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第239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二百三十九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二百三十九卷目录
周礼部汇考三
元丘葵周礼全书〈自序 又序 后序 原跋〉
亡名氏周礼集说〈陈友仁序〉
吴澂周礼考注〈自述〉
明汪克宽经礼补逸〈自序〉
方孝孺周礼考次目录〈自序 陈子龙序 金玉节序〉
何乔新周礼注解〈自序〉
黄润玉周礼题辞〈自序〉
桑悦周礼义释〈自序〉
陈凤梧周礼合训〈自序〉
经籍典第二百三十九卷
周礼部汇考三
元丘葵周礼全书〈一作周礼补亡〉六卷
按葵自序周礼一书周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之书也后世之君臣每病于难行也何居叶水心谓周礼晚出而刘歆遽行之大坏矣苏
绰又坏矣,王安石又坏矣,千四百年更三大坏,此后 君臣病于难行,然则其终不可行乎?善乎!真西山之 言曰:“有周公之心,然后能行《周礼》。无周公之心而行, 则悖矣。夫周公之心何心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心也。 以是为书,故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 太平也。”歆也、绰也、安石也,无周公之心而欲行之,适 “所以坏之也。有能洗涤三坏之腥秽,而一以性命道 德起天下之公也,则是书无不可行矣。”郑、贾诸儒,析 名物,辨制度,不为无功,而圣人微指终莫之睹。惟洛 之程氏、关中之张氏、新安之朱氏,其所论说,不过数 条,独得圣经精微之蕴。盖程、张、朱氏之学,周公之学 也。故能得周公之心,而是书实赖以明矣。今圣朝新 制以六经取士,乃置《周官》于不用,使天下之士习《周 礼》者,皆弃而习他经,毋乃以《冬官》之缺为不全书耶? 夫《冬官》未尝缺也,杂出于五官之中,汉儒考古不深, 遂以《考工记》补之。至宋淳熙间,临川俞廷椿始著《复 古编》。新安朱氏一见,以为《冬官》不亡,考索甚当。郑、贾 以来皆当敛衽退三舍也。嘉熙间,东嘉王次点又作 《周官补遗》,由是《周礼》之六官始得为全书矣。葵承二 先生讨论之后,加之参订,的知《冬官》错见于五官中, 实未尝亡,而《太平大典》浑然无失。欲刊之梓木,以广 其传,是亦吾夫子存羊爱礼之意。万一有观民风者 转而上达,使此经得入取士之科,而周公之心得暴 白于天下后世,则是区区之愿也。同志之士其亦思 所以赞襄哉。
按葵又序余生苦晚得俞寿翁王次点两家之说始知冬官未尝亡又参以诸家之说订定天官之属六十地官之属五十有七春官之属六十夏官之属五
十有九,秋官之属五十有七,冬官之属五十有四。于 是“六官”始为全书。
按葵后序唐虞建官惟百夏商官倍而周官至三百六十今观成王时周公以公兼太宰召公以公兼宗伯苏忿生以公兼司寇成王将崩有召太保奭芮伯
“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则是六卿中,召公、毕公、毛公亦 上兼三公矣。由是推之,先王之制,其职虽不废,其官 未必一一皆有。举其大略,如“掌葛征𫄨绤”,“掌染草征 染草”,“掌茶征茶,掌炭征”,炭角人征齿角,羽人掌毛羽, 每官掌一事,无是事未必有是官也。军司马行司马 戎仆,戎右,有军旅则用之,甸祝、田仆,有田猎则用之, “有丧纪则用夏采,丧祝有盟会则用诅祝,建邦国则 用土方氏,来远方之民则用怀方氏。”先王岂能以禄 食养无用之官,待有事然后用哉?亦临事兼摄耳。故 《周官》虽曰“三百六十”,亦举大数而言,不必皆六十也。 今天官六十有三,地官七十有九,春官七十,夏官六 十有九,秋官六十有六,冬官全无。秦火后经籍多残 阙,礼尤甚,汉儒以《考工记》补《冬官》。今据每官,其属六 十,而天官羡三,地官羡十九,春官羡十,夏官羡九,秋 官羡六,计所羡者四十七官,此岂非司空之属官杂 在五官乎?秦火后不无阙残,冬官岂得全无?五官岂 得有羡?夫自伯禹作司空平水土以来,至《周官》之书, 皆曰“司空掌邦土”,岂“得以任土地之职归之司徒?”职 方氏、形方氏、山师、川师、邍司之属,岂得归之司马?大 小行人之职,岂得归之春官?似此之类颇多。俞廷椿、 王次点皆以为冬官未尝亡,错见于五官中。余细考 之,果未尝亡也。真西山、赵庸斋皆以为次点之订义, 有先儒之所未发,谓冬官未尝亡,诸儒不能辩,自汉 以来,强以《考工记》补之,未有言其非者。予今以《五官之属其本文列于前,以廷椿、次点二先生之所删补 者参订定为六官之属书于后,则《周官》三百六十,粲 然在目,而《冬官》未尝亡,信然矣。
按原跋清源丘氏著周礼全书以为周礼者为万世开太平之书也其说盖始于刘歆而助以郑元谓周礼为周公致太平之迹今读其书其规模制度斌斌
乎,郁郁乎,宛然立文、武之世,而衣冠揖让于其间,周 旋进退于其地,信非成康以后之所能为也。特以六 官阙其一藉,非周公复生,其孰从而补之哉?无已而 以《周官》补《周官》,不敢增损一字,而略为推移于其中, 使不复见有不全之憾,庶令后人得以奉行而无所 疑,亦不得已之苦心也。即起周公于今日,我知其不 “于丘氏乎罪矣。”大抵丘氏之书本之俞、王二君之说, 以《冬官》为未尝亡而错见于五官之中。《天官》之属本 六十三,而今则裁为六十;《地官》之属本七十,而今则 裁为五十七;《春官》之属本七十,而今则裁为六十;《夏 官》之属本七十,而今则裁为六十;《秋官》之属本六十 六,而今则裁为五十七;《冬官》本阙,而今则补亡为五 十四,于是六官皆具,故曰“始为全书。”今取其书考之, 井然有条,各就班叙。于此非有馀,既无侵官之患;于 彼非不足,复无旷官之忧。所谓《周礼》六官者,殆无憾 矣。天官之属六十者何?太宰、小宰、宰夫、宫正、宫伯、宫 人、内宰、九嫔、世妇、女御、内宗、外宗、女祝、女史、内司服、 典、妇功、缝人、夏采、内“小臣、阍人、寺人、内竖、膳夫、庖人、 内饔、外饔、亨人、甸师、酒正、酒人、浆人、凌人、笾人、醢人、 酰人、盐人、幂人、腊人、医师、食医、疾医、疡医、掌舍、幕人、 掌次,天府、大府、玉府、内府、外府、司会、司书职、内职、岁 职币、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是也。”地官之属五十 七者何?“大司徒、小司徒、乡师、乡老、乡大夫、州长、党正、 族师、闾胥、比长、遂人、遂师、遂大夫、县正、鄙师、酂正、里 宰、邻长、师氏、保氏、司谏、司救、调人、媒氏、司市、质人、廛 人、胥师、贾师、司虣、司稽、胥肆长、泉府、司门、司关、掌节、 闾师、县师、稍人、土训、诵训、遗人、旅师、委人、迹人、廪人、 舍人、仓人、司禄、司稼、舂人、饎人、稿人、掌炭、掌荼、掌蜃” 是也。《春官》之属六十者何?“大宗伯、小宗伯、肆师、郁人、 鬯人、司尊彝、《司几筵》《典命》、典祀、守祧、《职丧》、大司乐、乐 师、大胥、小胥、大师、小师、瞽蒙、眂了、磬师、钟师、笙师、镈 师、韎师、旄人、龠师、龠章、司干、鼓人、舞师、鞮鞻氏、典庸 器、冯相氏、保章氏、大卜、卜师、卜人、龟人、菙人、占人、簭 人、占梦、眂祲、大祝、小祝、丧祝、甸祝、诅祝、司巫、男巫、女 巫、都宗人、家宗人、大行人、小行人、司仪、行夫、掌客、掌 讶、掌交”是也。《夏官》之属六十者何?“大司马、小司马、军 司马、舆司马、行司马、都司马、家司马、诸子,虎贲氏、旅 贲氏、司甲、司丘、司戈、盾、缮人、环人、挈壶氏、掌固、司险、 掌疆、司右、戎右、齐右、道右、大驭、戎仆、齐仆、道仆、田仆、 驭夫、马质、校人、趣马、巫马、牧师、廋人、圉师、圉人、射人、 司士、司勋、怀方氏、合方氏、训方氏、匡人、掸人、大仆、小 臣、祭仆、御仆、隶仆、服不氏、射鸟氏、罗氏、掌畜节服氏、 小子羊人、方相氏、司爟、候人是也。《秋官》之属五十七 者何?大司寇、小司寇、士师、乡士、遂士、县士、方士、讶士、 朝士、司民、司刑、司刺、司约、司盟、职金、司厉、司圜、掌囚、 掌戮。司隶,罪隶、蛮隶、闽隶、夷隶、貉隶、布宪、禁杀戮,禁 暴氏、野庐氏、蜡氏、雍氏、萍氏、司寤氏、司烜氏、条狼氏、 修闾氏、冥氏、庶氏、穴氏、翨氏、柞氏、薙氏、硩蔟氏、剪氏、 赤叐氏、蝈氏、壶涿氏、庭氏、衔枚氏、伊耆氏、象胥,掌察 掌货贿。朝大夫、都则、都士、家士是也。《冬官补亡》五十 四者何?大司空、小司空、载师、封人、量人、均人、土均、草 人、稻人、山虞、林衡、川衡、泽虞、丱”人、角人、羽人、掌葛,掌 染艸。囿人、场人、牧人、牛人、充人、兽人、渔人、鳖人、鸡人、 犬人、兽医、司裘、掌皮、司服、典丝、典枲、染人、弁师、追师、 屦人、典瑞、典同、巾车、典路、车仆、司常、司弓矢。�“人、冢 人、墓大夫”、“职方氏、土方氏、形方氏、山师、川师、邍师是 也。”考其所裁定者,盖合俞寿翁、王次点两家之说而 损益之,裁五官之馀以补《冬官》之阙,而《冬官》于是为 不亡矣。独是《经》既亡矣,经可补乎?经亡而可补,则亦 何贵其为经也?虽然,以非经者补经不可也;以经补 经则何不可也?《考工记》非《周官》也,非《周官》补《周官》,《周 官》不受也,制《周官》者不受也。五官无非《周官》也。《周官》 补《周官》,不补之为《周官》也,补之仍不失为《周官》也。《周 官》不必不受也,制《周官》者亦不必不受也。吾故曰:“即 起周公于今日,我知其不于丘氏乎?罪矣。”
无名氏周礼集说二十卷
按陈友仁序周官六典周公经制之书也画井田立封建大而军国调度礼乐刑赏微而服御饮食医卜工艺毫介纤悉靡不备载六官之属各从其长其要
则统于天官,大纲小目,截然有记,万世有国者之龟 遗也。周家太平气象,不可复见,愚于此书,窃有志焉。 然而诸儒训释,甲是乙非,无所折衷,学者病之。余友 云山沈则正谓余曰:“近得《集说》于霅,手泽尚新,编节 条理,与《东莱诗记》《东斋书传》相类,其博雅君子之所
为与名氏,则未闻也。”取而阅之,如得古罍,洗,把玩不忍释。癸未秋,与长乐高君载酒往请焉,则正乐善人也。俞其请,且止宿,乃曰:“风雨潇潇,子之志固善矣。时 异事殊,《礼经》焉用?《折杨》《皇华》,未必不贻笑于时人也。” 余复之曰:“执此以往,固非所望。居家读之,是亦志文 中之所志也。”于是携以归。训诂未详者,益以贾氏、王 氏之疏说;辩析未明者,则附以前辈诸老之论议。书 成,非特以广其传,亦余之夙志也。姑叙梗概于末。
吴澂周礼考注十五卷
按澂自述周公相成王建六官分六职礼乐政事粲然大备即其设位言之则曰周官即其制作言之则曰周礼周衰诸侯恶其害己灭去其籍秦孝公用商
鞅政,与《周官》背驰,始皇又恶而焚之。河间献王好古 学,购得《周官》五篇,武帝求遗书得之,藏于秘府。哀帝 时,刘歆校理秘书,始著于录略。然《冬官》久亡,以《考工 记》补之。《考工记》乃前世能识古制者所作,先儒皆以 为非,惟刘歆独识之,而《五官》亦错杂传至于今,莫敢 是正,澂何自而考之乎?本之《尚书》以考之也。《周官》一 篇,成王董政,治官之全书也。执此以考《周礼》之六官, 则不全者可坐而制也。夫“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 海”,执此以考天官之文,则其所载非“统百官,均四海” 之事,可以知其非冢宰之职也。“司徒掌邦教,敷五典, 扰兆民”,执此以考《地官》之文,则其所载非“敷五典,扰 兆民”之事,可以知其非司徒之职也。“宗伯掌邦礼,治 神人,和上下。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执此以考 春、夏二官,则凡掌邦礼、邦政者,皆其职也,舍此则非 其职也。“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司空掌邦土,居 四民,时地利。”执此以考秋、冬二官,则凡掌邦禁、邦土 者,皆其职也。舍此则非其职也。是故《天官》之文有杂 在他官者,如内史司士之类是也。亦有他官之文杂 在天官者,如《甸师》《世妇》之类是也。《地官》之文有杂在 他官者,如《大司乐》、诸子之类是也。亦有他官之文杂 在地官者,如《闾师》、柞氏之类是也。《春官》之文有杂在 他官者,如《封人》、大小行人之类是也。亦有他官之文 杂在春官者,如《御史》、大小胥之类是也。《夏官》之文有 杂在他官者,如御枚氏《司隶》之类是也。亦有他官之 文杂在夏官者,如《职方氏》《弁师》之类是也。至如《掌祭》 之类,吾知其非《秋官》之文;《县师》《廛人》之类,吾知其为 《冬官》之文。缘文寻意以考之,参诸经籍以证之,何疑 之有?此欧苏氏之所未悉也,可不著之。
明汪克宽经礼补逸 卷
按克宽自序自乐亡而经行于世惟五易诗书春秋虽中不无残阙而未若礼经甚焉然三百三千不传盖十之八九矣朱子尝考定四经谓三礼体大未易
绪正晚年惓惓,是书未就而没,遂为万世缺典。克宽 伏读,而加惋惜焉。世之三礼所传,曰《周礼》,曰《仪礼》,曰 《礼记》。其实《礼记》乃《仪礼》之传,《仪礼》乃《周礼》之节文,而 “三礼”之要,则在乎吉凶军宾嘉五礼之别也。何则?吉 礼之别十有二: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 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司雨司,以血祭祭社稷, “五祀五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以疈辜祭四方百物, 以肆献祼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 禴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丞冬享先王。”《凶礼》之 别有五: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 灾,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宾礼》之别有八:春 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 见曰同,时聘曰“问”,殷𫖯曰“视。”军礼之别有五:以大师 之礼用众,以大均之礼恤众,以大田之礼简众,以大 役之礼任众,以大封之礼合众。嘉礼之别有六:以饮 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 之礼亲故旧朋友,以享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脤 膰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此其 大较也。然《仪礼》十有七篇。吉礼之存,惟《特牲馈食》篇 乃诸侯国之士祭祖庙之礼,《少牢馈食》及《有司彻》篇 乃诸侯卿大夫祭祖祢庙之礼。凶礼之存,惟《丧服》篇 乃制尊卑、亲疏、冠绖衣服之礼。《士丧礼》篇乃士丧其 亲,自始死至既殡之礼。《士虞礼》篇乃士既葬其亲,迎 精而反,日中而祭于殡宫之礼。《宾礼》之存,唯《士相见 礼》篇乃士以职位相亲,始承贽相见之礼。《聘礼》篇乃 诸侯相交久无事使相问之礼。《觐礼》篇乃诸侯秋朝 天子之礼。《嘉礼》之存,唯《冠礼》篇乃士之子始加冠之 礼。《士昏礼》篇乃士娶妻之礼。《乡饮酒礼》乃卿大夫宾 兴贤能饮酒之礼。《乡射礼》篇乃士为州长,会民射于 州序之礼。《燕礼》篇,乃诸侯燕享其臣之礼。《大射仪》篇, 乃诸侯将有祭祀之事,与群臣燕饮之礼。《公食大夫 礼》篇,乃诸侯以礼食邻国小聘大夫之礼。自此之外, 如朝觐、会同、郊祀、大享、帝、大丧之礼,盖皆亡逸。况军 礼无存,非关细故,此岂散轶已在于夫子正礼之前 哉!是以当时吉礼之失,如鲁君之郊僭天子之礼;孟 献子之禘,七月而为之夏父弗綦跻僖公而逆祀,三 桓大夫立公庙于私家,管仲镂簋朱纮,晏平仲豚肩 不掩豆,至于太庙说笏与燔柴于奥,诸侯宫县而祭以白牡之类是也。凶礼之失,如伯鱼丧出母,期而犹 哭;子路姊丧,过而弗除;子上母死而不丧;成人,兄死 不为衰,有为慈母练冠为妾齐衰者,有居丧沐浴佩 玉与浴于爨室者;有朝祥而暮歌与既祥而丝屦组 缨者;以至“小敛而奠于西方,既祖而反柩受吊,有以 大夫而遣车一乘,有葬其夫人而醯醢百瓮”之类是 也。宾礼之失,如天子下堂而见诸侯,,诸侯朝觐而私 觌主国王臣以私好,而朝诸侯者有焉。诸侯以强大 而盟,天子之三公者有焉。庭燎之百,侯国用之。绣黼 丹朱中衣,大夫用之者又有焉。嘉礼之失,如鲁昭公 娶于吴,则不告天子,鲁哀公为重《肆夏》以享宾,天子 以丧燕宾者有之;夫人出境而享诸侯者有之。大夫 反坫,与不识殽烝者又有之。军礼之失,如齐桓公亟 举兵,作伪主以行;鲁庄公及宋“战,以失御而败;战而 复矢,始于升陉,败而髽吊,始于台鲐,以至蒐田不时, 丘甲始作”之类可考也。又况出师专征,习视故常,争 地黩武,岁无虚日。使礼经旧典具存于当时,则五礼 之失,岂至如是之甚哉!由是知周之叔世,礼典已多 散逸,盖不特火于秦而亡于汉也。今考于《仪礼》《周官》 《大小戴记》《易》《诗》《书》《春秋传》《孝经家语》及汉儒纪录,凡 有合于《礼》者,各著其目,列为五礼之篇,名曰《经礼补 逸》。是编也,于周公经世之典,虽未能极意象之微,然 五礼之大体,盖略包举无遗。庶几学者于此,俾由得 失以观其会通,而天之所秩与造化之运不容息者 卒归于性命之正,则三代可复也。明时制作之盛,或 有择焉,亦区区爱礼之一得云。
方孝孺周礼考次目录一卷
按孝孺自序周室既衰圣人之经皆见弃于诸侯而周礼独为诸侯之所恶故周礼未历秦火而先亡吏将舞法而为奸必藏其法使民不得见使家有其法
“而人通其意,吏安得而舞之?周之制度详矣,严上下 之分,谨朝聘之礼,而定诛赏,教民以道,使民以礼,恤 邻而尊上”,此尤战国诸侯之所深恶而不忍闻者也, 故去其籍为尤甚。今之所传者,盖出于诸侯毁黜之 馀,而成于汉儒之所补,非周之全书也。是以略于大 而详于细,烦碎不急之务多,而经世淑民之政少。周 公之意不若是疏也。其章明切要者,以不合于诸侯 见削,而不关政治之得失者,仅仅获存,然亦纷乱失 序,错杂而不可省书之。《周官》言六卿之职美矣。冢宰 者,治之所从出也。宗伯典礼,司马主兵,司寇掌禁,司 空掌土,皆听于冢宰者也。冢宰,治之本,天下之大政, 宜见于冢宰。今《周礼》列于冢宰之下者,预政之臣不 过数人,而六十属皆庖厨之贱事,攻医制服之浅技。 夫王之膳服,固冢宰之所宜知,然以是为冢宰之职, 则陋且亵矣,此必非周公之意。司徒以五典施教,其 为事至重,不宜复预他事也。而自乡师以下,近于教 者止十二属,其馀皆《春》《秋》二官之事,而《冬官》为最多。 盖定其序者,不知地官在乎主教,而以土地之事属 之。土地,冬官职也,何与乎教?教之大法及冢宰之大 政,皆已亡矣。其不亡者,间见于他家。司马、司寇纂入 者甚众,惟宗伯稍存,多为他官所掠,而礼之系乎邦 国者亦亡。其亡者,皆诸侯之所恶而去者也,而其失 序者,汉儒之谬也。余喜读《周礼》,忧周公之心不明于 后世,以《书》周公之言为准,考六卿之属更次之,自宗 伯归于冢宰者五,自司马归者三,自司寇归者二,合 宫正以下为五:曰“宫正归以司徒之舍,曰膳夫,曰医 师,曰内宰,曰司农,曰典妇功,曰内司服”,附于冢宰之 左,重变古也。司徒去其非教事者八十,存者四,以《司 马》之诸子训方氏、匡人、掸人、司寇之掌交归焉。《宗伯》 “自司徒归者十,自司马归者十有九,自司寇归者十 有二,司马之存者三十有一,司寇之存者二十有三, 而以司徒之司虣、司稽、司救、调人归焉。”于是取土地 之事,财赋之,则在司徒者五十有五,在司马者八,在 司寇者十有三,为司空。土地不可无,治之之道也,故 有载师、闾师、县师、均人。治“民无法,不可以治地也,故 有《遂人》、遂师、遂大夫、县正、鄙师、酂长、里宰、邻长、旅师、 稍人、委人。”土均树艺,地之所宜先也,故有草人焉,有 稻人焉,有司稼焉。地图、方志,王者所宜知也,故有《土 训》《诵训》。山林川泽,地之宝也,故有《泽虞》,有《川衡》。金、玉、 锡、石、角、羽、荼、炭、染草、葛、蜃,山泽之所产也,故各有主 之者以致其用。苑囿、场圃,鸟兽草木所萃也,故有迹 人、囿人、场人。谷粟,土地所入,守之宜有制也,故有虞 人、仓。人民者,土地之本,不可无恤也,故有遗人以振 其凶荒。财用者,生于地,而取之有节,故市有司,廛有 人,肆有长,贾有师,泉有府;质人、胥师、司门、司关、职方、 土方、怀方、合方、形方、山师、川师、邍师,所以辨土地而 致称异也,故自司马而归焉。达道路,除不蠲。有野庐 氏、蜡氏,掌害稼者;有雍氏,掌水禁者。有萍氏,除毒虫 猛鸟兽蠹物蛙龟;有冥氏、庶氏、穴氏、翨氏、硩蔟氏、剪 氏、赤叐氏、蝈氏、壶涿氏、庭氏,攻禾杀草;有柞氏、薙氏, 亦皆司空之事也,故自司寇归焉。六卿之属,繇是复其始。其不能皆六十者,亡者众也,而亦不必以六十 为率也。卿之所掌有大小,其事有烦简,奚必皆止于 六十乎?谓六十者,汉儒之言也,非周公制也。《周公之 典》,孔子尝学焉,今之存者此书尔。学者宜尽心而不 敢忽,安可疑其有未至乎?然余非疑周公之经也,求 周公之意而不得,故辩其失,以求合于周公之意而 后已也。夫苟能合周公之意,则余何敢避乱《经》之名 而不为哉!
按陈子龙序或谓先生以道辅主日在黼座之侧谏行言听知中朝之弱藩国之强不能以骤返也而听黄齐兴晁错之谋为侵削诸侯之计以致真人翔于
蓟北电扫中原,虎步江外,不能出一策以纾国难,而 乃日治仪文、定官制,何当于成败?及观先生之著述, 而知其非也。夫先生所最好者《周礼》,而凡驳而未纯、 迂而难信者,皆著论以辩之。乃知先生之学,非专于 泥古,疏阔而难行者矣。当时先生之谋未必尽用;即 用矣,而天方欲文皇帝平区夏而享太平,岂尽谋臣 之过哉。
按金玉节序予自甫识之无先君子即授以孝经既卒业即授以论语二书既毕得以窃闻先圣先贤立言之旨大端不外忠孝二者孝经云始于事亲终于
事君。《论语》云:“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是四 语者,窃以为终身由之,不能尽矣,又何事他求哉?少 长,博求夫四子、《五经》之义,及正史所载可与日月争 光者,总以此二者为纲常之最大云。庭训之馀,上论 往古,下及国朝,每闻尽忠殉难诸君子,辄为慷慨叹 息,恨不能亲见其人而一闻其咳吐也。国初诸老所 尤足“兴廉立懦,使人人闻之,无不垂涕欲绝者,则未 有如方正学先生之甚者也。”先生大节,彪炳日星,至 于著书立言,其小小者也,何足为先生重?然先生片 蹄寸颖,亦皆足使人视为鼎彝,动其爱慕,又何况其 崇论闳议,有关于体国经野之谋,而规模制度,实足 以上继文、武、成康之盛,而超越百代,无不想见其衣 冠文物之美,其视周公之所创制者,宁多让乎?今得 其《周礼考次目录》一书,不觉蹶然以兴,虽梦寐之间, 如将见先生也。予生也晚,既相后二百馀年,而又少 贱,不得窥中秘著作,欲访先生之遗事,十不获其一 二.。兹既读其书,不得不尚论其世,以知其人。敢就所 闻于耆师宿老及野史所纪载者,序其梗概,以附于 其书之后。使后之读其书者,皆人人如将亲见之也。 先生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人。父讳克勤,洪武中循 吏也;被诬下狱,谪戍江浦。先生上书乞代,不许,竟坐 空印事被诛。先生求死不得,乃扶丧归葬,哀动行路。 呜呼!当是时也,先生可谓孝矣。先生生时,有大星坠 其所生,而性警敏,双眸炯炯如电,读书日盈寸,人呼 为小韩子。年十四,从父宦游齐、鲁间,览古圣贤遗迹, 辄喟然奋兴,自谓:“颜、闵未可几,倘与游、夏同堂,宁复 多让?世无孔子,安所得师乎?”识者闻其言异之。既乃 受学于宋景濂,深加器赏。景濂及门多天下知名士, 及先生至,一旦尽出其下。先辈如胡翰、苏伯衡辈,皆 自逊谢弗如。先生学问淹博,才笔烂然,而其胸中则 末视文艺,惟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居家不问生 产,一室萧然,恒有在陈之厄。家人以告,先生则相视 笑曰:“古人三旬九食,大圣七日绝粮,贫岂自我始哉?”
后随景濂诣京师。景濂侍太祖,一日受命作《灵芝甘
露颂》赐酒。景濂素不善饮,遂大醉归。归语先生状,欲
执笔就草,则已酣睡,先生私为草以俟。比明,景濂愕
然,惊曰:“死矣!晨入无以复上命,奈何?”先生谨进所属
草。景濂阅之大喜,入上太祖。太祖览之,顾谓景濂曰:
“此殊不类学士笔也。”景濂顿首谢罪曰:“臣昨蒙恩,大
醉归,不复能属草。臣门人方孝孺恐臣获罪,代草以
俟。比臣醒,则东方已明。急趣造朝,遂携以入。臣罪当
死。”太祖喜曰:“此佳士也。”遂召见,试一论五策,立就。会
以父丧归,景濂亦坐事徙蜀。十五年,吴沉荐先生可
大用。召先生至,慷慨陈说。上大悦,赐绯袍腰带,以平
巾往见。东宫宴礼部,命故欹其坐几。孝孺正之,乃坐。
太祖喜,谓太子曰:“此端士,当老其才,辅汝。”礼遣还。后
为仇家所连,逮至京,太祖见其名,释之。二十五年,廷
臣又荐至人对。太祖方重威断,谓先生为儒者。曰:“今
非用孝孺时。”乃除汉中府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
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每见,辄为陈说道德。王
尊以殊礼,名其读书之庐曰“正学。”建文帝即位,召为
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与董伦同侍讲筵,备顾
问。帝好经学,日与先生讨论《周官》法度。先生之言曰:
“周室既衰,圣人之经皆见弃于诸侯,而《周礼》独为诸
侯之所恶。故《周礼》未历秦火而先亡。吏将舞法而为
奸,必藏其法,使民不得见。使家有其法而人通其意,
吏安得而舞之?”周之制度详矣,严上下之分,谨朝聘
之礼,而定诛赏,教民以道,使民以礼,恤邻而尊上。此
尤战国诸侯之所深恶而不忍闻者也,故去其籍为
尤甚。今之所传者,盖出于诸侯毁黜之馀,而成于汉儒之所补,非周之全书也。是以略于大而详于细,烦
碎不急之职多,而经世淑民之政少。周公“之意不若
是疏也。”每承顾问,必为反复讨论,以求其至精至当
而后已。上亦深嘉叹,美国家大政事,辄咨之。读书有
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或命就御坐前批答。时方
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先生皆为总裁。更定官制,
乃改授为文学博士。燕王称兵北平,廷臣皆议讨之,
而诏令檄喻则尽出先生手。三年,燕兵掠大名,上书
指斥。帝以书示先生,先生曰:“燕兵久顿大名,值天暑
雨,当不战自罢。急令辽东诸将入山海关,攻永平。真
定诸将渡卢沟,捣北平,彼必归援,以大军蹑其后,可
成擒也。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
将士心稍懈懈,则其众必离。我谋既定,我势既合,进
而蹴之不难矣。”帝于是命先生草诏,遣大理寺少卿
薛岩驰报燕,尽赦燕罪,使罢兵归藩。又为《宣谕》数千
言,授岩持至燕军中,密散诸将士。比至,岩匿宣谕不
敢出。燕遣指挥武胜奉书,请尽撤诸道兵。帝将许之。
先生曰:“陛下即欲罢兵,兵一散,难复聚。彼长驱至阙,
何以御之?愿毋为所惑。”及燕兵克仪真,先生进曰:“东
南募兵渐集,北军不长舟楫。我据天堑之险,与战江
上,胜负未可知也。”帝然之,命诸将集舟师,而陈瑄以
战舰降燕,而燕兵遂渡江矣。时四年六月乙卯也。或
劝帝幸浙,或言幸湖湘。先生独请坚守京城,待四方
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是日,
镇抚伍云执先生以献,成祖命系狱。先是成祖发北
平,姚广孝启成祖曰:“城下之日,方孝孺必不降,幸勿
杀。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广孝
使其门人谕意先生,先生大怒叱之。成祖乃召先生,
使草诏。及先生至,悲恸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
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先生曰:“成王安在?”成
祖曰:“彼自焚死,非我意也。”先生曰:“何不立成王之子?”
成祖曰:“国赖长君。”先生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
“此朕家事耳,先生毋多言。”于是顾左右授笔札曰:“诏
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先生乃大书数字曰:“死即死,诏
不可草。”遂投笔于地。成祖怒,命磔诸市。先生慨然就
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
“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
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先生兄
曰孝闻,亦力学笃行,早死。弟曰孝友,与先生同就戮,
亦赋诗一章而死。妻郑及二子中宪、中愈,先自经死;
二女投秦淮河死。宗族亲友坐死者八百七十三人。
当时闻者无不壮之。先生工为文章,醇深雄迈,每一
篇出,海内争相传诵。永乐中,有藏其文者,罪至死。门
人王稌潜录为《侯城集》。成化中,谢铎等始编为《逊志
斋文集》四十卷,行于世。仁宗即位,乃谕尚书吕震曰:
“建文诸臣已蒙显戮,其亲属可从宽贷。”而先生早无
后矣。至神宗初,有诏褒录建文忠臣,建表忠祠于南
京。首徐辉祖,次即先生。呜呼!孰谓先生无后哉?先生
之死,所谓与日月齐光,虽千万世不能掩矣。至《周官》
一编,其议论之精微,皆经天纬地之鸿业。而一庭之
上,君臣商确,亦俨然明良之盛。惜乎主少而柔,不能
保其宗社;而又不幸而遇一二卖国之奸,俯首受降,
致先生罹十族之惨,以成其万古不朽之名。固天之
所以启真主,而亦先生之适丁百六之厄,以为天地
间未有之忠臣,立一极也。读先生《周官》之书者,必有
先生致主之心,而后可以居官。即居官者,原不必遭
先生之变。在先生非常之变,不过千载而一遇,而先
生致身之心,则不可以一刻而不存,庶乎处常则皆
良臣,处变则皆忠臣。而使人人皆存一忠“臣之心,则
主亦无自而遭其变矣。”读其书者,可不知其人哉?读
其书者,可不师其人哉?吾是以读先生之书,而为之
详述其事,以系之于其后。不独为臣者可师其忠,即
为子者亦可师其孝。而吾之所得于《庭训》者,亦如是
而止耳。
何乔新周礼注解七卷
按乔新自序周礼一书周公致太平之法也非周公之法乃文武之法也非惟文武之法乃尧舜禹汤之法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距今数千载其致治之大
本大法,于今可见者,《书》与《周礼》而已。《书》载其道,治天 下之本也;《周礼》载其法,治天下之具也。有志于唐虞 三代之盛者,舍二书何以哉?秦火之馀,书轶其半,然 诸儒无异论,《周礼》固多错简,诸儒论说,何其纷然也? 甚者或以为战国阴谋之书,或以为汉儒附会之说。 呜呼!使战国有是法,则为三代矣;使汉儒有是学,尚 可谓之汉儒哉?独程、朱二大儒,洞识圣心之精微,以 为非圣人不能作,然亦论其大旨而已。微辞奥义,未 及论著,残章断简,未及考正,君子惜之。夫《冬官》未尝 亡也,何必以千金购之,胡为以《考工记》补之?至临川 俞氏寿翁,始悟《冬官》散见于六官之中,作《复古编》,以 正汉儒妄补之非。永嘉王氏次点,亦作《周礼订注》,以 羽翼俞氏之说。其后临川吴氏、清源丘氏各有考注乔新自幼读是书,沉潜有年,以为四家之说备矣,惜 其得于此者或失于彼,乃重加考订,每篇首依郑本 列其目,存旧以参考也。次则取四家所论定其属,正 讹以从古也。黜《考工记》别为卷,不敢淆圣经也。参考 诸说,附以臆见,作《集注》,以俟后之君子择焉。有天下 国家者,以《书》之所载立其本,以《周礼》所载措诸用。孰 谓唐、虞三代之盛治不可复哉?世谓《周礼》不可行者, 以刘歆、王安石用之而败也。呜呼!是非圣经之过也, 彼不识圣心,而徒泥其文也。唐太宗斟酌苏绰之制, 以为建官授田、制军诘禁之法,而贞观之治,远迈两 汉,况以圣人之心,行圣人之法,天下岂有不蒙圣人 之泽乎?
黄润玉周礼题辞 卷
按润玉自序周礼一书诚周之经邦大典其间备注王朝六卿所属职掌初无侯国爵禄之辞故天下无传而孔孟之书无载也李斯乱纪萧相懵经至文帝
时得魏侯斯乐人窦公献《宗伯大司乐》之章,是战国 蒙瞽已尝习诵其说,且其乐与佩用皆去商声。盖周 以木德王,而《荀子》所谓“太师审诗商”是也。夫岂王莽 时书,汉人安得补之《考工记》及去商声乎?宋兴,三礼 立科取士,程子曰:“有《关雎》《麟趾》之意,然后可以行《周 官》之法度。”至哉斯言!或者谓其官冗役繁,殊不知纲 “举目张,而有兼官不备、徒役有时之节奏哉?然而宫 府一体,兵农一途,王道昭明,无偏无党。秦汉以来,其 法何如?奈王介甫弃《经》任传,后学莫稽,遂使周公之 制泯没无闻,不亦深可痛乎!”润玉兹举职官府藏之 租维,礼乐刑政之参属与?凡注释未定者,标于经文 之题,庶览者易得于心目。究知周历“绵远之本”,在是 而不可不讲也。
桑悦周礼义释 卷
====按悦自序天官之属凡六十有三俞廷椿删出兽人鳖人渔人兽医司裘掌皮典枲染人追师十一官〈{{{1}}}〉而《王次》点补以《春官》、天府、内宗、外宗、太史、小 史、内史、外史、御史八官。丘吉甫因定其官为六十草 庐,《三礼考注》则复进以典丝、典枲、兽人、渔人、鳖人、掌 皮六官,而退以《甸师》、幂人、宫人、掌舍、羃人、掌次、职岁、 世妇、内司服、追师、屦人、夏采十二官,而复补以地官、 赐禄、赐勋、司士三官,春官、内史、外史、都史、冯相氏、“太 卜、龟人、筮人、占人、簭人、占梦、眂祲十一官,共为官者 六十六,地官之属凡七十有七,俞廷椿王次点删出。 封人、鼓人、舞师、牧人、牛人、充人、载师、均人、《土均》、草人、 稻人、山虞、《林衡》《川衡》《泽虞》、丱人、角人、羽人、掌葛、掌染。”
“草、囿人、场人二十二官。”丘吉甫因定其官为五十七
考,注于七十七官中,止用大司徒、小司徒、乡大夫、州
长、党正、族师、闾师、比长、闾胥、调人、媒人、司谏、司救等
十三官,删去六十九官,而补以《夏官方氏》、匡人、掸人
三官,《春官大司乐》、“乐师、大胥、小胥、大师、小师、瞽蒙、眂
了、典同、声师、钟师、笙师、镈师、韎师、旄人、龠师、龠章、鞮”
鞻氏、典庸器十九官,共为官者三十五,《春官》之属凡
七十。丘吉甫以为六十九者遗失乐章一官也。俞廷
椿、王次点删出《鸡人》、天府、典瑞、典同、司服、世妇、外宗、
内宗、冢人、墓大夫、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巾车、典
路、车仆、司常十九官,补以《地官》、鼓人、舞师二官,《秋官》
大行人、小行人、司仪、行夫、掌客、掌讶、掌交七官。丘吉
甫因定其官为六十考,注,于俞王所删十八官中,进
以鸡人、世妇、内宗、外宗、巾车、天府、典瑞、典同、司服、车
仆、司常十官,又用旧大宗伯、小宗伯、肆司、太史、小史、
典命、司尊彝、郁人、鬯人、典师、都宗人、家宗人、守祧、职
丧、冢人、太祝、小祝、丧祝、甸祝、诅祝、司巫、男女巫、司几
筵二十五官,而补以“地官”、“封人、牧人”、“充人”四官。〈止三官疑
有阙文〉《秋官》:“大行人、小行人、司仪、行夫、环人、掌交、掌讶、
司烜氏、象胥九官。”《天官》:“司裘、内司服、追师、夏师、屦师、
夏采、掌舍、幂人、掌次、女祝、甸师、羃人十二官。”《夏官》:节
服氏、弁氏、祭仆、小臣、仆御、司爟六官,共为官者六十
六。夏官之属六十有九,俞廷椿删出“《职方氏》、土方氏、
训方氏、形方氏、山师、川师、邍人、匡人、掸人、家司
马二。”
《十二官》:〈止二十官疑有阙文〉而补以秋官。
枚氏司隶,罪隶闽。
隶夷隶“貉隶”七官。〈止六官疑有阙文〉共为官者五十五,秋官 之属六十有六,俞廷椿删出“大行人、小行人、司仪、行 夫、掌客、掌讶、掌交”七官,王次点谓犬人一官当属冬 官,环人一官当与夏官环人合而为一,丘吉甫因定 其官为五十有七,《考注》又删出“御枚氏、司隶、罪隶、蛮 隶、貉隶、夷隶、司烜氏、雍氏、萍氏、伊耆氏、大行人、小行 人、司仪、行夫、环人、象胥、掌客”、掌讶、掌交十九官,而补 以《地官》、胥师、司虣、司稽胥四官,共为官者五十七。《冬 官》旧亡,俞王以为不亡,丘吉甫因定其官为五十四, 除大司徒、小司徒外,曰鳖人、兽人、渔人、兽医、司裘、典 丝、典枲、染人、追师、屦人、掌皮十一官,则取之《天官》者 也。曰封人、均人、土均、稻人、山虞、林衡、川衡、泽虞、丱人、 角人、羽人、掌葛、掌染草。囿人、场人、牧人、牛人、充人、载 师、草人,二十八官。〈止二十官疑有阙文〉则取之 地官者也;曰“鸡人、司服、典瑞、典同、巾车、典路、车仆、司常、冢人、墓大夫” 十官,则取之春官者也;曰“职方氏、土方氏、形方氏、山 师、川师、邍师、司弓矢、弁师、槁人、量人”十官,则取之夏 官者也;犬人一官,则取之秋官者也。《考注》又定冬官 之属为五十七,除大小司空外,取之地官者,曰乡师、 载师、县师、闾师、遂师、遂大夫、“遂人、均人、司市、质人、廛 人、贾师、肆长、泉府、司门、司关、掌节、县正、鄙师、酂长、里 宰、邻长、旅师、稍人、委人”、土均、草人、稻人、土训、迹人、丱 人、角人、羽人、掌葛、掌染草、掌炭、掌荼、掌蜃、囿人、场人、 廪人、舍人、仓人、司稼,凡四十四官。取之《夏官》者,曰职 方氏、形方氏、山师、川师、邍师,凡六官。取之《秋官》者,曰 司氏、雍氏、萍“氏、柞氏、薙氏,凡五官。”大抵官总三百六 十之数,出之于此者,入之于彼。以愚观之,诸儒进退 六官,意见不同如此,复有草庐者出而定之,又不知 某官之入于某官也,将何以为定论哉?呜呼!《周礼》之 设六官,散之则各专其事,合之则各有所联。《杂说》所 谓丧纪之事,宰夫与职丧帅官有司而治之。天官联 夏官也。“廛人皮毛筋骨入于王府”,地官联天官也。量 人与郁人受盏历而皆饮之,春官联夏官也。乡师“考 司空之辟,又莅匠师”,地官联冬官也。大司徒教民附 于刑者归于土,地官联秋官也。司常赞司马,县师以 《司马》之法作之,春官联夏官也。巾车入赍于职币,春 官联天官也。稍人听于司马,县师以司马之法作之 《地官》,联夏官也。由是观之,凡联于某官者,即可删入 为某官耶?若夫汉儒以冬官之阙而补入《考工记》,正 如龙失其尾,粘以蜃脊,多见其不似也。故予所注五 官,但因其旧仍阙冬官,不敢选官以补,而退《考工记》 自为一卷,虽有真似《冬官》者,亦略辩论其下,庶遵吾 夫子史阙文之遗意云。
陈凤梧周礼合训六卷
按凤梧自序书周官曰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董正治官此周礼所由作也盖周公以经天纬地之才制
礼作乐之学笃,棐成王,以成至治。其建官也,稽唐虞, 参三代,斟酌损益,咸得其中,统以六官,而分于各属, 天下之治如运诸掌,故曰“周公致太平之书”也。孔子 传周公之道,以《周礼》列于六经。战国诸侯恶其害己 而欲去之,而《冬官》独阙,已非全经矣。汉人购以千金 弗得,以《考工记》补之,虽有郑康成之注、贾公彦之疏, 莫有是正者。宋元诸儒如王次点、吴草庐乃释《冬官》 之文误入“五官”者,悉取而归之《冬官》。我朝方正学、何 椒丘复加考订,有正误暨《集注》传于世,益加密矣,然 尚有未尽合者。某早岁有志《礼经》,及仕访先儒订注 《周礼》诸书,反复考究,久之若有得焉。再加校正,其类 相从,间有未莹,则参以舒国裳所著《图释》而采择之, 于是六卿率属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庶几周公建官 之初意矣。仍以《考工记》附于其后,而注则存康成之 旧,不忘古也。方今圣朝稽古制治,动循六典,学者潜 心于是而讲究焉,则所谓“如有用我,执此以往”,其庶 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