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四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四十二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四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四十二卷目录

     经籍总部纪事四

    经籍典第四十二卷

    经籍总部纪事四

    《魏书皇后列传序》:“高祖改定内官监女尚书、美人、女 史、女贤人、书史、书、女小书女视三品。”

    《昭成子孙传》:“晖字景袭,颇涉文史,爱文学,招集儒士 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以类相从,名为《科录》,凡二百 七十卷。上起伏羲,迄于晋、宋,凡十四代。晖疾笃,表上 之。”

    《河南王附传》:“鉴字绍达,少有父风,颇览书传。”

    《汝阴王附传》:“修义字寿安,涉猎书传,颇有文才,为高 祖所知。”

    《任城王附传》:顺字子和,九岁师事乐安陈丰。初书王 羲之《小学篇》数千言,昼夜诵之,旬有五日,一皆通彻。 丰奇之,白澄曰:“丰十五从师,迄于白首,耳目所经,未 见此比。江夏黄童,不得无双也。”澄笑曰:“蓝田生玉,何 容不尔!”十六通《杜氏春秋》,恒集门生讨论同异。于时 四方无事,国富民康,豪贵子弟率以朋游为乐,而顺 下帷读书,笃志爱古。家徒四壁,止有书数千卷而已。 撰《帝录》二十卷,诗赋表颂数十篇,今多亡矣。

    《文成五王传》:“安丰王猛子延明,博极群书,兼有文藻, 鸠集图籍万有馀卷,所著诗、赋、赞、颂、铭、诔三百馀篇。 又撰《五经宗略》《诗礼别义》,注《帝王世纪》及《列仙传》。又 以河间人信都芳工算术,引之在馆,撰《古今乐事》九 章十二图。又集《器准》九篇,芳别为之注,皆行于世。” 《献文六王传》:“高阳王子泰,泰兄端,字宣雅,美容貌,颇 涉”书史。泰弟睿,字子哲,轻忽荣利,爱玩琴书。

    北海王详字季豫美姿容善举止高祖赐详玺《书》曰: “比游神何业也。丘坟六籍何事非娱。”

    彭城王勰字彦和敏而耽学不舍昼夜博综经史雅 好属文。

    《孝文五王传》:废太子恂,诏诣代都入辞。高祖曰:“在途 当温读经籍,今日亲见吾也。”恂不好书,学在困踬,颇 知咎悔,恒读佛经,礼拜归心于善。

    清河王怿,博涉经史,兼综群言,有文才,善谈理。 汝南王悦,好读佛经,览书史,为性不伦,俶傥难测。 《燕凤传》:燕凤,字子章,好学,博综经史,明习阴阳谶纬。 昭成素闻其名,使人以礼迎致之,以经授献明帝。太 宗世,与崔元伯、封懿、梁越等入讲经传,出议朝政。世 祖初,以旧勋赐爵平舒侯。

    《崔元伯传》:“衡字伯玉,少以孝行着称。学崔浩书,颇亦 类焉。车驾巡狩,以衡为大都督。衡涉猎书史,陈备御 之方,便国利民之策,凡五十馀条。”

    《穆崇传》:“罴子建,字晚兴,性通率,颇好文史。起家秘书 郎,稍迁直阁将军。”

    《丰国》弟子弼,有风格,善自位置,涉猎经史,与长孙稚、 陆希道等齐名。

    《贺狄干传》:狄干在长安幽闭,因习读书史,通《论语》《尚 书》诸经。举止风流,有似儒者。初,太祖普封功臣,狄干 虽为姚兴所留,遥赐爵襄武侯。

    《高湖传》:“谧字安平,有文武才度。天安中,以功臣子召 入禁中,除中散,专典秘阁,肃勤不倦。高宗深重之,拜 秘书郎。谧以坟典残缺,奏请广访群书,大加缮写,由 是代京图籍,莫不审正。”

    《封懿传》:“伟伯字君良,博学有才思。弱冠除太学博士, 每朝廷大议,伟伯皆预焉。雅为太保崔光、仆射游肇 所知赏,太尉清河王怿辟参军事。怿亲为《孝经解》,诂 命伟伯为难例九条,皆发起隐漏。伟伯又讨论《礼》《传》 《诗》《易》疑事数十条,儒者咸称之。寻将经始明堂,广集 儒学,议其制度,九五之论,久而不定。伟伯乃搜检经” 纬,上“《明堂图说》六卷,撰《封氏本录》六卷,并诗赋碑诔 杂文”数十篇。

    《张济传》:济字士度,涉猎书传,清辩美仪容,太祖爱之。 《李先传》:先字容仁,少好学,善占相之术。太祖曰:“卿既 宿士,屡历名官,经学所通,何典为长?”先对曰:臣才识 愚暗,少习经史,年荒废忘,十犹通六。又问:兵法风角, 卿悉通不?先曰:“亦曾习读,不能明解。”太祖问先曰:“天 下何书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先对曰:“唯有经书,三皇 五帝治化之典,可以补王者神智。”又问曰:“天下书籍, 凡有几何,朕欲集之,如何可备?”对曰:“伏羲创制,帝王 相承,以至于今。世。传国记,天文秘纬,不可计数,陛下 诚欲集之,严制天下诸州郡县,搜索,备送主之所好, 集亦不难。”太祖于是班制,天下经籍稍集预字元凯,少为中书学生,聪敏强识,涉猎经史。 《贾彝传》:“祯字叔愿,学涉经史。居丧以孝闻。”

    《崔浩传》:“浩字伯渊,少好文学,博览经史,元象阴阳百 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太宗初,拜博 士祭酒,爵武城子,常授太宗经书。每至郊祠,父子并 乘轩轺,时人荣之。太宗好阴阳术数,闻浩说《易》及《洪 范》五行,善之。因命浩筮吉凶,参观天文,考定疑惑。浩 综核天人之际,举其纲纪,诸所处决,多有应验,恒与” 军国大谋,甚为宠密。浩能为杂说,不长属文,而留心 于制度科律及经术之言,作家祭法,次序五宗蒸尝 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性不好《老》《庄》之书,每读不 过数十行,辄弃之曰:“此矫诬之说,不近人情,必非《老 子》所作。老聃习《礼》,仲尼所师,岂设败法文书,以乱先 王之教?”袁生所谓“家人筐箧中物,不可扬于王庭也。” 太宗诏浩曰:“卿为吾撰《列王者治典》,并论其大要。”浩 乃著书二十馀篇,上推太初,下尽秦、汉变弊之迹,大 旨先以复五等为本。初,太祖诏尚书郎邓渊著《国记》 十馀卷,编年次事,体例未成。逮于太宗,废而不述。神 麚二年,诏集诸文人撰录《国书》,浩及弟览、高谠、邓颖、 晁继、范亨、黄辅等共参著作,叙成《国书》三十卷。世祖 以浩辅东宫之勤,赐缯絮布帛各千段。著作令史太 原闵湛、赵郡郗标素謟事,浩乃请立石铭,刊载国书, 并勒所注五经。浩赞成之,恭宗善焉。遂营于天郊东 三里,方百三十步,用功三百万乃讫。浩又上《五寅元 历表》曰:“太宗即位元年,敕臣解急就章、《孝经》《论语》《诗》 《尚书》《春秋》《礼记》《周易》,三年成讫,复诏臣学天文星历, 《易》式九宫,无不尽看。”至今三十九年,昼夜无废,专心 思书,忘寝与食,至乃梦共鬼争义,遂得周公、孔子之 要术。始知古人有虚有实,妄语者多,真正者少。自秦 始皇烧书之后,经典绝灭。汉高祖以来,世人妄造历 术者有十馀家,皆不得天道之正。大误四千,小误不 可言尽。臣愍其如此,是以前奏造历,今始成讫,谨以 “奏呈。”

    《李顺传》:“顺字德正,博涉经史,有才策,知名于世。 希宗字景元,性宽和,仪貌雅丽,涉猎书传,有文才。 骞字希义,博涉经史,文藻冨盛。 太字季宁,涉猎书传,太尉行军员外郎。”

    晔字季显,涉历书史。正光二年,南荆州刺史桓叔兴 叛入萧衍,持节督诸军讨叔兴,大破之。

    晖宾弟山儒,少而清立,学涉群书。

    同轨体貌魁岸,学综诸经,多所治诵,兼读释氏,又好 医术。年二十二,举秀才、射策,除奉朝请,领国子助教, 转着作郎,典仪注,修国史。迁国子博士,加征虏将军。 永熙二年,出帝幸平等寺,僧徒讲说,敕同轨论难,音 韵闲朗,往复可观,出帝善之。三年春,释菜,诏延公卿 学官于显阳殿,敕祭酒刘𫷷讲《孝经》,黄门李郁讲《礼 记》,中书舍人卢景宣解《大戴礼》、夏小正篇。时广招儒 学,引令预听。同轨经义素优,辩析兼美,而不得执经, 深为慨恨。太平中,转中书侍郎。兴和中,兼通直散骑 常侍,使萧衍。衍深耽释学,遂集名僧于爱敬、同泰二 寺讲《涅槃大品经》,引同轨预席,衍兼遣其臣并共观 听。同轨论难久之,道俗咸以为善。卢景裕卒,齐献武 王引同轨在馆教诸公子,甚嘉礼之。每旦入授,日暮 始归。缁素请业者,同轨夜为解说,四时恒尔,不以为 倦。

    《刁雍传》:“雍字淑和,博览书传,性宽柔,好尚文典,手不 释书,明敏多智,凡所为诗赋颂论并杂文百有馀篇。 又汎施爱士,恬静寡欲,笃信佛道,著《教诫》二十馀篇, 以训导子孙。”

    整字景智,少有大度,颇涉书史,解音律,轻财好施,交 结名胜,声酒自娱。

    双字子山少好学兼涉文史雅为中山王英所知赏 拜西河太守。

    《袁式传》:“式字季祖,汉司徒滂之后。是时朝仪典章,悉 出于浩,浩以式博于古事,每所草创,恒顾访之。式沈 靖乐道,周览书传,至于诂训仓雅,偏所留怀,作《字释》 未就。以天安二年卒,赠豫州刺史。”

    《李宝传》:“敬安弟季安,粗涉书史。正光末,颢为关西都 督,引为长史,委以戎政,寻加骁骑将军。”

    《陆俟传》:“希道字洪度,有风貌,美须髯,历览经史,颇有 文致。拜谏议大夫,以学关今古,参议新令,转廷尉少 卿。”

    《薛辩传》:“谨字法顺,容貌魁伟,颇览史传,授河东太守。 太延初时,兵荒之后,儒雅道息,谨命立庠,教以《诗》《书》。 三农之暇,悉令受业。躬巡邑里,亲加考试。于是河汾 之地,儒道兴焉。”

    《刘休宾传》:“子文晔有志尚,综览群书,轻财重义。” 《房法寿传》:“景先字光胄,幼孤贫,无资从师,其母自授 《毛诗》《曲礼》。年十二,请其母曰:‘岂可使兄佣赁以供景 先也,请自求衣,然后就学。母哀其小,不许,苦请从之。

    遂得一羊裘,忻然自足。昼则樵苏,夜诵经史,自是精
    考证
    勤,遂大通赡。太和中,例得还乡,郡辟功曹,州举秀才,

    值州’”将卒,不得对策,解褐太学博士。时太常刘芳、侍 中崔光,当世儒宗,叹其精博。光遂奏兼著作佐郎,修 国史。寻除司徒祭酒、员外郎。侍中穆绍又启景先撰 《世宗起居注》,景先作《五经疑问》百馀篇,其言该典,今 行于时。

    《薛野传》:“昙庆弟昙宝,初补散骑。高祖诏昙宝采遗 书于天下,历侍御中散,直阁将军。”

    《宇文福传》:“穆字朗兴,性刚烈有壮气,颇涉书史,好尚 功名。”

    《韦阆传》:“荣绪字子光,颇涉文史,除员外散骑侍郎。” 《苏湛传》:“湛字景俊,少有器行,颇涉群书。” 《裴骏传》:“骏字神驹,小名皮,河东闻喜人。骏幼而聪慧, 亲表异之,称为神驹,因以为字。弱冠通涉经史,好属 文,性方检,有礼度,乡里宗敬焉。崔浩深器骏,目为三 河领袖。”

    楷字孝则,善草书,颇涉文史。

    《许彦传》:“琰弟玑。玑字仲衡。琰兄弟并通率,多与胜流 交游。又有博陵许赤虎,涉猎经史,善嘲谑。延兴中,著 作佐郎,与慕容白曜南讨。后使江南,应对敏捷。虽言 不典故,而南人颇称机辩滑稽焉。”

    《卢元传》“道将字祖业涉猎经史风气蹇谔颇有文才 为一家后来之冠诸父并敬惮之彭城王勰任城王 澄皆虚襟相待所为文笔数十篇。”

    道虔字庆祖,粗闲经史,兼通算术。

    昶字叔达,小字师颜。学涉经史,早有时誉。

    元明字幼章,涉历群书,兼有文义。风彩闲润,进退可 观。善自标置,不妄交游,饮酒赋诗,遇兴忘返。性好元 理,作《史子新论》数十篇,文笔别有集录。少时尝从乡 还,途遇相州刺史中山王熙。熙博识之士,叹曰:“卢郎 有如此风神,唯须诵《离骚》,饮美酒,自为佳器。”遂留之 三月,赠帛及马而别。

    《高允传》:“允字伯恭,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博 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世祖舅阳平王杜 超表允等分诣诸州,共平狱事,以清平获赏。府解还 家教授,受业者千馀人。后诏允与司徒崔浩述成国 记,以本官领着作郎。时著作令史闵湛郗檦性巧佞, 为浩信待。见浩所注《诗》《论语》《尚书》《易》,上疏言:马、郑、王、 贾虽注述《六经》,并多疏谬,不如浩之精微。乞收境内 诸书,藏之秘府,班浩所注,命天下习业,并求敕浩注 《礼传》,令后生得观正义。”浩亦表荐湛有着述之才。既 而劝浩刊所撰国史于石,用垂不朽,欲以彰浩直笔 之迹。允闻之,谓著作郎宗钦曰:“闵湛所营,分寸之间, 恐为崔门万世之祸,吾徒无类矣。”未几而难作。允恂 恂善诱,诲人不倦昼夜,手常执书吟咏,寻览所制诗 赋诔、颂、箴、论、表赞、《左氏公羊释》《毛诗拾遗》、论、《杂解》、议, 《何郑膏肓》事,凡百馀篇,别有集行于世。允明算法,为 《算术》三卷。

    允子怀,怀子绰,字僧裕,少孤,恭敏自立,身长八尺,腰 带十围,沈雅有度量,博涉经史。

    初,允所引刘模者,长乐信都人也,颇涉经籍,微有注 疏之用。允领秘书,典著作,选为挍书郎;允修撰《国记》, 与俱缉著。常令模持管龠,每日同入史阁,接膝对筵, 属述时事。

    《李灵传》“籍之字修远性谨正粗涉书史历员外郎给 事中。”

    《赵逸传》:“逸字思群,性好坟素,白首弥勤,年逾七十,手 不释卷,凡所著述诗赋铭颂五十馀篇。”

    琰元孙翼,粗涉《书传》,通率有器艺。

    《胡方回传》:“方回,安定临泾人。父义周,姚泓黄门侍郎。 方回,赫连屈丐中书侍郎。涉猎史籍,辞彩可观,为《屈 丐统万城铭》《蛇祠碑》诸文,颇行于世。世祖赐爵临泾 子。朝贤并爱重之。”

    《胡叟传》:“叟字伦许,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 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及披读群籍, 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 为鄙俗之句。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 京兆韦祖思少阅典籍,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 祖思习常侍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 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 “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遂不坐 而去。

    《宋繇传》:“繇字体业,敦煌人也。少而有志尚喟然谓妹 夫张彦曰:‘门户倾覆,负荷在繇,不衔胆自厉,何以继 承先业’?”遂随彦至酒泉,追师就学,闭室诵书,昼夜不 倦,博通经史,诸子群言,靡不览综。吕光时举秀才,西 奔李皓。历位通显,家无馀财,雅好儒学,虽在兵难之 间,讲诵不废。每闻儒士在门,常倒屣出迎,停寝政事, 引谈经籍,尤明断决,事亦无滞也。沮渠蒙逊平酒泉, 于繇室得书数千卷,盐米数十斛而已。蒙逊叹曰:“孤 不喜克李歆,欣得宋繇耳。”世祖拜繇为河西王右丞相,赐爵清水公。

    稚字季预,师事安邑李绍伯,受诸《经》传。

    《宗钦传》:“钦字景若。少而好学,有儒者之风。博综群言。 声著河右。在河西撰《蒙逊记》十卷。”

    《阚骃传》:“骃字元阴,博通经传,聪敏过人,三史群言,经 目则诵,时人谓之宿读。注王朗《易传》,学者藉以通经。 撰《十三州志》行于世。蒙逊重之,常侍左右,访以政治 损益。拜秘书考课郎中,给文吏三十人,典校经籍,刊 定诸子三千馀卷。”

    《刘昺传》:“昺字延明,隐居酒泉,不应州郡之命,弟子受 业者五百馀人。李皓私署征为儒林祭酒从事中郎。 皓好尚文典,书史穿落者,亲自补治。昺时侍侧前请 代皓,皓曰:‘躬自执者,欲人重此典籍。吾与卿相值,何 异孔明之会’?元德迁抚夷护军,虽有政务,手不释卷。 皓曰:‘卿注记篇籍,以烛继昼,白日且然,夜可休息’。昺” 曰:“不知老之将至,孔圣称焉。昺何人斯,敢不如此!”昺 以三史文繁,著《略记》百三十篇,八十四卷,《凉书》十卷, 《敦煌实录》二十卷,《方言》三卷、《靖恭堂铭》一卷,注《周易》 《韩子人物志》《黄石公三略》,并行于世。

    《索敞传》:“敞字巨振,为刘昺助教,专心经籍,尽能传昺 之业。凉州平,入国,以儒学见拔为中书博士。笃勤训 授,肃而有礼。”

    《阴仲达传》:“遵和兄子道方,性和雅,颇涉书传,深为李 俊所知赏。” 《李孝伯传》:“孝伯少传父业,博综群言,美风仪,动有法 度。”

    玚字琚罗。涉历史传,颇有文才,气尚豪爽。每谓弟郁 曰:“士大夫学问稽博古今而罢,何用专经为老博士 也!”

    郁字永穆,好学沈静,博通经史。自著作佐郎为广平 王怀友,怀深相礼遇。时学士徐遵明教授山东,生徒 甚盛,怀征遵明在馆,令郁问其《五经》义例十馀条,遵 明所答数条而已。稍迁国子博士。自国学之建,诸博 士率不讲说,朝夕教授,惟郁而已。谦虚雅宽,甚有儒 者之风。迁廷尉少卿,加冠军将军,转通直散骑常侍。 建义中,以兄玚卒,遂抚育孤侄,归于乡里。永熙初,除 散骑常侍、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兼都官尚书,寻领给 事黄门侍郎。三年春,于显阳殿讲《礼》,诏郁执经,解说 不穷,群难锋起,无废谈笑。出帝及诸王公凡预听者, 莫不嗟善。

    《高闾传》:“闾字阎士,早孤,少好学,博综经史,文才俊伟, 下笔成章。”

    《游明根传》:“明根子肇,字伯始,高祖赐名焉。幼为中书 学生,博通经史及苍雅说林。高祖初,为内秘书侍御 中散。肃宗即位,迁尚书右仆射。肇外宽柔,内刚直,耽 好经传,手不释书。治《周易》《毛诗》,尤精三礼,为《易集解》, 撰《冠婚仪》《白圭论》、诗赋表启凡七十五篇,传于世。” 《刘芳传》:“芳字伯文,虽处穷窘之中,而业尚贞固,聪敏 过”人,笃志坟典。昼则佣书以自资给,夜则读诵,终夕 不寝。撰郑元所注《周官仪礼音》、干宝所注《周官音》、王 肃所注《尚书音》、何休所注《公羊音》、范甯所注《穀梁音》、 韦昭所注《国语音》、范晔《后汉书音》各一卷,《辨类》三卷, 《徐州人地录》二十卷,“《急就篇续注音义证》三卷,《毛诗 笺音义证》”十卷,《礼记义》十卷,《周官仪礼义证》各五卷 骘字子升,少有风气,颇涉文史,弱冠见庄帝于显阳 殿,问以边事,骘应对闲敏,帝善之。

    懋字仲华,聪敏好学,博综经史,善草隶书,多识奇字。 世宗初入朝,拜员外郎,累迁太尉司马。诗诔赋颂及 诸文笔,见称于时。又撰诸器物造作之始十五卷,名 曰《物祖》。

    《郑羲传》:“长子懿,字景伯。涉历经史,善当世事,为高祖 所器遇。”

    懿弟道昭,字僖伯。少而好学,综览群言,好为《诗赋》,凡 数十篇。

    子严祖,“颇有风仪,粗观文史,轻躁薄行,不修士业。” 《崔辩传》:“辩字神通,博陵安平人。学涉经史,威仪整峻, 显祖征拜中书博士,武邑太守。政事之馀,专以勤学 为务。”

    巨伦字孝宗。幼孤,及长,历涉经史,有文学武艺。 《崔挺传》:“挺字双根。少敦学业,多所览究,家徒壁立,手 不释卷。”

    孝政字季让。十岁挺亡,“号哭不绝,见者为之悲伤。操 尚贞立,博洽经史,雅好辞赋,丧记之礼,特所留情。 宣伯弟子朗,美容貌,涉猎经史,少温厚,有风尚。” 《刘昶传》:“昶字休道,义隆第九子也。昶虽学不渊洽,略 览子史,前后表启,皆其自制,朝廷嘉重之。”

    《程骏传》:骏字𬴊驹,性机敏好学,昼夜无倦。皇兴中,除 高密太守。尚书李敷奏:“骏实史才,方伸直笔,千里之 任,十室可有。请留之数载,以成前籍,后授方伯。”从之。 显祖屡引骏论《易》《老》之义,顾谓群臣曰:“朕与此人言, 意甚开畅《毕众敬传》:子元宾,少而豪侠,有武干,涉猎书史,为刘 骏正员将军。

    祖朽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历涉经史好文咏善与人 交。

    祖彦字修贤。涉猎《书传》,风度闲雅,为时所知。

    《李彪传》:“彪字道固,少孤贫,有大志,笃学不倦。初受业 于长乐监伯阳,伯阳称美之。晚与渔阳高悦、北平阳 尼等将隐于名山,不果而罢。悦兄闾博学高才,家富 典籍,彪遂于悦家手抄口诵,不暇寝食。既而还乡里。 平原王睿年将弱冠,雅有志业,娶东徐州刺史博陵 崔鉴女,路由冀相,闻彪名而诣之,修师友之礼,称之” 于郡,遂举孝廉,至京师,馆而受业焉。高闾称之于朝 贵,李冲礼之甚厚。彪深宗附,高祖,初为中书教学博 士,后假员外散骑常侍、建威将军、卫国子,使于萧赜, 迁秘书丞,参著作事。自成帝以来至于太和,崔浩、高 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三无 一存。彪与秘书令高祐始奏从迁、固之体,创为纪、传、 表、志之目焉。彪在秘书岁馀,史业竟未及就,然区分 书体,皆彪之功。述《春秋三传》,合成十卷。其所著诗、颂、 赋诔章奏杂笔百馀篇,别有集。

    彪有女幼而聪,令彪每奇之,教之书学,读诵经传。尝 窃谓所亲曰:“此当兴我家,卿曹容得其力。”彪亡后,世 宗闻其名,召为婕妤,以礼迎引。婕妤在宫,常教帝妹 书,诵授经史,后宫咸师宗之。世宗崩,为比丘尼,通习 经义,法座讲说,诸僧叹重之。

    《王肃传》:“肃字恭懿,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 萧赜,历著作郎,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 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 奔。是岁太和十七年也。”

    肃弟秉,字文政。涉猎书史,微有兄风。

    《郭祚传》:“祚字季祐,少而孤贫,涉历经史,习崔浩之书, 尺牍文章,见称于世。”

    “景尚字思和,涉历书传,晓星历占候,言事颇验。” 《张彝传》:“彝字庆宾,性公强,有风气,历览经史。”

    《邢峦传》:“峦字洪宾。少而好学,负帙寻师。家贫厉节。遂 博览书传。有文才干略。”

    峦弟晏,字幼平。美风仪,博涉经史,善谈释老,雅好文 咏。

    《李平传》:“平字昙定,顿丘人也。彭城王嶷之长子。少有 大度。及长,涉猎群书,好礼《易》,颇有文才。太和初,拜通 直散骑侍郎,高祖礼之甚重。”

    《崔亮传》:“亮字敬儒,家贫,佣书自业。时陇西李冲当朝 任事,亮从兄光往依之,谓亮曰:‘安能久事笔砚,而不 往托李氏也?彼家饶书,因可得学。亮曰:‘弟妹饥寒,岂 可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光言之于 冲,冲召亮与语,因谓亮曰:‘比见卿先人《相命论》,使人 胸中无复怵迫之念,今遂亡本,卿能记之不’?亮即为 诵之,涕泪交零,声韵不异,冲甚奇之,迎为馆客’。” 《崔光传》:“光本名孝伯,字长仁,高祖赐名焉,东清河鄃 人也。光年十七,随父徙代,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 以养父母。太和六年,拜中书博士,转着作郎,与秘书 丞李彪参撰国书,迁中书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甚为 高祖所知待,常曰:孝伯之才,浩浩如黄河东注,固今 日之文宗也。”以参赞迁都之谋,赐爵朝阳子,拜散骑 常侍,黄门、著作如故。又兼太子少傅。寻以本官兼侍 中,使持节为陕西大使,巡方省察所经,述叙古事,因 而赋诗三十八篇。世宗即位,正除侍中。初,光与李彪 共撰国书,太和之末,彪解著作,专以史事任光。彪寻 以罪废。世宗居谅暗,彪上表求成《魏书》,诏许之。彪遂 以白衣于秘书省著述。光虽领史官,以彪意在专功, 表解侍中著作以让彪。世宗不许。迁太常卿,领齐州 大中正。熙平元年二月,大师高阳王雍等奏举光授 肃宗经。灵太后临朝,每于后园亲执弓矢,光乃表上 《中古妇人文章》,因以致谏,上《妇人文章录》一帙。神龟 元年夏,光表:“《石经》之作,起自炎刘,继以曹氏《典论》,初 乃三百馀载,计末向二十纪矣。经石弥减,文字增缺。 职忝胄教,参掌经训,不能缮修颓坠,兴复生业,倍深 惭耻。今求遣国子博士一人堪任干事者,专主周视, 驱禁田牧,制其践秽,料阅碑牒,所失次第,量厥补缀。” 诏曰:“此乃学者之根源,不朽之永格。垂范将来,宪章 之本,便可一依公表。”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 韩神固、刘燮等勘校《石经》,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 多少,欲补治之。于后灵太后废,遂寝。正光二年春,肃 宗亲释奠国学,光执经南面,百寮陪列。光年耆多务, 疾病稍增,而自强不已。常在著作,疾笃不归。疾甚,敕 子侄等曰:“吾荷先帝厚恩,位至于此,史功不成,殁有 遗恨。”初,光太和中,依宫商角徵羽本音而为《五韵诗》, 以赠李彪,彪为十二次诗,以报光。光又为《百三郡国 诗》以答之,国别为卷,为百三卷焉。光崇信佛法,礼拜 读诵,老而逾甚,终日怡怡,未曾恚忿。曾于门下省昼 坐读经,有鸽飞集膝前,遂入于怀,缘臂上肩,久之乃去。道俗赞咏诗颂者数十人。每为沙门,朝贵请讲《维 摩十地经》,听者常数百人,即为《二经义疏》三十馀卷。 识者知其疏略,以贵重为后坐。于讲次,凡所为诗、 赋、铭、赞、诔、颂、表、启数百篇,五十馀卷,别有集。

    鸿字彦鸾。少好读书,博综经史,撰《十六国春秋》,勒成 百卷。子元奏其父书曰:“臣亡考鸿,不殒家风,式缵世 业,古学克明,在新必镜。多识前载,博极群书,史才冨 洽,号称籍甚。”

    《甄琛传》:“琛字思伯,少敏悟,颇学经史,称有刀笔,而形 貌短陋,鲜风仪。举秀才,入都积岁,颇以奕棋弃日,至 乃通夜不止,手下苍头,常令秉烛,或时睡顿,大加其 杖,如此非一。奴后不胜楚痛,乃白琛曰:郎君辞父母, 仕宦京师,若为读书执烛,奴不敢辞罪,乃以围棋,日 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而赐加杖罚,不亦非理。琛惕” 然惭感,遂从许睿、李彪假书研习,闻见益优。太和初, 拜中书博士。所著文章,鄙碎无大体,时有理诣。《磔四 声》《姓族废兴》《会通》《缁素》三论,及《家诲》二十篇,《笃学文》 一卷,颇行于世。

    琛从父弟密,字叔雍。清谨少嗜欲,颇涉书史。疾世俗 贪竞,干没荣宠,作《风赋》以见意。

    《高聪传》:“聪字僧智。涉猎经史,颇有文才。所作文笔二 十卷,别有集。”

    《崔休传》:“休字惠盛,好学,涉历书史公事,军旅之隙,手 不释卷。崇尚先达,爱接后来,常参高祖侍席,礼遇次 于宋郭之辈。”

    《裴延俊传》:“延俊字平子,涉猎坟史,颇有才笔,举秀才, 射策高第。世宗专心释典,不事坟籍,延俊上疏谏曰: 臣闻有尧文思,钦明稽古;妫舜体道,慎典作圣。汉光 神睿,军中读书;魏武英规,马上玩籍。先帝天纵多能, 克文克武,营迁谋伐,手不释卷。良以经史义深,补益 处广,虽则劬劳,不可暂辍。斯乃前王之美实,后王之” 水镜,善足以遵,恶足以诫也。陛下道悟自深,渊鉴独 得,升法座于宸闱,释觉善于日宇,凡在听瞩,尘蔽俱 开。然《五经》治世之模,《六籍》轨俗之本,盖以训物有渐, 应时匪妙,必须先粗后精,乘近即远。伏愿经书互览, 孔释兼存,则内外俱周,真俗斯畅。

    延俊从祖弟仲规,少好经史,颇有志节。 景融字孔明,永安中,秘书监李凯以景融才学,启除 著作佐郎。诏撰《四部要略》,令景融专典,竟无所成。所 作文章,别有集录。又造邺都、《晋都赋》云。

    《刘藻传》:“藻字彦先,涉猎群籍,美谈笑,善与人交,饮酒 至一石不乱。”

    《傅永传》:“永字修期,年二十馀,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 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 涉猎经史,兼有才笔。”

    《裴叔业传》:“蔼之字幼重,性轻率,好琴书。”

    植字文远,叔业兄叔宝子也。少而好学,览综经史。 粲字文亮,性好释学,亲升讲座,虽持义未精,而风韵 可重,但不涉经史,终为知音所轻。时河东人柳元达 颇涉经史,曾著《大夫论》,又著《丧服论》。

    《王世弼传》:“世弼魁岸有壮气,善草隶书,好爱坟典。” 《江悦之传》:“安世,苻坚丞相王猛之元孙也,历涉书传, 敏于人间。”

    《阳尼传》:“尼字景文,北平无终人。少好学,博通群籍,与 上谷侯天护、顿丘李彪同志齐名。幽州刺史胡泥以 尼学艺文雅,乃表荐之,征拜秘书著作郎。奏佛道宜 在史录。后改中书学,为国子学。时中书监高闾、侍中 李冲等以尼硕学博识,举为国子祭酒。高祖尝亲在 苑堂讲诸经典,诏尼侍听,赐帛百匹。尼有书数千卷”, 所造《字释》数十年未就而卒。其从孙太学博士承庆 遂撰为《字统》二十卷,行于世。

    藻字景德,少孤,有雅志,涉猎经史。太和初,举秀才,射 策高第。

    固字敬安,性俶傥,不拘小节。少任侠,好剑客,弗事生 产。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遂博览篇籍,有文才。著《演 赜赋》,又作《剌谗嫉嬖幸诗》。

    《贾思伯传》:“思伯弟思同,字士明,少厉志,雅好经史。” 《曹世表传》:“世表字景升,少丧父,举止有礼度,性雅正, 工尺牍,涉猎群书。与武威贾思伯、范阳卢同、陇西辛 雄等并相友善。侍中崔光乡里贵达,每称美之。” 《朱元旭传》:“元旭,字君升,颇涉子史,开解几案,无风操, 俛仰随俗,性多机数,自容而已。”

    《张烈传》:“烈字徽仙,少孤贫,涉猎经史,有气概。时青州 有崔徽伯、房徽叔,与烈并有令誉,时人号曰‘三徽’。” 烈弟僧皓,字山客,历涉群书,工于谈说,有名当世。 《宋翻传》:道屿少而敏俊,世宗初,以才学被召,与秘书 丞孙惠蔚典校群书,考正同异。

    《辛雄传》:“雄字世宾,有孝性,颇涉书史,好刑名,廉谨雅 素,不妄交友。”

    雄从父兄纂,字伯将。学涉文史,温良雅正。

    雄族祖琛,字僧贵。宽雅有度量,涉猎经史,喜愠不形于色。当官奉法,在所有称。

    《羊深传》:“深字文渊,早有风尚,学涉经史,好文章,兼长 几案。”

    《高崇传》:“崇子谦之,字道让,少事后母李有孝闻,李亦 有抚育,过于己生。论者两重之。及长,屏绝人事,专意 经史,天文、算历图纬之书,多所该涉,日诵数千言。好 文章,留意老、《易》。所著文章百馀篇,别有集录。妻中山 张氏,明识妇人也。教劝诸子从师受业,常诫之曰:‘自 我为汝家妇,未见汝父一日不读书。汝等宜各修勤, 勿替先业’。”

    谦之子绪,字叔宗,明悟好学。谦之常谓人曰:“兴吾门 者,当是此儿。”及长,涉猎书传,好文咏。

    谦之弟恭之,字道穆。学涉经史,非名流俊士,不与交 结。

    《孙绍传》:“绍字世庆,少好学,通涉经史,颇有文才,阴阳 术数,多所贯涉。”

    《张普惠传》:“普惠字洪赈,常山九门人。身长八尺,容貌 魁伟。父晔,为齐州中水县令。随父之县,受业齐士,专 心坟典,克厉不息。及还乡里,就程元讲习,精于三礼, 兼善春秋,百家之说,多所窥览,诸儒称之。太和十九 年,为主书,带制局监,颇为高祖所知。”

    《范绍传》:绍字始孙,敦煌龙勒人。少而聪敏,年十二,父 命就学,师事崔光,以父忧废业。母又诫之曰:“汝父卒 日,令汝远就崔生,希有成立。今已过期,宜遵成命。”绍 还赴学,太和初,充太学生,转算生,颇涉经史。十六年, 高祖选为门下通事令史,迁录事,令掌奏文集。高祖 善之。

    《鹿悆传》:“悆字永吉,好兵书阴阳释氏之学。”

    《山伟传》。“伟字仲才。爱尚文史。老而弥笃。”

    《李琰之传》:“琰之字景珍,小字默蠡,早有盛名,时人号 曰神童。李彪启兼著作郎,修撰国史。少机警,善谈,经 史百家无所不览,朝廷疑事,多所访质,云崔博而不 精,刘精而不博,我既精且博,学兼二子。谓崔光、刘芳 也。论者许其博,未许其精,当时物议,咸共宗之。又自 夸文章,从姨兄常景笑而不许。每休闲之际,恒闭门” 读书,不交人事。尝谓人曰:“吾所以好读书,不求身后 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 能,岂为声名劳七尺也?此乃天性,非为力强。”前后再 居史职,无所编缉。安丰王延明博闻多识,每有疑滞, 恒就琰之辨析,自以为不及也。

    《祖莹传》:“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年八岁能诵《诗》《书》。十 二为中书学生。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 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 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 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讲罢,孝 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 《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莹出后,高祖戏卢昶 曰:“昔流共工于幽州北裔之地,那得忽有此子?”昶对 曰:“当是才为世生。”以才名拜太学博士。莹以文学见 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 人同生活也?”盖讥世人好偷窃他文以为已用,而莹 之笔札,亦无乏天才,但不能均调玉石兼有,制裁之 体,减于袁常焉。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以命归之, 必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其文集行于世。

    《常景传》:“景字永昌,少聪敏,初读《论语》《毛诗》,一受便览。 及长,有才思,雅好文章,廷尉公孙良举为律博士,高 祖亲得其名,既而用之。后为门下录事,太常博士。延 昌初,受敕撰门下诏书,凡四十卷。后又敕撰太和之 后,朝仪已施行者,凡五十馀卷。正光初,肃宗以讲学 之礼于国子寺,司徒崔光执经,敕景与董绍、张彻、冯” 元兴、王延业、郑伯猷等俱为录义,事毕,又行释奠之 礼,并诏百官作《释奠诗》,时以景作为美。景自少至老, 耽好经史,玩爱文词,若遇新异之书,殷勤求访,或复 质买,不问价之贵贱,必以得为期。景所著述数百篇, 见行于世。删正晋司空张华《博物志》,及撰《儒林》《列女 传》各数十篇。

    《外戚传》:“冯熙字晋昌,长乐信都人,文明太后之兄也。 年十二始就博士学问,从师受孝经、《论语》,好阴阳兵 法。除洛州刺史。洛阳虽经破乱,而旧三字石经宛然 犹在,至熙与常伯夫相继为州,废毁分用,大至颓落。 熙信佛法,自出家财,在诸州镇建佛图精舍,合七十 二处,写一十六部一切经,延致名德沙门,日与讲论”, 精勤不倦。所费亦不赀。熙二子诞、脩。

    诞字思政,脩字宝业,皆姿质妍丽,年才十馀岁,文明 太后俱引入禁中,申以教诫。然不能习读经史,故兄 弟并无学术。

    《儒林传序》:“高祖钦明稽古,笃好坟典,坐舆据鞍,不忘 讲道。刘芳、李彪诸人以经书进,崔光、邢峦之徒以文 史达,其馀涉猎典章,阅历词翰,莫不縻以好爵,动贻 赏眷。于是斯文郁然,比隆周、汉。”

    《儒林传》:“梁越字元览,新兴人也。少而好学,博综经传无所不通。”

    梁祚北地泥阳人笃志好学,历治诸经姊适范阳李 氏遂携家人居于蓟积十馀年虽羇旅贫窘而著述 不倦恒时相请屈与。《论语》经史为统万镇司马,征为 散令撰并陈寿《三国志》名曰:《国统》。又作《代都赋》颇行 于世。

    平恒字继叔耽勤诵读研综经籍钩深致远多所博 闻自周以降暨于魏世,帝王传代之由贵臣升降之 绪,皆撰录品第,商略是非,号曰:《略注》,合百馀篇好事 者览之咸以为善焉时高允等为著作佐郎虽才学 互有短长然俱为称职允每称博通经籍无过恒也。 恒常忿其世衰,乃别构精庐,并置经籍于其中,一奴 “自给,妻子莫得而往。”

    陈奇字脩奇少孤家贫爱玩经典博通坟籍高允与 奇仇温古籍嘉其远致称奇通识非凡学所窥 常爽字仕明笃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纬候五经百 家多所研综。

    刘献之,博陵饶阳人也。少而孤贫,雅好诗、传。曾受业 勃海程元,后遂博观众籍,见名法之言,掩卷而笑曰: “若使杨、墨之流不为此书,谁知其小也!”曾谓其所亲 曰:“观屈原《离骚》之作,自是狂人,死其宜矣。”六艺之文, 虽不悉注,然所摽宗旨,颇异旧义。撰《三礼大义》四卷, 《三传略例》三卷,注《毛诗序义》一卷,今行于世。并《章句 疏》三卷。注《涅槃经》。未就而卒。

    刘兰,武邑人。家贫无以自资,且耕且学。三年之后,便 白其兄。兰欲讲书,兄笑而听之,为立黉舍,聚徒二百。 先是,张吾贵所解说,不本先儒,惟兰推经传之由,本 注者之意,参以纬候及先儒旧事,甚为精悉。瀛州刺 史裴植征兰讲书于城南馆,生徒甚盛,海内称焉。 孙惠蔚,字叔炳。年十五,粗通《诗》《书》及《孝经》《论语》。十八, 师董道季讲《易》,十九师程元读《礼经》及《春秋》三传。周 流儒肆,有名于冀。入东观,见典籍未周,乃上疏曰:“臣 闻圣皇之御世也,必幽赞人经,参天贰地,宪章典故, 述遵鸿猷。故《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 化成天下’。然则六经百氏,图书秘籍,乃承天之正术, 治人之贞范。是以温柔疏远,《诗》《书》之教;恭俭易良,礼 乐之道,《爻彖》以精微为神,《春秋》以属辞为化,故大训 炳于东序,艺文光于麟阁。斯实太平之枢宗,胜残之 要道,有国之灵基,帝王之盛业,安上靖民,敦风美俗, 其在兹乎!”及秦弃学术,礼经泯绝。汉兴求访,典文载 举,先王遗训,灿然复存。暨光武拨乱,日不暇给,而入 洛之书二千馀两。魏晋之世,尤重《典坟》,收亡集逸,九 流咸备。观其鸠阅史篇,访购经论,纸竹所截,略尽无 遗。臣学阙通儒,思不及远,徒循章句,片义无立。而慈 造曲覃,厕班秘省,忝官承乏,惟书是司。而观阁旧典, 先无定目,新故杂糅,首尾不全,有者累帙数“十,无者 旷年不写。或篇第褫落,始末沦残;或文坏字误,谬烂 相属。篇目虽多,全定者少。臣请依前丞臣卢昶所撰 《甲乙新录》,欲裨残补阙,损并有无,校练句读,以为定 本。次第均写,永为常式。其省先无本者,广加推寻,搜 求令足。然经记浩博,诸子纷纶,部帙既多,章篇纰缪, 当非三校书岁月可了。今求令四门博士及在京儒 生四十人,在秘书省专精校考,参定字义。如蒙听许, 则典文允正,群书大集。”诏许之。

    刁冲字文朗学通诸经遍修郑说阴阳图纬算数天 文风气之书莫不关综当世服其精博。

    李同轨赵郡高邑人学综诸经多所治诵兼读释氏。 又好医术。

    李业兴,上党长子人也。少耿介,志学精力,负帙从师, 不惮勤苦,耽思章句,好览异说。晚乃师事徐遵明于 赵、魏之间。时有渔阳鲜于灵馥,亦聚徒教授,而遵明 声誉未高,着录尚寡。业兴乃诣灵馥黉舍,类受业者。 灵馥乃谓曰:“李生久逐羌博士,何所得也?”业兴默尔 不言。及灵馥说《左传》,业兴问其大义数条,灵馥不能 对,于是振衣而起曰:“羌弟子正如此耳。”遂便径还。自 此灵馥生徒倾学而就遵明,遵明学徒大盛,业兴之 为也。后乃博涉百家,图纬风角,天文占候,无不详练。 尤长算历,举孝廉,为校书郎。后永熙三年二月,出帝 释奠,业兴与魏季景、温子升、窦瑗为摘句。后入为侍 读。迁邺之始,起部郎中辛术奏曰:“今皇居徙御,百度 创始,营构一兴,必宜中制,上则宪章前代,下则模写 洛京。今邺都虽旧,基址毁灭,又图记参差,事宜审定。 臣虽曰职司,学不稽古,国家大事,非敢专之。通直散 骑常侍李业兴,硕学通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 访询。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 为制。”诏从之。天平四年,与兼骑常侍李谐、兼吏部郎 卢元明使萧衍。衍散骑常侍朱异问业兴曰:“魏洛中 委粟山是南郊邪?”业兴曰:“委粟是圆丘,非南郊。”异曰: “北间郊、丘异所,是用郑义。我此中用王义。”业兴曰:“然, 洛京郊丘之处专用郑解。”异曰:“若然,女子逆降傍亲, 亦从郑义不?”业兴曰:“此之一事,亦不专从。若卿此间用王义,除禫应用二十五月,何以王俭丧礼,禫用二 十七月也?”异遂不答。业兴曰:“我昨见明堂,四柱方屋, 都无五九之室,当是裴𬱟所制。明堂上圆下方,裴唯 除室耳,今此止不圆,何也?”异曰:“圆方之说,经典无文, 何怪于方?”业兴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卿自不见。见 卿钦梁主《孝经》义,亦云上圆下方。卿言岂非自相矛 楯?”异曰:“若然,圆方竟出何经?”业兴曰:“出《孝经援神契》。” 异曰:“纬候之书,何用信也?”业兴曰:“卿若不信,《灵威》《仰 叶》《光纪》之类,经典亦无出者,卿复信不?”异不答。萧衍 亲问业兴曰:“闻卿善于经义,儒元之中,何所通达?”业 兴曰:“少为书生,止读五典,至于深义,不辨通释。”衍问: “《诗》《周南》,王者之风,系之周公;《召南》仁贤之风系之召 公。何名为系?”业兴对曰:“郑注《仪礼》云:‘昔太王、王季居 于岐阳,躬行《召南》之教,以兴王业。及文王行今《周南》 之教,以受命作邑于酆,分其故地,属之二公,名为系’” 衍又问:“若是故地,应自统摄,何由分封二公?”业兴曰: “文王为诸侯之时,所化止本国,今既登九五之尊,不 可复守诸侯之地,故分封二公。”衍又问:“乾卦初称潜 龙,二称见龙,至五飞龙,初可名为虎。问意小乖。”业兴 对:“学识肤浅,不足仰酬。”衍又问:“《尚书》正月上日,受终 文祖,此是何正?”业兴对:“此是夏正月。”衍言:“何以得知?” 业兴曰:“案《尚书中候运行篇》云:‘日月营始’,故知夏正。” 衍又问:“尧时以何月为正?”业兴对:“自尧以上,书典不 载,实所不知。”衍又云:“寅宾出日,即是正月。日中星鸟, 以殷仲春,即是二月。此出《尧典》,何得云尧时,不知用 何正也?”业兴对:“虽三正不同,言时节者,皆据夏时正 月。《周礼》仲春二月,会男女之无夫家者。虽自《周书》,月 亦夏时。尧之日月亦当如此。但所见不深,无以辨析 明问。”衍又曰:“《礼》,原壤之母死,孔”子助其沐椁。原壤叩 木而歌曰:“久矣不托音。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 孔子圣人,而与原壤为友。”业兴对孔子即自解,言亲 者不失其为亲,故者不失其为故。又问:“原壤何处人?” 业兴对曰:“《郑注》云:‘原壤,孔子幼少之旧,故是鲁人’。”又 问:“孔子圣人,所行必可法。原壤不孝,有逆人伦,何以 存故旧之小节,废不孝之大罪。”业兴对曰:“原壤所行, 事自彰著,幼少之交,非是今始,既无大故,何容弃之? 孔子深敦故旧之义,于理无失。”衍又问:“孔子圣人,何 以书原壤之事,垂法万代?”业兴对曰:“此是后人所录, 非孔子自制,犹合葬于防。如此之类,《礼记》之中,动有 百数。”衍又问:“《易》曰‘太极是有无’?”业兴对:“所传《太极》,是 有,素不元学,何敢辄酬?”还兼散骑常侍,加中军大将 军。业兴爱好坟籍,鸠集不已,手自补治,躬加题帖。其 家所有,垂将万卷,览读不息,多有异闻,诸儒服其渊 博。

    《文苑传》:“温子升字鹏举,初受学于崔灵恩、刘兰,精勤 不倦。长乃博览百家,文章清婉。为广阳王渊贱客,在 马坊教诸奴子书,作《侯山祠堂碑文》。常景见而善之, 故诣渊谢之。景曰:‘顷见温生’。渊怪问之,景曰:‘温生是 大才士’。渊由是稍知之。太尉长史宋游道又为集其 文笔为三十五卷。”

    《文苑传》:“封肃字元邕,渤海人,尚书回之兄子也。早有 文思,博涉经史,太傅崔光见而赏焉。”

    裴伯茂河东人司空中郎叔义第二子少有风望学 涉群书。

    《良吏传》:“宋世景,广平人。少自修立,事亲以孝闻。与弟 道玙下帷诵读,博览群言,尤精经义。族兄弁甚重之, 举秀才,对策上第。”

    羊敦字元礼性尚闲素学涉书史以父灵引死王事 除给事中。

    苏淑字仲和武邑人也。立性敦谨颇涉《经传》。

    《逸士传》:“眭𡗝一名昶,赵郡高邑人也。少有大度,不拘 小节,耽志书传,未尝以世务经心。”

    冯亮字灵通博览诸书中山王英平义阳而获焉英 素闻其名以礼待接。

    李谧字永和,少好学,博通诸经,周览百氏。初师事小 学博士孔璠,后璠还,就谧请业,同门生为之语曰:“青 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谧辞气磊落,每曰:“丈夫 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绝迹下帏。”杜门却扫,弃产 营书,手自删削,卷无重复者四千有馀。犹括次专家, 搜比谠议,隆冬达曙,盛暑通宵。

    郑脩北海人也。少隐于岐南几谷中依岩结宇独处 淡然屏迹人事不交世俗耕食水饮皮冠草服雅好 经史前后州将每征不至。

    《术艺传》:“信都芳字王琳,好学,善天文算数,甚为安丰 王延明所知。延明家有群书,欲抄集五经算事为五 经宗,及古今乐事为乐书。又聚浑天、欹器、地动、铜乌、 漏刻、候风诸巧事,并图画为器准,并令芳算之。会延 明南奔,芳乃自撰《注后注》,重差勾股,复撰《史宗》,仍自 注之,合数十卷。”

    江式字法安祖强字文威太延五年凉州平内徙代 京上书三十馀法各有体例。又献经史诸子千馀卷由是擢拜中书博士。

    蒋少游,乐安博昌人也。慕容白曜之平东阳,见俘入 于平城。性机巧,颇能画刻,有文思,吟咏之际,时有短 篇,遂留寄平城。以佣写书为业。后被召为中书写书 生,与高聪俱依高允,允爱其文,遂并荐之,与聪俱补 中书博士。

    《列女传》:“清河房爱亲妻崔氏者,同郡崔元孙之女,性 严明高尚,历览书传,多所闻知。子景伯、景光。崔氏亲 授经义,学行修明,并为当世名士。”

    《魏收自序》:魏无知子均,均子恢,恢子彦,彦子歆。幼孤 有志操,博洽经史。歆子悦,悦子建,建子收,字伯起,小 字佛助。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值四方多难, 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荥阳郑伯调之曰:“魏郎弄 戟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夏月坐板床,随树阴讽诵 积年,床板为之锐灭,而精力不辍。以文华显。

    《伽蓝记》“报德寺,高祖孝文皇帝所立也。为冯太后追 福,在开阳门外三里开道门御道东有汉国子学堂, 堂前有三种字石经二十五碑,表里刻之,写《春秋尚 书》二部,作篆科斗隶三种字,汉右中郎蔡邕笔之遗 迹也。犹有十八碑,馀皆残毁。复有石碑四十八枚,亦 表里隶书,写《周易》《尚书》《公羊》《礼记》四。又赞学碑一所”, 并在堂前,魏文帝作《典论》六碑,至太和十七年,犹有 四高祖,题为“劝学里。”里有大觉、三宝、宁远三寺。武定 四年,大将军迁石经于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