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卷目录

     太平府部汇考二

      太平府户口考

      太平府田赋考

      太平府风俗考

      太平府祠庙考寺观附

      太平府驿递考

      太平府兵制考

      太平府物产考

      太平府古迹考

      太平府猺獞峒蛮考

     太平府部艺文一

      太平府学记        明丘浚

      养利州公堂记        姚镆

     太平府部艺文二

      永济桥          明曾贯

      会仙岩          李明峦

      仙岩夜月         何士廉

      紫霞洞           何沾

      悬崖           赵天益

      养山            前人

      利水            前人

      仙岛            前人

      灵坛            前人

      金印峰          许时谦

      萃绿台           前人

      观鱼亭           前人

     太平府部纪事

    职方典第一千四百四十八卷

    太平府部汇考二

    太平府户口考        府志

    本府

    原额人丁四千九百八十四丁,各属编征不等,实征丁银一千零四十一两二钱一分零。内征回优、免三差丁银三十一两四钱二分零。养、永二州人丁,无。

    养利州

    原编户二里。《旧册》:“天启年间,户口二百六十七户,人丁四千九百三十五名。明末,彝土蹂躏,人民死徙,仅存二百馀口。”

    皇清顺治十八年,知州傅天宠到任,招徕流窜别境。

    者,始陆续而归。今计有三千三百五十二丁。自守隘例无编丁,

    左州

    原额人丁二千七百零三丁全熟,每丁编银一钱一分,该银二百九十七两三钱三分。

    永康州

    《版图》三里,原系“土” 改为流,例不编丁,并无额设户口。

    太平州

    本州属系土司,民无版籍,并无编列户口。《安平州》。

    本州土司地方弹丸小邑,僻处极边,壤接莫彝,民无版籍,从无编例户口。

    茗盈州

    本州偏僻土司,民无版籍,户口不编。

    结安州

    本州蕞尔土司,民无版籍,丰聚凶逃,村场寥寥,从无编立户口丁徭。通州男女大小不满百丁,居址无定。

    全茗州

    本州地僻民稀,民无定籍,俱系招耕,住去无常,原无户口。

    佶伦州

    本州斗大一区,山林险要,土民从无版籍,烟丁绝少,民不满百,并无编设户口丁徭,原无定在《龙英州》。

    本州土司,例无编丁,亦无编立户口。

    都结州

    本州民无版籍,并无编列,户口丁徭,山多田少,民无定居。

    崇善县

    原额编“人丁” 二千二百八十一丁,内除优免乡

    官、举、贡、生员等役八十八丁,例免四差;后奉文不准优免,征银充饷,归民同编。

    每丁编银三钱二分六釐零。

    除荒外,实征人丁一千三百九十二丁,该银四百五十四两零二分七釐零。

    罗阳县

    本县土司,例不编丁,并无编立户口。

    万承州

    皇清康熙十二年,户三百二十一,口二千九百一十。

    五、土官户一,民户三百一十五,铺户五

    太平府田赋考        府志

    本府

    “实征官民田地、塘共地” ,康熙二十二年地六百六十三顷七十五亩七分五釐有奇。

    地银并附征地利银,共五千六百三十一两七钱一分零。

    地粮三千三百八十三石三斗四升有奇,本色正、耗共米三百八十四石六斗一升六合有奇。

    丁四千九百八十四丁

    丁银一千零四十一两二钱一分有奇。

    通共地丁银粮并附征银,共六千六百七十二两九钱二分一厘有奇。

    本府所属流土州县官民田地塘及民田共税六百七十三顷八十二亩二分二釐零。

    夏秋民粮共米、三千八百五十七石八斗二升三合零

    内征:本色米三百七十六石八斗二升六合零,外耗米七石七斗九升。共征“丁编地亩折粮、四差、屯粮” 等项,共银六千九百二十四两五钱三分零。

    养利州

    实征“官民田地、塘共地” ,康熙二十二年地三十顷零七十亩四分七釐有奇。

    地银一千一百二十三两七钱三分八釐有奇。地粮一百五十三石五斗二升三合有奇。原额官民田、地、塘共税三十顷零七十亩零四分七釐八毫零。

    原编秋粮米一百五十三石五斗二升三合零,内除旱瘠官学等米三石七斗零三合有奇,不编四差,又征回旧例优免绅衿吏典等米四石六斗五升。今实编一百四十九石八斗二升零。每亩征地亩银九釐,共该银二十七两六钱三分四釐三毫有零。

    每石征“里甲均徭驿传兵款四差” 银六两八钱零三釐三毫有奇,共该银九百八十七两六钱四分六釐六毫有奇。

    每石征水脚铺垫银四毫零,共该银六分零九丝。

    每石折征粮银五钱,共该银七十六两七钱六分一厘九毫有奇。

    《通》共征地亩四差,水脚折粮共银一千一百二十三两七钱三分八釐六毫有奇。

    左州

    实征官民田地、塘共地,康熙二十二年地四十九顷零五亩九分四釐有奇。

    地银一千一百六十三两四钱六分五釐有奇。地粮二百四十五石二斗九升七合有奇。中则地,共税四十九顷零五亩九分四釐零。每亩征地亩四差,水脚铺垫共银二钱一分二釐二毫有奇,共银一千零四十一两零八分七釐一毫有奇。每亩陞科米五升。

    该折色米二百四十五石二斗九升七合零,每石折征粮银四钱八分八釐零,折簟银一分,共折粮折簟银一百二十二两三钱七分八釐七毫零,全熟。

    永康州

    “实征官民田地、塘共地” ,康熙二十二年地二十六顷六十一亩六分。

    地银七百五十六两六钱零七釐有奇。

    《地粮》、一百三十三石零八升。

    《额税》二十六顷十一亩六分。俱作中则起科。每亩科米五升

    额征折色粮米、一百三十三石零八升

    递年额编起运银三百五十七两一钱零三釐三毫零。

    存留银三百九十九两五钱零四釐。

    共额征银七百五十六两六钱零六釐三毫零。遇闰之年,加银五十九两二钱六分四釐六毫零。原无本色米石,亦无屯税、盐课等项。

    太平州

    “实征官民田地、塘共地” ,康熙二十二年地四十七顷八十亩。

    《地银》二百三十四两六钱八分零一毫有奇。秋粮米二百三十九石

    本州土司向来钱粮,田无顷亩。《全书》额编:夏秋粮米二百三十九石,每石折银七钱,又折簟银二两三钱零外,岁派六十四两九钱零。

    通共征银二百三十四两六钱零。递年遵照原额,完解本府支给俸役等项外,朝觐贡马二匹,每匹折银一十二两,共银二十四两,俱系三年一征,完解本府投纳,转解赴司汇解。

    安平州

    康熙二十二年,实征官民田地塘共地一十八顷一十四亩。

    地银一百九十七两零三分四釐有奇。

    《地粮》一百九十三石七斗零九合。

    本州田无顷亩,夏税粮米一百九十石零。内本色改议折米四十石零,每石折银五钱;折色米一百五十石零,每石折银七钱。

    外加耗米二石零,该银一两零。

    实征银折银一百二十六两四钱零,折簟银一两九钱外,岁派银六十八两零。

    通共征银一百九十七两零,递年按额完解赴本府转解充饷外,朝觐贡马二匹,每匹折银十二两,共银二十四两,俱系三年一征,解府转解藩司汇解。

    茗盈州

    康熙二十二年,实征官民田地、塘共地二十顷零六十亩。

    地银九十七两零一分五釐有奇。

    地粮一百零三石

    土州田无顷亩。按《全书》额编,夏秋粮米一百零三石。每石折银七钱,又折簟银一两零三分外,岁派银二十三两八钱零。

    通共折征银九十七两零,递年俱系照额完解赴本府转解充饷并给俸役外,朝觐贡马一匹折银一十二两,例系三年一征,解赴本府转解布政司汇解。

    结安州

    康熙二十二年,实征官民田地塘共地一十五顷六十九亩二分。

    地银八十九两一钱二分八釐有奇。

    《地粮》,七十八石四斗六升。

    本州田无顷亩,大半旱瘠。《全书》额编:夏秋粮米七十八石四斗六升。

    每石折征银七钱,实征折粮银五十四两九钱二分二釐。

    折征簟银七钱八分四釐。

    外加岁派银三十三两四钱二分二釐零,通共征银八十九两一钱二分八釐。递年照额完解赴本府支解外,朝觐贡马一匹折银一十二两,例系三年一征,解赴本府,给文转解布政司汇解。

    全茗州

    康熙二十二年,实征官民田地塘共地三十四顷零八亩。

    地银一百零九两四钱八分五釐有奇。

    《地粮》、一百二十石零四升。

    原额官民田塘共税二十四顷零八亩正例科每亩米五升。

    《原编》秋粮一百二十石零四斗。例征折色,每石折银七钱

    实征折粮银八十四两二钱八分,折簟银一两二钱零四釐。

    外岁派银二十四两零一厘零,通共银一百零九两四钱八分五釐零。

    佶伦州

    康熙二十二年,实征官民田地塘共地三十四顷零三亩。

    《地银》一百一十五两三钱七分三釐有奇。地粮一百二十石零一斗五升。

    本州旱瘠山田,田无顷亩。《全书》额编。夏秋粮米一百二十石零一斗五升。

    每石折银七钱,实征折粮银八十四两一钱零,折簟银一两二钱零。

    外岁派银三十两零六分六釐零。

    通共征银一百一十五两三钱七分三釐零,每年照额解府支解外,朝觐贡马一匹折银一十二两,原系三年一征,解府给文转解布政司汇解。

    龙英州

    康熙二十二年,实征官民田地塘共地七十五顷一十五亩。

    《地银》三百二十九两四钱八分二釐零。

    《地粮》、三百七十五石七斗五升

    本州田无顷亩,实征行粮折簟并岁派共银三百二十九两四钱八分二釐零,遇闰加银二十五两零七分五釐。外朝觐贡马二匹,每匹折征银十二两,外加水脚银七钱二分。

    大朝贴黄纸张工墨银三两,吏目柴马银四十四两。皂隶二名,马一匹,夫一名,俱有官方,征《都结州》

    康熙二十二年,实征官民田地塘共地一十九顷六十五亩五分。

    地银一百零二两八钱二分九釐有奇。

    《地粮》九十八石二斗七升五合。

    本州土司荒瘠山田,原无顷亩,《全书》额编,夏秋粮米九十八石二斗七升零。

    每石折征银七钱,实征折粮银六十八两七钱九分二釐零。

    《折簟》银九钱八分二釐零。

    外岁添银三十三两五分零。

    通共实征银一百零二两八钱二分九釐零,每年照数征完解府支解外,朝觐贡马一匹折银一十二两,例系三年一征,解府转解布政司汇解。

    崇善县

    “实征官民田地、塘共地” ,康熙二十二年地四十四顷二十亩零五分。

    地银并附征地利,共银二百一十五两六钱七分五釐零。

    本色米二百二十一石零二升六合有奇。额设官民田塘共税四十四顷二十亩零五分三釐有奇。每亩陞科本色米五升

    该夏税秋粮二百二十一石零二升六合有奇。内夏税一十四顷九十八亩二分五釐有奇,该米七十四石九斗一升二合有零。止纳本色。例不编差。每亩征地亩银九釐。

    该银一十三两四钱八分四釐有奇。

    《秋粮税》二十九顷二十二亩二分八釐;

    该米一百四十六石一斗一升四合。每亩征地亩银四差,铺垫、水脚共银六分三釐零。

    该银一百八十四两一钱九分有奇。

    一、附征地利银一十八两,全熟。

    一本府千户所奉文“归县带征” 原额田塘共税一十顷零六亩四分七釐零。每亩陞科米五升。该粮米五百零三石二斗三升五合有奇。每石折征银五钱。

    共银二百五十一两六钱一分七釐。

    实征丁粮等项银,共九百二十一两三钱二分零六毫有奇。

    外全茗土州协济银五十九两四钱正。

    罗阳县

    康熙二十二年,实征官民田地塘共地二十四顷。

    地银二十六两五钱五分六釐有奇。

    《地粮》本色米、一百六十三石五斗九升。

    额征田塘二十四顷,每亩科米六升四合零,实编夏秋粮米一百五十五石八斗,外加耗米七石七斗九升。

    《折簟》银一两五钱五分八釐。

    外岁派起运、存留二项银二十六两五钱五分六釐。遇闰之年,加银一两六钱四分三釐零。外贡马一匹,折银一十二两,外加水脚银三钱六分。例系三年一征,解府转解布政使汇解。大朝年贴黄纸张工墨银一两。典史柴马银三十二两。土皂二名,马一匹,夫一名,俱有官方征。万承州

    康熙二十二年,实征官民田地、塘共地一百顷零四十亩。

    地银三百九十六两零八分四釐有奇。

    《地粮》、五百零八石二斗五升

    本州田无顷亩,额纳秋粮五百石,夏税二石。内田少不足,将陆地折算一半。

    额派银一十六两七钱二分六釐。

    附盐税

    本府原无额引,于康熙三年新定经制,将崇、左二州县按引派销盐引共一百二十八道七分零,该盐一千八百零一包,一百二十二斤一十四两七钱。

    崇善县

    本县原“经制额引” 三十五道八分,该盐五百零一包三十斤。

    太平府风俗考        府志

    本府

    城厢内外,男女衣服饮食,略与中州相同。至各流土乡村,狼民杂处。所居架木为巢,短衣长裙,用布包头。三月,男女唱歌,互相答和,以兆丰年。至吉凶葬祭,好鸣铜鼓吹匏。会众必击舂堂。尚卜重鬼神。疾病不食药饵,惟用火灸及设牲巫觋。

    养利州

    风俗椎鲁,土民皆汉时从征者之后。昔为狼兵,不无鄙陋。自改流以来,更化云久。饮食居处,颇类华风,独地近交趾。山多岚瘴,寒暑不时,黄茅毒气,触之易以伤人。而土俗犹架木以居,席地而食。妇人短衫长裙,衣缝两截,男子冠帽,贫者尺布缠头。惟知耕凿,不事商贾。婚姻以槟榔生畜为礼。丧用鼓乐,吊赙设祭亭。病鲜求医,专信巫觋。至三月踏青,男女唱歌互答,以为丰年。《左州》

    椎髻蛮音,衣冠不正,饮食亦殊。多处山峒,以强凌弱。一言不顺,父子相仇。婚姻歌唱,踏青为媒;病用巫祝,丧用乐歌。土俗则然。左地荒残,取茅为屋,架栏以居,席地而坐,杵臼为舂,截竹为筒。《永康州》。

    民愚而朴,衣鹑结,食粗鄙。婚姻嫁娶,以猪羊槟榔为重,丧葬用调乐歌。岁时月节,交际亲朋,壶酒碗殽,以为盛筵。妇女出往,墟场贸易,酒米蔬菜之类。

    太平州

    本邑僻处荒陬,附近流土州县,民多愚朴,但知耕种、不识商贾。惟州场距府百里,近来声教颇通,官族争先慕义,俱皆延师教读。至今文字礼义颇与汉地比。即间有一、二流寓,亦皆相率向化,彬彬为善。至于村庄人物,男耕女种,裹头赤足,长裙短衣,病惟祭鬼,不失古制。土司、土民,风俗无殊。

    安平州风俗无考

    茗盈州

    本州偏僻土司,民多愚蠢,不事诗书,不知商贾。短衣长裙,包头跣足,男耕女种。婚姻以槟榔为重,疾病以祭鬼为常。土司风味大概相同。《结安州》。

    偏僻土司,民多椎鲁。《诗》《书》《礼》义无闻。婚姻尚早,歌唱送终。病不服药,惟祀鬼神。

    全茗州

    “土风” 习《尚方》之“养利” 州,略无同异。

    佶伦州

    土民多属愚朴,止知耕种山岭。鸟语鴂舌,不谙官语,不知《诗》书礼义,婚姻唱歌,病祀鬼神。斩木为巢,多聚岩穴。衣短裙长,包头露足。土司人物,习以成风。

    龙英州

    地僻民愚,不谙官语,不习《诗》《书》,惟知耕凿,能守王法。男女跣足,多以色布缠头。凡有婚姻,皆以酒肉为重。若遇饮食相招,则席地而坐其间。墟市贸易,男妇混杂无间。

    都结州

    本州山野愚民,不谙汉语,不知《诗》《书》礼义,惟有耕种山畚旱田而已。畏官法,无医药。男女蓬头跣足,类皆鸟音。婚姻唱歌,病信鬼神,饮食亦殊。崇善县风俗与府同。

    罗阳县

    土民朴陋,不谙官语,虽少习《诗》《书》,知守王法。然衣食粗鄙,婚姻嫁娶,酒肉为重;亲戚齐集,唱歌为乐。凶葬之礼,亲戚赠以酒米,则为厚仪。送至山所,饮食毕,各自散去。日夕,凡有好事,只以壶酒只鸡为贺。妇女朝暮,不论吉凶,皆用白布包头,墟场贸易,男女混杂,毫无嫌疑。

    万承州

    民性拙朴,节俭少讼,男耕女织,不谙商贾,多食芋粟,婚姻礼娶,病不服药,宁祀鬼神。

    太平府祠庙考        府志

    本府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壶关内。

    社稷坛 :“在城北。”

    邑厉坛 在城北一里

    城隍庙 :在府城内东北角。于。

    皇清康熙七年四月内被洪水淹没,尽倒“知府捐资。”

    发“崇善县厢老采买木料” ,渐次修复。

    关帝庙 :在府城内十字街。

    杜王庙 在西门城外

    旧县城隍庙 :在旧县,后迁治附郭,而庙祀犹存。邑之士民祈祷辄应。

    “伏波将军祠 ” 在府城外东大街。

    《三公祠 》、二祠俱春秋致祭

    班氏夫人祠 按《班氏夫人传》:神乃嵠峒世家女,常出兵助马伏波平二贼,故祀之。其庙有二,一在上郭,一在下郭,俱灵感异常。

    翁公祠 按《通志》:“在府北门内,明嘉靖间建,祀参政翁万达。”

    胡公祠 按《通志》:“在府城内城隍庙右,祀知府胡世宁。”

    养利州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南门城外。

    社稷坛 在治西一里

    厉坛 在治北二里

    城隍庙 :在城内东。前知州罗爵建,今知州杨家鼎重修。

    关帝庙 :在城内南。前知州罗爵建,今知州杨家鼎重修。

    元帝庙 在城内北。前知州王。建,今知州杨家鼎“重修。”

    叶公祠 在城内东,今废。

    土官祠 在旧州村,今废。

    左州

    风云雷雨山川坛

    社稷坛

    “邑厉坛 。” 以上皆春秋仲月上戊日致祭。城隍庙 :《在城》

    关帝庙 在城

    伏波庙 在城

    白龙庙 在模村,离城十里。

    永康州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城东郊外。

    社稷坛 在城

    邑厉坛 在城北郊外

    城隍庙 在城内

    大王庙 :“在城内。”

    土谷祠 在城内

    太平州祠庙无考

    安平州祠庙无考

    茗盈州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

    社稷坛 在城

    厉坛 在城北

    城隍庙 在州治右

    结安州祠庙无考

    全茗州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州城外。

    社稷坛 在城

    厉坛 在城外

    城隍庙 在州北

    元帝庙 在州南

    佶伦州祠庙无考

    龙英州

    城隍庙 在城内东

    北帝庙 在城外北

    华光庙 在城外东

    三官庙 在城外东北

    都结州祠庙无考

    崇善县祠庙无考

    罗阳县

    城隍庙 :在城东门内。

    万承州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州左。

    社稷坛 在州右

    邑厉坛 在城外

    城隍庙 “在州前左。”

    关帝庙 在州东

    雷坛庙 在州东

    真武庙 在州右

    伏波庙 在州右

    寺观附

    本府

    积庆寺 按《明一统志》:“在府治北,元天历中建,明洪武间重修。”

    弥陀寺 按《明一统志》:“在府城东北,元建,明时重修。”

    三清观 按《通志》,“在府治东。”

    元妙观 按《明一统志》:“在府城东北,元建,明永乐初修,寻毁,正统间重建。”

    观音庵   、真君庵   。《玉皇阁》。

    祝圣宫

    养利州寺观无考

    左州寺观无考

    永康州

    观音庵 :在城东门外。

    太平州寺观无考

    安平州寺观无考

    茗盈州寺观无考

    结安州寺观无考

    万承州

    观音寺 在香寿山

    三清观 按《明一统志》:“在州治前,元建,后毁,明宣德初重建。”

    全茗州寺观无考

    佶伦州寺观无考

    龙英州寺观无考

    罗阳县寺观无考

    都结州寺观无考

    崇善县寺观无考

    太平府驿递考      各州县志

    本府

    左江驿 在南城门外。按《县志》云:本县附郭冲繁,粮少丁稀,从无驿站。惟本府原设有左江驿驿丞一员,一切过往勘合火牌,俱系本县动支,额编答应。

    冲登铺 在冲登村

    东关塘 、崩坎塘 二塘俱递送公文。

    养利州驿递无考

    左州驿递无考

    永康州

    自州城至省路一千三百馀里。

    至南宁府城路,一百二十里。

    至本府路二百里

    至隆安县城路,一百二十里。

    至本府万承土州路一百五十里。

    至本府“陀陵土” 县路六十里。

    至本府“罗阳土县” 路十里。州地介在偏隅,原未设立驿站塘铺。

    太平州

    州之东南,旧设有“勾山” 一站。先于明季《详奉》设立,递送本府往来公文,并无钱粮开销,非与流州县驿站可比,止拨村民轮流更递,递送公文而已。

    茗盈州

    按《州志》:“从无设立驿站差徭之例。”

    龙英州

    土司原未设立驿站,惟自立一铺司公馆,以为走递公文、往来差使歇宿之所。

    结安州驿递无考

    罗阳县

    土司,原未设立驿站,惟额设一铺司、公馆。铺司专供走递公文,公馆则为往来公差员役歇宿之便。

    万承州

    驿递红船一只,铺陈一副,岁额银共二十四两。全茗州驿递无考。

    太平府兵制考        通志

    本府

    新太城守营

    参将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内《拨防》《养利左州》官二员。

    设新太城守营兵

    步战兵二百零八名

    守兵四百八十七名

    共兵六百九十五名。内拨防《养利左州》共兵一百二十名。

    内与土兵分防府治上下冻、土州各隘。

    月共应支饷银七百九十九两。

    月共应支米二百零八石五升。

    官自备马十六匹

    春冬二季例,每匹月支谷一石二斗,每匹月支草四百二十斤

    夏秋二季例,每匹支马干银九钱。

    按《府志》:“本府城内原设新太参将一员,中军守备、千总各一员,统领官兵防守粮食,自行赴司请领回营,同本府及通判公同给散。又龙凭、馗纛二营,各设守备一员,统领经制官兵,扼守关隘,其粮食自行赴司请领回营,同思明土府同知会同给散。”

    养利州

    设分防汛

    左江镇拨贴防汛

    新太营拨分汛官一员

    “左江镇” 拨贴防汛官一员。

    新太营拨防守兵五十名。

    按《州志》:旧设守城兵三十名,粮系编内支,四边关隘则乡甲自行派守。额无耕兵,堡田

    左州

    设分防汛

    新太营拨分防官一员

    新太营拨防守兵五十名。

    按《州志》:原设经制把总一员,续奉撤回。至康熙十九年七月初九日夜,被逆陷城之后,奉拨新太营把总一员,带兵五十名,防守汛地。

    永康州

    原无设立防守官弁,至康熙十年,始拨步兵五十名驻防汛守。因州偏小,奉文撤回。

    太平州

    本州原属土司,并无设有官兵防守,境内又无设有分防弁兵。止旧设有流官吏目一员协理州务。

    茗盈州

    本州介在四州之腹,从无设有防守官兵,惟旧设“流官吏目一员协理州务。”

    全茗州

    原额奉调南关护贡土兵四十四名;及遇丑、未辰戍年,额设土兵十二名,差目押赴本府投点支拨守城。

    万承州

    原额兵一百六十五名。后奉通例核减外,又于康熙二十年接贡奉道府实调目兵一百名。

    太平府物产考        府志

    府总

    本府地介偏隅,山多田少,地瘠民稀。除稻谷蔬菜、瓜茄外,别无所产。至于果木、竹树、花卉、禽鸟,以及药材等物,所产亦复无几。今取其一二,聊可纪载者,录之以备观览。

    苦竹 :《土人》村寨多种围,以防夜盗。

    茅竹 :即芭芒,土人取以撘盖茅屋。

    长麻 土人:绩织布以为夏衣。茶辣, 土人取以疗腹疾,即吴茱茰。断肠草。 其干成藤,其叶似蒌,多盘生路旁,食之即时断肠而死,故愚者常服以图赖。用狗屎调水灌下,令其吐出即愈。

    锦地罗   土。苏木   。《金汗木》。

    塞住药   抗药    乌蛇。

    艻:竹    、木棉    。刺桐,芭蕉    。《鹧鸪鸟》。

    考证

    太平府古迹考        通志

    本府

    黄巢故城 ,在府东二里。四山环匝,皆石壁峭立。中凿石为门,下阚江流,真天险也。黄巢兵败南奔,常屯驻于此。

    太平路旧治 在府东一百里。明正德十九年,黄英衍议,始迁路治于此,遗址尚存。

    “伏波铜鼓 ” 在城隍庙。相传马援所置。

    古铜钟 ,上纪乾和四年辛亥铸于东禅院。今考《两汉纪年》,只有“健和” ,无乾和,岂乾健二字,古人通用之耶?

    银窖山 在府城东五十里。半山间有石峒,深入外,甃塞完密,相传为黄巢藏金处。

    钟楼 旧在安远街南,明正德十六年,知府邓炳改建于府治之左,炳自记。

    养利州

    上州 通域 “弄豆 ” 俱旧治,有《石磉》遗址。旧学 在城外北二里,万历二十七年,迁入城中。

    悬崖仙杖 在州治南五里。其山峭绝壁立,无人迹可到,中间横出,一杖长寻馀。相传经数十代,迄今不朽。赵天益诗云:“峭壁孤危丛树空,何仙遗杖挂崖中。云烟静处堪栖鹤,风雨来时欲化龙。远影独横秋正老,高标微映日初曈。若逢太乙持将去,应继当年照阁红。”

    《养山叠翠 》在治西三十里。峰头错列,独高诸峦。赵天益诗云:“一望嵯峨入碧端,青青秀色雾云盘。障边十里浑无缺,更孕灵精作大观。” 《利水流清 》在州治西。绕城而流,即通利江。赵天益诗云:“潆洄条带欲朝宗,远历诸峦百涧通。莫道秋来空贮月,桃花春浪起蛟龙。”

    散花仙岛 在州治西三十里。其岭广阔,多花木。赵天益诗云:“仙人归去杳无期,最恨当年没识知。花散尽埋幽径里,至今空见草离离。” 武阳灵坛 在州治东三里。孤峰独立,四面水绕。山下有雷坛,遇旱祷之辄应。赵天益诗云:“擎天一柱拥边州,气蹙东隅势自遒。白兔峰头云并郁,绿萝阴下水频流。障回夕照移千壑” ,春泻嬴波沃万畴。自有巨灵能作惠,不教《寒地》泣无秋。

    金印奇峰 在州治西二十里。平地突起孤峰,状如金印。岩内空阔,玲珑穿透,可备游观。知州许时谦诗云:“一颗原从化鹤来,俨然造物为谁开。紫泥色带花中露,丹篆文留石上苔。应助伯仁金系肘,更催郭隗马登台。山灵已改前头事,会看风云接汉才。” 又锺裔诗云:“满目奇峰万壑妍,浑成金印最超然。但教永镇边” 城在,安用累累肘后悬。

    观音峭 :在治东三里。贡生袁必登诗云:“头头皆是道,乐处更为天。岁去松常老,春来花正妍。自有参元镜,何须觅坐禅。东林能悟偈,恍在虎溪前。”

    弄月镜 在州治东三里,附观音岩之右。高数丈馀,上平下圆,可坐数十人。三月内士女常登之。张琴有诗云:“宝鉴何年掷碧坡,幻成一片石嵯峨。不教美女临红粉,惟许高人待素娥。两水合围烟袅娜,万山遥影树婆娑。醉昏尤爱归来路,长带钟声过薜萝。”

    《无怀古石 》:在州治。江村离城十五里,孤峰如笋,石中空阔幽静。

    萃绿台 在城外西。知州许时谦建,今废址犹存。《诗》云:“吏事边城少,探幽得自吟。构亭依古岸,伴客憩浓阴。金印山隆座,龙英水绕林。溪声风里细,日夜有鸣琴。”

    观鱼亭 在城外西。知州许时谦建,今废址犹存。《诗》云:“地偏心愈远,临眺在幽遐。石白非关雪,云深不碍花。残题惟落日,感事总朝华。鱼乐安知我,秋风自忆家。”

    “簪花” 亭 在城东门外,今废。

    接官亭 在治南五里,今废。

    左州

    金山雨霁 在州治西北里许。平地突出二石,壁立数仞,高峰错峙,怪石横列。前有通幽小岩峒,迂回,天日不蔽,远望之真若画图。知州邓体静始辟一峒天,镌“金山” 字于岩之阳,构亭于上。又砌石通路,以便登眺。逾铁桥,入石门,乃达亭所。后有流霞诸峰最高,登之则八表在目,双青独秀,诸峰环拱,雨过绿林,黛石点染,允为奇观。今则无亭,止有观音殿上下二间。

    《银瓮晴霞 》在新村南山,临长江,削壁绚彩,如人马旌旗之状,晴霞掩映,仿佛仙境,江山胜景。

    《云岩旷遇 》在城西南二十里落城村。四面平畴,一峰拥峙。有石岩二层,虚明高朗。峒门五所,多云物花彩之象。小峒有白石卧窝一座,岩高远眺,真奇观也。每岁春三月三日,四处乡男妇游玩于此,列坐田塍歌唱土音往返酬答,声动原野,至暮各还。

    博感奇观 在咘亮村,离州城东南八里。一水中流,奇石峙列,曲水环绕,约有一里许,旁通山岩,皆可游览。

    南潭壁影 ,离州二里。高山联络,平地一石擎起,若龙头然。石下涌出源泉,四时不竭。

    桥江注润 在州前。发源自陀陵三清山,合诸水流经龙、光二村,环绕州治而南,至逐渌复转而北,又南流入于江左。州岁藉为利,所经诸村粮田皆其灌溉。

    《松岭游歌 》:即墨山岩,在州治南五里,中虚可容百人,曲折盘旋,巧致可观。每岁春三月三日,左人男妇各具酒馔,相聚于茅陂,唱歌和答,声动原野,至暮方还。

    岩淋龙伏 在模村,入岩十步即幽暗,古传“内有野龙潜伏。”

    万承州

    《香寿灵泉 》在香寿山。半山一泉,宽深三尺,水味清甘,汲之不尽,不汲亦不溢。古有飞来香炉一座,因设寺焉。

    华峰瑞沼 在州治右二里。水自洞出,流贯二莲池,山光水朗,其形如画。署有亭台,古传常结双莲。至今入夏,新荷冉冉,红白争奇,乃古今之瑞云。

    云门紫洞 ,在州前五里,有一石洞,外嶙峋,内开敞,云形绕结,仰看不厌。洞门北广南狭,为来往孔道。

    星潭穿壁 在州北六里许,接连九潭,潭圆如星,汇流山麓,穿山而出,水清涟漪,为鳞介聚处,渔歌不绝。

    翠壁潮泉 在州东二十里。山环绕翠,一峰居中,下一泉,宽深四尺馀,涨涝不流,亢旱不干。其水日或三潮、五潮、小潮、大潮,贯流一方田里。前有莲池,后有花果,中立亭台,为景中之绝胜者。《神湖遗迹 》在州治东五十里。古传一牛入村,村人杀而食之,惟一老妪不食,悬之门外。是夜风雨大作,村忽陷成湖,独留老妪之屋,一小路登岸,至今遗迹尚存或三五年。其湖自干成隙而下,有啐水声,长一十馀里,宽数里。此方难置田地枕隆安县界,即古廪塘。

    太平府并所属州县陵墓俱无考。

    太平府猺獞峒蛮考

    太祖洪武元年,土官黄英衍等内附。遣使诏谕两江溪峒官民。

    按《明外史土司传》:“洪武元年五月,征南将军廖永忠兵下广西左江太平府,土官黄英衍遣使赍印章诣平章杨璟降。八月,璟还,帝问广西黄岑二处边务,璟言:‘蛮獠性习顽犷,散则为民,聚则为盗,难以文治。当临之以兵,彼始畏服’。帝曰:‘蛮獠性习虽殊,然好生恶死之心未尝不同。若抚之以安靖,待之以诚,谕之以理,彼岂有不从化者哉’?” 十一月,遣中书照磨兰以权赍诏往谕广西左右两江溪峒官民曰:“朕惟武功以定天下,文德以化远人,此古先哲王威德并施,遐迩咸服者也。眷兹两江,地边南徼,风俗质朴。自唐、宋以来,黄、岑二氏代居其间,世乱则保境土,世治则修职贡,良由审时知几,故能若此。顷者朕命将南征,尔等不烦师旅,奉印来归,向慕之诚,良足嘉尚。今特遣使往谕,尔其克慎乃心,益懋厥职,宣布朕意,以安居民。” 以权至广西,镇抚彭宗、万户刘惟善以兵护送。以权将抵两江,会来宾峒人潘宗富寇掠杨家寨居民,以权谓宗等曰:“奉诏安民,今见贼不击,是放虎于山林也,何以庇民?” 乃督宗等击之,宗富败走,遂安辑其地,两江之民由是慑服。

    太平州,旧名瓠阳,为西原农峒地。洪武元年,土官李以忠纳土归附,授左州知州。

    镇远州,旧名“古陇。” 洪武初,赵胜昌归附,世袭知州。

    茗盈州,洪武初,土官李铁钉归附,世袭知州。安平州,旧名“安山” ,为西原农峒地。洪武初,土官李郭佑归附,世袭知州。

    思同州,旧名“永宁” ,为西原地。洪武元年,土官黄克嗣归附,世袭知州。

    养利州,洪武初,土官赵日泰归附,授知州。万承州,旧名万阳,洪武初,土官许郭安归附,授知州。

    全茗州,旧名“连冈” ,为西原地。洪武初,土官李添庆归附,授知州。

    结安州,旧名营周,为西原农峒地。洪武元年,土官张仕荣归附,授世袭知州。

    龙英州,旧名英山。洪武元年,土官李世贤归附,授世袭知州。

    佶伦州,旧名那兜,为西原农峒地。洪武二年,峒长冯万杰归附,授世袭知州。

    都结州土官,农姓。洪武初,内附,授世袭知州。上、下冻州,旧名“冻江” ,洪武元年,土官赵贴从归附,锡印,授世袭知州。

    左州,旧名左阳,土官黄姓。洪武初,黄胜爵归附,授知州。

    罗阳县,旧名“福利” ,陀陵县,旧名“骆陀。” 洪武初,土官黄宣、黄富归附,并授世袭知县。

    二年以左江土官黄英衍为太平府知府按《明外史土司传》:“二年七月,左江土官知府黄英衍遣使奉表贡马,乃改为太平府,以英衍为知府,许世袭。”

    宣宗宣德元年,崇善县赵暹反,总兵官顾兴祖平之。

    按《明外史土司传》:“宣德元年七月,崇善县土官知县赵暹谋广地界,遂招纳亡叛,攻破左州,执故土官,夺其印,大肆劫掠,占据村峒四十馀所,造火器,建旗号,称王署官,流劫州县。事闻,帝命总兵官顾兴祖会广西三司剿捕。兴祖等初招之不服,遣千户胡广领兵讨之,暹扼塞拒守,广进围之,绐出所夺各州印信,抚” 谕其胁从官民,复职归业。暹计穷,谋从间道遁。广谍知之,伏兵邀击,暹及其党皆就擒。时左州土官黄荣亦奏:“蛮人李圆英劫掠居民,伪称官爵,意图不轨,乞发兵剿捕。” 帝谓兵部曰:“蛮民愚犷,或挟私仇忿争戕杀来告者,必欲深致其罪,未可遽信。其令镇远侯并广西三司体实,先遣人招抚。如叛逆” 果彰,发兵未晚也。

    二年,百户许善有罪,伏诛。

    按《明外史土司传》:“初,善知崇善县赵暹谋逆,善旧与暹交,为之容隐。及总兵官遣善追暹,又受暹马十匹、银百两,故缓暹,冀图幸免。事觉,下御史鞫问,得实,斩之。是年四月,崇善县蛮赵嵩,左州蛮黄贵皆以谋叛伏诛。”

    宪宗成化八年,永康州土官杨雄杰反,寻伏诛。按《明外史土司传》:“永康州土官杨姓,成化八年,杨雄杰纠合峒贼二千馀人,入宣化县劫掠,且伪署官职,总兵官赵辅等擒诛之。”

    太平府部艺文一

    《太平府学记》
    明·丘浚

    “国家受天休命,克相上帝,以治以教,际天所覆之地, 凡具人形居地之上者,咸有以安其生,复其性。”广西 左右两江,在岭峤以南之极处,唐宋已来,固已州县 之。然至今其守宰犹袭用其土官,学校,尚未遑立,惟 太平一府,其守特出朝命常调,且立学设官,俾以教 焉。两江州郡,前此所未有也。成化丙申,番禺何侯楚 英来知府事,慨然以教化为意。凡可以为一郡之人 变化其习、奠安其居者,无乎不用其心,大要欲其民 风土俗一旦与中土等彝。任未期年,政行化施,民猺 胥役。乃与其佐同知韩廷域、通判蔡颙、推官陈宣等 谋曰:“左右两江皆无学,而吾太平独有学;太平之支 郡属邑皆无学,而独府有学,是则兹”学之建,其标准 之所示者广、风化之所及者众,非内地他学校比也。 弦歌俎豆之地,师生之所莅止、民人之所瞻仰,为政 首务,莫此为急。乃鸠工庀材,重加修葺;规制宏壮、藻 饰华丽,视旧盖有加焉。既成,适生员陈鼎、赵驰应、贡春官、教授罗顺具事迹以记来征。惟天在上,其形穹 然而下覆乎地;地所“至之处,极乎海而止。”凡在寰海 之内,莫非天王之地。惟其化之所及者有先后,故其 人之归化者有迟速。苟有介然蹊径可通,圣人在上, 推其教化而驯及之,则无有不可化之理。原夫二帝 三王之盛,其所治之地,四方相距亦不甚远,观成周 之故疆,而质以后世之职方可见也。洛阳为王城,而 皋落氏、陆浑戎密迩乎其境,东之蔡、牟、介、莒,皆彝地 也。淮南为郡,舒、徐西戎,河北真定中山之境,乃鲜虞 肥鼓国河东之域,而有赤狄甲氏。此外荆楚、吴、越、闽、 蜀,又皆在荒服之远,中国所有者,仅宋、晋、齐、鲁、卫、郑, 通不过今数十郡焉耳。自时厥后,疆界日拓而远,向 之荆楚、吴、越、闽、蜀,遂皆为内地,其声名文物之盛,顾 若反有浮于宋、晋、齐、鲁、卫、郑之旧者。盖天旋地转,气 运随之而迁移,则夫左右两江之间,其转移通变之 机,安知其不本于今日兹学之设乎?何侯虽于一郡 立学,然所关系甚大而远。后之继侯芳躅,以治以教 于兹者,尚当体侯之心,汲汲然皆以教化为心。而士 之生于兹地,受侯之教养者,皆从事于学,孜孜不已。 与凡支属之邑,接地之壤,闻其风者,相与感发慕好 学。周公、仲尼之道,亦如今日荆、楚、吴、越、闽、蜀之区,出 而与北方之士相后先,其将自此始耶?何侯兴此学, 其关系之大且远如此,不专为一郡也,其不负圣天 子所委任而克相之,于是乎见焉。

    《养利州公堂记》
    姚镆

    养利州,故土司也。宣德初,土酋以僭逆诛,铨流官同 知、判官、吏目以理州事者已五十馀年。成化间,郡守 韩廷佐复言其非便,于是再为更定,去同判,设知州 以治之,又二十馀年。然其俗本彝,而流官至此亦复 彝之,故官与民恒相诟而不能以相适,况欲有所改 于其俗乎?今罗侯爵既得命来视州事,始以慈惠抚 民,民用帖服。三年益浃悦,乃告其众曰:“吾命吏也,若 州仪观不备,岂我国家设州分治意哉?吾与若更新 之,可乎?”皆曰“然。”于是官出其赢,民输其有,征匠僦工 乃即其土之高爽者为厅,厅后为堂,厅左右为库、为 室,厅前为楼、为门,临莅有所,燕休有次,而昼夜出入 有禁,凛乎公府之规矣。继又即其便近者为“申明亭” 以饰里闾,为社学以教子弟,为公馆以属四方之宾 客。取其幽旷静洁者,为城隍庙、为山川、社稷、州厉三 坛,尸而祝之,以严祠宇。向无城,为之垣,其四周而复 为门,所以固保障也。城之外有水五,悍急不可渡,为 之杠梁其上,而或构亭为望,所以利济涉也。夫以荒 墟断落之萧条,瘴露“江涛之迷恶,而能月修岁葺,悉 去其陋。一旦使官有宁处,神有恒栖,居者有固守,行 者有夷途”,侯于是州亦勤劳哉!况其所为民者,复知 巾履以为装,通书写以为业,人物渐向华风,是又皆 侯训教所及也,侯则诚贤矣。夫。昔之潮与柳,皆古蛮 彝。潮得一韩昌黎变之,养士治民,俱有成法,而其俗 始笃于文。行柳得一柳子厚为之,凡城郭巷道皆治, 而其民亦始乐生兴事。然则天下之俗,成乎其人亦 多矣。使先此为守,而皆若侯之今日,则其效当不止 是。使他州之为牧,而皆若侯之为心,则其可感而化 者,又岂养利之民为然哉?顾因循玩愒,往往一遇其 所难而遂却足自废,可叹也矣。侯字德器,江西吉水 名家;尝训于吾慈:“有善教慈之人,至今爱慕之。”予亦 辱侯之教,而爱慕则尤深焉。阔别十年馀,偶以宦途 相值,方幸有会于侯,而又喜侯之能于其政也。故为 书其概,以归之土人,俾镌诸石。

    太平府部艺文二

    《永济桥》
    明·曾贯

    万里晴光横。《𬟽》,一江云影动鼋鼍。功成甃玉非鞭 石,务重捐金为伐柯。彤管未题仙井柱。绿烟先奏渭 桥歌。临流酌酒思元凯,犹愧前朝宠赉多。

    《会仙岩》
    李明峦

    不解仙流第几邦,洞门高敞碧云窗。无声《梵乐》神犹 在,脱化天龙骨已降。风入竹林敲木铎,月来萝薜挂 银缸。登临欲驭摩空鹤,假我何年翮一双。

    《仙岩夜月》
    何士廉

    尘世难逢葛稚川,偶然来此踏芝田。仙人留此闲巢 窟,神力剜成小洞天。石暖犹疑丹火伏,草芳长藉白 云眠。尚馀一片青瑶碣,待我题诗照万年。

    《紫霞洞》
    何沾

    得得寻春上翠微,春风吹绽好花枝。饮残百日千杯 酒,战罢黄昏数局棋。天外云山堪著目,洞中猿鸟莫 须疑。明朝看尽龙阳景,还借僧家住几时。

    ===
    《悬崖》
    赵天益
    ===峭壁孤危丛树空,何仙遗杖挂崖中。云烟静处堪栖

    鹤,风雨来时欲化龙。远影独横秋正老,高标微映日 初曈。若逢太乙持归去,应继当年照阁红。

    《养山》
    前人

    一望嵯峨入碧端,青青秀色雾云盘。障边十里浑无 缺,更孕精灵作大观。

    《利水》
    前人

    潆洄条带欲朝宗,远历诸蛮百涧通。莫道秋来空贮 月,桃花春浪起蛟龙。

    《仙岛》
    前人

    仙人归去杳无期,最恨当年少识知。花散尽埋幽径 里,至今空见草离离。

    《灵坛》
    前人

    擎天一柱拥边州,气蹙东隅势自遒。白兔峰头云并 郁,绿萝阴下水频流。障回夕照移千壑,春泻赢波沃 万畴。自有巨灵能作惠,不教寒地泣无秋。

    《金印峰》
    许时谦

    一颗原从化鹤来,俨然造物为谁开。紫泥色带花中 露,丹篆文留石上苔。应助伯仁金系肘,更催郭隗马 登台。山灵已改从前事,会看风云接汉才。

    《萃绿台》
    前人

    吏事边城少,探幽得自吟。构亭依古岸,伴客憩浓阴。 金印山隆座,龙英水绕林。溪声风里细,日夜有鸣琴。

    《观鱼亭》
    前人

    地偏心愈远,临眺在幽遐。“石白非关雪,云深不碍花。” 残题惟“落日,感事总朝华。”“鱼乐安知我,秋风自忆家。”

    太平府部纪事

    《唐书》:“武德初,李靖以平萧铣功,封永康县公,检校荆 州刺史,度岭分道招慰,冯盎等皆以子弟来谒,南方 悉定,裁量款数,承制补官,得郡凡九十六万馀户,诏 书劳勉。”

    《宋史》:“徽宗即位,起黄庭坚知太平州。庭坚尝与赵挺 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 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除名。”

    《通志》:“曾翚以参政分司右江,以职业自树。太平府有 永乐中所积饷,征交者,岁苦校覆,官至逮守者偿所 积,复坐之法,翚为奏罢其役,人甚德之。”

    正德间,守备刘琅恃逆阉刘瑾势,南卿以下严事之, 胡世宁独不为礼。寻出知太平郡,属多土官,故相习 为戾,骜不庭谒太守,而守亦防猜不脱弛,情意益隔。 公至,以檄约如期至,传令其下,皆甲而入。凡所指谕, 中其机牙,固已缩汗严惮,终不敢以货产称“贽献。”越 翼日,公出临其营,观蛮长骑射,与款语,良久乃还。旧 以土官世及,辄展转索赂,公令土官生子,即闻府子 弟应世及者,年且十岁,朔望或有事调集,偕携之见 太守,为识年数、状貌,父兄有故,按籍为请官于朝,土 官大悦服。茗盈州李万盈,与全茗州许荣高仇杀二 十馀年,罗阳县黄景明争官占地二十馀年,至公始 平。太平州李璇拒命,公密檄龙英州赵元瑶讨之,生 得璇,所活几万人。郡势面腋阻江,而背独无限。公檄 营城北为壶关,万夫毕集,皆土官办增戍,其卜,民始 帖席。及遭丧去,士民思之,土人走送者数万。后公为 副使,发宁藩奸,为本兵进《十事要说》。

    宣德间,崇善县土官赵暹兴兵入寇,千户赵钦、郑忠 率军拒之。时见群鸦飞鸣于官军之上,贼弗战而退。 私询其党云:“尔兵既来,何以怯敌?”彼曰:“时见红袍神 于空中,群鸦导之,故怯而退。”识者以为有神助云。 太平府江北有会仙山,由丹流阁而上,悬崖百尺,石 洞区其半传为崔、莫二仙姑炼丹处。中有丹灶,灶顶 石蓬皆作金碧色,光彩灿然,云丹火熏烁也。灶后即 二仙卧所,头臂股胫两形毕现。深入石寸许,崖峭甚, 人罕蹑者。至必香楮默祷之,乃能缘焉。不则惟遥望 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