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第081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八十一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第八十一卷目录
威仪部总论
易经〈观卦 家人卦 鼎卦〉
书经〈周书顾命〉
诗经〈邶风柏舟 鄘风相鼠 卫风淇奥 小雅湛露 菁菁者莪 宾之初筵 大雅
既醉 假乐 卷阿 民劳 抑 烝民 周颂执竞〉
礼记〈曲礼 玉藻 少仪 表记 缁衣〉
管子〈形势解〉
中论〈法象〉
韩诗外传〈论威仪二则〉
法言〈修身篇〉
中说〈周公篇〉
朱子大全集〈答刘平甫〉
威仪部艺文
内史过论晋惠公 国语
敕其子毗书 晋王承
威仪部纪事
威仪部杂录
学行典第八十一卷
威仪部总论
易经
《观卦》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程传〉君子居上,为天下之表仪,必极其庄敬,则下观仰而化也。故为天下之观,当如宗庙之祭始盥之时,不可如既荐之后,则下民尽其至诚,颙然瞻仰之矣。
《家人卦》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程传〉治家之道,非至诚不能也。故必中有孚信,则能常久,而众人自化。为善不由至诚,己且不能常守也,况欲使人乎?故治家以“有孚”为本。治家者,在妻孥情爱之闲,慈过则无严,恩胜则掩义,故家之患,常在礼法不足,而渎慢生也。长失尊严,少忘恭顺,而家不乱者,未之有也。故必有威严,则能“终吉。”保家之终,在“有孚”威如二者而已。〈大全〉缙云冯氏曰:为人父者,躬行之有素,则《家人》无不孚之者矣。其所谓躬行者,岂饰厉以为威哉?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非心罔念,已潜消而默化矣。此“威如”之吉,而《象》以为反身之谓也。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本义〉谓非作威也,反身自治,则人畏服之矣。
《鼎卦》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程传〉“木上有火”,以木巽火也,烹饪之象,故为“鼎。”君子观鼎之象,以正位凝命。鼎者,法象之器,其形端正,其体安重,取其端正之象,则“以正其位”,谓正其所居之位。君子所处,必正其小,至于席不正不坐,毋跛毋倚,取其安重之象,则“凝其命令”,安重其命令也。
书经
《周书顾命》
思夫人,自乱于威仪。
〈蔡传〉乱,治也。威者有威可畏,仪者有仪可象,举一身之则而言也。盖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是以有动作威仪之则。成王思夫人之所以为人者,自治于威仪耳。“自治”云者,正其身而不假于外求也。
诗经
《邶风柏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朱注〉《棣棣》,富而闲习之貌。选,简择也。〈大全〉庆源辅氏曰:“富”,谓富盛也,富盛则全备而无欠缺。《闲习》,谓从容而不生疏。
《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朱注〉言“视彼鼠而犹必有皮,可以人而无仪乎?人而无仪,则其不死亦何为哉。”
《卫风淇奥》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
〈朱注〉瑟,矜庄貌。僩,威仪貌。
《小雅湛露》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朱注〉《离》:《离》,垂也。“令仪”,言醉而不丧其威仪也。
《菁菁者莪》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朱注〉以《菁菁者莪》,比君子容貌威仪之盛也。
《宾之初筵》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 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其未醉止,威仪抑抑。 曰“既醉止,威仪怭怭。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朱注〉此言“凡饮酒者,常始乎治而卒乎乱也。”〈大全〉庆源辅氏曰:“温温其恭,威仪反反抑抑,始乎治也;幡幡怭怭,屡迁屡舞,终乎乱也。才饮酒稍不谨,必至于此。”
“饮酒孔嘉”,维其令仪。
〈朱注〉饮酒之所以甚美者,以其有令仪尔。
《大雅既醉》
“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朱注〉《朋友》,指宾客助祭者说。〈大全〉孔氏曰:“各自收敛,以相佐助,为威仪之事,《祭义》所谓‘济济漆漆’是也。”
《假乐》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
〈朱注〉《抑》抑,密也。〈大全〉庆源辅氏曰:“《威仪》以其见于容止者而言,容止抑抑然,甚密而无闲。”
《卷阿》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大全〉庆源辅氏曰:“颙颙、卭卭,体貌之尊严也。如圭如璋,德行之温纯也。令闻,声誉之美也。令望,威仪之善也。‘为纲,四方以为纲领也’。”
《民劳》
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大全〉叠山谢氏曰:“威仪,所以定命也。有德之士,未有无威仪。若不敬谨威仪,则骄淫傲惰,何所不为?侮老成,远耆德,则贤者不能相亲矣。” 丰城朱氏曰:“敬慎威仪,欲其修身也;以近有德,欲其亲贤也。修身以为之本,亲贤以为之辅,则必不至于纵诡随而为寇虐矣。”
《抑》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
〈朱注〉郑氏曰:“人密审于威仪者,是其德必严正也。故古之贤者,道行心平,可外占而知内。如宫室之制,内有绳直,则外有廉隅也。”〈大全〉东莱吕氏曰:“此《诗》以威仪为主,修身之道至切至近,莫过于此也。” 临川王氏曰:“德譬则宫城也,仪譬则隅也,视其隅则宫城之中可知矣。” 华谷严氏曰:“言威仪之当慎。威仪云者,声音笑貌云乎哉!容貌颜色,曾子所谓道;动容周旋中礼,孟子所谓盛德也。”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朱注〉敬其威仪,然后可以为天下法也。
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朱注〉柔安、嘉,善也。
《烝民》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 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朱注〉东莱吕氏曰:“柔嘉维则,不过其则也。过其则斯为弱,不得谓之柔嘉矣。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言其表里柔嘉也。”〈大全〉庆源辅氏曰:“‘令仪令色’,柔嘉之发于外也;小心翼翼,柔嘉之存于内也。古训是式,学问之不忘也;威仪是力,进修之不怠也。其措之事业,则上以承顺乎天子,下以布宣乎王命,是皆柔嘉之德致然也。”
《周颂执竞》
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大全〉三山李氏曰:“既醉既饱,盖祭终而饮福耳。上言祭时乐备而和,故神降之福。此言祭终而饮,威仪备具,此福禄所以反复,日至而未艾也。”
礼记
《曲礼》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陈注〉刘氏曰:篇首三句,如《曾子》所谓“君子所贵乎道者三”,盖先立乎其大者也。“毋不敬”,则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俨若思”则正颜色,斯近信矣。“安定辞”,则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三者修身之要,为政之本。此君子修己以敬,而其效至于安人安百姓也。
又
坐如尸,立如齐。
〈陈注〉尸居神位,坐必矜庄,坐法必当如尸之坐。人之倚立,多慢不恭,虽不齐,亦当如祭前之齐。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又
《登城》不指,城上不呼。
〈陈注〉城人所恃以为安固者,有所指则惑,见者有所呼则骇。闻者
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视瞻毋回,户开亦开,户 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毋践屦,毋踖席。抠衣趋 隅,必慎唯诺。大夫士出入君门,由𫔶右不践阈。
又
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堂上接武,堂下 布武。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
又
将即席,容毋怍,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拨,足毋蹶。
又
《坐必安》,执尔颜,长者不及。毋儳言,正尔容,听必恭。
又
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 箕,寝毋伏。敛发毋髢,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
〈陈注〉髢,髲也,垂如髲也。古人重发,以纚韬之不使垂。丧有丧冠,告有吉冠,非当免之时不可免。有袒而露其裼衣者,有袒而割牲者,因劳事而袒,则为亵。褰,揭也。涉浅而揭则可,暑而揭其裳,亦为亵。
又
《临乐不叹介胄》,则有不可犯之色,故君子戒慎,不失 色于人。
又
车上不广,欬不妄指。立视五巂,式视马尾,顾不过毂。
〈陈注〉巂,规也。车轮一周为一规,乘车之轮高六尺六寸,径一围三,得一丈九尺八寸。五规为九十九尺,六尺为步,总为十六步半。在车上所视,则前十六步半也。
又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 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 执玉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立 则磬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
又
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大夫济济,士跄跄,庶人《僬僬》。
〈陈注〉穆穆,幽深和敬之貌。“皇皇”,壮盛显明之貌。济济,修饰齐一之貌。“跄跄”,翔举舒扬之貌。庶人见乎君,不为容,“进退奔走僬僬”,虽无所考,大抵趋走促数,不为容之貌也。
又
天子,视不上于袷,不下于带;国君,绥视;大夫,衡视;士, 视五步。
〈陈注〉“天子视”,谓视天子也。袷,朝服,祭服之曲领也。绥,颓下之貌。视国君者,目不得平看于面,当视其面之下,袷之上也。衡,平也。大夫之臣,视大夫,平看其面也。“士视五步”者,士之属吏视士亦不得高面下带,而得旁视左右五步之闲也。
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倾则奸。
〈陈注〉上于面者,其气骄,知其不能以下人矣;下于《带》者,其神夺,知其忧在乎心矣。视流则容侧,必有不正之心存乎胸中矣。此君子所以慎也。
又
辍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故“辍朝而顾”,君子谓 之“固。”
〈陈注〉朝仪当肃,不宜为左右之顾。异,犹他也。敬心不存,则形诸外,此所以知其有他事他虑也,固谓鄙野不达于礼也。
《玉藻》
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 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 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
〈陈注〉路寝门外至应门谓之趋,于此趋时,则歌《采齐》之诗以为节。路寝门内至堂谓之行,于行之时,则歌《肆夏》之诗以为节。中规,圆也,中矩,方也。进而前则其身略俯如揖然,退而后则其身微仰,故曰:“扬之。”进退俯仰,皆得其节,故佩玉之鸣,锵然可听也。鸾,和铃也,常所乘之车,鸾在衡,和在轼,若田猎之车,则和在轼,鸾在“马镳”也。
“君在不佩玉。左结佩,右设佩。”“居则设佩,朝则结佩。”
〈陈注〉“君在”,谓世子在君所也。不佩玉,非去之也,但结蹙其左佩之绶,不使玉之有声。玉以比德,示不敢表其有如玉之德耳。“右设佩”者,佩谓事佩觿燧之属,设之于右,示有服役以奉事于上也。“居则设佩”,谓退而燕居则佩玉如常也。“朝则结佩”,申言上意。此皆谓世子也。
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佩玉有冲牙,君子无故玉不 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陈注〉凡佩玉,必上系于衡,下垂三道,穿以蠙珠。下端前后悬以璜,中央下端悬以冲牙。动则冲牙前后触璜而为声。所触之玉,其形似牙,故曰“冲牙。”
天子佩白玉而元组绶。
〈陈注〉绶,所以贯佩之珠玉而相承受者。《元组》绶谓以
元色之组为绶也
公侯佩《山元》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 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
〈陈注〉瑜,美玉也。綦,杂文也。《瓀玟》,石之次玉者。缊,赤黄色。
《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陈注〉《象环》,象牙之环也,其广五寸。孔子谦不佩玉,故燕居佩之,非谓礼服之正佩也。
又
“君与尸行接武”,“大夫继武”,“士中武”,“徐趋”皆用是。
〈陈注〉君,谓天子诸侯也。接武,谓二足相蹑,每蹈于半,不得各自成迹也。若大夫与其尸行,则两足迹相接续渐卑,故与尸行步稍广而速。中,犹闲也。士与其尸行,每徙足闲容一足地,乃蹑之。士极卑,故与尸行步极广也。“徐趋皆用是”谓君、大夫士或徐或趋,皆用此与尸行步之节也。
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毋移。
〈陈注〉此言若以他事行礼而当疾趋者,其屦头固欲发起,不以《接武》《继武》为拘,然而手容必恭,足容必重,不可或低或斜,而变其常度。
圈豚,“行不举足,齐如流”,席上亦然。
〈陈注〉旧说圈,转也。豚之言循,读为上声,谓徐趋之法,当曳转其足,循地而行,故云不举足也。方氏谓“此言回旋而行,羔性聚,豚性散,圈之则聚而回旋于其中矣”,故取况如此。未知是否。“齐,《裳下缉》也。”足既不举,身又俯折,则裳下委于地,而曳足则齐如水之流,席上亦然。言未坐之时,行于席上亦如此也。
端行颐溜如矢,弁行,“剡剡起屦。”
〈陈注〉端,直也。直身而行,身亦小折,故头直临前,而颐如屋溜之垂,其步之进,则如矢之直也。弁,急也。剡剡,身起之貌。急行则欲速,而身屦恒起也。一说端谓元端、素端,弁谓爵弁、皮弁,行容各欲称其服也。
执龟玉,举前曳踵,蹜蹜如也。
〈陈注〉踵,足后跟也。举足之时而曳其后跟,则行不离地,如有所循也。蹜蹜,促狭之貌。龟玉皆重器,故敬谨如此。
凡行容惕惕。
〈陈注〉《惕惕》,直而且疾也。谓行于道路则然。盖回枉则失容,舒缓则近惰也。
《庙中》齐齐朝廷济济翔翔。
〈陈注〉齐齐,收持严正之貌。济济,威仪详整也。翔翔,张拱安舒也。
“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遫》。
〈陈注〉“舒迟”,闲雅之貌。《齐遫》,谨而不放之谓。
“足容重,手容恭。”
〈陈注〉“重不轻举”,移也。恭,无慢,弛也。
目容端,口容止。
〈陈注〉“无睇视”,不妄动。
声容静,头容直。
〈陈注〉“无或哕咳”,欲其静也。“无或倾顾”,欲其直也。
《气容肃》。
〈陈注〉“似不息”者。
《立容德》,
〈陈注〉“中立不倚”,俨然有德之气象。
色容庄,坐如尸。
〈陈注〉庄,矜持之貌也。
燕居告温温。
〈陈注〉燕居之时,与告语于人之际,则皆欲其温和。
“丧容累累,色容颠颠,视容瞿瞿梅梅,言容茧茧。”
〈陈注〉此皆居丧之容。累累,羸惫失意之状。颠颠,忧思不舒之貌。瞿瞿,惊遽之貌。梅梅,犹昧昧,瞻视不审,故瞿瞿梅梅然也。茧茧,犹绵绵,声气低微之貌。
“戎容暨暨”,言容詻詻,色容厉肃,视容清明。
〈陈注〉此皆军旅之容。“暨暨”,果毅之貌。“詻詻”,教令严饬之貌。颜色欲其严厉而庄肃,视瞻欲其莹彻而明审。
《立容辨》。〈贬〉卑毋谄。〈谄〉
〈陈注〉《立之容》,贬卑者,不为矜高之态也。虽贵贬损卑降,而必贵于正。若倾侧其容,柔媚其色,则流于谄矣。故戒以“毋谄”焉。
头颈必中。
〈陈注〉头容欲直。
《山立》。
〈陈注〉“如山之嶷然”,不摇动也。
《时行》。
〈陈注〉当行则行,
盛气颠实扬休。
〈陈注〉颠,填,实满也。休,与煦同,气体之充也。言人当养气,使充盛填实于内,故息之出也,若阳气之煦物,其来无穷也。
===齐齐皇皇。车马之美,匪匪翼翼。鸾和之美,肃肃雍雍。”
〈陈注〉“穆穆”者,敬以和。“皇皇”者,正而美。“济济”者,出入之齐。翔翔者,翕张之善。“齐齐”,致齐而能定也。“皇皇”,有求而不得也。“匪匪言行而有文。翼翼言载而有辅。肃肃,唱者之敬。雍雍”应者之和。此即《保氏》所教六仪。
又
《执玉》、执龟䇲不趋,堂上不趋,城上不趋。武车不式,介 者不拜。
又
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
又
宾客主恭,祭祀主敬,丧事主哀,会同主诩。军旅思险, 隐情以虞。
〈陈注〉“恭以容言,敬以心言。”诩者,辞气明盛之貌。军行舍止经由之处,必思为险阻之防,又当隐密己情,以虞度彼之情计也。
《表记》
“子言之归乎?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 而信。”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 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甫刑》曰: “敬忌而罔有择言在躬。”子曰:“裼袭之不相因也,欲民 之毋相渎也。”子曰:“祭极敬,不继之以乐;朝极辨,不继 之以倦。”子曰:“君子慎以辟祸,笃以不揜,恭以远耻。”子 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 儳焉如不终日。”子曰“齐戒以事鬼神,择日月以见君, 恐民之不敬也。”子曰“狎侮死焉而不畏也。”子曰:“无辞 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也,欲民之毋相亵也。《易》曰:‘初 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又
君子服其服,则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则文以君子 之辞;遂其辞,则实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耻服其服 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有其辞而无其德, 耻有其德而无其行。是故君子衰绖则有哀色,端冕 则有敬色,甲胄则有不可辱之色。《诗》云:“维鹈在梁,不 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缁衣》
子曰:“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 壹。《诗》云:‘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 归于周,万民所望’。”
管子
《形势解》
言辞信,动作庄,衣冠正,则臣下肃;言辞慢,动作亏,衣 冠惰,则臣下轻之。故曰:“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仪者, 万物之程式也;法度者,万民之仪表也;礼义者,尊卑 之仪表也。故动有仪则令行,无仪则令不行。故曰:“进 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徐干中论
《法象》
夫法象立,所以为君子法象者,莫先乎正容貌,慎威 仪。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为冕服采章以旌之,为佩玉 鸣璜以声之,欲其尊也,欲其庄也,焉可懈慢也?夫容 貌者,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情性治,情性治故仁义 存,仁义存故盛德著,盛德著故可以为法象,斯谓之 “君子”矣。君子者,无尺土之封而万民尊之,无刑罚之 威而万民畏之,无羽龠之乐而万民乐之,无爵禄之 赏而万民怀之。其所以致之者一也。故孔子曰:“君子 威而不猛,泰而不骄。”《诗》云:“敬尔威仪,惟民之则。”若夫 堕其威仪,恍其瞻视,忽其辞令,而望民之则我者,未 之有也;莫之则者,则慢之者至矣。小人皆慢也,而致 怨乎人,患己之卑,而不知其所以然,哀哉!故《书》曰:“惟 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人性之所简也,存乎幽 微;人情之所忽也,存乎孤独。夫幽微者,显之原也;孤 独者,见之端也。胡可简也?胡可忽也?是故君子敬孤 独而慎幽微,虽在隐蔽,鬼神不得见其隙也。《诗》云:“肃 肃兔罝,施于中林。”处独之谓也。又有颠沛而不可乱 者,则成王、季路其人也。昔者成王将崩,体被冕服,然 后发顾命之辞。季路遭乱结缨,而后死白刃之难。夫 以崩亡之候,白刃之难,犹不忘敬,况于游宴乎?故《诗》 曰:“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言必济 也。君子口无戏谑之言,言必有防;身无戏谑之行,行 必有检。故虽妻妾不可得而黩也,虽朋友不可得而 狎也。是以不愠怒而德行行于闺门,不谏谕而风声 化乎乡党。《传》称“大人正己而物自正”者,盖此之谓也。 以匹夫之居犹然,况得意而行于天下者乎?唐尧之 帝允恭克让而光被四表,成汤不敢怠遑而奄有九 域,文王祗畏而造彼区夏。《易》曰:“观盥而不荐,有孚颙 若。”言下观而化也。祸败之由也,则有媟慢以为阶,可 无慎乎?昔宋敏碎首于棋局,陈灵被祸於戏言,阎邴
造逆于相诟,子公生弑于尝鼋。是故君子居身也谦在敌也让,临下也庄,奉上也敬。四者备而怨咎不作,福禄从之。《诗》云:“靖恭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谷 以汝。”故君子之交人也,欢而不媟,和而不同,好而不 佞诈,学而不虚行,易亲而难媚,多怨而寡非,故无绝 交,无畔朋。《书》曰:“慎始而敬,终以不困。”夫礼也者,人之 急也,可终身蹈,而不可须臾离也。须臾离则慆慢之 行臻焉,须臾忘则慆慢之心生焉,况无礼而可以终 始乎?夫礼也者,敬之经也,敬也者,礼之情也。无敬无 以行礼,无礼无以节敬,道不偏废,相须而行。是故能 尽敬以从礼者谓之成人。过则生乱,乱则灾及其身。 昔晋惠公以慢端而无嗣,文公以肃命而兴国。却犨 以傲享征亡,冀缺以敬妻受服,子圉以《大明》招乱,薳 罢以《既醉》保禄,良霄以《鹑奔》丧家,子展以《草虫》昌族。 君子感凶德之如彼,见吉德之如此。故立必磬折,坐 必抱鼓,周旋中规,折旋中矩,视不离乎结襘之间,言 不越乎表著之位。声气可范,精神可爱,俯仰可宗,揖 让可贵,述作有方,动静有常,帅礼不荒,故为万夫之 望也。
韩诗外传
《论威仪二则》
传曰:衣服容貌者,所以说目也;应对言语者,所以说 耳也;好恶去就者,所以说心也。故君子衣服中,容貌 得,则民之目悦矣;言语逊,应对给,则民之耳悦矣;就 仁去不仁,则民之心悦矣。三者存乎身,虽不在位,谓 之素形。故中心存善而日新之,则独居而乐,德充而 形。《诗》曰:“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上之人所遇,色为先,声音次之,事行为后。故望而宜 为人君者,容也;近而可信者,色也;发而中者,言也;文 而可观者,行也。故君子容色,天下仪象而望之不暇, 言而宜人为人君者,《诗》曰:“颜如渥赪,其君也哉。”
扬雄法言
《修身篇》
或问:“何如斯谓之人?”曰:“取四重,去四轻,则可谓之人。” 曰:“何谓四重?”曰:“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 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敢问四轻。”曰:“言 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淫。”
王通中说
《周公篇》
子曰:“先王法服,不其深乎?为冠,所以庄其首也。为履, 所以重其足也。衣裳襜如,劎佩锵如,皆所以防其躁 也。故曰:‘俨然人望而畏之’。”
朱子大全集
《答刘平甫》
日月易过,毋因循失之,乃所深望。前以戏谑奉规,能 留意否?先圣言:“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向曾讲 此至熟,日用之闲只此一句,勿令违失,则工夫已过 半,千万!千万!
威仪部艺文
《内史过论晋惠公》国语
襄王使召公过及内史过赐晋惠公命。吕甥、郤芮相 晋侯,不敬,晋侯执玉卑,拜不稽首。内史过归,以告王 曰:“晋不亡,其君必无后,且吕、郤将不免。”王曰:“何故?”对 曰:“《夏书》有之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在 汤誓》曰:‘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在盘庚》曰:‘国之臧,则维汝众;国之不臧,则维余一人’。 是有逸罚。”如是则长众使民,不可不慎也。民之所急, 在于大事。先王知大事之必以众济也,故祓除其心, 以和惠民,考中度衷以莅之,昭明物则以训之,制义 庶孚以行之。祓除其心,精也;“考中度衷”,忠也;昭明物 则,礼也;制义庶孚,信也。然则长众使民之道,非精不 和,非忠不立,非礼不顺,非信不行。今“晋侯即位而背 内外之赂,虐其处者,弃其信也;不敬王命,弃其礼也; 施其所恶,弃其忠也;以恶实心,弃其精也。四者皆弃, 则远不至而近不和矣,将何以守国?”古者先王既有 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 月以教民事君。诸侯《春秋》受职于王,以临其民;大夫 士日恪位著,以儆其“官,庶人工商各守其业以共其 上,犹恐有坠失也,故为车服旗章以旌之,为挚币瑞 节以镇之,为班爵贵贱以别之,为令闻嘉誉以声之。” 犹有散迁解慢,而著在刑辟,流在裔土,于是乎有蛮 裔之国,有斧钺刀墨之民,而况可以淫纵其身乎?夫 晋侯非嗣也,而得其位,亹亹怵惕,保任戒惧,犹曰未 也。若“将广其心而远其邻,陵其民而卑其上,将何以 固守?夫执玉卑,替其挚也;拜不稽首,诬其王也;替挚无镇,诬王无民。夫天事恒象,任重享大者必速及。故 晋侯诬王,人亦将诬之。欲替其镇,人亦将替之。大臣 享其禄,弗谏而阿之,亦必及焉。襄王三年而立晋侯, 八年而陨于韩,十六年而晋人杀怀公无”胄,秦人杀 子金子公。
《敕其子毗书》晋·王承
夫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 瞻仪刑;讽味遗言,不若亲承音旨。王参军人伦之表, 汝其师之。
威仪部纪事
《左传》襄三十一年,卫侯在楚北宫文子见令尹围之 威仪,言于卫侯曰:“令尹似君矣,将有他志,虽获其志, 不能终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终之实难,令尹 其将不免。”公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诗》云:‘敬慎威仪,惟 民之则’。令尹无威仪,民无则焉;民所不则,以在民上, 不可以终。”公曰:“善哉!何谓威仪?”对曰:“有威而可畏谓” 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 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臣有臣之 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顺是 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卫诗》曰:“威仪棣棣, 不可选也。”言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皆有威 仪也。《周诗》曰:“朋友攸摄,摄以威仪。”言朋友之道,必相 教训以威仪也。《周书》数文王之德曰:“大国畏其力,小 国怀其德。”言畏而爱之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言则而象之也。纣囚文王七年,诸侯皆从之囚,纣于 是乎惧而归之,可谓爱之。文王伐崇,再驾而降为臣, 可谓畏之。文王之功,天下诵而歌舞之,可谓则之。文 王之行,至今为法,可谓象之有威仪也。故君子在位 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 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 其下,谓之“有威仪”也。
《韩诗外传》:晏子聘鲁,上堂则趋,授玉则跪。子贡怪之, 问孔子曰:“晏子知礼乎?今者晏子来聘鲁,上堂则趋, 授玉则跪,何也?”孔子曰:“其有方矣。待其见我,我将问 焉。”俄而晏子至,孔子问之,晏子对曰:“夫上堂之礼,君 行一,臣行二。今君行疾,臣敢不趋乎?今君之授币也 卑,臣敢不跪乎?”孔子曰:“善。礼中又有《礼》。《诗》曰:‘礼仪卒 度,笑语卒获’”,晏子之谓也。
《汉书隽不疑传》: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 指使者,逐捕盗贼,威振州郡。胜之素闻不疑贤,遣吏 请与相见。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劎佩环玦,褒衣博 带,盛服至门上谒。门下欲使解劎,不疑曰:“劎者,君子 武备,所以卫身,不可解。”开阁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 严,衣冠甚伟,深接以礼。
《石奋传》:“奋号万石君,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 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诮让,为便坐,对案不 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迺许。子 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必冠,申申如也。”
《后汉书张湛传》:湛矜严好礼,动止有则,居处幽室,必 自修整,虽遇妻子,若严君焉。及在乡党,详言正色,三 辅以为仪表。人或谓湛伪诈,湛闻而笑曰:“我诚诈也, 人皆诈恶,我独诈善,不亦可乎?”
《晋书景帝纪》:高贵乡公改元曰正元。天子受玺,堕举 趾,高帝闻而忧之。及将大会,帝训于天子曰:“夫圣王 重始,正本敬初,古人所慎也。明当大会,万众瞻穆穆 之容,公卿听玉振之音。《诗》云:‘示人不佻,是则是效。《易》 曰:‘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虽礼仪周备,犹宜加 之以祗恪,以副四海,颙颙式仰’。”
《何劭传》:“劭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帝为王太子, 以劭为中庶子。及即位,转散骑常侍,甚见亲待。劭雅 有姿望,远客朝见,必以劭侍直。每诸方贡献,帝辄赐 之,而观其占谢焉。”
《王劭传》:“劭字敬伦,历东阳太守,吏部郎、司徒左长史, 丹阳尹。劭美姿容,有风操,虽家人近习,未尝见其堕 替之容。桓温甚器之。”
《宋书张卲传》:“卲兄伟之子畅,为南谯王义宣司空长 史,南郡太守。元凶弑逆,义宣发哀之日,即便举兵,畅 为元佐,举哀毕,改服著黄裤褶,出射堂,简人音仪容 止,众皆瞩目,见者皆为尽命。”
《南齐书庾杲之传》:杲之迁黄门郎,兼御史中丞,寻即 正。杲之风范和润,善音吐。世祖令对虏使兼侍中,上 每叹其风器之美。王俭在座曰:“杲之为蝉冕所照,更 生风采,陛下故当与其即真。”帝意未用也。永明中,诸 王年少,不得妄与人接。敕杲之与济阳江淹五日一 诣诸王,使申游好。
《梁书何敬容传》:“敬容身长八尺,白晰,美须眉,性矜庄, 衣冠尢事鲜丽。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
《贺琛传》:琛领尚书左丞,并参礼仪事,前后居职,凡郊 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 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 之《陈书陆缮传》:缮掌东宫管记,仪表端丽,进退闲雅,世 祖使太子诸王咸取则焉。其步趋蹑履,皆令习缮规 矩。
《萧允传》:“允弟引,方正有器局,望之俨然。虽造次之闲, 必由法度。”
《魏书封轨传》:“‘‘轨沈谨好学,善自修洁,仪容甚伟。或曰: 学士不事修饰,此贤何独如此’?轨闻笑曰:君子整其 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言者惭退。” 《裴粲传》:景明初,赐爵舒县子。沉重善风仪,颇以骄豪 为失,历正平、恒农二郡太守。高阳王雍曾以事属粲, 粲不从,雍甚为恨。后因九日马射,敕畿内太守皆赴 京师。雍时为州牧,粲往修谒,雍含怒待之。粲神情闲 迈,举止抑扬,雍目之不觉解颜。及坐定,谓粲曰:“相爱 举动,可更一行。”粲便下席为行,从容而出。坐事免官。 后世宗闻粲善自标置,欲观其风度,忽令传诏就家, 急召之。须臾之闲,使者相属,合家恇惧,不测所以。粲 更恬然,神色不变,世宗叹异之。时仆射高肇以外戚 之贵,势倾一时,朝士见者,咸望尘拜谒。粲候肇,惟长 揖而已。及还,家人尤责之。粲曰:“何可自同凡俗也!”又 曾诣清河王怿,下车始进,便属暴雨,粲容步舒雅,不 以霑濡改节。怿乃令人持盖覆之,叹谓左右曰:“何代 无奇人!”
《王肃传》:“肃兄子诵,为给事黄门侍郎。肃宗崩,灵太后 之立幼主也,于时大赦,诵宣读诏书,音制抑扬,风神 疏秀,百寮倾属,莫不叹美。”
《北齐书李浑传》:“浑弟绘,天平初,世宗用为丞相司马。 每罢朝,文武总集,对扬王庭。常令绘先发言端,为群 僚之首。音辞辩正,风仪都雅,听者悚然。”
《周书长孙俭传》:俭除行台仆射,荆州刺史,时梁岳阳 王萧察内附,初遣使入朝,至荆州,俭于厅事列军仪, 具戎服,与使人以宾主礼相见。俭容貌魁伟,音声如 钟,大为鲜卑语,遣人传译以问客,客惶恐不敢仰视。 日晚,俭乃著裙襦纱帽,引客宴于别斋,因序梁国丧 乱朝廷招携之意,发言可观,使人大悦,出曰:“吾所不 能测也。”
《柳霞传》:“梁西昌侯深藻镇雍州,霞时年十二,以民礼 修谒,风仪端肃,进止详雅。深藻美之,试遣左右践霞 衣裾,欲观其举措。霞徐步稍前,曾不顾盼。”
《隋书令狐熙传》:“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 然,不妄通宾客。”
《中说事君》篇:“子闲居,俨然,其动也徐,若有所虑;其行 也方若有所畏。其接长者,恭恭然如不足;接幼者,温 温然如有就。”
《唐书温大雅传》:“大雅弟彦博,善辞令。每问四方风俗, 胪布诰命,若成诵然。进止详华,人皆拭目观。”
《魏元忠传》:元忠始名真宰,以诸生见高宗,高宗慰遣 不知谢,即出仪举自安。帝目送,谓薛元超曰:“是子未 习朝廷仪。”然名不虚,谓真宰相也。
《陈叔达传》:“叔达授黄门侍郎,判纳言,封江国公。叔达 明辩,善为容,每占奏,搢绅属目。”
《唐语林》:开元中,燕公张说当朝,文伯冠服,以儒者自 处。元宗嫌其异己,赐内样巾子,长脚罗幞头。燕公服 之入谢,元宗大喜。元宗早朝,百官趋班,上见张九龄 风仪秀整,有异于众,谓左右曰:“朕每见张九龄,精神 顿生。”
《北梦琐言》:唐薛澄州昭纬,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 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 纱词。知举后,有一门生辞归乡里,临岐献规曰:“侍郎 重德,某乃受恩。尔后请不弄笏,与唱浣溪纱,即某幸 甚。”时人谓之至言。有小吏常学其行步揖逊,薛公知 之,乃召谓曰:“试于庭前学得似,则恕公罪。”于是下帘 拥姬妾而观之。小吏安详傲然,举动酷似,笑而舍之。 《宋史吕大防传》:大防身长七尺,眉目秀发,声音如钟。 自少持重,无嗜好,过市不左右游目,燕居如对宾客, 每朝会,威仪翼如,神宗常目送之。
《名臣言行录》:“魏公姿貌英特,美须髯,骨骼清耸,眉目 森秀,图绘传天下。人以谓高山大岳,望之气象雄杰, 而包育微细,畜泄云雨,藏匿宝怪,盖自然也。”
吕希哲言:“后生初学,且须理会气象。气象好时,百事 是当。气象者,辞令容止、轻重疾徐足以见之矣。不惟 君子小人于此焉分,亦贵贱寿夭之所由定也。” 伊川先生入侍之际,容貌极庄。时文潞公以太师平 章重事,或侍立终日不懈,上虽喻以少休,不去也。人 或以问,先生曰:“君之严,视潞公之恭,孰为得失?”先生 曰:“潞公四朝大臣,事幼主不得不恭。吾以布衣职辅 导,亦不敢不自重也。”
《元史拜住传》:“英宗登极,拜中书平章政事,会诸侯王 于大明殿,诏进读太祖《金匮宝训》,威仪整暇,语音明 畅,莫不注目竦听。”
《古穰杂录》:“陈祭酒美须髯,容仪端整,步履有定,望之 者起敬。当会食,诸生稍有失仪,即待罪不轻容。或有所禀,严于对君之礼,师道卓立,名重一时。六馆殆千 人,凡升堂听讲、会馔,仪矩森严,虽朝廷之上不之过 也。”
威仪部杂录
《读书镜》:明道先生尝至禅寺,僧方饭,见趋进揖逊之 盛,叹曰:“三代威仪,尽在是矣。”尹和靖在平江累年,凡 百严整有常,遇饮酒听乐,但拱手安足处,终日未尝 动。平江有僧见之曰:“吾不知儒家所谓周孔为如何, 恐亦只如此也。”夫儒者威仪扫地,遂使明道先生亦 赞叹佛氏赖有个庄严,尹和靖先生始得向波罗门 吐气,乃知吾曹不必以言胜佛,要以躬行胜之耳。 《日知录》:何晏之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邓飏之行步 舒纵,坐立倾倚。谢灵运之每出入,自扶接者常数人, 后皆诛死。而魏文帝体貌不重,风尚通脱,是以享国 不永,后祚短促。史皆附之《五行志》,以为貌之不恭。昔 子贡于礼容俯仰之闲,而知两君之疾与乱,夫有所 受之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扬子《法言》 曰:“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 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