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第369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三百六十九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三百六十九卷目录
太常寺部汇考一
有虞氏〈帝舜一则〉
商〈总一则〉
周〈总一则〉
官常典第三百六十九卷
太常寺部汇考一
有虞氏
帝舜始命伯夷为秩宗典三礼后夔典乐
按《书经舜典》: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 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 首,让于夔龙。帝曰:“俞,往,钦哉!”
〈孔传〉《三礼》,天地人之礼。伯夷臣,名。姜,姓。秩,序。宗,尊也,主郊庙之官。夙,早也。言早夜敬思其职,典礼施政教,使正直而清明。夔龙二臣,名俞,然其贤不许让。〈疏〉正义曰:《周礼宗伯职》云:“掌天地、人鬼、地祇之礼。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 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孔传〉胄,长也。谓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
〈蔡传〉苏氏曰:“舜方命九官,济济相让,无缘夔于此独言其功。”此《益稷》之文,简编脱误,复见于此。
商
商建六大,有大祝、大士之官。
按:《礼记曲礼》:“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 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注〉“典,法也。”此盖殷制也。周则大宰为天官,大宗曰宗伯。宗伯为春官,大史以下属焉。大士以神仕者。〈陈注〉旧说“皆为《殷制》。”
周
周制,“《春官》设大司乐,率其属以掌教乐律、歌舞、祭祀、 宗祝之事。”
按《周礼春官》宗伯,礼官之属,“大司乐中大夫二人。”
〈注〉大司乐,乐官之长。
《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 弟焉。
〈注〉郑司农云:“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大司乐主受此成事已调之乐。”郑元谓董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学。成均之法者,其遗礼可法者。国之子弟,公卿大夫之子弟当学者,谓之国子。《文王世子》曰:‘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然则周人立此学之宫。
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
〈注〉道多才艺者,德能躬行者,若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是也。死则以为乐之祖,神而祭之。郑司农云:“瞽,乐人,乐人所共宗也。”
“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
〈注〉“祗敬”,庸有常也。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
〈注〉道读曰“导”,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发端曰“言”,答述曰“语。”
以乐舞教国子《云门》,舞《大卷》《大咸》《大㲈》《大夏》《大濩》《大 武》。
〈注〉此周所存六代之乐:黄帝曰:“《云门》《大卷》《大咸》《咸池》,尧乐也;《大㲈》,舜乐也;《大夏》,禹乐也;《大濩》,汤乐也;《大武》,武王乐也。”
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 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
〈注〉六律,合阳声者也;六同,合阴声者也。此十二者,以铜为管,转而相生。黄锺为首,其长九寸,各因而三分之,上生者益一分,下生者去一焉。《国语》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锺,言以中声定律,以律立锺之均。大合乐者,谓遍作六代之乐。以冬日至作之,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作之,致地祇、物鬽、动物、羽裸之属。《虞书》云:“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夔又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此其于宗庙,九奏效应。
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
〈注〉《分》,谓各用一代之乐。
乃奏黄锺,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
〈注〉“以黄锺之锺、大吕之声为均”者,黄锺,阳声之首,大吕为之合奏之以祀天神,尊之也。天神,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王者又各以夏正月祀其所受命之帝于南郊,尊之也。
乃奏大蔟,歌应锺,舞《咸池》,以祭地示。
〈注〉大蔟,阳声,第二应锺为之合《咸池》,大咸也,地祇
“所祭于北郊” ,谓神州之神及社稷。
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㲈》,以祀四望。
〈注〉“姑洗,阳声第三,南吕为之,合四望、五岳、四镇、四窦。”此言祀者,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或亦用此乐与?
乃奏蕤宾,歌函锺,舞《大夏》,以祭山川。
〈注〉蕤宾,阳声第四,函锺为之。合函锺,一名“林锺。”
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
〈注〉“夷则”,阳声第五,小吕为之合小吕,一名“中吕”,先妣姜嫄也。
乃奏无射,歌夹锺,舞《大武》,以享先祖。
〈注〉“无射,阳声之下也,夹锺为之合。”夹锺一名圜锺。先祖,谓先王先公。
凡“六乐”者,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
〈注〉六者,言其均皆待五声八音乃成也。
凡《六乐》者,一变而致羽物及川泽之示,再变而致羸 物及山林之示,三变而致鳞物及丘陵之示,四变而 致毛物及坟衍之示,五变而致介物及《土示》,六变而 致象物及《天神》。
〈注〉变犹更也,乐成则更奏也。此谓大蜡索鬼神而致百物,六奏乐而礼毕,每奏有所感致和以来之土祇原隰及平地之神也。象物有象在天。所谓四灵者,天地之神,四灵之知,非德至和则不至。《礼运》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凡乐,圜锺为宫,黄锺为角,大蔟为征,姑洗为羽。雷鼓、 《雷说A》,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 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 凡乐,函锺为宫,大蔟为角,姑洗为征,南吕为羽。《灵鼓》 《灵鼗》,孙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至,于泽 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 凡乐,黄锺为宫,大吕为角,大蔟为征,应锺为羽。路鼓、 《路鼗》,阴竹之管,龙门之琴瑟,九德之歌,九㲈之舞,于 宗庙之中奏之。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
〈注〉此三者,皆禘大祭也。天神则主北辰,地祇则主昆仑,人鬼则主后稷。先奏是乐以致其神,礼之以玉而祼焉,乃后合乐而祭之。
凡乐事,大祭祀,宿县,遂以声展之。
〈注〉叩听其声,具陈次之,以知完不。
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出入,则 令奏《昭夏》。
〈注〉《三夏》,皆乐章名。
帅《国子》而舞。
〈注〉当用舞者帅以往。
大飨不入牲。其他皆如祭祀。
〈注〉大飨,飨宾客也。不入牲,牲不入,亦不奏《昭夏》也。其他,谓王出入,宾客出入,亦奏《王夏》《肆夏》。
大射,王出入,令奏《王夏》;及射,令奏《驺虞》。
〈注〉射以《驺虞》为节。
诏诸侯以弓矢舞。
〈注〉舞谓执弓挟矢,揖让进退之仪。
王大食,三侑,皆令奏锺鼓。
〈注〉大食,朔月、月半以乐侑食时也。
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
〈注〉《大献》,“献捷于祖。”《恺乐》,献功之乐。
凡日月食,四镇五岳崩,大傀异灾。诸侯薨,令去乐。
〈注〉四镇山之重大者,谓扬州之会稽,青州之沂山,幽州之医无闾,冀州之霍山。傀,犹“怪”也。
大札、大凶、大灾,大臣死,凡国之大忧,令弛县。
〈注〉《札》,疫疠也。凶,凶年也。灾,水火也。弛,释下之,若今休兵鼓之为。
凡建国,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
〈注〉《过声》失哀乐之节,“凶声”,亡国之声,“慢声”,惰慢不恭。
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注〉谓以年幼少时教之舞。《内则》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
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
〈注〉郑司农云:“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冒覆头上,衣饰翡翠之羽。旄舞者,牦牛之尾。干舞者,兵舞。人舞者,手舞。社稷以帗,宗庙以羽,四方以皇,辟雍以旄,兵事以干,星辰以人舞。”郑元谓:“帗,析五采缯,今灵星舞子持之是也。皇,杂五采羽,如凤凰色,持以舞人舞无所执,以手袖为威仪。四方以羽,宗庙以人,山川以干,旱暵以皇。”
教乐仪:“行以《肆夏》,趋以《采荠》,车亦如之。”环拜,以钟鼓 为节。
〈注〉教乐仪,教王以乐,出入于大寝朝廷之仪。郑司农云:“《肆夏》《采荠》皆乐名。”或曰:皆逸《诗》,谓人君行步以《肆夏》为节;趋疾于步,则以《采荠》为节。若今时行礼于太学,罢出以鼓陔为节。环,谓旋也。拜,直拜也。郑元谓:“行者谓于大寝之中,趋谓于朝廷。”《尔雅》曰:“堂上谓之行,门外谓之趋。”然则王出既服,至堂而
《肆夏》作,出路门而采荠作。其反入至应门,路门亦如之。此谓步迎宾客。王如有车出之事,登车于大寝西阶之前,反降于阼阶之前。《尚书传》曰:“天子将出,撞黄锺之钟,右五钟皆应。入则撞蕤宾之钟,左五钟皆应。大师于是奏乐。”
凡射,王以《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大夫以《采𬞟》 为节,士以《采蘩》为节。
〈注〉《驺虞》《采𬞟》《采蘩》皆乐章名,在《国风召南》,惟《狸首》在《乐记。射义》曰:“《驺虞》者,乐官备也。《狸首》者,乐会时也。《采𬞟》者,乐循法也。《采蘩》者,乐不失职也。是故天子以备官为节,诸侯以时会为节,卿大夫以循法为节,士以不失职为节。”郑司农说以《大射礼》曰:“乐正命大师曰:‘奏《狸首》,间若一’。大师不兴,许诺。乐正反位,奏《狸首》,以射”狸首曾孙。
凡乐,掌其序事,治其乐政。
〈注〉《序事》,次序用乐之事。
凡国之小事,用乐者,令奏钟鼓。
〈注〉《小事》,小祭祀之事。
凡乐成则告备。
〈注〉成谓所奏一竟。《书》曰:“《箫韶》九成。”《燕礼》曰:大师告于乐正,曰“正歌备。”
诏来《瞽皋舞》。
〈注〉郑司农云:“‘瞽当为鼓,皋当为告,呼击鼓者。又告当舞者,持鼓与舞俱来也。鼓字或作瞽。诏来瞽’,或曰:‘来,敕也。敕尔瞽,率尔众工,奏尔悲诵,肃肃雍雍,毋怠毋凶’。”郑元谓诏来瞽,诏视了扶瞽者。来,入也。皋之言号告国子,当舞者舞。
及彻,帅学士而歌《彻》。
〈注〉“学士”,国子也。
令相:
〈注〉令视了扶工。郑司农云:“告当相《瞽师》者,言当罢也。”
飨食诸侯,序其乐事;令奏钟鼓,令相如祭之仪。燕射, “帅射夫以弓矢舞。”
〈注〉射夫,众耦也。故书“燕”为舞,帅为率,射夫为“射矢。”郑司农云:“舞当为燕,率当为帅,射矢书亦或为射夫。”
乐出入,令奏钟鼓。
〈注〉《乐出入》,谓笙歌舞者及其器。
凡军大献,教《恺歌》,遂倡之。
〈注〉故书“倡”谓昌。郑司农云:“乐师主倡也。”
凡丧,陈乐器,则帅乐官。
〈注〉帅乐官往陈之。
及序哭亦如之。
〈注〉哭此乐器亦帅之。
《凡乐官》,掌其政令,听其治讼。
《大胥》:“中士四人;小胥,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 十人。”
〈注〉胥有才知之称。《礼记文王世子》曰:“小乐正学干,大胥佐之。”
《大胥》,“掌学士之版,以待致诸子。”
〈注〉郑司农云:“学士谓卿大夫、诸子学舞者。”
春入学舍采《合舞》。
〈注〉春,始以学士入学宫而学之,合舞等其进退,使应节奏。郑司农云:“舍采,谓舞者皆持芬香之采。”或曰:“古者士见于君,以雉为贽;见于师,以菜为贽。菜直谓疏食菜羹之菜。”郑元谓:“舍,释也。采读为菜。始入学必释菜,礼先师也。菜,𬞟蘩之属。”
秋,《颁学合声》。
〈注〉春使之学,秋颁其才艺。所为合声,亦等其曲折,使应节奏。
以六乐之会,正舞位。
〈注〉《大同》,六乐之节奏。正其位,使相应也。言为大合乐习之。
以序出入舞者:
〈注〉以长幼次之,使出入不纰错。
比《乐官》:
〈注〉比,犹校也。杜子春云:“次比乐官也。”
展乐器。
〈注〉《展》,谓陈数之。
凡祭祀之用乐者,以鼓征学士。
〈注〉击鼓以召之。《文王世子》曰:“大昕鼓征。所以警众。
序宫中之事。”
《小胥》:“掌学士之征令,而比之,觥其不敬者。”
〈注〉比犹校也。不敬谓慢,期不时至也。觥,罚爵也。
巡,舞列而挞其怠慢者。
〈注〉挞以《荆》扑。
《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辨其声。
〈注〉乐县,谓钟磬之属,县于笋簴。
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
〈注〉钟磬者,编县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谓之堵;钟一堵,磬一堵,谓之肆。
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瞽蒙》,“上瞽四十人, 中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视了》,三百人,府四人,史 八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注〉凡乐之歌,必使《瞽蒙》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
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锺、大蔟、姑 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锺、南吕、函锺、小吕、夹 锺,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征、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 土、革、丝、木、匏、竹。
〈注〉“以合阴阳之声”者,声之阴阳,各有合也。
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注〉教教,瞽蒙也。
以《六德》为之本。
〈注〉所教《诗》,必有知仁、圣、义、忠、和之道,然后可教以乐歌。
以六律为之音。
〈注〉以律视其人,为之音,知其宜何歌。
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
〈注〉击《拊瞽》,乃歌也。郑司农云:“登歌,歌者在堂
下,管播乐器,令奏鼓朄。”
〈注〉鼓朄管乃作也。郑司农云:“下管,吹管者在堂下。朄,小鼓也。先击小鼓,乃击大鼓,故朄读为道引之引。”
大飨亦如之。大射,帅瞽而歌《射节》。
〈注〉射节主歌《驺虞》。
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
〈注〉大师大起军《师兵书》曰:“王者行师,出军之日,授将弓矢,士卒振旅,将张弓大呼。大师吹律合音。商则战胜,军士强;角则军扰多变,失士心;宫则军和,士卒同心;征则将急数怒,军士劳;羽则兵弱少威明。”
又
凡国之《瞽蒙》正焉。
〈注〉从大师之政教。
《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埙、箫、管、弦歌。”
〈注〉教教,瞽蒙也。
大祭祀,《登歌击拊》。
〈注〉亦自有拊击之佐,太师令奏。郑司农云:“拊者击石。”
下管击应鼓。
〈注〉应,鼙也。应与朄及朔,皆小鼓也。
彻歌:
〈注〉于有司,彻而歌《雍》。
大飨亦如之。
又
凡小祭祀,小乐事,鼓朄。
〈注〉如大师。郑司农云:“朄,小鼓名。”
掌六乐声音之节与其和。
〈注〉和《𬭚于》。
《瞽蒙》掌播鼗柷。敔埙箫管弦歌。
〈注〉郑司农云:“无目眹谓之瞽,有目眹而无见谓之蒙,有目无眸子谓之瞍。”
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瑟。
〈注〉讽诵诗,谓暗读之,不依咏也。郑司农云:“《讽诵诗》,主诵《诗》以剌君过。”杜子春云:“《世奠系》,谓帝系、诸侯、卿大夫《世本》之属是也。小史主次序先王之世昭穆之系,述其德;《瞽蒙》主诵诗并诵《世系》,以戒劝人君也。”
掌《九德》《六诗》之歌,以役大师。
〈注〉役为之使。
《视了》“掌凡乐事,播鼗,击颂磬、笙磬。”
〈注〉视读为虎视之视,了目明者。《播鼗》,又击磬。磬在东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颂。颂或作“庸。”庸,功也。
掌大师之县。
〈注〉《大师》,当县则为之。
凡乐事相瞽。
〈注〉相谓扶工。
又
《大旅》𫷷乐器。
〈注〉“《旅》非常祭”,于时乃兴,造其乐器。
宾射皆奏其钟鼓。
〈注〉“击朄以奏之”,其登歌,大师自奏之。
鼜恺献亦如之。
〈注〉《恺献》,献功恺乐也。杜子春云:“读鼜为忧戚之戚”,谓戒守鼓也。击鼓声疾数,故曰戚。
《典同》,“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注〉同,阴律也。不以阳律名官者,因其先言耳。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声,以 为乐器
〈注〉阳声属天,阴声属地,天地之声,布于四方。
凡声:高声䃂,正声缓,下声肆,陂声散,险声敛,达声赢, 微声韽,回声衍,侈声筰,弇声郁,薄声甄,厚声石。
〈注〉故书“䃂”或作“硍。”杜子春读“䃂”为“铿。”高,谓钟形容高也。“韽”读为“暗”,“筰”读为唶,石,如磬石之声。郑大夫读“䃂”为“衮”,“陂”读为“罢”,“韽”读为䳺。
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以十有二声为之 齐量。
〈注〉数度广长也。齐量侈弇之所容。
凡和乐亦如之。
〈注〉“和”,谓调其故器也。
《磬师》,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二人,胥四人,徒 四十人。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
〈注〉教,教,视了也。“磬亦编”,于钟言之者,钟有不编,不编者钟师击之。
教《缦乐》、燕乐之钟磬。
〈注〉杜子春读“缦”为“慢。”郑元谓:“缦读为缦,谓杂声之和乐者也。燕乐,房中之乐也。二乐皆教其钟磬,
及祭祀奏缦乐。”
《钟师》,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六人,徒 六十人。钟师掌金奏。
〈注〉《金奏》,击金以为奏乐之节。金,谓钟及镈。
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 夏》《族夏》《祴夏》《骜夏》。”
〈注〉以钟鼓者,先击钟,次击鼓,以奏《九夏》。夏,大也。乐之大歌有九。杜子春云:“祴读为陔。”
凡祭祀、飨食,奏《燕乐》。
〈注〉以钟鼓奏之。
凡射,王奏《驺虞》,诸侯奏《狸首》,卿大夫奏《采𬞟》,士奏《采 蘩》。
〈注〉郑司农云:“《驺虞》,圣兽。”
掌鼙鼓缦乐。
〈注〉鼓,读如“庄王鼓”之“鼓。”郑元谓作缦乐,击鼙以和之。
《笙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 十人。笙师“掌教龡竽、笙、埙、龠、箫、篪、篴管、舂牍应雅,以 教祴乐。”
〈注〉教,教视了也。郑元谓:“祴乐,《祴夏》之乐。”牍。应雅教其舂者,谓以筑地,笙师教之,宾醉而出奏《祴夏》,以此三器筑地为之行节,明不失礼。
凡祭祀、飨射,共其钟笙之乐。
〈注〉“钟笙”,与钟声相应之笙。
乐燕亦如之。
又
大旅则陈乐器。
〈注〉陈于馔处,而己,不莅其县。
“镈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 二十人。”
〈注〉镈,如钟而大。
《镈师》“掌金奏之鼓。”
〈注〉谓主击《晋》鼓以奏其钟镈也。然则击镈者亦视了。
凡祭祀,鼓其《金奏之乐》。飨食、宾射,亦如之。军大献,则 鼓其恺乐。凡军之夜,三鼜,皆鼓之。“守鼜,亦如之。”
〈注〉守鼜备守,鼓也。
《靺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舞者十有六人,徒四。
十人
〈注〉𩎟读如《𩎟韐》之𩎟。
韎师掌教韎乐。祭祀,则帅其属而舞之。大飨亦如之。 旄人,下士四人,舞者众寡无数,府二人,史二人,胥二 人,徒二十人。
〈注〉《旄旄》,牛尾,舞者所持以指麾。
《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
〈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
凡四方之以舞仕者属焉。“凡祭祀、宾客,舞其燕乐。” 龠师,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注〉《龠》,舞者所吹。
《龠师》“掌教国子舞羽龡龠。”
〈注〉文舞有持羽吹龠者,所谓龠舞也。《文王世子》曰:“秋冬学羽龠。”
祭祀则鼓《羽龠》之舞。
〈注〉鼓之者恒为之节。
宾客飨食,则亦如之。
《龠章》,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
二十人
〈注〉《龠章》吹龠以为诗章。
《龠章》:掌土鼓、豳龠。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
〈注〉《豳诗》豳风,七月也。吹之者以龠为之声。七月言寒暑之事,迎气歌其类也。迎暑以昼求诸阳,
中秋夜迎寒亦如之。
〈注〉迎寒以夜求诸阴
凡国祈年于田祖,龡《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注〉《豳雅》,亦七月也。《七月》又有“于耜举趾,馌彼南亩”之事,是亦歌其类。
国祭蜡,则龡《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
〈注〉《豳颂》,亦七月也。《七月》又有“获稻作酒,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之事,是亦歌其类也。
《鞮鞻氏》: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注〉鞻读如“屦”也。《鞮屦》,四夷舞者所屝也。今时倡蹋鼓沓,行者自有屝。
《鞮鞻氏》“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
〈注〉王者必作四夷之乐,一天下也。言“与其声歌”,则云乐者主于舞。
祭祀,“则龡而歌之。燕,亦如之。”
〈注〉吹之以管,龠为之声。
《典庸器》,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注〉庸,功也。郑司农云:“庸器,有功者,铸器铭其功。”
《典庸器》掌藏乐器庸器。
〈注〉《庸器》,伐国所获之器,若崇鼎、贯鼎及以其兵物所铸铭也。
及祭祀,“帅其属而设笋虡,陈庸器。”
〈注〉设笋虡,视了当,以县乐器焉。陈功器,以华国也。
飨食宾射,亦如之。
《司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注〉“干,舞者所持”,谓楯也。
司干,掌舞器。
〈注〉舞器,羽龠之属。
祭祀,舞者既陈,则授舞器,既舞,则受之。宾飨,亦如之。
〈注〉受取藏之。
大祝,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小祝,中士八人,下士十 有六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大祝掌六 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一曰顺祝,二曰 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䇲祝。”
〈注〉永,长也。贞,正也。求多福,历年得正命也。郑司农云:“顺祝顺丰年也,年祝求永贞也,吉祝祈福祥也,化祝弭灾兵也,瑞祝逆时雨、宁风旱也,䇲祝远罪疾。”
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一曰类,二曰造,三曰禬,四曰禜, 五曰攻,六曰说。
〈注〉祈,嘄也。谓为有灾变,号呼告于神以求福。天神人鬼地祇不和,则六疠作见,故以祈礼同之。郑司农云:“类、造、禬、禜、攻、说,皆祭名也。”
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一曰“祠”,二曰“命”,三曰“诰”, 四曰“会”,五曰“祷”,六曰“诔。”
〈注〉郑司农云:“祠当为辞,谓辞令也。命,《论语》所谓‘为命。诰谓《康诰》《盘庚之诰》之属也。会谓王官之伯命事于会,祷谓祷于天地、社稷、宗庙,主为其辞也;诔谓积累生时德行以锡之命,主为其辞也。此皆有文雅辞令,难为者也。故大祝官主作六辞’。”
辨六号:“一曰神号,二曰鬼号,三曰示号,四曰牲号,五 曰《齍号》,六曰币号。”
〈注〉号,谓尊其名,更为美称焉。神号,若云皇天上帝。鬼号,若云皇祖伯某。祇号,若云后土地祇。币号,若玉云嘉玉,币云量币。郑司农云:“牲号,为牺牲,皆有名号。《曲礼》曰:‘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羊曰柔毛,鸡曰翰音。齍号,为黍稷,皆有名号也。《曲礼》曰:‘黍曰芗合,粱曰芗萁,稻曰嘉疏’’。”
辨“九祭:一曰命祭,二曰衍祭,三曰炮祭,四曰周祭,五 曰振祭,六曰擩祭,七曰绝祭,八曰缭祭,九曰共祭。”
〈注〉杜子春云:“命祭,祭有所主命也。振读为慎,礼家读振为振旅之振,擩读为芮。”郑司农云:“衍祭羡之道中,如今祭殇,无所主命。周祭,四面为坐也。炮祭,燔柴也。擩祭,以肝、肺、菹、擩盐醢中以祭也。缭祭,以手从肺本循之至于末,乃绝以祭也。绝祭,不循其本,直绝肺以祭也。重肺贱肝,故初祭绝肺以祭,谓之绝祭。至祭之末”,礼杀之后,但擩肝盐中,振之拟之若祭状,弗祭,谓之振祭。元谓九祭,皆谓祭食者。命祭者,《玉藻》曰“君若赐之食,而君客之,则命之祭,然后祭”是也。衍当为延,炮当为“包”,声之误也。延祭者,《曲礼》曰:“客若降等,执食兴辞,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主人延客祭”是也。包犹兼也。兼祭者,《有司》曰“宰夫赞者取白”黑以授尸,尸受,兼祭于豆祭是也。周犹遍也。遍祭者,《曲礼》曰“殽之序,遍祭之”是也。振祭、擩祭本同,不食者擩则祭之。将食者既擩,必振乃祭也。绝祭、缭祭亦本同,礼多者缭之,礼略者绝则祭之。共犹授也。主祭食,宰夫授祭。
《辨九》。�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 曰吉。�六曰“凶。”�七曰《奇》。�八曰“褒。”�九曰《肃》,�《以 享》右《祭祀》。
〈注〉稽首,拜,头至地也。顿首拜,头叩地也。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吉拜拜而后稽颡,谓齐衰不杖以下者。言吉者,此殷之凶拜,周以其拜与顿首相
近,故谓之吉拜云。凶拜,稽颡而后拜,谓三年服者。杜子春云:“振读为振铎之振,动读为哀恸之恸,奇读为奇偶之奇,谓先屈一膝,今雅拜是也。” 或云:“奇读曰倚。倚拜,谓持节持戟拜,身倚之以拜。” 郑大夫云:“动读为董,书亦或为董。振董,以两手相击也。奇拜,谓一拜也。褒读为报,报拜,再拜是也。” 郑司农云:“褒拜,今持节拜” 是也。肃拜,但俯下手,今时撎是也。介者不拜,故曰“为事故敢肃使者。” 郑元谓振动、战栗、变动之拜。《书》曰:“王动色变” ,一拜答臣下拜,再拜拜神与尸享献也,谓朝献馈献也。右读为侑,侑,劝尸食而拜。
凡大禋祀、肆享、祭示,则执明水火而号祝。
〈注〉明水火司烜所共日月之气,以给烝享,执之如以六号祝,明此圭洁也。禋祀,祭天地也。肆享,祭宗庙也。故书“祇”为“祊”,杜子春云:“祊当为祇。”
隋衅逆牲、“逆尸令钟鼓右亦如之。”
〈注〉隋衅,谓荐血也。凡血祭曰衅。既隋衅后,言逆牲,容逆鼎。右读亦当为“侑。”
“来瞽”,《令皋舞》。
〈注〉“皋”读为卒嗥呼之“嗥。”“来嗥”者,皆谓呼之入
相尸礼。
〈注〉延其出入,诏其坐作。
既祭,令彻。
又
国有大故,天灾弥祀,社稷祷祠。
〈注〉《大故》,兵寇也。天灾、疫疠、水旱也。弥犹遍也。遍祀社稷及诸所祷,既则祠之以报焉。
大师宜于社,造于祖,设军社,类上帝。国将有事于四 望,及军归献于社,则前祝。
〈注〉郑司农说设军社以《春秋传》曰:“所谓君以师行,祓社衅鼓,祝奉以从者也。”则前祝、大祝自前祝也。郑元谓:“前祝者,王出也,归也,将有事于此神,大祝居前,先以祝辞告之。”
大会同,“造于庙,宜于社,过大山川,则用事焉。反,行,舍 奠。”
〈注〉用事,亦用祭事告行也。《玉人职》有宗祝以黄金勺前马之礼,是谓过大山川与?《曾子问》曰:“凡告必用牲币,反亦如之。”
建邦国,先告后土,用牲币。
〈注〉后土,社神也。
禁督逆祀命者。
〈注〉督,正也。“正王之所命,诸侯之所祀。有逆者则刑罚焉。”
颁祭号于邦国都鄙。
〈注〉“祭号”“六号”
《小祝》:“掌小祭祀,将事侯禳祷祠之祝号,以祈福祥,顺 丰年,逆时雨,宁风旱,弥灾兵,远罪疾。”
〈注〉侯之言候也。候,嘉庆,祈福祥之属。禳禳,却凶咎,宁风旱之属。顺丰年而顺为之祝辞。逆,迎也。弥读曰敉。敉,安也。
大祭祀,逆齍盛,送逆尸,沃尸盥。赞隋,赞彻,赞奠。
〈注〉隋尸之祭也。奠,奠爵也。祭祀奠,先彻后反,言之者,明所佐大祝非一。
凡事,佐《大祝》。
〈注〉唯《大祝》所有事。
又
大师,掌衅祈号祝。
〈注〉郑司农云:“衅谓衅鼓也。”
有寇戎之事,则保郊祀于社。
〈注〉故书“祀”或作“祀。”郑司农云:“谓保守郊祭诸祀及社,无令寇侵犯之。”杜子春读祀为“祀”,书亦或为“祀。”郑元谓:“保、祀互文,郊、社皆守而祀之,弥灾兵。
凡外内小祭祀、小丧纪、小会同、小军旅掌事焉。” 甸祝,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四人。甸祝掌四时 之田表貉之祝号。
〈注〉貉,兵祭也。甸以讲武治兵,故有兵祭。《尔雅》曰:“是类是祃,师祭也。”
舍奠于祖庙,祢亦如之。
〈注〉“舍”,读为“释。”释奠者,告将时田,若将征伐。
《师甸》,致禽于虞中,乃属禽,及郊馌兽,舍,奠于祖祢,乃 敛禽,禂牲、禂马,皆掌其祝号。
〈注〉《师甸》,谓起大众以田也。致禽于虞中,使获者各以其禽来致于所表之处。属禽,别其种类。馌,馈也。以所获禽馈于郊,荐于四方群兆,入又以奠于祖祢,荐且告反也。敛禽,谓取三十入腊人焉。杜子春云:“禂,祷也。为马祷无疾,为田祷多获禽牲。”郑元谓:“禂读如伏诛之诛,今侏大字也。为牲祭求肥充,为马祭求肥健。”
《诅祝》,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四人。《诅祝》“掌盟、诅、 类、造、攻、说、禬禜之祝号。”
〈注〉八者之辞,皆所以告神明也。盟诅主于要誓大
事曰“盟” ,小事曰“诅。”
作《盟诅》之《载辞》,以叙国之信用,以质邦国之剂信。
载辞,为辞而载之于策,坎用牲,加书于其上也。国谓王之国。邦国,诸侯国也。质,正也,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