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铨衡典/第107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一百七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铨衡典
第一百七卷目录
休致部纪事二
铨衡典第一百七卷
休致部纪事二
《魏书李茂传》:“茂为光禄大夫,性谦慎,以弟冲宠盛,惧 于盈,遂托以老疾,固请逊位。高祖不夺其志,听食大 夫禄,还私第,因居定州之中山,自是优游草舍,不入 京师。”
《罗结传》:世祖初,结迁侍中,年一百七岁,精爽不衰。世 祖以其忠悫,甚见信待,监典后宫,出入卧内,因除长 信卿。年一百一十,诏听归老,赐大甯东川以为居业, 并为筑城,即号曰:罗侯城。至今犹存。朝廷每有大事, 驿马询访焉。年一百二十岁卒。
《尉元传》:元进位司徒,封山阳郡开国公。频表以老乞 身,诏曰:“元年尊识远,屡表告退。朕以公秉德清挹,体 怀平隐,仁雅渊广,谋猷是仗。方委之以政,用康亿兆。 故频文累札,仍违冲志。而谦光逾固,三请弥切,若不 屈从高谟,复何以成其美德也。已许其致仕,主者可 出表付外,如礼申遂。”元诣阙谢老,引见于庭,命升殿 劳宴,赐元冠素服。又诏曰:“夫大道凝虚,至德冲挹,故 尹王法元猷以御世,圣人崇谦光而降美。是以天子 父事三老,兄事五更,所以明孝悌于万国,垂教本于 天下。自非道高识博,孰能处之?是故五帝宪德,三王 乞言。若求备一人,同之古哲,叔世之老,孰能克堪?师 上圣则难为其举,傅《中庸》则易为其选。朕既虚寡,德 谢曩哲,更老之选,差可有之。前司徒、山阳郡开国公 尉元,前大鸿胪卿、新泰伯游明根,并元亨利贞,明允 诚素,少著英风,老敷雅迹,位显台宿,归终私第。可谓 知始知卒,希世之贤也。公以八十之年,宜处三老之 重;卿以七十之龄,可充五更之选。”于是养三老五更 于明堂,国老庶老于阶下。高祖再拜三老,亲袒割牲, 执爵而馈于五更,行肃拜之礼。赐国老庶老衣服有 差。既而元言曰:“自天地分判,五行施则,人之所崇,莫 重于孝顺。然五孝六顺,天下之所先,愿陛下重之,以 化四方。臣既衰老,不究远趣,心耳所及,敢不尽诚。”高 祖曰:“孝顺之道,天地之经。今承三老明言,铭之于怀。” 明根言曰:“夫至孝通灵,至顺感幽,故《诗》云:‘孝悌之至, 通于神明,光于四海’。如此则孝顺之道,无所不格。愿 陛下念之,以济黎庶。臣年志朽敝,识见昧然,在于心 虑,不敢不尽。”高祖曰:“五更助三老以言至范,敷展德 音。当克己复礼,以行来授。”礼毕,乃赐步挽一乘。诏曰: “夫尊老尚更,列圣同致,钦年敬德,绵哲齐”轨。朕虽道 谢元风,识昧睿则,仰禀先诲,企遵猷旨,故推老以德, 立更以元,父焉斯彰,兄焉斯显矣。前司徒公元、前鸿 胪卿明根,并以冲德悬车,懿量归老,故尊公以三,事 更以五。虽更老非官,耄耋罔禄,然况事既高,宜加殊 养,三老可给上公之禄,五更可食元卿之俸。供食之 味,亦同其例。
《游明根传》:“明根迁大鸿胪卿,河南王干师,尚书如故。 明根以年逾七十,表求致仕,诏不许。频表固请,乃诏 曰:‘明根风度清干,志尚贞敏,温恭静密,乞言是寄。故 抑其高蹈之操,至于再三,表请殷勤,不容违夺,便己 许其告辨。可出前后表付外,依礼施行’。”引明根入见, 高祖曰:“卿年耆德茂,服勤累朝,历职内外,并著显绩。 逮于耆年,履道不渝。是以厘革之始,委以礼任,迟能 迂德,匡赞于朕。然高尚悠邈,便尔言归,君臣之礼,于 斯而毕,眷德思仁,情何可已。夫七十致仕,典礼所称, 位隆固辞,贤者达节。但季俗陵迟,斯道弗继。卿独秉 冲操,居今行古,有魏以来,首振颓俗,进可以光我朝 化,退可以荣慰私门。”明根对曰:“臣桑榆之年,钟鸣漏 尽,蒙陛下之泽,首领获全,待尽私庭,下奉先帝陛下 大恩,臣之愿也。但犬马之恋,不胜悲塞。”因泣不自胜。 高祖命之令进,言别殷勤,仍为流涕。赐青纱单衣、委 貌冠,被褥锦袍等物。其年,以司徒尉元为三老,明根 为五更,行礼辟雍,赐步挽一乘,给上卿之禄,供食之 味。大官就第月送之,以定律令之勤。赐布帛一千匹, 谷一千斛。后明根归广平,赐绢五百匹,安车一乘,马 二匹,幄帐被褥。车驾幸邺,明根朝于行宫。诏曰:“游五 更,光素蓬檐,归终衡里,可谓朝之旧德,国之老成。可 赐帛五百匹,谷五百斛。”敕大官备送珍羞。后车驾幸 邺,又朝行宫,赐谷帛如前,为造甲第。国有大事,恒玺 书访之。旧疹发动,手诏问疾,太医送药。太和二十三 年,卒于家。
《高闾传》:“闾为太常卿,世宗践祚,闾累表逊位,诏曰:‘闾贞干早闻,儒雅素著,出内清华,朝之俊老。以年及致 仕,固求辞任,宜听解宗伯,遂安车之礼,特加优授,崇 老成之秩。可光禄大夫,金印紫绶,使散骑常侍兼吏 部尚书邢峦就家拜授’。”及辞,引见于东堂,赐以肴羞, 访之大政,以其先朝儒旧,告老永归,世宗为之流涕。 诏曰:“闾历官六朝,著勋五纪,年礼致辞,义光进退,归 轩首路,感怅兼怀。安驷籯金,汉世荣贶,可赐安车、几 杖、舆马、缯彩,衣服、布帛,事从丰厚,百寮饯之,犹昔群 公之祖。”二疏也。闾进陟北邙,上《望阙表》,以示恋慕之 诚。
《杨播传》:“播弟椿拜司徒,进位太保。庄帝还宫,椿每辞 逊,不许。上书频乞归老。诏曰:椿国之老成,方所尊尚, 遽以高年,愿言致仕,顾怀旧德,是以未从。但告谒频 烦,辞理弥固,以兹难夺,又所重违,今便允其雅志。可 服侍中朝服,赐服一具,衣一袭,八尺床帐几杖,不朝, 乘安车,驾驷马,给扶传诏二人,仰所在郡县,时以礼” 存问安否,方乖询访,良用怃然。椿奉诏于华林园,帝 下御座,执椿手流泪曰:“公先帝旧臣,实为元老。今四 方未宁,理须咨访。但高尚其志,决意不留,既难相违, 深用凄怆。”椿亦歔欷欲拜,庄帝亲执不听。于是赐以 绢布,给羽林卫送,群公百寮饯于城西张方桥,行路 观者,莫不称叹。
《隋书李穆传》:“穆拜太师,赞拜不名,子孙虽在襁褓,悉 拜仪同,其一门执象笏者百馀人,贵盛当时无比。穆 上表乞骸骨,诏曰:朕初临㝢内,方藉嘉猷,养老乞言, 实怀虚想。七十致仕,本为常人。至若吕尚以期颐佐 周,张苍以华皓相汉,高才命世,不拘恒礼。迟得此心, 留情规训。公年既耆旧,筋力难烦,今勒所司,敬蠲朝 集,如有大事,须共谋谟,别遣侍臣,就第询访。”开皇六 年,薨于第,年七十七。
《贺若谊传》:“谊素有威名,拜灵州刺史,进位柱国。谊时 年老,而筋力不衰,犹能重铠上马,甚为敌所惮。数载 上表乞骸骨,优诏许之。谊家富于财,于郊外构一别 庐,多植果木。每邀宾客,列女乐,游集其间。卒于家,时 年七十七。”
《张煚传》:“煚为司成中大夫,典国史,后以年老,致仕于 家。及高祖受禅,钦其德望,以书征之曰:朕初临四海, 思存政术,旧齿名贤,实怀勤伫仪同昔在周室,德业 有闻,虽云致仕,犹克壮年。即宜入朝,用副虚想。及谒 见,敕令勿拜,扶陞殿上,降榻执手,与之同坐,宴语久 之,赐以几杖。”
《周摇传》:“摇为幽州总管六州五十镇诸军事,后徙为 寿州。初自以年老乞骸骨,上召之,既引见,上劳之曰: ‘公积行累仁,历仕三代,克终富贵,保兹遐寿,良足善 也。赐坐褥归于第。岁馀终于家,时年八十四’。”
《唐书李靖传》:靖为畿内道大使,会足疾,恳乞骸骨。帝 遣中书侍郎岑文本谕旨曰:“自古富贵而知止者盖 少,虽顿惫犹力于进。公今引大体,朕深嘉之,欲成公 美,为一代法,不可不听。”乃授检校特进,就第赐物千 段,尚乘马二,禄赐国官府佐皆勿废。若疾少间,三日 一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加赐灵寿杖。
《李日知传》:日知为刑部尚书,屡乞骸骨,许之。日知将 有请,不谋于家,归乃治行,妻惊曰:“产利空空何辞之 遽?”日知曰:“仕至此已过吾分,人亦何厌之有。若厌于 心,无日而足也。”既罢,不治田园,惟饰台池,引宾客与 娱乐。
《贺知章传》:“知章为秘书监。天宝初,病,梦游帝。居数日, 寤乃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许之,以宅为千秋观而居。 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 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擢其子僧子为会稽 郡司马,赐绯鱼,使侍养。幼子亦听为道士。”
《全唐诗话》:“贺知章年八十六,卧病冥然,无知疾损,上 表乞为道士还乡。明皇许之,舍宅为观,赐名千秋。命 其男僧子为会稽郡司马,赐鉴《湖剡川》一曲。诏令供 帐东门,百寮祖饯。御制送诗并序云:‘天宝三年,太子 宾客贺知章,鉴止足之分,抗归老之疏。解组辞荣,志 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 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命六卿庶尹 大夫供帐青门,宠行迈也。岂惟崇德尚齿,抑亦励俗 劝人,无令二疏独光汉册。乃赋诗赠行,诗云:“遗荣期 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环中得 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又云:“筵 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箓,朝章换羽衣。悄 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开元天宝遗事》:宋璟求致仕表云:“臣窃禄簪裳,备员 廊庙。霜毫生颔,雪刺满头。求退归耕,养慵岩穴。乐生 尧世,死荷圣恩。”
《唐书郗士美传》:“士美为中书舍人,为宰相元载所忌, 辞疾还东都,号‘伊川田父,十年不出。德宗立,崔祐甫 辅政,召为太子左庶子,集贤殿学士,不拜。以老乞身, 改詹事,听致仕。帝召见,褒叹良久,赐金紫,公卿以下咸祖都门,世高其节’。”
《鲍防传》:防与知杂御史窦参遇,导骑不引避,参谪其 仆。及为相,防尹京兆,迫使致仕,授工部尚书。防叱曰: “吾与萧昕子齿,而同昕老,坐宰相馀忿邪?不得志卒。” 《孔戣传》:穆宗立,以吏部侍郎召,改右散骑常侍,还为 左丞,以老自乞。雅善韩愈,谓曰:“公尚壮,上三留,何去 之果?”戣曰:“吾岂要君者。吾年一,宜去;吾为左丞,不能 进退郎官,二宜去。”愈曰:“公无留资,何恃而归?”曰:“吾负 二宜去,尚奚顾子言?”愈嗟叹,即上疏言:“臣与戣同在 南省,数与戣相见。其为人,守节清苦,论议正平,年七 十,筋力耳目未衰,忧国忘家,用意至到。如戣辈在朝 不过三数人,陛下不宜苟顺其求,不留自助也。《礼》,大 夫七十致事,若不得谢,则赐之几杖安车,不必七十, 尽许致仕。今戣据礼求退,陛下若不听许,亦无伤义, 而有贪贤之美。”不报。以礼部尚书致仕,岁致羊酒,如 汉征士礼。
《萧嵩传》:“嵩授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兼中书令。自张说 罢宰相,令缺四年,嵩得之,然常遥领河西节度。在公 慎密,人莫见其际。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谒,帝呼 为亲家,仪物贵甚。俄封徐国公。初,裴光廷与嵩数不 协,光廷卒,帝委嵩择相,嵩推韩休。及休同位,峭正不 相假,至校曲直帝前。嵩惭,乞骸骨。帝慰之曰:‘朕未厌 卿,何庸去乎’?”嵩伏曰:“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 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 因流涕。帝为改容曰:“卿言切矣,朕未能决。第归夕当 有诏。”俄遣高力士诏嵩曰:“朕将尔留,而君臣谊当有 始有卒者。”乃授尚书右丞相,与休皆罢。是日,荆州进 黄甘,帝以紫帉包赐之。擢子华给事中。久之,进太子 太师。而幽州节度使张守圭坐赂中人牛仙童得罪, 李林甫素忌嵩,因言“嵩尝以城南墅遗仙童”,贬青州 刺史。寻复拜太子太师,固请老,见许。嵩退,修莳园区, 优游自怡,家饶财。而华为工部侍郎,衡以尚主位三 品就养,年逾八十,士艳其荣。
《萧俛传》:文宗即位,召俛授少师,称疾,力不拜,乃还左 仆射,许致仕。庄恪太子时,议选旧德保辅东宫,复以 少师召,辄上还制书坚辞。即迁太子太傅,优诏褒尚。 开成初,弟俶为楚州刺史,召见帝曰:“俛先帝贤宰相, 筋力未衰,可一来尔,道朕意。”乃以诏书并绢三百,因 俶致之。俛终不起,以寿卒。母韦贤明,治家严,俛虽宰 相,侍左右如褐衣时。居丧哀毁,既老,家于洛,岁时宾 客请谢,以为烦。乃舍济源墅,自放山野,优游穷年, 云溪友议。江曲韦大夫丹与东林灵辙上人骘忘形 之契,篇什唱和,月四五焉。序曰:“辙公近以《匡庐七咏》 见寄,及吟味之,皆丽艳于文圃也。此七篇者,俾予益 起归欤之兴。且芳时胜侣,穷游于三二道人,必当攀 跻千仞之峰,观九江之水。是时也,飘然而去,不求京 口之顾;默尔而游,不假东门之送。天地为一朝,万物 任陶铸。青山羽翼,松迳幽邃,何必措足于丹霄,驰心 于太古。偶为《思归题绝句一首,以寄上人》、法友、谈元, 幸先达其深趣。”诗曰:“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 如云。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君。”辙公奉酬 诗曰:“年老身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 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余谓韦亚台归意未坚,果 为高僧所诮。历览前代,散发海隅者,其几人哉! 《唐国史补》:韦伦为太子少保致仕,每朝朔望,群从甥 侄。�于下马桥,不减百人。 高贞公《致仕制》云:“以年致政,抑有前闻。近代寡廉,罕 由斯道。”是时杜司徒年七十,无意请老,裴晋公为舍 人,以此讥之。
《幽闲鼓吹》:崔咸舍人,尝受张公之知,及悬车之后,公 与议行止。崔时为司封郎中,以感知之分,极言赞美。 公便令制表,表上,值无厚善者,而一章允请。三数月 后,门馆閴寂,家人辈窃骂之,公亦后悔,每语子弟曰: “后有大段事,勿与少年郎议之。”
《辽史耶律官奴传》:官奴初征为宿卫将军,重熙九年, 以疾去官。上以官奴属尊,欲成其志,乃许自择一路 节度使。官奴辞曰:“臣愚钝不任官。”使加归义军节度 使,辄请致政。官奴与欧里部人萧哇友善,哇谓官奴 曰:“仕不能致主泽民,成大功烈,何屑屑也。吾与若居 林下,以枕箪自随,觞咏自乐,虽不官,无歉焉。”官奴然 之,时称《二逸》。
《宋史田敏传》:周世宗即位,拜敏太常卿,检校左仆射, 加司空。显德五年,上章请老,赐诏曰:“卿详明礼乐,博 涉典坟,为儒学之宗师,乃荐绅之仪表。朕方资旧德, 以访话言,遽览封章,愿致官政。引年之制,虽著旧文, 尊贤之心,方深虚伫。所请宜不允。”迁工部尚书。俄再 上表愿归故乡,以遂首丘之志。改太子少保致仕,归 淄州别墅。恭帝即位,加少傅。开宝四年,卒,年九十二。 敏解官归乡里,有良田数十顷,多酿美酒,待宾客。体 强少疾,徒步往来闾巷间,不以杖。
《王易简传》:“易简为刑部尚书。周显德四年,告老,以太子少保致仕,归乡里。宋初,召加少傅。所居华阴,构一 鸣堂、二品楼,优游自适。”
《王彦超传》:“彦超,开宝二年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判卫 仗事。太平兴国六年,封邠国公。七年,彦超语人曰:‘人 生七十致仕,古之制也。我年六十九,当自知止’。”明年, 表求致仕,加太子太师,给金吾上将军禄。彦超既得 请,尽斥去仆妾之冗食者,居处服用,咸遵俭约。雍熙 三年卒,年七十三,赠尚书令。开宝初,彦超自凤翔来 朝,与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杨廷璋俱侍宴。太祖从 容谓曰:“卿等皆国家旧臣,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 所以优贤之意。”彦超知旨,即前奏曰:“臣无勋劳,久冒 荣宠,今已衰朽,愿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行德等 竟自陈夙昔战功及履历艰苦。帝曰:“此异代事,何足 论。”翌日,皆罢行德等节镇,时议以此许彦超。初,彦超 将致政,每戒诸子曰:“吾累为统帅,杀人多矣。身死得 免为幸,必无阴德以及后,汝曹勉为善事以自庇。”及 卒,诸子果无达者。宣化门内有大第,园林甚盛,不十 馀年,其家已鬻之矣。
《赵普传》:“普拜太保兼侍中,被疾请告,车驾屡幸其第 省之。普称疾笃,三上表求致仕。上勉从之,以普为西 京留守,河南尹,依前守太保,兼中书令。普三表恳让, 赐手诏曰:‘开国旧勋,惟卿一人,不同他等,无至固让。 俟首涂有日,当就第与卿为别’。普捧诏涕泣,因力疾 请对,赐坐移晷,颇言及国家事。上嘉纳之。普将发,车” 驾幸其第。淳化三年春,以老衰久病,令留守通判刘 昌言奉表求致政。中使驰传抚问,凡三上表乞骸骨, 拜太师,封魏国公,给宰相奉料,令养疾,俟损日赴阙, 仍遣其弟宗正少卿安易赍诏书赐之。又特遣使赐 普诏曰:“卿顷属微痾,恳求致政。朕以居守之重,虑烦 耆耋,维师之命,用表尊贤。伫闻有瘳”,与朕相见。今赐 羊酒如别录,卿宜爱精神,近医药,强饮食,以副朕眷 遇之意。
《吴虔裕传》:虔裕掌金吾三十馀年,性简率,言多轻肆。 右金吾上将军王彦超告老,虔裕语人曰:“我纵僵仆 殿阶下,断不学王彦超。”七十致仕,人传笑之。每朝会 及从游宴,太宗怜其寿高,常慰抚之。
《颜衎传》:“衎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 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
《王嗣宗传》:嗣宗以左屯卫上将军,检校太尉致仕,卒 年七十八。嗣宗事三朝,最为宿旧,所至以严明御下, 尤傲很,务以丑言凌挫群类。为中丞日,常忿宋白、郭 贽、邢昺。七十不请老,屡请真宗敕其休致,又遣亲属 讽激之。及嗣宗晚岁疾甚,犹享厚禄,徘徊不去。尝谓 人曰:“仆惟此一事,未能免物议。”众皆嗤之。
《李昉传》:“昉年七十,以特进司空致事,朝会宴飨,令缀 宰相班,岁时赐予,益加厚焉。至道元年正月望,上观 灯乾元楼,召昉赐坐于侧,酌御樽酒饮之,自取果饵 以赐。上观京师繁盛,指前朝坊巷省署以谕近臣,令 拓为通衢长廊。因论晋、汉君臣昏暗猜贰,枉陷善良, 时人不聊生,虽欲营缮,其暇及乎?昉谓晋、汉之事,臣 所备经,何可与圣朝同日而语?若今日四海清晏,民 物阜康,皆陛下恭勤所致也。”上曰:“勤政忧民,帝王常 事。朕不以繁华为乐,盖以民安为乐耳。”因顾侍臣曰: “李昉事朕,两入中书,未尝有伤人害物之事,宜其今 日所享如此,可谓善人君子矣。”昉所居有园亭别墅 之胜,多召故人亲友宴乐其中。既致“政,欲寻洛中九 老”故事,时吏部尚书宋琪年七十九,左谏议大夫杨 徽之年七十五,郢州刺史魏丕年七十六,太常少卿 致仕李运年八十,水部郎中朱昂年七十一,庐州节 度副使武允成年七十九,太子中允致仕张好问年 八十五,吴僧赞宁年七十八。议将集会蜀寇而罢。 《郭延泽传》:“延泽历国子”博士,咸平中求休退,授虞部 员外郎致仕。居濠州城南,有小园以自娱,其咏《牡丹》 千馀首,聚图籍万馀卷,手自刊校。范�韩丕皆与之 游。
《曹脩古传》:“脩古为监察御史,奏唐贞观中,尝下诏,令 致仕官班本品见任上,欲其知耻而勇退也。比有年 馀八十,尚任班行,心力既衰,官事何补。请下有司,敕 文武官年及七十,上书自言,特与迁官致仕,仍从贞 观旧制,即宿德勋贤,自如故事。因着为令。”
《湘山野录》:孙集贤冕,天禧中直馆几三十年,江南端 方之士也。节概清直,晚守姑苏,甫及引年,大写一诗 于厅壁。诗云:“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别人。莫 待朝廷差致仕,早谋泉石养闲身。”去年河北曾逢李, 〈见素〉今日淮西又见陈。〈或云陈李二公被差者也〉“寄语姑苏孙刺史, 也须抖擞老精神。”题毕,拂衣归九华,以清节高操,羞 百执事之颜。朝廷嘉之,许再任。诏下已归,竟召不起。 王冀公钦若,里闬交素也。冀公天禧中罢相,以宫保 出镇馀杭,舣舟苏台,欢好款密。醉谓孙曰:“老兄淹迟 日久,且宽衷,当别致拜。闻”公正色曰:“二十年出处中 书一素交,潦倒江湖不预一点化笔,迨事权属他,出庙堂数千里为方面,始以此语见说,得为信乎?”冀公 愧谢,解舟遂行。
《郡阁雅言》:王易简、萧希甫下及第名居榜尾,不看榜 归华山。寻就山释褐,授华州幕官。后拜左拾遗。又辞 官归隐,留诗曰:“汨没朝端愧不才,谁能低折向尘埃。 青山得去且归去,官职有来且自来。”再入升朝,官位 谏垣台,间三十年,官至八座。乞致仕,归华山,十年而 终。
《明道杂志》:贡父刘公作给事中时,郑穆学士表请致 仕状过门下省,刘公谓同舍曰:“宏中请致仕,为年若 干也?”答者曰:“郑年七十三矣。”刘公遽曰:“慎不可遂其 请。”问曰:“何故也?”刘曰:“且留取伴八十四底。”时潞公年 八十四,再起平章事。宏中,穆字也。
《东轩笔录》:陈恭公初罢政判亳州,年六十九,遇生日, 亲族往往献老人星图以为寿,独其侄世修献《范蠡 游五湖图》,且赞曰:“贤哉陶朱,霸越平吴,名遂身退,扁 舟五湖。”恭公甚喜,即日表纳节。明年累表求退,遂以 司徒致仕。
《宋史朱昂传》:“昂为翰林学士,逾年,拜章乞骸骨,召对 敦谕,请弥确,乃拜工部侍郎致仕。翌日,遣使就第赐 器币,给全奉,诏本府岁时存问,章奏听附驿以闻。命 其子正辞知公安县,以便侍养,许归江陵。旧制,致仕 官止谢殿门外,昂特延见命坐,恩礼甚厚,令俟秋凉 上道,遣中使赐宴于玉津园,两制三馆皆预,仍诏赋” 诗饯行,缙绅荣之。昂前后所得奉赐,以三之一购奇 书,以讽诵为乐。及是闲居,自称“退叟”,著《资理论》三卷 上之,诏以其书付史馆。弟协以纯谨著称,仕至主客 郎中、雍王府翊善。昂以书招之,协亦告老归。兄弟皆 眉寿,时人比汉之“二疏。”知府陈尧咨署其居曰“东、西 致政坊。”昂于所居建二亭:曰“知止”,曰“幽栖。”颇好释氏 书。晚岁自为墓志。景德四年卒,年八十三,门人谥曰 “正裕先生。”
《渑水燕谈录》:荆南朱昂,博学有清德,晚年以工部侍 郎乞骸骨,既得谢,真宗赐坐宠诏留候秋凉,还荆南。 故吴淑赠诗曰:“浴殿东凉初阁笔,渚宫秋晚得悬车。” 比行,赐宴玉津园,侍臣皆赴,坐中内侍传诏,各赋诗 饯行,凡四十八篇。独李翰长维诗最奇绝,云:“清朝纳 禄犹强健,白首还家正太平。”昂弟协,亦退居里中,皆 “八十馀时”谓《渚宫》。二疏。
《宋史张士逊传》:“士逊,宝元初以门下侍郎、兵部尚书 入相。时朝廷多事,士逊亡所建明,谏官韩琦论曰:‘政 事府岂养病之地邪’?士逊不自安,累上章请老,迺拜 太傅,封邓国公致仕。诏朔望朝见及大朝会,缀中书 门下班,与一子五品服。士逊辞朝朔望间遣中使劳 问,御书飞白‘千岁’字赐之,士逊因建千岁堂。尝请买” 城南官园,帝以赐士逊。宰相得谢,盖自士逊始。 《孙奭传》:“奭拜龙图阁学士,三请致仕,召对承明殿,敦 谕之。以年逾七十,固请泣下,帝亦恻然。诏与冯元讲 《老子》三章,各赐帛二百匹。以不得请,求近郡,优拜工 部尚书,复知兖州。诏须宴而后行。又留数月,特宴太 清楼,近臣皆预,帝作飞白大字以赐二府”,而小字赐 诸学生,独奭与晁迥兼赐大、小字,诏群臣即席赋诗, 太后又别出禁中珍器劝酒。翌日,奭入谢,又命讲《老 子》,赐袭衣、金带、银鞍勒马。及行,赐宴瑞圣园,又赐诗, 诏近臣皆赋,以恭谢恩。改礼部尚书。既而累表乞归, 以太子少傅致仕。
《张根传》:“根为遂昌令,当改京秩,以四亲在堂,冀以父 母之恩,封大父母,而貤妻封及母,遂致仕,得通直郎, 如其志,时年三十一。乡人之贤者彭汝砺序其事,自 以为不及。”
《杨偕传》:“偕为尚书户部员外郎,马季良以罪斥置滁 州,自言得致仕。偕以谓致仕用优贤者,不当以宠罪 人,又数论陞降之弊,仁宗嘉纳之。”
《杜衍传》:“衍以尚书左丞出知兖州。庆历七年,衍甫七 十,上表请还印绶,乃以太子少师致仕。衍为宰相,贾 昌朝不喜,议者谓故相一上章得请,以三少致仕。皆 非故事。”盖昌朝抑之也。皇祐元年,特迁太子太保,召 陪祀明堂,仍诏应天府敦遣。就道都亭驿,设帐,具几 杖待之。称疾固辞,进太子太傅,赐其子同进士出身, 又进太子太师。知制诰王洙谒告归应天府,有诏抚 问,封祁国公。衍清介,不殖私产。既退,寓南都凡十年, 第室卑陋,才数十楹,居之裕如也。出入从者十许人, 乌帽、皂履、绨袍、革带。或劝衍为居士服,衍曰:“老而谢 事,尚可窃高士名邪?”善为诗,正书、行、草皆有法。病革, 帝遣中使赐药,挟太医往视。
《清波杂志》:“欧阳公为西京留守推官,事钱思公,一日 群游嵩山,取颍阳路归,暮抵龙门,雪作,登石楼望都 城次,忽烟霭中有车马渡伊水者。既至,乃思公遣厨 传歌妓,且致,俾从容胜赏,毋还归之意。思公既贬,汉 东王文康公晦叔为代。一日,讶幕客游有责曰:‘君等 自比寇莱公何如,莱公尚坐奢纵取祸,众不敢对。公取手板起立曰:“以某论之,莱公之祸,不在杯酒,在老 不知退尔。”四座伟之。是时文康年已高,为之动,故欧 公六十五即休致。门生或有言公德望为朝廷倚重, 且未及年,岂容遽去?公答曰:“某平生某节,为后生描 画尽,惟有早退,以全晚节,岂可更被驱逐乎?”以是知 公未老告归,盖以文康公为戒,且践畴昔之言也。或 云欧公游颍阳,见山中石壁上丹书“神清洞”,即此时 也。
《墨庄漫录》:欧阳文忠公与韩子华、吴长文、王禹玉同 直玉堂,尝约五十八岁即致仕,子华书于柱上,其后 过限七年,方践前志,寄子华曰:“俗谚云:也卖弄得过 里。”其诗曰:“人事从来无处定,世途多故践言难。谁知 颍水闲居士,十顷西湖一钓竿。”
《闻见后录》:欧阳公乞致仕表云:“俾其解组官庭,还车 故里。披裘散发,逍遥垂尽之年;凿井耕田,歌咏太平 之乐。”客有面叹其工致平淡者,公曰:“也不如老苏秀 才,有田一廛,足以为养。行年五十,复将何求?”盖苏明 允《谢官笺》中语,公爱之尚不忘耳。
《渑水燕谈录》:初,欧文忠公与赵少师概同在中书,尝 约还政后再相会。及告老,赵自南京访文忠公于颍 上,文忠公所居之西堂曰“会老”,仍赋诗以志一时盛 事。时翰林吕学士公著方牧颍,职兼侍读,及龙图,特 置酒于堂,宴二公,文忠亲作口号,有“金马玉堂三学 士,清风明月两闲人”之句。
《东轩笔录》:欧阳修致仕居颍,蔡,承禧经由上谒于私 第,从容曰:“公德望隆重,朝廷所倚,未及引年,而遽此 高退,岂天下所望也?”欧阳公曰:“吾与世多忤,晚年不 幸为小人诬蔑,止有进退之节,不可复令有言而俟 逐也。今日乞身已为晚矣。”小人盖指蒋之奇也。欧阳 公在颍,惟衣道服,称六一居士。又为传以自序。 《挥麈》前录:国朝百官致仕,庶僚守本官,以合迁一官 回授任子,侍从仍转一官,宰执换东宫官。熙宁初,欧 阳文忠公始以太子少师带观文殿学士致仕,示特 恩也。故《谢表》云:“道愧师儒,乃忝春官之峻秩;身居畎 亩,犹兼书殿之隆名。”自是以为例。
《青箱杂记》:枢相张公升,字杲卿,阳翟人。大中祥符八 年,蔡齐下及第,仕亦晚达。皇祐中,自润州解官,时已 六十馀,语三命僧化成曰:“运限恰好,去未得。”未几,除 侍御史知杂事。不十年,作枢相,退归阳翟,生计不丰, 短㲲轻绦,翛然自适。乃结庵于嵩阳紫虚谷,每旦晨 起,焚香读华严,庵中无长物,荻帘纸帐、布被、革履而 已。年八十馀,自撰《满江红》一首,闻者莫不慕其旷达。 词曰:“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夜灯前、独歌独 酌,独吟独笑。况值群山初雪满,又明月,交光好。便假 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 了。算簟瓢金玉,所争多少。一瞬光阴何足道,但思行 乐常不早。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 杜祁公酷嗜吟咏,致政后,作《林下书怀》诗曰:“从政区 区到白头,一生宁肯顾恩仇。双凫乘雁常深愧,野马 黄羊亦过忧。岂是林泉堪佚老,只缘蒲柳不禁秋。始 终幸会承平日,乐圣惟能击壤讴。”然予不见野马黄 羊事,后读唐《张说传》乃见之,则所谓吾肉非黄羊必 不畏,吃血非野马必不畏刺是已。
《齐东野语》:韩忠武王以元枢就第,绝口不言兵,自号 清凉居士,时乘小骡放浪西湖泉石间。一日至香林 园,苏仲虎尚书方宴客,王径造之,宾主欢甚,尽醉而 归。明日,王饷以羊羔,且手书二词以遗之。《临江仙》云: “冬日青山潇洒静,春来山暖花浓。少年衰老与花同。 世间名利客,富贵与贫穷。荣华不是长生药,清闲不 是死门风。劝君识取主人公。单方只一味,尽在不言 中。”《南乡子》云:“人有几何般,富贵荣华总是闲。自古英 雄都是梦,为官。宝玉妻儿宿业缠。年事已衰残。须鬓 苍苍骨髓干。不道山林多好处,贪欢。只恐痴迷误了 贤。”王生长兵间,未能知书,晚岁忽若有悟,能作字及 小词诗词,皆有见趣,信乎非常之才也。
《渑水燕谈录》:庆历末,杜祁公告老,退居南京,与太子 宾客致仕王焕、光禄卿致仕毕世长、兵部郎中分司 米实、尚书郎致仕冯平为“五老会,吟醉相劝,士大夫 高之。祁公以故相耆德,尢为天下倾慕。兵部诗云:‘九 老且无元老贵,莫将西洛一般看。五人年皆八十馀。 康宁爽健,相得甚欢。故祁公诗云:‘五人四百有馀岁’’”, 深称分曹与挂冠。而毕年最高,时九十馀,故其诗云: “非才忝预最高年。”是《时欧文忠公留守雎阳》而叹慕, 借其诗观之,用《次韵》卒章云:“闻说优游多唱和,新诗 何惜借传看。”
张文懿既致政,而安健如少年。一日,《西京看花回》,道 帽、道服、乘马、张盖,以女乐从入郑门。监门官不之识 也,且禁其张盖,以门籍请书其职位,文懿以小诗大 书其纸末云:“门吏不须相怪问,三曾身到凤池来。”监 门官即以诗进,仁宗遣中使,赐以酒饩问劳。
《续闻见近录》:张文懿为邓国公,既致政还乡,时范文正守邓,置酒高会,军校皆命坐,文懿既坐,即据主席 而客。文正席中骇之,文懿徐曰:“公知邓州,暂守此土 耳,老夫开国于此,所以主席无嫌。”识者是之。明日文 懿复置会,挥金甚盛,以帛三百端为文正寿,时人荣 之。
《过庭录》:彭季长长子卫明微,时奉母晏夫人调官宣 城签判。母难于远涉,明微年未三十,遂承志挂冠归, 栽花植竹,筑堂曰“寿燕”,岁时奉亲游宴,尽其乐。晏夫 人八十馀卒,明微亦享上寿,忠宣有诗美之。
曾肇子开守亳,秩满丐祠《归江南》一词,《别诸僚旧》云: “岁晚凤山阴,看尽楚天冰雪。不待牡丹时候,又使人 轻别。如今归去老江南,扁舟载风月。不似画梁双燕, 有重来时节。”
范蜀公六十三岁致政,归第后十馀年,上欲起之者 再三。蜀公表谢云:“六十三而告老,盖不待年;七十五 而复来,孰云中礼?”朝廷无以强之,竟从其请。
《闻见前录》:英宗即位,侍御史吕诲献可言王安石不 已,出知邓州。献可病,自草章乞致仕,曰:“臣无宿疾,偶 值医者用术乖方,殊不知脉候有虚实,阴阳有逆顺, 诊察有标本,治疗有先后,妄投汤剂,率任情意,差之 指下,祸延四肢,寖成风痹,遂难行步。非祇惮跖盭之 苦,又将虞心腹之变,势已及此,为之奈何?虽然,一身 之微,固未足恤,其如九族之托,良以为忧。是思纳禄 以偷生,不俟引年而还政。”盖以一身之疾,喻朝政之 病也。温公、康节日就卧内问疾,献可所言,皆天下国 家之事,忧愤不能忘,未尝一语及其私也。
《宋史吴瑛传》:“瑛,蕲州蕲春人。知郴州,至虞部员外郎。 治平三年,官满如京师,年四十六,即上书请致仕。公 卿大夫知之者,相与出力挽留之,不听,皆叹服以为 不可及相率赋诗饮饯于都门,遂归蕲。有田仅足自 给,临溪筑室,种花酿酒,家事一付子弟。宾客至必饮, 饮必醉。或困卧花间,客去亦不问,有臧否人物者,不” 酬一语,但促奴益行酒,人莫不爱其《乐易》而敬其高。 尝有贵客过之,瑛酒酣而歌,以乐器扣其头为节,客 亦不以为忤。
《张齐贤传》:“齐贤请老,以司空致仕,入辞便坐,方拜而 仆,上遽止之,许二子扶掖升殿,命益坐茵为三。归洛 得裴度午桥庄,有池榭松竹之盛,日与亲旧觞咏其 间,意甚旷适。”
《张宗诲传》:“‘宗诲以秘书监致仕,尝事干谒,其子曰:昔 贺秘监以道士服东归会稽,明皇赐以鉴湖,以为休 老之地。今洛下虽无鉴湖,而嵩、少、伊、瀍,天下佳处,虽 非朝廷所赐,皆闲逸之人所有尔。大人盍衣羽服以 优游,何必更事请谒乎’?宗诲曰:‘吾作白头老监,枕书 而眠,何以贺老流沙之服为哉’!时以为名言。”
《宇文之邵传》:之邵为曲水令,神宗即位,求言,乃上疏。 疏奏不报,喟然曰:“吾不可以仕矣。”遂致仕,以太子中 允归,时年未四十,自强于学,不易其志,日与交友为 经史琴酒之乐,退居十五年而终。司马光曰:“吾闻志 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今于之 邵见之矣。”范镇亦曰:“之邵位下而言高,学富而行笃, 少我二十一岁,而先我挂冠,使吾慊然。”其为两贤所 推尚如此。
《李东之传》:“东之请老,自工部尚书拜太子太保致仕。 旧无阁门谢辞式,特赐对延和,命之坐,仍置宴资善 堂。遣使谕之曰:‘以先帝梓宫在殡,朕不得为诗’。”令讲 读官皆赋诗,劝劳甚渥。又敕王圭叙其事。东之出都 门,即幅巾白衣以见客。再迁少师。熙宁六年卒,年七 十八。有李受者,字益之,长沙之浏阳人也。仕于治平 中,至右谏议大夫、天章阁待制兼侍读,屡以老乞骸 骨,不听。神宗立,进给事中、龙图阁直学士。复言:“臣在 先帝时,年已七十,不敢窃禄以自安。今又加数年,筋 力惫矣,惟陛下哀之。”于是拜刑部侍郎致仕,赐宴赋 诗及序,如东之礼。相去数月,故时称“二李。”
《李孝基传》:“孝基累官光禄卿,与父东之同谢事,才年 五十,士大夫美之,以比二疏。”
《闻见近录》:李东之、李受自侍从请归老,先公时在经 筵,因而奏曰:“东之等尚可陈力而亟请老,近年士大 夫贪冒爵禄,年逾礼经而不知止者多矣,望陛下稍 加恩数,以励风俗。”已而诏就资善堂会经筵官赐饯, 内出珍果名花、巨觥酌劝,时人荣之,比之二疏。 《宋史范镇传》:镇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言青苗 疏五上,其后指安石用喜怒为赏罚,曰:“陛下有纳谏 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 民之术,臣知言入触大臣之怒,罪且不测。然臣职献 替而无一言,则负陛下矣。”疏入,安石大怒,持其疏至 手颤,自草制极诋之。以户部侍郎致仕,凡所得恩典 悉不与。镇表谢,略曰:“愿陛下集群议为耳”目,以除壅 蔽之奸;任老成为腹心,以养和平之福。天下闻而壮 之。安石虽诋之深切,人更以为荣。既退,苏轼往贺曰: “公虽退而名益重矣。”镇愀然曰:“君子言听计从,消患于未闻,使天下阴受其赐。无智名,无勇功,吾独不得 为政,使天下受其害,而吾享其名,吾何心哉!”日与宾 客赋诗饮酒,或劝使称疾杜门,镇曰:“死生祸福,天也, 吾其如天何!《同天节》乞随班上寿。”许之,遂为令。轼得 罪下台狱,索与镇往来书文甚急,犹上书论救,久之, 徙居许。哲宗立,韩维言镇在仁宗时有启建储之议, 未尝以语人,人亦莫为言者。具以十九疏上之。拜端 明殿学士,起提举中太一宫兼侍读,且欲以为门下 侍郎,镇雅不欲起,从孙祖禹亦劝止之,遂固辞,改提 举崇福宫。祖禹谒告归省,诏赐以龙茶,存劳甚渥。复 告老,以银青光禄大夫再致仕,累封蜀郡公。
《石林燕语》:元丰末,文潞公致仕归洛,入对时年几八 十矣。神宗见其康强,问:“卿摄生亦有道乎?”潞公对:“无 他,臣但能任意自适,不以外物伤和气,不敢做过当 事,酌中恰好即止。”上以为名言。
翟公巽知密州,侯蒙元功自中书侍郎罢政归乡,公 有启云:“得请真祠,归荣故里。虽老成去国之易,而明 哲保身之全。多士叹嗟,饯韩侯之出祖;邦人慰喜,咏 季季之来归。”又云:“乘安车而过诸子,未慕昔贤;挥赐 金以娱故人,用偿夙志。”公平时四六多聱牙高古,而 此启特平易,诚大手笔也。后元功于里第筑台曰高 蓝光。既落成,公就台张具为宴,自作致语,有云:“公槐 避宠,衣绣归家。从方外之赤松,寄高怀于绿野。珍禽 綷羽,借鸡树之遗栖;曲沼回塘,分凤池之馀润。”《晋世 语》云:“刘放为中书监,孙资为中书令,共领枢要。侯献、 曹肇,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栖树,二人相谓曰:‘此亦久 矣,其能复几’!”指放、资也。又《晋书》:“荀勖”守中书监,毗赞 朝政,及迁尚书令。勖久在中书,专掌机事,失之甚愠。 人有贺者,怒曰:“夺我凤凰池,何贺焉?”故公用鸡树、凤 池,皆中书事,考之方见其切。
故事,臣寮告老,一章即从。仁宗时始命,一章不允,两 章而后从,所以示优礼也。熙宁末,范景仁以荐苏子 瞻,孔经甫,不从,曰:“臣无颜可见班列。”乃乞致仕,章四 上不报。最后第五章并论青苗法,于是始以本官致 仕,神宗初未尝怒也。景仁既得谢,犹居京师者三年。 时王禹玉为执政,与景仁久同翰林,景仁每从容过 之,道旧乐饮终日,自不以为嫌,当权者亦不之责。元 祐初,熙宁、元丰所废旧臣,自司马温公以下皆毕集 朝,独景仁屡召不至,世尢以为高云。
《王氏谈录》:公尝读《甘露记》,叹曰:“无妄之祸,乃至于此。 以此视之,轩冕非可恋之物,吾日有归意。”
《过庭录》:韩持国晚年守许,崔子厚为酒官,值韩生辰, 献歌颂褒谀者甚众。子厚独以诗警之云:“衣锦荣名 虽烜赫,挂冠高节莫因循。”韩得之,再三叹咏曰:“非君 谁为我言。”于是以太子少师致仕。
《渑水燕谈录》:孙宣公奭,以太子少傅致仕,居于郓。一 日置宴诗厅,语客曰:“白傅有言:‘多少朱门锁空宅,主 人到老不曾归’。今老夫归矣。”喜动于色,复顾石守道 讽《易·离卦》九三爻,且曰:“乐以忘忧,自得小人之志;歌 而鼓缶,不兴大耋之嗟。”公以淳德奥学,劝讲禁中二 十馀年。晚节勇退,优游里中,终始全德,近世少匹。 《却扫编》凡侍从官以上乞致仕者,虽优进官资而不 许带职。熙宁中,始许致仕者带旧职。于是王懿敏公 素首以端明殿学士致仕。未几,欧阳文忠公又以观 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会韩魏公寄诗贺之,公和 篇曰:“报国勤劳已蔑闻,终身荣遇最无伦。老为南亩 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侍从籍通清切禁,啸歌行 作太平民。欲知念旧君恩厚,二者难兼始两人。”盖谓 是也。《官制》行,职事官致仕,仍许带职事官,著为令。 在外州府宫观,旧惟西京崇福宫、南京鸿庆宫、舒州 灵仙观、凤翔府上清太平宫、兖州仙源县景灵宫、太 极观,皆有提举管勾官。熙宁初,始诏杭州洞霄宫、永 康军丈人观、亳州明道宫、华州云台观、建州武彝观、 台州崇道观、成都府玉局观、建昌军仙都观、江州太 平观、洪州玉隆观、五岳庙、太原府兴安王庙皆置。又 增判留司御史台、国子监监员,盖以优士大夫之老 疾不任职者,而王荆公亦欲以寘异议之人。
韩忠宪公平日常语子弟曰:“进取在于止足,宠禄不 可过溢。年若至六十,可以退身谢事,归守父母坟墓, 则是忠孝两全矣。”及公薨,其子康公服既阕,将造朝, 自誓于墓前曰:“仕宦至六十,决当乞归田里,洒扫坟 垄,期于不坠先训。”及熙宁中,以观文殿学士守南阳, 年五十九矣,遽欲谢事,又以自来大臣引年,往往不 即赐可,徒奏牍累上。旋复视事,故先手疏具述遗诫 及誓于墓之事于上,且曰:“昔晋王羲之为会稽太守, 去郡不仕,亦尝自誓于父母墓前。朝廷以其誓苦,不 复召之。臣今志愿虽与羲之颇殊,然誓于先臣墓前 无异矣。东晋固不足以比隆圣时,所以保全臣下一 节,斯亦可尚。臣区区之志,中外士大夫多有知者,即 非臣今日轻有去就,妄干退闲也。”然章屡上,终不允, 迄不得如其志。及元祐初,方致仕,时年七十五矣,故士大夫以退为难。
《中山诗话》:陈文惠尧佐以使相致仕,年八十,有诗云: “青云岐路游将遍,白发光阴得最多。”构亭号佚老,后 归政者往往多效之。
《东轩笔录》:“熙宁庚戌冬,荆公自参知政事拜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史馆大学士。是日,百官造门奔贺者,无 虑数百人。荆公以未谢恩不见之,独与余坐西庑之 小阁。荆公语次,忽频蹙久之,取笔书窗曰:‘霜筠雪竹 锺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放笔揖余而入。后三年,公 罢相知金陵,遂纳节辞平章事,又乞宫观,久之,得会” 灵观使,遂筑第于南门外。元丰癸丑春,余谒公于第, 公遽邀余同游锺山,憩法云寺,偶坐于僧房,余因为 公道平昔之事,及诵书窗之诗,公怃然曰:“有是乎?”微 笑而已。
王荆公初罢相,知金陵,作诗曰:“投老归来一幅巾,君 恩犹许备藩臣。芙蓉堂下观秋水,聊与龟鱼作主人。” 及再罢,乞宫观,以会灵观使居锺山,又作诗曰:“乞得 胶胶扰扰身,锺山松竹替埃尘。只将凫雁同为客,不 与龟鱼作主人。”
“王荆公再罢政,以使相判金陵,到任即纳节让同平 章事,恳请赐允,改左仆射。未几,又求宫观,累表得会 灵观使。筑第于南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 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 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也。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 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劝筑垣, “辄不答。元丰末,荆公被疾,奏舍此宅为寺,有旨赐名 报宁。既而荆公疾愈,税城中屋以居,竟不复造宅。” 《谈苑》:“陈执中作相,杜祁公引年,一表便许,止除少师, 物论喧然。宣彦国在郓,叶道卿在青,皆不平之。执中 守亳,病甚,累表乞致仕,不允,移曹南卧京第者逾年。 又五年,方许致仕。是时富公作相,欲矫”前事耳。 《石林诗话》:司马温公熙宁间自长安得请留台归,始 至洛中,尝以诗言怀云:“三十馀年西复东,劳生薄宦 等飞蓬。所存旧业惟清白,不负明君有朴忠。早避喧 烦真得策,未逢危辱早收功。太平触处农桑满,嬴取 闾阎鹤发翁。”出处大节,世固不容复议。是时虽以论 不合去,而神宗眷礼之意愈厚,然犹以“避烦畏辱”为 言,况其下者乎?元祐初起相,至是十七年矣。度公之 意,初盖未尝以自期也。
《墨庄漫录》:范蜀公乞致仕,章四上未允。第五章言“臣 所怀有可去者二,谓言青苗不见听,一可去;荐苏轼、 孔文仲不见用,二可去。”章既上,遂得请。
《邻几杂志》:秘书丞沈士龙者,尝建言害民事数十条, 漕司不行,遂弃官归,关门不放过,诉云:“母老病拘滞 于此,母必不全,亦关吏之罪也。”士龙竟坐擅去官守, 追官勒停,举主、关吏一例见劾。
王大同太尉嗣宗知西京,年逾耳顺。有一郎监当亦 年老,以吏事被责。大同忘己之年,遽云:“年已老,何不 休官作甚?”徐悟,顾洛阳知县萧秘丞云:“我只要料钱 养家。”
《宋史郑穆传》:穆拜给事中兼祭酒。元祐五年,除宝文 阁待制,仍祭酒。六年,请老,提举洞霄宫。敕过门下,给 事中范祖禹言:“穆虽年出七十,精力尚强。古者大夫 七十而致仕,有不得谢,则赐之几杖。祭酒居师资之 地,正宜处老成,愿毋轻听其去。”不报。太学之士数千 人,以状诣司业,又诣宰相请留,亦不从。于是公卿大 夫各为诗赠其行,空学出祖汴东门外,都人观者如 堵,叹未尝见。
《何异传》:异权工部尚书,告老,抗章言:“近臣求去,类成 虚文,中外相观,指为礼数,无以为风俗廉耻之劝。”以 宝章阁直学十知泉州。从所乞予祠,进宝章阁学士, 转一官致仕。卒年八十有一。
《连庶传》:“庶为寿春令,以母老乞监陈州税,尝送客出 北门,见日西风尘,而冠盖憧憧不已,慨然有感,即日 求分司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