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第695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六百九十五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六百九十五卷目录
谏诤部名臣列传二十四
明四
黄巩 郑善夫
方豪 林大辂
秦金 丰熙
薛蕙 胡侍
王禄 杨廷训
何孟春 王元正
杨慎 刘天民
唐胄 潘珍
邹守益 薛侃
叶应骢 黄绾
蓝田 杨淮
王思 王相
申良 张澯
仵瑜 臧应奎
胡琏 余祯
李可登 安玺
殷承叙 俞敬
李继 杨最
刘魁
官常典第六百九十五卷
谏诤部名臣列传二十四
明四
黄巩
按《明外史》本传:“巩字伯固,莆田人,弘治十八年进士。 正德中,由德安推官入为刑部主事,掌诸司奏牍,历 职方武选郎中。南巡诏下,巩念帝巡游本江彬诱惑, 非直请诛彬不可,乃上疏曰:‘陛下临御以来,祖宗之 纪纲法度,一坏于逆瑾,再坏于佞幸,又再坏于边帅, 盖荡然无馀矣。天下知有权臣,不知有天子,乱本已’” 成,祸变将起。试举当今最急者陈之,一崇正学。先儒 周敦颐有曰:“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 焉。”又曰:“吉凶悔吝生于动。吉一而已,动可不慎乎?”故 圣人主静,君子慎动。陛下盘游无度,流连忘反,动亦 过矣。臣愿陛下高拱九重,凝神定虑,屏纷华,斥异端, 远佞人,延故老,访忠良,可以涵养气“质、熏陶德性,而 圣学惟新,圣政自举。”二《通言路》。“言路者,国家之命脉 也。古者明王导人以言,用其言而显其身。后世不然, 不用其言,反斥辱焉。今则又不然,臣僚有言及时政 者,左右往往匿不以闻,或事关权臣,则留中不出,而 中伤以他事。使其不以言获罪,而以他事获罪。由是 虽有安民长策,谋国”至计,无因自达。虽有必乱之事, 不轨之臣,陛下亦何由知。臣愿开广言路,勿罪其出 位,勿责其沽名,将忠言日进,聪明日广,乱臣贼子亦 有所畏而不敢肆矣。三、正名号,陛下无故降称“大将 军、太师、镇国公。”远近传闻,莫不惊叹。如此则谁为天 子者?天下不以天子事陛下,而以将军事陛下,天下 皆为将军之臣矣。今不削去诸名号,昭上下之分,则 体统不正,朝廷不尊。古之天子亦有号称“独夫”,求为 匹夫而不得者,窃为陛下惧焉。四戒游幸:陛下始时 游戏不出大庭,驰逐止于南内,论者犹谓不可。既而 幸宣府矣,幸大同矣,幸太原、榆林矣,所至费财动众, 郡县骚然,至使民间夫妇不相保,陛下自“视为何如 主?为民父母,何忍使至此极也。近复有南巡之命,南 方之民,争先挈妻子避去,流离奔踣,怨讟烦兴。今江 淮大饥,父子兄弟相食。天时人事如此,陛下又重戚 之,几何不流为盗贼也?奸雄窥伺,待时而发,变生在 内,则欲归无路;变生在外,则望救无及。陛下斯时悔 之晚矣。彼居位大臣用事中官,亲昵群小,夫岂有毫 发爱陛下之心哉?皆欲陛下远出,而后得以擅权自 恣,乘机为利也。其不然,则亦袖手旁观,如秦、越人不 相休戚也。陛下宜翻然悔悟,下哀痛罪己之诏,罢南 巡,撤宣府离宫,示不复出。发内帑以赈江、淮,散边军 以归卒伍,雪已往之谬举,收既失之人心。如是,则尚 可为也。五、去小人。自古未有小人用事,不亡国丧身 者也。今之小人,簸弄威权,贪溺富贵者,实繁有徒。至 于首开边事,以兵为戏,使陛下劳天下之力,竭四海 之财,伤百姓之心者,则江彬之为也。彬行伍庸流,凶 狠傲诞,无人臣礼。臣但见其有可诛之罪,不闻其有 可赏之功。今乃赐以国姓,封以伯爵,托以腹心”,付以 京营重寄,使其外持兵柄,内蓄逆谋,以成骑虎之势, 此必乱之道也。天下切齿怒骂,皆欲食彬之肉,陛下 亦何惜一彬,不以谢天下哉?六建储贰,汉臣有言:“太 子天下本,本一摇则天下震动。”夫有本而摇,天下犹震动,况于无本,其何以安?陛下春秋渐高,前星未耀, 祖宗社稷之托,摇摇无所寄。方“且远事观游,屡犯不 测,收置义子,布满左右,独不能豫建亲贤,以承大业, 臣以为陛下殆非计也。伏望上告宗庙,请命太后旁 诹大臣,择宗室亲贤者一人养于宫中,以系四海之 望。他日诞生皇子,仍俾出藩,实宗社无疆之福也。”员 外郎陆震草疏将谏,见巩疏称叹,因毁己槁,与巩连 署以进。帝怒甚,江彬又激之,遂下二人诏狱,复跪午 门。众谓天子且出,巩曰:“天子出,吾当牵裾死之。”跪五 日,期满,仍系狱。越二十馀日,廷杖五十,斥为民,震遂 死。彬使人沿途刺巩,有治洪主事知而匿之,间行得 脱。既归,潜心着述,或米尽日中未爨,晏如也。尝叹曰: “人生至公卿富贵矣,然不过三四十年,惟立身行道”, 千载不朽。世人顾往往以此易彼,何也?世宗立,召为 南京大理丞。疏请“稽古正学,敬天勤民,取则尧、舜;保 全君子,辨别小人。”明年入贺,卒于京师。行人张岳讼 其直节。赠大理少卿,赐祭葬。天启初,追谥《忠裕》。
郑善夫
按《列朝诗集》,“善夫字继之,闽县人。弘治乙丑进士,除 户部主事,理浒墅关。正德初,逆瑾乱政,力告得请,筑 少谷草堂于金鳌峰,作迟清亭以见志焉。居六载,起 改礼部祠祭。武皇南狩,与诸曹郎黄巩等跪阙门泣 谏。杖阙下,寻复乞归。嘉靖初,用荐起南刑部,改稽勋 郎中。好游名山,峻陟冥搜,经时忘返。再得请,走浙吊” 孙太初于“道场山中”毕,游越山水,八月而后返。其赴 召也,便道游武夷,深入九曲,绝粮,抱病放舟南下;扺 家而卒,年三十九。
方豪
按《列朝诗集》:“豪字思道,开化人。正德戊辰进士,知崑 山县,升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杖几死。起湖广佥事, 进副使。”
林大辂
按《列朝诗集》,大辂字以乘,莆田人。正德甲戌进士,除 刑部主事,历工部员外郎。岁己卯,兵部郎黄巩等谏 南巡,拜杖系狱,偕同舍郎蒋山卿、何遵论救曰:“罪不 及臣,臣亦耻之。”得旨,杖系如巩等。旋诏谪外,行有日 矣。以乘之入狱也,妻黄氏留邸舍,朝夕吁天,为其夫 祈免。缇骑侦得之,以祝诅告。上震怒,并逮入诏狱。以 乘受讯,楚毒备至,不肯承。主者危词怵黄,黄慷慨对 曰:“妾夫被系,妾焚香告天,几幸皇舆不出,忠良获宥, 则诚有之,庸敢有他?妾以儿女子无知,使吾夫重获 罪戾。妾惟有一死以谢官家,并谢吾夫。妾方有身分, 不任受刑,请速赐以死,则徼惠于执事多矣。”主者口 噤而罢。居五月得释,夫妇皆出狱。都人夹道聚观,为 叹而下泣焉。谪判夷陵州。嘉靖初,起江西佥事,转副 使、河南按察使、右布政使,拜副都御史巡抚。会水灾, 抗疏引咎,切责罢归。居家二十七年,以养亲赋诗自 娱,扼腕时政,酒后辄拊膺恸哭,其忠节如此。
秦金
按《明外史》本传:“金字国声,无锡人。弘治六年进士。授 户部主事,历郎中。正德初,迁河南提学副使,改右参 政,分守开封。破赵𬭼于陈桥,历山东左右布政使。承 寇躙后,与赵璜共拊循疮痍,始起擢右副都御史,巡 抚湖广。诸王府所据山场湖荡,皆奏还之官。降盗贺 璋、罗大洪复叛,讨平之。郴州桂阳猺龚福全称王,金” 先后破砦八十馀,斩首二千级,禽福全及其党刘福 兴等。录功,增俸一级,荫锦衣世百户。力辞,得请,入为 户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改吏部。言官论金无人伦鉴, 复改户部,转左署部事。外戚邵喜乞庄田,金述祖制, 请案治。帝宥喜,命都察院禁如制。中旨各宫仍置皇 庄,遣官校分督。金言:“西汉盛时,以苑囿赋贫民。今奈 何剥民以益上?”乞勘正德间额外侵占者,悉归其主, 而尽撤管庄之人。帝称善,即从其议。嘉靖二年擢南 京礼部尚书,率诸臣上疏曰:“陛下继统以来,昭德塞 违,励精图治,动无过举,宜召天和。而灾眚频告者,何 也?《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陛下登极一诏,百度咸 贞,天下拭目望至治。”比来多与诏违,百司罔遵,万民 失仰,此诏令不能如初也。即位之初,逐庸回任耆旧。 比内阁拟旨辄中改,至疏请徒答温语,此任贤不能 如初也。即位之初,听言如流,朝请暮报。比来事涉戚 畹宦寺,虽九卿执奏,科道交章,皆曰“业经有旨。”此听 纳不能如初也。即位之初,凡先朝传陞、乞陞等官,一 切釐“革。比来恩泽过滥,封拜频烦。”此慎名器不能如 初也。即位之初,凡奸党巨恶俱付三法司。比来辄下 镇抚。此谨国法不能如初也。即位之初,首命户部减 马房粮刍之半,且令科道官备核马数。乃因太监阎 洪等言,遂寝前诏。此恤民瘼不能如初也。即位之初, 遣斥法王、佛子、国师、禅师。比来于禁地设“斋醮,此崇 正道不能如初也。即位之初,精明充盛,比来圣躬弗 豫,天颜未复,此啬精神不能如初也。”夫初政所以清 明者,政由公朝而左右不预也;今政所以淆溷者,政在左右而外廷不知也。惟政不可一日不在朝廷,惟 权不可一日移于左右,所谓政在朝廷者,非必皆独 运也。股肱有托,耳目有寄,“即主威重于九鼎,国势安 于泰山。自古帝王制御天下,操此术而已。不则宫府 之势隔,而信任有所偏;妇寺之情亲,而听受有所蔽。 名曰总揽,而太阿之𨱔实移于下矣。”帝下礼部,尚书 汪俊力劝帝采纳。帝虽无嫌,然亦不能尽用,寻就改 兵部。孙交去,召为户部尚书。帝欲考《兴献帝金》,偕廷 臣伏阙争,又与何孟春等条张璁建议之非。及上圣 母册,金及赵璜等复不至。帝频诘让。金为人乐易,及 居官,一以廉正自持。在户部,尤孜孜为国。永福长公 主乞宝坻、武清地,以金言颇减。抚宁山海庄地赐魏 国公徐达者,达卒,仍归之官。定国公光祚请之,金执 不可。给事中黄重、御史张珩等先后力争,金等复以 为言,始报许。内府诸监局军匠至数千人。中官梁谏 请下部采金玉珠石,金皆执奏不听。奸人逯俊等乞 两淮盐引三十万,帝许之。金力争不可,积失帝旨。六 年春,以考察自陈,遂命致仕,驰驿给夫廪,如制归。五 年,荐者不已,乃起南京户部。疏陈《利民》六事。寻召为 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帝与张孚敬、李时评诸大臣 以金为贤,颇嫌其老。居数月,加太子太保,改南京兵 部。逾岁,致仕归。卒,年七十八。赠少保,谥“端敏。”孙柱。
丰熙
按《明外史》本传:“熙字厚学,鄞人,布政使庆孙也。幼有 异禀,尝大书壁间曰:‘立志当以圣人为的。逊第一等 事于人,非夫也’。年十六,丧母,水浆不入口数日,居倚 庐三年。弘治十二年,举殿试第二,孝宗奇其策,赐第 一人袍带宠之,授翰林院编修,进侍讲,迁右谕德。以 不附刘瑾,出掌南京翰林院事。父丧阕,起故官。世宗” 即位,进翰林学士。兴献王大礼议起,熙偕礼官数力 争。及召张璁、桂萼为学士,方献夫为侍读学士。熙昌 言于朝曰:“此冷褒、段犹流也,吾辈可与并列耶?”抗疏 请归,不允。既而尊称礼定,卜日上恭穆献皇帝谥册。 熙等疏谏曰:“《大礼》之议颁天下三年矣,乃以一二人 妄言,欲去本生之称,专隆鞠育之报。臣等闻命惊惶, 罔知攸措。窃惟陛下为宗庙神人之主,必宗庙之礼 加隆,斯继统之义不失。若乖先王之礼,贻后世之讥, 岂不重累圣德哉!”不得命,相率伏哭左顺门,遂下诏 狱掠治,复杖之阙廷,遣戍,熙得福建镇海卫。屡更大 赦,惟熙等不原。熙处之恬然,日以读书为事。阅十有 三年,竟死于戍所。隆庆初,赠官,赐“恤子坊。”
薛蕙
按《明外史》本传:“蕙字君采,亳州人。年十二能诗。举正 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 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嘉靖三年,廷臣 数争大礼,与张璁、桂萼等相持不下。蕙撰《为人后解》 《为人后辨》,及辨璁、萼所论七事,合数万言,上于朝。其 辨曰:‘陛下继祖体而承嫡统,合于为人后之义,坦然’” 无疑。乃有二三臣者,诡经畔礼,上惑圣聪。夫《经》传纤 悉之指,彼未能睹其十一,遽欲恃小慧而骋夸词,可 谓不知而作者也。其曰:“陛下为献帝,不可夺之适嗣。” 按汉《石渠议》曰:“大宗无后,族无庶子,己有一适子,当 绝父祀,以后大宗否?”戴圣云:“大宗不可绝。《礼》言适子 不为后者,不得先庶子耳。族无庶子”,则当绝父以后 大宗。晋范汪曰:“废小宗昭穆不乱,废大宗昭穆乱矣。 先王所以重大宗也。岂得不废小宗以继大宗乎?”夫 人子虽有适庶,其亲亲之心一也。而《礼》,适子不得为 后,庶子得为后者,此非亲其父母有厚薄也,直系于 传,重收族不同耳。今之言者,不知推本祖祢,惟及其 父母而止,此弗忍薄其亲,而忍遗其祖也。其曰“为人 后者为之子”,乃汉儒邪说。按:此踵欧阳修之谬也。夫 “为人后者为之子”,其言出于《公羊》,固汉儒所传者,然 于《仪礼》实相表里,古今以为折衷,未有异论者也。藉 若修之说,其悖礼甚矣。《礼》为人后者斩衰三年,此子 于父母之丧也。以父母之丧服之,非为之子而何?其 言之悖礼一也。《传》言“为所后者之祖父母、妻,妻之父 母昆弟,昆弟之子若子。”其若子者,由为之子故尔。《传》 明言“若子”,今顾曰“不为之子”,其言之悖礼二也。且为 人后者不为之子,然则称谓之间,将不曰父而仍曰 伯父叔父乎?其言之悖礼三也。又立后而不为之子, 则古立后者,皆未尝实子之,而姑伪立是人也。是圣 人伪教人以立后,而实则无后焉耳。其言之悖礼四 也。夫无后者,重绝祖考之祀,故立后以奉之,今所后 既不得而子,则祖考亦不得而孙矣,岂可以入其庙 而奉其祀乎?其言之悖礼五也。由此观之,名汉臣以 邪说,无乃其自名耶?抑二三臣者亦自度其说之必 穷也,于是又为遁辞以倡之曰:“夫统与嗣不同,陛下 之继二宗,当继统而不继嗣。此一言者,将欲以废先 王为人后之义与?则尤悖礼之甚者也。然其牵合附 会,眩于名实,苟不辨而绝之,殆将为后世祸矣!夫《礼》, 为大宗立后者,重其统也。重其统不可绝,乃为之立后;至于小宗,不为之后者,统可以绝,则嗣可以不继 也。是则以”继统故继嗣,继嗣所以继统也。故《礼》,“为人 后”,言继嗣也;后大宗,言继统也。统与嗣非有二也,其 何不同之有?自古帝王入继者,必明为人后之义,而 后可以继统。盖不为后,则不成子也。若不成子,夫安 所得统而继之?故为后也者,成子也。成子而后继统, 又将以绝同宗觊觎之心焉。圣人之制礼也,不亦善 乎!抑成子而后继统,非独为人后者尔也。礼无生而 贵者,虽天子诸侯之子,苟不受命于君父,亦不敢自 成尊也。《春秋》重授受之义,以为为子受之父,为臣受 之君,故《穀梁子》曰:“臣子必受君父之命。”斯义也,匪直 尊君父也,亦所以自尊焉耳。盖尊其君父,亦将使人 之尊己也。如此,则义礼明而祸“乱亡。”今说者谓伦序 当立,斯立已是,恶知礼与《春秋》之意哉?若夫前代之 君,间有弟终而兄继,侄终而伯叔父继者,此遭变不 正者也,然多先君之嗣。先君于已则考也,己于先君 则子也,故不可考后君,而亦无两统二父之嫌,若晋 之哀帝、唐之宣宗是也。其或诸王入嗣,则未有仍考 诸王而不考天“子者也。陛下天伦不先于武宗,正统 不自于献帝,是非予夺,至为易辨。而二三臣者猥欲 比于遭变不正之举,故曰‘悖礼之尤者也’。”他所辨七 事,亦率仿此意。书奏,天子大怒,下镇抚司考讯。己贳 出之,夺俸三月。会给事中陈洸外转,疑事由文选郎 夏良胜及蕙,乃上书自辨,希帝风旨,尽排诸异议者。 时亳州知州颜木方坐罪,诬蕙与木同年相关通,疑 有奸利。章下所司。蕙亦奏辨。帝不听,令解任听勘。蕙 遂南归。既而事白,吏部数移文促蕙起。蕙见璁、萼等 用事,坚卧不赴。十八年诏选宫僚,拟蕙春坊司直兼 翰林检讨。帝犹以前憾故报罢,而蕙亦卒矣。蕙貌臞 气清,持己峻洁,于书无所不读。学者重其学行,称为 “西原先生。”
胡侍
按《明外史薛蕙传》:“侍,宁夏人。举进士,历官鸿胪少卿。 张璁、桂萼既擢学士,侍劾二人越礼背经,因据所奏 反复辨论,凡千馀言。帝怒,命逮治。言官论救,谪潞州 同知。沈府宗室勋注以事憾之,奏侍试诸生题讥刺, 且谤大礼,逮至京讯,斥为民。”
王禄
按《明外史薛蕙传》:“禄,新城人,举于乡,为福建平和知 县。嘉靖九年,疏请建献帝庙于安陆,封崇仁王以主 其祀。不当。考献帝伯孝宗,涉二本之嫌,宗藩子有幼 而岐嶷者,当养之宫中,备储贰选。疏奏,即弃官归。命 按臣逮治,亦斥为民。”
杨廷训
按《明外史薛蕙传》:“廷训,乐清人。与张璁同郡,同举进 士,而持论不合。初释褐,即上疏请考孝宗,且言不当 私藩邸旧臣。语最切直,除南京礼部主事。嘉靖三年 冬,大礼定,廷训心非之,私刊所著《议礼书》,潜寄京师, 下诏狱拷讯。子一元,年十三,伏阙讼冤,得释。后起官 至漳南佥事。一元举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
何孟春
按《明外史》本传:“孟春,字子元,郴州人。祖俊,云南按察 司佥事。父说,刑部郎中。孟春第弘治六年进士,授兵 部主事。言官庞泮等下狱疏救之。诏修万岁山毓秀 亭、乾清宫西室,役军九千人,计费百馀万,抗疏极谏。 清宁宫灾,陈八事,疏万馀言。进员外郎、郎中,出理陕 西马政,条目毕张,还上《釐弊五事》,并劾抚臣不职。正” 德初,请厘正《孔庙祀典》,不果行。出为河南参政,廉公 有威。擢太仆少卿,进为卿。驾幸宣府,驰疏谏。寻以右 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弥勒州十八寨。蛮酋阿勿、阿寺 等为乱,焚掠宁州、通海。孟春讨斩阿勿,生擒阿寺,诸 寨悉平。录功,增俸一等,官其子一人。世宗即位,迁南 京兵部右侍郎。半道,召拜吏部右侍郎。嘉靖元年秋, 以灾异修省,力陈号令失恒、恩泽滥施之弊。寻陈《救 灾预备策》,多议行。三年五月进左侍郎。七月,尚书乔 宇罢,代署部事。先是,大礼议起,孟春在云南闻之,上 疏言:“‘臣阅邸报,见进士屈儒奏中请尊圣父为皇叔 考兴献大王,圣母为皇叔母兴献大王妃’。得旨下部, 知犹未奉俞命也。臣”惟前世帝王,自旁支入奉大统, 推尊本生,得失之迹,具载史册。汉宣帝不敢加号于 史皇孙,光武不敢加号于南顿君,晋元帝不敢加号 于恭王,抑情守礼。宋司马光所谓当时归美,后世颂 圣者也。哀、安、桓、灵乃追尊其父祖,犯义侵礼,司马光 所谓取讥当时,见非后世者也。《仪礼·丧服》:“为人后者, 传曰:‘何以三年也?受重者,必以尊服服之。为人后者, 为其父母报’。”《传》曰:“何以期也?不二斩也。重大宗者,降 其小宗也。”夫父母天下莫隆焉,至继大宗,则杀其服 而移于所后之亲,盖名之不可以二也。为人后者,为 之子不敢复顾私亲。圣人制礼,尊无二上。若恭敬之 心分于彼,则不得专于此故也。今者廷臣详议,事犹 未决,岂非皇叔考之称有未当者乎?抑臣愚亦不能无疑。《礼》有世父母、叔父母之文,而无世叔考、世叔妣 之说。今欲称兴献王为皇叔考,古典何据?宋英宗时, 有请加濮王皇伯考者,宋敏求力斥其谬。然则皇叔 考之称,其可加于兴献王乎?既不称皇叔考,必且称 皇叔父,于义亦未安也。《经》书称伯父、叔父,皆生时之 称,及其既没,未有称伯叔父者。然则皇叔父之称,其 可复加先朝已谥之亲王乎?臣伏睹前诏,陛下称先 皇帝为皇兄,诚于献王称皇叔,如宋王圭、司马光所 云,亦已惬矣,而议者或不然。何也?天下者,太祖之天 下也。自太祖传至孝宗,孝宗传先皇帝特简陛下授 之大业。献“王。虽陛下天性至亲,然而所以光临九重, 富有四海,子子孙孙,万世南面者,皆先皇帝之德,孝 宗之所诒也。臣故愿以汉宣、光武、晋元三帝为法。若 非古之名,不正之号,非臣所愿于陛下也。”不报。及桂 萼进继统之说,御史马明衡建言获谴。孟春复抗疏 辨之,而帝入桂萼、张璁等言。十二日召见群臣,左顺 门,示以手敕,言章圣皇太后命去“本生”字。群臣骇愕。 而璁、萼方盛气,列上礼官欺妄十三事,且斥为朋党。 朱希周率诸曹上章争之,孟春愤更甚。十三日偕九 卿秦金等二十人上言:“伊尹谓:‘有言逆于心,必求诸 道。有言孙于志,必求诸非道’。迩者《大礼》之议,邪正不 同。若诸臣匡拂,累千万言,此所谓逆于心之言也,陛 下亦尝求诸道否乎?一二小人,敢托将顺之说,招徕 罢闲,不学无耻之徒,荧惑圣听,此所谓《孙于志》之言 也,陛下亦尝求诸非道否乎?何彼言之易行,而此言 之难入也?”其所上十三条,托言将顺而误陛下者,不 一而足。至如第六条,言陛下止当称皇考恭穆献皇 帝、圣母章圣皇太后亟去“本生”二字,改称皇伯。考孝 宗皇帝、皇伯母慈寿皇太后第十二条,言新颁诏令, 决宜重改,此其说尤为斁伦乱常。迹其大逆,罪不容 诛。此臣等有死不敢听闻者也。而第十三条又倡为 朋党之说,臣等实窃惧焉。宋欧阳修云:小人欲谗害 忠良,必指为朋党;欲动摇大臣,必诬以专权。诚望圣 “明察之,而知彼说之欺妄也。”疏入,留中。其时詹事、翰 林、给事、御史及六部诸司、大理、行人诸臣各具疏争, 并留中不下,群情益汹汹。十有五日,朝罢,帝斋居文 华殿。金献民徐文华倡言曰:“诸疏留中,必改孝宗为 伯考,则太庙无考,正统有间矣。”《孟春》曰,宪宗朝,尚书 姚夔率百官伏哭文华门,争慈懿皇太后葬礼,宪宗 从之。此国朝故事也。修撰杨慎曰:“国家养士百五十 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编修王元正、给事中张翀等 遂遮留群臣于金水桥南,曰:“万世瞻仰,在此一举。今 日有不力争者,共击之。”孟春、献民、文华复相号召,于 是九卿则尚书秦金、赵鉴、赵璜、俞琳,侍郎孟春及朱 希周、刘玉,都御史王时中、张润,寺卿汪举、潘希曾、张 九叙、吴祺,通政张瓒、陈霑,少卿文华及张缙、苏民、金 瓒,府丞张仲贤,通政参议葛襘,寺丞袁宗儒,凡二十 有三人。翰林则掌詹事府,侍郎贾咏,学士丰熙,侍讲 张璧,修撰舒芬、杨维聪、姚涞、张行庆,编修许成名、刘 栋、张潮、崔桐、叶桂章、王三锡、余承勋、陆𬬩、王相、应良、 王思,检讨金皋、林时及慎、元正,凡二十有二人。给事 中则张翀、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与、谢蕡、毛玉、曹怀、 张嵩、王瑄、张�郑一鹏、黄重、李锡、赵汉、陈时明、郑自 璧、裴绍宗、韩楷、黄臣、胡讷,凡二十一人。御史则王时、 柯与、余翱、叶奇、郑本公、杨枢、刘颍、祁杲、杜民表、杨瑞、 张英、刘谦亨、许中、陈克宅、谭缵、刘翀、张录、郭希愈、萧 一中、张恂、倪宗岳、王璜、沈教、锺卿密、胡琼、张濂、何鳌、 张曰韬、蓝田、张鹏、翰、林有孚,凡三十人。诸司郎官,吏 部则郎中余宽、党承志、刘天民,员外郎马理、徐一鸣、 刘勋,主事应大猷、李舜臣、马冕、彭泽、张鶤,司务洪伊, 凡十有二人。户部则郎中黄待显、唐升、贾继之、杨易、 杨淮、胡宗明、栗登、党以平、何岩、马朝卿,员外郎申良、 郑漳、顾可久、娄志德,主事徐嵩、张庠、高奎、安玺、王尚 志、朱藻、黄一进、陈儒、陈腾鸾、高登、程旦、尹嗣忠、郭日 休、李录、周诏、戴亢、缪宗周、丘其仁、祖琚、张希尹,司务 金中夫,检校丁律,凡三十有六人。礼部则郎中余才、 汪必东、张𦒎、张怀,员外郎翁磐、李文中、张澯,主事张 镗,丰坊仵瑜、丁汝夔、臧应奎,凡十有二人。兵部则郎 中陶滋、贺缙、姚汝皋、刘淑相、万潮,员外郎刘漳、杨仪、 王德明,主事汪溱、黄嘉宾、李春芳、卢襄、华钥、郑晓、刘 一正、郭持平、余祯、陈赏,司务李可登、刘从学,凡二十 人。刑部则郎中相世芳、张峨、詹潮、胡琏、范禄、陈力、张 大轮、叶应骢、白辙、许路,员外郎戴钦、张俭、刘士奇,主 事祁敕、赵廷松、熊宇、何鳌、杨濂、刘仕、萧樟、顾铎、王国 光、汪嘉会、殷承叙、陆铨、钱铎、方一兰,凡二十有七人。 工部则郎中赵儒、叶宽、张子衷、汪登、刘玑、江珊,员外 郎金廷瑞、范鏓、庞淳,主事伍馀福、张凤来、张羽、车纯、 蒋珙、郑骝,凡十有五人。大理之属,则寺正毋德纯、蒋 同仁,寺副王𬀩、刘道,评事陈大纲、锺云瑞、王光济、张 徽、王天民、郑重、杜鸾,凡十有二人。俱跪伏左顺门,必
得俞旨乃起。有大呼“高皇帝”、“孝宗皇帝”者,帝闻之,命司礼中官谕退,不从。献民曰:“辅臣尤宜力争。”希周乃诣内阁告毛纪,纪及石珤亦赴左顺门跪伏。帝复遣 中官谕退,犹不起。自辰迄午,帝大怒,遣锦衣先执为 首者。于是丰熙、张翀、余翱、余宽、黄待显、陶滋、相世芳、 毋德纯八人并系诏狱。杨慎、王元正乃撼门大哭,众 皆哭,声震阙廷。帝益怒,命尽录诸臣姓名。时有不在 列者,其亲故以不预义举为嫌,多为代书。日至申命, 五品以下马理等百三十四人尽系诏狱,四品以上 及司务洪伊等六十五人俱待罪。已,并伊等系狱。居 二日,锦衣以诸囚请命,杖于廷,人三十,而切责孟春 等停俸四月,编修王相等十八人俱杖死,熙等及慎、 元正俱谪戍。自是缙绅丧气,璁、萼势大张。其日始下 孟春等前疏责曰:“朕嗣承大统,祗奉宗庙,尊崇大礼, 自出朕心。孟春等毁君害政,变乱是非。且张璁等所 上十三条,尚留中未发,安得先知?其以实对。”于是孟 春等具疏伏罪,言:“璁等所条者,于未进之日,先以私 稿示人。且有副本存通政司,故臣等知之。臣等忝从 大臣后,得与议礼之末。窃以璁等欺罔,故昌言论辨, 以渎天聪,罪应万死。惟望圣明加察,辨,其孰正孰邪, 孰为忠鲠,孰为逢迎,则臣等虽死亦幸。”帝复责孟春 等抗命,令自列为首者以闻。孟春等复言:“臣与尚书 秦金、金献民、赵鉴、赵璜、俞琳,侍郎王承裕、郑岳、刘玉、 陈雍,都御史王时中、张润,通政张瓒、陈霑,参议”陈经、 葛襘,少卿张缙、徐文华,寺丞袁宗儒、毛伯温等均效 涓埃之助。心惟一理,口实一词,竟不自知其同陷于 狂愚,而实无容于倡率也。帝怒曰:“孟春结众逞忿,岂 大臣事君之道?法宜重治,姑从轻夺俸一月。通政职 司封纳,何不谨严,使人得窥伺。自今各修职业,毋得 烦言。”孟春累被严谴,守之不变。给事中陈洸,先以奉 使回籍,居二年始复命,在道闻擢湖广佥事,大怒,仍 以旧官上疏言:“张璁等危言论礼,而当道者目为逢 君,曲肆排阻,且结内朋党。必欲陛下为人后亏父子 之恩,短寿安太后之丧。尚书乔宇、文选郎夏良胜,用 舍任意,排挤贤豪。京缺则专于己,外补则推于人。前 给事中于桂、阎闳、史道,御史曹嘉素称刚直,则摈之 外服;陛下特用席书,则交章阻抑,谓不由吏部,其专 擅可见。乞削宇良胜官,召还桂等,作敢言之气。”章下 吏部。孟春言洸已外补,犹冒旧衔,假名建言,紊乱国 典,宜究问。帝不从,特召还桂等,洸亦复故官,而谪良 胜于外。旋出孟春为南京工部左侍郎。故事,南部止 侍郎一人。时已有右侍郎张琮,复以孟春为左,盖剩 员也。孟春屡疏引疾,至六年春始得请。及《明伦大典》 成,削其籍。久之,卒于家。隆庆初,赠礼部尚书,谥文简。 孟春师李东阳,学问该博,立朝以直节显,士论重之。
王元正
按《明外史何孟春传》:“元正字舜卿,盩厔人。正德六年, 与杨慎同举进士,由庶吉士授检讨。武宗幸宣、大,元 正述《五子之歌》以讽。竟以争大礼,谪戍茂州,卒。隆庆 初,赠修撰。”
杨慎
按《列朝诗集》,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文忠公廷和之 子也。七岁作《拟古战场文》,有曰:“青楼断红粉之魂,白 日照青苔之骨。”时人传诵,以为渊云再出。正德辛未, 举会试第二,廷试第一,授翰林修撰。武庙阅天文书, 星名注:张又作“汪。”张下问钦天监及史馆,皆莫知。用 修曰:“法张,柳星也。”历引《周礼》《史》《汉书》,以复湖广土官, 水尽源通塔平长官司入贡。同官疑为三地名,用修 曰:“此六字地名也。”取《大明官制》证之。嘉靖癸未,修《武 庙实录》,总裁二阁老,尽取稿草属刊定焉。甲申七月, 两上议大礼疏,率群臣撼奉天门,大哭,廷杖者再,毙 而复苏。谪戍云南永昌卫,投荒三十馀年,卒于戍,年 七十有二。用修在滇,世庙意不能忘,每问杨慎云何, 阁臣以老病对,乃稍解。用修闻之,益自放。尝醉胡粉 傅面,作双丫髻,插花,诸伎拥之,游行城市。诸夷酋以 精白绫作裓遗,诸伎服之。酒闲乞书,醉墨淋漓,诸酋 辄购归,装潢成卷。尝语人曰:“老颠欲裂风景,聊以耗 壮心,遣馀年耳。”著述最富,诗文集之外,凡百馀种,皆 盛行于世。
刘天民
按《列朝诗集》,天民字希尹,济南人。正德甲戌进士,除 户部主事。谏南巡,廷笞三十。改吏部稽勋,泣谏大礼, 又笞三十。历文选郎中,调寿州知州。台谏论救,不报。 凡京官外谪,出都门,以眼纱自蔽。希尹过部门,选人 数千拥其马,不得行,掷眼纱于地曰:“吾无愧于衙门, 使汝辈得见吾面目耳。”累迁至河南副使。
唐胄
按《明外史》本传:“字平侯,琼山人。弘治十五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以忧归。刘瑾斥诸服除久不赴官者,坐 夺职。瑾诛,召用,以母老不出。嘉靖初,起故官。疏谏内 官织造,请为宋死节臣赵与珞,追谥立祠。进员外郎, 迁广西提学佥事。令土官及猺蛮悉遣子入学。擢金腾副使,土酋莽信虐计擒之。木邦、孟养构兵胄,遣使 宣”谕,木邦遂献地。屡迁广西左布政使。官军讨古田 贼,久无功,胄遣使抚之。其魁曰:“是前唐使君令吾子 入学者。”即解甲。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移山东,迁 南京户部右侍郎。十五年改北部,进左侍郎。帝以安 南久不贡,将致讨,郭勋复赞之。诏遣锦衣官问状。中 外严兵待发。胄上疏谏曰:“今日之事,若欲其修贡而 已,兵不必用,官亦无容遣。若欲讨之,则有不可者七, 请一一陈之。古帝王不以中国之治治蛮夷,故安南 不征,著在《祖训》,一也;太宗既灭黎,李犛求陈氏后不 得,始郡县之,后兵连不解,仁庙每以为恨。章皇帝成 先志,弃而不守,今日当率循。二也;外夷分争,中国之 福。安南自五代至元,更曲、刘、绍、吴、丁、黎、李、陈八姓,迭 兴迭废,而岭南外警遂稀。今纷争正不当问,奈何殃 赤子以威小丑,割心腹以补四肢,无益有害,三也。若 谓中国近境,宜乘乱取之。臣考马援《南征》,深历浪泊, 士卒死亡几半,所立铜柱,为汉极界,乃近在今思明 府耳。先朝虽尝平之,然屡平屡叛,中国士马物故者 以数十万计,竭二十馀年之财力,仅得数十郡县之 虚名而止,况又有征之不克,如宋太宗、神宗、元宪宗、 世祖朝故事乎?”此可为殷鉴四也。外邦入贡,乃彼之 利。一则奉正朔以威其邻,一则通贸易以足其国,故 今虽兵争,尚絫絫奉表笺,具方物,款关求入,守臣以 姓名不符却之,是彼欲贡不得,非抗不贡也。以此责 之,词不顺,五也。兴师则需饷。今四川有采木之役,贵 州有凯口之师,而两广积储数十万,率耗于田州。岑 猛之役,又大工频兴,所在军储,悉输将作,兴师数十 万,何以给之,六也。然臣所忧又不止此。唐之衰也,自 明皇南诏之役始;宋之衰也,自神宗伐辽之役始。今 北寇日强,据我河套,边卒屡“叛,毁我藩篱。北顾忧方 殷,更启南征之议。脱有不测,谁任其咎?七也。锦衣武 人,暗于大体,倘稍枉是非之实,致彼不服,反足损威。 即令按问得情,伐之不可,不伐不可。进退无据,何以 为谋?且今严兵待发之诏初下,而征求骚扰之害已 形,是忧不在外夷,而在邦域中矣。请停遣勘官,罢一 切征调,天下幸甚。”章下兵部,部臣亦以为忠谋。得旨, 待勘官还更议。明年四月,帝决计征讨。侍郎潘珍、两 广总督潘旦、巡按御史余光相继谏,皆不纳。后遣毛 伯温往,卒抚降之。郭勋为祖英请配享,胄疏争。帝欲 祀献皇帝明堂,配上帝,胄力言不可。帝大怒,下诏狱 拷掠,削籍归。遇赦,复冠带,卒。隆庆初,赠右都御史。胄 耿介孝友,好学多著述,立朝有执持,为岭南人士之 冠。
潘珍
按《明外史唐胄传》:“珍字玉卿,婺源人。弘治十五年进 士。正德中,历官山东佥事,分巡兖州。刘七等猝至,有 备不敢攻,引去,掠曲阜。珍奏徙县治而城之。迁福建 副使,湖广左布政使。嘉靖七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 辽东,累迁兵部左侍郎。”其谏讨安南曰:“陈皓、莫登庸 皆弑逆之贼,黎宁与其父𬤝不请封,入贡亦二十年。 揆以大义,皆所当讨,何独徇宁请为左右?且其地不 足置郡县,叛服无与中国。今北敌日蕃,联帐万里,烽 警屡闻,顾释门庭,防远事瘴蛮,非计之得。宜遣大臣 有文武才者声言进讨,檄数登庸罪,赦其胁从。且令 黎宁合剿贼父子,不擒则降,何必劳师。”帝责珍挠成 命,褫职归。寻以恩诏复官,致仕。珍廉直有行谊,中外 十馀荐,皆报寝。卒,赠右都御史。
邹守益
按《明外史》本传:“守益,字谦之,安福人。父贤,字恢才,弘 治九年进士。授南京大理评事,数有条奏,时颇称之。 历官福建佥事,擒杀武平贼渠黄友胜,并诛其党。以 疾归,居家孝友,丧祭一循礼制。守益举正德六年,会 试第一,出王守仁门,以廷对第三,授翰林院编修。逾 年告归,乃谒守仁,讲学于赣州。宸濠反,与守仁军事。” 世宗即位,始赴官。嘉靖三年二月,帝欲去兴献帝本 生之称。守益疏谏曰:“陛下推恩本生,尊为帝后,私亲 非不隆矣。复加称皇考,去其始封之号,则视正统无 别。太祖《孝慈录》曰:‘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母;三年,为所 后祖父母承重,为本生父母降期。即丧服之隆杀,庙 制、祭法,皆可类推。望遵祖训,毋为异论所惑’。”疏入,忤 旨,被责。逾月,复上疏曰:“陛下欲隆本生之恩,屡下群 臣会议。群臣据礼正言,致蒙诘让。道路相传,有‘孝长 子’之称。昔曾元以父寝疾,惮于《易》箦,盖爱之至也,而 曾子责之曰‘姑息’。鲁公受天子礼乐以祀周公,盖尊 之至也,而孔子伤之曰:‘周公其衰矣’!臣愿陛下勿以 姑息事献帝,而使后世有其衰之叹。且群臣援经证 古,欲陛下专意正统,此皆为陛下忠谋,乃不察而督 过之,谓忤且慢。”臣历观前史,如冷褒、段犹之徒,当时 所谓忠爱,后世所斥以为邪媚也;师丹、司马光之徒, 当时所谓欺慢,后世所仰以为正直也。后之视今,犹 今之视古。望陛下不吝改过,察群臣之忠爱,信而用之,召“复其去国者,无使奸人动摇国是,离间宫闱。昔 先帝南巡,群臣交章谏阻,先帝赫然震怒,岂不谓欺 慢可罪哉?陛下在藩邸闻之,必以是为尽忠于先帝。 今入继大统,独不容群臣尽忠于陛下乎?”帝大怒,下 诏狱考掠,谪广德州判官。废淫祠,建复初书院,与学 者讲授其间。稍迁南京礼部郎中。州人立生祠以祀 闻。守仁卒,为位哭服心丧,日与吕柟、湛若水、钱德洪、 王畿、薛侃辈论学。考满入都,即引疾归。久之,以荐起 南京吏部郎中,召为司经局洗马。守益以太子幼,未 能出阁,乃与霍韬上《圣功图》,自神尧茅茨土阶至帝 西苑耕稼蚕桑,凡为图十三。帝以为谤讪,几得罪,赖 韬受帝知,事乃解。明年春,迁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 出掌南京翰林院。夏言欲远之也,御史毛恺请留侍 东宫,被谪。寻改南京祭酒。九庙灾,守益陈上下交修 之道,言殷中宗、高宗反妖为祥,享国长久。帝大怒,落 职归。守益天姿纯粹,守仁尝曰:“有若无,实若虚,犯而 不校,谦之近之矣。”里居,日事讲学,四方从游者踵至, 学者称东“廓先生。”家居二十馀年,卒。隆庆初,赠南京 礼部右侍郎,谥文庄。先是,守仁主山东试,堂邑穆孔 晖第一。后官侍讲学士。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简。孔 晖端雅好学,初不肯宗守仁说,久乃笃信之,自名王 氏学,浸淫入于释氏。而守益于戒惧慎独,盖兢兢焉。 子善,历官太常卿。
薛侃
按《明外史》本传:“侃字尚谦,揭阳人。性至孝,举正德十 二年进士,即以侍养归师王守仁于赣州,归语兄助 教俊。俊大喜,率群子侄宗铠等往学焉。自是王氏学 盛行于岭南。世宗立,侃授行人。母讣陨绝,五日始食 粥。嘉靖七年,起故官。闻守仁卒,偕欧阳德辈为位,朝 夕哭。时方议文庙祀典,侃请祀陆九渊、陈献章,九渊” 得报允。已,进司正。十年秋,疏言:“祖宗分封子弟,必留 一人。京师司香,有事居守,或代行祭飨。列圣相承,莫 之或改。至正德初,逆瑾怀贰,始令就封。乞稽旧典,择 亲藩贤者居京师,慎选正人辅导,以待他日皇嗣之 生,此宗社大计。”帝方祈嗣,讳言之,震怒,立下狱廷鞫 究。交通主使者南海彭泽为吏部郎,无行。因议礼附 张孚敬,遂与为腹心。后京察黜,孚敬奏留之,复引为 谕德,至太常卿。侃以疏草示泽,泽与侃及少詹事夏 言同年生。而言是时数忤孚敬,泽默计储副,事触帝 讳,必兴大狱,诬言同谋,可祸也。绐侃稿示孚敬,因报 侃曰:“张公甚称善,此国大事,当从中赞之,与为期,趣 之上。”孚敬乃先录侃稿以进,谓出于言。请勿先发,以 待疏至。帝许之。侃犹豫,泽频趣之,乃上,拷掠备至,侃 独自承,累日狱不具。泽挑使引言,侃瞋目曰:“疏我自 具,趣我上者尔也。张少傅许助之,言何预?”给事中孙 应奎、曹汴揖孚敬避。孚敬怒。应奎等疏闻,诏并下,言、 应奎、汴诏狱。命郭勋、翟銮及司礼中官会。廷臣再鞫, 具得其实。帝乃释言等,出孚敬密疏二示廷臣,斥其 忮罔,令致仕。侃为民泽,戍大同。泽在朝专为邪媚,及 败,天下快之。侃至潞河,遇圣寿节,焚香叩祝甚谨。或 报参政项乔曰:“小舟中有民服而祝圣者。”乔曰:“必薛 《中离》也。”迹之,果然。《中离》者,侃自号也。归家益力学,从 游者百馀人。隆庆初,复官,赠御史。
叶应骢
按《明外史》本传:“应骢,字肃卿,鄞人。正德十二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偕同官谏南巡,杖三十。嘉靖初,历郎中, 伏阙争大礼,再下狱,廷杖。给事中潮阳陈洸,素无赖, 家居与知县宋元翰不相能,令其子柱讦元翰谪戍。 元翰摭洸罪及帷薄事刊布之,名《辨冤录》。洸由是不 齿于清议。尚书乔宇出之为湖广佥事。洸初尝言献” 帝不可称皇,而是时张璁、桂萼辈以议礼骤显。洸乃 上疏言“璁等议是,宜急去本生之称。”因诋宇及文选 郎夏良胜,而称引其党前给事中于桂、阎闳、史道、前 御史曹嘉。帝即还洸等职,谪良胜于外。洸遂劾大学 士费宏,尚书金献民、赵鉴,侍郎吴一鹏、朱希周、汪伟, 郎中余才、刘天民,员外郎薛蕙,给事中郑一鹏悉邪 党,而荐廖纪等十五人。俄又劾吏部尚书杨旦等。帝 益大喜,立罢旦,擢纪代之。璁、萼辈遂引以击异己。给 事中赵汉、御史朱衣等交章劾洸,而御史张曰韬、戴 金、蓝田又特疏论之。田并劾席书,旦封上元翰《辨冤 录》。都御史王时中请罢洸听勘。洸奏:“群奸恨臣抗议 大礼,将令抚按杀臣。请遣一锦衣往。”洸意锦衣可利 诱也。得旨遣应骢及锦衣千户李经。应骢与焚香誓 天。会御史熊兰、涂相等杂治,具上洸罪状至百七十 二条,除赦前及暧昧者勿论,当论者十三条,罪恶极 宜斩,妻离异,子柱绞。洸惧亡,诣阙申诉。帝持应骢奏 不下。尚书赵鉴、副都御史张润、给事中解一贯、御史 郑本公等连章执奏。帝不得已,始命覆核。郎中黄绾 力持应骢议,书,萼为居间,不能得。要璁共奏,谓洸议 礼臣,为法官所中。帝入其言,命免罪为民。大理卿汤 沐及鉴、一贯更争之,不听。未几,《大礼》书成,并原洸妻子。应骢寻迁吉安知府,母丧归。六年,璁、萼益用事,而 萼方掌刑部。廷臣马录等以劾郭勋下狱。洸谓乘此 故案,可反也,上书讦应骢等。萼因讼洸冤,遂逮洸、应 骢、元翰绾,而令按察使张祐等还籍候命。词连四百 人,九卿及锦衣卫廷讯。应骢对曰:“某所持者,王章耳。 必欲直洸,惟诸公命。”刑部尚书胡世宁等心知洸罪 重,而惩前大狱,不敢执。会是日黄雾四塞,狱弗竟,次 日又大风拔木。有诏修省勿用刑,乃当。应骢按事不 实律为民,元翰、绾及田等贬斥有差。洸受冠带,霍韬 再疏为洸讼,不能得。洸益憾应骢。逾数年,更令人奏 应骢勘狱时,酷杀无辜二十六人,下巡按李美覆勘。 美言“死者皆有状,非故杀。”刑部尚书许赞白应骢无 罪。帝特责应骢戍辽东。是狱也,始终八载,凡攻洸与 治洸狱者,无不得罪,逮捕至百数十人。天下恶萼辈 奸横,益羞言“议礼臣矣。”应骢赴戍所,道经苏州。知府 治具候之,立解维去,致馈不受。十六年赦归。明堂大 享礼成,复冠带。应骢敦行谊,好著书。数更患难,气不 挫。
黄绾
按《明外史叶应骢传》:“绾,息人,进士,为刑部主事。谏南 巡,被杖。历郎中,出为绍兴知府,以宽大为治。被征时, 士民哭震野,争致赆,绾止取二钱。至京,下诏狱,瘐死。 隆庆初,赠太常少卿。”
蓝田
按《明外史叶应骢传》:“田进士,即墨人,争大礼被杖。张 璁掌都察院,考察其属,落职归。”
杨淮
按《明外史》本传:“淮字东川,无锡人。正德十二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再迁郎中。始监京仓,革胥徒积弊殆尽。 继监淮、通二仓,罢中官茶果之供,除囤基及额外席 草费。最后监内库,奄人例有供馈,淮悉绝之。公勤廉 慎,为尚书孙交秦金所重,伏阙受杖。月馀卒,囊无一 物,家人卖屋以殓。金与淮同里,为经纪,归其丧,后赠” 太常少卿。
王思 王相
按《明外史》本传:“思字宜学,太保直曾孙也。正德六年 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九年春,乾清宫灾,思应诏上 疏曰:‘天下之治赖纪纲,纪纲之立,系君身而已。私恩 不偏于近习,柄政不移于左右,则纪纲立而宰辅得 行其志,六卿得专其职。今者不然,内阁执奏方坚,而 或挠于传奉,六卿拟议已定,而或阻于内批,此纪纲’” 所由废也。惟陛下抑私恩,端政本,用舍不以谗移,刑 赏不以私拒,则体统正而朝廷尊矣。《祖宗故事》,正朝 之外,日奏事左顺门,又不时召对便殿。今每月御朝, 不过三五日,每朝进奏,不逾一二事。其养德之功,求 治之实,宰辅不得而知也。闻见之非,嗜好之过,宰辅 不得而知也。天下之大,四海之远,生“民愁苦之状,盗 贼纵横之由,岂能一一上达。伏愿陛下悉遵旧典,凡 遇宴闲,少赐召问,勿以遇灾而惧,灾过而弛,然后可 以享天心,保天命。”其年九月,帝狎虎而伤,阅月不视 朝。思复《上封事》曰:“孝宗皇帝之子,惟陛下一人,当为 天下万世自重。近者道路传言,虎逸于柙,惊及圣躬。 臣闻之且骇且惧。陛下即位以来,于兹九年,朝宁不 勤政,太庙不亲享,两宫旷于问安,经筵倦于听讲。揆 厥所自,盖有二端:嗜酒而荒其志,好勇而轻其身。由 是戒惧之心日忘,纵恣之欲日进。好恶由乎喜怒,政 令出于多门,纪纲积弛,国是不立。士气摧折,人心危 疑。上天示警,日食地震,宗社之忧,凛若朝夕。今勇不 可好,陛下己薄有所惩矣。至于荒志废业,惟酒为甚。 《书》曰:‘酣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陛下 露处外宫,日湎于酒,厮养杂侍,禁卫不严。即不幸变 起仓卒,何以备之?此臣所大忧也。”疏入,待命数日,留 中不下,忽传旨降远方杂职,遂谪潮州三河驿丞。思 年少气锐,每众中指切人是非,已悔之,自敛为质讷。 及被谪,怡然就道。夜过泷水,舟飘巨石上,缘石坐浩 歌。家人后至,闻歌声,乃檥舟以济。都御史王守仁讲 学赣州,思从之游。及守仁讨宸濠,檄思赞军议。世宗 嗣位,召复故官,仍加俸一级。思疏辞,且言:“陛下欲作 敢言之气,以防壅蔽之奸。莫若省览章奏,召见大臣, 勿使邪僻阿徇之说,蛊惑圣听,则尧、舜之治可成。不 然,纵加恩于先朝,谴责之臣,抑末矣。”帝不允,因命近 日迁俸者皆不得辞。寻充经筵日讲官。嘉靖三年与 同官屡争大礼,不报。时张璁、桂萼、方献夫为学士,思 羞与同列,疏乞罢归,不许。其年七月偕廷臣伏左顺 门哭谏。帝大怒,系之诏狱,杖三十。逾旬,再杖之。思与 同官王相、给事中张原、毛玉、裴绍宗,御史张曰韬、胡 琼,郎中杨淮、胡琏,员外郎申良、张澯,主事安玺、仵瑜、 臧应奎、余祯、殷承叙,司务李可登,凡十有七人,皆病 创,先后卒。隆庆初,各荫一子,赠官有差。思赠右谕德。 思志行迈流俗,与李中、邹守益善,高陵吕柟亟称之,
尝曰:“闻过而喜似季路,欲寡未能似伯玉。”则改斋其人也。改斋者,思别号也相,字懋卿,鄞人。正德十六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豪迈尚志节,事亲笃孝。家贫 屡空晏如。仕仅四年而卒。
申良
按《明外史》本传:“良字延贤,高平人。登乡荐,授招远知 县。山东盗起,良豫为战守具。盗至,追击至黄县,俘斩 数百人。已复至,再破走之。历知诸城。良乡权贵人往 来要索,良悉拒之,进安吉知州。锦衣叶琼倚钱宁势, 夺民田,良谳还之民。琼因嗾奸人诬奏良,事竟得白。 稍迁常州同知,招远民怀其政,图像祠之。入为户部” 员外郎,以谏死,赠太仆少卿。
张澯
按《明外史》本传:“澯字景川,广东顺德人。祖善昭,四川 佥事,谪临江通判。先是,练子宁亲党戍临江者八十 馀人,善昭上书曰:‘子宁忠贯日月,太宗谓若使子宁 在,朕固当用之。仁宗亦谓方孝孺等忠臣。夫既忠之 矣,何摈附外属,尚以奸恶赐配,百年不宥哉’!疏虽不 行,中外皆壮之。澯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建平知县。忤” 巡江御史贺洪,改调广昌,讼洪罪,洪坐削籍。澯自广 昌迁礼部主事,监督会同馆。尚书王琼与都御史彭 泽有隙,以泽遣使土鲁番,许金币,赎哈密城印为泽 罪。嗾番人在馆者暴泽过恶,诱澯为署牒,且曰:“泽所 为,南宋覆辙也。事成,当显擢。”澯力拒曰:“王公误矣。泽 与《土鲁番檄》具在,岂宋和戎比?昔范仲淹亦尝致书 元昊,宁独泽也?”不肯署。寻进员外郎。性刚不能容人, 过,御史毛凤者,招之饮酒,语不合,起搏之,其任气如 此。受杖死,追赠太仆少卿。
仵瑜
按《明外史》本传:“瑜字忠父,蒲圻人。父绅,工部主事。瑜 少有志操,内行纯摰。正德十二年释褐,即谢病去。起 补礼部主事,复引疾归。世宗践阼,起故官。疏陈勤圣 学、笃亲亲、开言路、敬大臣、选诤臣、去浮屠、拯困穷、重 守令、修武备、储人才十事已,竟死杖下。后赠光禄少 卿。”
臧应奎 胡琏 余祯 李可登 安玺 殷
承叙 余敬 李继
按《明外史》本传:“应奎,字贤征,长兴人。正德十二年进 士。授南京车驾主事。进贡,中官索舟逾额,力裁损之。 中官遣卒哗于部,叱左右执之遁去。父所生母卒,法 不得承,重执私丧三年,入为礼部主事,未几,杖死。应 奎受业湛若水之门,见义必为,以圣贤自期。尝过文 庙,慨然谓其友曰:‘吾辈殁,亦当俎豆其间’。其立志如” 此。郎中胡琏,字重器,新喻人,正德六年进士,官刑部, 尝谏武宗南巡受杖。主事余祯,字兴邦,奉新人,正德 九年进士,司务李可登,字思善,辉县人,弘治末乡荐, 俱官兵部。可登素慷慨,以忠义自许,竟如其志。惟户 部主事安玺、刑部主事殷承叙无考。穆宗嗣位,赠琏 太常少卿,应奎、承叙、玺、祯光禄少卿,可登寺丞。初,诸 人既死,廷臣莫敢上闻。后府经历俞敬奏言:“学士丰 熙等皆以冒触宸严,系狱拷讯。诸臣迹虽狂悖,心实 忠诚。今闻给事裴绍宗、编修王相、主事余祯等俱已 死,熙等在狱者亦垂亡矣,其呻吟衽席创重不能起 者,又不知凡几。窃惟献皇帝神主已奉迎入庙,正宜 四过宥罪,章大孝于天下,望霁雷霆之威,施雨露之 泽,已死者恤其后,垂亡者宥其身,使人臣无复以言 为讳,宗社之幸也。”越数日,通政司经历李继亦上言: “陛下追崇尊号,乃人子至情,诚不容已。群臣一时冒 触天威,重得罪谴,死者遂十馀人,大臣纷纷去位,小 臣苟默自容。今日《大同》告变,曾无一人进一疏、画一 策者,则小大之臣志不奋而气不扬,亦可见矣。乞录 恤已死,赦还谪戍,追复去国诸臣,而在位者委任宽 假之,使各陈边计,臣愚不胜惓惓。”帝皆不省。
杨最
按《明外史》本传:“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进士。 授工部主事,督逋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尚 书李𬭼劾之,有诏复往。最乃与巡按御史牛天麟极 陈岁灾民困状,请缓其征。从之。历郎中,治水淮扬。值 世宗即位,上言:‘宝应汜光湖西南高,东北下,运舟行 湖中三十馀里,而东北堤岸不逾三尺,雨霪风厉,辄 冲决,阻坏运舟,盐城、兴化、通、泰良田悉遭其害。宜如 往年白圭修筑高邮康济湖,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 旧堤为外障,可百年无患,是为上策。其次于缘河树 杙数重,稍障风波,而增旧堤,毋使庳薄,亦足支数年。 若但窒隙补阙,苟冀无事,一遇霪潦,荡为巨浸,是为 无策’。”部议用其中策焉。出为宁波知府。请罢浙东贡 币。诏悉以银充,民以为便。累迁贵州按察使,入为太 仆卿。世宗好神仙,凡指斥道士者,顾存仁、高金、王纳 言之属,皆得罪。会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炼白金器百 馀,因郭勋以进,云“以盛饮食物供斋醮,即神仙可致 也。”帝立召与语,大悦。朝用言:“帝深居无与外人接,则 黄金可成,不死药可得。”帝益喜,谕廷臣:“令太子监国朕少假一二年,亲政如初。”举朝愕不敢言。最抗疏谏 曰:“陛下春秋万壮,乃圣谕及此。不过得一方士,欲服 食求神仙耳。神仙乃山栖澡链者所为,岂有高居黄 屋紫闼,衮衣玉食,而能白日翀举者?臣虽至愚,不敢 奉诏。”帝大怒,立下诏狱,重杖之,杖未毕而死。最既死, 监国议亦罢。明年,勋以罪瘐死。朝用诈伪觉,亦伏诛。 隆庆元年,最赠右副都御史,谥《忠节》。
刘魁
按《明外史》本传:“魁字焕吾,泰和人。正德中,登乡荐,受 业王守仁之门。嘉靖初,谒选,得宝庆府通判,历钧州 知州、潮州府同知。所至洁己爱人,扶植风教。入为工 部员外郎,疏陈安攘十事。帝嘉纳。二十一年秋,帝用 方士陶仲文言,建祐国康民雷殿于太液池西。所司 希帝意,务宏侈,程工峻急。魁欲谏,度必得重祸,先命” 家人粥棺以待。遂上章曰:“顷泰亨殿、大高元殿诸工, 尚未告竣。内帑所积几何?岁入几何?一役之费,动至 亿万。土木衣文绣,匠作班朱紫,道流所居,拟于宫禁。 国用已耗,民力已竭,而复为此不经无益之事,非所 以示天下后世。”帝震怒,杖于廷,锢之诏狱。时御史杨 爵先已逮系,既而给事中周怡继至,三人屡濒死,讲 诵不辍。系四年得释。未几,复追逮之魁未抵家,缇骑 已先至,系其弟以行。魁在道闻之,趣就狱,复与爵、怡 同系。时帝怒不测,狱吏惧罪,窘逼之愈甚,至不许家 人通饮食,而三人处之如前,无几微,尤怨。又三年,与 爵、怡同释。寻卒。隆庆初,赠恤如制。爵、怡自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