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五百八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五百九十卷
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五百九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五百九十卷目录

     节使部杂录

    官常典第五百九十卷

    节使部杂录

    《唐国史补》:“开元以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自 置八节度、十采访,始有坐而为使。”其后名号益广,大 抵生于置兵,盛于兴利,普于衔命。于是为使则重,为 官则轻。故天宝末佩印有至四十者,大历中请俸有 至千贯者。今在朝太清宫使,度支使,盐铁使,转运使, 知匦使,宫苑使,闲厩使,左右巡使,分察使,监察使,馆 驿使,监仓使,左右街使,外任则有节度使、观察使,诸 军押蕃使,防御使,经略使,镇遏使,招讨使,榷盐使,水 陆运使,营田使,给纳使,监牧使,长春宫使,团练使,黜 陟使,抚巡使,宣慰使,推禀覆使,选补使,会盟使,册立 使,吊祭使,供军使,粮料使,知籴使,此是“《大略》,经置而 废者,不录。宦官内外悉属之使。旧为”权臣所管,州县 所理,今属中人者有之。

    李氏《刊误》:“今代节度使带平章者,凡经藩镇,节察使 必具櫜鞬迎于道左,未知礼出何代?前史、国典并无 其文。且国初州郡皆以都督敕使理之,至景云二年, 贺拔延嗣除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自此始有节度 之号。景云以后,《六典》《会要》并无节度使、观察使戎服 迎拜使相之礼。若宜有之,则节度使降麻防御使制 下之日,便合具军容诣中书谒谢。”在都既无此礼,外 府何为行之?宰相位虽崇重,犹与九品抗礼,今则俱 是将相,岂可倨受戎容?予常仰而思之,乃悟其事,必 因元帅都统,遂有是仪。何者?天宝逆节,建中叛臣,既 陷两京,复连淮朔。此际征集师旅,又假卤骑,军戎繁 杂,宜以位高威震者都统而制之。哥舒翰、郭子仪继 为元帅都统。时诸道节度会兵讨叛者,必以军礼导 之,而淮朔亦不以是为让,欲使军中禀大将军之命 也。尔后元和十一年,裴度持相印,充淮西节使,兼淮 西宣慰使,会诸镇师旅十馀万众,指挥节制,宪宗悉 委于度。及平逋寇,李诉统兵入蔡州,屯兵鞠场以待 度马首具《櫜鞬》,度将避之,诉曰:“此方不识上下等威 久矣。诉今具戎服,拜相国于堂下,使吏民瞻睹,敬畏 生焉。如此,可不劳理矣。”度然之,蔡邦遂清,蔡人遂宁。 诉以度兼宣慰处置使。宰相专征,不异都统之重,故 具戎服以申拜敬,且以礼示蔡民也。尔后为藩镇兼 平章事者,不谓我非元帅、都统,惟以宰相合当节度 防御“等使櫜《鞬拜礼》”,舛误相承,所宜改正。

    国朝大邦土有以亲王或宰相遥领者,则副大使知 节度事,始于贞观八年,以蜀王恪遥领益州都督。开 元十五年,兵部侍郎、河西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萧 嵩中书门下平章事,节如故。亲王、宰相遥领,自此始 也。自后率用为常。本以大使在京,则一军之权,以副 大使主之。今正授节度使,且无遥领之名,亦曰“副大 《使知节度使》。”藩方之选,任莫重焉。宜正其名,以示楷 则。

    辛丑岁,大驾在蜀,以巨寇未殄,命中书令王铎仗节 镇滑台,且统关东诸将收复京国。时有论曰:“京西北 言统者三四人,虑不禀铎之节制,宜立其号曰都都 统。”铎两朝丞相,三陟台司,名位显著,武将莫不望风, 愿受其画。曷须都都方可统制。自秦、汉已降,将相统 戎,盖多无有都都统之号,所引故事,则曰“先帝时,俳” 优各恃恩宠,愿为都知者,咸允其请。一日大合乐,乐 工喧哗,上召都知止之,三十人并进。上曰:“止召都知, 何为”毕至?梨园使奏曰:“三十人皆都知,职列既等,不 能相下。”上乃命李可及为都都知,此则故事也。然中 令急于殄寇,不以是为辱,《曷不》曰诸军西南行营都 统制之号,莫过于斯。

    《云麓漫抄》:“汉刺史以八月巡行所部,岁尽诣京师奏 事,不言所处之地。”唐戴叔伦《抚州刺史厅壁记》云:“汉 置十三郡刺史,以察举天下非法,通籍殿中,乘传奏 事,居靡定处,权不牧人。”其言必有据。又《江西节度观 察判官壁记》云:“开元二十年,四方都会之州,各置采 访使,以总覆囚按察之任。”使臣有土,自此始也。乾元 二年,天下聚兵,罢采访而加防御,寻代之以专征。而 讨逆伐叛,则以节度主之。其间复置观察,而悉与三 使并。《唐书》载建置领不详,故并记之。

    《北梦琐言》:乱离以来,官爵过滥,封王作辅,狗尾续貂。 天成初,桂州节度观察使马尔,即湖南马殷之弟,本 无功德,品秩已高,制词云:“尔名尊四辅,位冠三师,既 非品秩升迁,难以井田增益。”此要语也。议者以名器假人至此,贾谊所以长叹息也。

    鼠璞《唐宋遗史》载张崇帅庐州不法,民苦之。既入觐, 人谓渠伊必不来,崇计口率渠伊钱。再入觐,人不敢 言,捋须相庆,崇率捋须钱。《五代史补》载:赵在礼自宋 移永兴,人曰:“眼中㧞却钉矣!”在礼乞还,每日率拔钉 钱。方镇不法,信非一处。此二事雅可为对。

    《石林燕语》:“唐制,节度使加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使相, 自郭元振始,李光弼等继之。盖平章事宰相之名,以 节度使兼,故云尔也。”国朝因之,元丰官制罢平章事 名,而以开府仪同三司易之,亦带节度使,谓之使相, 盖以仪同为相也。

    “《燕翼贻谋》,录五代武夫悍卒以军功进秩为节度使 者,不可数计,而班在卿监之下。”太祖皇帝以节度使 受禅,遂重其选,升其班于六曹侍郎之上,此建隆三 年三月壬午诏书也。故恩数同执政官,而除拜锁院 宣麻尤异焉。非宗室近属、外戚国婿,年劳久次,不得 为此官。此外则殿帅而已,前宰执亦时有除拜者,崇 宁以来,始有滥恩,其后宦者皆得为之,殊失太祖改 制之本旨矣。

    五季日寻干戈,其于军卒,尢先激励,凡军头非有战 功,皆号“伴饭指挥使。”皇朝一统边境,伴饭者众,乃诏 以处有罪者。凡为此职,人皆望而知其犯罪也。大中 祥符二年二月,诏改军头伴饭指挥使,然自此人不 复以为耻,而激励之权微矣。

    自江南既平,两浙、福建纳土之后,诸州直隶京师,无 复藩府,惟河北、河东、陕西以捍御西北二边,帅臣之 权特重,其他诸路责任监司按察而已。嘉祐四年五 月丁巳,始诏扬、庐、江、宁、洪、潭、越、福七路兼本路军马 钤辖,各置禁军驻泊三指挥,越福二指挥,以威、果为 额,每指挥四百人。各路兵马都监二员,越福一员。其 后二广经略、京东西路安抚、江东西路安抚,皆因事 令守臣兼领,而加以钤辖之名,以至两浙、四川皆以 调发之故。后又改钤辖为总管,而四川至今仍旧名。 开端于嘉祐之时,而定制于中兴之后。然帅臣大抵 权轻,当缓急之时,罕能成功,承平无事,惟事教阅而 已。矧自勤王诸将,分为驻札州郡之“额,阙不复补,名 存实亡。然人存政举,苟择人而用之,仍委以久任,庶 几缓急有所恃也。”

    《梦溪笔谈》:“予为鄜延经略使日新一厅谓之五司厅。 延州正厅乃都督厅,治延州事;五司厅治鄜延路军 事,如唐之使院也。五司者,经略、安抚、总管、节度、观察 也。唐制,方镇皆带节度、观察、处置三使。今节度之职 多归总管司,观察归安抚司,处置归经略司。其节度、 观察两案,并支掌推官、判官,今皆治州事而已。经略” 安抚司不置佐官,以帅权不可更不专也。都总管、副 总管、钤辖、都监、同签书,而皆受经略使节制。

    《补笔谈》:“夏郑公为忠武军节度使,自河东中从知蔡 州,道经许昌,时李献臣为守,乃徙居他室,空使宅以 待之,时以为知体。庆历中,张邓公还乡,过南阳,范文 正公亦虚室以待之,盖以其国爵也,遂可为故事。” 《退朝录》:唐节度使除仆射、尚书侍郎,谓之纳节,皆不 降麻,止舍人院出制。天禧中,丁晋公自保信军节度 使除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先公在西阁当制。“至和中, 韩魏公自武康军节度使除工部尚书、三司使降麻, 非故事也。”

    祖宗朝,使相节度,未尝有领京师官局者,其奉朝请, 必改他官,多为东宫三少、上将军、统军。赵中令以使 相自河阳还,除太子少保。至明道中,钱相始为景灵 宫使。治平中,武康节度李公端愿始为醴泉观使。 《却扫编》唐,诸镇节度使皆有上佐、副使、行军长史、司 马之类是也,名位率与主帅相亚,往往代居其任。董 晋以故相在宣武,陆长源以御史大夫为之司马,裴 晋公以宰相领彰义节度,马总以刑部侍郎为之副 使,其后皆因补其处。国朝咸平中,张文定公齐贤以 右仆射为邠宁、环、庆等州经略使,兼判邠州,而奏请 户部员外郎、直史馆曾致尧为判官。庆历中,西边用 兵,始用夏英公以宣徽南院使为陕西经略招讨使, 而韩魏公、范文正公皆以杂学士为副使,又别置判 官,皆唐之上佐类也。其后逐路设经略安抚使,亦置 判官一员,兵罢皆省。熙宁中,吕汲公建言:“今缘边经 略使独任一人,而无僚佐谋议之助,虽有副总管、钤 辖之属,皆奉节制,备行阵,非有折冲决胜之略预于 其间。朝廷每除一帅,幸而得能者,则一路兵民实受 其赐。不幸不才与焉,则是以三军之众,一听庸人所 为也。请诸路经略使各置副使或判官一人,朝廷选 差素有才略职司以上人充;参谋一人,委经略使奏 辟知边事有谋略知县以上人充。盖自古设官必置 贰立副者,所以纾危难而适时用,聚聪明而济不及 也。如此,则可用之士不以下位而见遗,中材之帅又 以人谋而获济,兼得以博观已试之效,以备缓急之 用。”不报。建炎三年,诏两浙西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各置安抚大使,浙西治镇江府,江东治池州,江西治 洪州,又置参谋、参议各一人。自是之后,诸路往往有 之矣。

    唐节度使初皆领一道,故以本道为名,若河西、河南、 剑南、关内之类是也。厥后分镇寖多,所领不能尽有 一道,则以其地为名,若安西、朔方、渭北、陇右之类是 也。又有合数州以为名者,若魏博、淄青、泽潞、徐泗之 类是也。或因其有功,则锡军号以旌之,若振武、镇国、 天雄、定难之类不可悉数。由五代以还,至于国朝,所 锡益多,凡曰节镇皆曰某军、某军,而孟州曰“河阳三 城”,襄阳府曰“山南东道”,太原府曰“河东凤翔府曰凤 翔扬州曰淮南江陵府曰荆南成都府曰剑南西川, 潼川府曰剑南东川,兴元府曰山南西道”,总九州府。 独因旧以为名,亦出于偶然,本不以地望有所轻重。 然凡建节者,反以是数州为重,非亲王尊属与勋望 重臣莫或得之。故韩魏公以司徒领淮南,曾鲁公以 司空领河阳三城,文潞公以太师领河东,皆以为重 也。

    唐之方镇,得专制一方,甲兵钱谷、生杀予夺皆属焉。 权任之重,自宰相之外,它官盖无与比。故其始拜也, 降麻告廷与宰相同,而赐节铸印之礼又为特异,诚 以其任重,故宠之。本朝既削方镇之权,节度使不必 赴镇,但为武官之秩,间以宠文臣之勋旧。内则为宫 观使,外则别领州府而已。至宗室戚里,又止于奉朝 请,无复职掌,而告廷赐节、铸印之礼,犹踵故事,至于 今循之不革。诸路经略安抚使,虽非唐方镇之比,然 亦大将之任也,而命之与列郡守臣略等。间命宣抚 使,盖古之元帅也,直以敕授,尤为失之。

    国初,节度使犹有赴治所者,谓之归镇,以为异礼。仁 宗朝,夏郑公以平章事领三城节,为西京留守,以洛 阳地当孔道,日有将迎之劳,表请归镇。略曰:“凡叨建 节之行,颇以归镇为重。”盖谓是也。

    本朝节度使虽不赴镇,然亦别降敕书宣谕本镇军 民。而为节度使者亦自给榜本镇,谓之“布政榜。”亲王 亦翰苑为之,近不复见矣。

    国朝既以节度使为武官之秩,然文臣前二府之久 次者间亦得之,盖优礼也。其不历二府而为节度使 者,自国初至今凡六人,然皆有由。陈康肃尧咨始自 翰林学士换宿州观察使、知天雄军,特诏位丞郎上, 其后自安国军留后拜武信军节度使。张宣徽尧佐 自礼部侍郎、三司使拜淮康军节度群牧制置使、宣 “徽南院使、景灵宫使。”言者交章论之,遂罢宣徽、景灵 二使,顷之复加宣徽使判河阳。王君贶自熙宁间以 侍从久次为宣徽使,会官制作,废宣徽使不置,时为 之者独有君贶与张文定二人,特诏领使如故。其后 君贶判大名府,当再任,遂拜武安军节度使。蔡太保 攸,政和末自宣和殿大学士、上清宝箓宫使,拜淮康 军节度使。靖康中,张永锡孝纯自延康殿学士知太 原府,拜检校少保、某军节度使。建炎初,杜仆射充自 端明殿学士、东京留守拜宣武军节度使。大扺、陈康 肃以次迁,张宣徽以戚里,王君贶以官制改革,蔡居 安以恩幸,张永锡以守御之劳,而杜仆射以居守。欲 重其任也。

    《西垣笔记》:“洪武辛未,敕皇太子巡抚陕西,巡抚之名 始于此。建文元年,命左都御史暴昭、户部侍郎夏元 吉、给事中徐恩等二十四人充采访使,分巡天下,问 民间疾苦,赏廉平吏,斥贪墨不职者,皆得以便宜行 之。”

    洪熙初,尝命广西布政使周干巡视直隶、浙江。至宣 德元年二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虐,良民 苦之。乞命廷臣往来巡抚,庶民安田里。”下吏部会户 部、工部议。遂命广西按察使胡概为大理寺卿,同四 川参政叶春巡抚直隶及浙江诸郡。此设巡抚之始。 凡遣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巡抚各处地方,事 毕复命,或即停遣。初名巡抚,或名镇守,后以镇守侍 郎与巡按御史不相统属,又文移往来,亦多窒碍。定 为“都御史。”巡抚兼军务者加提督,有总兵地方加赞 理,管粮饷者加总督兼理。他如“整饬边备”、提督边关 及抚治流民、总理河道等项,皆因事特设。

    提督,总制地方,不回避本省。开封人许廓以工部左 侍,彰德人王彰以右都,俱巡抚河南;兖州人樊敬以 右通政,镇济宁;潍县人刘应节以刑书,特敕开胶、莱 河;张学颜、梁梦龙等以直隶人,总督蓟、辽。景泰中,给 事中李寔等奏:“近年各处镇守、巡抚等官,动经三五 七年,或一二十年,室家悬隔,患疾病而不能相恤,子 女远违,遇婚姻而不能嫁娶,有子者尚遗此虑,无子 者更有可矜。乞敕各官议,许其妻子完住,量给本处 官仓俸米,以赡其家。”从之。此《巡抚携家》之始。

    督抚带“风宪”之衔,不独地方利弊可言,即朝廷大政 无不可入告。万历中,晋抚魏允贞、淮抚李三才皆极 论天下事,读其奏疏,即科道亦不多见也。又王岳为刘瑾所逐,山东巡抚朱钦极言之,瑾罚米三百石而 不能罪,后乃寂然矣。

    《玉堂漫笔》:国初,岁遣监察御史巡按方隅,大灾重患, 乃遣廷臣行视,谓之“巡抚。”事已而止,无定员。宣德间, 以关中、江南地大而要,始命官更代,巡抚不复罢去。 正统末,南北兵兴,于是南省边隅遍置巡抚官矣。今 惟浙江、福建无巡抚,特设巡视。陕西一省则有四巡 抚,北直隶则有两巡抚云。

    “觚不觚录。”余自嘉靖丁巳、戊午间为青臬,前后所周 还。三抚台刘公来、傅公颐、丁公以忠皆知己,丁公又 同寮。而是时抚臣体尚尊,刘公三次询问事体,丁公 亦如之,皆手书不具名,惟丁公一次用单红帖而已。 戊辰起兵备大名,抚台为温公如璋后,余三科进士, 亦旧知也。手书论事,无所不及,而笔益潦草,亦不具 名次。转参政。浙江谷公中虚为抚台,交浅而知予深, 每有所询,辄另具姓名双折刺,余以为奇。归田数年 来,乃知少所不用,刺而称公称丈屡屡,至有施之郡 守以下者,虽能得其欢心,而事体日益亵矣。

    两广二司,初谒总督,行跪礼,盖襄毅之威劫使之,其 后迄不能正。嘉靖末,应侍郎槚为总督,此公守常州, 遵宪纲不肯跪御史有“山字太守”之目,虽见憎白简, 为天下所诵称。至是,人有以风公者,不得已听之,跪 礼遂废。陕西巡按独不遵宪纲,自下坐而二司夹侍 左右。十年以来,一御史改正,就从宪纲矣。惟此二事 不觚,而觚者可纪也。

    先朝之制,惟总兵官列营,始举炮奏鼓吹。而吾苏韩 襄毅公雍,以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开府梧州最盛。自 是三边宣大之总督,以至内地带提督者皆然。若巡 抚则不尔。先君代杨襄毅总督驻密云,晚堂则不举 炮奏鼓吹。云“杨公固如是,得非密云迩京辇,当稍从 裁省耶?”然自是之后,巡抚亦无不举炮奏鼓吹矣。倭 变来,巡江御史亦行之五、六年前,吾州兵道亦行之。 内地之人少闻金鼓,不无骇异。又每一台使行部,则 寂然无声,去而后作,殊不为雅。

    余以刑部主事,虑囚江北,见巡抚必侍坐,抵家及所 过,道路遇之皆然。惟《审录》旧规,以敕谕事重,且多年 深正郎,故有“佥坐”之说,而亦不能尽守,当时户、工二 部固无论也。及余以副都抚郧阳,所见主事以上无 不佥坐者,更有一二人持不肯,亦必强之坐,不容独 异也。亦不知起自何时。

    《春明梦馀录》:“汉初以合治矣,其终也,以分王侯而乱。 唐初以合治矣,其终也,以分藩镇而乱。宋初以合治 矣,其终也,以分南北而乱。正统而后,或变生于腹里, 或衅起于边陲,而诸边诸省,一时抚臣多不能振联 属之策,兴讨罪之师,保境以自全,撄城以自守,直为 是懔懔尔。若西边之也,先河北之赵贼,西蜀之廖寇”、 江西之华林及藩濠,八闽之邓茂,楚之麻阳,广之岑 猛,滇之麓川,猖獗震荡,而各省抚臣皆相视而莫之 能救,必设总督而后能平之。彼其时非尽抚臣之怯 也,亡算也。爵并权均,夫两大不能以相使,而况十数 大乎?势分故也。列圣振长策而议联属,边方腹里多 设总督,以联属而节制之,若连环然,且颁之敕,如一 省难作,则总督调近省之食与兵,或击其首,或击其 尾,或犄其左,或角其右,有难则合制之,难已则散而 归之,无借兵之苦,无萃食之扰。《语》曰:“分指之十弹,不 如合掌之一击。”此分合利病之说也。制势之策,善之 善者也。难之者曰:“多设总督,恐多扰则不便,恐多费 则不便。”不知今天下“蓟辽已设总督矣,宣、大、山西又 总督以联属之,陕西三边又总督以联属之,四川、云 南、湖广尝设总督矣,事平罢不设,假令至今存也,调 诸省之食与兵,举而制边易耳。且两广有总督矣,闽、 浙、直又设总督以联属之,事平又罢不设,假令至今 存也,调诸省之食与兵,直拉朽而诛浙兵之乱矣。”近 又从言者,“河漕总督得提督南北直隶、山东、河南之 兵,浙江、江西、湖广之食,是中原一总督也。即有师尚 诏者,弄兵釜中,第合诸路坐而烹之尔。惟河漕大臣 不当令兼巡抚凤阳尔。”夫凤阳乃是陵寝之所钟也, 中原之所枢也,其地重,其势尊,乌可以“河漕”带为也? 且古治水者,八年万里于外,又安可匏系一隅哉?决 以另置巡臣便。由是言之,则边海增两总督足矣,凤 阳增一巡抚足矣,增三臣而天下安,何费之足云?且 无事则总督不得侵巡抚之权,有事则巡抚不得抗 总督之命。若川云总督当驻滇,或兼巡抚,闽浙总督 当驻浙或兼巡抚,尤属省便,又不必增官矣。河漕总 中原当驻淮,而江北巡抚当驻凤阳,此大联属势也; 而郧阳、赣州之军门,又小联属势也。如此则常合而 不分。问总督军务,自正统四年麓川之役王骥始也。 总兵官悉听节制。既以兵部尚书帅师,当王振好大 之心,遂拟粮储。故事,粮储称“总督”,宣德中始也。继是 而己巳之变,敌薄都城,石亨营城北,则于谦督之,孙

    镗营城西,则江渊参之而已。继是而四方多警,类率
    考证
    如例。如马昂于两广,石璞于关外,王来于湖广,侯琎

    于云南,然事平则罢。又继是而景泰、天顺及成化初, 白圭叶盛、韩雍等皆称“提督”,意属协同,敕以“赞理”为 云。又继是则为任官矣。成化六年,开总府于梧州,此 任官之所由始矣。三边总制,自弘治末年秦纮、杨一 清、张泰始便于征发策应,今亦为任官。夫议者秉低 昂文武之钧,济兼制剿绥之术,是矣。而进止异同朿 于和混,内外援构隐于奸,究其能制而协之,更当润 饰,令必无伏机,不亦尽乎?又继是而陈金华阳之役, 陆完、刘六七之役,至统制七省者后事而或援以为 例,其必有慎而驭之则可矣。

    天下设巡抚都御史,洪武未有也。太祖不欲以重臣 令典钱粮兵马。永乐十九年,敕尚书、侍郎、都御史、少 卿等官十三员,各同给事中一员,巡行天下,是谓“巡 抚。”宣德间,令巡抚每岁八月一赴京议事,盖不欲疏 逖以悬机重。景泰四年才差都御史,其意尚在执持 风纪,有故则入参庙议,而握纛之柄则有司存。自是 “则曰整饬,曰提督,曰总制,曰镇守。”又复典兵部尚书、 侍郎之职,兼都御史,百僚群将,俯首听一人之谋,似 于兼制小疏,故复以巡按权参杀之。然表里异同,痛 痒不相关,而司锋镝者,每掣肘不能自尽。是近年失 事,并罪抚臣,诚得肯綮,而当道执要可愈施矣。夫天 顺间石亨、曹钦请罢巡抚,正德间刘瑾取回巡抚。彼 固借私以逞,要亦不为无说。苟使其布置腹心,则其 为毒、又不可胜言。

    内阁张孚敬疏曰:“臣尝闻胡世宁议云:‘辽东、蓟州、宣 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两 广、郧阳、南赣、保定,河南、山东、湖广、江西,淮、凤、苏、松各 边腹巡抚并巡视河道御史共二十三员。此等官最 要得人,最宜久任。如宣德、正统、景泰年间,各边巡抚 有只用寺丞等官领敕行事,不必官大。又如周忱在 苏、松,自侍郎陞尚书,凡二十二年;王翱在辽东,自佥 都历升副都、左都、右都凡十有一年;于谦在河南、山 西一十八年;陈镒在陕西,亦十馀年。是皆事久功成, 保济得地方生民,为朝廷分忧。今此等官,宜于两京 各寺卿、少卿、大理寺丞年深出众;给事中、御史、郎中 在外左右布政使、按察使,左、右参政年深兵备副使、 上等知府内推陞,原职高者陞副都,原职卑者陞佥 都,十分资浅者陞署职,令其领敕一般行事。其有在 边不谙军旅而善民事之理者,改任腹里,不为贬抑, 年深有劳者,就彼佥都陞副都,副都陞右都,常管此 方十分年深劳著者,就陞部院掌印。如正统、天顺年 间,金濂年富,皆自副’”都陞户部尚书,不为躐等。盖先 必如此广推,方能得人。后必如此重擢,方能久任。久 任方能修葺得边疆完固,抚治得百姓安乐,以为国 家久安长治之计。

    《大政纪》。景泰三年太仆少卿黄仕隽言:巡抚重臣,三 司所行,多被掣肘,况久或变,节怠终。乞总敕大纲,无 亲细事,惟从舆论,无执私见,其事妥民安之处,可以 无设。三司权本重,巡抚初设,便多龃龉,尤不便于武 官,故石亨奏罢此。黄少卿有激之言:“天下承平既久, 官箴渐替,事未必妥,民未必安,则此官不可少,惟须” 得人,以老成静重为主,得风力御史佐之尤佳。风力 者何?行于大奸大贪,故曰“持斧斧缺为贵,循故事塞 责,完而归之,京堂开府,肩摩而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