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二百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二百十八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二百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二百十八卷目录

     长沙府部杂录

     长沙府部外编

    职方典第一千二百十八卷

    长沙府部杂录

    《史记货殖传》:“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其 族大类西楚。”

    《水经注》:益阳县有关羽濑,所谓关侯滩也。南对甘宁 故垒。昔关羽屯军水北,孙权令鲁肃、甘宁拒之于益 水。宁谓肃曰:“羽闻吾咳唾之声,不敢渡也,渡则成擒 矣。”羽夜闻宁处分,曰:“兴霸声也。”遂不渡。茱萸江又东 迳益阳县北,又谓之澬水。应劭曰:县在益水之阳。今 无益水,亦或澬水之殊目矣。然此县之左右,处处有 深潭,渔者咸轻舟委浪,谣咏相和,罗君章所谓“其声 绵邈”者也。水南十里有井数百口,浅者四五尺或三 五尺,深者亦不测其深。古老相传,昔人以杖撞地,辄 便成井。或云古人采金沙处,莫详其实也。

    石鱼山下多“元石,山高八十馀丈,广十里。石色黑而 理若云母,开发一重辄有鱼形,鳞鳍首尾,宛若刻画。 长数寸,鱼形备足。烧之作鱼膏脂”,因以名之。

    《续汉书·五行志》曰:“建安八年,长沙醴陵县有大山,常 鸣如牛吼声,积数年。后豫章贼攻没县亭,杀掠吏民, 因以为候。湘水又北迳建宁县而傍湘水。县北有空 冷峡,惊浪雷奔,势同三峡。”湘水又北迳建宁县故城 下,晋泰始中立。

    临湘县南有石潭山,湘水迳其西,山有石室石床,临 对清流。水又北迳昭山西,山下有旋泉,深不可测,故 言“昭潭无底”也,亦谓之曰湘州潭。湘水又北,迳南津 城西,西对橘洲,或作吉字,为南津洲尾。水西有橘洲 子戊故郭尚存。湘水又北,左会瓦官水口,湘浦也。又 迳船官西,湘州商舟之所次也。北对长沙郡,郡在水 东,州城南,旧治在城中,后乃移此。湘水左迳麓山东, 上有故城,山北有白露水口,湘浦也。又右迳临湘县 故城西,县治湘水,滨临川侧,故即名焉。王莽改号抚 陆,故南境之地也。秦灭楚,立长沙郡,即青阳之地也。 秦始皇二十六年,荆王献青阳以西。《汉书邹阳传》曰: “越水长沙,还舟青阳。”《注》,张晏曰:“青阳,地名也。”苏林曰: “青阳,长沙县也。汉高祖五年,以封吴芮为长沙王,是 城即芮筑也。汉景帝二年,封唐姬子发为王都,此王 莽之镇蛮郡也。”于《禹贡》则荆州之域。晋怀帝以永嘉 元年,分荆州湘中诸郡立湘州,治此城之内。郡廨西, 陶侃庙云:“旧是贾谊宅。地中有一井,是谊所凿,极小 而深,上敛下大,其状”似壶。傍有一脚石床,才容一人 坐形。流俗相承云,谊宿所坐床。又有大柑树,亦云谊 所植也。城之西北有故市,北对临湘县之新治。县治 西北有北津城,县北有吴芮冢,广逾六十八丈,登临 寓目,为廛郭之佳憩也。郭颂《世语》云:“魏黄初末,吴人 发芮冢,取木于县,立孙坚庙,见芮尸,容貌衣服并如 故。吴”平后,预发冢人于寿春见南蛮校尉吴纲曰:“君 形貌何类长沙王吴芮乎?但君微短耳。”纲瞿然曰:“是 先祖也。”自芮卒至冢发四百年,至见纲,又四十馀年 矣。

    湘水又北,迳黄陵亭西,又合黄陵水口。其水上承大 湖,湖水西流,迳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也。言大舜 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 潇湘之浦。潇者,水清深也。《湘中记》曰:“湘川清照五六 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崖 若朝霞,是纳潇湘之名矣。故为立祠于水侧焉。荆州” 牧刘表刊石立碑,树之于庙,以旌不朽之传矣。黄水 又西流入于湘,谓之黄陵口。昔王子山有异才,年二 十而得恶梦,作《梦赋》,二十一溺死于湘浦,即斯川矣。 湘水又北迳白沙戍西,又北右会东町口。水也。湘 水又左,合决湖口,水出西陂,东通湘渚。湘水又北,汨 水注之。水东出豫章艾县桓山,西南迳吴昌县北,与 纯水合。水源出其县东南纯山,西北流,又东迳其县 南,又北迳其县故城下,县是吴主孙权立。纯水又右 会汨水。汨水又西,迳罗县北,本罗子国也,故在襄阳 宜城县西,楚文王移之于此。秦长沙立郡,因以为县, 谓之罗水。汨水又西迳玉笥山,罗含《湘中记》云:“屈潭 之左有玉笥山,道士遗言,此福地也。”一曰地脚山。汨 水又西为屈潭,即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沈于此,故渊 潭以屈为名。昔贾谊、史迁皆尝迳此,弭楫江波,投吊 于渊。渊北有屈原庙,庙前有碑。又有《汉南太守程坚 碑》,寄在原庙。汨水又西迳汨罗戍南,西流注于湘,《春 秋》之罗汭矣,世谓“汨罗口。”湘水又北枝分,北出,迳汨罗戍西,又北迳垒石山东,又北迳垒石戍西,谓之苟 导迳矣,而北合湘水。自汨口西北,迳垒石山西,而北 对青草湖,亦或谓之为青草山也。西对悬城口。湘水 又北得九口,并湘浦也。湘水又东北,为青草湖口,右 合苟迳北口,与劳口合,又北得同拌口,皆湘浦右迤 者也。

    阴山县,本阳山县也,县东北犹有阳山故城,即长沙 孝王子宗之邑也,言其势王,故堑山堙谷,改曰阴山 县。县上有容水,自侯昙山下注洣水,谓之容口。洣水 又西北,迳其县东,又西迳历口,县有历水,水有大穴, 容一百石出于此,水因以名曰容水。下注洣水,谓之 历口。洣水又西北,与洋湖水会,水出县西北乐薮罡, 下洋湖,湖去罡七里,湖水下注洣,谓之洋湖口。洣水 东北有峨山,县东北又有武阳龙尾山,并仙者羽化 之处。上有仙人及龙马迹,于其处得遗咏。虽神栖白 云,属想芳流,藉念泉乡,遗味在兹。览其馀诵,依然息 远,匪直邈想霞踪,爱其文咏可念,故端牍抽札,以诠 其咏。其略曰:“登武阳观,乐薮峨岭,千”《洋湖口》,命蜚 螭,驾白驹,临天水,心踟蹰,千载后,不知如盖胜赏神 乡,秀情超拔矣。

    《录异记》:益阳县在长沙郡界,秦时立此县,至今不改。 《地理志》云,“益水在其阳”,今则无闻。北临澬水,源出邵 陵武冈县界,东北流入洞庭县治东望时见长沙城 隍人马形色,悉可审辩,或平旦,或平午,览瞩移晷,仍 渐散灭。县去长沙径道三百里,跨越重山,理绝表显, 将是山岳炳灵,冥像所传者乎?其土谣曰:“长沙益阳, 一时相卬。”昔光武中元元年,封泰山,禅梁父,是日山 灵秉成宫室。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浮海采药于波 中,见汉家阶基楼观参差,宛然备瞩,公侯第宅满目。 班超在浑耶国,平旦云霞鲜朗,见天际宫馆严列,侍 臣左右,悉汉家也。如斯之类,难可审论。

    《辍耕录》:湖南益阳州,夜中同寝之人,无故忽自相打, 每每有之,名曰“沙魇。土人熟此,不以为异。唯取冷水 喷噀,候稍息饮之,汤徐就醒。然犹二三日如醉,馀不 知者,殊用惊骇。”

    珍珠船:长沙有铜棺山,《湘中记》云:“程普、关羽分界于 此,共铜棺为誓,相侵者以铜棺贮之。”

    《太平清话》:唐褚遂良贬潭州都督,行部至道洗笔池 上,后人为立祠。宋邑令榜曰“唐大都督褚公洗笔池。” 咸淳中,邑令赵必穆于池中得断碑,上刻褚公湘潭 偶题诗云:“远山嵂崒翠凝烟,烂熳桐花二月天。游遍 九衢灯火夜,归来月挂海棠前。”

    《书蕉》:“琵琶峰与蜀江相对,形似琵琶,北乡妇女多晓 音律。”

    《虎谷闲抄》:湘潭界中有寺名“方广”,每至四月朔日在 东壁则照见维扬宫府楼堞,居民舍宇,物物可数。 宋章惇开梅山,即今安化县五寨。自宋熙宁至今,无 蛮獠患,亦秦之长城也。不然,长沙之害岂减于广西 猺獞?史志无特书,以章惇为小人故也。但其善处亦 不可掩。

    湘水中有穴名“大濩”,不知通何许。每春夏江涨,皆奔 入穴中,其声如雷,闻空中,有昆仑奴沉水,视之,但见 历年所沉枝木纵横其间,两蚌如车轮。

    尹耕叟《府志》载入“善化乡贤。”考《楚纪》云:即尹糓,字耕 叟,俱以元兵死难,实系一人。明载《元史》。今长善各载 乡贤,夫亦感其节,重其人也。

    昭潭山下有寒泉,水深不测,名曰昭潭。谚曰:“昭潭无 底橘洲浮。”昔人覆舟于此,沈其铜甑,甑有铭题。后于 洞庭湖中得之,疑有潜穴相通耳。

    《楚纪》云:“元定天下,楚人仕之者十有三人。”如湘潭宋 检讨姜天麟,湘乡待制冯子振惟燮元圃《湘潭志》称 为三台御史,不乐仕元,惟以山水耕钓自娱。读过锦 湾岳亭诗云:“十载重来一凭阑,光阴不改旧江山。亭 高下瞷龙藏室,天远遥观虎拜班。耕钓每怀生处乐, 驰驱未许老来闲。雄风入座披襟好,静看渔舟上锦 湾”,似亦不尽忘情于仕也。

    《时镜新书》云:“四月,长沙市肆之人无子者,是月供寺 阁下羊肉、薄饼乞儿,往往有验。”

    立夏日服元冰丸或飞霜散及六壬六癸符,则不热。 《荆楚岁时记》:四月十五,僧尼就禅刹挂塔,谓之“结夏”, 又谓“结制。”十月十五散去,谓之“解夏。”

    《寰宇记》以湘乡、湘潭、湘阴为三湘。《舆地记》云:“水至永 州合潇湘,至衡阳合蒸湘,至沅州合沅湘,方达洞庭, 故曰三湘。”

    长沙雾阳乡,古大阳市,旧官道有石碑,高六七尺,上 刻“仪制合太阳堠”六大字,旁刻“贱避贵,少避长,轻避 重,去避来”十二小字。考《事物纪原》,宋太平兴国中,大 理正孔承恭奏令各处要路皆刻石揭榜,俾民兴礼 逊,厚风俗也。

    《通志海经注》:天帝之二女,而处江为神,即《列仙传》江

    妃二女也。《离骚九歌》所为湘夫人称帝子者是也。而
    考证
    《河图玉版》曰:“湘夫人者,帝尧女也。始皇浮江至湘山,

    逢大风雨,问博士:‘湘君何神’?博士曰:‘闻之,尧二女也, 舜妃也。死而葬此’。”《列女传》曰:“二女死于江湘之间,俗 谓为湘君。”郑司农亦以舜妃为湘君。说者皆以舜陟 方而死,二妃从之,俱死于湘江,遂号为湘夫人。按《九 歌》,湘君、湘夫人自是二神。江、湘之有夫人,犹河、洛之 有虙妃也。此之为灵,与天地并矣,安得谓之尧女?且 既谓之尧女,安得复总云湘君哉?何以考之?《礼记》曰: “舜葬苍梧,二妃不从。”明二妃生不从征,死葬义可知 矣。即令从之。二女灵达,鉴通无方,尚能以鸟工龙裳, 救井廪之难,岂不能自免于风波,而有双沦之患乎? 假复如此,《传》曰:“生为王公,死为贵神。”礼,“五岳比三公, 四渎比诸侯。”今湘川不及四渎,无秩于命祀,而二女 帝者之后,配灵神祗,无缘当复下降小水而为夫人 也。

    长安女绍兰适任宗,宗为贾湘中,数年不归。兰睹梁 燕而语之曰:“我闻燕自海东来,往必由湘中,欲凭尔 附书于夫。”言讫泪下,燕颉颃若有所诺。复问曰:“若允, 当拍我怀。”燕遂栖膝上。兰以书繁足云:“一自去重湖, 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宗时在荆州, 忽燕拍于肩,解足书视之,感泣遂归。

    旧志,长沙之名起于周。又曰:星沙以星名。按《遁甲记》, 沙土之址,云阳氏之墟。《路史》曰:“沙为长沙,乃少昊氏 生胙土于长沙”,故轸宿之中有长沙。《世纪》亦曰:“其开 国也于长沙。”《湘川记》:秦分黔中以南长沙乡为长沙 郡。则长沙之名,始于洪荒之世,而以之为乡为郡,则 在后世耳。星以沙而得名,非沙以星而得名也。 《史记注》:“熊湘在长沙益县。”历考郡县志无此山,云“以 熊绎始封得名。”不知熊绎封于周成王时,何得黄帝 时便称之?益县即今益阳县,不知山所在。《水经注》曰: “县在益水之阳。”今无益水,亦或澬水之殊目也。 《世纪》:“周昭王南征,济于汉,汉江人恶之,以胶舟进王, 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自解,王及祭公俱没焉。”按《水经 注》,其地在汉、沔之间,他书以为湘潭昭山,谬矣。 李衡种甘橘处在龙阳县西四十里,其洲长二十里, 谓之汜洲,亦谓之甘洲,非长沙橘洲也。长沙橘洲在 长沙县西四十里,上多美橘,或曰即今兴马洲也,马 殷王长沙时改名。

    《水经注》:汨水西迳罗县,本罗子国也,故在襄阳宜城 县西,楚文王移之于此。秦立郡长沙,因以为县,谓之 罗水。汨水又西迳玉笥山,《湘中记》曰:“屈潭之左有玉 笥山,此福地也。”汨水又西为屈潭,即罗渊也。屈原怀 沙,自沉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昔贾谊、史迁皆尝经 此,弭楫江波,投吊于渊。渊北有屈原庙,庙前有碑。又 甄烈《湘中记》曰:“屈潭之在玉笥山,屈平见放,栖于此 山,作九歌焉。”按今湘阴县即古罗子国地。汨罗本一 水,流经玉笥山下,汇为渊,而以汨罗江名者,亦犹湘 江之统称矣。其地在湘阴县北七十里。

    《楚志》:“梅𫓶,随吴芮之国。长沙以益阳县梅林为家,遂 世有其地。自汉至五代皆称梅山焉。后为蛮王扶氏 据之,溪峒环列,负险为寇。”宋熙宁六年,章惇始开梅 山地为二,以下梅山置安化县,属长沙;以上梅山置 新化县,属宝庆。又徽州祁门县有梅𫓶城,云,即初封 十万户处。

    邹浩字志完,别号道乡,晋陵人也。以直诤忤章惇,数 被谪。南迁时投宿岳麓寺,故今岳麓有道乡台。按《宋 史》,“绍圣中,温益知潭州。邹浩南迁,还过潭,暮投宿村 寺。益即遣州都监将数卒夜出城,逼使登舟,凌风绝 江而去。”据此,是宿岳麓亦不容非止驱迫渡江也。后 人感其事,作台以寄,聊止之思云。

    孝顺一坊,旧在郡治之右,学之左,自古不废。然相沿 以为黄香居处,且有井曰“黄香井。”考香,江夏人,并未 居长沙,当是元时为翊刺氏建者。湘固多兰香,称“王 香”者,或井名“王香”讹其音,时俗谬附会之耳。

    胡文定墓在湘潭隐山,实衡岳之奧区也。李宗伯《湘 潭志》考之甚详。今承天当阳县亦有文定墓,不知何 所据,乃得立祠表道。而湘潭之封树寂然,可胜永叹。 尝考真文忠守潭,有祭文定、致堂、茅堂、五峰四公墓 文,则皆在郡境无疑也。

    真西山守潭,多惠政,有谕属诗文,士民即其地建祠 祀之,历百馀年矣。明末为兵道守备衙舍,将春秋祀 于何所,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当亟为厘正之。 《湘潭旧志》,唐褚遂良因争立武氏,左迁潭州都督。登 陶公山,过石塔寺,顾瞻长安,愀然不乐,命易石塔为 “唐兴。”尝忆周子纂楚宝时,相与考订,高宗永徽六年 乙卯,遂良贬潭州。显庆二年丁巳,再贬桂州,旋又贬 爱州,戊午,卒贬所。嗣圣元年甲申,中宗始立,未几,废 为庐陵王。二年,迁房州。是时去遂良贬潭州之日已 三十一年,何得遂良时而帝在房州耶?“唐兴”之名,出 于附会者甚谬。

    欧阳询子通并工书,称大小欧阳。所摹古法帖为《潭帖》,潭人无知者,盖书法绝久矣。《禹碣》《北海碑》巍然峙 于岳麓,皆宋人重刻,而《北海碑》摹手甚佳,今冰雪剥 落,神气脱去,一二十年后,求一本不可得也。《古法帖 谱》系自庆历《长沙帖》,为丞相刘沆帅潭日,以《淳化官 帖》命钱希白摹刻于郡斋者,亦谓之《潭帖》。此外又有 长沙别本、私第本、新刻本,俱称墨妙。蜀人秦子明慕 之,练兵于长沙日,乃买石摹刻僧宝月《古法帖》十卷, 载之归,传者绝少,不可复觏。

    旧传黄陵二女,尧子舜妃。以二帝道化之盛,始于闺 房,则二女当具任、姒之德。考其年岁,帝舜陟方之时, 二妃之齿已百岁,后人《诗》《骚》所赋,皆以女子待之,语 多渎慢,殊为非礼。

    范摅《云溪友议》言:明皇幸岷山,伶官奔走,李龟年奔 泊江潭,甫以诗赠龟年云云。又云:“龟年曾于湘中采 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赠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歌阕莫不望行在而惨然’。”时甫正在湘 潭,或有此诗。

    “夏禹随山导水,功成刻石。”衡山,《舆地纪胜》云:“在岣嵝 峰,又传在衡山县云密峰,昔樵者见之。宋嘉定初,蜀 士因樵者引至其所,以纸打碑,凡七十二字,刻之夔 门,随亡去。”后佥宪张季文自长沙得之,云是宋嘉定 中何致子一摹刻于岳麓书院者,皆蝌蚪文,凡七十 七字,诸家训释不同。杨升庵与沈太学异者十一字, 沈与郎异者二十二字,至杨时乔所释同者,仅十八 字,且以第三、第四、第五句为三字一读,意义全别。夫 陵谷递变,金石销沉。故昌黎诗云:“岣嵝山尖神禹碑, 字青石赤形模奇,事严迹閟鬼莫窥。千搜万索竟何 有,森森绿树猿猱悲。”则是昌黎曾造其地,未见其碑 也。及南轩、晦庵两先生同游南岳,探讨殆遍,竟未闻 得此碑所在。他若《欧阳集古录》、赵氏《金石录》、郑夹漈 《金石略》亦无此刻。则昌黎所云“事严迹閟”者,殆信然 矣。乃升庵谓得于碧泉老人,沈太学告湛甘泉谓得 之神人梦授,真耶?幻耶?若杨时乔所演尤佶,曲类《竹 书》,与《穆天子传》中语,未谐圣经,时代荒远,莫质所从。 即手迹果出神禹,蝌蚪之文,已与秦篆大异,乌可以 后人六书仿佛附会当之乎?今当存其形模,阙其文 义,为名山中不泄之秘,宁不倍屣峄山、琅琊耶? 岳麓旧谓初名灵麓,称岳麓自宋始。按唐杜甫有《岳 麓、道林二寺》诗,又杜荀鹤诗“猿到夜深啼岳麓”,韩渥 诗“借得茅斋岳麓西”,而僧人齐己亦有《寓居岳麓》诗, 原不自宋可知也。

    《贾生传》称长沙卑湿,又定王封长沙,亦云卑湿贫国, 无他财产。定王朝帝,张袖小举以地狭国小称贫,乃 益以武林、桂阳。则长沙自汉以来为贫国,信然矣。但 长沙夙称宇内雄镇,居衡岳之麓,洞庭、鄂渚上流,地 原不卑,而谓为卑湿,以贾子居长沙,地当西涧。《寰宇 记》云:“有泉井,水深涌上。”盛弘之《湘州记》亦云:“贾谊井 旁有局脚石床延客座,以其多水。”定王宫居长沙,地 当东涧,多有泉涌出。今两处至今犹然,水湿其馀,多 爽垲高朗,果卑湿乎?

    《容斋随笔》载:“汉高祖五年,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 海,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十二年,以三郡封吴王濞, 而豫章亦在其中。”又赵佗先有南海,后击并桂林、象 郡,则芮所有但长沙一郡耳。按芮本为秦番阳令,故 曰番君。项羽已封为衡山王,都邾。邾,今之黄州也,复 侵其地,故高祖徙之长沙而都临湘,一年薨,则其去 番也久矣。今犹指郡正厅为吴王殿,以谓芮为王时 所居。及引牛僧孺《元怪录》载:唐元和中,饶州刺史齐 推女止州宅,诞育,为神人击死,后有仙官,云“是西汉 番阳王吴芮,今刺史宅,是芮昔时所居。”皆非。按豫章 曾封吴王濞,则吴王宅恐指濞为王时所居。吴以国 言,非以姓言矣。饶州刺史宅,芮曾为《番阳令》,则为芮 所居,未可知也。

    《红拂传奇》始于唐张说作《虬髯传》,盖亦好事者托笔 也。不然,卫公本朝将相,红拂既为夫人,燕公岂不知 其姓字,而但称红拂女子,不伤国体乎?卫公屯兵长 沙,固有之,醴陵县因靖兴寺有卫公祠,遂指山上一 高冢,而曰“此红拂墓。”与之对,甚无稽也。《胡氏笔丛》云: “考史书,李百药常在杨素幕中,素爱其才,而百药窃” 其侍姬。事觉,素怒,并命斩之。及解衣就缚,百药通体 如玉,而神色不变,素遂释去,命为奁具,赠之以姬。此 事古今佳话。今以百药为药师,由《虬髯传》误之耳。 章惇《梅山亭》二诗,笔甚遵劲,似不可以入废言。但首 章称“熙宁天子之圣,追神尧而陋汉武”,次章自序其 绩,一则曰“臣惇入奏陈地图”,再则曰“臣惇专持使令 车。”小人面目。和盘托出。旧志列于《艺文》。不知与濂溪 诸作何分别也。

    汉长沙定王墓及其母唐姬墓各高十三丈,周回三 里。墓高十八丈,其间相去三丈。

    “鵩鸟,六月三庚日来。”贾庭时谓鵩为南方毒恶,以助 太阳,销铄万物,人俱避之今来。贾庭因作赋焉宋淳熙中,南岳庙火,诏潭州令薛大圭督修,缺正殿 梁。或言境内白马大王庙有巨杉五丈,径六七尺,但 神狞,无敢取。薛令具文牒,遣尉焚庙下,领匠百人厉 斤斧,至见长蛇蟠树根,匠石股栗。薛亲诣致牲敬祷, 取杯“珓卜之吉。”于是百斧并下,树杪锵然如钩戟声, 斧疮汁出如血。树既断,反腾空不堕。薛复白神方仆, 还谒神像遍体坼裂,不知其为蛇、为树、为神也。 长沙九鼎,俗所竞传多妄。然明末尝见散置于文庙、 郡土地祠各处,范铜为之,高四尺馀,三足两耳,质朴 无款识,每只重二百馀斤,黝光可鉴,古物也。明末兵 火散佚,惟此物多存者,而《学宫》有三:

    郡庭有大铁镬六,各衙门间有之。狱亦有焉,约可贮 水数十石。俗言“五代时官司煮盐者,湖南安得盐乎?” 前代长沙多火,当是积水备焚之具,乱后多为奸胥 所毁,古忧患之意泯矣。今府治大门内尚存其二。 长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星或五星,凡 茶之具悉备,外则以大镂银盒贮之。赵南仲丞相帅 潭日,尝以黄金千两为之,以进上方,穆陵大喜,盖内 院之工所不能为也。因记司马公与范蜀公游嵩山, 各携茶具以往,温公以纸为贴,蜀公盛以小黑盒,温 公见之曰:“景仁乃有茶具耶?”蜀公闻之,因留盒与寺 僧而归。向使二公见此,当惊倒矣。

    《益阳县治》东望时,见长沙城隍人马形色,悉可审辨。 亭午览瞩,移晷乃渐散。县去长沙三百里,跨越重山, 乃能悉辨。将山岳炳露,真象所传者乎?

    宋咸平中,郡有太守某,仁爱人民,年八十尚无子,士 民旦夕祷祝。逾年,侍妾举一子,合郡之人欢呼传诵 云:“八十老翁生一哇,笑杀长沙十万家。”太守闻其言, 惊讶之。至晚微行遍里巷,又无不诵此语。偶一老妪 疾声呼众曰:“语云:不怕天干,只要地润。而辈何笑焉?” 太守遂抚掌续之曰:“果是老夫真血脉,他年仍旧镇 长沙。”越三十年馀,其子果来官长沙郡人士交相庆 喜。第岁久,逸其名与乡贯,或传为宗姓、张姓,俱不可 考。

    湖南马氏作《会春园》开宴,徐东野作诗,有数联为当 时所称,云:“珠玑影冷偏粘艸,兰麝香浓却损花。”“山色 远堆罗黛雨,艸梢春戛麝香风。衰兰寂寞含愁绿,小 杏妖娆弄色红。”

    陈莹中谪合浦时,予在长沙,以书抵予,为负《华严》入 岭。有偈曰:“大士游方兴尽回,家山风月绝尘埃。杖头 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予和之曰:“因法相逢 一笑开,俯看人世过飞埃。湘江庙外休分别,常寂光 中归去来。”出《冷斋夜话》。

    “气杀佛”,地名也。在安化十五都。相传有僧善风水,寻 龙至此,不得其脉,遂愤怒,以手执钹拍崖石而死。至 今尚有钹与手拍痕。

    文莹至长沙,首访故国马氏天策府诸学生。所著文 章,擅其名者,惟徐东野、李弘、高尔遂。徐东野诗,浮脆 轻艳,皆铅华歌舞,媚一时樽俎。尔遂句,不过“牡丹宿 醉,兰蕙春悲”,“霞宫日城”,剪红刻翠而已。独《江处士》一 篇,庶乎可采。曰:“门在松阴里,山僧几度过。药灵丸不 大,棋妙子无多。薄雾笼寒径,残风恋绿萝。金乌兼玉 兔,年几奈君何?”又得李高《杂文》十卷,皆摛章绘句,虽 龊龊者亦能道。信乎文之难也。

    陶公祠,自晋至明,俎豆勿替。弘治中,邑令以祠地颇 广,析其半与一贫孝廉为居,方钉扁于门,一夕大风, 碎扁飞散,孝廉即还之,公之灵验矣。嘉靖间,改为“惜 阴书院”,增堂楼号舍,以公祠其中。万历三十九年,推 官陈大绣改为公馆,毁堂楼号舍,将祠左右为往来 官,使居宿处,使妇女仆从杂秽之。公灵即不苛责。所 “称重祀典而尊往哲者,固宜如是耶?今拟重建。 师巫、甯均在飞霜崖见一鼠盘旋道上,忽入地穴,其 下得铜印一个,上篆‘扶蛮王印,用以署符咒,能呼召 风雷,后损其柄,不验。甯恃其术,救焚不避,卒于火’。” 《茶陵州志》:湘水之东名山曰云阳,中有神仙窟宅,瑞 气盘郁。镇南之隅,至上都三千二百里。西南傍熊耳 之岫,东北连青露之峰,正东坦然,古云州之郡。茶陵 邑西续丫尖峰,亦皆斯之宗也。周回下七十里,从平 地至,岑高曲折四十五里,上有七十一峰,隐隐不见 正形,林麓葱蒨,如展屏障。有唐开国之初,曾封为南 岳内史刘晏乃如郡入奏曰:“虽甚灵异,峭绝莫俦,奈 何。西峡峻崄,水石潺岩,虽禹”凿龙门,莫能并其高峻; 秦开牛径,未足比其幽深。切虑艅艎莫济,遂乃罢封。 若以烟霞奇丽,雨露膏润,异花奇石,灵草嘉木,诸峰 各有所植。其山有二洞府,一曰“百灵阙真之洞”,草高 三十丈,一本千枝,枝生万叶,百年而开一花已开而 不谢,阴卷晴舒,状似芭蕉,与造物争巧,动而改劫,亦 名“经劫草。”昔有道士李栖元《登真铭》,在石之左右。上 有奇花,若芙蓉之状,大如华盖,覆其铭,四时郁茂。其 铭曰:“元气混成,形为一二。造物增修,万物兹始。出资 尔意,吾形已备。吾在物先,物从吾起。昭之行之,永保其体。”又有双石柱,旁有大松桧,环绕三遭,盘荫百尺, 号曰怪松。有竹万竿,李栖元自西来,将竹实种之。节 阔一寻,径可数尺。其山多鸾凤栖集。二曰云英洞,深 逾千里,流水桃花,寒暑长茂。有异人居之,餐松食柏, 以草蔓为衣。山下采薪者,往往遇之,但云秦人,莫知 年代。《湘中记》曰:“云阳之墟,可以避世,可以隐居,或名 秦人洞。其山西南有炼丹灶一所,皆石为之,灰烬如 新。石杵臼一所,其色莹澈类真玉”,求之不见,不求自 见。其坛西隅,多出黄精茯苓。天台道士张元同行甚 精洁,天下名山无不游览。住此七年,显庆三年上升。 山有七峰,一曰石耳峰,其上有石耳,邑里常贡此物。 其峰有巨蛇,身长百尺,目闪电光,牙生剑戟,遇者辄 遭吞噬,后有敕断此物合抱之木,高数尺,盘屋而已。 二曰偃霞峰,其上多有红桑紫柘,灵草嘉木,皆神所 植。元阳之月,雨泽多自此而起。一境甘润,草木滋繁, 鸟兽相呼,自然驯狎。三曰紫薇峰,其上有华英之石, 上如华盖。其下岩磴深邃,莫可穷究。瀑布泉畔有一 石人,身长六尺,四肢柔润,宛类天成。头发七尺,如今 之石发也。张元同尝击之曰:“汝何人也?”石人云:“秦之 玉”工也。昔因小过待罪,遂逃于此,岁久乃化《石人》。四 曰石柱峰,其上有丹桂千株,百年一实。山中采薪者 号许多。呵得其实,餐之延年数百。后陟此峰,不知所 止。五曰白莲峰,上有白鹤池,水不盈不竭,常湛湛焉, 莫测深浅。池有白莲,形夺霜雪,一朵千叶,一房百实, 大如鸡子,其花如扇。昔罗浮先生自先天二年朝玉 京回,经华盖白莲峰,得莲实,远寻云阳之山,遂种实。 此地多有彩云白鹤,自天而下,因得其名。中有二峰, 俱在此山之侧,一曰“隐形峰”,常有云雾隐藏莫知其 形状,或远凝莫能见其形,采樵之夫,多迷此道。一曰 “正阳峰”,旦暮之间,恍迷其象,低于众峰。二月八月十 五日,隐隐不见,良久,烟霞四合,但无所睹。《列仙记》:“隐 草,仙人常出于此峰。”其碧溪之东流十五里,转归此 溪畔有兰香远闻数里。水生紫菖蒲,一根百节。张元 同常携山下人陈士华采之,延年数百,却老还童。闻 有露菊千丛,金条玉蕊,风触闻铛佩之声,馨香无加, 深为奇赏。元同剪之为蒲,瞬息之间,一如其故。菊花 酿其石,“苔纹斑驳,外实中虚,为人为兽之象。又有椿 桧松杉,并耸拂云之干。垂萝引蔓,岩崖不可胜数。良 材杞梓,堪为柱石,白檀紫檀降真香。”东南有桃千树, 实大如瓜,花发无时,人得食之,便能轻举。白鹿青牛, 多生其所,亦名长春坞。有人至者,便闻仙家鸡犬之 音,如四时之声。中有奇禽异兽,一曰山鸡,玉羽金冠, 毛如锦绣,尾长七尺。若或一鸣,众禽惊骇,类如凤也。 二曰练雀,形如霜雪,翔若飞练,与众禽栖集,常占四 隅。立秋之节,群鸟归焉。三曰“元豹”,中秋雨露之旦,不 饮不食,声又噪于诸野,非同血气之类。四曰猿猴,岁 久变白,安戏于群居中,多在赤松坛畔,能作四时之 音,春啼夏哨,秋吟冬叫。至今山下大道村堡,尚有闻 焉。

    长沙府部外编

    《搜神后记》: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船取樵,见 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 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如水中看,何由尔”,一人 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一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 然不异世间。

    《府志》:吴芮冢在长沙县北。郭颂《世语》云:“黄初间,人发 芮冢,取木于县,立孙坚庙,见芮尸容貌衣服如故。吴 平后,其发冢人于寿春见南蛮校尉吴纲曰:‘君容貌 可类长沙王吴芮,但君微短耳’。纲瞿然曰:‘是先祖也’。” 自芮卒至冢发四百年,至见纲又四十馀年矣。 汉武时,田父牵赤牛渡江,渔人辞以船小难胜,田父 曰:“但相容。”于是人牛俱上。及半江,牛粪于船,田父曰: “以此相赠。”渔人怒其污船,以桡拨粪弃水。后觉是金, 随蹑之。但见入岭,掘之不能及也。今善化县有金牛 冈云。

    高昱舣舟昭潭,夜窥潭上三大芙蓉,有三美女各踞 其一,相谓曰:“昭潭无底橘州浮,信不虚言。请言所好”: 一曰习释,次曰习道,次曰习儒。又请算明日合得何 物,曰:“各从所好。”明旦,果有一僧渡至中流而溺。又有 道士、一儒生,一溺死。俄有舟载一叟,云是祁阳山叟。 昱遂述其事,叟怒,取朱笔篆字,命弟子送入潭底。有 三白猪卧石上,见符至,化三鱼。明日黑云风雨,有三 大鱼沿流而去。

    唐时,洞庭前忽有一岛,有城如雪,围之约百馀人居, 其上渐窄狭,中间不过数丈,众人甚惧。有一湘媪,善 法术,飞剑斩之,霹雳一声,城遂崩,乃一鼍,长千馀丈有道士识湘媪,乃刘纲之妻樊夫人也。

    高郢夜课于湘潭丰亭,有一镇纸石鳖,忽能动,视之 真鳖也。郢以为神,取百十题散置箱中,嘱令衔之,鳖 举头得《沙洲独鸟赋》。其年,郢果以是首选。

    乾道中,善化余生妻唐氏邀邻妇郊行,饮“苦竹郎君 庙侧茅店。”酒罢谒庙,唐氏见土偶素衣美容,悦之。瞻 玩良久,还家思念,因如厕,望见一少年张青盖来,绝 类庙中像,竟相与入房共寝,遂有娠。过期不产,夫怪 之,妇寖苦腹胀,楚痛不可忍,始自述其故,寻腹裂,出 黄水数斗而死。

    江南边镐初生,其父忽梦谢灵运持刺来谒,自称前 永嘉守,修髯秀采,骨清神竦,所披衣巾,轻若烟雾,曰: “欲托君为父子,须寄浙西飞来峰番译《金刚经》。然其 经流分中有未合佛旨处,愿寄君家刊正,无他祝慎, 忽以荤膻啖我。”镐小字康乐,成童聪敏,好文字,尽若 夙诵。后嗣主璟爱其博雅,累用之。然柔懦寡断,唯好 释氏。初从军平建州,凡所克捷,惟务全活,建人德之, 号为“边罗汉。”及克湘潭,镐为统军,诸将欲纵掠,独镐 不允。军入其城,巷不改市,潭人益嘉之,谓之“边菩萨。” 及帅于潭,政出多门,绝无威断,惟事僧佛,楚人失望, 谓之“边和尚。”

    潭州乐平桥港有鼍,为怪食人,岁有溺死者。市民李 姓者弟溺死,求尸不得,因刺掌血作章,夜醮而焚之。 因梦至一大府,有数吏锁执一物,长数丈,如龙而一 角,目光如电。有顷,一人下殿呼曰:“江鼍肆暴,枉害平 人,决铁杖一百处死。李某不合以掌血腥秽,上渎高 真,宜付王硕决臀十五。”后数年,王硕知潭州,李坐遗 “火伏罪。”

    《岳武穆》董师过茶陵之赤塘,向有冬青树,大数尺,横 生梗道,过者难之。武穆师至之夕,忽自直立。

    徐仲宝者,长沙人。所居道南有大枯树,合抱无数。有 仆夫洒扫其下,沙中获钱百馀,以告仲宝,“仲宝自往, 亦获数百日尔。每需钱即往扫其下,必有所得。”如是 积年,凡得数十万。仲宝后至扬都,选授舒城令。暇日 与家人共坐地中,忽有白气甚动摇,斜飞向外而去, 中若有物。其妻以手攫之,得一玉蛱蝶,制作精妙,人 莫能测。后为乐平令,家人复于厕厨鼠穴中得钱甚 多,仲宝即率人掘之,深数尺,有一白雀飞出,止于庭 树,其下获钱至百万。钱尽白雀乃去,不知所之。 李廷价,安化人,七岁梦黄衣人咒曰:“汝本逍遥天上 客,亲随玉帝掌元机,只因下越琼花会,流落人间不 得归。”晨起告父鉴曰:“汝当为仙酒中人。”及长,好学善 吟,不干仕进。

    张拱之,江陵人。政和中,梦白衣人拜床下,旋入地,命 仆掘其处,得大银二十锭,一一花书之,藏诸笥。他日 复梦来别云:“欲往长沙助赵官人造宅。”旦发笥,果空 矣。往长沙访之,善化县旁果有赵宅,方兴工创大第, 张乃谒之,谓赵曰:“君家治地时,于土中获何物?”曰:“得 白金千两。”张乃话前梦,以他银易之。携归,寘于床下。 入夜长闻泣声,后不知所之。

    宋有道人力员者,自言当化生茶陵谭氏,果生一子。 盖力员化去之夕,子能言,父欲命之名,子曰:“我名力 员。”父讶之,遂合而名之曰勋乐,周人之急,人呼曰长 者子。世选进士,世长从胡澹庵学《春秋》。

    汉江之域有䝙人,能化为虎。长沙居民作槛捕虎,槛 发,明日众人共格之,见一亭长,赤帻大冠坐槛中。吏 问:“君何以至此?”亭长怒曰:“昨被县召,夜避雨误入,急 出我。”吏曰:“君见召,当有文书。”即出怀中召文,于是出 之,化为虎走。

    茶陵陈光问,即《五老》榜中人也。天复中,归居旧庐,每 月夜横笛,泠然有御风意。一夕,有美妇婆娑入其庭, 倚笛而歌,折旋应节。问知其为妖也,吹笛自若。曲罢, 引板与之,因进击焉,其妇号泣而去。问从月下,遥识 其所,蚤起访之,则方氏宅也。方言“其家有老犬,夜忽 伤足,犬见问至,即自投水死。”

    茶陵云阳山紫微峰瀑布泉畔有石人,长六尺,四肢 柔润,宛类天成。发长七尺,如今之石发也。道士张元 同尝叩之曰:“汝何人也?”石人云:“秦时玉工也。昔因小 过得罪,遂逃此,久化为石。”

    安化姜氏女,每晨盥见盆内有掌扇影,或夜坐见天 上人,誓立“清修之节。”其兄强之适人,后归宁,忽夜卒 焚其尸,烈焰中有二蝶飞去,骨内得石子数枚如玉, 杵之不碎,人以为“谪仙。”

    安化南岳庙神,盖唐勇士张忭也。有盗夜刳神腹,举 刃未入,神转首怒目顾盗,盗惊,布死。吴致尧令邑日, 神语以徙庙,吴从之,畚土得铁戟三事。

    安化县云霄洞,中有鬼物,土人焚券其中,取其金银 入息偿之。或会宾多投帖借酒器,皆世间漆瓦常用 之具。其后人多负骗之,遂不复出。

    《益阳产异瓜》,覃家园有郭些翁佃民,庭前设瓜棚蔽 日,有二瓜垂檐际,大如面盆,相离三尺许,每夜犬吠不已。其人从窗窥之,见两瓜相斗撞。及剖瓜视,则每 瓜中有青虾蟆一个,农家怪而投之火中。

    《茶陵州志》:后唐时,萧禅为弓手,俾催税,夜宿逋负家, 闻壁后有鹅作人语,谓其雌曰:“明日主人当烹我以 待萧,萧本佛位中人也,今此作佛作人,系我生死间 耳。”萧闻之,比晓,询其主曰:“‘子何以待我’?主曰:‘以鹅烹 之’。萧曰:‘勿烹也’。”遂索其鹅而去,不复入公门,过茶陵 之灵岩居焉。后人题之曰:“开山萧老今何在,六股鸣 环锡杖存。”盖指此也。一日,至大田,从村妇觅水饮之, 妇不与,乃以所携杖画地,水入地十里而出。今呼其 地曰籴水坑,呼大田曰小田。过东坑,从谢媪觅水,媪 曰:“此旱地,非泉恐不洁。”谢而进之,复觅茶,亦然。萧曰: “媪欲富贵乎?”媪曰:“岁屡旱,得水足矣。”萧乃于石岩下 以杖凿七孔,命媪以七碗复之,七日“后当得泉。”三日 媪以告其夫,夫疑其绐也,去其碗,果得泉,三窍如涌, 馀涓滴耳,盖未及七日也。今其山曰皇雩,水灌田百 万亩,萧后坐化于茶陵之永新庆云寺,鹅亦化去。 茶陵有露仙,不知何时人。相传杜氏女为后母所虐, 俾牧羊山中,遇异人授以仙术,遂吸柏露饮之,久而 不饥。其母往见之,犹持杖以驱。女但隔溪而拜,终莫 能及也。后不知所终,人但呼曰“露仙。”

    茶陵沤田有僧号慧勇者,得佛氏旨。一日自方上回, 母见其赢也,以鸡黍食之,勇弗逆也。既食,乃往前溪, 剖其腹,出肠而净之,人呼其溪曰“净溪。”以思大禅师 在净福寺,往依焉。后母丧,勇诵《华严经》荐之,有金甲 神现面前曰:“闻君诵经,特来听受。”勇曰:“母今安在?”神 曰:“已升天矣。”勇曰:“汝有何能?”神曰:“惟师所命。”勇曰:“寺 前滩声聒耳,如何?”神曰:“甚易。”回头喝之,滩下五里。 《湘乡县志》:后汉袁起家居于湘乡之南岩,一日晨起, 忽大醉,三日始醒,起时酒气闻数十步,自云与群仙 共饮,因此绝粒食,住人间数十年,已而仙去。

    江氏二女,在湘乡四十一二都。幼性贞静,誓不纳聘, 修道于深岩中,久之得升仙去,今其岩曰仙女岩。 湘乡旧云:有桓氏二女隐于韶山,有凤衔书来降。景 云二年,采药于东台,就井洗药。岳麓僧迥登山见之, 二女贻迥以紫檀香树。已而入见,峰顶祥云缭绕,鸾 鹤飞翔,迎二女冉冉上升而去,其遗像留本县仙林 观中。

    李梦贞号约山,不知何许人。或询其所自来,则长笑 不答。闻人语及朝政及仕路迁除,从旁答一二皆熟, 尝如身历之。嘉靖壬戌间,游至湘乡县之十四都,杨 氏馆之,辟谷不食,唯饮少水。杨氏于仙坛岭筑室,每 入环静坐,封闭严密,少则三日,多则期年,乃始敲关 一出。至乙丑冬,嘱主人曰:“吾今不易出矣,十五年后 乃可启关相见,君其为我耐守之,若不待期至,强开 吾关,则元气一泄,吾事败矣。”杨氏敬诺。如其教。至万 历丁丑,阅十二年矣,仇家诬告杨氏炼丹藏盗。邑令 破关验之,见其侧身卧地,若熟睡状,形体如生,但无 息耳。邑令乃大悔,复为闭关,遂不复再生。

    《善化县志劝善书》云:“廖等观知潭州善化时,有一婆 每日诵《金刚经》,于街市乞食,夜则归宿山阿,忽数日 不见行乞,群鸦噪集于其处。邑人往视之,见怀《金刚 经》,傍岩而化,群鸦衔土以覆。”

    彭祖师,元时以七岁至善化长乐乡天台山,为人牧 牛,植一松,上开七尾。时牛不肯归,随以杖插一孔,令 之入,牛随入。俄而其主寻牛至山,见牛入孔,因责之, 复拽之出。又岁旱,祖师曰:“有人以糕醮供我,当得水。” 人如其言,彭即以杖掘泉,水如涌。又田禾苦虫蝗鬼 火,乃然一灯于田中,以米筛罩之即止。人以是异之, 遂宿山阿。居民日供饮食,随以双著插地,自誓云:“我 成圆正宗师,此著复生。”后果发生枫树二株,下分上 合,乃于此树下化去肉身,云今尚存。大德丙午,建寺 山顶,殿左有龙井,相传每五月二十晚,井水涌起,洗 涤殿宇,各省直朝谒不绝,后毁于火。

    善化太乙寺,乃上清宫也。有传羽客为药池炼丹,时 疫疠大行,乃家书一符与以药,随愈。闻旧太乙寺在 县德闰门内,有僧名孤月长老知禅理,乃与之酬和 往来。后不知所之,遗有药池龙井。

    嵇真人,不知何许人,元时云“寓居于善化嵇”山炼 药有炉鼎,后飞升去。里人因立观祀之,塑元武祖师 于中。一日被火,里人重建,屡立不就。忽有青衣人云: “稍依后玉山立之。”乃迁其基。转盼间,青衣人忽不知 所之。

    宋有女姑七人,号姊妹云,结庐于善化之麻田山,修 炼逾年,乘七白鹤冉冉而去。后人因名其山曰“仙女 岭。”

    善化县相传有一禅师,住于县之华林山。常持锡,夜 出林麓间,七步一振锡,一称观音名号。时有节度使 访,问之曰:“师有侍者否?”师曰:“有两个。”曰:“在什么处?”师 乃唤大空小空。忽二虎自庵后出,节度使睹之惊怖。 师谓二虎曰:“有客且去。”二虎咆哮去。节度曰:“师作何行,感得如斯?”师良久曰:“会么?”节度曰:“不会。”师曰:“山师 常念观世音。”

    邓郁之云:昔与徐灵期为友,周游灵山南。宋元徽中, 徐君于上清宫升天,郁之徘徊仙山。岁久。梁帝闻其 修道而阙丹石之备,诏赐物力,许于岳麓山置上中 下三观,为修炼之所。有神人告语曰:“洞门之中是招 福之乡,延生之地,善记勿忘。”丹成,复回居紫盖峰。梁 天监十一年壬辰,有八真人乘车羽盖,揖郁之就石 坛升霄汉。

    旧志云:“善化县曾有跛仙遇洞宾于君山,隐抱黄洞, 行灵龟吞吐之法,功成居岳麓,自号潇湘子。”尝言“我 爱潇湘境,红尘隔岸除。南山七十二,惟喜洞真墟。”尝 有白鹤栖鸣于杉松上,三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