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象汇编 岁功典 第一百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历象汇编 第一百七卷
历象汇编 岁功典 第一百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

     第一百七卷目录

     晨昏昼夜部汇考

      易经随卦 系辞 杂卦传

      书经尧典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章

      礼记月令 玉藻 祭义

      周礼秋官

      尔雅释诂 释言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 金匮真言论篇

      史记历书 天官书

      汉书天文志

      淮南子天文训

      后汉书律历志

      释名释天

      晋书天文志

      漏刻经昼夜百刻 昼夜加减太平钱法

      隋书律历志 天文志

      望气经占候

      五代史司天考

      宋史律历志

      皇极经世星辰 变物形体 阳数阴数

      元史历志

     晨昏昼夜部总论

      荆川稗编通考论昼夜刻数

     晨昏昼夜部艺文一

      夜气箴         宋真德秀

     晨昏昼夜部艺文二

      齐风鸡鸣三章

      东方未明三章

      小雅庭燎三章

      夜度娘          晋古辞

      杂诗            傅元

      长夜谣          夏侯湛

      夜听捣衣          曹毗

      杂诗            陶潜

      秋夜          宋孝武帝

      夜听妓           同前

      晚出西射堂        谢灵运

      夜宿石门          前人

      夜发石关亭         前人

      拟阮公夜中不能寐      鲍照

      秋夜二首        前人

      和王护军秋夕        前人

      寒晚敬和何征君点     齐王融

      萧咨议西上夜集       前人

      奉和秋夜长         前人

      同羇夜集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前人

      京路夜发          前人

      落日怅望          前人

      离夜            前人

      旦发青林         孔稚圭

      夜夜曲二首     梁简文帝

      咏内人昼眠         同前

      纳凉            同前

      晚景纳凉          同前

      秋晚            同前

      元圃寒夕          同前

      晚景出行          同前

      美人晨妆          同前

      秋夜            同前

      晚日后堂          同前

      冬晓            同前

      晓思            同前

      夜游北园          同前

      咏晚闺           同前

      夜遣内人还后舟       同前

      早发龙巢          元帝

      夜宿柏斋          同前

      秋夜            同前

      夜夜曲           沈约

      早发定山          前人

      秋晨羁怨望海思归      前人

      夕行闻夜鹤         前人

      晨征听晓鸿         前人

      旦发渔浦潭         丘迟

      夜发密岩口         前人

      夜愁示诸宾        王僧孺

      起夜来           柳恽

      奉和春夜应令       庾肩吾  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    何逊

      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     前人

      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

                    前人

      秋夕仰赠从兄寘南      前人

      野夕答孙郎擢        前人

      晓发            前人

      秋夜二首        王筠

      望夕霁           前人

      向晓闺情          前人

      夜听雁          萧子范

      落日郡西斋望海山     萧子云

      晚景游泛怀友        萧钧

      夜听妓赋得乌夜啼     刘孝绰

      夕逗繁昌浦         前人

      夜不得眠          前人

      秋夜咏吟          前人

      和兄孝绰夜不得眠     刘孝先

      寒夜怨          陶弘景

      遥夜吟           宗夬

      昧旦出新亭渚        徐勉

      寻沈剡夕至嵊亭    虞骞

      月夜闺中          邓铿

      晚宴文思殿        陈后主

      和衡阳王秋夜       张正见

      从军五更转五首    伏知道

      五洲夜发          阴铿

      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   北齐邢邵

      日晚弹琴         马元熙

      行途赋得四更应诏    北周庾信

      早渡淮          隋炀帝

      月夜观星          同前

      冬夜            同前

      夜作巫山         崔仲方

      汴水早发应令       虞世基

      奉和月夜观星        萧琮

      奉和月夜观星        袁庆

      奉和月夜观星       诸葛颖

      夜宿荒村         孔德绍

      宿郊外晓作         王衡

    岁功典第一百七卷

    晨昏昼夜部汇考

    《易经》

    随卦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程传“君子昼则自强不息”,及向昏晦,则入居于内,宴息以安其身,起居随时,适其宜也。

    系辞

    “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本义既变而刚,则昼而阳矣;既化而柔,则夜而阴矣。大全节斋蔡氏曰:刚昼阳也,柔夜阴也。故刚用事,则昼之象可见,柔用事,则夜之象可见。

    杂卦传

    《晋》,昼也。《明夷》,诛也。

    大全白云郭氏曰:“《晋》与《明夷》,朝暮象也。”

    《书经》

    尧典

    日中星鸟:

    蔡传日中者,春分之刻,于夏永冬短为适中也。昼夜皆五十刻,举昼以见夜,故曰“日星鸟。”南方朱鸟七宿,唐一行推以鹑火为春分昏之中星也。

    日永星火。

    蔡传永,长也。日永昼六十刻也。星火,东方苍龙七宿。火,谓大火,夏至昏之中星也。

    宵中星虚:

    蔡传宵,夜也。宵中者,秋分夜之刻,于夏冬为适中也。昼夜亦各五十刻,举夜以见日,故曰宵星。虚,北方元武七宿之虚星,秋分昏之中星也。

    日短星昴。

    蔡传日短,昼四十刻也。“星昴”,西方白虎七宿之昴宿,冬至昏之中星也。

    《诗经》

    郑风女曰鸡鸣章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朱注昧晦,旦明也。昧旦,天欲;旦;昧、晦,未辨之际也。明星,启明之星,先日而出者也。大全东莱吕氏曰:《列子

    云:“将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际。”

    《礼记》

    月令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

    陈注昏时参星在南方之中,旦则尾星在南方之中。

    疏曰:“《月令》昏明中星” ,皆大略而言,不与历同,但

    一月之内有中者,即得载之二十八宿。星体有广狭,相去有远近,或“月节、月中之日,昏明之时,前星巳过于午,后星未至正南。” 又星有明暗,见有早晚,所以昏明之星,不可正依历法,但举大略耳。

    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

    陈注疏曰:“馀月昏旦中星,皆举二十八宿。此云弧与建星者,以弧星近井,建星近斗,井、斗度多,星体广,不可的指,故举弧、建以定昏旦之中。”

    是月也,日夜分。

    陈注昼夜各五十刻。大全方氏曰:“日,阳也;夜,阴也。故阳长而阴消,则日长夜短,阴长而阳消,则夜长日短,皆非阴阳之中也。夫阳生于子,终于午,至卯而中分;阴生于午,终于子,至酉而中分。故春为阳中,而仲月之节为春分;秋为阴中,而仲月之节为秋分。春秋之分则阴阳适中,而日夜无短长之差,故于其月每言日夜分也。”

    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

    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

    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

    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

    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

    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觿》中。

    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

    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

    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辟中,旦轸中。

    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

    玉藻

    《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日中而馂,奏而食。

    陈注《日中而馂》,谓日中所食,乃朝食之馀也。

    祭义

    夏后氏祭其暗。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暗。”

    集说严陵方氏曰:“暗者,日既没而黑。夏后氏尚黑,故祭其暗。阳者,日方中而白,殷人尚白,故祭其阳。朝者,日初出而赤,周人尚赤,故祭以朝及暗焉。言暗则知阳之为明,言阳则知暗之为阴,言朝则知暗之为夕,以朝及暗,则有阴有阳。阴阳杂而成文,又以见其尚文欤?” 清江刘氏曰:“周人祭日以朝及暗,此言周人尚赤。大”事用日出。先日欲出之初,犹逮及暗,则可行祭事矣。稍后则昼,昼则与殷人日中相乱。故季氏祭,仲由为宰,晏朝而退,仲尼谓之知礼也。若曰周人之祭自朝及暮,则孔子无为多仲由,仲由为不知礼。 延平周氏曰:“以朝及暗者,犹言以朝与暗,盖或以朝,或以暗。”

    《周礼》

    秋官

    司寤氏掌夜时。

    订义王昭禹曰:“寤而觉谓之寤,使掌夜时,非觉而不寐者,安能定其漏刻之早晚哉?所以名官谓之司寤氏。” 郑锷曰:“专掌夜时,则所主欲于夜而觉寤以察时之早晚。” 郑康成曰:“若今甲乙至戌亥。”贾氏曰:“甲乙则早时,戌亥则晚时。”

    “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

    订义郑锷曰:“夜虽有时,其分则以星。晚而见星,则为夜;早而星没,则非夜。仰观天星之没,见以分之,不分以月者,月出有早晚,唯星丽乎天,至夜必见故也。” 《易》氏曰:“此谓施于国中者,盖国中有启闭之候,国事有朝夕之礼。以星分夜,则星见为夜,星没为昼,朝夕启闭,于是乎在。”以是诏夜守之士,严夜禁之法。 郑康成曰:“夜士,主夜行徼候者,如今都候之属。”

    《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

    订义郑锷曰:“奸盗常发于莫夜之间,是以尤谨。夜行之禁,或御之使勿行,或禁之使不敢行,皆以防奸盗也。先明谓之晨晨,言时之尚早。中夜谓之宵宵,阴浸而阳生。通夕谓之夜夜,言日之昏而暝。《左传》言‘晨往寝门辟’。是《诗》言‘夜向晨’,则知晨见明也。《诗》曰:‘肃肃宵征,熠耀宵行’。又曰:‘夜如何其?夜未央’。《经》言‘夜呼旦以嘂百’”官,以辨军之夜事,则宵与夜固异矣。晨行则未当行而行,故御而止之。若夫中宵固不可行,夜岂遨游之时?故曰:“禁所以不同。” 王昭禹曰:“日出为旦,晨则昧爽之前,而日未旦之时。”

    刘执中曰:“其晨侵于夜而行者,暮侵于宵而行。”

    者,不可测其奸非也。“夜而遨游” 者,妨众息也,故皆禁也。

    ==
    《尔雅》
    ==
    考证

    释诂

    朝旦、夙、晨、晙,早也。

    《晙》,亦明也。早者,《说文》云:“晨也。从日在甲上。”丁,古文甲字。今即以不晚为早。朝者,《鄘风·蝃𬟽》云:“崇朝其雨。”《毛传》云:“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旦者,《说文》云:“明也。从日在一上一地也。”《陈风东门之枌》云:“糓旦于差。”夙者,《齐风》“东方未明”云“不夙则莫。”晨者,《说文》云:“晨,昧爽也。”东方未明,云“不能晨夜”,晙亦明之早也。

    释言

    《宵》,夜也。

    舍人曰:宵,阳气消也。《诗》云:“肃肃宵征。”《书》曰:“宵中星虚。”

    《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 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 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灵枢经》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夕则人气始衰,夜半人气入藏。是故暮而收敛其气,隔拒其邪,无扰筋骨,无烦劳也;无见雾露,宜清净也。若反此而欲如三时之动作,则形体乃为邪所困薄矣。气者。元府也。三时平旦。日中日西也。

    金匮真言论篇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 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 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鸡鸣至平旦”,阳气始生,应春升之气,故为“阴中之阳。”“平旦至日中”,阳气正隆,应夏长之气,故为“阳中之阳。”“日中至黄昏”,阳气始衰,应秋收之气,故为“阳中之阴。”“合夜至鸡鸣”,阳气在内,应冬藏之气,故为“阴中之阴。”故曰:“一日之中,亦有四时。”人之阴阳出入,一日之中而亦有四时也,故平人之《脉法》而亦应之。

    《史记》

    历书

    《抚十二节》,卒于丑。

    “抚”,犹循也。自“平明寅”至“鸡鸣丑”,凡十二辰。辰尽丑,又至“明朝寅”,便是一日一夜。

    天官书

    “太白出西方,昏而出阴,阴兵强;‘暮食出,小弱;夜半出, 中弱;鸡鸣出,大弱’”,是谓“阴陷于阳。其在东方,乘明而 出阳,阳兵强;鸡鸣出,小弱;夜半出,中弱,昏出,大弱”,是 谓“阳陷于阴。”

    《汉书》

    天文志

    晷影者,所以知日之南北也。日,阳也。阳用事则日进 而北,昼进而长,阳胜,故为温暑。阴用事则日退而南, 昼退而短,阴胜,故为凉寒也。

    《淮南子》

    天文训

    “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 桑,爰始将行,是谓朏明;至于曲阿,是谓旦明;至于曾 泉,是谓早食;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 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鸟次,是谓小还;至于悲 谷,是谓晡时;至于女纪,是谓大还;至于渊虞,是谓高 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 马,是谓“县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 昏。”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行九州七舍,有 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禹以为“朝昼昏夜。”

    《后汉书》

    律历志

    《孔壶》为漏,浮箭为刻,不漏数刻,以考中星,昏明生焉。 金水承阳,先后日下,速则先日,迟而后留,留而后逆, 逆与日违,违而后速,速与日竞,竞又先日,迟速顺逆, 晨夕生焉。

    黄道去极、日景之生,据仪表也。“漏刻之生,以去极远 近差乘节气之差”,如远近而差一刻,以相增损。昏明 之生,以天度乘昼漏,夜漏减,三百而一为定度。以减 天度馀为明;加定度一为昏。其馀四之,如法为少,不 尽,三之,如法为强,馀半法以上以成强,强三为少,少 四为度,其强二为少弱也。又以日度馀为少强,而各 加焉。

    冬至昼漏刻四十五,夜漏刻五十五,昏中星奎六。 旦中星亢:二。少强退一

    《小寒昼漏刻》四十五。八分夜漏刻,五十四。二分昏中星:娄 六半。强退一旦中星氐:七。少弱退二

    《大寒昼漏刻》四十六。八分夜漏刻:五十三。二分昏中星胃十一半。强退一旦中星心半:退三

    《立春昼漏刻》四十八。六分夜漏刻:五十一。四分昏中星毕 五。少强退三旦中星尾七半。弱退三

    《雨水昼漏刻》五十。八分夜漏刻,四十九。二分昏中星:参六 半。弱退四旦中星箕:六。大弱退三

    惊蛰昼漏刻五十三。三分夜漏刻,四十六。七分昏中星井 十七。少弱退三旦中星斗少。退二

    春分昼漏刻五十五。八分夜漏刻,四十四。二分昏中星鬼 四旦中星:斗十一。强退二

    清明昼漏刻五十八。三分夜漏刻:四十一。七分昏中星星: 四。大进旦中星斗二十二半。退二

    《谷雨昼漏刻》六十。五分夜漏刻:三十九。五分“昏中星张”十 七。进二旦中星斗六半。

    《立夏昼漏刻》六十二。四分夜漏刻:三十七。六分昏中星翼 十七。大进二“旦中星女”十。少弱一

    《小满昼漏刻》六十三。九分夜漏刻:三十六。一分昏中星角 六。旦中星危。大弱进二

    芒种昼漏刻六十四。九分夜漏刻:三十五。一分昏中星亢 五。大退“旦中星危”十四。强进二

    夏至昼漏刻六十五,夜漏刻三十五昏中星:氐十二。 少弱退二旦中星室十二。少弱退三

    《小暑昼漏刻》六十四。七分夜漏刻:三十五。三分昏中星尾 一。大强退三旦中星奎:二。大强

    《大暑昼漏刻》六十三。八分夜漏刻:三十六。二分昏中星尾 十五半。弱退三旦中星娄:三。大退一

    《立秋昼漏刻》六十二。三分夜漏刻:三十七。七分昏中星箕: 九。大强退三旦中星胃九。大强退二

    处暑昼漏刻六十。二分夜漏刻:三十九。八分昏中星斗十。 少退旦中星毕:三。大退三

    白露昼漏刻五十七。八分夜漏刻,四十二。二分昏中星斗 二十一。强退一旦中星:参五半。弱退四

    秋分昼漏刻五十五。二分夜漏刻,四十四。八分昏中星牛 五。“旦中星井”十六。少强退二

    《寒露昼漏刻》五十二。六分夜漏刻,四十七。四分昏中星女 七。大进一旦中星鬼三。少强

    霜降昼漏刻五十。三分夜漏刻,四十九。七分昏中星虚六。 大进一旦中星鬼三。大强进一

    立冬昼漏刻四十八。二分夜漏刻:五十一。八分昏中星危 八。强进二“旦中星张”,十五。大强进一

    《小雪昼漏刻》四十六。七分夜漏刻:五十三。三分昏中星室 二半。强进二“旦中星翼”十五。大强进二

    《大雪昼漏刻》四十五。五分夜漏刻,五十四。五分昏中,星壁 半。强进一“旦中星轸”十五。少强进一

    《释名》

    释天

    “昏”,损也。阳精损灭也。

    晨,伸也。旦而日光复伸见也。

    《晋书》

    天文志

    极之立时,日行地中浅,故夜短;天去地高,故昼长;极 之低时,日行地中深,故夜长;天去地下浅,故昼短。 日昼行地上,夜行地下,俱百八十二度半。强,故日见 之漏五十刻,不见之漏五十刻,谓之昼夜。同天之昼 夜,以日出没为分;人之昼夜,以昏明为限。日未出二 刻半而明,日入二刻半而昏,故损夜五刻以益昼,是 以《春秋》分漏昼五十五刻,

    《漏刻经》

    昼夜百刻

    一日一夜,通计一百刻,每八刻二十分为一时,惟寅 申巳亥有九刻,皆以子午定其昼夜。

    昼夜加减太平钱法

    “十一月节,昼用二十文,太平钱匀铺小盂底,夜用空 盂。”“十二月节,昼用太平钱十九文,夜用一文。自十二 月节为始,昼减一文,夜添一文。七日一次加减,正月 节,昼用十一文,夜用九文。二月节,昼用十文,夜用十 文。三月节,昼用九文,夜用十一文。自三月节为始,每 七日一次,昼减一文,夜增一文。四月节,昼用一文,夜” 十九文。“《五月节》,昼用空盂,夜二十文。”《六月节》,昼用一 文,夜十九文。自六月节为始,每七日一次,昼增一文, 夜减一文。《七月节》,昼九文,夜十一文。《八月节》,昼夜各 十文。《九月节》,昼用十一文,夜用九文。自九月节为始, 每七日一次,昼添一文,夜减一文。《十月节》,昼用十一 文,夜用九文。

    《隋书》

    律历志

    求月晨昏度:如前气与所求每日夜之半夜,以逡定 分乘之,百而一,为晨分;减逡定分,为昏分;除,为转度。 望前以昏后以晨加夜半定度,得所在。求晨、昏中星: 各以度数加夜半定度,即中星度。其朔、弦、望,以百刻 乘定馀,满日法得一刻,即各定辰近入刻数。皆减其 夜半,漏不尽为晨初刻,不满者属昨日

    天文志

    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其后因以命 官。《周礼》挈壶氏“总以百刻,分于昼夜。”漏刻皆随气增 损,冬夏二至之间,昼夜长短,凡差二十刻。每差一刻 为一箭,冬至互起其首,凡有四十一箭。昼有朝、有禺、 有中、有晡、有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昏旦有星中,每箭 各有其数,皆所以分时代守,更其作役。

    《望气经》

    占候

    凡望气占候,皆在子午卯酉之时。太乙初移宫,皆有 气见,可以测之。夕则日入时,朝则日出时,夜则夜半 时,中则午时。

    《五代史》

    司天考

    晨昏月度:置其日晨昏分,以定分减之,为前,不足返 减,为后;用乘其日离程,统法而一,满经法为度,为晨 昏前后度;前加后减加时月,为晨昏月度。

    晨昏象积置加时象积,以前象前后度前减后加,又 以后象前后度前加后减之,即所求也。

    每日晨昏月度,累计距后象离度,以减晨昏象积,为 加;不足,反减之,为减;以距后象日数除之,用加减每 日离度为定度。累加晨昏月度,命以九道宿次,即所 求也。

    《宋史》

    律历志

    漏刻《周礼》“挈壸氏,主挈壶,水以为漏,以水火守之,分 以日夜”,所以视漏刻之盈缩,辨昏旦之短长。自秦、汉 至五代,典其事者,虽立法不同,而皆本于《周礼》。惟后 汉、隋、五代著于史志,其法甚详,而历载既久,传用渐 差。国朝复挈壶之职,专司辰刻,置于文德殿门内之 东偏,设鼓楼、钟楼于殿庭之左右。其制有铜壶,水称 “渴乌、漏箭、时牌、契之属,壶以贮水,乌以引注,称以平 其漏,箭以识其刻,牌以告时于昼。”牌有七自卯至酉用之制以牙刻字 填金《契》以发鼓于夜。契有二一曰放鼓二曰止鼓制以木刻字于上常以卯正 后一刻,为禁门开钥之节,盈八刻后,以为辰时。每时 皆然,以至于酉。每一时直官进牌奏时正,鸡人引唱, 击鼓一十五声。惟午正击鼓一百五十声至昏夜鸡唱,放《鼓契》出, 发鼓击钟一百声,然后下漏。每夜分为五更,更分为 五点,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每更初皆鸡唱, 转点即移水称,以至五更二点止,《鼓契》出。凡放鼓契出禁门外 击鼓然后衙鼓作止鼓契出亦然而更鼓止焉五点击钟一百声,鸡唱击鼓, 是谓“攒点。”至八刻后为卯时,正四时皆用此法禁钟。 又别有更点,在长春殿门之外,玉清昭应宫、景灵宫、 会灵观、祥源观及宗庙陵寝亦皆置焉,而更以鼓为 节点,以钲为节。

    《皇极经世》

    星辰

    星为昼,辰为夜。

    少阳为星,昼亦属阳。少阴为辰,夜亦属阴。

    变物形体

    昼变物之形,夜变物之体。

    形可见,故属阳,为昼之所变;体有质,故属阴,为夜之所变

    阳数阴数

    阳爻,昼数也。阴爻,夜数也。天地相衔,阴阳相交,故“昼 夜相离,刚柔相错。”春夏,阳也,故昼数多,夜数少。秋冬 阴也,故“昼数少、夜数多。”

    《元史》

    历志

    “日出为昼,日入为夜。昼夜一周,共为百刻。以十二辰 分之,每辰得八刻三分刻之一,无间南北所在皆同。 昼短则夜长,夜短则昼长,此自然之理也。”春秋二分, 日当赤道出入,昼夜正等,各五十刻。自春分以及夏 至,日入赤道内,去极浸近,夜短而昼长;自秋分以及 冬至,日出赤道外,去极浸远,昼短而夜长。以地中揆 “之,长不过六十刻,短不过四十刻。地中以南,夏至去 日出入之所为远,其长有不及六十刻者。《冬至》去日 出入之所为近,其短有不止四十刻者。地中以北,夏 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近,其长有不止六十刻者。《冬至》 去日出入之所为远,其短有不及四十刻者。今京师 冬至,日出辰初二刻,日入申正二刻,故昼刻三十八, 夜刻六十二。夏至日出寅正二刻,日入戌初二刻,故 昼刻六十二,夜刻三十八。”葢地有南北,极有高下,日 出入有早晏,所有不同耳。今《授时历》昼、夜刻一以京 师为正。

    求每日半昼夜及日出入晨昏分:置所求入初、末限, 满积度,去之,馀以昼夜差乘之,百约之,所得,加减其 段半昼夜分,为所求日半昼夜分。前多后少为减前少后多为加以 半夜分,便为日出分;用减日周,馀为日入分。以昏明 分减日出分,馀为晨分;加日入分,为昏分

    晨昏昼夜部总论

    《荆川稗编》:

    通考论昼夜刻数

    《书·尧典》:“日永日短。”蔡氏传曰:“日永,昼六十刻,夜四十 刻;日短,昼四十刻,夜六十刻。”《授时历》:“夏至昼六十二 刻,夜三十八刻。冬至昼三十八刻,夜六十二刻。”按先 儒说此等不同处,皆云昼夜刻数与日出入刻数不 同。盖日未出前二刻半而天已明,即属乎昼;日已入 后二刻半而天未暝,亦属乎昼。故昼刻常多于日出 入刻五刻,或以昼夜刻数言,或以日出入刻数言,所 以不同。近代三山林永叔齐如此说。然今《授时历》日 出入刻数即是昼夜刻数,观于《春秋》分昼夜皆五十 刻,则日必出卯中入酉中可见,往往地有在南在北 之不同。蔡氏据地中而言,故昼夜刻数长极于六十, 短止于四十。《授时历》据今燕都而言,故昼夜刻数,长 极于六十二,短极于三十八,其不同以此而已。愚葢 因《国朝名臣事略》郭太史守敬之说而推之如此。郭 氏之说极明备,观者盍亦考焉。

    晨昏昼夜部艺文一

    《夜气箴         》宋·真德秀

    子盍观夫冬之为气乎?木归其根,蛰坏其封,凝然寂 然,不见兆朕,而造化发育之妙,实胚胎乎其中。盖阖 者辟之基,正者元之本,而《艮》所以为物之始终。夫一 昼夜者,三百六旬之积,故冬乃四时之夜,而夜乃一 日之冬。天壤之间,群动俱阒,窈乎如未判之鸿濛。维 人之身,向晦晏息,亦当以造物而为宗。必斋其心,必 肃其躬,不敢弛然自放于床第之上,使慢《易》非辟得 以贼吾之衷。虽终日乾乾,靡容一息之间断,而昏冥 易忽之际尤当致戒谨之功。盖安其身所以为朝听 昼访之地,而夜气深厚,则仁义之心亦浩乎其不穷。 本既立矣,而又致察于事物周旋之顷,敬义夹持,动 静交养,则人欲无隙之可入,天理皦乎其昭融。然知 及之而仁勿能守之,亦空言其奚庸。爰作《箴》以自砭, 常凛凛乎瘝恫。

    晨昏昼夜部艺文二

    齐风鸡鸣三章

    言古之贤妃御于君所,至于将旦之时,必告君曰:“鸡既鸣矣,会朝之臣既已盈矣” ,欲令君早起而视朝也。然其实非鸡之鸣也,乃苍蝇之声也。葢!贤妃当夙兴之时,心常恐晚,故闻其似者而以为真,故诗人叙其事以美之也。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赋也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赋也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赋也

    东方未明三章

    此诗人刺其君兴居无节,号令不时。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赋也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赋也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晨夜,不夙则莫。”赋也

    小雅庭燎三章

    王将起,视朝,不安于寝,而问夜之早晚。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赋也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晰晰。君子至止,鸾声哕哕。赋也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旗。赋也

    夜度娘          晋古辞

    夜来冒霜雪,晨去履风波。虽得叙微情,奈侬身苦何。

    杂诗            傅元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摄衣步前庭,仰观南雁翔。 《元景》随形运,流响归空房。清风何飘飖,微月出西方。 繁星依青天,列宿自成行。蝉鸣高树间,野鸟号东厢。 纤云时仿佛,渥露沾我裳。良时无停景,北斗忽低昂。 常恐寒节至,凝气结为霜。落叶随风摧,一绝如流光。

    长夜谣          夏侯湛

    日暮兮初晴,天灼灼兮遐清。披云兮归山,垂景兮照 庭。列宿兮皎皎,星稀兮月明。亭檐隅以逍遥兮,盼《太 虚》以仰观。望《阊阖》之昭晰兮,“丽《紫微》之辉焕。”

    夜听捣衣          曹毗

    寒兴御纨素,佳人理衣衾。一作治衣襟冬夜清且永,皓月 照堂阴。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清风流繁节,回飙 洒微吟。嗟此嘉运速,悼彼幽滞心。二物感余怀,岂但 声与音。

    杂诗            陶潜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秋夜          宋孝武帝

    局景薄西隅,升月照东垂。肃肃风盈幕,泫泫露倾枝。 侧闻飞壶急,坐见河宿移。睹辰念节变,感物矜乖离

    夜听妓           同前

    寒夜起声管,促席引灵寄。深心属悲弦,远情逐流吹。 劳襟凭若辰,谁谓怀忘易。

    晚出西射堂        谢灵运

    步出西城门,遥望城西岑。连障叠𪩘崿,青翠杳深沈。 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节往戚不浅,感来念已深。 羁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含情尚劳爱,如何离赏心。 抚镜华缁鬓,揽带缓促衿。安排徒空言,幽独赖鸣琴。

    夜宿石门          前人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夜发石关亭         前人

    “随山逾千里。浮溪将十夕。”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 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

    拟阮公夜中不能寐      鲍照

    漏分不能卧,酌酒乱繁忧。惠气凭夜清,素景缘隙流。 鸣鹤时一闻,千里绝无俦。伫立为谁久,寂寞空自愁。

    秋夜二首          前人

    夜久膏既竭,启明旦未央。环情倦始复,空闺起晨装。 幸承天光转,曲影入幽堂。徘徊集通隙,宛转烛回梁。 帷风自卷舒,帘露视成行。岁役急穷晏,生虑备温凉。 丝纨夙染濯,绵绵夜裁张。冬雪旦夕至,公子乏衣裳。 华心爱零落,非直惜容光。愿君翦众念,且共覆前觞。 遁迹避纷喧,货农栖寂寞。荒径驰野鼠,空庭聚山雀。 既远人世欢,还赖泉卉乐。折柳樊场圃,负绠汲潭壑。 霁旦见云峰,风夜闻海鹤。江介早寒来,白露先秋落。 麻垄方结叶,瓜田已扫箨。倾晖忽西下,回景思华幕。 攀萝席中轩,临觞不能酌。终古自多恨,幽悲共沦铄。

    和王护军秋夕        前人

    散漫秋云远,萧萧霜月寒。惊飙西北起,孤雁夜往还。 开轩当户牖,取琴试一弹。停歌不能和,终曲久辛酸。 金气方劲杀,隆阳微且单。泉涸甘井竭,节徙芳岁残。 生事各多少,谁共知易难。投章心蕴结,千里途轻纨。 愿托孤老暇,觞思暂开餐。

    寒晚敬和何征君点     齐王融

    疏酌候冬序,闲琴改秋律。如何将暮天,复值西归日。 摇落迎轩牖,飞鸣乱绳荜。烟灌共深阴,风篁两萧瑟。 虚堂无笑语,怀君首如疾。早轻《北山》赋,晚爱东皋逸。 上德可润身,下泽有徐辔。

    萧咨议西上夜集       前人

    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衿袖三春隔,江山千里长。 寸心无远近,边地有风霜。勉哉勤岁暮,敬矣事玉台作慎 《容光》“山中殊未怿,杜若空自芳。”

    奉和秋夜长         前人

    《秋夜长》,夜长乐未央。舞袖拂花烛,歌声绕凤梁。

    同羇夜集          谢朓

    积念隔炎凉,骧言始今夕。已对浊尊酒,复此故乡客。 霜月始流砌,寒蛸早吟隙。幸藉京华游,边城宴良席。 樵采咸共同,荆莎聊可藉。恐君城阙人,安能久松柏。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前人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一作暄鸟覆春洲,杂英满 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 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京路夜发          前人

    “扰扰整夜装,肃肃戒徂两。”晓星正寥落,晨光复瀁漭。 犹沾馀露团,稍见朝霞上。故乡邈已敻,山川脩且广。 文奏方盈前,怀人去心赏。敕躬每跼蹐,瞻恩惟震荡。 行矣倦路长,无由税归鞅。

    落日怅望          前人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落日馀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暮归客,复思离居者。”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琊政,方憩洛阳社。

    离夜            前人

    玉绳隐高树,斜汉耿层台。离堂华烛尽,别幌清琴哀。 翻潮尚知恨,客思眇难裁。山川不可尽,况乃故人杯。

    日发青林         孔稚圭

    孤征越清江,游子悲路长。二旬倏已满,三千眇未央。 草杂今古色,岩留冬夏霜。寄怀中山旧,举酒莫相忘。

    夜夜曲二首       梁简文帝

    北斗阑干去,夜夜心独伤。月辉横射枕,灯光半隐床。 愁人夜独伤,灭烛卧兰房。祇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

    咏内人昼眠         同前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纳凉            同前

    斜日晚骎骎,池塘生半阴。避暑高梧侧,轻风时入襟。 落花还就影,惊蝉乍失林。游鱼吹水沫,神蔡上荷心翠竹垂秋采,丹枣映疏砧。无劳《夜游曲》,寄此托微呤。

    晚景纳凉          同前

    日移凉气散,怀抱信悠哉。珠帘影空卷,桂户向池开。 乌栖星欲见,河净月应来。横阶入细笋,蔽地湿轻苔。 草化飞为火,蚊声合似雷。于兹静闻见,自此歇氛埃。

    秋晚            同前

    浮云出东岭,落日下西江。促阴横隐壁。长晖斜度窗。 乱霞圆绿水。红叶影飞缸。

    元圃寒夕          同前

    洞门扉未掩,金壶漏已催。曛烟生涧曲,暗色起林隈。 雪花无有蒂,冰镜不安台。阶杨始倒插,浦桂半新栽。 陈根委落蕙,细蕊发香梅。雁去衔芦上,猿戏绕枝来。

    晚景出行          同前

    细树含残影,春闺散晚香。轻花鬓边堕,微汗粉中光。 飞凫初罢曲,啼乌忽度行。羞令白日暮,车骑郁相望。

    美人晨妆          同前

    《北窗向朝镜》,锦帐复斜萦。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 散黛随眉广,胭脂逐脸生。试将持出众,定得可怜名。

    秋夜            同前

    萤飞夜的的,虫思夕喓喓。轻露沾悬井,浮烟入绮寮。 檐重月没早,树密风声饶。池莲翻罢叶,霜筱生寒条。 端坐弥兹漏,离忧积此宵。

    晚日后堂          同前

    幔阴通碧砌,日影度城隅。岸柳垂长叶,窗桃落细跗。 花留蛱蝶粉,竹翳蜻蜓珠。赏心无与共,染翰独踟蹰。

    冬晓            同前

    《冬朝》日照梁,含怨下前床。帷褰竹叶带,镜转菱花光。 会是无人见,何用早红妆。

    晓思            同前

    晨禽争学啭,朝花乱欲开。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台。 红妆几尽泪,荡子何当来。

    夜游北园          同前

    星芒侵岭树,月晕隐城楼。暗花舒不觉,明波动见流。

    咏晚闺           同前

    珠帘向暮下,妖姿不可追。花风暗里觉,兰烛帐中飞。 “何时玉窗里,夜夜更缝衣。”

    夜遣内人还后舟       同前

    锦幔扶船列,兰桡拂浪浮。去烛犹文水,馀香尚满舟。

    早发龙巢          元帝

    征人喜放溜,晓发晨阳隈。初言前浦合,定觉近洲开。 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还瞻起涨岸,稍隐阳云台。

    夜宿柏斋          同前

    独暗行人静,帘开云影入。风细雨声迟,夜短更筹急。 能下班姬泪,复使倡楼泣。况此客游人,中宵空伫立。

    秋夜            同前

    《秋夜九》重空,荡子怨房栊。灯光入绮帷,帘影穿屏风。 金徽调玉轸,兹夜抚离鸿。

    夜夜曲           沈约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早发定山          前人

    夙龄爱远壑,晚莅见奇山。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 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 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忘归属兰杜,怀禄寄芳荃。 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秋晨羁怨望海思归      前人

    分空临澥雾,披远望沧流。八桂暧如画,三桑眇若浮。 烟极希丹水,月远望青丘。

    夕行闻夜鹤         前人

    《闻夜鹤》,夜鹤叫南池。对此孤明月,临风振羽仪。伊吾 人之菲薄,无赋命之天爵。抱局促之短怀,随冬春而 哀乐。愍海上之惊凫,伤云间之离鹤。离鹤昔未离,迥 发天北垂。忽遇疾风起,暂下昆明池。复畏冬冰合,水 宿非所宜。欲栖不可住,欲去飞已疲。势逐疾风举,求 温向衡楚。复值南飞鸿,参差共成侣。海上多云雾,苍 茫失洲屿。自此别故群,独向潇湘渚。故群不离散,相 依江海畔。夜止羽相切,昼飞影相乱。刷羽共浮沈,湛 澹泛清浔。既不经离别,安知慕侣心。九冬负霜雪,六 翮飞不任。且养凌云翅,俛抑弄清音。所望浮丘子,旦 夕来相寻。

    晨征听晓鸿         前人

    “听晓鸿,晓鸿度将旦。”跨弱水之微澜,发成山之远岸。 怵春归之未几,伤此岁之云半。出海涨之苍茫,入云 途之弥漫。无东西之可辨,孰遐迩之能算。微昔见于 洲渚,赴秋期于江汉。集劲风于弱躯,负重雪于轻翰。 寒溪可以饮,荒皋可以窜。溪水徒自清,微容岂足玩。 秋蓬飞兮未极,塞草寒兮无色。吴山高兮高难度,越 水深兮深不可测。羡明月之驰光,顾征禽之驶翼。伊 余马之屡怀,知君一作吾行之未极。一作息“夜绵绵而难 晓,愁参差而盈臆。望山川悉无似,唯星河犹可识。”“孤 雁夜南飞,客泪夜沾衣。春鸿旦暮返,客子方未归。岁去欢娱尽,年来容貌衰。”一作非揽衽形虽是,抚臆事多 违。《青緺》。一作蒲虽长复易解,《白云》诚远讵难依。

    旦发渔浦潭         丘迟

    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已飏。棹歌发中流,鸣鞞响沓障。 一作嶂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诡怪石异象,崭绝峰 殊状。森森荒树齐,析析寒沙涨。藤垂岛易陟,崖倾屿 难傍。信是永幽栖,岂徒暂清旷。坐啸昔有委,卧治今 可尚。

    夜发密岩口         前人

    弭棹才假寐,击汰已争先。敞朗朝霞澈,惊明晓魄悬。 万寻仰危石,百丈窥重泉。丛枝上点点,崩溜下填填。

    夜愁示诸宾        王僧孺

    檐露滴为珠,池水合成璧。万行朝泪泻,千里夜愁积。 孤帐闭不开,寒膏尽复益。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

    起夜来           柳恽

    城南断车骑,阁道覆青埃。露华光翠网,月影入兰台。 洞房且莫掩,应门或复开。飒飒秋桂响,非君起夜来。

    奉和春夜应令       庾肩吾

    春牖对芳洲,珠帘新上钩。烧香知夜漏,刻烛验更筹。 天禽下北阁,织女入西楼。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水光悬荡壁,山翠下添流。“讵假西园宴,无劳飞盖游。”

    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    何逊

    “缘沟绿草蔓,扶楦杂华舒。轻烟澹柳色,重霞映日馀。” 遥遥长路远,一作晚《寂寂行人疏》。我心怀硕德,思欲命 轻车。高门盛游侣,谁肯进畋渔。

    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     前人

    湓城带湓水,湓水萦如带。日夕望高城,耿耿青云外。 城中多宴赏,丝竹常繁会。管声已流悦,弦声复凄切。 歌黛惨如愁,舞腰凝欲绝。仲秋黄叶下,长风正骚屑。 早雁出云归,故燕辞檐别。昼悲在异县,夜梦还洛汭。 洛汭何悠悠,起望西南楼。一作登西楼的的帆向浦,团团 月映。一作隐洲。谁能一羽化,轻举逐飞浮。

    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

    前人

    夕乌已西度,残霞亦半消。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 旅人多忧思,寒江复寂寥。尔情深巩洛,予念返渔樵。 何因适归愿,分路一扬镳。

    秋夕仰赠从兄寘南      前人

    阶蕙渐翻叶,池莲稍罢花。高树北风响,空庭秋月华。 寸心怀是夜,寂寂漏方赊。抚弦乏欢娱,临觞独叹嗟。 凄怆户凉入,徘徊檐影斜。无为淹戚里,见就还田家。

    野夕答孙郎擢        前人

    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雾。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 虚馆无宾客,幽居乏欢趣。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

    晓发            前人

    早霞丽初日,清风消薄雾。水底见行云,天边看远树。 且望沿沂剧,暂有江山趣。疾兔聊复起,爽地岂能赋。

    秋夜二首          王筠

    九重依夜馆,四壁惨无晖。招摇顾西落,乌鹊向东飞。 流萤渐收火,络纬欲催机。尔时思《锦字》,持制行人衣。 所望丹心达,嘉客倘能归。

    露华初泥泥,桂枝行梀梀。煞气下重轩,轻阴满四屋。 别宠增修夜,远征悲独宿。愁牵翠羽眉,泪满横波目。 长门绝往来,含情空杼轴。

    望夕霁           前人

    连山卷乱云,长林息众籁。空树含绿滋,遥峰凝翠霭。 石溜正潨潺,山泉始澄汰。物华方入赏,跂予心期会。

    向晓闺情          前人

    北斗行欲没,东方稍已晞。晨鸡初下栖,晓露尚霑衣。 衾裯徒有设,信誓果相违。讵忍开朝镜,羞恨掩空扉。

    夜听雁          萧子范

    天月广庭辉,游雁犯霜飞。连翩辞朔气,嘹唳独南归。 夜长寒复静,灯光暧欲微。凄凄不可听,何况触愁机。

    落日郡西斋望海山     萧子云

    渔舟暮出浦,汉女采莲归。夕云向山合,水鸟望田飞。 蝉鸣早秋至,蕙草无芳菲。故隐天山北,梦想日依依。

    晚景游泛怀友        萧钧

    龙开依御沟,凤辖转芳洲。云峰初辨夏,麦气早迎秋。 山翠馀烟积,川平晚照收。浪随文鹢转,渡逐彩鸳浮。 风花转未落,岩泉咽不流。一辞《金谷苑》,空想竹林游。

    夜听妓赋得乌夜啼     刘孝绰

    鶤弦且辍弄,鹤操暂停徽。别有《啼乌曲》,东西相背飞。 倡人怨独守,荡子殊未归。忽闻《生离》唱,长夜泣罗衣。

    夕逗繁昌浦         前人

    日入江风静,安波似未流。岸回知舳转,解缆觉船浮。 暮烟生远渚,夕鸟赴前洲。隔山闻戍鼓,傍浦喧棹讴。 疑是辰阳宿,于此逗孤舟。

    夜不得眠          前人

    夜长愁反复。怀抱不能裁。披衣坐惆怅。当户立徘徊。 风音触树起。月色度云来。夏叶依窗落。秋花当户开。 光阴巳如此。复持忧自催

    秋夜咏吟          前人

    上宫秋露结,上客夜鸣琴。幽兰暂罢曲,积雪更传声。

    和兄孝绰夜不得眠     刘孝先

    夜愁眠不安,起望台南端。叶惨风声异,楼空月色寒。 笙冷调簧数,弦脆上琴难。百年行讵几,万虑坐相攒。 谁家有明镜,暂借照心看。

    寒夜怨          陶弘景

    夜云生,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空山霜满高烟平, 铅华沈照帐孤明,寒月微。寒风紧。愁心绝。愁泪尽,情 人不胜怨,思来谁能忍?

    遥夜吟           宗夬

    遥夜复遥夜,遥夜忧未歇。坐对风动帷,卧见云间月。

    昧旦出新亭渚        徐勉

    驱车凌早术,山华映初日。揽辔且徘徊,复值清江谧。 杳霭枫树林,参差黄鸟匹。气物宛如斯,重以心期逸。 春堤一游衍,终朝意殊悉。

    寻沈剡夕至嵊亭    虞骞

    命楫寻嘉会,信次历山原。扪天上,云纠礜,一作搴石下 雷奔。“澄潭写度鸟,空岭应鸣猿。榜歌唱将夕,商子处 方昏。”

    月夜闺中          邓铿

    闺中日已暮,楼上月初华。树阴缘砌上,窗影向床斜。 开帷伤只凤,吹灯惜落花。艺文作开屏写密树卷帐照垂花谁能当 此夕,独处类倡家。

    晚宴文思殿        陈后主

    晚日落馀晖,宵园翠盖飞。荷影侵池浪,云色入山扉。 萤光息复起,暗鸟去翻归。乐极未言醉,杯深犹恨稀。

    和衡阳王秋夜       张正见

    睢苑凉风举,章台云气收。萤光连烛动,月影带河流。 绿绮朱弦汎,黄花素蚁浮。高轩扬丽藻,即是赋《新秋》。

    从军五更转五首      伏知道

    “一更刁斗鸣,校尉逴连城。遥闻射雕骑,悬惮将军名。” “二更愁未央,高城寒夜长。试将弓学月,聊持剑比霜。” “三更夜警新,横吹独吟春。强听梅花落,误忆柳园人。” 四更星汉低,落月与云齐。依稀北风里,胡笳杂马嘶。 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城乌初起堞,更人悄下楼。

    五洲夜发          阴铿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 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   北齐邢邵

    “年病从横至,动息不自安。兼豆未能饱,重裘讵解寒。 况乃冬之夜,霜气有馀酸。风音响北牖,月影度南端。 灯光明且灭,华烛新复残。衰颜依候改,壮志与时阑。 体羸不尽带,发落强扶冠。夜景将欲近,夕息故无宽。 忽有清风赠,辞义婉如兰。先言叹三友,次言惭一官。 丽藻高郑卫,专学美齐韩。”《审谕》一作喻虽有属,笔削少 能干。一作刊“高足自无限。积风良可抟。空想《青门》易,宁 见《赤松》难。”寄语东山道,高驾且盘桓。

    日晚弹琴         马元熙

    上客敞前扉,鸣琴对晚晖。掩抑歌张女,凄清奏《楚妃》。 稍视红尘落,渐觉白云飞。新声独见赏,莫恨知音稀。

    行途赋得四更应诏    北周庾信

    “四更天欲𥌓,落月垂关下。”深谷暗藏人,敧松横碍马。

    早渡淮          隋炀帝

    平淮既淼淼,晓雾复霏霏。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晖。 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潮鱼时跃浪,沙禽鸣欲飞。 会待高秋晚,愁因逝水归。

    月夜观星          同前

    团团素月净,翛翛夕景清。谷泉惊暗石,松风动夜声。 披衣出荆户,蹑履步山楹。欣睹明堂亮,喜见泰阶平。 觜参犹可识,牛女尚分明。更移斗柄转,夜久天河横。 徘徊不能寐,参差几种情。

    冬夜            同前

    “不觉岁将尽,已复入长安。月影含冰冻,风声凄夜寒。” 江海波涛壮,《崤潼》坂险难。无因寄飞翼,徒欲动和銮。

    夜作巫山         崔仲方

    荆门秋水急,巫峡断云轻。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

    汴水早发应令       虞世基

    《夏山》朝万国,轩庭会百神。成功畴与让,盛德今为邻。 区宇属平一,庶类仰陶钧。銮跸临河济,裘冕肃柴禋。 启行分七萃,备物象三辰。祈祈亘原隰,济济咸缙绅。 阳谷升朝景,青丘发早春。衮衣敷帝则,分器叙彝伦。 《临淄》成诵美,《河间》雅乐陈。薰风穆已被,茂实久愈新。

    奉和月夜观星        萧琮

    阳精已南陆,大曜始西流。夕风凄谢暑,夜气应新秋。 重门月已映,严城漏渐修。临风出累榭,度月蔽层楼。 灵河隔神女,仙辔动星牛。玉衡指楝落,瑶光对幌留。 徒知仰闾阖,乘槎未有由。

    奉和月夜观星        袁庆

    “六龙出匿影”,“顾兔始驰光。”“戎井传宵漏。”文选刻漏铭徽宫戎井 山庭引夕凉。宸居多胜托,闲步出琳堂。烂烂星芒动耿耿清河长。青道移天驷,北极转文昌。乔枝犹隐毕, 绝岭半侵张。仰观留玉裕,陆机宣猷堂诗户姿玉裕睿作动金相。 无庸徒抱寂,何以继连章。

    奉和月夜观星       诸葛颖

    䆗窱神居远,萧条更漏深。薄烟净遥色,高树肃清阴。 星月满兹夜,灿烂还相临。连珠欲东上,团扇渐西沈。 澄水含斜汉,修树隐横参。时闻送筹柝,屡见绕枝禽。 圣情记馀事,振玉复鸣金。

    夜宿荒村         孔德绍

    绵绵夕漏深,客恨转伤心。抚弦无人听,对酒时独斟。 故乡万里绝,穷愁百虑侵。秋草思边马,绕枝惊夜禽。 风度谷馀响,月斜山半阴。劳歌欲叙意,终是《白头吟》。

    宿郊外晓作         王衡

    “残星落檐外,馀月罢窗东。水白先分色,霞暗未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