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725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七百二十五卷 |
第七百二十五卷目录
镇江府部汇考一
镇江府建置沿革考
镇江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镇江府星野考
镇江府山川考一
职方典第七百二十五卷
镇江府部汇考一
镇江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本府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属吴,后属越。战国属楚。秦西属鄣,东属会稽,为谷阳、云阳二县地。汉初属荆吴江都国,后属会稽郡。东汉属吴郡。吴孙权徙丹徒,号京城,又曰京口。晋属毗陵郡。永嘉五年,改晋陵,徙治丹徒。东晋侨置徐、兖二州,号为北府。刘宋以南徐州治京口,又分置南东海郡。齐因之。梁改兰陵,陈又改东海,六朝皆为重镇。隋平陈,废州及郡为延陵县,属蒋州。开皇中,置润州。大业初,复废,以延陵属江都郡。唐武德中,以江都之延陵地置润州,治丹徒。垂拱中,置金坛县。天宝初,改丹阳郡,又改曲阿为丹阳。元和中,复为润州,以镇海军节度使治此。五代为南唐重镇。宋初,改镇江军。政和中,升府属两浙路。南宋属浙西路。元改镇江路,属江南浙西道。明改镇江府,属南直隶,领县如故。
皇清因之,隶江南省“江苏布政使司。”领县三:
丹徒县:〈附郭。〉
周吴朱方秦谷阳县。本延陵地,时望气者以其地有王气,使赭衣三千徒凿京岘山为长坑,因名丹徒。汉置丹徒县,属会稽郡。后汉属吴郡。三国吴改武进。晋复为丹徒,属毗陵郡。东晋属晋陵郡。南北朝宋属南东海郡,为南徐州治所。齐因之。梁属兰陵郡。陈属东海郡。隋初属蒋州,后省入延陵,属江都郡。唐复置丹徒,属润州。宋镇江府治。元镇江路治。明镇江府治。
皇清因之,编户二百七十里。
丹阳县
秦云阳县。史官占:“云阳有王气” ,因凿北冈,截直道使曲,故名曲阿。汉曲阿属会稽郡。后汉属吴郡。三国吴复为云阳。晋复改曲阿,属毗陵郡。东晋属晋陵郡。南北朝、宋、齐因之。梁改兰陵,属兰陵郡。陈属东海郡。隋复名曲阿,以地属江都郡。唐天宝初,改名丹阳县,属润州。宋属镇江府。元属镇江路。明属镇江府。
皇清因之,编户一百六十里。
金坛县
秦本曲阿县金山乡地。隋大业末,因土人保聚,置金山县,后又置琅琅县。唐武德中,并省入延陵。垂拱四年,复置金山县,更改金坛,属丹阳郡。宋属镇江府。元属镇江路。明属镇江府。
皇清因之,编户一百四十二里。
镇江府疆域考 通志县志合载
镇江府疆域图
本府
东至常州府宜兴县界二百一十里。
西至江宁府句容县界五十里。
南至常州府武进县界二百里。
北至扬州府江都县界二十里,至
京师三千二百里
东西广四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丹徒县》:
《丹徒》,附邑也。东至丹阳县七十里。
西至句容县九十里
南至丹阳县五十里
北至江都县,二十八里。
东南至丹阳县,六十五里。
东北至泰兴县,一百里。
西南至句容县九十里
西北至仪真县七十里
自县治至省城一百八十里。
东西广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七十五里。
丹阳县
府东七十里为“丹阳。” 东至武进县界五十八里,西至丹徒县界三十里。
南至金坛县界,四十里。
北至丹徒县界二十五里。
西南至句容县界四十五里。
自县治至省城一百八十里。
东西广八十八里,南北袤六十五里。
金坛县
府南为金坛,东至武进县界三十五里。
西至句容县界六十五里。
南至溧阳县界五十里
北至丹阳县界二十里
东南至宜兴县,一百二十里。
东北至包港司一百三十里,包港司至丹阳县七十里。
西南至溧水县,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高资司一百四十里。高资司至丹徒县四十里,至府城水陆俱一百六十里,至
京师,水路三千九百里。陆路二千五百五十四里。
东西广一百里,南北袤八十里。
形胜附
本府。〈丹徒县附郭。〉
《魏地理志》:“天限南北。”
《风土记》:“山接金陵,湖连震泽。”
《宋文帝纪》:“襟带江山,表里华甸。径途四达,城邑高明。苞总形胜,实惟名都。”
《齐地理志》:“因山为垒,缘江为境。”
《隋·地理志》:“东通吴会,南接江湖。”
《通典》:“长淮大江,皆可拒守。”
《通鉴》:“险过汤池。”
《徐铉集》扬州之都会,京口之重镇,六代之风流人物,综萃于斯;三吴之山川林泉,肇发于此。《府志序》:“内连天堑,外蔽金焦。”
《丹阳县志》稽之舆图历访古迹所在当孙吴
萧梁之际,所谓“云阳” 、“曲阿” 者,亦英雄用武之地也。
《金坛县志》湖山映带土壤闳旷天下之山以
“福地” 名者七十有二,而三茅良常居其二。以“湖” 名者五,而洮湖居其一。标名踞胜,自足伟观。
镇江府星野考 府志
府属总
《春秋纬》书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
《尔雅·星纪》:“斗,牵牛,吴分野。”
《史记正义》:“南斗牵牛,吴越之分野。”
《汉·天文志》:“斗,江、湖、牵牛、婺女、扬州,吴,北斗分野。” 今会稽、丹阳诸郡,尽吴分野。
《后汉郡国志》:“斗牛一度至婺女十一度,一名须女,为星纪之次。斗建在子,今吴越分野。”
费直分星,次斗十度至女五度为星纪,于辰在丑,吴越分野。
蔡邕分星,“次斗十六度至须女二度,谓之星纪,大雪冬至居之,吴越分野。”
皇甫谧《帝王世纪星纪》:“自斗牛一度至女七度,吴越分。”
陈卓范蠡鬼谷张良诸葛亮谯周京房张衡分星分野:斗、牵牛、须女吴越扬州丹阳,斗十六度,《晋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吴越之分野,属扬州。”
《隋地理志》:“自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吴越得其分。”
《唐·地理志》:“润为星纪分。”
《宋天文志》:“吴越当天文南斗、须女之分。”
《元史》,“斗四度三十六分六十六杪外。入吴越分,星纪之次,扬州之分。”
《明分野书》,“吴分野,斗牛在丑,自斗三度至女一度,属吴越,分扬州。”
镇江府山川考一 府志
本府。〈丹徒县附郭。〉
北固山 在郡城郡治后。发自天目、屏风、三茅,至铜坑东卸而来,势甚高,延袤数里。东行为马鞍、回龙诸山,又迤逦而北,至于釜鼎、京岘中。抽而右折为郡治。郡之北特起此山,三面临江,回岭斗绝,势最险固,故名北固。《水经注》所谓“别岭入江” 者也。其内巩一枝,南向为土山,嶪然隆起,状甚尊严。晋、唐以来,郡治莅焉,则北固实郡城之后屏也。晋谢安、蔡谟皆于山上作库,以储军资。是后颓坏,山上犹有小亭,登降甚狭。梁武帝幸朱方,乐平侯正义为南徐州刺史,乃广其路,旁施阑楯。武帝悦,登望久之,改曰北顾山。金山 在郡城西七里大江中,自长山西北起,为五州山,至下濞浦突入江,起为此山。又《地理约义》云:“金山自银山过脉。按《华严经》,阎浮提外香水海中有七金山,绕须弥卢因,海水潆回,播溢无定,设七大金山以镇之,此山似之,故名。梵语须弥华严妙高,故此山又名妙高峰,一名浮玉山。《道经》:上仙居浮玉山朝上帝,则山自浮去。故金、焦二山俱借名浮玉。《山海经》: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亩。此山大江环绕,风涛四起,势若飞动。一名金鳌峰,一名伏牛山,皆以形言。《唐志》:贡伏牛山铜器、鲟鲊。一名获苻山。晋获苻坚俘置山下。又名互父。一名头陀岩。《九域志》:唐裴头陀挂锡于此,建伽蓝于水际,获金数镒以闻,明皇赐名金山。《头陀岩记》:李锜奏闻,易名。然建中时,扬州陈少游以甲士临江,韩滉总兵‘金山,与少游会’。” 则建中已名金山,非自锜始。《梁书》:“天监四年,帝临金山,修水陆会。” 则金山之名,又非始于建中矣。宋大中祥符五年,真宗梦游其处,改名龙游山。天禧辛酉,复名金山。
三石山 一名“笔架山” ,东曰“巧石” ,奇峭险拔,类斲削而成,虽大水不没。
石排山 亦曰石𥱼。其上多昔人镌刻,水啮苔侵,悉不可辨。有桂月岛、剪涛石、拆苇汀、梳羽岩、梦渔墩、夕阳城、舞蛟洞、问龙潭王伯高曰:“此即《佛印》所云经之鸬鹚国也。” 相传上有郭璞墓。按《韵书》,排与𥱼通。此山皆巉石,隐出水面,若木𥱼然,故名。元延祐间,总管张廷圭言:扬子江古号天堑,舟到金山急流处,谓之撺𥱼。泰定间,台臣檄云:“金山盘涡旋激,号为大𥱼” ,又名龙门,又曰龙涡。传水深二百丈,险之甚者。
焦山 在郡城东九里大江中,与金山并峙,相距十里许。按焦山从象山渡脉,善水者云:石底扪之,有石阈横亘江中,如游龙之势。冬月水落,近岸之石阈犹可见也。俗云“门槛石。” 焦山两狮形,象山两象形。狮象截水之下流,郡之门户在焉。金陵之下流,赖为锁钥,亦称双峰。韩维诗:“一带分江纪,双峰照海门。” 以双峰指后两小山者非。《图经》及《类集》云:后汉焦光隐此,故名。旧名樵山。宋敕焦光洞隐樵山,又名谯山。《寰宇记》、杜佑《通典》皆有谯山戍,宋之问诗“戍入海中山” ,而江淹《焦山》诗亦作谯。亦名浮玉,今岩石有石刻。浮玉山二:一在石屏石之侧,一在三诏洞之右,而金山祖师岩石壁亦有之。山之馀支东出,分峙于鲸波弥淼中。曰海门山。《唐诗》称松寥夷山佛印曰海门国。
月华山 在府治西南。有月台遗址,一名“万岁山。” 晋刺史王恭初建万岁楼于其上,至唐犹存。唐人多所题咏。宋初呼为“月台” ,后改“月观。” 绍兴戊午,郡守刘岑复加修创。汪藻为《记》。
日精山 :在府学内。上有《日观》遗址。
寿丘山 在府治西南。宋武帝微时宅基也。帝既即位,筑丹徒宫,后建慈和、普照、云台诸寺。有寿丘司徒庙、宗忠简公祠,又为四贤祠。南麓有龙华寺,即其址建丹徒县儒学,改名圣像山。唐颓山 在府治西南。城隅有罗汉寺、五通庙、风漪轩。宋苏庠诗云:“竹阴既疏明,流泉复清驶。” 是亦城中佳境也。今其上仅存五圣庙。
京岘山 在府城东五里,即秦所凿泄王气处。上有夏禹王庙、萧梁公主庙、唐顾云《隋司徒庙碑》。“地控金瓯,城临铁瓮。山分荆岘,水接蓬瀛。” 屡下有龙目湖。
花山 在城东三里,一名东山。有花山寺及李卫公园亭,今废。皇甫冉诗“北固多陈迹,东山复胜游” ,即指此。
雩山 :在城东三十里。上有昭应庙。
大渎山 :在城东三十里。
华山 ,在城东六十三里,即《乐府》所谓“华山畿” 者。有广惠仙真观及广德王庙、神女冢。
釜鼎山 :在城东南四里。中有大觉寺。
鼎石山 在城东南三里,与京岘山相近,上有石塔。
华盖山 :在城东南六里。
白兔山 在城东南十五里。有白兔山神庙及报亲庵,宋詹文守坟庵也。《明一统志》云:“宋刁约葬此,有白兔跃出,故名。”
唐山 ,在城东南二十里。宋刁约《诗注》:“唐山庄在白兔山侧。”
娘子山 :在城东南三十里。
马迹山 ,在城东南三十五里。上有青童君马迹,又云“白马老君马迹。” 在今紫府观,即第四十九福地也。葛稚川链丹井,上有黄龙、青龙二洞。
《嘉定志有灵洞潜通华阳咸淳志》黄龙洞中旧
有石泉一掬,四时不竭,近颇止涩。青龙洞,巉岩嵚,�才入其中,冷然风生。有大小石龙数条,挂石罅中,时出青雾即雨。东有《夏禹王庙》,
汝山 :在城东北十里。
道士山 :在城东北六十里。
圌山 在城东北六十里。宋张世杰与元兵战于江中,不利,退奔圌山。山出火石。有仙人洞、虎洞、二箭洞。上有塔,下有东霞寺。
菊花山 :在城南三里。
天福山 与菊花山对峙,俗呼“虎头山。”
黄鹤山 在城南三里,一名黄鹄山,俗名鸿鹄山。宋武帝微时,游息于此,有黄鹤飞舞其上,得名。《南史》:“戴颙世居郯中,又徙京口,止黄鹤山。” 宋文帝每欲见之,曰:“吾东巡,当宴戴公山下。” 故又名戴公山。
磨笄山 在黄鹤山东南。宋戴颙女于此磨笄,誓不适人,因名。
云腾山 ,在鹤林门外,下有西岳庙。
凤凰山 :在城南五里。
回龙山 在城南七里。下有八公岩,林壑静邃。缘谷口入溪流,不深亦不竭。溪左右为僧庵八,竹树蔽荫,一曰“八公洞。”
招隐山 在城南七里。有兽窟山,宋处士戴颙隐焉,故名。按《南史》,“颙世居剡中,徙京口,先居竹林,后筑馆此山。颙女舍其宅为僧院。梁昭明太子尝读书于此,石案犹存。” 上有招隐洞、读书台,下有招隐寺,寺北有珍珠泉,东南有虎跑泉,高五丈许,深数尺。旧建亭以覆今圮。鹿跑泉去虎跑二十馀丈。唐学士蒋防《铭》,“又有” 昭明所开古井及玉蕊亭,唐李德裕《玉蕊花》诗,刻石在焉。白龙山冈 ,兽窟回龙,两山相夹处,由八公岩左通一径里许,曰九儿湾。四山环合,石壁崭然,其山曰白龙冈。明万历间,楚僧奇然结茅其上,入一洞,得龙骨数石,始知有龙潜此中,蜕骨而去,因名曰白龙洞。洞前一石屏蔽,状若莲萼,又曰莲花“洞,南山佳境,以此为最。”
夹山 在城南四里。唐禅僧夹山于此说法,寺名“竹林。” 元德安僧塔存焉。明太守程峋延僧林皋入山,复兴竹林寺。时凿山得泉,因曰“林公泉。” 福田山 在城南,中有大法兴寺。
洪山 在城南六里
灵山 :在城南四十里。
阿育王山 :在城南六十里。
岘山 在城西南五里,亦名“兽窟” ,因建地藏寺于此山,遂名“九华山” ,其下有岘山阁。
檀山 在岘山之北
黄山 在城南五里,下有高安寺。
长山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上有灵泉,其流与练湖通,溉田甚多,下有白龙王庙。山别一支,又曰“桃花山。”
塔山 ,在长山南,上有三真君庙。
宝盖山 :在城西四里。有三茅道院。
蒜山 在城西五里。《寰宇记》曰:“山生泽蒜,因以为名。” 或云:吴周瑜与蜀诸葛亮议拒曹操,于此筹算,故曰算山。陆龟蒙《蒜山》诗:“周郎计策清宵定,曹操楼船白昼灰。” 东晋末,孙恩浮海至丹徒,率众登蒜山。刘裕奔击,大破之,投崖赴水死者甚众。唐刘展叛田神功,将三千军于瓜州,将济江,复将步骑万馀陈于蒜山南。唐徐知诰尝游蒜山,除地为广场,编虎皮为大幄,率僚属会于下。《旧志》又谓“蒜山松林中可卜居。” 苏子瞻诗:“蒜山幸有闲田地,著此无家一迁客。” 观此,则山旧宽广,可容万人,似不止今西津渡口孤峰已也。山顶二翁亭,久废。
银山 在城西江口,旧名土山,以山形壁立,俗呼竖土山。避宋英宗讳,亦呼植土山。刘禹锡诗:“土山京口峻” ,即此。以与金山对峙,易名曰银上。
有金鸡岭、般若院、浮玉亭、与同亭、药王庙、天妃庙、关王庙、褒忠庙、银山寺、好汉亭。明嘉靖时,祀土人义兵死倭难者。其下紫阳洞,张紫阳真人居此口。第一村,则孙楚别墅也。又名云台山。玉山 在城西江口,旧无玉山之名,以与金、银二山鼎列,故曰“玉山。” 上有水府殿、观音大士殿,下有避风馆、藏经阁。滨江有钓鳌亭。
镇屏山 在银山侧,下有潮音洞。
阳彭山 ,在城西一里,上有东岳庙,藏佛禅院。碧霞元君殿后有丽春台。
五州山 在城西三十里。相传山绝顶望见五州。宋曾布诗:“天际林峦压寿丘,夹江旁瞰两三州。” 又云:“海门西北起崇丘,极目参差见五州。” 皆用此说。《文选》颜延年《车驾幸京口诗》云:“春方动宸驾,望幸倾五州。” 谓九州之地,宋得其五。按晋、宋之间,淮北遗黎侨寓江左,疑五州之民居此山左右,故名也。梁时有寺,武帝幸焉,辇道尚存。宋丞相陈升之亲墓在上于山半建显慈寺,有观日、卧云二亭,苏子瞻尝至,题曰:“卧看沧江。” 有泉流山下,汇为溪,澄泓不竭,土人名曰夕溪。有千尺井,翠岩禅师诗云:“门对悬岩千尺井。” 建炎间,徙寺山下,后废。明万历间,复建因胜寺。崇祯间,建翠岩室,以昔有翠岩禅师居此也。
香山 :在城西四十里。
铁炉山 在城西四十里。有翟公泉、崇圣寺。“曹山 ” 在城西五十里。明成祖渡江,驻山下为行朝。一日臣民入觐,赐膳迁擢。
覆船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明一统志》以为即酒罂山,而梁武帝《舆驾东行记》以覆船、酒罂,高骊并列,则又似二山也。
高骊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亦名句骊山,有句骊山神庙。《名山记》云:“高句骊国女来此,海神乘船致酒醴聘之,女不从,海神拨舟覆酒,流入曲阿,故酒美。” 对山下有仙人洞,内有石桌石。棋仑山 ,在城西六十里。
莫山 与《仑山》相近。
石公山 在城北九里,濒江,为焦山过脉。下有石槛,与焦山对峙。山形如双象,一曰“象山。” 有洞曰“象山洞。” 僧倚洞建庵。旧有送江亭、威辅堂。骆驼岭 在郡城五条街西北,今为路。
乌风岭 在梦溪上,与圣像山对,又名“乌盆坳。” 甘露岭 在北固山,俗名“龙埂。”
金鸡岭 在城西五里。一名“京畿岭。”
三里冈 二:一在城南,名“南三里冈” ;一在城西,名“西三里冈。”
望城冈 :在城东南六里。
夹冈 在城东南八里
长冈 在丹徒镇东南一里。
朱湾冈 在谏壁镇东南七里。
诈输冈 :在城西南十五里。
黄坟冈 :在城西五里。
分流冈 :在城西三十里。
乐亭冈 :在城西三十里。
汤冈 :在城西四十五里。
大江 扬子江一名京江,东注大海,北距广陵。《三国志》:魏文帝将东征,出广陵,临大江,见波涛汹涌,不敢渡,叹曰:“固天所以限南北也。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之。”《类集》云:水至金山,分为三。�《水记》:“扬子江南,零水第一。”又李德裕使取金山中泠泉水。蔡祐《竹窗杂记》:石排山北,谓之北�“江最深处,钓者云深三十馀丈。”夹冈河道, 俗分大小名之。在丹徒县南曰小夹冈,丹阳县北曰大夹冈。宋庆历中,尝置堰,旋罢。《宋会要》:庆历中,于夹冈道置堰,功费多而卒无补,旋罢。《旧志》:“夹冈地势萦回,岐分山脊,相距旷迥,行者惴惴。”熊叔茂诗:“僻疑昏有虎,静怪晓无鸡。”谓此地也。嘉祐中,郡守宇文绍彭刱置六铺,拨逻卒守之,舟行陆走,恃以无恐。
龙目湖 《郡国志》曰:“润州遏陂有湖,名龙目湖。” 刘桢《记》曰:“秦王东游,观地势,云此有天子气,使赭衣徒凿湖中长冈令断,因改为丹徒令,水北注江。” 《梁典》云:“武帝望京岘山,盘纡似龙,掘其左右为龙目。” 二湖未详孰是。周孚诗:“平湖认龙目,断岭记蜂腰。” 鹤林寺前山有名胡蜂腰者。社墅湖 ,在县东南十五里。
寺湖 在县南十八里
郑湖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新丰湖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元和郡县图志》云:“晋大兴四年,晋陵内史张闿创。”
梦溪 在朱方门外子城下。今其水流入关河。马林溪 ,在城南三十五里。皇甫冉有《马林溪》。
遇雨诗
蜃溪 在县境,流入金坛。宋人避孝宗嫌名,呼为“唇溪。”
润浦 亦曰“东浦” ,在城东一里。隋置润州,以此浦得名。
西浦 旧志未详所在。按《一统志》,在城西,唐张籍有《西浦诗》。
北固浦 广一百八十丈,以藏舟。《旧志》有海涵河、柳溪桥,今俱废。
下鼻浦 在城西十里,北入江。晋郄鉴于浦西筑两垒。《京口记》:“有小墩二,在东西,长高二丈,形类人,鼻在口下,故名。” 东有憩宾亭。
乐亭浦 在下鼻西七里,《吴书》所谓“簿落” 也。王浚《缘江图》为渎浦,亭北江中有贵洲。
徒儿浦 在县东二十里。相传秦始皇将徒儿过此浦,因名。
茅浦 隋刘元进作乱,攻润州,帝召吐万绪讨之。绪率众至杨子津,元进自茅浦将渡江,绪勒兵击走,绪因济江,背水为栅。明旦,元进来攻,又大败之,贼解润州围而去。今未详所在。
胡豆洲 ,梁羊鶤围侯景,景惟馀三舸下海,欲向蒙山。会景昼寝,鶤语海师:“此中何处有蒙山?汝但听我处分。” 遂直向京口。至胡豆洲,景觉大惊,欲投水,鶤以槊刺杀之。今未详所在。
贵洲 隋开皇十年,郭衍从晋王广镇扬州,遇江表倡逆,命衍为总管,领精锐万人,先屯京口。于贵洲南与贼战,生擒魁帅。按旧《志》,洲在乐亭北。
秦潭 在月华山下,宋改为“放生池。”
马潭 在县南五十五里。
护军潭 :在丁角路旁。
第一漩 在京岘山,系一五都《三图》水,入运河。第二漩 在凌家湾。
第三漩 在万寿寺前。明万历中,知县庞时雍清出,给价开浚,各立石。
放生池 即秦潭
《白莲池 》在城南古竹院东谷中。
金牛池 在城南五里,近八公岩,石壁陡峭,池在其下。
荷香池 在仁和门内,今虎踞。门外池可二三顷,外萦以山花,极盛。旧有亭不存。
薛家池 在鹤林门外,今城南胜果寺西北中泠泉 在郭璞墓下。张又《新水记》:“刘伯刍水品皆第一,陆羽《茶经》第七,盘涡深险,俟冬月水涸,用长竿汲之可得。” 山僧惮于行汲,因于大雄殿西凿井,以冒中泠。四方客至,既不能如李文饶之精辨,而中泠品价为之顿减,亦一憾事也。东泠泉 在焦山之西,心经石之上,以在中泠泉东,故名。
天津泉 在甘露寺西南。明太祖临幸时,见山寺下汲水,题句云:“甘露生泉天降津。” 永乐中,命取御笔归禁中。既而僧善观见狠石边有异,掘之得美泉,因取其语名之,建亭覆焉。
紫金泉 在城中大市。《嘉定志》:紫金山正当市心,四旁民居,旧时犹隐隐见金脚,今不复存,而其泉固在。或云为天下第二泉,久侵于民居。明万历戊戌,知县庞时雍建坊立石,究非真泉也。泮泉 在旧府学西。宋元祐间,郡守林希凿井得石,刻“泮泉” 二字,教官杨迈为创亭,榜以篆额。元贞间,教授徐硕又以“育德” 易之。明景泰中迁学,以故学基与井井入民间,而篆额犹存。万历中,知县庞时雍清出立石曰“古泮泉。”
兽窟泉 :在兽窟山地藏寺山麓之左。清湛渟涵,僧累乱石甃池,以便行汲。
林公泉 在夹山麓。明崇祯时,僧林皋凿石得泉,可引至爨下。郡守程峋题曰“林公泉。”
便民泉 在西关大围坊。明知县庞时雍立石。“卓锡泉 ” 在城西因胜寺。
《夕听泉 》在五州山,宋苏轼题。
“寄奴井 ” 在城南鹤林寺内,宋武帝微时,凿“烧丹井 。” 在焦山礼斗坛下南麓。
鳗井 在甘露寺,僧妙机凿井,得鳗鱼二,因名“千尺井 。” 在五州山翠岩室前。
龙井 在长山白龙王庙。祷雨辄应。
庆封井 在县治南白龙冈庵下,水逆流,又曰“逆流泉。” 齐庆封奔吴,吴与之朱方聚族而居,此井在所居之地。
“城西圣井 ” 在永安寺。
义井 在府治南。其水甚甘,有疾者饮即愈。陶氏义井 在丹徒镇,更名曰“二省泉。” 明知县庞时雍立石。
城南圣井 在南闸下,运河南岸,水府殿前。水深三、四尺,四时不竭,甚清甘。
丹阳县
经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昔有异僧讲经于此,故名。上有金牛洞,一名金牛山,亦名金山。山半有石,可容一人卧,上可枕,中正适体,手足皆有着处。旁有罅如瓶,口可插麈尾,俗呼“仙人石。” 山前有崇教寺,寺前银杏树一株,或云宝志公手植。
绣球山 在县东北三十六里。三山相连,形似绣球,故名。上有白鹤泉。
陈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下有玉龙泉。
水渐山 ,在县东北三十七里。
黄连山 ,在县东北三十八里。相传有黄连树生其上,其大十围,故名。
沈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旧名簸箕山。下有赭山丹井,南唐沈彬所居也。今广孝寺即彬居址。武山 在县东四十里。以武氏居其下,故名。李家山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山前有彭泉。管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以管姓居其下,故名。鸡笼山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形似鸡笼。周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
九灵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下有桃花涧,有仁希、仁静二观。仁希久废,唐魏法师尝居此。论山 在县东南乡。按《名胜志》:“道家三十八福地,神仙所都。”
许山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
金鸡山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下有显忠庙。倪山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
卯山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
嘉山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境内诸山,惟嘉山最高。四围望之,形势若一,状如伏牛。人以嘉山出云占雨泽。上有龙池,建善利庙,祈祷有灵验。大江在其北,下有嘉山寺。
凤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形如凤翥,故名。马鞍山 ,在县东四十五里。
严山 一名“白云山” ,在县东北五十里。
黄泥山 ,在县东北五十二里。
烂石山 ,在县东北五十三里。
西腰通山 :在县东北五十四里。
独山 ,在县东五十五里。
固山 ,在县东五十五里。前有普济院。
白路山 ,在县东北。经山后,上有白路,故名。链铜山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彭山 在县东三十五里,下有龙池灵异。宝塔山 在县东四十里。西有徐家山泉。徐家山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因徐姓居下,故名。西有山泉。
眠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
观音山 ,在县东北三里,一名“惠山” ,中有玉乳泉、广福院、“一碧万顷亭。”
胜金山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
白鹤山 ,在县西十里,前有支子冈。
甘草山 在县东北观音山后。
随驾山 在县东北五十里《经山》之西。
北冈 在县西北十八里练湖上,即秦时凿处。大夹冈 ,在县北二十五里,下临运河。
石人冈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青石冈 在县东北四十里。
前冈 在县东北四十里。
球子冈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
西冈 一在县西三十里,一在县东十五里。南冈 在县南四十五里。
支子冈 在县西十里孙锺墓前。
黄连冈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耿冈 在县东北十五里,孝感寺后。
朱藤冈 在县东四十里嘉山前。
山冈 在县东三十五里。
大泊冈 在县东北一十八里。
青龙冈 在县东南七十里蒋墅上。建三茅道院,土人名之曰“青龙山。”
五圣墩 在观音山后
道人墩 在练湖内。相传练湖为开家第宅,后仙去,墩即其修链处。其事无考。
鸡卵墩 在县东北五里。
郎坟墩 在县东北五十里,《经山》后。
千墩 在县东南七十里十三都。
练湖 在县北,周回四十里。《唐书·地理志》《水经注》《元和郡国图志》里数多寡不同。《舆地志》:“晋时陈敏为乱,据有江东,务修耕织,令弟诣遏马林溪,以溉云阳,号曲阿后湖。” 《世说新语谢中郎经》:
曲阿《后湖》曰“故当渊注停著,纳而不流” ,即此。一曰练湖,一曰练塘,在县治北一百二十步转河 ,明万历间,知县旷鸣鸾开。
市河 源出练湖西斗门。其一经三思桥,过寺前桥、市西桥、民安桥,至湾头土地庙,以达漕渠。一自仁智桥经胡公桥、土地桥,亦达漕渠。珥渎河 在县南七里,通漕渠以达金坛,俗呼“七里河。”
九曲河 在县北。首起漕渠,尾距江口,委折七十馀里。今废。
清水潭 在斜桥南百馀步。唐僧皎然诗:“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 即此处也。简渎 在县南五里。俗云晋谌母元君掷简于此,故名。唐置简州,以此渎得名,俗呼渎河。明景泰中,巡抚邹来学、同知俞端、县主簿郑贤自市河开,治废草堰坝,西扺简渎,南通麦埤、延陵、新河、井庄、建昌圩、蒲于、紫阳二渡口,俗名香“草河。” 丁义渎 在县南三十里白鹤溪分派凡三十五里,久废。宋绍熙中重开,岁大熟,至今赖之。相渎 在县东南六十里,亦名直渎。宋王存自杭州归丹阳旧居,道经重堰,不能速达。乡人自奔牛开直渎,南通白鹤溪,以便其行,故名“相渎。” 白鹤溪 在县东南五十五里,出县之古荆城,贯金坛县北,入毗陵境,一名“荆溪。”
李成涧 在县东北三十里,流入九曲河。桃花涧 ,在县东北四十里九灵山下。
辰溪 ,在县西北三十里。上有马陵桥。
湾溪 在县东一里
南溪 ,在县南四百馀步。旧名“县市河。”
窍河湾 在县东北五里九曲河中。
汤家湾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源出彭山龙王庙,北流经埤城入大江。
白鹤湾 在县西十里孙锺墓后。源出绣球山,东行二十里,入九曲河。
瓦窑湾 在县南三十里珥渎河中。
白杨湾 在县西二十里。
塌顶湾 在县东三十里。
长湾 在县东北十七里,孝感寺后。
七里湾 在县东北七里庙西,运河中。
漩湾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流入九曲河。酒流湾 在县东尚德乡。相传高丽女覆酒处。桓彦范墓在上。
倒潭 去县二里,练湖南岸侧。
石潭 在县东稍北二十里东石潭村。眭氏世居其上。
万顷洋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
金莺池 在县圃。相传宋夏竦初为丹阳主簿,一日侍母燕坐,见二莺前舞,忽没不见,发地求之,得金莺。二母取莺瘗地,祝曰:“天若赐夏竦,愿从明中来。” 竦因筑亭其上,曰金莺。后至者发地求金莺,不复得,因遂为池,亦号金莺。
莲池 在云阳驿中。许浑诗:“心忆莲池秉烛游。” 报恩池 在县市东谢家场北。相传王姓者好食鳖,一市必数枚,庖婢每窃一二放之。后事觉,恐被挞,潜投于池,鳖丛负得不死,故名。
放生池 三:一在云阳桥北,香严寺前,池上有尊胜石幢,唐时立;一在大同寺中;一在延陵镇。龙池 二:一在嘉山,祷雨灵应。一在彭山杨家沟 ,一名杨坞沟,在县东四十里,又张沟在其北。
华坞沟 ,在县东一十二里,入“九曲。”
张沟 ,在杨坞沟之北。
双沟 在县南一里
“天沟 ” ,秦始皇凿。
玉乳泉 ,在观音山石阑上,有陈尧佐书,《唐人品水》在第四,或以为第十一。
汤家湾泉 ,源出彭山,东北流经埤城入大江。延陵沸井 ,在季子庙前。按《舆地志》,庙前有沸井四,庙后有沸井二,不详何时所开。齐建元元年,井北忽有金石声,掘二丈得泉。泉中得木简,长一尺,广二寸,隐起文曰:“庐山道士再拜谒。” 木坚白,字色黄。延陵县令戴景度以闻,于是并凿为井。今见有四井,腾涌惊沸,二清二浊,觱沸之声,昼夜不绝。
白鹤三仙庙前井 在县西十五里锺离村。其井最深,俗传“孙锺灌瓜井” 也。
“谌姆丹井 ” 在仙台观。
葛洪丹井 在县东湾头邵巷。
“焦光丹井 ” 在归真观。
“丁令威丹井 ” 在大霄观。
《陶真人丹井 》,在“华阳上馆。”
金坛县
顾龙山 在县南五里。前望白龙荡,故名。一名为龙山,俗呼土山。山地周回一百四十亩。丁酉年十一月,明太祖东征,尝驻跸焉。题乐府于寺壁云:“望西南隐隐神坛,独跨征车,信步登山。” 命词臣续之曰:“烟寺迂迂,云林郁郁,风竹珊珊,尘不染浮生九寰,客中有僧舍三间,他日偷闲,花鸟娱情,山水相看。” 今勒碑亭中。知县刘美书。洪武中,有傅敬者,初授金坛令。陛辞,太祖谕之曰:“金坛有横山一座,朕曾临幸,即此山也。”
茅山 在县西六十五里,即道家所谓第八洞天,第一福地,金陵地肺者是也。又名冈山。《太元真人内传》曰:“江水之东,金陵之左右间有小泽,泽东有句曲之山。” 此山洞虚内观,中有灵府,洞庭四开,穴岫长连。古人谓为金坛之虚台,天后之便阙,清虚之东窗,林屋之隔沓,众洞相通,阴路所适,七途九源,四方交达,真洞仙馆也。陶隐居云:“小泽即今赤山湖,从江东直对望此山。” 又云:“秦时名为句金之坛,以洞天内有金坛百丈,因名。外又有积金山,亦因积金为坛号矣。” 汉三茅君往来乘白鹄,各集山之三处,时人互有见者,是以发于歌谣,乃复因鹄集之,后分为大茅君、中茅君、小茅君三山焉。山东及南属金坛,山西“及北属句容。”
大茅山 ,在元符宫南,最高一峰,道家言“是司命君白鹄所集处。”《定录君》�言有元帝时铜鼎,鼎可容四五觓许,偃刻甚精好。在山独高处,入土八尺许,上有盘石掩鼎上。元帝时命东海神埋藏于此,常现神光,谓之“丹光”,一曰“天灯。”旧有石坛石屋,祀三茅君。元延祐三年,敕建圣祐观,祀大茅君。明万历中,改九霄宫,岁以三月十八日、十二月二日为司命君游盼之会,四方之人来山礼觐。祠左有龙池,小龙数十游其中,类蜥蜴,腹微赤。每旱取水,祷雨辄应。山半有绣衣亭。中茅山 在大茅峰北,长岭独高一峰,即定录君、白鹄所集处。元延祐三年,敕建德祐观,祀二茅君、定录君。�言“司命君埋西胡玉门丹砂于此”,深二丈许,坎上四面有盘石镇之,石上有徐锴篆字。山顶有陶公醉石,下有泉,色赤,饮之益人。山下左右有小平处,可堪静舍。
小茅山 在中茅峰北,即保命君白鹄所集处。元延祐三年,敕建仁祐观,祀三茅君。上有卧龙松、左纽桧。《太元内传》曰:“王莽地皇三年,遣章邕赍黄金白玉铜钟,献三仙君。汉光武七年,遣吴伦赍玉帛黄金,献三仙君。俱瘗绝顶,聚石压之。”积金山 ,在元符宫之阴。定录君�言“大茅后,中茅前,相连长阿中有连石,其处宜人住,可索有水处为静舍,合丹以修上道,即隐居所住处。”东有横垄,上有石,形甚瑰奇,多穿穴。西南有大石壁,耸而拆开,内有洞,入数丈,渐狭小,不复容人,乃飕飕有风。
《金菌山 定录》君,�言:句曲支山有名菌山,此山至佳,隐居时已不知所在,而《山志》以大茅后积金东凹独小山当之。按《县志》:“在积金峰东,形如博山垆有金可采。”赵孟𫖯诗:“结茅依菌山,焚香候芝盖。真灵幸悯我,冠佩时来会。”
华姥山 ,在崇禧宫南。昔女仙孙寒华修道于此,夜中多见异光,或以为丹芝灵气。
丁公山 ,在崇禧宫之阴。相传汉初丁令威仙举其上。按丹阳丁桥为令威故居,得道于此,辽东之鹤,或其仙游所至耳。
丁山 在拱辰峪东
虎爪山 在丁山西。宋置禁采樵碑其上。“雷平山 ” ,在雷平池上,许长史今所营屋宅对东面有小山,名“雷平山。” 周时有雷氏豢龙来此。今玉晨观在其北,即许长史宅也。
郁冈山 在小茅山东北,一名大横山。林木蔽翳,望之郁然,故名。《名山记》所谓冈山是矣。昔李明于此合神丹而升元洲水边犹有遗迹。方隅山 ,《真诰》云:雷平山之东北,良常山之东南,其间有燕口三小山相隅,名方隅山,古人曾合九鼎丹于此,幽人在世时,心常乐居焉,今尝游此,幽人许掾自谓也。按陶隐居曰:“前云李明合丹处” ,即此。此山与郁冈相连。
三公山 在燕口洞东南。
青山 在郁冈东,其西一山名“西青山。”
麻姑山 在郁冈西
衔珠山 在雷平南,俗呼“独女山” ,前有白龟潭。独公山 ,在小茅北。
“小竹山 ” 在小茅峰东。
良常山 。《太元内传》曰:“始皇三十七年。出游自”
会稽,还,遂登句曲山,北陲埋白璧一双,李斯刻书于璧,其文曰:“始皇圣德,平章山河,巡狩之乐,莫过山海,自今以往,良为常也。” 群臣并称寿,叹曰:“良为常矣。” 又鸣大鼓,击大钟,万声齐唱,洞骇山泽,赞乐告兆,大小咸善。乃改句曲北陲曰良常之山,又曰:良常山西南有可住处,是司命君往时别宅处也,亦可合丹。又曰:“良常东南又有可住处,其间当累石如灶形,间或有寄生树,如曲盖形,此处正好,但恨浅耳。虽尔自足洞口西北有一地,小危不安,要自足立外舍也。”
秦望山 ,在丁角路,良常东北,小尖山上下俱路者是也。始皇亦驻此山,顾望丘阜,故名。龙尾山 ,在大茅峰东。按《山志》曰:“大茅第一岭,东来宛如卧龙。以茅山顶为首,故称尾。”
三角山 在县西六十里华盖峰北有玉液泉并庵。山多叠石,其色类玉,又名“叠玉峰。”
海江山 ,在县西六十里。下有庆云洞,洞东有丹谷泉。
“云堆山 ” ,在皇甫谷南。
仙韭山 ,《真诰》:“姜叔茂种五辛菜,以市丹砂。” 隐居曰:“今呼为韭山,在大茅西,俗呼石龙山。” 陶隐居:《石颂蔬圃蔓遗》辛。
鳖足山 :在仙韭山西。
大灵山 、小灵山 ,并在鳖足山西。
“竹山 ” ,在叠玉峰南。
《吴山 隐居》曰:“自大茅南后,韭山、竹山、吴山、方山从此叠嶂达乎吴兴天目诸山矣。”
唐王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相传唐太宗子葬于山左,故名。俗呼“唐王土山。” 平原突出,竹木森然,上多丘垄。
大涪山 在县南三十里长荡湖中,高八丈,周回二百五十步,屹然孤秀,望之若浮,故名。上有僧寺,楼阁参差,松杉环翠,时或水波不兴,月光澄漾,宛若青螺点镜,景致殊绝。周处《风土记》云:“洮湖中有大涪山” ,即此。又有小涪山,高五丈,周回四十步,东南属宜兴,西南属溧阳。陶隐居《寻山志》云:“石孤耸以独绝,岸垂天而” 似浮。
方山 在县西四十五里。《真诰》:大茅西南有四平山,俗所谓方山也。山顶平衍,四望皆方,故名。亦名桂榜山,盖大茅峰之案山也,去茅山二十里,邑人吕江尝隐此。其山下有洞室两口,见于山外,俗传与华阳洞通名方台,又曰幽馆。青龙山 在县南五十里,原名帢帻山,俗呼为丫髻山,在方山南十馀里,高三十八丈,周五十里,上有“青龙洞。”
飙轮峰 在大茅峰东,连峰是也。《真诰》云:昔东海青童君尝乘独飙飞轮之车驻此,故名。五云峰 在小茅峰侧华阳洞上,峰甚峻,相传昔三茅君以三月十八日驾五色云,驭八景舆,驻此逾时乃去。藩镇上闻,诏曰:“故得卿云焕烂,仙像分明,能均五色之光,遍覆三茅之顶。” 时许长史在都,常遥礼,每云:“遥瞻三秀,冥运一心。” 道祖峰 在积金之阴。
叠玉峰 在大茅峰东南,产石类玉。宋真宗尝遣左珰祈嗣于此,有应,刻碑元符宫。
华盖峰 ,在三角山叠玉东,形如华盖,故名。“白云峰 ” ,在中茅西。
“抱朴峰 ” ,《大茅北连峰》是也,其上有葛洪炼丹处。
长隐冈 ,一名“伏龙冈” ,亦名“死蛇冈” ,在郭真人池南岸。一垄长缓而隐障,故名。
“柏枝垄 ” ,在华阳洞南。
桃花崦 在小茅峰北。林壑幽邃,春时花卉纷敷。顾况诗:“崦里桃花逢女冠,林间杏叶落仙坛。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沙虚山月寒。”
拱辰峪 ,一名“拱辰寨” ,在中茅峰东北。宋建宫,仍敕江宁兵士二百人,以充巡逻洒扫,因立寨谷中,故名。
“皇甫峪 ” 在三角山。
楂子峪 ,在三角山北。
黑虎峪 在中茅、小茅两峰间。长阿之西,华阳洞 宫有五门,南两便门,东西便门,北大便门,合五门也。《隐居》云:“今山南大洞即是南面之西便门,东门在柏枝垄中,良常洞即北大便门,而东西并未显定。”《录君》�言东便门在中茅东小阿口,则西便门应在今呼作石坟处也。茅洞 在元阳观石坛下,即南面之西便门也。东便门 在中茅山东《定录君》。�言小穴才如狗窦,愈入愈阔,外以磐石掩塞穴口,使山灵守卫之勤,斋戒寻之,可入易于良常洞,良常洞多沙路,有曲僻,经水处不大便易,又道远不如小
阿穴口直下三四里,便径至阴宫东悬掖门,自非已成仙人,不得其门而入也。
西洞 ,在积金山东岭下,《隐居》所谓“飕飕有风” 者,即西便门也。累朝金箓投龙简于此。
蓬壶洞 ,一名“仙人洞” ,在玉柱洞右。
良常洞 ,华阳北大便门也,是为保命君所治。洞北有石坛,即许掾烧香礼拜解化之处。罗姑洞 ,在金菌山西,即九疑山女仙罗郁也。高居洞 与罗姑洞并石限界之。
玉柱洞 ,在华阳西,洞南中积石乳,圜直如柱,四面仅容人行,旁有唐明皇受箓坛。
华姥洞 ,在华姥山,以“孙寒华” 得名。
酆都洞 在紫阳观。宋建炎中,河北博州道人王若宁独居岩下,梦神人指岩穴曰:“此酆都考讯之所,可去洞百步居焉。” 秦桧殁,夫人王氏诣靖真宗师乞拜章,知桧系此,命子熹即洞口建太乙殿以求冥释,名洞云庵。元至正改紫阳观。小青龙洞 在小茅西,朱砂泉上。
天窗洞 在积金山
碧岩洞 在崇寿观后。洞顶为嵚崟亭,古木危基存焉。下有曲水穴、扪霞磴、徐锴大篆石上。女仙洞 ,在碧岩洞东三十步,穴口下视如眢井然。相传任真人女得道,遁变于此。
柏枝洞 ,在金牛穴南。昔人深入,闻太湖风涛鼓楫之声。御史卢世�《记》:“狮子洞 在柏枝洞南,洞内石间如堂如室,中有垂石二,击之其声一如木鱼,一如磬。”
庆云洞 ,在海江山下。
黑虎洞 ,在华阳南,《九锡碑》之左。
黄龙洞 ,在《九锡碑》之右。
南斗洞 在三角山
海泉洞 ,在皇甫峪,泉源于海,深不可测。水龙洞 ,在白云峰下。
燕口洞 ,在方隅山之南,有洞室,女仙钱妙真诵《黄庭经》,遁化其中,至今有紫菖蒲、碧桃在焉。淳祐五年,巡检使夏侯嘉真与建隆观道士诣洞投龙简。是夕雷震,洞户开,一厅吏深入,遇道士与来禽一枚,食之绝粒。
方隅洞 ,在方隅山上,有二门,其一即燕口洞。夫子洞 在良常对山。笪重光撰《山志》云:“相传宣圣尝坐是中,书延陵季子垄碑,不知何所本。” 方台洞 在方山下,与华阳洞通,号为别宇幽馆,得道者处焉,世呼为白石洞。张祖富、刘平阿、吕子华、龙伯高、蔡先生俱处此。
青龙洞 ,在青龙山,昔有人深入,见一大青蛇,故名。其洞宏廓深委,非凡迹可至。《建康志》云:“洞口二尺许,仅可容人,伛偻而入。其中平广,石梁如带,崖壁叵测。洞口大石上洼处四五,状如人迹,呼为仙人洞,有祈祷辄应。” 《溧阳志》云:“洞前奇石森立,流泉沥沥,旁有岘曰牧门洞,中有堂台、帘灶、仙人掌之属,皆以石状得名。” 入洞稍深,有门曰“隔凡” ,峻险而隘,刚风迅急,游者惮不敢蹑。华盖岩 ,在石墨池上。
候仙岩 在碧岩洞东数武。
“雾豹岩 ” 在碧岩洞下。
“碧玉岩 ” ,在丹谷泉上。
众真岩 在茅洞侧
钱真人诵经岩 在燕口洞上。
金牛穴 在柏枝洞东。《舆地志》云:秦时采金,获金牛,为女子所触,遂掷而出,取之不可,逐牛至丁角,因名其地曰“上栏下栏” ,又曰“奔牛。” 牛奔入海,不复睹之也。穴不深而闳大,横直相通,有如佛座者,有如观音座者,皆位置天成,不假疏凿。曲水穴 ,在碧岩洞下。
巧石 在大茅峰东垂。方圆丛聚者百馀步,玲珑可爱。大学士王鏊诗:“太湖有奇峰,倚插半天里。风雷忽失之,何年飞到此。”
扪霞磴 在碧岩洞下,徐锴大篆石上,王安石题诗曰:“百年风雨草苔昏,尚有南唐笔法存。只恐终随峄碑尽,西风吹晓满秋原。”
“青玉峡 ” 在丁公山东。奇石森立,即“深秀轩” 旧址。
“仙人捧石 ” 在大茅峰西垂,崇寿观后山冈上。西畔若有人,故名。
长荡湖 在县南三十里。周回一百二十里,与宜兴、溧阳分界,古名洮湖,即五湖之一。其水连震泽,入淞江至于海。周处《风土记》韦昭、郦道元并云:《京口耆旧传》:“邑人王康尝论金坛水利,谓洮湖旧有八十一浦口,实受荆城、延陵、丁角、薛步四源之水,今所存惟二十有七,皆淤塞不通。盍访旧迹,浚而深之,下流无壅,则” 水不为害。
高湖 在县西北十里。周回百馀顷,北受五十渎,南流十二里入大溪。有芦苇菱芡鱼虾之饶,居民赖以为利。
大溪 在县西二十里。《南徐州记》曰:“在县西十二里,东南流三十七里,入长荡湖,三十等都灌溉赖之。” 今考:即青菩河通昆仑河,去县不远。《南徐记》误云:“百三十七里入长荡湖。” 今改。正。思湖 在县南六里,即白龙荡。每夏时,四围芦苇萧然,荷花簇锦,茭蒲菱芡,杂然丛生,锦鳞游泳,文鸟飞集,莲舟渔艇,往来其中。北眺顾龙峙于水际,俨然一画景也。其北受县渠之水,西纳后阳分流,东通南洲大小桥,南则直注,旧最宽衍,蓄水以纾下田之涝。近为居民筑埂,擅菱藕之利,遇旱开复为宜。上有白龙庙。
荆溪 在县北十八里。一名荆城港。东连白鹤溪,北通丹阳。唐陆龟蒙有《荆溪早景诗》。南唐潘佐诗曰:“荆溪百里水涵空。”
直溪 在县西三十五里。受茅山、丁角诸水,下入运河,东南通大溪,入长荡湖,俗名直里河。二十七都民赖之。王去疾居此,故所著名《直溪集》。唐王溪 在县西南三十里,受茅山水,东南流入大溪。其侧有唐王村,因名。
北洲渎 在县北五里。渎口有北洲村,故名。南洲渎 在县南七里。上受钱资荡之水,入于思湖,有鱼虾芦菱之利。渎口有南洲村,故名高湖。下口渎 在县北八里。直溪建昌圩水入运河之处,易淤宜疏。
甓桥径渎 在县西十三里。晋宋有此渎。隋大业初,县令连奚明修之。渎南造桥以甓,故因名为“甓桥。” 今无可考。按:连奚明为延陵令,疑此渎在延陵西三十里。
古速渎 在县南二十里。《京口耆旧传》:“陈朝散亢家居邑南,地沮泽,古速渎久淤,壅水为灾,率众筑堤,延袤十里许,以便行者。而浚渎以通洮湖,水患遂息。明末时,堤被开凿,水不入城,失先正蓄泄之宜矣,宜修筑。”
放生池 一在县南二里。按《郡志》,“宋绍兴癸亥,令天下各置放生池” ,今废。一在常宁镇东。饮马池 在皇业寺东。梁武帝谒建陵,饮马于此,故名。今废。
漫塘池 在县东北一百五十步。相近大溪之堤。刘文清公宰筑室其上以居,因以自号,今则淤塞成田矣。
楚王涧 在崇禧观东,二涧是也。并华阳西洞三水合流,直至观前。昔楚威王游憩于上,故名。《隐居》云:“大水大旱,未尝增损,色小白而甘美,柔弱,但尽在山西,自不得东流耳。”
鹤台涧 ,陶隐居云:“度积金垄东南,有一石穴,水东流极好,其处隐障,可以合丹。”
宜春涧 在中茅东,古洞天馆之前,任真人就东流水合丹,即此。
《九曲涧 》,其支流自大茅左胁而下达于菖蒲潭。
“大涧 ” 在金菌山东。
流杯涧 在雷平山西
碧㮏涧 在大茅西二里,周时郭四朝真人常于此处种㮏。白李溪 在小茅北,高辛时展上公种《白李》处。苍龙溪 在良常山西,俗呼“冷水涧。”
喜客泉 在大茅北,方池数尺,客至,泉即踊跃如珠,良久不绝。或临以声势,则凝然不动,亦一奇也。旧有庵祀孙寒华。
益人泉 在大茅东岭上。《登真隐诀》云:“天市坛左右有泉,皆金玉之津,饮之益人,故名。” 笪《重光山志》云:“泉边有骈石,疑即天市坛。”
玉蝶泉 在飙轮峰西。二泉一冰一温。又名阴阳井。元赵世延诗:“因观长史阴阳井,始悟混元元牝门。一勺三田勤灌溉,无根灵草自春温。” 白玉泉 ,在常宁镇。镇在县西六十五里。宋天圣间,朱妙观请于朝,为游人行贾憩息之所。灵泉 在积金山上。
“洞泉 ” 即通仙桥池。
玉砂泉 ,在中茅西。司命君埋玉门丹砂于中茅,流为泉水,饮之益人。今三阳百姓颇得长寿者,谓朱阳、太阳、北阳三村也。
朱砂泉 在小茅西,泉水赤而有朱。
鹿跑泉 ,在大罗源之左。仙鹿为发此泉。百丈泉 ,在拱辰峪。
饙饮泉 ,在大茅南垂,泉作乳色。
海眼泉 二,一在积金中峰之西,泉涌能应潮候。一在石墨池西。
丹谷泉 ,在庆云洞之东。昔有道人取水合丹,童子易他水,道人识之,由是得名。
田公泉 昔有田叔居之取水,因以为号。此泉是玉砂之流津,饮之益人,除腹中三蛊,用之浣衣,不须灰也。一名柳汧泉。陶隐居《石颂》曰:“左带柳汧水,右浚阳谷川。” 即此。
陶公泉 在皇甫峪
玉液泉 二,一在仙人捧石之北,其泉甘香,微若乳色,能已腹中诸疾,人见其色白,亦呼为“白泉。” 一在三角山玉液庵。
抚掌泉 ,一名“东温泉” ,在昭明太子读书台下。方池一碧,湛然空明,闻抚掌声则泉涌如沸。“一勺泉 ” ,在昭明太子读书台后岩上。
天池 ,在大茅顶。神龙所都。大旱不涸。邑宰亲临祭祷,必获灵雨。
雷轰池 在三茅峰观侧。万历中,道者周姓无名,年十八出世,尝修炼于三茅峰,苦行汲远。雷为轰池。初轰一池,臭若硫,不可饮,乃复轰一池,甚甘美。今二池俱在石壁间。
豢龙池 在天圣观。大中祥符敕取龙子,御制《歌》送还山。
碧玉池 在天圣观。池上旧有碧玉天帝之殿。洗心池 在燕洞宫东,形如石龙,窟中大旱不涸。昔钱妙真独居燕洞修炼,或谤之,乃于此窟剖腹洗心,以相显示。刘若宰诗:“一勺清泠水,无尘净古今。当年剖腹者,何来出世心。”
“石墨池 ” ,即菖蒲潭。汉费长房学道于此,书符涤砚,涧石悉黑。至今用池水合药,有验。
玉津池 ,在崇寿观前。
周真人池 ,陶隐居弟子周子良。池,在灵宝院雷平池 ,郭四朝所造,高其墙岸,益水得深。四朝尝乘小船,游戏其中,每扣舷而歌。
白龟潭 ,在衔珠山前。梁天监中,陶隐居弟子周子良筑静室朱阳馆,见一白龟,长七寸许,皮甲通白如滑石,惟靥上有黑文如符书,不可识。握取玩弄,放之潭去,数百步复来。
大罗源 在中茅西
桐花源 在鹤台涧上。张伯雨诗:“华林散清景,丹水碧凝脂。落叶秋无数,宜都懒寄诗。”
霞架海 在桐花源上。蒋超《山行》诗:“山拥胭脂海架霞,树煎红雨缀霜葩。” 即此。
丹砂泓 在燕口洞东
阳谷汧 ,源出中茅前,大茅后,数水相注,一源郭于塘 ,在长隐山东数里,其塘周回五亩,深五尺,水常满,乡人涸之,辄有雷电,至今请雨有验。郭,四朝真人曾使人种植于此,每行皆诣长隐,以造思和游看源阜。
赤石塘 ,在大茅、中茅之西。定录君《与许长史书》云:“今当垦赤石田,为往来之阶。” 而竟不就事也。
悔家塘 :在海眼泉西。
陶塘 在雷平山西。按《真诰》:“地肺似洛中北邙山,其水似长安丹凤门外井泉之味。” 今按:其地爽垲,水深丘厚,历选江东罕有及者,故备载之。李德裕《寄孙链师》诗:“欲驰千里恋,惟有凤门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