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第056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五十六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
第五十六卷目录
错误部总论
风俗通〈正失篇序〉
错误部纪事
错误部杂录
悔悟部总论
易经〈乾文言〉
韩诗外传〈论治道〉
册府元龟〈愧恨〉
悔悟部艺文
悔赋〈有序〉 梁简文帝
悔悟部纪事
含忍部纪事
含忍部杂录
人事典第五十六卷
错误部总论
风俗通
《正失篇序》
孔子曰:“众善焉,必察之;众恶焉必察之。”孟轲云:“尧舜 不胜其美,桀纣不胜其恶。”传言失指,图景失形,众口 铄金,积毁消骨,久矣。其患之也。是故乐正后夔有一 足之论,晋师己亥渡河,有三豕之文,非夫大圣至明, 孰能原析之乎?《论语》:名不正则言不顺。《易》称“失之毫 釐,差以千里。”故纠其谬,曰正失也。
错误部纪事
《南齐书张融传》:融与吏部尚书何戢善,往诣戢,误通 尚书刘澄。融下车入门,乃曰:“非是。”至户外,望澄,又曰: “非是。”既造席,视澄曰:“都自非是。”乃去。其为异如此。 《伽蓝记》:萧衍子西丰侯萧正德归降时,元义欲为设 茗,先问卿于水厄多少,正德不晓义意,答曰:“下官虽 生于水乡,而立身以来,未遭阳侯之难。”元义与举坐 之客大笑焉。
《册府元龟》:“崔敬嗣好摴蒱饮酒,则天初,为房州刺史, 中宗为庐陵王安置。在州官吏多无礼,敬嗣独申礼 敬,又供给丰赡,中宗常德之。及登位,有益州长史崔 敬嗣,既同姓名,每进拟官,皆御笔超拜之者数四。后 引与语,知误访敬嗣已卒,乃遣中书令韦安石授其 子官。”
《冷斋夜话》:“僧伽龙朔中游江淮间,其迹甚异。有问之 曰:‘汝何姓’?答曰:‘姓何’。又问:‘何国人?答曰:‘何国人’。唐李 邕作碑,不晓其言,乃书传曰:‘大师姓何,何国人’?此正 所谓对痴人说梦耳。李邕遂以梦为真,真痴绝也。僧 赞宁以其传编入《僧史》,又从而解之曰:‘其言姓何,亦 犹康会本康居国人,便死为康僧会’’。”详何国,在碎叶 东北,乃碎叶国附庸耳。此又梦中说梦,可掩卷一笑。 《大唐新语》:苏良嗣为荆州长史,荆州旧有河东寺,后 梁萧察为其兄河东王所造。良嗣见而惊曰:“此在江 汉之间,与河东有何关涉?”遂奏改之。良嗣寡学,深为 人所笑。
《琅嬛记》:张九龄知萧炅不学,故相调谑。一日送芋书 称蹲鸱,萧答云:“损芋拜嘉,惟蹲鸱未至耳。然仆家多 怪,亦不愿见此恶鸟也。”九龄以书示客,满坐大笑。 《缃素杂记》:王元宝富而无学识,尝会宾客,明日亲友 谓之曰:昨日必多佳论。元宝曰:“但费锦缠头耳。”良可 嗤笑。
《唐国史补》:郄昂与韦陟友善,因话国朝宰相,陟曰:“谁 最无德?”昂误对曰:“韦安石也。”已而惊走出,逢吉温于 街中。温问何此仓皇,答曰:“适与韦尚书话国朝宰相 最无德者,本欲言吉顼,误云韦安石。”既而又失言,复 鞭马而走,抵房相之第,琯执手慰问之,复以房融为 对。昂有时称,忽一日触犯三人,举朝嗟叹,惟韦陟遂 与之绝。
《因话录》有书生读经书甚精熟,不知近代事,因说骆 宾王,遂云:“某识其孙李少府者兄弟太多”,意谓骆宾 是诸王封号也。今人往往说旧云准皇太子教,不知 皇太子合称“敕”,今称“教”,乃王公也。下此皆不知根本 之误。
《纪闻》:唐临济令李回妻张氏,其父为庐州长史,告老
归,以回之薄其女也,故往临济辱之。误至全节县而问门人曰:“‘明府在乎’?门者曰:‘在’。”张遂入至厅前,大骂辱全节令赵子馀不知其故,私自门窥之,见一老父 诟骂不已。而县下常有狐魅,以张为狐焉。乃密召吏 人执而鞭之。张亦未悟,骂仍恣肆击之,困极,方问何 人,辄此诟骂,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 回耳。”全节令方知其误,寘之馆,给医药焉。张之僮夜 亡,至临济告回。回大怒,遣人吏数百将袭全节而击 令。令惧,闭门守之。回遂至郡诉之太守,召令责之,恕 其误也,使出钱二十万遗张长史以和之。回乃迎至 县,张喜回之报复,卒不言其薄,女遂归。
《干𦠆子》:唐贞元中,萧俛新及第。时国医王彦伯住太 平里,与给事郑云逵比舍住,忽患寒热,早诣彦伯求 诊候,误入云逵第。会门人他适,云逵立于中门,俛前 趋曰:“某前及第,有期集之役,忽患。”具说其状。逵命仆 人延坐,为诊其臂曰:“据脉候是心家热风。云逵姓郑, 若觅国医王彦伯,东邻是也。”俛赧然而去。
唐尚书裴胄镇江陵,常与《苑论》有旧。论及第后,更不 相见,但书扎通问而已。论弟�方应举,过江陵,行谒 地主之礼,客因见。�名曰:“秀才之名,虽字不同,且难 于《尚书》前为礼,如何会?”�怀中有论旧名纸,便谓客 将曰:“某自别有名。”客将见日晚仓惶,遽将名入。胄喜 曰:“苑大来矣”,屈入�《半庭胄》见貌异,及坐,揖曰:“足下 第几?”�对曰:“第四胄曰与苑大远近?”�曰:“家兄。”又问 曰:“足下正名何?”对曰:“名论。”又曰:“贤弟改名乎?”�曰:“家 兄也。名论公庭。”将吏于是皆笑。及引坐。乃陈本名名。 �既逡巡于使院,俄而远近悉知, 摭言郑薰侍郎主文,误谓颜标乃鲁公之后。时徐方 未宁,意在激劝忠烈,即以标为状元。谢日问及庙院, 标曰:“寒畯未尝有也。”始知误取。或嘲曰:“主司头脑太 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因话录》:京兆尹庞严,及第后,从事寿春,有江淮举人 姓严,见《登科记》,误以严为姓,遂赁舟丐食就谒。时郡 中止有一判官,亦更不问其氏,便诣门投刺,称从侄 庞之族人甚少,览刺极喜,延纳殷勤,便留款曲,兼命 对举匕著。久之,语及族人,都非庞氏之事,严方讶之, 因问:“郎君何姓?”曰:“某姓严。”严抚掌大笑曰:“君误矣,严 是我名,预君何事?”揖之令去。其人尚拜谢称“叔父”,从 容而退。
卢尚书弘宣与姨弟卢衢州简辞同在京。一日,衢州 早出,尚书问:有何除改?答曰:“无大除改,惟皮遐叔除 蜀中刺史。”尚书不知皮是遐叔姓,谓是宗人,低头久 之曰:“我弥当家,没处得卢皮遐来。”衢州为辨之,皆大 笑。
《大唐新语》:张由古有吏才而无学术,累历台省,尝于 众中叹班固大才,文章不入《文选》。或谓之曰:“《两都赋》 《燕山铭》《典引》等并入《文选》,何为言无?”由古曰:“此并班 孟坚文章,何关班固事。”闻者掩口而笑。又谓同官曰: “昨买得《王僧孺集》,大有道理。”杜文范知其误,应声曰: “文范亦买得《张佛袍集》,胜于僧襦远矣。”由古竟不知 觉,仕进者可不勉欤!
益州每岁进柑子,皆以纸裹之。他时长吏嫌纸不敬, 代以细布。既而恐柑子为布所损,每怀忧惧。俄有御 史甘子布使于蜀,驿使驰白长吏:“有御史《甘子布》至。” 长吏以为推布裹柑子事,惧曰:“果为所推。”及子布到 驿,长吏但序以布裹柑子为敬。子布初不之知,久而 方悟。闻者莫不大笑。
《玉泉子》:举人李文彬,受知于舍人纥干洎。有同时京 兆府司录贺兰洎卒,彬因谒紫微,问“今日有何新事”, 对曰:“适过府,闻纥干洎卒。”洎曰:“莫错否?”彬曰:“不错。”洎 曰:“君文似共鬼语也。”拂衣而入,彬乃悟。盖俱重姓,又 同名而误对也。
《尚书故实》,有黄金生者,擢进士第。人问与颇同房否, 对曰:“别洞。黄本溪洞豪姓,生故以此对。”人虽咍之,亦 赏其真实也。
《泊宅编》:天禧年,殿前放状元王整以下及第。是时衢、 睦二州各有一王言待唱,初唤王言赐进士及第,乃 衢人。久之,又唤一王言,上问其乡贯,知前赐第者合 是睦州,而衢州者只合得进士出身。及再唤二人审 问,衢人奏“恳念臣已谢圣恩,遂只赐睦州者同出身 而已。”明日,忽有旨,赐睦州王言进士及第。自后殿前 唱名,必传呼“某人某州”,以防差误。
《湘山野录》:李建勋罢相江南,出镇豫章,一日与宾僚 游东山,各事宽履轻衫,携酒肴,引步于渔溪樵坞之 间,遇佳处则饮。忽平田间一茅舍,有儿童诵书声,相 君携策就之,乃一老叟,教数村童,叟惊悚,离席改容 趋谢而翔,雅有体,气调潇洒,丞相爱之,遂觞于其庐, 置之客右,叟亦不敢辄谈。李以晚渴,连食数梨,宾僚 有曰:此不宜多食,号为五脏刀斧。叟窃笑。丞相曰:“先 生哂之,必有异闻。”叟谢曰:“小子愚贱,偶失容于钧重, 然实无所闻。”李坚质之,仍胁以巨觥,曰:“无说则沃之。” 叟不得已,问说者,曰:“敢问刀斧之说有稽乎?”曰:“举世尽云,必有其稽。”叟曰:“见《鹖冠子》所谓‘五脏刀斧者,非 所食之梨,乃离别之离尔’。”盖言人之别离,戕伐胸怀, 甚若刀斧。遂就架取一小策,振拂以呈丞相,乃鹖冠 子也。检之如其说,李特加重。
《梦溪笔谈》:李献臣好为雅言,曾知郑州。时孙次公为 陕漕罢赴阙,先遣一使臣入京,所遣乃献臣故吏,到 郑庭参,献臣甚喜,欲令左右延饭,乃问之曰:“餐来未?” 使臣误意餐者谓次公也,遽对曰:“离长安日,都运待 制已治装。”献臣曰:“‘不问孙待制,官人餐来未’?其人惭 沮而言曰:‘不敢仰昧,为三司军将日,曾吃却十三’。”盖 鄙语谓遭杖为餐。献臣掩口曰:“官人误也。”问曾与未 曾餐饭,欲奉留一食耳。
石曼卿为集贤校理,微行娼馆,为不逞者所窘。曼卿 醉,与之校,为街司所录。曼卿诡怪不羁,谓主者曰:“只 乞就本厢科决,欲诘旦归馆供职。”厢帅不谕,其谑曰: “此必三馆吏人也。”杖而遣之。
《明道杂志》:韩少师持国,每酒后好讴柳三变一曲,其 一句云:“多情到了多病。”有老婢每听之,辄云:“大官体 中每与人别,我天将风雨,辄体中不佳,而贵人多情 致病耶?”又有一官人,谈语好文,尝谒一班行,临退揖 而前曰:“未敢款谈,旦夕专候宇下。”班行作色曰:“何如 趁取今日晴暖说了。”而此官人了不解。
《续明道杂志》:蕲州一日有赦书至,乃绍圣五年五月 朔受传国宝赦也。郡官未知赦,因请问太守,其守妄 人也。曰:此赦以近修大庆殿成耳。乃是赦文中有一 句云:“告成大庆记。”唐人有得友人书云“改年多感”,即 宣传云近改多感元年,正类此事。
《老学庵笔记》:绍圣、元符之间,有马从一者,监南京排 岸司。适漕使至,随众迎谒。漕一见怒甚,即叱之曰:“闻 汝不职,正欲按汝,何以不亟去,尚敢来见我耶?”从一 惶恐,自陈湖湘人,迎亲窃禄,求哀不已。漕察其语,乃 南音也。乃稍霁威云:“湖南亦有司马氏乎?”从一答曰: “某姓马,监排岸司耳。”漕乃微笑曰:“然则勉力职事可” 也。初盖误认为温公族人,故欲害之。自是从一刺谒, 但称“监南京排岸”而已。传者皆以为笑。
《可谈》:滕宗闵知楚州,有监司过境,本州送酒食书,有 “臣名。”既上闻,既鞫狱,乃书吏误用贺月旦表,无他意, 滕坐送吏部监当。盖知州细御字,多欲谨书,吏每患 难写,乘暇用纸写前后御,谓之空头表笺,用之故已 不虔。向宗传为兴国军判官,托士人作书与漕使,小 简用“金石清光”、“俞允”等字。漕使举行取勘,宛转自解, 仅免。士人于书尺多,不识体要,往往误人。宜谨用自 不能识者,不若不发书
《梦溪笔谈》:尝有人自负才名,后为进士状首,扬历贵 近,曾谪官知海州。有笔工善画水,召使画,便听掩障, 自为之记,自书于壁间。后人以其时名,至今严护之。 其间叙画水之因曰:“设于厅事,以代反坫。”人莫不怪 之。余窃意其心,以谓邦君屏塞门,管氏亦屏塞门。邦 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其文相属,故 缪以“屏”为“反坫”耳。
库藏中物物数足而名差互者,帐籍中谓之“色缴。”尝 有一从官知审官西院,引见一武人,于格合迁官,其 人自陈年六十,无材力,乞致仕,叙致谦厚,甚有可观。 主判攘手曰:“某年七十二,尚能拳驱数人,此辕门也, 方六十岁,岂得遽自引退?”京师人谓之“色缴。”
《挥麈三录》:“李泰发之迁责海外也,欲寓书秦丞相,以 祈内徙,而无人可遣,门人王彦恭趯罢雷守,闲居全 州。泰发乃作秦书,托王为寻端,便王邻之居。有李将 领者,坐岳侯事编置于郡,与闾里通情,趯令其子司 法者,从李将就雇一隶,遣往会稽,授书于泰发家。既 至越,泰发子弟不敢以人入都,乃就令此介自往相” 府投之。既达于秦,忽令问:“李参政今在何所?”远人仓 猝遽对云:“李参政见在全州,与王知府邻居。”盖误以 李将为泰发也。且云:“有王法司与李参政亲以书付 我令来。”盖错愕之际,又称司法为法司也。秦怒,于是 送大理寺根勘,行下全州体究李光擅离贬所,如何 辄敢存留在本州?且追王趯并王法司赴狱。而全州 适有法司人吏姓王者,亦与彦恭舍甚迩,俱就逮。后 体究得“泰发初未尝离昌化,但诬彦恭以前任过愆, 除名勒停,编管辰州。”王法司者懵然不知,亦勒认赃 罪杖脊。当时闻者无不笑而怜之。
《二老堂诗话》:绍兴十年六月一日甲辰,左光禄大夫、 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监修 国史秦桧札子奏。“‘‘‘臣闻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 主,协于克一’。此伊尹相汤,咸有一德’之言也。臣昨见 金国挞懒有讲和割地之义,故赞陛下取河南故疆。 既而兀术戕其叔挞懒,和议已变,故赞陛下定吊民 伐罪之计。今兀术变,和议果矣。臣请为陛下先至江 上,谕诸路帅同力招讨,陛下相次劳军,如汉高祖以 马上定天下,不宁厥居,为社稷宗庙决策于今日。臣 言如不可行,即乞罢免,以明孔圣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之义。臣无任恳切之至。”有旨依奏。右张嵲代作。嵲 元任司勋员外郎,五月,除起居舍人,八月,除中书舍 人。当时朝士大书法慧寺门云:“商汤为太甲,孔圣作 周任。”盖误以伊尹告太甲为相汤,而《论语》载孔子道 周任之言,今直以为孔圣也。
《墨庄漫录》:世传宗室中昔有昏谬,俗呼为泼撒太尉。 一日坐宫门,见钉校者,亟呼之,命仆取弊履,令工以 革护其首。工笑曰:“非我技也。”公乃悟曰:“我谬也,误呼 汝矣。”适欲唤锢漏。〈俗呼骨路〉者耳。闻者大笑之。 《老学庵笔记》:姓但者,音若檀。近岁有岭南监司曰但 中庸是也。一日,朝士同观报状,见岭南郡守以不法 被劾,朝旨令但中庸根勘。有一人辄叹曰:“此郡守必 是权贵所主。”问“何以知之?”曰:“若是孤寒,必须痛治,此 乃令但中庸根勘,即是有力可知。”同坐者无不掩口, 其人悻然作色曰:“拙直宜为诸公所笑。”竟不悟而去。 《癸辛杂识》:浙之东言语,黄、王不辨,自昔而然。王克仁 居越,荣邸近属也,所居尝独毁于火,于是乡人呼为 “王火烧。”同时有黄瑰者,亦越人,尝为评事,忽遭台评, 云其积恶以遭天谴,至于独焚其家,乡人有“黄火烧” 之号,盖误以王为黄耳。邸报既行,而评事之邻有李 应麟者,为维扬幕,一见大惊,知有被火之事,亟告假 而归。制使李应山怜之,馈以官楮二万。及归,则家无 患,乃知为误耳。盖黄无辜而受王之祸,而李无望而 得二万之获,殊可笑。
《悦生随抄》田景咸在邢州日,供奉官王班者奉使至 郡,景咸劝班酒曰:“王班请满饮。”典客遽白:“此使者姓 名也。”景咸始悟曰:“何不素教我,我谓王班是官尔。”闻 者皆笑之。
贤奕,正统丙辰状元。周旋,温州永嘉人。初,阁老预定 第一甲三人,候读卷,因问同在内诸公云:“周旋仪貌 何如?”或以丰美对。阁老喜,及传胪,不类所闻。盖丰美 者,严州周瑄,听之不真而误对耳。
错误部杂录
《因话录》:人道尚右,以右为尊。礼先宾客,故西让客,主 人在东,盖自卑也。今之人或以东让客,非理也。盖缘 在所在地主在东,俗有东行南头之戏,此乃贵其为 一方一境之主也。《记》曰:“天子无客礼,莫敢为主焉。故 君适其臣,升自阼阶,不敢有其室也。”注云:“明享君。”非 也。今之方镇刺史入本部,于令长以下,礼绝宾主,犹 近君臣。至于藩镇,经管内支郡,则俱是占南面诸侯, 但以使职监临,如台省之官。至外地既通宴享,则异 君臣,而用古天子升阼阶之仪。昧于《礼经》,遂同僭拟, 是不讲贯所致。又小人姑息,讹谬相承,亦可笑且叹 也。
《酉阳杂俎》:小戏中,于奕局一枰各布五子角迟速,名 “蹙融。”予因读坐右方,谓之蹙戎。又尝览王充《论衡》,言 秦穆为缪。及往往见士流遇人促装,必谓之曰:“车马 有行色。”直台直省者云“寓直”,实为可笑。乃录宾语甚 误者,著之于此。
《后山谈丛》:“予为汝阴学官,学者多言:万寿之西,颍水 之上有林号税子步。步之西有异木,人莫能名,相传 数百岁荣落不时。旧有碑云:‘粉黛涂容,金预之树’。余 过之,往观焉,木身才十数年尔。是时岁暮,群木皆落, 从者以为枯也。木下有刹石,石有象,文有铭云:‘曹公 有悟,怖心未已。敬造浮图,式崇妙理,文词阐相,粉黛’” 涂容。金刹一树,永出烦笼。开元十六年,岁在执徐,首 旬五日建地。故《佛氏道场石》,乃《刹下铭》也。“粉黛涂容”, 谓建像也。“金刹一树”,谓建刹也。读者寡陋,传者喜为 缘饰,苟无此石,亦足惑世也。
《琅嬛记》:吴郡有婚姻墩,昔有女子送葬,道逢书生于 此,各以目相挑,后成婚姻,故以为名。后世误以“婚姻” 为“分金”,且以为管鲍事,更谬。
悔悟部总论
《易经》。
《乾文言》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 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韩诗外传
《论治道》
高墙,丰上激下,未必崩也。降雨兴,流潦至,则崩必先 矣。草木根荄浅,未必撅也。飘风兴,暴雨坠,则撅必先矣。君子居是邦也,不崇仁义,尊其贤臣,以理万物,未 必亡也。一旦有非常之变,诸侯交争,人趋车驰,迫然 祸至,乃始愁忧,干喉焦唇,仰天而叹,庶几乎望其安 也,不亦晚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嗟乎,虽悔 无及矣。《诗》曰:“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册府元龟
《愧恨》
夫不能是耻,则为愧实多,虽悔可追者,饮恨何及?是 知君子作事谋始,可以远耻辱,砥名励节,不以私污 义。事若过举,或承之羞。其有言之不从,计有非允,或 功立而名辱,或行洁而道违,将义士之见非,惧长者 之所短,俯仰天地,惭䩄面目,是可忍也,洵孰甚焉!故 有愧情一集,伏恨而死者已。斯亦往者不谏,近乎知 耻在昔贤者其犹病诸。《若乃》名节自亏家道匪正然 诺之际信义无闻虽复终身恨之盖亦何嗟及矣。
悔悟部艺文
《悔赋》〈有序〉 梁简文帝
夫机难预知,知机者上智;智以运己,迷己者庸夫。故《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 又曰:“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传》云:“九德不愆,作事无悔。” 是以郑国盗多,太叔之恨表;卫风义失,宣公之刺彰。无将咏兴,垄事书作。季文再思而未可,南容三复而不暇。余以固陋之资,慎履冰之诫,窃服楚王之对,每征后稷之诗,触类而长,乃为赋曰:
默默不怡,恍若有遗,四壁无寓,三阶寡趣,月露澄晓, 风柳悲暮,庭鹤双舞,檐乌独赴。岸林宗之巾,凭南郭 之几,元德之眊,聊荣子安之啸。时起静思悔吝,铺究 前史,吊古伤今,惊忧叹圮,成败之踪,得失之理,莫不 关此。令终繇乎谋始,弃夸言于顿丘,重前非于《蘧子》。 迹夫覆车之人,岂止一途而已。至如秦兼四海之尊, 握天下之富,混一车书,鞭笞宇宙,胡亥之寄已危,万 代之祀难构。阿衡失责成之所,赵高秉栋梁之授,拒 谏逞刑,戮宰诛守,矜上林之戏马,嘉长杨之射兽,嗫 呫禁中之言,僛儛山东之寇,及其祠祟泾水,作衅夷 宫,徒希与妻子伍,下愿与黔首同,信殪绝于凶丑,何 前谋之不工。至如下相项籍,才气过“人。拔山靡类,扛 鼎绝伦。声驾盛汉,势压馀秦。巨鹿有动天之卒,辕门 有屈膝之宾。既刓有功之印,亦疑奇计之臣。唱《鸡鸣》 于垓下,泣悲歌于美人。抱乌江之独愧,分汉骑之馀 身。郭君失位,徒驭而亡。尚悲残糗,独饮馀浆。枕畚空 卧,伏轼怀伤。魂飘原野,骨饵豺狼。楚王刻鹤,播徙南 地。铙管徒鸣,才人空”置,岂辎车之足荣,匪射猎之娱 意,幽泉斯即,白日何冀?甯喜纳君,恃功肆宠,卫侯厌 黩,忠臣愤勇,昏迷靡悟,败不旋踵。商君被执,李斯赴 收,身居阙下,命厄秦囚,追伤用法之弊,还思不谏之 尤,亦何解于今酷,终无追于昔谋。伯卓跋扈,豺目为 辅弑君鸩子,诛李害杜。鬻恩贩宠,怨庶虐人。蔽朝政 之聪察,害上书之烈臣。荣昵子于阿尹,肆贪浊之淫 威;树奸党于宫禁,察人主之纤微。卒其膏𫓧润钺,寘 𬙊逢徽,壮武英逸,才为时出,陆离儒雅,照烂文笔。江 东启吞并之筹,幽州著怀远之术,运锺毁冕,时属倾 颠,镝鸣水阔,日黑山迁。刘卞之谋不决,忠良之戮已 缠。台耀之灾。虽启《鹪鹩》之赋,徒然士衡文杰,绰有馀 裕,气含珠璧,情蕴云雾。志阙沉隐,心耽进趣。握兹猛 众,临此劲兵。抗言孟玖,肆此孤贞。笺辞已切,墨幔徒 萦,形殒河上,心忆华亭。若夫杨恽狂言,灌夫失志,卒 其殒命,埋躯伤形。属吏周君饮后,裴子酣狂,靳固纪 瞻之妾,眠卧季伦之房,亦足以魂惊神爽,悔结嫌彰。 已矣哉!波澜动兮昧前期,庸夫蔽兮多自欺。不远而 复幸无嗤,建功立德有常基。胸驰臆断多失之,《前言 往行》可为师。
悔悟部纪事
《史记·周本纪》: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 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 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 所耻,何往为?祗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
《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遂寘姜氏于城颍,而 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 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 曰:“小人有母,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 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 然。”公从之。遂为母子如初。
文公元年,殽之役,晋人既归秦帅,秦大夫及左右皆 言于秦伯曰:“是败也,孟明之罪也,必杀之。”秦伯曰:“是 孤之罪也。周芮良夫之诗曰:‘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 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是贪故也,孤 之谓矣。孤实贪以祸夫子,夫子何罪使为政。”
襄公二十年卫甯惠子疾,召悼子曰:“吾得罪于君悔 而无及也。名藏在诸侯之策,曰:孙林父甯殖出其君 君入则掩之。若能掩之则吾子也;若不能犹有鬼神 吾有馁而已不来食矣。”
昭公二十年,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 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大叔为政,不 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 “‘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 《史记·孔子世家》:“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 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 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 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子鱼曰:“昔吾先君 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 侯笑。”康子曰:“则谁召而可?”曰:“必召冉求。”于是使使召 冉求。
《汉书韩延寿传》:“延寿行县至高陵,民有昆弟相与讼 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 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史、 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咎在冯翊,当先退’。”是日移病 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一县莫知所为,令丞、啬夫、 三老亦皆自系待罪。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 昆弟深自悔,皆自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 复争。
《后汉书鲁恭传》:恭拜中牟令,专以德化为理。亭长从 人借牛而不肯还之,牛主讼于恭。恭召亭长,敕令归 牛者再三,犹不从。恭叹曰:“是教化不行也!”欲解印绶 去。掾史泣涕共留之。亭长乃惭悔还牛,诣狱受罪,恭 贳不问,于是吏人信服。
《晋书张轨传》:“张掖人吴咏,为护羌校尉马贤所辟,后 为大尉庞参掾。参、贤相诬,罪应死,各引咏为证。咏计 理无两直,遂自刎而死。参贤惭悔,自相和释。”
《清异录》:闽士刘乙尝乘醉与人争妓女,既醒惭悟,集 书籍凡因饮酒致失贾祸者,编以自警,题曰《百悔经》。 自后不饮,至于终身。
《清波杂志》一小说名《默记》,内一条云:尹师鲁性高而 褊,中洛中与欧梅诸公同游嵩山,师鲁曰:“游山须是 带得胡饼炉来,方是游山。”诸公咸谓游山贵真率,岂 有此理?诸公群起而攻之,师鲁知前言之谬而不能 胜,诸公遂引手扼吭,诸公争救之,乃免。辉见前辈云: 一时失言,有所不免。若曰愧而扼吭,无是理也。著《默 记》者,亦不当书此。
《闻见后录》:陈公弼,嘉祐中知凤翔府。东坡初擢制科 签书判官事,吏呼“苏贤良”,公弼怒曰:“府判官何贤良 也?”杖其吏不顾,或谒入不得见,故东坡不能堪。后公 弼受他州馈酒,从赃,坐沮辱抑郁,抵于死。或云:欧阳 公憾于公弼有曲折,东坡不但望公弼相遇之薄也。 公弼子季常,居黄州之岐亭。元丰初,东坡谪黄州者, 执政疑公弼废死,自东坡委于季常甘心焉。然东坡、 季常相得驩甚,故东坡特为公弼作传,至比之汲黯 曰:“轼官凤翔,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 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言色,已而悔之。崔德符戏语 予曰:“果如元丰执政之疑,东坡之悔,岂释氏忏悔之 悔乎?”
《容斋三笔》:绍兴中,胡邦衡铨窜新州,再徙吉阳,吉阳 即珠崖也。军守张生遇之亡状,每旬必令囚首诣庭 下,邦衡尽礼事之,至作五十韵诗,为其生日寿。性命 之忧,朝不谋夕。是时黎酋闻邦衡名,遣子就学,其居 去城三十里,尝邀致入山,见军守者荷枷絣西庑下, 酋指而语曰:“此人贪虐已甚,吾将杀之,先生以为何 如?”邦衡曰:“其死有馀罪,果若此,足以洗一邦怨心。然 既蒙垂问,切有献焉。贤郎所以相从者为何事哉?当 先知君臣上下之名分,此人固亡状,要之为一州主, 所谓邦君也。欲诉其过,合以告海南安抚司,次至广 西经略司,俟其不行,然后诉于枢密院,今不应擅杀 人也。”酋悟,遽释之,令自书一纸引咎,乃再拜而出。明 日邦衡归。张诣门悔谢。殊感再生之恩。自此待为上 客。
《辍耕录》:“扬州泰兴县马驼沙农夫司大者,其里中富 人陈氏之佃家也,家贫不能出租以输主,乃将以所 佃田转质于他姓陈氏。田傍有李庆四者,亦业佃种, 潜赂主家儿,约能夺田与我,而不以与陈氏者,以所 酬钱十倍之一分之。家儿素用事,因以利啖其主,主 听夺田归李氏,司固无可奈何,既以谷田不相侔,轻其直十之一,司愈不平。会归,而李与尝所用力及为 立券者杀鸡饮酒,司因随所之。李欲却,司辄先将一 卮酒饮之,司忿恨去,对妻语所以与李怨仇之故。妻 苦口谏曰:“吾之穷命也,奈何仇人哉?”不听,夜持炬火 往烧其家。忽闻得内有人娩司,窃念:“吾所仇者,其家 公也,何故杀其母子?”遂弃火沟中而归。司无以为养 生计,即所偿钱为豆乳酿酒,货卖以给食。久之,不复 乏绝,更自有馀,而李日益贫。更十年,李复出所佃田 质陈氏。司还用李计,复其田。过种之钱,比前又损其 一,为券,悉值前人。相视惊叹。司记“为李所辱时,今幸 可一报。”遂复具鸡酒饮亦如之。李忘前过,不自责,反 怨薄己,怒甚。归积膏火破盎中,夜抵司家,司妻方就 蓐,李犹豫间,闻人启户,惧事觉遗火亟走,而司家实 不有人。旦得火器场中,验器底有“李”字,因悟:“昔我焚 彼家,以其家人产子不欲焚。今彼焚我家,而我之妻 亦产子而不被焚。此天也,非人也。”持钱五千往。李曰: “昨日小人无状,失礼,义不得共饮,兹愿少伸谢意,幸 毋督过。”李疑绐以疾卧不起,强请不已,遂同之酒家, 邀酤儿与饮。酒半,自起酌酒劝李曰:“子之子某年月 日夜子时生,而吾子亦夜子时生。怨仇之事,慎勿复 为。”具白前所仇事,沥酒为誓,语酤儿曰:“子识之,试用 此警世间人。不善,慎勿为也。”剧饮尽欢,乃更约为婚 姻。自是李亦不贫,两家至今丰给。此在至正初年间。 吾谓司氏妇之极谏,与司氏之易虑,时天固以监之, 所以李不复可加害也。向使司氏决快所欲,未必能 复田,纵复田,未必其无祸。一念之善从,而两家子孙 皆蒙其利泽。《书》曰:“天道福善祸淫。”又曰:“惟上帝不常,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呜呼!天岂远人哉? 天岂远人哉!
《贤奕》: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 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 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见其履在楚人足, 而心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 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悔谢曰:“请为友如初。”
含忍部纪事
《左传》:成公十四年春,卫侯如晋。晋侯强见孙林父焉, 定公不可。夏,卫侯既归,晋侯使郤犨送孙林父而见 之。卫侯欲辞,定姜曰:“不可,是先君宗卿之嗣也,大国 又以为请,不许,将亡,虽恶之,不犹愈于亡乎?君其忍 之,安民而宥宗卿,不亦可乎?”卫侯见而复之。
《淮南子道应训》:赵简子以襄子为后。董阏子曰:“无恤 贱,今以为后,何也?”简子曰:“是为人也,能为社稷忍羞。” 异日,智伯与襄子饮,而批襄子之首。大夫请杀之,襄 子曰:“‘先君之立我也,曰能为社稷忍羞’。岂曰能刺人 哉?”
《史记淮阴侯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 大,好带刀劎,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 死,出我裤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裤下,蒲伏一市人 皆笑信以为怯。
《通鉴》:张公艺九世同居,北齐、隋、唐皆旌表其门。上幸 其宅,问所以能之故,公艺书“忍”字百馀以进,上善之, 赐以缣帛。
《唐书娄师德传》:师德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 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 正使自干耳。”
《开元天宝遗事》:光禄卿王守和未尝与人有争,尝于 几案间大书“忍”字,至于帏幌之属,以绣画为之。明皇 知其姓字,非时引对。问曰:“卿名守和,已知不争,好书 ‘忍’字,尤见用心。”奏曰:“臣闻坚而必断,刚则必折,万事 之中,忍字为上。”帝善,赐帛以旌之。
含忍部杂录
《官箴》:忍之一事,众妙之门。当官处事,尤是先务。若能 清慎勤之外,更行一忍,何事不办。《书》曰:“必有忍,其乃 有济。”此处事之本也。谚曰:“忍事敌灾星。”少陵诗曰:“忍 过事堪喜。”此皆切于事理,为世大法,非空言也。王沂 公常说:“吃得三斗酽醋,方做得宰相。”盖言忍受得事。 《萤雪丛说》:“忍之名一也,而用不同。必有忍,其乃有济。 小不忍则乱大谋。”此皆圣贤之所谓忍,忍于不善也, 所谓吉德也。而世俗之所谓忍,如猜忍、刚忍之类,乃 是忍于善而就不善也,所谓凶德也。王导不忍美人 之劝酒,恐为见杀,则强为之饮,此则不忍也,正所谓 忍于不善而就善也,非吉德而何?王敦之不顾美人 之死,而不为之饮,此世俗之所谓忍,忍于善而就不 善也,非凶德而何?天之报施,必以其类。观王导、王敦 之后,兴衰祸福,盖可见矣。然则不忍者,正人之本心, 《孟子》所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也。而世俗之所谓 忍者,残义害善之本,杀身覆族之由也。项羽为人不 忍,虽不能成事,要之良心犹在。伍子胥为人刚戾忍诟,虽能成事,然良心丧失尽矣。《子家子》曰:“一惭之不 忍,而终身惭乎?”王导能忍事,此皆忍于不善以就善 之谓。尝观唐张公艺九世同居,家无异议,人问其故, 公艺即书“忍”字以对,亦鉴王敦之得失也。
《辍耕录》:睦人邵元同先生桂子尝作忍、默、恕、退四卦, 揭之坐隅,真得保身、慎言、絜矩知止之道者矣。其《忍 卦》曰:“忍,亨。初难终吉。利君子贞,不利小丈夫。”《彖》曰:“忍, 刚发乎内,柔制乎外,故亨。初若甚难,乃终有吉。唯君 子为能动心忍性,不利小丈夫,其中浅也。《象》曰:‘刃在 心上,忍,君子以含容成德’。”初一小不忍,则乱大谋。《象》 曰:“小不克忍,成大乱也。”次二,必有忍,其乃有济。《象》曰: 能忍于中,事克济也。次三,一朝之忿,亡其身以及其 亲。《象》曰:“一朝之忿,至易忍也。”亡身及亲,祸孰大焉。次 四,出于跨下,以成汉功,韩信以之。《象》曰:“跨下之辱,小 辱也。成汉之功,大功也。”次五,张公艺九世同居,书一 忍字,以对于天子。《象》曰:“同居之义,忍”克致也,积而九 世,有容德也。上六,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象》曰:方刚之 气,忍则灭也。形而为斗,自求祸也。
雪涛小说:“世人无贤不肖,皆言忍言耐烦,此三字言 之甚易,而其实有难能者。若真能忍,真能耐烦,则其 取祸必少,败事必寡。昔里中一富儿素悭,亦能从事 于忍,遇仇家欲嫁祸,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故出 言詈之,富儿不为动。已复詈其妻子,亦不动。丐者乃 裸而露其丑曰:‘尔能啖我此物乎’?富儿不胜忿,持挺” 挞之,一击而毙,为仇家所持,竟坐偿。此知从事于忍, 至于难忍,而卒不能忍者也。又一仕宦将之官,其厚 友送之,嘱曰:“公居官无他难,只要耐烦。”仕者唯唯。已 而再嘱三嘱,犹唯唯。及于四五,其人忿然怒曰:“君以 我为呆子乎?只此二字奈何?”言之数四,厚友曰:“我才 多说两次,尔遂发恼,辄为能耐烦,可乎。”此知耐烦之 当然。及遇小不可耐,而遂不能耐者也。余所以信忍 与耐烦为难能也。
《笔畴书》曰:“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乃有济。”君子立心, 未有不成于容忍而败于不容忍也。容则能恕人;忍 则能耐事。一毫之拂,即勃然而怒;一事之违,即愤然 而发。是无涵养之力、薄福之人也。是故大丈夫当容 人而不可为人容,当制欲而不可为欲制。观娄师德 丙吉之为人,则气自平而理自明矣。
《读书镜》:李沆为丞相,秉政日,狂生叩马献书,历诋其 短。公逊谢曰:“俟归详览。”生讪怒,随马后肆言曰:“居大 位而不能康济天下,又不能引退以谢人言,久妨贤 路,宁无愧乎?”公于马上踧踖再三,曰:“某屡求退,奈上 未允,不敢去耳。”终无忤意。冨弼字彦国,少有骂者,如 不闻,人曰:“骂汝。”彦国曰:“恐骂他人。”又曰:“呼姓名而骂, 岂骂他人?”彦国曰:“天下无同姓名者乎?”告者大惭。及 为相,尝语子孙曰:“忍之一字,众妙之门。睦族处事,尤 为先务。若清俭之外,更加一忍,则何事不便?夫朝廷 用人,专论才德,而独于辅臣,又责以‘相度’二字。盖相, 地道也,妇道也。地欲耐物,妇欲耐家。不然,佛氏所谓 虾蟆禅,一跳即倒耳。”
《长水日抄》:“淄川杨引道著六忍:一曰忍触,触者人犯 我也。二曰忍辱,辱者人凌我也。三曰忍恶,恶者我憎 人也。四曰忍怒,怒则憎之重也。五曰忍忿,忿则憎而 发之轻也。六曰忍欲,欲者贪而不欲止也。此六忍者, 戒之一身则一身安,戒之一家则一家安。推之以处 人己之间,则所遇皆安而寡悔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