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铨衡典/第031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三十一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铨衡典
第三十一卷目录
官制部汇考九
梁〈总〉
陈〈总〉
铨衡典第三十一卷
官制部汇考九
梁
《梁官制》多循齐旧,改定“诸卿”以配四时,置戎秩之官 百有馀号。
按《隋书百官志》:“梁武受命之初,官班多同宋齐之旧, 有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将军、大司马、太尉、司徒、司 空、开府仪同三司等官。诸公及位从公开府者,置官 属,有长史、司马、咨议参军、掾属从事中郎、记室主簿、 列曹参军、行参军、舍人等官。其司徒则有左右二长 史,又增置左西掾一人,自馀僚佐,同于二府,有公则” 置,无则省。而《司徒》无公,唯省舍人,馀官常置。开府仪 同三司,位次三公,诸将军、左右光禄大夫,优者则加 之,同三公,置官属。
特进,旧位从公。武帝以邓禹列侯,就第,特进奉朝请, 是特引见之称,无官定体,于是革之。
尚书省置令,左右仆射各一人。又置吏部、祠部、度支、 左户、都官、五兵等六尚书,左右丞各一人。吏部删定 三公、比部、祠部、仪曹、虞曹、主客、度支、殿中、金部、仓部、 《左户》、驾部、起部、屯田、都官、水部、库部、功论、中兵、外兵、 骑兵等郎二十二人,令史百二十人,书令史百三十 人。
尚书掌出纳王命,敷奏万机,令总统之。仆射副令,又 与尚书分领诸曹。令阙则左仆射为主。其祠部尚书 多不置,以右仆射主之。若左右仆射并阙,则置尚书 仆射以掌左事,置祠部尚书以掌右事。然则尚书仆 射、祠部尚书,不𢘆置矣。又有起部尚书,营宗庙宫室, 则权置之,事毕则省,以其事分属都官左、户二尚书, 左右丞各一人,佐令、仆射知省事。左掌台内分职仪 禁令,报人章,督录近道文书,章表奏事,纠诸不法。右 掌台内藏及庐舍凡诸器用之物,督录远道文书,章 表奏事。凡诸尚书文书诣中书省者密事,皆以挈囊 盛之,封以左丞印。自晋以后,八座及郎中多不奏事。 天监元年,诏曰:“自礼闱陵替,历兹永久。郎署备员,无 取职事,糠秕文案,贵尚虚闲,空有趋墀之名,了无握 兰之实。曹郎可依昔奏事。”自是始奏事矣。三年,置侍 郎,视通直郎,其郎中在职勤能,满二岁者转之。又有 五都令史,与左右丞共知。所司旧用人常轻。九年,诏 曰:“尚书五都,职参政要,非但总领众局,亦乃方轨。二 丞,顷虽求才,未臻妙简,可革用士流,每尽时彦,庶同 持领,秉此群目。”于是五都令史,视奉朝请。其年,以太 学博士刘纳兼殿中都,司空法曹参军刘显兼吏部 都,大学博士孔虔孙兼金部都,司空法曹参军萧轨 兼左户都,宣毅墨曹参军王颙兼中兵都。五人并以 才地兼美,首膺兹选矣。驾部又别领车府署,库部领 南北“武库”二署令,丞。
门下省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四人。掌侍从左右, 摈相威仪,尽规献纳,纠正违阙。监令尝御药,封玺书。 侍郎中功高者,在职一年。诏加侍中、祭酒,与侍郎功 高者一人,对掌禁令。公车、太官、太医等令,骅骝、厩丞。 集书省置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各四人,员外散 骑常侍,无员;散骑侍郎、通直郎各四人。又有员外散 骑侍郎、给事中、奉朝请、常侍、侍郎,掌侍从左右,献纳 得失,省诸奏闻。文书。意异者随事为驳集录,比诏比 玺,为诸优文、策文平处。诸文章诗颂,常侍功高者一 人为祭酒,与侍郎功高者一人对掌禁令,纠诸逋违。 驸马、奉车、车骑三都尉,并无员。驸马以加尚公主者, 无班秩。
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旧并为显 职,与侍中通官。宋代以来,或轻或杂,其官渐替。天监 六年革选,诏曰:“在昔晋初,仰惟盛化,常侍侍中,并奏 帷幄,员外常侍,特为清显。陆始名公之嗣,位居纳言, 曲蒙优礼,方有斯授。可分门下二局,委散骑常侍尚 书案奏,分曹入集书。通直常侍,本为显爵,员外之选, 宜参旧准,人数依《正员格》。”自是散骑视侍中,通直视 中丞,员外视黄门郎。
中书省置监、令各一人,掌出内帝命。侍郎四人,功高 者一人,主省内事。又有通事舍人、主事令史等员,及 置令史,以承其事。通事舍人,旧入直阁内。梁用人殊 重,简以才能,不限资地,多以他官兼领。其后除通事, 直日中书舍人。
秘书省置监、丞各一人,郎四人,掌国之典籍、图书。著作郎一人,佐郎八人,掌国史集注、起居。著作郎谓之 “大著作。”梁初,周舍、裴子野皆以他官领之。又有撰史 学士,亦知史书,佐郎为起家之选。
御史台。梁国初建,置大夫。天监元年复曰中丞,置一 人。掌督司百寮。皇太子已下,其在宫门行马内违法 者,皆纠弹之。虽在行马外而监司不纠,亦得奏之。专 道而行,逢尚书丞郎,亦得停驻。其尚书令仆、御史中 丞,各给威仪十人。其八人武冠,绛鞲,执青仪囊在前。 囊题云“宜官吉”,以受辞诉。一人缃衣,执鞭杖,依列行。 七人唱呼入殿,引喤至阶,一人执仪囊,不喤属官。治 书侍御史二人,掌举劾官品第六已下,分统侍御史。 侍御史九人,居曹,掌知其事,纠察不法。殿中御史四 人,掌殿中禁卫,内又有符节令史员。
谒者台,仆射一人,掌朝觐、宾飨之事;属官谒者十人, 掌奉诏出使、拜假、朝会摈赞。功高者一人为假史,掌 差次谒者。
诸卿,梁初犹依宋齐,皆无卿名。天监七年,以太常为 太常卿,加置宗正卿,以大司农为司农卿,三卿是为 春卿。加置太府卿,以少府为少府卿,加置太仆卿,三 卿是为夏卿。以卫尉为卫尉卿,廷尉为廷尉卿,将作 大匠为大匠卿,三卿是为秋卿。以光禄勋为光禄卿, 大鸿胪为鸿胪卿,都水使者为大舟卿,三卿是为冬 “卿。凡十二卿,皆置丞及功曹主簿,而太常视金紫光 禄大夫。统明堂二庙太史、太祝、廪牺、太乐、鼓吹、乘黄、 北馆、典客馆等令、丞,及陵监、国学等。又置协律校尉、 总章校尉、监掌故、乐正之属,以掌乐事。太乐又有清 商署丞,太史别有灵台丞。”诏以为“陵监之名,不出前 诰。且宗庙宪章,既备典礼,园寝职司”,理不容异。诸正 陵先立监者,改为“令”,于是陵置令矣。
国学有祭酒一人,博士二人,助教十人,太学博士八 人。又有限外博士员。天监四年,置《五经》博士各一人。 旧国子学生限以贵贱,帝欲招来后进,五馆生皆引 寒门俊才,不限人数。大同七年,国子祭酒到溉等又 表立正言博士一人,位视国子博士,置助教二人。 宗正卿位视列曹尚书。主皇室外戚之籍,以宗室为 之。
“司农卿,位视散骑常侍,主农功仓廪。统太仓、导官、籍 田、上林令。又管乐游、北苑丞,左右中部三仓丞,荚库、 荻库、箬库丞,湖西诸屯主。”天监九年,又置劝农谒者, 视殿中御史。
太府卿,位视宗正,掌金帛府帑。统左右藏令、上库丞, 掌太仓、南北市令。关津亦皆属焉。
少府卿,位视尚书左丞。置材官将军、左中、右尚方、甄 官、平水署、南塘邸税库、东西治、中、黄细作炭库、纸官、 柴署等令、丞。
太仆卿,位视黄门侍郎,统南马牧、左右牧、龙厩、内外 厩丞。又有弘训太仆,亦置属官。
卫尉卿,位视侍中,掌宫门屯兵。卿每月丞,每旬行宫 徼,纠察不法。统“武库令、公车司马令。”又有《弘训卫尉》, 亦置属官。
廷尉卿。梁国初建曰“大理。”天监元年,复改为廷尉,有 正、监、平三人。元会,廷尉三官与建康三官,皆法冠、元 衣、朝服,以监东、西、中华门。手执方木,长三尺,方一寸, 谓之“执方。”四年,置《胄子律》博士,位视员外郎。
大匠卿,位视太仆,掌土木之工,统左右校诸署。 光禄卿,位视太子中庶子,掌宫殿门户,统守宫黄门、 华林园暴室等令。又有左右光禄、金紫光禄、大中、中 散等大夫,并无员,以养老疾。
鸿胪卿,位视尚书左丞,掌导护赞拜。
大舟卿,梁初为都水台使者一人,参军事二人,河堤 谒者八人,七年改焉。位视中书郎,列卿之最末者也。 主舟航堤渠。
大长秋,主诸宦者,以司宫闱之职。统黄门中署、奚官、 暴室、华林等署。领军护军,左右卫、骁骑、游骑等六将 军,是为六军。又有中领、中护,资轻于领、护。又左右、前 后四将军,左右中郎将,屯骑、步骑、越骑、长水、射声等 五营校尉,武贲、冗从、羽林三将军,积射、强弩二军,殿 中将军,武骑之职。皆以分司丹禁,侍卫左右。天监六 年,置左右骁骑、左右游击将军,位视二率。改旧骁骑 曰“云骑”,游击曰“游骑”,降左右骁游一阶。又置朱衣直 阁将军,以经为方,牧者为之。其以左右骁游带领者, 量给仪从。
“太子太傅一人,位视尚书令;少傅一人,位视左仆射。” 天监初,又置东宫常侍,皆散骑常侍为之。
詹事,位视中护军,任总。宫朝二傅及詹事各置丞。功 曹、主簿、五官。家令、率更令、仆各一人。家令自宋、齐已 来,清流者不为之。天监六年,帝以三卿陵替,乃诏革 选。家令视通直常侍,率更、仆视黄门,三等,皆置丞。中 大通三年,以昭明太子妃居金华宫,又置金华家令, 左右卫率各一人,位视御史中丞,各有丞。左率领果 毅、统远、立忠、建宁、陵锋、夷冠、祚德等七营,右率领崇荣、永吉、崇和、细射等四营。二率各置殿中将军十人, 员外将军十人,正员司马四人。又有员外司马、督官。 其屯骑、步兵、翊军三校尉各一人,谓之“三校。”旅贲中 郎将、冗从仆射各一人,谓之“二将”;左右积弩将军各 一人,门大夫一人,视谒者仆射。
中庶子四人,功高者一人为祭酒。行则负玺,前后部 护驾。
中舍人四人,功高者一人,与中庶子祭酒共掌其坊 之禁令。又有“通事守舍人、典事守舍人、典法守舍人” 员。
庶子四人,掌侍从左右,献纳得失。功高者一人,与功 高舍人共掌其坊之禁令。
舍人十六人,掌文记。通事舍人二人,视南台御史,多 以馀官兼职。典经局洗马八人,位视通直郎。置“典经 守舍人、典事、守舍人员。”又有外监殿局、内监殿局、导 客局、斋内局、主玺、主衣、扶侍等局,门局、锡库局、内厩 局、中药藏局、食官局、外厩局、车厩局等,各置有司,以 承其事。
“皇弟皇子府置师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咨议参军及 掾属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等参军、功曹史、录事、记 室、中兵等参军、文学、主簿、正参军、行参军、长兼行参 军等员。嗣王府则减皇弟皇子府师友、文学、长兼行 参军。”“蕃王府则又减嗣王从事中郎、咨议参军、掾属 录事、记室、中兵参军等员。”自此以下,则并不登二品。 王国置郎中令、将军、常侍官。又置“典祠令、庙长陵长、 典医丞、典府丞、典书令、学官令、食官长、中尉、侍郎、执 事中尉、司马、谒者、典卫令、舍人、中大夫、大农”等官。嗣 王国则唯置郎中令、中尉、常侍、大农等员。蕃王则无 常侍。自此以下,并不登二品。
诸王皆假金兽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 十左。诸公侯皆假铜兽符,竹使符第一至第五。名山 大泽不以封,盐铁金银铜锡及竹园别都宫室园囿, 皆不以属国。
诸王,言曰“令”,境内称之曰“殿下。”公侯封郡县者,言曰 “教”,境内称之曰“第下。”自称皆曰“寡人。”相以下,公文上 事,皆诣典书。世子主国,其文书表疏仪式如臣,而不 称臣。文书下,群官皆言“告。”诸王公侯国官,皆称臣。上 于天朝,皆称陪臣。有所陈,皆曰“上疏。”其公文曰“言事。” 五等诸公,位视三公,班次之;开国诸侯,位视孤卿。重 号将军、光禄大夫,班次之;开国诸伯,位视九卿,班次 之;开国诸子,位视二千石,班次之;开国诸男,位视比 二千石,班次之。公以下,各置相、典祠、典书令、典卫长 一人。而伯子典书谓之长,典卫谓之丞;男典祠谓之 长,典书谓之丞,无典卫。诸公已下,台为选,置相,掌知 百姓事;典祠已下,自选补上。诸列侯“食邑千户已上, 置家丞庶子员。不满千户,则但置庶子员。”
“州刺史、二千石。受拜之明日,辞宫庙而行。”州置别驾, 治中从事各一人,主簿,西曹议曹从事,祭酒从事,部 传从事,文学从事,各因其州之大小而置员。郡置太 守,置丞。国曰内史,郡丞三万户以上置佐一人。 县为国曰相,大县为令,小县为长,皆置丞尉。郡县置 吏,亦各准州法,以大小而制员。郡县吏有书,僮有武, 吏有医,有迎新送故等员,亦各因其大小而置焉。 建康旧置狱丞一人,天监元年,诏依《廷尉》之官,置正 平监,革选士流,务使任职。又令“三官更直一日,分受 罪系,事无大小,悉与令筹。若有大事,共详,三人具辨, 脱有同异,各立议以闻。”尚书水部郎袁孝然、议曹郎 孔休源并为之,位视给事中。
天监初,武帝令尚书删定郎济阳蔡法度定令为九 品秩,定帝于品下注一品,秩为万石,第二第三为中 二千石,第四第五为二千石。至七年,革选,徐勉为吏 部尚书,定为十八班,以班多者为贵,同班者则以居 下者为劣。
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 为十八班。
诸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左右光禄开府仪同三司,为 十七班。
尚书令,太子太傅,左、右光禄大夫,为十六班。
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尚书仆射、右仆射,中书监,特 进,领护军将军,为十五班。
中领、护军,吏部尚书,太子詹事,金紫光禄大夫,太常 卿,为十四班。
中书令,列曹尚书,国子祭酒,宗正、太府卿,光禄大夫, 为十三班。
侍中,散骑常侍,左右卫将军,司徒左长史,卫尉卿,为 十二班。
御史中丞,尚书吏部郎,秘书监,通直散骑常侍,太子 左右二卫率,左右骁骑,左右游击,大中大夫,皇弟皇 子师,司农、少府,廷尉卿,太子中庶子,光禄卿,为十一 班。
给事黄门侍郎,员外散骑常侍,皇弟皇子府长史,太仆、大匠卿,太子家令,率更令,仆,扬州别驾,中散大夫, 司徒右长史,云骑、游骑,皇弟皇子府司马,朱衣直阁 将军,为十班。
尚书左丞,鸿胪卿,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庶子,扬 州中从事,皇弟皇子公府从事中郎,大舟卿,大长秋, 皇弟皇子府咨议,嗣王府长史”,前、左、右、后四军,嗣王 府司马,庶姓公府长史、司马,为九班。
秘书丞,太子中舍人,司徒左西掾,司徒属皇弟皇子 友,散骑侍郎,尚书右丞,南徐州别驾,皇弟皇子公府 掾属,皇弟皇子单,为二卫司马,嗣王庶姓公府从事 中郎,左右中郎将,嗣王庶姓公府咨议,皇弟皇子之 庶子府长史、司马,蕃王府长史司马,庶姓持节府长 史、司马,为八班。
五校“东宫三校皇弟皇子之庶子府中录事,中记室, 中直兵参军,南徐州中从事,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 王府咨议,为七班。”
太子洗马,通直散骑侍郎,司徒主簿,尚书侍郎,著作 郎,“皇弟皇子府功曹史,《五经》博士,皇弟皇子府录事, 记室,中兵参军,皇弟皇子荆江雍郢南兖五州别驾, 领护军长史、司马,嗣王庶姓公府掾属,南台治书侍 御史,廷尉三官谒者仆射,太子门大夫,嗣王庶姓公 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庶姓府咨议,为六班 尚书郎中,皇弟皇子文学及府主簿,太子太傅少傅 丞,皇弟皇子湘豫司益广青衡七州别驾,皇弟皇子 荆江雍郢南兖五州中从事,嗣王庶姓荆江雍郢南 兖五”州别驾,太常丞,皇弟皇子国郎中令,三将,东宫 二将,嗣王府功曹史,庶政,公府录事记室、中兵参军, 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 参军,为五班。
给事中,皇弟皇子府正参军,中书舍人,建康三官,“皇 弟皇子北徐北兖梁交南梁五州别驾,皇弟皇子湘 豫司益广青衡七州别驾、中从事,嗣王庶姓湘豫司 益广青衡七州别驾,嗣王庶姓荆江雍郢南兖五”州 中从事,宗正、太府、卫尉、司农、少府、廷尉、太子詹事等 丞,积射、强弩将军,太子左右积弩将军,皇弟皇子国 “大农,嗣王国郎中令,嗣王庶姓公府主簿,皇弟皇子 之庶子府蕃王府功曹史,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 府录事,记室,中兵参军,为四班。”
太子舍人,司徒祭酒,皇弟皇子公府祭酒,员外散骑 侍郎,皇弟皇子府行参军,太子太傅少傅五官功曹 主簿,二卫司马,公车令,胄子律博士,“皇弟皇子越桂 宁霍四州别驾,皇弟皇子北徐、北兖、梁交、南梁五州 中从事,嗣王庶姓北徐、北兖、梁交、南梁五州别驾,湘 豫司益广青衡”七州中从事,嗣王庶姓公府正参军, 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曹主簿,武卫将军,光禄 丞,皇弟皇子国中尉,太仆大匠丞,嗣王国大农,蕃王 国郎中令,庶姓持节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 凡馆令,为三班。
秘书郎,著作佐郎,扬南徐州主簿,嗣王庶姓公府祭 酒,皇弟皇子单为领护詹事、二卫等五官功曹主簿, 太学博士,皇弟皇子国常侍,奉朝请,国子助教,“皇弟 皇子越桂宁霍四州中从事,皇弟皇子荆江雍郢南 兖五州主簿,嗣王庶姓越桂宁霍四州别驾,嗣王庶 姓北徐北兖梁交”南梁五州中从事,鸿胪丞,尚书五 “都令史,武骑常侍,材官将军,明堂二庙帝陵令,嗣王 府庶姓公府行参军,皇弟皇子之庶子府正参军,蕃 王国大农,庶姓持节府录事、记室,中兵参军,庶姓持 节府功曹史,为二班。”
扬南徐州西曹祭酒从事,皇弟皇子国侍郎,嗣王国 常侍,扬南徐州议曹从事,东宫通事舍人,南台侍御 史,大舟丞,二卫殿中将军,太子二率殿中将军,皇弟 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行参军,蕃王国中尉,皇弟皇 子湘豫司益广青衡七州主簿,皇弟皇子荆雍郢南 兖四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皇弟皇子江州西曹从 事,祭酒,议曹祭酒,部传从事,“嗣王庶姓越桂宁霍四 州中从事,嗣王庶姓荆江雍郢南兖五州主簿,庶姓 持节府主簿,汝阴巴陵二国郎中令,太官、太乐、太市、 太史、太医、太祝,东西冶、左右尚方,南北武库、车府等 令”,为一班。
位不登二品者,又为七班。皇弟皇子府长兼参军,皇 弟皇子国三军,嗣王国侍郎,蕃王国常侍,扬南徐州 文学从事,殿中御史,庶姓持节府除正参军,太子家 令丞,二卫殿中员外将军,太子二率、殿中员外将军, 镇蛮安远护军、度支校尉等司马,皇弟皇子北徐北 兖梁交南梁五州主簿,皇弟皇子湘豫司益广青衡 七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皇弟皇子荆雍郢三州从 事史,江州议曹从事,南兖州文学从事,嗣王庶姓湘 豫司益广青衡七州主簿,嗣王庶姓荆雍郢南兖四 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嗣王庶姓江州西曹从事,祭 酒部传从事,劝农谒者,汝阴巴陵二王国大农,郡公 国郎中令,为七班;皇弟皇子国典书令,嗣王国三军、蕃王国侍郎,领护 詹事,五官功曹,皇弟皇子府参军督护,嗣王府长兼 参军,庶姓公府长兼参军,庶姓持节府板正参军,皇 弟皇子越桂宁霍四州主簿,皇弟皇子北徐北兖梁 交南梁五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嗣王庶姓北徐北 兖梁交、南梁五州主簿,嗣王庶姓湘豫司益广青衡 七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皇弟皇子豫司益广青五 州文学从事,湘衡二州从事,嗣王庶姓荆霍郢三州 从事史,江州议曹从事,南兖州文学从事,汝阴、巴陵 二王国中尉,皇弟皇子之庶子县侯国郎中令,郡公 国大农,县公国郎中令,为六班。
皇弟皇子国三令,嗣王国典书令,蕃王国三军,皇弟 皇子公府东曹督护,嗣王府庶姓公府参军督护皇 弟皇子之庶子长兼参军,蕃王府长兼参军,二卫正 员司马督,太子二率正员司马督,领护主簿,詹事主 簿,二卫功曹,太常五官功曹,石头戍军功曹,庶姓持 节府行参军,皇弟皇子越桂宁霍四州西曹祭酒,议 曹从事,皇弟皇子北徐北兖梁交南梁五州文学从 事,嗣王庶姓越桂宁霍四州主簿,嗣王庶姓北徐北 兖梁交南梁五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嗣王庶姓豫 司益广青五州文学从事,湘衡二州从事,汝阴巴陵 二王国常侍,郡公国中尉,县侯国郎中令,皇弟皇子 府功曹督护,为五班。
嗣王国三令蕃王国典书令,嗣王府功曹督护庶姓 公府东曹督护皇弟皇子之庶子府参军督护蕃王 府参军督护二卫员外司马督,太子二率员外司马 督二卫主簿,太常主簿,宗正等十一卿五官功曹,石 头戍军主簿,庶姓持节府板行参军,皇弟皇子越桂、 宁、霍四州文学从事,嗣王庶姓越、桂、宁、霍四州西曹 祭酒,议曹从事,嗣王庶姓北徐北兖梁交南梁五州 文学从事,汝阴巴陵二王国侍郎,县公国中尉,为四 班。
蕃王国三令,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功曹督护, 宗正等十一卿主簿,庶姓持节府长兼参军,嗣王庶 姓越桂宁霍四州文学从事,郡公国侍郎,为三班; 庶姓持节府参军督护,汝阴巴陵二王国典书令,县 公国侍郎,为二班。
“庶姓持节府功曹,督护”,汝阴、巴陵二王国三令,郡公 国典书令,为一班。
“又著作正令史,集书正令史,尚书度支三公正令史, 函典书,殿中外监,齐东堂监,尚书都官左降正令史, 诸州镇监,石头城监,琅邪城监,东宫外监,殿中守舍 人,齐监,东宫典经守舍人”,上库令,太社令,细作令,导 官令,平水令,太官市署丞,正厨丞,酒库丞,柴署丞,太 乐库丞,别局校丞,清商丞,太史丞,太医二丞,中药藏 丞,东冶小库等三丞,作堂金银局丞,木局丞,北武库 二丞,南武库二丞,东宫食官丞,上林丞,湖西砖屯丞, 茭箬库丞,《纹绢簟席》丞,国子典学、材官司马,宣阳等 诸门候,东宫导客、守舍人,运署谒者,都水左右二装、 五城谒者,石城宣城阳新屯谒者,南康建安、晋安伐 船谒者,晋安练葛屯主,为三品蕴位。又门下集书主 事,通正令史,中书正令史,尚书正令史,尚书监籍正 令史,都正令史,殿中内监,题阁监,婚局监,东宫门下 通事守舍人,东宫典书守舍人,东宫内监,殿中守舍 人,题阁监,乘黄令,右藏令,籍田令,廪牺令,梅根诸冶 令,典客馆令,太官四丞,库丞,太乐令,东冶大库丞,左 尚方五丞,右尚方四丞,东宫卫库丞,司农左右中部 仓丞,廷尉律博士,公府舍人,诸州别署监、山阴狱丞, 为三品勋位。其州二十三,并列其高下,选拟略视内 职。郡守及丞各为十班,县制七班,用人各拟内职云。 又诏以“将军”之名高卑舛杂,命更加釐定。于是有司 奏置一百二十五号将军,以镇、卫、骠骑、车骑为二十 四班。
〈注〉内外通用。
《四征》:
东南西北止施外
四中。
军卫抚护止施内
为“二十三班八镇。”
东南、西北,止施在外;左、右、前、后,止施在内。
为二十二班《八安》。
东南、西北,止施在外;左、右、前、后,止施在内。
为二十一班四平。
东南西北
四、《翊》
左右前后
为二十班,凡三十五号,为一品,是为重号。将军、忠武、 军师,为十九班;武臣、爪牙、龙骑、云麾,为十八班。
代旧前、后、左右四将军。
镇兵、翊师、宣惠、宣毅,为十七班。
代旧四中郎
十号为一品,智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为十六班。代旧征卤
智武、仁武、勇武、信武、严武为十五班。
代旧冠军
十号为一品,所谓“五德将军”者也。轻车、征远、镇朔、武 旅、贞毅,为十四班。
代旧《辅国》,凡将军加大者,唯至贞毅而已,通进一阶,优者方得比加,位从公。凡督府置长史、司马,咨议诸曹有录事、记室等十八曹。天监七年,更置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各一人。
宁远、明威、振远、电、耀、威耀,为十三班。
代旧宁朔
十号为一品。武威、武骑、《武猛》《壮武》《飙武》为十二班;电 威、驰锐、追锋、羽骑、突骑为十一班,十号为一品;折冲、 《冠武》、和戎、安垒、猛烈为十班;扫狄、《雄信》《扫卤》《武锐》、摧 锋为九班,十号为一品;略远、贞威、决胜、开远、光野为 八班;厉锋、轻锐、讨狄、荡卤、荡裔为七班,十号为一品。 武毅、《铁骑》《楼船》《宣猛》、树功为六班;克狄、平卤、讨裔、平 狄、威戎为五班,十号为一品;伏波、雄戟、长剑、冲冠、雕 骑为四班;佽飞、安裔、克戎、绥狄、威卤为三班,十号为 一品;前锋、武毅、开边、招远、金威为二班;绥卤、荡寇、殄 卤、横野、驰射为一班,十号为一品。凡十品二十四班, 亦以班多为贵。其制品十,取其盈数。班二十四,以法 气序。制簿悉以大号居后,以为选法,自小迁大也。前 史所记,以位得从公,故将军之名,次于台槐之下。至 是备其班品,叙于百司之外。其不登二品应须军号 者,有牙门。
代旧建威
期门。
代旧建武
为八班候骑。
代旧振威
熊渠。
代旧振武
为《七班》中坚。
代旧奋威
典戎。
代旧奋武
为《六班》戈船。
代旧扬威
绣衣:
代旧扬武
为五班执讯。
代旧广威
《行阵》:
代旧广武
为四班,“鹰扬”为三班,“陵江”为二班,偏将军、裨将军为 一班,凡十四号,别为八班,以象八风,所施甚轻。又有 武安、镇远、雄义
拟车骑
为二十四班四抚。
“东南西北” 《拟四征》,
为二十三班《四宁》。
东南西北拟四镇
为《二十二班》四威。
东南西北拟四安
为二十一班四绥。
东南西北拟四平
为二十班,凡十九号,为一品“安远”、“安边。”
拟忠武军师
为十九班辅:义安、沙、卫、海、抚河。
拟武臣等四号
为十八班:“平远”、抚朔、宁沙、航海。
拟镇兵等四号
为十七班,凡十号,为一品。“翊海朔野,拓远威河龙幕。”
拟智威等五号
为十六班:威陇、安漠、绥边、宁寇、梯山。
拟智武等五号
为十五班,凡十号,为一品:宁境、绥河、明信、明义、威漠。
拟轻车等五号
为十四班,安陇向义宣节振朔候律。
拟宁远等五号
为十三班,凡十号,为一品。平寇、定远、陵海、宁陇、“振漠。”
拟武威等五号
为十二班驰义、横朔、明节、执信、怀德。
拟电威等五号
为十一班,凡十号,为一品:“抚边、定陇、绥关、立信、奉义。”
拟折冲等五号
为十班:“绥陇”、“宁边”、“定朔、立节、怀威。”
拟扫狄等五号
为九班,凡十号为一品。怀关、静朔、扫寇、宁河、安朔
拟略远等五号
为八班扬化超陇,执义来化《度嶂》。
拟厉锋等五号
为七班,凡十号为一品。平河、振陇、雄边、横沙、宁关。
拟武毅等五号
为六班怀信、宣义、弘节、浮辽、凿空。
拟克狄等五号
为“五班”,凡十号,为一品。“捍海,款塞”,“归义”,“陵河”,“明信。”
拟伏波等五号
为四班奉忠、守义、弘信、仰化、立义。
拟佽飞等五号
为“三班”,凡十号,为一品。绥方奉正承化,浮海度河。
拟前锋等五号
“为二班怀义奉信归诚。”怀泽伏义。
拟绥卤等五号
为一班,凡十号为一品,大凡一百九号,将军亦为十 品,二十四班,正施于外国。及大通三年,有司奏曰:“天 监七年改定将军之名,有因有革。普通六年,又置百 号将军,更加刊正。杂号之中,微有移异。大通三年,奏 移宁远班中,明威将军进轻车班中,以轻车班中征 远、度入宁远班中。又置安远将军代贞武,宣远代明 烈”,其戎裔之号,亦加附拟。选序则依此承用,遂以定 制,转则进一班,黜则退一班。班即阶也。同班以优劣 为前后,有镇、卫、骠骑、车骑同班,四中、四征同班,八镇 同班,八安同班,四平、四翊同班,忠武、军师同班,武臣、 爪牙、龙骑、云麾、冠军同班,镇兵、翊师、宣惠、宣毅四将 军,东南、西、北四中郎将同班,智、威、仁、威、勇、《威信》《威严》、 威同班智武、仁武勇、《武信》《武严》、武同班谓为“五德将 军。”《轻车》《镇朔》《武旅》《贞毅》《明威》同班宁远、《安远》《征远》《振 远》《宣远》同班威雄、威猛、威烈、《威振》《威信》《威胜》《威略》《威 风》《威力》《威光》同班武猛、《武略》《武胜》《武力》《武毅》《武健》《武 烈》《武威》《武锐》《武勇》同班猛毅、《猛烈》《猛威》《猛锐》《猛震》《猛 进》《猛智》《猛威》《猛胜》《猛骏》;同班壮武、《壮勇》《壮烈》《壮猛》《壮 锐》《壮盛》《壮毅》《壮志》《壮意》《壮力》;同班骁雄、《骁桀》《骁猛》《骁 烈》《骁武》《骁勇》《骁锐》《骁名》《骁胜》《骁迅》;同班雄猛、雄威、雄 明、雄烈、雄信、雄武、雄勇、《雄毅》、雄壮、《雄健》;同班忠勇、忠 烈、忠猛、忠锐、忠壮、忠毅、忠捍、忠信、忠义、忠胜;同班明 智、明略、明远、明勇、明烈、明威、明胜、明进、《明锐》《明毅》;同 班光烈、《光明》《光英》《光远》《光胜》《光锐》《光命》《光勇》《光戎》《光 野》,同班。《飙勇》《飙猛》《飙烈》《飙锐》《飙奇》《飙决》《飙起》《飙略》《飙 胜》《飙出》,同班。《龙骧》《武视》《云旗》《风烈》《电威》《雷音》《驰锐》《追 锐》《羽骑》《突骑》,同班。《折冲》《冠武》,《和戎》《安垒》《超猛》《英果》《扫 卤》《扫狄》《武锐》《摧锋》,同班。《开远》《略远》《贞威》《决胜》《清野》《坚 锐》《轻锐》《拔山》《云勇》《振旅》,同班。《超武》,《铁骑》《楼船》《宣猛》《树 功》《克狄》《平卤》《棱威》《昭威》《威戎》同班,《伏波》《雄戟》《长剑》《冲 冠》《雕骑》《佽飞》《勇骑》《破敌》《克敌》《威卤》同班,《前锋》《武毅》《开 边》《招远》《金威》《破阵》《荡寇》《殄卤》《横野》《驰射》同班,《牙门》《期 门》同班,《候骑》《熊渠》同班,《中坚》《典戎》同班,《执讯》《行阵》同 班,《伏武》《怀奇》同班,偏裨将军同班凡二百四十,号为 四十四班。又雍州置宁蛮校尉,广州置平越中郎将。 北凉、南秦置西戎校尉,南秦梁州置平戎校尉,宁州 置镇蛮校尉,西阳、南新蔡、晋熙、庐江等郡置镇蛮护 军,武陵郡置安远护军,巴陵郡置度支校尉。皆立府, 随府主号轻重而不为定。其将军施于外国者,雄、义、 镇远、武安同班拟镇卫等三号,四抚同班拟四征、四 威同班拟四安、四绥同班拟四平、安远、安边,同班拟 “忠武”等号。抚河、卫海、安沙、辅义,同班拟“武臣”等号。“航 海、宁沙”、抚朔、平远,同班拟“镇兵”等号。“龙幕、威河、和戎、 拓远、朔野”、“翊海”,同班拟“智威”等号。“梯山、宁寇、绥边、安 漠、威陇”五号同班拟“智武”等号。“威漠、明义、昭信、绥河、 宁境”,同班拟“轻车”等号。“候律、振朔、宣节、向义、安陇,同 班拟宁远”等号“振漠、宁陇、陵海、安远、平寇、同班拟威 雄”等号“怀德、执信、明节、横朔、驰义、同班拟武猛”等号 “安朔、宁河、扫寇、静朔、怀关,同班拟骁雄”等号“度嶂、奉 化、康义、超陇、扬化,同班拟猛烈”等号“宁关、横沙、雄边、 振陇、平河,同班拟忠勇”等号“凿空、浮辽、弘节、宣义、怀 信,同班拟明智”等号“明信、陵河、归义、款塞、捍海、同班 拟光烈”等号。“立义、仰化、弘信、守义、奉忠、同班拟飙勇” 等号。“奉诚、立诚、建诚、显诚、义诚、同班拟龙骧”等号。“尉 辽、宁渤、绥岭、威塞、通候、同班拟折冲”等号。“扫荒、威荒、 定荒、开荒、理荒、同班拟开远”等号。“奉节、归节、建节、效 节、伏节、同班拟超武”等号。“渡河、陵海、承化、奉正、绥方、 同班拟伏波”等号,“伏义、怀泽、归诚、奉信”、“怀义”同班拟 “前锋”等号,凡一百二十五将军,二十八班,并施外国 戎号,准于中夏焉。大同四年,魏彭城王尔朱仲远来 降,以为定洛大将军,仍使其北讨,故名云
陈
陈仍梁旧,定《百官之制》。
按《隋书百官志》:“陈承梁皆循其制官而又置相国,位 列丞相上,并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并 以为赠官。定令,尚书置五员,郎二十一员,其馀并遵 梁制,为十八班。而官有清浊,自十二班以上,并诏授、 表启,不称姓。从十一班至九班,礼数复为一等。又流 外有七班,此是寒微士人为之,从此班者,方得进登 第一班。”其亲王起家则为侍中,若加将军,方得有佐 史,无将军则无府,止有国官。皇太子冢嫡者,起家封 王,依诸王起家;馀子并封公,起家中书郎。诸王子并 诸侯世子,起家给事。三公子起家员外散骑侍郎。令 仆子起家秘书郎,若员满,亦为板法曹,虽高半阶,望 终秘书郎下。次令仆子起家著作佐“郎,亦为板行参 军。此外有扬州主簿、太学博士、玉国侍郎、奉朝请、嗣 王行参军,并起家官,未合发诏。”诸王公参佐等官,仍 为清浊,或有选司补用,亦有府牒即授者,不拘年限, 去留随意。在府之日,唯宾游宴赏,时复修参,更无馀 事。若随府王在州,其僚佐等或亦得预催督,若其驱 使,便有职务。其衣冠子弟,多有修立,非气类者,唯利 是求,暴物乱政,皆此之类。国之政事,并由中书省,有 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书吏不足, 并取助书,分掌二十一局事,各当尚书诸曹,并为上 司,总国内机要。而《尚书》唯听受而已。被委此官,多擅 威势。其庶姓为州,若无将军者,谓之“单车。”郡县官之 任,代下有迎新送故之法,饷馈皆百姓出,并以《定令》, 其所制品秩,今列之云。
相国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 司空开府仪同三司
〈注〉已上秩万石。
《巴陵王》汝阴王后。尚书令
已上秩中二千石
品并第一,“中书监,尚书左右仆射,特进,太子二傅,左、 右光禄大夫。”
已上中二千石
品并第二。“中书令,侍中、散骑常侍,领护军,吏部尚书, 列曹尚书,金紫光禄大夫,光禄大夫。”
已上“并《中二千石》。”
左、右卫将军、御史中丞
已上二千石
太后、卫尉,太仆、少府、三卿太常、宗正、太府、卫尉,司农、 少府、廷尉,光禄大匠、太仆、鸿胪、大舟等卿太子詹事, 国子祭酒
已上中二千石
扬州刺史。
凡单车刺史加督,进一品。都督,进二品。不论持节、假节。扬州、徐州加督,进二品。右光禄已下加都督,第一品。尚书令下。
南徐、东扬州刺史、皇弟、皇子封国王、世子,品并第三, 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黄门侍郎。
已上二千石
秘书监。
中二千石
左右骁骑、左右游击等将军太子中庶子
已上二千石
太子左右卫率。
二千石
朱衣直阁,云骑、游骑将军,“中书侍郎。”
已上千石
尚书左、右丞尚书吏部侍郎郎中
已上六百石,“尚书郎中,与吏部郎同列,今品同。”
太子三卿大中、中散大夫司徒左右长史
已上千石
诸王师:
依秩减之例
国子博士。
千石
荆、江、南兖、郢、湘、雍等州刺史。
六州加督,进在第三品,《东扬州》下。加都督,进在第二品,右光禄下。
嗣王、蕃王、郡公、县公等“世子品并第四,秘书丞,明堂、 太庙、帝陵等令。”
已上六百石
散骑侍郎前、左、右、后军将军左、右中郎将
已上千石
《大长秋》。
二千石
太子中舍人、庶子
六百石
豫、益、广、衡等州。《青州》领冀州、北兖、北徐等州;《梁州》领 “南秦州司。南、梁、交、越、桂、霍、宁等十五州
加督,进,在第四品雍州下。加都督,进,在第三品《南徐州》下,不言秩。
丹阳尹。
中二千石
会稽太守。
二千石,加督,进在第四品,雍州下;加都督,进在第三品,《南徐州》下。诸郡若督及都督,皆以此差次为例。
吴郡、吴兴二太守。
二千石
侯世子。
不言秩
皇弟皇子府咨议参军。
八百石
皇弟皇子府板咨议参军。
不言秩
皇弟皇子府长史。
千石
皇弟皇子府板长史。
不言秩
皇弟皇子府司马。
千石
皇弟皇子府板司马。
不言秩
皇弟、皇子公府从事中郎。
六百石
品并第五,通直散骑侍郎。
千石
著作郎。
六百石
步兵、射声、长水、越骑、屯骑五校尉
并千石
太子洗马。
六百石
太子步兵、翊军、屯骑三校尉
并秩同台校
“司徒”左西掾属。
并本秩四百石,依《减秩例》。
皇弟皇子友。
依减秩例
皇弟、皇子公府属:
本秩四百石,“依减秩例”
《五经》博士。
六百石
子、男世子
不言秩
万户以上郡太守,内史相,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 府咨议参军。
六百石板者不言秩
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长史、司马
并八百石。嗣王府官,减正王府一阶。其板长史、司马并不言秩。
庶姓公府咨议参军。
六百石,与嗣王府同。其板者并不言秩。
庶姓公府长史、司马。
“并八百石。” 其板者并不言秩。
嗣王庶姓公府从事中郎。
六百石
“皇弟皇子府中录事参军板府中录事参军中记室 参军板中记室参军中直兵参军板中直兵参军扬 州别驾、中从事”“皇弟皇子南徐、荆、江、南兖、郢、湘、雍州 别驾、中从事。”
并不言秩
品并第六《给事》中。
六百石
员外散骑侍郎秘书著作佐郎。
并四百石依减秩例
奉车驸马都尉武贲中郎将羽林监冗从仆射
已上并六百石
《谒者仆射》。
千石
南台治书侍御史。
六百石
太子舍人。
二百石依减秩例
太子门大夫。
六百石
太子旅贲中郎将、冗从仆射
并秩同台将
司徒主簿。
依减秩例
司徒祭酒。不言秩
领护军长史司马,廷尉正监评
并六百石
皇弟皇子府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板录事、记室、中 兵等参军功曹史,主簿公府祭酒
并不言秩
皇弟、皇子文学
依减秩例
嗣王庶姓公府掾属
并本秩四百石,依《减秩例》。
太子二傅、丞
并六百石
蕃王府咨议参军。
四百石
蕃王府、板咨议参军。
不言秩
蕃王府长史、司马。
六百石板者,并不言秩。
庶姓持节府咨议参军。
四百石
《庶姓非公》不持节,将军置长史。
六百石
庶姓持节府板咨议参军。
不言秩
庶姓持节府长史、司马。
《并六百石板》者,皆不言秩。
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及庶姓公府中录事、中记 室、中直兵参军及板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
并不言秩
不满万户太守,内史相。
二千石
丹阳、会稽、吴郡、吴兴及万户郡丞
并六百石
建康令。
千石
《建康正、监评》
秩同廷尉
品并第七,“中书通事舍人。”
依减秩例
积射、强弩、武卫等将军,公车令、“太子左右积弩将军”
并六百石
奉朝请、武骑常侍
依减秩例
太后三卿、十二卿、《大长秋》等丞。
并六百石
左右卫司马。
不言秩
太子詹事丞、《胄子律》博士。
并六百石
“皇弟皇子府正参军、板正参军、行参军、板行参军”;嗣 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录事、记室、中兵参军、板录 事、记室、中兵参军,功曹史、主簿;庶姓非公不持节诸 将军置主簿;庶姓公府录事、记室、中兵参军、板录事、 记室、中兵参军、主簿;嗣王庶姓公府祭酒,蕃王府中 录事、记室、直兵参军、板中录事、记室、直兵参军;庶姓 “持节府中录事、记室直兵参军及板中录事、记室直 兵参军太子太傅五官功曹史主簿少傅五官功曹 史、主簿”
已上并不言秩
太学博士。
六百石
国子助教司樽郎安蛮、《戎越》校尉中郎将府等长史
六百石,蛮、戎、越等府佐,无定品,自随主军号轻重,小府减大府一阶。
蛮、《戎、越》校尉。中郎将等府板长史
不言秩
《蛮戎越》校尉、中郎将等司马
六百石板者不言秩
庶姓“南徐荆江南兖郢湘雍等州别驾中从事。”
不言秩
不满万户已下郡丞。
六百石
五千户已上“县令”、相。
一千石
皇弟皇子国郎中令大农中尉。
并六百石
品并第八,“左右二卫殿中将军。”
不言秩
南台侍御史。
依秩减例
东宫通事舍人。不言秩
材官将军。
六百石
太子左右二卫率,殿中将军及丞嗣王府、皇弟、皇子 之庶子府正参军、板正参军、行参军、板行参军庶姓 公府正参军、板正参军蕃王府录事、记室、中兵等参 军、板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功曹史、主簿、正参军、板 正参军、行参军、板行参军庶姓持节府录事、记室、中 兵等参军、板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功曹史、主簿;庶 姓豫益广衡青冀、北兖、北徐、梁秦司南徐等州别驾, 中从事史,扬州主簿,西曹及祭酒,议曹二从事,南徐 州主簿,西曹祭酒,议曹二从事,皇弟、皇子诸州主簿, 西曹
已上并不言秩
不满五千户已下,县令相
六百石
皇弟、皇子国常侍、侍郎
不言秩
嗣王国郎中令大农中尉。
并四百石
嗣“《玉国》常侍。”
不言秩
蕃王国郎中令大农殿中
并二百石
品并第九,又有戎号“拟官”,自一品至于九品,凡二百 三十七。镇、卫、骠骑、车骑等三号将军,拟官,品第一。
比秩中二千石
四中。
军抚卫权
《四征》:
东南西北
八镇等:
东南、西北、左右、“前后。”
十六号《将军拟官品》第二。
秩中二千石
《八安》。
左前右后东南西北
四、《翊》
左前右后
四平等。
东南西北
十六号《将军拟官品》第三。
秩中二千石
忠武,军师,武臣、爪牙,龙骑、云麾、冠军、镇兵、翊师、宣惠、 宣毅等将军,四中郎将,智、仁、勇、信、严等五威五武将 军,合二十五号,《拟官品》第四。
秩中二千石
轻车、镇朔武旅贞毅明威等将军。
《将军加大》者,至此凡加大,通进一阶。
《宁安》征振宣等“五远将军,宁蛮校尉。”
雍州小府、蛮越校尉、中郎将,随府主军号轻重。“若单作,则减刺史一阶;若有将军,减将军一阶。”
“合十八号拟官品第五。”威雄、猛、烈、震、信、略、胜、风、力、光 等十,威武、猛、略、胜、力、毅、健、烈、威、锐、勇等十,武猛、毅、烈、 威、震、锐、进、智、胜、骏等十,猛壮、武、勇、烈、猛、锐、威、力、毅、志、 意等十,壮骁、雄、桀、猛、烈、武、勇、锐、名、《胜、迅》等十,骁雄、猛、 威、明、烈、信、武、勇、毅、壮、健等十,雄忠、勇、烈、猛、锐、壮、毅、捍、 信、义、胜等十,忠明、智、略、远、勇、烈、威、锐、毅、胜、进等十,明 光、烈、明、英、远、胜、锐、命、勇、戎、野等十光,飙,勇、烈、猛、锐、奇、 决、起、胜、《略出》等十飙将军,《平越中郎》。
广梁、南秦、南梁、宁等州小府。
“《西戎》、平戎、镇蛮三校尉等拟官”,一百四号品第六。
并千石
《龙骧》《武视》《云旗》《风烈》《电威》《雷音》《驰锐》《追锐》《羽骑》《突骑》 《折冲》《冠武》《和戎》《安垒》《超猛》《英果》《扫卤》《扫狄》《武锐》《摧锋》 《开远》《略远》《贞威》《决胜》《清野》《坚锐》《轻车》《拔山》《云勇》《振旅》 等将军,拟官三十号品第七。
并六百石
超武、《铁骑》《楼船》《宣猛》《树功》《克狄》《平卤》《棱威》《戎昭》《威戎》 《伏波》《雄戟》《长剑》《冲冠》《雕骑》《佽飞》《勇骑》《破敌》《克敌》《威卤》 等将军,镇蛮护军。
西阳南新蔡晋熙庐江郡小府镇蛮安远护军度支校尉,随府主号轻重,若单作则减太守、内史相一阶。若有将军,减一阶。
安远护军、度支校尉等。
巴陵郡丞
《拟官二十三号》品第八。
并六百石
《前锋》《武毅》《开边》《招远》《金威》《破阵》《荡寇》《殄卤》《横野》《驰射》 等将军,拟官十号品第九
并四百石
诸将起自第六品已下,板则无秩。其虽除不领兵,领 兵不满百人,并除此官。而为州郡县者,皆依本条减 秩石。
二千石减为千石,千石降为六百石。自四百石降而无秩。其州郡县自各以本秩论。
凡板将军,皆降除一品。诸依此减降品秩。其应假给 章印,各依旧差,不贬夺。其封爵亦为九等之差。《郡王》 第一品。
秩万石
嗣王、蕃王、开国郡县公,第二品。开国郡县侯,第三品。 开国县伯。第四品。
并视中二千石
“开国子”,第五品。“开国男”,第六品。
并视二千石
汤沐食侯,第七品。乡、亭侯,第八品。
并视千石
《关中关外侯,第九品》,
视六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