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102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一百二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二卷目录
漳州府部汇考八
漳州府祠庙考〈寺观附〉
职方典第一千一百二卷
漳州府部汇考八
漳州府祠庙考 府志
本府。〈龙溪县附郭。〉
山川坛 在郡城通津门外。
社稷坛 :在城西安丰门外。
厉坛 在北郊
旗纛庙 在卫治之北
城隍庙 在府治之东
威惠庙 祀唐侯也。先在漳浦之云霄,今庙在郡城北门外,岁春秋二仲,祀唐将军陈元光。庙建于嗣圣间,在云霄。贞元二年,州治始迁于龙溪。宋建炎四年,始建今所。自五代暨宋,累封“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 ,淳祐间,春秋致祭。明正祀典,改封为昭烈侯。
朱文公祠 在芝山之阳,以陈淳、黄干配享。“陈北溪祠 ” 祀郡人。陈淳初无专祠,惟配享文公祠下。今祠在郡城西北旧光孝院。
黄勉斋祠 祀三山黄干,在登高山麓之左。“王东湖祠 ” 祀郡人王遇,在郡城东门外。“文信公祠 ” 祀宋丞相信国公也。公尝驻军于漳,郡人慕其忠义,故祀之。祠在陈北溪之西。“表忠祠 ” 祀元达鲁花赤迭理弥实,在府城东门。
双节祠 祀元万户府知事阚文兴及其妻王氏,在城东门外。
陈公祠 祀明教授陈思贤,在府儒学前。旌忠祠 祀明中丞周起元,在郡学之西。崇祯元年敕建。
流芳祠 祀参议陈启泰。祠建于东关外赤岭,扁曰“忠毅流芳。”
遗爱祠 在丙申桥,祀知府姜谅。弘治十五年建,林魁为《记》。一在城内。
“遗德祠 ” 在硕仁桥,祀知府陈洪谟,明正德间建。
锺公祠 一在双门街,明正德间建,祀知府锺湘,后毁于火。崇祯间,太守施邦曜重建。康熙三十五年,郡人张雄倡众重建。又一在南门外栅尾街,亦正德间建。
邵、顾二公遗爱祠 在东坂后街。先为大泉生祠,祀知府顾四科;明嘉靖癸卯年建,林魁《记》。后以祠之前座祀海道副使邵楩、林应奎、林希元“记。”
卢公祠 在桂林街,祀知府卢璧。明嘉靖三十一年建。
许公祠 在芝麓之左,祀同知许钥。明嘉靖三十五年建。
桂公祠 在达尊坊,祀知府桂嘉孝。明嘉靖四十三年建。近以明分守道陈起龙附祀。
尹公祠 在城内。明万历七年,为推官尹瑾建,蔡文“为之记。”
费公祠 为分守道费尧年建。
蔡公祠 祀蔡潮,在马棚街慈视宫后。近复以巡海道陈启泰并祀。
邹公祠 为分守邹墀建。
郑公祠 为同知郑尧章建。以上诸祠俱在东门外。
李公祠 为知府李载阳建,在开元寺。
聂公祠 为推官聂应科建。
龙公祠 为推官龙文明建,在东门外。
韩公祠 在城外东南新桥之旁,士民为知府韩擢建。
方公祠 为知府方学龙建。
王公祠 为推官王世仁建。以上诸祠俱在东门外。
闵公祠 一在学宫左,一在东门外,为知府闵梦得建。
施公祠 在东门外二十里镇门地方。崇祯四年,为知府施邦曜建。以邦曜有筑镇城御贼之功,故为置祀田,立祠以祀之。岁久,土人废为真人庙,仅一像存焉。
王忠文祠 在芝山麓。明崇祯间,为前通判王。
袆建,黄道周为“记” ,今毁。
崇德祠 :在赤岭。康熙二十年,为总督李率泰、姚启圣建。
汪公祠 在元妙观东。旧祀明知县汪宗友。康熙三十一年,增祀知府汪世印。一在东岳庙之左。
关帝庙 在开元寺右,明万历元年建。
嘉济庙 在郡城东坂后。明郡人林釪《碑记》略云:“真君姓石,讳敬纯。父勤,后汉王勒之季弟也。以忠封武王,帅兵击慕容燕,被宰相牛昌隐谗言见杀。真君年尚幼,偕母崔氏谪居海上。比长,知父事,痛忿不已。年十八,兴兵讨昌隐,败之,斩于江南。兵退,而昌隐为厉。有洪匡邺者,昼见千乘万骑,拥真君其上,呼曰:‘我石九郎也。昔杀牛昌隐于此,上功于帝,今昌隐为患,吾将镇之。汝居当仙址,能逊乎’?” 匡邺许诺,夜半闻车马之声,诘朝大雷电以风,山鸣一日不止。民往拜之,则真君栖身其上矣。嗣是屡见英灵。唐宋历封明仁广孝翊化真君,元赐额嘉济。大德中,录事姜石瑛以香火来莅玆土。时方剿寇,忽见阴兵助捷,乃建庙万盛坊以祀之。明世宗承继大统,未改元,有颜姓失环,谬意其臧获也,鞭督之,窜入庙中。夜半闻神相谓曰:“神号犯尊,当有回禄之灾。” 已而曰:“此间何人在?” 曰:“颜之逃获也。” 环为白鹅所吞,获乃无辜者,诘朝以告,其主杀鹅得环。及冬而庙灾,得环者狂奔,负神以出。明年改元嘉靖,故暂附于元坛宫。至隆庆三年,始为之建今庙。
南台庙 一在郡城内西壕之滨,一在锦江之北埭岸。按汉高帝五年诏曰:“故粤王无诸,世奉粤祀,秦夺其地,使社稷不得血食,遂立为闽粤王,受册封于南台。” 又《朱买臣传》云:“东越王南徙,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 漳之有祠,当自此始。《淳祐志》称武济庙,敕封英仁武烈忠显镇闽王、左翼惠效灵公、右助顺宣威公。
渔头庙 在郡城上街。未有浦头时,河沟通潮,小舟驾入城中市鱼,故名。今河沟水浅,小舟不得入城,俱集浦头。此处为民居辐辏之地,然庙尚存,扁曰“渔头庙。”
护国庙 在龙溪高亭山下,俗讹为河角庙。后唐龙启二年,刺史王继琼重建。长老言:“周世宗出师北征,夜梦铁骑数万腾骧云中,称漳州护国夫人。” 世宗问王安在,夫人以足疾告。诘朝,周师大捷,即敕修庙,封顺义护国兴都王显赞夫人。宋教授曾光作《记》,辨其失真,谓:闽中自后唐长兴四年王𬭸僭号福州,改元龙启。此后地归南唐,未尝服周命令也,焉有封爵?又据《曾记》云:宋建炎二年,军人林侁叛,率逆徒至庙,受誓出门,将戮一人,以壮威拔刀,忽柄自毁,相顾失色,终不血刃,而束手就擒。四年,骁将杨就以兵叛,民情汹汹,相语为潜山浮海计,三卜于庙,不然其请。已而贼见马迹遍溪沙上,遂惊遁。淳祐壬寅,乡老张雷震白郡乞增封号,未报。今庙处幽僻,少有知者。
真武庙 “一在南市头” ,“古漳州路双门楼地。” “一在开元前。”
显应庙 在郡西天宝市。神姓赵,名棠,弟名柏,洪州人,不知何代。仕漳,没于漳州,乡人立庙祀之。宋绍兴壬戌,凭人言曰:“腊月廿五日有贼犯境,当遣阴兵相助。” 及期果然。贼苦蜂螫遁去,民赖以安。嘉定十一年,敕赐显应。嘉熙二年,累封长为广福英济孚忠普祐王,次为昭德英烈显应协祐王。东庑祀通灵显化将军名渊则,王之孙也。
漳浦县
山川坛 在县南五里,洪武三年建。
社稷坛 在县西里许
厉坛 在县北里许。俱洪武三年建。
城隍庙 在县治南孝义坊。宋建于县东,元徙于县西。今在县治南。明正统九年,佥事陈祚建。康熙二十六年,知县杨遇重修。
东溪祠 在县治南里许。祀宋承务郎高登。初,宋教授田澹尝立祠郡学中,朱文公为之记,后祠废。明成化十四年,县举人吴震上言:“登有忠孝大节,宜祀于乡,以励后人。” 十七年,知府姜谅命知县汪瑾建祠。万历间,知县王猷重修,岁久倾覆。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再建,仍给其后裔衣顶。
朱文公祠 在射圃之西。明嘉靖五年,署令推。
官王直建。一在原镇海卫,即东瀛书院,在卫城内,明初以卫学教授行礼,今废。一在铜山,即南
溟书院在铜山城内。明嘉靖间建,后毁。康熙二十三年,内翰唐朝彝倡建。三十五年,知漳浦县陈汝咸重建,立义学于此。一在云霄,旧在镇城西,岁久圯坏。于康熙四十六年,知县陈汝咸以云霄义学未有斋舍,捐赀重建,祠于镇城北门外。
威惠庙 在县西门外三里许。庙始立云霄,后随县迁改。庙故有租八百馀石,久且湮没。嘉靖三十三年,知县慎蒙核而复之,以为修理本祠之用。岁久庙圮。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知县杨遇即楼址建门及前殿。
后寝俱鼎建,一新寝,祀夫人种氏。
赵公祠 在县西门外,祀宋令赵师缙。师缙尝辟西湖潴水以免水患,岁久沦没。万历二年,知县房寰核还之官,建祠祀之。岁取湖税六金,春秋祭享焉。今圮。万历年,并祀于名宦祠。
怀德祠 在北门内,祀元达鲁花赤买撒都刺。明知县刘钦命以二令有筑城增城之功,立祠祀之,建坊曰“怀德。” 乱后为兵民占冒,知县陈汝咸清出重修,仍立像祀之。
忠勇祠 在八都盘陀岭埔。嘉靖四十三年,都督戚继光追倭至无象铺,与战大捷。时官兵伤死者八十馀人。继光与巡海道周贤宣起盖祠宇,置立“义租” 扁今名。隆庆五年,复议将从征曾一本、阵亡指挥朱机及王世实、戴守、陈文标、刘大有等合祀于此。
皇清康熙二十七年,知县杨遇三十七年陈汝咸俱。
重修
将军庙 在漳浦云霄将军山下西营。唐陈将军元光初渡漳水时屯营于此,后人因其迹立为庙,屡显灵异。庙与归德将军政之墓相对。梁山明王庙 在漳浦汤坑。宋帝昺时,文丞相过此,尝祷于庙,夜梦神授方略,是日军容大振。浮山神庙 在漳浦杜浔乡。
龙岩县
山川坛 在县城南,明洪武三年建。
社稷坛 在县城北永宁门外。洪武三年建。成化八年以其地建千户所,知县韦济迁今所。嘉靖三十六年重修。
厉坛 在县城北永宁门外,成化八年迁建。城隍庙 在县治东,成化八年修,万历十五年重建。
皇清康熙八年重修。
朱文公祠 在文庙右。万历七年,知县马章迁南郭。四十三年,教谕程拭申详,仍祀文庙右。表忠祠 在县西西湖,祀宋左翼军纪领崔亮。亮,熙州人,从高宗渡江,领兵戍漳州,以讨贼战没。绍兴中赐额,后废。顺治十三年,知县王有容重建。
文丞相祠 在龙岩洞前,即朱文公旧祠。万历十五年,知县吴守忠改祀文丞相。又有《文文山驻师故垒碑》。
正学祠 在县治西。万历三年,邑人给事中石应岳疏建,祀布衣陈真晟先生。
威惠祠 在西门外,原祭田五十亩,知县陈懋芳、吴守忠清出二十九亩。
三贤祠 :在龙岩洞口。崇祯十年,知县邓藩锡建,合祀朱文公、文信公。康熙二十一年,知县左岘复以王文成公同祀。
通灵庙 在龙岩官砦东南隅。俗呼“邹公神” ,姓邹名罄。从王审知入闽,平汀寇,以功镇雁石,卒,民祀之。元至正四年,南靖寇李志甫寇岩官,祷于神,著灵异。贼败事闻,封武胜侯。
嘉济庙 在龙岩官砦西。神姓石,名固,秦时赣县人。庙在镇水之东。
显应庙 在龙岩城东三里。神姓郑,本县人,生有神,先附祀于威济。宋嘉定中,始建庙,封广济侯。
灵济庙 在龙岩龙门硿内。宋县令傅伯松建。祈雨有应,令蔡谅以闻,赐今扁。
筋山庙 在龙岩表政里九侯山下。《一统志》云:唐武德中,有群盗啸聚于九侯山,谋为乱。俄而雷震,诸盗偃仆,筋脉拘挛,遂就擒,故名曰“筋山。” 祀允义侯陈大忠。按:大忠,汀州人,兄弟四人,南靖县。
山川坛 在习贤里杨婆山,旧为社稷坛,明嘉靖四十年改建。
皇清康熙年间修。
社稷坛 在习贤里张仓社,明嘉靖四十年改建。
皇清康熙四十七年修
厉坛 在县北
城隍庙 在县东。明万历二十三年,知县陈宗愈迁复旧城,鼎建。
皇清康熙四十七年,知县陈汝咸重建。
周濂溪祠 原在县南习贤里,后倾圮。隆庆四年,邑人重建于宝珠山。
贞烈祠 在旧县东。明万历元年,知县曾球建。祀陈资伟妻林氏、孙妇许氏、曾孙女二姐。提学宋仪望有传。
长泰县
山川坛 在县南方成里。明洪武初建。成化年,知县刘铎修。万历三十一年,知县管橘重修,今亦坏。
社稷坛 在县西门外里许,即宋时旧址。明正统九年,佥事陈祚重修。嘉靖间,知县方策、陈塘、萧廷宣继修。明末又废。今唯存坛址。
城隍庙 在县治西。“旧在县治东。元至正己丑,达鲁花赤林干儿迁于今所。” 明成化十七年,知县刘铎重建。万历九年,知县方应时修。
皇清知县柴允钦重修。
朱文公祠 在县南登科山之麓。明洪武十三年建,名“泰亨书院” ,祀朱文公,以高登、陈淳配。威惠庙 在县东人和里。宋县令王朝俊捐建。明崇祯间,知县文可黼重修,有祀田。
威泽庙 在县西人和里西峰山。宋令林丙建。祀良冈、董奉、吴田、鼓鸣、天柱、五山之神。宋绍兴赐额,今废。
正顺庙 在治南。邑人陈耸没,有异灵。元至正间,监邑《忽都火》者请于朝,封“协顺英烈侯” ,即今圣侯庙。
漳平县
山川坛 在县东门外。先在榉林。成化七年,知县陈栗以水涨难渡,移建于东山上。又以路远,改迁今所。
社稷坛 在县城西。成化七年,知县陈栗建。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知县查继纯修。
厉坛 在县北,明成化七年重建。
城隍庙 在县治东。明成化八年,知县陈栗建。正德九年,知县汪淳鼎建。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知县查继纯重新。
布衣祠 在乡贤祠右,祀署教陈公真晟。旧合祠乡贤。明崇祯间,教谕何九云始立祠专祀之,祭与乡贤同。康熙十三年,诸生呈请以何九云配。
劝忠祠 嘉靖四十五年为知县魏文瑞建平和县。
山川坛 在县东门外溪边。嘉靖六年,知县王禄改建。
社稷坛 在县城西门外旁溪。
厉坛 在县北门外员山,嘉靖六年改建。城隍庙 在县东门外。明正德十四年署令施祥建。
皇清康熙三十七年,本府通判署县范廷谋捐修两
座。四十九年,知县郭廷彩捐修前门一座。朱文公祠 一在儒学内,一在新安里西林,有祭租五十石。
阳明祠 在儒学西南隅。明嘉靖三十三年,知县赵进建。崇祯六年,知县王立准移建于东厢外。康熙五十年,知县郭廷彩修。
诏安县
山川坛 在县城南一里许。明嘉靖间建。社稷坛 在县城西一里许。
厉坛 在县北一里许。嘉靖间建。
城隍庙 在县治西。明嘉靖二十七年,以关侯祠改建。
朱文公祠 一在南门内,因倒坏移城隍庙东。知县赵国祥捐俸砌墙,巩固不坏,寓诸生奉文公香火。一在悬锺所,即东瀛书院。明嘉靖五年,分守参政蔡潮毁西庵佛堂所建也。春秋皆有祀。
将军庙 在良峰山麓,祀唐将军陈元光。元时建。明嘉靖间毁,迁神像祀县城南关内。庙旧九座,有园租,岁银十两八钱入官以供祀事。功臣祠 在城东,祀唐将军前锋将许天正,及元光子珦。又有灵侯祠、祁山庙、沈、李二公庙,俱祀将军、裨将。
灵侯庙 在诏安城东,祀灵侯,亦唐陈将军裨将。
晏公庙 在诏安县。悬锺,祀晏公神。元至正间,公为文锦𡱈长,疾恶如仇,人多惮之。死后,英灵不没。明洪武间,以助战功得封为“灵应侯” 旧址。
在北门后祀于此
马明王庙 在县西门内关帝庙右,即旗纛庙。“灵应宫 ” 在县悬锺城,祀天妃。先时倭乱,庙俱毁,独此见梦,贼惧,得存。
灵佑宫 :在县城北,祀柔懿夫人。
海澄县
山川坛 在八都南门外。《上曾社》。
社稷坛 在九都西门外。
厉坛 在九都北门外溪尾社。
城隍庙 :在县治小东门内,隆庆年建。
朱文公祠 在明伦堂之右,省牲所旧址。外树石坊前大门,中堂祀文公,后楼祀文昌。先在九都南门外,为风雨所圮。明天启间,知县谭世讲改建于大海朝宗门外。崇祯五年,知县梁兆阳以龙公祠祭费改充文公祠之需。又将八、九二都沿溪增筑居舍,量增租银七两,补添祭费。后遭兵燹,复圮至。
皇清康熙十年,知县李敬之改建于此。
姜、唐二公祠 在八都东林社,祀知府姜谅,唐九德也。名曰“甘棠” ,有司春秋致祭。兵燹久毁。近有阖郡公银一百六十馀两,欲重建二公祠者,分收于各生监,更须清出。
王公祠 :在县治直街之右。祀知县王谷也。有司春秋致祭。
龙公祠 在港口,祀知县龙国禄也。明万历四十年,分,守道刘洪谟批允纲银以供祭祀。后祠毁于贼,邑人有议复之思。
槐浦庙 在县槐浦。宋龙岩令陈竞募建,祀陈将军元光。
儒山庙 在县八都。亦祀灵著王元光。
楼山庙 在楼山,以“楼经国、定国” 得名。是神附人,自言捍贼有功,应庙食。于是寓公柯大通倡众建庙。后里人以大通尝驱石成桥,以济病涉,因作大通像配享。
慈济宫 在县青礁。宋郡守庄夏《记略》云:侯姓吴名本,生于太平兴国四年,不茹荤,受室业医,以全活人为心,按病投药,远近皆以为神。景祐二年卒,争肖像事之。属虔寇入,民相率请于侯,贼酋长死,因肇创祠宇,水旱祈祷辄应。适部使者以庙额为请,敕为“慈济。” 庆元间,敕为“忠显。” 开禧二年,漳属有警,忽有“忠显” 旗帜“之灵” ,贼不敢入,一方赖以保全。事闻,封英惠侯。今庙地入海澄界。
寿春宫 在县东郊里许。旧为东岳祠。明万历庚子,令龙国禄拓而宫之,为行春釐祝之所。前殿后寝,规制弘丽。检讨高克正为《记》。
宁洋县
山川坛 在县东旧巡检司址。
社稷坛 在县南。旧在县西,明万历三年改移今所。
厉坛 在县北
城隍庙 在县西分司右。隆庆年间建。
皇清康熙五十一年,知县王登贤“捐倡重修。”
魏公祠 在员当祀漳平知县魏文瑞。明万历七年,诏立庙于击贼遇害之所。十年,杨继时置没官租,办春秋祭。其《祭文》云:“敕曰” :“尔出闽邑,奋身剿寇,以死勤事,祀典攸宜。特赐尔祭,以嘉而忠。”
功德祠 在府馆后。隆庆元年,为巡海道周贤宣建,原名“周公祠” ,副使谢彬为记。万历十七年,知县王澄以《春秋祀典》详请抚院,得报可。复以庠士曹文华、曹鸣凤建议设县有功,立主配祭。后倾圮。
皇清康熙元年,知县萧亮捐俸鼎新,并奉魏文瑞董
良佐、邓于蕃、黄梦鸿四公合祀,更今名。
观音殿 在治南门,原社学。万历间,令李栻建,后毁。顺治十七年,令萧亮重建,额曰“普济。” 一在麒麟山上,亦萧亮重修。
“元天殿 ” 一在麒麟山上,一在东关,一在城南旧接官亭右,俱系令萧亮重修。
寺观附
本府。〈龙溪县附郭。〉
开元寺 在府治西北紫芝山麓。唐嗣圣间建于漳浦。明皇二十六年改今名。贞元间徙州治,与开元道观同移建今所。环阁皆为院。旧所管九十六所。宋嘉定间尚存六十所。淳祐间减嘉定之半。元元贞间重建,而以西湖净慧院并入之,总赐额曰“开元净慧。” 万岁禅寺有正殿、藏殿、法堂、戒坛、碧玉堂、大圆觉海堂、应真阁、鲸音阁、御经楼,极弘敞,为诸州禅林之冠。寺旧奉有唐明皇铜铸御容及咸通塔、宋仁宗御书《经疏》百
二十卷,诗云:“铸金像出开元末,检玉书藏景德间。今铸像、御书俱废,咸通塔独存。” 郡人郑怀魁《鲸音楼》诗云:“突兀飞楼迥入云,华钟高钮结重棼。前朝款识千年物,上界舂容四地闻。法鼓月明朝共发,梵香霜落夜初分。可堪清响龙天近,缥缈时招鸾鹤群。”
净众寺 在府治西北。寺殿东向,左枕日华峰,右挹满月池,后倚保福山,前望石壁洞。梁贞明二年本州刺史王延缸建,为祝圣道场。初名保福寺。《传灯录》:如从展、清豁,皆保福僧也,后兼净众入焉,称保福净众禅寺。端平甲午加“万寿” 二字,宋虚斋赵以夫立,知院陈贵谊书。元至正间重修。寺旧有宋御书阁,在佛殿东南隅。藏祥符御书,今废。惟“佛光屏” 犹宋制云。内有王审知祠,又有三教堂。
法济寺 ,在开元寺之右。南唐保大十一年,刺史林侁建。普利隆寿院,在净安峰之麓。宋乾德六年,守帅留从愿移建于隆寿山之西,改院为寺。祥符八年,守王冕奏改今名,属五大刹之一。元元贞间,开元重建,以隆寿、法济兼称。至正二十七年,陈友定取漳州,改城,截寺于外,僧闲极、觉聪等,请罗氏故宅重建。龙溪林弼《记》所谓“罗氏辛勤十年,以成此室,一旦化大觉之宫” 也。明洪武十五年,改军储仓,以靖安、水陆二院别为之。嘉靖四十一年,改参将府,别筑寺于开元之右。
南山寺 在南厢通津桥南之右。唐建。宋乾德六年,刺史陈文𫖮重建。初名报劬院,后改曰崇福。宋郡守章大任扁曰“南州法崛。” 当郡治丁火之位,有所兴造,则郡多火灾。而山椒尤不宜亭榭,屡年多验。崇祯间,郡人王志道倡建钟鼓楼,识者谓城内必多火灾,且有寇乱,已而果验。后毁之,而乱果平。旧有罗处约撰碑,江南,徐铉篆额,今碑废。
龙山寺 在郡北二十六都。宋五“大刹” 之一。山明水秀,今颓废。
普贤寺 在城外西厢。宋太平兴国三年建。万善寺 在郡南桥之南。顺治壬辰,郑成功以众数万围城,守将坚守数月,食尽,饿死者七十馀万人。围解,僵尸满城,暴骨遍野。郡人李曜宗募僧闻晓收拾火化,作三大冢埋之。建“万善庵” 以主其事。观察周亮工为之记。康熙五十二年,知府魏荔彤改为万善寺。
元妙观 在城西隅。唐祀老子为开元观,随州治于漳浦。贞元二年,徙州治龙溪。十二年,刺史李登乃奏移观今所。宋大中祥符元年,诏天下立天庆观,又建圣祖殿,祀赵真君为祖元。元贞间,改今名,祀老子如故。
塔口庵 在北门内。元陈友定陷城,罗良巷战于此,立塔以镇。
木绵庵 在府城南二十里木绵铺。明俞大猷立碣,书:“朱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 似道在朝时,有术者言平章不利姓郑,人因此,每朝士郑姓者,多困抑之。武学生郑虎臣登科,辄以罪窜,后遇赦得还。似道丧师,谪循州,陈静观诸公欲置之死,乃假郑虎臣以武功大夫押往,为虎臣凌辱百端,求死不能。至漳州木绵庵病笃泄泻,踞虎子欲绝。虎臣知其服脑子求死,乃云:“好教祇恁地死。” 遂锤数下而殂。元人汤益吊似道诗云:“檀板敲残月下花,过墙荆棘刺檐牙。指麾已失铁如意,赐予宁存玉辟邪。破屋春归无主燕,废池雨产在宫蛙。木绵庵外尤愁绝,月黑更深闻鬼车。” 其庵已毁,今乡人募修之。按:此与正史稍异,见《蒋子正山房随笔》。
漳浦县
兴教寺 在县署北仙云坊,为祝圣所。唐景福元年僧智圆建。中有方丈、法堂、钟鼓楼、谈空亭、古泉精舍,制颇宏敞。庭中东西两石塔,刻佛咒其上,字久磨灭不可辨。山门外小石塔二,谈空亭外有石碑二。宋嘉定间僧无授重建。元延祐间僧玉峰修之。明时僧法传、道让、云山、如高各相继重修。
应城寺 在治东南桂林坊。宋熙宁间建。元祐二年,僧无叟修。明时,僧宝海、宗源、性钦相继重修。明季兵燹后,僧普闻修之。
罗汉寺 在县威惠庙之朿。宋治平乙酉,有牧童于寺侧沉睡,《既觉,识诗》一首云:“殿前古木分青翠,日出林峦照梵宫。访主不逢童子睡,且回龙马寄诗踪。”
崇真观 在治西朝天坊。初在西门外,邑人谢重晖等募建。绍兴间,县丞雷光胄增拓之,为《祝》。
圣道场,嘉定时,令赵师缙请额于郡,名“崇真道院。” 元至正间,移入城内,始以观称。万历七年,令朱廷益即洞春宫为义仓,后祀大士。
福寿院 在县七都梅铺。元至正间僧锦江建。明成化十年僧云山重建。初,云山往京给度牒,依中贵卢姓者。后卢没,山负其骸归瘗寺左。卢嗣子御马监邓㟲镇闽,高其义,捐金无算,令广造殿阁,刻《孝宗敕书》于寺碑。李见罗戍镇海时,为书“法堂” 二大字。
隆兴院 在八都。元至正间,僧高峰建。
青阳院 在十都。宋淳熙元年建,面古雷。大江。右有新德山,多胜概。
达摩院 在二十三都太武山。元至正间,僧月慧重建。今颓废,惟存正堂一区。
无象庵 在盘陀岭下。先是,猛象出没为患。《尔雅》云:“南方之美,有梁山之犀象” 是也。宋时,郡守赵汝譡许民间击杀,不贵其牙,故绝。或云:有头陀吴祖华者,聚徒建庵于此,民居稠而象绝。或云:潮守黄定书扁而象绝。其说不一。宋彭乘《墨客挥犀》云:漳州漳浦县地连潮阳,素多象,往往十数为群,然不为害,惟独象遇之,逐人蹂践,至骨肉糜烂乃去。盖独象乃众象中之犷悍者,不为众象所容,故遇之则蹂而害人。
龙岩县
报恩寺 在县东,宋绍兴二年建。元至正中,僧济舟、玉井相继拓治。明成化间,知县陶博修。南靖县
安福寺 ,在西门外二里许,原圯。康熙二十七年,令孟振玉重修。
正峰寺 在县东南西渡头。宋开禧三年僧晦谷建。洪武间并入“丛林。”
龟息庵 在县永丰里。僧莫庵建。元大德三年,僧本明、印江重修。
万岫庵 在县即碧湖岩。明成化间,僧圆明重修。
西坪院 在县东南由义里浮山社。元至正十九年,僧虚空重建。
长泰县
祥光寺 在治南。宋乾德二年建。内有真相院,明正德十三年知县朱弦修,为祝圣道场。前有池。嘉靖四年推官黄直卖池建学。万历三十三年令管橘重修之,竖石坊扁曰“祝延圣寿。” 天王院 在人和里。唐元和四年僧无遗建。三峰院 在善化里。唐开元间建。
漳平县
高明寺 ,在县龙停寨山,不知创自何时。旧为僧会司,其制甚广,后乃寖逼。至明万历元年,令章述拓而新之。七年,令卢彦增建前堂,遂成一邑巨观。
松峰寺 在和平里,今官卖。《通志》:有松山寺,在居仁里。
资寿院 在和睦里。宋时建。元大德、明景泰间俱重修。
平和县
三平寺 在三平山,极山水佳致。唐义中,禅师建,详见《九层岩》。
崇兴院 在县
诏安县
高隐寺 在二都。元时有隐君子居此,故曰“高隐。” 山高接天,夏月无暑,奇峰皆拱揖于下。清泉寺 在大兴西北五里。宋胡頖隐此,泉清甘,所谓“清泉” 古刹也。
“西隐庵 ” ,在西关外,僧识融建。僧解琴,善艺兰。三四月间,花香满院,啜茗清谈,令人矜躁都尽。《海澄县》
宗南寺 :在南教场关帝庙后。初为漏泽园。或曰:南为文明之方,且县治地脉所系,故庙寺兴焉。
大岩院 在大岩山,宋建。元大德四年重修,亦名“云塔院” ,以岩石似塔薄云霄也。
石室院 在三都。后唐同光三年建,明天顺八年重修。
功德院 在西峰。有陈氏者,宋初为望族,立“功德院。” 凡子孙赴举者,院僧以百缗为之秣马,立石为约。
河福庵 在县东。祀元天上帝及谢广惠王。按广惠王,即晋谢安石也。陈将军元光奉其香火入闽启漳,漳人因而祀之。考《晋史》:安石太元九年病,子侄祈禳。安石曰:“无益也。昔恒温盛时,我常惧不全,偶梦与温适野,温下车谓我曰:‘卿坐此’。我遂乘其车,行十二步,见白鸡而止,我代温。”
“为相十二年矣,今年岁在酉,吾其不起乎?” 果卒。至今祀广惠王者不可荐鸡,本此。《海澄旧志》以广惠王为陈将军裨将者,亦不考之过也。普贤庵 在普贤社,旧名慈济宫,祀真君及元帝、陈将军广惠王庵内有池种莲。旧名崇真院,祀广惠王。
宁海寺 :在北门外,旧为令谭世讲生祠。顺治间,改为“马王庙。” 十八年祀佛,改今名。
宁洋县
祝圣寺 在东门。明万历十年,知县杨继时建。后知县许一元迁于城内麒麟山上,建塔镇之。顺治十七年,令萧亮重修。于寺之东建韦驮殿、伽蓝殿。康熙己未,署令华敏功建大悲阁。虎符庵 在县东赖家山。有张真君。每年七月间漳龙永大之民,不远来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