露宝山 在县治西北七十里。元末,李兴屯兵于此。今为嵩与宜阳之界。

    紫荆山 ,在县治北九十里。山中为梁二帝陵麓,为邵康节墓,直北嵩与洛阳之界。

    耙耧山 :在县治东北二十五里。下为两程夫子宅,与古《陆浑县》相对。今建有二程夫子专祠,庙制拟于阙里。

    高都水 :在县治西北五里。源出大矿山,南至青山,东过高都,入于伊。

    空桑涧 在县治南一十五里凤凰山之下。一涧幽窅,世传“伊母化为桑” 之处。有莘氏女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中,即此。

    卢氏县

    熊耳山 :在县治西南七十里。《禹贡》“导洛自熊耳” ,即此。

    老君山 在县治南二百五十里。南望武当,北视条岳,东见伊阙,西俯熊耳。昔老子讲道修炼于此。上有老君殿,皆石柱、铁瓦、丹灶、丹井犹存。铁岭 在县治北四十里,从秦山发脉,过峡于此,为邙山之要。其地险峻,乃南北通衢,昔人曾置戍焉。

    闷顿岭 :在县治东南百里。伊水出焉。

    青崖 :在县治西九十里。上多产羚羊。

    白龙崖 :在县治东南抱犊山。塑白龙像于下,故名。

    马回川 在县治东北七十里。相传唐盛彦师伐李密于此,振旅而回,故名。

    汤水 :在县治西南一百二十里。源出恶峪岭,南流入粉青江。

    “横涧” 川 在县治北。源出铁岭,流入城中,析为众渠,灌溉蔬圃,东南流入洛。

    陕州

    砥柱山 在州治东四十里。黄河中流。《禹贡》“导河积石,至于砥柱。” 即此。

    三门山 ,在州砥柱上流百馀步,禹导河凿以通流,南曰鬼门,中曰神门,北曰“人门。” 隋开皇十五年疏凿之。唐开元二十九年,李齐物又凿之,唐太宗令魏徵勒铭。至德宗贞元元年,遣官致祭,又复凿之,有祝文存焉。

    鸡足山 在州治西南二里。峙临河曲,形如鸡足。上有迎祥观,为河上公注《经》处,汉文帝曾幸焉。

    橐水 在州治南门外。一名永定涧。源出橐山,西流入河。其水暴悍,益以山涧诸水,甚为民害。谯水 在州治南三里许。源出自常永山谷,西流入河,俗呼为“三里涧。”

    七里涧 在州治西南七里,今名“石桥沟” ,北流入河。汉献帝东迁,李傕、郭氾等追乘舆,战于东涧,天子幸曹阳墟,即此。

    茅津 在州治东北十里,一名“沙涧。” 秦伯伐晋,自茅津济,封《崤尸》而还,即此。唐太宗造浮桥以济渡,系豫、晋两省通衢。

    虾蟆泉 在州城西门外。水自石眼流出,内生蝌虬,祷雨即应。唐韩愈诗:“居然鳞介不能容,石眼环环水一锺。闻说旱天祈得雨,只疑蝌虬是蛟龙。”

    灵宝县

    浮山 :在县治西南九十里。上有浮丘、丰济侯庙墓。

    干山 :在县治东南一百里。祖龙纡折,蜿蜒而下,来脉结县。

    牧犪岭 在县治西南十五里,即桃林之野也。犪,牛名,出岷山,肉重千斤。武王克殷归牧牛于此,故名。

    石堤山 在县治西南万度山下。有石堤祠,《铭》云:“魏甘露四年,散骑常侍、征南将军、豫州剌史。”

    领弘农太守南平公所建。出《水经注》。

    柏谷 在县治西南一百里。中有亭,晋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适楚,狐偃曰:“不如之翟。” 汉武帝尝微行至此,见馈亭长妻。故潘岳《西征赋》云:“长征容于柏谷,妻观貌而献餐。” 皆此地也。弘农涧 在县治西,源出朱阳镇藏牛谷,会崤渑诸水,北入于河。师古曰:“洪溜涧。” 宋避英宗讳,又改曰鸿胪涧。

    断密涧 在县治东南一百二十里。即盛彦师斩李密处。

    门水 在县治西南。《水经注》曰:“门水即洛水之枝流,东北出为门水也。” 又东北历华阳之山,《山海经》所谓“华阳之山,门水出焉” 者也。

    菑水 ,在县治东二十里。《水经》云:“水出常丞山之西北,经曲沃城南,又曲经其城西北流入河。” 阌乡县

    阌山 :在县治西南七十里。数峰特出,形势嵯峨,县之得名以此。

    荆山 在县治南三十五里。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此。鼎成骑龙升天,人抱遗弓而号。汉武帝建宫其上,唐王颜有赋。

    休马山 在县湖城。周武王归马处。

    秦岭 :在县治南三十里。起自秦陇。谚云:“秦头虢尾,太华相连。” 韩愈左迁潮阳,曰“云横秦岭。” 即此。

    湖水 在县湖城西门外。源出秦山,迤逦萦回,北入于河。

    郎水 在县治西二十里盘豆镇。自枣乡峪北入于河。昔曹操以杜畿为河东太守,畿诡道自郎津渡,即此。

    玉娘湖 在县皇天原南。见《唐诗》。

    阿对泉 在县治南。阿对乃汉杨震家僮,尝引泉灌蔬。因唐吴融诗:“六载抽毫侍禁闱,可堪衰病决然归。五陵年少如相问,阿对前头一布衣。” 九龙泉 在县治南十五里。泉有九窟,源深莫测。唐开元时旱,祷雨有应,赐名为九龙泉。

    《府志》
    未载山川

    洛阳县

    青罗山 ,在县南三十里。邑神仙王旻常居此。厥山 ,在县南三十里。

    “景阳山 ” 在故洛城东门华林园,魏明帝筑。今颓阜尚存。

    桃花山 ,在县伊川上。其山野桃甚多,世传古学仙者所种。

    骆驼岭 在县东北凤凰山,取形之相肖,故名。牛吼谷 ,在县西北八里邙山上。老子跨青牛度函谷关,至此牛鸣,故名。

    大隆冈

    二隆冈 在县东关,夹马营相去二百步许,宋太祖、太宗发祥于此。

    郏鄏陌 ,杜预释《地理志》曰:“河南县王城西有郏鄏陌。”

    鹞店陂 在县东北二十里。鹞店迤东,洛阳要地,达卫、晋,燕、赵之咽喉也。

    白马坂 在县东二十里白马寺西。垂拱中,诏白司马坂营大像,縻费巨万。苏珦以妨农,上疏切谏,则天纳焉。

    王村沟 在城西北。相传“大王村” 乃晋王祥所居故里,此沟以附近得名。

    藏马沟 在县东南二十里。世传王世兖破李密,曾藏马于此。

    樱桃沟 有二:“一在县正北,去城七里曰小樱桃沟。一在县西北,去城二十里曰大樱桃沟。” 仙台沟 在城西南四十里,岩伴有石台三,相去皆二丈有奇,高与岩等,非倚非正,结构天然。相传曾有三异人各踞其一兀坐,偶为俗人所窥,遂不复留,岁久今止存其一。

    黄河 在县北五十里。旧属河南县,今属孟津县,故不详其事。

    金谷涧 在县西,去城八里,晋石崇别墅。《水经注》云:“金谷水出太白原,东南流历金谷,谓之金谷涧。”

    温谷涧 在县北二十里。下有温泉,源出瓦店,流于孟津县入河。

    龛涧 在县东。按《薛史》,“李愚避难居河南之别墅” ,涧近伊阙。

    皂涧 在县西,隋炀帝于此建“显仁宫。”

    诸家川 ,在县东南六十里。源出登封县界,西流至姬磨堡入伊水。

    九眼泉 在县北三十里谷城山之东南。一泉有九眼水,九道迸出,故名。

    夺槊泉 ,在县西北十里。秦王世民征王世充于洛阳,为其伪将军单雄信所逐,尉迟敬德救之,因夺雄信槊卓地,三军不能举,敬德以手拔之,随有泉水涌出,故名。

    灵泉 在城南二里。宋政和间,里人异其旱涝如常,试病者饮之辄愈,故名。

    温泉 有三:一出瓦店温谷涧,至孟津县界入河;一出建春堡伊水东;一出龙门东北入伊水。五龙泉 ,在县西北谷水堡,源出秦山北五龙沟中,约行五里,潜入于地。

    滴水泉 在县南四十里瑶底村。土崖上覆空,广一丈有奇,深半之,其壁津津焉。累水成珠,下滴于地。一村蔬禾,皆赖滋灌。旱不为减,潦不为增,斯亦奇矣。

    狄梁公泉 在阙塞山西寺沟。沟北向,迤逦而入,颇有幽趣,沟尽而山横其间,泉在山上,下流龙门镇北,横栏而过,俗传为狄梁公泉,漫无可考。《甘泉记》云:“东委一舍,下达伊水。” 甚似此泉。白龙潭 在玉泉山,即汉时濯龙潭。曹操采濯龙祠前梨树在此。

    黑龙潭 ,在伊阙西北岸水下。

    偃师县

    北邙山 在县治北二里许。一名郏山,为天下之辐辏。东跨巩县,西跨洛阳,北跨孟津,绵亘四百馀里。四围险固,当河洛之间,为水堤保障。古谓“秦头巩尾” ,此正其尾也。土脉深厚,东汉诸侯及唐、宋名臣多葬焉。山北岭有墩,传云“宋时边堡” ,金更名太平山。

    白云山 :在县治南二十里。即景山西一带白云出即雨,乡人视为雨征。

    万安山 :在县治南五十里。

    浮山 :在县治南五十里。

    百坯山 :在县治南五十里。汉和帝常幸此,山再成曰“坏。”

    马鞍山 ,在县南六十里,与少室相接,以形名。“焰光山 ” ,在马鞍山下,五峰并列,如火焰然,故名。

    香炉山 :在县治南六十里,当马鞍少室之门。巑岏尖峭,如博山炉形,故名。

    羊蹄山 :在县治西北二十里。其山周回,石上有羊蹄迹,故名。

    牛心山 :在县治西南六十里,与“浮山” 对,以形名。

    磨盘山 :在县治东北十里。即邙山之支。灵龟山 在县治东北十五里,以形名。

    委粟岭 在县治西南五十里。唐、宋修陵,采石委粟于此,故名。

    庙儿岭 :在县治东南四十里。

    黄麓冈 :在县治南三十五里。

    太后冈 :在县治西南五十里。有汉薄姬庙在焉。一名太尉冈。

    百里坪 :在县治南五十里。

    佛光峪 在万安山下。俗传昔有佛放光于此,故名。

    养龙岩 在县

    石室岩 :在马鞍山上。穹窿如室,俗呼为“瓦间堂。”

    滴水岩 在佛光峪,崖中有泉滴水,故名。“浮丘洞 ” ,在县治东南仙君堡,天台道士浮丘公修道之处。

    冷水洞 ,在县治东南仙君堡中。有池水冷切入骨,故名。

    过山洞 :在县治西北石桥堡。其洞可通人行,一名“穿山洞。”

    鸾猪洞 :在县治东南仙君堡。昔有鸾猪处于此,土人获之,遂名。

    紫云洞 :在县治西南山。

    宫底坡 :在县治南十里。

    柏坡 在县缑山之麓,有古柏满坡,故名。嘉靖戊子,岁荒,居民始取资食,日久遂歼。

    九龙坡 :在县治西南十五里。

    黄马崖 :在县治西南二十里。

    臭椿崖 :在县治西南二十里。

    高家崖 ,在臭椿崖东。

    洛河 ,源出弘农郡上洛县冢岭山,至治西南五里,与伊水合流,经巩县东十里入河。伏羲时洛出书,即此。其神为宓妃。魏曹子建著有《洛神赋》。

    伊河 ,源出卢氏县闷顿岭,自伊阙流至治西南五里,合洛水。

    碾子河 在县治西南韩庄,北流入于洛。

    考证

    干河 在县治南史家湾,北入伊洛。

    “饮鹤池 ” 在缑山上,今涸。

    金莲池 在县治西南四十里。池广丈馀,深五尺。唐终南山王祖师寻其友张神童至此,有金莲七朵生于池内,故名。

    饮马池 在县治东南仙君堡升仙庙。即王子晋饮马之池。

    汤王池 在县治东北八里邙山上。有汤王庙,今废。遗迹尚存。

    马跑泉 在佛光峪。昔唐三藏往洪州归至此所,乘之马,跑地得泉,今涸。

    张公泉 在县治南缑山壁。俗传宋时有张公,每取饮之,故名。

    甘露泉 在仙君堡南。泉水莹彻如饴,故名。“灵泉 。” 在县治南仙君堡浮丘祠东沟中。元致和间,泉始出,澄澈可爱,病者饮之即愈,故名。“双泉 ” ,在县治南少微堡。二泉并出唐王祖师与张神童学道处。

    温泉 有二:一在治东十五里邙山下,南流入洛。一在万安山下,其水皆莹澈,四时俱温。兰溪 在县治南四十里。

    二龙潭 :在县治北二里邙山之麓。水常不竭,祷雨辄应。

    五龙潭 :在县治西南七十里。其潭一石板而五泉出,遂成潭。水深丈馀,澄澈如鉴。旱潦无增减,每祷雨辄应。

    黑龙沟 :在县治北一里许。

    二龙沟 在县缑氏东。二水同流,北入于洛。迤东北十里,中有泉常满,俗名“满水井。”

    九龙沟 :在县治西南十五里。

    牛角川 :在县治南二十里,以形名。

    岳家滩 在县西南五里。

    孙家湾 :在县治东十五里。

    佛头滩 在县治西南十五里,夹河。相传伊水泛龙门,有石佛头忽流至此,以乱石纠聚成滩。《巩县》

    邙山 ,在县北三里。西拥岧峣,当河洛之间,为神堤之障,古号“秦头魏尾” ,即此山之尾。

    紫金山 在县西南二里。其山形色类金,故名。龙尾山 ,在县西三里。宋诸陵联络其下,至此断绝,尾接河洛,故名。

    乱石山 在县南八十里。下出牛鼻五泉。青堆山 在县东南十五里。其山四时苍翠。老君山 在县南八十里,下有老君洞丹井。磨脐山 在县东南二十里。山势高峻如磨。夫人山 在县东南二十里。汉光武纳左夫人于此,后遂葬此。

    寒战山 在县南五十里。山峻高插云霄,下有玉仙河,虽盛暑亦有寒气逼人。

    铁山 ,在县南四十里。山石如黑铁。

    马鞍山 在县北八里。邙山尾形凹似之。轘辕山 ,在县西南七十里。其坂十有二曲,将去复还,故名。

    孤山 在县西二里。其山孤立无倚,峰尖甚秀。射垛山 在县西六十里。宋将孟良习射处。石土山 在县西十里。突峰突起,石土相半。卧龙冈 在县东五十里。冈形似之。

    骆驼岭 在县西一里,形似之。

    火石岭 在县东三十里,山石击之。有火寺岭 ,在县东二里岭下《竹林寺八景》之一。窑岭 在县西八十里。宋置铁冶于此。

    五枝岭 在县西南七十里。嵩山至此分五枝,一结青龙山,一结伏儿山,一结汴梁,绵亘数千里,皆此山发脉也。其二枝短小,无所结。

    嵩岭 ,在县西南七十里,接嵩山。

    孤姑岭 在县西二十里。有姑坐化处。

    鹿耳寨 在县赵村堡石寨,峰峦峻绝,千仞壁立,上有泓水,四面无路,止一小径,可以避乱。鸡翎寨 ,在县罗口堡,元人郝义于此避兵。孟良寨 ,在县罗口堡。宋将孟良立。

    刘备寨 在县原良堡。汉昭烈屯兵处。

    老君洞 ,在赵封堡。洞有老子像。

    罗汉洞 在县罗口堡。洞有《罗汉像》,为元魏时置。

    纳水洞 在县万山之中,为众水汇聚之处。水入即涸,绝不停蓄,以物投之,至荥、氾二水流出,通达甚远。

    罂子峪 在县东二十里。五代唐庄宗遇李嗣源,还至罂子峪,即此。

    蓼子峪 ,在县东二十里。

    裴家峪 在县西四十里。

    洛口河 在县东北二十里。洛入河口,《禹贡》:“伊、洛瀍涧,既入于河。” 即其处也。

    市河 在县东门外,依城源出青龙山,旋绕山岩之间,流入洛水。《县八景》之一。

    魏氏河 ,在县东南三里。源出青龙山,水甚微细,流入于洛。

    洛河 在县北三里,至洛口入黄河,今至氾水。干石河 ,在县西二十里,源出青龙山,河道皆石,雨后大水入洛,不雨无水,故名。

    青龙河 在县西南五十里。源出青龙山,总牛鼻五泉之水而成河,入于洛。

    长罗川 在县西南,又名罗口。《水经注》:“罗出方山,西北流过訾城入洛。”

    荣锜涧 在县治。杜预云:“巩县西荣锜涧谓之畿内。”

    担车涧 在县西三十里。

    黑龙潭 ,在县东南七十里。前有元君庙,遇旱祈雨多应。

    “小龙池 ” ,在县王仙山内。

    黑水池 ,在县南慈云寺下。

    莲花池 在罗口堡。宽二十亩,宋人种莲处。八角井 在县西石窟寺前。

    菡萏泉 在县东竹林寺前。泉水莹然,常开菡萏,故名。旱涝水不增减。下通市河入洛。

    柴家泉 在县坊郭堡石崖之内、青壁之间。其流微细,其声潺湲,流派弥远,引注灌田。

    马跑泉 在县赵封堡。昔汉高祖屯兵于此,马渴无水,跑地得泉,至今不涸。

    罗汉泉 在县罗口堡,罗汉院西南百步。“西流泉 ” ,在县罗口堡。水出乱石山之麓,西至嘉村合青龙河入洛。

    牛鼻泉 在县罗口堡。泉水一池,莹碧照地。岁旱,引水灌田。

    涌水泉 在县罗口堡村麓之间。水势浩荡,旋绕岩阿至涉村合青龙河入洛。

    菩池泉 :在县罗口堡。

    明谿泉 在县西南。《左传》“窦牟军明谿” ,即此。饮马沟 在县东七里。昔吕布屯虎牢,饮马于此。

    岑彭沟 在县东四十里。汉将岑彭葬此。醋峪沟 ,在县东七十里。沟内有二石盆,遇天阴雨,盆内有水,不滴不溢。

    石狮沟 在县西二十里。石若狮子,故名。水峪沟 ,在县西二十里。水出邙山。

    和泥沟 在县西南二十里。宋修陵屯役之处。石涧沟 ,在县西三十里。

    孟津县

    首阳山 ,在县东三十里。峰峦秀整,土石相兼,夷齐叩马谏之,后遂隐于此。

    邙山 ,在县南二里。西至横水,东至叩马,绵亘百馀里,高下相半。秦、汉、唐人多葬于此。

    谷城山 旧名替亭山,在县西六十里相留堡。盘踞平旷之地,耸出冈阜之表,瀍水出其下。春秋时置谷城县,因名。

    犁铧山 在县东三十里叩马村南。巍峨翠拔,形势直上,若犁铧然,故名。

    翠薇山 在县东三十里。峰峦圆秀,雄峙,西南,视之俨如翠盖。

    九女山 在县东五里双槐镇正南。俗传九女葬父于上,故名。

    苏山 在县西五十里。昔地多紫苏,故名。黄麓山 ,在县西五十里相留里,近大河,高出群山,秋高群莺飞集其上。

    柏庙山 在县西六十里兔浴沟南。庙祀山神,犹存古柏。

    花崖山 在县西三十里柿林堡,临黄河。书案山 在县东五里邙山之麓。一山突出,形如书案,故名。

    龙门山 在县东十里双槐镇南。

    药蓝山 ,在县西三十里。其形似蓝,人传有仙人养真于此。

    丁紫崖 在县西三十里。其岩突出于河中,洪涛巨浪,湍急其下。

    媳妇崖 在县西四十里。

    檀华崖 在县西三十五里。

    千佛洞 在县西二十五里。有古洞三窑,祖师庙三楹。

    瀍河 ,在县西相留里苏山下西一里平地发源,东南流六十里至洛阳,南入洛水。

    “涝河 ” ,出洛阳县瓦店邙山中,至孟津县西十二里上河头,始出山口入平地,或有时由故道。

    “而浮流” ,或有时伏地中而泯迹。水性之不常有如此。

    清河 在旧县之南,滨河地下,积水成池,东入于河。

    横水 ,出洛阳新安界西南二沟中,分流三里许,始相合,又北流五里入于河。《金人疆域图》云:“孟津有横水镇。”

    渐池 在旧县南,古泉湮塞,积水成池。

    八角井 在县西耕子沟龙王庙前。岁旱祷雨辄应。

    宜阳县

    锺山 在县城西南隅,与屏山间一藻水。龟山 在县儒学门前。

    半壁山 :在县治屏山南。

    黄金山 :在县治屏山南。

    笔山 在县东店南,形似笔,故名。

    金牙山 :在县治。有汉尚书栾巴墓。

    喊龙山 在县东十五里。

    龙山 ,在县东二十里。出龙尾泉。

    虎山 ,在县东二十里。出虎乳泉。

    石墨山 ,在县西南二里。《水经》云:“洛水侧有墨石可书,因名。”

    马蹄山 ,在县南三十里。

    神峪山 在县西五里,即神林峪。邵尧夫、司马君实尝游此。

    凤凰山 ,一名“灵山” ,在县西十五里。一峰突起,两傍耸出,状如凤翼,故名。上有灵山寺。

    黄帝山 ,在县西十八里,有轩辕黄帝庙。小富春山 ,在县西八十里严郭村。

    白马山 在县西八十里,与金门山相接。岳顶山 在县治。峻极于天,不可攀跻。由龙屋至山顶,上有六十里。

    花果山 :在岳顶之西。

    嶡山 在县治下。有金线涧,经流福昌,东北引以灌田。其山半嶡然而起,因名。

    汉山 ,在县三乡寨北。古柏苍郁,有光武庙、三涂山

    紫罗山 在县西六十里紫罗村。

    金门山 在县西六十里。山多紫罗,可采。湖山 在县西二十五里,山中有一小湖。紫云洞 在县锦屏东数峰间,其洞有三:西曰紫云,东曰悬空,中曰玉芝。昔陶复朴学道居此,又名“陶公洞。”

    马明王洞 在县锦屏东柏峰尽处,又名“锣鼓洞。” 触之作锣鼓声,故名。

    石洞 在县锦屏山玉柱峰下,可避暑。

    三官洞 一名“水崖庵” ,在县灵山之麓,崎峭玲珑,宜邑佳致。

    九龙洞 ,在县南二十里,上有九龙灵济庙。换香洞 ,在县赵堡南山十里许。

    洛河 在县城北百步许。发源洛南蒙岭山下。由卢氏、永宁过宜阳,至洛阳西七里与涧水合,再东与瀍水合,至偃师南与伊水合,至巩县入黄河。

    藻河 在县西南隅。一名“铁藻沟。”

    顺阳河 在县南五十里。源出本县,流经嵩县,北入伊。

    金线河 ,出嶡山,经福昌东南入洛。

    《渡羊河 》,自永宁山南经流入洛。

    渠谷水 ,在县西七十里。源出流漕村石崖下,南流东入洛。

    流谷水 ,在县西八十里。源出流漕村石崖下,南流东入洛。

    芃水 在县治。《水经》福昌县

    皂涧 在县东十里。涧淤泥黑如皂,因名。“红蓼涧 ” ,在县营河东之西。地产蓼,因名。“黄涧 ” ,在县西六十里黄涧村,流入洛。

    “横流涧 ” 在县治韩城东西两关之间。源出熊耳山,至韩城东南入洛。

    凤凰泉 在县灵山大佛殿东。上有“翳然亭” ,题咏甚多。

    《鹿跑泉 》在县白鹿庄南,今名“鱼儿泉。”

    柳泉 在县西官庄堡,宽丈许,旁植以柳,因名。“蟠龙泉 ” 在县神峪山南。

    净眉泉 :在县平泉子母石下。

    周公泉 ,在县灵山东。

    甘泉 在县西南赵堡村眉城东,水甘美,因名。三泉 在县治,一曰大龙泉,一曰龙尾泉,一曰虎乳泉,东有三泉寺。

    叠石溪 :在县南亢家庄。

    泊池 在县治,一名“泊头湖。” 其池有莲菱、鸡头。

    等物,四围皆山,值天雨,四山之水皆泊于此,故名。

    冰井 在县赵堡何家村。后唐武后避暑藏冰处。

    圣井 在县段村北

    胭脂潭 在县高桥北河下。潭中之石紫赤色,因名。

    女娥潭 :在县治。彭娥汲水处。

    龙潭 在县高桥南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