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伦汇编 氏族典 第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十八卷
明伦汇编 氏族典 第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十八卷目录

     氏族总部艺文

      宰相世系表序        唐书

      高士廉传赞         同前

      论姓氏          宋林𬳶

      姓氏异同辨        章俊卿

      总论姓氏          前人

      论不赐姓          前人

      论唐太宗撰氏族志     唐仲友

      论唐氏族志        林之奇

      宋赐李继捧姓名为赵保忠发明

                   尹起莘

      宋赐李继捧姓名为赵保忠广义 前人

      营卫志部族序        辽史

      完颜仲元等传赞       金史

      论唐氏族志        元弋直

      同姓名辨         明王圻

      古今万姓统谱序      王世贞

      万姓统谱自序       凌迪知

      氏族博考序         吴京

      奇姓通序         周延儒

      奇姓通序         王命新

      奇姓通序          张玮

      奇姓通序         夏树芳

    氏族典第十八卷

    氏族总部艺文

    《宰相世系表序》
    唐·书

    “唐为国久,传世多,而诸臣亦各修其家法,务以门族 相高,其材子贤孙不殒其世德,或父子相继居相位, 或累数世而屡显,或终唐之世不绝。”呜呼!其亦盛矣! 然其所以盛衰者,虽由功德厚薄,亦在其子孙。作《宰 相世系表》。

    《高士廉传赞》
    同前

    古者受姓受氏,以旌有功。是时人皆土著,故名宗望 姓,举郡国自表,而谱系兴焉。所以推叙昭穆,使百代 不得相乱也。遭晋播迁,百宗荡析,士去坟墓,子孙犹 挟系录,以示所承,而代阀显者,至卖婚求财,汨丧廉 耻。唐初流弊仍甚,天子屡抑,不为衰。至中叶,风教又 薄,谱录都废,公靡常产之拘,士亡旧德之传,言李悉 “出陇西,言刘悉出彭城”,悠悠世胙,讫无考。按冠冕皂 隶,混为一区,可太息哉!

    《论姓氏》
    宋·林𬳶

    《子长之序》,司马氏所出也。其先司马适晋,后复奔魏。 《子云之序》,扬氏所出也,其祖食采晋阳,后为阳侯。二 公之序详矣。然按之《春秋》,随会奔秦,后自秦入魏,入 魏而还晋,岂有自晋而奔魏之理?则知子长之说也 妄。考之张衡言:“晋士大夫食采于阳,为阳氏食我有 罪而阳氏灭,无有所为扬侯者。”则知子云之说也疏。 “呜呼!子长,子云,汉大儒也,所序又复自姓也。本末源 流,错缪无据。”愚欲以一己之见而论他人之谱牒,噫 难矣哉!虽然,亦不可不论也。古者姓氏之权出于上, 故“姓氏易明。后世姓氏之权出于下,故姓氏难考。”夫 为齐、为鲁、为宋、为卫,赐氏以国也;为戴、为武、为宣、为 穆,赐氏以谥也,赐氏以官,则若司寇、“司马;赐氏以爵, 则若王孙、公孙;赐氏以字,则若孟孙、叔孙;赐氏以居, 则若东门、西门、三乌、五鹿,以志赐也;巫、卜、匠、陶,以志 事也。籍谈之籍,以其司晋之典;董狐”之董,以其董晋 之史。凡此皆上所命也。自夫王制不明,私意妄改,往 往有纷错变乱之失。嗟夫!表功德,厚亲族者,姓也;制 婚姻,明人伦者,姓也。其可轻乎哉?邾子之后去邑而 为朱氏,邘叔之后去邑而为于氏。《疏氏》至束晰,去足 以为束桥氏,至周文帝去木而为乔,此以字而讹其 姓也。夏启封支子于莘,而其后为辛氏。周武王封虢 叔于西虢,而其后为郭氏。步摇氏讹为慕容,奚氏讹 而为稽,此以声相近而讹其姓也。赵奢因封马服君, 其后转为马氏。田千秋因乘小车,其后转为车氏。京 房本姓李也,推律而为京。陆羽不知所出也,筮易而 姓陆。庆纯因避安帝讳,转为贺氏。秃发贺,以魏太武 谓与同源,转为源氏。楚人以项籍之故而易籍为席。 闽人以王审知之故而易沈为尢。是数者,非更姓之 私乎?灌孟本张姓也,为灌婴舍人而冒为灌氏。员凝 之本刘姓也,慕伍员忠烈,而冒为员氏。李元谅本安 姓也,养于阉尹,而冒为骆氏。卫青本郑姓而冒姓卫, 郑注本鱼氏而冒姓郑,是数者,非冒姓之伪乎?窃尝 深究其弊,自族别而为姓,姓别而为望,望别而为房, 故姓多则讹其族,望多则讹其姓,房多则讹其望,必 然之理也。今夫刘氏一族,自尧陶唐氏,至秦为刘氏, 而其姓有六。妫氏一族,自舜别为姚氏,至齐王建之子,别为王氏,而其姓有四,若是则姓多而讹其族。杜 氏一姓,自枝伯之后为杜城杜氏,王赫子威之后为 濮阳杜氏,一姓而五望。张氏一族,自常山王耳之后 为河间张氏,至唐相亮为郑州张氏,一姓而十望,若 是则望多而讹其姓。清河崔氏一望而三房,博陵崔 氏一望而四房,赵郡李氏一望而六房,陇西李氏一 望而四房,若是则房多而讹其望。甚者,外国之部而 冒中国之族,臣下之卑而同天子之姓,尊卑混淆,贵 贱无别,尤君子所不满者。《知远》之刘出于沙陀部人, 能无累于刘累之后?《敬瑭》之石出于西裔部种,能无 累于石碏之后?此外国之僭也。娄敬以汉帝赐氏为 刘,安抱玉以唐帝赐姓为李,此臣下之僭也。呜呼!王 制不明,私意妄改,其弊一至此欤,惜哉!噫孰知我朝 先正,严於氏姓之别乎?希文少依母氏,冒朱姓,已称 朱学究也。既长,知其世家,泣从范氏。呜呼!其视滕公 随外家而姓孙,所见远矣。武襄远祖狄梁公已有诰 身可验也。公以一时遭际,不敢浼梁公之后。呜呼!其 视郭崇韬哭子仪之墓,所得多矣。若夫“司马”之呼,耸 闻大辽;“小范”之称,惊动西夏,则知姓氏以人物而荣。 子厚无行,有玷郇公,京,卞憸人,借名端明,则知姓氏 以人物而辱。或荣或辱,皆由人物,彼区区改姓冒姓 何益哉?

    《姓氏异同辨》
    章俊卿

    按《左氏》之书,子长之《史记》,其载诸国姓氏与夫世裔, 皆有可疑者。春秋之时,诸侯之国凡一百十五,“可以 知其姓与爵者四十有六,晋、楚之类是也;可以知其 姓而不可以知其爵者一十有八,焦、阳之类是也;可 以知其爵而不可以知其姓者一十有七,沈、尹之类 是也;其爵、其姓皆不可得而知者三十有三,鲜虞、陆” 浑之类是也。不知其姓,不可得而见之矣;而知其姓 者又不可究信。如以赵为羊姓,而子长又以为姬姓; 以祁姓曹国为重黎之后,又以为吴国之后,此其言 异同,固不足论。至于姜氏为伯夷之后,又以为四岳 之后,是其言自相异同矣。舜之咨四岳,“有能典朕三 礼”,佥曰伯夷。若以四岳为伯夷,则是自荐其才也。岂 其然乎?此《左氏》之言姓氏,所以为可疑也。子长之《史 记》,始于黄帝,迄于汉武。天子世次见于《帝纪》,诸侯世 次见于《世家》。夏之后则为杞,商之后则为宋,以其《世 家》、本纪并而考之,则其苗裔历历皆可考。至于滕、薛、 邾、郳之属,虽其事见于《春秋》,而其世次之不传者,又 不可尽信。尧乃舜之“从高祖,而舜乃妻其女,鲧乃舜 五世从叔,公与舜同为尧臣,汤与王季同世也。汤下 传十六世而为纣,王季传一世而为文王,二世而为 武王,则是文王以十五世祖而臣事十五世孙纣,武 王以十四世祖而伐十四世孙纣而代之,必不然矣。 此子长之论,世裔所以为可疑也。大抵去古既远,抱 舛承”讹,无所取正。左氏犹然,况子长乎?子长犹然,况 班固以下乎?《左氏》以嬴氏为伯翳之后,班固又以为 伯益之后,韦昭遂以为伯益即伯翳也。孔颖达复以 伯益为皋陶之子。愚尝按《史记》之文,皋陶之后封蓼 六;伯翳之后封秦垂;伯益之后不知所封。是则伯益、 伯翳、皋陶各为一族,翳与益不得为一人,而益不得 为《皋陶子》矣。

    汉兴,本于亭长,而以为出于唐尧。曹魏之兴,肇于宦 官,而以为出于曹叔振铎。唐之祖起于陇西、狄道,而 以为出于老子、皋陶。此何异郭崇韬而拜郭子仪之 墓,其不贻笑于君子者几希矣。传皋陶为士,未闻其 为大理,而以“理”为李,甚不经矣。刘子元以汉为陆终, 苗裔因以驳汉之非,而高堂隆又以魏为舜之后,其 缪尢甚。舜为妫氏,其苗曰田,安有魏氏耶?有异姓而 反同者,何与韩是也。成王母弟唐叔虞之后,封于韩。 韩既失国,子孙离析。江淮之音,以韩为何,遂从其音 以为何氏,此退之所以为韩与何同姓而近也。至于 以娄为刘,是高祖一时之言,无所经见。娄者,姒姓之 后,安可与刘为一耶?此则高祖之失也。有同姓而反 异者,则以其姓虽一,而所祖不同。以“杜”为氏者,有出 于襄阳,有出于京兆。以王为氏者,有出于太原,有出 于河东,岂可以共谱哉?而李义甫不得预于李崇德 之谱,乃傅致其罪;杜正伦不得齿于城南诸杜,乃凿 杜固渠者,则天下之罪人也。

    《总论姓氏》
    前人

    《周礼》小史:“奠系世,辨昭穆。”《左传》众仲曰:“天子建德,因 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谥为氏,因以为 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礼书》曰:“姓非天子 不可以赐,而氏非诸侯不可以命。”姓所以系百世之 正统,氏所以别子孙之旁出,族则以氏之所聚而已。 然氏谓之姓,故《大传》言“系之以姓”,又言“庶姓别于上”, 则氏与姓一也。氏又谓之族,故羽父为无骇请族,隐 公命以为展氏,则氏族一也。盖别姓则为氏,氏则有 族,族无不同氏,氏有不同族,故八元、八凯出于高阳 氏、高辛氏,而谓之十六族,是氏有不同族也。商之条氏、徐氏之类谓之六族,陶氏、施氏之类谓之七族,宋 之摰氏谓之戴族,向氏谓之威族,是族无不同氏也。 有因德而赐姓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赐姓曰姜氏,曰 吕氏。有因土而赐姓,陈,舜之后。妫之受姓也,本因舜 之居于妫汭,赐姓曰妫。有因官而姓者,仓氏、库氏,司 空、司马。有因邑而姓者,诸氏因于宋子召,食采于诸, 而子孙承之,易子为诸。有因字之省文而易姓者,于 氏出自姬姓之邘,去邑而为于。乔氏出自姬姓之桥, 去木而为乔。有声音之相近而易姓者,辛本莘也,辛、 莘相近,遂为辛氏。郭本虢也,郭虢相近,虢遂为郭。有 因见于丙殿而易姓者,丙本李也,李陵之裔,自匈奴 归魏,见于丙殿,故赐姓焉。有因文在手而易姓者。武 氏出自周平王之少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武,遂以 为氏。有因语音之讹而易姓者,宇文出自神农之后, 以其有尝草之功,自号为俟汾氏,其后讹而为宇文 氏。有逃自窦出而易姓者,窦氏本姒姓也,有仍逃出 自窦,故少康氏为窦,王氏之姓不一。王氏出自姬姓, 周灵王太子晋之后,时人号曰王家,故曰王氏,太原 王、琅邪王其后也。又有出自毕公高之后,魏信陵君 子孙,时人以其故王族,号曰“王家”,故为王氏。裴氏之 姓不一,裴出风姓,非子之支孙,封𨛬乡,故为𨛬氏。至 后世去邑从衣为裴,此一裴也。晋平公封颛帝之后 于裴中,号“裴君”,此一裴也。此不可不辨。

    《论不赐姓》
    前人

    汉高祖尝赐娄敬诸项皆以刘氏,亦可谓知天子之 职矣。然而知其职而未知其义,故材陋少文,不如元 魏孝文之长于议论也。魏孝文赐“乔”氏则取其高远, 改源氏则取其同源。后世帝者,徒具英主所为意,其 驾驭豪杰,或出于此。于是跋扈之臣与蛮酋贼渠,例 皆赐以国姓,谓之固结其心,而不知取笑贻辱,无以 “示天下威重。”夫姓者,出于天,授于祖宗。先圣以神明 之德,奄有天下,以为神明万物之主。而嗣君乃屈帝 尊,以下同于三者之贱,此当时公卿大臣不学之过 也。古之赐姓受氏不然。天子之子,常为显诸侯;诸侯 之子,常为名卿士大夫。至起于疏逖者,又一时贤能 才智之士,其言行卓卓,皆可称道。求之于《诗》,则齐之 姜,知其前有四岳,而后有太公;宋之子,知其前有成 汤,后有微子;孟庸、孟弋,知为卫之世族;南方之原,知 为陈之名家。求之《春秋》,则施、臧、季、孟之氏于字,戴、武、 穆、宣之氏于谥,中行、司马之氏于官,郈、御、秦、费之氏 于邑,皆可以概见。则三代之典礼与后世沿袭之误, 较然甚明。而魏、汉以来,赐姓附属籍者,不如不赐之 为愈也。

    《论唐太宗撰氏族志》
    唐·仲友

    古者重氏姓,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以天揖,时揖、 士揖,为之礼奠。系世,辨昭穆,史氏掌之,岂容少有混 淆?自秦罢侯封,而命氏别族之礼废;自魏有中原,而 中外之姓杂然无辨。唐承南北之弊,氏族之书,安得 不作?又出英断,以定高下。不幸遭许、李掖艳后,以焚 信书,止见自为勋格,而又纳币逾制,禁昏成敝,使太 宗之美意不得一传,可胜叹哉!

    《论唐氏族志》
    林之奇

    善恶贵贱之在天下,犹白黑之不相掩,初不可以一 时之私见而决之也。班孟坚作《古今人物表》,上由羲 皇至于西汉,凡善恶之目,别为九等而锱铢之,遂使 后世之议纷然而起。此无他,善恶之在天下,自有公 论,而非一时私见所得而决之故也。太宗之论,可谓 一当世之失,以合夫天下之公论矣。然犹以一时品 秩之高下,而为后世门户之贵贱,则太宗所见,犹未 免于“徇流俗之情也。孰若付之公论,使贵者自贵,贱 者自贱乎?”

    《宋赐李继捧姓名为赵保忠发明》

    尹起莘

    古人于族类最明,宗法最谨,故郭崇韬拜郭子仪冢, 妄认宗裔,君子讥之。历考三代以降,赐姓者绝无。自 汉高西都关中,以娄敬为郎中,赐姓刘氏,嗣是因袭 之弊,久不能改。於乎!尊宠臣下,怀绥远人,在乎丰其 廪禄,厚其恩信,如斯而已矣,赐其姓名,奚足齿哉!太 宗因继迁之叛,命继捧复镇夏州,固已失策,况赐以 姓名,尤为可耻。厥后继迁请降,亦赐姓名,则帝待李 氏兄弟可谓至极,宜乎赤心以报帝也。未几,相继叛 亡,卒为边患,太宗亦无如之何。然则以天子至贵之 姓,而下赐叛逆之人,宁不有愧于心乎?及其跋扈不 服,始命削其姓名,噫亦晚矣。后之君子,合前后所书 观之,始足以知书法之深意云。

    《宋赐李继捧姓名为赵保忠广义》
    前人

    赐姓之义,虽本于唐、虞封建之说,然为人臣者能以 忠义自许,虽异姓垂名可也。不然,虽父子兄弟反有 操戈之毒,乌有赐其姓之同于己,而即能使其忠于 己哉?太宗赐继捧之姓曰“赵”者,欲其为一家之人也; 赐其名曰“保忠”者,欲其保此忠而始终不渝也。明年冬十月,保忠降于契丹,则其忠果可保乎?其家果可 一乎?《书》之所以著其失也。

    《营卫志部族序》
    辽史

    “部落曰部,氏族曰族。”契丹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处。 有族而部者,五院、六院之类是也。有部而族者,奚王、 室韦之类是也。有部而不族者,特里、特勉、稍瓦、葛木 之类是也。有族而不部者,遥辇、九帐、皇族、三父房是 也。奇首八部,为高丽、蠕蠕所侵,仅以万口附于元魏, 生聚未几,北齐见侵,掠男女十万馀口。继为突厥所 逼,寄处高丽,不过万家,部落离散,非复古八部矣。别 部有臣附突厥者,内附于隋者,依《纥臣》水而居,部落 渐众,分为十部,有地辽西五百馀里。唐世大贺氏仍 为八部,而松漠、元州别出,亦十部也。遥辇氏承万荣 可突于散败之馀,更为八部,然遥辇、迭剌别出,又十 部也。阻午可汗析为二十部,契丹始大。至于辽太祖, 析九帐三房之族,更列二十部。圣宗之世,分置十有 六,增置十有八,并旧为五十四部。内有拔里、乙室、己 国舅族,外有附庸十部,盛矣。其氏族可知者,略具《皇 族、外戚二表》。馀五院、六院,乙室部,止见益古、撒里本。 捏剌;乌古部,止见撒里卜涅勒。突吕不突举部,止见 塔古里、航斡,皆兄弟也。奚王府部时,瑟哲里,则臣主 也。品部有挐,女楮特部有洼,其馀世系名字,皆漫无 所考矣。《旧志》曰:“契丹之初,草居野次,靡有定所。至涅 里始制部族,各有分地。太祖之兴,以迭剌部强炽,析 为五院、六院。奚六部以下,多因俘降而置。胜兵甲者, 即著军籍,分隶诸路详稳、统军、招讨司。番居内地者, 岁时”田牧平莽间。边防纠户,生生之资,仰给畜牧,绩 毛饮潼以为衣食。各安旧风,狃习劳事,不见纷华异 物而迁。故家给人足,戎备整完。卒之虎视四方,强朝 弱附,东逾蟠木,西越流沙,莫不率服部族实为之爪 牙云。

    《完颜仲元等传赞》
    金·史

    古者,天子胙土命氏,汉以来乃有赐姓,宣宗假以赏 一时之功,郭仲元、郭阿邻皆赐国姓,女奚烈资禄、乌 古论长寿皆封疆之臣而赐以他姓。贞祐以后,赐姓 有格。夫以名使人用之贵则贵,用之贱则贱,使人计 功而得国姓,则以其贵者反贱矣。完颜霆、完颜佐皆 赐国姓者,并附于此。

    《论唐氏族志》
    元·弋直

    愚按:人之贤否不同,善恶万状,初不可以家世而求 之也。以尧、舜为父而有朱均;以瞽鲧为父而有舜、禹; 伊尹自耕稼而佐成汤,傅说自版筑而相武丁,太公 自渔钓而为周太师,此岂以家世而求之邪?况自魏 有中原,中外之姓杂然无辨,赫连托始于夏后,拓跋 推本于轩辕,李氏以元元为祖,崇韬认汾阳为宗,书 史失传,谱牒无据。至若唐之崔、卢、李、郑,矜其门地,贩 鬻婚姻,无所不至。太宗深疾斯弊,思欲革而正之,是 矣。然犹以一时品级之高下,而为后世门户之贵贱, 则滋惑也。姑以当时言之,当时名臣,无过房、杜,厥后 遗爱,与公主为非。杜、荷与承乾造逆,将以其父祖之 贤德而取之乎?抑以其子孙之叛逆而黜之乎?然此 犹在易世之后也。若侯君集与《凌烟》之图而身为叛 逆,许敬宗与登瀛之选而心极奸邪,又将何以处之 乎?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奈何欲定以一时之私见 哉?宜其纷纷而卒无补于事也。

    《同姓名辨》
    明·王圻

    《路史》曰:耳目之所接,有不得而尽。世知孔子之谥文 宣王,而不知齐之竟陵王子良与隋之长孙雅亦曰 文宣王。汉两龚遂俱为郡太守,两京房俱明易灾异, 然则千岁之久,万里之远,其不约而同者,讵可既耶? 昔尝闻有唐尧虞舜矣,及摭《梁史》,则又有所谓虞舜 者,官太常丞,尝荐明堂之议,而汉更有唐尧为临武 长尧舜,而可名哉?予述《路史》,既白祝融氏、共工氏、帝 魁氏、青阳氏、高阳氏、浑敦氏与夏后启、商汤有巢氏、 豕韦氏之不同,而怅或人之无识也。夫经史之间,氏 名同者众矣,如刘弘、王褒俱有十一,张良有九,而张 敞、王吉皆有八。然则记录之下,可胜感哉!且士丐,士 鞅之父也,而乃相鞅;寿梦,句吴之君也,而乃臣越。书 裁四代,亦既载两伯夷,而《论语》一书,乃有两南宫,适 世莫察尔。夫公孙龙为孔门高弟,而颜回为晋代羌 帅,时异事殊,正得不满。有如王羲之之仕苻健,张华 之佐慕容德,韩信降敌,曾参杀人,亦既并时,得不为 投杼耶?昔萧绎、陆善终俱著《同姓名录》,然特不能包 刺,即以后世固不胜穷,而在古犹不少,请诵其涉史 篇者,著《左方》。按古有庸成氏,而黄帝之臣亦曰庸成。 伏羲曰苍牙,而天之雷吏亦曰苍牙。羲臣曰巫咸,而 未乂商家;帝臣曰朱宣,而为唐剌濮。以至离娄事黄 帝,则论彼商臣;张若事黄帝,则指夫秦士;赵隐仕商 国而亟举魏贤;冯夷友费昌而竟谈河伯,睹叔均而 思稷子。山海经商均曰叔均见《习朋》而疑“齐臣。”黄帝臣曰习朋赞“《风后》 为《轩师》。”禹时亦有风后疑“伍胥为楚族。”黄帝臣有伍胥谓赤松为“炎帝诸侯。”王初平亦号赤松而以季连为“《柳惠》等伍。”陆终之子曰季连又 季克子亦名仲衍为孟戏之弟。纣兄亦曰仲衍而孔甲为“孔子之 孙。”黄帝史官曰孔甲而孔子八世孙鲋亦名皆有错于见闻者也。复若帝 喾之臣,有穷之君俱曰羿,而俱以射名;少昊之子,鲁 国之士皆曰“般”,而皆因巧著。凡此族者,悉皆能纪。且 以虞仲之孙实曰虞仲,蔡昭侯申实蔡文侯申曾孙 之子也。是叵训者,汉赵王曰“如意”矣,而广宗又名之; 唐义成曰“琮矣”,而奉天又名之;郁林曰“恪矣”,而建王 又名之。此何为耶?三代之臣,悉遵谱系,下世乃有即 姓而袭先代之名者,乌知其非祖耶?以晋王氏一《谱》 而有两浑。一昶子一戎父《两恺》。一字茂仁一字君夫两绥。一愉子一戎子两乂。 一绪父一衍父《两澄》。一济弟一衍弟两《处仲》。一敦字一湛字《两安》期焉。一湛子一 含子岂惟他族慕用而无识哉。嗟夫!有人焉,自姓“孔”而 字仲尼,则固不可为仲尼矣。然则君子又奚必袭迹 以贻识者之讥哉。篇中不满包刺等字疑误

    《古今万姓统谱序》
    王世贞

    先王因生而赠姓,胙土命氏。然则姓也者其统乎?氏 也者贵而始为别乎?乃杨用修之《释书》,则引黄东发 论,以为“五帝之世,民无姓,贵而为官者始有姓,百姓 之平章,所以别于𥟖民之于变也。而说者又谓姓从 生、从女,姓者,女之适而别者也,故曰姚、曰妫、曰姒、曰 姬、曰嬴、曰”曰“姞,其左皆女也。”自命氏之说行,而周 之王族与诸侯之公族、卿大夫之别子,往往自为姓。 而隋、唐以先贤智者亦往往轻用其见而叛其源。有 义而改者,有音而改者,有字而改者,有合音与字而 改者,有慕古而改者,有虞难而改者,有因一事而改 者。夫其率然而为改也,即再易世,非搢绅先生何知 源其人之相戕贼也,相为禽乱也,亦孰从而遏之甚 矣!今之析於姓也,别姓为婚,别源为宗,别祖为族。夫 刘之望最伙,为二十五;王次之,为二十一;张又次之, 为二十四;李又次之,为十一。然而不以异望而婚也。 其不相婚,固也;然而彭城不谱弘农,琅琊不谱太原, 清河不谱南阳,赵郡不谱陇西,各以其望而宗也。宗 也而小,远非谱通,其始不族也。族则近而别,婚则远 而严,甚矣。今之析於姓也,虽先王何加焉。盖自唐宋 而来,其谱姓毋虑数十家,而吴兴凌大夫始合而为 一,其源别郡望,条著胪列,而诸能以姓显者咸附焉。 凌大夫之言曰:“我非以眩靡也,将使夫探源者,油然 而毋胥戕贼也,介然而毋致为禽”乱也,于世道将小 补哉。虽然,执是以稽古今之能显者,谓之姓史可也。 凌大夫名迪知,壮而解郡绂归著书成一家言。兹亦 其卓然者。

    《万姓统谱自序》
    凌迪知

    余读《眉山苏氏族谱引》,感而辑《姓谱》云。引之言曰:“凡 人情见乎亲,亲见乎服,至无服而遂涂人焉,其初兄 弟也,一人分焉者也。”又曰:一人分而至涂人势,吾无 如之何也。先其势而图之,使无忽忘焉可也。夫即其 言而绎之,将以联苏氏一家之心也。然握其机以联 之者,庸他术乎?仅惟《族谱》之一书,故苏氏自谓:观吾 “《谱》者,油然而生孝弟之心焉。”夫天下,家积也,谱可联 家矣,则联天下为一家者,盍以天下之姓谱之?夫自 开辟来,遐哉邈乎,生齿繁育,总总林林,受姓而载简 册者,不啻百焉千焉,而殆万也。夫岂生于空桑乎?又 岂各为门户乎?上古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民熙熙相 忘于世,如鱼相忘于江湖,岂岐人己而二之?逮德下 衰,淳散朴离,日以鸱鸢蜗角所争者而奔走焉。至分 胡越于一膜之外,诉其所自,岂不以面目本来判焉, 若风马牛不相及乎?而岂知万干一本,万泒一源也。 考之《世谱》,曰:“五帝三王无非出于黄帝之后。黄帝二 十五子而得姓者十四。德同者姓同,德异者姓异。”则 知凡有生者,皆一人之身所分也。分而以嗣以续,愈 远愈繁,由一人而百姓、而千姓而万姓,虽棼焉杂焉, 散漫而不可统括,实一本一源之枝泒耳。而相倾相 轧、胥虐胥戕,施之胡越,且不可矧于一膜之外耶?知 此,则联天下为一家反掌耳。故观吾之“姓谱”者,孝弟 之心或亦可以油然而生矣。此余辑《谱》意也。噫!天地 大父母也。凡物皆受于天地而始为象焉,则凡物且 皆吾与,必咸若之,而后可以周流贯彻,况同此形性 者耶?而况同此受姓者耶?古之君子,有不敢自附于 远祖之显者,昧也;有必欲自附而涕泣者,隘也;其于 大本大源何如?谱成次一百五十卷,条列载之凡例, 兹不复赘,识者慎毋曰:“有是哉,子之迂而”哂也。

    《氏族博考叙》
    吴京

    庄周曰: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夫圣人固不欲哓 哓于天下,或有不得已者焉,岂哫訾呫嗫,终无事于 辅颊舌也哉?顾于六合之外不论,何也?天下未有无 因而强说者,圣如尼父,顾难于开创哉?使当是时,《六 经》之梗概不遗于先王,则安所赖藉以立删定修赞 之功也?故尼父仅以述自居,虽若㧑谦,夫亦道其实 而已。至于六合之外,奚凭奚据?圣人纵有悬河之雄 辨,而可以强覆载所不及之处,而容其喙乎?噫!古今氏族,岂易言哉?炎黄以前,遐哉邈乎!即六合外也,自 炎以姜,黄以姬,而子姓始分。降及三代,则以谥、以官、 以邑国、以王父字,斯谓之氏,谓之族。嗣是而秦、汉、魏、 晋,下齿日庶,姓日繁,而载之方册者更仆未易数也。 余未暇以秉笔者而枚举之,思秦火未尽燔,孔壁,无 禁而出之,则《方册》所载,概皆有因,而非不根之论也。 凌大夫稚哲甫早年解组,沈酣典籍,自六经诸子、天 文、地志、稗官、小说,靡不咀嚼而钩致之。已辑《姓谱》卷 一百有五十而梓行矣。复考《方册》所载之说,汇为一 编而折衷之,题曰《氏族博考》授余。余读之,作而叹曰: “博哉,良工苦心乎!读是书而知其益无方矣。如吴、鲁 之姓同姬,徐秦之姓同嬴,愿室家者不得偕伉俪,则 由是以明婚姻之礼矣。如始以一姓为三派,终以三 派各一姓,笃亲亲之谊者循等杀,则由是以昭疏戚 之分矣。如唐、虞、夏、商之姓由帝王,巫、卜、陶丘之姓由 术业”,论高卑者,诉源流而轩轾之,则由是以彰贵贱 之势矣。他如四声之韵,五音之属,华夏之别,支庶之 分,公私之义,一开卷而靡不昭揭焉。纷然杂出于方 册者,固各有因。大夫博考而汇之,又因乎其因也,非 强论夫六合之外也。读是书而知其益无方矣,奚愧 于尼父之述哉!大夫居家好闲,有“《羔羊》《素丝之风,读 书也专,述古也多,此其述之大者云。

    《奇姓通序》
    周延儒

    汉颍川太守聊氏有《万姓谱》。嘉祐中雁门邵思撰《千 姓编》。至国朝成都杨用修始著《希姓分韵类音》《拔奇 撮异》,好事者往往矜之帐中。顷澄江夏茂卿乃有《奇 姓,通》为卷,凡十有四。其以韵别者,亦似彷成都,然广 至十卷,而复姓另列者更四卷。溯少典、伊耆,迄于当 代祖,经史传记,浸及百家志。其人则举其言与其事 之可述而可喜者,为之选义,以错绮摘简而取妍,该 而严赡而有则,不减《左》《丘》《公》《谷》诸编。读之者得异姓, 因得异人,且得异书。懿哉,洵《姓苑》之搜神,氏林之博 物也。盖吾闻之,古者天子赐姓命氏,诸侯命族,良称 巨典。“黄帝之子二十五人,而得姓者止十有三,姬者 二:酉、祁、己、滕、箴、任、荀、釐、姞嬛、依者十”一,其馀皆德薄 不足录。至如伊祁后有刘、范,姚后有虞、陈、夏姒;商子、 周姬,而后有扈男、斟、寻、褒、费、杞、缯、辛、宜来、宋、沈、阎、韩、 应,其类纷错,不可殚纪。盖渐衍则渐分,如岷山有江, 嶓冢有漾,派别支殊,而派之中复有派,支之外复有 支矣。《夏书》曰:“锡土姓。”言乎权在上禀一尊也。有锡即 有析,析斯众,众斯异。载观古今,或为膴宗望裔,或为 畸客单门,或以生里食采之各因,或以避讳徙迁之 多故,甚而“碎戟”之争,带钤之诮,又甚而。学。䎰侴 䚋卣敻之属,俗音方语,无从考据。今得茂卿此编,可 以类族辨物为奇,姓董狐矣。茂卿素心渊学,负奇才, 多握铅椠,识奇字,所著述甚富,兹帙其一斑云。

    《奇姓通序》
    王命新

    “古无姓,赐始有姓。”唐之称百,犹寥寥也。代而降,宗系 渐繁,祖祢乏相禅也,本支之相蒙也,无无姓者矣。然 国有牒,家有世,德有济美,而望姓重焉。秦汉而下,或 亲而收之,或乱而更之,或养而冒之,则姓其姓,不姓 其姓,又奚辨与?窃谓人之有姓,犹物之命名,族以辨 异,望以辨族云耳。夫无姓则姓重,人有姓则望姓重, 无无姓则姓轻,不姓其姓则望姓亦轻,盖亦势使然 也。郑樵之志吾王氏旧派有三,自元魏之后溢而七 矣,将安所取衷哉?或者欲谱之为据也,奈为郭黄门 者多,为狄将军者少,庸知其非妄乎?且姓亦何望之 有?君子小人,泽斩五世,祖功宗德,抑何有于不可知 之人?而宗庙畎亩,固逓相为化者也,姓亦何望之有? 吾读《奇姓通》感焉。纂是书为江阴夏茂卿氏,茂卿博 奥,甚似子云,而修行过之。昔佐毗陵,数式其庐。今游 白下,拈是编示余,且曰:用修、元美,皆尝染指于此,未 有成帙。吾取经传所通见者,计若干卷。夫姓之奇者, 尚繁如是,而况其常焉者乎?余应之曰:“邹有孙姓者, 欲冒子张之裔,乃刻”伪碑瘗村傍间,岁潦甚,地陷,碑 出,诧曰:“吾祖去颛为孙,殆子张氏之裔也。”因白于上, 人皆笑之。是贤者能以其姓姓他人之子孙矣。曲阜 有臧氏,亦大族,仓之裔也。其后耻之,更而为孟,遂登 第,仕至九列。是不贤者不能以其姓姓己之子孙矣。 君之通奇姓也,示姓之不可以望求也。乃新并不欲 以姓求之。

    《奇姓通序》
    张玮

    古有指水为姓,指树为姓者。然则今之氏族,皆犹之 水也树也,适然相遭,无容心者也。大地冥冥沦沦,人 生而口鼻相亚,袒裸自便已耳,忽何缘而题为某氏, 人亦何缘而群然某某氏之?亦奇之至矣。今取一二 不习见之字,诧於姓曰“奇。”假使古之命氏尽若此,则 今之凡姓,不覆为奇乎?水以子陵得姓,曰“严滩”;华以 望帝,得姓曰杜鹃。然则水与树且姓人之姓矣,亦何 凡与奇之有?虽然,见星宿海者常沟渎,见琪树者常 松杉。人奇其所不习,又曷怪焉。茂卿先生秽视人世一切,胸中别有烟云夭袅,洞壑窈窕,惟仙灵梵释,得 时往还。以其暇搜奇事奇人,传以姓之不习见者,名 曰《奇姓通》。是亦水之星宿海,而木之琪树也。夫人具 瑰特之行,则人奇姓;收伟矞之人,则姓亦奇。虽谓姓 无奇,得茂卿先生点缀而奇也亦可。

    《奇姓通序》
    夏树芳

    昔者圣王因生而赐姓,“类族辨物,以厚亲亲,以崇恩 爱,以远禽兽,以别婚姻,岂不洋洋乎大哉!而曷言乎 其奇也?”奇则言乎人之所不经见者也。古之论姓者, 以官、以国,以谥,次则以王父之名与字,凡在通姓,可 略而言。至有以“方言”为氏,以战功为氏,以罪人为氏, 以避难避嫌为“氏”,以一事一时有所征触而为氏,而 姓始,俶诡变幻,闪矞支离,不可究诘矣,而非今伊始 也。天老地典,姓始锡于轩皇;虎旗虫达,姓复雄于汉 代。鲁侯以袭谥赐哀,穆王以悼姬锡痛;《周官》以觞政 命酒,江都以传茗称茶,京房推律而知,竟陵揲蓍而 得一。何怪欤不宁?惟是田千秋乘小车出入省中,少 子遂以车为氏。中行穆子相晋侯,偶投壶而生子,遂 以投壶氏。赵成公谓冬日可爱,遂以冬日氏。微子之 行遁而入周也,白马邅如,遂名白马氏。甚至三饭缭 适蔡,而有三饭氏,又何其惝恍不经之甚欤?不有谱 牒,以昭太初,又何本支之足按,昭穆之足循也?余观 杨用修《希姓》一书,少所见,多所怪,以为得未曾有。而 上自黄、虞,下迄昭代,尚复寥寥。暇日考之,如探星汉 之躔纪,如溯河源而决其流,愈往而愈不可穷,遂汇 一编,列若干卷。宁讵以姓标奇,夸多斗捷,即其人忠 孝节义,道德文章,感诸行事,或鸿茂勋庸,名高钑镂, 或瑾瑜芳洁,迹抗烟萝,一一搜之,以扬风烈,示劝也。 多则连篇累牍,百千万言而不休;少则书地书人,仅 留只字,示核也。他若部落旃裘、奇姓繁伙,以正朔之 外,不敢篡入。至有奉化归义,为王家臣子,亦所亟收, 示大一统也。好古者观之,不惟可以绚眉睫、资耳谈; 一经一纬、人纪人纲,亦庶几有关于名教矣。嗟乎!姓 亦何常,族由人迈,昔为侯王、今为氓隶;昔也传龟、今 也析薪:可为击节而三叹矣!《语》有之曰:“厥初生民,时 维姜嫄,贵所生也。”又曰:“敬修可愿,无忝尔生。”贵自振 也。是故张禄窜名,范叔蜚声于六国;运期易姓,梁鸿 纪氏于千秋。丈夫有以自振,姓落人寰,恶容湮灭弗 耀哉!而又何奇姓之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