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第149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一百四十九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一百四十九卷目录
勋爵部汇考二十一
周七
齐七
官常典第一百四十九卷
勋爵部汇考二十一
周七
齐七
赧王二十七年,秦君称西帝,立齐君为东帝。〈按通鉴为齐涽
王二十六年
〉按《战国策》:苏子自燕之齐,见于章华南门。齐王曰:“‘嘻! 子之来也,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 臣也,卒而患之,所从往者微。今不听,是恨秦也;听之, 是恨天下也。不如听之,以为秦,勿庸称也。以为天下, 秦称之,天下听之,王亦称之。先后之事,帝名为无伤 也。秦称之而天下不听,王因勿称,于以收天下,此大 资也’。”苏子谓齐王曰:“齐秦立为两帝,王以天下为 尊秦乎?且尊齐乎?”王曰:“尊秦释帝,则天下爱齐乎?且 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宋 之利也?”对曰:“伐宋利。”对曰:“夫约,然与秦为帝,而天下 独尊秦而轻齐。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 如伐宋之利。故臣愿王明释帝以就天下,倍约傧秦, 勿使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夫有宋则卫之阳城危, 有淮北则楚之东国危,有济西则赵之河东危,有阴 平陆则梁门不启,故释帝而贰之,以伐宋之事,则国 重而名尊。燕楚以刑服,天下不敢不听,此汤、武之举 也。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易尊 者也。愿王之熟虑之也。”《苏子说齐闵王》曰:“臣闻用 兵而喜,先天下者忧;约兵而喜,主怨者孤。夫后起者 藉也,而远怨者时也。是以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 兴于时。夫权藉者,万物之率也;而时势者,百事之长 也。故无权藉,倍时势,而能事成者寡矣。今虽干将莫 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坚箭利金,不得弦机之 利,则不能”远杀矣。矢非不铦,而剑非不利也。何则?权 藉不在焉。何以知其然也?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 休传卫国城,割平卫八门土而二门堕矣,此亡国之 形也。卫君跣行告诉于魏,魏王身被甲底,剑挑赵索, 战邯郸之中,骛河山之间。乱。卫得是藉也,亦收馀甲 而北面残刚平隳中牟之郭。卫非强于赵也,譬之卫 矢而魏弦机也。藉力魏而有河东之地,赵氏惧楚人 救赵而伐魏,战于州西,出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大 河。赵得是藉也,亦袭魏之河北,烧棘蒲,队黄城。故刚 平之残也,中牟之堕也,黄城之队也,棘蒲之烧也,此 皆非赵、魏之欲也。然二国劝行之者,何也?卫明于时, 权之藉也。今世之为国者不然“矣,兵弱而好敌强,国 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狭而 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行此六者而求霸则远矣。臣 闻善为国者,顺民之意而料兵之能,然后从于天下, 故约不为人主怨,伐不为人挫强”,如此则兵不费,权 不轻,地可广,欲可成也。昔者齐之与韩、魏伐秦、楚也, 战非甚疾也,分地又非多韩、魏也,然而天下独归咎 于齐者,何也?以其为韩、魏主怨也。且天下遍用兵矣, 齐、燕战而赵氏兼中山,秦楚战韩魏不休,而宋、越专 用其兵。此十国者,皆以相敌为意,而独举心于齐者, 何也?约而好主怨,伐而好挫强也。且夫强大之祸,常 以王人为意也;夫弱小之殃,常以谋人为利也。是以 大国危,小国灭也。大国之计,莫若后起而重伐不义。 夫后起之藉与多而兵劲,则是以众强敌罢寡也,兵 必立也。事不塞天下之心,则利必附矣。大国行此,则 名号不攘而至霸王不为而立矣。小国之情,莫如谨 静而寡信诸侯。谨静则四邻不反,寡信诸侯,则天下 不卖外。不卖内不反,则畜积朽腐而不用,币帛矫蠹 而不服矣。小国道此,则不祠而福矣,不贷而见足矣。 故曰:“祖仁者王,立义者霸,用兵穷者亡。”何以知其然 也?昔吴王夫差以强大为天下先,袭郢而栖越,身从 诸侯之君,而卒身死国亡,为天下戮者,何也?此夫差 平居而谋王,强大而喜先天下之祸也。昔者莱、莒好 谋,陈、蔡好诈,莒恃越“而灭,蔡恃晋而亡,此皆内长诈, 外信诸侯之殃也。”由此观之,则强弱大小之祸,可见 于前事矣。《语》曰:“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孟贲之倦也, 女子胜之。”夫驽马,女子筋力骨劲,非贤于骐骥、孟贲 也。何则?后起之藉也。今天下之相与也不并灭,有能 案兵而后起,寄怨而诛不直微用兵而寄于义,则霸 天下可跼足而须也。明于诸侯之故,察于地形之理 者,不约亲,不相质而固,不趋而疾众事而不反,交割 而不相憎,俱强而加以亲。何则?形同忧而兵趋利也何以知其然也?昔者燕齐战于桓之曲,燕不胜十万 之众,尽胡人袭燕楼烦数县,取其牛马。夫胡之与齐, 非素亲也,而用兵又非约质而谋燕也。然而甚于相 趋者,何也?形同忧而兵趋利也。由此观之,约于同形 则利长,后起则诸侯可趋役也。故明主察相,诚欲以 霸王为志,则战攻非所先。战者,国之残也,而都县之 费也。残费已先,而能从诸侯者寡矣。彼战者之为残 也,“士闻战则输私财而富军市,输饮食而待死士,令 折辕而炊之,杀牛而觞士”,则是路君之道也。中人祷 祝,君翳酿,通都小县,置社有市之邑,莫不正事而奉 王,则此虚中之计也。夫战之明日,尸死扶伤,虽若有 功也,军出费,中哭泣,则伤主心矣。死者破家而葬夷, 伤者空财而共药,完者内酺而华乐,故其费与死伤 者钧。故民之所费也,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军之所出, 矛戟折,镮“铉绝,伤,弩破,车罢,马亡矢之大半。甲兵之 具,宫之所私出也。士大夫之所匿,厮养士之所窃,十 年之田而不偿也。”天下有此再费者,而能从诸侯者 寡矣。攻城之费,百姓理襜蔽,举冲橹,家杂总,身窟穴 中,罢于刀金,而士困于土,功将不释甲,期数而能拔 城者为亟耳。上倦于教,士断于兵,故三下城而能胜 敌者寡矣。故曰:“彼战攻者非所先也。”何以知其然也? 昔智伯瑶攻范、中行氏,杀其君,灭其国;又西围晋阳, 吞并二国而忧一主,此用兵之盛也。然而智伯卒身 死国亡,为天下笑者,何谓也?兵先战攻而灭,二子之 患也。昔者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子,败赵氏; 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其将。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 攻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此用兵之上节也,然而国 遂亡。君臣于齐者何也?不啬于战攻之患也。由此观 之,则战攻之败,可见于前事矣。今世之所谓善用兵 者,终战比胜,而守不可拔,天下称为善;一国得而保 之,则非国之利也。臣闻战大胜者,其士多死而兵益 弱;守而不可拔“者,其百姓罢而城郭露。”夫士死于外, 民残于内,而城郭露于境,则非王之乐也。今夫《鹄的》, 非咎罪于人也,便弓引弩而射之,中者则善,不中则 愧,少长贵贱,则同心于贯之者,何也?恶其示人以难 也。今穷战比胜,而守必不拔,则是非徒示人以难也, 又且害人者也。然则天下仇之必矣。夫罢士露国,而 多与天下为仇,则明君不居也;素用强兵而弱之,则 察相不事。彼明君察相者,则五兵不动而诸侯从,辞 让而重赂至矣。故明君之攻战也,甲兵不出于军而 敌国胜,冲橹不施而边城降,士民不知而王业至矣。 彼明君之从事也,用财少,旷日远而利长者,故曰:“兵 后起则诸侯可趋役也。”臣之所闻,攻战之道,非师者, 虽有百万之军,比之堂上;虽有阖闾、吴起之将,禽之 户内;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 之上。故钟鼓竽瑟之音不绝,地可广而欲可成,和乐 倡优侏儒之笑不乏,诸侯可同日而致也。故名配天 地不为尊,利制海内不为厚。故夫善为王业者,在劳 天下而自逸,乱天下“而自安,诸侯无成谋,则其国无 宿忧也。”何以知其然也?佚治在我,劳乱在天下,则王 之道也。锐兵来则拒之,患至则趋之,使诸侯无成谋, 则其国无宿忧矣。何以知其然也?昔者魏王拥土千 里,带甲三十六万,恃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 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 不甘味,令于境内尽堞中为战具,竟为守备,为死士, 置将以待魏氏。卫鞅谋于秦王曰:“夫魏氏其功大而 令行于天下,有十二诸侯而朝天子,其与必众,故以 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王。何不使臣见魏王,则臣请 必北魏矣。”秦王许诺。卫鞅见魏王曰:“大王之功大矣, 令行于天下矣。今大王之所从十二诸侯,非宋、卫也, 则邹、鲁、陈、蔡,此固大王之所以鞭棰使也,不足以王 天下。大王不若北取燕,东伐齐,则赵必从矣;西取秦, 南伐楚,则韩必从矣;大王有伐齐、楚心,而从天下之 志,则王业见矣。大王不如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魏 王说于卫鞅之言也,故身广公宫,制丹衣,柱建九斿, 从七星之旟,此天子之位“也,而魏王处之。”于是齐、楚 怒,诸侯奔齐。齐人伐魏,杀其太子,覆其十万之军。魏 王大恐,跣行按兵于国,而东次于齐,然后天下乃舍 之。当是时,秦王垂拱而受西河之外,而不以德魏王。 故卫鞅之始与秦王计也,谋约不下,席言于尊俎之 间,谋成于堂上,而魏将已禽于齐矣。冲橹未施,而西 河之外已入于秦矣。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 内拔城”于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比之堂上当作北之堂上〉 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湣王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 昭王为西帝。”苏代自燕来入齐,见于章华东门。齐王 曰:“‘嘻!善子来!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 问臣也,卒而患之,所从来微,愿王受之,而勿备称也。 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且让争帝名,无 伤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 也。且天下立两帝,三以天下为尊,齐乎?尊秦乎’?”王曰: “尊秦。”曰:“释帝。”“天下爱齐乎?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曰:“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王曰:“伐桀宋利。” 对曰:“夫约钧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释 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桀宋之利。故愿 王明释帝以收天下,倍约宾秦,无争重,而王以其间 举宋。夫有宋卫之阳,地危;有济西赵之阿东,国危;有 淮北,楚之东,国危;有陶平陆梁门不开,释帝而贷之 以伐桀。宋之事,国重而名尊,燕楚所以形服,天下莫 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 之,此所谓以卑为尊者也。愿王熟虑之。”于是齐去帝, 复为王,秦亦去帝位。
按:《通鉴纲目》:“赧王二十七年冬十月,秦君称西帝,遣 使立齐君为东帝,已而皆去之。”
赧王二十九年,齐灭宋。〈按通鉴为齐湣王二十八年〉 按《战国策》,“宋康王之时,有雀生。”�于城之陬,使史占 之,曰:“小而生巨,必霸天下。”康王大喜,于是灭滕,伐薛, 取淮北之地。乃愈自信,欲霸之速成,故射天笞地,斩 社稷而焚灭之,曰:威服天下鬼神。骂国老谏臣,为无 颜之冠以示勇。剖伛之背,锲朝涉之胫,而国人大骇。 齐闻而伐之,民散,城不守。王乃逃倪侯之馆,遂得而 死。见祥而不为祥,反为祸。齐欲攻宋,秦令起贾禁 之。齐乃援赵以伐宋。秦王怒,属怨于赵。李兑约五国 以伐秦,无功,留天下之兵于成皋而阴讲于秦。又欲 与秦攻魏,以解其怨而取封焉。魏王不说之。齐人谓 齐王曰:“臣为足下谓魏王曰:‘三晋皆有秦患,今之攻 秦也,为赵也。五国伐赵,赵必亡矣。齐逐李兑,李兑必 死。今之伐秦也,以救李子之死也。今赵留天下之甲 于成皋,而阴鬻之于秦。已讲,则令秦攻魏以成其私 封,王之事赵也何得矣?且王尝济于漳而身朝于邯 郸,抱阴成,负蒿葛,孽为赵蔽,而赵无为王行也。今又 以河阳、姑密封其子,而乃令秦攻王,以便取阴,人比, 然而后知贤不如王。若用所以事赵之半收齐,天下 有敢’”谋王者乎?王之事齐也,无入朝之辱,无割地之 费。齐为王之故,虚国于燕赵之前,用兵于二千里之 外,故攻城野战,未尝不为王先被矢石也。得二都,割 河东,尽效之于王。自是之后,秦攻魏,齐未尝不岁至 于王之境也。请问王之所以报齐者可乎?韩珉处于 赵,去齐三千里,王以此疑齐,曰:“有秦阴。”今“王又挟故 薛公以为相,善韩、徐以为上交,尊虞商以为大客,王 顾可以反疑于齐乎?”于是魏王听此言也,甚诎其欲 事王。〈齐王〉“也,甚循其怨于赵。臣愿王之亟闻魏而无庸 见恶也。臣请为王推其怨于赵,愿王之阴重赵而无 使秦之见王之重赵也,秦见之,且亦重赵。齐秦交重 赵,臣必见燕与韩。魏亦且重赵也,皆且无敢与赵治 三国事赵赵从亲以合于秦,必为王高矣。臣故欲王 之遍劫天下而皆私甘之也。王使臣以韩魏与燕劫 赵使丹也;甘之以赵劫韩魏使臣也;甘之以三晋劫 秦使顺也;甘之以天下劫楚使珉也。甘之,则天下皆 逼秦以事王而不敢相私也,交定而后王择焉。”齐 将攻宋而秦楚禁之,齐因欲与赵,赵不听。齐乃令公 孙衍说李兑以攻宋而定封焉。李兑乃谓齐王曰:“臣 之所以坚三晋以攻秦者,非以为齐得利秦之毁也, 欲以使攻宋也。而宋置太子以为王,下亲其上而守 坚,臣是以欲足下之速归休士民也。今太子走,诸善 太子者皆有死心,若复攻之,其国必有乱,而太子在 外,此亦举宋之时也已。臣为足下使公孙衍说奉阳 君曰:‘君之身老矣,封不可不早定也。为君虑封,莫若 于宋,他国莫可。夫秦人贪韩、魏,危,燕、楚僻,中山之地 薄,莫如于阴。失今之时,不可复得已。宋之罪重,齐之 怒深,残乱宋德大,齐定身封,此百代一时也已’。”奉阳 君甚贪之,唯得大封,齐无大异。臣愿足下之大发攻 宋之举,而无庸致兵,以观奉阳君之应足下也。县阴 以甘之,循有燕以临之,而臣待忠之封,事必大成。臣 又愿足下有地效于襄安君,以资臣也。足下果残宋, 此两地之时也,足下何爱焉?若足下不得志于宋,与 国何敢望也?足下以此资臣也。臣循燕观赵,〈观言其无所事〉 则足下击溃而决天下矣。
〈注〉公孙衍为秦相而逐,在秦武王四年,武灵王之十九年也。后为魏所杀,虽不知何年,然去李兑合从时已远,此公孙衍恐非犀首也。考之《秦策》,亦有“宋罪重,此百世之一时已”数语。彼以为穰侯之言,亦此时事也。
齐攻宋,奉阳君不欲。客谓奉阳君曰:“君之《春秋》高矣, 而封地不定,不可不熟图也。秦之贪韩、魏,危燕、楚,僻 中山之地,薄宋罪重,齐怒深,残伐乱,宋定身,封德强 齐,此百代之一时也。”
〈注〉《赵策》说奉阳君取阴之辞,自“宋罪重”以下,至百世之一时也,凡两见,而《秦策》亦有之,以为谓穰侯。《赵策》又曰:“魏冉必妒君之有阴。”按:阴即陶,宋地,冉所封也。《秦纪》昭王十二年,楼缓免穰侯,魏冉为相。十六年,冉免,封公子市、宛、公子悝、邓、魏冉,陶为诸侯。《冉传》云:免楼缓而魏冉相。冉谢病免,以寿烛为
相烛免,复相冉,乃封于穰。后益封陶,号曰“穰。”
五国伐秦,无功,罢于成皋。赵欲讲于秦,楚与韩、魏将 应之,齐弗欲。苏代谓齐王曰:“臣已为足下见奉阳君 矣。臣谓奉阳君曰:‘天下散而争秦,秦必据宋,魏冉必 妒。君之有阴也,秦王贪魏冉妒,则阴不可得已矣。君 无讲,齐必攻宋。齐攻宋,则楚必攻宋,魏必攻宋,燕、赵 助之,五国据宋,不至一二月,阴必得矣。得阴而讲,秦 虽有变,君无患矣。若不得已而必讲,则愿五国复坚 约。五国愿得赵尼以雄飞,与韩氏大吏东勉齐王,必 无名禁珉也。使臣守约,若与国有倍约者,以四国攻 之;无倍约者,而秦侵约,五国复坚而傧之。今韩、魏与 齐相疑也,若复不坚约而讲,臣恐与国之大乱也。齐、 秦非复合也,必有觭重者矣’。”后合与《觭重》者,皆非赵 之利也。且天下散而事秦,是秦制天下也。秦制天下 将何以天下为?臣愿君之蚤计也。天下争秦有六举, 皆不利赵矣。天下争秦,秦王受负海之国,合负亲之 交,以据中国,而求利于三晋,是秦之一举也。秦行是 计,不利于赵,而君不得阴一矣。天下争秦,秦王内韩 珉于齐,内成阳君于韩,相魏怀于魏,复合衍交两王, 王贲、韩陀之曹,皆起而行事,是秦之一举也。秦行是 计也,不利于赵,而君不得阴二矣。天下争秦,秦王受 齐,受赵,三强三亲,以据魏而求安邑,是秦之一举也。 秦行是计,齐起应之,魏不待伐,抱安邑而倍秦。秦得 安邑之饶,魏为上交,韩必入朝,秦过赵已安邑矣。秦 行是计,不利于赵,而君必不得阴三矣。天下争秦,秦 坚燕赵之交以伐齐,收楚与韩珉而攻魏,是秦之一 举也。秦行是计而燕赵应之,燕赵伐齐,兵始用,秦因 收楚而攻魏,不至一二月,魏必破矣。秦举安邑而塞 女戟,韩之太原,绝下轵,道南阳而伐魏,绝韩包二周, 即赵自消烁矣。国燥于秦,兵分于齐,非赵之利也,而 君终身不得。《阴》四矣。天下争秦,秦坚三晋之交攻,齐 国破,财屈而兵东分于齐。秦按兵攻魏,取安邑。是秦 之一举也。秦行是计也。君按救魏,是以攻齐之以己 敝救之,而与秦争战也。君不救也,韩魏焉免?西合国 在谋之中,而君有终身不得。《阴》五矣。天下争秦,秦案 为义。存亡继绝,固危扶弱,定,无罪之君,必起中山与 胜焉。秦起中山与胜,而赵宋同命,何暇言《阴》《六》矣。故 曰:“君必无讲,则阴必得矣。”奉阳君曰:“善。”乃绝和于秦, 而收齐、魏,以成取阴。
〈注〉苏代劝齐伐宋,将以敝齐。其劝赵之共攻者,恐赵之合秦,为燕反间,而齐秦方恶尔。赵卒不合齐伐宋者,恶齐之骄而止欤?抑别有故也?按《燕策》,苏代说燕于赵以伐齐,奉阳君不听,乃入齐恶赵,令齐绝于赵。又代谓燕昭王曰:“臣离齐赵,齐赵已孤矣。”赵之不合齐,其后竟合燕以破齐,殆以此欤?《大事记》:齐湣王与魏楚灭宋,三分其地。魏得其梁;陈留,齐得其济阴;东平,楚得其沛。考之史《年表》,齐、《魏世家》,皆止言齐灭宋,独《宋世家》称与楚、魏伐宋,三分其地,此《大事记》所据也。按苏代说燕之辞曰:“齐王南攻楚,西困秦,又以其馀兵举五千乘之劲宋。”谓秦之辞曰:“攻宋所以为王也。齐强,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西事秦。”使当时齐与楚、魏合,其言岂若是乎?史称齐既灭宋,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是其乘灭宋之强,并夺楚、魏地,而谓与之分宋地,岂其实哉?乐毅劝燕昭王约赵、楚、魏伐齐,其言曰:“王若欲攻齐,莫若结于赵。”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年表》燕破齐之年书楚、赵取齐,淮北《大事记》因之。按此言,则楚、魏分地,当是乐毅破齐后事。《宋世家》之记者,岂非得耶?
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湣王三十八年,伐宋,秦昭王 怒曰:“吾爱宋与爱新城阳晋同,韩、聂与吾友也,而攻 吾所爱,何也?”苏代为齐谓秦王曰:“韩、聂之攻宋,所以 为王也。齐强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是王 不烦一兵,不伤一士,无事而割安邑也。此韩聂之所 祷于王也。”秦王曰:“吾患齐之难知,一从一衡,其说何 也?”对曰:“天下国令齐可知乎?齐以攻宋,其知事秦以 万乘之国自辅,不西事秦则宋治不安中国白头游 敖之士皆积智欲离齐秦之交。伏式结轶西驰者,未 有一人言善齐者也;伏式结轶东驰者,未有一人言 善秦者也。何则?皆不欲齐秦之合也。何晋楚之智而 齐秦之愚也?晋楚合必议齐秦,齐、秦合,必图晋、楚,请 以此决事。”秦王曰:“诺。”于是齐遂伐宋。宋王出亡,死于 温。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 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
赧王三十年,秦蒙武击齐,拔九城。齐杀狐咺、陈举。〈按通
鉴为齐湣王二十九年
〉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湣王三十九年,秦来伐,拔我 列城九。”
按:《通鉴纲目》:“赧王三十年,秦蒙武击齐,拔九城。齐杀 狐咺、陈举。燕使亚卿乐毅如赵。”
赧王三十一年,燕乐毅以秦、魏、韩、赵之师伐齐,入临菑齐君地出走,其相淖齿杀之。毅下齐七十馀城。〈按通
鉴为齐湣王三十年
〉按《战国策》,齐负郭之民有孤狐咺者,正议闵王斮之 檀衢,百姓不附。齐孙室子陈举直言杀之。东闾宗室 离心。司马穰,苴为政者也,杀之,大臣不亲。以故燕举 兵,使昌国君将而击之,齐使向子将而应之。齐军破, 向子舆一乘,亡。达子收馀卒复振,与燕战,求所以赏 者。闵王不肯与,军破走,王奔莒。淖齿数之曰:“夫千乘 博昌之间,方数百里,雨血露衣,王知之乎?”王曰:“不知。” “嬴博之间,地坼至泉,王知之乎?”王曰:“不知。”“人有当阙 而哭者,求之则不得,去之则闻其声,王知之乎?”王曰: “不知。”《淖齿》曰:“天雨血露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 地以告也;人有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 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无诛乎?”于是杀闵王于鼓 里。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史之家,为溉园君王后。太 史,后氏女,知其贵人,善事之。田单以即墨之城破,亡 馀卒,破燕兵,绐骑劫,遂以复齐,遽迎太子于莒,立之 以为王。襄王即位,立君王后以为后,生齐王建、王 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 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 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处,女尚何归?”王孙 贾乃入市中曰:“淖齿乱齐国,杀闵王,欲与我诛者,袒 右。”市人从者四百人,与之诛,淖齿刺而杀之。燕昭 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报仇,故 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 燕小,力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 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 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 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 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 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雎奋击,呴藉叱咄,则 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 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 士必趋于燕矣。”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 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 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 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 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 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 是不能,期年,千里马之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 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 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 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二十八年,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 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 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菑,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 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客谓燕王曰:“齐南 破楚,西屈秦,用韩、魏之兵,燕、赵之众,犹鞭䇲也。使齐 北面伐燕,即虽五燕弗能当,王何不阴出使,散游士, 顿齐兵,敝其众,使世世无患?”燕王曰:“假寡人五年,寡 人得其志矣。”苏子曰:“请假王十年。”燕王说,奉苏子车 十五乘,南使于齐,谓齐王曰:“齐南破楚,西屈秦,用韩、 魏之兵,燕赵之众,犹鞭䇲也。臣闻当世之举,王必诛 暴正乱,举无道,攻不义。今宋王射天笞地,铸诸侯之 象,使侍屏匽,展其臂,弹其鼻。此天下之无道不义,而 王不伐,王名终不成。且夫宋,中国膏腴之地,邻民之 所处也,与其得百里于燕,不如得十里于宋。伐之名 则义,实则利,王何为弗为?”齐王曰:“善。”遂兴兵伐宋,三 覆宋,宋遂举。燕王闻之,绝交于齐,率天下之兵以伐 齐。大战一,小战再,顿齐国成其名。故曰:“因其强而强 之,乃可折也;因其广而广之,乃可缺也。”齐伐宋,宋 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曰:“夫列在万乘而寄质于齐, 名卑而权轻。秦齐助之伐宋,民劳而实费。破宋残楚, 淮北肥大,齐仇强而国弱也。此三者,皆国之大败也, 而足下行之,将欲以除害取信于齐也。而齐未加信 于足下,而”忌燕也愈甚矣。然则足下之事齐也,失所 为矣。夫民劳而实费,又无尺寸之功,破宋肥仇,而世 负其祸矣。足下以宋加淮北,强万乘之国也,而齐并 之,是益一齐也。北夷方七百里,加之以鲁、卫,此所谓 强万乘之国也,而齐并之,是益二齐也。夫一齐之强, 而燕犹不能支也,今乃以三齐临燕,其祸必大“矣。虽 然,臣闻智者之举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成功者 也。齐人紫,败素也,而贾十倍;越王句践栖于会稽,而 后残吴霸天下。此皆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者也。 今王若欲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乎?则莫如遥霸 齐而厚尊之,使之盟于周室,尽焚天下之秦。”《符约》曰: “夫上计破秦,其次长宾客秦,秦挟宾客以待破秦,王 必患之。秦五世以结诸侯,今为齐下。秦王之志,苟得 穷齐,不惮以一国都为功。然而王何不使布衣之人 以穷齐之说说秦,谓秦王曰:‘燕、赵破,宋肥齐。尊齐而
为之下者,燕、赵非利之也。弗利而势为之者,何也?以不信秦王也。今王何不使可以信者接收燕、赵,令泾阳君若高陵君先于燕、赵,秦有变,因以为质,则燕、赵 信秦矣’。”秦为西帝,赵为中帝,燕为北帝。立为三帝,而 令诸侯。韩、魏不听,则秦伐之;齐不听,则燕、赵伐之。天 下孰敢不听。天下服听,因驱韩、魏以攻齐,曰:“必反宋 地而归楚之淮北。”夫反宋地而归楚之淮北,燕、赵之 所同利也;并立三帝,燕、赵之所同愿也。夫实得所利, “名得所愿,则燕、赵之弃齐也,犹释敝躧。今王之不收 燕、赵,则齐霸必成矣。诸侯戴齐而王独弗从也,是国 危也;诸侯戴齐而王从之,是名卑也。王不收燕、赵,名 卑而国危;王收燕、赵,名尊而国宁。夫去尊宁而就卑 危,智者不为也。”秦王闻若说也,必如刺心。然则王何 不务使智士以若此言说秦,破齐必“矣。夫取秦,上交 也;伐齐,正利也。尊上交,务正利,圣王之事也。”燕昭王 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 燕欲报仇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氏,复善待之, 与谋伐齐,竟破齐,闵王出走。苏代为奉阳君说燕 于赵以伐齐。奉阳君不听,乃入齐,恶赵,令齐绝于赵, 因之燕,谓昭王曰:“韩为谓臣曰:‘人告奉阳君曰:‘使齐 不信赵者,苏子也;令齐王召蜀子使不伐宋者,苏子 也;使齐王谋遁取秦以谋赵者,苏子也;令齐守赵之 质子以甲者,又苏子也。请告子以请。齐果以守赵之 质子以甲,吾必守子以甲’,其言恶矣。虽然,王勿患也。 臣故知入齐之有赵累也,出为之以成所欲。臣死而 齐大恶于赵,臣犹生也。今齐、赵绝,可大纷已。特臣非 张孟谈也,使臣也如张孟谈也,齐、赵必有为智伯者 矣’。”奉阳君告朱讙与赵足曰:“齐王使公玉曰命。说曰: ‘必不反韩珉,今召之矣;必不任苏子以事,今封而相 之;必不合燕。今以燕为上交。吾所恃者顺也。今其言 变有甚于其父。顺。始与苏子为仇,见之如无厉’。”今贤 之,两之已矣,吾无齐矣。奉阳君之怒甚矣,如齐王之 不信赵而小人奉阳君也,因是而倍之。不以今时大 纷之解而复合,则后不可奈何也。故齐赵之合,苟可 循也。死不足以为臣患;逃不足以为臣耻;为诸侯不 足以为臣荣;被发自漆为厉,不足以为臣辱。然而臣 有患也。臣死而齐、赵不循,恶“交分于臣也,而后相效, 是臣之患也。若臣死而必相攻也,臣必勉之而求死 焉。尧、舜之贤而死,禹、汤之智而死,孟贲之勇而死,乌 获之力而死生之物固有不死者乎?在必然之物以 成所欲,王何疑焉?臣以不若逃而去之。臣以韩、魏循 自齐而为之取秦,深结赵以勤之。如是,则近于相攻 也。臣虽为之,不累燕。”奉阳君告朱讙曰:“苏子怒于燕 王之不以吾故弗子相,又不子卿也,殆无燕矣。”其疑 至于此,故臣虽为之不累燕,又不欲王。伊尹再逃桀 而之汤,果与鸣条之战而以汤为天子;伍子胥逃楚 而之吴,果与柏举之战而报其父之仇。今臣逃而纷 齐赵,始可著于《春秋》。且举大事,孰不逃桓公之难?管 仲逃于鲁,阳虎之难,孔子逃于卫,张仪逃于楚,白圭 逃于秦。望诸相中山也,使赵,赵劫之求地。望诸攻关 而出外孙之难,薛公释戴,逃出于关,三晋称以为好 士,故举大事逃,不足以为辱矣。卒绝齐于赵。赵合于 燕以攻齐,败之。燕昭王且与天下伐齐,而有齐人 仕于燕者,昭王召而谓之曰:“寡人且与天下伐齐,旦 暮出令矣,子必争之。争之而不听,子因去而之齐。寡 人有时复合,且以因子而事齐。”当此之时也,燕、齐不 两立,然而常独欲有复收之之志若此也。 齐魏争 燕,齐谓燕王曰“吾得赵矣。”魏亦谓燕王曰“吾得赵矣。” 燕无以决之,而未有适予也。苏代谓燕相曰:“臣闻辞 卑而币重者,失天下者也;辞倨而币薄者,得天下者 也。今魏之辞倨而币薄,燕因合于魏。魏得燕,齐遂北 矣。” 苏代自齐使人谓燕昭王曰:“臣间离齐、赵,齐、赵 已孤矣,王何不出兵以攻齐?臣请为王弱之。”燕乃伐 齐攻晋,令人谓闵王曰:“燕之攻齐也,欲以复振故地 也。燕兵在晋而不进,则是兵弱而计疑也。王何不令 苏子将而应燕乎?夫以苏子之贤将而应弱燕,燕破 必矣。燕破则赵不敢不听,是王破燕而服赵也。”闵王 曰:“善。”乃谓苏子曰:“燕兵在晋,今寡人发兵应之,愿子 为寡人为之将。”对曰:“臣之于兵,何足以当之?王其改 举王使臣也,是败王之兵而以臣遗燕也。战不胜,不 可振也。”王曰:“行,寡人知子矣。”苏子遂将而与燕人战 于晋下。齐军败,燕得甲首二万人。苏子以其馀兵以 守阳城,而报于闵王曰:“王过举,令臣应燕。今军败,亡 二万人,臣有斧质之罪,请自归于吏以戮。”闵王曰:“此 寡人之过也。子无以为罪。”明日,又使燕攻阳城及狸。 又使人谓闵王曰:“日者齐不胜于晋下,此非兵之过。 齐不幸而燕有天幸也。今燕又攻阳城及狸,是以天 幸自为功也。王复使苏子应之,苏子先败王之兵,其 后必务以胜报王矣。”王曰:“善。”乃复使苏子。苏子固辞, 王不听。遂将与燕战于阳城。燕人大胜,斩首三万。齐 君臣不亲,百姓离心。燕因使乐毅大起兵伐齐,破之。
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曰:“臣之行也,固知将有口。”
事故献御书而行曰:“臣贵于齐,燕大夫将不信臣;臣贱将轻臣,臣用将多望于臣;齐有不善,将归罪于臣。 天下不攻齐,将曰:‘善为齐谋。天下攻齐,将与齐兼贸 臣,臣之所处重卵也’。”王谓臣曰:“吾必不听众口与谗 言。吾信汝也,犹列眉也,上可以得用于齐,次可以得 信于下。苟无死,汝无不为也,以女自信可也。”与之言 曰:“去燕之齐可也。”期于成事而已。臣受令以任齐,及 五年,齐数出兵,未尝谋燕。齐赵之交,一合一离,不与 齐谋赵,则与赵谋齐。齐之信燕也,至于虚北地,行其 兵。今王信田伐与参、去疾之言,且攻齐,使齐犬马而 不言燕。今王又使庆令臣曰:“吾欲用所善。”王苟欲用 之,则臣请为王事之;王欲醳臣,专任“所善,则臣请归 醳事,臣苟得见,则盈愿。” 苏秦死,其弟苏代欲继之, 乃北见燕王。哙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王义甚高 甚顺。鄙人不敏,窃释锄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闻 于邯郸者,又高于所闻东周。臣窃负其志,乃至燕廷, 观王之群臣下吏,大王天下之明主也。”王曰:“子之所 谓天下之明主者,何如者也?”对曰:“臣闻之,明主者务 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谒王之过。夫齐、赵者,王之 仇雠也;楚、魏者,王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 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此则计过,无以谏者,非忠臣 也。”王曰:“寡人之于齐、赵也,非所敢欲伐也。”曰:“夫无谋 人之心而令人疑之殆,有谋人之心而令人知之拙 谋未发而闻于外则危。今臣闻王居处不安,食饮不 甘,思齐报齐,身自削甲札,妻自组《甲絣》,曰:‘有大数矣, 有之乎’?”王曰:“子闻之寡人,不敢隐也。我有深怨积怒 于齐,而欲报之二年矣。齐者,我仇国也,故寡人之所 欲报也,直患国敝力不足矣。子能以燕报齐,寡人奉 国而委之于子矣。”对曰:“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 焉。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南附楚则楚重,西 附秦则秦重,中附韩、魏则韩魏重。且苟所附之国重, 此必使王重矣。今夫齐王,长主也,而自用也。南攻楚 五年,稸积散;西困秦三年,民憔悴,士罢敝;北与燕战, 覆三军,获二将;而又以其馀兵南面西举,五千乘之 劲宋。
〈注〉举家在齐闵二十八年,燕昭王二十六年,此时未举也。而下十二章亦言齐以宋地封泾阳,盖宋策齐宣也。所拔五城,正曰:此言举五千乘之宋,非仅得其城邑而已。盖在灭宋之后明矣。下章包十二诸侯,即《史》所谓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者。
而包十二诸侯,此其君之欲得也,其民力竭也,安犹 取哉?且臣闻之,“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敝。”王曰:“吾闻 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有长城巨防,足以为塞。诚 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浊河,何足以为固? 民力穷敝,虽有长城巨防,何足以为塞?且异日也,济 西不役,所以备赵也;河北不师,所以备燕也。今济西、 河北尽以役矣,封内敝矣。夫骄主必不好计,而亡国” 之臣贪于财,王诚能毋爱宠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 帛以事其左右,彼且德燕而轻亡宋,则齐可亡已。王 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曰:“内寇不与,外敌不可拒。 王自治其外,臣自敝其内,此乃亡之之势也。”
〈注〉彪谓:“燕昭之举,实自代发。”之正曰:“《太事记》云:‘《战国策》载苏代说燕之辞,误以为哙。使哙能有志如是,岂至覆国乎?论其世,考其事,皆说燕昭之辞也’。”按《史记》误同。
苏代为《燕说齐》,未见齐王,先说淳于髡曰:“人有卖骏 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 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子还而视之,去而 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一旦而马价十倍。今臣欲以骏马见于王,莫为臣先 后者,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臣请献白璧一双,黄金 千镒,以为马食。”淳于髡曰:“谨闻命矣。”乃入言之王而 见之。齐王大说。《苏子》
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湣王四十年,燕、秦、楚、三晋合 谋,各出锐师,以伐败我济西,王解而却。燕将乐毅遂 入临淄,尽取齐之宝藏器。湣王出亡之卫,卫君辟宫, 舍之,称臣而共具。湣王不逊,卫人侵之。湣王去,走邹 鲁,有骄色,邹鲁君弗内,遂走莒。楚使淖齿将兵救齐, 因相齐湣王。淖齿遂杀湣王,而与燕共分齐之侵地” 卤器按《乐毅传》:“乐毅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 之乱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 也。燕国小僻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 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 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昧于重”丘,西摧三晋 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馀 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 而服于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 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馀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 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 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嚪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𣊻,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 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 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 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齐 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 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 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 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 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 馀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按《孟尝 君传》,齐湣王灭宋,益骄,欲去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 魏。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湣 王亡在莒,遂死焉。
按《通鉴纲目》:“赧王三十一年,燕上将军乐毅以秦、魏、 韩、赵之师伐齐,入临菑,齐君地出走,其相淖齿杀之。 毅下齐七十馀城。燕封毅为昌国君。”
〈目〉燕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并将秦、魏、韩、赵之师以伐齐,战于济西,齐师大败。毅还秦、魏之师,分韩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收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我,而结深怨,后必悔之。”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今因其军破而乘之,则其民必叛,而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而抚其民,则难虑矣。”遂进军。齐果大乱,湣王出走。毅入临菑,取宝物祭器输之于燕。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封毅为昌国君。留徇齐城未下者。齐王之卫,卫君辟宫舍之,称臣共具。王不逊,卫人侵之,去奔邹、鲁,又有骄色,邹、鲁不纳,遂走莒。楚使淖齿将兵救齐,因为齐相。齿欲与燕分齐地,乃执湣王而数之,擢王筋,悬之庙梁,宿昔而死。毅闻画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画三十里无入,使人请蠋,蠋不往。燕人曰:“不来,吾且屠画。”蠋曰:“吾闻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齐王不用吾谏,吾退耕于野,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遂自经死。毅整军,禁侵掠,礼逸民,宽赋敛,除暴令,修旧政,齐民喜悦。乃遣左军渡胶东、东莱;前军循太山,东至海,略琅邪;右军循河、济,屯阿鄄以连魏师;后军旁北海而抚千乘;以中军据临菑而镇齐都,祀桓公、管仲于郊,封王蠋之墓。六月之间,下齐七十馀城,皆为郡县。
赧王三十二年,齐人讨淖齿杀之,立湣王子法章,保 莒城。
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湣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名 姓为莒太史敫家庸。太史敫女奇法章状貌,以为非 恒人,怜而常窃衣食之,而与私通焉。淖齿既以去莒, 莒中人及齐亡臣相聚求湣王子,欲立之。法章惧其 诛己也,久之乃敢自言‘我湣王子也’。于是莒人共立 法章,是为襄王,以保莒城而布告齐国中:‘王已立在’” 莒矣。襄王既立,立太史氏女为王后,是为君。王后生 子建。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污吾世, 终身不睹君王后。”君王后贤,不以不睹故失人子之 礼。
按:《通鉴纲目》:“赧王三十二年,齐人讨杀淖齿而立其 君之子法章,保莒城。”
赧王三十六年,乐毅奔赵。齐田单袭破燕军,尽复齐 地。齐王入临菑,封单为“安平君。”薛公田文卒。
按《战国策》,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杀闵王。田单 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征齐,已破 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 立,田单相之。过菑水,有老人涉菑而寒,出不能行,坐 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衣,无可以分者,单 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 乎?不早图之,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襄 王呼而问之曰:“女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女以为 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王嘉单之善,下令曰: ‘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 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 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虽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 “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 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 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 与语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 貂勃常恶 田单,曰:“安平君小人也。”安平君闻之,故为酒而召。貂 勃曰:“单何以得罪于先生?故常见誉于朝。”貂勃曰:“跖 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且今 使公孙子贤而徐子不肖,然而使公孙子与徐子斗, 徐子之狗犹将攫公孙子之腓而噬之也;若乃得去 不肖者而为贤者,狗岂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安平 君曰:“敬闻命。”明日任之于王。王有所幸臣九人之属欲伤安平君,相与语于王曰:“燕之伐齐之时,楚王使 将军将万人而佐齐。今国已定而社稷已安矣,何不 使使者谢于楚王?”王曰:“左右孰可?”九人之属曰:“貂勃 可。”貂勃使楚。楚王受而觞之,数日不反。九人之属相 与语于王曰:“夫一人身而牵留万乘者,岂不以据势 也哉!且安平君之与王也,君臣无礼而上下无别,且 其志欲为不善,内收百姓,循抚其心,振穷补不足,布 德于民;外怀戎翟天下之贤士,阴结诸侯之雄俊豪 英,其志欲有为也。愿王之察之。”异日而王曰:“召相单 来。”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 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 已矣。”貂勃从楚来,王赐诸前,酒酣,王曰:“召相田单而 来。”貂勃避席稽首曰:“王恶得此亡国之言乎?王上者 孰与周文王?”王曰:“吾不若也。”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 若也。下者孰与齐桓公?”王曰:“吾不若也。”貂勃曰:“然,臣 固知王不若也。”“然则周文王得吕望以为太公,桓公 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独曰‘单且自 天地之辟,民’”人之治,为人臣之功者,谁有厚于安平 君者哉?而王曰“单,单恶得此亡国之言乎?且王不能 守乎王之社稷。”燕人兴师而袭齐墟,王走而之城阳 之山中,安平君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 敝卒七千,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 当是时也,阖城阳而王,天下莫之能止,然而计之“于 道,归之于义,以为不可,故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 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子临百姓。今国已定,民已安 矣。”王乃曰:“单单且婴儿之计不为此,王不亟杀此九 子者,以谢安平君,不然,国危矣。”王乃杀九子而逐其 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万户。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 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 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 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 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馀城以复齐。燕 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敝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 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 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 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 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 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 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 将军之意乎?”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 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 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 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 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 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 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 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 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 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 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 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 罪矣,故受命而不辞。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 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馀 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兵甲,习于战攻。王若欲伐 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 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 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 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 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 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 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 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 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 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 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 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 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 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 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 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 教于后世。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 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 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 同量,故入江而不改。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 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 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臣 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国,不洁其名。 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 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惟君之留意焉。
齐以淖齿之乱事秦,其后秦欲取齐,故使苏涓之。
楚,令任固之齐。齐明谓楚王曰:“秦王欲楚不若其欲齐之甚也。其使涓来,以示齐之有楚,以资固于齐。齐 见楚必受固,是楚之听涓也,适为固驱以合秦、齐也; 齐、秦合,非楚之利也。且夫涓来之辞,必非固之所以 之齐之辞也。王不如令人以涓之辞谩固于齐,齐、秦 必不合,齐、秦不合,则王重矣。王欲收齐以攻秦,汉中” 可得也。王即欲以秦攻齐淮泗之间,亦可得也。 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襄王在莒五年,田单以即墨 故,破燕军,迎襄王于莒人临菑,齐故地尽复属齐,齐 封田单为安平君。按《孟尝君传》:齐襄王立而孟尝 君中立,为诸侯,无所属。齐襄王新立,畏孟尝君,与连 和,复亲。薛公文卒,谥为孟尝君。诸子争立,而齐魏共 灭薛。孟尝绝嗣无后也。按《田单传》,田单者,齐诸田 疏属也。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 伐破齐,齐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师长驱平齐,而 田单走安平,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已 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 所虏。惟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燕既尽 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 之。淖齿既杀湣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燕 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 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 为将军,以即墨距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 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 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 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 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 然,使骑劫伐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而田单 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城中, 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神来下教我。”乃令城 中人曰:“当有神人为我师。”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 因反走。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卒曰:“臣欺君, 诚无能也。”田单曰:“子勿言也。”因师之。每出约束,必称 神师。乃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 行,与我战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 诸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单又纵反间曰:“吾 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 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其欲出战, 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 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 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 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燕将大喜,许之。 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馀牛,为绛缯衣, 画以五彩龙文,朿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 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 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 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 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 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 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兵日益多, 乘胜,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齐七十馀城皆复为齐。 乃迎襄王于莒,入临菑而听政。襄王封田单号曰安 平君。按《乐毅传》,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 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 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 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 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 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 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 曰“望诸君”,尊宠乐毅以警动于燕齐。齐田单后与骑 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 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于莒,入于临菑。 按《通鉴纲目》:“赧王三十六年,燕君平卒,乐毅奔赵。田 单袭破燕军,尽复齐地。齐君入临菑,封单为安平君, 赵封乐毅为望诸君。”薛公田文卒。
赧王三十 年,齐田单攻狄,下之。〈史鉴俱不载姑阙其年〉 按《战国策》,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 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 馀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 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齐婴儿谣曰:“大冠 若箕,修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枯丘。”田单乃惧,问鲁 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问其说。”鲁仲子曰:“将 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立则杖插,为士卒倡,曰:‘可往 矣!宗庙亡矣!亡日尚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 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 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 有菑上之虞,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 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 矣。”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枹鼓之,狄 人乃下赧王四十一年,齐、魏合从。
按:《通鉴纲目》:“赧王四十一年,魏复与齐合从。”
赧王四十四年赵伐齐。
按《通鉴纲目》云云。
赧王四十五年秦伐齐击刚寿。
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襄王十四年,秦击我刚寿。” 按《通鉴纲目》:“赧王四十五年,秦伐齐,取刚寿。”
〈目〉穰侯言于秦王使客卿灶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
赧王五十年,秦伐赵,赵以公子为质于齐。齐救赵,遂 以赵师伐燕、伐韩。齐君法章薨,子建立。
按《战国策》,“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 其面。左师触詟愿见,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 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 恕,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曰:“老妇 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曰:“老臣今 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 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 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补黑衣之数,以 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 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 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曰:“妇人异甚。”对曰: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 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 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 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 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 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 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 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 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 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多予 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 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 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 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子义闻之,曰:“人主 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 以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襄王十九年卒,子建立。” 按《通鉴纲目》:“赧王五十年,秦伐赵,取三城,齐救却之。 遂以赵师伐燕,取中阳,伐韩,取注人。齐君法章卒,子 建立。”国事皆决于其母太史氏。
赧王五十五年,秦攻赵,齐楚救之。赵请粟于齐,不与, 秦遂破赵。
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王建立六年,秦攻赵,齐、楚救 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遂攻之。赵无食, 请粟于齐,齐不听。周子曰:‘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 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 于齐,齐捍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 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 也。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 秦之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 听。秦破赵于长平四十馀万,遂围邯郸。
按:《通鉴纲目》:“赧王五十五年,秦王龁攻赵上党,拔之。 白起、代将,大破赵军,杀其将赵括,坑降卒四十万。” 东周君六年,燕伐齐,拔聊城。齐以鲁连书解围,复伐 取之。
按《战国策》,燕攻齐,下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遂保 守聊城不敢归。田单攻之岁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 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曰:“吾闻之, 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 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 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 世无称,非智也。故智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 荣辱,尊卑贵贱,此其一时也。愿公之详计而无与俗 同也。且楚攻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 南阳之害,不若得济北之利,故定计而坚守之。今秦 人下兵,魏不敢东面,横秦之势合,则楚国之形危。且 弃南阳,断右壤,存济北,计必为之。今楚、魏交退,燕救 不至,齐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即臣见 公之不能得也,齐必决之于聊城,公无再计。彼燕国 大乱,君臣过计,上下迷惑栗腹,以十万之众,五折于 外,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戮。公闻之 乎?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敝祸多,民心 无所归。今公又以聊城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 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 起之兵也。能已见于天下矣。故为公计,不如罢兵休 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见公如见父母, 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 也。”意“者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请裂地定封,富比 陶、卫,世世称寡,与齐久处,此亦一计也。二者显名厚 实也。愿公熟计而审处也。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 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昔管仲射桓公,中钩,篡 也;遗公子纠而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身也。此三 行者,乡里不通也,世主不臣也。使管仲终”穷抑幽,囚 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 然管子并三行之过,据齐国之政,一匡天下,九合诸 侯,为五霸首,名高天下,光照邻国。曹沬为鲁君将,三 战三北,而丧地千里,使曹子之足不离陈,计不顾后, 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 将,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智也;故去三北之 耻,退而与鲁君计也。曹子以为遭齐桓公有天下,朝 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劫桓公于坛位之上,颜色不 变而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丧,一朝而反之,天下震动 惊骇,威信吴楚,传名后世。若此二公者,非不能行小 节,死小耻也,以为杀身绝世,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 忿恚之心,“而成终身之名;除感忿之耻,而立累世之 功。故业与三王争流,名与天壤相敝也。公其图之。”燕 将曰:“敬闻命矣。”因罢兵倒�而去。故解齐国之围,救 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
按:《通鉴纲目》:“齐王建十五年,燕伐齐,拔聊城,齐伐取 之。”
《东周君》七年,齐太后太史氏薨。
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王建十六年,秦灭周,君王 后卒。”
年齐王遣使于赵。〈自“秦灭东周以后无统” ,分注各年于纲下。此条疑“年” 干支。〉
阙
按《战国策》: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 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 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 贱而后尊贵者乎?”咸后曰:“‘不然。苟无岁,何有民?苟无 民,何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 ‘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 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 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 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 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 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 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 齐国、子万民乎?于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 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 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甲子年,齐王入朝于秦。〈是年为秦王政十年齐王建二十八年〉 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王建二十八年,王入朝秦,秦 王政置酒咸阳。”
按:《通鉴纲目》:“齐王二十八年,齐赵入秦,置酒。”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秦袭齐灭之。
按《战国策》,“或谓齐王曰:‘周、韩西有强秦,东北有赵、魏’。” 秦伐周,韩之西,赵、魏不伐周、韩为割韩却周害也。及 韩却周害之后,赵、魏亦不免与秦为患矣。今齐应秦 伐赵、魏则亦不果于赵、魏之应秦而伐周、韩令齐入 于秦而伐赵、魏。赵、魏亡之后,秦东面而伐齐,齐安得 救于天下乎? 国子曰:“秦破马服君之师,围邯郸,齐、 魏”亦佐秦伐邯郸,齐取淄、渑,魏取伊氏。公子无忌为 天下循便计,杀晋鄙,率魏兵以救邯郸之围,使秦弗 有而失天下,是齐入于魏而救邯郸之功也。安邑者, 魏之柱国也;晋阳者,赵之柱国也;鄢郢者,楚之柱国 也。故三国与秦壤界,秦伐魏取安邑,伐赵取晋阳,伐 楚取鄢郢矣。覆三国之军,兼二周之地,“举韩氏,取其 地且天下之半。今又劫赵、魏,疏中国,封卫之东野,兼 魏之河内,绝赵之东阳,则赵、魏亦危矣。赵、魏危,则非 齐之利也。韩、魏、赵、楚之志,恐秦兼天下而臣其君,故 专兵一志以逆秦。三国之与秦壤界而患急,齐不与 秦壤界而患缓,是以天下之势不得不事齐也。故秦 得齐则权重于中国,赵、魏、楚得齐,则足以敌秦。故秦、 楚、赵、魏得齐者重,失齐者轻。齐有此势,不能以重于 天下者,何也?”其用者过也。 齐闵王之遇杀,其子法 章变姓名为莒太史家庸夫。太史敫女奇法章之状 貌,以为非常人,怜而常窃衣食之,与私焉。莒中及齐 亡臣相聚求闵王子,欲立之。法章乃自言于莒,共立 法章为襄王。襄王立,以太史氏女为王后,生子建。太 史敫曰:“女无媒而嫁者,非吾种也,污吾世矣,终身不 睹君王后贤,不以不睹之故,失人子之礼也。”襄王卒, 子建立为齐王。君王后事秦谨,与诸侯信,以故建立 四十有馀年不受兵。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玉 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 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及 君王后病且卒,诫建曰:“群臣之可用者某。”建曰:“请书 之。”君王后曰:“善。”取笔牍受言。君王后曰:“老妇已忘矣君王后死后,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玉,使宾客入秦, 皆为变辞,劝王朝秦,不修攻战之备。 齐王建入朝 于秦雍门司马前曰:“所为立王者,为社稷耶?为王立 王耶?”曰:“为社稷。”司马曰:“为社稷立王,王何以去社稷 而入秦?”齐王还车而反。即墨大夫闻雍门司马谏而 听之,则以为可为谋,即入见齐王曰:“齐地方数千里, 带甲数十万,夫三晋大夫皆不便秦,而在阿鄄之间 者百数,王收而与之十万之众,使收三晋之故地,即 临晋之关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为秦,而在城南 下者百数,王收而与之十万之师,使收楚故地,即武 关可以入矣。如此则齐威可立,秦国可亡矣。舍南面 之称制,乃西面而事秦,为大王不取也。”齐王不听。秦 使陈驰诱齐王内之,约与五百里之地。齐王不听,即 墨大夫而听。陈驰遂入秦,处之共松柏之间,饿而死。 先是齐为之歌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
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王建四十四年,秦兵击齐,齐 王听相后胜计,不战以兵降秦,虏王建,迁之共,遂灭 齐为郡。天下壹并于秦,秦王政立号为皇帝。始,君王 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齐亦东边海上,秦日夜攻三 晋、燕、楚五国,各自救于秦,以故王建立四十馀年不 受兵。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多使宾客入” 秦,秦又多予金,客皆为反间,劝王去从朝秦,不修攻 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五国已亡, 秦兵卒入临淄,民莫敢格者,王建遂降,迁于共。故齐 人怨王建不蚤与诸侯合从攻秦,听奸臣宾客以亡 其国。歌之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疾建用客之 不详也。
按:《通鉴纲目》:“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王贲袭齐王建降, 遂灭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