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一百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一百十七卷
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一百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一百十七卷目录

     圣裔部列传一

      周

      孔鲤       孔伋

      孔白       孔求

      孔箕       孔穿

      孔斌

    官常典第一百十七卷

    圣裔部列传一

    孔鲤

    按《孔子家语》,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幵官氏,一岁而 生伯鱼。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荣君之贶, 故因以名曰鲤,而字伯鱼。年五十,先孔子卒。 孔子 谓伯鱼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 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 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声 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 不可以不饬。不饬无类,无类失亲,失亲不忠,不忠失 礼,失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譬之污池,水潦注焉,萑苇生焉,虽或以观之,孰知其 源乎?

    按《礼记檀弓》:“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曰:‘谁与哭 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 按《史记注》“《皇览》曰:‘伯鱼冢在孔子冢东,与孔子并大 小相望也’。”

    按:《阙里志宗子世纪》,“伯鱼生于周景王十三年,为鲁 昭公之十年也。”

    按《兖州府志宗子世表》:“伯鱼,孔子子,鲁哀公聘,不应 先孔子卒。”敬王三十八年己未年五十,宋封“泗水侯”,从祀,后改 配“启圣祠。”

    孔伋

    按《史记孔子世家》:“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 于宋。子思作《中庸》。”

    按《礼记·檀弓》:“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门人问诸子思曰: ‘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曰:‘然’。”“‘子之不使白也丧 之,何也’?子思曰:‘昔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 而隆,道污则从而污,伋则安能为伋也妻者,是为白 也母,不为伋也妻者,是不为白也母’。”故孔氏之不丧 出母,自子思始也。子思曰:“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 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 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丧三年以为极,亡则 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 日不乐。曾子谓子思曰:“伋!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 入于口者七日。”子思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 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故君子之执亲”之丧也,水 浆不入于口者三日,杖而后能起。子思之母死于 卫,柳若谓子思曰:“子圣人之后也,四方于子乎观礼, 子盖慎诸?”子思曰:“吾何慎哉?吾闻之,有其礼无其财, 君子弗行也;有其礼有其财无其时,君子弗行也。吾 何慎哉?”穆公问于子思曰:“为旧君反服,古与?”子思 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 礼也。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 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子思之 母死于卫,赴于子思,子思哭于庙,门人至,曰:“庶氏之 母死,何为哭于孔氏之庙乎?”子思曰:“吾过矣!吾过矣!” 遂哭于他室。

    按《孔丛子记问》篇:“夫子闲居,喟然而叹,子思再拜请 曰:‘意子孙不修,将忝祖乎?羡尧舜之道,恨不及乎’?夫 子曰:‘尔孺子安知吾志’?子思对曰:‘伋于进瞻,亟闻夫 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是谓不肖。伋每思 之,所以大恐而不解也’。夫子忻然笑曰:‘然乎,吾无忧 矣。世不废业,其克昌乎’? 子思问于夫子曰:‘为人君 者,莫不知任贤之逸也,而不能用贤,何故’?”子曰:“非不 欲也。所以官人在能者,由于不明也。其君以誉为赏, 以毁为罚,贤者不居焉。” 子思问于夫子曰:“伋闻夫 子之诏正俗化民之政,莫善于礼乐也。管子任法以 治齐,而天下称仁焉。是法与礼乐异用而同功也,何 必但礼乐哉?”子曰:“尧、舜之功,百世不辍,仁”义之风远 也。管仲任法,身死则法息,严而寡恩也。若管仲之知, 足以定法材。非管仲而专任法,终必乱成矣。 “子思 问于夫子曰:‘物有形类,事有真伪,必审之,奚由’?”子曰: “由乎心。心之精神是谓圣。推数究理,不以疑周其所 察,圣人难诸。” 《杂训篇》“子上杂所习请于子思。子思 曰:‘先人有训焉:学必由圣,所以致其材也;砺必由砥, 所以致其刃也。故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 《乐》,杂说不与焉,又何请’?”子思谓子上曰:“白乎!吾尝深 有思而莫之得也,于学则寤焉;吾尝企有望而莫之 见也,登高则睹焉。是故虽有本性,而加之以学,则无惑矣。” 《县子问子思》曰:“吾闻同声者相好,子之先君 见子产时,则兄事之,而世谓子产仁爱,称夫子圣人, 是谓圣道事仁爱乎?吾未喻其人之孰先后也,故质 于子。”子思曰:“‘然,子之问也,昔季孙问子游,亦若子之 言也’。子游答曰:‘以子产之仁爱譬夫子,其犹浸水之 与膏雨乎’?”康子曰:“子产死,郑人丈夫舍玦佩,妇女舍 珠瑱,巷哭三月,竽瑟不作。夫子之死也,吾未闻鲁人 之若是也,奚故哉?”子游曰:“夫浸水之所及也则生,其 所不及则死,故民皆知焉。膏雨之所生也,广莫大焉; 民之受赐也普矣,莫识其由来者。上德不德,是以无 德。”季孙曰:“善。”县子曰:“其然。” 孟子车尚幼,请见子思。 子思见之,甚悦其志,命子上侍坐焉,礼敬子车甚崇, 子上不愿也。客退,子上请曰:“白闻士无介不见,女无 媒不嫁。孟孺子无介而见,大人悦而敬之。白也未喻, 敢问。”子思曰:“然。吾昔从夫子于郯,遇程子于涂,倾盖 而语,终日而别,命子路将束帛赠焉,以其道同于君 子也。今孟子车,孺子也,言称尧舜,性乐仁义,世所希 有也。事之犹可,况加敬乎?非尔所及也。” 子思在鲁, 使以书如卫问子上。子上北面再拜受书,伏读,然后 与使者晏。遂为复书。返,中庭北面再拜,以授使者,既 受书,然后退。使者还鲁,问子思曰:“吾子堂上南面立, 授臣书,事毕送臣。子上中庭拜,授臣书,而不送,何也?” 子思曰:“拜而不送,敬也;使而送之,宾也。” 鲁人有同 姓死而弗吊者,人曰:“在礼当免不免,当吊;不吊,有司 罚之。如之何?子”之无吊也。答曰:“吾以其疏远也。”子思 闻之曰。无恩之甚也。昔者季孙康子问于夫子曰:“百世 之宗,有绝道乎?”子曰:“继之以姓,义无绝也。故同姓为 宗,合族为属,虽国子之尊,不废其亲,所以崇爱也。是 以缀之以食,序列昭穆,万世婚姻不通,忠笃之道然 也。 鲁穆公访于子思曰:‘寡人不得嗣先君之业二 年矣,未知所以为令名者,且欲掩先君之恶,以扬先 君之善,使谈者有述焉。为之若何?愿先生教之也’。”子 思答曰:“以伋所闻,舜禹之于其父,非勿欲也。以为私 情之细,不如公义之大,故弗敢私之云耳。责以虚饰 之教,又非伋所得言。”公曰:“思之可以利民者。”子思曰: “顾有惠百姓之心,则莫如一切除非法之事也。毁不 居之室,以赐穷民;夺嬖宠之禄,以赈困匮。无令人有 悲怨,而后世有闻见,抑亦可。”公曰:“诺。” 县子问子思 曰:“颜回问为邦,夫子曰‘行夏之时。若是殷周异正,为 非乎’?”子思曰:“夏数得天,尧舜之所同也。殷周之王,征 伐革命,以应乎天,因改正朔。若云天时之改耳,故不 相因也。”夫受禅于人者,则袭其统;受命于天者则革 之,所以神其事,如天道之变然也。三统之义,夏得其 正。是以夫子云。 穆公问于子思曰:“立太子有常乎?” 答曰:“有之,在周公之典。”公曰:“昔文王舍适而立其次, 微子舍孙而立其弟,是何法也?”子思曰:“殷人质而尊 其尊,故立弟;周人文而亲其亲,故立子亦各其礼也。 文质不同,其礼则异,文王舍适立次,权也。”公曰:“苟得 行权,岂惟圣人,唯贤与爱立也。”子思曰:“圣人不以权 教,故立制垂法,顺之为贵。若必欲犯,何有于异?”公曰: “舍贤立圣,舍愚立贤,何如?”子思曰:“唯圣立圣,其文王 乎?不及文王者,则各贤其所爱,不殊于适,何以限之? 必不能审贤愚之分。请父兄群臣卜于祖庙,亦权之 可也。” 孟轲问牧民何先,子思曰:“先利之。”曰:“君子之 所以教民亦仁义,固所以利之乎?”子思曰:上不仁则 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乐为乱也。此为不利大矣。故 《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 利之大者也。 《居卫篇》:子思居卫言苟变于卫君曰: 其材可将五百乘君任军旅率得此人则无敌于天 下矣。卫君曰:吾知其材可将然变尝为吏赋于民而 食人二鸡子以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 大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 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何也?知其所妨者细也,卒成 不訾之器。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 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卫君再拜曰: “谨受教矣。” 子思适齐,齐君之嬖臣,美须眉立乎侧, 齐君指“之而笑,且言曰:‘假貌可相易,寡人不惜此之 须眉于先生也’。”子思曰:“非所愿也。所愿者,唯君修礼 义,富百姓,而伋得寄帑于君之境内,从襁负之列,其 荣多矣。若无此须鬣,非伋所病也。昔尧身修十尺,眉 乃八彩,实圣;舜身修八尺有奇,面颔无毛,亦圣;禹、汤、 文、武及周公勤思劳体,或折臂望视,或秃骭背偻,亦 圣不以须眉美鬣为称也。人之贤圣在德,岂在貌乎? 且吾性无须眉,而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由是言 之,伋徒患德之不卲美也,不病毛鬓之不茂也。” 子 思谓子上曰:“有可以为公之尊,而富贵人众不与焉 者,非唯志乎?成其志者,非唯无欲乎?夫锦缋纷华,所 服不过温体;三牲大牢,所食不过充腹。知以身取节 者,则知足矣;苟知足,则不累其志矣。” 曾子谓子思 曰:“昔者吾从夫子巡守于诸侯,夫子未尝失人臣之 礼,而犹圣道不行。今吾观子有傲世主之心,无乃不容乎?”子思曰:“时移世异,人有宜也。若吾先君,周制虽 毁,君臣固位,上下相持,若一体然。夫欲行其道,不执 礼以求之,则不能”入也。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 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亡之秋也。伋 于此时,不自高,人将下吾;不自贵,人将贱吾。舜禹揖 让,汤武用师,非故相诡,乃各时也。 子思在齐,尹文 子生子不类,怒而杖之,告子思曰:“此非吾子也。吾妻 殆不妇,吾将黜之。”子思曰:“若子言,则尧、舜之妃复可 疑也。”此二帝,圣者之英,而丹朱、商均不及匹夫。以是 推之,岂可类乎?然举其多者,有此父斯有此子,道之 常也。若夫贤父之有愚子,此由天道自然,非子之妻 之罪也。《尹文子》曰:“先生止之,愿无言,文留妻矣。” 孟 轲问子思曰:“尧舜文武之道,可力而致乎?”子思曰:“彼 人也,我人也。称其言,履其行,夜思之,昼行之,滋滋焉, 汲汲焉,如农之赴时,商之趣利,恶有不至者乎?” 子 思谓孟轲曰:“自大而不修,其所以大不大矣;自异而 不修,其所以异不异矣。故君子高其行则人莫能阶 也;远其志则人莫能及也。礼接于人,人不敢慢;辞交 于人,人不敢侮。其唯高远乎!” 申祥问曰:“殷人自契 至汤而王;周人自弃至武王而王”,同喾之后也。周人 追王太王、王季、文王,而殷人独否,何也?子思曰:文质 之异也。周人之所追太王,王迹起焉。又曰:文王受命, 断虞芮之讼,伐崇邦,退犬戎,追王太王、王季,何也?子 思曰:狄人攻太王,太王召耆老而问焉,曰:“狄人何来?” “耆老曰:‘欲得菽粟财货。太王曰:‘与之’’。”与之至无而狄 人不止。太王又问耆老曰:“狄人何欲?”耆老曰:“欲土地。” 太王曰:“与之。”耆老曰:“君不为社稷乎?”太王曰:“社稷所 以为民也,不可以所为民者,亡民也。”耆老曰:“君纵不 为社稷,不为宗庙乎?”大王曰:“宗庙者,私也,不可以吾 私害民。”遂杖策而去,过梁山,止乎岐下,豳民之束修, 奔而从之者三千乘,一止而成三千乘之邑,此王道 之“端也。成王于是追而王之。王季,其子也,承其业,广 其基焉。虽同追王,不亦可乎?” 羊客问子思曰:“古之 帝王,中分天下,使二公治之,谓之二伯。周自后稷封 为王者后,子孙据国,至大王、王季、文王,此固世为诸 侯矣,焉得为西伯乎?”子思曰:“吾闻诸子,夏、殷王。帝乙 之时,王季以功九命作伯,受圭瓒秬鬯之”赐,文王因 之得专征伐。此以诸侯为伯,犹周召之君为伯也。 子思年十六适宋,宋大夫乐朔与之言学焉,朔曰:“《尚 书》虞夏数四篇,善也。下此以讫于秦费,效尧舜之言 耳,殊不如也。”子思答曰:“事变有极,正自当耳。假令周 公、尧舜不更,时异处,其书同矣。”乐朔曰:“凡《书》之作,欲 以喻民也,简易为上,而乃故作难知之辞,不亦繁乎!” 子思曰:“《书》之意,兼复深奥,训诂成义,古人所以为典 雅也。”曰:“‘昔鲁《委巷》亦有似君之言者伋’?答之曰:‘道为 知者传,苟非其人,道不传矣’。今君何似之甚也?”乐朔 不悦而退,曰:“孺子辱吾。”其徒曰:“鲁虽以宋为旧,然世 有仇焉,请攻之。”遂围子思。宋君闻之,不待驾而救子 思。子思既免,曰:“文王困于羑里,作《周易》;祖君屈于陈 蔡,作《春秋》。吾困于宋,可无作乎?”于是撰《中庸》之书四 十九篇。 《巡狩篇》子思游齐,陈庄伯与登泰山而观 见古天子巡狩之铭焉陈子曰:“我生独不及帝王封 禅之世。”子思曰:“子不欲尔。”今周室卑微,诸侯无霸,假 以齐之众连邻国,以辅文武子孙之有德者,则齐桓 “晋文之事不足言也。”陈子曰:“非不悦斯道,力不堪也。 子圣人之后,吾愿有闻焉。敢问昔圣帝明王巡狩之 礼,可得闻乎?”子思曰:“凡求闻者,为求行之也。今子自 计,必不能行,欲闻何为?”陈子曰:“吾虽不敏,亦乐先王 之道,于子何病而不吾告也?”子思乃告之曰:“古者天 子将巡守,必先告于祖祢,命史告群庙及社稷,圻内 名山大川,告者七日而遍。亲告用牲,史告用币,申命 冢宰”,而后清道而出。或以迁庙之主行,载于斋车,每 舍奠焉。及所经五岳四渎,皆有牲币。岁二月,东巡狩, 至于岱宗,柴于上帝,望秩于山川。所过诸侯各待于 境。天子先问百年者所在而亲问之,然后觐方岳之 诸侯,有功德者则发“爵赐服,以顺阳义;无功者,则削 黜贬退,以顺阴义。命史采民诗谣,以观其风;命市纳 价,察民之所好恶,以知其志;命典礼,正制度,均量衡, 考衣服之等,协时月日辰入其疆。遗老失贤,掊克在 位,则君免。山川社稷有不亲举。土荒民游,为无教;无 教者,则君退;民淫僭上,为无法;无法者,则君罪入其 疆。土地垦辟,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君有庆。”遂南巡 五月,至于南岳。又西巡八月,至于西岳。又北巡十有 一月,至于北岳。其礼皆如岱宗。归,反舍于外。次三日 斋,亲告于祖祢,用特命有司告群庙社稷,及圻内名 山大川,而后入听朝。此古者明王巡狩之礼也。《陈子》 曰:“诸侯朝于天子,盟会霸主,则亦告宗庙山川乎?”子 思曰:“告哉!”陈子曰:“王者巡狩不及四岳,诸侯会盟不 越邻国,则其礼同乎?异乎?”子思曰:“天子封圻千里,公 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虞、夏、殷、周之常制也。 其或出此封者,则其礼与巡狩朝会无变。其不越封境,虽行如国。”陈子曰:“古之义也。吾今而后,知不学者 浅之为人也。” 《公仪》篇:“鲁人”有公仪僭者,砥节砺行, 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子思与之友。穆公因 子思欲以为相,谓子思曰:“公仪子必辅寡人,参分鲁 国而与之一,子其言之。”子思对曰:“如君之言,则公仪 子愈所以不至也。君若饥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 水饮伋,亦愿在下风。令徒以高官厚禄钓饵君子,无 信用之意。公仪子之智,若鱼鸟可也。不然,则彼将终 身不蹑乎君之庭矣。且臣不佞,又不任为君操竿下 钓,以荡守节之士也。” 闾丘温见田氏将必危齐,欲 以其邑叛而适鲁。穆公闻之,谓子思曰:“子能怀之,则 寡人割邑如其邑以常宗。”子思曰:“伋虽能之,义所不 为也。”公曰:“何?”子思对曰:“彼为人臣,君将败,弗能扶而” 叛之;逆臣制国,弗能以其身死而逃之,此罪诛之人 也。伋纵不能讨,而又要利以召奸,非忍行也。 穆公 问子思曰:“吾闻龙栏氏子不孝,其行何如?”对曰:“吾闻 明君之为政,尊贤以崇德,举善以劝民,则四方之内, 孰敢不化。若夫过行,是细人所识,不治其本而问其 过,臣不知所以也。”公曰:“善。” 穆公谓子思曰:“子之书 所记夫子之言,或者以谓子之辞。”子思曰:“臣所记臣 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有闻之于人者,虽非正其辞,然 犹不失其意焉,且君之所疑者何?”公曰:“于事无非。”子 思曰:“无非,所以得臣祖之意也。就如君言以为臣之 辞,臣之辞无非,则亦宜贵矣。事既不然,又何疑焉?” 穆公谓子思曰:“县子言子之为善,不欲人誉己,信乎?” 子思对曰:“非臣之情也,臣之修善,欲人知之,知之而 誉臣,是臣之为善有劝也,此所愿而不可得者也。若 臣之修善而人莫知,莫知则必毁臣,是臣之为善而 受毁也,此臣所不愿而不可避者也。若夫鸡鸣为善, 滋滋以至夜半,而曰‘不欲人之知,恐人之誉己’,臣以 谓斯人也者”,非虚则愚也。 胡母豹谓子思曰:“子好 大,世莫能容子也,盍亦随时乎?”子思曰:“大非所病,所 病不大也。凡所以求容于世,为行道也。毁道以求容, 容何行焉?大不见容,命也;毁大而求容,罪也。吾勿改 矣。” 子思居贫,其友有馈之粟者,受二车焉。或献樽 酒束脩,子思勿为当也。或曰:“子取人粟而辞吾酒脯, 是辞少而取多也。于义则无名,于分则不全,而子行 之何也?”子思曰:“然。伋不幸而贫于财,至乃困乏,将恐 绝先人之祀。夫以受粟为周之也,酒脯则所以饮宴 也。方乏于食而乃饮宴,非义也。吾岂以为分哉?度义 而行也。”或者担其酒脯以归。 穆公问子思曰:“吾国 可兴乎?”子思曰:“可”公曰:“为之奈何?”对曰:“苟君与大夫 慕周公、伯禽之治,行其政化,开公家之惠,杜私门之 利,结恩百姓,修礼邻国,其兴也勃矣。” 子思曰:“吾之 富贵甚易,而由不能。夫不取于人,谓之富;不辱于人, 谓之贵。不取不辱,其于富贵庶矣哉!” 《抗志篇》曾申 参之子谓子思曰:“屈己以伸道乎?抗志以贫贱乎?”子思 曰:“道伸吾所愿也,今天下王侯其孰能哉?与屈己以 富贵,不若抗志以贫贱。屈己则制于人,抗志则不愧 于道。” 子思居卫,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 子思问之曰:“鳏鱼,鱼之难得者也,子果何得之?”对曰: “吾始下钓,垂一鲂之饵,鳏过而勿视焉,更以豚之半 体则吞”之矣。子思喟然曰:“鳏虽难得,贪以死饵;士虽 怀道,贪以死禄矣。” 子思居卫,鲁穆公卒,县子使乎 卫,闻丧而服,谓子思曰:“子虽未臣鲁,父母之国也,先 君宗庙在焉,奈何不服?”子思曰:“吾岂爱乎?礼不得也。” 县子曰:“请问之。”答曰:“臣而去国,君不扫其宗庙,则为 之服寄。公寓乎是国,而为国服。吾既无列于鲁,而祭 在卫,吾何服哉?是寄臣而服所寄之君,则旧君无服, 明不二君之义也。”《县子》曰:“善哉,我未之思也。 卫君 言计是非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所 为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 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 和非以长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之赞己,暗莫 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 谄,以居百姓之上,民弗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谓卫君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君曰:“何故?”对曰: “有由然焉。君出言皆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 非;卿大夫出言亦皆自以为是,而士庶莫敢矫其非。 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 矫之则逆而有祸,故使如此,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 “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卫之君臣乎? 卫 君问子思曰:寡人之政何如?答曰:“无非。”君曰:寡人不 知其不肖,亦望其如此也。子思曰:希旨容媚,则君亲 之;中正弼非,则君疏之。夫能使人富贵贫贱者,君也。 在朝之“士,孰肯舍所以见亲,而取其所以见疏者乎? 是故竞求射君之心,而莫敢有非君之非者,此臣所 谓无非也。”公曰:“然乎?寡人之过也,今知改矣。”答曰:“君 弗能焉。口顺而心不怿者,临其事必疣。君虽有命,臣 未敢受也。” 司徒《文子》改葬其叔父,问服于子思。子 思曰:“《礼》,父母改葬缌,既葬而除。不忍无服送至”亲也非父母无服,无服则吊而加麻。《文子》曰:“丧服既除,然 后乃葬,则其服何服?”答曰:“三年之丧,未葬,服不变,除 何有焉?期大功之丧,服其所除之服以葬,既葬而除 之。其虞也,吉服以行事也。” 公叔木谓申祥曰:“吾于 子思,亲而敬之。子思未吾察也。”申祥以告曰:“人求亲 敬于子,子何辱焉?”子思答曰:“义也。”申祥曰:“请闻之。”答 曰:“公叔氏之子,爱人之同己,慢而不知贤。夫其亲敬, 非心见吾所可亲敬也。以人口而亲敬吾,则亦以人 口而疏慢吾矣。”申祥曰:“其不知贤奈何?”答曰:“有龙穆 者,徒好饰弄辞说,观于坐席,相人眉睫,以为之意,天 下之浅人也,而公叔子交之。桥子良修实而不修名, 为善不为人之知”己,不撞不发,如大钟然,天下之深 人也。而公叔子与之同邑而弗能知,此其所以为爱 同己而不知贤也。 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 “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褊小,犹步玉趾而慰存 之,愿有赐于寡人也。”子思曰:“臣羇旅于此,而辱君之 威尊,亟临荜门,其荣多矣。欲报君以财币,而君之府 藏已盈,而伋又贫,欲报君以善言,恐未合君志而徒 言不听也。顾未有可以报君者,唯进贤尔。”卫君曰:“贤 固寡人之所愿也。”子思曰:“未审君之愿将何以为。”君 曰:“必用以治政。”子思曰:“君弗能也。”君曰:“何故?”答曰:“卫 国非无贤才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贤才不见用故 也。”君曰:“虽然愿闻先生所以为贤者。”答曰:“君将以名 取士耶?以实取士耶?”君曰:“必以实。”子思曰:“卫之东境 有李音者,贤而有实者也。”君曰:“其父祖何也?”答曰:“世 农夫也。”卫君乃《胡卢》大笑曰:“寡人不好农,农夫之子 无所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子思曰:“臣称李音, 称其贤才也。周公大圣,康叔大贤。今鲁卫之君未必 皆同其祖考,李音父祖虽善农,则音亦未必与之同 也。君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则臣所谓有贤才而不 见用,果信矣。臣之问君,固疑君之取士不以实也。今 君不问李音之所以为贤才,而闻其世农夫因笑而 不爱,则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实者也。”卫君屈而无 辞。 卫君曰:“夫道大而难明,非吾所能也。今欲学术, 何如?”子思曰:“君无然也。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术者劳 而无功。古之笃道君子,生不足以喜之,利何足以动 之,死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怨之?故明于生死之分, 通于利害之变,虽以天下易其胫毛,无所概于志矣。 是以与圣人居,使穷士忘其贫贱,使王公简其富贵。 君无然也。”卫君曰:“善。” 齐王谓子思曰:“今天下扰扰, 诸侯无伯,吾国大人众,图帝何如?”子思曰:“不可也。君 不能去君贪利之心。”王曰:“何害?”子思曰:“夫水之性清 而土壤汨之,人之性安而嗜欲乱之。故能有天下者, 必无以天下为者也;能有名誉者必无以名誉为者 也。达此则其利心外矣。” 卫将军文子之内子死,复 者曰:“皋媚女复。”子思闻之曰:“此女氏之字,非夫氏之 名也。妇人于夫氏,以姓氏称,礼也。” 费子阳谓子思 曰:“吾念宗周将灭,泣涕不可禁也。”子思曰:“然此亦子 之善意也。夫能以智知可知,而不能以智知未可知, 危之道也。今以一人之身,忧世之不治而泣涕不禁, 是忧河水之浊而以泣清之也,其为无益莫大焉。”故 微子去殷,纪季入齐,良知时也。唯能不忧世之乱而 患身之不治者,可与言道矣。 齐王戮其臣不辜,谓 子思曰:“吾知其不辜而适触吾忿,故戮之,以为不足 伤义也。”子思曰:“文王葬枯骨而天下知仁,商纣斩朝 涉而天下称暴。夫义者不必遍利天下也,暴者不必 尽虐海内也。以其所施而观其意,民乃去就焉。今君 因心之忿,迁戮不辜,以为无伤于义,此非臣之所敢 知也。”王曰:“寡人实过,乃今闻命,请改之。” 卫公子交 见于子思曰:“先生圣人之后,执清高之操,天下之君 子莫不服先生之大名也。交虽不敏,窃慕下风,愿师 先生之行,幸顾恤之!”子思曰:“公子不宜也。夫清高之 节,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烦意,择天下之至道,行天下” 之正路。今公子绍康叔之绪,处战伐之世,当务收英 雄,保其疆土,非所以明臧否,立规检,修匹夫之行之 时也。 卫公子交馈马四乘于子思曰:“交不敢以此 求先生之欢,而辱先生之洁也。先生久降于鄙土,盖 为宾主之饩焉。”子思曰:“伋!寄命以来,度身以服卫之 衣,量腹以食卫之粟矣。又且朝夕受酒脯及祭燔之 赐,衣食已优,意气已定,以无行志,未敢当车马之贶。 《礼》虽有爵,赐人不逾父兄,今重违公子之盛旨,则有 失礼之僭焉,若何?”公子曰:“交已言于君矣。”答曰:“不可。 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公子曰:“我未之闻也,谨受 教。” 穆公欲相子思,子思不愿,将去鲁。鲁君曰:“天下 之王亦犹寡人也,去将安之?”子思答曰:“盖闻君子犹 鸟也,疑之则举。今君既疑矣,又以己限天下之君,臣 窃为言之过也。” 齐王谓子思曰:“先生名高于海内, 吐言则天下之士莫不属耳目。今寡人欲相梁起,起 也名少,愿先谈说之也。”子思曰:“天下之士所以属耳 目者,欲伋之言是非当也。今君使伋虚谈于起,则天

    下之士必改耳目矣。耳目既改,又无益于起,是两有
    考证
    丧也。故不敢承命。”齐君曰:“起之不贤,何也?”子思曰:“君

    岂未之知乎?厚于财物,必薄于德,自然之道也。今起 以贪成富闻于诸侯,而无救施之惠焉;以好色闻于 齐国,而无男女之别焉。有一于此,犹受其咎,而起二 之,能无累乎?”王曰:“寡人之言实过,愿先生赦焉。” 子 思见老莱子。老莱子闻穆公将相子思,老莱子曰:“若 子事君,将何以为乎?”子思曰:“顺吾性情,以道辅之,无 死亡焉。”老莱子曰:“不可顺子之性也。子性刚而傲,不 肖又且无所死亡,非人臣也。”子思曰:“不肖固人之所 傲也。夫事君道行言听,则何所死亡?道不行,言不听, 则亦不能事君,所谓无死亡也。”老莱子曰:“子不见夫 齿乎?齿坚刚,卒尽相磨;舌柔顺,终以不敝。子思曰:‘吾 不能为舌,故不能事君’。”

    按《韩子》。“鲁穆公问于子思曰。吾闻庞”“氏之子不孝, 其行奚如?”子思对曰:“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劝民。 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也。”子思出,子服 厉伯入见,问庞。氏子子服厉伯对曰:“其过三,皆君 之所未尝闻。”自是之后,君。“《子思》而贱子服”,厉伯也; 《字典》无此字。

    孔白

    按《史记孔子世家》:“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子上 生求。”

    按《礼记·檀弓》: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门人问诸子思曰: “‘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曰:‘然’。”“‘子之不使白也丧 之,何也’?子思曰:‘昔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 而隆,道污则从而污,伋则安能为伋也妻者,是为白 也母;不为伋也妻者,是不为白也母’。”

    按《孔丛子杂训》篇:“子上杂所习,请于子思。子思曰:‘先 人有训焉:学必由圣,所以致其材也;砺必由砥,所以 致其刃也。故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杂 说》不与焉,又何请’? 子思谓子上曰:‘白乎,吾尝深有 思而莫之得也,于学则寤焉,吾尝企有望而莫之见 也,登高则睹焉。是故虽有本性而加之以学,则无惑 矣’。” 孟子车尚幼,请见子思。子思见之,甚悦其志,命 子上侍坐,礼敬子车甚崇,子上不愿也。客退,子上请 曰:“白闻士无介不见,女无媒不嫁。孟孺子无介而见, 大人悦而敬之。白也未喻,敢问。”子思曰:“然。吾昔从夫 子于郯,遇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而别。命子路将 束帛赠焉,以其道同于君子也。今孟子车”,孺子也。言 称尧舜,性乐仁义,世所希有也。事之犹可,况加敬乎? 非尔所及也。 子思在鲁,使以书如卫,问子上。子上 北面再拜受书,伏读,然后与使者宴,遂为复书。返,中 庭北面再拜以授使者,既受书,然后退。使者还鲁,问 子思曰:“吾子堂上南面立,授臣书,事毕,送臣子上,中 庭拜,授臣书而不送,何也?”子思曰:“拜而不送,敬也。使 而送之,宾也。” 《居卫篇》:子思谓子上曰:“有可以为公 之尊,而富贵人众不与焉者,非唯志乎?成其志者,非 唯无欲乎?夫锦缋纷华,所服不过温体;三牲大牢,所 食不过充腹。知以身取节者,则知足矣。苟知足,则不 累其志矣。”

    按《阙里志》:四代:“白,字子上,齐威王召白为国相,不受, 再召又不受。年四十九卒,葬祖墓西北。生子求。”

    孔求

    按《史记孔子世家》:“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 生箕。”

    按《阙里志》,“五代求字子家,楚召不受,年四十五卒,葬 祖墓东北。”

    孔箕

    按《史记孔子世家》:“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子京 生穿。”

    按《阙里志》:“六代箕字子京,为魏相,年四十六卒,葬祖 墓东南。”

    孔穿

    按《史记孔子世家》:“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 生子慎。”

    按《孔丛子公孙龙篇》:“公孙龙者,平原君之客也。好刑 名,以白马为非白马。或谓子高曰:‘此人小辨而毁大 道,子盍往正诸’?子高曰:‘大道之悖,天下之校枉也,吾 何病焉’?或曰:‘虽然,子为天下故往也’。子高适赵,与龙 会平原君家,谓之曰:‘仆居鲁,遂闻下风,而高先生之 行也,愿受业之日久矣。然所不取于先生者,独不取 先生以白马为非白马尔。诚去非白马之学,则穿请 为弟子’。”公孙龙曰:“先生之言悖也。龙之学,正以白马 非白马者也。今使龙去之,则龙无以教矣。今龙为无 以教,而乃学于龙,不亦悖乎!且夫学于龙者,以智与 学不逮也。今教龙去白马,非白马,是先教也,而后师 之,不可也。先生之所教龙者,似齐王”之问尹文也。齐 王曰:“寡人甚好士,而齐国无士。”《尹文》曰:“今有人于此, 事君则忠,事亲则孝,交友则信,处乡则顺。有此四行 者,可谓士乎?”王曰:“善。是真吾所谓士者也。”尹文曰:“王 得此人,肯以为臣乎?”王曰:“所愿不可得也。”尹文曰:“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臣 乎?”王曰:“夫士也,见侮而不斗,是辱,则寡人不以为臣 矣。”《尹文》曰:“虽见侮而不斗,是未失所以为士也。然而 王不以为臣,则乡所谓士者,乃非士乎?夫王之令,杀 人者死,伤人者刑。民有畏王令,故见侮终不敢斗,是 全王之法也。而王不以为臣,是罚之也。且王以不敢 斗为辱,必以敢斗为荣,是王之所赏,吏之所罚也,上 之所”是,法之所非也。赏罚是非,相与曲谬,虽十黄帝 固所不能治也。齐王无以应。且白马非白马者,乃子 先君仲尼之所取也。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 之矢,以射蛟兕于云梦之囿,反而丧其弓,左右请求 之,王曰:“止也。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仲尼闻 之曰:“楚王仁义而未遂,亦曰‘人得之而已矣,何必楚 乎’?”若是者,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也。夫是仲尼之异 楚人于所谓人,而非龙之异白马于谓马悖也。先生 好儒术,而非仲尼之所取也,欲学而使龙去所以教, 虽百龙之智,固不能当前也。子高莫之应。退而告人 曰:“言非而博,巧而不理,此固无所不答也。”异日,平原 君会众宾而延子高,平原君曰:“先生圣人之后也,不 远千里来顾临之,欲去夫公孙子白马之学,今是非 未分,而先生翻然欲高逝,可乎?”子高曰:“理之至精者 则自明之,岂任穿之退哉!”平原君曰:“至精之说,可得 闻乎?”答曰:“其说皆取之经传,不敢以意。《春秋记》,‘六鶂 退飞,睹之则六,察之则鶂,鶂,犹马也,六犹白也。睹之 得见其白’”,察之则知其马。色以名别,内由外显,谓之 “白马”,名实当矣。若以丝麻加之,女工为缁素青黄色 名虽殊,其质则一。是以《诗》有“素丝”,不曰丝素,《礼》有“缁 布”,不曰“布缁。”牛元武,此类甚众。先举其色,后名其 质,万物之所同,圣贤之所常也。君子之谓贵当物理, 不贵繁辞,若尹文之折,齐王之所言,与其法错故也。 穿之所说于公孙子高,其智悦,其行也。去《白马》之说, 智行固存,是则穿未失其所师者也。称此云云,没其 理矣。是楚王之言,楚人亡弓,楚人得之先君。夫子探 其本意,欲以示“广,其实狭之,故曰不如,亦曰人得之 而已也。是则异楚王之所谓楚,非异楚王之所谓人 也。以此为喻,乃相击切矣。凡言人者,总谓人也;亦犹 言马者,总谓马也。楚自国也,白自色也。欲广其人,宜 在去楚;欲正名色,不宜去白。忱察此理,则公孙之辨 破矣。”平原君曰:“先生言于理善矣。”因顾谓众宾曰:“公 孙子能答此乎?”燕客史由对曰:“辞则有焉,理则否矣。” 《字典》无此字。 公孙龙又与子高记论于平原君,所辨理 至于臧三耳。公孙龙言臧之三耳甚辨析,子高弗应, 俄而辞出。明日,复见平原君曰:“畴昔公孙之言,信辨 也,先生实以为何如?”答曰:“然,几能臧三耳矣。虽然,实 难,仆愿得又问于君。今为臧三耳甚难而实非也,谓 臧两耳甚易而实是也,不知君将从易而是者乎?亦 从难而非者乎?”平原君弗能应。明日,谓公孙龙曰:“公 无复与孔子高辨事也。其人理胜于辞,公辞胜于理; 辞胜于理,终必受诎。” 李寅言曹良于平原君,欲仕 之。平原君以问子高,子高曰:“不识也。”平原君曰:“良尝 得见于先生矣,故敢问。”子高曰:“世人多自称上,用我 则国无患。夫用智莫若观其身,其身”且犹不免于患 国,用之亦乌得无患乎?平原君曰:良之有患,时不明 也。居家理治,可移于官,良能殖货,故欲仕之。子高曰: 未可知也。今有人于此,身修计明而贫者志不存也。 身不修会计暗而富者非盗无所得之也。 《儒服篇》: 子高衣长裾振裦袖方屐粗翣,见平原君。君曰:“吾子 亦儒服乎?”子高曰:“此布衣之服,非儒服也,儒服非一 也。”平原君曰:“请吾子言之。”答曰:“夫儒者居位行道,则 有衮冕之服;统御师旅,则有介胄之服;从容徒步,则 有若穿之服,故曰非一也。”平原君曰:“儒之为名何取 尔?”子高曰:“取包众美,兼六艺,动静不失中道。” 子高 游赵,平原君客有邹文季节者,与子高相善,及将还 鲁,诸故人诀既毕,文节送行。三宿临别,文节流涕交 颐,子高徒抗手而已,分背就路。其徒问曰:“先生与彼 二子善,彼有恋恋之心,未知后会何期,凄怆流涕,而 先生厉声高揖,此无乃非亲亲之谓乎?”子高曰:“始焉 谓此二子丈夫尔,乃今知其妇人也。人生则有四方 之志,岂鹿豕也哉,而常聚乎?”其徒曰:“若此二子之泣 非邪?”答曰:“斯二子良人也,有不忍之心,若于取断,必 不足矣。”其徒曰:“凡泣者一无取乎?”子高曰:“有二焉:大 奸之人,以泣自信;妇人懦夫,以泣著爱。” 平原君与 子高饮,强子高酒曰:“昔有遗谚:尧舜千锺,孔子百觚; 子路嗑嗑,尚饮十榼。古之圣贤,无不能饮也。吾子何 辞焉?”子高曰:“以穿所闻,贤圣以道德兼人,未闻以饮 食也。”平原君曰:“即如先生所言,则此言何生?”子高曰: “生于嗜酒者,盖其劝厉奖戏之辞,非实然也。”平原君 欣然曰:“吾不戏子,无所闻此雅言也。” 平原君问子 高曰:“吾闻子之先君,亲见卫夫人《南子》。又云:‘南游遇 乎阿谷,而交辞于漂女。信有之乎’?”答曰:“士之相信闻 流言而不信者,何哉?以其所已行之事占之也。昔者先君在卫,卫君问军旅焉,拒而不告。问不已,摄驾而 去。卫君请见,犹不能终,何夫人之能觌乎?古者大飨, 夫人与焉,于时礼仪虽废,犹有行之者。意卫君夫人 飨夫子,则夫子亦弗获巳矣。”若夫《阿谷》之言,起于近 世,殆是假其类以行其心者之为也。 子高适魏,会 秦兵将至,信陵君惧,造子高之馆而问祈胜之礼焉。 子高曰:“命勇谋之将以御敌,先使之迎于敌所从来 之方,为坛,祈克于五帝,衣服随其方色,执事人数从 其方之数,牲则用其方之牲。祝史告于社稷宗庙,邦 域之内,名山大川,君亲素服,誓众于太庙曰:‘某人不 道,侵犯大国,二三子尚皆同心比力死守’。”将帅稽首, 再拜受命。既誓,将帅勒士卒陈于庙之右。君立太庙 之庭,祝史立于社,百官各警其事,御于君以待命。乃 大鼓于庙门,诏将帅命卒习射三发,击刺三行。告庙 用兵于敌也。五兵备效,乃鼓而出以即敌。此诸侯应 敌之礼也。信陵君曰:“敬受教。” 信陵君问子高曰:“古 者军旅,赏人必于祖,戮人必于社,其义何也?”答曰:“赏 功于祖,告分之均,示不敢专也;戮罪于社,告中于土, 示听之当也。” 陈尪性多秽訾,每得酒食,必先拨捐 之,然后乃食。子高告之曰:“子无然也,似有态者。昔君 子之于酒食,有率尝之义,无捐放之道。假其可食,其 上下如择;假令不洁,其下滋甚。”陈尪曰:“吾知其无益。” 意欲如此。子高曰:“意不可恣也。夫木之性以檃括自 直,可以人而不如木乎?子不见夫鸡耶?聚谷如陵,跪 而啄之。若纵子之意,则与鸡岂有异乎?”陈尪跪曰:“吾 今而后知过矣,请终改之。” 子高任司马乂,为将于 齐,与燕战而败。齐君曰:“以子贤明,故信子也。”答曰:“君 知穿孰若周公?”齐君曰:“周公圣人,而子贤者弗如也。” 子高曰:“然,臣固弗如周公也。以臣之知乂,孰若周公 之知其弟?”齐君曰:“兄弟审于他人。”子高曰:“君之言是 也。夫以周公之圣,兄弟相知之审,而近失于管蔡,明 人难知也。臣与乂相见,观其材志,察其所履,齐国之 士弗能过也。《书》曰:‘知人则哲,惟帝难之’。穿何惭焉?且 曹子为鲁,三与齐战,三败失地,然后以勇”敢之节,奋 三尺之剑,要桓公、管仲于盟坛,卒收其所丧。夫君子 之败,如日月之蚀,人各有能,乂庸可弃于今燕以诈 破乂,是乂不能于诈也。臣之称乂,称其武勇才艺,不 称其诈也。乂虽败,臣固不失其所称焉。齐君屈辞而 不黜。《司马乂 对魏王》篇:魏王问人主所以为患,子 高对曰:“建大臣而不与谋,嬖幸者,言用则知士以疏 自疑,嬖臣以遇徼幸者,内则射合主心,外则挺主之 非,此最人主之大患也。” 子高谓魏王曰:“臣入魏国, 见君之二计臣焉:张叔谋有馀,范威智不逮,然其功 一也。”王曰:“叔也有馀,威也不逮,何同乎?”答曰:“驽骥同 辕,伯乐为之咨嗟;玉石相揉,和氏为之叹息。故贤愚 共贯,则能士匿谋;真伪相错,则正士结舌。叔虽有馀, 犹威不逮也。” 魏王问:“何如可谓大臣?”子高答曰:“大 臣则必取众人之选,能犯颜谏争,公正无私者,计陈, 事成主裁其赏,事败臣执其咎。主任之而无疑,臣当 之而弗避,君总其美,臣行其义。然则君不猜于臣,臣 不隐于君,故动无过计,举无败事,是以臣主并各有 得”也。 信陵君问曰:“古之善为国至于无讼,其道何 由?”答曰:“由乎政善也。上下勤德而无私,德无不化,俗 无不移。众之所誉,政之所是也;众之所毁,政之所非 也。毁誉是非,与政相应,所以无讼也。” 齐王行《车裂》 之刑,群臣诤之,弗听。子高见于齐王曰:“闻君行《车裂》 之刑,无道之刑也。而君行之,臣窃以为下吏之过也。” 王曰:“寡人尔,民多犯法,为法之轻也。”子高曰:“然此诚 君之盛意也。夫人含五常之性,有喜怒哀乐,喜怒哀 乐无过其节,节过则毁于义。民多犯法,以法重无所 措手足也。今天下悠悠,士无定处,有德则住,无德则 去,欲规霸王之业,与众大国为难,而行酷刑,以惧远 近,国内之民将叛,四方之士不至,此乃亡国之道。君 之下吏不具以闻,徒恐逆主意以为忧,不虑不谏之 危亡,其所矜者小,所丧者大,故曰下吏之过也。”臣观 之,又非徒不诤而已也,心知此事之为不可,将有非 议在后,则因曰:“君忿意实然,我谏诤,必有龙逢、比干 之祸。”是为虚自居于忠正之地,而暗推君主使同于 桀纣也。且夫“为人臣,见主非而不诤,以陷主于危亡, 罪之大者也;人主疾臣之弼己,而恶之,资臣以箕子、 比干之忠,惑之大者也。”齐王曰:“谨闻命。”遂除车裂之 法。马 子高见齐王,齐王问:谁可临淄宰?称管穆焉。 王曰:“穆容貌陋,民不敬。”答曰:“夫见敬在德。且臣所称, 称其材也。君王闻晏子、赵文子乎?晏子长不过三尺”, 面貌恶,齐国上下莫不宗焉。赵《文子》其身如不胜衣, 其言如不出口,非但体陋,辞气又呐呐然,其相晋国, 晋国以宁,诸侯敬服,皆有德故也。以穆躯形方之,二 子犹悉贤之。“昔臣尝行临淄市,见屠商焉,身修八尺, 须髯如戟,面正红白,市之男女未有敬之者,无德故 也。”王曰:“是所谓祖龙始。”屠商姓名“者也。”忱如先生之言,于 是乃以管穆为临淄宰按《阙里志》七代穿,字子高。楚魏赵三国交聘不就。著 儒家之语十二篇,名曰《谰言》。年五十一卒,葬祖墓南。 生子谦。

    孔斌

    按《史记孔子世家》:“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尝为魏相。 子慎生鲋。”

    按《孔丛子。陈士义》篇:“魏王遣使者奉黄金束帛,聘子 顺为相。”孔武后名斌子高之子字子顺子顺谓使者曰:“若王信能用 吾道,吾道固为治世也,虽疏食饮水,吾犹为之;若徒 欲制服吾身,委以重禄,吾犹一夫尔,则魏王不少于 一夫。子度魏王之心以告我。”使者曰:“魏国狭小,乏于 圣贤,寡君久闻下风,愿委国先生,亲受教训,如肯降 节,岂惟魏国君臣是赖,其亦社稷之神祇,实永受庆。” 于是乃之魏。魏王郊迎,谓子顺曰:“寡人不肖,嗣先君 之业。先生圣人之后,道德懿卲,幸见顾临,愿图国政。” 对曰:“臣羁旅之臣,慕君高义,是以戾此。君辱贶而问 以政事,敢不敬受君之明令。” 魏王朝群臣,问理国 之所先。季文对曰:“唯在知人。”王未之应。子顺进曰:“知 人则哲,帝尧所病。故四凶在朝,鲧任无功,夫岂乐然 哉?人难知故也。今文之对,不称吾君之所能行,而乃 欲强吾君以圣人所难,此不可行之说也。”王曰:“先生 言之。”对曰:“当今所急,在修仁尚义,崇德敦礼,以接邻 国而已。昔舜命众官,群臣竞让,德礼之致也。苟使朝 臣皆有推贤之心,主虽不知人,则臣位必当,若皆以 知人为治,则人主宜未过尧,且其目所不见者亦必 漏矣。”王曰:“善矣。” 秦王得西戎利刀,以之割玉如割 木焉,以示东方诸侯。魏王问子顺曰:“古亦有之乎?”对 曰:“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鋘之剑,火浣之布,其 剑长尺有咫,链钢赤剑,用之切玉如泥焉。是则古亦 有也。”王曰:“火浣之布若何?”对曰:“《周书》火浣布垢,必投 诸火,布则火色,垢乃灰色,出火振”之皓然,疑乎雪焉。 王曰:“今何以独无?”对曰:“秦贪而多求,求欲无厌,是故 西戎闭而不致,此以素防绝之也。然则人主贪欲,乃 异物所以不至,不可不慎也。” 魏王曰:“吾闻道士登 华山,则长生不死,意亦愿之?”对曰:“古无是道,非所愿 也。”王曰:“吾闻信之。”对曰:“未审君之所闻,亲闻之于不 死者耶?闻之于传闻者耶?君闻之于传闻者,妄也;若 闻之于不死者,今安在?在者,君学之勿疑;不在者,君 勿学无疑。” 李由之母少寡,与李《音窃》相好而生由。 由有才艺,仕于魏,王甚爱之。或曰:“李由母奸,不知其 父不足贵也。”王以告由,且曰:“吾不以此贱子也。虽然, 古之圣贤亦有似子者乎?吾将举以折毁子者。”李由 对曰:“今人不通于远,在臣欲言谁尔?且孔子少孤,则 亦不知其父者也。孔子母死,殡于五父之衢,人见之, 皆以为孤葬。问鄹曼父之母得合葬于防,此则圣人 与臣同者也。”王笑曰:“善。”子顺闻之,问魏王曰:“李由安 得斯言?”王曰:“假以自显,无伤也。”对曰:“虚造谤言,以诬 圣人,非无伤也。且夫明主之于臣,唯德所在,不以小 疵妨大行也。昔斗子文生于淫,而不害其为令尹,今 李由可则宠之,何患于人之言,而使横生不然之说? 若欺有知,则有知不受;若欺凡人,则凡人无知。必亦 问臣,则臣亦不为君之故诬祖以显由也。如此群臣 更知由恶,此必聚矣。所谓求白洁而益其垢,犹抱石 以救溺,愈不济矣。” 魏王使相国修好,邻国,遂连和 于赵。赵王既宾之,而《燕问子顺》曰:“今寡人欲求北狄, 不知其所以然。”答曰:“诱之以其所利,而与之通市,则 自至矣。”王曰:“寡人欲因而弱之,若与交市,分我国货 散于夷狄,是强之也,可乎?”答曰:“夫与之市者,将以我 无用之货,取其有用之物,是固所以弱之之术也。”王 曰:“何谓我之无用,彼之有用?”答曰:“衣服之物,则有珠 玉五彩;饮食之物,则有酒醪五熟。此即我之所有,而 彼之所利者也。荒裔之货,唯牛马旃裘弓矢之器,是 其所饶而轻以与人者也。以吾所有,易彼所饶,如斯 不已,则荒裔之用,将麋于衣食矣。殆可举棰而驱之, 岂徒弱之而已乎?”赵王曰:“敬受教。” 枚产问子顺曰: “臣匮于财,闻猗顿善殖货,欲学之。然先生同国也,当 知其术,愿以告我。”答曰:“然,知之,猗顿鲁之穷士也,耕 则常饥,桑则常寒,闻陶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 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 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滋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 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且夫“为富者,非唯 一术,今子徒问猗顿,何也?”枚产曰:“亦将问之于先生 也。”答曰:“吾贫而子问以富术,纵有其术,是不可用之 术也。昔人有言,能得长生者,道士闻而欲学之,比往 言者死矣。道士高蹈而恨夫所欲学,学不死也。其人 已死而犹恨之,是不知所以为学也。今子欲求殖货, 而问术于我,我且自贫,安能教子以富乎?子之此问, 有似道士之学不死者也。” 东里闾空腹而好自贤, 欲自亲于子顺,子顺不下。或曰:“夫君子之交于世士, 亦取其一节而已。东闾子疏达亮直,大丈夫也,求为 先生役,而先生无意接之。斯者无乃非周公之交人乎?”子顺曰:“此吾所以行周公之行也。”夫东闾子外质 顽拙,有似“疏直,然内怀容媚谄魅,非大丈夫之节也。 若其度骸称肤,面目鬓眉,实美于人。圣人论士,不以 为贵者,无益于德故也。然东闾子中不应外,侮慢世 士,即所谓愚人而谓人为愚者也。持其虚状,以不德 于人,此乃周公之所罪,何交之有?” 宫他见子顺,曰: “他困贫贱,将欲自托富贵之门,庶克免乎?”子顺曰:“夫 富而可以托贫,贵而可以寄贱者,天下寡矣。非信义 君子,明识穷达则不可。今子所欲托者谁也?”宫他曰: “将适赵公子。”子顺曰:“非其人矣。虽好养士,自奉而已, 终弗能称也。”宫他曰:“将适燕相国。”子顺曰:“彼徒兄弟 甥舅,各济其私,无求贤之志,不足归也。”宫他曰:“将适 齐田氏。”子顺曰:“齐,大国也。其士大夫皆有自多之心, 不能容子也”他曰:“然则何向而可?”子顺曰:“吾勿识也。” 宫他曰:“唯先生知人,愿告所择,将往庇焉。”子顺曰:“济 子之欲,则宜若郈成子者也。昔郈成子自鲁聘晋,过 乎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陈乐而不作,送以宝璧,反 过而不辞。其仆曰:‘日者右宰之觞吾子,甚欢也,今过 而不辞,何也’?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陈乐而 不作,告我哀也;送我以璧,寄之我也。若由此观之,卫 其有乱乎?”背卫三十里,闻甯喜作难,右宰死之,还车 而临,三举而归,反命于君,乃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 居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夫子闻之曰:“智 可与征谋,仁可与托孤,廉可以寄财者,其郈成子之 谓乎?今子求若人之比,庇焉可也。”宫他曰:“循先生之 言,舍先生将安之?请从执事。”子顺辞不得已,乃言之 魏王而升诸朝。 子顺相魏,改嬖宠之官以事贤才; 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诸丧职秩者不悦,乃造谤言 《文咨》以告,且曰:“夫不害前政而有成,孰与变之而起 谤哉?”子顺曰:“民不可与虑始久矣。古之善为政者,其 初不能无谤。子产相郑,三年而后谤止。吾先君相鲁, 三月而后谤止。今吾为政日新,虽不能及圣贤,庸知 谤止独无时乎?”文咨曰:“子产之谤,尝亦闻之,未识先 君之谤何也?”子顺曰:“先君初相鲁,鲁人谤诵曰:‘麛裘 而芾,投之无戾。芾之麛裘,投之无邮’。及三年,政成,化 既行,民又作诵曰:‘衮衣章甫,实获我所;章甫衮衣,惠 我无私’。”文咨喜曰:“乃知先生亦不异乎圣贤矣!” 魏 王谓子顺曰:“吾欲致天下之士,奈何?”子顺对曰:“‘昔周 穆公问祭公谋父曰:‘吾欲得天下贤才’。对曰:‘去其帝 王之色,则几乎得贤才矣’。今臣亦请君去其尊贵之 色而已’。王曰:‘吾欲得无欲之士为臣,何如’?”子顺曰:“人 之可使以有欲也。故欲多者,其所得用亦多;欲少者, 其所得用亦少。夫夷齐无欲,虽文武不能制,君安得 而臣之!” 《论势》篇:“魏王问相国曰:‘今秦负强,以无道 陵天下,天下莫不患。寡人欲割国之半,以亲诸侯,求 从事于秦,可乎’?子顺对曰:‘以臣观之,殆无益也。今天 下诸侯畏秦之日久矣,数被其毒,无欲复之之志,心 无所计,委国于游说之士。游说之士挟强秦以为资, 卖其国以收利,叉手服从,曾不能制。如君之谋,未获 其利而祗为名,适足以速秦之首诛,则无以得之,不 如守常以须其变也’。”王曰:“秦其遂有天下乎?”对曰:“必 然焉。虽然,取不以道,得不以道,自古以来未有能终 之者。”五国西诛,秦子顺会之,秦未入境而还,诸侯留 兵于成皋。子顺谓《市丘子》曰:“此师楚为之主,今兵罢 而不散,殆有异意,君其备之。”市丘子曰:“先生幸而教 之,愿以国寄先生。”子顺许诺,遂见楚王曰:“王约五国 而西伐秦,事既不集,又久师于市丘,谤君者或以君 欲攻市丘以偿兵费,天下之士,且以是轻君而重秦, 又且不义君之为矣。王可不卜交乎?”楚王曰:“奈何?”子 顺曰:“王出令,使五国勿攻市丘,五国重王则听王之 令矣;不重王,则且反王之令而攻《市丘》。以此卜五国 交,王之轻重必明矣。”楚王敬诺,而五国散。 赵间魏, 将以求亲于秦。子顺谓赵王曰:“此君之下吏计过也。 比目之鱼所以不见得于人者,以偶视而俱走也。今 秦有兼吞天下之志,日夜伺间,不忘于侧息也。赵魏 与之邻接,而强弱不敌。秦所以不敢图并赵、魏者,徒 以二国并目周旋者也。今无故自离,以资强秦,天下 拙谋无过此者。故臣曰‘君之下吏计过也。夫连鸡不 能上捷,亦犹二国构难,不能自免于秦也。愿王熟虑 之’。”赵王曰:“敬受教。” 韩与魏有隙,子顺谓韩王曰:“昭 釐侯一世之明君也;申不害一世之贤相也。韩与魏 敌,侔之国,而釐侯执圭见梁君者,非好卑而恶尊,虑 过而计失也。与严敌为邻,而动有灭亡之变,独劲不 能支二难,故降心以相从,屈己以求存也。申不害虑 事而言,忠臣也。昭釐侯听而行之,明君也。今韩弱于 始之韩,魏弱于始之魏,秦强于始之秦,而背先人之 旧好,以区区之众居二敌之间,非良策也。齐、楚远而 难恃,秦、魏呼吸而至,舍近而求远,是以虚名自累,而 不免近敌之困者也。为王计者,莫如除小忿,全大好 也。吴越之人同舟济江,中流遇风波,其相救如左右 手者,所患同也。今不恤所同之患,是不如吴越之舟人也。”韩王曰:“善。” 秦兵攻赵,魏大夫以为于魏便。子 顺曰:“何谓?”曰:“胜赵,则吾因而服焉;不胜赵,则可乘弊 而击之。”子顺曰:“不然。秦自孝公以来,战未尝屈,今皆 良将,何弊之乘?”大夫曰:“纵其胜赵,于我何损?邻之不 修,国之福也。”子顺曰:“秦,贪暴之国也。胜赵必复他求, 吾恐于时受其师也。先人有言:燕雀处屋,子母相哺, 喣喣然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 燕雀颜不变,不知祸之及己也。今子不悟,赵破患将 及己,可以人而同于燕雀乎?” 齐攻赵,围廪丘。赵使 孔青帅五万击之,克齐军,获尸三万。赵王诏勿归其 尸,将以困之。子顺聘赵,问王曰:“不归尸,其困何也?”曰: “其父兄子弟悲苦无已,废其产也。”子顺曰:“非所以困 之也,死一也,归尸与不悲苦胡异焉?以臣愚计,贫齐 之术,乃宜归尸。”王曰:“何谓?”对曰:“使其家远来迎尸,不 得事农,一费也;归所葬,使其送死终事,二费也;二年 之中,丧卒三万,三费也;欲无困贫,不能得已。”王曰:“善。” 既而齐大夫闻子顺之谋,曰:“君子之谋,其利溥哉!” 子顺相魏凡九月,陈大计,辄不用,乃喟然叹曰:“不见 用,是吾言之不当也。言不当于主,而居人之官,食人 之禄,是尸利也。尸利素餐,吾罪深矣!”退而以病致事。 魏王遣使入其馆,谢曰:“寡人昧于政事,不显明是非, 以启罪于先生,今知改矣。愿先生为百姓故,幸起而 教之。”辞曰:“臣有犬马之疾,不任国事。苟得从四民之 列,子弟供魏国之征,乃君惠也。敢辱君命,以速刑书。” 人谓子顺曰:“王不用子,子其行乎?”答曰:“吾将行,如之 山东,则山东之国将并于秦,秦为不义,义所不入。”遂 寝于家。 秦急攻,魏,王恐。或谓子顺曰:“如之何?”答曰: “吾私有计,然岂能贤于执政,故无言焉。”魏王闻之,驾 如孔氏,亲问焉,曰:“国亡矣,如之何?”对曰:“夫弃之不如 用之之易也,死之不如弃之之易也。人能弃之弗能 用也;能死之不能弃也。今王亡地数百里,亡城数十, 而患不解,是王弃之,非用之也。秦之强天下无敌,魏 之弱甚矣,而王是以质秦。此王能死不能弃之也,是 重过也。若能用臣之计,则亏地不足伤国,卑体不足 苦身,患除怨报矣。今秦四境之内,执”政以下,固曰:“与 嫪氏乎?与吕氏乎?”门闾之下,廊庙之上,犹皆如是。今 王诚能割地赂秦,以为嫪毐,功卑身尊,秦以固嫪毐, 王是以国赞嫪毐也,则嫪毐胜矣。于是太后之德王 也深如骨肉,王之交最为天下之上矣。孰不弃吕氏 而从嫪毐?天下皆然,则王怨必报矣。 《执节篇》:“赵孝 成王问曰:‘昔伊尹为臣而放其君,其君不怨,何行而 得乎此也’?”子顺答曰:“伊尹执人臣之节,而弼其君以 礼,亦行此道而已矣。”王曰:“方以放君为名,而先生称 礼,何也?”子顺曰:“以礼括其君,使入于善也。”曰:“其说可 得闻乎?”答曰:“其在《商书》,太甲嗣立而干冢宰之政,伊 尹曰:‘惟王旧行不义,习与性成,予不狎于不顺’。”王始 即桐,迩“于先王,其训罔以,后人迷,王往居忧,允思厥 祖之明德。”是言太甲在丧,不明乎人子之道,而欲知 政,于是伊尹使之居桐,近汤之墓,处忧哀之地,放之 不俾知政,三年服竟,然后反之,即所以奉礼执节,事 太甲者也。率其君以义,强其君以孝道,未有行此见 怨也。王曰:“善哉,我未之闻也。” 魏安釐王问子顺曰: “马回之为人,虽少才文梗梗,亮直,有大丈夫之节。吾 欲以为相,可乎?”答曰:“知臣莫若君,何有不可,至于亮 直之节,臣未明也。”王曰:“何故?”答曰:“‘闻诸孙卿云,其为 人也,长目而豕视者,必体方而心圆。每以其法相人, 千百不失’。臣见回非不伟其体干也,然甚疑其目。”王 卒用之,三月,果以谄得罪。 新垣固谓子顺曰:“贤者 所在,必兴化致治。今子相魏,未闻异政,而即自退,其 有志不得白,何去之速也?”答曰:“以无异政,所以自退 也。且死病无良医。今秦有吞食天下之心,以义事之, 固不获安,救亡不暇,何化之兴?昔伊、摰在夏,吕望在 商,而二国不理,岂伊、吕之不欲哉?势不可也。当如今 日。山东之国,弊而”不振,三晋割地以求安,二周折节 而入秦,燕、齐、宋、楚已屈服矣。以此观之,不出二十年, 天下尽为秦乎? 季节见于子顺,子顺赐之酒,辞问 其故,对曰:“今日家之忌日也,故不敢饮。”子顺曰:“饮也。 《礼》,虽服衰麻,见于君及先生,与之粱肉无辞,所以敬 尊长而不敢遂其私也。忌日方于有服,则轻矣。” 魏 安釐王问天下之高士,子顺曰:“世无其人也,抑可以 为次?其鲁仲连乎?”王曰:“鲁仲连强作之者,非体自然 也。”答曰:“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文武欲作,尧 舜而至焉。昔我先君夫子欲作,文武而至焉。作之不 变,习与体成。习与体成,则自然矣。” 虞卿著书名曰 《春秋》。魏齐曰:“子无然也。《春秋》孔圣所以名经也。今子 之书,大抵谈说而已,亦以为名何?”答曰:“经者,取其事 常也,可常则为经矣。且不为孔子,其无经乎?齐问子 顺,子顺曰:‘无伤也。鲁之史记曰《春秋经》,因以为名焉。 又晏子之书亦曰《春秋》’。”吾闻泰山之上,封禅者七十 二君,其见称述,数不盈十,所谓贵贱不嫌同名也。 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雀于赵王,而缀之以五丝赵王大悦。申叔以告子顺曰:“王何以为也?”对曰:“正旦 放之,示有生也。”子顺曰:“此委巷之鄙事尔,非先王之 法也,且又不令。”申叔曰:“敢问何谓不令?”答曰:“夫雀者, 取其名焉,则宜受之于上,不宜取之于下,下人非所 得制爵也,而王悦,此殆非吉祥矣。昔虢公祈神,神赐 之土田,是失国而更受田之祥也。今以一国之王,受 民之雀,将何悦哉?” 申叔问曰:“犬马之名,皆因其形 色而名焉,唯韩卢、宋鹊独否,何也?”子顺答曰:“卢,黑色; 鹊,白色,非色而何?” 魏公子无忌死,韩君将亲吊焉。 其子荣之,以告子顺。子顺曰:“必辞之礼,邻国君吊,君 主之。今君不命子,则子无所受其君也。”其子辞韩,韩 君乃止。 子高以为赵平原君霸世之士,惜其不遇 时也。其子子顺以为衰世之好事公子无伯相之才 也。申叔问子顺曰:“子之家公有道,先生既论之矣,今 子《易》之,是非焉在?”答曰:“言贵尽心,亦各其所见也。若 是非,则明智者裁之。” 申叔问子顺曰:“《礼》为人臣,三 谏不从,可以称其君之非乎?”答曰:“礼所不得也。”曰:“叔 也,昔者逮事有道,先生问此义焉,而告叔曰:‘得称其 非者,所以使天下人君不敢遂其非也’。”子顺曰:“然。吾 亦闻之,‘是亡考起时之言,非礼意也。《礼》,受放之臣,不 说人,以无罪先君。夫子曰:‘事君欲谏不欲,陈言不欲 显君之非也’。申叔曰:‘然则晏子、叔向皆非礼也’?答曰: ‘此二大夫相与私燕,言及国事,未’’”以为非礼也。晏子 既陈屦贱踊贵于其君,其君为之省刑,然以及叔向, 叔向听晏子之私,又承其问所宜,亦答以其事也。 魏王问子顺曰:“寡人闻昔者上天神异后稷,而为之 下嘉谷,周以遂兴。往中山之地,无故有谷,非人所为, 云天雨之,反亡国,何故也?”答曰:“天虽至神,自古及今, 未闻下谷与人也。《诗》”美后稷能大教民种嘉谷以利 天下,故《诗》曰“诞降嘉种”,犹《书》所谓“稷降播种”,“农殖嘉 谷”,皆说种之,其义一也。若中山之谷,妖怪之事,非所 谓天祥也。 赵王问相于平原君,平原君曰:“邹文”赵人 可。王曰:“其行如何?”对曰:“夫孔子,高天下之高士也,取 友以行,交游以道,文与之游,称曰好义,王其用之。”王 卒不用。后以平原君言问子顺,且曰:“先生知之乎?”答 曰:“先父之所交也,何敢不知?”王曰:“寡人虽失之在前, 犹愿闻其行于先生也。”答曰:“行不苟合,虽贱不渝,君 子人也。”王遂礼之,固以老辞。 赵王问子顺曰:“寡人 闻孔氏之世,自正考父以来,儒林相继,仲尼重之以 《大圣》,自兹以降,世业不替,天下诸侯,咸资礼焉。先生 承其绪,作二国师,从古及今,载德流声,未有若先生 之嗣,率由前训,将与天地相敝矣。”答曰:“若先祖父并 禀圣人之性,如君王之言也。至如臣者,学行不敏,寄 食于赵,禄仕于魏,幸遇二国之君,宽以容之,若乃师 也,未敢承命。假令赖君之愿,后世克祚,不忝前人,不 泯祖业,岂徒一家之赐哉?亦天下之庆也。”王曰:“必然! 必然!”

    按《兖州府志》,八代谦,《史记》作慎。字子顺,又名斌,穿之 子也。仕魏为安釐王相。改嬖宠之官,以事贤才;夺无 任之禄,以赐有功诸丧职秩者不悦,相魏九月,以病 致仕,遂寝于家。尝曰:“今秦有吞天下之心,不出二十 年,天下其尽为秦乎?”秦庄襄王闻其贤,遣使往召,不 就。魏以其为孔子后,使嗣封文信君。年五十七卒。《孔 丛子》云:“家之族裔,一子相承,以至九世,始有三子。”鲋、 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