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525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五百二十五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五百二十五卷目录
贵阳府部汇考三
贵阳府田赋考二
贵阳府风俗考
贵阳府祠庙考〈寺观附〉
贵阳府驿递考
贵阳府兵制考
贵阳府物产考
贵阳府古迹考〈陵墓附〉
贵阳府峒蛮考
职方典第一千五百二十五卷
贵阳府部汇考三
贵阳府田赋考二 通志
修文县
原额、民屯田二万八千二百四十二亩五分四釐八毫九丝三忽
荒芜田四千一百八十二亩九分二釐四毫五丝三忽;
实在成熟田二万四千五十九亩六分二釐四毫四丝。
原额本色并豆折米五千四百五十六石二斗四升九合九勺四抄七撮四圭八粒三粟。荒田无征米一千四十八石六斗六升五合六勺九抄三撮二粒一粟。
实在有征本色并豆折米四千四百七石五斗八升四合二勺五抄四撮四圭六粒二粟原额全熟本色黄豆六十四石一斗二升五合;原额全熟本色荞二百三十四石七斗六升四合二勺八抄六撮。
原额岁用银二百二十三两七钱三分一厘一丝八忽。
《荒田》无征银二十五两九分九釐二毫一忽九微。
实在有征银一百九十八两六钱三分一厘八毫一丝六忽一微。
开州
原额、田二万一千九百八十六亩一分二釐七毫九丝五微四纤三尘。
荒芜田四千六百一十三亩六分一厘四毫七丝三忽七微二纤七尘一渺;
实在成熟田一万七千三百七十二亩六分一厘三毫一丝六忽八微一纤五尘九渺。
原额本色米二千八百五石八斗六升三合一勺三抄五撮八圭七粒。
荒田无征米八百二石二斗八升八合五勺九抄七撮五圭六粒五粟。
实在有征米二千三石五斗七升四合五勺三抄八撮三圭五粟。
原额折色米八百四十六石六斗二升九合五勺。该折色轻赍银三百五十两七钱八分四釐三毫九丝。
荒田无征折米一百二十九石六斗六升七合九勺五抄六撮五圭。
无征折色银五十四两四钱六分五毫四丝一忽七微二尘。
实在有征折色米七百一十六石九斗六升一合五勺四抄三撮五圭。
有征折色银二百九十六两三钱二分三釐八毫四丝八忽二微七尘。
原额《条编》银一百九十四两三钱四分六釐五毫五丝二纤四尘六渺。
《荒田》无征银二十五两二钱一厘四毫六丝一忽六微四尘。
实在有征银一百六十九两一钱四分五釐八丝八忽三微八纤四尘六渺。
原额马馆银二百五十九两八钱九分六釐五毫二丝七忽四微一纤九尘三渺。
荒田无征银四十三两四钱四分八釐九毫三忽九微五纤七渺。
实在有征银二百一十六两四钱四分七釐六毫二丝三忽五微一纤三尘六渺。
定番州
原额、本折田六万八千四百七十七亩三分七
釐九毫九丝九忽九微九纤九尘七渺。
荒芜田三万五千八百五十八亩八分四丝二忽五微六纤二尘四渺。
实在成熟田三万二千六百一十八亩五分七釐九毫五丝七忽四微三纤七尘三渺。
原额全征本色米一百四十二石二斗三升六合六勺九抄四撮七圭五粒五粟。
原额折色米三千九百一十一石五斗八升四合一勺二撮八圭八粒四粟。该折轻赍银一千九百五十五两七钱九分二釐五丝一忽四微四纤二尘。
荒田无征米二千一百二十四石二斗一升五合五勺一抄五撮五圭一粒,无征银一千六十二两一钱七釐七毫五丝七忽七微五纤五尘。实在有征米一千七百八十七石三斗六升八合五勺八抄七撮三圭七粒四粟,有征银八百九十三两六钱八分四釐二毫九丝三忽六微八纤七尘。
原额“全熟山土” 二十五亩。该全征本色荞二石五斗,折征米一石二斗五升
原额《条编》银二千七百一两五钱二分七釐六毫六丝五忽二微二纤三尘三渺。
荒田无征银一千三百六十二两一钱八分一厘一毫三丝一忽七纤九尘三渺。
实在有征银一千三百三十九两三钱四分六釐五毫三丝四忽一微四纤四尘。
原额马馆银一千一百四十七两六钱八分七釐七毫七丝四忽七微四纤四尘四渺。
《荒田》无征银六百五十三两一钱四分六釐四毫四丝六忽二微五纤三尘五渺。
实在有征银四百九十四两五钱四分一厘三毫二丝八忽四微九尘九渺。
广顺州
原额、田四万一千二百三十七亩
《荒芜田》三千七百四十八亩;
“《实在成熟》田” 三万七千四百八十九亩。
原额折色米一千三百六十三石七斗五升六合七勺三撮二圭六粒七粟。该折色例充马馆银六百八十一两八钱七分八釐三毫五丝一忽六微三纤三尘五渺。
荒田无征米一百二十三石九斗五升八合二抄三撮八圭六粒八粟。无征折色银六十一两九钱七分五釐四毫一丝一忽九微三纤四尘。实在有征米一千二百三十九石八斗五合八勺七抄九撮三圭九粒九粟。有征折色马馆银六百一十九两九钱二釐九毫三丝九忽六微九纤九尘五渺。
原额《条编》盐钞门摊户口食盐银一千三百四十两七钱五分四釐四毫一丝七忽二微四纤九渺。
《荒田》无征银一百二十一两七钱五分二釐四毫五丝九忽五微七纤九尘三渺。
实在有征银一千二百一十九两一厘九毫五丝七忽六微二纤五尘三渺。
府属官庄总数
原额官庄赈恤田三千一百四亩六分九釐二毫六丝四忽二微八纤四尘二渺。
荒芜田七百五十五亩二分八釐九毫四丝三忽二微二尘一渺;
实在成熟田二千三百四十九亩四分三毫二丝一忽六纤四尘一渺。
原额本色仓斗,租谷二千九十六石四升八合二抄八撮六圭三粒七粟。
荒田无征谷六百石八斗八升七合八抄六撮九圭六粒五粟。
实在有征谷一千四百九十五石一斗六升九勺四抄一撮六圭七粒二粟。
原额本色赈租仓米二百三十五石二斗三升五合七勺一抄七撮二圭八粒四粟。
荒田无征米一十六石八斗四升二合八勺五抄七撮一圭四粒二粟。
实在有征米二百一十八石三斗九升二合八勺五抄七撮一圭四粒二粟。
原额“全熟” 官庄折色仓斗米一十石四斗二升八合五勺七抄一撮四圭二粒八粟。
实折征银一十三两五钱。
原额修葺儒学及关城二庙田八十三亩,荒芜田一十一亩九分。
“实在成熟田” 七十一亩一分;
原额修葺银一十三两
《荒田》无征银一两八钱六分三釐八毫五丝五。
忽八微五尘
实在有征银一十一两一钱三分六釐一毫四丝四忽一微五尘。
原额、铺田一百二十五亩
荒芜田一十亩
实在熟田一百一十五亩,系铺兵自耕,准作口粮,原未起科。
府亲辖
原额官庄赈恤田三百四十二亩七分一厘四毫二丝八忽五微七纤一尘四渺。
荒芜田三十一亩
实在熟田三百一十一亩七分一厘四毫二丝八忽五微七纤一尘四渺。
原额本色仓斗租谷三百四石九斗二升八合五勺七抄一撮五圭一粒。
荒田无征谷三十一石
实在有征谷二百七十三石九斗二升八合五勺七抄一撮五圭一粒。
原额铺田八十一亩五分,系铺兵自耕,准作口粮。
贵筑县
原额赈恤田一千六百六十六亩三分四釐八毫七忽一微四纤二尘六渺。
荒芜田四百九十一亩九分四毫六丝六忽九微七尘四渺。
实在熟田一千一百七十四亩四分四釐三毫四丝一微七纤二尘二渺。
原额本色赈租仓斗谷一千三百二十七石六斗三升九合四勺五抄七撮一圭四粒二粟。本色赈租仓斗米一百三十七石八斗七升一合四勺二抄八撮五圭七粒一粟。
荒田无征谷四百二十八石二斗六升八合九抄一撮四圭三粒一粟。
无征米一十六石八斗四升二合八勺五抄七撮一圭四粒二粟。
实在有征谷八百九十九石三斗七升四勺六抄五撮七圭一粒一粟。
有征米一百二十一石二升八合五勺七抄一撮四圭二粒九粟。
龙里县
原额官庄赈田二百一十六亩七分一厘四毫二丝八忽五微七纤一尘。
荒芜田一百二十七亩六分二釐八毫五丝七忽一微四纤二尘六渺。
实在熟田八十九亩八釐五毫七丝一忽四微二纤八尘四渺。
原额本色赈租仓斗谷一百八石三斗五升七合一勺四抄二撮八圭五粒五粟。
荒田无征谷六十三石八斗一升四合二勺八抄五撮七圭一粒三粟。
贵定县
原额官庄赈田六百四十六亩六分一厘四毫五丝七忽一微四纤二尘三渺。
荒芜田五十三亩九分四毫七丝六忽二微五尘二渺。
实在熟田五百九十二亩七分九毫八丝八微九纤二尘三渺。
原额本色赈租仓斗谷一百七十二石五斗二升八合五勺七抄一撮四圭一粒七粟。
本色仓斗米八十五石八斗一升四合二勺八抄五撮七圭一粒三粟。
荒田无征谷二十六石九斗五升二合三勺八抄一撮二圭五粒。
实在有征谷一百四十五石五斗七升六合一勺九抄一圭七粟。
《全征》米八十五石八斗一升四合二勺八抄五撮七圭一粒三粟。
修文县
原额“全熟” 官庄赈田二十八亩八分五釐,该全征本色仓斗米一十一石五斗五升,原额铺田四十三亩五分。
广顺州
原额“全熟官庄赈田” 二十七亩。
该全征本色仓斗谷二十七石。
税课附
本府年额盐税银二千九百六两一钱六釐。遇闰年分,加征闰月盐税银、二百四十二两一钱七分五釐五毫。
年额杂税银二千六百一十一两八钱六分二釐三毫。
遇闰年分,加征闰月杂税银二百八两八钱四。
分二釐一毫
年额《牙帖》银六十七两。
开州用砂厂
年额解部水银四十八斤十两。
年额“水” 银一千二百二十斤八两二钱五分。每斤折价银五钱。
遇闰年分,加征闰月水银一百三十三斤九两五钱。
开州斗甫厂
年额水银九十五斤四两七钱五分。每斤折价银五钱。
遇闰年分,加征闰月水银一十斤五钱。
贵阳府风俗考 通志
府总
《旧志》:所辖彝人,种类非一,曰罗罗,曰宋家,曰蔡家,曰仲家,曰龙家,曰曾竹龙家,曰打牙犵狫,曰红犵狫,曰花犵狫,曰东苗,曰西苗,曰紫姜苗,曰卖爷苗,习俗各异。
诸姓旧皆浇邪之俗,今儒教渐兴,而冠婚丧祭之礼皆效慕中国,间有向意《诗》《书》,登科出仕者矣。
贵州宣慰司志“疾病,不识医药。”
被毡衫以为礼
《安抚司志》:“男子以白布裹额。”
“冠婚丧祭” ,颇效中华。
俗尚朴实敦礼教
谢东山《志》,“士秀而文,民知务本。”
沈思充志崇儒术重气节处者耻为污下之事仕者多著廉洁之称。
渐渍文明之化,“易兵戎” 为“城郭” ,变刁斗为“桑麻” ,“悃愊无华” ,至道尤易。礼崇文公不随彝俗,文教丕扬,人才辈出。
风气和平,土壤硗瘠。冬不祈寒,夏无盛暑。《郭子章黔记》。“民不喜争。士皆彬雅。”
寅日为虎场,卯日为兔场,丑日为牛场。是日军民客旅皆集其地,贸易有无。
父母死,男女皆以割发为孝。
贵阳府祠庙考 通志
本府。〈贵筑县附郭。〉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东一里。
社稷坛 在城西一里
厉坛 在城北隅
城隍庙 在治北
旗纛庙 在城北演武场内。
祝融庙 在新城内。明崇祯十四年,总督李若星建。
真武庙 在北门月城上。明万历九年建。
皇清顺治十八年,总督赵廷臣重修。
三官庙 :在府新城内。康熙四年,巡检罗绘锦建。
东岳庙 在城北,祀泰山神。
川主庙 在新城内,祀二郎神。明崇祯间蜀人建。
药王庙 :在城西南隅。康熙六年,都司张光焕建。
武侯祠 在南郭外。旧为忠烈祠。明万历间,改祀武侯。后复以祠为观音寺,而迁武侯祠于涵碧潭之东北,久而倾颓。
皇清康熙二十八年,巡抚田雯捐赀修之,并新其像。
侍以火济建两廊书院八间,取所录士读书其中,并馆谷焉。后建亭三楹,廊房二间,名之曰“又一草庐” ,以为课士之所。三十一年,布政使董安国重修之。
汉寿亭侯庙 在城中
忠烈庙 在府治左,祀唐忠臣南霁云。明正统间,按察使王宪题,赐额“忠烈” ,命有司春、秋祭之。阳明祠 在抚署东。明万历时建,时祀新建伯王守仁。
皇清康熙十二年,巡抚曹申吉重修。二十三年,巡抚
杨雍建重修。二十八年,巡抚田雯增修之。其后曰“后觉堂” ,堂前为合一亭,左为传习轩,命所录士读书其中。三十一年,巡抚卫既齐,复增修祠前两廊,集诸生肄业,并馆谷焉。
夏国公祠 在治南,明永乐间敕建,祀夏国公顾成,今毁。
四先生祠 在治北。明万历间建,祠新建伯王守仁、巡抚郭子章、江东之、巡按应朝卿。后毁,即其地建“忠烈祠。” 今并于东岳庙。
忠勋祠 在治东。明万历三十年建,祀监军佥事杨寅秋及讨播阵亡诸将士。
忠烈祠 旧在今东岳庙垣内,明崇祯二年建,祀巡抚王三善,以从征殉难副使岳具仰、总兵鲁钦、乡官汤师炎、田景猷、李绍忠,并大小文武官一百馀人从祀。明季贼毁。
万寿宫 在城北,康熙十九年建,祀许逊。文昌阁 在城东门月城上,明万历己酉年建,以培文风。
皇清康熙三年毁。八年,总督卞三元、甘文焜,巡抚佟
凤彩重建。三十一年,巡抚卫既齐、布政使董安国、按察使丹达礼、参政陆祚蕃、知府时腾蛟重修。
灵官阁 二一在府城向西;一在府新城内《龙里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社稷坛
厉坛
城隍庙
真武庙
汉寿亭侯庙 以上俱未载处所。
灵官阁 在县东一里许。
贵定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社稷坛
城隍庙
真武庙
汉寿亭侯庙
灵官阁 以上俱未载处所。
康太保祠 在县城北十里。祀宋康保裔,尝为高阳关都部署,死于军,为神显灵。麦新,天旱,祷雨立应。巡抚郭子章建祠,张鹤鸣重修。
王镇抚祠 在县城内仓左。祀镇抚王璧,以修城有功。
郭公祠 在县城内,明万历间建,祀巡抚郭子章。
张李祠 在县城北真武观左。祀总镇张彦芳、推官李若楠以歼苗捍御功。
修文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社稷坛
厉坛 :以上俱未载处所。
城隍庙 在县治左
汉寿亭侯庙 :在城内。
“灵官阁 ” ,未载处所。
开州
风云雷雨山川坛
社稷坛 、俱未载处所。
厉坛 在州北
城隍庙 在州东
汉寿亭侯庙
“灵官阁 ” 俱未载处所。
定番州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州南。
社稷坛 “在州西北隅。”
厉坛 在州北
城隍庙 在治左
汉寿亭侯庙
“灵官阁 ” 俱未载处所。
广顺州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城北。
社稷坛 在城西
厉坛 在治北隅
城隍庙 在治前
汉寿亭侯庙
“灵官阁 ” 俱未载处所。
寺观附
本府。〈贵筑县附郭。〉
大兴国寺 在城中。元至正间,庐陵贾人彭如玉建。明洪武二年,游僧南宗重修。万历三十年,寺僧法印走京请《大藏经》回,巡抚郭子章建阁贮之。南京谕德黄辉题曰“龙轮宝藏。” 后毁,复建。观音寺 ,在城南堤武侯祠旧址改建。
迎恩寺 在城南关
皇清康熙二年,参政徐弘业建。
东山寺 在城东东山上。明嘉靖间建。崇祯二
年重修
皇清康熙二十四年重修。
照壁山寺 在城北照壁山上。明崇祯九年,巡按冯晋卿建。
皇清康熙七年增修。
永祥寺 在城内西南隅,旧名“潮音。” 明成化太监郑忠重建,敕赐金额,后毁。
皇清康熙四年,总督卞三元、巡抚罗绘锦重修。《三十》
一年,巡抚卫既齐建义学于寺中。
通化寺 在洪边里,翠屏山。
马家寺 ,在城北三十里。明御史马文卿建。大兴寺 ,在城内东。明洪武中,以元“普庵堂” 改为寺。
万寿寺 在治南
大道观 在城中。元至正间建,旧志名“崇真。” 明洪武中重修,改今名。
龙里县
龙山寺 在城内
观音寺 在卫治东
紫虚道院 在卫城内东南。
贵定县
阳宝山寺 在城北,前后两寺为《一方名胜》。南山寺 ,明初建。
报恩寺 在城北
兴福寺 在城北,明永乐二年建。
开州
龙会寺 在城西
灵泉寺 在乖西司,元大德间,安抚司苟彬建。《广顺州》。
万寿寺 ,在城东,有明建文遗像。
修文县
定番州 俱未载
贵阳府驿递考 通志
本府。〈贵筑县附郭。〉
皇华驿 在省城内,上走威清,下走龙里。旧设驿丞一员管理,后裁,以贵州卫守备管理。康熙二十六年,改卫设县,以新贵、贵筑两县分半管理。新贵县归并,全以贵筑县管理。按贵州各驿于
皇清顺治十五年,每驿设官马五十匹、马夫二十五。
名,一切马价、草料、药饵、鞍屉、马夫工食及差使供给,俱于正项马馆秋粮内动支。康熙二十四年,巡抚慕天颜以驿站差使甚少,将龙里等驿裁去马五匹、马夫二名,实留马四十五匹、马夫二十三名,惟皇华驿马匹马夫仍旧。《皇华驿》驿费及供给共银四百六十七两六钱,马夫食米七十二石,马料谷七百二十石,折米三百六十石,每季补马八匹,每匹价银二十九两五、六钱不等,共银九百四十五两六钱。龙里等各驿驿费及供给共四百三十三两八钱四分。马夫食米六十六石二斗四升。每季补马七匹,每匹价银二十九两五、六钱不等,共银八百二十七两四钱;马料谷六百四十八石,折米三百二十四石。
《贵州》站 :在省城内,贵筑,知县管理。
按:“《贵州》各站,明时俱以卫所及站军扛抬。”
皇清顺治十五年,暂借“州县协夫运送饷鞘。”康熙八
年,总督甘文焜疏请“禁革扛抬协夫” ,永行禁止。每站雇募长夫一百名,运送饷鞘,每年支银五百四十两,小尽不扣,遇闰不增,每名月支食米三斗,小尽扣除,遇闰增给。行令各站,勒石垂久。十九年恢复,因递运浩繁,仍用协夫。二十四年,巡抚慕天颜复疏禁止,每站仍雇长夫一百名,上下一十八站,每夫月支工食银三钱六分。每站每年支银四百三十一两,共该银七千七百七十六两,遇闰照数增给,小尽不扣。每夫日支食米八合,十八站共该支米五千一百八十四石,小尽扣除,遇闰增给。今贵州各站一体雇募遵行。
阿江铺 铺兵四名
中火铺 铺兵四名
龙硐铺 铺兵二名
毕馆哨铺 :铺兵四名。
老鸦关太平哨 ,铺兵二名。
毛栗铺 铺兵二名
斑竹园铺 ,铺兵二名。以上七铺,贵筑县管理。按贵州通省铺兵,计原额五百六名,专供递送。
公文
皇清顺治十五年,每名日支食米一升。康熙九年,巡
抚佟凤彩疏请“照他省事例,每名日增给银二分。十九年恢复后,每名定为日支米一升、银一分,共岁额支银一千八百二十一两六钱,米一千八百二十一石六斗,遇闰加增银一百五十一两八钱,米一百五十一石八斗,小建截扣,永为定制。各铺一体遵行。”
龙里县
龙里驿 ,“上走省城,下走新添,本县知县管理。龙里站 ,本县知县管理。”
在城铺 铺兵四名
谷角铺 铺兵四名
高寨铺 铺兵四名
麻子铺 铺兵四名
陇耸铺 ,铺兵四名。以上五铺,本县管理。贵定县:
新添驿 “上走龙里,下走黄丝,本县管理。《新添站 》,本县管理。”
在城铺 铺兵五名
干溪铺 铺兵四名
瓮城铺 铺兵四名
新安铺 铺兵四名
岩头铺 ,铺兵四名。以上五铺,本县管理。馀各州县俱未载。
贵阳府兵制考 通志
府总
抚标二营,游击二员,守备二员,千总四员,把总八员。
抚标旧止护卫甲兵五十名,因总督移驻云南,新设左右二营,额兵一千五百名,驻札贵阳府城。
贵阳城守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
额兵九百名,康熙二十四年裁去三百名,现存六百名,驻札贵阳府,分防清镇县、开州、修文县巴香、息烽等处。
平伐营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
额兵二百八十名,驻札平伐司,分防贵定旧县谷穰寨各处地方。
新添营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
额兵二百八十名,驻札贵定县,分防新安、龙里县各处地方。
贵阳府物产考 通志
本府。〈贵筑县附郭。〉
“《真降》香 ” ,出深箐中,悬岩上,古藤所结,历岁久乃香。
刺竹 即竻竹,又名涩勒竹。《谱》曰:“笆竹有刺。其方者可作杖。”
筋竹 织壁编篱,皆可用,是处俱有。
梅 有红白数种,花时殊可赏玩。
桃 山桃之外,有绛桃,有碧桃,有芙蓉桃、核桃 ,壳薄而肉肥美,异于他省。
樱桃 实大而味甘,产于山者实细而微苦。木姜子 ,产深箐中,实如胡椒,味辛香,可佐餐。林檎 如苹果而差小。
《花红 》,树似西府海棠,实似林檎而小。
《杨梅 》紫者甜,白者酸。
《垂丝海棠 》:有大红、粉红二种。
杜鹃花 :俗名“映山红” ,五色者尤佳。
兰 出山谷间,开时香气馥郁,其色有黄、白、紫、碧数种。
菖蒲 :“叶形如剑,根可为药,九节者佳。” 所在皆有。
山药 出山谷中,土人斸地以取,味甚甘美。天门冬 是处皆有,甚肥大。
蕨 生遍地,白者为薇,紫者为蕨。善治之乃可食,根可滤为粉,俭岁赖以救饥。
前胡菜 遍生山麓间。春初吐叶,土人采以为羹,根即前胡也。
鸡葼 ,菌属。七月中生平地细草间,所生之下有蚁若蜂房状,又名《蚁夺》。土人偶遇之,取以蒸食,甚美。但不可多得,不如滇产之广。
刺梨 野生,干如蒺藜,花如酴醾,结实如小榴,有刺味酸。取其汁入蜜炼之,可以为膏。各郡俱有。越黔境乃无有重胎者。花甚艳,可艺为玩。杜鹃 春深始至,昼夜哀啼,口至流血不止。《华阳志》以为杜宇所化。又名子规。
锦鸡 产深山中,雌者如雉,雄者杂采葳蕤亦
禽中之有文者
鹧鸪 藏丛薄中,似鸡而小,啼声悲切,行人听之黯然。
马 旧出养龙坑,土人立柳坑畔,择牝马之贞者系之。当云雾晦冥时,有物蜿蜒上与马接,盖龙云。俟天色开霁,视马傍之沙有龙迹者,则马与龙遇,必产龙驹。明洪武时,夏明升曾得献之,今无有产者。
龙里县
茶 出东苗坡及阳宝山。土人制之无法,味不佳。近亦有采芽以造者,稍可供啜。
姜 性温而味辛辣。出大小谷陇二司。
贵定县
葛布 :旧出新添,土人采葛绩之甚粗,不如他省之精。
修文县
铁 产于县者最佳
开州
朱砂 出山杂土石中,土人穴洞深入,掘土出淘洗之,乃可得,用力甚艰。
水银 以朱砂熬炼而成。
定番州
紫草 可以染茜
广顺州
紫草 可以染茜
贵阳府古迹考 通志
本府。〈贵筑县附郭。〉
大万谷落总管府 宋开宝八年置,在城北一百二十里。明嘉靖间,移建于郡城内,今废。大罗州 在城南二里。元置,今废。
小罗县 ,在城西二里。元置,今废。
瓮蓬县 ,在城北四十里。元置,今为瓮蓬堡。中曹县 ,在城南十里。元置,今为中曹长官司。白纳县 ,在城南五十里。元置,今为白纳长官司。
三仙洞 在城东四十里翁若堡。中有三石座并列,旁有石盆仰盛岩溜,传为仙人洗头盆。铜鼓岩 在城东二里铜鼓山半有洞。
石田 去城二十五里,昔有士隐居于此,忽有道士从假牛,云“欲耕石田种玉。” 隐士与之。方耕,隐士妻来牵牛,道士怒,舍之去。至今石上耕犁之迹犹存。
仙迹石 在城北四十里牛矢屯上有人足迹,踵趾宛然。傍有亭曰“仙迹。” 今废。
仙篱 在城北八十里高岩上。相传,曾有黄冠结茅其间,至今篱存。
点易岩 在城东里许。郡人易贵,晚年创别业以读《易》。
忠节冈 在城南二里。郡人徐资战没,妻刘氏守节,既卒,合葬于此。有记。
避雨岩 :在城北里许。郡人谢三秀曾避雨于此,因题有“一啸空山避雨岩” 之句。
薛岩 在大南门外,郡人薛绍鲁故圃。岩壑有天然之致,今废为僧刹。
狮峰将台 在城西里许。明初,颍国公傅友德讲武于此。
观风台 在城南里许。明万历间建,亭其上,以镇水口。
读书台 在城北二里白岩山之半。郡人王训垒石凿池,旁植花卉,为读书之所,遗址尚存。洗马潭 在城北八十里。相传诸葛武侯南征时洗马于此。
宣慰司学 在东门内,今废。
旧贡院 在南门内,今为“贵阳营署。”
养龙坑 在县养龙司两山间,乃深池也,灵物潜其下。旧传土人于夏初植柳坑畔,择牝马系之。已而云雾晦冥,类有物与交,遂产龙驹。明洪武四年,伪夏明升隆献良马十,其一白者乃得之于此。首高九尺,长丈馀,不可控驭,诏囊沙四百斤压而调之,久渐驯习。后行夕月,礼于清凉山,乘之如蹑云,纤尘勿惊,赐名“飞越峰” ,且命绘图藏焉。
“万卷楼 ” :在城内,郡人易贵构以贮书。
扶摇阁 在城南永祥寺中。凭高览胜,目尽溪山。昔为登临之所,今废。
“都是春风楼 ” 在东山。明万历间建,今毁。甲秀楼 在城南堤下临涵碧潭,峻杰崔巍,为中流砥柱。明万历时巡抚江东之建,以培风水,后毁。
龙里县
龙里州 ,在城西。元置,隶八番,今废。
古陇耸平伐长官司 ,在城东十里。元置,隶新添葛蛮安抚司。今废。
贵定县
《贵定故城 》,未载处所。
《仙人迹 》,离县四十五里石上,足迹长尺馀,五指宛然。
铜鼓崖 ,在城南八十里,常有赤蛇蟠其上,将大雨辄鸣。
修文县
六广等处长官司 ,在县北四十里。
开州
乖西军民府 ,在城东六十里。元皇庆九年,以土官阿马知府事,佩金虎符。今为乖西长官司、定番州。
南宁州 ,在城南二十里。宋置为羁縻州,今废。定远府 ,在州南一百里。元置,领柔州等十州、朝宗等十一县,今废。
广顺州
古筑县 ,在城南一百里。元置,隶金筑府,今废。白云洞 ,在州东三十里。白云洞中一隙通天,光明内映,建文君避迹时处其中。
流米洞 ,在白云山罗永庵后岩畔。世传明建文君隐此,有米自洞流出供朝夕。及帝去,痴僧嫌其孔小,凿而大之,米遂绝。
跪井 在罗永庵前。明建文君隐此。山高无水,传有神龙为之涌泉,恒雨不溢,恒旸不涸。时双鲤出没其间,出则雨,没则晴,其应不爽。取水者必跪汲乃可得。
一宿洞 ,在从仁里。明建文君入白云山时,经此一宿,至今无蚊。
陵墓附
本府。〈贵筑县附郭。〉
何宣慰墓 ,逸其名,为八番顺元宣慰使,有善政,卒葬府城东一里。
宋阿重墓 大德间,有平宋隆济功,谥“忠宣” ,卒葬于府城北。
《十义友》墓 名不传。至元末,有义士十人,合力保境,卒葬于城北。
明孔文墓 先圣裔,洪武初,以知府谪贵州,卒,葬于新城“普定街后。”
顾成墓 ,镇远侯将军,葬于府城西门外法云庵后。
杨廉墓 宣德间,参议卒,葬于府城外“三柯林。” 徐节墓 在城南,嘉靖间都御史谕葬。
刘秉仁墓 在城东门外莲花塘。隆庆年间,巡抚郧阳都御史谕葬。
李时华墓 在城南,太仆寺卿,万历间谕葬。潘润民墓 在城北崆笼山。官云南左布政使。王尊德墓 在城东门外。官两广总督尚书许一德墓 在城东社坛。官云南按察使。吴淮墓 在城南八里坉。官郎中。
马文卿父墓 ,在城南观风台。
汤师顼墓 在犵狫寨。官知府。
贵阳府峒蛮考
明
“太祖洪武四年,霭翠与其同知宋钦来归。按《续文献通考》:霭翠之先火济者,蜀汉时,佐丞相亮南征,刊山通道,擒孟获有功,封罗甸王。唐阿佩、宋普贵、元阿画,皆以历代开国时纳土袭爵,居水西,号大鬼主。霭翠仕元四川行省左丞,兼顺元宣慰使。洪武四年,与其同知宋钦归附,高皇帝嘉之,以霭翠为贵州宣慰使” ,钦为宣慰同知,得各统所部,而霭翠兵独强盛,分四十八部,每部以大头目领之。
洪武十四年,宋钦妻刘氏入朝,诉都督马煜罪。按《明外史土司传》:“洪武十四年,宋钦死,妻刘淑贞随其子诚入朝,帝赐之米三十石,钞三百锭,又赐衣三袭,遣归。时霭翠亦死,妻奢香代袭,歆中朝赐,既不能无慕,而都督马煜方镇守其地,欲尽灭诸罗,代以流官,则以事挞香,欲激为兵端。诸罗果愤怒欲反,刘闻止之” ,为走诉京师。帝
既召问,令招香至,复赐刘《绮钞》以归。
洪武十七年,奢香来朝,帝令归抚诸罗。
按《明外史土司传》:“洪武十七年,奢香率所属来朝,并诉煜激变状,且愿效力开西鄙,世世保境。帝悦,赐香锦绮珠翠如意冠、金环袭衣以归,而召煜还,罪之。香遂开偏桥水东,以达乌蒙乌撒及容山草塘诸境,立龙场九驿。”
按《续文献通考》:都督马煜镇守贵州,以杀戮慑罗夷,罗夷畏之,号马阎王。霭翠死,奢香代立,煜欲尽灭诸罗郡县之。会奢香有小罪当勘,煜械致奢香,裸挞之,欲以激怒诸罗为兵衅。诸罗果勃勃欲反,时宋钦亦死,其妻刘氏多智,谓奢香部罗曰:“无哗,吾为汝诉天子,天子不听,反未晚也。” 诸罗乃已。刘氏遂𩙪驰见太祖白事,太祖召讯之刘氏,刘曰:“罗夷服义,贡马七八年,非有罪。马都督无故骚屑,恐一旦糜沸,反谓妾等不戢,敢昧死以闻。” 太祖然之,还宫以语高后,且曰:“朕固知马煜忠洁无他肠,第何惜借一人,以安一隅也。” 命高后召刘氏至宫中,讯之曰:“汝能为我召奢香乎?” 刘氏曰:“能。” 即折简令奢香速入见香,遂与其子妇奢助𩙪驰见太祖,自陈世家守土功及马煜罪状。太祖曰:“汝等诚苦马都督乎?吾将为汝除之,然汝何以报我?” 香叩头曰:“若蒙圣恩,当令子孙世世戢罗夷,不敢生事。” 太祖曰:“此汝常职,何言报也?” 香曰:“贵州东北间道可入蜀,梗塞久矣。愿为陛下刊山开驿传,以供往来。” 太祖许之,乃召煜入朝议事。煜初不知所以,既出境,乃知之,大恨曰:“孰谓马阎王乃为二妮子坑耶?悔不根薙赭为血海也。” 既入见太祖,数其罪状,煜一无所答,第曰:“臣自分枭首久矣。” 太祖怒,立斩之,以其头示香曰:“吾为汝忍心除害矣。” 奢香等叩头谢。乃封奢香顺德夫人,刘氏明德夫人。高后赐宴谨身殿,遣归,赏赉甚厚,命所过有司皆陈兵耀之。奢香既归,以威德宣谕罗夷,罗夷皆帖然慑服。《奢香》乃开赤水、乌撒道以通乌蒙,立龙场、九驿马肆,廪饩,世世办也。
洪武二十年,奢香子来贡,上命厚赏其使。按《明外史土司传》:洪武二十年,奢香进马二十三匹,每岁定输赋三万石。子安的袭,贡马谢恩。帝曰:“安的居水西,最为诚恪。” 命礼部厚赏其使。二十五年,奢香遣其子妇及部长来朝,诏赐锦绮钞币有差。
按《明外史土司传》:“洪武二十五年,安的来朝,赐三品服并袭衣、金带,白金三百两,钞五十锭。十月,香复遣其子妇奢助及其部长来朝,进马六十六匹。诏赐香银四百两、锦绮钞币有差。自是,每岁贡献不绝,报赐之隆,亦非他所敢望也。二十九年,奢香死,上遣使祭之。”
按《明外史土司传》,洪武二十九年,奢香死,朝廷遣使祭之。安的贡马谢恩。的死,子卜葩袭。葩死,子中袭。中老,侄聚袭。聚死,侄陇冨袭。英宗正统七年,陇冨乞受职如祖父例,帝从之。按《明外史土司传》,正统七年,陇冨自陈祖父以来,累朝皆赐金带,臣蒙恩受职,乞如例。从之。是时,宋诚之子斌年老,以子昂代。昂死,然代正统十四年,赐敕陇冨母子按《明外史土司传》:“正统十四年,赐敕陇冨母子,嘉其调兵保境之功,陇冨颇骄。英宗天顺三年,陇冨进马谢罪,上赐敕警之。” 按《明外史土司传》:“天顺三年,东苗之乱,冨不时出兵,闻朝廷有意督之,乃进马谢罪,赐敕警之。” 武宗正德 年,诏给安观正三品昭勇将军诰。按《明外史土司传》:“正德初年,陇冨死,侄观袭。观老,子贵荣袭。巡抚陈仪以西堡狮子孔之平,由致仕宣慰,观与其子贵荣统部众二万攻白石崖,四旬而克。家自馈饷,口不言功,宜旌擢,特给观正三品昭勇将军诰。”
按《续文献通考》:安贵荣者,霭翠之孙也。奢香死,霭翠之弟安匀立,子孙遂以安为姓。世骄蹇,不受节制,即听调从征,非徼厚赏不赴,所过村落,杀掠无噍类者。诸罗亦犷悍,眇官军,睥睨省城曰:“是直用水西毡衫叠塞耳。” 贵荣多智略,善兵,以从征香炉山,加贵州布政司参政,犹怏怏薄之,乃乞减龙场诸驿,以偿其功。事下督府勘议。时兵部主事王守仁以建言谴谪龙场驿丞,贵荣甚敬礼之,守仁乃贻《贵荣书》以开谕之,驿竟不减。
正德 年,水西宣慰使安贵荣煽乱,事闻,并夺水东宣慰宋然司职。
按《明外史土司传》:“先是贵州两宣慰安氏世居水西,管苗民四十八族。宋氏世居贵州城侧,管”
水东、贵竹等十长官司,皆设治所于城内,衔列左右,而安氏掌印,非有公事,不得擅还水西。至是,总兵官为之请,许其以时巡历所部,趣办贡赋,听暂还水西,以印授宣慰宋然代理。贵荣老,请以子佐袭。命赐贵荣父子锦纻表里。先是,宋然贪淫,所管陈湖等十二马头苗民皆为科害,致激变。而贵荣欲并然地,复诱之作乱。于是阿朵等聚众万馀,署立名号,攻陷寨堡,袭据然所居大羊肠,然仅以身免。贵荣遽以状上,冀令已抚按之。会阿朵党泄其情,官军进讨,贵荣惧,乃自率所部为助。及贼平,贵荣已死,坐追夺,然坐斩。然遂奏:“世受爵土,负国厚恩。然变起于荣,而身陷重辟,乞分释,因从末减,依土俗纳粟赎罪。” 都御史遂请以贵、筑、平、伐七长官司地设立府县,皆以流官抚理。巡抚覆奏,以“蛮民不愿已之。” 然宋氏亦遂衰,子孙守世官,衣租食税听征调而已。
世宗嘉靖 年,安万镒与土目乌挂等相仇杀。事闻奏,“宜各宥输赎。” 诏如之。
按《明外史土司传》:“世宗嘉靖初,安万锺应袭,骄纵不法。汉民张纯、土目乌挂等导之游猎,酒酣辄射人为戏。又尝挞其左右,为所杀。无子,其从弟万镒宜袭,镒以贼未获辞,乌挂等遂以疏族幼子普者冒万锺弟曰万钧告袭。承勘官入其贿,遂暂委锺妻奢播摄事。万镒悔不立,而恨乌挂之主其谋也,遂以兵袭乌挂。” 乌挂亦发兵相仇杀,皆以万锺之死为辞。巡按御史上其状,以万镒宜袭,但与乌挂相诬讦,宜各宥输赎,而枭杀锺者并戍,纯等受其贿者亦罚治。诏如之。嘉靖 年,总督伍文定请以安万铨袭万镒职。按《明外史土司传》,“嘉靖初,安万镒死,子阿写幼,命以万铨借袭。万铨有助平阿向功,提督伍文定为” 之请,万铨亦自陈其功,乞加参政衔,赐蟒衣,帝命赐以应得之服。
神宗万历五年,安国亨内叛,寻乞降,赦之。按《明外史土司传》:“安阿写既袭职,改名仁。未几,仁死,子国亨袭,淫虐,乃以事杀万铨之子信。信兄智与其母别居安顺州,闻之,因告国亨反。巡抚王诤遽请发兵诛亨,智遂为总兵安大朝画策,且约输兵粮数万。及师至陆广河,智粮不至,诤乃令人谕亨,而止大朝毋进兵。然” 亨已渡河,遂为亨所败。亨惧诛,勒兵自守,而遣使哀辞乞降。朝廷未之许。巡抚阮文中至,檄捕诸反者,而密使语国亨:“亟出诸奸徒,割地以处安智母子,还所费兵粮,朝廷当待汝以不死。” 于是国亨悉听命。帝果赦不诛,而命亨之子民袭。
万历二十六年,安国亨请“入贡” ,不至。以其子疆臣袭职。
按《明外史土司传》:“安国亨既革任日,遣人至京纳赂伺察,为起复地。先是十三年,播州宣慰杨应龙以献大木,得赐飞鱼服,加恩,亨亦以大木进,乞还给服色诰封,如播州例。既而木竟不至,乃诿罪于木商。上怒,命夺所赉。亨乃请补贡,以明不欺,上仍如所请,于是亨子疆臣袭。”
万历 年,上以“安疆臣从征播州功,归疆臣侵地六百里。”
按《明外史土司传》:“万历间,播州杨应龙已反,疆臣亦以戕杀安定事,为有司所案,科臣有言其逆节渐萌者,诏不问,许杀贼图功。疆臣奏称‘播警方殷,臣心未白。上复优诏报之。巡抚郭子章许疆臣以应龙平后,还播所侵水西乌江地六百里,以酬功。于是疆臣兵从沙溪入,有蜚语水西佐贼者,总督李化龙檄诘疆’” 臣,遂执贼二十馀人,以示不背,率所部夺落濛关,至大水田,焚桃溪庄,应龙伏诛。先是,应龙之祖以内难走水西,客死。宣慰万铨挟奏,索“水烟” 、天旺地,听还葬,其地遂为水西所据。及播州平,总督分其地为遵义、平越二府,分隶蜀、黔,以渭河中心为界,而命疆臣归播侵地。代化龙者为王象乾,主画地,而子章以为“侵地始于安万铨,而非疆臣。安氏迫取于杨相丧乱之时,非擅取于应龙荡平之日,且以许其裂土,今反夺其故地,臣无面目以谢疆臣。愿乞臣去。” 象乾疏言:“疆臣征播,歼应龙子惟栋不实,首功可知。至佯败弃阵,送药往来,欺君助逆,迹已昭然。令还侵地,不咎既往,已属国家宽大。若因其挟而予之,彼不为恩,我且示弱。疆臣既无功,不与之地,正所以成抚臣之信。宜留抚罢臣,以为重臣无能与《蕞尔》《苗噂》沓者之戒。” 于是清疆之议,累年不决。兵部责令两地巡按勘报。而南北言官交章诋象乾贪功启衅,科臣吕邦耀复劾子章纳贿纵奸。子章求去,益
力。象乾遂执疆臣所遣入京行贿之人与金,以闻于朝。然议者多右疆臣,尚书萧大亨遂主巡按李时华疏,谓:“征播之役,水西不惟假道,且又助兵。矧失之土司,得之土司。播固输粮,水亦纳赋,不宜以土地之故,伤字小之仁,地宜归疆臣。” 于是疆臣增官进秩,其母得赐祭。然水西尾大之患,亦于是不可制矣。
熹宗天启元年,安邦彦挟安位以叛。
按《明外史土司传》:“安尧臣死,遗子位幼。而安邦彦者,位之叔父也,素怀异志,与奢崇明合。及是因崇明反,调兵水西,邦彦遂挟位叛以应之。位幼弱,不能制,彦遂招故宣慰土舍宋万化为助,率兵趋毕节,陷之。分兵破安顺、平坝、霑益,而万化亦率苗仲九股陷龙里,围贵阳,自称罗甸王。巡抚李沄方受代,闻变,与巡按” 御史史永安悉力拒守。贼攻不克,则沿岩置栅,断城中出入。镇将张彦芳将兵二万赴援,隔龙里不得进。贵州总兵杨愈懋、推官郭象仪与贼战于江门而死。外援既绝,攻益急。城中粮尽,人相食,而拒守不遗馀力。中朝方急辽,不之省,而贵阳围益困。天启三年,巡抚王三善讨贼于大方,寻败绩,死之。
按《明外史土司传》:“天启元年八月,以王三善为巡抚,调兵食。于是三善乃大会将士,分兵三道进,三日抵龙头营。邦彦兵屡败,遂夺龙里。邦彦以新抚自将,意大兵数十万,相顾愕。邦彦遂退屯龙洞。前锋杨明楷率乌罗兵击死安邦俊,遂乘胜抵贵阳城下,先以五骑传呼曰:‘新抚至矣’!举城欢呼更生。贵阳被围十馀” 月,城中军民男妇四十万,至是饿死几尽,仅馀二百人。贵阳围既解,邦彦远遁陆广河外,三善遣使谕奢社辉母子,缚邦彦以降。大军至者日益众,三善欲因粮于敌。又诸军视贼过,易前锋杨明楷营于三十里外。邦彦复纠诸苗来攻,师败,明楷为所执。邦彦势复张,合众欲再围贵阳,三善遣兵分三路御之,破生苗寨二百馀处,擒万化等,焚其积聚数万。龙里、定番四路并通,诸苗叛者相继降。邦彦夺气不敢出,于鸭池、陆广诸要地掘堑屯兵,为自守计。时奢崇明为蜀兵所败,计穷,投水西借兵,邦彦复以兵助之。三年六月,三善督兵攻大方贼巢,擒土司何中尉等。进营红崖,连破天台、水脚等七囤,夺其天险。而别将亦破贼于羊耳,追至鸭池河,夺其战象,遂深入至红鸟冈,诸苗奔溃。三善率兵直入大方奢社,辉安位焚其巢,窜火灼堡。邦彦奔织金,位遂遣人赴镇远乞降于总督杨述中,许之,令擒崇明父子自赎,一意主抚。而三善责并献。邦彦当并用,剿议不合,往返间已逾数月,邦彦得益兵为备。三善粮不继,焚大方还贵州,道遇贼,三善为所害。邦彦率数万众来追,总理鲁钦力御之,大战数日,大军无粮,乘夜皆溃。钦自刭贼,烧劫诸堡,苗兵复助逆,贵州三十里外樵苏不行,城中复大震。初,大方东倚播,北倚蔺,相为犄角。后播、蔺既平,贼惟恃乌撒为援,而毕节为四裔交通处,当三善由贵阳陆广深入大方百七十里,皆猡鬼巢窟,以失地利而陷。
愍帝崇祯元年,复命朱燮元讨安邦彦,诛之,贵州平。
按《明外史土司传》:“天启间,朱燮元为蜀督,建议滇兵出霑益,遏安效良应援,而别布天生桥、寻甸等以绝其走;蜀兵临毕节,扼其交通四裔之路,而别出龙场岩后以夺其险。黔兵由普定渡思腊河径趋彦巢,而陆广、鸭池捣其虚;粤西出泗城,分兵策应,然后率大军由遵义鼓行而前。寻以忧去,未及用。总督闵梦得” 继之,亦以“贵州抵大方路险,而贼惟恃毕节一路。外通用兵,宜从永宁始。自永宁而普市、而霑泥、而赤水,百五十里皆坦途,赤水有城郭可凭而守,宜结营进逼。四十里为白岩,六十里为层台,又六十里为毕节。毕节至大方不及六十里,贼必并力来御,须以重兵扼之,断其四走之路,然后遵义、贵阳” 克期而进,亦不果用。至是黔事棘,诏起燮元总督贵、湖、云、川、广。于是燮元再莅黔,时崇祯元年也。奢崇明号《大梁王》,安邦彦号“四裔大长老” ,其部众悉号“元帅” ,悉力趋永宁,先犯赤水。燮元授意守将,佯北诱深入。度贼已抵永宁,分遣别将林兆鼎从三坌入,王国祯从陆广入,刘养鲲从遵义入。邦彦分兵四应,力不支,罗乾象复以奇兵绕其背急击之。贼大惊溃,崇明、邦彦皆授首。邦彦乱七年而诛,燮元乃移檄安位,赦其罪,许归附。位竖子不能决。其下谋合溃兵来拒燮元。
扼其要害,四面迭攻,得首功万馀级,复得向导,辄发窖粟就食。而贼益饥,复遣人至大方烧其室庐。位大恐,遂率四十八目出降。燮元奏请,诏许之。而前助逆彦故宣慰宋万化之子嗣殷亦至是剿灭。乃以宋氏洪边十二马头地置开州,建城设官焉。燮元复遣兵平摆金五峒诸叛苗,水西势益孤。十年,安位死,无嗣,族属争立。朝议欲乘其敝郡县之。燮元奏未可骤。乃传檄土目,谕以威德,诸苗争纳土献印,贵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