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第130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一百三十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
第一百三十卷目录
赋役部汇考二十
明二〈代宗景泰七则 英宗天顺四则 宪宗成化十五则 孝宗弘治十二则〉
食货典第一百三十卷
赋役部汇考二十
明二
代宗景泰元年量免民壮户及砍柴夫差役令里长甲首户下人丁当差又令市民充马夫
按《明会典》。“景泰元年,令各处操备民壮户内,每名免 三丁杂泛差役。”又按《会典》。“元年奏准砍柴夫减免 五千名。”
按:《续文献通考》:“元年,令里长户下空闲人丁,与甲首 户下人丁一体当差,若隐占者,许甲首首告。”又令各 处有司马夫,二十丁买马,十丁养马,俱市民佥充。 景泰二年,奏准人户当差田赋之制。
按“《明会典》二年奏准,凡各图人户有父母俱亡而兄 弟多年各爨者;有父母存而兄弟近年各爨者;有先 因子幼而招婿,今子长成而婿归宗另爨者;有先无 子而乞养异姓子承继,今有亲子而乞养子归宗另 爨者,俱准另籍当差。其兄弟各爨者,查照各人户内, 如果别无军匠等项役占,规避窒碍,自愿分户者听。” 如人丁数少,及有军匠等项役占窒碍,仍照旧不许 分居。凡各里旧额人户,除故绝并全户充军不及 一里者,许归并一里当差。馀剩人户,发附近外里辏 图编造,不许寄庄。若有诡立姓名者,许首告改正。其 有自愿卖与本处人民为业,除豁寄庄户籍者听。若 违例寄庄者,所在有司拘问,田地入官。其军卫官下 家人,旗军下老幼馀丁,曾置附近州县田地,愿将人 丁事产于所在州县附籍纳粮当差者听。凡各处 招抚外郡人民,在境居住,及军民官员事故改调等 项,遗下家人弟男子侄,置有田地已成家业者,许令 寄籍,将户内人丁事产报官,编入图甲,纳粮当差,仍 于户下注写原籍贯址。军“民匠灶等户及今收籍缘 由,不许止作寄籍名色。如违,所在官司解京发口外 充军,田产入官。凡攒造黄册,如有奸民豪户通同 书手,或诡寄田地,飞走税粮;或瞒隐丁口,脱免差徭; 或改换户籍,埋没军伍匠役者;或将里甲那移前后 应当者,许自首改正,入籍免本罪。其各司府州县委 官并当该官”吏提督书算,从实攒造。仍先以提调委 官并书算姓名、贯址造册一本缴部。如有似前作弊 者,事发问罪充军。
按《明外史杨瓒传》:“瓒擢浙江右布政司。景泰二年,瓒 以湖州诸府官田赋重,请均之民田赋轻者,而严禁 诡寄之弊。诏与镇守侍郎孙原贞督之,田赋称平。 景泰三年,令浙江等纳开垦田地税,以寺观田土拨 与小民佃纳税粮,又禁攒造黄册之弊。”
按《明会典》三年,令浙江等布政司,丁多田少之人,开 垦田地,若原系税额者,俟三年后仍纳本等税粮。 又按《会典》三年,令各处寺观田土,每寺观量存六十 亩为业,其馀拨与小民,佃纳税粮。又令各处攒造 黄册官吏里书人等,捏甲作乙,以有为无,以无为有 者,事发所在法司解京,并发口外为民。
景泰四年,减浙江、苏、松粮长,以广西被劫人遗田,给 民承种起科。
按:《明会典》四年,令浙江等布政司及苏松等府,实征 粮不及万石者,止存粮长一名。又按《会典》四年,令 广西人民有被蛮贼劫杀遗下田土者,各该有司取 勘,拨给无田及丁多田少之家承种,二年后照例起 科。
景泰五年令江浙山东折征革湖广粮长
按《明会典》五年,令浙江嘉湖并应天直隶府州草束 原纳折色者,照例征银解京。其存留之数,每包束折 米豆五升,于用粮处所收积。又按《会典》五年,革湖 广等属各县正副粮长,令里甲催征。
按:《续文献通考》:“五年,令山东折征起运京库棉花十 斤准米一石。”
景泰六年令“边远处免造黄册。革江北粮长。”
按:《明会典》“六年奏准四川威州并保县极边番夷黄 册免造”
按:《续文献通考》:“六年,革江北直隶扬州等府州县粮 长。”
景泰七年,定“浙江绍兴等八府重则官粮及杭、嘉、湖 官民田则例。”
按:《明会典》“七年,定浙江绍兴等八府重则官粮,各存 留本府县上纳,如仍不敷,于人户坍江田粮及中则官田、重则民田内拨补。”又按《会典》七年,定浙江嘉 湖杭官民田则例,官田每亩科米一石至四斗八升 八合,民田每亩科米七斗至五斗三升者,俱每石岁 征平米一石三斗;官田每亩科米四斗至三斗,民田 每亩科米四斗至三斗三升者,俱每石岁征平米一 石五斗;官田每亩科米二斗至一斗四合;民田每亩 科米二斗七升至一斗者,俱每石岁征平米一石七 斗;官田每亩科米八升至二升;民田每亩科米七升 至三升者,俱每石岁征平米二石二斗。
英宗天顺二年题准湖广实征田粮折布
按《明会典》:“天顺二年题准湖广实征秋粮五十八万 石。内将二十万石每石折收阔白棉布一疋,每年将 十万疋送南京该库,馀十万疋贮本司及本府库,支 与官吏旗军,准作月粮。”
按《续文献通考》:“二年,令湖广长沙府田粮自景泰七 年为始实征,内每岁以二十万石折征棉布二十万 疋,一半解送京库交纳,一半存留本司备用。”
天顺三年,令各处开垦荒田,照减轻则例起科 按《明会典》三年,令各处军民有新开无额田地,及愿 佃种荒闲地土者,俱照减轻则例起科。每亩粮三升 三合、草一斤,存留本处仓场交收,不许坐派远运。 天顺五年,奏准附籍人户开垦荒地,照轻则起科,减 免各处税粮马草。
按《明会典》五年奏准,“各处流移人户及军民官员事 故遗下家人,先年编成里甲,开垦荒地,为业已久者, 各府委官丈量,俱照轻则每亩起科秋粮米二升三 合、草一斤,造入黄册,纳粮当差。如仍寄籍,及不附籍 者,解原籍复业,田产入官。凡各司、府州县总册,各委 官吏亲赍进呈。其各里甲文册,令差官径送南京户” 部。
按《宣府镇志》:“五年诏:各处该征税粮马草以十分为 率,夏税小麦减免二分,秋粮减免三分,马草减免五 分。自天顺二年十二月以前,拖欠税粮马草,已征在 官未起解者,就于本处仓场交收,未征者悉皆蠲免。 其各边被害去处,军民不得耕种未征税粮子粒,自 天顺四年十二月以前,悉免追征。”
天顺七年、令浙江等布政司、直隶松江等府、折纳税 粮银两附馀之数、造册送部备照
按《明会典》云云。
宪宗成化元年禁钱粮课程虚造牌册又粮差等项止令该年里甲催办
按《明会典》:“成化元年令各处抚按等官禁约各该司 府州县等衙门官吏人等,今后遇有诏书及朝觐之 年,一应钱粮课程等项,明开已未完若干数目,以凭 查究,不许预先作完,虚造牌册,违者依律究治。”又 按《会典》“元年奏准今后清理军匠外,其馀一应事情 粮差等项,止令该年里甲与同老人结勘催办,不许 拘”扰十年里甲。
成化二年奏准“贵州税粮延缓侵欺”等罪。又免宛平、 昌平坟户差役。
按:“《明会典》二年奏准贵州所属府州县及宣慰等司 税粮,行巡按并按察司比较实收通关。如年终不完, 管粮官员照例住俸,目把人等依律拟断。若有侵欺 等弊,从重究治。”又按《会典》二年,令宛平、昌平二县 坟户,免杂泛差役。
成化三年从李敏言,以“北方二税皆折银。”
按《明外史李敏传》:“三年,召拜户部尚书。先是敏在大 同,见山东、河南转饷至者,道远耗费,乃会计岁支外, 悉令输银。民轻赍易达,而将士得以其赢治军装,交 便之。至是并请畿辅、山西、陕西州县岁输粮各边者, 每粮一石征银一两,以十九输边,依时值折军饷,有 馀则召籴以备军兴。帝从之。自是北方二税皆折银”, 由《敏》始也。
成化四年奏准:“砍柴夫脚价银两。”
按《续文献通考》四年奏准砍柴夫每名一季收脚价 银三两。又奏准易州、龙湾二厂管柴官,每州县人夫 一百名以上者,留一员专管,一百名以下者有州去 处,该州官管不系州辖县分,就令本府把总官管。 成化六年,立马夫不许占役,及办纳月钱,征收草束 之法。又以原杰请悉依洪武旧例,荒田永不起科, 按明《会典》六年令有司马夫不许占役丁多富户及 办纳月钱。又按《会典》六年,令巡仓御史凡遇收草, 督令该场官攒草一束,务近十五斤之上,方许称收, 不许将水湿小草一概充数,亦不许听从兜揽之徒 及势豪嘱托,违例收受。如违拿问。
按《续文献通考》:“六年五月,巡视河南户部左侍郎原 杰奏,彰德、怀庆、河南南阳、汝宁五府,山多水漫,卫辉 一府沙碱过半,军民税粮之外,仅可养生。开封一府 地虽平旷,然河决无时。洪武间恩例,除常税外,荒地 许民耕种,永不起科。景泰时乃创起科例,至今奸民 互相告讦,征敛日重,民迫于势,倾家赔纳。请如旧例凡军民有告讦不起科者不听则可免赔偿之患矣。 户部覆奏。从之。
成化七年,令湖广、河南田地与民承种起科。
按:《明会典》“七年,令湖广、河南二布政司流民遗下平 川田地,分拨各州县土户丁多有力及田少之家承 种起科。若深山大谷新开田土,原系应禁山场者,俱 与开豁税粮。”
成化九年,令粮草以本色解纳。
按:《明会典》“九年、令山东并直隶司府、起运在京内外 仓场粮草,俱要照例征收本色解纳,不许折收银两。 若地方僻远不便者,量酌时价折收、于有收去处买 纳。不许在京收买”
成化十年令浙江严州府建德等县、夏税农桑二绢。 每疋折纳银六钱
按《明会典》云云。
成化十一年,定粮料征银之数。
按:《续文献通考》:“十一年,令大同、宣府递年坐到山西、 河南、山东、北直隶粮料,除山西每石征银八钱外,其 河南等处,自今年为始,每粮一石征银八钱五分。 成化十五年,令各处差徭,以所派多少定民输纳。” 按《明会典》:“十五年,令各处差徭,户分九等,门分三甲, 凡遇上司坐派买办采办,务因所派多少,定民输纳, 不许”隔年通征银两在官。
成化十七年,定“承佃空闲官地等租。”
按《明会典》“十七年,令各处军民人等,有情愿承佃空 闲官地荒田及山场水洲者,城市官地,每阔一丈、长 三丈,岁纳米一石。附近城郭好地,阔二丈、长五丈,岁 纳米一石。山场、水洲俱照旧例起科。”
成化十九年令镇江寄庄田纳养马草束。奏准、凤阳 等府被灾秋田减免三分。馀七分除存留外、征银送 库
按:《明会典》十九年,令镇江府寄庄与实在民田一体 均纳养马草束。又按:《会典》十九年奏准,凤阳等府 被灾秋田粮以十分为率,减免三分,其馀七分,除存 留外,起运者照江南折银则例,每石征银二钱五分, 送太仓银库另项收贮备边。以后事体相类者,俱照 此例。
成化二十一年、令辽东荒田纳谷豆有差。又奏准、抬 柴夫每名征银数。并不许解价官私留管工
按:《明会典》“二十一年,令辽东地方军舍馀人等,有开 垦不系屯田抛荒土地者,上等田每一百亩纳谷一 石、豆一石;中等田纳谷一石、豆五斗。”
按:《续文献通考》“二十一年奏准抬柴夫每名一月征 银一两二钱。”又按《续通考》二十一年奏准,解价官 收毕遣回,不许私留管工。
成化二十二年令“收受粮草官不许追收馀价。”又赋 宣镇垦田粮草。
按:《明会典》:“二十二年,令各处收受粮草等官,凡纳户 纳完正粮,正草之外,不许追收馀价。若有馀价,听令 部运人员追收带回本布政司,发各该州县收贮别 用。”
按《宣府镇志》:“二十年,总督尚书余子俊,令庆阳府同 知郭智检校宣镇,垦田凡一万三千七十馀顷,每亩 赋粮三升,得粮三万二千一百石,草一万七千六百 束。至是,民田悉赋矣。上在位,复岁租者二,一在元 年,一在六年。释逋负者五,一在七年,一在九年,馀在 二十一年,二十二年。”
成化二十三年奏准、“照旧起抬柴夫。”
按:《续文献通考》云云。
孝宗弘治元年优免亲王王亲以下及各项人杂役有差令各处编审均徭又奏准抬柴夫每名每月征银数
按《明会典》,“弘治元年奏准,亲王、王亲杂役免二丁,郡 王、王亲一丁,镇国等将军夫人亲父一丁,昌平县坟 户等户免三丁,不许全户优免。”又令:京城火夫、御 马监养马勇士,除本身免二丁,其馀与不系养马者 见丁编当。尚膳监、光禄寺厨役将军、力士、轿夫、旗校、 寡妇、吏典并御用监、司礼监、银作局高手匠役俱免 本身。其馀见丁编当。军民诸色人等,并债房诸色人 等,见丁编当。凡火夫总甲,一年一次,以有家业行止 者充当。
按:《续文献通考》:“元年,令各处编审均徭,查照岁额差 使,于该年均徭人户丁粮,有力之家止编本等差役, 不许分外加增馀剩银两。贫难下户并逃亡之数听 其空闲,不许征银及额外滥设听差等项科差,违者 听抚按等官纠察问罪,奏请改调,不举者坐罪。镇守 衙门不许干预均徭。”又“令在京事故校尉、力士、幼军”、 厨役、随住人口,照回当差。其有在京潜住,冒顶军匠 者,递回。又按:《续通考》元年奏准抬柴夫每名一月 征银一两四钱。
弘治二年,令南直隶州县减官田耗米,劝民出米有差。又以入官田土,拨种起科。
按《明会典》“二年,令应天府上元等七县官田粮每石 减耗米二斗五升,民田每亩劝出米二升。”镇江府丹 徒县官田粮每石减耗米二斗二升,民田每亩劝出 米二升。丹阳县官田粮每石减耗米二斗,民田每亩 劝出米一升。金坛县官田粮每石减耗米二斗,民田 每亩劝出米一升二合。太平府当涂等三县,官田粮 每石减耗米二斗五升,民田每亩劝出米一升。宁国 府宣城等六县,官田粮每石减耗米三斗,民田每亩 劝出米一升。广德州并建平县,官田粮每石减耗米 二斗,民田每亩劝出米一升五合。又按《会典》二年, 令顺天等六府入官田土,俱拨与附近无田小民耕 种起科,每名不过三十亩。
弘治三年奏准、“各处大造黄册。”又定灾伤应免粮草 事例、及查盘仓粮
按《明会典》“三年奏准各处大造黄册,俱责成分巡、分 守、知府正官。其州、县监造官,不拘正佐,但推选行止 端庄、年力精锐、干办明敏者专管。仍先令里书抄写 原本旧管,交监造官即拘排年里甲,亲供似册供词, 细开人口正耗,税粮出入户籍缘由。其有旧本宿弊, 许自首改正免罪。”监造官参详考订,攒造册稿,然后 别选谙晓书手,依稿誊写,定限二三月完,送本府知 府亲自磨对。仍拘原供排年里甲,复审明白,申送分 巡分守处辨验,印封类解。如经该官吏不用心查对 里书,故将原册改抹,致有丁口增减,田粮飞走,户籍 错乱者,本犯发附近卫所充军,里书发口外为民。若 干碍监造官员,亦治以枉法重罪。其《黄册》字俱照题 本字样真楷书写。事完选委司府官员率领各属经 该官吏、定限年终到部送后湖查考。中间查有洗改 字样过违限期。先将差来人问罪。若事干军伍税粮 重情。一体查究照例处治。其黄册俱用厚纸背面如 法装钉。仍于册内乡都图里之上书写某府州县里 保军民匠灶等籍。易于查究。又按《会典》三年题准, 春秋祭后湖黄册库土地神,行应天府所属,支给官 钱,买办牲醴致祭,遣管册官行礼。又议准,灾伤应 免粮草事例,全灾者免七分,九分者免六分,八分者 免五分,七分者免四分,六分者免三分,五分者免二 分,四分者免一分,止于存留内除豁,不许将起运之 数一概混免。若起运不足,通融拨补。
按:《续文献通考》:“三年奏准,凡查盘仓粮,正粮彀数积 有附馀,照数作正支销。若耗粮不足,计其守支久近, 准除折耗。守支三年以上者,每石追耗粮一升,三年 以下升半。全无耗粮者,查究问罪。”
弘治四年、许漏报诡寄、及户籍那移者、自首免罪。又 给人户执照、凭此纳粮当差
按《明会典》四年奏准“先年造册之时,有将丁口漏报, 或税粮诡寄,户籍那移者,许先行备开缘由自首,本 管州县申详合干司府,查对相同明白,改正免罪。其 官吏里书人等,如有通同作弊,照例问罪。造册完日, 州县各计人户若干,填写帖文各一纸,后开年月,并 填委官里书人役姓名,用印钤盖,申达司府知会,给” 发各户亲领执照。使知本户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丁 粮各若干。凭此纳粮当差。下次造册。各户抄誊似本。 开报州县。以为凭据
弘治五年、令顺天府私自投充人户、纳粮当差。诏“不 许多收夫价。”免各处诸色税粮
按《续文献通考》:五年,令顺天府所属人民,有私自投 充陵户、海户及勇士、校尉、军厨,躲避粮差者,除本役 外,其户下人丁,照旧纳粮当差。又按《续通考》,五年, 诏有司卫所解到夫价,止收正数,不许分外多收。 按《宣府镇志》:“五年,诏各处拖欠税粮,马草、秋青草、屯 田子粒,农桑丝绢、门摊、商税、鱼课、茶课、盐钞、差发银 两、果”品药材等项、除已征在官外。其小民拖欠未征 者、自弘治八年以前、尽行蠲免。该管官吏敢有将已 征捏作未征者,治以重罪。其弘治十二年税粮、以十 分为率、俱免三分
弘治六年题准、山西税粮、分本色折色征运。令钦赐 田土家、照原上纳子粒价银
按《明会典》六年题准,山西腹里起运宣大税粮,太原 府迤北迤南所属,并汾州、平遥、介休、孝义等县,可通 车者,悉从民便征运本色草束,照旧征银。其平阳府、 泽、潞、辽、沁四州所属,转输颇艰,减征价银,每米麦一 石折银七钱,豆一石折银五钱,草一束折银四分。 按《续文献通考》,六年奏准,王府及功臣之家,钦赐田 土,照原定则例,将该纳子粒依时价每亩银三分,送 本管州县上纳,令各该人员关领,不许自行收受。 弘治七年,赋马夫银,又令砍柴夫赍价赴厂交收。 按《续文献通考》七年,令布按二司及各府官马夫,于 所属州县各佥中等三丁人户,十户共出银四十两, 解送掌印官处分,给各官自行买马喂养。又按《续 通考》七年奏准,砍柴夫五名之内佥点夫头一名,按季赍价赴钦差管厂官处交收
弘治八年奏准、抬柴夫、真定、保定、与顺天府、共当一 年
按:《续文献通考》云云。
弘治十二年题准、“驳改青册”之制
按《明会典》十二年题准:后湖该驳青册、于该户下印 一“驳”字,仍收作正册。止将所驳人户声说明白,类行 各布政司并直隶等衙门改正类造总册解送后湖 查册官处查对明白、照款改讫。本部该司用印钤盖。 仍将改正过人户开写册面副页亦用印记以防搀 入之弊。其司府等衙门遇有驳回青册,自驳回之日 为始,除水程外,定限半年以里造完印封送部。如有 违限及不用印封送者,经该官吏里书人等通提问 罪,仍照违限月日住俸,满日方许开支。若系解人在 途,迟延违限,止将解人送问。
弘治十三年,议准:“徇私官及恃顽户与豪猾”之罪,更 准苇夫每名征银数,并不许收受湿小草束。又令备 开黄册。军户免光禄寺酒户差役。
按《明会典》十三年议准,凡各处掌印官,将所属起解 一应钱粮批文,妄作人情,揽与内外势要官豪者,问 发为民。干碍势要,参究治罪。凡各处势豪大户,无 故恃顽不纳本户秋粮,五十石以上,问罪监追,完日 发附近,二百石以上,发边卫,俱充军。又按《会典》,“凡 苇夫,天顺年间,原派神木厂民夫一百二十名,运苇 做工。”成化二十一年,诏佥顺天府所属,岁编六十名, 办苇苫盖。弘治十三年题准每名征银一十五两,共 九百两解司,帖发节慎库,支给铺户。又奏准“京通 并马房仓场等处,收受草束,若兜揽之徒,恃强将不 堪水湿小草充数,嘱托监收官员收受者,拿送问罪, 枷在本处仓场门首三个月发落。”又令攒造黄册, 系军户者务备开某户某人及于某年月日为某事 发充某卫所军。其有事故等项,亦备细开具,以便查 考。又令免光禄寺酒户差役二丁,其有消乏者,除 豁佥补。
按:《续文献通考》:十三年奏准,“各布政司并直隶府州 掌印官,如遇各部派到物料,从公斟酌所属大小,丰 歉坐派。若豪猾规利之徒,买嘱该吏,妄禀偏派下属, 承揽害民者,俱问发附近卫所充军。各该掌印官听 从者,参究治罪。”
弘治十四年奏准、“纳粮期限。”又准抬柴夫供役及征 银之数
按:《明会典》十四年奏准:“河南等布政司,应天、顺天、南 北直隶等府州部粮官,俱限年终到部,二月以里完 纳。过违期限,事完之日,送法司究问。”
按《续文献通考》:“十四年奏准,广平府原额抬柴夫九 百名,内减二百名分派大名府起取。又各府遇该当 年,分一年分为两季征银,每府总差官吏各一人解 部转送惜薪司雇人上工,又令照旧起夫供役,夫价 银免征。”
弘治十五年上“各省夏税秋粮额数”及“起运数。”又上 “实征草料数。”
按:“《明会典》十五年十三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实征夏 税秋粮总数,夏税大小米麦四百六十二万五千五 百九十四石三斗八升二合七勺,麦菽二百五十五 石四斗五升五合,丝绵并荒丝共二百七十万一千 三百六十一两八钱三分零。又六千五百三十九斤 四两六钱五分;税丝共三十五万三千六百四十三” 两三钱六分零。又二千五百四十八斤五两四分零。 丝绵折绢三万四千九百六十二疋一十八丈三尺 八寸二分零。税丝折绢四千四百二十疋三丈八尺 九寸九分零。本色丝八千四百四十八斤二两五钱 五分零。农桑丝折绢九万一千一百四疋五十五丈 五尺三寸八分零。农桑零丝二百九十二两三钱五 分。又一百一十八斤一十五两八钱六分零。人丁丝 折绢四万五百七十六疋一十丈七尺七寸一分零。 改科绢二十五疋。棉花折布一十二疋二丈。苎布一 千三百四十一疋二尺四寸。土苎六十五斤一十三 两一钱六分。红花一十一斤一十三两五钱。麻布二 千七十七疋二丈六尺六寸五分零。钞一万七千七 百九十五锭一十七贯二百七十一文五分。租钞三 万二千五百五十三锭八百四十五文五分,税钞六 千五百三十四锭二贯七百二十一文八分零。原额 小绢四疋。币帛绢一疋。本色绢二疋;绢二万二千九 百八十九疋七尺七寸四分零。折色丝一百九十四 斤一十两四钱五分零。秋粮米二千二百一十六万 六千六百六十五石九斗六合四勺零,租钞一万八 千八百六锭七贯四百七文五分,又五千二百四贯 七十一文。赁钞一百七十五贯八百七十一文。山租 钞三千一百二十三锭二贯九百一十五文。又二百 四十四贯二百七十九文,租丝二千二百一十六两 七钱五分零,租绢五十九疋二丈九尺八寸,租粗麻布二疋六尺。课程棉布七百三十八疋八尺八寸,租 苎布七疋一尺。牛租米谷二百二十石一斗八升五 合三勺。地亩棉花绒二十四万六千五百六十九斤 一十一两六钱零。枣子易米二万五千五百八十四 石一斗六升九合。枣株课米二千二百二十五石六 斗二升三合六勺。课程苎麻折米五十七石一升 五合零。棉布一十二万八千七百七十疋一丈八尺 七寸四分。鱼课米三万一千九百六十石六斗七升 八合。改科丝折米一十二石五斗四升五合五勺。 浙江布政司夏税小麦一十五万二千七百七十二 石九斗三升八合五勺零,丝绵并荒丝二百七十万 一千三百六十一两八钱三分零,租钞三万二千五 百五十三锭八百四十五文五分。农桑丝折绢三千 五百九疋五尺九寸三分八釐零,农桑零丝四十三 斤三两八钱九分。原额小绢四疋,币帛绢一疋。秋粮 米二百三十五万七千五百二十六石七斗一合九 勺,租钞一万八千七百四十锭四贯一十文五分,租 丝二千二百一十六两七钱五分六釐,租绢五十九 疋三丈九尺八寸,租粗麻布二疋六尺,租苎布七疋 一尺
江西布政司,“夏税小麦八万七千六百三十五石六 斗七升四合三勺零。丝绵折绢八千二十九疋二丈 三尺八寸四分八釐。本色丝八千二百三斤一十一 两一钱一分一厘四毫;农桑丝折绢三千四百八十 六疋二丈二尺一寸一分五釐。苎布一千三百四十 一疋二尺四寸;钞六千八百五十六锭六十八文。秋” 粮米二百五十二万八千二百六十九石九斗六升 三合六勺零。牛租谷二百一石一斗八升五合三勺。 山租钞三千一百二十三锭二贯九百一十五文。 湖广布政司夏税米麦一十三万一千四百石四斗 七合二勺零,绢二万二千九百八十九疋七尺七寸 四分二釐九毫零。农桑丝折绢四千九百九十二疋 一丈九尺九寸二分七釐零。棉花折布一十二疋二 丈二尺。秋粮米豆芝麻二百三万六千一百二石一 斗六升四合九勺零。赁钞一百七十五贯八百七十 一文。课程苎麻折米五十七石一升五合零。课程棉 布七百三十八疋八尺八寸。
福建布政司,“夏税麦七百六石五斗九升二合六勺 零。钞一万七百七十八锭三贯一百七十二文五分 六釐。丝绵折绢二百八十疋一丈九尺五寸五分三 釐。农桑丝折绢三百一十九疋一丈二尺七寸八分 零。丝绵一百九十四两五钱九分。土苎六十五斤一 十三两一钱六分。秋粮米八十五万四百四十七石” 七斗七升四合五勺零,租钞二贯二百六十四文,鱼 课米三万一千九百六十石六斗七升八合
山东布政司,“夏税小麦八十五万五千二百四十六 石四斗七升八合八勺零。税丝二千九十一斤八两 八钱一分二釐六毫零。丝绵折绢二万二千一百六 十五疋一丈五尺三寸一毫零。农桑丝折绢三万二 千八百二十五疋一尺七分六釐。本色丝二十斤六 两三钱一分二釐。秋粮米一百九十九万五千八百” 八十一石二升四合一勺零。牛租米一十六石五斗。 地亩棉花绒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九斤一十两七钱 一分二釐
山西布政司,“夏税小麦五十七万八千八百八十九 石六斗七升三合零。农桑丝折绢四千七百七十七 疋;农桑零丝五十斤五两八钱七分。秋粮米一百六 十九万五千一百三十二石八斗六升四合零。” 河南布政司,“夏税小麦六十一万八千六百四十五 石一斗四升八合二勺零。税丝三十五万三千六百 四十”三两三钱六分六釐一毫六丝。农桑丝折绢九 千九百五十九疋二丈四尺二寸八分二釐七毫五 丝。人丁丝绵一千三百两,折绢六十五疋。秋粮米一 百七十六万九千一百三十一石八斗六升九合七 勺零。地亩棉花绒三百四十二斤四钱。枣子易米二 万五千五百八十四石一斗六升九合。枣株课米、四 十七石二斗八升
陕西布政司,夏税“小麦七十二万五千七百九十六 石七斗三升四合三勺零。农桑丝折绢九千二百一 十八疋一丈九尺八寸二分三釐四毫。本色丝绵二 百六斤一两六钱五分。秋粮米一百二十万三千二 百六十石五斗二升一合六勺零。棉花绒一万七千 一百七十二斤三两一钱。棉布一十二万八千七百” 七十疋一丈八尺七寸四分;
四川布政司夏税小麦三十万九千五百九十四石 一斗九升一合三勺零。荒丝六千三百三十三斤三 两。秋粮米七十一万七千七十八石三斗五升七合 六勺零。地亩棉花绒七万二千八百五十一斤一十 五两七钱二分八釐四毫。
广东布政司,夏税米五千九百七十八石三斗四升 三合零;农桑丝折绢一百一十疋六尺三寸五分零丝一十三斤六两一钱一分四釐,改科绢二十五疋。 秋粮米一百一万七百八十六石一斗七升七合六 勺零。改科丝折米一十二石五斗四升五合五勺。 广西布政司,夏税米豆三千三百九十石八斗八升 一合四勺零,税钞一贯二百九十文。农桑丝折绢四 百九十七疋六丈六尺九寸五分零,丝八斤一十四 两一钱四分。本色绢二疋并零,丝五两五钱八分七 釐五毫,折色丝一百九十四斤一十两四钱五分七 釐,钞一百六十一锭四贯七百五十六文。红花一十 一斤一十三两五钱。秋粮米四十二万六千六百三 十六石八升七合三勺零,租钞四十二锭六百六十 八文
云南布政司夏税小麦三万三千七百八石一斗八 升七勺零。秋粮米一十万六千九百一十三石一合 零
贵州布政司夏税《麦荍》二百五十五石四斗五升五 合。秋粮米四万七千四百四十二石二斗五升六合 六勺零
顺天府夏税小麦一万九千六百三石四斗三升七 合四勺零。人丁丝折绢二千一百七十五疋一丈六 尺六寸。农桑丝折绢一千七百六十四疋一丈七尺 三寸零。秋粮米四万七千一百三十四石二斗三升 七合三勺零。地亩棉花绒九千四百三十六斤一十 四两五钱六分零
永平府夏税“大小麦九千九百九十六石一斗九升 五合五勺零。人丁丝折绢二千五十疋一丈五寸。农 桑丝折绢二百四十三疋一丈二尺三寸二分零。秋 粮米二万三千三百五十三石一斗一升八合八勺 零。地亩棉花绒三百四十五斤一十三两二钱。” 保定府“夏税小麦一万八千七百九十三石八斗二 升九”合九勺零。人丁丝折绢二千七百九十六疋七 尺一寸五分,农桑丝折绢一千六百一十一疋九尺 二分五釐。本色丝二百二十四斤一两一钱三分。秋 粮米四万二千九百八十石三斗一合四勺零。地亩 棉花绒九千五百七十四斤八两五钱六分。枣株课 米一十六石二斗九升
河间府夏税小麦一万九千八百一石一斗八升三 合零。人丁丝折绢四千九百二疋二丈六尺三寸三 分零。农桑丝折绢八百八十九疋七尺一寸九分一 釐零。秋粮米四万六千二百八十石六斗二升八合 七勺零。地亩棉花绒四千六百四十七斤一十三两 五钱。枣株课米三十七石五斗五升。
真定府夏税小麦三万四千七百三十三石四斗九 升三合九勺零。人丁丝折绢八千五百四十八疋六 尺五寸。农桑丝折绢七千疋一丈七尺八寸五分零。 秋粮米八万二千三百四十六石九斗六升四合三 勺零。地亩棉花绒三万五千三十三斤一两四钱八 分零。
顺德府夏税小麦一万二千五百三十七石八升八 合九勺零。人丁丝折绢一千五百四十八疋,农桑丝 折绢三百五十一疋一丈二尺六寸八分零。秋粮米 三万四百六十一石七升三合一勺零。地亩棉花绒 五千五斤四两。枣株课米一十二石九斗八升三合 六勺零。
广平府夏税小麦一万七千八百四十二石四斗五 升九合一勺零。人丁丝折绢二千八百八十五疋二 丈二尺五寸。农桑丝折绢六百五十四疋二丈三寸 四分。秋粮米四万一千四百七十九石六斗五升五 合六勺零。地亩棉花绒一万四千五百八十四斤一 十五两八钱一分。
大名府夏税“小麦四万四千九十六石三斗五升七 合九勺零。人丁丝折绢六千八百二十八疋一丈四 尺一寸。农桑丝折绢八百一十疋二丈七尺九寸四 分零,钞九贯二百七十五文。秋粮米一十万三千八 十石七斗二升八合九勺零。地亩棉花绒二万五千 一百二十五斤六两六钱四分。枣株课米二千一百” 一十一石五斗二升
隆庆府今改延庆。夏税小麦一千七百一十三石七 斗五升三合四勺零。秋粮米三千九百三十七石四 升四合一勺零
保安州“夏税小麦四百八石二斗九升八合六勺零, 秋粮米一千五十三石二斗六升一合三勺零。” 应天府“夏税大小麦一万一千六百五十四石四斗 四升五勺零。丝绵折绢一千二百一十四疋一丈六 寸九分二釐八毫。农桑丝折绢一百四十三疋二尺 七寸三分四釐四毫。秋粮米二十一万五千一百五 十九”石八斗四升七勺零
苏州府夏税小麦五万三千六百六十三石九斗一 升一合二勺零。丝绵折绢六百九十七疋三丈三尺 五寸七分。税钞三千二百六十七锭七百一十五文 九分。农桑丝折绢一百六十七疋二丈一尺六寸一分六釐。秋粮米二百三万八千三百二十三石一斗 五升一合七勺。
松江府夏税大小麦九万二千二百五十八石六斗 一升九勺;丝绵折绢六百九十七疋三丈一尺五寸 七分。税钞三千二百六十七锭七百一十五文九分。 农桑丝折绢一百六十七疋二丈一尺六寸一分六 釐。秋粮米九十三万九千二百二十六石二斗三升 二合七勺。
常州府夏税小麦一十五万四千三百八十七石一 斗四升九合六勺。丝绵折绢一千五百七十三疋一 丈一尺一分零。麻布二千七十七疋二丈六尺六寸 五分零。农桑丝绵折绢三百二十四疋二丈四尺六 寸。秋粮米六十万六千九百五十四石三升三合三 勺。租钞二十四锭四百六十五文。
镇江府夏税“小麦五万四千九百五十八石七斗五 升五合八勺,丝绵折绢二百五疋二丈八尺六寸二 分零,农桑丝折绢一十三疋二丈七尺六寸三分,秋 粮米一十三万四千八百七十六石五斗七升三合。” 庐州府夏税“小麦九千八百七十二石一斗四升三 合九勺零,农桑丝折绢六百八十七疋一丈三尺三” 分六釐零。秋粮米六万六千八百三十七石二斗一 升二合六勺零
凤阳府夏税小麦九万九千三百五十八石七斗七 升五合八勺零。税丝折绢一千三百八十疋一丈八 尺七寸五分零。农桑丝折绢一千三十五疋四尺一 寸五分。秋粮米一十一万三千五百八石六斗五升 九合一勺零。
淮安府夏税小麦二十二万八千八百七十二石二 斗九升八合七勺。农桑丝折绢一千四百六十一疋 一丈九尺七寸七分九釐。秋税米一十六万六千四 百二十三石五斗八合四勺
扬州府夏税小麦三万九千九百二十二石二升七 合零。农桑丝折绢八百四十一疋二丈四尺。农桑零 丝六十四两五钱。秋粮米二十万六千六百三石八 斗六升五合零。租钞五千二百四贯七十一文。牛租 米二石五斗
徽州府夏税小麦五万一千四百九十八石七斗一 升二合一勺。人丁丝折绢八千七百七十九疋四尺 三分三釐零。农桑丝折绢一十五疋一丈四尺七寸。 秋粮米一十二万一百三十三石八斗六升三合三 勺。
宁国府夏税“小麦二万九千五十二石三斗六升六 合,农桑丝折绢三十疋二尺;农桑零丝三十三两三 钱,税丝三百四十斤十两七钱四分二釐六毫。秋粮 米七万四千二百六十二石六斗七升一合九勺。 池州府夏税小麦六千八百二十四石七斗五升七 合八勺零,税丝折绢一十五疋,税丝零丝一两一钱 九”分七釐。农桑丝折绢一百九十八疋。农桑零丝三 斤一两八钱五分。秋粮米六万一千三百七十二石 八斗九升五合八勺。山租钞二百四十四贯二百七 十九文。
太平府夏税“小麦一万六千二百七十六石五斗六 升,丝绵折绢一百二疋九尺六寸四分二釐,秋粮米 三万三千六百三十六石七斗四升七合一勺。 安庆府夏税、小麦一万八千九百九石三斗七合二 勺,农桑丝折绢三百五十三疋二丈九尺,秋粮米一 十一万二千八百六十二石九斗八升四合。”
广德州夏税小麦三千六百三十二石三斗八升八 合四勺零。税丝一百十六斤二钱九分六釐二毫。农 桑丝折绢一十九疋一丈六尺七寸。秋粮米一万四 千六十六石二斗九升二勺零。
徐州夏税小麦六万七千一百五十八石九合八勺 零。税丝折绢三千二十五疋二丈二寸四分二釐零。 农桑丝折绢二千五百三十八疋二尺六寸九分五 釐。秋粮米七万九千八百五十八石一斗四升二合 二勺零
滁州夏税小麦二千五百七十八石五升八合七勺 零,秋粮米五千八百九十二石九斗一升一合一勺 零。
和州夏税小麦一千四百二十四石六斗六升八合 九勺。农桑丝折绢九十九疋二丈七尺二寸六分。秋 粮米九千九百五十石五斗四升五合八勺。
又按《会典》,“起运军马,所在转运供给,具载职掌。见今 各处钱粮除存留外,其起运京边,各有定数,备列于 后。”若起运南京者,则见于南京户部弘治十五年起 运数目。
浙江布政司“夏税,京库折银麦八万石,每石折银二 钱五分;丝绵三十二万两;丝绵折绢一百九十六万 两,每二十两折绢一疋。秋粮,京库白熟糯米一百石, 准糙米一百一十石,折银米六十万五百石,每石折 银二钱五分。供用库白熟粳米二万三千石,准糙米二万五千三百石;酒醋面局,白熟糯米二千七百石, 准糙米二千九百七十石。惜薪司白熟糯米一十五 石一斗,准糙米一十六石六斗一升。光禄寺白熟粳 米二万五千石,准糙米二万七千五百石;白熟糯米 四千三百八十五石七斗,准糙米四千八百二十四 石二斗七升。京仓兑军儧运米六十万石。 江西布政司,夏税,京库折银米麦六万石,每石”折银 二钱五分;丝绵折绢八千二十九疋二丈三尺八寸 四分八釐;农桑丝折绢三千四百八十六疋二丈二 尺一寸一分五釐。秋粮京库折银米九十七万石,每 石折银二钱五分。阔白苎布五万疋,准米三万五千 石。京仓兑军攒运米四十万石。
湖广布政司夏税,京库折绢二万二千九百二十一 疋一丈六尺五寸四分九釐。秋粮、京库折银米七万 二千石。每石、折银二钱五分
福建布政司秋粮、京库折银米三十六万四千石。每 石、折银二钱五分
山东布政司“夏税:京仓小麦三万四千七十五石;京 库棉布二万疋;准小麦二万四千石,丝折绢五万四 千九百九十疋一丈五尺四寸七分六釐;边仓小麦 一万八千七百七十五石、钞五十万锭,照例折银准 小麦五万石;棉布一十三万二千四百一十八疋;准 小麦一十五万九十九百一石六斗。秋粮,京仓米五” 十五万五千六十石;京库棉布一万五千疋,准米一 万五千石;棉花六万二千斤,准米六千二百石,折银 草一百七万五千一百束。边仓本色米二十万八千 八百石;棉布一十二万九千疋,准米一十二万九千 石;棉花七万七千斤,准米七千七百石;京场草二百 一十二万四千三百八十束;边场草“三十二万束。” 山西布政司夏税,“京库农桑丝折绢四千七百七十 七疋;大同麦二万九千三百石;大同府银亿库布四 万二千五百疋,准麦五万一千石;宣府麦一万七千 八百石;万全万亿库布六千疋,准小麦七千二百石; 雁门等三关麦一万二千石秋粮,大同米二十九万 六千五百石;宣府米二”万五千石。大同府银亿库棉 布一十八万疋,准米一十八万石;棉花绒八万斤,准 米八千石。《万全》都司万亿库棉布六万二千五百疋, 准米六万二千五百石;棉花绒二万二千五百斤,准 米二千二百五十石。大同在城并在外草场草二百 四十四万四千四百四十八束。偏头等三关米八万 一千石。“偏头关并代州草场草一百一十万束。边库 户口食盐钞一百五十万七千三百九十锭三贯。 河南布政司:夏税,京仓粮一万七千九百五十石,边 仓小麦九千六百石。秋粮,京仓米二十九万二千六 十五石三斗。京库绢二万五千七百五十疋零。棉布 八万一千八百三十七疋,棉花绒一十三万三”百四 十二斤四钱。户口食盐钞、六百一十四万七千一百 一十贯。京场草、一百五十三万七千八百九十六束。 边仓粟米、七万一千六百九十石
广东布政司秋粮,京库折银米四十万石。每石折银 二钱五分。
顺天府“夏税,京仓小麦二千一百一十石。边仓、喜峰 口等仓小麦八千七百四十石。秋粮,京仓米豆七百 三十七石。京库人丁丝折绢二万一千七十五疋一 丈六尺六寸。农桑丝折绢一千七百六十四疋一丈 七尺三寸零。棉花绒九千四百三十六斤十四两五 钱六分四釐。户口食盐钞四十九万五百九十三贯。” 边仓、山海等仓,米、豆二万三千七百二十石七斗。 永平府夏税、京库绢一百七十四疋一丈五寸;京场 草三万束
保定府“夏税,京仓小麦二千七百五十石。京库人丁 丝折绢一千一百五十六疋,农桑丝折绢一千六百 一十一疋九尺二分五釐。本色丝二百三十四斤一 两一钱二分。户口食盐钞四十五万九百三十六贯, 钱钞中半。边仓小麦一千三百五十石。秋粮,京仓米 三千四百二十五石。京库棉花绒九千五百七十四” 斤八两五钱六分。折银草三十六万束。每束、折银三 分。京场草六十八万九千二百九十束。边场米二万 一千五百石
河间府“夏税,京仓小麦六千六百六十八石,京库人 丁丝折绢四千九百二疋二丈六尺三寸三分零;边 仓小麦三千一百七十五石。秋粮,京仓米一万五千 九百石,京库地亩棉花绒四千六百四十七斤一十 三两五钱;棉花绒三万斤准米三千石、钞一十四万 四千六百七十贯;京场草六十万六千九百束;边仓” 米八千八百五十石。边仓草五万束
真定府“夏税,京仓粮九千二百五十石,京库绢一万 四千一百三十三疋九尺五寸;边仓粮五千五百七 十石。秋粮,京仓米二万五千九百一十八石四斗六 升;京库棉花绒三万五千三十三斤一两。户口食盐 钞一百二十四万五百六十八贯。折银草三十八万九千束,每束折银三分;边仓米一万二千五百石。” 顺德府夏税,京仓麦豆共一万一千四百五十石。京 库农桑丝折绢三百五十一疋一丈二尺六寸八分 零。人丁丝折绢一千五百四十八疋。地亩棉花绒五 千五斤四两。户口食盐钞三十五万七千三百五十 四贯。边仓麦豆共五千四百二十石。秋粮,京仓米豆 芝麻一万六千九百七十五石。京库折银草一十七 万三百束。京场草三十四万九千一百束。边仓米、豆、 共五千九百六十石
广平府“夏税,京仓麦一万五百五十石,京库绢三千 一百四十疋一丈八寸四分;户口食盐钞六十六万 三千一十八贯,边仓麦四千六百石。秋粮,京仓米一 万一千八百石,京库棉花绒一万四千五百八十四 斤一十五两八钱一分。折银草二十四万四千束,每 束折银三分五釐;京场草五十三万九千八百束,边” 仓米、二万一千三百石
大名府:“夏税,京仓小麦八千五百二十五石,京库阔 白布二千四百疋。人丁丝折绢六千八百二十八疋 一丈四尺一寸。农桑丝折绢八百一十疋二丈七尺 九寸四分零。边仓小麦九千一百石,边库阔白布一 千三百疋。户口食盐钞七十八万一千一百三十一 贯。秋粮,京仓米三万四百石,京库折银草四十五万” 五千束。京场草一百六万一千七百八十二束。边仓 米四万一千四百五十石。边库阔白布二千疋。边仓 草二十九万束
应天府秋粮、京仓、兑军攒运米一十万石。京库折银 草、三十万三千九百包。每包、折银三分
苏州府夏税:京仓麦三万石,每石折银二钱五分秋 粮京仓兑军攒运米六十五万五千石;在京各衙门 白粳米五万四千八百石;京库折银米七十六万六 千石。每石折银二钱五分。阔白布一十九万疋。准米 一十九万石;丝折绢一万二千五百五十五疋。折银 草三十七万包。每包折银三分。户口食盐钞八十万 八千四百六十四锭二贯
松江府夏税,京仓麦六万石,每石折银二钱五分。秋 粮,京仓米四万七千六十五石五斗,京库折银米二 十八万石,每石折银二钱五分;棉布一十七万五千 疋,折银草二十二万包,每包折银三分。户口食盐钞 四十六万三千六十五贯
常州府夏税,京库折银麦九万石秋粮,“京仓兑军攒 运米一十七万五千石。在京吏部等衙门米四万三 千四百七十二石七斗三升。京库折银米二十五万 六千石。每石折银二钱五分。人丁丝折绢一千五百 七十三疋一丈一尺一分零。农桑丝折绢三百二十 四疋二丈四尺六寸。折阔白布米五万石。每石折布” 一疋。折银草五十三万包。每包、折银三分。户口食盐 钞、二百三十六万一千三十九贯
镇江府夏税、京库人丁丝折绢二百五疋二丈八尺 六寸二分零。农桑丝折绢一十三疋二丈七尺六寸 三分。户口食盐钞二十四万七千三百六十五贯,钱 钞中半
庐州府夏税、京仓小麦一千石。京库农桑丝折绢六 百八十七疋一丈三尺二分零。折银草五万包。每包、 折银三分。户口食盐钞一十九万九千六百四十二 贯三百七十五文,钱钞中半
凤阳府夏税、京仓粮三千石。京库绢一千三百八十 疋。折银草一十一万八千包。每包、折银三分。户口食 盐钞九十五万六千二十五贯
淮安府“夏税、京仓粮三千石,京库绢一千四百六十 一疋一丈九尺七寸五分。秋粮、京仓米二万六千石, 京库绢一千四百四十一疋一丈九尺。折银草二十 三万七千包,每包、折银三分。”户口食盐钞一百九十 六万八千三百九十贯
“扬州府夏税、京仓小麦二百石。秋粮、京仓米六万一 百石。京库丝绵折绢八百四十一疋二丈四尺。折银 草二十二万包。”每包、折银三分
安庆府夏税。京库农桑丝折绢三百五十三疋二丈 九尺。折银草一十二万包。每包、折银三分。户口食盐 钞一十四万五千二百七十六贯九百三十文,钱钞 中半
徽州府夏税,京库折银粮二万二千石,每石折银二 钱五分。秋粮,京库折银粮七万一千石,每石折银二 钱五分。户口食盐钞、七十七万九千七百贯
宁国府秋粮。京仓兑军攒运米三万石。京库折银草 五十七万包。每包、折银三分。户口食盐钞、五十一万 五千九百九十三贯
池州府夏税,京库“丝折绢一十五疋。农桑丝折绢一 百九十八疋。秋粮,京仓兑军攒运米二万五千石。京 场草六万二千包。京库户口食盐钞一十二万九千 九百三十八贯。”
太平府夏税。京库“人丁丝折绢一百二疋九尺六寸四分零。农桑丝折绢一百一十六疋一丈六尺九分 零。”户口食盐钞一十七万八千八百四十五贯,钱钞 中半
广德州秋粮。京库折银草二十三万包。每包、折银三 分。户口食盐钞、八十八万二千八十四贯
滁州夏税。京库农桑丝折绢、二百一十七疋五尺四 寸四分。折银草一万一千包。每包、折银三分。户口食 盐钞、五万二千六百九十五贯
徐州夏税酒醋面局小麦一千石,京库丝折绢三千 二十五疋二丈二寸四分零。农桑丝折绢二千五百 五十八疋二尺六寸九分零。秋粮,京仓兑军米三万 石,京库折银草五万包,每包折银三分。户口食盐钞 五十一万四千三百九十八贯
和州夏税。京库农桑丝折绢九十九疋二丈七尺二 寸六分。户口食盐钞五万九千九百一十贯,钱钞中 半
又按《会典》:“国初,光禄寺、牺牲所、御马监并象马牛羊 房等草料,俱于民间照田粮科征解纳,官军草料亦 如之。洪武二十五年,以百姓供给艰难,令北平等处 卫所官军不支草束,自采野草备用。是后遂有秋青 草事例。宣德以来,通命在京在外军卫有司量派军 夫采打,置场收纳,与民纳草相兼支用。”而其因时制 宜、措备支给、法亦不一。今以弘治万历年实征马草 数目、具列于前。而详载事例、以备参考。其黄黑豆等 料、即于税粮内折征。不更载弘治十五年各司府州 实征马草数
浙江布政司、马草、八十七万四千三百九十一包八 斤二两三钱
山东布政司、马草、三百八十一万九千五百一十三 束一十四斤一十四两九钱零
山西布政司、马草、三百五十四万四千四百四十八 束九分零
河南布政司、马草、二百二十八万八千三百九十六 束九斤九两一钱零
陕西布政司、马草、一百五十一万四千七百一十二 束一十一斤五两二钱零
顺天府马草二百万七千九百二十三束七分零。 永平府马草三十万三千七百四十二束七分零。 保定府马草一百一十一万七千五百六束
河间府马草六十七万四千五百五十三束八分零。 真定府马草一百三十七万四千一百五十三束三 分零
顺德府马草五十四万五千四百八十束三分零。 广平府马草七十九万四千八十九束一分零。 大名府马草一百八十六万九千八百三十八束四 分零
隆庆州、今改延庆。马草、七万三千四百四十一束五 分零
保安州马草一万七千七百五十四束七分零。 应天府马草三十七万六千四百五十八包一斤九 两四钱二分零
苏州府马草、五十三万七千八百九包八斤四两一 钱八分零
松江府、马草、三十一万六千二百二十五包四斤九 钱零
常州府、马草、七十一万四千三百四十三包五斤九 两六钱二分
镇江府、马草、一十二万七百八十四包四斤一十两 二钱
庐州府马草、九万七千七百七十五包一十二两三 钱零
凤阳府、马草、二十三万四千二百九十三包四斤二 两八钱九分零
淮安府马草、四十五万四千七百二十包二斤六两 九钱二分零
扬州府、马草、三十四万九千二百三十六包六斤七 两二钱零
宁国府马草七十九万八千四百九十二包六斤。 池州府马草九万六千三百一十一包四斤八两四 钱四分
太平府、马草、三十五万四千九百七十四包。五斤一 十二两四钱八分
安庆府、马草、一十九万一千九百四十九包三斤一 十二两
广德州、马草、三十万二千九百五十二包三斤一十 两五钱一分零
徐州、马草、一十万包
滁州、马草、五万五千九百八包五两六分零
和州、马草、二万六千九十一包五斤七两五钱四分 零
又按《会典》“十五年,令陵户、海户、坟户、庙户、坛户、园户瓜户、果户、米户、藕户、窑户、羊户,每户俱量留二三丁 供役,其馀丁多者,悉查出当差,如有投充影射者,发 边远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