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卷目录

     德安府部汇考三

      德安府城池考

      德安府关梁考

      德安府封建考

      德安府公署考

    职方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卷

    德安府部汇考三

    德安府城池考        府志

    本府。安陆县附郭。

    德安府城 ,明洪武二年,守御千户王兴修筑。十二年,千户汤聪辟广之。郧山,东、来二涧,夹流而尽于涢水。城据其间,三面水绕如玦,惟北城高阜,无濠池。城周一千一百八十六丈五尺,计六里三百十三步。东南高二丈四尺,西北减二尺,为门四,上建重楼。成化中,楼圮,千户赵威重修。又绕城为濠,深一丈三尺。东南阔十丈一尺,西北半之。城西南隅架濠,而衢旧有梁,西隅潦水为患,浸及坝堤。千户赵威甃石长七丈,阔三丈有奇,千户张能再增之。嗣后民居鳞集,土解水啮,复隍可虑。正德十四年,知府马龠复民侵地为桥,始获安澜。同知王瑞之辟内外马路。嘉靖二十六年,知府李逢皋扁其门东曰“通江” ,南曰拱汉,西曰道汉,北曰拱淮。三十一年,水溢,民居且为城患。知府徐贡元筑堤百里许,称“徐公堤” 焉。三十四年,知府陈甘雨筑北门月城。城周二十六丈,崇丈有六尺,雉堞四十,左右为门。四十五年,巡抚徐南金增垣如其高,势亦壮固。天启中,知府李行志再修城楼,改颜其额。东曰“三台具瞻” ,南曰“凤凰《呈祥》” ,西曰《君子垂芳》,北曰“石柱擎天。” 崇祯中,巡道赵振业各城加崇三尺,并二堞为一,又增建敌楼。盖登陴远望之助也。

    皇清康熙元年,东西城楼俱委风雨,知府高翱更新。

    之。二年,水潦,南北城颓,北楼亦圮。知府高翱修葺,崇墉如旧。四年,南楼亦圮,安陆县令高联捷鸠工更新。二十一年,知府傅鹤祥见西楼颓朽,创新之,题曰“太白楼。” 数月间,居民弗戒,火焰楼灾。二十二年,西北城圮于水,知府傅鹤祥甃石为脚,置闸以司蓄泄。自是城安磐石,水不为患。二十四年,知府傅鹤祥复捐资重建西楼,巍峨丹垩,视昔有加,屹然有金汤之固。是年东城亦圮,知县刘世英捐修。

    外州县

    云梦县城 旧无城,明成化七年,知县锺弼筑土为垣,长五里,高一丈五尺。正德八年,知县孙复置北门楼。嘉靖二十四年,知县郭贵德置东、西、南三楼:东曰“朝阳” ,南曰“迎薰” ,西曰“观成” ,北曰“拱极。” 后知县王廷佐继修,加高覆篑为垣。万历二年,知县陆勋奉檄修砖城,周五百七十丈有奇,高二丈二尺,雉堞九百九十有七。承平日久,邑濠尽淤,居民筑室于上,据为己业。崇祯七年,知县蔡宗虞搜括原址,凿浚如旧。九年,寇围七昼夜,恃以无恐。

    皇清顺治七年,知县吴宗孟重修四门,置小亭其上。

    《补修四城》,整砌砻密。

    应城县城 旧无城,明成化中,知县汪清筑土为垣,周五里有奇,广七百四十丈,袤四百五十丈。濠环之,为门六,曰“怀仁、辅义、立礼、小南、秉智” 、“小北。” 池二:一自东而西入西河,一自古城港迄怀仁而东入渔子港。正德五年,知县王亨拓垣东出二十八丈,西滨河缩入五十丈,南出三丈,北出四十五丈,周千二百九十丈。嘉靖十三年,知县李调元改题六门,城基仍旧。二十一年,知县卢湘甃门建楼。三十六年,知县吴哲始甃以砖,周八百七十一丈,崇二丈,址广三丈有奇,雉堞千有七百四十八更门扁曰“东会、崇兴、望京、临武、平政、文明。” 万历七年,知县李学诗增甃城五尺。九年,撤而新之,视旧加五尺。崇祯九年,贼首张献忠攻城,知县张绍登守御七日,力竭城陷,复为隍。次年五月,游击冯再荣奉檄修城,雉堞复完,再建城楼。又次年,知县李同春草创官舍,渐次修葺。

    皇清二十三年,知县王化洽以城陴崩卸,不便巡行。

    筑,宽丈馀,下脚倍之。二十四年,巡道祖泽深、知府傅鹤祥、协镇尤三省、知县齐国政见楼堞颓废过多,南门闭塞,各捐赀俸修建完整,洞开南门,以启“阜财崇文” 之治。更添设窝铺,鸣金传筹,巡逻络绎,一方保障,俨如细柳营中矣。

    孝感县城 旧无城。明正德七年,流贼起,知县王贤筑土为垣,周千二百丈,崇二丈,广一丈五尺。九年,知县翁素继之,为门四,各建楼。嘉靖十九年,水涨城圮,知县汪克思以城西有湖,筑堤障之。二十一年,知县邬志皋新辟小东门。三十年,盗起,知县龙兴重筑土为垣,周五里。三十九年,复圮于水。隆庆六年,知县刘琨重建城楼,甃以石。万历元年,知县易元始奉檄修砖城。二年工始竣。明季邑溃垣圮。

    皇清顺治十六年,知县张擢士鸠工庀材,三月城尽。

    甃,为门六:大东曰“朝阳” ,小东曰“复旦” ,南曰“时薰” ,西曰“迎祥” ,北曰“拱宸。” 惟文昌门在学宫前,旧无楼,形家言不宜楼也。

    随州城 ,“旧土城。明洪武元年,守御镇抚李富等始城之。以南畔湫下徙而北者半,悉甃之。周六百二十五丈,计三里一百七十步,高二丈五尺。南西北三门各建楼。南楼右增钟楼,为敌舍二十三,为女墙九百五十。弘治十三年,知州李克嗣设《关外》门四,各建楼。沿关筑堤,周四里,濠绕城周七百丈五尺,深一丈。” 正德中,百户张瑄、朱元、判官孙益开凿西北复为堤五十七丈,西建桥。嘉靖二十五年,佥事郑汝舟辟南北二门,复侵地为桥,甃以石。知州朱天秩更辟三濠,始就故道。嘉靖三十七年,知州孙锐加砌以石。郭外又作砖城,高丈馀,周十里,楼六座,以防水备盗。

    应山县城 旧无城,惟有四关门、东北二门。明正德九年,知县谭一凤增修。嘉靖九年,知县王尚用筑土为垣,采石陶砖讫继知县王朝璲成之,既而尽圮。

    皇清顺治初,知县蒋永修克集厥成,乃复其旧。南北

    三里,东西二里,周六百九十九丈,崇二丈,址广二丈二分,雉堞千有六十八。为门四:东曰“环秀” ,南曰“聚奎” ,西曰“宝成” ,北曰“拱宸。” 门各建楼。绕城为濠,半临汶水。由西迳而东,汇为深渊。西引二桥以通行旅,东建桥闸以司蓄泄。

    德安府关梁考     府县志合载

    本府。安陆县附郭。

    诸葛寨关 在府城东。蜀武侯筑。

    通济桥 在府治西一里。知府周铎建。

    金堤桥 在府西郊。康熙三年,知府高翱建。朝京桥 在府北三里。

    周文桥 在府西三里。善人李成龙建。

    三板桥 在府东五里

    五里桥 在府西北

    蒿桥 在府西五里

    七里桥 有三:“一西南应城路,一治南云梦路,一治西京山路。”

    段家桥 在府东八里

    钵盂桥 在府东十五里。

    方家桥 在府东十八里。

    河坝桥 在府西南十八里。

    下紫石桥 在府东十八里。邑人董林建,后损。夏添明募众补葺之。

    中紫石桥 在府东二十里。

    万安铺桥 在府东三十八里。

    永安桥 在府东三十里。

    云梦桥 在府城南

    孝感桥 在府城西五里。

    城冈桥 二座在府东二十五里“关圣祠” 前。沈会霖建。

    中安桥 在府东二十五里半。

    倪桥 在府东北二十五里。

    好石桥 在府南二十五里。

    文家桥 在府西北二十八里。

    成先桥 在府东三十里。

    苏陂桥 在府西南二十五里。

    陆陂桥 在府西南三十里。

    金龙桥 在府东三十五里。

    袁家桥 在府东北三十里。

    大花店桥 在府北三十里。

    三陂港桥 在府西北三十里。今圮。

    普安桥 在府东三十五里。

    西紫石桥 在府西三十五里。善人张灿宇建,熊应元《记》。

    上紫石桥 在府东北四十里。

    接官厅桥 在府北四十五里。

    观音桥 在府西十五里。

    土桥 在府东北五十里。

    太平桥 、金鸡桥 俱在府西五十里。

    府河渡 在府西。一渡在马头,一渡在金泉。

    樱桃渡 在府西南三里。

    竹篱铺渡 在府西北二十五里。

    云梦县

    万金桥 即东门壕上,久圮。义民刘弘试新修。好石桥 ,在县北。

    无量桥 在县东北,通陈家店、应山诸路。擂鼓桥 ,在县东南,通汉川路,今圮。

    梅公桥 梅先春建,在邑东,通澴驿路。

    七里桥 在县北驿路

    郑家桥 二座,通东北诸路。

    谢家桥 在县东驿路

    王浩桥 在县东五里驿路。

    土桥 在县北驿路

    陈理桥 在县东南,通汉川路。

    倒石桥 在县治北

    西河渡    ,沙乌渡    ,《利塘渡》应城县。

    崎山镇关 在县北四十里。

    新桥 在县治西百步。嘉靖间,知县卢湘建。渡壕水。

    西河桥 在县西一里。崇祯元年,大司马徐养量夫人陈氏建。至十二年,洪水泛涨,桥圮,规模现存。

    太平桥 一名旅利桥,在县南二里,元至正乙酉修。北有石塔,镌“太平” 二字。

    凌水桥 在县西二十里。

    双桥 在县东二十里

    东门桥 在县东二百五十步。

    三里桥 在县东

    七里桥 有二:一在县东,一在县西。

    平桥 俗讹呼“女儿桥。” 万历十二年,邑人周启太重修。

    青龙桥 在县南五里,俗呼“小石桥。”

    龙港桥 在县东南五里。

    许坝桥 在县北二十里。嘉靖二十二年,邑人黄鞠让修。

    铁牛坝桥 在县西二里。

    高桥 在县北二十里,弘治十年修,《华清记》。万历十三年重修,余引绪《记》。

    郎君桥 在治南二十里。嘉靖末年,黄鞠让建。鞠让好义喜舍,所建石桥如小北门。东三里七里双桥,西小街口黄祠港及汉川新陂,费数千金。巡抚林云同、赵炳然、巡按吴百朋咸旌。余引绪记。

    母猪港桥 在县东南四十里。

    龙石桥 在县东南二十里,邑人周福贵建。萧家桥 ,在县东北五里。

    后河渡 在小北门外百步。

    西河渡 在县西一里。旧编渡夫。万历丁巳,邑人祝隆禧造舟为梁,岸甃巨石为磴,以铁索练舟,长十五丈馀,壮丽坚固,名曰“浮桥” ,称便焉。后石桥成而废,今仍置渡焉。

    杨家河渡 在县北四十里。

    官置渡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孝感县

    黄岘关 :土名“九里关” ,为豫、楚险隘,南北朝屡争之。

    西湖桥 在城西。正统己未,县令罗勉建,万历间重修。

    万寿桥 在城东

    深沟桥 在城南五里

    理丝桥 在县东八里。或称巫者李氏建,遂讹为“李师。” 旧传织女理丝于此,故名。万历时重修。严家桥 ,在董湖,严琯修。

    白沙桥 在县西北六十里。

    绩麻桥 世传居民女绩麻所建,今讹为“七马桥。”

    三军台桥 :在城东十五里。

    高阜桥 在城东二十里。

    鲁班桥 :在城东三十里。

    赛公桥 :在城东南三十里。

    浐川桥 :在城东北四十里。

    黄华桥 :在城东四十五里。

    二公桥 地名三渠口

    明水桥 在圆明寺狮子口边,邑人夏时亨更名曰“狮子桥。”

    贞惠桥 “萧老女建。”

    竹林港桥 :里人张古溪建,今颓。

    陡冈埠石桥 ,侍郎沈惟炳建。

    吴家桥 “里人” 喻由俭建。

    席家桥 在左家店

    考证

    《王家桥 》喻由俭建,今颓。

    《斗山铺》桥 :今颓。

    五里桥  、七里桥  、十五里桥 ,皆以邑之远近称也。

    云公桥   东蔡家桥  。宋家桥。

    丘址港桥  。“跃龙桥   。” 黄龙港桥。“普安桥   。” “《院藏》桥   。” “女人桥。”

    青石桥   。“杨家寺桥  。” “三板桥。”

    “白沙桥   。” “烂柴港桥  。” “太平桥。”

    公孙桥   。白沙港桥  。《白沙河》。板桥。老石桥   。季家桥   。刘家桥。

    栀子港桥  。“三㲼步桥  。” “三㲼步” ,“东河板桥。”

    凤台桥   、梅家桥   、左石桥。

    斗山铺小河桥

    南门河渡  、李家嘴渡  每渡船二只、渡夫二名。

    注泉河渡  、蔡家河渡  、白沙铺河渡每渡船一只,渡夫一名。

    杨桥铺河渡 、澴河铺渡  、旧镇铺渡 每渡船一只,渡夫半名。

    浐川铺渡  斗山铺渡  冯銮渡。

    杨家渡   、《毛陈渡   》。《东山渡》。

    《梁陈步》渡  。《石潭河》渡  。北泾嘴渡。《马溪河》渡  。《石头》渡   。“《赵师步》渡 ” ,以上十一渡俱未置船。

    随州

    礼上关 ,隋文帝九年,改“东隋” 为礼山,有关官,有《礼山实》。齐礼山关,魏人谓之“东关” 也。

    顺义关 隋炀帝大业元年改顺城为义。仵水关 ,在州北二十里,为南北隘道。古摩旌石座尚存。

    “平林 ” ,即平林县,在州之上名乡,当楚豫之交,乃咽喉地。

    苍台营 在州治东南七十里段家河东,遗址尚存。

    关儿口 ,在州正北二百三十里,接桐柏县界,古隘道。

    界牌口 在州治北二百四十里。界河南,为古隘道。

    汉东桥 :在州治南八十五里。

    岁丰桥 在州治西一里。水冲塌,明弘治间重修。

    紫石桥 在州南六十里。明知州晋承命重修。高家桥 在州城外一里。明重修石桥“五眼” ,今名“五眼桥。”

    阜民桥 在州南关

    乐善桥 在州城东南十五里,水冲塌,明成化十年重修。

    七里桥 在州治西七里。明末水冲塌。

    皇清知州陈秉化重修。

    通津桥 在州南关内。元至正元年修。

    小通津桥 在州南关内,明宣德三年修。五里桥 ,在州城南五里,明景泰六年修。土桥 ,在州南二十五里光化铺之上。

    光化桥 在州东南三十五里。明成化二年重修。

    云潭桥 在州东南五十五里。成化九年重修。仙人桥 在州北门外。元至正元年修。明末因贼至,州人拆毁。

    回龙桥 在州北二十五里。明成化十一年,僧募修。

    孟家桥 在州西北七十五里。

    塌石桥 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

    姑桥  、嫂桥 俱在金钱村。

    梁家桥 在州西二十五里。

    范家桥 “在安居店下,州西四十里。”

    两河口渡 在州西南三里。

    木瓜园渡 在州西二里。

    析河口渡 在州东南十五里。

    浪河头渡 在州东南四十里。

    安居口渡 在州西四十里。

    万家河渡 在州西六十五里。

    寺潭湾渡 在州西七十里官潭之下。

    官潭河渡 在州西七十五里官潭之上一里。《应山县》。

    憾这关 在县北七十里。又曰平靖关,即古冥厄,接信阳境。又曰杏遮关,《纲目》《集览》作“行者坡。” 武阳关 ,《齐志》《玉篇》俱云即直辕也。一名武胜,在县东北百二十里,接信阳境。《吕览》九塞之一,魏元英攻马广于此。

    黄土关 在县西北五十里,接信阳界。

    白雁关 ,在县北九十里。

    凤见关 ,在东北二十里。昔有凤凰见于关下,故名。

    平康砦 在治北二十五里天井涧北。宋人避兵于此,兵不敢犯。

    黄陵砦 在治东二十五里。

    兴安砦 在治北四十里。相传杨平章立锅底砦 ,在治东北四十里。

    鸦狐砦 :在治东北四十里何家山内。治西“将军山” 有砦,同此名。

    牛心砦 在治东北六十里,东接武阳关。龙爬砦 在治东北七十里。

    铁城砦 在治西北四十里。唐高霞寓与吴元济战,败绩处。

    婆婆砦 在治北十八里。

    牢城砦 ,古砦也。在治东五十里。其巅有显灵观、南北两台,内有天池。山麓有龙王寺,旁有神室。

    大城砦 在大城山,有古城迹。

    狄将军砦 在治东北八十里。旧传宋狄青屯兵于此,有古洞。

    广济桥 在县南百三十里。明弘治年,知县康伟重建。

    仁义桥 在县东北五里。

    惠化桥 在县西二百步。

    汶水桥 ,在县北三百六十步。

    渡蚁桥 ,在县南一里,即宋郊编桥渡蚁处。“《十里》桥 ” ,在县南。

    杜仙桥 去县十五里

    太平镇桥  、广水桥  、中界桥 俱在县东三十里。

    井子桥 在县西五十里。

    马坪桥 去县六十里

    紫石桥 在平林市。万历三十三年,知县江墉修。

    西关外桥 万历十三年士民合造。有陈一极《碑记》。

    卢家桥 在县南二十七里。

    石井桥 在石井铺东

    高桥 在县南三十里

    官桥 在县西三十里

    汉东桥  、金家桥  、永定桥 俱在县东五十里。

    永固桥 在县东十五里。

    月港桥 在县东五十里,庠生卢起元修。仓头渡 在县西南七十里。即段家埠。

    德安府封建考        府志

    上古

    郧 ,皋陶之后,子爵。按桓公十一年,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后楚灭郧子,封斗辛于郧公,徙云杜。郧即今德安府。蒲骚在今应城县,云杜在今景陵县。按《左传》称“郧” ,疑在今郧乡。又曰“徙云杜” ,则又今德安也。“郧” 疑当作“䢵周。”

    随 ,姬姓。周武王大封同姓四十人,随爵为侯。楚伐随,随曰:“我无罪。” 楚子曰:“请王室尊吾号。” 随固请,王室不听。楚子怒曰:“吾先鬻熊,文王师也。” 乃自立为王,与随人盟。随,今随州。

    郧公锺仪

    郧公斗辛

    安陆侯刘平 ,楚思王衍子。平帝元始元年封。郧乡侯黄《琼 香》之子。桓帝延熹元年封。郧侯邓邯 新野人。建武初封。子凤嗣。

    都亭侯费观 ,𫑡人。《建兴》元年封。

    成乡侯费祎 ,𫑡人。延熙七年封。子承嗣。晋。

    随县王望 ,武帝以《义阳国》一县追封。

    随郡王迈 整之子太康九年以义阳之《平林》益封。

    江夏王刘义恭 ,武帝子。文帝元嘉六年封,食邑五千户,都督荆襄等州军事。薨,谥文献。时江

    夏郡在今云梦。宋主与《义恭书》曰:“天下艰难,国家事重,隆替安危在吾曹。汝当遇士大夫以礼,待小民以恩,慎勿喜怒加人。” 时宋主义隆先为宜都王,故知民间疾苦。

    随郡王刘诞 文帝第六子元嘉二十六年改封。

    安陆王刘𠮏 字元秀,义恭次子。大明二年追封,谥曰“宣。”

    随阳王刘翙 ,明帝第十子。升明二年,改封吉阳侯。沈从义 ,一曰“叔任” ,武康人。从高祖讨司马休之,以功封。子演之子台贞嗣父爵,卒谥曰“贞。”

    吉阳侯谢述 ,字景先,武昌县公晦之从弟。以从征司马休之功封。

    《应城县侯寿寂之 》,明帝即位,论功封。

    安陆侯刘昱 ,字通明,始兴王瞻之第三子。安陆侯李庆绪 ,广汉郡郪县人,以功封安陆侯。江祏 字弘业,考城人。建武元年,以佐命功封,食邑千户,后为东昏侯所害。

    吉阳侯《沈文耀 》,太尉庆之少子。景和元年封食邑千户。

    吉阳县男王蕴 字彦深大中大夫楷之子世祖即位封食邑三百户。

    吉阳县男《庾阐 》,以“武功封。”

    《安陆王》萧子敬 ,字云端。武帝永明七年,以应城县公进封。后为明帝所害。

    “随郡王” 《萧子隆 》,武帝第八子。

    安陆郡王萧缅 ,初封安陆侯。明帝建武元年追封,进爵为王。

    安陆郡王萧宝晊 缅次子建武元年追封缅以嗣食邑二千户。

    应城县公《萧子敬 武帝》第五子。

    应城县公王《广之 》,字林之,沛郡相人。以废《郁林》功封,食邑二千户。卒,谥曰“庄。”

    吉阳侯《沈叔任 》,从《高祖》讨司马休之,以功封“义阳县伯。” 《贾智 》,以军功封。

    吉阳男苏烈 ,字休文,新建侯侃之弟。历山阳太守,以功封。

    《安陆郡王》萧大春 ,字仁经,《简文帝》六子。大宝元年封。二年,侯景反,遇害。

    随王萧子邕

    永阳郡王萧敷 武帝次兄天监二年追封为郡王追谥曰:“昭。”

    永阳郡王伯游 敷之子天监二年嗣父封谥曰:恭。

    安陆侯萧业

    岳山郡王叔韶 宣帝子至德元年封。

    应城县公王猛 ,初封“应阳县子。” 以讨《马靖》功封。

    随郡公司马《消难 》以所统《九州》八镇之地,来求降封。

    吉阳县侯谊

    北魏

    吉阳县男《比干》,《道 武帝》弟,以功封。

    北周

    郧国公韦叔裕 ,天和五年封,有传。

    “随国公杨忠 ,弘农华阴人,食邑千户。” 子坚嗣,后进爵为王,遂篡周。

    城阳郡公薛福 ,以《荆州》刺史封。

    应城县公,字文神。举 以从《孝武》入关,封《隋》

    郧国公杨政道

    义阳郡公皇甫续 ,朝郡人。以佐命功封。子偲嗣。

    《安陆王李承道 》,《建成》长子。

    安陆郡王李源 ,宪宗时封。

    安陆王李溶 ,穆宗时封。

    郧王《高嗣谦 》,《先天元》年封。

    安陆郡公许绍 ,安陆人。高祖时封。有传。孝昌公《许智仁 》,绍子世嗣绍封。

    郧国公张亮 ,太宗时徙封。自鄂。

    甑山公郝相贵 ,安陆人。武德年封。子处,后嗣有传。

    郧国公《殷开山 》,武德四年,以从征有功封郧国公韦安石 ,孝宽曾孙,中宗长安二年封郧国公《严震 》,字霞文,梓州人。建中三年以治行封。

    后梁

    安王朱友宁 太祖兄存之子开平元年封宋。

    郧国公赵《德钧 》,《魏王廷美》第五子。

    安国公赵从照 ,秦王德芳之孙。庆历七年封。亡子,以从弟从古嗣。

    安国公赵顼 ,英宗长子。治平元年封,即神宗“安陆侯。赵世炽 ,燕王德昭曾孙,东莱侯从恪子。”

    安陆侯赵宗讷 ,郧国公允成之子。

    安陆侯《仲琳 》《南康郡王宗立》之子。

    安陆侯士律 祁国公宗说之子。

    安陆侯《克伸 》南康侯《承睦》之子。

    安陆侯承嘏 ,《申王德文》之子。

    随县男孟珙 ,枣阳人。嘉熙元年封,四年进子,又进“汉东郡侯。”

    岐惠王朱祐棋 ,宪宗四子。弘治六年封,国德安。十二年十月薨,亡嗣,国除。

    寿定王朱祐榰 ,宪宗九子。弘治六年封,国四川保宁。正德元年徙封德安。嘉靖三十年薨,亡嗣,国除。

    郧国公廖永忠 ,巢县人。洪武十三年追封。安陆侯吴复 ,洪武年间封。

    靖安侯王忠 ,孝感人。建文四年封。永乐间,战没,无子,国除。

    应城县伯孙岩 ,应城人。永乐七年以靖难功,封食邑千户,与世券。卒赠应城侯,谥“威武。” 传子亨,亨传英,英亡。亡子传弟杰,子继先。

    德安府公署考     府县志合载

    本府

    德安府署 在治西北隅。后周显德间,废浮云寺为“黄堂原。宋神宗潜邸节度府即今址。元季毁于兵,明洪武元年通判邹晋臣、经历夏林建。十三年知府张宽、天顺八年知府陆嗣昌、成化十一年知府王玺相继修之。正德四年堂圮,知府李金改建,馀皆敝。十年,知府马龠尽饬而新之。” 其制:中为堂,为直堂,为后堂,富备、仪仗二库翼之。前为堂,为架阁库,东西各十五楹,吏分典之。中道为戒石亭,后堂中为知府廨。嘉靖十二年,知府郑淮即后堂晒书轩改建。二十六年,知府李逢复裁后堂之半而易之。隆庆三年,知府蔡可教因省知事,饬其廨为迎宾馆。又前为府门,迤南旧有谯楼。嘉靖二十三年,知府茅鎜易其址,跨于通衢,辟四门,上为重楼,后为藩封废。明季毁于贼。

    皇清顺治七年,知府李慎修重建府堂。十二年,知府

    李蔚春再修,康熙二十年,知府傅鹤祥复修,如旧制。

    同知署 在府堂东。正德十年,同知陶龙建。

    皇清顺治十二年,同知陈赓泰重建。康熙二十二年,

    同知梁延年复修

    通判署 在府堂西。嘉靖二十六年,知府李逢建。

    皇清顺治十二年,重建。康熙二十二年,通判魏纯智

    复修

    推官署 在府堂东。正德七年,推官黄巩建。

    皇清顺治己丑,推官吕慎多修建,今裁废。

    经历司 在署右。二十二年经历周旭重修。照磨所 在署左。二十二年照磨熊尚高修。司狱司 在府西,二十四年司狱刘笃公修。布政司分司 在城隍庙后,即古郧址,今废。按察司分司 在城隍庙后。今为提学公署。察院 在城隍庙左。

    公馆 在治西今废

    北察院 在治东,今废。

    巡道署 :旧僦刘观察故宅。康熙四年,知府高翱率六州县捐俸给其后裔。

    府学公署 在学宫后

    税课司 在治南,后裁。

    大盈仓 在府东。内有钱局,寻废,仍为粮厅公署,今废。

    义仓 :顺治十八年,知县宋尔祁建。

    阴阳学 ,“在府左。”

    医学 在治右

    僧纲司 在报恩寺内

    道纪司 在白鹤观,今改“东岳观。”

    惠民药局 久废

    安陆县署 ,在治西南隅。中为堂,为直堂,为后堂,左右为翼室,岁久俱敝。嘉靖二十三年,知县连镶撤而新之。堂右为库堂,左右各厅三楹。堂前为廊,为架阁、卷房各六楹,六房吏分典之。中道为戒石亭,前为仪门,其外右为狱所,后移狱于仪门内之右。又前为县门,岁久倾攲。

    皇清康熙四年,知县高联捷重修。十七年,知县高冈

    再修,二十四年知县刘世英补修。

    典史署 在堂左

    高窍镇巡检司 ,在县南三十里。今徙至随州合河店。

    府河湖河泊所 在县南八十里,今废。

    预备仓十楹 ,在报恩寺西。康熙二十四年,知县刘世英重修。

    皇华亭 在南门外。康熙四年县令高联捷建。养济院 在城东郭外。康熙九年知府高翱新建。

    《恤孤》亭 :在治西南隅。县令赵琪建。

    漏泽园 在南门外。嘉靖十四年,知府汤绍恩建。

    外州县

    云梦县署 在城内西北隅。明洪武初建。正德中重修,兵燹尽毁。

    皇清顺治六年,知县张曰璞修建。康熙四年复毁。知

    县邵嘉应为堂,为直堂,为后堂,东西房各六楹,中为介石亭,为仪门,门东迎宾馆,如旧制。康熙二十二年,知县白彦良重修。

    典史署 旧在县署东。顺治初年,典史张希忠徙置署西。

    察院 在县西门内

    布政分司 在县左

    按察分司 在县右

    府馆 在县东

    兴安镇巡检司 在县东十五里。今裁。

    预备仓 在县北,今废。

    阴阳学 “在县西南。”

    医学 在县东

    惠民药局 久废

    养济院 在东门外,知县邵嘉应表以坊,今毁。漏泽园 有二:一在西门外,一在东门外。应城县署 在城内东。中为堂,为直堂,为后堂,又后为知县廨。景泰二年,知县王义重建。嘉靖二十四年,知县卢湘撤前后堂而新之,为后乐堂。堂左为库,右为仪仗库。万历十一年,知县陈扬产复为直堂,为架阁库,为寅宾馆。堂前旧为廊,东西各楹,分置六房吏。廊后为吏舍,西为狱所,中道为戒石亭,前为“仪门。” 知县李调元重修,知县范昂为谯楼。万历三年楼圮,知县漆文昌重建。明季悉为贼毁。

    皇清康熙八年,修建如旧制。二十四年,知县齐国政

    重修

    典史宅 在堂右

    布政分司 在县西北

    按察分司 在谯楼左

    “分巡荆西道 ” 在谯楼右,今废。

    崎山镇巡检司 ,在县北二十五里。

    三台湖河泊所 ,在县南四十里。

    城北驿 在北门外,今废。

    预备仓 在县西北。康熙十年,知县樊司铎“重修。”

    常丰仓 在县西南

    阴阳学 在治西

    医学 在治西北废

    僧会司 在上方寺

    道会司 在《东岳观》。

    惠民药局 在医学东,久废。

    养济院 :在县治东北儒学后。康熙二十四年,知县齐国政修。

    漏泽园 在北门外半里。

    孝感县署 在城内西,弘治中建,正德中修葺。明末火于寇。

    皇清顺治八年,同知金有选修建。十六年,知县张擢

    士,尽撤其故宇而更新之。中为堂、为直堂、为后堂;堂左为廨、右为库,东西各楹,分置各房。吏为仪门,门左为事友堂、右为仓狱,前为大门。县丞署。

    主簿署 皆裁

    典史宅 在县右

    察院 ,在县东三十武。明末毁。顺治六年,宋继舜重建。十七年,张擢士复为葺理。

    布政分司 在县东南

    按察分司 在县东南一里。

    皇华别馆 旧为按察司行署,地在治东二百武。明末毁,顺治十七年重建。

    新店公馆 今废

    府馆 在县南

    斗山公馆 明末毁,顺治十七年重建。

    小河溪巡检司 ,在县西一百二十里。

    马溪河巡检司 在县东四十里三㲼埠。注泉湖河泊所 在县北三十里,裁。

    东山瀹河泊所 在县东四十里,裁。

    预备仓 在县东南

    南漕仓 在县东大街。明末毁,顺治七年重修。义仓 十二,一县内,一陆冈步,一北泾嘴,一杨家店,一三。埠一“《杨家河》,一《白沙铺》,一《花园店》,一《王家店》,一《小河溪》”,一《二郎店》,一《新店》。

    阴阳学 在县西

    医学 在县西北

    惠民药局 在治北,久废,顺治十七年复设。养济院 在城北门外,顺治十八年重建。漏泽园 在县东门外。

    随州署 ,在城内西隅。明洪武二年,同知张逊建。

    皇清因旧址,中为堂,为直堂,左为廨舍,右为“库所堂”

    东西各为房,分置诸吏。为仪门,在《戒石亭》前。为大门,在仪门外。迎宾馆,在大门内东。狱在仪门内西。仓,在大门内东。

    州同署 在堂东,今废。

    州判署 在堂西裁

    吏目署 在堂东

    布政分司 在州东北,今废。

    按察分司 在州东南,今废。

    府馆 在州东,今废。新建公馆于州庙街东。唐县镇巡检司 在州西北九十里。

    梅丘镇巡检司 在州西九十里。

    出山店巡检司 在州西北八十里。

    合河店巡检司 在州南七十里。

    丰大仓 在城内

    预备仓 在州北

    便民仓 在州城外南半里。

    义仓五 一高城店,一唐县镇,一梅丘镇,一观庄店,一“云潭港。”

    税课司 在州城外东南,今废。

    阴阳学 在州东

    医学 在州东南

    惠民药局 在城南,今废。

    养济院 在州城南门外。

    漏泽园 在州城南一里。

    应山县署 :在台山西、汶水东。洪武十三年创建。明季毁于兵火。

    皇清顺治八年,知县蒋永修复修,中为堂、为直堂、为

    后堂左右为翼室,为库,又左为典吏房,右为仪仗库。前为廊,东西各六楹,分置诸吏。中道为戒石亭,前为仪门,其外右为狱所,又前为谯楼。迎宾馆在谯楼之内。

    典史署 在堂东南

    布政分司 在县东

    按察分司 在县东南一里。

    府馆 在县西

    憾这关巡检司 ,在县北七十里,裁。

    平里市巡检司 在县境内。

    预备仓 有二:一在城隍庙西,一在学巷西,今废。

    富积仓 在县北

    便民仓 在平里市镇

    阴阳学 在县西

    医学 在县南

    惠民药局 在县治东,今废。

    养济院 旧在治北城外,今在城内。

    漏泽园 在县治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