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象汇编 岁功典 第一百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历象汇编 第一百十五卷
历象汇编 岁功典 第一百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

     第一百十五卷目录

     晨昏昼夜部杂录二

    岁功典第一百十五卷

    晨昏昼夜部杂录二

    《宋史天文志》:“天柱五星,在东垣下,主建政教,一曰法 五行,主晦朔昼夜之职。明正则吉人安,阴阳调。” 《寰宇记》:“火山,梧州府城南隔江山下水深无极,山上 有火,每三五夜一见,如野烧。或言其下水中有宝珠, 光烛于上。或言南越王尉佗藏神剑于此,故腾焰如 光。”

    《番禺杂记》:早潮下,晚潮上,两水相合曰“沓潮。”

    《退朝录》:“京师街衢,置鼓于小楼之上,以警昏晓。太宗 时,命张公洎制坊名,列牌于楼上。”按唐马周始建议 置咚咚鼓,惟两京有之,后北都有咚咚鼓,是则京都 之制也。二纪以来,不闻街鼓之声,此后金吾之职遂 废之矣。

    《益部方物略记》:“朝日莲花,色或黄或白,叶浮水上,翠 厚而泽,形如菱花差大。开则随日所在,日入辄敛,而 自藏于叶下,若葵藿倾太阳之比。”

    欧公《试笔》:“夜弹琴惟石徽为佳,盖金蚌瑟瑟之类,皆 有光色,灯烛照之则炫耀,非老翁夜视所宜。白石照 之无光,惟目昏者为便。”

    《洪范皇极内篇》:“昼者,明而信者也;夜者,幽而屈者也。 夜之终,昼之始也。”

    《皇极经世观物内篇》:“日月星辰者,变乎寒暑昼夜者 也。”

    《寒暑昼夜》者,变乎性情形体者也。

    《观物外篇》:“天体数三而用四,地体数四而用三。”天克 地,地克天,而克者在地,犹昼之馀分在夜也。是以天 三而地四。天有三辰,地有四行也。然地之大,且见且 隐,其馀分之谓耶?

    《昼夜之极》,不过七分。补注“《干》为昼,坤为夜”,昼夜之极,不 过六分,七者馀分也。

    有地然后有二,有二然后有昼夜,二三以变,错综而 成,故《易》以二生数以十二而变,而一非数也,非数而 数以之成也。天行不急,未尝有昼夜,人居地上以为 昼夜,故以地上之数为人之用也。

    天之昏晓不生物而日中生物。

    离东坎西,当阴阳之半,为“春秋昼夜”之门也。

    离在天而当夜,故阳中有阴也。坎在地而当昼,故“阴 中有阳”也。

    《天行所以》为昼夜,补注天左旋而一日一周,所以为“昼 夜。”

    “天昼夜常见”,“日见于昼,月见于夜,而半不见,星半见 于夜”,贵贱之等也。

    月昼可见也,故为阳中之阴;星夜可见也,故为阴中 之阳。

    《渔樵问答》:“阳行则昼见而夜伏者也,阴返则夜见而 昼伏者也。”

    《涑水家仪》:“凡内外仆妾,鸡初鸣咸起栉总、盥漱衣服, 男仆洒扫听事及庭钤下苍头洒扫中庭,女仆洒扫。 堂室设椅棹,陈盥漱栉靧之具。主父主母既起,则拂 床襞衾,侍立左右,以备使令。退而具饮食,得闲则浣 濯纫缝,先公后私。及夜则复拂床展衾。当昼,内外仆 妾,惟主人之命,各从其事,以供百役。”

    《图经本草》:“槐有数种,昼合夜开者,谓之守宫槐。” 《蟹谱》:“今之采捕者,于大江浦间,承峻流环纬萧而障 之,其名曰断。于陂塘小沟港处,则皆穴沮洳而居,居 人盘黑金作钩状,置之竿首自探之,夜则燃火以照, 咸附明而至焉。又济郓居人,夜则执火于水滨,纷然 而集,谓之蟹浪。”

    《渑水燕谈录》:小词有“烧残绛烛泪成痕,街鼓破黄昏” 之语,或以为黄昏不当烛。已见跋解者曰:“此草庐窭 陋者之论。殊不知贵侯戚里,洞房密室,深邃窈窕,有 不待夜而张烛者矣。”

    《埤雅》:“猿性静,夜啸常风月肃然。”

    蛾似黄蝶而小。一种善拂灯火,夜飞谓之《飞蛾。 麋》有四目,其二夜目也,目下有窍,夜即能视。

    萤夜飞,腹下有火。一名“夜光”,一名“宵烛。”

    雁夜泊洲渚,令《雁奴》围而警察。

    旧说萍善滋生,一夜七子。一曰萍浮于流水而不生 于止水,则一夕生九子,故谓之“九子萍”也。

    《晋安海物记》曰:“鼍,宵鸣如桴鼓。”今江淮之间谓鼍鸣 为鼍鼓,亦或谓之鼍更,以其声逢逢然如鼓,而又善夜鸣,其数应更故也。

    “鸾入夜而歌,凤入朝而舞”,《天胜》之也。

    鹧鸪“畏霜露,早晚稀出。有时夜飞,飞则以木叶自覆 其背。”

    蜂有两衙应潮,其主之所在,众蜂为之旋绕如衙。 俗云:“荷花日舒夜敛,芡花昼合宵炕”,此阴阳之异也。 俗云:“蚊有昏市。”盖蝇成市于朝,蚊成市于暮。《传》曰:“聚 蚊成雷。”谓其市之时也。

    日光曰“景”,日影曰“晷”,日气曰“𬀪”,日初出曰“明”,日昕曰 “晞”,日午曰“煦”,在午曰“亭午”,在未曰“昳”,日晚曰“旰”,日将 暮曰“薄暮。”

    《梦溪笔谈》: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 则虚其夜,谓之豁宿。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 即须入宿。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 宿。”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

    麻子,海东来者最胜,大如莲实,出屯罗岛。其次上郡。 北地所出,大如大豆亦善,其馀皆下材。用时去壳。其 法:“取麻子,帛包之,沸汤中浸,候汤冷乃取,悬井中一 夜,勿令著水,明日日中曝干,就新瓦上轻挼,其壳悉 解。簸扬取肉,粒粒皆完。”

    《古法》以牛革为矢服,夜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附地 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 麋角自生至坚,无两月之久,大者乃重二十馀斤,其 坚如石,计一昼夜须生数两。凡骨之顿成长神速,无 甚于此。

    “日月星谓之三辰”者,日月星至于辰而毕见,以其所 首者名之,故皆谓之“辰。”四时所见有早晚,至辰则四 时毕见,故日加辰为晨,谓始日出之时也。

    《事物纪原》:“何首乌,本曰夜合藤,昔有姓何人见其叶 夜交异于馀草,意其有灵,采服其根,老而不衰,头发 愈黑,因名曰何首乌也。”

    《正蒙》:“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岁成。”神《易》无方 体,一阴一阳,阴阳不测,皆所谓通乎昼夜之道也。 昼夜者,天之一息乎?寒暑者,天之昼夜乎?天道春秋 分而气易,犹人一寤寐而魂交。魂交成梦,百感纷纭, 对寤而言,一身之昼夜也。气交为春,万物揉错,对秋 而言,天之昼夜也。

    一、昼夜之盈虚升降,则以“海水潮汐”验之为信。黄 瑞节曰:“一昼一夜,阴阳之气再升再降,故一日之间 潮汐皆再。”

    苏轼《寄子由》诗:“寒灯相见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自注:“尝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尔。”王注:“子由与先生 在怀远驿,尝读韦诗至‘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句, 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共为闲居之乐。其后子由与 先生彭城相会,有诗曰:‘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 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先生在 东府雨中作《示子由诗》有曰:“对床定悠悠,夜雨今萧 瑟。”盖皆感叹追旧之言也。

    苏轼《跋文与可草书后》:“留意于物,往往成趣。昔人有 好草书,夜梦则见蛟蛇纠结,数年或昼日见之,草书 则工矣,而所见亦可患,与可之所见者,岂真蛇耶?抑 草书之精也?”

    《随手杂录》:范文正语先懿敏曰:“每夜就寝,即窃计其 一日饮食奉养之费,及其日所为何事。苟所为称所 费,则摩腹安寝,苟不称则一夕不安眠矣。翌日求其 所以称之者。”

    《孔氏杂说前鲍宣传注》:“持时夜行。”夜行,如今持更是 已;持时,如今报时是已。汉官仪:黄门持五夜:甲夜、乙 夜、丙夜、丁夜、戊夜,亦如今五更也。

    《孔氏谈苑》:大理少卿杜纯云:“京东人云:‘朝霞不出门, 暮霞行千里’。”言雨后朝晴尚有雨,须得晚晴乃真晴 也。

    《涪翁杂说》:“上古之人,夜则伏,常苦恙,虫食人心。故晨 兴相见,辄相问言得无恙乎。”

    晁补之名缗城《所舍记》:“‘为庵,抱阳而圆之以嬉昼,倚 南窗以寄傲也,曰寄傲’;为庵,负阴而方之以休夜,鸟 倦飞而知还也,曰知还。”

    《墨经》:凡荫室以静密温小为贵,昼夜不去火,然火大 则病,火暴亦病。其昼夜候火,随风日晴晦,最为难。 《唐本草》注曰:“麋角、鹿角,煮浓汁,重煎成胶。”今法取蜕 角断如寸,去皮及赤骍,以河水渍七昼夜,又一昼夜 煎之,将成,以少牛胶投之,加以龙麝。

    《续明道杂志》:鸡能司晨,见于经传,以为至信,而未必 然也。某任河南寿安尉,因验尸往旁县,夜宿一村寺 中,以明日程尚远,余谓从者曰:“鸡鸣时上道。”从者曰: “今天寒鸡懒,俟其鸣向明矣,不若见星而行。”余未之 信。明日将旦而行,鸡竟未鸣。在黄州时,或夜月出,四 邻鸡悉鸣,大抵有情之物,自不能有常而或变也。 《香谱》。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 凡然一昼夜已

    《古杭梦游录》:“夜市除大内前后诸处,惟中瓦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其馀坊巷市井 买卖、榷关、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 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四时皆然。”

    《石林家训》:“旦起须先读书三五卷,正其用心处,然后 可及他事。暮夜见烛亦复然。若遇无事,终日不离几 案。苟能如此,一生永不会向下作下等人。如见他事, 自然不妄。”

    《竹坡诗话》:暑中濒溪,与客纳凉,时夕阳在山,蝉声满 树,观二人洗马于谿中,曰:“此少陵所谓‘晚凉看洗马, 森木乱鸣蝉’者也。”此诗平日诵之,不见其工,唯当所 见处,乃始知其妙。

    《避暑录话》:士大夫家祭多不同,盖五方风俗沿习,与 其家法所从来各异。近见翟公巽作《祭仪》十卷,问其 大约,谓如或祭于昏,或祭于旦,皆非是。当以鬼宿渡 河为候,而鬼宿渡河常在中夜,必使人仰瞻以俟之。 郑氏《家范》:亲宾会聚,若至十人,不许于夜间设宴。时 有小酌,亦不许至一更,昼则不拘。

    《尔雅翼》:“通天犀,水犀之角也。可以破水。大雾重露之 夜,以置中庭,终不沾濡。得三寸以上,刻为鱼而御之 以入水,水常开,方三尺。”

    木瓜宣城者佳,彼州种莳尤谨,遍满山谷,始实,成则 镞纸作花傅其上。重雾之夜,露诸沙上,旦曝之日,则 纸所不覆处皆红,文采如生,以充上贡。

    今江夏有槐,昼开夜合者,谓之“合昏槐。”

    “春来”石首,异种也。初出水能鸣,夜视有光。服其石,能 下石淋。

    蝙蝠或谓之“仙鼠”,似鼠,有肉翅而黑,栖人家屋隙中, 遇夜则飞,夏夜尤甚,捕蚊蚋食之。

    鼠,盗窃小虫,夜出昼匿穴,虫之黠者,其种类至多。 鸡或乙丙夜辄鸣者,俗谓之盗啼,云“行且有赦。”盖《海 中星占》云:“天鸡星动为有赦。”故后魏、北齐赦日,皆设 金鸡,揭于竿,至今犹然。亦曰:“盗啼为有火。”

    鹰毛色屡变无常故寅生酉就,总号为黄。黄周作鴘, 千日成苍。

    驴率以午及五更初而鸣。说者云:“音随时兴,晨夜不 默,仰契元象,俯协漏刻,应更长鸣,毫分不忒。”是其事 也。

    《昼见蟢子》者,喜乐之端。《夜梦见雀》者,爵位之象。 麢羊好住山崖间,夜宿以角挂木不著地,其角多节, 蹙蹙圆绕,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

    鳢鱼圆长而斑点,有七点,作北斗之象,夜则仰首向 北而拱焉。

    荆葵有一种叶纤长而多缺如锯,花小如锦葵而极 红,每以夜半开,至午则连房脱落,谓之“川蜀葵”,亦云 “朝开暮落花。”

    《世范》,士大夫之家,有夜间男女群聚呼卢,至于达旦, 岂无托故而起者?试静思之。

    屋之周围须令有路,可以往来,夜间遣人十数遍巡 之。善虑事者居于城郭,无甚隙地,亦为夹墙,使逻者 往来其间。若屋之内,则子弟及奴婢更迭巡警。 凡夜犬吠,盗未必至,亦是盗来探试,不可以为他而 不警。夜间遇物有声,亦不可以为鼠而不警。

    夜间觉有盗,便须直言有盗,徐起逐之,盗必且窜,不 可乘暗击之,恐盗之急,以刀伤我,及误击自家之人。 若持烛见盗,击之犹庶几。若获盗,而已受拘执,自当 准法,无过殴伤。

    火之所起,多从厨灶。盖厨屋多时不扫,则埃墨易得 引火。或灶中有留火,而灶前有积薪接连,亦引火之 端也,夜间最当巡视。

    烘焙物色过夜,多致遗火。人家房户多有覆盖宿火, 而以衣笼罩其上,皆能致火,须常戒约。

    清晨早起,昏晚早眠,可以杜绝婢仆奸盗等事。 《桂海器志》:“蛮毡出西南诸蕃,以大理者为最。蛮人昼 披夜卧,无贵贱,人有一番。”

    《老学庵笔记》:前代夜五更,至黎明而终。本朝外廷及 外郡悉用此制,惟禁中未明前十刻更终,谓之“待旦。” 盖更终则上御盥栉,以俟明出御朝也。祖宗勤于政 事如此。

    杜诗“夜阑更秉烛”,意谓夜已深矣,宜睡而复秉烛,以 见久客喜归之意。僧德洪妄云:更当平声读,乌有是 哉?

    古所谓长夜之饮,或以为达旦,非也。薛许昌《宫词》云: “画烛烧阑暖复迷,殿帷深密下银泥。开门欲作侵晨 散,已是明朝日向西。”此所谓长夜之饮也。

    《入蜀记》:黄牛峡庙后,太白诗云:“三朝上黄牛,三暮行 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欧阳公云:“朝朝暮暮 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山高更远望犹见,不是黄 牛滞客舟。”盖谚谓“朝见黄牛,暮见黄牛,一朝一暮,黄 牛如故。”故二公皆及之。

    《山堂考索》:周髀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盆,天地各中高 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三光隐映,以为昼夜《演繁露》:“夜分五更者,以五夜更易为名也。”颜之推曰: “五夜,谓以甲乙丙丁戊记其次也。点者,则亦下漏滴 水为名,每一更又分为五点也。”杜甫诗:“五更三点入 鹓行。”

    王禹玉词云:“焚香熏熨赭黄衣,恐怕朝阳进御迟。禁 鼓六更交早直,归来还直立班时。”谓六更者,明宫鼓 五更之外,更有一更也。其实宫鼓以外间四更促为 五更,故五鼓终时,竟早于外间耳,鼓节未尝溢六也。 可谈朝时自四更时,朝士至宰执,后至大臣,自从官 及亲王驸马,皆有位次,在皇城外仗舍,谓之待漏院, 每位有翰林官给酒果以供朝臣。

    王介甫见举烛,因言:“佛书有日月灯光,明佛灯光岂 足以配日月乎?”吕吉甫曰:“日昱乎昼,月昱乎夜,灯昱 乎昼夜,日月所不及,其用无差别。”

    《容斋续笔》:《汉食货志》云:冬,民既入,妇人相从夜绩。女 工一月得四十五日,谓一月之中又得半夜为四十 五日也。必相从者,所以省费燎火,同巧拙而合习俗 也。《战国策》:甘茂亡秦出关,遇苏代曰:“江上之贫女,与 富人女会绩而无烛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女曰:‘妾以 无烛,故常先至埽室布席,何爱馀明之照四壁者?幸’” 以赐妾。以是知三代之时,民风和厚勤朴如此,非独 女子也,男子亦然。《豳风》:“昼尔于茅,宵尔索绹。”言昼日 往取茅归,夜作绹索,以待时用也。夜者日之馀,其为 益多矣。

    《容斋三笔》:唐进士入举场得用烛,故或者以为自平 旦至通宵。刘虚白有“二十年前此夜中一般灯烛一 般风”之句,及三条烛尽之说。按《旧五代史选举志》云: 长兴二年,礼部贡院奏,当司奉堂帖,夜试进士,有何 条格者。敕旨秋来赴举,备有常程,夜后为文,曾无旧 制。王道以明规是设,公事须白昼显行,其进士并令 排门,齐入就试。至闭门时,试毕,内有先了者,上历画 时,旋令先出,其入策亦须昼试。应诸科对策,并依此 例。则昼试进士,非前例也。清泰二年,贡院又请进士 试杂文,并点名入省,经宿就试。至晋开运元年,又因 礼部尚书知贡举窦正固奏:“自前考试进士,皆以三 条烛为限,并诸色举人,有怀藏书册”,不令就试,未知 于何时复有更革。《白乐天集》中《奏状》云:“进士许用书 册,兼有通宵。”但不明言入试朝暮也。

    《对雨编》白乐天《步东坡》诗:“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 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朱子语录》:帝座惟在紫微者,据北极七十二度常隐 不见之中,故有“北辰”之号,而常居其所。盖天形运转, 昼夜不息,而此为之枢,如轮之毂,如硙之脐,虽欲动 而不可得,非有意于不动也。

    问:“天道左旋,自西而东。日月右行则如何?”曰:“‘横渠说 日月皆是左旋’,说得好。盖天行甚健,一日一夜周天 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进过一度。日行速健, 次于天,一日一夜,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正 恰好比天进一度,则日为退一度。二日天进二度,则 日为退一度。积至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则天” 所进过之度又恰周得本数,而日所退之度亦恰退 尽本数,遂与天会而成一年月行迟,一日一夜三百 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行不尽,比天为退了十三度 有奇。进数为顺天而左,退数为逆天而右。历家以进 数难算,只以退数算之,故谓之右行。且曰:“日行迟,月 行速。”然则日行却得其正。

    “昼夜运而无息”,便是阴阳之两端。其四边散出纷扰 者,便是游气以生人物之万殊,如面磨相似。其四边 只管层层散出,天地之气运转而已。只管层层生出 人物,其中有粗有细,如人物有偏有正。

    天运不息,昼夜辊转,故地榷在中间。使天有一息之 停,则地须陷下。惟天运转之急,故凝结得许多查滓 在中间。地者,气之查滓也,所以道:“轻清者为天,重浊 者为地。”

    《卧游录》:苏子瞻曰:“迁居江上临皋亭,甚清旷。风晨月 夕,杖履野步,酌江水饮之,想味风义,以慰孤寂。 彭城佳山水,鱼蟹争讼寂然盗贼衰少,聊可藏拙。寓 居去江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 席,此幸未始有也。”

    李白一夕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 世外。

    黄山谷曰:“闲居多病,人事废绝,遇风日晴暖,从门生 儿侄辈扶杖逍遥林麓山水之间,忽不知日月之成 岁。”

    《异物志》:狼民与汉人交关,常夜为市,以鼻齅金,知 其好恶。

    《云麓漫抄》:“王明清字仲言,有《挥麈录》。云《尘史》亦其从 祖王彦辅所撰。”则二书皆出一家,彦辅并国史中事。 《挥麈录》载“张耆既贵,尝欲置酒邀禁从,上许之。既昼 集,罗帷翠幕,稠叠围绕,继之以烛,列屋蛾眉,豪侈不

    可状。每数杯,各少榻,如是者三数。暨其彻席出户,则
    考证
    云已再昼夜。”实恐未必然,盖侍从官有朝衣,逢旦欲

    入局治事,凡人一夜不寝辄困倦,岂有两昼夜而不 觉,朝廷为之废务?殆仙子烂柯之说矣。所以《孟子》有 《尽信书》之叹。

    《野客丛谈》:陈伏知道从军五更转有曰:“一更刁斗鸣, 校尉逴连城。遥闻射雕骑,悬惮将军名。二更愁未央, 高城寒夜长。试开弓学月,聊持剑比霜。三更夜警新, 横吹独吟春。强听梅花落,误忆柳园人。”似此五转,今 教坊以五更演为五曲,为街市唱。乃知有自《半夜角》 词《吹落梅花》此意亦久。

    乐天《长恨歌》:“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岂 有兴庆宫中夜不点烛,明皇自挑灯之理。《步里客谈》 曰:“陈无己《古墨行》,谓‘睿思殿里春将半,灯火阑残歌 舞散’。自书小字答边臣,万国风烟入长算。”“‘灯火阑残 歌舞散’,乃村镇夜深景致,睿思殿不应如是。二说甚 相类。”余谓二词正所以状宫中向夜萧索之意。使言 高烧画烛,贵则贵矣,岂复有《长恨》等意邪?观者味其 情旨,斯可矣。

    欧公诗“迩来不觉三十年,岁月才如熟羊胛”,于“夹”字 韵内押用史载及《通典》骨利国事。骨利国地近扶桑, 昼长夜短,夜煮一羊脾才熟,而东方已明言其疾也。 《渔隐丛话》又引《资治通鉴》云:“煮羊脾熟,日已出矣。”所 纪与史载《通典》小异。郭次象谓羊脾至微薄,不应太 疾如此,当以“胛”为是。考《唐书骨利斡传》亦曰羊脾,又 观《唐书天文志》则曰“羊髀”,此一字三说不同,盖“脾”、“胛”、 “髀”字文相近,诸公姑存其旧,不敢必以孰为正也。然 “胛”者肩也,“髀”者,股也,二字意虽不同,为熟之时似不 相远,至“脾”则太速矣。鲁直诗亦曰:“数面欣羊脾,论《诗》 在雉膏。”羊脾字,鲁直亦尝用之,不但欧公也。

    宰予昼寝,夫子讥之。寝者,寝室也。盖昼当居外,夜当 居内。宰予昼居内,未必留意于学,故夫子讥之,非谓 其昼眠也。游夫子之门,安有昼眠之理?

    《会稽志》:“姜畏日而喜露,故姜棚覆以干。干亦苕之属 也。夜冷露零则干卷而姜舒,日出昼燠则干舒而荫 浓。性与他草木异,故越人种姜,必覆以干。”

    萤《多则有年,夜入人室,则有客至》。

    贾氏《说林》呼子先夜不卧,惟倚藜杖,闭目少顷,即谓 之睡仙。去,留其杖。子先故人陆麟宝之,谓之藜床。 《侯鲭录》:“醉花宜昼,醉雪宜夜。”

    《洞天清录》:“夜深人静,月明当轩,香爇水沉,曲弹古调。” 此与羲皇何异?但须在一更后、三更前。盖初更人声 未寂,三更则人倦欲眠矣。

    《上庠录》:“唐制,礼部试举人,夜以三鼓为限。本朝率用 白昼,不许继烛。”

    《蠡海集·天文类》:“冬之夜半为严寒。”

    《地理类潮说》:“凡日临子午,海水必起。但上半月昼为 潮,夜为汐,下半月夜为潮,昼为汐,皆月行于子午之 位也。”

    《庶物类》:鸟之咮方者,趾方近于阴,故夜不眠而能飞 鸣。鸟之咮尖者,趾尖纯于阳,故夜宿而不能飞鸣。鸟 咮尖而能夜飞鸣者,色纯于阴也。若鸦颈既白而不 纯,故夜不能飞鸣也。水鸟禀于阴,是以鹳鹤夜亦飞 鸣。

    飞禽皆属阳,故昼飞鸣而夜栖宿。然鸟独夜飞鸣者, 色黑属阴,从其类也;鹳鹤夜飞鸣者,水鸟含阴,从其 性也。

    走兽皆属阴,故“夜动而昼伏。”然独猿猴不分昼夜者, 缘食果实,而居林栖树,兼乎阳也。牛马猪羊亦不分 昼夜者,家畜故也。野者则否。盖“气盛为动,气衰为伏。 动则健,伏则怠。”

    鱼乃阴物,而得阳气多,故“腹内生脬。”是以能浮跃。鱼 目昼夜不瞑,因知其为阴物,而得阳多者也。

    历数类阳为奇,阴为耦。昼属阳得奇,夜属阴得耦。奇 单,故日得一;耦拆,故“夜得二。”是以上半夜为今日,下 半夜为明日,是“夜得二”也。

    《事义类》酒,因米麹相反而成,稻花昼开,麦花夜开,子 午相反之义,故酒能醉人。

    《鹤林玉露》:“夜者,日之馀也,吾必继晷焉。灯必亲,薪必 燃,膏必焚,烛必秉,蜡必濡,萤必照,月必带,雪必映,光 必隙,明必借,暗则记。鸣呼,如此极矣。然而君子人曰: ‘终夜不寝,必如孔子;鸡鸣而起,必如大舜;坐以待旦, 必如周公’。然则何时而已耶?”范甯曰:“君子之为学,没 身而已矣。”

    《苇航纪谈》:孔天瑞《西资诗话》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 香浮动月黄昏’。不知和靖意偶到,为复爱其句中有 ‘黄昏’二字。议诗者谓日斜黄昏,非也,此二字盖亦两 字耳。若谓日斜而诗不曰黄昏”,而曰月黄昏,亦有源 矣。余尝宿于月湖外家,其家有堂,植梅竹,月白双清, 余至,每宿于此,而花盛开,其香发于四鼓后起视月 已西沉,而月色比当午时黄而更昏,正此时已五更 矣。非独此花为然,凡有香之花皆然。薝卜古有赋“恼人惟是夜深时,栀子香浓。”非云夜浅而云夜深,亦此 意也。盖谓昼午后阴气用事,而花敛艳藏香,夜午后 阳气用事,而花敷蕊散香耳。以此知黄昏乃夜深也。 《豹隐记谈》杨诚斋诗云:“天上归来有六更。”盖内楼五 更绝,梆鼓交作,谓之虾蟆更。禁门方开,百官随入,所 谓六更者也。外方则谓之攒点。

    鼠璞《西都赋》:“卫以严更之署。”注:“严更,督夜行鼓也。”此 卤簿中所谓严更警长也。严与发严及中严外办同。 唐制,日未明七刻,捶一鼓为一严。侍中奏开宫门,城 门五刻,捶二鼓为再严。侍中版奏请中严,群臣五品 以上,俱集朝堂。未明一刻,捶三鼓为三严,侍中、中书 令以下,俱诣西阁奉迎。严即严肃之义。今以办严为 “办装”,因讳而改,恐难例论。

    《北苑别录》:“采茶之法,须是侵晨不可见日。晨则夜露 未晞,,茶芽肥润。见日则为阳气所薄,使芽之膏腴内 耗,至受水而不鲜明。故每日常以五更挝鼓,集群夫 于凤凰山,监采官人给一牌入山,至辰刻则复鸣锣 以聚之,恐逾时贪多务得也。”

    《保生要录》:“夫人夜卧,欲自以手摩四肢胸腹十数遍, 名为干沐浴。”

    药枕,药性太热则热气冲上,太冷则冷气伤脑,唯理 风平凉者,乃为得宜。蔓荆子八分甘菊花八分细辛 六分吴白芷六分芎䓖六分白术四分通草八分防 风八分槁本六分羚羊角八分犀角八分黑豆五合 石菖蒲八分,细锉成末,拌匀,以生绢囊盛之,次用碧 罗袋盛之,如枕样,置盒子中,晚来欲枕时,揭去盖,不 枕即盖之,使药气不散。枕之日久,耳中微鸣,是药抽 风之验。

    《摄生要录书》云:“早出含煨生姜少许,避瘴开胃。又旦 起空腹,不宜见尸,臭气入鼻,舌白起,口臭欲免,宜饮 少酒。”

    真人曰:“平旦欲起时,下床先左脚,一日无灾咎,去邪 兼辟恶。”

    旦无嗔恚。暮无大醉。

    有《教入广》者。朝不可虚。暮不可实。

    夜行,用手掠发,则精邪不敢近。常啄齿,杀鬼邪。 夜卧,二足屈伸不并,无梦泄。

    夜半之食宜戒,申酉前晚食为宜。

    《采兰杂志》:逊顿国有树,花如牡丹而香,种有雌雄,必 二种并种乃生花,昼开夜合,故以“夜合”为名,又谓之 “有情树。”若各自种则无花也。

    燕地有频婆,味虽平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即佛书 所谓“频婆花,言相思”也。

    《扪虱新话》:“佛书须弥山顶名忉利天山,如腰鼓当山 腰,日月圈绕,照四天下,更为昼夜。”

    《纪历撮要》“朝看天顶穿,夜看四方悬。”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日落西方云,明朝雨纷纷。日落云里走,雨落半夜后 一个星保夜晴。

    《谈撰》:“风高者道远,风下者道近。三日三夕者,天下尽 风;二日二夕者,天下半风半雨;一日一夜者,其风行 万里。”

    《袪疑录》:“鸡子日中则正,日昃则偏。”

    《农桑辑要》:“北方农俗所传。春宜早晚耕,夏宜兼夜耕, 秋宜日高耕。”

    牧牛每遇耕作之月,除已牧放,夜复饱饲。至五更初, 乘日未出,天气凉而用之,则力倍于常,半日可倍一 日之功。日高热喘,便令休息,勿竭其力,以致困乏。此 南方昼耕之法也。若夫北方陆地平远,牛皆夜耕,以 避昼热,夜半仍饲以刍豆,以助其力,至明耕毕则放 去。此所谓“节其作息,以养其血气”也。

    凡农所种宿麦,早熟最宜早收。若候齐熟,恐被暴风 急雨所摧,必致抛费。每日至晚,即便载麦上场堆积, 用苫密覆,以防雨作。如搬载不及,即于地内苫积,天 晴乘夜载上场,即摊一二车,薄则易干。碾过一遍,翻 过又碾一遍,起鞂下场,扬子收起虽未净,直待所收 麦都碾尽,然后将未净鞂稗再碾。如此可一日一场, “比至麦收尽,已碾讫三之一矣。”

    蚕时昼夜之间,大概亦分四时,朝暮类春秋,正昼如 夏,夜深如冬,寒暄不一,虽有热火,合各斟量多少,不 宜一例。

    《辍耕录》:尝至松江钟山净行庵,见笼一雄鸡,置于殿 之东檐,请问其故,寺僧云:“蓄此以司晨,盖有十馀年 矣。”时刻不爽。余窃记张公文潜《明道杂志》云:“鸡能司 晨,见于经传,以为至论”,而未必然也。或天寒鸡懒,至 将旦而未鸣,或夜月出时,邻鸡悉鸣,大抵有情之物, 自不能有常而或变也。若然,则张公之言非欤?因举 似以询其所以。僧云:“司晨之鸡必以童。若坏其天真。 岂能有常哉。”盖张公特未知此理故耳。

    湖南益阳州,夜中同寝之人,无故忽自相打,每每有 之,名曰“沙魇。”土人熟此,不以为异,唯取冷水喷噀,候稍息,饮之汤,徐就醒,然犹二三日如醉。馀不知者,殊 用惊骇。

    《性理会通》:唐太宗收至骨利斡,置坚昆都督府。其地 夜易晓,夜亦不甚暗,盖当地绝处,日影所射也。 《杨慎文集》:唐人进士榜必以夜书,书必以淡墨。或曰: 名第者阴注阳受,以淡墨书者,若鬼神之迹也。 《丹铅总录》:今之更点、击钲,《唐六典》皆击钟也。太史门 有典钟二百八十人,掌钟漏。《唐诗》:“促漏遥钟动静闻 夜漏五五”相递,为二十五。唐李郢诗“二十五声秋点 长”,韩退之诗“鸡三号,更五点”是也。至宋世《国祚长短 谶》,有寒在五更头之忌。宫掖及州县更漏,皆云五更 后二点,又并初更去其二以配之,首尾止二十一点, 非古也。至今不改焉。

    《两夜包昼,一》重阴偶阳。

    周公不以夜行而惭影,颜回不以夜浴而改容。故曰: “不为昭昭伸节,不为冥冥隳行。”

    “熢主昼,燧主夜。” 《古今谚》:“日出早,雨淋脑;日出晏,晒杀雁。”

    《暖姝由笔》海早晚两潮,惟广东一潮。

    《檐曝偶谈》:“江南麦花夜发故发病,江北麦花昼发故 宜人。”

    《岩栖幽事》: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之“更报。”盖山 居率真漏声也。

    《野记》:“鳖伏随日,朝首东向,夕首西向,其所在上有沫 水,谓之鳖津,捕者以此得之。”

    销夏蔡君谟《荔枝谱》云:“福州种植最多,延施原野,洪 塘水西尢,其盛处,一家万株。城中越山,当州署之北, 郁为林麓,暑雨初霁,晚日照耀,绛囊翠叶,鲜明蔽映, 数里之间,焜如星火。”

    “潮赜?”问者曰:“夏昼潮当小而能稍大,夜当大而反小。 冬昼潮当大而反小,夜当小而反大,何也?”答曰:“此乃 阴阳之气,错缪颠倒。夏当南风,以阳方助至阳,故元 气为至阳所迫而潮小。或者北风起以阴方,气从所 胜而来,阳为之辟易,故潮遂能稍大。夏夜潮宜大也, 乃与昼日同。其微者,三伏中,或阳气酷烈,融而不收, 阴不足以御之,故潮亦从而小。冬或冰雪不解,固阴 冱寒,故昼日宜大而反小。”冬当北风,以阴方助至阴, 元气为至阴所薄而潮小。或者风从南至,以阳方气 从所胜而来,阴为之辟易,故潮亦能稍大。

    田家五行灯花不可剔去,至一更不谢,明日有吉事。 半夜不谢,主有连绵喜庆之事,或有远亲信物至。谚 云:“灯花今夜开,明朝喜庆来。”久阴天息灯,灯煤如炭 红,良久不过,明日,喜晴。谚云:“火留星必定晴”,久晴后 火煤便灭,主喜雨。

    《鼠》“半夜前作数钱声者,主招财吉。”

    日脚占晴雨。谚云:“朝有天,暮有地,主晴。”反此则雨。 黄昏鸡啼,主有天恩好事,或有减放税粮之喜。 《谚》云:“朝霞暮霞,无水煎茶,主旱。”此言久晴之霞也。“朝 霞不出巿,暮霞走千里。”此皆言雨后乍晴之霞。暮霞 若有火焰形而乾红者,非但主晴,必主久旱之兆。朝 霞雨后,乍有定雨无疑,或是晴天隔夜虽无,今朝忽 有,则要看颜色断之。乾红主晴,间有褐色主雨,满天 谓之霞,得过主晴,霞不过主雨。若西方有浮云稍厚, 雨当立至。

    《谚》云:“明星照烂地,来朝依旧雨。”言久雨正当黄昏,卒 然雨住云开,便见满天星斗,则岂但明日有雨,当夜 亦未必晴。

    谚云:“日落乌云半夜枵,明朝晒得背皮焦。”此言半天 元有黑云,日落云外,其云夜必开散,明日必甚晴也。 又云:“今夜日没乌云洞,明朝晒得背皮痛。”此言半天 上虽有云,及日没下去,都无云,而见日没如岩洞者 也。已上皆主晴,甚验。

    雨后天阴,但见一两星,此夜必晴。

    五更忽有雨,日中必晴,甚验。

    《田家杂占》谚云:“乌云接日,明朝不如今日主雨, 夜间听九逍遥鸟叫卜风雨。”谚云:“一声风,二声雨,三 声四声断风雨。”

    “天下太平,夜雨日晴”,言不妨农也。

    日没返照主晴,俗名为日返坞。一曰:日没胭脂红,无 雨也,有风。或问二候相似而所主不同何也?老农云: “返照在日没之前,胭脂红在日没之后。”

    𪃮叫。谚云:“朝𪃮晴,暮𪃮阴, 麦花昼启主水。”

    《草屋久雨》,菌生其上,朝出晴,暮出雨。

    《杂占》:早看东南,暮看西北,空则无雨,虽有云而片色 分明,亦晴。

    “夜半,天汉中有黑气相逐,黑猪渡河也。”主雨候。黑 猪渡河一路对起,相接亘天云,俗名“合罗阵”,主雨。若 久阴之馀,或作或止,忽云遮掩,必有挂帆雨,主雨脚 将断。

    夜观北斗,魁罡之间,有黑润云在畔,则当夜有雨。如北斗前有黄气者,明日黄风。若润,则当夜或明日必 大雨。

    《农政全书》,东州人云:“一夜起雷,三日雨。”言雷自夜起, 必连阴。

    蚯蚓俗名“曲蟮”,朝出晴,暮出雨, “黄昏上云半夜消,黄昏消云半夜浇。”若半夜后雨止 云开,星月朗然,则必晴无疑。

    凡久雨至午少止,谓之“遣昼。”在正午时遣,或可晴;午 前遣,则午后雨,不可胜。

    日出早雨,日出晏晴。老农云:“此言久阴之馀,夜雨连 旦,正当天明之际,云忽一扫而卷,即日光出,所以言 早。少刻必雨。言晏者,日出之后,云晏开也,必晴。”盖日 之出入,自有定刻,实无早晏也。

    栈鹅易肥法:稻子或小米、大麦,不计煮熟先用砖盖 成小屋,放鹅在内,勿令转侧,门中木棒签定,只令出 头吃食,日喂三四次,夜多与食,勿令住口。挦去尾际 毳毛,如此三日,加肥一斤。

    《遵生八笺》:“夜合花二种,红纹香淡者,名百合;密色而 香浓,日开夜合者,名夜合。根皆可食。”

    《本草纲目》:“风生兽,昼则蜷伏不动如猬,夜则因风腾 跃甚捷,越岩过树,如鸟飞空中。人网得之,见人则如 羞而叩头乞怜之态,人挝击之,倏然死矣。以口向风, 须臾复活。”

    鹅红掌,善𩰚,夜鸣应更。 笠。鸠,戴胜也,一曰鹎鵊。五更辄鸣,曰“架架格格”,至曙 乃止。滇人呼为榨油郎,亦曰铁鹦鹉,南人呼为凤凰 皂隶。古有催明之鸟名“唤起”者,即此也。

    貉如狸,与獾同穴而异处,日伏夜出,捕食虫物,出则 獾随之。其性好睡,人或畜之,以竹扣醒,已而复睡,故 人好睡者谓之“貉睡。”

    合欢一名“合昏”,至暮即合,故云“合昏。”

    茉莉,原出波斯,移植南海,今滇广人栽莳之。弱茎繁 枝,绿叶团尖。开小白花,有千叶者、红色者、蔓生者。其 花皆夜开,芬香可爱。

    《群芳谱》:“稻种浸用稻草包裹一斗,或二三斗,投于池 塘水内,缸内亦可。昼浸夜收,不用长流水,难得生芽。 若未出,用草盦之,浸三四日,微见白芽如针尖大,取 出于阴处阴干,密撒田内,候八九日秧青,放水浸之。 棉花既结,桃待桃开绒露为熟。旋熟旋摘,摊放箔上, 日曝夜露,待子粒既干,方可收贮,则绒不浥而子不 腐。”

    《沤麻缚》作小束,搭房上,夜露昼晒五七日自然洁白。 若值阴雨,于屋底风道搭晾,经雨即黑。

    稻花午开、暮合,开合皆于日中香甚有至七开七合 者。

    《蓬窗琐事》:用藜为燃,光最明,可传火彻夜。古读书者 燃藜以此。

    《滇行纪略》:“曹溪县有泉甚清,一日三潮,以辰午酉三 时水必涨满,其馀半涸。”

    《芜史》:“宫中各长街设有路灯,以石为座,铜为楼,铜丝 为门壁。每日晚,内府库监灌油燃灯,以便巡行 水。”《南翰记》:“古法,凿井者先贮盆水数十,置所欲凿之 地,夜视盆中有大星异众者凿之,必得甘泉。”

    《雚经》:“雚,短脚多伏,长脚多立,夜栖亦立。”

    《促织志》:促织便腹赤色,以股跃,以短翼鸣,其声聒聒, 络纬是也。昼而曝斯鸣矣,夕而热斯鸣矣。鞂笼悬之, 饵以瓜之瓤,以其声名之曰“聒聒儿。”

    闲中《今古录》:宋太祖建隆庚申受禅后,闻陈希夷“只 怕五更头”之语,命宫中转六更,方严鼓鸣钟。太祖之 意,恐有不轨之徒,窃发于五更之时,故终宋之世,六 更转于宫中,然后鸣钟,殊不省“庚”、“更”同音也。至理宗 景定元年,历五庚申,越十七年末,宋亡而希夷五更 头之数信矣。到元朝延祐七年庚申而至正帝生,帝 乃宋少帝赵显子,详见《稷录》。明兵入燕都遁去,当时 人只呼“庚申帝。”观《刘尚宾集》《庚申帝大事记》是也,后 方号顺帝云。由此观之,与宋祖“命转六更”之言益信, 数之不爽。

    长松茹退《憨憨子》曰:“千年暗室,一灯能明;一灯之明, 微吹能冥。明暗果有常哉?如明暗有常,则能见明暗 者非常矣。知此者,可以反昼为夜,反夜为昼,而能昼 能夜者,初无昼夜也。”

    脉。望真西山云:“玩《孟子》牛山木章,则知旦也,昼也、夜 也,固当循环用工,须以夜为本。盖一日之夜,乃一年 之冬,造化权舆,全在于此。凡草木归根,百虫蛰伏,阳 气潜藏,故能养其全力,至春发生。人之于夜,亦犹此 也。夜气必澄寂,然后平旦气清明。平旦清明,则昼之 应事不差,昼之应事不差,则夜气必愈澄寂。三时循” 环用工,不外“敬”之一字。

    晨者,鸡鸣之时也。《洞元经》云:“举身登晨,白日升天。中 为白日,鸡初鸣为登晨。”是以存太乙混合,多用此时,

    乃生气时也
    考证
    《三馀赘笔》:“昼夜者,阴阳之象也。以昼夜而分之,则有

    十二时;以十二时而分之,则有百刻;以百刻而细分 之,则又有六千分焉,非阴阳之数止于此也。盖阴阳 无穷尽者,愈推则愈有,姑以六千分而”为之限耳。故 以一刻言之,则得六十分。八刻六八四百八十分,亦 多二十分。盖八刻有上四刻、下四刻。上四刻如初刻 正也。有初初刻多十分焉。合二百四十分,所以十二 时一百刻,而总六千分也。

    《日知录》:“日往月来,月往日来,一日之昼夜也;寒往暑 来,暑往寒来,一岁之昼夜也;小往大来,大往小来”,一 世之昼夜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通 乎昼夜之道而知,则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而有以尽 乎《易》之用矣。

    “《鸡栖千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当归之时也。至 是而不归,如之何勿思也!

    君子以向晦入宴息,日之夕矣而不来,则其妇思之 矣;朝出而晚归,则其母望之矣;夜居于外,则其友吊 之矣。于《文》,日夕为逻。是以樽罍无卜夜之宾,衢路有 宵行之禁。故曰:“见星而行者,唯罪人与奔父母之丧 者乎!”至于酒德衰而酣身长夜,官邪作而昏夜乞哀, 天地之气乖,而晦明之节乱矣。

    一日之中,所以分纪其时者,曰日中,曰尽日,曰日昃。 见于《易》,曰“东方未明”,曰“会朝”,曰“日之方中”,曰昏,曰夕, 曰宵。见于《诗》,曰“昧爽”,曰朝,曰“日中。”昃,见于《书》,曰“朝时”, 曰日中,曰夕时,曰“鸡初呜”,曰旦,曰“质明”,曰“大昕”,曰“晏 朝”,曰昏,曰日出,曰日侧,曰“见日”,曰“逮日。”见于《礼》。尔雅疏日 入后二刻半为昏曰:“鸡鸣,曰日中,曰昼,曰日下昃,曰日旰,曰 日入,曰夜,曰夜中”,见于《春秋传》。曰:晁曰:“薄暮,曰黄昏”, 见于《楚辞纪》。“昼则用日。”《史记项羽纪》:“项王乃西从萧 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吕后纪》:“八月 庚申旦,平阳侯窋见相国产计事。日晡时,遂击产。”《彭 越传》:“旦日日出,十馀人后,后者至日中。”《淮南王安传》: “旦受诏,日食时上。”《汉书五行志》:“日中时,食从东北过 半,晡时复。晡时,食从西北,日下晡时复。”《武五子昌邑 王传》:“夜漏未尽一刻,以火发书其日中贺,发晡时,至 定陶。”《东方朔传》:“微行以夜漏下十刻乃出,旦明入山 下”是也。纪夜则用星。《诗》之言“三星在天,三星在隅,三 星在户”,《春秋传》之言“降娄中而旦”是也。周礼司寤氏以星夜分 不辨星,则分言其夜,曰夜中、曰夜半、曰夜乡晨是也。 分言其夜而不详,于是有五分其夜,而言甲乙丙丁、 戊者,《周礼》司寤氏“掌夜时”,注:“夜时谓夜晚早,若今甲 乙至戊。”《汉书西域传》杜钦曰:“斥候士五分夜击刁斗 自守。”《天文志》:本始元年四月壬戌甲夜,地节元年正 月戊午乙夜,六月戊戌甲夜。《三国志曹爽传》:“自甲夜 至五鼓,爽乃投刀于地。”《晋书。赵王伦传》:“期四月三日, 丙夜一筹以鼓声为应”是也。五分其夜而不详,于是 有言漏上几刻者。《五行志》:“晨漏未尽三刻,有两月重 见。”又云:“漏上四刻半,乃颇有光。”《礼仪志》:“夜漏未尽七 刻,钟鸣受贺。”《东方朔传》:“微行以夜漏上十刻迺出。”《王 尊传》:“漏上十四刻,行临到。”《外戚传》:“昼漏上十刻而崩。” 又云:“夜漏上五刻,持儿与舜会东交掖门。”自南《北史》 以上皆然,故《素问》曰:“一日一夜五分之。”《隋志》曰:“昼有 朝,有禺、有中、有晡,有夕,夜有甲乙丙丁戊。”而无十二 时之目也。唯《历书》云:“鸡三号卒,明抚十二节卒于丑。” 而下文却云“朔旦冬至正北”,又云:正北正西,正南正 东,不直言子酉午卯。《汉书五行志》言“日加辰巳”,又言 “时加未。”《翼奉传》言“日加申”,又言“时加卯。”《王莽传》:天文 郎按栻于前日时加某,莽旋席随斗柄而坐。而《吴越 春秋》亦云:“今日甲子,时加于巳。”《周髀经》亦有加卯加 酉之言。若纪事之文,无用此者。

    《南齐书天文志》“始有子时、丑时、亥时。” 《北齐书南阳王绰传》有景时、午时。景时者,丙时也。

    《左氏传》,卜楚丘曰:“日之数十,故有十时。”而杜元凯注 则以为十二时。虽不立十二支之目,然其曰“夜半”者, 即今之所谓子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 卯也;食时者,辰也;禺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 未也;晡时者,申也;日人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 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考之《史记天官书》曰: “旦至食,食至日昳;日昳至晡,晡至下晡,下晡至日入。” 《素问·藏气法时论》有曰:“夜半曰平旦,曰日出,曰日中, 曰日昳,曰下晡。”

    《王冰注》,以日昳为土王,下晡为金王。又有曰四季者,注云:“土王是今人所谓丑、辰、未、戌四时也。”

    《吴越春秋》有曰:“时加日出,时加鸡鸣,时加日昳,时加 禺中。”则此十二名古有之矣。《史记。孝景纪》:“五月丙戌, 地动,其早食时复动。”《汉书。武五子广陵王胥传》,“奏酒 至鸡鸣时罢。”《王莽传》,以鸡鸣为时。《后汉书。隗嚣传》:“至 昏时遂溃围。”《齐武王传》:“至食时赐陈溃。”《耿弇传》,“人定 时步果引去。”《来歙传》,“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窦 武传》:“自旦至食时,兵降略尽。”《皇甫嵩传》:“夜勒兵,鸡鸣 驰赴其陈,战至晡时,大破之。”《晋书戴洋传》:“永昌元年四月庚辰禺中时,有大风起自东南折木。”《宋书符瑞 志》:延康元年九月十日黄昏时,月蚀,荧惑过人。定时, 荧惑出营室,宿羽林,皆用此十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