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830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八百三十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八百三十卷目录
凤阳府部汇考四
凤阳府城池考
凤阳府关梁考
职方典第八百三十卷
凤阳府部汇考四
凤阳府城池考 府县志合载
本府。〈凤阳县附郭。〉
凤阳府城池 ,明洪武七年建,周围五十里四百四十三步,高丈许。土筑城基,唯东北砖垒止四里馀,池不注水。今军民侵种为田,止朝阳门外有浚隍一段。门十有二,曰洪武、朝阳、独山、涂山、父道、子顺、长春、长秋、南左甲第北左甲第前,右甲第后,右甲第后裁。长秋、父道、子顺三门见存。九门今亦圮毁已尽,仅存遗址。
凤阳县城池 ,即明旧城。洪武五年建。外城一座,砖石修垒,周围九里三十步,高二丈许,无池门四里城一座,砖石修垒,周围六里许,高二丈五尺。南城河二,东城河一,西城河一。北城无河,唯浚小沟一道,少注水焉。崇祯八年,守监王裕民以流寇犯凤,奏请“凤无城郭,容民避难。” 因而结茅其中,民居日密。
皇清康熙六年、奉
旨移县治于内。
外州县
临淮县“城池 ,梁天监五年筑,周围九里十三步,高二丈五尺。池东绕涡流,西环濠水,北涌淮河,三面皆水,唯南面通陆。门六:东曰闻贤,南曰曲阳” ,西曰涂山,北曰临淮,西南曰清流,东北曰移风。角楼六座,警铺三十五所。明正德七年,巡视都御史丛兰、守备太监阎瑄重修。嘉靖元年,知县吴鼎,三十四年,训导郭维城、凤阳卫经历严时亨,隆庆四年知县陈中烈,万历六年知县邓之亮,三十二年知县贾应龙,相继重修。
皇清顺治六年,淮水泛涨,冲倒数十馀丈,知县徐必
进督修
怀远县城池 ,梁、魏战争时建,周围九里十三步,高因荆阜,深阻涡淮。至周世宗置镇淮军,而城始大。暨宋夏贵,与元对垒,倚为重镇。旧门有五,后废。历元至明景泰元年,知县王道始因故址修筑,寻复堙圮。正德年,山东盗起,知县李豫城荆山,为中都捍蔽,旋废,仅存遗址。自是之后,县无城郭,唯于各街巷门署额:“东曰‘宾旭’” ,南曰“迎薰” ,西曰“含晖” ,北曰“朝京” ,小北门曰“拱元” ,小西门曰“凤池。” 名号虽存,不过借以启闭。至崇祯十三年,流寇猖獗,抚院朱大典题城荆山,遣钦天监戴圆度地于淮河两岸,菜畦隙地,不动公帑,取办民间筑为新城,周围仅三里二百馀步。定远县城池 《濠梁志》:元至元十三年,复以旧址为县者,即此城也。明正德七年,知县杨麓易以砖石。周围五里二百三十六步,高二丈馀,池深二丈,东西、南阔十丈,北阔二十丈。门四:东曰“毓秀” ,南曰迎薰,西曰“览胜” ,北曰“兴龙。” 角楼三座。正德十四年,知县高璧重修。嘉靖三十六年,山水氾溢,城被冲颓,知县高鹤又重修。崇祯八年,流寇陷郡,知县卢春蕙署印陈鹏举加城埤三尺,后知县李彬砖砌垛眼,建炮台。按《县志》《宋史》,嘉定四年始城定远城,盖肇于此。“旧志” :端平三年,厄于兵火,民移城毁。明洪武初,知县朱玉重加修筑。景泰元年,重筑土墙并四门。弘治十年,知县曾大有偕主簿李禄相土之佳者,重筑为墙,视旧加坚厚,覆以瓦,高一丈五尺,有门四,上建楼四,有外门四。
皇清顺治庚子,知县徐三善重修四楼,同时告成。题:
其楼东曰“来紫” ,西曰“荐爽” ,南曰“歌风” ,北曰“拱辰” ,视从前创建,巍然高大焉。其池深二丈,北阔二十丈,东西南三面各阔十丈,引北山下涧泉注之,其水常不竭。北池东半尤为深阔。旧种芙蕖其中,每岁夏秋之间,花叶红碧弥望,邑人游观者,相属于道。
五河县城池 ,旧有土城,周围四里三十步。淮水冲决,倾圮无存,而县治已再迁。明嘉靖三十六年,知县高珍始创建砖城,周围四里,高二丈三尺,池深一丈五尺,阔三丈六尺。门四:东曰“宾阳” ,南曰“迎薰” ,西曰“秩成” ,北曰“拱辰。” 角楼四座,岁久倾圮。
皇清顺治九年,知县丁浴初渐次修筑,始称完固。按《县志》:“康熙二十二年闰六月间,霪雨连绵,城堞倾颓过半,东门楼上下皆圮,知县郑鼐捐俸并募乡绅修葺完固。南门内外并东门外及城东北地方空旷,知县郑鼐悉心劝谕,招民訾胜等盖房居住,每房一间,捐俸银四钱给助营建。虹县城池 ,旧惟土堡,岁久倾圮。明景泰元年,知县王盘复筑,弘治十五年知县樊” 江甃以砖石。万历二十二年,知县任愚始新建砖城。周围五里十三步,高二丈,上有女墙池,深九尺,阔三丈。门五:东曰永济,南曰永泰,西曰永丰,北曰迎恩,西北有小门,又有水门二,敌台八座。按《县志》,“垛口共一千八百零一个,吊桥凡五座。城内外各马路一带,内阔狭不等,外阔八尺;沿城外壕河一带,约五里馀,深九尺,广三丈。”
寿州城池 在八公山阳淮淝东南。周显德中,徙治淮北。宋熙宁复故处。嘉定间,许都统重建。周围十三里有奇,高二丈五尺,广二丈。池东南为壕堑,北连淝水,西连湖水。门四:东曰宾阳,南曰通淝,西曰定湖,北曰清淮。角楼八座,警铺五十五所。明正德辛未,知州吴节修。丁丑,同知梁谷、袁经重修。嘉靖戊戌,知州刘永准、御史杨瞻创护泊岸。戊申知州栗永禄,庚午知州甘来学,丁巳知州吕穆感。万历丙子知州郑�相继重修。
皇清顺治己丑,霪雨城圮,知州王业重修。
霍丘县城池 ,旧唯土垣无隍,本周霍叔故址,自汉至明皆因之。成化间,知县高升培筑。弘治五年,知县王启始覆以瓦,堑以壕。正德七年,流贼压境,都御史丛兰按霍,令民修筑,始易以砖石。通判方宾董修。越八年,知县孙诚踵事经营,功始完。周围六里二百七十三步,高一丈八尺,池深三丈,阔一丈,知县王启始凿,知县陈表重浚。门四东曰寅宾,后改曰“朝阳” ,南曰“来薰” ,西曰“镇淮” ,北曰“迎恩” ,后改曰“拱辰。” 角楼四座,大楼三间,小楼三十六间。知县刘佐、李琏、周佩、杨善节次缮修之。按《县志》
皇清康熙七年,知县姬之簋修葺城堞,添置更楼,绸
缪巩固,《居然金汤》。
蒙城县城池 ,明初,原筑土城,开三门,曰西门、南门、北门。其东则涡水环绕,且非四达之衢,故未立门。景泰元年,知县孙震修补其缺。至正德六年,知县叶宽惩流贼之变,易以砖城。周围九里三十步,池深一丈五尺,阔倍之。门三:南曰承薰,西曰“中都、西镇” ,北曰“拱辰。” 嘉靖年,知县刘继先以儒学在东,命开东门,名曰“文明。” 又开水门二。后黄河水溢,冲塌北城,众欲迁城以避水患,知县刘宗鼎主议,缩至毛家巷止。今城周围仅六里许,高二丈二尺。天启二年,山东白莲妖震邻,知县吕希尚又修之。崇祯八年,闯贼猖獗,知县王化澄增修雉堞,创瓮城。十五年,黄河决溢,城多倾坏,知县杨子奇补修之。
皇清顺治四年,大雨连月,城基崩陷。九月间,知县田
本沛大修之。十二年,典史金司韬以北门圮坏,捐俸重修。康熙七年,地震城倾,知县竹《绿猗》又修之。
泗州城池 “城肇于宋,旧有东西二城,皆土筑。明初,始更以砖石,合为一城,汴河贯其中。周围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东南、西、北四门” ,西南有香花门,角楼、敌台各六座,警铺四十五所,月城六座。隆庆庚午,巡按蔡应旸大发赎锾以创之,仅完其半。万历己卯,巡按李时成疏请大修,动支各府州宫库银八千两有奇,成之,城用以固。后淮水屡溢,城根久为水浸,甃石日寻于废。外壕水高于内,关闸不复启,东、西、北三门路径阻绝,唯存南门至州署耳。前《志》云:“诸门皆有水关,西门旧关名金刚渡,东门关曰铁窗棂,香花北门二关相对。宋时通漕艘。明弘治间,北关常启,今久塞,唯香花门一关出水。崇祯四年,水灌州” 城,郡守李希楧于“金刚渡穴城放之,水乃洞泄。往岁冬春之月,淮水消落,则开香花门,放内水而出之。夏秋之间,淮水涨溢堤外。淮水高于外壕,外壕之水复高于内河。内河之水,有生有蓄而无泄。”
皇清康熙十二年,州守李德耀以“修城、修堤”为请。《凤》
庐道范时秀批准听士民乐助,先车内水,城赖以保。盖泗之城郭人民,不即陆沉为沼者,仅恃一堤耳。倘修饬少疏,蚁穴一溃,全城鱼矣。不可不刻防也。
盱眙县城池 城三面沿山,北阻淮水,古称“城小而坚。” 旧有六门,东曰陈门,西曰玻璃门,南曰
南门北曰水门,东北曰慈氏门,西南曰宝积门,今俱废,唯遗址存。宋嘉定十一年,修盱眙军城,阻山带河,北门尚在,名曰淮汴门。又旧《志》载,盱城在县境极北,盱山之麓,淮水之滨,半枕山上,半临水滨,据山川之险,与州城相对。南宋为边方雄镇,常宿重兵。至明永乐年废。
天长县城池 ,旧唯土城周围六里馀。明嘉靖三十六年,倭寇天长,知县黄泰然因旧土城议建置砖城,周围一千四十六丈有奇,高二丈,基广二丈七尺,顶广一丈,池深二丈,阔二丈。门四:东曰“启文” ,南曰“长春” ,西曰“崇本” ,北曰“永福。” 角楼四座,敌台五座,水洞四开,东西月城二座。万历四十七年,知县田所赋。崇祯五年,知县罗万象相继重修。
宿州城池 ,始于唐筑土为之。明洪武十年,始垒石为址,加以大甓,周围六里三十步,高二丈四尺,广二丈五尺,池深一丈,阔一丈,门四:东曰望淮,南曰阜财,西曰连汴,北曰拱辰,角楼四座,外筑月城,以固堤防。按《州志》,“宿故城莫详创始,原惟筑土为之,洪武十年,始垒石为址。城之上,每一里八铺,总之四十九铺,每一铺宿州卫百户一员,铺兵八名守之。城之下周围浚以深壕,壕总八里一百八十八步许。” 宿城故称完固,设有警,亦易以守。正德辛未,流贼突而围之,凡九日弗克。顾岁久易圮,城戍壕池倾塞者过半。嘉靖丙申春,河南寇急,远近惊怖,州卫佥议,计在先浚城壕。于是自西而北,则属之州,自南而东,则属之卫。分力而治,大工方兴,乃未几而贼擒,旋复弛矣。万历二十一年,奉文移州卫各加浚治玆固,未雨绸缪意乎?二十三年,知州崔维岳亲督壕之,两岸夹植杨柳数万株,壕之内盛种莲荷,盈池一派,柳密荷满,盖亦有金汤之象。灵璧县城池 ,自宋元祐七年升镇为县,尚未有城。至明弘治乙卯,知县陈玉始置土城。至正德改元,圮荡无遗。六年辛未,知县陈伯安初任,以流寇逼近淮甸,乃循故址建城。周围六里许,高一丈九尺,池深八尺,阔二丈。门四:东曰“鹿鸣” ,南曰“望荆” ,西曰“凤仪” ,北曰“来壁。” 角楼四座。明知县邢隆继修。
颍州《城池 》“旧城为北城,明洪武九年,指挥佥事李胜用砖石修砌,周围四里,高一丈八尺。北门临颍河,曰承恩,东门曰达淮,西门曰通汴” ,钟鼓楼为旧南门。“小西门旧在西城水门上。万历二年,知州赵世相稍移西,凿城设门,与旧连为一城。北门如旧。东、西、南三门俱在新城。南曰迎薰,东曰宜阳,西曰宜秋,门俱有楼” ,有月城。敌楼四:东南曰“望霍” ,西南曰“克敌” ,西北曰《凯歌》,东北曰“向蒙。” 又水门二:一在凯歌楼南,一在宜秋门南。正德甲戊,因流贼乱,兵备佥事孙磐始甃砖,倚颍水为隍。明嘉靖二十年,兵备佥事苏志皋、万历三年,知州谢诏浚隍植柳,郁然合抱。后多窃伐,遂废。
颍上县城池 ,旧有土城,元末兵废。明初,设守御所,千户孙继达始建砖城。周围三里六十二步,高二丈五尺,门四:东曰通津,南曰寿春,西曰颍阳,北曰“禾稔。” 建敌楼二,靖氛楼一,敌台一。南北西三面皆池,东面临河。明嘉靖二十年,兵备道苏志皋大浚其壕。万历七年,知县屠隆筑东门堤,但壕水东南通河,河卑隍高,水易尽泄。崇祯九年,知县廖维义重筑堤堰,水始不涸。
皇清顺治八年,东南城垣尽被大水冲圮,知县鲍弘
仁自备砖灰,坚修城堞二百二十九丈。顺治十二年堤桥倾坏,宛平翟令颍重修
太和县城池 ,旧有土城,周围四里七十八步,设有五门。明正德六年被陷。七年,亳州判官杨威署县事,大加培筑。九年,知县赵夔始砌砖石,周围一千八百七十九步,高二丈三尺,池深三丈,阔五丈。门四:东曰“顺化” ,南曰“天保” ,西曰“太平” ,北曰“大义。” 角楼四座。嘉靖二年,流贼寇邑境,民赖城以安。崇祯八年,闯贼攻陷各城,太和又得保,皆赵夔筑造之功也。又筑小土墙一,周于池内崖,以卫其城。城上各建楼四,围城池,深三丈,阔五丈,复沿两堤环植杨柳,四门之外,隔以吊桥。隆庆三年,复辟小南门,建楼、北门楼。崇祯九年,吴令重建东门楼。
皇清顺治十三年,夏令重建“西门楼。”顺治十六年,陈
令建东南门楼曰“崇文” ,为拱峙学宫也;楼曰“文昌” ,刘令所成。
亳州城池 明初设土城。宣德十年,指挥周广以砖石包砌,周围九里三十步,高一丈五尺,广倍之,池深一丈,阔倍之,形如卧牛,故名“卧牛城。”
门四:东曰“望仙” ,南曰“武胜” ,西曰“朝真” ,北曰“古庆。” 弘治十一年,知州刘宁、指挥石玺,又增设城楼四座,角楼四座,警铺五十四所。按《州志》:州城旧址,即楚平王所筑谯陵城也。元汝南忠武王张柔镇杞,第八子弘略自杞徙亳,奏据亳之利,从之,命柔率山前八军,城而戍之,因树之碑。
凤阳府关梁考 府志
本府。〈凤阳县附郭。〉
东湖桥 在左甲第门外。
西湖桥 在右甲第门外。
大通桥 在县东南
凤阳桥 在洪武门外
老人桥 在县东南
龙凤桥 在县南
关城桥 在县北
塔地桥 在县西
高桥 在县西北
升子桥 在县北
三桥 在县西北
三步两桥 在县东
金水桥 在新县城东南角,通水关。
独山桥 在县东
七里桥 在县西
跃龙桥 在县东北
庵塔桥 在县东南
长淮渡 在县西北
东门渡 在县西北
西门渡 在县西北
磨河口渡 在县北
十里程渡 在县北
蚌埠渡 在县西北
临淮县
临淮关 在临淮门外,属凤阳仓,户部榷课。升仙桥 在清流门内。唐时桥侧有酒楼,蓝采和登楼饮酒,乘云飞升,今石上足迹犹存。望仙桥 在钟楼东。相传蓝采和升仙时,人聚此桥望之,因名。
广运桥 在涂山门外,今水污。
升高桥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升高山下。元时创。
迎安桥 在县东二十里。
红心桥 在县东南六十里。
响水桥 在闻贤门外
邹家桥 在移风门外
曲阳桥 在曲阳门外
刘仿桥 在曲阳门外
淮宁桥 在广运桥西
高桥 在县南五十里
新高桥 在旧南桥之北。
芙蓉沟桥 :在北门内。
大土桥 在县治后
三里桥 在县南三里
周梁桥 在县东南二十里。
周家桥 在县南三十七里。
郑公桥 在县东十五里。
溪河桥 在县东三十里。
司家桥 在县东南十五里。
张家庄桥 在县南五十里。
王二桥 在县西南五十里。
史官埠桥 在县南
邓家桥 在县东
安乐桥 在县东
黄丘桥 在县东南五十里。
远山桥 在县南四十五里。
上桥 在县东南四十里。
石桥 在县南二十里
淮河南岸渡 :在临淮门外。
小溪渡 在县东北五十里。
三岔渡 在县东
怀远县
通济桥 在黄家沟口
石桥 在县南四十五里。
碧溪桥 二“一在察院前,一在察院右。”
环带桥 在儒学前
青龙桥 在东门外
天河桥 在县东十二里。
符家桥 在县西南
隔沟桥 在县西南
观音桥 :在考城南十里。
建宁桥 在含晖门外
永安桥 海松建
淮河渡 在县南
涡河渡 在县北
新城淮河渡 在县西四十里。
洛河渡 在县南六十里。
淝河渡 在县东北二十里桃林村。
天河渡 在县东一十二里禹会村。
陈家庄涡河渡 在县北一十里。
贯河渡 在县西四十五里。
定远县
太平桥 在县东六十里。
曲阳桥 在县治西,因旧县名。
通济桥 在西门外
顺阳桥 在南门外
蓝栅桥 在邑南三十里,近蓝栅城,故名。北炉桥 在县西九十里。相传有人于此置炉铸剑,故名。
霸王桥 在县西六十五里。相传楚霸王尝过此。
安丰桥 在县西五十里,路通安丰。
走马桥 在县东四十里。相传柴世宗走马于此。
沙涧桥 在邑东六十五里。
大山桥 在县东七十五里。
严家桥 在邑南十里。年久废圮,有本县孀妇金氏捐赀重修。
官桥 在县南二十里
炉站步桥 、张家桥 俱在县南四十里。麻埠桥 在县南六十里。
金光桥 在县南七十里。
竹墩桥 在县西十八里。
马长桥 在县西二十五里。
白涧桥 在县西三十里。
永康镇桥 在县西六十里。宋嘉祐间造。时家桥 沛落桥 俱在县西七十五里。西道桥 陆家桥 俱在县西八十里。边家桥 在县北三里。
北沙涧桥 在县北三十里。
鹤栖桥 在县东北一十五里。
红桥 在县东北二十里。
山沟桥 在县东北
双塘桥 在县东北五十里。
三桥 在县东南四十里。
大桥 石阁桥 俱在县东南五十里。清澄湾桥 在县西南七里。因水清澄,故名。宋宣和八年立。
邓家桥 在县西南十五里。
孙家湾桥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刘会桥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昔刘项会兵于此,故名。
西湖桥 、九子桥 、双城桥 俱在县西南六十里。
荒陂桥 在县西南七十里。
三汊口渡 在县东五十五里。
下石阁渡 在县东南五十里。
洺水渡 在县西九十里。
五河县
古铁桥 ,在县东南淮河中流,水涸方见。熙登桥 ,在县南。
通济桥 在大兴集南
阜民桥 在大兴集东
南沱桥 在县南
北沱桥 在县北
横金桥 在县南
双忠桥 在县北双忠庙西。
界沟桥 、大历桥 俱在县北。
彭家桥 在县东北
荣家桥 在县东北
截河桥 在县西
红沟桥 在县西北
蒋家桥 在县南
邵家桥 在县东南
官桥 在县西南
三冲桥 在县南
赤龙涧桥 、瓦子沟桥 俱在县西南。
八林桥 、石桥 俱在县西南。
刀涧桥 在县西南
东外河口渡 在县东二里,渡淮。
上店渡 在县西四十里,渡浍河。
朱家庄渡 在县东
浮山渡 在县东二里,渡淮。
蔡家湖渡 在县西
薛家渡 在县西
桑家渡 在县西
筑台集渡 在县西
顺河集渡 在县西
园宅集渡 在县西
峡石渡 在县南
小溪渡 在县南
柴安集渡 在县南
《三坌》新集渡 在县南。
荣家渡 在县北
武家渡 在县北
《枣巷集》渡 在县南。
虹县
秦桥 在县东北盘龙山下。
陡门桥 在县东八里
阛阓桥 在县南宣化坊,跨汴河,为民物辏集之处。兵燹之后,无复旧观。
通泗桥 在东门外
尤家庙桥 在县南
渭桥 ,在县北五十里。北通小河,至白洋河,南通长直沟、草沟,至五河入淮。亦漕运之要道。北门桥 ,在北关外。
断弦桥 在县东五十里。
魏桥 在县西北七十里。
寿州
正阳关 在州西南,属凤阳仓,户部榷课。淮南第一桥 在北门外,旧名“通济” ,跨淝水,长二里许。
东门桥 在州东
南门桥 在州南
三里桥 在州南
淝桥 在州东五里
陡涧桥 在州西南二十里。
九里桥 在州南
十五里桥 在州南。长百丈,宽二丈,高七尺。下蔡渡 在州北三十里。
瓦埠渡 在州东南六十里。
官桥渡 在州东八十里。
霍丘县
回龙桥 在“霍叔故宫” 遗址,福昌寺前。
罗间桥 在县北三十里。
陈荣桥 在县北二十五里。
白露桥 在县北二十里。
茅涧桥 在县东十里
窑涧桥 在县西五里
敦义桥 在县南二十五里。
旅思桥 在县北七十里。
洪沟桥 在县东南五十里。
上石桥 在县西南五十里。
下石桥 在县南一百里。
义成桥 在县南六十里。
通利桥 在丁塔店
大石桥 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
金河桥 在灵水集南,新建木桥,跨河上,长二十馀步。
沣河渡 在县西南十里。
清河渡 在县北六十里。
家埠渡 在县东二十里。
摆渡口 在县东南八十里。
庙台河渡 在县西北二十里。
溜子渡 在县北五十里。
两河渡 在县西南六十里。
凯山渡 在县西三十里。
高唐渡 在县西五十里。
南肇渡 在县西九十里。
临水渡 在县西一百里。
三刘集渡 在县南六十里。
唐家渡 在县东三十里。
袁家埠渡 在县东南五十里。
关洲口渡 在县西六十里。
蒙城县
西桥 在西门外
谢家桥 在县东
魏家桥 在县东二十五里。
楼子王家桥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马厂桥 在县东南五里。
张家桥 在县东南二十里。
世农里桥 在县东十八里。
蒙观桥 在县西北七十里。
官庄桥 在县西北八十里。
刘家桥 、庙桥 、草桥 俱在县西北九十里。
广化桥 邓家桥 俱在县北三十里。孙家桥 在县东南三十三里。
西双涧桥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永安桥 在县东南六十里。
枣木桥 在县东南九十里。
新安桥 在县东
陈仙桥 在县南五十里。
蔡家桥 在县西南十六里。
张家桥 在县西南二十里。
杨界桥 在县西南二十里。
崔道人桥 在县西南三十里。
吕望桥 在县西南三十里。
汪家桥 在县西南三十里。
泥沟桥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
五里桥 在县西
文家桥 在县西十五里。
韩家桥 在县西三十里。
福宁桥 在县西八十里。
内津桥 在县北三十里。
班家桥 在县西北六十里。
宫家桥 在县北十里
板桥 在县东北三十里。
蒋公桥 在县西北九十里。
涡河渡 在县北二里
西阳渡 在县西五十里。
雉河渡 在县西九十里。
双涧渡 在邑东三十里。
泗州
伏龙桥 在州治东
回龙桥 在东门内。宋太祖微时,兴兵于此。汴泗桥 ,在州西。一名“通会桥。”
永宁桥 即天门内石坝。
天梯桥 在察院南。今沉于水。
濯清桥 在南门外
胭脂桥 在南门外。桥下有池,水色红紫。拦驾桥 在《青阳集》西。隋炀帝南巡至此,有马公谏阻不纳,故名。
《断仙桥 》一名“断弦桥。”
浮桥 在南门外淮河口。明嘉靖间,御史唐龙建,为泗、盱南北要道。
皇清顺治十一年,御史上官铉委府丞覃《楚大》“重修。”
康熙十年废。十一年,凤庐道范时秀捐俸鼎建新署州事盱眙令朱弘祚、盱眙丞葛翊宸、吏目黄《凤翥》力赞其事。计费数千金,数月告成,商民利涉。今移临淮。
桥口渡 在南门外
驿前渡 一名“大马头渡” ,在州南。
头铺河渡 去州十里
双沟渡 在州北九十里。
《二》陈沟渡 去州八里。
下黄冈渡 在州西三十里。
于家渡 去州五十里
城儿头渡 去州一百二十里。
龙窝渡 去州六十里
网张渡 去州四十里
盱眙县
盱眙关 在县北,属“凤阳仓。” 户部榷课。
丰登桥
宝积桥 在县治北山下,跨西湖贯城河,以宝积山水通桥下,故名。
沙金桥 洪泽桥 在县东二十里。
四十里桥 在县南
自来桥 在县西南九十里。
安淮桥 在县北山下
普济桥 在县东北三十里。
北津渡 在县北,渡淮。
西津渡 在旧县镇北渡淮。
天长县
石梁桥 在县西北三十里。
凤凰桥 在县前
张公桥 在县东。张路斯隋初家颍上,后化龙,淮南多立祠祀之。桥近祠,故名。
普济桥 在县西城外,今废。
永安桥 在县南城外,今废。
利涉桥 在县东城外,今废。
通济桥 在县北城外,今废。
马埠桥 在县西三里
邵公桥 明嘉靖戊申筑堤,复作二桥。
便民桥 在县西四十五里。
中巿桥 明嘉靖十七年,陈棣重建。
七里桥 在县南七里
汴子桥 在县东南二十里。
官桥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新河桥 在县东城市之外。
渭水桥 在县东十里
芦龙桥 在县东二十三里。
白马桥 在县东三十五里。
秦兰桥 在县东四十五里。
香沟桥 在县东五十里。
王桥 在县东北十里
新桥 在王桥东
冯公桥 在县北十里。即护城桥。
三骢桥 即济美桥。古名“石梁桥” ,在县西北。护城渡 在城北七里。
鸦口渡 在县东北十八里。
宿州
永济桥 在州北二十五里,即符离桥,一名“埇桥。” 唐李正己反,屯兵埇桥,即此。
柏山桥 在州东北
闵子桥 在州东北八十里。
夹沟桥 在州北六十里。
黄畽桥 在州北
西黄畽桥 在睢溪口子南。明崇祯末年,靖南侯黄得功击袁营于夹沟而阵,互有胜败,沟水不流。
弘济桥 跨瞿沟,三汴水自西北来,经此而南。溧涧桥 ,在州东南一百一十里。
浮桥 跨符离《月沔》中,今废。
灵璧县
吴公桥 在虞姬墓前
洪桥 在县东南三十里。
沱河桥 在县西南四十里。
濠城桥 在县南五十里。
浍支桥 在固镇
新马桥 在县南八十里。
固镇桥 在县南七十里。
固镇新桥 在固镇南
曹老桥 在县西南一百三十里。
韩家桥 在县北六十里。
高桥 在县北十里
颍州
白龙桥 去州西一里许。
怀欧桥 在西湖东一里。
七星桥 在州南五十里。水中有七石,形如北斗,故名。
七旗桥 在州南八十里。
一虎桥 又名“驿口桥” ,在州西一百里。
《三桥 》宋皇祐元年,欧阳文忠公守颍,新作三桥,名之曰“宜远飞” ,盖望佳,又为之诗。
官摆渡 在州西十五里颍河。
私摆渡 在州西六十里颍河。
三里湾渡 在州东二里颍河与黄河合处。茨河渡 在州西二十五里。颍河
留陵渡 在州东颍河
朱皋渡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
谷口河渡 在州东南,谷河入淮处。
颍上县
利涉桥 在县城外
通济桥 在通津门外
通津渡 在东门外
正阳渡 在县东南八十里。
八里垛渡 在县东南七十里。
庙台渡 在县南二十五里。
太和县
砖桥 在县西十里
史家桥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双浮屠桥 在县北三十里。
坯滩溜口桥 在县西北。
谷河桥 在县西北八十里。
倪丘桥 在县北七十里。
白庙桥 在县东北二十里。
张贵桥 在县东北三十里。
李忠桥 在县北四十里。
斤沟桥 在县北五十五里。
板桥 在县北七十五里。
龙泉寺桥 在县北六十五里。
张道人桥 在县东北十五里。
蒲沟桥 在县北八十里。
兴龙桥 在县北
和阳驿渡 在县西三里。
普家渡 在县西五里
旧县渡 在县西北九里。
郑家渡 在县西五里
白家渡 在县西五里
王家埠口渡 在县西北十五里。
焦家埠口渡 在县东二十里。
渔孙埠口渡 在县东二十里。
关家埠口渡 在县东
马家埠口渡 在县东北。
亳州
亳州关 在州属,凤阳仓,户部榷课。
“望仙” 伏龙桥 在城内西南隅,今废。
范公桥 在北关
普济桥 在州东南四十五里。
赵家桥 在州东八十里。
九里沟桥 在州南九里。
刘家桥 在州东南四十里。
油河桥 在州东南四十里。
傅家桥 在州东南六十里。
陶家桥 在州东南六十五里。
梁家桥 在州东南四十里。
高家桥 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
张村桥 在州东南一百四十里。
西台桥 在州西北二里。
小石桥 在州西,即“九里桥。”
五麻沟桥 在州东北二十里。
包河石桥 在州东北三十里。
十字河桥 在州南三十里。
通津桥 在州南四十里。
双沟桥 在州南五十五里。
孔家桥 在州南六十里。
灵津渡 在北门外。宋祥符六年,赐亳州涡水桥曰“灵津桥” ,命陈尧叟撰记。久废。今设渡船。车埠渡 在州东十里。
李家渡 在州东三里
韩家营渡 在州西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