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汇编 礼仪典 第一百八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一百九十卷
经济汇编 礼仪典 第一百九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一百九十卷目录

     山川祀典部汇考二

      晋武帝泰始一则 太康一则 元帝建武一则 明帝太宁一则 穆帝升平一则

      宋太祖一则 世祖大明三则

      梁总一则 高祖天监一则

      北魏太宗泰常三则 世祖太延一则 太平真君一则 高宗兴光一则 和平二则

       显祖皇兴一则 高祖太和二则

      北齐宣帝天保一则

      隋高祖开皇四则 炀帝大业二则

      唐总一则 高祖武德三则 太宗贞观八则

    礼仪典第一百九十卷

    山川祀典部汇考二

    武帝泰始元年诏五岳四渎名山川泽按旧礼具为之制

    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礼志》,泰始元年十二月 诏曰:“昔圣帝明王,修五岳四渎,名山川泽,各有定制, 所以报阴阳之功故也。然以道莅天下者,其鬼不神, 其神不伤人,故祝史荐而无愧辞。是以其人敬慎幽 冥而淫祀不作。末世信道不笃,僭礼渎神,纵欲祈请, 曾不敬而远之,徒偷以求幸,祅妄相煽,舍正为邪,故 魏”朝疾之。其按旧礼,具为之制,使功著于人者,必有 其报,而祅淫之鬼,不乱其间。

    太康元年群臣屡请封禅弗许

    按《晋书武帝本纪》,“太康元年九月,群臣以天下一统, 屡请封禅,帝谦让弗许。” 按《礼志》,武帝平吴,混一区 宇,太康元年九月庚寅,尚书令卫瓘、尚书左仆射山 涛、右仆射魏舒、尚书刘实、司空张华等奏曰:“臣闻肇 自生灵,则有后辟,年载之数,莫之能纪。立德济世,挥 扬仁风,以登封泰山者七十有四家,其谥号可知者 十”有四焉,沈沦寂寞,曾无遗声者,不可胜记。大晋之 德,始自重黎,实佐颛顼,至于夏、商,世序天地。其在于 周,不失其绪。金德将升,世济明圣,外平蜀、汉,海内归 心,武功之盛,实由文德。至于陛下,受命践祚,弘建大 业,群生仰毓,惟独江湖沅湘之表,凶桀负固,历代不 宾,神谋独断,命将出讨。兵威暂加,数旬荡定,羇其鲸 鲵,赦其罪逆,云覆雨施,八方来同,声教所被,达于四 极。虽黄轩之征,大禹远略,周之奕世,何以尚今。若夫 元石素文,底号前载,象以数表,言以事告,虽古《河图》 《洛书》之征,不是过也。“宜宣大典,礼中岳,封泰山,禅梁 父,发德号,明至尊,享天休,笃黎庶,勒千载之表,播流 后之声,俾百世之下,莫不兴起,斯帝王之盛业,天人 之至望也。”诏曰:“今逋寇虽殄,外则障塞有警,内则百 姓未宁,此盛德之事,所未议也。”瓘等又奏曰:“今东渐 于海,西被于流沙大漠之阴,日南北户,莫不通属,芒 芒禹迹,今实过之。天人之道已周,巍巍之功已著,宜 修礼地祇,登封泰山,致诚上帝,以答人神之愿也。乞 如前奏。”诏曰:“今阴阳未和,刑政未当,百姓未得其所, 岂可以勒功告成邪?”诏不许。瓘等又奏曰:“臣闻处帝 王之位者,必有历运之期;天命之应;济兆庶之功者, 必有盛德之容。告成之典,无不可诬,有不敢让,自古 道也。而明诏谦冲,屡辞其礼,虽盛德攸在,推而未居。 夫三公职典天地,实掌人物,国之大事,取义于此。故 汉氏封禅,非是官也,不在其事。臣等前奏,盖陈祖考 之功,天命又应陛下之德,合同四海,迹古考今,宜修 此礼。至于克定岁月,虽五府上议,然后奏闻。”诏曰:“虽 荡清江表,皆临事者之劳,何足以告成?方望群后思 隆大化,以宁区夏,百姓获乂,与之休息,斯朕日夜之 望,无所复下诸府矣。”瓘等又奏:“臣闻唐虞三代,济世 弘功之君,莫不仰承天休,俯协人志,登介丘,履梁父, 未有辞焉者,盖不可让也。今陛下勋高,皇德无与二, 茂绩宏规,巍巍之业,固非臣等所能究论。而圣旨劳 谦,屡自抑损,时至弗应,推美不居。阙皇代之上仪,塞 灵祇之款望,使大晋之典谟,同风于三五。臣等诚不 敢奉诏,请如前奏施行。”诏曰:“方当共思弘道,以康庶 绩,且俟他年,无所复纷纭也。”王公有司又奏:“自古圣 明光宅四海,封禅名山,著于史籍,作者七十四君矣。 舜禹之有天下也,巡狩四岳,躬行其道,《易》著观俗省 方,《礼》有升于中天,《诗》《颂》‘陟其高山,皆载在《方策》。文王 为西伯,以服事殷;周公以鲁藩,列于诸侯,或享于岐 山,或有事泰山’”,徒以圣德,犹得为其事。自是以来,功 薄而僭其义者,不可胜数。号谥不泯,以至于今。况高

    祖宣皇帝肇开王业,海外有截;世宗景皇帝济以大
    考证
    功,辑宁区夏;太祖文皇帝受命造晋,荡定蜀汉。陛下

    应期龙兴,混一六合,泽被群生,威震无外。昔汉氏失 统,吴蜀鼎峙,兵兴以来,近将百年,“地险俗殊,人望绝 塞。今不羁之寇,二代而平,非聪明神武,先天弗违,孰 能巍巍其成功若兹者欤?臣等幸以千载,得遭运会, 亲服大化,目睹太平,至公至美,谁与为让!宜祖述先 明,宪章古昔,勒功岱岳,登封告成,弘礼乐之制,正三 雍之典,扬名万世,以显祖宗。是以不胜大愿,敢昧死 以闻。请告太常,具”礼仪。复上。诏曰:“年议诚列代之盛 事也。然方今未可以尔,便报绝之。”

    元帝建武元年令五岳置宰祝以孟春仲冬祀海渎按晋书元帝本纪不载 按隋书礼仪志建武元年令郡国有五岳者置宰祝二人及有四渎若海应祠

    者,“皆以孟春仲冬祠之。”

    明帝太宁三年诏详处岳渎山川之祀

    按:《晋书明帝本纪》:太宁三年七月诏曰:“自中兴以来, 五岳四渎名山大川,载在祀典,应望秩者,悉废而未 举,主者其依旧详处。”

    穆帝升平 年何琦请正五岳之祀不果

    按《晋书穆帝本纪》,不载。 按《礼志》,穆帝升平中,何琦 论备五岳祠曰:“唐虞之制,天子五载一巡狩,顺时之 方,柴燎五岳,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故曰因名山,升中 于天,所以昭告神祇,飨报功德。是以灾厉不作,而风 雨寒暑以时降。及三代,年数虽殊,而其礼不易。五岳 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著在经记,所谓有其举之,莫敢 废”也。及秦、汉都西京,泾、渭长水,虽不在祀典,以近咸 阳,故尽得比大川之祠,而正立之祀,可以阙哉?自永 嘉之乱,神州倾覆,兹事替矣。惟灊之天柱,在《王略》之 内也。旧台选百户吏卒,以奉其职。中兴之际,未有官 守。庐江郡常遣太史兼假四时祷赛,春释寒而冬请 冰。咸和迄今,又复隳替。计今非典之祠,“可谓非一。考 其正名,则淫昏之鬼;推其糜费,则百姓之蠹。而山川 大神,更为简阙,礼俗颓紊,人神杂扰,公私奔惑,渐以 繁滋。良由顷国家多难,日不暇给,草建废滞,事有未 遑。今元憝已歼,宜修旧典,岳渎之域,风教所被;来苏 之众,咸蒙德泽。而神明禋祀,未之或甄,巡狩柴燎,其 废尚矣。崇明前典,将俟皇舆北旋。稽古宪章,大釐制 度,俎豆牲牢,祝嘏大辞,旧章靡记。可令礼官作式,归 诸诚简,以达明德。馨香如斯而已。其诸妖孽,可粗依 法令,先去其甚,俾邪正不黩,时不见省。”

    太祖   年诏草封禅仪

    按《宋书太祖本纪》不载。 按《礼志》,“太祖在位长久,有 意封禅,遣使履行泰山旧道,诏学士山谦之草封禅 仪注。其后索虏南寇,六州荒毁,其意乃息。”

    世祖大明元年江夏王义恭表请封禅

    按《宋书世祖本纪》不载。 按《礼志》,大明元年十一月 戊申,太宰江夏王义恭表曰:“惟皇天崇称大道,始行 揖让,迄于有晋。虽聿修前绪,而迹沦言废,蔑记于竹 素者,焉可单书。绍乾维,建徽号,流风声,被丝管。自无 怀以来,可传而不朽者七十有四君,罔仁厚而道灭, 鲜义浇而德宣。锺律之先,旷世绵绝,难得而闻。丘索 著”明者,尚有遗炳。故《易》称“先天弗违,后天奉时。”盖陶 唐姚姒商姬之主,莫不由斯道也。是以风化大洽,光 熙于后。炎汉二帝,亦踵曩则,因百姓之心,听舆人之 颂,龙驾帝服,镂玉梁甫,昌言明称,告成上灵。况大宋 表祥,唐虞受终素德,山龙启符,金玉显瑞,异采腾于 轸墟,紫烟蔼于邦甸,锡冕兆九五之征,文豹赴天历 之会。诚二祖之幽庆,圣后之冥休,道冠轩尧,惠深亭 毒,而犹执冲约,未言封禅之事,四海窃以恧焉。臣闻 惟皇配极,惟帝祀天,故能上稽干式,照临黔首,协和 穹昊,膺玆多福。高祖武皇帝明并日月,光振八区,拯 已溺之晋,济横流之世,拨乱宁民,应天受命,鸿徽洽 于海表,威棱震乎沙外。太祖文皇帝体圣履仁,述业 兴《礼》正乐,颂作象历,明达通于神祇,元泽被乎上下。 仁孝命世,睿武英挺,遭运屯否,三才湮灭。迺龙飞五 洲,凤翔九江,身先八百之期,断出人鬼之表,“庆烟应 高牙之建,风耀符发迹之辰,亲剪凶逆,躬清昏壒,天 地革始,夫妇更造,岂与彼承业继绪,拓复禹迹,车一 其轨,书罔异文”者,同年而议哉?今龙麟已至,凤皇已 仪,比李已实,灵茅已茂,雕气降雰于宫榭,珍露呈味 于禁林,嘉禾积穗于殿甍,连理合干于园籞,皆耀质 离宫,植根兰囿。至夫霜毫元文,素翮赪羽,泉河山岳 之瑞,草木金石之祥,方畿憬涂之谒,抗驿绝祖之奏, 彪炳杂沓,粤不可胜言。太平之应,兹焉富矣。“宜其从 天人之诚,遵先王之则,备万乘,整法驾,修封泰山,瘗 玉岱趾,延乔松于东序,诏韩岐于西厢,麾天阍使启 关,谒紫宫,朝太一,奏钧天,咏《云门》,赞扬幽奥,超声前 古,岂不盛哉!伏愿时命宗伯,具兹典度。”诏曰:“《太宰表》 如此,昔之盛王,永保鸿名,常为称首,由斯道矣。朕遭 家多难,入纂绝孝,德薄勋浅,鉴寐崩愧。顷麟凤表祯茅禾兼瑞,虽符祥显见,恧乎犹深。庶仰述矢志,拓清 中㝢,礼祇谒神,朕将试哉。” 大明四年,有司上《封禅仪》,诏不许。

    按《宋书世祖本纪》,不载。 按《礼志》,大明四年四月辛 亥,有司奏曰:“臣闻崇号建极,必观俗以树教;正位居 体,必采世以立言。是以重代列圣,咸由厥道。元勋上 烈,融章未分,鸣光委绪,歇而罔臧。若其显谥,略腾轨 则系缀声采,征略闻听。爰洎姬汉,风流尚存,遗芬馀 荣,绵映纪纬。虽年绝世祀,代革精华,可得腾金彩,奏 玉”润,镂迹以熏今,镌德以丽远。而四望埋《禋歌》之礼, 日观㢮修封之容,岂非神明之业难崇,功基之迹易 泯。自兹以降,迄于季末,莫不欲英弘徽位,详固洪声, 岂徒深默修文,渊幽驭世而已。谅以縢非虚奏,书非 妄埋,击雨恕神,淳荫复树,安得紫坛肃祗,竹宫载伫, 散火投郊,流星奔座。宝纬初基,厌灵命历,德振弛维, 功济沦象,元浸纷流,华液幽润,规存永驭,思详树远。 太祖文皇帝以启遘泰运,景望震凝,采乐调风,集礼 宣度,祖宗相映,轨迹重晖。圣上韫箓蕃河,伫翔衡汉, 金波掩照,华耀停明,运动时来,跃飞风举,澄氛海岱, 开景中区,歇神还灵,颓天重耀,储正凝位于兼明,衮 岳蕃华于元列。故以祥映昌基,系发篆素,重以班朝 待典,饰令详仪,纂综沦芜,搜腾委逸。奏玉郊宫,禋圭 元畤景集。天庙脉壤,祥农节至,昕阳川丘,夙礼纲威 巡驻,表绥中甸,史流其咏,民挹其风。于是涵迹视阴, 振声威响,历代之渠,沈于望内,安侯之长,贤王入侍。 殊生诡气,奉俗还乡,羽族卉仪,怀音革状,边帛绝书, 爟光㢮烛天,岱发灵,宗河开宝,崇丘沦鼎,振采泗渊, 云皇王岳,摛藻云汉,并角即音,栖翔禁籞,衮甲霜咮, 翾舞川肆,荣泉流镜,后昭河源。故以波沸外关,云蒸 内泽。若其雪趾青毳,元文朱彩,日月郊甸,择木弄音。 重以荣露腾轩,萧云掩阁,镐颖孳萌,移华渊禁,山舆 伫衡,云鹣竦翼,海鲽泳流,江茅吐荫,校书之列,仰笔 以饰辞。济代之蕃,献邑以待礼。岂非神勰气昌,物瑞 云照,蒱轩龟轸泉淳芳。太宰江夏王臣义恭,咀道 遵英,抽奇丽古,该润图史,施详《閟载》,表以功懋往初, 德耀炎昊,升文中岱,登牒天关,耀冠荣名,摛振声号, 而道谦称首,礼以虚挹,将使元祇缺观,幽瑞乖期,“梁 甫无盛德之容,介丘靡升闻之响。加穷泉之野,献八 代之驷;交木之乡,奠绝金之楛,肃灵重表,珍符兼贶。” 伏惟陛下谟详渊载,衍属休章,依征圣灵,润色声业, 诹辰稽古,肃齐警列,儒僚展采,礼官相仪,悬蕤动音, 洪钟竦节,阳路整卫,正途清禁。于是绩环佩,端玉藻, 鸣凤伫律,腾驾流文,间彩比象之容,昭明纪数之服。 徽焯天阵,容藻神行,翠盖怀阴,羽华列照。乃诏联事 掌祭,宾客赞仪,金支宿县,镛石润响,命五神以相列, 辟“九关以集灵”,警卫兵而关云,先雨祇以洒路,霞凝 生阙,烟起成宫,台冠丹光,坛浮素霭。尔乃临中坛,备 盛礼,天降祥,锡寿固皇根,谷动神音,山传称响。然后 辨年问老,陈诗观俗,归荐告神,奉遗清庙。光美之盛, 彰乎万古;渊祥之烈,溢乎无穷。岂不盛欤!臣等生接 昌辰,肃懋明世,束教管闻,未足言道。且章志湮微,代 往沦绝,拘采遗文,辨明训诰。阙四字“簉访邹鲁,草《縢书》 堙玉之礼,具竦石绳金之仪,和芝润瑛,镌玺乾封。惧 弗轨属上徽,𬊤当王则,谨奉仪注以闻。”诏曰:“天生神 物,昔王称愧,况在寡德,敢当鸿贶。今文轨未一,可停 此奏。”

    大明七年,诏遣使祭霍山。

    按《宋书世祖本纪》,“大明七年春二月甲寅,车驾巡南 豫南兖二州。丙辰,诏曰,江汉楚望,咸秩周禋。礼九嶷 于盛唐,祀蓬莱于渤海,皆前载流训,列圣遗式。霍山 是曰南岳,实维国镇,韫灵呈瑞,肇光宋道。朕驻跸于 野,有事岐阳,瞻睇风云,徘徊以想。可遣使奠祭。” 按 《礼志》,“大明七年六月丙辰,有司奏,诏奠祭霍山,未审 应奉使何官,用何牲馔?进奠之日,又用何器?”殿中郎 丘景先议:“修祀川岳,道光列代,差秩圭璋,义昭联册。 但业旷中叶,仪漏典文,寻姬典,事继宗伯。汉载持节 侍祠,血祭霾沈,经垂明范,酒脯牢具,悉有详例。又名 山著圭币之异,大冢有尝禾之加,山海祠霍山,以太 牢告玉,此准酌记,传其可言者也。今皇风缅畼,辉祀 通岳。愚谓宜使以太常持节,牲以太牢之具,羞用酒 脯、时谷,礼以赤璋、𫄸、币。又《鬯人》之职,凡山川四方用 脤,则盛酒当以蠡杯,其馀器用,无所取说。按郊望山 渎,以质表诚,器尚陶匏,藉以茅席。近可依准山川以 兆,宜为坛域。”参议景先议为允。令以兼太常持节奉 使,牲用太牢,加以璋币,“器用陶匏,时不复用脤,宜同 郊祀以爵献。凡肴馔种数,一依社祭为允。”诏可。

    梁制,“五岳置宰、祝,以孟春仲冬祀海渎。”

    按《梁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隋书礼仪志》,“凡郡国有 五岳者,置宰祝三人,及有四渎若海应祠者,皆以孟 春仲冬祠之

    高祖天监 年将行封禅许懋以为不可遂停

    按《梁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许懋传》,懋除征西鄱阳 王咨议,兼著作郎,待诏文德省。时有请封会稽,禅国 山者,高祖雅好礼,因集儒学之士,草封禅仪,将欲行 焉。懋以为不可,因建议曰:臣案舜幸岱宗,是为巡狩。 而郑引《孝经钩命决》云:‘封于泰山,考绩柴燎,禅乎梁 甫,刻石纪号’。此纬书之曲说,非正经之通义也。依《白 虎通》云:“封者,言附广也。禅者,言成功相传也。”若以禅 授为义,则禹不应传启,至桀十七世也。汤又不应传 外丙,至纣三十七世也。又《礼记》云:“三皇禅奕奕,谓盛 德也。五帝禅亭亭,特立独起于身也。三王禅梁甫,连 延不绝,父没子继也。”若谓禅奕奕为盛德者,古义以 伏羲、神农、黄帝,是为三皇。伏羲封泰山,禅云云,黄帝 封泰山,禅亭亭,皆不禅奕奕而云“盛德”,则无所寄矣。 若谓五帝禅亭亭,特立独起于身者,颛顼封泰山,禅 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 山,禅云云,亦不禅亭亭。若合黄帝以为五帝者,少昊 即黄帝子,又非独立之义矣。若谓三王禅梁甫,连延 不绝,父没子继者,禹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 禅社首。”旧书如此,异乎《礼》说,皆道听所得,失其本文。 假使三王皆封泰山,禅梁甫者,是为封泰山则有传 世之义,禅梁甫则有揖让之怀,或欲禅位,或欲传子, 义既矛盾,理必不然。又七十二君,夷吾所记,此中世 数,裁可得二十馀主:伏羲、神农、女娲、大庭、柏皇、中央、 栗陆、骊“连、赫胥、尊卢、混沌、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阴康、 无怀、黄帝、少昊、颛项、高辛、尧、舜、禹、汤、文、武,中间乃有 共工,霸有九州,非帝之数,云何得有七十二君封禅 之事?且燧人以前至周之世,未有君臣,人心淳朴,不 应金泥玉检,升中刻石。燧人、伏羲、神农、三皇结绳而 治,书契未作,未应有镌文告成。且无怀氏,伏”羲后第 十六主,云何得在伏羲前封泰山,禅云云?夷吾又曰: “惟受命之君,然后得封禅。”周成王非受命君,云何而 得封泰山,禅社首?神农与炎帝是一主,而云“神农封 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分为二人,妄亦甚 矣。若是圣主,不须封禅;若是凡主,不应封禅。当时齐 桓欲行此事,管仲知其不可,故举怪物以屈之也。秦 始皇登泰山中坂,风雨暴至,休松树下,封为五大夫, 而事不遂。汉武帝宗信方士,广召儒生,皮弁搢绅,射 牛行事,独与霍嬗俱上。既而子侯暴卒,厥足用伤。至 魏明使高堂隆撰其礼仪,闻隆没,叹息曰:“天不欲成 吾事,高生舍我亡也。”晋武太始中欲封禅,乃至太康, 议犹不定,竟不果行。孙皓遣兼司空董朝、兼太常周 处至阳羡,封禅国山。此朝君子,有何功德,不思古道 而欲封禅?皆是主好名于上,臣阿旨于下也。夫封禅 者,不出正经,惟《左传》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 万国”,亦不谓为封禅。郑元有参柴之风,不能推寻正 经,专信纬候之书,斯为谬矣。盖《礼》云:“因天事天,因地 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享帝于郊,燔柴岱宗”, 即因山之谓矣。故《曲礼》云“天子祭天地”是也。又祈谷 一,报谷一礼乃不显祈报地,推文则有。《乐记》云:“大乐 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 祀天祭地。”百物不失者,天生之,地养之。故知地亦有 祈报。是则一年三郊天,三祭地,《周官》有圆丘方泽者, 总为三事,郊祭天地。故《小宗伯》云“兆五帝于四郊”,此 即《月令》迎气之郊也。《舜典》有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 宗,夏南,秋西,冬北,五年一周。若为封禅,何其数也?此 为九郊,亦皆正义。至如大旅于南郊者,非常祭也。《大 宗伯》国有大故,则旅上帝。《月令》云“仲春元鸟至,祀于 高禖”,亦非常祭。故《诗》云:“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并有雩 祷,亦非常祭。《礼》云:“雩、禜水旱也。”是为合郊天地有三, 特郊天有九,非常祀又有三。《孝经》云:“宗祀文王于明 堂,以配上帝。”雩祭与明堂,虽是祭天而不在郊,是为 天祀有十六,地祭有三,惟大禘祀不在此数。《大传》云: “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异于常祭”,以故 云“大于时祭。”案《系辞》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 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 非他,三才之道也。”《干彖》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 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此则应 六年一祭,坤元亦尔,诚敬之道,尽此而备。至于封禅, 非所敢闻。高祖嘉纳之,因推演懋议,称制旨以答,请 者由是遂停。

    北魏

    太宗泰常三年始定岳渎及山川诸神之祀

    按《北魏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泰常三年,立五 岳四渎庙于桑干水之阴,春秋遣有司祭,有牲及币。 四渎唯以牲牢,准古望秩云。其馀山川及海若诸神 在州郡者,合三百二十四所。每岁十月,遣祀官诣州 镇遍祀。有水旱灾厉,则牧守各随其界内祈谒,其祭 皆用牲。王畿内诸山川皆列祠次祭,若有水旱则祷 之。”

    泰常四年。秋八月辛未。东巡。遣使祭恒岳按《北魏书》太宗本纪云云。 按《礼志》。泰常四年八月 辛未。幸代。至雁门关。望祀恒岳。

    泰常八年正月南巡祀恒岳。又遣使祀嵩高华岳及 所过山川。

    按《北魏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泰常八年正月, 南巡恒岳,祀以太牢。幸洛阳,遣使以太牢祀嵩高、华 岳,还登太行。五月至自洛阳,诸所过山川群祀之。”

    世祖太延元年六月甲午诏守宰祭界内名山大川十二月癸卯遣使者以太牢祀北岳

    按《北魏书世祖本纪》云云。 按《礼志》。“太延元年。立庙 于恒岳华岳。嵩岳。上各置侍祀几十人。岁时祈祷。水 旱其春秋泮涸。遣官率刺史祭以牲牢。有玉币。”

    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一月南征祀恒山又祀岱宗

    按《北魏书世祖本纪》,不载。 按《礼志》,“太平真君十一 年十一月,世祖南征,迳恒山,祀以太牢;浮河济,祀以 少牢;过岱宗,祀以太牢。至鲁,以太牢祭孔子。遂临江 登瓜步而还。”

    高宗兴光元年修华岳庙立碑

    按《北魏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文成皇帝即位 三年正月,遣有司诣华岳修庙立碑。数十人在山上, 闻虚中若音声,声中称万岁云。”

    和平元年望祀医无闾山又礼恒岳

    按《北魏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和平元年正月, 帝东巡,历桥山,祀黄帝。幸辽西,望祀医无闾山。遂缘 海西南,幸冀州,北至中山,过恒岳,礼其神而返。 和平二年,遣使礼恒岳。”

    按《北魏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和平二年,帝南 巡,过石门,遣使者用玉璧牲牢礼恒岳。”

    显祖皇兴二年遣使祀东岳

    按《北魏书显祖本纪》不载。 按《礼志》,“皇兴二年,以青、 徐既平,遣中书令兼太常高允奉玉币祀于东岳。”

    高祖太和四年以旱诏祀山川群神

    按《北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四年二月癸巳,诏曰:“朕承 干绪,君临海内,夙兴昧旦,如履薄冰。今东作方兴,庶 类萌动,品物资生,膏雨不降,岁一不登,百姓饥乏,朕 甚惧马。其敕天下,祀山川群神及能兴云雨者,修饰 祠堂,荐以牲璧。”

    太和十九年。春正月祭淮。夏四月祀岱岳。

    按《北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十九年春正月己亥,车驾 济淮。夏四月己未,行幸瑕丘。遣使以太牢祀岱岳” 按《礼志》,“太和十九年,帝南征。正月车驾济淮。命太常 致祭,又诏祀岱岳。”

    北齐

    宣帝天保元年六月己亥诏分遣使人致祭于五岳四渎

    按:《北齐书宣帝本纪》云云。

    按《文献通考》:“后周大将出征,遣太祝以羊一,祭所过 名山大川。”

    高祖开皇九年臣民请封禅诏弗许

    按《隋书高祖本纪》:“开皇九年,陈国平时,朝野物议,咸 愿登封。秋七月丙午,诏曰:‘岂可命一将军除一小国, 遐迩注意,便谓太平。以薄德而封名山,用虚言而干 上帝,非朕攸闻。而今以后,言及封禅,宜即禁绝。冬十 一月壬辰,考使定州刺史豆卢通等上表请封禅,上 不许’。”

    开皇十四年,诏立山镇海渎祠。

    按:《隋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礼仪志》,“开皇十四年闰 十月,诏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无闾山,冀州 镇霍山,并就山立祠。东海于会稽县界,南海于南海 镇南,并近海立祠。及四渎、吴山,并取侧近巫一人,主 知洒扫,并命多莳松柏。其霍山,雩祀日,遣使就焉。 开皇十五年正月,祠泰山,六月,诏名山大川未在祀 典者”,咸祀之。

    按《隋书高祖本纪》,“开皇十五年春正月壬戌,车驾次 齐州,亲问疾苦。景寅,旅三符山。庚午,上以岁旱祠泰 山以谢愆咎,大赦天下。三月己未,至自东巡狩,望祭 五岳海渎。六月辛丑,诏名山大川未在祀典者,悉祀 之。” 按《礼仪志》:“自古帝王之兴,皆禀五精之气。每易 姓而起,以致太平,必封乎太山,所以告成功也。封讫 而”禅乎梁甫。梁甫者,太山之支山卑下者也。能以其 道配成高德,故禅乎梁甫,亦以告太平也。封禅者,高 厚之谓也。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增太山之高,以 报天也;厚梁甫之基,以报地也。明天之所命,功成事 就,有益于天地,若天地之更高厚云。《记》曰:“王者因天 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而凤凰降,龟龙格。” 齐桓公既霸而欲封禅,管仲言之详矣。秦始皇既黜 儒生而封泰山,禅梁甫,其封事皆秘之,不可得而传 也。汉武帝颇采方士之言,造为玉牒,而编以金绳,封 广九尺,高一丈二尺。光武中兴,聿遵其故,晋、宋、齐、梁 及陈皆未遑其议。后齐有巡狩之礼,并登封之仪,竟不之行也。开皇十四年,群臣请封禅,高祖不纳。晋王 广又率百官抗表固请,帝命有司草仪注,于是牛弘、 辛彦之、许善心、姚察、虞世基等创定其礼,奏之。帝逡 巡其事,曰:“此事体大,朕何德以堪之,但当东狩,因拜 岱山耳。”十五年春,行幸兖州,遂次岱岳,为坛如南郊。 又壝外为柴坛,饰神庙,展宫悬于庭,为埋坎二于南 门外。又陈乐设位于青帝坛如南郊。帝服衮冕,乘金 辂,备法驾而行。礼毕,遂诣青帝坛而祭焉。

    开皇十六年,诏诸镇立祠。

    按《隋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礼仪志》,“开皇十六年正 月。又诏北镇于营州龙山立祠,东镇晋州霍山镇。若 修造,并准西镇吴山造神庙。”

    炀帝大业四年幸晋阳遂祭恒岳

    按《隋书炀帝本纪》,“大业四年八月辛酉,亲祀恒岳,河 北道郡守毕集。” 按《礼仪志》,“大业中,炀帝因幸晋阳, 遂祭恒岳。其礼颇采高祖拜岱宗仪,增置二坛,命道 士女官数十人,于壝中设醮。”

    大业十年幸东都,祀《华岳》。

    按《隋书炀帝本纪》不载。 按《礼仪志》。“大业十年幸东 都。过祀华岳。筑场于庙侧。”事乃不经。盖非有司之定 礼也。隋制,“行幸所过名山大川,则有司致祭,岳渎 以太牢,山川以少牢。”

    唐制,“岳、镇、海渎无庙则为坛,岁各一祭。”

    按《唐书礼乐志》:“岳镇海渎祭于其庙。无庙则为之坛 于坎,广一丈,四向为陛。四时祭五岳、四镇、四海、四渎, 各笾豆十、簋二、簠二、俎三。”五岳、四镇,岁一祭,各以 五郊迎气日祭之。东岳岱山于兖州,东镇沂山于沂 州,南岳衡山于衡州,南镇会稽于越州,中岳嵩高于 河南,西岳华山于华州,西镇吴山于陇州,北岳恒山 于定州,北镇医无闾于营州,东海于莱州,淮于唐州, 南海于广州,江于益州,西海及河于同州,北海及济 于河南。

    高祖武德二年十月甲子祠华山

    按:《唐书高祖本纪》云云。

    武德三年四月丙申祠华山。

    按:《唐书高祖本纪》云云。

    武德七年六月,祭宫所山川。

    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武德七年六 月幸仁智宫,以少牢祭宫所山川。”

    太宗贞观五年正月朝集使赵郡王孝恭等请封禅十二月朝集使利州都督武士彟等又请弗许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太宗本纪贞观

    五年正月癸未朝集使请封禅。

    按《册府元龟》,贞观五年正月,朝集使赵郡王孝恭等 佥议,以为天下一统,四夷来同,诣阙上表请封禅。帝 手诏曰:“省表具怀。自有隋失道,四海横流,百王之弊, 于斯为甚。朕提剑鞠旅,首启戎行,扶翼兴运,克成鸿 业。遂荷慈眷,恭承大宝。每日昃思治,弗敢康宁,兢兢 夕惕,用忘兴寝,履薄驭朽,不足为喻。赖三灵显命,百 辟同心,海外无尘,远夷慕义。但流遁永久,凋残未复, 田畴多旷,仓廪犹虚,家给人足,尚怀多愧,岂可遽追 前代,取讥虚美!所望恂恂济济,叶力尽诚,辅其不逮, 致之王道。如得《雅》《颂》形于金石,菽粟同如水火,反朴 还淳,当如来议。”十二月己亥,朝集使、利州都督武士 彟等诣朝堂,又上表请封禅。帝曰:“隋末分离,群凶竞 逐,我提三尺剑,数年之间,正一四海,是朕武功所定 也。突厥强梁,世为纷更,今乃袭我衣冠,为我臣吏,殊 方异类,辐辏鸿胪,是朕文教所来也。突厥破灭,君臣 为俘,安养之情,同于赤子,是朕仁爱之道也。林邑贡 《能言鸟》,新罗献女乐,悯其离本,皆令反国,是朕敦本 也。酬功录效,必依赏格;惩恶罚罪,必据《刑书》。割亲爱, 舍嫌隙,以弘至公之道”,是朕崇信也。非朕苟自矜伐, 欲明圣人之教,不徒然也。比年谷稼频登,疾疚不作, 诚宜展礼名山,以谢天地。但以丧乱之后,民物凋残, 惮于劳费,所未遑也。

    贞观六年,群臣请封禅,弗许。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礼仪志》:“隋开皇 十四年,晋王广率百官抗表,固请封禅。十五年幸兖 州,遂于太山下为坛设祭,不升山而还。贞观六年,平 突厥,年谷屡登,群臣上言请封泰山。太宗曰:‘议者以 封禅为大典。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 阙封禅之礼,亦可比德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 纵修封禅之仪,亦何异于桀、纣!昔秦始皇自谓德洽 天心,自称皇帝,登封岱宗,奢侈自矜;汉文帝竟不登 封,而躬行俭约,刑措不用。今皆称始皇为暴虐之主, 汉文为有德之君。以此而言,无假封禅。《礼》云:‘至敬不 坛,扫地而祭,足表至诚,何必远登高山,封数尺之土 也’’!”侍中王圭曰:“陛下发德音,明封禅本”末,非愚臣之 所及。秘书监魏徵曰:“隋末大乱,黎民遇陛下,始有生 望,养之则至仁,劳之则未可。升中之礼,须备千乘万骑,供帐之费,动役数州,户口萧条,何以能给?”太宗深 嘉征言,而中外表章不已。上问礼官两汉封山仪注, 因遣中书侍郎杜正伦行太山上七十二帝坛迹。是 年,两河水潦,其事乃寝。

    按《册府元龟》,贞观六年,公卿百寮以天下太平,四夷 宾服,诣阙请封禅者,首尾相属,帝不许。尝从容而言 曰:“朕本诸公子也,始望不及此。属天下丧乱,遂有救 焚拯溺之志。义师入关之始,群凶鼎沸,当此之时,但 得三分天下,亦为足矣。朕以不武,内禀太上皇之谋, 外假士大夫之力,数年之间,六合大定。升中告禅,信 亦其时。然朕往者蒙犯霜露,遂婴气疾,但恐登封之 后,弥增诫惧,有乖营卫,非所以益朕也。少欲自怡,用 安年寿,公卿等勿复为言。”

    贞观十一年,“敕群臣议封禅仪。”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礼仪志》:“贞观十 一年,群巨复劝封山,始议其礼。于是国子博士刘伯 庄、睦州刺史徐令言等,各上封禅之事,互设疑议,所 见不同。多言新礼中封禅仪注简略未周。太宗敕秘 书少监颜师古、谏议大夫朱子奢等与四方名儒博 物之士参议得失。议者数十家。递相驳难,纷纭久不 决。”于是左仆射房元龄、特进魏徵、中书令杨师道博 采众议堪行用而于旧礼不同者奏之。其议昊天上 帝坛曰:“将封先祭,义在告神。且备谒敬之仪,方展庆 成之礼。固当于坛下址,豫申齐洁,赞飨已毕,然后登 封。既表重慎之深,兼示行事有渐。今请祭于太山下, 设坛以祀上帝,以太祖景皇帝配飨。”坛长一十二丈, 高一丈二尺。又议制玉牒曰:“金玉重宝,质性贞坚,宗 祀郊禋,皆充器币,岂嫌华美,实贵精确。况乎三神壮 观,万代鸿名,礼极殷崇,事资藻缛。玉牒玉简,式缊灵 奇,传之无穷,永存不朽。今请玉牒长一尺三寸,广厚 各五寸,玉简厚二寸,长短阔狭,一如玉牒。其印齿请 随玺大小,仍缠以金绳”五周又议《玉策》曰:“‘封禅之祭, 严配作主,皆奠玉策,肃奉虔诚’。今玉策四枚,各长一 尺三寸,广一寸五分,厚五分,每策五简,俱以金编。其 一奠上帝,一奠太祖座,一奠皇地祇,一奠高祖座。”又 议《金匮》曰:“登配之策,盛以金匮,归格艺祖之庙室。今 请长短令容玉策,高广各六寸,形制如今之表函,缠 以金绳,封以金泥,印以受命玺。”又议“方石再累”,曰:“旧 藏玉牒,止用石函,亦犹盛书䇲笥,所以或呼石箧。今 请方石三枚,以为再累,其十枚石简,刻方石四边而 立之,缠以金绳,封以石泥,印以受命玺。”又议:“泰山上 圜坛曰四出开道坛场,通议南面入升,于事为允。今 请介丘上圜坛,广五丈,高九尺,用五色土加之,四面 各设一阶,御位在坛南,升自南阶,而就上封玉牒。”又 议:“圜坛上《土封》曰:‘凡言封者,皆是积土之名,利建分 封,亦以班社立号,谓之封禅,厥义可知。今请于圜坛 之上,安置方石,玺缄既毕,加土筑以为封,高一丈二 尺,而广二丈,以五色土益封牒书,藏于其内。祀禅之 所,土封制亦同此’。”又议《玉玺》曰:“谨详前载,方石缄封, 玉检金泥,必资印玺,以为秘固。今请依令用受命玺 以封石检。其玉检既与石检大小不同,请更造玺一 枚,方一寸二分,文同受命玺,以封玉牒。石检形制,依 汉建武时故事。”又议立碑曰:“勒石纪号,显扬功业,登 封降禅,肆觐之坛。立碑。”又议设告至坛曰:“既至山下, 礼行告至,柴于东方。上帝望秩,遍礼群神。今请其坛 方八丈一尺,高三尺,陛仍四出。其禅方坛及馀仪式, 请从今礼。仍请柴祭望秩,同时行事。”又议废石阙及 大小距石,曰:“距石之设,意取牢固,本资实用,岂云雕 饰。今既积土厚封,足与天长地久。其小距、环坛,石阙 回建,事非经诰,无益礼仪,烦而非要,请从减省。”太宗 从其议,仍令附之于《礼》。

    贞观十四年,赵王元景等表请封禅,弗许。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贞观十四年 十月甲戌,赵王元景等表请封禅,奏曰:“夫功成道合, 古今以为隆平;登封降禅,圣贤谓之大典。是以出震 则天之后,革夏变商之君,继《韶》《夏》而施尊名,崇号谥 而广符瑞,顾迟迟焉,群臣区区,诚为此也。原夫大始 云构,生灵厥萌,黎庶布乎穹壤,皇王司其右契。遐哉 上”古,以迄于兹,历选休征,未有如今日之盛也。所以 敢罄窥管,无惧触鳞。沥胆披肝,言亦备矣;援天引圣, 辞亦殚矣。幸蒙亭育之泽,降以听览之恩。大赉虽敷, 犹申后命,未便涣汗,方事逡巡,怀生之徒,不遑宁处。 伏乞皇帝陛下则天成务,应物为心,协三才之会昌, 乃霈然而动色;遂万姓之延首,俯凝旒而改容。虽复 龙图告征,龟书袭吉,尚咨诹于四岳,建明谟于兆人。 欲使六合之中,沃心通于朝野;八弦之内,下问浃于 华戎。凡在人灵,畴无抃跃。今兹百辟咸集,九有攸同, 并执玉以来庭,俱式歌而且舞。远则重译佥议,近则 端笏参谋,欣睹增天之高,愿逢加地之厚。绝域忘生 而越险,华发忍死而争趋。中外之心克谐,愚智之情

    允睦。掌故事者,草登封而待期;执羁勒者,俨车徒而
    考证
    俟命。庶官率职,三事夙兴,远迩昌言,明灵幽赞,莫不

    倾视俯听,希陪肆觐之礼;效祉呈祥,钦承告成之庆。 山称万岁,企和銮而发奇;云浮五彩,伫华盖而交荫。 两仪之情转迫,万国之望愈深。臣又闻之,“屈己从众, 至人所”以称仁;丝言显发,哲王以之敷信。昨奉明诏, 许以试之,实降皇情,俯同人欲,宽仁之利斯博,示信 之道宜弘。即日庶尹驰心,咸奉章而守阙;列藩翘足, 各伏地以祈恩。所冀天慈,深加昭察。制可群寮之奏, 克以发轸之期,颁示普天,申明绝典。使夫一时之士, 欣独高于万代;八荒之酋,荷周露于再造。则“臣等死 日犹生之年,不任诚恳之至,谨与连率方牧等奉表 诣阙,固请以闻。”帝冲让不许,至于再三。于是下诏曰: “自古明王君临区宇,功济天下,道被生民,内外无虞, 年谷丰稔,莫不归功上元,致礼厚地,腾茂实于六合, 飞英声于百代。今公卿在列,屡属虚心,岳牧具僚,固 陈佥愿,理在难夺。敬依来请”,顾循诸己。仍怀惭德。 贞观十五年四月。诏以来岁二月有事于泰山。六月 停封泰山。

    按《唐书太宗本纪》,“贞观十五年四月辛卯,诏以来岁 二月有事于泰山。六月己酉有星孛于太微,丙辰停 封泰山。” 按《礼乐志》,其非常祀天子有时而行之者 曰封禅、巡守、视学、耕籍、拜陵。文中子曰:“封禅非古也, 其秦汉之侈心乎?”盖其旷世不常行,而于礼无所本。 故自汉以来,儒生学官论议不同,而至于不能决,则 出“于时君率意而行之尔。”隋文帝尝令牛弘、辛彦之 等撰定《仪注》,为坛泰山下,设祭如南郊而已,未尝升 山也。唐太宗已平突厥,而年谷屡丰,群臣请封泰山, 太宗初颇非之。已而遣中书侍郎杜正伦行泰山上 七十二君坛迹,以是岁两河大水而止。其后群臣言 封禅者多,至十五年,将东幸,行至洛阳而彗星见,乃 止。

    按《册府元龟》,贞观十五年三月庚辰,肃州言,“所部川 原,遍生芝草。”先是,百僚及雍州父老诣朝堂上表请 封禅。四月辛卯朔,下诏曰:肇有蒸庶,树之司牧,载籍 所纪,风烈犹存。至于道洽品物,功成宇县,天眷彰于 符瑞,人事表于隆平,莫不增封岱宗,广禅梁甫,荣镜 六合,对越三神。前圣所以垂其尊名,后王所以仰其 休烈,盖繇此也。自火德既衰,三光分裂,金行失御,九 鼎沈沦,诸华竞逐,彝伦大坏。虽周室削平赵魏,隋氏 混一文轨,而金革之事,未戢于封疆,《雅》《颂》之音,弗闻 于朝廷,遂使至教阙如,淳风莫反。齐郊绝类帝之礼, 日观缺升中之仪,其已久矣。朕丕膺景命,嗣守洪基, 承大乱之馀,当率土之责,负扆兴惕,“纳隍在虑,上凭 宗社之灵,下资士庶之力。草昧伊始,援干戈以靖乱; 区夏既平,引礼乐以纬俗。”尉候无警,菑畬有年,比屋 咸保其欢,含气不违其性。殊方异域,尽地界而来庭; 应图合牒,殚天符而表瑞。缅怀前载,详求诸己,岂伊 寡德,能致此乎?固乃《上元》所叶赞也。而群公卿士,百 辟庶僚,因陈人祇之“意,请遵封禅之典,推而不居,至 于数四,文武之情弥切,内外之议日闻,诚请频繁,淹 历年载。朕继迹百王,因心万物,上奉苍昊,义在荐功, 下抚黎元,方祈厚福。既迫兹理,敢不祗从。猥以眇身, 齐美上代,永言夙志,凛乎增惕。可以来年二月有事 泰山,所司宜与公卿并诸儒士及朝臣有学业者,详 定其仪,博考圣贤之旨,以允古今之中。务尽诚敬,称 朕意焉。”于是诏太常卿韦挺为简较封禅大使,礼部 侍郎令狐德棻副焉。朝廷参议其仪,异端竞起。秘书 少监颜师古乃奏称:“臣撰定《封禅之礼,书》在十一年 春,于时诸儒参详,以为适中。”诏公卿定其可否,多从 师古之礼。六月己酉,有星孛于太微宫,犯帝位。辛亥, 朝散大夫、行起居郎褚遂良进曰:“陛下拨乱反正,功 超前烈,告成升岳,天下幸甚。而行至雒阳,彗星辄见, 此或有所未允合者也。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岱礼, 臣愚伏愿详择。”丙辰,诏曰:“自古皇王受天之命,建显 号于封禅,扬洪名于竹帛者,莫不功济夷、夏,道叶人 祇。然登泰山之高,刊梁甫”之石,未有七德靡记,《九部》 寂寥,而欲齐声于圣哲,垂美于篆籀者也。朕承宗庙 之重,当区宇之责,寅畏三灵,忧勤万姓。虽戡翦祸乱, 克定遐荒,而至教犹郁,刑典未厝。胜残之化,未洽于 率土;和平之风,多惭于往烈。是以览经籍而自失,想 坛场而增惧,亟寝缙绅之奏,屡拒公卿之请,逡巡大 典,荏苒历载。近者文武百僚,州县庶尹,频繁抗表,殷 勤固陈。咸以为两仪交泰,四夷宾服,礼让兴行,年谷 丰稔。苍昊呈符于上,灵符不可以久替;黎献协心于 下,众欲不可以固拒。朕迫兹群议,敢不敬从。欲荐功 上元,大报后土,升中之仪已具,省方之期有日。今太 史奏有“彗星出于西方,朕抚躬自省,深以战栗。良繇 功业之被六合,犹有未著;德化之覃八表,尚多所阙。 遂使神祇垂祐,警戒昭然。朕畏天之威,寝兴靡措。且 旷代盛典,礼数非一,行途之间,劳费不少,冬夏凋弊, 多未克复。将送仪仗,转运粮储,虽存节省之义,终烦黎庶之力,非唯上亏天意,亦恐下失人心,解而更张, 抑有故实。前以来年二月,有事泰山,宜停。庶夙夜自 修,遂其罪己之志,勤恤匪懈,申其纳隍之情。傥蒙灵 祇回眷,宗社介福,朝廷同于大道,风俗归于朴素,告 成之美,更思其宜。”仍命所司,“泰山有前代帝王,因封 禅立碑,及《石函检》之类,往遭离乱,被贼毁发,并修立 瘗藏之。”

    贞观十九年三月。祭北岳。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贞观十九年, 征辽,“三月丁丑,幸定州,经北岳。帝自为文祭之。” 贞观二十年,司徒长孙无忌等屡请封禅,诏议封禅 礼制。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贞观二十年 十一月,司徒长孙无忌与百官及方岳等上表请封 禅,不许。司徒长孙无忌与百僚又请封禅。诏曰:“朕念 远役初宁,颇须休息,深知所请,甚合机宜。即事省方, 恐生劳扰。俟百姓闲逸,可徐议之。”十二月己丑,司徒 长孙无忌等又诣顺天门,抗表请封禅,曰:“臣闻阴阳 不测,陶冶生灵之谓神;道德元通,仁育黎元之谓圣。 圣也者,自天之攸纵也;神也者,代天之理物也。是以 惟天称辟,灵心作其会昌;惟辟奉天,至诚表其封禅。 升中之道,抑斯之谓欤!由是先王急焉,当仁不让,景 中必熭,时至则行,务在告于成功,故无俟于终日。伏 见纶旨,辞远役之初宁,缓此嘉期,托俟”人之逸豫。岂 容前歌拔拒,戢武之后辞劳;拓境开疆,太平之秋有 倦。诚如睿虑,未昭百姓之心;假此空言,实乖千里之 应。臣等伏膺麟阁,纵观太始之初,沈研乌文,历选橹 巢之上。悠悠栗陆,未辨牺牲;淼淼大庭,孰知樽俎?衮 衣为饰,尚报太帝之功;茹毛充荐,轻展介丘之礼。西 叙穷乎积石,东渐迫乎“沧江。化未覃于九夷,贡有阙 于《三脊》。犹且范围天地,斡运羲舒。扬翠旌于奉高,抚 朱弦于岱岳。迓百神而宾上帝,契三灵而谒太坛。玉 牍灵文,飞英华于万古;金绳秘检,腾清辉于八埏。”是 知纪号垂名,崇高莫加于《肆类》;推功辑瑞,广厚莫大 于《登封》。若乃灵贶所集,人谋允洽,虽固执于㧑谦,谅 无得而“辞也。”伏惟皇帝陛下研精探赜,神无不照。唯 几所鉴,洞出象帝之初;先天成则,超贯混元之际。繇 是大明扬彩,丽雕轩以再中;景宿腾辉,藻璇题以霄 映。奔山车而叠轸,促日驭之鸣銮;跃泽马而相趋,征 天驷之徐轫。烟川清野,蓄泄于奕奕之阿;薰风惊途, 扇荡于云云之峤。其冥兆也如彼,其显应也“若斯。”而 陛下因事逡巡,方稽大典,使尊名显号,韬光于琰碑; 绝异殊尤,沮绚于琼简。孰谓畏天之命,顺人之欲者 欤?率土凄凄,深所未喻。臣又闻之,游海若者,冯夷之 宫为陋;登太山者,鲁侯之邦盖小。是知绛霄不极,九 垓网络于胸中;赤县无涯,四海括囊于度内。何者?升 山巢睫,窃比所以悬殊;朝菌“灵椿”,长短自然相度也。 若夫大乐云替,封豨盗钟;大礼既湮,长鲸裂冕。酌抚 石于无体,钧天之响郁兴,采扫地于无形,禋宗之道 逾劭,则女希惭其创制,轩后归其正名矣。至若比屋 见诛,农夫化为京观;禀噍无类,刍牧穷于染锷。重兴 粒食,颂栖亩之馀粮;首建骖𫘪,咏徒行之兼乘。则农 皇贬于推毂,羲氏退以扶轮矣。既而凝旒阐化,中外 禔福,负扆胜残,飞沈遂性。亭育侔于宇宙,就望体于 云日。荷其德以难名,用其功而无谢。故乃邈高辛之 顺义,孕颛顼之疏通矣。加以刑清政肃,委金科而罔 施;毁犴空囹,设画衣而莫犯。通关梁于敻服,共苑囿 于黎蒸。击壤而谣,传清音于戎狄;耕田而食,建可封 于皂隶。外户设而不扃,神兽驯而靡触。故以光融伊 帝,景焕虞庭。至于卑宫菲膳,孝享通于鬼神;大路越 席,致敬极于严配。黄屋建三辰之旗,垂范裕于千祀; 元冔垂九旒之藻,设法悬于万代。小正调其玉烛,应 祥冥而不亏;中天朗其金镜,与真明而同晷。则《文命》 以是伏膺,元王于兹负笈矣。洎乎翦商除害,夷项垦 灾,戮冀野而复皇猷,诛畴华而清帝道。提倚天之长 剑,拯涂炭于游魂;挥驻日之雕戈,畅怀生于仁寿:则 骇文武之仍代,吞高光之累叶矣。诠彼数君,时闻一 善;能兼之者,实归仁圣。若乃提封海外,总一寰中,日 域穷芳华之津,月竁跨濛波之表。颙颙向内,并为冠 带之伦;飘飘驾风,“总萃王庭之会。”賮北荒之明月,牣 天府以摛光;筐南州之《火毛》,鬻旗亭而吐曜。龙伯钧 鳌之旅,咸编列于武臣;凤洲君子之渠,各委质于文 吏。斯乃书契之所未睹,超古先而绝类矣。窃惟域中 三大,义均一体,感通繇乎影响,弥纶切乎交际。是知 德逾厚者贶逾深,功尤高者祥尤著。当今皞穹储祉, 浃天纮以宅心;后土锡符,总坤维而服化。繇是百官 累息,万国耸神,佥发叩阍之请,伫副上灵之望。伏愿 时纡睿绂,远振天声,征鸿儒,聘鲵齿,考逸义,缉遗编, 摭秦煨之逸文,采鲁壁之馀蠹,酌《云经》而定议,宪《河 图》而缮仪。然后玉路乘春,金镳肃景,五牛翻其折羽, 六龙辉其镂钖,鼓丰隆而惊翠微,振列“缺而清绿野疑笳发岫,合万岁于山言;飞盖登峦,错五松于林秀。 登圜坛而接武,降曜魄而齐尊。俾夫一代衣冠,寘其 名于册府;四方夷狄,凿其窍于灵宫。则普天欣赖,怀 生再造,朝闻夕死,抃若登仙。臣等深荷玉成,不胜至 愿,重竭愚瞽,昧死以闻。”诏曰:“朕遐观哲王,焕在方册, 功既成矣,咸礼备以升中道既行焉,必奉符而告禅。 所以发挥天命,昭报上灵。其有建显号以创鸿徽,施 尊名而腾茂烈者,莫不扬辉于镂玉,绚景于涂金。昭 昭然丽三辰而并运,滔滔焉播四冥而极深。朕诚寡 德,良深景慕。曩者氓俗凋弊,国步甫安,勉致隆平,日 不暇给。而槐卿守阙,请继美于云亭;岳牧叩阍,祈踵 武于梁岱。”自惟菲薄,至道未凝,抗礼皞穹,实怀疑惧。 缅寻幼齿,运锺交丧,忘其家以徇天下,委其体以济 寰中,翊戴先皇,削平诸夏,出于万死,首导五横之源; 不顾一生,光锡兆人之命。越自垆炭,获返营魂,拔于 鬼录,并登仁寿。窃惟天地之大,德存于施生;朕以径 寸之怀,小心袭于造育。降期体泰,谅或繇兹,“不然者, 何能致于此也?”遂得池隍象浦,苑囿龙沙,置一侯于 鹣林,同六爻于鳏水,实资天眷,《贲》以“咸亨”,岂朕微庸, 而能及此。今兹列辟卿士,鸿生硕德,各述灵征,累陈 丹款,既迫群议,当事敬从。乃诏有司,广召缙绅先生, 议方石圜坛之制,草封禅射牛之礼,修造羽仪辇辂, 并送之雒阳宫。

    贞观二十一年正月诏以来年有事于泰山八月以 海溢停封禅。

    按《唐书太宗本纪》,贞观二十一年正月丁酉,诏以来 岁二月有事于泰山。八月,泉州海溢,壬戌,停封泰山 按《册府元龟》,“贞观二十一年正月丁酉,诏曰:朕闻天 高地大,首播黎方。娲皇燧人,肇恭元箓。是知施生为 德,处崇高而不言;亭毒攸资,委钦明以司契。洎乎三 正迭建,五运相迁。休烈存乎典坟,至道流乎雅颂。其” 有仰齐七政,俯会百神,察灵眷于祥符,服元功于昭 告,莫不罄情梁岱,继踵云亭。对越两仪,尽先圣之能 事;扬蕤三统,垂曩哲之尊名。悬镜天衢,罔不繇于此 也。自中阳绝组,堙白水于穷流;宫孽绍兴,阻黄星于 天堑。永嘉东播,化金马以为牛;道武南徂,飞苍鹅以 登祚。周吞岳裔,逮三叶而巢倾;隋并舜后,及二帝而 舟覆。莫不以凶易乱,以暴代昏,各肆巨壑之心,规享 上灵之佑,却行求进,其可得乎?繇是寂寥千祀,无怀 之风不嗣;泯弃七经,子长之言殆绝。遂使成山日观, 久阙升中之仪;汶上明堂,畴闻类帝之义。顾瞻礼乐, 深有可嗟。朕幼践危机,愍斯穷运,上同负翼,下靡息 肩。负荷休征,投旗鞠“旅,肃恭储祉,吟云跃鳞,顺朱鸟 以行诛,骞丹凤而遐举,射九乌而悬日月,区品物以 煦阳和,练五石以造乾坤,济摧角以全眉寿。”于是尊 奉先帝,凝旒于庙堂;躬履兵锋,忧勤于燮辅。既而仰 逼威命,俯顺乐推,越自唐侯,言膺下武。深惟忧责之 重,自勖若厉之怀,遂致灵贶无涯,翦毛头而降锡;游 魂削“衽,尽穷发以开疆。东苑蟠桃,西池昧谷,咸覃正 朔,并充和气。较凝祯于往代,穷今古而罕闻,考光泽 于前皇,罄练缃而莫睹。岂朕眇身,勤劳所逮,谅繇高 明垂鉴,祚此隆平。”今兹三事大夫,百僚庶尹,各述天 人之意,请蹑封禅之踪。顾惟寡薄,推而不有,杜绝群 言,至于数四,中外之情尤切,企伫之望逾深。朕又详 思,“荷财成于穹昊,自古贤哲,并归功于大帝,迫斯至 理,弗获固辞,展礼上元,实增惭惧。可以贞观二十二 载仲春之月,式遵故实,有事于太山。诸内外具僚,岳 牧卿士,既相敦喻,将事告成。各罄乃心,无亏政道,恪 居职务,以协时雍。所司宜与缙绅先生载笔圆冠之 士,详求《通典》,裁其折中,深加严敬,称朕意焉。”乃令天 下诸州,明扬仄陋。其有学艺优洽,文蔚翰林,政术甄 明,才膺国器者,并宜总集太山,庶令作赋掷金,不韫 天庭之掞;被褐怀玉,无溺屠钓之间。务得英奇,当加 不次也。遣太常卿杨师道为简较封禅大使,户部侍 郎卢承庆为副。后改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为 大使,司空、梁国公房元龄等议云:“梁甫、社首二山,并 是古昔禅祭之所,去十五年议奏请禅梁甫。今更奉 诏详议,梁甫去泰山七十里,又在东南,至于行事,未 为稳便。社首去泰山五里,是周家禅处。臣等参详,请 禅社首。”有诏依奏,馀并依十五年议。八月壬戌,诏曰: “朕闻探元赜者,先实而后宾;体至公者,本仁而”末礼。 名归于己,往哲存而弗务;德利于人,前圣徇而为急。 是用范围天地,权轻重以会时宜;取则阴阳,适通变 以从众欲。繇古之封禅,无夺事机,所谓奉天,咸资务 隙。朕仰窥前志,历选哲王。无怀有巢,缅逾绳契之末; 龟文凤纪,越在俎豆之先。扣寂寞以传疑,故可略而 言也。至如三元立统,百物正名,步骤之轨非遥,损益 之源可挹。虽尧心广运,局疆域于流沙;禹迹遐宣,限 堤封于碣石。犹且先引即叙,次展玉帛之仪;首创宾 门,方备云亭之典。告成之义,罔弗繇兹。况朕奄有方 舆,阃域该于千古;仰承灵眷,降福超于百王。巨海所环,莫非臣妾;长河攸括,并入封疆。日者夷夏同文,祯 符狎至,谓可鸣“銮日观,勒牒仙闾,许以来春,亲行告 禅。而今延陁一姓,流窜西陲,控弦万计,初归正朔,新 就絷维。又以公卿庶僚,各陈诚请,遂有翠微之役,非 无板筑之劳。既而山谷阻深,朝宗有碍,重披丹恳,请 建玉华。且复频有兴造,恐致烦劳。兼闻河北数州,颇 伤淹涝。朕为人父母,思济黎元,顺动升中,理无兼遂。 其介丘之礼,宜且权停。其玉华宫制度,务从菲薄,更 令卑陋,庶免风雨,称朕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