巻二十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建制沿革
  历代建置沿革总表
  本朝建置
  奉天府州县表
  锦州府州县表
  吉林表
  黒龙江表
  历代建置沿革考
  正讹附录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巻二十三
  建置沿革
  等谨按书传舜分青之东北为营州冀之东北为幽州以地志考之营州之域是为辽东而幽州实兼辽西之地辽东西之置郡葢自秦始汉武帝时分设乐浪元莵临屯真番四郡厥后屡有因革然郡县之制未改也唐改为辽城诸都督府而秦汉之建置一变矣辽金元之世或建为京或分为路损益不同然所属州县之制亦未改也明改州县为卫所隶于都司而辽金元之建置又一变矣我
  太祖
  太宗肇基辽沈
  世祖统一方舆丰水
  诒谋
  留都作极规模宏逺超越前代爰稽唐虞以来建置沿革为表五考一谨志建置沿革第九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
  历代建置沿革考
  盛京禹贡冀青二州之域舜分冀东北为幽州即今辽河以西之地青东北为营州即今辽河以东之地商周为肃慎氏地战国则辽河左右属燕泰灭燕遣䝉恬略定东陲以其地置辽东西郡汉初因之武帝拓朝鲜地置乐浪元菟真畨临屯四郡后改真畨临屯为辽西辽东郡东汉复置属国都尉汉末公孙度取之分辽东为辽西中辽郡东方诸国多附焉魏克公孙氏置东夷校尉居襄平分辽东昌黎元菟带方乐浪五郡置平州后还合为幽州晋世髙句丽略有辽东百济据有辽西后平二郡改为辽东国昌黎元菟带方乐浪四郡隶平州如故寻为慕容廆所据归后仍为辽东郡隋初髙句丽据之唐太宗伐髙丽置盖辽二州髙宗平髙丽置都督府九州四十二县百又置安东都䕶以统之封大氏为渤海国至五代其地入辽辽太祖修辽东故城以居号东平郡寻升南京又改东京金初因之后置辽阳府辽金郡邑沿革亦多元初设辽阳等处行中书省统路有七统军民万户府五而混同江南北之民分治焉明洪武四年置定辽东卫八年改辽东都指挥使司领卫十年革所属州县置卫二十五永乐七年复置安乐自在二州隶山东道此外虽有一百八十四卫二十所之设然非封域之内也大抵秦汉迄唐辽西之属邑多辽金以后辽东之辟地广元则南兼髙丽北通大漠明始以山海之内隶之燕京而开原以东遂分疆圉永乐时又界三岔河以北数百里与诺延驻牧限隔东西固不独郡县废而幅𢄙亦殊矣我
  太祖肇基
  兴京筑新城于辽阳天命十年以沈阳为
  盛京
  太宗底定全辽而
  宫阙之制备
  世祖统御六合定鼎
  京师
  盛京为
  留都顺治元年悉裁诸卫设内大臣副都统及每旗驻防三年改驻防内大臣为昻邦章京给镇守总管印十年以辽阳为府置辽阳海城二县又于宁古塔设昻邦章京副都统镇守之十四年省辽阳府以沈阳为奉天府置府尹康熙元年改奉天昻邦章京为镇守辽东等处将军宁古塔昻邦章京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三年于故广宁卫地设府领广宁县锦县宁逺州四年改镇守辽东等处将军为镇守奉天等处将军改广宁府为锦州府移治锦县是年奉天府又添设承德盖平开原铁岭四县改辽阳县为州十年于吉林乌拉设副都统十五年移宁古塔将军驻吉林乌拉留副都统
  镇守宁古塔二十二年于黒龙江设将军副都统二十三年于黒龙江岸筑爱珲城二十九年移黒龙江将军驻墨尔根三十年于白都讷设副都统三十二年移黑龙江副都统亦驻墨尔根三十八年黒龙江将军副都统皆自墨尔根移驻齐齐哈尔四十九年于墨尔根设副都统雍正三年于阿勒楚喀设副都统四年于吉林乌拉设永吉州宁古塔设泰宁县白都讷设长宁县俱隶奉天府五年设熊岳锦州二副都统七年罢泰宁县又于三姓设副都统八年设黒龙江副都统十二年于故复州卫地设复州于故金州卫地设宁海县于锦州府増设义州乾隆元年罢长宁县十二年罢永吉州二十七年于拉林设副都统三十七年于岫岩城设通判兼辖鳯凰城今按全省舆地西抵山海闗东抵海滨南至图们江接朝鲜界北至外兴安岭俄㑩斯界皆属奉天吉林黒龙江将军所统而副都统复分镇将军所辖之地其馀各城各边门又有城守尉防守尉等员为之分驻至编户之民则隶于州县而以府统之其锦州一府仍属于奉天府尹
  兴京谨案 兴京为   王迹肇基之地故不列诸郡县表其历代建置沿革悉于考内详志焉唐虞息慎氏地肃慎氏地按周肃慎氏即虞之息慎挹娄地按文献通考挹娄即古之肃慎东汉南北朝勿吉地髙丽地初置燕州后属渤海改隶定理府定理府地属沈州沈州地沈阳路之北建州卫地
  本朝
  太祖发祥之地尊为
  兴京
  奉天府
  古辽东西地也东南为朝鲜界东北挹娄北夫馀南近海为沃沮汉所置辽东乐浪元菟三郡则今府治东南及朝鲜界内地唐渤海大氏置五京十
  五府六十二州其定沈二州属定理府即今府治辽置沈州昭德军统乐郊灵源二县而隶于东京金改显德军统乐郊章义辽滨挹娄双城五县仍隶东京元改沈阳路属辽阳等处行中书省遂省诸县明初置沈阳中卫
  <span id="本朝天命十年陞沈阳为">[[#本朝天命十年陞沈阳为|本朝天命十年陞沈阳为]]
  盛京顺治十年以辽东为辽阳府设辽阳海城二县十四年改辽阳为县设奉天府以府尹治之康熙四年増置承德盖平开原铁岭四县改辽阳为州雍正五年于宁古塔境内増置泰宁县于白都讷置长宁县七年废泰宁县雍正五年又于复州卫置通判十二年于故复州卫地设复州于故金州卫地设宁海县乾隆元年裁长宁县十二年裁永吉州三十七年设岫岩城通判兼辖鳯凰城计州二县六㕔一统于奉天府尹
  奉天府所属州县
  承徳县附郭
  唐虞禹贡青州之域息慎氏地肃慎氏地肃慎氏地挹娄地挹娄地挹娄地睿宗时渤海大氏置沈州沈州昭德军初为兴辽军后更名属东京道更置三河县寻改乐郊县为沈州治初置渔阳县后改灵源县初置铁利州后省其某州怀德军辽州始平军崇州隆安军治分奉集辽滨崇信各县沈州显德军属东京路治乐郊县废章义县辽滨县属沈州奉集县废属贵德州初为沈州世祖于沈州地置安抚髙丽军民总管成宗时改沈阳路太祖时废沈阳路以其地置沈阳中卫锁蒲河抚顺二千户所隶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建都尊为
  盛京顺治十四年设奉天府康熙四年设承德县为畿内首邑
  辽阳州
  唐禹贡青州之域营州地青州地青州地青州地辽东郡辽东郡襄平县属辽东辽阳县前汉属辽东后汉属元菟居就县前汉属辽东后汉省三国魏辽东郡治魏置东夷校尉治襄平县省辽阳县改辽东郡为国治襄千县复置居就县属辽东国南北朝后魏襄平县为辽东郡治后入髙句丽国髙句丽地安东都䕶府初置于平壤上元三年徙辽东故城仪鳯二年徙新城𨳩元初又徙废东京辽阳府初建东平郡天显三年升为南京十三年改名东京置府治辽阳县鹤野县衍州安广军兴辽县属焉岩州白岩军属沈州汤州属东京道东京路辽阳府辽阳鹤野宜丰石城四县属焉辽阳路至元六年置东京总管府二十五年改为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治转七路一府十二州十县以鹤野县省入辽阳为路治领辽阳一县盖懿二州定辽中左右前后卫洪武中置并为辽东郡指挥使司治东宁卫自在州皆治焉又有中左二千户所左右前后四千户所
  本朝顺治十年设辽阳府辖辽阳海城二县十四年省辽阳府以沈阳为奉天府置府尹康熙四年陞辽阳县为辽阳府属奉天府
  海城县
  周属朝鲜属朝鲜元菟郡地后改属乐浪都尉东汉置都尉以封沃沮三国魏属平州属髙句丽属髙句丽南海府李𪟝平髙丽置葢州入渤海为南京南海府统沃晴椒三州六县海州南海军统临溟一县耀嫔二州隶东京圣宗时废南海府改置海州并置临溟县为海州治澄州南海军大德三年更名隶东京统临溟析木二县州治临溟省州县属辽阳路海州卫太祖以故海州临溟县地置海州卫隶辽东郡指挥使司
  <span id="本朝顺治十年改海城县">[[#本朝顺治十年改海城县|本朝顺治十年改海城县]]隶辽阳府十四年改隶奉天府
  盖平县
  周属朝鲜地燕人卫满所据西盖马县属元菟郡又安市县属辽东郡三国魏属平州初因之后属髙句丽属髙丽髙丽国葢牟城地太宗征髙丽取其地置葢州后入渤海国仍置葢州又改为辰州辰州奉国军初白长平军寻改名治建安县与铁州建武军卢州归州俱属东京道葢州奉国军明昌六年更名建安汤池熊岳秀岩四县属焉盖州路至元六年并为东京支郡并汤池二县入建安县治寻又省建安县入盖州并入辽阳路盖州卫洪武元年设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span id="本朝康熙四年改设盖平县">[[#本朝康熙四年改设盖平县|本朝康熙四年改设盖平县]]隶奉天府
  开原县
  唐虞息慎氏地商周肃慎氏地属大馀国地初置黒水州都督府后渤海大氏取扶馀地改为扶馀府又为上京龙泉府黄龙府境隶东京道同州镇安军属东京道祺州佑圣军属辽州肃州信陵军属东京道㑹宁府境属上京后废同州为铜山县废肃州为清安县废祺州为庆云县俱属咸平府开元路初设开元南京二万户府四年改辽东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改开元路铜山庆云清安等县皆省三万卫初名开元城洪武二十二年改曰开原寻置卫二十六年又徙辽海卫于此永乐七年又置安乐自在二州并属辽东郡指挥使司三万卫即开原镇城也后徒自在州于都司城内
  本朝康熙三年设开原县隶奉天府
  铁岭县
  唐虞息慎氏地肃慎氏地挹娄国地越喜国地富州渤海大氏取越喜地改富州属怀逺府银州富国军太祖置治延津县兼领新兴永平二县属东京道又兴州中兴军双州保安军贵德州宁逺军贵德县俱属东京道新兴县皇统三年废州省延津二县入新兴徙新兴治属咸平府又挹娄县双城县俱属沈州章宗时废双城县省仍隶咸平府铁岭卫古有铁岭城在卫治东南五百里地接髙丽界洪武二十一年置卫于北二十六年徙置嚚州地仍名铁岭卫领中左右三千户所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按辽志无嚚州当即银州
  <span id="本朝康熙三年改设铁岭县">[[#本朝康熙三年改设铁岭县|本朝康熙三年改设铁岭县]]隶奉天府
  复州
  周朝鲜地属元菟郡属平州髙句丽地复州懐德军初为迁民县兴宗置复州懐德军治永宁县兼领德胜县属东京道复州怀德军领永康化成二县明昌四年降军为刺史辽阳路初属盖州治后入辽阳路复州卫洪武十四年置建通明迎恩镇海三门隶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初裁卫改隶葢平县雍正五年改设复州通判辖复金二州之境十三年升为州隶奉天府宁海县
  朝鲜地属元菟郡初因之后属髙句丽属髙丽金州平髙丽初置金州统之后入渤海属杉卢郡苏州安复军兴宗置领来苏怀化二县金州皇统三年降为县属复州贞祐四年复升为金州初属葢州路后并入辽阳金州卫洪武四年置领中左千户所属辽东郡指挥使司
  本朝初隶海城县康熙三年改隶葢平县二十年増设城守尉雍正五年设金州巡检属复州通判十二年改置宁海县隶奉天府
  岫岩城
  周朝鲜界本濊地属元菟郡隶平州属髙丽盖州地初属安东都䕶后属渤海为东京龙原府地归州归胜县地属东京道明昌初置秀岩县属东京属辽阳路鳯凰城界内地
  本朝初隶盖平县康熙二十六年设城守尉驻守乾隆三十七年设通判管理四十一年以岫岩通判兼辖鳯凰城各添设巡检一员
  凤凰城
  周朝鲜界本濊地属元菟郡隶平州属髙丽庆州地初属安东都䕶后属渤海为东京龙原府开州镇国军初废开泰三年改置开封府开逺军寻改治开逺县统盐穆贺三州属东京道石城县地属东京属东宁路凤凰城堡成化中筑置兵戍守
  本朝天聪八年设兵驻通逺堡崇德三年移此镇守乾隆四十一年添设巡检分理
  锦州府
  禹贡冀州域商为孤竹国周幽州地属燕秦为辽西郡汉为无虑望平县地属辽东郡幽州刺史领之晋慕容氏置西乐郡唐置柳城县属营州辽置锦州临海军领永乐安昌二县隶中京大定府金因之兼领神水一县元省军名隶大宁路明置广宁中左右三卫及松山大凌河二千户所隶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康熙三年改置锦县改广宁为府设广宁县宁逺州四年裁广宁府设锦州府移驻锦县雍正二年分广宁所属义州地入府界移府通判治之十二年升为州与宁逺州广宁县并隶锦州府计领州二县二俱统于奉天府
  锦州府所属州县
  锦县
  冀州域幽州地孤竹固燕地属辽东郡统辽西郡地无虑县地属幽州又徒河县前汉属辽西郡后汉安帝时改属辽阳属国东汉辽东属国地并属幽州郡西乐县慕容皝置又置徒河县北魏营州治和龙城因慕容氏之旧营州柳城县辽西郡东境营州地永乐县州治属中京道又安昌县亦属锦州永乐县省县入州属大宁路广宁中屯左屯卫洪武二十四年置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康熙元年以锦州为锦县属奉天府三年改隶广宁府四年设锦州府以锦县为附郭县
  宁逺州
  唐冀州域幽州地夏商孤竹国地燕地属辽西郡徒河县地暮客皝置集宁县辽西郡柳城县地瑞州贞观十年以乌灾汗达军部落置威州后改名治东辽县严州保肃军圣宗置治兴城县属锦州来州归德军大平元年置治来宾县属中京道隰州平海军圣宗置治海滨县属来州兴城县皇统三年废州属兴中府瑞州地属大宁路初本广宁前屯中屯二卫地宣德二年分两卫地置宁辽卫统中左中右二十户所
  本朝康熙二年设州东割塔山所地入锦县西并前屯卫地尽入州隶奉天府二年隶广宁府四年改属锦州府
  广宁县
  唐冀州域幽州地冀州地幽州辽西郡地统于辽东无虑县前汉属辽东郡为西部都尉治后汉属辽东属国望平县属元菟郡隶平州省无虑县南北朝后魏望平县太武帝时省入广都县属髙丽王开守讨平髙丽后于无虑望平二县地置巫闾守尉都䕶府设守捉城后入渤海为显徳府世祖时以渤海显德府地置显州奉先军领奉天山东归义三县属东京又置奉陵县属乾州乾州广德军统和三年置治奉陵县属东京道又有闾州顺州后皆废广寜府领广宁望平闾阳锺秀四县天辅七年陞府天㑹八年改军名镇宁天徳二年隶咸平复废军隶东京大定二十九年改府治山东县曰广宁泰和元年属北京路广宁府路初移治临潢立总管府至元六年降为属郡十五年复分为路省锺秀县入望平县十五年复置闾阳县废望平县为千户所后复置广宁卫洪武二十七年改置又置广宁中左右三卫俱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康熙二年设广宁府并广宁县四年裁府以县隶锦州府十五年设巡检司于义州属广宁县雍正二年分锦州府通判驻义州移巡检司于天桥厂自此义州境非广宁所属
  义州
  秦辽西郡地属辽东属辽西絫县地东南为无虑望平二县属髙丽地置巫阊守捉城后入渤海国为显徳府宜州崇义军领𢎞政开义二县属中京又海北州广化军世宗置治开义县义州崇义军统𢎞政开义同昌三县义州省县入州属大宁路义州卫洪武二十三年置兼置广宁后屯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初以与察哈尔王康熙十四年察哈尔叛讨平之设义州巡检司属广宁雍正二年移锦州府通判分辖十年设管边同知并辖边外地方十二年升为州隶锦州府
  吉林将军所辖
  吉林旧名船厂地
  唐虞息慎氏地肃慎氏地挹娄国南北朝勿吉地靺鞨国地初置燕州后改黒水府寻为渤海所据五代渤海地于混同江之左右置宾州隶黄龙府置宁江州混同县隶东京辽阳府于混同江左右置肇州统始兴县隆州统利涉县信州统武昌县西为率瑸路南近髙丽为海南路置海兰府硕达勒达军民万户府五分领混同江南北之民初设都司领卫一百八十四所二十后皆属
  本朝
  唐虞以来旧志为古肃慎国地汉晋为挹娄国地后魏谓之勿吉唐贞观二年置燕州后改黒水府在东北境属渤海大氏置上京龙泉府在西南境辽统和清宁间置宾州宁江州其东北为女真部后建国曰金置上京㑹宁府及肇州海兰国语榆树也率瑸和啰噶䝉古语愿也等路元为开元路之北境兼置海兰府硕达勒达国语硕直也达勒达遮蔽也等路宁古塔境设军民万户府五曰桃屯䝉古语釜也曰和啰噶曰鄂托哩国语春季小围也曰托郭琳蒙古语周围也曰布固䝉古语鹿也江分领混同江南北之地明初设都司领卫一百八十四所二十后属
  本朝顺治十年设宁古塔昻邦章京及副都统镇守康熙元年改设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十年于吉林设副都统十五年移宁古塔将军镇守吉林乌拉之船厂城三十三年移吉林副都统驻白都讷雍正三年复设吉林副都统是年设阿勒楚喀副都统五年设三姓副都统于吉林置永吉州宁古塔置泰宁县白都讷置长宁县州县均属奉天府七年裁泰宁县乾隆元年裁长宁县十二年裁永吉州改设吉林理事同知属将军统辖凡宁古塔白都讷三姓阿勒楚喀珲春打牲乌拉拉林皆所辖之地也国语珲春拖床也乌拉江也
  宁古塔
  唐虞息慎氏地肃慎国地挹娄地南北朝勿吉地挹娄国初置燕州后置黒水府渤海大氏于混同江之西置上京龙泉府于混同江北置长春州隶上京临潢府江之左右置宾州隶黄龙府置宁江州混同县隶东京辽阳府于长白山北建上京㑹宁府统㑹宁曲江宜春三县东为和啰噶路北近边界为蒲与路今宁古塔在吉林乌拉之东北当为和啰噶路北至混同江䝉古界则蒲与路也置海兰府硕达勒达路初设都司领卫一百八十四所二十其东北卫所多在寜古塔及所属三姓珲春等处后皆属
  本朝
  黒龙江将军所辖
  齐齐哈尔
  唐虞息慎氏境肃慎国地挹娄国北境南北朝勿吉国黒水部黒水靺鞨初曰黒水靺鞨跨江分南北部开元中以其地为黒水州又置黒水府以部长为都督后属渤海黒水部肇州北境开元路地有黒龙江等地方五十八羁属都司
  墨尔根
  唐虞息慎氏北境肃慎国地挹娄国北境南北朝勿吉国黒水部北境黒水靺鞨黒水部长所属后属渤海黒水部北境蒲与路地开元路地属黒龙江等地方羁属都司
  黒龙江
  唐虞息慎氏地肃慎国地挹娄国北境南北朝勿吉国黒水部黒水靺鞨黒水部长所属后属渤海黒水部地蒲与路地开元路地属黒龙江等地方羁属都司
  古肃慎氏地汉晋为挹娄国地后魏时始有黒水部为勿吉国七部之一隋曰黒水靺鞨唐初黒水跨江分南北部北为思慕靺鞨郡利靺鞨窟说靺鞨近西北者为室韦部间元中以其地为黒水州寻又置黒水府以部长为都督后渤海盛皆役属之辽平渤海黒水复有其地其在南者系籍于辽在北者皆不属籍金时为蒲与路及肇州之北境金史地理志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穆乌哩改诸野人之境北自蒲与路之北三千馀里火鲁火疃克实地为边元隶开元路明初设都司统领之
  国初有索伦达呼尔二部居额尔古讷䝉古语举起也河及
  精奇哩江之地并归服于
  太宗文皇帝继因罗刹即俄㑩斯国人筑城雅克萨地侵扰索伦达呼尔崇德四年移驻嫩江后罗刹复来侵扰康熙二十二年设将军副都统于黒龙江筑城镇守二十五年发兵进剿罗刹克其城二十八年遣大臣于吉尔巴齐䝉古语执长纛人也河旁立石为界于是索伦达呼尔仍居旧地咸安业焉二十九年将军移驻墨尔根三十八年由墨尔根移驻齐齐哈尔凡墨尔根黒龙江呼伦布雨尔呼兰布特哈博尔多皆所辖也国语墨尔根精能也呼兰解见京城卷布特哈渔猎也博尔多令馁肥牲畜也臣等谨案
  兴京吉林黒龙江为古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之地
  盛京之承德铁岭亦肃慎靺鞨边境开原又肃慎及夫馀之界辽阳锦州宁逺广宁义州等则古冀幽徼外之域秦汉时辽东辽西二郡所辖盖平复州
  宁海岫岩鳯凰城则周之朝鲜汉之元菟乐浪隋之髙句丽而岫岩鳯凰城又兼接濊地此古来沿革之大凡也百济新罗始皆三韩属国在带方乐浪之坏刘宋时百济跨有辽西唐初新罗兼有吉林而旋俱入于渤海东北际黒水东南极朝鲜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所包广矣辽兴自上京为今呼伦布雨尔地而所分隶上京东京之郡县皆以征伐所得人户建城置邑大抵多即其人旧居州邑之人名之故辽史所载州县仍沿渤海旧名而实非其故地其东北之境原属女真部金太祖起兵尽有辽地省并州郡元明建置各不相沿载于列史者可考也晋书肃慎在不咸山北广袤数千里不咸即长白山松漠纪闻称肃慎古城在渤海上京三十里渤海都临呼尔罕国语大纲也为今瑚尔哈河实宁古塔境辽时辽阳府有肃慎县黄龙府黄龙县亦渤海肃慎县地则为承德铁岭即古肃慎之明证也挹娄勿吉靺鞨疆域与肃慎相同渤海以挹娄故地为定理府领定沈二州辽金元史皆言沈州故挹娄地又辽金皆有挹娄县遗址在铁岭县南六十里明为懿路所懿路河亦在焉实挹娄之边境而字音之讹也惟关原一邑始属肃慎后属夫馀自开原以北千馀里皆夫馀之境南北朝为慕容氏所侵走保沃沮又因百济侵逼西徙近燕其国王城在辽为通州金为隆州即渤海之扶馀府也恭读
  御制三韩订谬云三韩建国本末诸史率多抵牾以方位准之盖在今奉天东北吉林一带壤接朝鲜证三韩为三汗并辟后汉书以石押头之谬
  御制夫馀国传订讹斥范蔚宗陈寿之徒不识方言好
  奇逞妄实为万世准绳谨于
  天章门内恭录全篇俾考古者永奉为典则因历考史
  传择其可信者谨识如右















  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