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五百三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五百三十六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五百三十六卷目录

     安顺府部汇考二

      安顺府城池考

      安顺府关梁考

      安顺府公署考

      安顺府学校考

      安顺府户口考

      安顺府田赋考一

    职方典第一千五百三十六卷

    安顺府部汇考二

    安顺府城池考        通志

    本府。普定县附郭。

    安顺府城池 ,元泰定七年创。明洪武五年,安陆侯吴复建,十二年增修。周围九里三分,高二丈五尺。为门四:东曰“朝天” ,西曰“怀远” ,南曰“永安” ,北曰“镇彝。” 城楼四座,水关三,水楼三,雉堞二千七百零。明永毁于寇。

    皇清康熙九年,知府彭锡缨等捐修完固。十一年知。

    府胡宗虞垒石增高,重修《四城门》,附以《铁外》。州县

    普安州城池 ,即旧普安卫城。明洪武二年建。周围四百九十七丈五尺,高一丈八尺,宽一丈六尺,为门东西南北四。

    普安县城池 ,旧为新兴所城。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裁所移县治于此。

    镇宁州城池 即安庄卫城。明洪武二十五年,指挥陆秉建。周围四百八十丈,为门四:东曰“朝阳” ,西曰“镇彝” ,南曰“永清” ,北曰“迎恩。” 嘉靖十二年,改迁州治于此。

    皇清康熙十一年,裁卫“并州。”

    永宁州城池 ,明时建小城一座,名“查城” 墙,未及肩,围绕仅半里许。

    皇清康熙十二年,知州林华皖增修,建东西二门城。

    清镇县城池 ,即旧威清卫城。明洪武二十六年,指挥焦琴筑,周围七百九十六丈,高一丈五尺,宽一丈。城门楼五座。万历十三年,副使郑秉厚重修,久圮。

    皇清康熙十一年重修。二十六年,裁“卫”改县治。

    安平县城池 即旧平坝卫城。明洪武二十三年筑,周围九百丈有奇,高一丈,宽六尺。为门东西南北四,城楼四座,月楼一,水关一。

    安南县城池 即旧安南卫城,明洪武二十五年,指挥梁海建。周围七百九十七丈,高一丈七尺,宽七尺。为门四,城楼四。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裁“卫”改县治。

    安顺府关梁考        通志

    本府。普定县附郭。

    罗仙关 在府城东十里。

    杨家关 在府城东三十里。

    老虎关 在府城西二十里。

    牛蹄关 在府城西五里。

    大屯关 在府城西十里。

    半天关 在府城南五里许。

    通津桥 在府城内北

    双溪桥 在府城内东北。

    通灵桥 在府城内东隅。

    南津桥 在府城东南

    清水桥 在府城西北

    碧波桥 在府东南二里。

    宁谷桥 在府西一十里。

    鸭池河渡 在镇西,通黔西路。

    普安州

    芭蕉关 :在州城东八十里。

    分水岭关 :在州城西一百一十里。

    安笼箐关 在州城东南三百四十里。

    登源桥 “在州北郭。”

    镇宁州

    白虹桥 在州治,跨叠水河,明时敕建。

    天生桥 在十二营长官司东北四十里,《清镇县》。

    滴澄桥 在县城东

    安平县

    通南桥 在县南三里,路通云南。

    安南县

    鸟鸣关 在县西二里山巅,下入深箐。明洪武中置。关有戍兵。

    盘江桥 在县城东四十里。明崇祯间,参政朱家民建铁锁桥,寇毁。

    皇清顺治十六年重修。康熙六年重建“木桥。”十九年

    贼毁,二十三年重建,极为壮丽。

    江西坡桥 在卫城西三十八里,明洪武二十五年建。

    盘江渡 在卫城东四十里,路通云南。

    永宁州普安县,《关梁》俱未载。

    安顺府公署考        通志

    本府

    安顺府治 :在城内西南隅,即旧州治。明崇祯二年,迁建。

    通判治 未载处所

    经历司治 在城内

    提督署 旧驻省城北门外,今移驻府城内北隅。

    普定县治 。康熙十一年,改普定卫为普定县。因旧卫署兵毁,暂居原威清道公署。

    “典史治 ” ,未载处所。

    外州县

    普安州治 在州城内西隅。明万历十四年,知州刘承范建。后毁于兵。

    皇清康熙八年,知州傅春闱重建。

    《吏目治 》,未载处所。

    普安县治 ,康熙元年设县,移治于新城所。二十二年,徙县治于新兴,知县罗在廷改建典史治 。未载处所。

    镇宁州治 在州城内西南隅。明嘉靖年间,知州张邦洙建。后毁于兵。

    皇清康熙五年,知州卞廷槐重修。

    《吏目治 》,未载处所。

    永宁州治 旧州治在安南卫。明嘉靖年间,知州段丝锦建,后毁于兵。

    皇清顺治十六年,移州治于查城驿,知州王璲修建。

    康熙四年,知州易言翼重修。

    《吏目治 》,未载处所。

    清镇县治 在城内,旧为威清卫署。明崇祯间建。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改卫为“县”,署仍之。

    “典史治 ” ,未载处所。

    安平县治 在城内北隅。旧为平坝卫署。明洪武间建,后毁。

    皇清康熙十年,重建。二十六年,改卫为县,署仍之。

    “典史治 ” ,未载处所。

    安南县治 在城内。旧为卫治。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改卫为县,仍其署。

    “典史治 ” ,未载处所。

    南笼厅署 :在安笼城内。

    安笼镇署 在城内

    安顺府学校考        通志

    本府

    安顺府儒学 。明洪武间,创建于城东。天启二年,毁于寇。四年,知府孙森重修,复毁。

    皇清康熙七年,重修正殿东西两庑、戟门以及棂星。

    门。明伦堂、启圣祠、名宦祠、乡贤祠、学廨规制略备。

    学田 原额田二千七百七十一亩二分三毫六丝六忽六微六纤六尘八渺。

    荒芜田四百二十八亩六分六釐七毫三丝三忽;

    实在熟田二千三百四十二亩五分三釐六毫三丝三忽六微六纤六尘八渺。

    原额本色学租米一百六十九石五斗五升二合,谷一百七十六石八斗五升,折色米二百九十六石五斗五升五合四勺,折色银一百八两三钱五分九釐九毫四丝四忽。

    有征租银三两三钱

    荒田无征本色米四十八石七升五合四勺六抄六撮,谷七十四石三斗五升。

    无征折色米七石八合,无征银二两五钱二分二釐八毫八丝。

    实在有征本色米一百二十一石四斗七升六合五勺三抄四撮。

    本色谷一百二石五斗,折色学租米二百八十九石五斗四升七合四勺。

    有征折色银一百五两八钱三分七釐六丝四忽。有征租银三两三钱。

    府亲辖

    原额全熟学田一十四亩三分三釐三毫三丝三忽三微三纤三尘四渺。内该

    有征学租银三两三钱

    有征本色学租仓斗谷一石五斗。

    普定县儒学 附府学

    外州县

    普安州儒学 。明永乐十五年建于州城北关。正统八年,副使李睿、万历十六年,巡按赵士登重修。后毁于兵。

    皇清康熙七年重修。

    学田 原额一百三十七亩五分。

    荒芜田一百九亩七分五釐;

    实在成熟学田二十七亩七分五釐。

    原额本色学租仓斗谷七十石。

    荒田无征谷五十三石三斗五升

    实在有征本色学租谷一十六石六斗五升。普安县儒学 附《普安州》

    学田 原额“全熟田” 一十亩。

    原额全征本色学租谷五石。

    镇宁州儒学 旧为安庄卫学,在城内州治东。明正统八年建。后毁于兵。

    皇清康熙六年,知州卞廷槐重建殿庑、戟门,规制稍

    学田 原额全熟田一百四十三亩三分三釐三毫三丝三忽三微三纤三尘四渺。

    有征本色学租仓斗谷四十三石。

    永宁州儒学 附“安南县。”

    学田 原额“全熟田” 八亩。

    原额全征本色学租仓斗谷六石。

    清镇县儒学 在县城西,旧为威清卫学。明洪武间建。后毁于寇,仅存正殿。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改卫为县,因为县学。

    学田 原额、本折田二千三百四十三亩三釐七毫。

    荒芜田二百七十五亩四分一厘七毫三丝三忽;

    实在成熟田二千六十七亩六分一厘九毫六丝七忽。

    原额本色学租米,一百六十九石五斗二升二合。

    谷三石七斗五升

    原额折色学租米二百九十六石五斗五升五合四勺。

    《折色》银一百八两三钱五分九釐九毫四丝四忽。

    荒田无征本色米四十八石七升五合四勺六抄六撮。

    折色米七石八合

    《折色》银二两五钱二分二釐八毫八丝。

    实在有征本色米一百二十一石四斗七升六合五勺三抄四撮。

    谷三石七斗五升

    折色米二百八十九石五斗四升七合四勺。折色银一百五两八钱三分七釐六丝四忽。安平县儒学 旧为平坝卫学,明洪武间建。万历间迁东郊,后毁于兵,仅存大殿三楹。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改卫为县,因为县学。

    学田 原额全熟田三十三亩。内除打车田二亩五分,谷五斗。

    实在熟田三十亩五分,该征本色“学租仓斗谷六石一斗。”

    安南县儒学 旧为卫学,明宣德八年建。嘉靖十八年迁建城内之西。后毁于兵。

    皇清康熙八年,守备戴《威远》、教授周廷尚捐建二十

    六年改卫为县,因为县学。《永宁州附》。

    学田 原额田八十二亩。

    荒芜田四十一亩

    “实在成熟学田” 四十一亩。

    原额本色学租仓斗谷四十一石。

    荒田无征谷二十石五斗。

    实在有征本色学租仓斗谷二十石五斗,原额全征,馀租银四两二钱。

    安顺府户口考        通志

    府总

    《户口》、原额三万六千一十四户

    《人丁》原额二万五千四十五丁八分内除人丁一万一千一百八十五丁,俱系烟瘴苗蛮,原未审丁征银外,实额编差人丁一万三千八百六十丁八分内除三十一、三十五两年清编抵补外,尚逃亡人丁九千三百七十五丁,于三十一年新编额外,并提督举报官庄人丁六十三丁,三十五年新编额外人丁八十六丁。

    旧征差人丁四千一百九丁八分,三十一年增一百六十二丁,三十五年增三百六十三丁。原额丁差银三千五百两六钱六分,《丁逃》无征银二千四百五十二两六钱五分。

    实在有征丁差银一千七十八两六分。

    府亲辖

    《户口》、原额二千一百二十户

    《人丁》:原额二千一百二十丁,俱系㺜仲原未审丁征银。三十一年新编人丁一十九丁。三十五年新编人丁四十一丁。有征丁差银一十二两。南笼一厅:

    《户口》、原额一千四百四十四户

    《人丁》原额一千六百八丁,内除三十一、三十五两年清编抵补外,尚逃亡人丁六百三十五丁。旧征差人丁九百三十二丁,三十一年增一十三丁,三十五年增二十八丁。

    原额丁差银四百两五钱五分,丁逃无征银一百七十四两六钱五分。

    实在有征丁差银二百二十五两九钱。

    普定县

    户口、原额一千二十五户

    《人丁》原额一千四百四十丁,内除三十一、三十五两年清编抵补外,尚逃亡人丁九百七十一丁。

    旧征差人丁四百一十六丁,三十一年增二十三丁,三十五年增五十丁。

    原额丁差银四百一十两,丁逃无征银二百八十二两四钱。

    实在有征丁差银一百三十一两六钱。

    普安州

    《户口》、原额二千八百四十三户

    《人丁》原额三千五百九十二丁,内除三十一、三十五两年清编抵补外,尚逃亡人丁二千一百三十丁。

    旧征差人丁一千三百二丁,三十一年增五十二丁,三十五年增一百八丁。

    原额丁差银八百五十一两,丁逃无征银五百五十四两九钱五分。

    实在有征丁差银二百九十六两五分。

    普安县

    户口原额四百二户

    《人丁》原额一千七十八丁,内除三十一、三十五两年清编抵补外,尚逃亡人丁八百四十一丁。旧征差人丁二百二十七丁,三十一年增五丁,三十五年增一十二丁。

    原额丁差银二百六十七两七钱五分,丁逃无征银二百九两七钱五分。

    实在有征丁差银五十九两六钱五分。

    镇宁州

    《户口》、原额一万四千二十三户

    《人丁》原额六千七百二十六丁,内除人丁五千四百八十五丁俱系仲蛮原未审丁征银外,实额编差人丁一千二百四十一丁,内除三十一、三十五两年清编抵补外,尚逃亡人丁一千九十八丁。

    旧征差人丁一百一十七丁,三十一年增九丁,三十五年增二十丁。

    原额丁差银三百七十二两三钱,丁逃无征银三百二十九两四钱。

    实在有征丁差银四十三两五钱。

    永宁州

    户口、原额三千一十九户

    人丁原额三千五百八十丁,俱系彝仲原未审丁征银。三十五年,新编人丁一十六丁,有征《丁差》银三两二钱。

    清镇县

    户口、原额六千三十五户

    《人丁》原额二千六百一丁八分,内除三十一、三十五两年清编抵补外,尚逃亡人丁二千二十九丁。

    旧征差人丁五百四十三丁八分。三十一年增十五丁,三十五年增三十三丁。

    原额丁差银五百一十四两六分,丁逃无征银四百两二钱。

    实在有征丁差银一百一十七两六钱六分。安平县:

    《户口》、原额一千六百一十七户

    《人丁》原额一千一百四十丁,内除三十一、三十五两年清编抵补外,尚逃亡人丁八百二十三丁。

    旧征差人丁二百八十五丁,三十一年增一十八丁,三十五年增三十八丁。

    原额丁差银三百三十七两,《丁逃无征》银二百四十六两九钱。

    实在有征丁差银九十四两九钱。

    安南县

    《户口》、原额三千四百八十六户

    《人丁》原额一千一百六十丁,内除三十一、三十五两年清编抵补外,尚逃亡人丁八百四十八丁。

    旧征差人丁二百八十七丁,三十一年增八丁,三十五年增一十七丁。

    原额丁差银三百四十八两,丁逃无征银二百五十四两四钱。

    实在有征丁差银九十三两六钱。

    安顺府田赋考一       通志

    府总

    原额田四十二万九千七百四十亩五分六釐三毫一丝七忽五微三纤五尘九渺。又额外田一百九十八亩四分六釐八毫

    荒芜田一十三万四千三百七十八亩二分七毫八忽八微二纤二渺;

    实在成熟田二十九万五千五百六十亩八分二釐四毫八忽七微三纤三尘七渺。

    原额本色米谷、六万四千五十八石六斗二勺三撮八圭五粒九粟

    荒田无征米二万四千二百五石七斗二升二合九勺一抄五撮四圭七粟。

    实在有征米谷三万九千八百五十二石八斗七升七合二勺八抄八撮四圭五粒二粟。《原额全熟》本色黄豆六百八十八石四斗八升七合三勺六抄四撮六圭二粒九粟。

    原额全熟本色荞八十九石六升六合七勺,原额折色秋租米谷,并麦粮四千五百九十三石四斗九升五合七勺七抄三圭八粒九粟,该折色轻赍银二千四十八两四钱七分五釐二毫三丝五忽六纤七尘六渺。

    荒田无征米谷麦二千一百二十六石八斗七升五合二勺九抄五撮六圭六粒;无征折色银九百九十六两二钱五分二毫八丝九忽九纤。实在有征米谷麦粮二千四百六十六石六斗二升四勺七抄四撮七圭二粒九粟;有征折色银一千五十二两二钱二分四釐九毫四丝五忽九微七纤一尘八渺。

    原额《条编》:岁用麦折田租、灰、瓦等银四千四百四十七两六钱八分二釐三毫五丝一忽一纤。荒田无征银一千五百四十五两八钱二分六丝二忽六微四纤四尘二渺。

    实在有征银二千九百一两八钱六分二釐二毫八丝八忽三微六纤八尘五渺。

    原额马馆银七千四百九十四两一钱六分一厘六毫五丝九忽一微四纤六尘一渺。

    荒田无征银二千一百二十四两一钱一分八釐三毫二忽一微三纤一尘四渺。

    实在有征银五千三百七十两四分三釐三毫五丝七忽一纤四尘一渺。

    府亲辖

    原额、田四万五千四百九十九亩三分六釐六毫二丝一微二纤六尘。

    荒芜田六千三百七亩五分四釐九毫八丝八

    忽:八微,二纤:八尘。

    实在成熟田三万九千一百九十一亩八分一厘六毫三丝一忽二微九纤八尘。

    原额本色米六千二百二十八石八斗六升七合八勺六抄八撮二圭一粟。

    荒田无征米八百九十石四斗四升六合九勺一抄七圭二粒八粟。

    实在有征米五千三百三十八石四斗二升九勺五抄七撮四圭七粒三粟。

    原额《条编》银八百二十二两五釐二毫一丝九忽六微一纤八尘二渺。

    荒田无征银一百四两七釐六毫三丝六忽八微三纤九尘四渺。

    实在有征银七百一十七两九钱九分七釐五毫八丝二忽七微七纤八尘八渺。

    原额马馆银一千八百三十一两一钱三分九釐六毫三丝五忽八微九纤三尘。

    《荒田》无征银一百六十五两七钱一分五釐三毫五丝一忽五微七尘七渺。

    实在有征银一千六百六十五两四钱二分九釐二毫八丝四忽三微二纤二尘三渺。

    南笼厅

    原额田三万九千五百三十五亩一分四釐九毫二丝二忽六微五纤四尘四渺。

    荒芜田一万六千五百九亩七分二釐八毫八忽六微五纤四尘七渺。

    实在成熟田二万三千二十五亩四分二釐一毫一丝三忽九微九纤九尘七渺。

    原额本色米三千五百五十七石二斗九升一合七抄五撮四粒九粟。

    荒田无征米一千二百三十三石二升四合八抄二撮七粒三粟。

    实在有征米二千三百二十四石二斗六升六合九勺九抄二撮九圭七粒六粟。

    普定县

    原额田五万七千三百一十二亩七分六釐三毫九丝七忽六微四纤四尘九渺。

    又额外田十一亩,荒芜田一万四千三亩四分二釐二毫七丝六忽一纤九尘一渺。

    实在成熟田四万三千三百七十亩三分四釐一毫二丝一忽六微二纤五尘八渺。

    原额本色米九千二百四十一石二斗六升八合三勺二抄七撮五圭六粒八粟。

    荒田无征米三千三十三石三斗七升四合二勺四抄二撮九圭二粒。

    实在有征米六千二百七石八斗九升四合八抄四撮六圭四粒八粟。

    原额岁用田租灰、瓦银八百一十四两四分九釐九毫九丝三忽九微二纤。

    荒田无征银三百九两九钱六分九釐一毫六忽三微八纤五尘四渺。

    实在有征银五百四两八分八毫八丝七忽五微一纤六尘六渺。

    普安州

    原额、田六万九千六百一十七亩三分九釐五毫九丝四忽八微五纤八渺

    荒芜田四万五千八十六亩九分九釐四毫四丝五微九尘八渺;

    实在成熟田二万四千五百三十亩四分一毫五丝四忽二微一纤五尘。

    原额本色米九千六百八十八石三升三合四勺六抄一圭四粟。

    荒田无征米七千九百九十九石三斗八合三勺九抄九撮四圭七粒七粟。

    实在有征米一千六百八十八石七斗二升五合六抄六圭二粒七粟。

    原额秋米并夏税麦粮二千七百二十二石九斗六合九勺六抄一撮四圭三粟,该折色轻赍银一千三百九十一两七分四釐九毫七丝一忽二微六纤一尘九渺。

    荒田无征秋米麦粮一千三百一十七石五斗八升六合六勺三抄八撮七圭八粒二粟。无征折色银六百七十四两二钱七分六釐六毫六丝三忽九微八纤五尘五渺。

    实在有征秋米麦粮一千四百五石三斗二升三勺二抄二撮六圭二粒一粟。有征折色银七百一十六两七钱九分八釐三毫七忽二微七纤六尘四渺。

    原额《条编》岁用银八百一十六两七分七釐八丝九忽八微四纤五尘六渺。

    《荒田》无征银五百九两一钱一分五釐六毫一。

    丝三忽三微七尘

    实在有征银三百六两九钱六分一厘四毫七丝六忽四微七纤五尘六渺。

    原额马馆银一千八百六十五两四钱三分九丝五忽三微五纤四尘二渺。

    《荒田》无征银八百三十二两四钱五分六釐六忽八微一纤五尘四渺。

    实在有征银一千三十二两九钱七分四釐八丝八忽五微三纤八尘八渺。

    普安县

    原额、田一万七千七百六十一亩一分八釐五毫二丝七忽四微五纤五尘一渺。

    荒芜田八千三十九亩四分二釐九毫三丝一忽四微五纤七尘六渺。

    实在成熟田九千七百二十一亩七分五釐九毫九丝五忽九微九纤七尘五渺。

    原额本色米二千五百二石五斗七升七合八抄一撮四圭七粒六粟。

    荒田无征米八百三十三石五斗五升六合九勺五抄五撮三粟。

    实在有征米一千六百六十九石二升一勺二抄六撮四圭七粒三粟。

    原额折色秋米麦粮五百九十一石八斗二升九合六勺五抄二撮六圭一粒八粟,该折色轻赍银二百九十四两三钱五分九釐七毫四丝二忽二微四纤三渺。

    荒田无征秋米麦粮四百五十四石五斗四升四勺二撮六圭一粒九粟。无征折色银二百二十四两四钱九分六釐七毫一忽二微四纤八渺。

    实在有征秋米麦粮一百三十七石二斗八升九合二勺四抄九撮九圭九粒九粟。有征折色银六十九两八钱六分三釐四丝九微九纤九尘五渺。

    原额《条编》岁用银一百七十七两八钱七分九釐六毫三丝二忽四微八纤六尘六渺。

    荒田无征银一百二十四两一钱一分六毫二丝五忽九纤一尘四渺。

    实在有征银五十三两七钱六分九釐七忽三微九纤五尘二渺。

    原额马馆银九百六十八两七钱九釐七毫四丝一微五纤八尘。

    《荒田》无征银七百四十五两一分一厘三毫九丝九忽三微五纤八尘一渺。

    实在有征银二百二十三两六钱九分八釐三毫四丝七微九纤九尘九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