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349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卷目录
肇庆府部汇考七
肇庆府田赋考
肇庆府风俗考
职方典第一千三百四十九卷
肇庆府部汇考七
肇庆府田赋考 通志
府总
顺治十四年《府全书》开载,田地、山塘三万九千一百六十五顷一十一亩三分三釐五毫,高要八千八百二十九顷二十四亩四分八釐六毫
《四会》四千三百八顷四十六亩六分八釐三毫;《新兴》二千一百四十五顷九十六亩三分六釐七毫。
《阳春》二千七百二十六顷三十一亩九分四釐六毫;
阳江五千五十六顷七亩九分九釐四毫,《高明》三千三百九十五顷六十五亩五分三釐七毫。
恩平二千二百二顷六十九亩五分二毫,《广宁》二千七十九顷三十七亩二分六釐八毫,《开平》三千八百三十七顷四十一亩八釐七毫四丝。
德庆州二千八百顷二十八亩六分五釐六毫,封川一千四百五十五顷二亩九分八釐九毫,开建八百三十五顷四亩五分三釐九毫,夏税:农桑一百四十三石五斗四升五勺,高要六十四石五斗三合四勺。
四会一十四石一斗八升四合五勺。
新兴,一十五石九斗二勺。
《阳春》八石九升五合八勺。
《阳江》五石九斗二勺。
《高明》四斗四升八合二勺。
《恩平》五斗六升八合九勺。
开平一石八斗二升八合九勺。
德庆州,五石六斗四升八合一勺。
封川二十三石一斗七升三合九勺。
《开建》三石二斗八升八合四勺。
秋粮一十四万七千七百九十二石五斗八升三合四勺三抄一撮。
《高要》三万四百五石四斗五升二合九勺。《四会》一万四千五百九石七斗六升一合九勺。《新兴》一万五千一百七十九石三斗八升二合七勺。
阳春八千六百七十八石八斗四升五合七勺,阳江一万八千一百六石六斗六升一合三抄八撮。
《高明》一万九百八石一斗七合八勺,
恩平七千八百八十八石三斗四升二合八勺,广宁八千四百七十八石五斗三升四合八勺,开平一万五千五百三十四石三斗四升七勺,德庆州一万九百四石三斗二升九合三勺,封川五千八十二石四斗二合八勺。
《开建》二千一百一十六石三斗九升四合。鱼课米一千六百一十七石九斗五升六合。《四会》三百五十石四斗。
新兴,一百二十石九斗。
阳春一十五石六斗
阳江七百九十八石六斗六升。
封川三百一十石七斗九升六合。
《开建》二十一石六斗。
户部项下 “京库起运均一铺” 垫料地亩饷共银四万八千六百八十五两八钱七分六毫。兵部项下 驿传节裁银四千一百六十六两七钱四分一厘六毫七丝。
工部项下 均一四司竹木翠毛鱼油翎等料、共银三千八百两一分一厘二毫。遇闰加银一十二两三钱二分二釐六毫
留备军器 料银一百三十三两五钱五分三釐六毫。各州县征解。
留充兵饷 梧州府广备仓米银六千九百七两五钱二分二釐四毫,水脚银八钱七分五釐二毫解司备用军饷银二万九千四百九十六两五分三釐一毫。
廉州府广储仓米银三百二十一两五分五釐。
一毫本府丰济仓民夏农渡米银三千六十四两四钱六分二釐九毫,遇闰加银二百五十一两七钱一分九釐一毫。本府库闲月折色米银一千九百八十一两一钱七分六釐。本府儒学仓米银三百五十五两八钱,遇闰加银二十九两六钱五分。高州府神电仓米银二百一十四两一钱五分二毫,各州县存留仓米银六千五百一十一两五钱六分四釐七毫,遇闰加银五百九十六两一钱二分三釐七毫。各州县库闲月折色米银三千五百一十九两一钱四分九釐六毫,遇闰加银一两八钱四分五釐。各州县儒学仓米银一千八百六十一两四钱五分,遇闰加银九十三两五钱九分九釐九毫。原总兵廪粮改充兵饷银四十六两四钱九分二釐二毫,遇闰加银二两九钱四分九釐四毫。四会县原议增会试水手,改充兵饷银二十六两,原增编双鱼、海朗二所,兵食银二千八十两八钱。鱼课米银四百五十两三钱六分八釐九毫,遇闰加银一十五两二钱四分五釐二毫。
存留徭差、民壮、盐钞、驿传、均平兵食,共银六万二千二百三十五两六钱七釐二毫。徭差银一万八千八百二十九两六钱五分七釐七毫,遇闰加银一千一百八十七两二钱六分六釐二毫。民壮银二万一千八百二十两二钱五分九釐三毫,遇闰加银一千五百七十二两二钱二分一毫。户口盐钞银二千七百九十八两九钱八分八釐九毫。遇闰、加银二百一十一两三分四釐六毫。俱各州县征解
布政司解户共银一千二百五十五两一钱五分九毫。
总督部院俸薪蔬菜、心红共银四百六十八两,遇闰加银三十九两。案衣、家人共银一百六十八两,遇闰加银一十四两。吏书廪给共银七百二十两,遇闰加银六十两。操赏银八百六十七两八钱四分。
分巡岭西道俸薪蔬菜、心红共银二百八十六两九钱一分六釐,遇闰加银二十三两九钱九釐五毫。修宅家伙银一百两,吏书、门皂、快手、轿、伞、扇夫、厅事吏、铺司兵各役共银四百七十二两八钱,遇闰加银三十九两四钱。
本府知府俸薪、心红共银一百八十四两四分四釐,遇闰加银一十五两二钱三分六釐九毫。修宅桌围,共银七十两。书办、门皂、马步快、灯轿、伞扇夫、库仓书库子、斗级、禁卒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七百二十六两,遇闰加银六十两五钱。修理仓监刑具,共银二十两。本府同知俸薪、心红共银一百一十两五钱五分六釐,遇闰加银九两二钱一分二釐九毫;修宅桌围共银二十两。书办、门皂、步快、灯轿、伞扇夫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二百二十二两,遇闰加银一十八两五钱。高要县征解本府通判俸薪、心红共银一百三两四钱六分,遇闰加银八两六钱二分一厘六毫;修宅桌围共银二十两。书办、门皂、步快、灯轿、伞、扇夫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二百二十二两,遇闰加银一十八两五钱阳江县征解。
本府推官俸薪《心红》共银八十三两四钱九分;遇闰加银六两九钱五分七釐四毫。修宅桌围,共银二十两。书办、门皂、步快、灯轿、伞扇夫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二百三十四两;遇闰加银一十九两五钱。阳春县征解。
本府经历:俸薪共银四十八两二钱二釐;遇闰加银四两一分六釐八毫。书办、门皂、马夫、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四十二两,遇闰加银三两五钱。
本府照磨俸薪,共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釐六毫。书办、门皂、马夫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四十二两;遇闰加银三两五钱高要县征解。
本府儒学教授俸薪,共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釐六毫。
训导二员,俸薪共银六十三两四分;遇闰加银五两二钱五分三釐二毫。斋夫、书办、门子、掌教、分教、膳夫各役,共银一百五十五两二钱。遇闰加银一十二两九钱三分三釐三毫。教官喂马草料银,共三十六两,四会县征解。
本府司狱司司狱:俸薪共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釐六毫。书办、皂隶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一十八两;遇闰加银一两五钱。
本府丰济仓仓大使:俸薪共银三十一两五钱。
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釐六毫。书办、皂隶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一十八两,遇闰加银一两五钱。
本府嵩台驿驿丞:俸薪,共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釐六毫。书办、皂隶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一十八两;遇闰加银一两五钱。
本府儒学廪生廪粮共银二百八十八两,高要县征解。
德庆州知州,俸薪、心红共银一百一十五两六钱八分四釐,遇闰加银九两六钱四分三毫。修宅伞扇共银三十两。书办、门皂、马快、民壮、灯轿、伞扇夫库仓书、库子、斗级、禁卒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七百八十八两四钱,遇闰加银六十五两七钱。修理仓监银二十两。德庆州吏目,俸薪共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釐六毫。书办、门皂、马夫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四十二两,遇闰加银三两五钱。
德庆州儒学学正:俸薪共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釐六毫。
训导俸薪共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釐六毫。斋夫、书办、门子、膳夫、掌教、分教各役,共银一百五十五两二钱,遇闰加银一十二两九钱三分三釐三毫。教官喂马草料,共银二十四两。
德庆州巡检司巡检,俸薪共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釐六毫。书办、皂隶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一十八两;遇闰加银一两五钱。
德庆州驿丞:俸薪,共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釐六毫。书办、皂隶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一十八两,遇闰加银一两五钱。
德庆州儒学廪生廪粮共银二百一十六两。会试举人水手共银一十五两。州前铺兵工食银六两,遇闰加银五钱。
知县共一十一员,俸薪、《心红》共银一千二十八两三钱九分,遇闰加银八十五两六钱九分八釐八毫。修宅伞扇共银三百三十两;吏书、门皂、马快、《民壮》、灯轿、伞扇夫、库、仓书、库子、斗级、禁卒各役煦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八千四百五十五两二钱,遇闰加银七百四两六钱;修理仓监,共银二百二十两。
县丞:共三员,俸薪共银一百四十四两九钱六釐,遇闰加银一十一两零七分五釐六毫。书办、门皂、马快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一百二十六两,遇闰加银一十两五钱。
典史:共一十一员,俸薪共银三百四十六两七钱二分;遇闰加银二十八两八钱九分二釐六毫。书办、门皂、马夫、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四百六十二两,遇闰加银三十八两五钱。
儒学教谕:共十一员,俸薪共银三百四十六两七钱二分。遇闰加银二十八两八钱九分二釐六毫。
训导共十一员,俸薪共银三百四十六两七钱二分,遇闰加银二十八两八钱九分二釐六毫。书办、门子、斋夫、膳夫、掌教、分教各役,共银一千七百七两二钱,遇闰加银一百四十二两二钱六分六釐三毫。教官喂马草料,共银二百六十四两。
巡检司,共十四员,俸薪共银四百四十一两二钱八分;遇闰加银三十六两七钱七分二釐四毫。书办、皂隶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二百五十二两,遇闰加银二十一两。
仓大使,共四员,俸薪共银一百二十六两八分;遇闰加银十两五钱六釐四毫。书办、皂隶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七十二两,遇闰加银六两。
场大使一员,俸薪共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釐六毫。书办、皂隶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一十八两;遇闰加银一两五钱。
驿丞:共七员,俸薪共银二百二十两六钱四分五釐,遇闰加银一十八两三钱八分六釐二毫。书办、皂隶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一百二十六两,遇闰加银十两五钱。
儒学廪生廪粮共银一千三百三十二两。会试举人水手共银二百八十两八钱六分六釐七毫。铺兵工食共银一千一百九十四两。遇闰加
银九十九两五钱。协助南番书手工食,共银一两五钱。孤老口粮共银三百二十九两四钱八分二釐四毫。各县征贮备支。
岁办拜进表笺,赍捧盘缠,共银三十六两。德庆州高要县征贮,备支拜牌习仪香烛,派银六两二钱。春秋二祭,府州县儒学并山川社稷,派银九百五十两三钱四分。无祀鬼神,每年三祭,派银一百七十六两二钱四分二釐。俱十二州县征贮,备支历日,派银五十五两五钱六分。高要、高明、四会,广宁、新兴、恩平、开平“七县征解迎春、土牛、芒神、春花、春鞭三牲,祈雨、祈晴、日食、月食、香烛、谢雷祭品等项,派银七十二两五钱;十二州县征贮备支门神桃符,派银八两四钱八分;十二州县征贮备支乡饮酒礼二次,派银一百一两五钱。十二州县征贮备支军门驻札合用油烛、柴炭并门皂厨牢等役米菜,每年派银一” 百八十三两八钱一分六釐。军门内外班门子、上班医生盘缠,共派银四十两。俱高要县征贮备支。军门取办坚炭泒银四两四钱六分六釐。德庆州封川县征贮备支上司并府州县朔望行香合用讲书纸笔,派银三十二两五钱六分。遇闰加银一钱九分。新兴县征解夫马船只,派银二千二百三十三两三钱三分四釐,夫马头银一百两八钱,遇闰加银三两六钱。高要、新兴征贮备支孤老口粮柴布,派银五百八十六两二钱四分七釐六丝,遇闰加银二钱九分九釐六毫,德庆州征贮备支
额办军门移镇合用品物及镇临经过合用纸札、油烛、柴炭、门皂等项,共派银一十一两六钱五分一厘八毫,各州县征贮备支。察院按临合用纸札、油烛、柴炭、门皂及考观风生员合用卷饼、花红、纸笔等项,每年派银八十六两六钱四分七釐三毫。察院阅操犒赏花红。审录酒席,每年派银一十两四钱,各县征贮备支恤刑按临合用纸札、油烛、柴炭、门皂等项,每年派银二两四钱八分。高要县征解提学道按临合用纸札、油烛、柴炭、门皂等项,每年派银十六两六钱二分二釐。各县征贮备支修理察院衙门银六两。阳江县征贮备支朝觐官员酒席造册纸札,每年派银四十一两七钱一分四釐。本府朝觐官吏盘缠每年派银五十二两四钱六釐八毫;“州县朝觐官吏盘缠” ,每年派银二百七十二两四毫。各州县征贮备支贺新进士旗匾花红、羊酒,每年派银四两三钱三分三釐七毫。府县迎宴新举人旗匾花红酒席,每年派银一十八两八分一厘;府县起送会试举人酒席水手,每年派银七十一两一厘四毫;府、州县岁贡盘缠、花红酒席,每年派银五百三两五钱五分;岁考府州县学生员并童生入学果饼,每年派银五十三两二钱五分三釐三毫。府、州县学科举生员盘缠、花红酒席,每年派银一百二十五两五钱一分一厘七毫。阳春县儒学廪生二十名,共银一百四十四两,协助南、番二县造册书手工食银一两,俱各州县征解备支
杂办岁派银二千二十两三钱七分六釐八毫,差壮、盐钞、驿传均平,馀剩并兵食共解部充饷银一万四千六百一两六钱八分五釐三毫四丝。遇闰加银一千二两四钱四釐一毫,留支经制官兵粮食。
康熙元年,原《全书》开载府、官、学、民、僧、道、寺、灶田地、山塘、湖濠、湾河、渡水并割附开平共三万九千一百六十五顷一十一亩三分三釐五毫。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崩陷、迁移八千五百一十九顷四十亩八分三釐六毫二丝五忽九微一纤,续于元年垦复田地一千八百八十五顷八亩五分六釐三毫四丝四忽二微一纤。
实在田地、山塘等项三万二千五百三十顷七十九亩六釐二毫一丝八忽二微。
《高要》田、地、山塘、河渡八千八百二十九顷二十四亩四分八釐六毫。内除元年报荒芜崩陷一十三顷五十二亩九分三釐六毫,实在田地、山塘、河渡八千八百一十五顷七十一亩五分五釐。
四会田地、山塘四千三百八顷四十六亩六分八釐三毫,内除元年报荒芜一千八百四十三顷六十四亩七分八釐八丝,续于元年垦复三百二十二顷八十九亩八分一厘九毫三丝四忽三微,实在官民田地、山塘二千七百八十七顷七十一亩七分二釐二毫二丝六忽三微,《广宁》田地、山塘二千七十九顷三十七亩二分六釐八毫。内、除元年报荒芜田地三百八十一
顷二十七亩七分二釐三毫九丝,实在田地、山塘一千六百九十八顷九亩五分四釐四毫一丝,续于二年、三年垦复三百八十一顷二十七亩七分二釐三毫九丝
《高明》田、地、山塘三千三百九十五顷六十五亩五分三釐七毫。内除元年报荒芜田地二百三十一顷一十一亩九分六釐三毫,实在田地、山塘三千一百六十四顷五十三亩五分七釐四毫。
德庆州田地、山塘、湾河二千八百顷二十八亩六分五釐六毫,内除元年报荒芜崩陷田地二百三顷一十七亩三分七釐四毫九丝,续于元年垦复田地二百三顷一十七亩三分七釐四毫九丝,实在田地、山塘、湾河二千八百顷二十八亩六分五釐六毫。
阳江田地、山塘渡五千五十六顷七亩九分九釐四毫,内除元年报荒芜崩陷迁移田地二千九百五十一顷三十九亩一分三釐六毫七丝七忽,实在田地、山塘渡二千一百四顷六十八亩八分五釐七毫二丝三忽。
阳春田地、塘、河、渡、石、山二千七百二十六顷三十一亩九分四釐六毫。内除元年报荒芜田地二十七顷二十七亩九分三釐二毫六丝八忽,元年垦复八十九亩二釐二毫八丝二忽,实在田地、塘、河、渡、石、山二千六百九十九顷九十三亩三釐六毫一丝四忽。
开平田地、山塘并新会县割附二千八百三十七顷四十一亩八釐七毫四丝,内除元年报荒芜崩陷田地一千九百三十八顷二十一亩七分九釐“三毫八丝八忽九微一纤,元年垦复一千三百五十八顷一十二亩三分四釐六毫三丝七忽九微一纤,实在田地、山塘三千二百五十七顷三十一亩六分三釐九” 毫八丝九忽,恩平田地、山塘一千六百九十六顷二十三亩七分八釐二毫,内除元年报荒芜田地九百八顷一亩九分六釐八毫五丝三忽,实在田地、山塘七百八十八顷二十一亩八分一厘三毫四丝七忽。
封川田、地、塘一千四百五十五顷二亩九分八釐九毫。内除元年报荒芜田地一十八顷七亩四分五釐一毫一丝二忽,实在田、地、塘一千四百三十六顷九十五亩五分三釐七毫八丝八忽。
“开建田地、山塘” 八百三十五顷四亩五分三釐九毫。
新兴田地、山塘、湖壕二千一百四十五顷九十六亩三分六釐七毫六丝。内除元年报荒芜田地三顷六十七亩七分七釐四毫六丝七忽,实在田地、山塘二千一百四十二顷二十八亩五分九釐二毫九丝三忽。
官、民、僧、道、寺、灶夏税、农桑渡水、鱼课、油料并收新会县割附开平县共米一十四万九千四百七十二石六斗一升九合三勺。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崩陷、迁移官、民、僧、道、寺灶、夏农渡水鱼课、油料米三万九百八十四石一斗七撮;元年垦复官、民、僧、道、寺灶、夏农渡水米六千六百一十七石六斗七升七合六抄八撮八圭三粟。实在官民、僧、道、寺、灶夏税、农桑、渡水、鱼课、油料米一十二万五千一百六石二斗八升六合三勺六抄一撮八圭三粟。
高要官民夏税、农桑、河渡米三万四百七十八石三升一合九勺。内除元年报荒芜崩陷官民米四十五石三斗四升一合五勺八抄六撮,实在官民夏税、农桑、河渡米三万四百三十二石六斗九升三勺一抄四撮。
四会官民夏税、农桑、鱼课米一万四千八百七十四石三斗四升六合四勺,内除“元年报荒芜官民米六千四百六十六石九斗五升八合二勺四抄一撮;元年垦复官民米四百四十六石六升一合七勺五抄二撮八圭三粟。实在官民夏税农桑、鱼课米八” 千八百五十三石四斗四升九合九勺一抄二撮八圭三粟
广宁官、民米八千四百七十八石五斗三升四合八勺。内除元年报荒芜官、民米一千五百九十七石五斗九升七合五勺八抄二撮,实在官民米六千八百八十石九斗三升七合二勺一抄八撮。续于各年垦复官、民米一千五百九十七石五斗九升七合五勺八抄二撮。
高明官、民僧鱼课农桑米一万九百八石五斗五升六合。内除元年报荒芜官、民米七百三十六石六斗二升六合九勺八抄,实在官、民僧鱼
课农桑米、一万一百七十一石九斗二升九合二抄
德庆州官民夏税、农桑米一万九百九石九斗七升七合四勺。内除元年报荒芜崩陷官民米六百七十五石六斗八升六勺一抄五撮,续于元年垦复官民米六百七十五石六斗八合六勺一抄五撮,实在官民夏税、农桑米一万九百九石九斗七升七合四勺。
阳江官、民灶、夏税、农桑鱼课米一万八千九百一十一石五斗九升二勺。内除元年报荒芜崩陷迁移官民鱼课米一万八百一十五石二斗六升七合三勺九抄,实在官、民米八千九十六石三斗二升二合八勺一抄。
阳春官、民、僧、道夏税、鱼课米八千六百六十八石四升二合七勺。内除元年报荒芜官、民米九十石八斗六升九合四勺三抄八撮;元年垦复官、民米一石七斗五合六勺。实在官、民夏税、鱼课米八千五百七十八石八斗七升八合八勺六抄二撮。
开平官、民、僧、夏、农米一万五千五百三石九斗九升六勺。内除元年报荒芜崩陷官、民米七千一百一十五石一斗六升三合八勺,元年垦复官、民米五千四百九十四石三斗一合一勺,实在官、民、僧、夏、农米一万三千八百八十三石一斗二升七合九勺。
恩平官民、夏农米七千八百八十八石九斗一升一合七勺。内除元年报荒芜官民夏农米三千三百四十六石四斗九升一合七勺七抄一撮,实在官民、夏农米四千五百四十二石四斗一升九合九勺二抄九撮。
封川官民夏税、农桑、鱼课、鱼油料米五千三百九十三石一斗七升二合三勺。内除元年报荒芜官、民米六十七石二斗九升九合六勺四撮,实在官民夏税、农桑、鱼课米五千三百二十五石八斗七升二合六勺九抄六撮。
开建官民夏税、农桑鱼课米二千一百四十一石二斗八升二合四勺。
新兴官、民、僧、道、夏、农、鱼课米一万五千三百一十六石一斗八升二合九勺。内除元年报荒芜官、民、僧米二十六石七斗八升五合,实在官、民、僧、道、夏、农、鱼课米一万五千二百八十九石三斗九升七合九勺。
康熙十一年,府、官、学民、僧、道、寺灶田地、山塘共三万二千五百三十顷七十九亩六釐二毫一丝八忽三微。内除三年迁移田地、山塘一千八百八十一顷一十九亩五分三釐六毫六丝六忽五微九纤,续于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各年垦复田地、塘三千一百四十八顷六亩一分九釐八毫二忽八微九纤五沙九尘,实在田地、山塘共三万三千七百九十七顷六十五亩七分二釐六毫一丝九忽六微五沙九尘,高要田地、山塘、河渡八千八百一十五顷七十一亩五分五釐。
四会田地、山塘二千七百八十七顷七十一亩七分二釐二毫二丝六忽三微,续于各年垦复田地四百八十八顷一十五亩六分八丝七忽,实在田地、山塘三千二百七十五顷八十七亩三分二釐三毫六忽三微。
广宁田地、山塘水二千七十九顷三十七亩二分六釐八毫。
《高明》田、地、山塘三千一百六十四顷五十三亩五分七釐四毫。二三年,垦复二百三十一顷一十一亩九分六釐三毫。实在田、地、山塘三千三百九十五顷六十五亩五分三釐七毫。
德庆州官民僧道田地、山塘、湾河二千八百顷二十八亩六分五釐六毫。
阳江官、民、灶田、地、塘渡二千一百四顷六十八亩八分五釐七毫二丝三忽,内除三年迁移田、地、塘一千五百六十五顷一十四亩四分七釐五毫二丝一忽八微一纤,续于各年垦复一千六百一十二顷二十三亩八分二釐六毫一丝四忽六微一纤,实在官、民、灶田、地、塘、渡二千一百五十一顷七十八亩二分八毫一丝五忽八微。
阳春官、民、僧、道田地、塘河、渡、石山二千六百九十九顷九十三亩三釐六毫一丝四忽,续于各年垦复田地二十六顷三十八亩九分九毫八丝六忽,实在官、民、僧、道田地、塘河、渡、石山二千七百二十六顷三十一亩九分四釐六毫,开平田、地、山塘三千二百五十七顷三十一亩六分三釐九毫八丝九忽。内除三年迁移田地。
山塘一百三十五顷九十六亩八分七釐九毫五丝一忽。续于各年垦复田地、山塘九十九顷二十一亩二分六釐七毫二丝五忽,实在田地、山塘三千二百二十顷五十六亩二釐七毫六丝三忽。
恩平田地、山塘七百八十八顷二十一亩八分一厘三毫四丝七忽,内除三年迁移田地一百八十顷八亩一分七釐八毫九丝三忽七微八纤,续于各年垦复二百九十顷五十五亩三分七釐五毫四忽八微八纤五沙九尘。实在田地、山塘八百九十八顷六十九亩九毫五丝八忽一微五沙九尘。
封川官民田、地、塘一千四百三十六顷九十五亩五分三釐七毫八丝八忽。续于各年垦复田地一十五顷四十三亩七分五釐六毫二丝八忽四微,实在官民田、地、塘一千四百五十二顷三十九亩二分九釐四毫一丝六忽四微,开建田、地、山塘八百三十五顷四亩五分三釐九毫。
《新兴》田、地、山塘二千一百四十二顷二十八亩五分九釐二毫九丝三忽,续于二年垦复三顷六十七亩七分七釐四毫六丝七忽。实在田地、山塘、湖壕二千一百四十五顷九十六亩三分六釐七毫六丝。
官民僧道、寺灶、夏农渡水鱼课油料米一十二万五千一百六石二斗八升六合三勺六抄一撮八圭三粟,内除三年迁移官民鱼课米六千七百七十六石六斗九升五合七勺五抄六撮五圭六粟,续于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年垦复官民鱼课米一万一千五百四十八石九斗一升四合九勺九抄九圭。
实在官民、僧、道、寺、灶、夏农鱼课油料米一十二万九千八百七十八石五斗五合五勺五抄六撮一圭七粟。
高要官民夏税、农桑、河渡米三万四百三十二石六斗九升三勺一抄四撮。
四会官、民夏农鱼课米八千八百五十三石四斗四升九合九勺一抄二撮八圭三粟。续于各年垦复官、民米一千五百九十三石九斗五升六合三勺八抄。实在官民夏税农、桑鱼课米一万四百四十七石四斗六合二勺九抄二撮八圭三粟。
广宁官民米八千四百七十八石五斗三升四合八勺。
高明官、民、僧、农桑鱼课米一万一百七十一石九斗二升九合二抄,续于各年垦复官、民米七百三十六石六斗二升六合九勺八抄。实在官、民、僧、鱼课、农桑米一万九百八石五斗五升六合。
德庆州官民夏税、农桑米一万九百九石九斗七升七合四勺。
阳江官民米八千九十六石三斗二升二合八勺一抄。内除三年迁移官民鱼课米五千七百二石二斗七升二合一勺三抄二撮一圭,续于各年垦复官民鱼课米五千七百七十六石四斗三升五合三勺五抄九撮二圭。实在官民灶田地、塘渡鱼课米八千一百七十石四斗八升六合三抄七撮一圭。
阳春官民夏税、鱼课米八千五百七十八石八斗七升八合八勺六抄二撮。续于各年垦复官、民米八十九石一斗六升三合八勺三抄八撮。实在官民僧、道夏税、鱼课米八千六百六十八石四斗二升七勺。
开平官、民、僧、夏、农米一万三千八百八十三石一斗二升七合九勺。内除三年迁移官、民米四百三十八石五升四勺五抄四撮四圭六粟,续于各年垦复官、民、僧、夏、农米六百四十石四斗三升四合七勺五撮三圭,实在官、民、僧、夏、农米一万四千八十五石五斗一升二合一勺五抄八圭四粟。
恩平官民夏农米四千五百四十二石四斗一升九合九勺二抄九撮。内除三年迁移官民米六百三十六石三斗七升三合一勺七抄,续于各年垦复官、民米一千三十二石七斗四升二合二勺七抄三撮九圭。实在官民夏农米四千九百三十八石七斗八升九合三抄二撮九圭。封川官民夏税、农桑、鱼课米五千三百二十五石八斗九升二合六勺九抄六撮。续于各年垦复官民米五十五石一斗七升二合八勺三抄二撮五圭。实在官民夏税农桑鱼课油料米五千三百八十一石四升五合五勺二抄八撮五
圭
开建官民夏税、农桑鱼课米二千一百四十一石二斗八升二合四勺。
新兴官、民、僧、道、夏农、鱼课米一万五千二百八十九石三斗九升七合九勺。续于二年垦复官、民米二十六石七斗八升五合,实在官、民、僧、道、夏、农、鱼课米一万五千三百一十六石一斗八升二合九勺。
南工部匠 ,肇庆府总额匠六百三十九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釐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二百八十七两五钱五分,水脚银二两三钱零四毫;遇闰加银二十三两九钱六分二釐五毫,水脚银一钱九分一厘七毫。
高要一百三十一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二釐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五十八两九钱五分,水脚银四钱七分一厘六毫;遇闰加银四两九钱一分二釐五毫,水脚银三分九釐三毫。
四会六十三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釐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二十八两三钱五分,水脚银二钱二分六釐八毫;遇闰加银二两三钱六分二釐五毫、水脚银一分八釐九毫。
《高明》四十七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釐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二十一两一钱五分,水脚银一钱六分九釐二毫;遇闰加银一两七钱六分二釐五毫,水脚银一分四釐一毫。
阳江八十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釐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三十六两、水脚银二钱八分八釐;遇闰加银三两、水脚银二分四釐。
《恩平》三十二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釐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一十四两四钱、水脚银一钱一分五釐二毫;遇闰加银一两二钱、水脚银九釐六毫。《新兴》六十六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釐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二十九两七钱、水脚银二钱三分七釐六毫。遇闰加银二两四钱七分五釐,水脚银一分九釐八毫。
《阳春》三十八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釐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一十七两一钱,水脚银一钱三分六釐八毫;遇闰加银一两四钱二分五釐,水脚银一分一厘四毫。
广宁三十七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釐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一十六两六钱五分,水脚银一钱三分三釐二毫;遇闰加银一两三钱八分七釐五毫,水脚银一分一厘一毫。
开平六十五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釐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二十九两二钱五分,水脚银二钱三分四釐;遇闰加银二两四钱三分七釐五毫、水脚银一分九釐五毫。
德庆州四十七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釐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二十一两一钱五分,水脚银一钱六分九釐二毫;遇闰加银一两七钱六分二釐五毫,水脚银一分四釐一毫。
封川二十三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釐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一十两零三钱五分,水脚银八分二釐八毫;遇闰加银八钱六分二釐五毫、水脚银六釐九毫。
《开建》一十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釐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四两五钱、水脚银三分六釐;遇闰加银三钱七分五釐、水脚银三釐。
当税 肇庆府“高要” 一名,该饷银五两。
《阳春》二名,每名税银五两,共该饷银一十两;《阳江》一名,该饷银五两。
肇庆府风俗考 府志
本府。〈高要县附郭。〉
地卑土薄,阳气浮而不敛。一岁之中,暑热过半。晨多昏雾,四时常花。晴即御葛,阴即披裘,无间冬夏。
夏秋间,每有飓风拔木发屋,居民以鹊巢占之;低则有风,高则无风。
四时虹常见。冬有红霞,风即起,谓之“搅霜风。” 风自西北随雨暴集者,谓之“石尤” ,风物忌之。衣冠文物颇近会城。乡村男女多椎髻跣足,著木屐以避湿气。习尚简朴,器用无华,鱼米蔬果足以自给。病少服药,好事巫祝,名曰“设鬼。” 贫民与富家斗,力不能胜,常服胡蔓草致死以诬之。乡民鲜智慧,困于输役,每为奸民揽纳,胥卒操切江闽,狡徒延漫境内,乘其急以取息,岁縻数倍。
里傩每岁冬月,盛为法事,谓之“禳灾” ,又谓之“保境。” 作一小船,鼓吹沿门经过,送之江,率三岁一举。
四礼,男子多二十而冠,既冠而娶。三加礼惟士大夫行之。聘礼俱用槟榔牲果,富者侈以金币茶饼亲迎,请同辈偕行,导以旗鼓,谓之“伴郎” ;以亲属妇人盛妆迎之,谓之“接嫁。” 合卺聚亲属与婿妇对享,谓之“暖房饭。” 嫁女务以妆奁糖果粉饵相高,虽竭所有,不顾,多者或数百金。三日后以子妇见家庙及父母亲属,献币帛帨履,亲党交贺。月馀,婿与妇皆往拜,其父母尊属各以贽,外族亦各以金币酬之,谓之“回门。” 娶妇之后多异爨,生子则邀亲朋聚饮,必以姜,谓之“姜酒。” 亲朋各馈牲礼果酒,谓之“暖月。” 《丧礼》多用浮屠,尚设七衰绖不解,朝夕号哭序奠。期功以上,男子寝于外室,谓之“守丧。” 亲友相赙,然,泥风水槁,葬逾数年者有之。葬颇侈,四时之祭,惟士夫巨族或千馀人或数百人,则建宗堂,置祭田,轮收以供祀事。讳日群集于堂,祭毕而燕,以时献新,虽小民亦然。或奉观音、天妃、金花诸神惟谨。居处作室,富家多用铁梨木,其坚如铁,出于西粤,东西两山亦有之。陶瓦砌甓,城郭少楼居,乡落始构高楼以防盗也。
饮食饼饵之类,谓之茶食。祭祀享聘大礼,恒以斗粉杂糖油煎之,谓之煎堆。斗米作粽,积糟鞂火,覆大瓮,累日而后熟。糍饧各物,皆务重大,以相夸侈。盘饤豆登,有高一尺者;近稍不尔。人家好葅芋䇲及蕉心,逾年始食,而蕉葅尤美。衣服,士夫常服,不过吉贝旧葛。虽有绢帛,惟岁首及庆贺间服之,非士夫而衣帛,则群嗤之曰:“散仔。”
“语音要邑,高山大川,风气峭直,音亦类之。” 语有三:有官语,有乡语,有猺语。官语惟城郭之人及乡人有识者能之。农氓与乡人交,无问贵贱,悉以乡语,十里之外,即稍异猺语,近山之人亦喻焉。阖郡乡语,以要邑为宗,犹诸郡之宗会城也。大率粤音之相类者,广郡则番禺、南海、顺德、三水,肇郡则高要、高明,盖顺德分自南海,“高明” 分自高要,而三水则南海、“高要” 之所分也。“广” 音稍轻而扬,“要” 音稍重而急,亦有有音无字、有字而转其音者,然皆明白易晓,与官语相近。游宦行旅,不逾月皆能以意逆之,谈不离口而易辨。其为《广肇》者,广多带“委” 与“这” 字,肇多带“物” 与“罗” 字。又如“求金” 、“九醉” 、“师使” 、“垂因” 之类,则广较正、伟、科、《化域挥》咏赐麟之类,则肇较正。若训责屈及永荣雄级之类,则二郡胥失其正。肇发词指事,多曰“那个” ,自称则曰侬云称人为若仆婢。称其主父主母曰治头公、治头婆,“治” 讹音痴。称父为爹,或为爸,母为妈,或为娘;或以子女难育,改称父母为叔、婶、哥、嫂者。祖父母为公婆,兄为哥,子为仔,女为妺,各加一亚字;侄亦为孙;妇为几嫂,从其夫之行。外祖父母曰“公底、婆底” 、外父母曰老官、亚妈,婿曰“郎家。” 凡称祖宗及神祗俱曰亚公。称教官、曰师傅,称工商亦曰师傅、称教读曰先生,道流亦曰先生。男子好吟咏,妇人亦或能歌。男子引其声以约律,诗婉雅悠扬,高下缓急有序,谓之《越吟》。足以畅情发志,江南之人喜闻之。阳江海舶,尤惮飓风。每以水汽腥及“断虹” 《犁头》,云为飓风之兆。
正月,桃始华。二月蝼蝈鸣,蚯蚓出,黄瓜生,苦菜秀,然生而不实。若九月,禾乃登。十月水始涸,蛰虫坏户,草木黄落,见者以为瑞。
瘴疠之气,近郭及村落夷旷处皆无,惟山林蓊蘙如德庆各属邑及新恩有之。阳春为盛,古称“恩春” 为“瘴乡” ,以处谪宦。
瘴候始于三月。止于九月。有“青草黄茅。桂花菊花” 之号。征行触热。饮食不调。每为所中。
日中酷暑骤雨过后,阴阳之气交剥,草木蒸郁。行人最忌宦游经此,每至日中,辄驻节而避之。元旦 晨起,送香于坛庙,男妇行贺年礼,卑幼于亲长携果酒致敬。
迎春 太守率僚属陈鼓吹迎春于东郊,民间相邀啖春饼、生菜。
元夜 ,城市有“鱼龙、走马” 、“花球” 、“琉璃” 、“鳌山” 诸灯,男妇嬉游达旦,涂歌巷舞,以花筒相胜,乡落亦然。
春社 ,醵钱市酒,祀神祈糓。秋社亦然。清明 祭墓,是日男女皆出踏青。
《端午 》饷黍结蒲缚艾虎于门,男女戴朱符辟兵龙舟视先后为胜负。
《七夕 ,晒衣及书》。《女子罗果酒乞巧》。
中元 以十四日为节,备酒肴,荐楮衣以祀祖先。
中秋 ,士民具酒馔,荐新芋。
重阳 登高用糕祀祖先,出郊放纸鸢,或为鸟兽虫鱼之状。
冬至 祀先祖,燕饮,然不交贺。
除夕 ,具香烛酒肴祀祖先,烧爆爇炬,聚宴守岁。以语言美恶卜周岁吉凶,谓之“听谶。”
四会县
昔称土秀而文,俗尚礼义,缙绅儒雅,代不乏人。今尽非其旧。婚姻论贫富,死丧用浮屠。兄弟异居,父子割户,轻逃窜,喜告讦,最称难治。谚云:“入广逢两会” ,四会其一也。
二月,花朝,士人各携酒肴郊外踏青,乡人赛神祭社。岁立一社首,谓之“福头。” 三月上巳亦然。《新兴县》
土颇知学,民皆力耕。商贾罕通,市无奇货。糓米价平,亦少储蓄。春秋社飨,聚饮唱歌。病不服药,丧尚浮屠。民情贫薄,虽至亲恒相争讼。受人之恩,或以仇报。
居处地邑民居,每宜相得。前日承平巳久,民皆聚于城市,内外厢坊,殊无隙地。其制则前堂后厅,多浑朴而鲜雕丽。四方乡落,犹为朴略。鼎革初年,毁圮过半。至今百堵初兴,井里犹在。所虑“地当冲烦,差使兵马,仓卒经临,每徙乡落,安土重迁,城居作堵,十无二三矣。”
“饮食,口腹之欲,奢俭攸分。大则祭祀之牺牲,小则宾客之燕集。新兴嘉事,以及丧祀,俱从节省。明末少趋侈靡,饾饤之繁,珍罗水陆,即果肴馈遗,亦矜多旨,奢踵以俭,势所必然。” 今风会初启,民勤于农,士安其素。其日用朝,夕则煮米为饭,午则食粥。其菜蔬则鲜肉鲜鱼、园蔬山茹而已。衣服从前,长裾大袖,导以蜉蝣鲜。楚女拟宫闱,虽不敢恣为冒法,而矜饰招摇,士习为瑰,耕凿之夫仍留古貌耳。至今服制聿新,绀红不尚妇女之靓妆,不侈珠翠。士庶之衣被顶带雍容,未尝有奇服以炫众者。
语音新兴土坦而民善发,为语音轻清平顺。《郡志》谓“新兴之音柔婉类广信” 矣。邑人对语用乡谈,见官及接四方宾客用官语,亦惟有识者能之,馀不尽谙也。村落离城一十里许,又已稍异。猺语与彼邻近乡村音无差别,今且能为城语矣。
冠、婚、丧、祭大略与《高要县》同。
阳春县
编茅而处,衣食俭啬。民不经商,器用货物,悉资他邑。男子惟事渔猎,妇女纺绩蕉葛。颇精城市衣冠,乡村椎跣。先娶后冠,无子则迎婿于家。謟渎鬼神,近多健讼。
《走马会》五月十三日,各家以是日为关王诞辰,齐集关王庙前,驰马夺幖斗胜为乐。《阳江县》
“倚山濒海,气习颇殊,好勇轻生,易兴逆节。” 侨寓多江、广之人,数违吏法,奸徒走险,私贩横行,器利多资他郡。地力可以自给,以故无甚贫甚富之家。文物声名,未之有也。
房屋多用筒瓦抹灰,少开窗牖,以防飓风。房内多架楼阁,贮顿衣服箦箱,以避潮湿。
衣服常用韦布蕉葛,从其𥳑便,罗绮丝纻素封。子弟间或用之,不相竞侈。
饮食粉饵颇精洁,冬尚围炉,常餐必用虾酱,饮酒不多强醉。男女四时常啖槟榔,伴以蒌叶白灰渍其汁于唇如丹。《东坡诗》云:“红潮登颊醉槟榔” 是也。凡婚嫁宾筵,所在必用,宁少茶食,必不可少槟榔,故居民多贩卖为活。
高明县
士习𥳑朴,业《诗》《书》,尚礼文,家有税户、耕户之分,婚姻论阀阅,娶妇重资送,丧礼少用浮屠,葬溺风水,交际尚丰。多习文移,为官府书掾,弄法舞文,险而健讼。
四月八日,“农家祀牛王神。”
恩平县
土薄而瘠,民贫而朴。无华宇,无巧技,务耕稼而轻末艺,信鬼好博。游手之徒相聚市饮。往时盗贼剽掠,愚民效尤,今稍易矣。
每以三、八、一、四、七、九日为期,各携所有以贸易,午后即散,谓之《趁墟》。
广宁县
“邑居” 山僻,土饶竹木,丛箐邃谷,每为盗薮。人性犷悍,小忿辄争,多务农而鲜工作。近风气渐开,士知诵习,然标奇挺秀,有待而兴。
开平县
邑设未久,风气未开,俗习鄙陋,农务之外,别无生计。人性悍而愚,易诱为非。迩稍知礼义,重诵读矣。
德庆州
民獠相杂,食稻与鱼。地多瘴疠,士尚𥳑朴,农务耕作,工贾乐业。畏法戒讼,颇有淳风。亦尚豪侠,近城负气。好胜,至亲不相信。大征之后,岁或不登,窘于兵役,鲜有文华。
大略与高要县同。惟十月朔旦备楮衣、香帛、酒馔,诣墓致奠,谓之“送寒衣。”
封川县
俗虽荒陋,朴而知义。民淳讼简,男妇俱亲执役。农少力耕,商不远行。婚姻不论门第,惟视贫富。病尚师巫,服用无精巧,市肆无陶冶。丧葬聚众酣饮,尤俗之可鄙者。
乡宦不谒公门,生徒不喜奔竞。民不事夸诈,畏罪怯法,岁无逋租。
开建县
地广人稀,猺獠杂居,民多健悍。男子喜习师巫,而耻为工贾。妇女蕉衫跣足。婚聘止用牲酒,待客惟尚巨鱼。客至,举家男妇出见以为敬。葬埋不用灰甓,朽则焚化。地最偏僻,气习尤鄙。务稼穑,少逐末,贫非悬罄,富无多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