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804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八百四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八百四卷目录
宁国府部艺文一
西候亭颂 唐李白
大农陂记 韦瓘
响山亭新营记 权德舆
宣州开元以来良吏记 陈简甫
宣州筑新城碑 南唐韩熙载
绮霞阁记 宋章岷
叠嶂楼赋 田锡
游山门诗序 沈括
叠嶂楼记 蒋之奇
凤凰桥记 明陈敬宗
登九顶峰记 潘之恒
宁国府部艺文二〈诗〉
登宣城郡 宋袁淑
游敬亭山 齐谢脁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前人
答谢宣城 沈约
泊宣城界 唐孟浩然
晚入宣城界 钱起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李白
敬亭山独坐 前人
九日登响山 前人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前人
谢公亭 前人
过崔八丈水亭 前人
送宣城路录事 韦应物
送处士归宣州因寄林山人 刘长卿
赠皇甫曾之宣城 前人
示爽时之宣城 韩愈
送周长史赴宣州 李端
开元寺 杜牧
开元水阁 前人
自宣城赴官上京 前人
宣城送裴坦判官 前人
送梅处士归宁国 罗隐
寄宣州宝常侍 前人
怀宛陵旧游 陆龟蒙
题麻溪 杜荀鹤
游石壁〈并序〉 宋胡瑗
陵阳山 叶清臣
入石壁 周紫芝
出石壁 前人
宁国溪上四首 明魏观
敬亭 杨载
因张侍郎大经南行寄题叠嶂楼
李东阳
游南湖 贡钦
宁国府部纪事
宁国府部杂录
宁国府部外编
职方典第八百四卷
宁国府部艺文一
《西候亭颂》唐·李白
惟十有四载,皇帝以岁之骄阳,秋五不稔,乃慎择明 牧苏凋枯。伊四月孟夏,自淮阴迁我天水赵公,作藩 于宛陵,祇明命也。唯公代秉天宪,作程南台,洪柯大 本,聿生懿德。宜乎哉!横风霜之秀气,郁王伯之奇略。 初以铁冠白笔,佐我燕京,而后鸣琴二邦,天下取则。 起草三省,朝端有声。天子识面,宰衡动听。殷南山之 雷,剖赤县之剧,强项不屈三州,所居大化,咸刻碑颂。 至于是邦也,酌古以训俗,宣风以布和,平心理人,兵 镇唯静,画一千里,时无莠言。退公之暇,清眺原隰,以 此郡东堑巨海,西襟长江,咽三吴,扼五岭,𬨎轩错出, 无旬时而息焉。出自西郭,苍然古野,道寡列树,行无 清阴,至有疾雷破山,狂飙震壑,炎景烁野,秋霜濯途, 马逼侧于谷口,人周章于山顶。亭候靡设,逢迎阙如。 自唐有天下,作牧百数,因循龌龊,罔恢永图。及公来 思,以革前弊,实相此土,陟降观之,壮其回冈龙盘,沓 岭波起。胜势交至,可以有作。方农之隙,廓如是营。遂 铲崖堙卑,驱石剪荆,削污壤,阶高隅。以门以墉,乃栋 乃宇,俭则不陋,丽而不奢,森沉开闳,燥湿有庇,若凫 之勇,如鹏斯𬸣。萦流镜转,涵映池底,纳远海之馀清, 泻莲峰之积翠。信一方雄胜之郊,五马踌蹰之地也。 长史齐公光义,人伦之师表;司马武公幼成,衣冠之 髦彦。录事参军吴镇、宣城令崔钦,令德之后,良材间 生,纵风教之乐地,出人伦之高格。卓绝映古,清明在
躬,佥“谋僝功,不日而就。总是役也,伊二公之力欤?”过客沉吟以称叹,邦人聚舞以相贺,佥曰:“我赵公之亭也。群僚献议,请因谣颂以名之,则必与谢公北亭同 不朽矣。”白以为谢公德不及后世,亭不留要冲,无勿 拜之言,鲜登高之赋。方之今日,我则过矣。敢徇耆老 而作颂曰:“眈眈高亭,赵公所营。如鳌背突”兀于太清, 如鹏翼开张而欲行。“赵公之宇,千载有睹。必恭必敬, 爰游爰处。瞻言思之,罔敢大语。赵公来翔,有礼有章。 煌煌将将,如文公之堂。清风洋洋,永世不忘。”
《大农陂记》韦瓘
宣郡支邑十城,而南陵处剧。盖由庶民嚣豪,物产多 状,山川斗错,风俗诡浮。故理束则民愤,政放则民怠, 俱不得其极。自非肃廉和敏,措动守中,则莫至良能, 况功利及物耶?皇帝四年,令地官侍郎卢公观察宣 部,精心厚下,重难邑长,乃以宁国令顺阳范公假南 陵印焉。大夫于是肃以检奸,廉以约身,和以纳民,敏 以应物,物不夭落,民得休泰。卢公尝曰:“时或爽候,云 龙遁逃,膏泽翔枯,物不津液,吾人其瘁乎!”下令邑中, 有能修复陂塘,积水防患,终懋厥功。先时县有废陂 曰大农,积岁不理,荒梗幽扈,丘隰遁形,空规残状,非 乡党之寿耋,不可款识。舆人飞语,他邑病诮,訾訾嚣 嚣,波翻风合。范君独判于心,不畏腾口,曰:“利于人也。 使民获利而上罹毁,真吾心也。且黔愚皆苦于始作 而泰于成功,况吾君侯明,吾天子圣,尚何惧哉?”乃召 乡老里正而计之,具畚挶列绠锸,《筥铄》砻坚,披林辇 壤,日必巡视,周察势便,仁以抚驯,悦以附来,法以督 奸,勤以劝劳。于是云动雷行,斩莽辟芜,拨腐曝淤,培 高彻卑,不知形疲,不惮骨苦,不残民力,不费金刀,潜 轶化工,事于农隙,三旬而毕,不戮一人,其大也。驱江 波六十里,滚滚而来,辟荒埂数万亩,汪汪虚明,叠石 构岭,纵三百步,龙蟠虎斗,横杀冲波,泄流引洫臂,发 三港;支分脉散,泽入大田。厥功既成,乃风雨暴斗,洄 复换晨;虺虺沸鸣,似闻构作。及乎雨斩云除,则沙洲 突出,力捍岭下。若自开辟之初,信为神物所相。虽使 江河咎灾,惊涛怀山,大浸崩驱,暴猛来敌,亦不能轶 峻防而浸厚趾。斯乃天赞其功,岂非仁深于物乎?其 或火云爇天,旱魃为虐,歊蒸瘅怒,蛟龙逭诛。而翠潋 摇岸,澄澜洗月,溶溶浩浩,散落天光。顺势导流,为润 百里,则贯畦浮塍,卒岁之溉千顷,岂为多“哉?其细也, 孕鳞甲之族,育凫雁之群,罗生菰蒲,蔓合菱藻,渔父 舟人,浩歌扬楫,厚生之物,永永不竭。斯功也,可以灼 当世而芳千古矣。昔者西门豹治邺,召公治上蔡,而 史氏书美,显白良能,以其因水茂功,利人及物者也。 则大农杰迹,功符天作,可以论古对能,岂有愧乎?”范 君寻迁御史,后三年,吏民益慕,而愿表尤功。今连率 范公,以文行德器,挺为时贤,爰领宣部,仁义明举,其 下耸然,常推至公。邑人三请于公,乃曰:“他人有善,唯 恐不闻,况伯也。功利如是,吾岂诡故哉?”乃从之。邑长 李君,久以材能弘张其化,吏民甚安之。追论大农盛 绩,因民之心,以成其善志,亦《春秋》之事也。乡将石定、 录事丁宗、耆寿、戴诚、佐史章佾,或参其议,或督其事。 洎百姓朱纶、李纵、田丘、程彻等若干人,咸请予为《记》 云。“元和八年岁次癸巳六月壬午朔十五日丙申建。”
《响山亭新营记》权德舆
元和二年冬十月,宣城长师中执法襄阳郡王潞公 作新亭新营,凡周月而厥功成。先是,郡城之南,厄狭 硗确,山木不剪,樵门不开。公因暇日观视原野,直南 一里所,得“响山”焉。两崖耸峙,苍翠对起。其南得“响潭” 焉,清泚可鉴,潆洄澄淡。又其南则博敞平坦,澶漫逶 迤。从古之隙地,是邦之休利。目与心会,暗然自得。述 “以条陈,实蒙可报。”乃量日力,计徒庸,辟于弇中,成是 坦道,揭东西二亭于双峰之上,相距百步。华轩峻宇, 皆据胜势。广厦疏寮,可栖灏气。碧山亘目,清流在下, 跨以虹梁,抵兹近郊。因其爽垲,乃列营署,度野以步, 度堂以筵,上栋下宇,各有区处。规地之广袤,分左右 营部焉。牙门亲军而下,左至八,右至七。既而左次莽 平,采石之师与晏设堂又在焉。广场闲馆,䆗窱萦带, 可以阅军实,可以容宴豆,度羡材则不费,因悦使则 不劳。巽之申命,师之畜众,楚庄之匏居,卫文之楚丘, 得其时制而不烦也,官业尽在于是。爰初师所处,在 郡之北偏,地泐垫下,水泉沮洳,积弊不迁,介夫病焉。 至是则修武备,建长利,兴寝得安其室处,坐起以观 其习变,而公又飨士于斯,娱宾于斯。公之心泰则神 王,神王则中和旁达。十体宁则气全,气全则馀勇可 贾。夫然,则不出楹阶俎豆之间,而威仪交修,上下浃 洽,在此物也。以公之平粹淑均,天资吏师,昔尝四部 符,一司武,皆有利泽,施于州壤。及是则贵为元侯,疏 以大封,推心术而行千里,所由属城而流于支郡。程 功底绩,观发知智,亭与营之制宜乎哉!前贤之以循 政闻者有矣,而遗于是,岂徯公之为而裕斯人也?凡 由此涂出者,东南抵于歙,西南抵于泾,肩摩毂击,往 复自便。绝东谿,有浮桥,过西亭,得莲池,触类滋长,皆为绝境。公以鄙夫《春秋》之徒也,绘而传焉。“使实录于 石。”时三年夏五月记。
《宣州开元以来良吏记》陈简甫
君子所贵乎德积于中而化行于外,大可以篆钟鼎, 次可以备讴歌,所谓“古之遗爱,没而不朽”者也。宣州 秦故鄣之地,阻以重山,缘以大江,封方数百里,而铜 陵铁冶繁阜乎其中。故其俗佻而侈,其人劲而悍。属 鞬揭𨱁者,习以为常,易于寇攘,昔号难治。武德中,天 下既定,唯兹后附。自是朝廷艰厥官,非勋贤崇茂者 “文明中正者,清贞孤拔者、法令峻整者,无以剖符为 邑焉。”先天之前,人物湎沦矣。自开元距今,惠化浃物, 清循迈伦,故事传于府中,淑问存诸故老,得之数公 焉。有裴公曜卿者,兹公辅之器,受分忧之任,以为“立 政在于树本,树本在于设教,设教在于率身。”乃洁其 源,举其端,削烦苛,布宽惠,易简得而“庶务修,恺悌行 而群心化,赭衣垩而者知禁,乡校党序者胥劝”,自是 宣人始服教矣。开元癸酉岁,国家以天下太平,四海 繁富,虑吏之不率,人之不康,乃诏分十道,署廉察以 督之。此州统江南之西、潭、衡十有六州,而班公景倩 始受命焉。公清介以饬躬,苦节以从政。以法者国之 柄,天下之平。宽则阿,“阿则公室之权削矣;急则刻,刻 则下民之怨生矣。”江右荒服,政紊俗讹,济之以猛,张 弛在我。乃布甲令,举直绳,恤人之疾苦,除吏之贪暴, 逾年坐贿削免者,百有馀数,澄清之政,于是乎得矣。 有若竹公承构者,特高孤贞,行懿直方,秉法以御下, 去邪以为治,鳏惸于是乎康,豪奸于是乎息矣。代班 之政,不易其旧,阅岁而属城放黜者,几乎前焉。初上 以遐方罔迪邦禁,思文法之臣,而二公继莅于兹。政 斯清,人斯宁,俾吴楚之俗,不𠎝于度者,二公是赖。岂 比夫“延年有扫墓之称,郅都垂苍鹰”之号。彼皆刻深 而我不滥,可同年而语哉?有若裴公敦复者,继班竹 之馀,承法理之极。变而通之,使人不倦,推“而广之,使 人知化。振纲而群目张,举大而细故治。破觚为圆。”齐 变至鲁,浇俗由是劝于义矣。有泾大夫李�“者,行温 而恭,政清而简,不矫激以干誉,不严厉以临下,反躬 而令行,存诚而化达。”天宝初,自太平长迁于泾。泾与 太平壤距,而二邑“怀德为二邑,仅盈十稔,并久于其 道,而惠和之德,渐于人之气血矣。故溢于去思,伙于 歌谣。”后卒,此州长史,以同乡之爱,归竁于泾,而家因 寓焉。广德初,群盗蜂轶,连陷县邑,人士罹难者比肩, 而李公之闾独完,由群盗聚而保之,且曰:“无忘公之 德也。”於戏!召公之化,勿剪其棠;柳季之仁,不薪其墓。 岂若凶寇怀惠,束手侵掠,又难于古之人矣。招讨使、 给事中袁公异而上闻,诏赠宣州刺史,旌善也。有若 司功掾张邈者,清而廉,谨而信,非自公无以举,非禄 无以入,私谒杜于居官,馈赠绝于故吏,肃肃然有“寒 松真玉”之操焉。由是累辟使车,今奉丹墀,青冥之阶, 其在兹也。昔在汉世,黄霸课最于颍川,鲁恭化流于 中牟,皆异时齐芳,高映简牒,曷若一州之政。年未三 纪,而循良者六人欤?大历初,兼御史中丞陈公总方 镇,临此州,缅想前哲,征诸舆诵,以为旌贤者所以崇 德,作颂者所以垂劝。以数君之美,霈乎在人。而不播 弦歌,传《竹素》,逶迤颓靡,与寻常者共贯,则何以激清 风教,发挥盛业欤?爰命操简,用纪馀烈。大历己酉岁 三月二十五日记。
《宣州筑新城碑》南唐·韩熙载
我唐“中兴三叶,圣历再周,义声腾于九有,灵光施于 八埏。用将下武,克歼劲敌,重营坚壁,以制不虞。”乃诏 宁国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都督 宣州诸军事宣州刺史济南公,筑此新城,宁国重藩, 宣城奥壤,星分牛斗,地控荆吴,扼天下之咽喉,作关 东之襟带。雄加侯“甸,必须良将之筹谋;势压江山,实” 假崇垣之壮丽。于是特飞凤诏,命展金墉。公乃选五 稼丰登,三农闲隙,遂敷心计,因着土功。是以将校呈 规,工徒献艺,士皆乐往,民以悦来。荷长锸以成云,陈 丰畚而翳日。因高就远,以日继时。万堞才成,坚同石 堡。四门始毕,俨若玉关。爰自壬戌岁二月兴役,至癸 亥年三月毕工。所筑新城,自金光门“西北,转至旧城 崇德门东北角,长五里三百三步。从崇德门以南,转 至金光门东,长四里三百三十步。新旧城共长一十 里一百九十三步。”新筑壕堑,亦从金光门绕新城转 透出大溪,长八百九十四丈,深三丈有馀,造成大楼 八所。其诸敌楼桥道,不可殚书。由是千雉丰馀,重门 超忽。飞阁神行而耸“汉,璇题月照以罗空。层檐翼舒, 雕楹虬跃。高陴矗而山屹,方栊豁以洞开。排画桷以 星攒,下临无地;走长廊而云布,横射遥天。别一带之 寒江,自为天堑;环千寻之深洫,宛是汤池。固可藩屏 皇居,折冲万里者也。美哉,城之为役也!暂劳永逸,既 不骞而不崩;有备无虞,信可大而可久。铭功勒石,以 播无”穷。其词曰:“于赫有命,洪惟我唐。王猷允塞,灵贶
孔章。贤士在位,猛士守方。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重门击柝,以待暴客。”况此宣城,国之�域,不有金汤,胡为控扼?烈烈虎臣,爰兹镇牧。廉问方期,仁风载沐。寅承 庙算,允因玉烛。遂度土工,乃陈畚軬。经之营之,垒堞 疏流。万寻渊引,千雉云浮。石堡玉关,铁瓮金瓯。雄加 九服,丽绝方州。飞檐凤举,画栱龙游,叠碧鸳兮雾合, 亘长云兮翼舒。何巨防之可比,视方城其蔑如。勒勋 绩于贞石,作藩屏于皇居。
《绮霞阁记》宋·章岷
绝江而南,画疆甚远。郡之剧者,宛陵首焉。《禹贡》扬州 之域,战国属楚地,秦郡曰鄣,隋州为宣。易置不常,统 治称重。昔南朝卜都建业,宣为近辅,非亲贤不拜。故 南齐谢守,假麾于此,江左以文物称盛。公之才藻,独 擅一时,风雅所宗,古今罕俪。馀霞成绮,传布海县。后 之作者,赏其风调,得公东池,累甓西偏,构为飞阁,以 绮霞榜之。荐移岁纪,屡更成坏。嘉祐庚子,由田曹郎 石君尧夫被诏监郡,关决多暇,旧宇湫底摧挠,将思 欲易狭为广,弃危图安。乃敛材鸠工,益其旧址,因壮 丽而宏大之。审势适宜,兴役以时。人无靳劳,匠非遗 巧,期月而新阁成。望之巍巍焉,若山岳之峻极;即之 凛凛焉,若堂皇之邃密。窗迎初旭而晨霞绚烂,檐溯 夕魄而澄晖皎洁。红渠吐芳于前槛,玉树交荫于后 牖。若其邀宾侣,举觞豆,赛百娇之妒矢,争半先之奕 道。轻飙至而浮埃昼息,冻雨飞而方塘晚涨。文竿既 投,游鲤辄聚。画桡轻发,惊鹭瞥起。盖游息之佳地,楼 观之胜赏也。因念休文八咏,丽谯峙于星婺;郢人《白 雪》,层阁构于旧楚。亭号“白𬞟”,用柳恽之《雅咏》;渡名黄 叶,出何涓之丽赋。率采摘雕章,作为崇厦,百代振风 骚之景,历祀标图志之名。较是为美,何所先后耶?尧 夫以俊造决科,文雅饰吏,适窾之刃,所至称治。若其 蹈前哲之懿美,革曩制之庳陋,一日必葺,有君子之 风;五月报政,著循吏之绩。岂兹一宇之壮,可尽述其 德美哉岷属契为僚,目睹轮奂之盛,将永岁月。如何 勿书。因刻于片石云尔。嘉祐七年三月七日记。
《叠嶂楼赋》田锡
“宛陵之丘,元晖旧游,城连延兮百雉,世绵历兮千秋。 流水白云,慨依然而在览;遗风往事,信赫若兮长留。” 余以丹陛策名,皇华奉使,适莅于此,乘春以至,驿梅 江柳,动游宦之芳怀;风观露台,起高明之逸意,叠嶂 居先,登之悦焉。凭落絮之危槛,向飞花之晚天。复岭 连冈,峙昭亭兮作镇;平芜远树,引句水兮为川。因而 揽古兴怀,临高凝睇。自春秋战国之后,洎吴魏鼎分 之际,干戈僭王,乘舆拟帝。斯为形胜之地,恃以控临 之势。襟带三江,咽喉五湖。归勾践兮称越,隶夫差兮 曰吴。比奕棋之靡定,唯霸略兮能图。方今禹迹重新, 尧封复古。衔王命于北阙,咏皇风于南浦。升高而赋, 怜宋玉之才多;览景自怡,非仲宣之思苦。江渺渺兮 涵春,艸萋萋兮感人。指吴越之远道,介池歙兮为邻。 两桨何归,引回眸于天际;微云似画,带斜阳于水滨。 既而阅谢守之诗,苍苔满石;览独孤之文,芳尘在壁, 杏花含露。念昔我之来时,菊蕊迎霜;乃今余之暇日。 岁云丰稔,民之悦逸。思命俦兮啸侣,聊登楼兮自适。
《游山门诗序》沈括
宁国之西有山,蔚然独起,四壁斩绝,有佛宫栖其间, 不可攀而跻也。其下则偃然有门闼焉,世谓之“山门” 而不名。宣称江南山川之奥,而宁国县据其高垲,山 门又其尤焉。则其锺禀之异,不待予言而知也。宁国 士大夫乃未有一人尝至其下者,至其闾巷市井田 野之人,亦不能以一日游焉。彼皆有以用其身而不 “暇外慕也为宜。今之人必至于乖谬,龃龉材智不合 于时,又无田畴山林百工之事以归其身,而后逶迟 偃蹇,肆傲于山林水石之间,悠然遐观,思古人而终 身焉。然于进退之决,予未能如彼其果也,要无所用 其身而寓之外物。登临而望远,激流泉之清波,翳茂 树之繁阴,则予将有遇焉。”既又为诗一篇,以记其游 耳目之所得,吾诗能言之,求其所以游,所以得,所以 乐,盖诗未尝能赋也。
《叠嶂楼记》蒋之奇
夫以游观之胜称天下,而其名足以久传者,是必有 殊尤绝异之赏,而又遇夫卓伟俊杰之才以振发之, 然后足以有传于天下。不然者,将益没泯而无所见 于世矣。宣之叠嶂楼,其名著天下,盖未有不知者也。 唐独孤霖之《记》,殆未足当吾所谓卓伟俊杰之才,而 其名遂传,是固有殊尤绝异之赏也。夫陵阳三峰,错 峙于州城之间,而州治所据在一峰之上。北望昭岑, 南瞻瞿硎,后前左右,如抱如拥,粲然如积金,莹然如 叠玉,屹然如长城之环缭,截然如巨防之壁立,皆天 造地设,为此邦之险固。虽图画刻削,莫克肖似。自上 世来,“图牒所纪,编简所载,灵仙之所飞游,隐逸之所 栖止,无代无之至,而览者使人有渺然轻举之思。而 又双溪之源,出于群峰,经于井邑,晴雷无声,龙鳞自 动;微风不来,鲛绡如舞。其盘旋屈曲,出没乎林木之杪者,数十百折,而后合于大江。大江之流,与五湖之 波,混混泱漭,近在目睫。风涛喧豗,沸霜溅雪,往往𣻳 涌澎湃之声,或闻于坐席。登而望者,又使人有超然 长往之兴。”前守刁侯之来也,既以叠嶂之秀新其楼, 又以双溪之胜创为阁。其丹雘之节,则雕甍华栋,金 碧彩翠,与夫山光水色,下上而相辉,遂称江南之胜 绝。刁侯去,而继之者得今光禄余公尝间从宾僚,拥 珠翠,列丝竹,陈杯酒,而宴于其上。过而望者,疑其乘 紫烟,翼丹霞,凌碧虚而腾赤霄,不知其所如。酒半,顾 谓之奇曰:“人之称斯楼者,徒知有山水之胜而已,而 吾居此盖期年有馀,所见者不止于山水也。若夫春 花开而散锦,夏木茂而成幄,秋宵静而月明,冬晓温 而雪霁,此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夫居者之 逸,成者之劳也;继者之易,创者之艰也。维其艰且劳, 则吾今日有是者,前人之惠也。子其记之。”之奇曰:“夫 人情莫不欲佚,自佚者不若同民莫不欲乐,自乐者 不若与众。与民同之。则来者之有是,其致足乐也。不 能推吾所有而同之,民虽乐,盖君子不贵也。古人有 言,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其能独乐哉?”公曰: “然,此吾志也。”遂书之。刁侯名约,字景纯,今为刑部郎 直史馆。余公名良肱,字康臣,为光禄卿、知宣州云。熙 宁二年六月一日。
《凤凰桥记》明·陈敬宗
宁国古宛陵郡城之东有二桥,曰济川,曰凤凰。隋开 皇中刺史王选所建,唐李白诗“双桥落彩虹”者是也。 宋初,凤凰桥涨毁,乃联舟为梁,改名上浮桥,后亦寻 废,以舟渡。郡当徽、婺、江、浙往来之交,渡者相踵,洪水 泛溢,公私病沮。太守袁公悯焉,谋于众曰:“视民之病 而弗加之意,非长吏之道也。吾欲修旧址,复旧名,架 石以为桥,可乎?”众皆曰:“良。”又曰:“经费不赀,计将安在?” 众皆曰:“此吾民利也,吾等愿尽心焉。”于是富者倾囷, 勇者宣力,智者效谋,艺者呈技。辇石于山,市铁于肆。 百尔之需,刻期咸集。肇役于正统壬戌八月,讫工于 明年二月。桥广二十六尺,修三百尺,傍翼扶阑,下分 七洞。坚壮雄伟,聿耸具瞻。是役也,因民之所利而利 之,民亦因己之所欲而欲之,是以官不烦而民不扰。 桥既成,轮者、蹄者、负者、疲者、耋者、艾者,舍风波不测 之艰,就通达坦然之履,莫不赞曰:“是皆太守仁恩之 及也。桥之固垂千百年,太守之寿,宜与之并。”人心颂 祷如此,何其盛哉!唯太守职务众矣,笃彝伦,厚风俗, 务农重谷,尊贤养老,下至官府次舍,川梁道途,无所 不当治者,亦先王之遗政也。夫祠庙所以祀神,公宇 所以临民,学校所以养贤育才,厚风敦本之道,胥此 焉出。袁公经营缮治,举能维新,一郡之耳目矣。又能 推诚感动,使民不靳赀力,以成不世之功,其贤矣哉! 昔子产相郑,善政多矣,而以乘舆济人,《孟子》遂以“不 知为政”讥之。《夏令》九月除道,十月成桥。《兹梁》之作,信 乎得夏令之时而异于不知为政者矣。郡人托宣城 教谕钱如埙,祈予言,记于石。此盛事也。君子乐道人 善奚可以辞?因书其颠末,以示永久。
《登九顶峰记》潘之恒
坐柏枧三日,困于酒食,神情殊不相亲。汤司成云:“游 山不升,顶如面墙立,吾揽裾挟杖先之,何冈不可陟 而问径也?苐至绝顶,始息趼耳?”望西涧行,得墓径,即 上。径穷,从者皆郤,乃从墓后折而北,箐僰没人,披躙 以入。逾顶四望,平石如台,甫一憩,石特奇甚,尢觉九 顶之荟蕞者也。更陟三峰,愈险峻,不尽高峰之一而 止。东南延眺,百里外山,而麻姑、南湖如在几下。余芟 除箐僰而后得之。西峡独高无所见,必“青弋”、“采石”一 派,思尽一而满志焉。司成抱恙,亦不遗馀力以至此 顶。敷毯而卧蓁莽中,呼茗不即至,趋山下取水瀹之, 一滴皆醍醐矣。约从二十人至顶者,司成洎不慧,与 梅氏伯献、纯和子传公仪、周生经知七人尔。俄而酒 榼俱至,如饷馌者,果腹而后能行,不复摩绝顶,鸟散 以下,亦不能如前之鱼贯也。余先驱坐中顶石以待。 或云:“六君寻万仞坑,得捷径直赴寺矣。”余亟令竖子 推挽,攀杉枨,横度为伐木者堙径,迂而越之,其趾乃 出。寺右近曲屏,有奴自故山来,得《书素》十馀帖,而梅 仲珍广文有缄在政“问山游耗,其三郎二孙俱作主 山中,启视之感,故人相念乃尔。班荆少选,而六君甫 至,亦沿中顶杉径行。余惟恐后,故得先也。”群力竭矣。 主人张宴情深,周生贾馀勇登场,其声犹缘云能跳 梁也。众不知历险之艰,视衣无完裾,视体无完肤,为 钩棘之所侵犹若是,而筋骨间之缩𧮭不可虞矣。又 况婉弱之质,其雄毅乃尔耶。司成曰:“自有此山以来, 飞仙毛女,固未易遇,即逸妻樵妇,定无有升岨履危 而一至者。若至而无难色,返而无惰容,犹能以歌舞 媚人,令登者忘倦,而未登者怀惭。吾辈虽具雄心,不 得不为雌豪心折矣。”曰:“九顶者,其中山形也。《佛经》言 履高山,身入虚空,名为顶地。余愿攀鼎湖”,问至道。如
天姥之教,轩皇亦或将有遇也宁国府部艺文二〈诗〉
《登宣城郡》宋·袁淑
怅焉讯旧老,兹前乃楚居。十代阙《州记》,百祀绝方书。
《游敬亭山》齐·谢脁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回谿。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 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渫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 我行虽纡组,兼得寻幽蹊。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凌丹梯。皇恩竟已矣,兹理庶无暌。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前人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元豹姿,终隐南山雾。
《答谢宣城》沈约
王乔“飞凫舄,东方金马门。从宦非宦侣,避世不避喧。 揆余发皇览,短翮屡飞翻。晨趋朝建礼,晚沭卧郊园。 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绿樽。昔贤侔时雨,今守馥兰荪。 神交疲梦寐,路远隔思存。牵拙谬东汜,浮惰反西昆。 顾循良菲薄,何以俪玙璠。将随渤澥去,刷羽泛清源。”
《泊宣城界》唐·孟浩然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湖平津渡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汎夕流。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炽梅根冶,烟迷杨叶洲。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晚入宣城界》钱起
斜日片帆阴,春风孤客心。山来指樵路,岸去惜花林。 海气蒸云黑,潮声隔雨深。乡愁不可道,浦宿听猿吟。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敬亭山独坐》前人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九日登响山》前人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骏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接响山,俯临宛水湄。 吴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拥琴高,白龟导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青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前人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 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 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 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谢公亭》前人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过崔八丈水亭》前人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 猿啸风中断,鱼歌月里闻。闲随白鸥去,沙上自为群。
《送宣城路录事》韦应物
江上宣城郡,孤舟远到时。云林谢家宅,山水敬亭祠。 纲纪多闲日,观游得赋诗。都门且尽醉,此别数年期。
《送处士归宣州因寄林山人》刘长卿
陵阳不可见,独往复如何。旧邑云山里,扁舟来去过。 鸟声春谷静,草色太湖多。傥宿荆溪夜,相思渔者歌。
《赠皇甫曾之宣城》前人
“莫恨扁舟去,川途我更遥。东西潮渺渺,离别雨萧萧。” 流水通春谷,青山过板桥。天涯有来客,迟尔访“渔樵。”
《示爽时之宣城》韩愈
“宣城去京国,里数逾三千。念汝欲别我,解装具盘筵。 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牵。冬夜岂不长,达旦灯烛然。 座中悉亲故,谁肯舍汝眠。念汝将一身,西来曾几年。 名科掩众俊,州考居吏前。今从府公召,府公又时贤。 时軰千百人,谁不谓汝妍。汝来江南近,里闾故依然。 昔日同戏儿,看汝立路边。人生但如此,其实亦可怜。” 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强颜班行内,何适非罪愆。 才短难自力,惧终莫洗湔。临分不汝诳,有路即归田。
《送周长史赴宣州》李端
青枫树里宣城郡,独佐诸侯上板桥。江客亦能传好 信,山僧多解说《南朝》。云阴出浦看帆小,草色连天见 雁遥。别有空园落桃杏,知将丝组系兰桡。
《开元寺》杜牧
松寺曾同一鹤栖,夜深台殿月高低。何人为倚东楼 柱,正是前山雪涨溪。
《开元水阁》前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 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自宣城赴官上京》前人
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淹留。谢公城外溪惊 梦,苏小门前柳拂头。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 生休。尘冠却挂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
《宣城送裴坦判官》前人
日暖泥融雪半消,人行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 岫,青弋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 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正寂寥。
《送梅处士归宁国》罗隐
十五年前即别君,别时天下未纷纭。乱离且喜身常 在,存没那堪耳更闻。良会漫劳悲曩迹,旧交谁去吊 荒坟。殷勤为谢逃名客,想望千秋岭上云。
《寄宣州窦常侍》前人
往年西谒谢元晖,樽酒留欢醉始归。曲槛柳浓莺未 老,小园花暖蝶初飞。喷香瑞兽金三尺,舞雪佳人王 一围。今日乱离寻不得,满蓑风雨钓鱼矶。
《怀宛陵旧游》陆龟蒙
陵阳佳胜昔年游。谢脁青山李白楼。惟有日斜江上 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题麻溪》杜荀鹤
麻溪清彻底,似入武陵溪。两岸山相向,三春鸟乱啼。 酒旗和柳动,僧塔与云齐。此是归期路,归期路勿迷。
《游石壁》〈并序〉宋·胡瑗
尝览翰林李白诗,有《题泾川汪伦别业》二章,其辞俊逸,高出常制,欲属和之,未有所发。于十月,余自新安历旌德,而仙尉曾公、公望同游石壁。石壁,胜概也。奇峦对峙,清溪中流,路出半峰,佳秀可爱。传闻新建汪君所居不远,掩映溪岫,率类于此。余心羡之,思欲寻访,迫以日暮,不获焉。因思旌川即泾川接境也,而幽胜过之;汪君即沦之别派也,而儒雅胜之。白事乱世,而余居华旦,岂使风咏之作,不及于古乎?辄成古诗一百四十言,题于汪君屋壁。虽不足藻饰佳境,比肩英流,庶俾谪仙之诗,不专美于有唐云尔。
李白好溪山,浩荡泾川游。题诗汪氏壁,声动《桃花洲》。 莫辞无与继,尔来三百秋。汪氏益繁衍,宗枝冠南州。 其间新建居,林泉最清幽。松声满道院,山光入书楼。 仙气既飘飘,儒风亦优优。子孙多俊异,辞行咸精修。 我来至石壁,赏之不能休。酣味北溪水,若饮黄金瓯。 因羡汪君居,复思汪君投。遇境清兴发,浩与天云浮。 斐章异绣段,洒翰非银钩。庶与《谪仙诗》,千古同风流。
《陵阳山》叶清臣
青岚抱幽林,丹云蔼奇石。岩泉夜逾响,芳杜秋仍碧。 别鹄悲乔松,游龙返真宅。依稀城郭是,缅邈仙风隔。
《入石壁》周紫芝
两峰夹天高,一水绕山麓。鸟道盘山腰,下临千仞谷。 仰视寸草青,千章罗巨木。道险当舍车,重趼摩两足。 不知谁凿空,穿穴入山腹。平生蜀道难,耳目闻见熟。 兹山亦尤物,初未挂史牍。了知天宇间,万险自此复。 穷人重锱铢,凌冒取危辱。岁晏雪霜多,归途戒当速。
《出石壁》前人
倚空出崭岩,平地石龃龉。修途缭危磴,十里无寸土。 山高不见日,露重自成雨。入壁天始明,出壁日回午。 青苍断崖谷,开豁见天宇。稻田棋局方,柯山种禾黍。 道旁两三家,稍稍闻笑语。始知在人寰,邂逅得徒旅。 倦仆饥欲啼,游子欢自许。携奴“老一廛,白发无处所。 何当把春犁,望月耕陇亩。闭门了残年,危磴不复取。”
《宁国溪上四首》魏·观
轇轕山环木,沿洄水绕山。鸟啼山翠里,人语水声间。 茅屋连溪坞,松舟系浅湾。村翁驱犊处,溪女得鱼还。
二
青山如旧识,迢递送行舟。故里一丘乐,归心千叠愁。 树腰红日转,沙尾白云流。李郭多仙气,飘飘想《并游》。
三
石发连芳草,溪花映碧苔。肃霜千里思,明月一舟开。 鼎沸茶初煮,炉香栗自煨。忽添诗兴好,细雨白鸥回。
四
野老歌仍和,篙师去复留。水花凝鹤渚,山翠落鱼舟。 竹径归黄犊,柴门度白鸥。二刘多好况,杯酒共绸缪。
《敬亭》杨载
岩磴盘盘草路微,秋阴未解澹朝晖。水舂野碓雨鸣 涧,木落山村叶拥扉。机杼隔林寻路去,云霞度陇傍 人飞。往来十五年前熟,老矣伤心万事非。
《因张侍郎大经南行寄题叠嶂楼》
李东阳
有美宣城客,曾登叠嶂楼。楼因谢公建,名自独孤留。 万树龙鳞合,双谿燕尾流。朝光先见日,爽气忽横秋。 斗转檐初挂,云轻栋欲浮。帘前无过鸟,天际有归舟。 明月共千里,齐烟空九州。圆方看鹄举,郊薮识麟游。 壮忆周南滞,奇思禹穴幽。世间无太白,千载愧赓酬
《游南湖》贡钦
十里南湖路,孤舟向晚行。潮回沙有迹,浪静石无声。 日落川光暝,云开水汽清。何年一竿竹,于此结鸥盟。
宁国府部纪事
《后汉书李忠传》:“建武六年,迁丹阳太守。是时海内新 定,南方海滨江淮,多拥兵据土。忠到郡,招怀降附,其 不服者悉诛之,旬月皆平。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 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选 用明经。郡中向慕之,垦田增多,三岁间,流民占著者 五万馀口。十四年,三公奏课为天下第一。”
《吴志》:“大帝嘉禾三年,丹阳都尉严密筑丹阳湖田。密 建议,群臣皆以为难,唯将军濮阳兴力主之功,费不 胜数,士卒多死,民大愁怨。”
《宣城县志》:“甄后本中山人。小说谓甄塘有宣阳观,道 士晨出,见婴儿卧于荷叶之上,怜而取育于邻。既长 有颜色,归袁氏。魏文帝平邺,纳之为后。宣阳观旧在 甄塘之上,废址尚存。”
《晋书》:“瞿硎先生者,不得姓名,亦不知何许人也。太和 末,常居宣城郡界文脊山中,山有瞿硎,因以为名焉。 大司马桓温尝往造之,既至,见先生被鹿裘坐于石 室,神无忤色。温及僚佐数十人皆莫测之,乃命伏滔 为之铭赞,竟卒于山中。”
《府志》:晋殷祐为宣城守,尝有疾。韩友筮之曰:“七月晦 日,将有大鸐来集厅上,宜勤获之为善。”至日,果有大 鸐重尾九尺,集厅事,捕得之,迁吴郡守。
安帝时,卤寇河南,桓温上疏北伐,帝遣使召温入参 朝政。温至赭圻,遂城居之。
《宋书刘敬宣传》:“敬宣除冠军将军、宣城内史、襄城太 守。宣城多山县,郡旧立屯,以供府郡费用,前人多发 调工巧,造作器物。敬宣到郡,悉罢私屯,唯伐竹木治 府舍而已。亡叛多首出,遂得三千馀户。”
《通志》:梁天监元年,萧琛为宣城太守,有北僧南度,唯 赍一葫芦,中有《汉书》序传。僧曰:“相传以为班固真本, 琛因求得之,其书多异今者,纸墨,亦古文字,非隶非 篆,琛甚秘之。”
《宣城县志》:“武帝天监间,太守何远增筑郡城。”
元帝承圣二年荀朗率部曲万馀家济江入宣城界 立顿。
庐江王祎有罪,上命出镇宣城,遣腹心杨运长领兵 防卫。明年,逼令自杀,即葬宣城。
隋文帝开皇九年,宣州刺史王选增拓西北冈阜为 城。
《通志》:“唐中宗景隆中,张路斯为宣城令,以才能称。在 官垦土田,通水利,至今城北有张路斯田。”
元宗开元中,天下盗铸起,宣州尤甚。
代宗大历二年,宣州观察使陈少游筑德政陂,溉田 二百顷。在城东十六里,即今笪岳坝。
宪宗元和二年,宣州观察使路应建新亭新营于响 山。
四年,南陵县丞崔琦筑大农陂,置石堰三百步,驱江 流六十里溉田。
宣宗大中九年,罢宣歙冬至元日常贡,代下户租。 昭宗大顺元年八月,免宣州等处逋负。
李遇节度宣州,军政委大将朱从本。本家厩中畜一 猴,圉人夜起秣马,见有物如驴,墨而毛,手足皆人,据 地食猴,明年族诛。宣城故老云:“郡中常产此怪,每军 城有变,出于阶中,满城皆臭。巡夜者见之不敢逼,旬 月祸及矣。”
秦禄知宣州。州何村有民家酿酒,遣巡检围其家。民, 富族也,迎击之。巡检初无他备,并其徒皆见执。民以 获盗言诸县,县以事委尉,尉轻骑往曰:“闻汝家获盗, 幸与共之。”民大喜,以付尉,而与其子及孙三人遂趋 郡。禄释巡检以下,执三人,麻絚缠体,各杖之百,并死。 禄兄据相位,无敢言者。通判李季惧,丐致仕去。明年, 禄卒于郡。又明年,杨原仲愿为守,白日见数人驱一 囚,杻械至阶下曰:“要何村公案照用。”杨初至,不知事 由,欲审,倏不见。吏曰:“此必秦待制富民酒狱也。”抱成 案来。杨阅实大骇,趣书吏抄,竟置冥钱十万同焚之。 宋太祖乾德元年,南唐宣州刺史林仁肇筑新城。韩 熙《载记》:即后主煜二年,是时唐已奉宋号。
太宗至道二年,诏除宣州逋籍。秘书丞高绅上言:“受 诏诣江南诸州,首至宣州,检责部内逋官物千二百 四十八万。”即日诏太常丞黄梦锡乘传案其事,皆李 煜旧吏,掌邮驿、盐铁、酒酤、共军槁秸等费,以铁钱计, 其数逮四十年,州郡不为削去其籍。梦锡检勘合理者才三四万,民贫无以偿,乃诏悉除逋籍。
皇祐五年,邑人胡友谅疏水灌田,获一琉璃盏献之。 上以其利泽万民,赐任湖南主事,因号其村曰“盏铨。” 建炎四年四月,贼戚方自广德入境,城中震恐,知州 事李光得卫士三百人,授之方略,守御屡捷,然围辄 未解。有来告曰:“日来兵仗间神物出现,变化无常。”公 率僚属往视,皆龙形,爪鬣毕具,光彩夺目,尾角则或 见或隐。忽有一巨者跃上光衣,升至肩肘,若以意语。 贼兵寻衄遁去。时大将巨师古来援光,宴次语及,巨 手加额曰:“此三圣也,长贺息,次游奕,三金甲并为真 君,庙食边陲,现则我胜。”其形见者是已。乃劝公立祠 祀之,祠在天庆观左。
泾樵人于古井中得铜量,识者谓汉时所铸,纳之府 库,夜有光如火,移置宣城元妙观,光乃息。又有铜钟, 溯流而上,道流得之,钟上有铭,乃“唐天宝溧水香林 观物也。”其音特异,后雷坏。
泾之承流峰为宁国府学案山。府学初建,形家谓“案 山高耸,非他山伍,当有文士魁天下者。”宋嘉定丁丑 岁,吴潜果状元及第。
宣州覃童子,方六岁,能诵御注《混元》五千言《圣济经》, 《诗》《书》《语》《孟》,滔滔无滞。
琴溪山麓,龙凤四年为水所坏,裂出一石,上刻云:“水 从白额山前过,白屋儿郎总挂绯。”
《包虎徐兔》,本出泾邑,人知贵重,每一图出,辄纸贵。郡 中前辈诗篇,有咏《宣城虎兔》者,盖以宣城郡言之耳。 今包、徐子孙,悉已改业,无复有传者。
灵惠庙有徐昺画龙,在正殿之后,笔势飞动,见者悚 栗。遇水旱致祷,亦有感应。好事者追步,终不得其仿 佛。
塞口山有人家被雷火围击,秤尺斗斛焚灭尽。逾时 天霁,一物贮于浴盆,状如龟壳,周旁有须。
宣城东乡仙女桥,相传谷村有麻氏女,及笄未聘,父 母并丧,遗二幼弟,叹曰:“我去,二孤将安托?”遂不嫁,抚 之长与纳妇,相与若姑,淡然终身。里人异之,称仙女。 尝捐赀构桥溪上,以便行者,亦称仙女桥。
元世祖至元间,江阴行省平章不怜吉带上言:“浙东 一道,贼所巢穴,当复还三万户。宁国徽土兵实与贼 通,请易以高邮、泰两万户汉军。”从之。
明孝宗弘治中,峄县李文由监生为宣城主簿,捐俸 创双溪石梁,至鬻其家骡车十馀辆以充费。桥成,宣 人德之,名“李公桥。”
宁国府部杂录
《府志》:“南容李村在县南七十里。郭璞断曰:‘南容一片 地,拉撘似牛皮,若人得遇者,世代挂绯衣’。”
大龙头云际庵右一山坡,人履其上,响应如鼓,名曰 “响山。”
石门在道泰乡。东西两山对峙,壁立千仞,中界一河。 河源自汤岭,群流竞赴,汇而成潭,深不可测。中有双 鲤,出没无时,能兴云雨。或曰:“龙也。”有鳖大如盖,亦间 隐现西麓,吐石唇,直接河东,长可半里许。水伏流石 下,每花时竹夕,携饮石上,如泛舟然。左巅有石,状类 鹰,外出大河口有巨石如狮,青红白三色,间错成文, 备山水之胜。
《黄山》自浮丘源抵洋湖,三十里皆生小竹,干粗如著, 其叶颇大。山僧作静室,取以盖屋,可代瓦。
宁国府部外编
《府志》:诸葛恪为丹阳守,出猎,两山之间,有物如小儿, 伸手欲引人,恪令伸手引去故地即死。参佐问其故, 恪曰:“此事在《白泽图》。”曰:“两山之间,精如小儿,见人则 伸手欲引人,名曰傒,引去故地则死。”
吴陈焦为泾邑长,兴水利,布善政。卒于官,遂葬于泾。 后七日化为小儿,坐墓上,久而方灭。一云:“焦死埋六 日更生,穿土而出。”
歙县李生,淳熙乙巳浪游至宁国,行倦,值一笄女子 茅冈桑林,含笑相迎,自言“蔡承务家五十三姐,遭嫡 母逼逐,得金银数十两随身,苟逃性命,不谓邂逅秀 才。”李慕其财色,握手登途,西留汉川,开米铺,七年,生 一男一女,积数千缗。忽有道人,自称何法师,望见此 女,探袖中幅纸,磨朱砂,濡笔书符,以水晶珠照太阳, 取火焚,抛门内,女大叫即灭。李携儿归,经宁国境,访 所谓蔡氏,无有也。
万历壬子年,《七层全像》自燕京达浙江,复自浙江至 歙渔梁,将由陆路入山。潘之恒子年十馀,在楼上从蒙师读书,忽自牖,见空中诸圣像,有乘龙车者,有骑 海马者,有跨凤者,有坐孔雀者,有骑狮象者,有踞。� 者,有坐莲叶者,前导后拥,千奇万怪,不可名状。俱自 东南往西北去。凝睇久之,师问何故,具以实告。询之 佛像,方从此入黄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