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839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八百三十九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八百三十九卷目录
和州部汇考一
和州建置沿革考
和州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和州星野考
和州山川考
和州城池考
和州关梁考
和州公署考
和州学校考〈书院社学附〉
和州户口考
和州田赋考
和州漕运考
职方典第八百三十九卷
和州部汇考一
和州建置沿革考 通志
本州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属吴后入越战国属楚秦
置历阳县,属九江郡。汉初淮南国,后复属九江郡,析置阴陵县。东汉历阳侯国,隶九江。三国属吴,为重镇。晋属淮南郡,析为历阳、阜陵、乌江三县。东晋改历阳郡,隶豫州,龙亢属焉。刘宋置南豫州。齐仍历阳郡,析置临江郡。梁太清中属东魏。绍泰中,与北齐修睦,遂更名和州,和州之名昉此。陈宣帝末,属北周,并龙亢地入历阳。隋、唐间,迭称和州历阳郡属淮南道,武德中,即龙亢地置含山。五代杨吴、南唐迭有其地,后入于周。宋仍为和州,隶淮南西路。元升和州路,寻复为和州,隶庐州路,仍领历阳、乌江、含山三县。明以三县省入州,又降为历阳县,隶庐州府,寻复和州为直隶州,析置含山县属之。
皇清因之,隶江南省安徽布政使司,编户四十一里。
领县一
含山县
春秋吴昭关。秦历阳县,属九江郡。汉因之。东晋侨立龙亢县。南北朝宋龙亢。齐因之,属历阳郡。梁属和州。北周取其地,并入历阳。唐武德中,析龙亢地置含山县,取州境“含山” 为名。五代南唐、宋、元俱因之。明先并入州,寻复置县,属和州。
皇清因之,编户十八里。
和州疆域考〈形胜附〉 州县志合载
和州疆域图
本州
东至江宁府江浦县穴子河界,六十里。
西至含山县六十里,至巢县界一百二十里,南至无为州裕溪界九十里。
北至全椒县后河界七十里,至县一百里,又北至滁州一百六十里。
东南距扬子大江,为太平府六十里。
东北至江浦县,一百里。
西南至无为州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合肥县,二百八十里。
自州治至
京师二千二百八十里,至省城一百三十里。
东西广一百八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含山县》。
州西六十里为“含山” ,东至本州祁门铺二十里,西至巢县界首铺四十里,至巢县共六十里,南至无为州新涧圩八十里,至州共一百二十
里
北至本州后河界六十里,至全椒共一百里。东南至太平府一百二十里。
东北至江浦县,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无为州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庐州府一百九十里。
东西广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自县治至
京师二千二百八十里,至省城一百八十里。
〈形胜附〉
本州
《宋地理志》:“当江淮水陆之冲,为姑孰、金陵藩蔽。自昔立国江表者,必以淮南为藩维,而和属于淮南为要冲。西控合肥,北接滁、濠,东南瞰大江,直于姑孰、建业之郊,隐然保障乎江表。”
旧《志》:左挟长江,右控昭关。瓦梁峙其南,濠、滁环其北,后崇前彝,隆然中高,可以壮淮南之藩维,重江表之保障。梁山、历湖,扼其险要。
含山县,宋郭祥正《记》云:“含山方用兵时,为内险之地,当江淮水陆之衢,故锐师宿将尝屯营于此。”
和州星野考 州志
州属总
《汉书天文志》:“吴地,斗星野合会稽、九江、丹阳、豫章、庐江、广陵、六合、临淮郡,尽吴星野。”
《晋书天文志》:“扬州九江,入斗一度。”
《隋书地理志》:“扬州自南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于辰在丑,吴越之分野,属扬州。”
《唐志》:“扬、楚、滁、和、庐、寿、舒为星纪。”
南斗在云汉之下流,当淮海间,为吴分僧一行所分。星次分野,南斗,牵牛星纪之次也。
和州山川考 州县志合载
本州
东华山 在州城北。上有老君台,相传为老子炼丹处。唐刘禹锡诗有“上台游柱史” 句。
峨眉山 在州城西,下有连云观。嘉靖甲午,州判王朝用改为“峨眉书院。”
八公山 在州城北半里许。山势培𪣻不甚高。《世说》:有八仙人围棋,曾饮于此,故名。张祁有诗云:“山挹仙风有八公。” 宋周虎于此胜敌,更名胜敌冈,筑京观其上。
白云山 在州西北三十里。有石洞名龙泉,水四时不涸,能兴云雨,每云气起,英英连山,故名。鸡笼山 ,在州西北四十里,下盘绵峦,上冠巨石,纵裂棱折,状若莲花,高数十仞,斲磴絚铁,引以登巅,𫖯视群山,无敢并者。阴崖峻绝,往往坠足。杜光庭《洞天福地记》曰:“鸡笼山,在历阳县第四十二福地。” 按旧《志》,昔城邑将沦没,神独告一姥使西走,即携鸡笼登是山,笼化为石,其形犹然。湖之东南有姥庙,向系荒山。里人尹崇化捐赀开迳,引以铁索,中开天门,上建“三清殿。” 盖以铁瓦,围以石壁,至今铁牌铸有姓名。
斗岘山 在郡西三十里。亦曰“斗焰” ,亦曰“斗阳山” ,故有关,今废。山脊斲道通辙,有险可扼。东迤指郡,皆绵阜,无崇峦矣。西入巨壑,盘大护山尾五里,曰“小斗岘。”
历阳山 在州西四十里。《吴志》:“天玺元年,历阳山石文成字。” 《江表传》曰:“历阳县有山石,谓之石印。” 又云:“石印封发,天下当太平。” 孙皓尝遣使祭以太牢。
天门山 在郡南六十里。𫖯瞰大江,与博望山对峙如门,故谓之“天门” ,亦名梁山,江北曰“西梁” ,江南曰“东梁。” 侯景之乱,梁王僧辩军次芜湖,与景将侯子鉴战于梁山,大破之。后僧辩为陈霸先所灭,江州刺史侯瑱本事僧辩,亦拥兵至豫章。及江州不附霸先,霸先使周文育击湓城,又遣侯安都、周铁虎立栅于梁山以备之。《两岸山》。
顶各有城井,王元谟所筑,至今犹曰“梁王城。” 六代建都,皆于此屯兵捍御。
如方山 在郡西北六十里。旧名六合山。梁武帝尝游此,以山形正方,如金陵之方山,故改名之。西岭巨石巉峙,曰“狮子岩。” 石潭深十馀仞,水碧如染,曰“金牛井。” 上有昭明院、六祖塔,相传古有神僧六世遗蜕于此。
乌石山 :在州城西北六十里。两山相峙,路由其中,多黑石,因名。
四溃山 在州城北七十里。项羽既败垓下,走至东城,所从惟一十八骑,汉兵追者千馀人,乃引骑倚四溃山为圆阵,即此山也。山石上有马足痕。或曰:“汉兵四面围羽,羽兵四面驰下,溃围斩将而出,得名以此。”
阴陵山 在州城北八十里,项羽迷道处。上有剌枪坑,阔一丈许,石罅水常清,相传为项羽立枪地。
凤凰山 在州西北三十里。
孔夫山 在州城北六十五里。相传是“孔阜山” ,“夫” 字误。
阑龙山 山临历湖水,北横八、九里,磊砢崟崎,如列崇牙。其东峰特高广,天启末,有僧建庵其上,名“宿云。” 是山当历湖之阳,疑即历阳山也。山背负九龙山而横翼其前,故有阑龙之名。九龙山 在鸡笼山南,有九峰列障,蜿蜒嶙峋,中抱大壑,即九龙山也。
丰山 在州西南二十里。崇冈绵阜,纡复蜒蜿,周数十里。中有“老子塘邨” ,则国初隐士杜浩世族也。
赭乐山 在州城东北五十里。一峰亭亭秀出,望之可爱。
海棠洞 :相传洞在鸡笼乡苦竹寺,湮没已久,莫能考识。尝拟寺在平壤,绝无岩阿崆巃之状;洞之得名,不知何取。览诸题咏,惟极称海棠之盛,并不及山。追忆当时,盖亦以花树丛密蓊邃,穿径成蹊,被以洞名,喻其深蔚云耳。
龙泉洞 ,在郡西北五十里白云山下。深窅莫测,泉吐湍流,足溉数顷,大暵不竭也。尝瞰听其中有悬蝠啾吟,杂以淙淙之声,如抚弦击石,足绝尘想。山尻径转,有山端立,俨如翠盖,盖孔雀山也。下有僧庐,从其名。山阴即宁阳侯陈亨墓。横江 ,古郡治。横江在历阳县东南,直江南采石渡。汉建安初,孙策自寿春经略江郡,扬州刺史刘繇遣将樊能屯横江,孙策破之。隋将韩擒虎平陈,自横江济师,取采石,进拔姑孰。宋开宝八年九月,发历阳、乌江、含山三县丁夫,凿横江河以通粮道,从西京转运使李符之策也。河南经当利浦入于江,岁久阏塞。明正统改元,郡守朱沅疏浚之。五年,复凿小河,旁出通江,以便舟道。
栅江 ,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与无为州中分为界,即古濡须口。吴、魏相持于此。宋南渡后,置砦。
开胜河 :在大西门外。
白水漾 在石跋河下五里许。
后河 在州北七十里。发源黄山,历茅塘桥,过六合县瓜埠口入江。嘉靖五年,巡屯曹御史建言,欲改从分水岭由赭乐山前入江。下其议,南京内外守备及江北抚按核实。知州易鸾以功费巨万,无利有害,条陈不可者七事。竟寝其说,民赖以休焉。
石跋河 在州东北三十里,与江南慈姥矶相直。河开自宋太守胡公昉。矶石上有张果庙,不知何始。土人指示,石间驴迹,宛然如新。“跋” 者,命名之义本此。古有石迹城,今废。
至马河 俗呼“芝麻河” ,在州东北四十里,滨江。穴子河 ,在州东北五十里,滨江。
太阳河 在州南二十里。水由历湖经戚家桥达大江。
姥下河 在州南三十里。由历湖经黄梁桥,下接大江。宋乾道二年,从和州守臣言,“方事开凿,捍御敌人,检制盗贼。”
牛渚 在州南五十里。《吴志》:孙策攻刘繇牛渚营,即此。晋谯王尚之破庾楷军于牛渚。温峤闻牛渚水深不可测,燃犀以照之,水怪悉见。夜梦怪语之曰:“与君幽明相隔,何故相迫也?” 峤后以是卒。今牛屯河,其派也,源出巢湖,从桐城闸入于江。
裕溪河 在州南九十里。河源出巢湖,历东南入于江。
麻溪河 在州西一里,源出于金泉寺山麓。其
泉虽小而泠然可爱。唐李思聪有《麻溪》诗云:“泠泠一带清溪水,远派来通历阳市。潇潇出自碧湖中,流入楚江烟雾里。”
沙河 出东郭五里曰龙口。又十里曰沙河。刘梦得诗曰“沙浦” ,《王晖镇张文昌诗》曰“送客特过沙口堰” 是也。亦名浮沙河。再溯五里曰针鱼嘴,出江直江南人头矶。针鱼其土产也,他水无之,因得名。
新河 由县河西派引流开胜桥而南,凿城壕环流城下,周围四绕,流入大江,舟楫往来,环抱如带。
历阳湖 在州西治。县东治距六十里,悉为湖,而中有岐,近州曰历湖,近县曰麻湖,周百馀里。传闻历阳之郡,一夕化而为湖。见《淮南子》梦得诗所谓“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 是也。古有老姥,遇两书生,谓之曰:“此地当为湖。视东门石龟目赤,其期也,急上山,勿反顾。” 自此姥数往视龟,门吏久觉之,诈涂鸡血于龟目,姥一见遽走,地已为湖矣。明太祖定和阳,避孙德崖之乱,尝乘牛渡历湖,水入麻湖旬日,故历阳又谓之龙驻湖。永乐中,郡吏目张良兴希开田功,计凿河以涸之,湖遂废。湖之阳有姥庙祠,古之神姥也。迩历阳山五六里,阜接其麓,曰姥丘,故麻湖亦名姥湖。湖之所泄曰姥下河,入于江。
澧湖 在州西十五里。受麻湖水,至当利驿港入江。明永乐初,吏目张良兴奏步为田,利病与麻湖同。
百战塘 在乌江东北
乌江 在州东北四十里,即亭长舣舟待项羽处也。晋始署为乌江县。今故治址尚存,土多黑壤,故名。
当利浦 按《古志》:晋王浚过三山,王浑遣人邀之。浚曰:“风当利,奈不得泊。” 即此处也,故因为名。在州东南十二里。明洪武中,改设驿舍于横江门外,后移城中。今废。
千秋涧 在州西北二十五里。
叶公渡 在州南六十里。
万柳堤 在州东长寿乡,柳烟弥漫,一望无际。龙潭 在州南八十里康泰圩旁。
倒水潭 在州南十五里太阳桥南。
狗儿潭 在州南三十里。
拖锹沟 在州北三十里。
香泉 ,距州四十里。自鸡笼山西北迤三十里,突伏峻麓,至是中断,崛起小山,名曰覆釜。赤土顽石,草木不茂。泉在山下,一名香淋汤,一名平痾泉,又名太子汤,谓梁昭明所浴也。按张僧鉴《浔阳记》云:“鸡笼山磵中有累石,若出人力,水深尺馀。朝夕辄有涌泉溢出如潮,时刻不差,朔望尤大,气常如沸。” 岂即此泉耶?宋元庆间,郡守王季立甃汤池浴院,郡人耿宪、龚颐正皆有记。泉南为香社寺,宋建隆初惠济法师所建。元季毁于兵,明初复新之。有寄老庵,宋集贤孙莘老所筑,秦少游为之《记》,今废。昭明亭在山巅。上有双松甚古,传为昭明手植。旧有楼祠。昭明久废迨。嘉靖中,郡守孟雷更葺之,寻亦废。洗心亭原在池中,后圮,复徙池上。康熙十二年,州守夏玮捐修。
含山县
苍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山势峻拔,上有泉曰“白龙潭。” 传云“昔陈希夷曾隐于此,有白龙教以蛰法。” 潭方广不一、二丈,水深仅及骭,而淙淙石罅间,去来莫测也。中有龙子,长三四寸许,绀背而丹腹。平时人自水中弄之,出水即不复动。郡每祷雨,恒请龙其中,即匿不可见。潭旁产茶,香色独异,即以潭水瀹之,乳花凝白,兰气袭芬,经宿不变,真佳品也。
太湖山 在县南六十里。旧时江流泛滥,洼潴为湖,山以临湖上得名。后江徙而南,湖化为田,而山犹存。奇峰十馀,削立秀挺,状如列戟。东峰之麓为太善寺,少东三里有仇侯故宅。西峰扼天河之曲,内入巢湖,外出扬子江,中峰则无用禅师普明塔院也。左山曰东亚,右山曰西亚,中阜曰钵径。上折碑,漫漶入寺,蹑磴登塔堂。砻石精质,贼兵尝燃之不能坏。塔西为锡杖泉。山西有接引诸庵。其阳曰“鼓山” ,有“大彻院” ,为鹤岩禅师创建。
白石山 ,《列仙传》云:“历阳有彭铿石室,见梦得诗中。” 《寰宇记》云:“石室在祷应山,亦名白石山,去含山西南八十里。” 山有洞,须𫖯偻而下,约十步许,乃渐高广,莫测远近。又有二石龙,鳞鬣悉具,产锺乳、石燕。唐开元敕禁采樵,赐名祷应大历
中道士历阳商栖霞居之,绝粒二十馀年。《洞天记》:白石山周回七十里,第二十一洞天,号“琼秀长真之天。” 旧有长真观,即白石观。宋靖康建炎间,东海葛长庚号白玉蟾者,人皆称其为仙,尝数游焉。
仙踪山 在县西北五十里桑木桥,即尉子桥,有姚庙在焉。宋绍兴辛巳,金主亮渡河,时刘琦为江淮制置使,以统制姚兴隶都统王权麾下,当前锋,遇金兵于定林,战却之。权本金降将,素怯懦,每违琦节制,不进。及金兵渡淮,权退屯昭关,留兴扼之。至尉子桥,金人以铁骑突入,兴力战,权奔仙踪,严兵自卫,不为之援,兴堕伏中,以四十骑当二十万,援绝力尽,父子竟死于尉子桥下。高宗嘉其忠,命即其战所立庙,赐额曰“旌忠” ,谥“忠毅。” 英爽所在,有祷辄应,故至今庙食不废。昔金人相谓曰:“有如兴十軰,吾属敢前乎!” 有诗吊之云:“独领孤军将姓姚,一心忠义为南朝。王权若假援兵至,未必将军死尉桥。”
濡须坞 在县西六十里,即今东关河南之山,有濡须寺。按《通志》:建安十七年,吴筑濡须坞,曹公频攻不克。刘梦得云:“曹操祠犹在,濡须坞未平。”
梅山 在县东南五里。唐天宝中,改曰栖隐山。相传曹操图吴,举兵临江,军士道渴,操曰:“前山有梅,士皆口酢。” 山上至今尚多梅树。
含山 即横山,县西三十里北十三都,山势雄峻,中峙若吞含众山,故名。按《明一统志》,唐改县,取州境含山为名。
黄山 县旧《志》:仙踪山即黄山。今仙踪镇无山,而黄山特著,由邑乘之讹也。山凡三百六十峰,苍深隐秀,为江北诸山之祖。
天鼓山 《旧志》载:天公山,县北十里十四都。山体丰厚,为县治祖龙。居民常取煤以供炉爨,凿削根本。明万历二十六年,勒有禁碑,但志曰“天公” 碑、曰“天鼓” ,又城西天鼓冈,皆可证邑乘之误。花山 ,一名看花山,在县南三里。平远深秀,翠扑肌肤。环山成蹊,蹊中石如洒墨峋嶙逾三、四里,正对治前。每雨后望之,娟净如拭。
黄稻山 ,距县十五里。从石壁口东南左折,迳转峰回,窈深屈曲。山半为圆通寺,一名“黄稻庵” ;规制特古。门外有银杏树二株,大数十围,相传为唐时物。
鹿宕山 在县南十五里。《志》载“八分山即是” ,去云雾远甚,《志》并属之,似讹。崄崿幽峻,状若翠屏。由南折登巅,中一邃壑,竹树参云。建刹名鹿宕庵。
羊山 ,在县南五十里,为太湖别𪩘,窈霭嶒拔,可望大江。
观音山 去羊山二里,层峰叠嶂,远绝攀跻,矫顾凌空,如游龙出没。居人烟火,宛坐画图。月城山 在县西三十里,自苍山延亘方尽,突起小山,状如偃月,旁有月城庵,今名佛慧寺,规制本唐、宋名僧軰出。观音桥河 在县城南。水由西北一带汇城下,夹流历登科桥,直抵横江、京口、金陵,一帆可达海子口河 在县西南七十里。按:濡须水出巢湖,东流经亚父山,出东关,为海子口,历黄、洛运漕,裕溪出大江,总名天河。孙权夹水立坞在其地。《明一统志》云:“有濡须水,而无海子口。” 《明南畿志》编入和州,为栅江,云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与无为州分中流为界。
漕运河 在县南八十里。梁侯景乱,王僧辩军次芜湖,景将侯子鉴屯兵梁山,以捍御漕运,故名。
龙洞 即龙洞山。《秦少游记》“为江湄龙洞作县。” 《旧志》载之,非也。
石帘洞 在县梅山阳。石嶂插天,层崖飞瀑,喷薄悬激,甘芳袭人。洞中窈冥幽閴,罅窍嵌空,有逾神设。
朝阳洞 在县东麻山,一名“陵子山。” 山极险僻,自朝阳庵十二折始登,望远凌空,渺然天际。三石板泉 ,泉出鹿宕山。三石嵚崎,划然斧劈,古藤樛木,簇生其巅。石下流泉,终古不见。涸溢龙潭 铜城闸西,方广数百丈,幽深黯黑,薄雾喷云。先是有渔人捕鱼,网得铁索如千寻,载至舟,满不绝。渔人大骇,遽止。其为蛟龙窟宅无疑也。
白石洞 ,洞门甚卑,伛偻俯伏,始入稍内,渐高阔,直身可行。白玉蟾、胡松有诗。
石牛潭 在县南一里。潭内有石如牛状,故名。水泉清洌,大旱不竭。
女泉 ,在十四都。人偶临玩,水或沸焉,若煎茶然。
和州城池考 州县志合载
本州
和州城池 ,东南滨江,西南绕溪,西北环山,周围十一里,旧为亚父城,世传为项羽王西楚,封范增于历阳,则和阳之城疑为范筑,故曰“亚父城” 也。汉高帝令灌婴还定江、淮,又筑之,名曰“古罗城。” 至宋时,又继筑于历阳,太守郭刚重修。明初,参军郭景祥俾知州张纯诚重修。为门者六,上皆有楼。东曰朝阳,西曰临湖,偏西曰横山,南曰横江,偏南曰环江,北曰香泉。东西又为二水关,以泄城中水。城周十一里,高二丈二尺,又女墙二尺,环城有壕,深且广。正德七年,流贼肆害,总制彭泽命知州孔公才各门增月,城未成。万历元年,知州康诰于六门各筑重城,周围十五丈,厚九尺,内外皆砖,高二丈二尺,如内城之制。上为女墙,又高五尺。旧城重建层楼,重城又建小楼,门外为吊桥,又前设关门。庶可称“重门御暴” 之义矣。其壕堑旧虽深广,始凿于宋乾道、嘉定间,都统制郭刚、宿将郭杲,年久淤塞。明初,总制郭景祥命知州张纯诚重加疏浚。顾年久沃壤,多为军民窃据,无复凿池之意。近议州河返流,风气非宜改浚。由县河而南,环流城下,由南而会归大江,共约延六百馀丈,广一十六丈,务通舟楫,斯称金汤之固。改朝阳门为寅旭,环江为薰阜,横江为平康,临湖为秩城,横山为望舒,香泉为拱辰,北达神京,南通江汉,东挹太平,西迎开胜,亦足以壮一方之观也。至崇祯乙亥,流寇陷和,城楼窝铺一炬烟消,仅存“东门城楼一座。” 丙子、丁丑间,赖郡守万民戴多方拮据,收拾于灰烬之馀,起衰于大创之后。新建城楼,次理窝铺,虽稍稍就绪,而规模不如前矣。至
皇清康熙九年五月,霪雨淋漓,倾倒城墙九十四丈。
以及垛口窝铺井、六门城楼俱皆坍卸。嗣知州夏玮于本年六月内抵任,随即估计物料,自捐己资,悉照市价平买,鸠工修理,时亲董率至两月有馀方始告竣,计用银五百九十八两有奇,不动民间一瓦一木,而使崩颓雉堞,焕然一新。外县
含山县城池 ,唐、宋、元以上历三朝,俱未筑城。明初,赵德胜克和州,平含山诸县,不待终日,唯无城守之耳。知县徐原显始创立城垣基址。正德七年,流贼猖獗,知县张文渊率部民筑垣凿池,周三里许,高一丈五尺,广深各丈馀。城门四座,建楼其上,逾月成功。为门者六,东西各二,有小东门、小西门。知县牟以邑小门多有泄风气,乃归并东西门,仍各存其一。旧东门在东北隅,亦以阴阳家不利于民,改正。东四门,有扁:东曰“朝阳” ,西曰“进贤” ,南曰“南薰” ,北曰“拱辰。” 东门新楼,广大谯丽,特异他楼。盖以门外冈阜窿起,故高大其楼以称其势云。嘉靖三十七年,知县葛麟始创砖城,围九百馀丈,高一丈八尺,厚一丈,垛一千八百馀四。门楼四座。窝铺四座
皇清顺治四年知县朱长泰、康熙二年知县范《祯相》。
继增修,视昔坚致而崇墉屹立,含于是有其险,民可恃以无恐也。
和州关梁考 州县志合载
本州
石湖关 未载处所
白塔关 在州西四十里。
斗岘关 在州西北四十里。
渭野关 在州北五十五里,即夹山铺。两山壁立,耸峭夹道约五里馀。山口崎岖,和与滁接界,此关为南北咽喉。明正德中,巨寇刘六等猖獗,州同知薛渭野尝设兵垒石以御之。今寨己废。
仅存石垒,故名“渭野。” 此地要害,视诸关为最。《旧志》不载,因《康志》附记,故仍之。
清淮桥 在公馆坊谯楼南。
大市桥 在孝义坊
开圣桥 在大西门外。旧有开圣寺,今废。清胜桥 在南门内。
银锭桥 “在桂林坊。”
回龙桥 在大南门内
遇仙桥 在政和坊
迎春桥 在州东水关
孔公桥 在小南门内
戚家桥 在州西十二里。
和阳桥 :在大南门外。郡人叶德麒造。
乘驷桥 在小南门外
泰阳桥 在州南十里
桃花桥 在州西三里桃花坞边。
永安桥 在州西南二十八里。
姥下桥 在州南三十里。
后港桥 在州南五十里。
白渡桥 在州南四十五里。桥纳铜城七十二圩之水,旧架以木,屡修屡圮。康熙四年,凤庐道孙捐金倡造石梁成焉。民不病涉,利济甚众。杨桥 在州北四十里。
夹山桥 在州北五十里。
广杨桥 在州西二十二都。
李家桥 在州北五十里十三、四都。
泰宁桥 在乌江南一都。
黄木桥 在州北四十里。
惠庆桥 在州西南二十八都。
浔阳桥 在州西四十五里二十一都。
惠政桥 在州北四十里南一都。
功胜桥 在州西南五十里。
赤埭坝桥 在州东北十五里。
黄埭坝桥 在州东北二十里。
东河村桥 在州北十五里。
西河村桥 在州北十五里。康熙三年,易以石。道人董奉、太守杨继芳募造。
黄梁桥 在州西三十里。
迎恩桥 在州南一里
金家桥 在州西三十五里。庠生尹起莘易以石。
师基桥 在界河铺前
孔夫桥 在州北六十里西十都。
菩提桥 在清淮桥西
青云桥 在旧儒学之前。
普济桥
落驴桥 在小西门外
土桥 在城西水关
西桥 在州西二十里。民人尹崇化捐资易以石。
东桥 在州西二十里。明天启五年,里人高仲儒以石甃之。
和丰桥 在州西十五里,亦名“马家桥。”
永济桥 在州西四十里。张大业捐造,亦名“张公桥。”
大兴桥 在州南五十里,路近梁山,上纳铜城闸水,下通扬子江潮。耆民赵万奇捐资,生员洪嘉运纠造。
含山县
含山关 在州西四十五里。
东关 在县南七十里濡须坞之北岸。其地峻险,周围皆石,实守御之所。三国时,诸葛恪于东关作大堤,遏巢湖左右,于上夹筑两城,各留兵千馀人守之。魏遣诸葛诞、胡遵围东关,将坏其堤,诸葛恪率四万众大破之,遂退。
昭关 在县北十里小岘山之西。山势峙立,当庐濠往来之冲。宋隆兴壬午,张魏公因山筑城,置水柜遏敌。昔春秋时,吴伍贠不能过此,一夜须发遽白。
正阳关 在县西四十里。山阴属含山,阳属巢县。山势峻绝,中辟一径。
登科桥 在县城东
尉子桥 在县北四十八里。
清溪桥 在清溪镇旁
鲁桥 在县南五十里,受龙洞太湖水,入铜城闸。
观音桥 在南门外
进贤桥 在县西十里南十三都。
看花桥 在县南三里
仙踪桥 在十五都仙踪镇东。
水济桥 在十五都。江宁生员刘文涛造。
柳林桥 在县东十里柳林沟。
拨米桥 在县东五里拨米沟。
永胜桥 在县西三里
遇仙桥 在县大市街东。
殷家渡 在县南七十里西九都。
张家渡 在县南八十里东九都。
司家渡 在县西五十里十二都。
邓家渡 在县南七十里东七都后河。
王海渡 在县南八十里东九都。
魏家渡 ,在运漕,通无为州。
王家渡 在东七都王家港。
左家渡 在县南八十里海子口。
尹家渡 在东九都菱角滩。
胡家渡 在东七都
东关渡 在东关,通巢县龟山。
和州公署考 州志
本州
州治 居城中,前代建置莫考。唐刘刺史有《厅壁记》。宋时有“惠政” 、“仁乐” 二堂,皆废。明甲辰,参军郭景祥俾知州张纯诚修之。宣德八年,知州萧云举更造中厅。嘉靖间,知州易鸾重修。左为和丰库,右为架阁库。又东为赞政厅,西为外库,东西列掾舍。庭前为戒石亭,前为仪门五间。门外东为土地祠,又前为马厩六间。西为州狱,三层。又前为大门,即“镇西楼” 也。楼建于洪武初年,设钟鼓以肃晨昏。
皇清顺治中,知州李如兰改题“永清楼。”廨后有山一
区,唐刘禹锡守和,筑室山下,曰“陋室” ,有铭。州同署 在正堂东。
州判署 今废
吏目署 在正堂东南
都察院行台 在州治东北。旧为“马厂。” 明嘉靖元年,同知薛祖学改建。大门三间,仪门三间,正堂三间,东西抄案、皂隶房共六间;穿堂一间,后堂三间,东西庖湢、书吏房各三间。今废。
察院行台 在城隍庙西。明隆庆六年,知州康诰请辟城隍庙西南官地建焉。中为正堂三间,东西写本抄案房各二间,左右皂隶房各五间。南为仪门三间,又南为大门三间,左右有属候厅二层,各三间。东西肃寮、贞度坊二座。北为穿堂,又北为后堂,左右为寝房,翼以厢房、庖湢之所。又北建冰台、整暇亭于后堂之北。
兵备道 在谯楼前之东。旧为察院。明洪武三十二年,知州陈琦改建。隆庆六年,创新察院,改今名。正厅三间,穿堂一间,东西厢房共六间,后寝室三间,左右庖湢之所各一间。仪门三间,大门三间。
公馆 在谯楼之西南。旧为行用库。明洪武三十二年,知州陈琦改建。正厅三间,穿堂一间,寝室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仪门三间,大门三间。崇祯乙亥,俱被寇焚。知州万民戴设法修造,一如旧制。
阴阳学 ,在谯楼前街东。明洪武十七年设,今废。
医学 在谯楼前街东。明洪武十七年设。后被寇焚,遂废。今改设于桃花坞。
税课局 旧在来苏坊内,为税课司。明洪武二年,改为局。正德间迁于横江门外,今废。
青沙坊河泊所 在州东二十里。明洪武三年设。今并入裕溪。
浮沙口巡检司 ,在州东北二十五里。明洪武三十五年设。今并入牛屯。
牛屯河巡检司 在州南六十五里。旧司久废。明万历元年,知州康诰葺之。嗣因频遭水患,司署复废。该巡司久已迁移梁山。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州夏玮详明。移驻乌江镇。
裕溪河巡检司 在州南九十里。明洪武元年设,久为水湮圮。万历二年十月,知州康诰重建。僧正司 在州治东南,即百福寺。明洪武十五年设。
道正司 在州治西,即元妙观。明洪武十五年设。
和丰仓 在镇西楼前街,东西向。吴元年,知州李相始创。明增修官厅三间,神堂一间,门屋一间,廒房四号,共十二间;斗级宿房三间。
预备仓 在谯楼之西,年久颓坏。明嘉靖五年,知州易鸾改建,近加增修。官厅三间,神堂一间,廒房六座,共三十间,门屋一间,斗级宿房三间。
今渐废
便民仓 在横江门外桑园水次,本州每征秋粮于此。明成化己丑,判官王琳创,主事戴禧有“记。” 岁久废坏。嘉靖四年,知州易鸾复修之。今废,基址尚存,近为乡民浮佃。
东仓 在州东政理乡八都,今废。
西仓 在州西鸡笼乡二十二都,今废。
南仓 在州南东梁乡二十七都,今废。
北仓 在州北鸡笼乡十六都,今废。
外县
含山县治 ,创自唐武德初,历宋、元迄明,规制千年矣。嘉靖十五年,知县陈一善重修,至谯楼,更弘其制。崇祯乙亥,遭寇焚毁,寸瓦片石,罔有存者。
皇清顺治六年,知县朱长泰悉如旧制,重建仪门七。
间,正堂五间,东连署,西官库,瓦卷棚三间,穿堂五间,东兵器库房一间,西书东房一间,后堂五间,后宅五间,两包厢四厦,井一口。下房东西各三间,内书房三间,土地祠三间,门楼一座,寅宾馆三间,马神祠三间,门楼丹墀俱全。前后共植松桐榆槐十二株。东西六房,科各八间,时辰楼一座,皂隶房东西各三间,茶夫房三间。外谯楼申明、“旌善” 、“圣谕亭” 旧址尚存。
典史署 在正堂东
察院 在和阳坊东北。明洪武十四年,知县徐原显建。正德八年,知县祝弘舒改建正厅。嘉靖三十三年,知县牟蓁创置“《冰心亭》于院后。” 为明季寇焚,止存基地。
公馆 一在和阳坊街南,察院东,知县苏廉禄建,今废。一在和阳坊街北,察院西,名“州馆” ,知县张允弼建,今废。
皇清顺治四年,知县朱长泰将西门内“西书院”督工。
匠修饬整理。以待上司往来。
阴阳学 在善化街东,明洪武十七年设。医学 在善化街东,明洪武十七年设,与阴阳学相近。嘉靖间,两学移近县治,后复变价充饷,改为民舍。
僧会司 在南门安国寺内,明洪武十五年设。道会司 在县治东南宝台观内,明洪武十五年设。
税课局 ,在明道街东。明洪武十七年设,正统间裁革。
预备仓 旧凡五所,今并废。明洪武二十三年,设预备仓,官给钞,籴糓收贮。岁歉则出以济民,岁丰则敛之。每仓设老人并大户,司其出入。正统五年,增为预备。特敕廷臣提督,许出官钞收籴,及劝富民义助。出榖多者旌表之。时有与盛典者。
县仓 在幕厅东。明正统五年,奉敕增预备,立县仓一所。弘治十五年,知县赵恕、正德四年,知县张文渊相次修葺,岁久复圮。嘉靖三十二年,知县牟蓁益弘其制。崇祯八年,流贼入城,焚毁。
皇清顺治五年,知县朱长泰重建。
东仓 在县东南十里南二都。
西仓 在县西三十里十二都。
南仓 在县南六十里六都。
北仓 在县北十里、北二都。〈以上四仓今俱废,各基地俱于明季为百姓佃种陞科,已入地丁正项。〉
养济院 在北门内。明弘治中修,今移北门外。漏泽园 在县西社稷坛之前,立有“碑石。”
和州学校考〈书院社学附〉州县志合载
本州
和州儒学 旧在横江门之郊。宋开禧安抚耿与义重修。元末毁于兵。明洪武初,迁于郡治东南隅,知州张纯诚重建。历来州守如曹文、黄恕、叶睦、孔公才、易鸾,同知苏绅、董锡,吏目张良兴,皆垣墉而丹雘之。嘉靖时,太守孟雷、通判王朝用,以地弗善,改迁百福寺。而后先增饬,如沈志言、康诰、冯子履、李裕、陈表、曾克唯,规模弘矣,科第犹若晨星。万历年,知州郭继芳复迁故地,建《文笔》于巽方。崇祯乙亥毁于贼,知州左瑛复新之。然而人文寥落,咸咎斯地卑湿,吉气弗锺。
《皇清定鼎,州守卢汝》。𪃑卜得“二守”旧署,益以废卫之。
半,改建新学,继之徐萃、李如兰、年仲隆、学正翁需、学训王三乐次第经营。而仲隆又请废卫之署,以祠文昌。嗣杨继芳来守是邦,以修学为急务,学正刘彦初佐之。近复倾颓,州守夏玮捐赀倡修,学正羊世泽董其事,并新启圣祠于尊经
“阁之东南,庶规模大备,而人文其聿兴矣。” 古和书院 在州治西南城隈峨嵋墩上。宋旧为清风楼。元祐中,改连云观。明知州王卺改建峨嵋书院,以为生儒讲学之所。后郡人思之,肖卺像于堂。嘉靖元年,同知薛祖学迁卺神主于名宦祠,改祀烈女。明嘉靖十六年,通判王朝用请于抚按,迁烈女祠于城南,重建峨嵋书院,学中、社学 在儒学内,因空学署。知州杨继芳“中营一层,并后各三间为社学,延诸生潘珂为社师,教郡中之贫子弟。” 复详请壕租为两社师馆谷
观上社学 在州西元妙观左,旧名“养正社学。” 知州孟雷、同知郑琬建大门三间、堂三间。康熙六年,知州杨继芳见诸社学俱废,殊非端蒙造士之意,因延诸生王用极为社师,教郡中之贫子弟。
移风社学 在寅旭门内。今废。
表忠社学 ,在薰阜门内。知州易鸾改建,今废。《城南》社学 ,在平康门内。知州孟雷、同知郑琬建,今废。
乘驷社学 在薰阜门外,今废。
香泉社学 在镇公馆东。岁久圮敝,知州康诰重修。又乌江、白望姥、下梁山各社学,俱知州孟雷建,今废。康熙九年,知州夏玮莅任,增设义学数处,自捐馆谷,延师教育,并清废学基址,渐图修葺。
外县
含山县儒学 旧在“崇儒坊东。宋崇宁初始创。元至正元年,知县荣克让重修。元季毁于兵。明洪武十四年,复置县。明年,知县王均美、训导穆时中因旧学基建焉。永乐之戴彦则,正统之许聪,天顺之苏廉禄,成化之朱仲炌,皆其代有修葺者也。成化末民人朱清,正德中知县祝弘舒、曾世英、张云鹏、周义,嘉靖中郑庆” 、马嵩相继修之。后二十八年,知县叶继善以安国寺地堪建学,请诸当道,迁学城南,即佛殿以为正殿。前有两庑,又前有戟门、棂星门,门外有泮池,池有石桥。戟门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殿后为明伦堂,东西序为两斋:东曰思诚,西曰持敬,堂后为敬一亭,堂之东为启圣祠,祠之东南为教谕宅,祠之直前为仪门,而殿堂之西,盖两训导宅也。仪门东南有“文运维新坊。” 坊左为东舍,岁久倾颓。万历元年,知县袁伯钥益加修葺。迨日久,废圮愈甚。
皇清顺治十三年,知县黄鼐谕诸生行《劝输之法》,得
资若干,选材鸠工,于是正殿两庑,“明伦” 、“启圣” 以及名宦、乡贤诸祠,悉举修之,然尊经阁尚未建也。康熙二年,知县范祯乃鼎新焉。
西书院 ,在西门内。《前志》未载,未知建自何年。明季以来,已改为公署矣。
环峰书院 :在儒学东,康熙十四年建。
社学 五处一在崇儒坊东。明万历三十四年,开启云路将社学官地井废井详允各宪与市民张沐兑换住房扩云路,学遂废。一在清溪镇。一在仙踪镇。一在运漕镇街西,今为民间造屋,纳租官收。一在东七都黄墩,今废。查明基址,现存阔二丈八尺、长三丈有馀。
义学 在环峰书院之右。康熙十六年,署县事庐州府通判黄际会建。
和州户口考 通志
州属总
原额《人丁》八万五千五百一十八丁。
顺治十四年,审增实在人丁八万八千三百九十八丁。
康熙元年审,增实在人丁九万八百三丁。康熙六年审,增实在人丁九万四千五百六十五丁。
康熙十一年审增实在人丁九万七千一百三十八丁。
康熙十六年审增实在人丁九万七千九百九十五丁。
康熙二十二年审,增实在人丁一十万二千二百一十丁,内除优免人丁五百七十五丁,实在当差人丁一十万一千六百三十五丁。
额外归并省卫原额黄、快、窜、井上、中、下三则各丁一万六千七十二丁五分,内除屯丁领佃纳粮,不纳丁银,共丁九千一十八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七千五十四丁五分。以上实在当差人丁并归并省卫屯丁共一十万八千六百八十九丁五分。
本州
人丁七万九千九百九十二丁,每丁科银一钱。又归并省卫屯丁五千四百六十八丁五分,黄丁每丁科银三钱、协济银五分;快丁每丁科银三钱、协济银五分;窜丁每丁科银三钱、协济银五分;窜丁每丁科银三钱;无协济窜丁每丁科银二钱;上则官舍闲丁,每丁科银五钱;中则官舍闲丁,每丁科银三钱;下则官舍闲丁每丁科银二钱。
含山县
《人丁》二万一千六百四十三丁,每丁科银一钱三分五釐。又归并省卫屯丁一千五百八十六丁,黄快丁有协济,窜丁无协济,并中下二则闲丁,俱照和州归卫科征。
和州田赋考 通志
州属总
原额、田地、山塘六千三百九十九顷六十四亩一分三釐一毫二丝
顺治十四年,实在成熟田六千三百九十九顷六十四亩一分三釐一毫二丝。又节年开垦并清出溢额田二十七顷一十九亩四分七釐八毫六丝八忽。查州县田地山塘折实成田,计折去田一千六百二顷九十九亩五分六釐二毫四丝九忽五微八纤四尘五埃一渺八漠。康熙十七年,实在成熟并溢额折实田四千八百二十三顷八十四亩四釐七毫三丝八忽四微一纤五沙五尘四埃八渺二漠。又清出溢额田地一顷四十七亩三分六釐八毫九丝八忽八微四纤一尘七埃三渺七漠。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成熟并溢额田地四千八百二十五顷三十一亩四分一厘六毫三丝七忽二微五纤五沙七尘二埃一渺九漠。
共该征折色起存银三万九千三百三十两五钱七分九釐三毫六丝五忽三微一纤四沙四尘七埃四渺七漠。本色米五千二百二十四石五斗四升九勺四抄三撮一圭四粟七颗一粒八颖七黍一稷。
外,不在丁田征解“牧马、草场圩租、抚院供应、学道租田、稻价、鱼课、生铁、鱼线胶、天鹅折价” 、春鲥秋鲊鱼课钞等项,共银二千三百五十一两八钱六分五釐一毫四丝一微一纤四沙八尘七埃二渺四漠,遇闰加银八两一钱二分四釐六毫五丝六忽三微二纤一沙二尘五埃。《广惠》库铜钱一万二千七十五文五分,遇闰加钱七百五十八文一分。
额外归并省卫原额屯田四千五百一十九顷八亩二分六釐二毫五丝九忽三微八纤一沙三尘四埃三渺。内有积荒田地,除节年开垦陞科抵补并投诚领垦外,仍有荒田一百一十二顷二十三亩六分七釐三毫四丝九忽二微九纤九沙六尘七埃二渺四漠。又节年开垦并清出溢额陞科田五十八顷四十九亩八分四釐六毫八丝八忽二微四纤八沙二尘四埃一渺五漠。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成熟并溢额屯田共四千四百六十五顷三十四亩四分三釐五毫九丝八忽三微二纤九沙九尘一埃二渺一漠,共该征银五千四百二十两七钱六毫九丝六忽六微一纤五沙四尘五渺。本色米二万七百六十九石一斗二升九合六勺九抄二撮六圭五粟七颗一粒六颖七黍。
外不在丁田征解房地租、火药银四十四两八钱三分八釐二毫。
本州
原额田地四千六百七十顷九十五亩八分九釐五毫三丝。今实在成熟并溢额折实田三千二百四十二顷七十二亩七分八釐四毫七丝三忽五微八纤六尘一埃九渺二漠。内中田一亩三分六毫五丝零,折上田一亩;下田一亩九分三釐五毫零,折上田一亩;草地三亩六分一厘八毫零,折上田一亩;官山并新垦山四亩六釐八毫零,折上田一亩,官塘二亩二分四釐七毫零,折上田一亩,每折实田一亩,科银七分六釐八毫四丝零。每上田一亩,科米一升一合九勺九抄零;中田一亩科米九合一勺一撮五圭零,下田一亩,科米六合四抄九撮零,官塘一亩,科米五合六勺二抄零;官山一亩,科米二合七
“勺一抄一圭零;草地,一亩科米三合八抄九撮五圭零。开垦中田,一亩科米一合四勺三抄零;开垦下地,一亩科米八勺七抄四撮零。开垦塘,一亩科米一合一勺五抄零。开垦山,一亩科米一勺五抄七撮零。外不在丁田征解” 草场圩租银九百四十六两七钱五釐四丝六忽。抚院供应正脚银二百一十六两三钱。学道租田稻价银二十五两六分六釐五毫八丝八忽七微五纤。马场租正脚银九百四十七两二钱二分三毫四丝四忽六微六纤八沙六尘二埃二渺四漠。生铁正脚银二十三两五钱七分三釐二毫五丝八忽二微五纤。鱼线胶正脚银一十两九钱六分四毫六丝九忽九微六沙二尘五埃。天鹅折价银一两,春鲥鱼船网折银四十八两三钱九分六釐九毫二丝五忽,秋鲊船网折银三十五两六钱九分四釐。鱼课钞银三两六钱二分二釐六毫五丝。又鱼课牧马等款,遇闰加银二两二钱八分三毫九丝八忽七微八纤一沙二尘五埃。《广惠》库铜钱一万二千七十五文五分,遇闰加钱七百五十八文一分。又归并省卫原额田地三千六百八十六顷七十九亩三分二釐一毫二丝九忽九沙五尘二埃三渺。除荒外,实在成熟并溢额屯田三千六百四十三顷五十五亩八分一厘七毫七忽九微五纤八沙九埃二渺一漠。内比田科正、耗米八升六合四勺,增协银九釐二毫三丝二忽,科田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增协银六釐七毫四丝九忽六微。增馀二田,每亩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协济银一厘七毫四丝九忽六微。投诚官兵开垦比科等田,照沙压比田每亩科米折并新增银三分六毫四丝;沙压科田科米折并新增银二分一厘二毫;沙压增馀二田科米折银一分六釐二毫;久荒比田科米折并新增银二分六釐六毫四丝;久荒科田科米折并新增银一分八釐五毫;久荒增馀二田科米折并新增银一分三釐五毫。坍江科田科正耗米四合一勺四撮,协济银一毫二丝三忽一微二纤。坍江折色田科米折银九毫五丝。草场田一则科银八分,一则科银六分,一则科银五分,一则科银四分,一则科银三分二釐,一则科银三分、一则科银二分五釐、一则科银二分,一则科银一分五釐,一则科银一分,一则科银八釐,一则科银五釐,一则科银四釐、一则科银三釐,一则科银二釐外,又不在丁田。征解房地租银二十五两一钱二分五釐,火药银一十六两七钱一分三釐二毫。
含山县
原额田、地、山、塘一千七百二十八顷六十八亩二分三釐五毫九丝。今实在成熟并溢额折实田共一千五百八十二顷五十八亩六分三釐一毫六丝三忽六微七纤五沙一尘二渺七漠。内地一亩三分六釐四毫零,折田一亩;山六亩四釐三毫零,折田一亩;塘三亩六釐八毫零,折田一亩。每折实田一亩,科银八分八釐九毫零,科米九合三勺六抄零,外不在丁田征解鱼课正脚银七十四两一钱九分一厘八毫五丝七忽五微四纤,遇闰加银五两八钱四分四釐二毫五丝七忽五微四纤。草场租银一十九两一钱三分四釐。又归并省卫原额屯田八百三十二顷二十八亩九分四釐一毫三丝三微七纤一沙八尘二埃。除荒外,实在成熟并清出溢额屯田八百二十一顷七十八亩六分一厘八毫九丝三微七纤一沙八尘二埃。内比田科正、耗米八升六合四勺,增协银九釐二毫三丝二忽。科田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增协银六釐七毫四丝九忽六微。增馀二田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协济银一厘七毫四丝九忽六微。投诚官兵,照沙压比田每亩科米,折并新增银三分六毫四丝。坍江田,科正耗米四合一勺四撮。协济银一毫二丝三忽一微二纤。久荒增馀二田,科米折银一分三釐五毫。草场田,一则科银五分,一则科银四分,外不在丁田,征解火药银三两。
和州漕运考 通志
州属总
康熙二十二年
额征裁扣书办工食银二百一十二两四钱,人役工食银二百两。
归并省卫新增等银四千四百六十二两五钱六分一厘四毫五丝六忽三微一沙六尘六埃七漠三巡。除荒外,实征新增等银四千一百七十四两二钱一分三釐四毫六丝八忽七微八纤一沙七尘四埃八渺六逡三巡。
归并省卫协济银九百九十八两三钱四分六釐二毫六丝八忽四微二纤一沙八尘六埃六渺九漠八逡八巡。
省卫漕项南米九百九十九石一斗二升五合三勺四抄一撮三圭九粟三颗九黍。
归并省卫屯米三千四百六十七石二斗五升三合四抄。
滁州卫运军行、月折色银二千一十八两五钱五分八釐,本色米四千二百一十九石一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