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千四百五十四 永乐大典
卷之七千四百五十五
卷之七千四百五十六 

    永乐大典卷之七千四百五十五 十八阳

    杂记篇三

    大夫之哭大夫弁绖大夫与殡亦弁绖。郑玄注弁绖者。大夫锡衰

    相吊之服也。如爵弁而素。加环绖曰弁绖。陆德明音义与。音预。孔颖达䟽大夫至弁绖。正义曰。大夫之哭大夫弁绖者。此谓成服以后。大夫往吊哭

    大夫。身着锡衰。首加弁绖。 大夫。与殡亦弁绖者。此谓未成服之前。故与殡之时。首亦加弁绖。其馀则异。身着当时所服之服。故士丧礼注云。主人

    成服之前。后往则锡衰。主人未成服。君亦不锡衰。则着皮弁服也。若此大夫主人未成服之前。身亦皮弁服。而弁绖也。若主人未小敛之前。则吉服

    而往。不弁绖也。 注。弁绖至服也。 正义曰。按礼主人未成服之前。小敛之后。大夫着弁绖。而衣皮弁服。此云弁绖。大夫锡衰相吊者。如郑此意。则

    经云。大夫之哭大夫弁绖。经据主人成服之后。故云大夫锡衰相吊之服。但文在大夫。兴殡之上。故南北诸儒。皆以此大夫之哭。大夫弁绖。是二敛

    之门怪其郑注云。锡衰所以各为异说。今谓大夫之哭大夫。广解成服之后。于义无妨。但既成服之后。又郤明与殡之前理亦既殡。 大夫之丧。既

    成服而大夫往吊。则身着锡衰首加弁绖。弁绖者。如爵弁而素。加以环绖也。若与其殡事。是未成服之时也。首亦弁绖。但身不锡衰耳。不锡衰则皮

    弁服也。大夫有私䘮之葛则于其兄弟之轻䘮则弁绖

    郑玄注私丧。妻子之丧也。轻丧缌麻也。大夫降焉。吊服而往。不以私丧之末临兄弟。孔颖达䟽正义曰。私丧之葛者。谓妻子之丧。至卒哭以葛代麻

    之后。是私丧之葛。则于其兄弟之轻丧。则弁绖者。于此之时。遭兄弟之轻丧缌麻。亦着吊服弁绖而往。不以私丧之末临兄弟也。若成服之后。则锡

    衰未成服之前。身着素裳而首服弁绖也。 注私丧至兄弟。 正义曰。既言私䘮。故知谓妻子之丧也。葛。谓卒哭后也。兄弟轻丧。谓缌麻也。大夫降

    一等虽不服。以骨肉之亲。不可以妻子之末服而往哭之。故服弁绖也。要义不以私丧之末临兄弟。见前注䟽。陈栎详解大夫有私丧之葛。妻子之

    丧曰私丧。至卒哭以葛易麻。大夫于私丧以葛易麻之后。则于其兄弟之轻丧则弁绖。此时遭兄弟轻丧。谓缌麻之丧。大夫降一等。虽然不服亦弁绖。

    而往。不以私丧之末服临兄弟也。陈澔集说大夫有私丧之葛至则弁绖。私丧。妻子之丧也。卒哭以葛代麻。于此时而遭兄弟之丧。虽缌麻之轻。亦

    用吊服弁绖。而往不以私丧之末临兄弟也。大夫降旁亲于缌麻。兄弟无服。馀同前䟽。黄震日抄大夫之哭。至则弁绖。 弁绖者。如爵弁而加环绖。

    乃大夫锡衰相吊之首服。私丧之葛。谓妻子之丧卒哭。以葛代麻。兄弟之轻丧。谓缌麻。 大夫之相吊必弁绖。不以妻子私丧之末服。临兄弟。彭氏

    纂图注义大夫有私丧之葛。至则弁绖。 此一节论大夫有私丧。遭兄弟轻丧之礼。馀同前注䟽为长子杖则其

    子不以杖即位郑玄注辟尊者。孔颖达䟽为长至即位。 正义曰。父为。长子杖。则其子不以杖即位者。其子长子之

    子。祖在不厌孙。其孙得杖。但与祖同处不得以杖。即位。辟尊者。要义父为长子杖。孙避尊者。不以杖即位。见前注䟽。陈澔集说其子长子之子也。祖

    不厌孙。此长子之子亦得杖。但与祖同处。不得以杖。独居已立耳。彭氏纂图注义此一节论祖在孙不得以杖即位之礼。为长子杖。谓父为长子

    报服斩衰。故得持杖也。此父于长子之子为祖。馀同前䟽。为妻父母在不杖不稽颡。郑玄注尊

    者在。不敢尽礼于私丧也。陆德明音义稽。徐音启。颡。桑党反。孔颖达䟽为妻至稽颡。 正义曰。此谓适子为妻父母见存。不敢为妻杖。又不可为妻

    稽颡。故云不杖不稽颡。按丧服云。大夫为适妇为丧主。父为己妇之主。故父在不敢为妇杖。若父没母在不为适妇之主。所以母在不杖者。以父母

    尊同。因父而连言母。父没母存为妻虽得杖。而不得稽颡。以杖与稽颡文连。不杖属于父在。不稽颡文属母在。故云父母在不杖不稽颡。而礼论范

    宣子申云。有二义。一者生存为在。二者旁侧为在。此云母在。谓在母之侧。为妻不杖。故问丧云。则父在不敢杖矣。尊者在。故也。郑云父在不杖。谓为

    母。按为母则削杖。而云父在不杖。谓为母也。是父在谓在侧之在。若论语云。君在。踧踖如也。此范氏之释其义可通。但父母在之文相连为一。而父

    为存在之在母为在侧之在。又小记云。父在庶子为妻以杖即位。然庶子岂得父见在。则庶子为妻得以杖即位乎。是范义未安也。今见具载之。要

    义父母存在。为妻不杖不稽颡。见前注䟽。陈澔集说此谓适子妻死。而父母俱存。故其礼如此。然大夫主适妇之丧。故其夫不杖。若父没母存。母不

    主丧。则子可以杖。但不稽颡耳。此并言之。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彭氏纂图注义此一节。论父母在。适子不得为妻持杖。及稽颡拜宾之礼。馀同卫

    湜集说。母在不稽颡。稽颡者其赠也拜。郑玄注言独母在。于赠拜得稽颡。则父在。

    赠拜不得稽颡。孔颖达䟽正义曰。前明父母俱在。故不杖。不稽颡。此明父没母在。为妻得有稽颡。不稽颡二义。母在不稽颡者。谓母在为妻子寻常

    拜宾之法也。 稽颡者。其赠也拜者。但父没母在。稍降杀于父。故为妻得有稽颡。稽颡之时。其稽颡者。有他人以物来赠已。其恩既重其谢。此赠之

    人时为拜得稽颡。故云其赠也拜。于此拜时而得稽颡。卫湜集说为长子杖。至其赠也拜。 严陵方氏曰。父母在。则为妻不杖不稽颡。为尊者厌。不

    敢尽礼于私丧也。母在父没则为妻亦不稽颡。则容杖矣。然于拜赠之时。亦稽颡焉。凡以别。于父在之时也 山阴陆氏曰。适子为妻如此。则庶子

    父虽在。以杖即位可也。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见前䟽。陈澔集说母在不稽颡。至其赠也拜。 赠。谓人以物来赠已。助丧事也。母在虽不稽颡。惟拜

    谢此赠物之人。则可以稽颡。故云稽颡者。其赠也拜。一说。赠。谓以物送别死者。即既夕礼所云赠。用制币也。彭氏纂图注义此一节。论母在为妻独于

    赠拜得稽颡之礼。馀同前卫湜集说。违诸侯之大夫不反服违大夫之诸侯

    不反服。郑玄注其君尊卑异也。违。犹去也。去诸侯仕诸侯。去大夫仕大夫。乃得为旧君服。孔颖达䟽违诸至反服。 正义曰。违。去

    也。去诸侯谓不便其君及辟仇也。之。往也。已若本是诸侯臣如去往仕大夫。此是自尊适卑。若旧君死。则此臣不反服也。言不反者。谓今仕卑臣不

    可反服于前之尊君也。违大夫之诸侯不反服者。此谓本是大夫臣。今去仕诸侯。此是自卑适尊。若犹服卑君。则为新君之耻也。故亦不反服旧君

    也。 注。其君至君服。 正义曰。郑以经尊卑不敌不反服。若所仕敌。则反服旧君。服齐衰三月。要义有为旧君不反服。见前注䟽。刘厂七经小传此

    言违而仕者则不反服。旧君避新君也。然而违而未仕者。闻旧君之丧则反服尔。春秋。传所谓未臣焉。有伐其国者。反之死可矣。既臣焉。而反死之

    则不可。郑玄云。去诸侯仕诸侯。去大夫仕大夫。乃得为旧君服非也。卫湜集说严陵方氏曰。或违尊而之卑。或违卑而之尊。皆不敢反服于旧君者。

    以尊卑异体故也。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见前䟽。清江刘氏曰。见前小传。陈栎详解违诸侯之大夫不反服。本臣诸侯。今去诸侯往仕于大夫。是自

    尊适卑。不可为前之尊君反服。违大夫之诸侯不反服。本臣大夫。今去大夫往仕于诸侯。是自卑适尊。不可为前之卑君反服。君尊卑异故也。去诸侯

    仕诸侯。去大夫仕大夫。乃得为旧君服。礼为旧君服齐衰三月。彭氏纂图注义违诸侯至不反服。此一节。论仕新君不反服旧君之义。 案刘氏

    亦是一说。但既臣焉。而反死之不可。所仕敌而服之。未为不可。孔䟽旧君服齐衰三月。馀同前卫湜集说。丧冠条属以别

    吉凶三年之练冠亦条属右缝。郑玄注别吉凶者。吉冠不条属也。条属者。通屈一条

    绳若布为武。垂下为缨。属之冠象大古丧事略也。吉冠则缨武异材焉。右缝者。右辟而缝之。陆德明音义别徐彼列反。注。同缝音逢。注同又扶用反。

    大古音泰。下大古同材。才再反。乆如字。辟必亦反下同。小功以下左。郑玄注右辟象吉轻也。缌冠缲

    。郑玄注缲。当为澡麻带绖之缲。声之误也。谓有事。其布以为缨。陆德明音义缲。依注音縿。所䘖反。孔颖达䟽丧冠至缲缨。 正义曰。此一

    节。明丧冠轻重之制。各随文解之。此言吉冠则缨与武各别。丧冠则缨与武共材也。 条属者。属。犹著也。谓取一条绳屈之为武。垂下为缨以著冠。

    故云条属也。吉凶既异。故云别。吉凶也。 三年之练冠亦条属右缝者。三年练冠。小祥之冠也虽㣲入吉。亦犹条属。与凶冠不异也。吉冠则摄上辟

    缝向左。左为阳阳。吉也。而凶冠缝向右。右为阴。阴。丧所尚也。过小祥犹条属。故缝犹向右也。 注别。吉至缝之。 正义曰。云吉冠不条属也。条属者。

    通屈一条绳若布为武。垂下为缨。属之冠象大古丧事略也者。释丧冠条属之意。云吉冠则缨武异材焉者。玉藻云缟冠玄武之属。是异材也。材。谓

    材具。 小功以下左。小功以下轻。故缝同吉向左也。 缌冠缲缨。缌衰冠治缕不治布冠又用澡治缌布为缨。以轻故也。 注缲当至为缨。 正义

    曰。绖之缲字丝旁为之。非澡治之义。故读从丧服小记下殇澡麻带绖之澡。云谓有事。其布以为缨者。缌麻既有事。其缕就上澡之。是又治其布。故

    云有事。其布以为缨。谓缕布俱治。要义丧冠条属。吉冠缨武异材。见前注䟽。陈栎详解丧冠条属以别吉凶。吉冠。则缨与武各别。丧冠。则缨与武共

    材。条属者。通一条绳屈之为武。垂下为缨。以属之冠也。以别吉凶者。吉冠不条属也。三年之练冠亦条属右缝。小祥之冠虽㣲入吉。亦犹条属。右缝

    者。右辟而缝之。右为阴。吉冠则辟缝向左。小功以下左。小功。下轻。故冠缝同吉向左。缌冠缲缨。缲读如蚕缲之缲。缲缨。散丝为缨也。缌麻之冠如此。

    大功以上散带。郑玄注小功缌轻初而绞之。孔颖达䟽大功以上散带。 正义曰小敛之后主人拜宾。袭绖于序东。

    小功以下皆绞之。大功以上散此带垂。不忍即成之至成服乃绞。卫湜集说丧冠条属至大功以上散带。山阴陆氏曰。缲。读如蚕缲之缲。缲缨。散

    丝缨也。即言丝嫌不散。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见前䟽。陈栎详解大功以上散带。大功以上散麻为带垂之。至成服乃绞。小功缌轻。初即绞之。陈澔

    集说丧冠条属至小功以下左。 丧冠以一条绳屈而属于冠。以为冠之武。而垂下为缨。故云丧冠条属。属。犹著也。言著于冠也。是缨与武共此一

    绳。若吉冠则缨与武各一物。玉藻云。缟冠玄武之类是也。吉凶之制不同。故云别。吉凶也。三年练冠小祥之冠也其条属亦然吉冠则襵缝向左。左

    为阳吉也。凶冠则襵缝向右。右为阴。凶也。小功缌麻之服轻。故襵缝向左而同于吉。 缌冠缲缨。大功以上散带。 缌服之缕。其粗细与朝服十五

    升之布同。而缕数则半之。治其缕不治其布。冠与衰同。是此布也。但为缨之布。则加以灰澡治之耳。故曰缌冠缲缨。缲读为澡。大功以上服重。初死

    麻带散垂。至成服乃绞。小功以下。初死即绞也。彭氏纂图注义丧冠条属至亦条属右缝。 此一节。至下缲缨明丧冠轻重之制。馀同前注䟽。

    {{{caption}}}


    䘮冠条属右缝图

    斩衰。冠绳缨属武。冠三辟积

    右缝外毕。其布六升。用水濯勿

    用灰治。小祥练冠制

    亦然。但用八升布用灰煆炼亦

    右缝。

    {{{caption}}}

    {{{caption}}}


    齐衰冠布缨属武。冠三辟积右缝

    外毕。其布八升用水濯。勿用灰治。

    小祥练冠制亦然。但用十升布用

    灰锻炼。亦右 缝。大功冠并同齐

    衰右缝。亦用十升布。

    小功以下左缌冠縓缨。缲。当为澡。音早。小功以下轻。故缝同吉向左也。以缌布为冠。又澡始缌布为缨。轻故也。本缌丝也。谓治其缕。细如丝。

    缌麻冠。布缨属或三辟积左缝外

    毕。其布用十五升。既治其缕如

    丝为冠。又澡治其布为缨。。小

    功冠。与缌麻同但用十一升布。

    亦左缝。

    大功以上散带。此一经通言斩衰以下。至大功散带之法。 大功以上散带者。小敛之后主人拜宾。袭经于序东。小功以下皆绞之。大功以上散

    者带垂。不忍即成之。至成服乃绶。三礼图曰。两股相交。两头存麻本散垂三尺。

    {{{caption}}}



    朝服十五升去其半而缌加灰锡也郑玄注缌精麄与朝服同。去其半则

    六百缕而䟽也。又无事。其布不灰焉。陆德明音义朝。直遥反。后朝服放此。注同。去。起吕反。注同。孔顈达䟽朝服至锡也。正义曰。朝服精细。全用十五

    升布为之。 去其半而缌者。缌麻于朝服十五升布之。内抽去其半以七升半用为缌麻服之襄服也。郑注丧服云。去其半。而缌如丝是也。 加灰

    锡也者。取缌以为布。又加灰治之。则曰锡。言锡然滑易也。 注。又无事其布不灰焉。 正义曰。经云。去其半而缌。始云加灰锡。明此缌衰不加灰。不

    治布。故也。卫湜集说山阴陆氏曰。周书成王会𫮃上。天子南面立。絻无繁露。朝服八十物。搢埏唐叔荀叔周公在左。太公望在右。皆絻亦无繁露。朝服

    七十物。搢笏堂下之右。唐公虞公南面立焉。堂下之左。殷公夏公立焉。皆南面。絻有繁露朝服五十物。搢笏八十七十五十物缕也。据此升之精粗

    有不同矣。郑氏谓八十缕为升。举其精者也。缌于缕加灰锡。于布加灰。朝服据布。故曰十五升。去其半而缌加灰锡也。期悲哀三年忧缌而已。郑氏

    曰见前注。孔氏曰。见前䟽。陈澔集说缌云者。以其缕之细如丝也。若以此布而加灰以澡治之。则谓之锡。所谓吊服之锡衰。也。锡者。滑易之貌。缌服

    不加灰治也。朝服一千二百缕终幅。缌之缕细与朝服同。但其布终幅。止六百缕而踈。故仪礼云。有事其缕。无事其布曰缌。馀同前䟽。黄震日抄升

    者。麻缕之数。八十缕为升。十五升千二百缕。去其半为缌。加灰治之为锡。彭氏纂图注义此一经言朝服。与缌与锡之异。朝服缕至精细。用十五

    升布为之。幅大二尺二寸。计千二百经。 缌麻服。则于朝服十五升之内。抽去其半。止以七升半用。幅亦二尺二寸大。计六百经。本六百经布。又

    加灰治之。则曰锡衰。仪礼丧服。传曰。有事其缕。无事其布曰缌。无事其缕。有事其布曰锡。馀同前䟽。诸侯相禭以后

    路与冕服先路与褒衣不以禭 郑玄注不以已之正者施于人。以彼不以为正也。后

    路贰车。贰车行在后也。陆德明音义禭。音遂。孔颖达䟽诸侯至以禭。 正义曰。诸侯相禭者。禭。谓以物送死用也。 以后路与冕服者。后路为上路

    之后。次路也。冕服。谓上冕之后。次冕也。 先路与褒衣不以禭者。是已之车服之上。不可以施遣于人。以彼不以为正服所用也。卫湜集说严陵方

    氏曰。后路。贰车也。先路。正车也。褒衣即前言复诸侯以褒衣是矣。 山阴陆氏曰。大路。玉辂也。左。传僖二十八年。王赐𣈆侯大路之服。襄二十九年。

    郑公孙虿卒王追赐之大路。二十四年赐穆叔大路。定四年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分康公以大路少帛。分唐叔以大路宻湏之鼓是也。车马曰赗。衣

    服曰禭。禭而以路非正也。既夕礼曰宾。奉币由马西当前路。北面致命变言前路。著非后路也。不曰先路。避先路也。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见前䟽。

    陈栎详解诸侯相禭。以物送死者曰禭。诸侯禭诸侯。以后路与冕服。贰车行在后曰后路。惟以后路。冕服相禭。先路与褒衣不以禭。先路正车。褒衣上

    所褒赐正服。不以已之正者施于人。以彼必不以正而用之也。陈澔集说诸侯相禭至不以禭。 后路。贰车也。贰车在后故曰后路。冕服上冕之后。

    次冕也。上公以惊冕为次。侯伯以毳冕为次。子男以𫄨冕为次。先路。正路也。褒衣说见前辜。相禭不可用已之正车服者。以彼不用之以为正也。彭

    氏纂图注义此一经。言诸侯相禭之礼。馀同前注。遣车视牢具。郑玄注言车多少。各如所包遣奠牲体之数也。然则

    遣车载所包遣奠而藏之者与。遣奠天子大牢包九个。诸侯亦大牢包七个。大夫亦大牢包五个。士少牢包三个。大夫以上乃有遣车。陆德明音义

    遣。弃战反。注同。下遣车遣奠皆放此。与。音馀。个。古贺反。下同。孔颖达䟽遣车视牢具。 正义曰。遣车送葬。载牲体之车也。牢具。遣奠所包牲牢之体。

    贵贱各有数也。一个为一具。取一车载之也。故云视牢具。 注。言车至遣车。 正义曰。言车多少。各如所包遣奠牲体之数也者。以言视牢具故如

    其数。云。然则遣车载所包遣奠而藏之者。与者以遣车所用无文。因此视牢具。故云载所包遣奠而藏之者与。与。疑辞也。云天子大牢包九个以下

    者。以既夕礼遣奠用少牢以上约之。明大夫以上皆大牢包九个者。以檀弓云。国君七个。遣车七乘。则天子九个。遣车九乘。以下差䧏。义已具于下。

    檀弓䟽云。大夫以上乃有遣车者。诸侯大夫位尊虽无三命。则有车马之赐。及天子上士三命皆得有遣车。诸侯士以下贱。故无遣车也。

    布輤。四面有章置于四隅。郑玄注輤。其盖也。四面皆有章蔽以隐翳牢肉。四隅椁中之四隅。陆

    德明音义章本或作鄣。音同注亦同。翳。于计反。孔颖达䟽䟽布至四隅。正义曰。此经明载牢肉之时。因以物章蔽䟽布輤者。輤。盖也。以粗布为上

    盖。而四面有物章之入圹置于椁之四隅。卫湜集说遣车视牢具至置于四隅。 赏氏曰。士无遣车。则所包者不载于车。直持之而已。 山阴陆氏

    曰。䟽布精。亦如殡车为輤。其异者四面有章。置于𨍣之四隅。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见前䟽。陈栎详解䟽布輤。以粗布为遣车之輤。亦如嫔车为

    輤。馀同前䟽。彭氏纂图注义遣车视牢具。至置于四隅。 遣。弃战切。此一经言遣车视牢具之礼。及于载时。因以物章蔽。馀同前䟽。

    {{{caption}}}


    载粻有子曰非礼也。郑玄注粻。米粮也。陆德明音义粻。陟良反。䘮奠脯醢而

    。郑玄注言死者不食粮也。遣奠本无䇣稷。陆德明音义醢。音海。孔颖达䟽载粻至而已。 正义曰。粻。米粮也。用遣车载粻遣亡人也。

    而有子讥其为失也。然既夕士礼有黍稷麦者。但遣奠之馔无黍稷。故遣车所载。遣车之奠不合载粻。既夕藏菁者。谓遣奠之外别有黍稷麦。丧奠

    脯醢而已者。此亦有子之言也。言死者不食粮。故遣奠不用黍稷。而牲体是脯醢之义也。彭氏纂图注义载粻至丧奠脯醢而已。 此一经明遣车

    载粻之非。馀同前䟽。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郑玄注各以其义称。陆德明音

    义义称。昌升反。又尺证反。孔颖达䟽祭称至哀孙。 正义曰。祭。吉祭也。谓自卒哭以后之祭也。吉则申孝子心。故祝辞云孝也。或子或孙随其人也。

    丧称哀子哀孙者。凶祭。谓自虞以前祭也。丧则痛慕未申。故称哀也。故士虞檀称哀子而卒哭乃称孝子也要义卒哭以后祭称孝子孙以前则

    称哀。见前䟽。卫湜集说严陵方氏曰。祭所以追。养。而尽于一身之终。丧所以哭亡。而止于三年。孝则为人子孙。终身之。行也。故子孙之于祭必称孝。

    哀则发于声音。见于衣服。盖三年之礼而已。故子孙之于丧止称哀。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见前䟽。陈栎详解一说癸追逺之祭。祭以孝为主。

    奉先思孝也。故称孝子孝孙。临丧以哀为主。故称哀子哀孙。馀同前䟽。黄震日抄祭所以追养。故称孝。丧所以哭亡。故称哀。彭氏纂图注义此

    一经明祭与丧。称谓之义。馀同前卫湜集说。端衰丧车皆无等。郑玄注丧车。恶车也。丧者衣衰及所。

    乘之车。贵贱同孝子于亲一也。。衣衰。言端者。玄端。吉时常服。丧之。衣衰当如之。陆德明音义。衣衰。上于既反。下七当反。下同。孔颖达䟽端衰至

    无等。 正义曰。端衰。谓丧服。上衣以其缀六寸之衰于心前。故衣亦曰衰。端。正也。吉时玄端服。身与袂同。以二尺二寸为正。而丧衣亦如之。而今

    用缞缀心前。故曰端衰也。 丧车者。孝子所。乘恶车也。恶车。丧车也。等。等差也。言丧之。衣衰及恶车。天子至士制度同。无贵贱等差之别。也。以

    孝子于其视情如一也 注丧车至如之 正义曰言丧车恶车也者既夕礼云主人。乘恶车。郑云王丧之木车也。按郑注巾车丧车凡五等。

    巾车云木车蒲蔽。注云木车不漆者。以蒲为蔽。始遭丧所乘也。素车棼蔽。注云素车以白土垩车殡麻以为蔽。卒哭所。乘。藻车藻蔽。注云。以苍

    土垩车以苍缯为蔽也。既练所乘駹车瞿蔽。注云。駹车边侧有漆饰也。以细苇席为蔽。大祥所乘。漆车藩蔽。注云。漆车。黑车。漆席以为蔽。禫所

    衰。云。衣衰言端者。玄端吉时常服。丧之衣衰当如之者。按丧服记袂二尺二寸。祛尺二寸。其制正幅。故云端。此云端衰。则与玄端同。要义端衰

    丧车。皆无等。孝子之情。见前注䟽。卫湜集说山阴陆氏曰。衰制虽无等。其布之精粗则有差也。㩀衰与其不当于物也。宁无衰。郑氏曰。见前注。

    孔氏曰。见前䟽。朱申句解端衰丧车皆无等。端衰。孝子所服。丧车孝子所。乘。尤贵贱之等也。大白冠缁布之

    冠皆不蕤委武玄缟而后蕤。郑玄注不蕤。质无饰也。大白冠。大古之布冠也。春秋

    传曰。卫文公大布之衣。大白之冠。委武。冠卷也。秦人曰委。齐东曰武。玄。玄冠也。缟。缟冠也。陆德明音义缟古老反。又古报反。注同。卷苦图反。孔颖达

    䟽大白至后蕤。正义曰。大白者。古之白布冠也。缁布冠。黑布冠也。二冠无饰。故皆不蕤。此缁布冠。谓大夫士之冠。故不蕤。其诸侯缁布冠则

    蕤。故玉藻云。缁布冠绩緌诸侯之冠是也。委武玄缟而后蕤者。委武。皆冠卷也。秦人呼卷为委。齐人呼卷为武也。玄。玄冠也。缟。缟冠也。玄缟{{{caption}}}

    二冠。既先有别卷。后乃可蕤。故云而后蕤也。而大祥缟冠亦有蕤。何以知之。前既云。练冠亦条属右缝。则知缟不条属。既别安卷灼然有蕤也。注。

    不蕤至冠也。 正义曰。引春秋左传曰。卫文公大布之衣。大白之冠者。证大白冠是布也。闽公二年冬。狄入卫卫。懿公为狄人所灭。僖二年。齐桓公救而封

    之。卫文公以国未道。故不充其服。自贬损。所以大白冠。大布衣也。卫湜集说马氏曰。冠以庄其首。蕤以致其饰。冠而不蕤者。始于上古。尚质而不文也。冠

    之以蕤者。制于后代以文而胜质也。文公为狄所灭。齐桓公救而封之。则以亡国之君。为居丧之服。故以大白始冠者。欲其重始。而取上世之冠。故以缁布。此皆

    不蕤者也。至于玄冠。或以朱组缨。或以丹组缨。缟冠。则或以玄武。或以素纰。此皆以蕤者也。然而大白不蕤矣。而郊特牲曰。大古冠布。齐则缁之其緌也。缁布

    不蕤矣。而玉藻曰。缁布冠缋緌诸侯之冠也。若是则有时而致饰。可以蕤乎。杂记所言特丧冠尔。山阴陆氏曰。委。委貌也。玄。所谓缟冠玄武。缟。所谓玄冠缟

    武。如是而后緌。先儒谓玄冠委貌也。然则缟冠素委貌欤。素委貌。盖素端之冠。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见前䟽。陈栎详解大白冠。白布为之。丧冠。

    缁布之冠。黑布为之。大古吉冠。皆不蕤。蕤与緌同。尚素与质。无緌为饰。委武玄缟而后蕤。委。委貌。武。冠卷也。玄缟。冠玄武黑委貌也。玄端之冠。缟。玄

    冠缟武业委貌也。素端之冠。此皆有緌为饰。陈澔集说大白冠至委武玄缟而后蕤。 此二冠无饰。故皆不蕤。然玉藻云。缁布冠缋緌。是诸侯之冠。

    则此不緌者。谓大夫士也。委武。皆冠之下卷。秦人呼卷为委。齐人呼卷为武。玄。玄冠也。缟。缟冠也。玄缟二冠既别。有冠卷则必有蕤。故云委武玄缟

    而后蕤也。馀同前注䟽。朱申句解大白冠缁布之冠皆不蕤。大白。丧冠也。缁布。大古冠也。丧冠尚素。大古冠尚质。故皆不蕤。委武玄缟而后蕤。委武。

    冠卷。也。玄。玄冠也。缟。缟冠也。二冠皆有卷。故加以蕤。彭氏纂图注义大白冠至委武玄缟而后蕤。 此一经明冠蕤不蕤之制。 大白冠与缁布冠

    无异。但有白黑不同。其不緌一也。已有图在前。今具委武玄缟二冠图。馀同前卫湜集说。

    委。又名委貌。武。玄冠。则以

    朱组缨。或以丹缨。缟

    二冠。则以玄武。冠或以素纰。

    大夫冕而祭于公弁而祭于己士弁而祭于公冠而

    祭于己。郑玄注弁。爵弁也。冠。玄冠也。祭于公。助君祭也。大夫爵弁。而祭于己。唯孤尔。士弁而亲迎

    然则士弁而祭于己可也。郑玄注缘类欲许之也。亲迎虽亦己之事摄盛服尔非常也。陆德明

    音义迎。鱼敬反。注同。孔颖达䟽大夫至可也。 正义曰。此一节明大夫士公私祭服。 大夫冕而祭于公者。大夫谓孤也。冕。𫄨冕也。祭于公。谓助君祭

    也。 弁而祭于己者。弁。爵弁也。祭于己。自祭庙也。助祭为尊。故服𫄨冕。自祭为卑。故服爵弁。崔云。孤不悉𫄨冕。若王者之后。及鲁之孤。则助祭用𫄨。

    若方伯之孤助祭则玄冕。以其君玄冕。自祭不可逾之也。 士弁而祭于公。冠而祭于己者。弁。谓爵弁也。士以爵弁为上。故用助祭也。冠。玄冠为卑

    也。自祭不敢同助君之服。故用玄冠也。士弁而亲。迎。然则士弁而祭于己可也者。作记之人虽云士冠而祭于己。以己既爵弁亲。迎。亲迎轻于祭。尚

    用爵弁。则士亦当用爵弁。自祭于己庙可也。言于礼可用也。爵弁是记者。缘事类欲许之著爵弁。 注弁爵至孤尔。 正义曰。知弁爵弁也者。与士

    弁连文。士弁祭于公爵弁故知大夫弁者。亦爵弁也。云大夫爵弁而祭于己。唯孤尔者。以仪礼少牢。上大夫自祭用玄冠。此亦云弁而祭于己者。与

    少牢异。故知是孤。知非卿者以少牢。礼有卿宾尸。下大夫不宾尸。明卿亦玄冠。不爵弁。 注缘类至常也。 正义曰。以祭亲。迎事类相似。亲。迎既弁。

    故自祭欲许其著弁。其理不可。故郑云亲。迎虽亦己之事。摄盛服尔。非常著之服。所以亲迎。摄盛服者。以亲。迎配偶一时之极。故许其摄盛服。祭祀

    常所供养。故须依其班序。要义祭服依班序。昏则摄盛。见前注䟽。卫湜集说大夫冕而祭于公。至然则士弁而祭于己可也。 崔氏曰。孤不悉𫄨冕。

    若王者之后。及鲁之孤。则助祭用𫄨。若方伯之孤。助祭则玄冕。以其君玄冕。自祭不可逾之也。 马氏曰。周官司服曰。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

    大丧而冕。降而至于祭群小祀则玄冕。盖祭之大者莫重于昊天。而祀之小者。莫甚于群小祀。不别以服。不降以等。则尊卑不明。隆。杀不分。而礼几

    乎熄矣。大夫士则祭之。至大者。莫重乎助于公。祭之有常者。莫甚乎祭于己。故大夫则冕而祭于公。弁而祭于己。士弁而祭于公。冠而祭于己者。亦周

    官六服同冕之意也。盖王则异其服。而大夫士则异其冕弁而已。周礼又曰。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士之服自皮弁而下。则大夫以玄冕为极。而

    士以爵弁为极也。非祭于公安敢用哉。虽然士弁而亲。迎。则士弁而祭于己可乎。谓昏者已之事。祭于家者亦己之事。弁可用于昏。则亦可用乎祭

    于己。此记礼者。之所疑也。盖昏礼者合二姓之。好。为万世之始。以其至大之礼。行于一时之间。可以摄其盛服而用弁马。士昏礼所谓主人爵弁者

    也。至若祭于己。则岁时所用于家为常。苟不与祭于公者有辨。安在其为礼哉。士可弁而祭于己。则大夫亦可冕而祭于己矣。虽然士之弁而亲。迎。

    亦犹记所谓冕而亲迎者也。故哀公尝疑其为己重。而孔子辨之。诸侯以祭服而亲。迎。则士以助祭服而亲迎。义之当然于是乎在。苟弁而祭于己。

    则非特嫌其同于公。而又著其轻于昏矣。故士之弁而祭于公者。正也。弁而亲迎者。权也。弁而祭于己则不可也。山阴陆氏曰。此言大夫若冕而祭

    于公。则弁而祭于己。士若弁而祭于公。则冠而祭于己。若下大夫一命。弁而祭于公。则冠而祭于己可知。下士不命。冠而祭于公。则端而祭于己。亦

    可知。少牢朝服。而祭。下大夫也。特牲冠端玄而祭。下士也。王之上士三命。服玄冕。则弁而祭于己矣。然则一命大夫不冕。虽士三命有服冕者。㩀大

    夫五士三。郑氏谓大夫爵弁。自祭宗庙惟孤尔。又谓诸侯自相朝。聘。皆皮弁服皆非是。案典瑞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缫皆三采三就以朝。

    觐。宗遇会同于王相见亦如之。盖诸侯自敌以上相见皆用。其至且有宜称皮弁服不应执圭。 李氏曰。大夫冕而祭于公。谓天子之大夫也。仪礼

    曰。大夫朝服而祭。谓诸侯之大夫也。士弁而亲迎。则弁而祭于已可也。诗曰。角枕紧弓。角枕。天子之所服也。有昏者枕可以同于王。而士之寇可以

    同于大夫。所以重昏也。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见前䟽。陈栎详解大夫冕而祭于公。免。𫄨冕。大夫助祭于公服之。弁而祭于已。弁。爵弁。祭于私家服

    之。士弁而祭于公。士助祭于公服弁。冠而祭于已。冠。玄冠。士弁而亲迎。亲。迎虽已事。摄盛服。权也。非常也。然则士弁而祭于已可也。记者。缘类欲许

    之然非礼也。马氏讥之。陈澔集说大夫冕而祭于公。至然则士弁而祭于已可也。 助祭为尊。自祭为卑。故冠服有异也。仪礼少牢上大夫自祭用

    玄冠。此云弁而祭于已者。此大夫指孤而言也。记者以士之亲迎用弁。以为可以弁而祭于已。然亲迎之弁暂马摄用耳。祭有常礼。不可紊也。朱申

    句解大夫冕而祭于公。大夫助祭于公用冕。弁而祭于已。自祭于家用弁。士弁而祭于公。士助祭于君用弁。冠而祭于已。自祭于家用冠。凡此以冕

    重于弁。弁重于冠也。士弁而亲。迎。亲。迎之礼为重。故得用弁。然则士弁而祭于已可也。以亲。迎亦已事。故祭亦可用弁。彭氏纂图注义大夫冕而祭

    于公。至士弁而祭于已可也。 此一节。明大夫公私祭服。 按孟子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膰肉不至。不税冕而行。则诸侯之臣助祭亦有 

    用冕者。当考。馀同卫湜集说。畅臼以掬杵以梧郑玄注所以捣爵也。掬。柏也。陆德明音义捣。丁老反。

    枇以桑长三尺或曰五尺。郑玄注枇。所以载牲体者。此谓丧祭也。吉祭枇用𣗥。陆德明音义枇。

    音匕。本亦作朼音同。注同。长直亮反下同。毕用桑长三尺刊其柄与末。郑玄注毕。所以

    助主人载者刊。犹削也。陆德明音义刊若干反。柄。兵命反。孔颖达䟽畅臼至与末 正义曰。此一节。明吉凶畅及枇毕之义。各随文解之。畅者。谓郁

    鬯也。 曰以掬杵以梧者。谓捣鬯所用也。掬。柏也。梧。桐也。谓以柏为臼。以桐为杵。捣郁鬯。用柏臼桐杵为柏香桐挈白于神为宜。 注掬。柏也 正

    义曰。掬柏。尔雅释木文。枇以桑长三尺。或曰五尺。枇者。所以载牲体。从镬以枇升入于鼎。从鼎以枇载之于俎。注此谓至用𣗥。 正义曰。知谓丧

    祭也者。以其用桑。故知丧祭也。云吉祭枇用𣗥者。特牲记云。枇。用𣗥心是也。 毕用桑长三尺刊其柄与末。主人举肉之时。则以毕助主人。举肉用

    桑者。亦丧祭故也。刊其柄与末。谓毕。末头亦刊削之。毕既如此。枇亦当然。若吉时亦用𣗥。卫湜集说畅臼以掬至刊其柄与末。 长乐陈氏曰。匕之

    别有四有黍稷之匕。有牲体之匕。有䟽匕。有丧匕。三匕以𣗥。丧匕以丧。廪人之所摡黍稷之匕也。饔人之所摡牲体之匕也。牲体之匕。挑匕也。其制。

    则黍稷之匕。小于挑匕。挑匕。小于䟽匕。何则敦之量不过三。豆而髙不过一尺。则黍稷之匕小矣。挹之以挑匕。然后注于䟽匕者三。则䟽匕大矣。畋

    器曰毕。祭器亦曰毕。皆象毕星也。诗曰。兕觥其觩。角弓其觩。有救𣗥匕。有救天毕。救者。曲而长也。则毕之状可知矣。郑氏曰。毕状如匕。丧匕用桑。

    而毕亦桑。则吉匕用𣗥。而毕亦𣗥。此郑氏所以言匕毕同材也。然桑黄𣗥赤各致其义。旧图谓匕毕皆漆之误矣。特牲主人及佐食举牲鼎。宗人执

    毕先入。赞者错俎加匕。郑氏曰。主人亲举。则宗人执毕导之以毕临匕。载备失脱也。少牢及虞礼无匕何哉。少牢大夫不亲举虞祭主人未执事其

    说是也。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见前䟽。陈栎详解枇以桑。枇。亦作朼。即匕也。自鼎载牲体升于组者。用桑为之。吉祭枇用𣗥。诗。有救𣗥匕。长三尺或

    曰五尺。批之度也。毕用桑长三尺。毕形亦如匕。枇毕同材。吉祭枇毕同用练可知。诗有救天毕。象毕星。刊其柄与末。刊。削也。此毕制与枇不同处。馀

    同前注陈澔集说畅臼以掬至刊其柄与末。柏香芳而梧洁白。故用之。牲体在镬用枇升之以入鼎。又以枇自鼎。载之入俎主人举肉之时。执事

    者则以毕助之。举此二器吉祭以𣗥木为之。丧祭则用桑木。毕之柄与末加刊削。枇亦必然也。馀同前注䟽。彭氏纂图注义此一节。明吉凶畅及枇

    毕之义。馀见前卫湜集说。

    {{{caption}}}


    率带诸侯大夫皆五采士二采郑玄注此谓袭尸之大带。率。繂也。繂之不加箴功。大

    夫以上更饰以五采。士以朱绿袭事成于带。变之所以异于生。陆德明音义率带。上音律。下音带。本亦作带。繂音律。箴。之金反。孔颖达䟽率带至二

    采。 正义曰。此谓尸袭竞而著此带也。率。谓为带也。但摄帛边而尉。杀之不加箴功。异于生也。以五采饰之。亦异于生也。大夫与诸侯同。而士二采。

    并异于生。而尊者可同也。然此士天子之士也。诸侯之士则缁带。故士丧礼缁带。 注。此谓至于生。 正义曰。知袭尸之大带者。以吉时大带。唯有

    朱绿玄华无五采。此上连枇毕用桑之下。则知此亦丧之大带。小敛大敛衣数既多有绞。不可加带。故知袭尸之大带也。以其称率与大带同。故知

    是大带也。云袭事成于带。变之所以异于生者。郑以袭衣与生同。唯带与生异。凡袭事着衣毕加带乃成。故云袭事成于带变之异于生也。要义袭

    事成于带。变之异于生。见前䟽。卫湜集说山阴陆氏曰。言大夫以上袭尸其带。皆以五采丝率之。即非袭尸无率也。据士练带率下辟。郑氏曰。见前

    注。孔氏曰。见前䟽。陈澔集说率。与繂同。死者着衣毕而加此带。谓之繂者。但襵帛边而熨杀之不用箴线也。以五采饰之。士丧礼缁。布此二采。天子

    之士也。醴者稻醴也瓮甒筲衡实见间而后折入。郑玄注此

    谓葬时藏物也。𢖍当为桁。所以庪瓮甒之属。声之误也。实见间藏于见外椁内也。折。承席也。陆德明音义瓮。于贡反。盛醘醢之器。甒。音武。瓦器。筲。所

    交反。竹器。𢖍依注作桁。户刚反。徐户庚反。庪也。见音间厕之间。棺衣也。注同。间如字。注同。徐古苋反。一解云。郑合见间二字。共为覸字。音古辩反。折。

    之设反。注同。形如状无足也。㽻。九委反。又九伪反。徐居绮反。字亦作庪同。孔颖。达䟽醴者至折入。 正义曰。此一经是送葬所藏之物。  醴者。稻醴

    也者。言此醴。是稻米所为。 瓮者。盛醯醢。 甒者。盛醴酒。 筲者。盛黍稷。𢖍者。以大木为桁置于地。所以庪举于瓮甒之属。 实见间。见谓棺外

    之饰。言实此瓮甒筲等于见外椁内二者之间。故云实见间。 而后折入者。折谓椁上承席实物椁内既毕。然后以此承席加于椁上。 注。此谓至

    席也。 正义曰。知葬时藏物也者。言此瓮甒筲𢖍筲葬时所藏之物。皇氏云。瓮甒筲。明器也。故实此醴与酿醢之属。云实见间藏于见外椁内也者。

    按既夕礼乃窆藏器于旁加见。注云器。用器役器也。见棺饰也。先言藏器。乃云加见者。器在见内也。既夕礼又云藏苞筲于旁。注云于旁者在见外

    也。不言瓮甒馔相次可知。知是藏于见外椁内者。则见内是用器役器见外是明器也。此是士礼略实明器耳。大夫以上。则兼有人器明器也。人器

    实明器虚。云折承席也者。按既夕礼注云。折犹庪也。方凿连木为之。盖如床而缩者三横者五。无责窆事毕加之圹上。以承抗席是也。要义藏器于

    见外椁内而后折入。器大夫以上兼有并见前注卫湜集说贾氏曰。见棺饰也。饰则帷荒。以帷荒加于柩。棺柩不复见。唯见此帷荒。故名帷荒为

    见。 唐陆氏曰。见棺衣也。 山阴陆氏曰。以实见间。非止此四物。以此四物该之。𢖍读如字。其桁之横者也。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见前䟽。陈栎详

    解。瓮甒筲衡实见间而后折入。𢖍郑改为桁。户刚反。所以庪瓮甒等。陆佃曰。𢖍如字。桁之横者。见节棺之衣也。实见间者。实上物于见之外椁之内

    二者之间也。折形如床无足。篑以木为之。缩者三。横者五。实物椁内既毕加此于圹上。以承抗席。故郑训折为承席而后折入者。然后以折入于椁

    上窆事毕也。馀同前注䟽。陈澔集说醴者至而后折入。 此言葬时所藏之物。见棺衣也。言此瓮甒筲𢖍实于见之外。椁之内而后折入者馀同前

    䟽。彭氏纂图注义扰席图见礼器。馀同卫湜集说。

    高一尺。口径六寸五分。腹径九口径一尺。脰高二寸。径八寸。腹

    寸五分。底径六寸五分。受三斗。径尺二寸。底径六寸。受五斗{{{caption}}}




    重既虞而埋之。郑玄注就所𠋣。处埋之。陆德明音义重。直龙反。埋。亡皆反。𠋣。于𠋣反。处。昌虑反。孔颖达䟽重既虞而

    {{{caption}}}

    埋之。 正义曰。按既夕礼初丧朝祢庙。重止于门外之西不入。重不入者。谓将向祖庙。若过之然故不入。明日自祢庙随至祖庙庭。厥明将出之时

    重出自道。道左𠋣之。郑注云道左主人位。此注就所𠋣之处埋之。谓于祖庙门外之东也。要义埋重于祖庙门外之东。见前注䟽。陈栎详解重既虞

    而埋之。既虞祭之后则埋之。郑云就所𠋣处埋之。谓丧朝祖庙将出时。重出自道左𠋣之。此之谓所𠋣处。谓于祖庙门外之东也。陈澔集说重说见

    檀弓。虞祭毕。埋于祖庙门外之东。彭氏纂图注义此一经言虞后埋重之法。 三礼图。载士丧礼重木刊凿之。甸人置重于中庭三分庭一。在南。注

    云木也县物焉。曰重刊凿治之也。凿之为县簪檀弓曰。重。主道也。礼义云。始死作重。若吉祭木主之道也。吉祭木主所以依神。在丧作重。亦以依神。

    故云主道也。重起于殷代。以舍饭馀粥以鬲盛之名曰重。今之粮罂即古重之遗象也。所以设重者。鬼神或依饭食。孝子冀亲之情。有所凭依也。馀

    同前注䟽。凡妇人从其夫之爵位。郑玄注妇人无专制主礼。死事以夫为尊卑。小敛

    大敛启皆辩拜。郑玄注嫌当事来者终不拜。故明之也。此既事皆拜。陆德明音义辩。音遍。孔赖达䟽小敛至辩拜。

    正义曰。礼凡当大敛。小敛。及启攒之时。唯有君来则止事而出拜之。若他宾客至则不止事。事竟乃即堂下之位悉遍拜。故云皆辩拜也。 注。嫌当

    至皆拜。 正义曰。嫌当三事终竟不拜。故明事竟即拜也。云此既事皆拜者。皆拜。即此云辩拜三事也。然若士当事而大夫至。则士亦为大夫出也。

    故杂记下云。当袒大夫至虽当踊绝踊而拜之。反改成踊乃袭是也。卫湜集说小敛大敛启皆辩拜。金华应氏曰。小敛以袭其形。大敛以韬于棺。

    启殡以载其柩。皆丧事之变节。而切于死者之身也。生者之痛。莫此为甚。宾亦于是拜死者。吊生者。故主人皆遍拜以谢之。而致其哀也。郑氏曰。见

    前注。孔子曰。见前䟽。朱申句解凡妇人。妇人无爵。从其夫之爵位。以夫之爵位为尊卑也。彭氏纂图注义凡妇人从其夫之爵位。 此一经明妇人

    从夫爵位之礼 小敛大敛启皆辩拜 此一经言小敛大敛启殡辩拜之礼。馀同卫湜集说。朝夕哭不帷。郑

    注缘孝子心欲见殡肂。既出则施其㧁。鬼神尚幽暗也。陆德明音义帷。位慈反。下同。肂。以二反。埋棺之坎。㧁。字林户腊反。闭也。纂文云。古阖字。玉篇

    羌㩀公答二反。皆云闭也。孔颖达䟽朝夕哭不帷。正义曰。孝子心欲见殡。故当朝夕进入庙门内哭位之时。除去殡宫帷也。哭竟。则帷之。 注。既

    出则施其㧁。 正义曰。按士丧礼。君使人吊彻帷。郑云。彻帷㧁之。事毕则下之。郑此注会仪礼注也。则㧁是褰举之名。初哭则褰举。事毕则施下之。

    无柩者不帷。郑玄注谓疏葬也。棺柩已去。鬼神在室。堂无事焉遂去帷。陆德明音义去。起吕反。孔颖达䟽无柩者不帷。

    正义曰。无柩。谓葬后也。神主附庙还在室。则在堂无事。故不复用帷也。要义朝夕哭褰帷。既出则施其㧁。见前注䟽。陈澔集说朝夕哭不帷无柩

    者不帷。 朝夕之间孝子欲见殡故哭。则褰举其帷。哭毕乃垂下之。无柩。谓葬后也。神主祔庙之后还在室。无事于堂。故不复施帷。黄震日抄重既

    虞至从其夫之爵位。重。者。初丧时所立之主。以既有柩又有主故名重。既葬而虞祭立主矣。则埋之。小敛大敛至无柩者不惟。 启。谓启攒。辩

    拜。谓遍拜以谢宾。彭氏纂图注义朝夕至不惟。 此一经言设惟之礼。馀同前疏。君若载而后吊之。则

    主人东面而拜门右北面而踊出待反而后奠。郑

    注主人拜踊于宾位。不敢迫君也。君即位车东出待不必君留也。君反之使奠。孔颖达䟽君若至后奠。 正义曰。谓君来吊臣之葬。臣丧朝庙柩已

    下堂。载在柩车而君吊之。故云君若载而后吊之。 则主人东面而拜者。君既吊位于车东。故主人在车西东面而拜。 门右北面而踊者。门。谓祖

    庙门也。右。西边也。若门外来则右在东。若门内出右在西。此㩀车出家故右在西。孝子拜君竟。从位立近门内西边北面。而哭踊为礼也。 出待者。

    孝子哭踊毕。而先出门待君者。君来则出门拜迎。君去则出门拜送也。今君入临吊事竟便应去。不敢必君之火留。故孝子先出待君出反而后奠

    者。反谓君来未去。使人命孝子反选丧所也。而后奠者。凡君来必设奠告柩知之也。或云此谓在庙载柩车时也。奠。谓反设祖奠也。彭氏纂图注义

    此一经。明臣既载柩车。君始吊之礼。馀同前䟽。子羔之袭也。茧衣裳与。税衣𫄸袡

    为一。素端一。皮弁一。爵弁一。玄冕一。曾子曰。不袭

    妇服。郑玄注茧衣裳者。若今大䙱也。纩为茧。缊为袍。表之以税衣。乃为一称尔。税衣若玄端而连衣裳者也。大夫而以𫄸为之。缘非

    也。唯妇人𫄸袡。礼以冠名服。此袭其服。非袭其冠。曾子讥袭妇服而已。玄冕又大夫服。未闻子羔曷为袭之。玄冕或为玄冠。或为玄端。陆德明音义

    茧。古典反。税。他唤反。注同。𫄸。许云反。袡字。又作袡。而占反。裳下襈也。王肃云。妇人蔽膝也。䙱。音烛。絖字又作纩。音旷。缊。子粉反。袍。薄劳反。称。尺证反。

    下。放此。缘。恱绢反。孔颖达䟽子羔至妇服。 正义曰。此明大夫死者袭衣称数也。 茧衣裳者。纩为茧。谓衣裳相连而绵纩着之也。 与。税衣者。税。

    谓黑衣也。若玄端而连衣裳也。玄端多种。今衣裳连是玄端。玄端。玄裳也。𫄸袡为一者。𫄸。绛也。袡。裳下缘襈也。以绛为。缘。故云。税衣𫄸袡也。茧衣

    既亵。故用。税衣表之。合为一称。故云茧衣裳与税衣𫄸袡为一也。 素端一者。此第二。称也。以服既不亵。并无复别衣表之也。卢云布上素下皮弁

    服。贺玚云。以素为衣裳也。 皮弁一者。第三。称也。十五升白布为衣。积素为裳也。 爵弁一者。第四称也。玄衣。𫄸裳也。 玄冕一者。第五称也。大夫

    之上服也。 曾子曰。不袭妇服者。曾子非之。𫄸袡。是妇人之服。而子羔袭用之。故曾子讥之。依礼不合袭妇人之服。 注茧衣至袭之。 正义曰。礼

    以冠名服。此袭其服。非袭其冠者。郑恐经云。皮弁爵弁。但云冠。不云服。恐袭其冠。不袭其服。故云以冠名服。此袭其服。非袭其冠云。曾子讥袭妇服

    而已者。郑意以曾子但讥妇服而已。不讥其着玄冕之服。是子羔合着玄冕。子羔为大夫无文。故注云未闻子羔曷为袭之。要义礼以冠名服。 曾

    子讥袭妇服。并见前注䟽。卫湜集说山阴陆氏曰。㩀此男子里衣皆连衣裳裘盖亦如之。然则妇人连衣裳。放男子之内也。公袭九称爵弁三。大夫

    五称皮弁三。则士三称爵弁一。皮弁二欤。凡袭亲身之服。不与其馀为序。故子羔袭税衣。其素端以下自为序。素端亚皮弁。皮弁亚爵弁。爵弁亚玄

    冕。公袭衮衣。其玄端以下自为序。玄端亚朝。服。朝服亚素积。素积亚爵弁。爵弁亚玄冕。玄冤亚褒衣。郑氏曰。见前注。唐陆氏曰。见前音义。孔氏曰见

    前䟽。陈澔集说子羔。孔子第子。髙柴也。袭以衣敛尸也。馀同前䟽。彭氏纂图注义此一经明大夫死者袭衣称数。 按三礼图注禒衣当玄端处生

    时玄端衣裳。别及死而袭玄端连衣裳。与妇人禒衣同。故虽男子玄端。亦名禒衣也。曾子讥之者。非讥禒之讥用𫄸袡。禒衣𫄸袡。是妇人嫁时之服。

    亦非裳衣。故曾子讥袭妇服。馀同前䟽。为君使而死公馆复私馆不复公馆

    者。公宫与公所为也私馆者自卿大夫以下之

    家也。郑玄注公所为。君所作离宫别馆也。陆德明音义。为于伪反。又如字。使。色吏反。复。音伏。馆本亦作观。音同。公七踊

    大夫五踊妇人居间士三踊妇人皆居间郑玄注公。君也。始死

    及小敛大敛而踊。君大夫士一也。则皆三踊矣。君五日而殡。大夫三日而殡。士二日而殡。士小敛之朝不踊。君大夫大敛之朝乃不踊。妇人居间者。

    踊必拾主人踊。妇人踊。宾乃踊。陆德明音义祫。其劫反。下同。孔颖达䟽公七至居间。 正义曰。此一经。明诸侯至士初死在室殡踊节。及明贵贱踊

    数也。公诸侯去死日五日而殡。则合死日六日也。七踊者。始死一踊。明日袭之时又一踊。袭明日朝。又明日小敛朝一踊。为四也。其日晚小敛时又

    一踊。是小敛日再踊。就于前三日为五也。小敛明日朝又踊为六也。至明日大敛之朝不踊当大敛时乃踊。凡为七踊也。 大夫五者。大夫三日殡

    合死日为四日。始死一。明日袭朝一。又明日小敛。日再小敛明日大敛。凡五也。 士三者。士二日殡合死日数也。始死一。小敛朝不踊。至小敛时一。

    又明日大敛一。是凡三也。 妇人皆居间者。谓妇人与丈夫更踊也。男子先踊。踊毕。而妇人踊。踊毕。宾乃踊。妇人居宾主之中间也。又云。皆居间者。

    言皆于贵贱妇人悉居宾主间也。然亲始死。及动尸举柩哭踊无数。今云七五三者。谓为礼有节之踊。每踊辄三者。三为九。而谓为一也。要义初丧

    哭踊无数。今云七五三者为之节。见前注䟽。卫湜集说公七踊至皆居间。山阴陆氏曰。公五日而殡踊七日。大夫三日而殡踊五日。其始死之日

    踊。既殡之后一日犹踊。若士三日而殡踊三日。则其既殡之后一日不踊欤。三五七然后有间。士三踊。妇人居间言皆三无又间故也。然则妇人居

    间。若公七踊。其二日甲一踊。又二日乙一踊。又二日甲一踊。大夫放此。严陵方氏曰。为贵者踊则多。为贱者踊则少。此重轻之别。也。郑氏曰。见前注。

    孔氏曰见前䟽。陈澔集说为君使至皆居间。 记者固云动尸举柩哭踊无数。而此乃有三五七之限者。此以礼经之常节。言彼以哀心之泛感言

    也。又所谓无数者。不以每踊三跳。九跳为三踊之限也。馀同前䟽。黄震日抄为君使至以下之家也。私馆妨其私家故不复。馀同前䟽。彭氏纂图

    注义为君使而死至大夫以下之家也。 此一经。又明为君使而死之复礼。 公馆可复。私馆不可复。以其非已所得专也。 公七踊至妇人皆居

    间。 此一经。明诸侯至士初死在室殡踊节。及明贵贱踊数也。馀同前疏。公袭卷衣一玄端一朝

    服一素积一𫄸裳一爵弁二玄冕一褒衣一朱绿

    带申加大带于上。郑玄注朱绿带者。袭衣之带。饰之杂以朱绿异于生也。此带亦以素为之。申。重也。重于革带也。

    革带以佩韨。必言重加大带者。明虽有变。必备此二带也。士袭三称。子羔袭五称。今公袭九称。则尊卑袭数不同矣。诸侯七。称。天子十二。称与。陆德

    明音义卷。音衮。重。直龙反。又直用反。韨。音弗。称尺证反。孔颖达䟽公袭至于上。 正义曰。此一经明袭用衣。称卷冕之也。公袭以上服最在内者。公

    身贵。故以上服。亲身欲尊显加赐。故褒衣最外而细服居中也。子羔贱故卑服亲身也。 玄端一者。贺云。燕居之服。玄端。朱裳也。 朝服一者。缁衣

    素裳。公曰视朝之服也。 素积一者。皮弁之服。公视朔之服也。 𫄸裳一者。贺云冕服之裳也。亦可惊毳任取中间一服也。爵弁二者。玄衣𫄸裳

    二通也。此是始命之服示之重本。故二通也。招魂君亦用爵弁服也。玄冕之下。又取一也。 褒衣一者。所加赐之衣最上华君赐也。自卷衣至此合

    爵弁二通合九。称。朱绿带者。诸侯袭尸除五采之大带外又别。有此带以素为之。而朱绿饰之。亦异于生时也。 申加大带于上者。申。重也。谓已用

    此朱绿小带结束之。今重加大带于革带之上者。象生时大带也。用素为之。士则二采。大夫诸侯皆五采饰之。故前云率带诸侯大夫皆五采。士二

    采。郑云。此谓袭尸之大带也。郑既谓前为袭尸之大带。此重言加大带。是用袭尸如一。故知前所言即此大带也。 注。朱绿至称与。 正义曰。云朱

    绿带者。袭衣之带。饰之杂以朱绿异于生也者。此带既非革带。又非大带。秪是衣之小带。衣之小带用素。故云亦以素为之。云申重也者。释诂文。云

    重于革带也者。谓于革带之上。重加此大带。知非对小朱绿带为重者。以朱绿小带散在于衣。非是緫束其身若緫束其身。唯有革带。大带。故知对

    革带为重者。云必言重加大带者。明虽有变。必备此二带也者。解经文申加之字既无革带。又加大带。云申者。何以革带。必见革带与大带者。明虽有

    变。必备此二带。云士袭三。称以下者。郑欲历明天子诸侯以下袭之数。士丧礼。袭三。称前文子羔袭五。称。此文公袭九称是尊卑袭数不同。唯天子

    诸侯无文故约之。云诸侯士。称天子十二。称与。与者。疑辞也。卫湜集说严陵方氏曰。言公之袭如此。则自卿大夫而下固有降。杀矣。 山阴陆氏曰。

    子羔言茧衣裳。公言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相备也。丧大记曰。袍必有表。不禅衣必有裳。谓之一称。𫄸裳。先儒谓冕服之中。惊毳任取中间一服非

    是。𫄸裳。即冕服不应其序。在此。盖𫄸裳亦爵弁也。故曰素积一。𫄸裳一。素积言皮弁。则𫄸裳。言爵弁可知。然则公袭爵弁。盖三。即言爵弁三嫌不侈。

    又公言褒衣。而子羔不言著有褒衣。则袭。无则否。且于公言有褒衣亦言之法。若子羔尝赐褒衣。则其袭应云子羔之袭也。茧衣裳与玄冕为一。素

    端一。皮弁一。爵弁一。褒衣一。知然者以公袭如此知之也。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见前䟽。陈澔集说卑者。以卑服亲身如子羔之袭是也。公贵者。故

    上服亲身褒衣最外尊显之也。褒衣上公之服也。玄端。玄衣朱裳齐服也。天子以为燕服。士以为祭服。大夫士以为私朝之服。朝服缁衣素裳。公日

    视朝之服也。素积皮弁之服。诸侯视朔之服也。𫄸裳冕服之裳也。爵弁二者。玄衣𫄸裳二通也。以其为始命所受之服。故特用二通示重本也。玄冕

    见上章。褒衣者。君所加赐之衣最在上。荣君赐也。诸侯袭尸用小带以为结束。此带则素为之。而饰以朱绿之采也。申。重也。已用革带。又重加大带。

    象生时所服大带也。此带即上章所云。率带诸侯大夫皆五采士二采者是也。彭氏纂图注义此一经。明公袭用衣。馀同前疏。小敛环

    绖公大夫士一也。郑玄注环绖者。一股所谓缠绖也。士素委貌。大夫以上素爵弁而加此绖焉。散带。陆德明

    音义缠。直连反孔颖达䟽小敛至一也。正义曰。环绖一股而缠也。亲始死。孝子去冠。至小敛不可无饰。士素委貌大夫以上素弁。而贵贱悉得加

    于环绖。故云公大夫士一也。 注。环绖至散带。 正义曰。知以一股所谓缠绖者。若是两股相交则谓之绞。今云环绖。是周回缠绕之名。故知是一

    股缠绖也。又郑注弁师云环绖者。大如缌之麻。绖缠而不紏。今此所谓彼经注也。知士素委貌者。武叔投冠括发。诸侯之大夫当天子之士也。云大

    夫以上素爵弁者。杂记云。大夫与殡亦弁绖。以大夫与他殡尚弁绖。则其子弁绖明矣。诸侯以上尊固宜弁绖。卫湜集说长乐。黄氏曰。叔孙武叔之

    母死。既小敛举尸出户。𥘵乃投其冠括发子游嗤其不知。礼䟽云。括发在小敛之后。奉尸夷于堂之前。主人为欲奉尸。故𥘵而括发在前。今武叔奉

    尸夷堂之后。乃投冠括发夫哀节。故子游嗤之。以此推之。则小敛之时。士素委貌。大夫以上素弁而加环绖可知。及至大敛子亦弁绖。又曰。郑注

    环绖之末有散带二字。既冯尸主人绞带条下。孔疏亦云。小敛子户内。讫主人𥘵髻发散带垂。今以记文考之。小敛但言妇人带麻。主人绞带。不言

    主人带绖。至奉尸夷子堂方言带绖。而注说则以小敛之时散带。䟽说又以为既小敛之后散带。其说不同。皆不足为据也。 严陵方氏曰。亲始死。

    故未暇辨贵贱之等。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见前䟽。陈栎详解环绖一股而周环缠绕之。亦名缠绖。小敛孝子既去冠不可无饰。故士素委貌。大夫

    以上素爵弁而加环绖于首焉。无贵贱一也。彭氏纂图注义此一经言大夫士小敛环绖之制。馀同前䟽公视大敛公升

    啇祝铺席乃敛。郑玄注丧大记曰。大夫之丧将大敛。既铺绞紟衾君至此。君升乃铺席。则君至。为之改始新之也。陆

    德明音义铺。普胡反。又音敷。紟。其鸩反。绞。户交反。为。于伪反。孔颖达䟽公视至乃敛。 正义曰。公。君也。明君临臣丧大敛礼也。公升商祝铺席乃敛

    者。公升。谓君来升堂时。啇祝。主敛事者也。此臣丧大敛君来至之前。主人虽已铺席布绞紟衾。闻君将来至。则主人彻去之。此君至升堂。而啇祝更

    铺席。待君至乃敛也。所以然者重荣君来为新之也。亦示若事由君也。陈栎详解公视大敛。右臣之大敛。公升啇祝铺席乃敛。先已铺席布绞紟

    衾。间君至彻之。君升堂啇祝乘。铺席荣君来而新之。亦示若事由君也。啇祝。主敛事者。前乎裘礼。见丧事之祝称啇祝。啇。伤也。悲伤之义。解者。谓习

    啇殷之礼。恐非合改前训。陈澔集说公视大敛公升啇祝铺席乃敛。 君临臣丧而视其大敛。啇祝习知殷礼者。专主敛事。主人虽先已铺席布绞

    紟等物。闻君将至。悉彻去之。待君主升堂。啇祝乃始铺席为敛事。盖荣君之至。而举其礼也。彭氏纂图注义此一经。明君来视大夫敛之礼。馀同前䟽。

    鲁人之赠也三玄二𫄸。广尺长终幅。郑玄注言失之也。士丧礼下篇曰。赠用制

    币玄𫄸束帛。陆德明音义广。古旷反长。直亮反。幅。方服反。孔颖达䟽鲁人至终幅 正义曰。记鲁失也。赠谓以物送亡人于椁中也。赠别用玄𫄸束

    帛三玄二𫄸。故既夕礼曰。赠用制币玄𫄸束。今鲁人虽三玄三𫄸。而用广尺长终幅。不复丈八尺则夫礼也。要义鲁人赠币失礼。见前䟽。陈澔集说

    赠以物送别死者于椁中也。既夕礼曰。赠用制币玄𫄸束一丈八尺为制。今鲁人虽用玄与𫄸而短狭如此。则非礼矣故记者讥之幅之度二尺二寸。

    吊者即位于门西东面其介在其东南北面西

    上西于门郑玄注宾立门外不当门。陆德明音义介。音界后皆同主孤西面。郑玄注立于阼阶下。

    相者受命曰孤某使某请事客曰寡君使某如何

    不淑郑玄注受命。受主人命以出也。不言摈者。丧无接宾也。淑。善也。如何不善。言君痛之甚。使某吊。陆德明音义。相。息亮反下皆同。

    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郑玄注称其君名者。君薨称子某使人知适嗣也。须矣。不出迎也。陆德明音义适丁

    反。吊者入主人升堂西面吊者升自西阶东面致

    命曰寡君闻君之丧寡君使某如何不淑子拜稽

    颡吊者降反位。郑玄注子。孤子也。降反位者。出反门外位。无出字脱孔颖达䟽吊者至反位。正义曰。自此以下终

    于篇末。明诸侯相吊舍赠赗之礼。今各随文解之。从此至反位明吊礼。吊者即位于门西者。谓主国大门之西。其介在其东南北面西上者。以

    其凶事异于吉。故介在东南北面西上。以使在门西故也。 相者受命者。相者相主人传命者也。不称摈。而言。相者。郑云丧。无接宾。故不言摈。此对

    例耳。若通而言之吉事。亦云相。故司仪云。每门止一。相。又大宗伯云。朝觐会同则为上。相。凶事亦称摈。故丧大记云。君吊摈者进。又按士丧礼。宾有

    禭摈者出请入告是也。 出曰。孤某须矣者。孤。谓嗣子也。某为嗣子之名。必称嗣子名者。欲使。使者知适嗣之名。故郑引公羊。传云。君薨称子某。但

    公羊对摈之辞。称子某此对宾之辞。故称孤某云须矣者。异于吉礼不出迎。故云须 矣。主人升堂西面者。谓从阼阶升也。知者以吊者升由西阶

    故也。又下文孤降自阼阶拜之。明升亦阼阶也。曲礼云。升降不由阼阶者。或大夫士也。或平常无宾时也。子拜稽颡者。不云孤某而称子者。客既有

    事于殡。故称子。以对殡之辞也。以下皆然。若对宾之辞。则称孤某也。卫湜集说吊者即位于门西东面至吊者降反位。严陵方氏曰。此皆诸侯相

    吊之礼也。淑。善也。如何不淑。言奉君之命吊君之丧。不敢不善其事也。须待也。与寡君须矣同义。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见前䟽。陈栎详解吊者即

    位于门西东面。此下明诸侯相吊舍禭赠赗临之礼。吊者就宾位于国大门之西而面则向东。其介在其东南北面西上。辅窦之介。立于宾之

    东南。北面而以西为上。以吊使在门西故也。西于门。不敢当门又偏在西。主孤西向。主人孤子曰主孤。立阼阶下而西面。相者受命曰孤某使某请事。

    告宾曰孤某使某请问宾之行事。客曰寡君使某。客答已奉君之命。如何不淑。上姑述郑注。然朱子祭南轩文有云哀哉若人之不淑。不淑。乃措死

    者。如何。问辞。谓亡君何故而不善至此也。古人吊辞例如此。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湏。待也。不出迎异吉礼。馀同前䟽。陈澔集说吊者即位于门

    西东面至吊者降反位。此言列国遣。使吊丧之礼。吊者。君所遣来之。使也。介。副也。门西。主国大门之西也。西上者。介非一人。其长者在西近正。使

    也。西于门。不敢当门之中也。主孤西面立于阼阶之下也。相者受命。相礼者受主人之命也。如何不淑。慰问之辞。言何为而罹此凶祸也。湏。待也。凶

    礼不出迎。故云须矣。主人升堂由阼阶而升也。降反位。降阶而出复门外之位也。曲礼云。升降不由阼阶。谓平常无吊宾时耳。 石梁王氏曰。此一

    假颇详。可补诸侯丧礼之缺。朱申句解吊者即位于门西东面。即。就也。门西东面。宾之位也。其介在其东南。介。辅宾者也。立于宾之东南。北面西上。

    以两为上。西于门。不敢当门。主孤西面。主孤。谓孤子为主人者。立于阼阶下。相者受命。相者。主人之相礼者。受主人之命以出曰。相者言。孤某使某

    请事。孤某。称主人名。使某。相者自名。请问宾之行事。客曰。宾答。相者。寡君使某。言奉君命而吊。相者入告。以宾语告主人。出曰。。相者复出命宾。吊者

    入。入行吊礼。主人升堂西面。升自阼阶西面受吊。吊者升自西阶东面。与主人相向行吊礼。致命曰。致其国君之命。寡君闻君之丧。言闻君有丧事。

    子拜稽颡。子。主人也。稽颡。头至他也。吊者降反位。吊毕。降阶出反门外之位。彭氏纂圆注义吊者即位于门西东面至吊者降反位。 西于门。谓介

    位虽在宾东南亦西于门。主孤西面立于阼阶下。相者。受命者。。相受主人命以出也。 曰孤某使某请事。孤。谓嗣子。上某嗣子之名。下某。相者自

    称。请事请所为来事馀同前䟽。诸侯命。使吊含赙赠图。

    {{{caption}}}


    含者执璧将命曰寡君使某含相者入告出曰孤

    某须矣郑玄注含玉为璧。制其分寸大小未闻。陆德明音义含本又作唅。说文作琀同胡暗反。下同含者入

    升堂致命子拜稽颡含者坐委于殡东南有苇

    席既葬蒲席降出反位。郑玄注言降出反位。则是介也。春秋有既葬归含赗禭无讥焉。皆受

    之于殡宫。陆德明音义禭。音遂。宰夫朝服即丧屦升自西阶西面坐

    取璧降自西阶以东。郑玄注朝服。告邻国之礼也。即。就也。以东藏于内也。孔颖达䟽含者至以东。 正义

    曰。此一经明含礼。 执璧者。含玉为璧制。郑云分寸大小未闻。含之所用。已具檀弓䟽。 含者坐委于殡东南有苇席既葬蒲席者。谓含者坐委所

    含之璧。于殡之东南席上。未葬之前有苇席承之。既葬以后。则以蒲席承之。 注。言降至殡宫 正义曰。言降出反位则是介也者。以此经直云。降

    出反位。不知何人反位。前文云吊者降反位。则此谓含者降反位。即吊者既为上宾。故下文云上客临。注云上客吊者。既为上客。明含者是介也。云

    春秋有既葬归含赗禭无讥焉皆受之于殡宫者。按左。传隐元年。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归惠公。赗。缓也。公羊亦云其言来何不及事也。

    是左氏公羊皆讥其缓。云无讥者。取榖梁之义。故文五年。榖梁云。王使荣叔归含且赗不言来不周事之用也。明宰咺言来得周事也。是宰咺归赗

    榖梁不讥。是既葬归含且赗无讥也。榖梁所以不讥。宰咺者。释废疾云。平王新有幽王之乱迁于成周。欲崇礼于诸侯。原情克之若无事。而晚者去

    来以讥之荣叔是也。文九年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禭最晚不讥者。释废疾云。以其殽败兵无休时。君子原情。不责晚也。 宰夫朝服即丧屦者。宰。

    谓上卿也。言夫衍字。朝服者。吉服也。必用吉服者。以邻国执玉而来。执玉不麻。故着朝服以仍在丧不可纯吉。故即丧屦也。此遭丧已乆。故嗣子亲

    受礼。宰著朝服若新。始遭丧则主人不亲受。使大夫受于殡宫。故聘礼云。聘遭丧入竟则遂也。郑云。遭丧主国君薨也。聘礼又云。不筵几。郑云。致命

    不于庙。就尸柩于殡宫。聘礼又云。遭丧将命于大夫。主人长衣练冠以受。注。朝服告邻国之礼。 正义曰。邻国来吊。不敢纯凶待之。而著服是以

    吉待邻国之礼。所以必用吉服以待邻国者。以己国遭丧他国是吉。不可以丧礼待于他国。故以吉礼待之。此吊者既为上客。又赗者是上介。则此

    含者襚者当是副介末介。但含禭于死者为切。故在先陈之。要义春秋有归含赗缓而无讥者。 居丧以吉服接邻国。并见前䟽。陈栎详解含者执

    璧将命曰。寡君使某含。此言含檀贝玉曰含。相者入告至有苇席。跪置所含鏱于殡之东南席上。未葬有苇席。既葬蒲席。既葬则有蒲席承璧。邻国

    有逺近。故有葬后来致含者。凡含皆受之于殡宫。降出反位。亦反门外之位。宰夫朝服即丧屦。砖玉不麻。故服朝服告邻国之礼不纯凶也。就丧屦

    又不纯吉也。升自西阶西面坐取璧。跪取所委辟。降自西阶以东。以东藏于内。吊者既是上客。含者当是副介。陈澔集说含者执璧至降自西阶以

    东。 此言列国致含之礼。含玉之形制如璧旧注云。分寸大小未闻。坐。委跪而致之也。未葬之前。设苇席以承之既葬。则设蒲席承之。邻国有逺近。

    故有葬后来致含者。降出反位。谓含者委璧讫降阶而复门外之位也。上文吊者为正使。此含者乃其介耳。凡初遭丧。则主人不亲受。使大夫受于

    殡宫。此遭丧已乆。故嗣子亲受之。然后宰夫取而藏之也。朝服。吉服也。执玉不麻。故着朝服以在丧不可纯变吉。故仍其丧屦。坐取璧亦跪而取之

    也。以东藏于内也。馀同前䟽。禭者曰寡君使某禭相者入告出曰孤

    某须矣禭者执冕服左执领右执要入升堂致

    命曰寡君使某禭子拜稽颡委衣于殡东。郑玄注亦于席

    上所委璧之北顺其上下。陆德明音义要。一遥反。禭者降受爵弁服而门内溜将

    命子拜稽颡如初受皮弁服于中庭自西阶受

    朝服自堂受玄端将命子拜稽颡皆如初禭者

    降出反位。郑玄注授禭者以服者贾人。陆德明音义溜。力救反。贾音嫁。宰夫五人举以东

    降自西阶其举亦西面。郑玄注亦西面者。亦禭者委衣时。孔颖达䟽襚者至西面。 正义曰。

    此一节。明禭礼。按上文含者称执璧。下文赗者称执圭。则此襚者当称执衣。不云者文不备也。以下文云禭者执冕服。故于此略之。 注亦于至上

    下。 正义曰。以璧委于席上。今衣而委于璧北。故云亦于席上所委璧之北。以经文先含而后禭。则含重而禭轻。所委殡东西面南头为上。故云顺

    其上下。谓上者在前。下者在后。 注。授襚者以服者贾人。 正义曰。按聘礼有贾人。故知授禭者之服。是贾人也。 注。亦西至衣时。 正义曰。上云

    委衣于殡东。又云受爵弁受皮弁玄端。皆云如初。是皆在殡东西面而向殡。今云举者亦西面。是亦如禭者西面也。其服重者使执而入。爵弁受于

    内溜。皮弁受于中庭。朝服受于西阶。玄端受于堂。既受处不同。则陈于璧北亦重者在南。凡诸侯相襚衣数无文。㩀此其服有五。又先路衰衣不以

    禭。以外无文。卫湜集说禭者曰寡君使某禭至其举亦西面。 严陵方氏曰。即前所言诸侯。相禭以后路与冕服者。盖是礼。 山阴陆氏曰。所受服

    转卑。故其所授转髙也。爵弁皮弁不言委。朝服玄端不言委。受可言也。委不可言也。凡玄端不言服。愧于言服。㩀爵弁服𫄸裳。皮弁服素积。玄端玄

    裳爵弁服尊矣。受于门内溜。皮弁次之。受于中庭。朝服又次之自西阶受。朝服玄端卑矣。自堂上受玄端。不言受朝服。于西阶受玄端。于堂亦以此。

    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凡前䟽。陈栎详解禭者曰。以衣赠死者。曰禭。此言禭禅。寡君使某极至禭者执冕服。冕服重故先之。左执领。领尊。执以左乎。

    右执要。腰平。执以右乎。入升堂致命至委衣于殡东。亦于席上所委壁之北。禭者降受爵弁服于门内溜。降阶出取爵弁服从者于门内溜授之。将

    命子拜稽颡如初受皮弁服于中庭。禭者。又降出取皮弁服入。自西阶受朝服。又取朝服。自堂受玄端。又取玄端服。服渐轻。受渐近。将命。皆如致冕

    服礼。子拜稽颡皆如初禭者降出反位。皆同前禭者。亦必副介。馀同前注䟽。陈澔集说禭者曰寡君使某禭至其举亦西面。 此言列国致禭之礼

    衣服曰禭。委于殡东。即委壁之席上也。左执领。则领向南。此禭者既致冕服讫。复降而出取爵弁服以进至门之内溜而将命。子拜如初者。如受冕

    服之礼也。受讫禭者。又出取皮弁服及朝服及玄端服。每服进受之礼皆如初。但受之之所不同耳。致五服皆毕禭者乃降出反位。而宰夫五人各

    举一服以东而其举之也。亦如禭者之西面焉。黄震日抄此记。相禭之礼。彭氏纂图注义按上文舍者称执璧下者赗者称执圭则此禭者当称执

    衣。不云者。文不备也。以下文云禭者执冕服。故以此略之。 冕服为重。故禭者先执冕服。左执领。右执要。升堂将命曰。寡君使某衽子拜稽颡禭者

    遂委冕服于殡之东。禭者乃降而出。受爵弁服于门内溜将命子拜稽颡如初者。禭者降而出至门内溜受爵弁服升堂将命。子拜稽颡。禭者又

    委衣于冕服之北降而出。如初礼也。馀见前注䟽。卫湜集说。上介赗执圭将命曰寡君

    使某赗相者入告反命曰孤某须矣陈乘黄大

    路于中庭北辀执圭将命客使自下由路西子拜

    稽颡坐委于殡东南隅宰举以东。郑玄注辀。辕也。自率也。下。谓马也。马

    在路之下。觐礼曰。路下四亚之。客给使者入设。来黄于大路之西。客入则致命矣。使或为史。陆德明音义赗。芳凤反。孤须矣。从此尽篇末皆无某字。

    有者非。乘。绳证反。注同。辀。竹由反。车辕也。孔颖达䟽上介至以东。 正义曰。此一节明赗礼。 陈。乘黄大路于中庭北辀者。乘黄。谓马也。大路。谓车

    也。陈四黄之马于大路之西于殡宫中庭北辀者。谓大路辀辕北向也。客使自下由路西者。客使。谓。使客之从者也。为客所使。故曰客使也。自。率

    也。下犹马也。由。在也路。即大路也。陈路北辕既竟赗客执圭升堂致命。而客之从者率马设在车之西也。马云客使设之。则大路亦使设之也。 注

    辀辕至命矣。 正义曰。自率也者。按尔雅释诂大率自也展转相训。是自得为率。云下谓马也者。凡陈车马。马在车下。故云下谓马也。引觐礼曰。路

    下四亚之者证马为下也。四亚之谓马四疋。亚。次路车也。云客给使者入设乘黄于大路之西者。解经中客使自下由路西也。但丧礼车马以属主

    人。故路在东。统于主人也。若寻常吉礼车马为宾而设。则路在马西。故觐礼。路下四亚之。注云亚之次车而东是车在西。统于宾也。按既夕礼车以

    西为上者。彼谓死人而设于鬼神之位凡赗隐元年。公羊传云。赗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车马曰赗。货财曰赙。衣被曰禭。榖梁云。乘马曰赗衣衾曰

    禭。贝玉曰含钱财曰赙按既夕礼云。赗马两无车者。士卑不合有车何休云周制谓士无车非也。此礼记陈乘黄大路。则周制有车。榖梁直云。乘马

    曰赗无车者文不备也散而言之。车马亦曰禭故前文云。诸侯相禭以后路是也此无赙。赙是加厚非常故也。故宰夫注云。其间加恩厚则有赙焉

    虽有货亦有马。故少仪云。赙马不入庙门是也。既夕有赠者赠施于死。必及葬节。此未必一当葬时赗既夕有奠。此无奠者。以奠主于亲者。故既夕

    礼云兄弟赗奠所知则赗而不奠。此诸侯相于既䟽故无奠。按释废疾云。天子于诸侯含之赗之。诸俟于卿大夫。如天子于诸侯。诸侯于士。如天子

    于诸侯。臣禭之赗之。天子于二王之后含为先。禭则次之。赗为后。诸侯相于如天子于二王后。郑知天子于二王后含禭赗者为约。此杂记两诸侯

    相敌。明天子于二王后亦相敌也。知诸侯亦然者。约杂记云。郑知天子于诸侯含赗者约文五年荣叔归含且赗。三传但讥兼礼。不讥其数是也。郑

    知天子于诸侯臣禭之赗之者。约士丧礼诸俟于士有禭有赗。明天子于诸侯臣亦然。郑知诸侯于卿大夫。如天子于诸侯者更无所尊。明尊此卿

    大夫含之赗之也。凡此于其妻亦如其夫知者约。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又约鲁夫人成风之丧。王使荣叔归含且赗以外。推此可知。要义禭赗

    赙奠散文亦通。见前䟽。卫湜集说严陵方氏曰。乘马曰赗。衣衾曰禭。贝玉曰含。钱财曰赙。此言赗礼。故陈。乘黄大路于中庭。 山阴陆氏曰。犬马不

    上于堂。故执圭将命小行人圭以马丧事君言相。大夫士言摈。亦言之法。正言大路。举重以该之。盖二王之后欤。所谓。乘黄亦如此。客使牵马者也。

    自下。自路下西之前。聘礼所谓牵马者自前西乃出是也。商拜而后稽颡。周稽颡而复拜。今拜稽颡。拜其臣故也。即拜其君宜稽颡而后拜。稽首。首

    至地。而迟也。顿首。首至地而顿也。空首。尝不至地。凡此三拜以两手承之。所谓拜手稽首是也。若今吉拜也。吉拜。拜而后稽颡。凶拜。稽颡。而后拜。振

    动若今叩头矣。春秋传曰。再拜稽颡肃拜。若今妇人拜是欤。春秋。传曰。敢肃使者嫌于不敬。故谓之肃。奇拜。一拜也。孔子拜为火来者。士一大夫再。

    士贬于大夫一拜。则凡再拜褒矣。哀读如字。言坐委于殡东不言圭。尊圭也下放此。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见前䟽。陈栎详解上介赗。此言赗礼上

    介。介之尊者。执圭将命。上介故执圭。晏于含禭副介。馀同前注。陈澔集说上介赗执圭至宰举以东。 此言列国致赗之礼。客使。上介所役使之人

    也。为客所使。故曰客使自率也。由在也。路。即大路也。陈车北辕毕。赗者。执圭升堂致命。而客之从者率。马设在车之西也。车亦从此者设之。子拜之

    后赗客即跪而置其圭于殡东南隅之席上。而宰举之以东而藏于内也。又按觐礼车在西。统于宾也。既夕礼车以西为上者为死者。而设于鬼神

    之位也。此赗礼车马为助主人送葬而设。统于主人。故车在东也。 陆氏曰。孤须矣。从此尽篇末皆无某字有者非。馀同前疏彭氏纂图注义将命

    既讫子拜稽颡。 客遂坐委圭于殡东南隅。 宰举以东举圭藏之。馀同前䟽。{{{caption}}}




    凡将命乡殡将命子拜稽颡西面坐委之宰{{{caption}}}

    举壁与圭宰夫举禭升自西阶西面坐取之降自

    西阶。郑玄注凡者。说不见者也。乡殡将命。则将命时立于殡之西南。宰夫。宰之佐也。此言宰举壁与圭则上宰夫朝服衍夫字。陆德

    明音义乡。许亮反。注同。见贤遍反。孔颖达䟽凡将至西阶。 正义曰。此一经。广明从上以来吊含禭及文不见者。于此緫明之。 凡将命乡殡者。

    在殡之西南东北面乡殡。 西面而坐委之者。谓将命既毕。子拜稽颡之后。将命者来就殡东西面而坐委之。 宰举璧与圭者。主人上卿坐举含

    者之壁。与者之圭。 宰夫举禭者。谓宰之属官。举此禭者之衣。 升自西阶西面坐取之者。谓宰与宰夫欲举时升自西阶。不敢当主孤之位。来

    乡殡东廊之东西乡坐取之。降自西阶也。 注。凡者至夫字。 正义曰。此一经将命言凡。是緫说上文前文所不见者。则上宰夫朝服衍夫字者。以

    此经既云宰举璧与圭。宰夫举禭。按上宰夫朝服取壁。既云取璧。明是宰也。非宰夫。故知夫为衍字。陈轹详解子拜稽颡西面而坐委之。将命既毕。

    来就殡东西面而跪委之。緫言含禭等。升自西阶西面坐取之。又以委者西面。故取亦西面。亦不与客挠礼也。馀同前䟽陈澔集说凡将命乡殡将

    命至降自西阶。 凡将命者。緫言上文吊含禭赗将命之礼也。乡殡者。立于殡之西南而面东北以向殡也。将命之时。子拜稽颡毕。客即西向跪而

    委其所执之物。其含壁与圭则宰举之。禭衣则宰夫举之。而其举也。皆自西阶升而西面以跪而取之。乃自西阶以降也。黄震日抄凡将命至反位

    于门外。 此緫记将命授受之礼。赗者出反位于门外。郑玄注乃著言门外。明礼毕将更有事。

    上客临曰寡君有宗庙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老

    某。相执綍。郑玄注上客。吊者也。临。视也。言欲入视丧所不足而给助之谦也。其客为哭耳。陆德明音义临。如字。徐刀鸩反。注及

    下同。介。音界。旧古贺反。相。息亮反。綍。音弗。为。于伪反。相者反命曰。孤某须矣。临者入

    门。右介者皆从之。立于其左东上。郑玄注入门右。不自同于宾客。宗人

    纳宾。升受命于君。降曰。孤敢辞吾子之辱。请吾

    子之复位。客对曰。寡君命某母敢视宾客敢辞。宗

    人反命曰。孤敢固辞吾子之辱。请吾子复位。客对

    曰。寡君命某母敢视宾客敢固辞。宗人反命曰。孤

    敢固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客对曰。寡君


    命使臣某母敢视宾客。是以敢固辞。固辞不获。

    命敢不敬从。郑玄注宾三辞。而称使臣为恭也。为恭者将从其命陆德明音义寡君命绝句下放此。母音无。下同。

    使色吏反。注同。为如字。旧于伪反。下同客立于门西。介立于其左东上。孤降

    自阼阶拜之。升哭。与客拾踊三。郑玄注拜容谢其厚意。陆德明音义拾。其劫反。

    客出送于门外拜稽颡。郑玄注不迎而送。丧无接宾之礼。孔颖达䟽上客至稽颡。 正义曰。此一节明

    吊含禭赗既毕。上客行临哭之礼。使一介者某。相执綍者某者。上客名也。相助也。谦言使一介老臣某助主人执其葬綍。其实为哭而来。谦言助执

    綍耳。一介者。言已使来唯有一人为介。谦辞耳。其实介数各下其君二等。临者入门右。介者皆从之。立于其左东上者。不敢自同宾。故入门右从

    臣位。 宗人纳宾升受命于君者。谓主国宗人掌礼欲纳此吊宾。先受纳宾之命于主国嗣君。 降曰。孤敢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者。此宗人

    受嗣君之命。后下阶请客之辞也。复位者。欲令在门西客位也。 宗人反命者。谓反此客之辞命于嗣君。 曰孤敢固辞者。是宗人受嗣君之命以

    告客云。孤敢固辞。前文云孤某须矣。此直云孤。不云某者。以亲对客辞。客。是使臣。故不复称名也。按左。传昭三十年。云君之丧士吊大夫会葬。文襄

    之霸君丧。大夫吊。卿会葬。此上客者。若于古礼士也。若于文襄。则大夫也。云一介老某者。则若曲礼云。七十使于四方。称老夫之类。前四礼客皆在

    门西。此临在门东者。前者四礼皆是奉君命而行。如聘礼聘之与享也。此临是私礼。若聘礼私觌。故在门东。注。不迎至之礼。正义曰。上云孤某须

    矣是不出迎。所以不迎者。以主人在丧身既悲感。无暇接賔之礼。主拜送者。谢其劳辱来也。要义止客临辞。见前注。卫湜集说凡将命至反位于门

    外。 山阴陆氏曰。此吊仪也。始云寡君使某吊已而曰。寡君使某含。寡君使其禭。寡君使某赗。又曰。寡君有宗庙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老某。相执

    绋。则吊临含禭赗。皆相将赠赙亦应尔。而今不录。不与录也。故曰玩好。曰赠。货财曰赙。 上客临至拜稽颡。 山阴陆氏曰。临应亲至。故其词如此。

    据寡君使某吊。使某含。使某禭。使某赗。不云不得承事。其遣上客亦以此赗赗称。上介亚于此欤。若陈。乘黄大路于中庭。盖亦重礼也。言执绋容外客

    临有葬而至者也。含不及敛不及事矣。檖不及殡不及事矣赗不及。葬不及事矣。虽然犹愈乎否。賔升受命于君。变子称君。容外客临有不及事。既

    葬与逾年而后至也。公羊。传曰。君薨称子。某既葬称子。逾年称公。其曰孤降自阼阶。则子逾年可知。孤不名亦以此。曲礼曰。居丧之礼。升降不由阼

    阶。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见前䟽。陈栎详解赗者出反位于门外。赗最在后。赗者出。则含檖皆毕矣上客临。上客吊者也。将入临丧而哭。曰寡君有

    宗庙之事。不得承事。言君有宗庙重事不及亲来吊。使一介老某。相执綍。一介老某吊者自称不敢以上客自居未葬相主人执葬绋。相者反命。入

    告后反命。曰孤某须矣临者入门右。介者皆从之立于其左东上。前四礼客皆在门西。以奉君命而行。故居賔位也。今此临自门东者。以将君命既

    阜。乃行私礼。不敢自同于賔。从臣位也。乃客降等就主人阶之义。介者。致含檖赗者。皆随上客。后立于上客之左以东为上。宗人纳賔。宗人掌礼官

    纳受也。升受命于君。升阶请君命。降曰孤敢辞吾子之辱。临者自处臣礼。礼重故辞其辱。请吾子之复位。请临者复賔之西位。客对曰寡君命某母

    敢视賔客。即左氏 年汝母敢为賔也。敢辞。初辞曰礼辞。宗人反命曰孤敢固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再辞曰。固辞。客对曰至敢固辞。亦再

    辞宗人反命至吾子之复位。三辞。终辞也。客对曰至敢不敬从。主人三辞客始从之。称使臣将从其命愈焉恭也。客立于门西。方反立于宾位。介立

    于其左至拜之。谢其辱。升哭。升堂而哭。与客拾踊三。与客更迭而踊以三为节。客出送于门外拜稽颡。孤亲送拜谢之不迎。而必送者。丧无接宾之

    礼也。陈澔集说赗者出反于门外。 此句当属于前章上介赗云。云宰举以东之下。 上客临至拜稽颡。 上客即前章所云吊者。盖邻国客吊之

    正使也。吊含檖赗皆毕。自行临哭之礼。若聘礼之有私觌。然盖私礼尔。王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礼也。今此客入门之右。是不敢以賔礼自居也。

    宗人掌礼之官欲纳此吊賔。先受纳賔之命于主国嗣君。然后降。而请于客使之复门左之賔位也。宗人以客答之辞入告于君。而反命于客。如是

    者三。客乃自称使臣而从其命。于是立于门西之賔位主君自阼阶降而拜之。主客俱升堂哭而更踊者三。所谓成踊也。客出送而拜之。谢其劳辱

    也。朱申句解使一介老某相执綍。一介老某临者自称。此非葬时而曰执绋者。愿与之给役。示其谦也。相者反命。入告而反命。曰孤某须矣。同吊礼。

    临者入门右。入门右者。不自同于宾客。介者皆从之。介者。谓致含檖赗者。立于其左东上。立于临者之左。以东焉上。宗人纳宾。宗人掌礼者。纳。犹受

    也。升受命于君。升阶。而请命于君。降曰。降阶而致命于宾。孤敢辞吾子之辱临者礼重。故辞其辱。请吾子之复位。请临者反客位。客对曰。临者答。寡

    君命。言奉其君之命来吊。某母敢视宾客。母敢视宾客之礼。故不敢居賔客之位。敢辞。辞不复位。拜稽颡。谢容之辱。黄震日抄上客临至拜稽颡。

    此记临哭相辞让之礼。临丧而哭。故谓之临。吊舍檖赙礼毕。故上客行临之礼。拾踊者。客与主更踊。彭氏纂图注义赗者出反位于门外至拜稽颡。

    相者亦反命曰。孤某须矣。 客对曰。寡君命某。母敢视賔客敢辞者。不敢当为賔礼。寡君命绝句以下放此。再辞曰固。客亦固辞。 宗人又如

    前反命。客又辞宾三辞而称使臣某为恭也。为恭者将从其命。 客立于门西。介立于其左东上者客既辞不获命。乃立于门之西边。又立于客之

    左以东为上。 孤降自阼阶拜之。拜客谢其厚意。升哭与客拾踊三者。主人与客升堂而哭。主人先踊。客更踊一节三踊。三节九踊。馀同前卫湜集说。

    其国有君丧。不敢受吊。郑玄注辟其痛伤已之亲如君。陆德明音义辟。音避。下辟之同。孔颖达䟽其国

    至受吊。 正义曰。此谓国有君丧。而臣又有亲丧。则不敢受他国宾来吊也。以义。断恩。丧痛主于君。不私于亲也。卫湜集说山阴陆氏曰。言诸侯有

    天子之丧。虽有亲丧不敢受吊。诸侯如此则其臣有诸侯之丧。盖亦如此。设若卫灵公吊季康子。而康子有君之丧应辞。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见

    前䟽。朱申句解其国有君丧。谓国君薨。不敢受吊。哀痛士于君。改其臣不敢私于亲也。外宗房中南面。小

    臣铺席。啇祝铺绞紟衾。士盥于盘北。举迁尸于

    敛上。卒敛。宰告子冯之踊。夫人东面坐冯之兴踊。

    郑玄注此丧大记脱字。重著于是。陆德明音义盥。音管。敛。力剑反。下同。冯。皮冰反。本或作凭下同。脱。音夺。重直用反。士丧有与

    天子同者三。其终夜燎。及。乘人专道而行。郑玄注乘人。谓使人

    执引也。专道人辟之。陆德明音义燎。力召反。又力吊反。乘。绳证反。注同。引。以刃反。一音馀刃反。孔颖达䟽外宗至兴踊。 正义曰。此一经。是丧大记

    君丧之节。于此重记之。但大记云。夫人东面亦如之。此云夫人东面坐冯兴踊。惟此四字别义皆同也。士丧至而行。 正义曰。言士丧兴天子三

    事同也。其终夜燎。一也。及乘人。二也。专道而行。三也。终夜燎。谓柩迁之夜须光明。故竟夜燎也。乘人。谓人引车不用马也。既夕。礼云。属引郑引古者

    人引柩专道行。谓丧在路不辟人也。三事为重。故云与天子同也。要义士丧与天子同者三。见前䟽卫湜集说外宗房中南面至冯之兴踊。 严陵

    方氏曰。此一节。宜承公袭中加大带于上之下脱乱在是。按丧大记曰。夫人东面亦如之。此云坐冯之兴踊。盖非脱字重著。郑氏曰。见前注。孔氏曰。

    见前䟽。




    永乐大典卷之七千四百五十五

    重 录 总 校 官 侍 郎 臣 髙 拱

    学 士 臣 陈以勤

    分 校 官 编 修 臣 孙 铤

    书 写 儒 士 臣 韩继荣

    图 点 监 生 臣 林民表

    臣 翁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