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释_(四库全书本)/注笺刋误卷12 中华文库
水经注释 注笺刋误卷十二 |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笺刋误卷十二
仁和赵一清纂
青衣水篇
县故有青衣羌国也〈卷三十六一页八行〉
一清案有当作古
桓水篇
地志曰〈卷三十六二页六行〉
一清案当作地理志落理字
阻漾支津〈卷三十六三页六行〉
一清案阻当作沮
暨于衙岭之南溪川〈卷三十六三页七行〉
一清案川胡渭校改水
若水篇
汶山曰莋〈卷三十六四页六行〉
一清案莋华阳国志作夷
河中有蛙巂山〈卷三十六四页十一行〉
笺曰华阳国志云卭都河中有奉巂山一清案刘昭郡国志补注引华阳国志作蚌巂山今改正
司马相知定西夷〈卷三十六五页三行〉
一清案汉书是西南夷传本传亦有南字今校补
水又与母血水合〈卷三十六五页十一行〉
一清案水上落若字
泸江水〈卷三十六六页二行〉
一清案水下落注之二字孙潜校补
又有光珠穴〈卷三十六六页二十行〉
一清案御览引此文作珠光穴
徙之禁防〈卷三十六七页九行〉
一清案防何焯校改旁
最为髙秀〈卷三十六七页十一行〉
一清案髙秀名胜志引此文作杰秀
泸水源出曲罗旧〈卷三十六七页十七行〉
一清案旧全祖望云当作巂曲罗巂者巂人种名唐置曲州以此
看都濩泚住柱呼尹〈卷三十六八页二行〉
笺曰二语未详一清案说文濩雨流溜下貌又广韵布濩流散也泚汗出也言行道艰苦流汗也呼尹当作呼伊住柱呼伊停仗呼其畴类也泚伊相叶古三声通韵惟看都二字义难通晓
庲降贾子左担七里〈卷三十六八页二行〉
笺曰庲降屯名也华阳国志云建寜郡治故庲降都督屯也李充蜀记云蜀山自绵谷葭萌道径险窄北来担负者不容易肩谓之左担道一清案蜀志李恢为庲降都督领交州刺史住平夷后马忠为庲降都督移治建寜味县裴松之曰庲降去蜀二千馀里时未有寜州号为南中置此职以总摄之平夷城在今云南陆凉州又曲靖军民府南寜县有废味县此蜀汉之庲降屯若江由左担道即阴平道邓艾由之入蜀在今四川龙安府平武县界去南中绝逺不得因蜀记左担字漫引之也
马搏颊坂〈卷三十六八页三行〉
一清案颊方舆纪要作颡说文颊面旁也非能搏者颡之训为额易说卦传其于马也为的颡是也
亦咸言至僰道入江〈卷三十六八页九行〉
一清案咸当作或
为母给江膂水〈卷三十六八页十一行〉
笺曰华阳国志云为母汲江裔水一清案全祖望云江膂江心也膂字不误
沫水篇
又有利慈晋太始九年黄龙二见于慈池〈卷三十六九页三行四行〉一清案利慈下落渚字慈池当作利慈全祖望校改
水又东迳开邦县〈卷三十六九页十行〉
一清案水上落沫字
而东出于江源县也〈卷三十六九页十一行〉
一清案源当作原
昔沫水自䝉山至南安而溷崖〈卷三十六九页十三行〉
笺曰孙云当作若沫水一清案非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云西至沫若水又云故乃关沫若谓沫水及若水也孙汝澄误以二水为一名又以己意改沫若为若沫缪之甚矣御览引此文是昔字而当作为
延江水篇
而南入鄨水〈卷三十六九页二十行〉
一清案鄨水当作黚水汉书地理志校下同
而东注于延水〈卷三十六十页二行〉
一清案延水当作延江水下并同
出犍为汉阳道〈卷三十六十页二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故邑郡之南鄙〈卷三十六十页八行〉
一清案邑当作巴两汉志涪陵属巴郡
将有迳之处〈卷三十六十页十六行〉
一清案处字衍文全祖望校
又东南至武陵西阳县〈卷三十六十页二十行〉
一清案西阳当作酉阳汉书地理志校
酉水东南至沅陵县入于沅〈卷三十六十一页十一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延江水篇注尾误作酉水篇经文存水篇
周水又东迳牂柯郡之无敛县北〈卷三十六十一页十八行〉
一清案无敛当作毋敛汉书地理志校
温水篇
温水又西南迳滇池于西北〈卷三十六十二页十二行〉
笺曰于当作之一清案非也于下落县字
温水又西㑹水泽〈卷三十六十二页十九行〉
一清案水泽当作大泽汉书地理志益州郡滇池县下云大泽在西是也
桥水东流毋单县注于温温水又东南兴古郡之毋掇县东〈卷三十六十三页五行六行〉
一清案桥水东流温水又东南下俱落迳字孙校増汉书地理志毋棳县师古曰棳之恱反其字从木
与南桥〈卷三十六十三页七行〉
一清案南桥下落水合二字
梁水上承河水与俞元县〈卷三十六三页七行〉
一清案与当作于
置兴古治宛温县〈卷三十六十三页十一行〉
笺曰孙云汉志牂柯郡有宛漏县此宛温疑误一清案今本汉书正作宛温盖所见者误本耳兴古下落郡字
是以刘禅分兴古之盘南〈卷三十六十三页十三行〉
一清案汉书地理志益州郡律髙县盢町山出银铅师古曰盢音呼䴗反今俗本盘字误也
凡祭祀賔客之祼事〈卷三十六十三页十九行〉
一清案祭祀黄省曽本作祭醊
县有斤南水〈卷三十六十四页九行〉
笺曰汉地志云郁林郡临尘县有斤南水一清案今汉书作斤员宋祁曰一作斤南朱氏据小宋之说以𫎇班固欲求媚于道元而不知自蹈于妄作也
又东骧水出焉〈卷三十六十五页十一行〉
一清案骧水汉书地理志作驩水
郁林又东〈卷三十六十六页九行〉
一清案林当作水
谓之临贺〈卷三十六十六页十行〉
一清案谓之上落亦字临贺当作临水
东南流萌渚峤西〈卷三十六十六页十一行〉
一清案流下落迳字
牢水南出交州合浦郡〈卷三十六十七页一行〉
一清案牢字衍文
汉武元鼎六年〈卷三十六十七页二行〉
一清案汉武下落帝字
漕口马援所漕水东南曲屈通郎湖〈卷三十六十七页十行十一行〉一清案漕口当作浦口曲屈黄省曽本作屈曲
山南长岭连接天障岭西卢容水凑隠山绕西卫北〈卷三十六十七页十三行十四行〉
一清案全祖望据后文校衍此二十字
以为界疆〈卷三十六十七页十七行〉
一清案界疆二字当倒互
区粟城南长岭东〈卷三十六十七页十八行〉
一清案全祖望据后文校衍此七字
隠山绕〈卷三十六十七页十九行〉
一清案全祖望据后文校衍此三字
东迳区粟故城南〈卷三十六十七页十九行〉
一清案故字衍文
交州外城记曰〈卷三十六十八页二行〉
一清案城当作域后同
城西折十角〈卷三十六十八页六行〉
笺曰此十字讹一清案非也折当作拆集韵拆裂也开也言其城角作十字形开裂也王隠晋书曰何曽尊豪累世蒸饼上不作十字不食亦取开裂象形之义
凡殿南向〈卷三十六十八页十行〉
一清案殿上落宫字
市居周匝绕岨峭地险〈卷三十六十八页十一行〉
一清案匝字衍文黄省曽本作市居周居绕岨峭地险亦误下居字衍故知原文无匝字也
必不皆有其实〈卷三十六十九页一行〉
一清案必不二字当倒互
东与卢容水合〈卷三十六十九页七行〉
一清案东字衍文
谓之狼湖〈卷三十六十九页八行〉
一清案狼当作𭅺
从𭅺湖入四㑹漕〈卷三十六十九页九行〉
一清案漕当作浦下同
填尸城观〈卷三十六十九页十六行〉
一清案城当作成谓筑成京观也
晋太康三年省日南部属国都尉〈卷三十六十九页十七行〉
一清案部当作郡
遣武陈延劳佛子〈卷三十六二十页七行〉
一清案武下落士字子字衍文
郁林南仓通寿泠〈卷三十六二十页十一行〉
笺曰林一作水一清案仓字衍文
<span id="吴赤乌十一年魏正始元年">[[#吴赤乌十一年魏正始元年|吴赤乌十一年魏正始元年]]〈卷三十六二十二页三行〉
一清案吴赤乌十一年当魏正始九年元字误
自卢容县至无恋〈卷三十六二十二页五行〉
笺曰无恋未详汉志九真郡有无编县恐是无编之讹一清案卷末无变水恋当作变未可以九真无编当之
渡庇景〈卷三十六二十二页八行〉
一清案当作度比景详本卷
鱼食生肉〈卷三十六二十二页十行〉
一清案鱼字当移在生字下
令军水进〈卷三十六二十三页六行〉
一清案水当作大
是有灵神〈卷三十六二十四页六行〉
一清案灵神二字当倒互御览引此文校改
脱裸种〈卷三十六二十四页十七行〉
一清案脱下落衣字
卫山回东〈卷三十六二十五页一行二行〉
笺曰山旧本作北一清案非也当作曲街回北下云曲街回东可证也
上起砖城一丈〈卷三十六二十五页六行〉
一清案城当作墙
上倚板〈卷三十六二十五页七行〉
一清案上字上落砖字
杀交阯太守宝别驾阮郎〈卷三十六二十五页十三行〉
一清案晋书作杜宝阮朗今校补
回度曲掖〈卷三十六二十五页二十行〉
笺曰当作回廊一清案非也回度犹言回行也
檐宇如承〈卷三十六二十六页三行〉
笺曰宋本作相承一清案如字不误乃瞻望拟议之词
神祠塔〈卷三十六二十六页三行〉
笺曰旧本作神干一清案祠字不误
与其儿落金席上光色起〈卷三十六二十六页十行〉
一清案金字当移在席上之下黄省曽本校正
更于草甲萌芽〈卷三十六二十七页十行〉
笺曰更宋本作至草甲旧本作草更一清案甲字不误易曰百果草木皆甲坼后汉书章帝纪云方春生养万物孚甲注云叶里白皮也
扶南去林邑四千〈卷三十六二十八页一行〉
一清案四千下落里字
晋功臣表所谓金遴清迳〈卷三十六二十八页八行〉
一清案遴当作潾金潾地名张籍诗行人几日到金潾亦作金邻吴都赋云金邻象郡之渠梁书扶南传云次伐金邻国是也
儋耳俱在朱崖〈卷三十六二十九页二行〉
一清案朱崖当移在俱在之上俱在下又有脱文详本卷
入项陵东南者也〈卷三十六二十九页十三行〉
一清案山海经作须陵项字误
言始则可〈卷三十六二十九页十四行〉
一清案则黄省曽本作或
淹水篇
叶榆水篇
因名吊鸟〈卷三十七二页五行〉
一清案因名下落曰字
一子不能去〈卷三十七二页十三行〉
一清案一黄省曽本作小
榆水不迳其县〈卷三十七三页十二行〉
一清案当作叶榆水落叶字下同
东南迳秦藏县也〈卷三十七三页十八行〉
一清案也字衍文
同注滇泽〈卷三十七三页十九行〉
一清案汉书地理志注作滇池泽落池字
又东北流滇池县南〈卷三十七三页二十行〉
一清案流下落迳字
东迳梁水郡北〈卷三十七四页六行〉
笺曰梁水字误当作卑水汉地志越巂有卑水县一清案温水注云温水上合梁水故自下有梁水之称是以刘禅分兴古之盢南置郡于梁水县也宋志梁水太守晋成帝分兴古立晋书王逊传云分永昌为梁水郡盖西晋废而东晋复置耳若卑水是县名越巂之去南中道里隔越朱氏误矣
诸葛亮入南〈卷三十七四页十九行〉
一清案南下落中字
交阯外域记〈卷三十七五页十七行〉
一清案当作交州址字误
将妻起贼〈卷三十七六页四行〉
一清案妻当作诗盖徴侧将其夫作贼也黄省曽本校
越遣太子名始〈卷三十七七页六行〉
一清案当作南越落南字下并同
安阳王有女名曰眉珠〈卷三十七七页九行〉
一清案南越志作媚珠眉字误
左合此水〈卷三十七七页十九行〉
一清案此当作北
交州刺史杜恵度〈卷三十七八页二行〉
一清案恵晋书作慧下同
赴火而死〈卷三十七八页三行〉
一清案火晋书作水
其水又东迳曲易县〈卷三十七八页七行〉
笺曰孙云曲易当作由易汉志交阯郡有由易县一清案汉志续志晋志皆作曲易无作由易者
东南流入稽度县〈卷三十七八页十二行〉
一清案汉书地理志是稽徐县度字误
本县交阯郡治也〈卷三十七八页十三行〉
一清案本县二字当倒互
县本自交阯南行〈卷三十七八页十四行〉
一清案本字衍文
江水对交阯朱䳒县〈卷三十七八页二十行〉
一清案水黄省曽本作北
林邑记所谓外越安定县纪粟者也〈卷三十七九页十行〉
一清案县字衍文
县江中有牛〈卷三十七九页十行〉
一清案刘昭郡国志补注引交州记作有水牛落水字县字衍文
夷水篇
夷水又东迳建平沙县〈卷三十七九页十九行〉
一清案晋书地理志建平郡统沙渠县落渠字
夷水自沙渠入县〈卷三十七十页三行〉
一清案入县二字当倒互
能中者举以为君〈卷三十七十页十二行〉
一清案举黄省曽本作奉
即盐阳石也〈卷三十七十一页二行〉
一清案盐字衍文
将知是阴石〈卷三十七十一页三行〉
一清案是字衍文
都孙昔尚孝〈卷三十七十一页九行〉
笺曰孝字当作存一清案昔当作息
卒至六月中〈卷三十七十二页四行〉
一清案卒黄省曽本作言
有石林甚整〈卷三十七十二页十四行〉
一清案林当作床
杂石中耳〈卷三十七十三页一行〉
一清案杂石孙潜校改惟实
大者悉多倒悬〈卷三十七十三页八行〉
笺曰悉一作如乌一清案于文落如乌二字悉字宜存
油水篇
东过其县北〈卷三十七十四页四行〉
笺曰据宋本补五字一清案此五字经文当补在注入油水也之次行另为一条赵琦美本校正
王莽更名孱陵也〈卷三十七十四页七行〉
一清案汉书地理志注作孱陆
澧水篇
西碣充县废省临澧即其地县临封县之故治〈卷三十七十四页十六行〉
一清案碣当作掲废省临澧四字衍文当作后即其地为临澧县之故治全祖望校改
茹水东流澧水〈卷三十七十四页二十行〉
笺云克家云当作东流入澧水一清案孙潜校増注字
澧水又东迳零阳县南蕴郡零溪以著称矣〈卷三十七十五页十二行〉
一清案蕴字误全祖望校改縁移在郡字下
右㑹渫渫木出建平郡〈卷三十七十五页十三行〉
一清案渫木二字误当作右㑹渫水水出建平郡
采常以冬月〈卷三十七十五页十五行〉
一清案采下落之字
广二百丈〈卷三十七十六页一行〉
一清案广二百丈下御览引荆州图副记有门角上各生一竹倒垂下拂谓之天帚天中记引此文亦有之今校补
澧水又东历层步出〈卷三十七十六页二行〉
一清案出当作山方舆纪要云澧州石门县有层步山在县东北三里外望如一内有三重
水出西北天门郡界〈卷三十七十六页七行〉
一清案北当作南
南流历涔泙屯〈卷三十七十六页七行〉
一清案泙方舆纪要作坪此是吴屯所也吴书周泰传荆州平定将兵屯岑是也
澧水又东迳安南县西〈卷三十七十六页十行〉
一清案晋书地理志南平郡统南安县安南二字当倒互
王仲宣赠孙文始诗曰〈卷三十七十六页十二行〉
一清案文选赠答诗有王仲宣赠士孙文始一首李善注引三辅决录注曰士孙孺子名萌字文始落士字萌即士孙瑞之子献帝都许录瑞功封萌都亭侯
谓之决口〈卷三十七十六页十四行〉
笺曰克家云疑作湖口一清案当作沙口即赤沙湖口也上云澧水又东与赤沙湖水㑹是也
沅水篇
沅水出䍧柯且兰县〈卷三十七十六页十八行〉
一清案汉志续志皆作故且兰落故字详本卷
东迳无阳县〈卷三十七十六页十九行〉
笺曰旧本作注文据宋本是经文一清案非也仍当作注说详本卷
对无水〈卷三十七十七页一行〉
一清案对上落县字
盖以苍梧郁州佐山之类也〈卷三十七十七页五行〉
一清案以当作亦佐山当作东武怪山全祖望校正
水又一〈卷三十七十七页八行〉
一清案水上落沅字一当作东
水出义陵郡义陵县〈卷三十七七页九行〉
一清案当是武陵郡义字误
其城刘备之秭归焉出五溪〈卷三十七十七页十一行〉
笺曰秭归以下有脱误一清案此处无脱文焉当作马良二字之犹往也详本卷
东南流独母水〈卷三十七十七页十六行〉
一清案流下落合字孙校増
谓雄溪樠溪力溪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卷三十七十七页二十行〉笺曰宋书说五溪曰雄溪樠溪酉溪𣲘溪辰溪而无力溪二字一清案后汉书马援传章怀注引郦注及东坡小圃五咏薏苡诗王十朋集注李厚引水经注俱无力溪唐宋相沿足证世本之误
悉是蛮左右所居〈卷三十七十八页二行〉
一清案六朝人称蛮郡曰左郡蛮县曰左县故称蛮左谓五溪蛮也右字衍文
故谓此蛮五溪蛮也〈卷三十七十八页二行〉
一清案此蛮下落为字
水又迳沅陵县西〈卷三十七十八页二行〉
一清案水上落沅字
下有二石〈卷三十七十八页十五行〉
一清案石下落室字孙潜校増
故不可以言也〈卷三十七十八页十六行〉
一清案不可下落得字孙校増
移县治县之旧城〈卷三十七十八页十九行〉
一清案下县字衍文
东南流阳故县南〈卷三十七十九页二行〉
笺曰阳故县上缺一无字一清案无阳上又落迳字
承明讨五溪蛮营军所筑〈卷三十七十九页八行〉
一清案筑下落也字
沅水又东溪水南出茗山〈卷三十七十九页十二行〉
笺曰一作沅水又合东溪溪水南出茗山一清案本文无脱字
北㵼沅川水〈卷三十七十九页十三行〉
一清案水字衍文
故谓夷望也〈卷三十七二十页十行〉
一清案谓下落之字
龚𤣥之〈卷三十七二十一页二行〉
一清案何焯云宋本晋书作袭𤣥之通志氏族略晋有隠士袭𤣥之南史有袭𫇭盖希姓也
割汉北与秦至三十年又取楚巫黔及江南地以为黔中郡〈卷三十七二十一页四行五行〉
一清案割上落楚字又取上落秦字
山西带循溪〈卷三十七二十一页十行〉
一清案循当作脩
吴丹阳太守李衡〈卷三十七二十一页十七行〉
一清案当作丹杨
城侧沅水〈卷三十七二十二页一行〉
一清案城下落临字
其上承诸湖〈卷三十七二十二页二行〉
一清案其下落水字
泿水篇
郁水郁林之阿林县〈卷三十七二十二页十四行〉
一清案郁水下落自字
苍梧太守长沙吴臣〈卷三十七二十二页二十行〉
一清案三国志吴书步隲𫝊是吴巨臣字误下并同
县有鹄奔亭〈卷三十七二十三页七行〉
笺曰搜神记云鹄奔亭谢承后汉书作鹊巢亭一清案列异𫝊云鹄奔亭方掘其尸时有双鹄来奔其亭故名江淹狱中上书曰梧丘之魂不愧于沈首鹄亭之无恨于灰骨正使此事
盖乘斯水西入越也〈卷三十七二十四页四行〉
一清案西当作而
使陆贾就立佗为越王〈卷三十七二十四页十一行〉
一清案史记尉佗传是南越王
慎厥其身〈卷三十七二十五页十二行〉
笺曰厥一作终一清案于文是慎终厥身其字衍
广州记称吴平晋卢循为刺史〈卷三十七二十五页十九行〉
一清案三国志注引交广记是滕脩晋书有传
脩始复谢〈卷三十七二十六页一行〉
一清案复当作服交广记云脩乃服之是也
员水又东南一千五百里入南海〈卷三十七二十六页十五行〉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经
资水篇
又迳都梁南〈卷三十八一页十二行〉
一清案都梁下落县字
以封长沙定王子敬侯定之邑也〈卷三十八一页十三行〉
一清案敬侯定当作遂史记年表校
东北流迳扶阳县南〈卷三十八一页十八行〉
一清案宋书州郡志云邵陵太守领扶县令汉旧县晋曰夫夷汉属零陵晋属邵陵今云扶者疑是避桓温讳去夷夫不可为县名故为扶云阳字衍文
谓之邵陵浦口水也〈卷三十八二页一行〉
笺曰谢耳伯云当作浦水口一清案本文不误谢说非也
县故邵陵也〈卷三十八二页五行〉
一清案邵陵当作昭陵说见下
谿又东得髙平水口〈卷三十八二页五行〉
一清案又当作水
西南流髙平县南〈卷三十八二页六行〉
一清案流下落迳字
西北流迳邵陵南〈卷三十八二页八行〉
一清案邵陵当作邵阳宋志云邵陵太守领邵陵子相何志属长沙二汉无吴录属邵陵又邵阳男相吴立曰昭阳晋武改晋志邵陵统邵陵县又统邵阳县是也则昭陵是吴所置亦晋武改之而沈约不云当以水经注正之
谓之邵阳水口〈卷三十八二页十行〉
笺曰克家云当作邵陵一清案邵阳字不误不得因上有邵陵浦口水而改之
涟水篇
资水之别〈卷三十八三页六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四字是注混作经以先司空本校改
湘水篇
应劭曰湘出零陵山〈卷三十八三页十九行〉
一清案汉志注无陵字何焯云此长沙临湘县之零山不可妄加陵字
又东北迳观阳〈卷三十八四页八行〉
一清案观阳下落县字
汉武元朔五年〈卷三十八四页十三行〉
一清案汉武下落帝字后同
南流山〈卷三十八四页十七行〉
一清案流全祖望校改留
其水导源西北流县冯谿以托名焉〈卷三十八五页五行〉
一清案冯谿二字当移在导源下
是商州改装之始〈卷三十八五页七行〉
一清案州当作舟
都谿水又南迳新县东〈卷三十八五页二十行〉
一清案方舆纪要道州寜逺县下云舂水亦曰舂陵水出舂陵山东南流入桂阳蓝山县界下流至衡州府常寜县入于湘水又云县有都谿水欧阳忞曰即舂陵水也常寜县古新寜县三国吴时析来阳县置新平县晋书地理志新寜县属湘东郡元和郡县志云吴置新平县宋元徽中号新寜下云新寜故新平也又云舂水又北迳新寜县东盖都谿在南而舂水在北互受通称津渠灌注矣此文新下落寜字
谿水又北流注于营阳峡〈卷三十八六页六行〉
一清案谿水当作营水
本泉阳之北部〈卷三十八七页七行〉
一清案泉阳当作泉陵汉书地理志校
其水浊扬清汎浊〈卷三十八七页十七行〉
一清案上浊字衍文
湘水北又历印石〈卷三十八九页二行〉
一清案北又二字当倒互
石在衡水县〈卷三十八九页三行〉
一清案方舆纪要云衡山县汉湘南县地三国吴析置衡阳晋改衡山水字误
江水又有磐石〈卷三十八九页三行〉
一清案江水当作湘水又当作右侧二字名胜志校改
临水而石悉有迹〈卷三十八九页四行〉
一清案而字衍文
治洪水血马祭山〈卷三十八九页十行十一行〉
一清案治上落禹字血马当作用白马全祖望校改
太守何承天徙郡湘西矣〈卷三十八九页十九行〉
一清案太守上落晋字郡当作治
日华水出桂阳郴县华山〈卷三十八九页二十行〉
一清案当作日华山落日字
漉水从东注之〈卷三十八十页六行〉
一清案从东下落南来二字以漉水篇经文校补
而傍湘水〈卷三十八十页九行〉
一清案而当作西方舆纪要云建寜城在湘潭县西百六十里湘江亦在县西是也
水又北迳昭山西〈卷三十八十页十三行〉
一清案水上落湘字
水西有橘州子戍〈卷三十八十页十七行〉
笺曰孙云疑作橘子洲戍一清案子戍戌之小者耳犹子城之类
故南境之地也〈卷三十八十一页二行〉
一清案故下落楚字名胜志校増
郡廨西陶侃庙〈卷三十八十一页十行〉
一清案西下落有字
预发冡人〈卷三十八十一页十七行〉
一清案预当作豫
湘浦矣〈卷三十八十二页三行〉
一清案矣准上文当作也
湘水又左岸有髙口〈卷三十八十二页九行〉
笺曰又宋本作之一清案又字衍文
受湘西入焉〈卷三十八十二页十行〉
一清案受上落首字
髙水南北与下鼻浦合〈卷三十八十二页十一行〉
一清案南黄省曽本作西
南流于锡谓之三阳迳〈卷三十八十三页三行〉
一清案南流下落注字阳当作锡
湘水又北津北〈卷三十八十三页四行〉
一清案又北下黄省曽本有枝字于文是枝津北出津北下又落出字
又合黄陵水口〈卷三十八十三页八行〉
一清案又黄省曽本作右
如樗蒲矣〈卷三十八十三页十二行〉
一清案初学记引此文作如樗蒲矢今校正
秦长沙立郡〈卷三十八十四页八行〉
一清案立字当移在长沙之上
即罗渊也〈卷三十八十四页十一行〉
一清案罗渊上落汨字说文校补
世谓汨罗口〈卷三十八十四页十六行〉
一清案谓下落之字
湘水自汨口〈卷三十八十四页十八行〉
一清案汨下落罗字
湘水左㑹水青口〈卷三十八十五页四行〉
一清案当作清水口长沙府志云清水潭在益阳县西七里
世或谓之麋湖口也〈卷三十八十五页七行〉
一清案口字衍文
水又北迳金浦戍〈卷三十八十五页九行〉
一清案水上落湘字
此四水同注洞庭北北㑹大江〈卷三十八十五页十一行〉
一清案北字重文宜衍
北对大江〈卷三十八十六页八行〉
一清案对黄省曽本作届
漓水篇
出西北卲陵县界〈卷三十八十六页十六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故山水即名焉〈卷三十八十七页三行〉
一清案此句下御览引此文有验其山有石窦下深数丈洞穴深逺莫究其极十八字今校补
魏文帝咸熙二年〈卷三十八十七页四行〉
一清案咸熙是曹奂年号裴松之注引魏世谱曰谥曰元皇帝文字误
山临水〈卷三十八十七页九行〉
一清案山临下落漓字
石闲有色类羊〈卷三十八十七页九行〉
笺曰孙云当作有石一清案色字不误如作石字则云石闲有石类羊岂可通乎下云石色状鸡可证也
山石色状鸡〈卷三十八十七页十行〉
一清案山字衍文
谿水又南注熙平〈卷三十八十七页十四行〉
一清案熙平下落水字
塘水从山下注塘〈卷三十八十七页十五行〉
一清案塘水黄省曽本作有水
因名此潭为朝夕塘矣〈卷三十八十七页十七行〉
一清案潭黄省曽本作塘
谓之平水〈卷三十八十八页二行〉
一清案平乐水名县取名焉上云左合平乐谿口是也落乐字
出永丰县西北濡山〈卷三十八十八页四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又注于漓水之上有漓水关〈卷三十八十八页六行〉
一清案于文当重漓水二字下漓水字当移在又注于之下
出临贺富川县北符灵冈〈卷三十八十八页七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溱水篇
肆水出临武西南〈卷三十八十八页十二行〉
一清案肆当作肄
谿之东南流〈卷三十八十八页十六行〉
笺曰之宋本作又一清案当作水
左㑹黄泠谿水谿水出郴县黄泠山〈卷三十八十八页十六行〉一清案两黄泠俱当作黄岑何孟春郴阳志曰黄岑山或曰王禽山又曰骑田岭五岭之一也宜章一县之水南出韶之乐昌以入于曲江与来水可互证也下谿字衍文
武水又南入里山〈卷三十八十八页十七行〉
一清案里当作重
崩千馀丈〈卷三十八十九页六行〉
一清案千当作十
王歆始兴记曰〈卷三十八十九页八行〉
一清案当作王歆之落之字后同
林水源里有室〈卷三十八十九页八行〉
一清案太平广记引水经作有石室落石字
列罗十瓮〈卷三十八十九页八行〉
一清案太平广记引水经列作行
以银相备〈卷三十八十九页十二行〉
一清案备太平广记引水经作偿
视则奴死银在矣〈卷三十八十九页十二行〉
一清案太平广记引水经视上有觉字
俄顷即熟〈卷三十八十九页十四行〉
一清案熟当作热
又言县皆号曲江曲山名也〈卷三十八十九页二十行二十页一行〉一清案皆当作昔曲江当作曲红下曲字下落红字金石录䟦尾校正隶释及杨慎水经碑目黄省曽本同名胜志曰汉志桂阳郡有曲江县旧图经汉置曲红县以东连曲红冈也后因其下有江故改名曲江亦非也说详本卷
连谿山即大庾岭也〈卷三十八二十页六行〉
一清案连当从水作涟
谓之涟〈卷三十八二十页八行〉
一清案涟下落口字
其髙百仞〈卷三十八二十页十八行〉
笺曰其一作石一清案其字不误
石本桂阳武城县〈卷三十八二十一页二行〉
笺曰两汉地志桂阳郡但有临武县而无武城疑字误也一清案沈炳巽云晋志桂林郡统武城县朱氏但见误本作桂阳疑武城县之有讹而不知为孙吴所置阳当作林
溱水自此有始兴大江之名〈卷三十八二十一页八行〉
一清案大江当作大庾上云庾仲初谓之大庾峤水也
出淮浦关〈卷三十八二十一页九行〉
一清案洭浦关见洭水篇淮字误
旧益县也〈卷三十八二十一页十行〉
一清案益当作汉汉书地理志桂阳郡有浈阳县
是以今行者〈卷三十八二十一页十三行〉
笺曰宋本旧本俱作今者吴本増一行字一清案盖宋本旧本有脱字耳何足据也
山海经所谓㳝水出桂阳西北东南注肆入郭浦者也〈卷三十八二十二页二行三行〉
一清案㳝水当作湟水肆当作肄郭浦当作敦浦
坛宇虚肃〈卷三十八二十二页五行〉
一清案虚当作灵
吾家在观前〈卷三十八二十二页九行〉
一清案观下落岐字
洭水篇
而又与斟水合〈卷三十九二页五行〉
一清案又当作右
洭水又南迳县故城西〈卷三十九二页七行〉
笺曰孙按南迳下疑脱含洭二字一清案全祖望云先赠公云见宋本是阳山二字
洭水又南东流也〈卷三十九二页十四行〉
一清案南东二字当倒互
东出尧山〈卷三十九三页二行〉
一清案东上落水字
深水篇
锺水篇
锺水出桂阳南平县都山〈卷三十九四页四行〉
笺曰宋本作部山一清案非也都山即都庞峤也东坡有送邵道士彦肃还都峤诗王梅溪注曰洞天福地记三十六小洞天第十二都峤山是也未可因注部龙字擅相改易
鸡桂声相近〈卷三十九四页八行〉
一清案鸡当作漼上云峤水南入始兴漼水此云漼桂声相近故字随读变也经仍其非矣郦盖以经文漼水为非也方舆纪要云桂阳州蓝山县汉南平县地有岿水源出九疑山合县诸水入桂阳州界㑹舂陵水又曰舂陵水又名舂水亦曰锺山盖岿漼声之转岿水即漼水亦即桂水也经注并误漼为鸡盖俗本之失耳
又东北入于湘〈卷三十九四页十三行〉
一清案六字赵琦美本另为一条在魏寜县注后耒水篇
汝县在郡东三百里馀〈卷三十九五页二行〉
一清案汝下落城字宋志桂阳太守领汝成令江左立即注汝城县也今郴州桂阳县地
县有绿水出县东侯公山〈卷三十九五页五行〉
一清案卮林云荆州记桂阳郴县东界侠公山下有渌溪源官常取此水为酒晋书武帝太康元年简文帝咸安元年并荐酃渌酒于太庙岂合酃湖渌溪之醖为祼鬯尝酎之典与绿水当作渌水侯公山当作侠公山
昔吴隠之挹而不辞〈卷三十九五页十三行〉
一清案辞当作乱晋书校改
贪岂能污其真乎〈卷三十九五页十四行〉
一清案真当作贞
内有白虎〈卷三十九六页十行〉
一清案白黄省曽本作石
又曰〈卷三十九六页二十行〉
一清案黄省曽本作又说
穿二井〈卷三十九七页一行〉
一清案二孙潜校改一
县有汉水〈卷三十九七页十九行〉
一清案汉当作溪
川之北石卢塘〈卷三十九七页二十行〉
一清案石全祖望校改有
伦汉黄门郎〈卷三十九八页五行〉
一清案黄门郎士人之官伦是宦者不当有郎字
尚有酃县故治此〈卷三十九八页十一行〉
一清案故下落城字
洣水篇
下注洣水谓之容口〈卷三十九九页九行〉
一清案容口下当接十行水有大穴容一百石出于此水因以名曰十六字出于此水当作水出于此名曰当作名焉
县有历水〈卷三十九九页十行〉
一清案历水下当接十一行下注洣水云云
容水下注水谓之历口〈卷三十九九页十一行十二行〉
笺曰下注下脱洣字一清案容水二字衍文下注洣水上接前十行县有历水
遗味在兹〈卷三十九九页十七行〉
一清案味黄省曽本作咏
漉水篇
余谓漉渌相近〈卷三十九十页五行〉
一清案漉渌下落声字
浏水篇
浏水出临湘县东南浏阳县〈卷三十九十页八行〉
一清案宋志湘州刺史治临湘领浏阳侯相吴立县字误
㵋水篇
世犹谓之为罗侯〈卷三十九十页十八行〉
一清案罗侯下落城也二字孙潜校増方舆纪要云罗县城在湘阴县东六十里春秋时罗国地秦置县汉晋皆属长沙郡
又西累石山〈卷三十九十页二十行〉
一清案又西下落至字全祖望校
赣水篇
刘澄之曰县东南有章水西有贡水西是为谬也〈卷三十九十一页十五行十六行〉
一清案下西字衍文是为谬也四字当移在因以名县焉之下县治二水之闲三语尚是刘澄之之词是为谬也下是道元解说如此宋李厚注东坡诗引水经注亦无四字可知世本之误
而不知逺失其水实矣〈卷三十九十一页十七行〉
一清案水字衍文
迳赣县东〈卷三十九十一页十九行〉
一清案迳上落又北二字胡渭校増
十三州志曰称庐水西出长沙安复县〈卷三十九十二页五行六行〉笺曰安复当作安成汉地志长沙安成县莽曰用成一清案全祖望云考晋太康中改安成为安复宋齐因之阚氏作志时称安复是也唯是县改安复时郡亦改称安成则当云安成安复不当袭旧隶曰长沙也朱氏欲改安复为安成殆不考晋志故耳曰字衍文
即王莽之用成也〈卷三十九十二页八行〉
一清案汉志注作思成今校正
汉献帝初平二年〈卷三十九十二页十一行〉
笺曰一作兴平一清案吴书孙䇿以兴平二年渡江焉得有初平立郡之事乎此等直当据史改正耳
王莽之循晓也〈卷三十九十二页十八行〉
一清案汉志作脩晓今校正
赣水又迳谷鹿洲〈卷三十九十四页七行〉
一清案谷鹿洲下落即蓼子洲也五字名胜志引此文校补
赣水又北迳南昌县城西〈卷三十九十四页九行〉
一清案县下落故字
豫章郡树生庭中〈卷三十九十四页十八行〉
一清案郡字当作樟河水注引应劭汉官仪校
豫章常为生〈卷三十九十四页二十行〉
一清案章当从木作樟
云王子乔控鹤所迳过也〈卷三十九十五页十七行〉
一清案鹤当作鹄
水通大江〈卷三十九十六页四行〉
一清案寰宇记作章江大字误
水盛则闭之〈卷三十九十六页八行〉
一清案水盛下全祖望校増旱字
水又西流注于赣又有僚水入焉〈卷三十九十七页十二行〉
一清案水上孙校増鄱字僚水全祖望云寰宇记作缭水以范史校之良是
其水东北迳昌邑〈卷三十九十七页十七行〉
一清案寰宇记云昌邑城在洪州北水路一百三十七里雷次宗豫章记云昌邑王贺既废之后宣帝封为海昏侯东就国筑城于此注落城字
脩水出艾县而东北迳豫章寜县故西安也〈卷三十九十八页二行〉
一清案而名胜志作西豫章寜县章字衍文晋书地理志豫章郡统豫章县无豫寜县豫章记云豫章县建安立皆误也考豫章名县前乎此王莽改鄡阳曰豫章后乎此隋平陈废豫章郡为豫章县要非所论于汉晋之世也宋书州郡志豫章太守领豫寜侯相汉献帝建安中立吴曰要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要字亦误当作西方舆纪要江西南昌府武寜县下云西安废县后汉置晋以后曰豫寜宋王僧绰封豫寜侯是也
同溱一渎〈卷三十九十八页五行〉
笺曰溱宋本作凑一清案溱与臻同汉书王褒传万祥毕溱是也
庐江水篇
山图曰〈卷三十九十八页十四行〉
一清案山上落开字
本性匡〈卷三十九十八页十六行〉
一清案性当作姓
同乌号〈卷三十九十九页六行〉
一清案同上落事字
下散漫千数步〈卷三十九二十页九行〉
一清案数御览引此文作许
吾何面于当世也〈卷三十九二十一页七行〉
一清案广记引搜神记面下有目字
迳见二女于岸侧〈卷三十九二十一页八行〉
一清案迳御览引此文作遥
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卷三十九二十一页十行〉
笺曰照水未详一清案下云又有二泉常悬注若白云带山即石镜所照之水也
晨光初曜〈卷三十九二十一页十一行〉
一清案曜名胜志引此文作散
悉巨井〈卷三十九二十一页十五行〉
一清案悉下落成字孙潜校増
渐江水篇
故名新安〈卷四十二页一行〉
一清案吴书贺齐传是新定安字误
齐以铁𣏾椓山〈卷四十二页五行〉
一清案𣏾字误当作杙音弋橛也铁杙者取寸铁如木橛所以縁而升山也
于是立始新之尉〈卷四十二页十二行〉
笺曰宋本作都尉一清案始新无都尉据吴书贺齐传是立始新府耳尉字误也
髙十丈五尺围〈卷四十二页十五行十六行〉
笺曰孙云十丈当作一丈五尺宋本作五十一清案非也围字当移在五尺之上本文无误也
不胜卒〈卷四十二页十九行〉
一清案不胜下落哀字
浙江水又北迳新城县桐溪注之〈卷四十二页十九行〉
一清案水字当移在桐溪下
西临后涧〈卷四十三页一行〉
一清案后当作浚
名曰蛟龙池〈卷四十三页二行〉
一清案蛟御览引此文作浣
中道挟水〈卷四十三页五行〉
一清案挟当作夹下连山挟水之挟同
迳白山之阴〈卷四十三页七行〉
一清案方舆纪要广徳州灵山下云又南十里曰桐山亦曰桐源山一名白石山桐水发源于此又曰桐水源出州南白石山或谓之白石水杜氏曰白石之水冲突则三湖皆为泛滥是也注落石字
桐庐谿又东北迳新城县入浙江〈卷四十三页十五行〉
一清案桐庐县名桐谿谿名二名不相及今连称之非也庐字衍文
县故富春孙权省并桐庐咸和元年复立为县〈卷四十三页十六行十七行〉
一清案孙权下落置后二字元当作九以宋志校正
以讨士琮〈卷四十四页二行〉
笺曰吴志全琮此云以讨士琮疑是字误一清案全祖望云当作以讨山越命全琮于文义方合
建武十六年县民郎雅乱〈卷四十四页十三行〉
一清案建武当作建安郎雅当作郎稚吴书贺齐传校乱上落作字
王莽之进睦也〈卷四十四页十七行〉
一清案何焯曰进宋本汉书作淮俗本误全祖望曰义门之言是也梁书刘仁茂反侯景拒谢答仁于下淮陈书留异出下淮抗御沈恪皆即其地
县南有大壁山〈卷四十四页十九行〉
笺曰孙云疑作大涤山一清案非也名胜志云由拳山一名大辟山此山在大涤之左壁
后有群乌衔鼔〈卷四十五页二行〉
笺曰异苑云群乌衔鼓集颜所居村一清案寰宇记义乌县下引异苑云群乌助衔土块为坟乌口皆伤朱氏所引系误本
縠水入焉〈卷四十五页六行〉
一清案汉志作榖水黄省曽本原是榖字
东阳郡〈卷四十五页八行〉
一清案东阳郡上落隶字
与永康水合〈卷四十五页十行〉
一清案永康下落谿字
上承信安县之苏姥布〈卷四十六页五行〉
一清案上承上落水字
有如石床〈卷四十六页七行〉
一清案如石二字当倒互
谿水又连迳长山县北〈卷四十六页十七行〉
一清案连当作东
支鼎而爨〈卷四十七页八行〉
笺曰旧本支鼎作梧鼎一清案梧鼎字出范史徐登传支鼎义自通
昔子胥死于吴〈卷四十八页十四行〉
一清案死当作亮全祖望云隋人避讳改忠为亮今误本作死字非也
文种城于越〈卷四十八页十七行〉
一清案何焯云隋人避忠字写本乃作诚又讹作城
葬于重山〈卷四十八页十七行〉
一清案重山寰宇记作种山御览云吴㑹稽分地曰种山大夫种所葬也在西乡郭外后潮水穴山漂去其尸俗云伍子胥乘潮水取以去今山胁有缺处
此湖草秽壅塞〈卷四十九页九行〉
一清案秽当从草作薉下同
行旅所从以出浙江也〈卷四十九页十五行〉
一清案此处有错简依全祖望本校正浙江也下接十五页十一行浙江又东迳御儿乡至湖水上承妖皋谿而下注浙江二百九十五字于此下接次行又迳㑹稽山阴县
天明河欲清脚折金乃生〈卷四十十五页十三行十四行〉
一清案御览引万善历曰天方明又曰鼎脚折今校补
是因诏为语儿乡〈卷四十十五页十四行〉
一清案是因二字当倒互
因藉地民〈卷四十十五页十五行〉
一清案民当作名
浙江又东迳祖塘谓之祖渎〈卷四十十六页一行〉
一清案三国志吴书孙静传作查渎裴松之注云查音祖加反下祖字皆当作柤
朗负阻守〈卷四十十六页二行〉
一清案负阻下落城字三国志校补
又迳㑹稽山阴县〈卷四十九页十六行〉
一清案又迳上接十六页六行湖水上承妖皋谿而下注浙江
故号曰贺台吴〈卷四十十页十行〉
一清案吴当作矣
山上无髙木〈卷四十十页十四行〉
一清案无下落甚字御览引此文校补
山海经曰夕水出焉〈卷四十十页二十行〉
一清案山海经是勺水郭璞注曰勺或作多然则夕字正得多字之半耳
禹治水旱〈卷四十十一页三行〉
一清案旱日知录引此文作毕
山东有硎〈卷四十十一页六行〉
一清案硎是湮井之误御览校正
孙畅之述征书云〈卷四十十一页九行〉
一清案征字衍文
言夏禹发之〈卷四十十一页十行〉
笺曰言字衍一清案言字仍存
故为射的〈卷四十十一页十二行〉
一清案为当作谓
吴越春秋所谓欧冶锢以成五剑〈卷四十十一页十九行〉
笺曰孙云锢疑作铸一清案当作涸吴越春秋曰赤堇之山已令无云若耶之溪深而莫测故战国䇿曰涸若邪而取铜破堇山而取锡也
父老人持百钱〈卷四十十二页四行〉
一清案父老上黄省曽本有此谿二字今校补
吴黄门郎吴哀明〈卷四十十二页十五行〉
一清案黄省曽本作杨哀明㑹稽志引此文亦作杨下云亭埭皆以杨为名是也
山北湖下有练塘里〈卷四十十二页十九行〉
一清案练塘徐天祐吴越春秋注引越旧经作链塘下云勾践錬冶铜锡之处是也
王封勾践于越〈卷四十十三页一行〉
一清案王上落吴字
县湖北〈卷四十十三页七行〉
一清案县下落南字
越事吴处〈卷四十十三页十九行〉
一清案处字衍文黄省曽本校
涧延流〈卷四十十四页六行〉
一清案涧上落割字㑹稽志引此文校补
亭本山下〈卷四十十五页五行〉
一清案本下落在字孙潜校増
㑹稽其一焉〈卷四十十五页十一行〉
一清案一焉下接十六页七行又迳永兴县南
故孙权改曰元兴〈卷四十十六页九行〉
一清案当作永兴
江水之导源乌伤县〈卷四十十六页十行〉
一清案之当作又
先名上诸暨亦曰勾吴矣故国语曰勾践之南至勾吴〈卷四十十七页一行〉
一清案勾吴国语作勾无韦昭曰诸暨有勾无亭括地志以为勾乘山也山在县南五十里又阚骃曰勾践之地南至勾无其后并吴因大城之章霸功以示子孙故曰勾章
沙渚平静〈卷四十十七页二十行〉
一清案静御览引此文作净
浦阳江又东北迳始寜县𡻻山之成工峤〈卷四十十八页一行〉一清案曹学佺云图经称谢𤣥破苻坚归越人荣之磨石大书成功峤三字深刻其上则以为成工峤者误也
言诸仙之所憩〈卷四十十八页五行〉
一清案诸仙御览引此文作都仙都诸音同
常有陂湖之患〈卷四十十九页三行〉
一清案湖当作潮
至王莽之㑹稽也〈卷四十十九页九行〉
一清案至字衍文
以咏终朝〈卷四十十九页十八行〉
一清案咏当作永
庙今移入里山北〈卷四十二十页二行〉
笺曰北一作此一清案北字不误
江南有上塘阳中三里〈卷四十二十页七行〉
一清案三当作二
又东北迳永兴〈卷四十二十一页三行〉
一清案永兴下落县字
斤江水篇
日南水篇
得至临尘入郁〈卷四十二十一页十三行〉
一清案得当作行
外此皆出日南郡西东东入于海〈卷四十二十一页十六行〉
一清案东字重文宜衍
禹贡山水泽地所在篇
言汉武帝见〈卷四十二十二页五行〉
一清案见字上下有脱文当云言汉武帝尝见之
古文之惇物山也〈卷四十二十二页十七行〉
笺曰禹贡云终南惇物至于鸟䑕按禹叙雍州不言华山故以惇物当之然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已记之矣汉书云惇物山垂山也岂垂华字相乱耶一清案汉志字不错此是道元错引
王屋山在河东垣曲县东北也〈卷四十二十三页一行〉
一清案两汉志晋志皆作垣县曲字衍文
右夹而纳河〈卷四十二十三页十行〉
一清案右夹二字当倒互禹贡校
关山在扶风汧县之西也〈卷四十二十四页一行〉
笺曰禹贡无关山汉志扶风汧县有吴山在西古文以为汧山周礼雍州之镇曰岳山郑云吴岳也一清案经典释文尚书音义曰岍音牵又作汧山马本作开释名曰吴山谓之开山盖刘熙郑康成弟子而康成马融弟子也故同马本关山是开山之讹又脱禹贡北条山也注
东北流为一水姑臧县故城西〈卷四十二十五页三行〉
一清案一水下落迳字
有双阙其上〈卷四十二十五页六行〉
一清案双阙下落起字以晋书张轨传校増
泉源徙发〈卷四十二十五页七行〉
一清案徙当作陡音斗通作斗史记封禅书成山斗入海昌黎答张十一诗斗觉霜毛一半加皆其义也
乃张氏之世居也〈卷四十二十五页十四行〉
一清案乃黄省曽本作及
置武威县武威郡〈卷四十二十六页六行〉
一清案阎若璩云汉武帝太初四年以休屠王地置武威县为武威郡治县居班志之第二武威郡下落治字
居延泽在其县故城东〈卷四十二十六页十五行〉
一清案东下落北字以汉志注校补
流沙与水流行也〈卷四十二十六页十六行〉
一清案流沙下当重一沙字
又历员丘不死之西〈卷四十二十七页六行〉
一清案不死下落山字山海经校补
三危山在炖煌县〈卷四十二十七页七行〉
一清案炖煌之敦不从火
并于月氐者也〈卷四十二十七页十二行〉
一清案月氏音支不作氐
汉武帝后元分酒泉置〈卷四十二十七页十二行〉
一清案后元下落年字
朱圉山在天水北冀县南〈卷四十二十七页十四行〉
一清案冀县当作冀城注故云即冀县
后玉人理之〈卷四十二十八页九行〉
一清案后下全祖望校增王使二字
敷浅原地在豫章历陵县西〈卷四十二十九页七行〉
一清案西当作南汉志注校改师古亦云在豫章历陵南
彭蠡泽在豫章彭泽县北〈卷四十二十九页八行〉
一清案汉志分注云在西师古曰在西北从之
中江在丹阳芜湖县南〈卷四十二十九页十行〉
一清案汉志注作西南今校增
三澨地之南在卭县之北〈卷四十三十页八行〉
一清案当作三澨地在南郡邔县之北地字是后人所改详本卷
触大别山陂〈卷四十三十页十一行〉
一清案陂何焯校改阪
司马薳越缢于蓬澨〈卷四十三十页十六行〉
笺曰左传作薳澨一清案何渭云盖以上文有薳字而误宋绍兴间括苍李如篪作东园丛说引左传正作蓬澨可知世本之非当据六朝旧典以正之也
然池流多矣〈卷四十三十一页一行〉
笺曰孙云池当作沱一清案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曰沱沼之沱通用此字今别作池非是观楚金所释则古字通作沱故曹粹中诗传旱麓篇以出旱山之池水为沱水此与江沱之沱声画并同而义异
而不能辨其所在〈卷四十三十一页一行〉
一清案而孙潜校改亦
水经注笺刋误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