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千六百二十八 永乐大典
卷之八千六百二十九
卷之八千六百四十七 

    永乐大典卷之八千六百二十九 十九庚

       行

     脩行盘山语录师云脩行人行藏任分取舍随宜低下为心中正为则审动静之源节视听之用一斩齐一念真常永劫绵绵乃无变

     坏善诱文经若一切人不食肉者亦无有人杀害众生由人食肉故屠者杀以贩卖若能悉舍不食是真脩行详见戒杀篇记纂渊海晋沙门惠逺

     于庐山集一时名士髙僧会于般若台精舍立誓同脩净行俱为佛国之游本传庐山记云因号曰白莲社遣十𦆑之繁缚祛五惑之尘滓汀总赋室

     空无侍者巾屦唯挂壁一饭不愿馀跏趺便终夕柳文四祖数十年中胁不至席圭峰禅铨韩淲涧泉日记亘古今无男女贪财好色外方可脩行

     其它好言妙语只是谩人嫌知常云山集脩行何处最相亲清净无违达本真妙理亘初元具足幻尘消尽复浑沦灵根秀发随时现大用全彰逐

     日新若向一边求所得到头虚妄不关身事类全书元城先生语录先生寻常亦谈释氏每曰孔子佛之言相为终始孔子之言母意母必毋固

     母我佛之言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其言次第若出一人但孔子以三纲五常为道以治生灵为心故于色色空空之说微开其端欲令人自

     得尔且孔子之心佛心是也故儒释道神四者其心皆一但门庭施设不同尔且三教犹鼎足独令一足不可乎则鼎必覆矣世之小儒不知此理

     见前辈或毁佛法亦从而诋之所谓佛法皆无足采非也𥬠筅言圣人择焉且佛法岂不及于𥬠筅之言乎

    {{{caption}}}





    脩心实鉴尚书吏部郎中直昭文馆陆轸述

    孟子日难呜而 阳之类二十四 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起孽孽为善者 焚者 读诵斋戒 而行之苟能鉴悟自

    舜之徒也难呜 公忠 正直 孝义 勤是习诸善属属于而起孽孽为利 仁慈 谦逊 忍辱 阳类从微到著积而

    者跖之徒也夫 节俭 淳素 恬静 成德所谓受之以益人在阳则舒在 好生 修𨱈 嗽咽 必增算而延年德业

    阴在惨因详之 勤恪 廉洁 喜乐 大者出三界不受输一身之中日有 赠济 听快 调鸭 回中者入洞府充仙

    善恶所涉善事 康宁 远声色薄滋味 官下者隶地府为真类属于阳所谓 阴之类三十二宰大易日恶不积不

    君子也所涉恶 好杀 嗔患强渠 足以减身鉴之前目事类属于阴所 残害 暴虐五逆 常湏警戒无令沾远

    谓小人也别面 謟倿 邪僻 贪滥 迷而自犯是习诸恶白之足可鉴马 私曲阿党 侵欺 属于阴类从微至著

    偷窲骄偆诳妄积而成贱所谓受之诈伪 憎鄙 毁谤 以损必折筚而取亡

    胃渎 狡猾 骂詈 罪业大者入地狱中怨恨 厬愁 躁绕 者堕畜生下者为厉鬼

    赌博 悭吝 臭秽昏浊 慵惰 劳苦

    多嗜欲耽酒肉

    {{{caption}}}

    李长者华严经合论欢喜地六相义比一字中有六相一

    切字一切法皆有此六相善见者得智无碍总持门于诸

    法不滞有无断常等障可以离情照之可见此六字义阙

    一即理智不圆是初欢喜地中观通世间一切法门故此{{{caption}}}

    {{{caption}}}

    六字有三对。一总别一对。二同异一对三成坏一对。总不

    相离不可废一留一。亦不可双立双舍总是断常生灭今

    以人类之馀可准知。少传晁公

    晁少传法蔵碎金录觉之一字子有三说随其浅深而分

    也一者觉触之觉谓一切含灵凡有身之所触无不知也

    二者觉悟之觉谓一切明哲凡有事之所悟无不辨也三

    者觉照之觉谓一切大圣凡有性之所至无不通也前二

    觉名曰俗觉一凡一智后一觉名曰真觉入神之见亦名

    正觉大觉圆觉谓十方三世之中无数之物无不见之也

    无数之事无不知之也西山记真人曰虽常服饵而

    未明链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链性之道欲小劳但莫大

    疲及强所不能耳因遗宝书八字于尘凡中含六十四诀

    反复循环自有无穷之玄理神仙传纯阳真人周游三界

    誓度百人遂以至道之妙㫖留题连环八字于青城白石

    山石壁之上开悟凡夫内人傥默会此理纵未能冲举上

    升亦可度厄延年长生乆{{{caption}}}

    {{{caption}}}

    {{{caption}}}

    修行记凡欲养体先湏养胃凡欲养胃先湏养心凡欲养

    心先湏养神凡俗养神先湏养气凡欲养气先湏养精凡

    欲养精先湏养性凡欲养性先湏养智是谓息命之经也

    大藏经东震初祖达磨尊者示相南天竺国王之太子于

    诸法性顿得通量传道时至只履西归主正法眼藏以妙

    悟发真度越圣凡者只此二十字耳正诵回文皆有义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乾卦曰庸言之信庸行之谨中

    庸曰庸德之行庸言之谨凡发言行事苟能省戒以加谨又何有过累之愆乎赞曰

    谨之为法防患未兆动先审思言化枢要如人宵征前驱乘爝进不忧虞险夷必照

    孔子曰礼与其奢也寜俭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无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以俭相耻病盖俭可成家而有常足之乐赞曰

    俭之为法诚贪节用在德曰恭在宝曰仲素履无咎清风可颂知足常足前贤所重

    张公艺九世同居北齐隋唐皆旌表其门麟德中髙宗封泰山幸其宅问公艺所以

    睦族之道公艺请纸笔以对乃书忍字百馀以进意谓宗族所以不协由尊长衣食

    或有不均卑㓜礼节或有不备更相责望遂为乖争苟能相与忍之则家道睦雍矣

    王龙舒以为佛家五戒即儒者五常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媱礼也不妄语信也{{{caption}}}

    {{{caption}}}

    {{{caption}}}

    不饮酒以昏性智也苟自利忌人亦为不仁微事失宜亦为不义言貌无法亦为非

    礼省已不尽亦为不智应人谬谈亦为不信五常之当戒如此儒释之教岂有异哉

    传大士猿心颂

    由来心相本无形逐境如猿谩得名

    用意羁縻终莫测但能息合自然平

    𠫇居士故心颂

    谁知只这一点心累劫众生被他使

    若还特起万缘生放下全无些个事

    了禅师悟心颂

    外看三点如星布中有横钩似月斜

    迷则披毛从此得悟之作佛也由他

    朴和尚蛇心颂

    外谈佛事若堪夸孰料中藏毒似蛇

    傥解反将心应口罪根随灭福生芽

    颖昌来师韩先生辞荣纳禄真

    逺士也作此园以唤醒迷人惊

    回世俗凡遇一岁终书一画于

    方眼中书满则一百二十岁也

    然则频视此国养性自警庶纪

    妄想则延生之妙㫖至矣尽矣

    菩萨修行经亦名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祗树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及众菩

    萨五千人俱皆尊菩萨神通睿达权慧变化游于三世导利一切莫不蒙济于时舍卫国大城之中有豪长者名比罗达晋言威施与其城中诸大

    长者诣祗树给孤独精舍前至佛所即皆𥡴首绕佛三匝问讯世尊却坐一面于时世尊以无限达因问威施及诸长者族姓子等发何志乎诣如

    来耶是时威施并诸长者即白佛言吾等世尊集坐静处竞有念言佛世难值人身犹然得脱离世同亦甚难吾等窃议为用何乘而至泥洹当以

    声闻缘觉乘取泥洹耶大乘普智泥洹脱乎时吾等举心便发言曰志愿无上乘泥曰身不以声闻缘觉脱也吾等世尊志愿发心无上独尊正真

    道意以斯法故来举职来云何世尊菩萨大士内性常欲应于无上平等正真尊觉当学何法而壅行信惟愿如来垂惠普慈无极哀散示疑络尔

    时世尊告威施曰善哉善哉诸大长者乃能改俗舍世之荣乐发无上正真道意觐诸如来又威施等勤听思念当演说之菩萨大士行得无上等

    最正觉志作所应及其觉法长者威施并五百人即皆义手受教而听时佛告曰是诸长者菩萨大士发行欲应无上正真等最觉者心向众生当

    建弘普无极大慈志习念行勤执无舍进学无忘是乃应于无上觉道又诸长者若有众生分其所受身口意恶彼行非故命终堕狱故诸长者天

    地聚合集以众苦向诸网见众生之类存心大慈勤志大悲守习学行专精如斯其身不着衣被饮食于诸利养意亦不贪以诸所珍乐尽施惠念

    彼众生慎行戒具忍进定智如是长者菩萨大士欲发无上正真道者当习观法乃应身行尔时威施及诸长者吾等世尊当修身三口四意三念

    法菩萨大士云何应观身行法耶尔时世尊告威施等如是长者菩萨大士有四十二事而以观身作是观已离想结缚身心意识缚著吾我贪身

    寿命浊乱诸非应使除尽是时威施及诸长者受教而听佛言菩萨大士观身污秽本为不净观身臭处纯积腐烂观身危脆要当毁坏观身无强

    当归碎散观身如幻诸大变化观身恶露九孔诸漏观身盛然媱欲火炽观身燋然兴恚毒火观身愚冥痴蒙毒。盛观身罗网恩爱结缚观身如疮

    众患𦆑绕观身可患四百四病观身秽宅受诸虫种观身无常神逝归土观身顽愚不达体法观身危陋毁落不乆观身无赖常怀多忧观身无坚

    老至苦极观身无信饰伪纯诈观身难满受盛无厌观身巢窟受众色爱观身贪惑迷著五乐观身昧冥意怀喜恱观身无住生死种异观身识念

    怀想众贱观身无友拯养会离观身众食狐吞狠争观身机关展转无数观身系属饮食所盛观身叵视脓血臭满观身毁灭趣非常法观身如仇

    恒多怨害观身热恼常怀忧结观身聚殃五阴所误观身苦器生死剧痛观身非我众缘积聚观身无命男女会散观身为空根受诸情观身无实

    譬之如幻观身虚伪其现若梦观身伪惑为如野马观身诈欺其喻响像是谓长者菩萨大士四十二事观身行法其不观者或著贪身心神意识

    由之起灭其有菩萨如是观已受着身命贪爱吾我疑垢倒谬及诸欲乐有常之计皆悉除尽遵志守一不惜年寿如是速具六度无极斯谓长者

    菩萨大士以满六德权化流布疾得无上成最正觉于是世尊重加弘演说身行法而叹颂曰 得为人甚难值 无以身造恶行要会死弃

    丘冡 狐狼食或烂坏 伪欺我愚常惑 专兴念贪色欲是身求无返复 昼夜受诸苦痛 因众苦以成恼 身㿈满盛不净常困极于

    饥渴 夫智者岂贪命 常受身终无猒 强畜养剧亲厚为见色犯众罪 彼缘是受狱痛 身不能如金刚 无以是造恶业虽乆存会

    归死 时兴信念佛世 假长乆养育身 甘肴膳及香华会饥渴不恒常虽勉励当何益 更劫数因还值 人雄尊佛之世 常发信莫

    犯非 或堕三受苦毒 其极寿亿千岁 勤自勉如救火 况其寿百岁者 㤭纵身造狱殃 若有念想吾我 得人身甚为难当极意恣

    五乐 且自娱焉知后 斯之乐不永乆 诸苦毒至不逺 当速离诸悭贪 可得应大福作 财非财譬如梦 强以此伪众生时一有或

    便尽 明智者不吝财 若如幻化色惑 现虚伪华鲜采 是欲财诈欺身 愚浊惑随颠倒 以众苦致福财 用身故念兴想财非财五

    家事 有何智为财惑 谬顺随妻与子 王势强夺聚则 觉无常了如此 终无意乐利家 恩爱聚致苦恼 无贪惑著家狱父母财身

    妻子 皆留在行自当 有贪惜不自觉 惟恐财随我灭 愚顽者力求财 有知虑信无贪 悭不信不可从 极自卑如儿仆 外燋贪内

    热謟 诸圣贤所不咏 谈书籍或诗颂 以惑众若媱女 意麄犷性暴弊 诸悭人多妒嫉 贪狼性无亲友 现卑谦强亲人 惟为财习

    追苦 智虑者莫信之 顺财故兴此事 乃造起毒害心 是故智当省察 弃离悭妒邪事 金珠宝诸珍奇 因福祚得致之 为斯故兴

    诤讼 制是意整以法 时可值人雄尊 慈氏佛上如来 乃当有金宝地 焉知复在向生 欲五乐纯虚伪 愚迷惑欺诈意 欲若如夏

    盛热 坐野马困疲劳 贪目色欲惑己 媱发醉失意志从习欲随颠倒 当何时值佛世 从九十一劫中 世乃有佛尊觉山湏弥烧

    坏灭 后何缘当得值 海陂池枯竭干 天地焦水无馀欲炽然亦如是 有何智当着欲 诸聦达明智士 当察知居寂灭有何贪奚

    可乐 解是义不入网 观行习法之最 莫恋尸塜囚狱 著恩爱贪浊意 不能免狱苦殃 有妻子会离别 所作行当自受便独趣随

    苦毒 彼无有代痛者 斯三界恼之甚 莫若如妻与子本受时规与乐 返成忧罪恼根 缘受三恶道苦 毒心酸惨痛生若当被诸

    恼根 妻及子无代者 勿以父造恶行 及与母诸亲属阿鼻痛无免救 且莫如身行善 阎罗王狱卒地 彼不问父母事兄弟妻子

    亲友 惟诘却身善恶 以得致身人身 遭遇值不念恶断灭众殃罪行 除改前不善事 已浊污自防覆 莫信作无报应彼法王当

    散说 分别了行清净 身种作行自当 纵放意随堕恼身所造即获殃 譬喻之影随形 当其受苦痛时 父母亲不能免及善厚无

    代者 是故智无恋欲 其欲脱狱楚毒 及众䌸枷锁械当勤念舍离欲 速行法世雄教 家火炽多恼根 火之起而常然何慧达而

    乐是 堕大火恐难中 在家者忧利时 居俗业营妻子有是众万端虑 何智慧不舍家 十力教甚可乐 无种栽取苦根𫘤痴子无

    是志 但惑家堕地狱 天地间专惑者 兴念想我妻子愚顽意谓常存 不知之幻化身 当佛世尊说是法时威施之等五百长者应时

    逮得柔顺法忍从得忍巳神通备具达知去来圣智弘妙慧无星碍明晓众生意志所趣欲发起众生一切会者观心之故即说偈曰快哉为大

    利众利之最上其有发心行求佛菩萨者大乘心可乐但欲安众生为人修桥梁志乐大乘者众生爱乐彼颜像众欣睹

    其有兴发心志求菩萨道诸发菩萨心种德于福田深乐菩萨者得为三界明隆圣菩萨心逾越诸众意一切悉备足能度

    诸众生吾等快得利爱乐兴斯心值佛能仁世师子最正觉得逮闻是法菩萨观身法志即乐大乘获致于柔顺时佛便笑

    世尊笑时五色光出从口中奋辉耀晃昱色色各异遂至无数光明普遍十方诸土威影覆蔽一切释梵日月天魔宫殿之明当其佛笑及震光明

    诸天龙神并世人民七万二千见佛神耀𬀩晔之变亦皆自觉被如来明安育其体各于座上忽然悉得无所从生法乐之忍其馀无数皆发无上

    正真道意然其𦦨还绕身三匝而其威光忽从顶入尔时贤者何难白佛诸佛如来出现于世安度众生道教洋洋终不妄笑今者何因兴发威颜

    而欣笑耶善哉世尊如来降德愍念一切无量诸天及世人民皆使得安畜生禽兽蜎飞蠕动莫不蒙度愿尊开解敷演笑意尔时世尊告阿难曰

    汝见长者威施之等五百人不唯然已见世尊告曰是诸长者在过去诸佛植众德本从发无上正真道意如是阿难长者威施五百人等却后当

    更七十六劫不堕三苦然后成佛当同一劫劫名勇猛皆同一字其号名曰华言藏王如来无所著平等正觉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世尊各各所度

    极至无量是时阿难重白佛言唯然世尊甚深妙哉未曾有也如来散说是之弘奥无极要法是经名何云何奉持佛言阿难是经名曰菩萨修行

    亦名大士威施所问观身行经又斯阿难是观要法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致道弘化无不由之吾今成佛有身相好化于生死亦因此法当善书

    持讽诵读说开示一切佛说经已贤者阿难大士威施五百人等诸天龙神及世人民闻经欢喜皆起义手为佛作礼文殊师利巡行经元魏北天

    竺三蔵法师菩提留支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世尊于日晡时从自房出在外宽处大

    众围绕恭敬供养而为说法尔时文殊师利童子于彼一切五百比丘行住之处次第巡行遂到长老舍利弗所见长老舍利弗独在一处端身

    而坐入禅思惟尔时文殊师利童子既见长老舍利弗已而语之言大德舍利弗汝入禅耶长老舍利弗言如是文殊师利文殊师利言大德

    舍利弗为未寂静欲令寂静汝入禅耶为先寂静何所寂静汝入禅耶大德舍利弗汝依何禅为依过去为依未来为依现在为依内外汝入禅耶

    又舍利弗为依身禅为依心禅长老舍利弗言文殊师利我此禅义诸有一切见法乐行诸有一切心不散乱如是正念文殊师利言大德舍利

    弗汝得彼法耶彼法是何法为见法乐行不见法乐行长老舍利弗言文殊师利不得彼法为有何者法若见法乐行不见法乐行复次文殊师

    利如来为彼声闻之人说离欲法我依彼法如是入禅文殊师利言大德舍利弗何者离欲法如来为彼声闻人说大德舍利弗依而行耶长老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比丘如是依过去行依未来行依现在行乃至依心行如是等应知文殊师利如来为彼声闻之人说此离欲法我随彼法依

    彼法行文殊师利言大德舍利弗若如是说依过去行依未来行依现在行乃至依心离欲而行如是等者大德舍利弗若彼诸法过去如来无

    未来如来无现在如来无此法如是无大德舍利弗今者云何作如是说依过去行依未来行依现在行以无法故则亦无依复次大德舍利弗过

    去如来未来如来现在如来无人令住。无处可住若无住者依不可得复次大德舍利弗若人说言过去未来现在如来有依不依如是之人则谤

    如来何以故真如无念亦无所念真如不退真如无相复次大德舍利弗过去真如不可得未来真如不可得现在真如不可得乃至心真如不可

    得如是等应知复次大德舍利弗。更无有法在真如外而可显说长老舍利弗言文殊师利诸佛如来。住真如己。然后说法文殊师利言大德舍

    利弗真如非有云何如来住真如己而当说法大德舍利弗彼法亦无云何如来住真如己而当说法如来亦无何处如来住真如己而当说法一

    切诸法皆不可得诸佛如来亦不可得又此可得不可得法如是二种皆不可得如来非说亦非不说何以故大德舍利弗如来无说不可说言此

    是如来长老舍利弗言文殊师利当有何人受如是法文殊师利言大德舍利弗若人不取有为法界不悕𣵀盘如是之人能受此法若人不得

    过去之法不知彼法不得未来现在之法不知彼法如是之人能受此法若不见染若不见净若无心取如是之人能受此法若非我行非无我行

    非取舍行如是之人能受此法如是之人则能知此所说之义长老舍利弗言文殊师利为何所知文殊师利言大德舍利弗此无所说亦无所

    问为何所知长老舍利弗言文殊师利说法太深信此法人甚为少耳文殊师利阿罗汉人学无学人尚非境何况一切愚痴凡夫文殊师利

    言大德舍利弗如是如是阿罗汉人亦非境界何以故阿罗汉者无诸境界阿罗汉者无住无处名阿罗汉不可得说名阿罗汉以无说故名阿罗

    汉何以故无为无住名阿罗汉彼阿罗汉何处境界阿罗汉者非名非色愚痴凡夫分别名色阿罗汉者于彼名色不分别知名阿罗汉阿罗汉者

    非名分别非色分别愚痴凡夫亦不可得凡夫之法亦不可得阿罗汉者亦不可得阿罗汉法亦不可得若不可得则不分别若不分别则无所行

    若无所行则无戏论若无戏论是则寂静如是无行亦无戏论寂静之人则不取有亦不取无非有非无如是不取若不取者则无所得如是之人

    离一切得无心离心住声闻法如是应知尔时文殊师利童子说此法已时彼五百诸比丘众从坐而起舍离而去作如是言我不用见文殊师

    利童子之身我不用闻文殊师利童子名字随何方处若有文殊师利童子住彼处者亦应舍离何以故如是文殊师利童子异我梵行是故应舍

    尔时长老舍利弗。语文殊师利童子言文殊师利说此法义意岂不欲令诸众生法义乎文殊师利言如是如是大德舍利弗长老舍利弗言

    云何令此五百比丘从坐而起毁訾戏论诽谤而去文殊师利言大德舍利弗若此诸比丘如是说言我不用见文殊师利童子之身我不用闻

    文殊师利童子名字随何方处若有文殊师利童子住彼处者亦应舍离如是说者善哉善哉大德舍利弗此诸比丘善说此语何以故以无文殊

    师利童子故不可得如其是无不可得者则不可见亦不可闻随何方处若有文殊师利童子住比处者亦应舍离如是说者如是文殊师利童子

    住处亦无彼若无者则不可近亦不可舍尔时文殊师利童子既说此法五百比丘闻已回面既回面已复向文殊师利童子说如是言文殊师

    利说如是法非我能解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汝诸比丘如来弟子声闻之人应如是学诸比丘如是法者非识所知非智所知何以故法界法

    尔故法界如是无念无退。如其彼法无念无退非识所知非智所知诸非识知非智所知则非所念汝诸比丘如来弟子声闻之人应如是学若如

    是学佛说彼人得最胜法是世福田应受供养说此法时彼诸比丘五百人中四百比丘不受诸法尽诸结漏心得解脱一百比丘起于恶心自身

    将堕大地狱中尔时长老舍利弗语文殊师利童子言文殊师利。仁者说法非护众生而失如是一百比丘尔时世尊告长老舍利佛言汝舍利

    弗莫如是说何以故舍利弗此一百比丘堕大唤叫地狱受一触已生兜率陀天同业之处以其得闻如是法故舍利弗此诸比丘若不得闻如是

    法门定堕地狱。一劫尽已乃生人中以其得闻此法门故应堕地狱一劫受业得为少受。舍利弗此百比丘弥勒如来初会之中得作声闻证阿罗

    汉得尽诸漏如是舍利弗闻此法门所得福胜非脩四禅非四无量非四无色三摩跋提何以故若不得闻此法门者则于生死不可得脱我说彼

    人生老病死悲苦忧愁号哭懊恼。不可得脱尔时长老舍利弗语文殊师利童子言甚为希有。文殊师利乃能善说如是法门成就众生。文殊师

    利言大德舍利弗真如不减真如不增法界不减法界不增诸众生界不减不增何以故彼唯言语。无人可依。无处可依。非依不依。大德舍利弗如

    是不依即是菩提。如是菩提即是解脱。若依法者是则分别。若知非作亦非非作。即是𣵀盘。尔时世尊告长老舍利弗言如是如是。舍利弗如文

    殊师利童子。所说真如不减。真如不增法界不减法界不增诸众生界不减不增。不染不净。尔时世尊为。显此义偈重说言说过去未来现在

    世诸法言说非是义此非相无相若相若无相皆无所分别随分别故得分别故无相若分别有为则分别𣵀盘彼皆魔业

    黠慧如是知阴如界唯名不生灭无相若观察分别彼则不观察黠慧不分别行境界如空若分别则取不分别不取分

    别取则䌸不分别则脱若知如是法彼人名智者如是人得尽名不分别智有智故说智智说二皆空若人如是知彼人名

    智者宝满三千界布施所得福若人闻此法其福过于彼布施持戒忍神通无鄣碍亿劫常修行不及闻此经若知此法门

    正遍知所说得闻此经已一切得如来如来既说此法门已十千众生逺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五百比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心尔时世尊即授五百比丘佛记作如是言汝诸比丘于星喻劫皆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尽同一号名曰法华如来正遍知世尊说

    已文殊师利童子长老舍利弗天人阿脩罗乾闼婆等闻佛说已欢喜奉行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唐三蔵法师菩提流志译尔时普思

    义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修行悟人如三摩地佛言善男子如无悟入是名悟入亦当如我修菩提时之所悟入普思义菩萨白佛言

    世尊云何如来所修悟入唯愿说之佛言善男子往昔有王名曰金刚髻殊在于寂静园林之处结跏趺坐正念思惟如是住时于座右边忽然出

    生一大莲华其华微妙众宝合成所谓龙绕坚固栴檀以为其茎阎浮檀金以为其叶摩尼宝珠以为其须甄叔迦宝以为其台尔时众宝最胜莲

    华台上忽然化生悉陀太子结跏趺坐安详而起下莲华台于王右边𦠨上而坐尔金刚髻珠大王欢喜爱念悉陀太子即将太子及八万四千王

    子俱诣彼佛法界摩尼山日光明王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所听受正法得闻如是法界缯髻与金刚如来心品三摩地已得五神通云何名为

    法界缯髻与金刚如来心品三摩地耶尔时法界摩尼山日光明王如来当为演说即此枳罗句金刚句法句印句理句相应句宻句持句承事句

    转句驰走句速疾句显示句明咒句说此品句已系䌸众魔枳罗系䌸印系䌸句系等一切诸句悉入慈句无所诤论是名法界缯髻与金刚如来

    心品三摩地是彼法界摩尼山日光明王如来演说善男子汝知之不昔称摩尼宝金银所成世界者今楞伽摩罗耶山城是其摩尼宝金银所成

    世界是彼法界摩尼宝山日光明王如来佛刹善男子是金刚髻珠大王曾于摩尼宝金银所成世界日光明王如来佛刹作千世界转轮圣王岂

    异人乎即金刚乎菩萨是善子是髻珠大王于其刹中为转轮王有百亿子岂异人乎今十方诸来菩萨是皆为听闻法界缯髻与金刚如来心品

    三摩地法故善男子汝应知之时萨婆悉陀太子有二十八大丈夫相皆得成就何以故我身即是悉陀太子曾于髻珠大王微妙音声园苑之中

    其王正念端坐思惟而于右边龙坚栴檀甄叔迦宝运华台上忽然化生即往彼佛法界摩尼宝山日光明王如来所得闻法界缯髻与金刚如来

    心品三摩地法门从是已来我于无量亿那由他百千如来所承事供养为闻法界缯髻与金刚如来心品未曾忘失从彼已来经无量亿那由他

    千百劫常忆念以三昧力故一劫忆念百劫百千劫我亦忆念未曾忘失成劫亦忆念坏劫亦忆念成坏劫中间我亦忆念乃至亿那由他百千劫

    亦常忆念于一如来所忆念百如来千如来百千如来乃至不可说不可说如来俱胝那由他如来亦常忆念于诸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所已

    得法界缯髻与金刚如来心品法门未曾忘失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见诸清净刹金宝海庄严

    摩尼净土王号曰金刚髻有大自在力统领千世界乃至十千界更无能过者具足千亿子能破诸怨敌皆具二十八丈夫

    之色相朝叅大王所王子那由他欢喜园林中池榭悉严丽庄饰诸宝具为供世间灯见在诸如来平等咸劝请普眼大导

    师是最为初首我亲奉承事为闻正法故次有普贤佛次有华灯佛次有金刚灯次有大灯佛次有最胜灯次有法灯佛

    次有功德灯次有宝灯佛次有宝幢灯次有财灯佛次有髻灯佛次有寂灯佛次有妙灯佛次有声灯佛次有香灯佛次有

    味灯佛次有月灯佛次有日灯佛次有威光灯次有莲华灯次有摩尼灯次有竭阇灯次有姓灯佛次有种族灯次有世间

    灯次有法王灯次有胜灯佛次有殊胜灯次有梵光灯次有光明灯次有因灯佛次有然灯佛次有新灯佛次有积灯佛

    次有智灯佛次有贤善灯次有戒灯佛次有忍辱灯次有精进灯次有禅定灯次有般若灯次有施舍灯次有大慈灯次有

    大悲佛次有大喜佛次有大舍佛次有正住佛次有功德住次有威德住次有胜灯住次有最胜佛次有议论佛次有梵处

    佛次有人间佛次有天王佛次有大乘佛次有最胜等佛子如是等如来名号各于一劫中出现于世我皆承事如供塔庙皆为希求

    此三摩地佛子次复彼诸劫过复过十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刹土微尘等量于大劫中有佛号摩尼山日光明王如来最初出现我亲承事为希求

    此三摩地故次复有号金山髻如来次复有法界摩尼金刚山顶灯王如来我亦承事次复有号金山摩尼峰日髻如来我亦承事次复有离垢摩

    尼灯如来次复有法界摩尼金刚顶灯如来次复有金刚王如来次复有虚空等摩尼金刚如来次复有福德山金刚号如来我亦承事次复有种

    族灯王如来次复离垢金刚灯手王如来次复金刚灯如来次复有金刚如来次复离垢光明金刚如来我亦承事次复有精进金刚如来我亦承

    事次复有俱利奢金刚如来次复有金刚髻如来次复有俱那含金刚如来次复有金刚藏如来次复有金刚月如来我亦承事次复有海月如来

    次复有庵俱舍金刚如来次复有普遍摩尼金刚髻如来次复有那罗延金刚如来次复有离垢月如来次复有法爱如来次复有法真如来次复

    有法音声如来次复有甘露音声如来次复有甘露月如来次复有甘露金刚如来次复甘露华如来次复甘露名称如来次复甘露日如来次复

    甘露光明如来次复甘露出现如来次复法轮音声光明出现如来次复雷声光明如来次复有震旦香如来次复善香如来次复善光如来次复

    普藏如来次复有普顶如来次复有日月如来次复善商主如来次复有金山光明如来次复有音声光明如来次复有决定无所住地如来次复

    有胜幢如来次复有出现威光如来次复大熖如来次复宝熖如来次复有大真如来次复有日月光如来次复有栴檀香出现如来次复有师子

    幢如来次复有莲华光如来次复有金决定摩尼山光明日光王如来是等如来我皆承事善男子如是我为希求此法门故一劫忆念百劫忆念

    千劫忆念百千劫亦忆念成劫亦忆念坏劫亦忆念成坏劫中间亦忆念乃至不可说不可说成坏劫忆那由他百千劫我亦忆念善男子我百佛

    亦忆念千佛百千佛亦忆念乃至不可说亿那由他百千佛亦忆念是诸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所此法界缯髻与金刚如来心品三摩地于彼

    听闻我皆供养承事我此三摩地终不忘失是故佛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三业清净此三摩地应当愿求若有乐明义者色声香味触相者爱法

    义者爱辩才者乐神通者乐名闻者乐端正者爱咒术者应当于此三摩地受持供养广为人说若有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义

    健闼婆阿脩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及释梵护世等应当希求何以故此法门者平等摄取苦恼众生如地宝藏是爱乐法财者是

    大光明鉴了堕无明暗者是欲入𣵀盘道者之大电光此之法门愚者之聦慧佛子此法门者入一切诸佛法中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以七宝

    满中作一分若有人闻此法门积集善根福德果报增胜于彼且置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为分若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六道众生若有人勇猛威

    力成就彼众生界所湏乐具悉皆与之恭敬尊重复经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岁其一切众生㓕度之后复当为造七宝妙塔如是福德无量无边

    若有闻此法门功德胜过于彼且置恒沙六道一切众生之事若恒沙三千大千世界中诸有随信行随法行种性八人诸湏陀洹斯陀含阿那含

    阿罗汉诸辟支佛是人于无量劫百千俱胝那由他劫恭敬给与衣服卧具汤药及湏爱乐受用之物皆悉与之及至般𣵀盘后为造宝塔髙千由

    旬诸宝钤网庄严其塔昼夜六时尽心供养此诸塔庙若有闻此法门积集善根福德资粮胜彼功德复置三千大千世界六道四生又置三千世

    界随信行随法行八人初果至第四果及缘觉等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中诸大乘菩萨摩诃萨及诸如来应等正觉供养如前亦置是事若恒河沙

    三千国土普遍云雨海等世界其中道场所能积集与金刚等菩萨摩诃萨及诸如来应等正觉此大丈夫思惟校计以所爱乐衣服卧具饮食汤

    药种种供养彼诸菩萨摩诃萨及诸如来供养尊重恭敬赞歏经无量岁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岁及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无量坏劫无量成劫无

    量成坏劫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等那由他劫已能获得金刚心定及诸如来应等正觉入般𣵀盘造七宝塔宝盖铃网乃至髙出梵世若

    有男子女人闻此法门能积集福德善根资粮胜前所得佛子今更为汝说以譬喻由此喻故丈夫聦慧者于此所说能得解了起深重信不生诽

    谤于如是等解法师所应起尊重希有爱乐如向于佛佛子譬如有人于恒河沙三千界中所有佛刹土微尘等六道众生胎卵湿化及随信行法

    行种信八人初果至第四果独觉乃至于佛所行道场积集福德诸菩萨摩诃萨及诸如来应正等觉悉夺其命及破坏诸塔佛子复有丈夫成就

    众生及诸一切声闻辟支佛及彼一切菩萨所行道积集资粮与金刚俱如来心定及已得者诸如来应等正觉现在位者悉作供养华香幡盖诸

    味饮食俱陀那食种种备具及般𣵀盘后以作七宝塔乃至髙至梵世盖网铃铎庄严如是二人罪福差别论其升降逺近多少乃至不可说不可

    说成坏劫等不得其边佛子若有人闻如是福非福果于此法门深生众信所有善根积集资粮定为最胜不得其边复次若复有人诽谤此法门

    罪最大至不可说不得其边若有人随喜信受所得福报亦最广大于湏弥山微尘劫说不可尽佛子我今更作譬喻诸有智者能得解了入此

    法门获大利益何者是耶佛子譬如有人以一毛折为百分以一分毛于大海中取一滴水于汝意云何二水之中为毛取水多耶为海中水多耶

    普思义言一毛之水不足为言海中在者其水甚多无量无边佛言佛子我所说福非福者如毛取水其未说者如海中水应如是知尔时普思

    义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我虽智浅闻此法门违顺之教成大利益复更思惟生多疑心愿为说之佛言善哉善哉随意咨问普思义言世尊我见沙

    门若婆罗门及馀外道遮逻迦波利波斫迦尼健子等如是之类或炙身苦行或竖双脚或复屈𦠨以衣𦆑脚蹲踞而坐或两石相撃取榖而食或

    以灰涂身或投髙岩或卧刺上或入大水及火等法或食牛粪或翘一足或竖两臂或但食菜或食稗子或食树叶或冷水浴或恒河水受用洗浴

    而为戏乐如是等人皆欲乞求解脱之法愚夫顽嚚乃至如是果报云何世辱有诸检校知事等类因生㤭慢喜怒自在纵愚夫势不能了知所作

    之业善恶因果应与不与不与而与回改称意以为势力如是等类果报云何世尊复一类同修出家不能恭敬有德业者多畜门徒不时教诲应

    不应作犯与不犯是有为法是无为法是世间法是出世法又自不解不令他解世尊是业成就当生何道复次世尊或复有人不能敬重父母师

    长不护家族尊者当生何处世尊复有一类行贪嗔痴及等分者其人业报复生何道世尊复有杀盗邪媱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嫉妒瞋恚邪见等

    业当生何处复有一类作咒术法不从师授自妄出法当生何处世尊复有一类愚痴之人越三摩耶自在作法当生何处世尊以我思惟见闻如

    是心不能了唯愿为说解释我款而生利益尔时如来即便称歏普思义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又复歏言善哉善哉普思义如是三歏汝为

    利益怜愍世间诸众生故又复开演至理因缘甚深之业作如是问我当为汝分别解说汝当谛听善思念之普思义言愿乐欲闻佛言普思义若

    有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遮逻迦波利波斫迦尼健子等如是炙身苦行双竖其脚衣𦆑而坐两石撃榖而为食法以灰涂身粪秽埋身唯出其头

    称解脱法或卧棘刺投于深水五热炙身或投大火或食牛粪常翘一足或竖两臂或专食菜或食稗子或食树业或冷水洗忍寒求净或浴恒河

    而称解脱彼诸愚痴专执为理闻其正法而生诽谤我当说其后受果报佛子其有蹲踞𦆑衣服者至大莲华地狱之中其两石相撃手自食者身

    欢当生驼驴之中若灰涂乐为道者当生食吐毗舍阇鬼中若投髙岩者当生水罗刹中若以粪秽埋身唯出其头执为道者生刀剑林大地狱处

    若投入水为解脱者当生摩竭大鱼腹中若五热炙身当堕大火地狱若食牛粪为净解脱当堕猪道自食其粪次后复生饿鬼之中若翘足诵咒

    执为道者当作铁脚夜又若竖两臂举向头上为解脱者当作竖发饿鬼若唯食菜树叶稗子当作骆驼驴象牛羊等身若以冷水及恒河中取冻

    为道者当堕寒冰冷地狱若有如是外道等类执为正道起诸业行生于十六及三十二诸地狱中复有作检校者或以自在或以无智或以势力

    或不羞耻强相侵夺或应与此而将与彼或施物交互辄生改换将与于人或以冬施僧物而夏与之或夏之物而冬与之或逺之物而迟与之或

    有多物而速用尽诸如是等皆违至理命终之后当生十六及三十二地狱之中其于狱中所受形体随业各异或于一身生无量头面亦差别或

    马面象面猪面鼠狼面䱜鱼面低弥鱼面鲇忙鱼面吉罗鱼面瞿㮈娑面猫狸而乌鹊面黄狐面野干面猿猴面百岁虫面百足虫面水牛面罴面

    螭面狮子面虎狼猫牛面兔面羊面鹫面狗面饿鬼渴面罗刹怒面诸恶禽兽使人怖面如是可畏极恶之类于一身上有诸头面此等业果生于

    利刃刀剑地狱转动其身备受诸苦极痛苦猛酷苦𢡖毒苦夺命苦受是诸苦其罪未毕经尔所俱胝那由他百千劫生生受身皆亦如是或一头

    下百千身分一一身上百千亿头一一头中百千亿舌一一舌间有百千亿炽热猛熖铁犁牛等耕尽其舌如是千百亿身各各皆有百千亿户虫

    唼食其身渴饮其血饥食其肉饥渴苦逼㧞其心肝而啖食之如是受报经无量岁王无量劫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亿那由他劫过是已后即复更

    生海罗刹身或时经过如湏弥山微尘等劫复生饥渴饿鬼之中其中复经净居诸天三万六千劫若以人间算数论之即不可说不可说劫从饿

    鬼中舍身方作畜生之身驼驴猪狗其经人间算数十十岁为众合地狱一日夜经于地狱百千亿那由他岁已生于人间恶种姓家人所憎恶人

    所毁辱旃荼罗家押油家竹作家贫穷苦极如是等家而生其中生生之身常患腹大水肿恶病为人轻贱极麄恶身极复嬴瘦复多贪食食无饱

    足手足不具诸根多阙身体斑驳性复痴顽如是展转难得出离佛子是故知事之人诸检校主不如法者当得果报必定不虚固当用心司存其

    事佛子复有如是一类出家之者偃蹇㤭慢或尊重者之所驱使或为承事由是得贪利养名闻而不恭敬有德业者又不能为和上所应作事亦

    复不能修行别解脱戒是故常当思念云何令我大得名利若百若干侍从围绕若入寺入村城邑聚落及以王都于诸同住及以依止不能教

    又不为说轻重戒律既自不解不令他解自不调伏宁静隐宻云何能令他人调伏宁静𨼆宻无有自处自坏善根令他同住依止等人亦坏善根

    如是之人命终即共堕于羂索地狱一劫流转受苦以净居天日月算数若人间岁满足千劫其同住依止生于十六眷属地狱及水罗刹常被鞭

    挞洋铜灌口佛子是愚痴人当生是处佛子复有不顺轻慢应对于父母者当生鸜鹆乌中若不知尊重父母师长当生大声骆驼之中若有轻慢

    沙门婆罗门等当生长项孔雀之中若有不尊敬家长者当生喑哑猪羊之中若行贪秽色欲之者生三恶趣复生人中诸根短阙若行瞋恚当生四

    趣或阎罗界若行痴者亦复如是乃至等分罪报如上生无断绝杀生之人当堕地狱畜生饿鬼阎魔罗界若生人中得二种报一者短命二者多

    病若偷盗者堕于三趣若生人间得二种果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邪媱之人乃至邪见堕三恶趣及阎罗界得受人身皆二种报一短命

    二多病于一切处一切时中常不安稳佛子如是业当知分明佛子复有一类持咒之人不从师受三摩耶法自作法咒彼即毁谤三代如来即被

    昆那野迦之所残害其诸咒法亦不成就得虚妄罪佛子以不从师不解三摩耶故彼持咒人自䧟及他即为欺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尔时普

    思义菩萨摩诃萨于世尊前欲重宣其义以偈颂曰善现色相具成就 持咒无畏大仙王 最初恼习巧断除

    如月破暗我𥡴首 人天中主众所依 自在坚固金刚力能破怨敌烦恼缚 及诸魔军悉摧伏 阴魔死魔自在等

    一切降灭无有馀 证得四住无畏法 无碍解脱名为佛往昔曾作太子时 离垢化生时感现 于日光王如来所

    最初闻此三摩地 为求如此三昧王 如是展转遇诸佛数过湏弥微尘等 以天妙物诸香华 供养无量大导师

    精进希求心不懈 愿获证入三摩地 舍于身肉及手足丰乐玩具及王位 常以给施于贫乞 为求三摩难得法

    千万湏弥微尘佛 承事具修菩萨行 求曾辄起猒倦心常当重发上精进 于冬分时修苦行 净持禁戒诸律仪

    有施供物若侵用 或回时日及别僧 当舍自身得异身于一身出无量头 一一头如弥妻山 长舌生如连钩鏁

    一一头中舌如是 百俱胝犁耕其舌 一一身中出诸䖝数如弥娄微尘等 饮渴热恼烧逼身 还各唼食其身肉

    诸罪业报如是类 象形马形及猪形 师子猫罴猿猴形展转𨔄相食其肉 此是罪业恶果报 毒蛇猛盛瞋怒起

    乌与薰胡野干等 狗及鹫乌俱罗罗 瞿㮈娑共馀恶鸟食此恶业诸众生 所经成劫及坏劫 无量成坏之劫数

    食啖诸恶业众生 众合地狱甚切恶 剑叶猛利及黑绳冷热解散其支节 炽然烧煮罪业者 大叫羂索如利刃

    及黑绳索亦复尔 腐其身肉磨迮之 锯截上下诸骨节𢡖切𦆑缚苦烧煮 造恶业者殷重心 饥火烧逼互相食

    受于烧狱满一劫 复半劫中堕畜生 成劫之时生人间常生贫贱极恶处 下劣种姓旃陀罗 终不生于贵胜族

    身常斑驳多白癞 以罪果报诸色类 或生夜叉饿鬼界复常生于旃陀家 双盲或眇或聋哑 或愈躄等由罪累

    生辄诸根不具足 或手足杌或都无 语言倒错心迷惑此果皆由业所致 或生叫唤黑绳狱 或一劫中及半劫

    如是色类诸苦报 罪业缘生获此果 若得施物回别异若施夏中回冬分乘此业生八难中 彼诸难中甚严酷

    亦生十六诸眷属 诸苦烧煮甚可畏形类十八或二十皆以业缘受恶报 若生轻慢父母心 不敬尊者及老宿

    命终之后堕畜生 诸飞乌算鸜鹆类 上下中入不尊敬命终之后生畜生 或生长项孔雀中 为于父母不孝养

    不敬国德诸尊人 命终之后生畜生 大声骆驼及驴中若有轻慢于父母 堕于猪驴食不净 若有聦慧诸智者

    达于生死此彼岸 应当尊重敬父母 以为无上大福田生于大富正信家 若有轻慢诸德业 护法诸天当舍离

    诸恶鬼神得其便 夜叉之众来惊怖 若有轻慢于父母生生常处贫穷家 一切时中受轻毁 复生顽痴奴仆中

    若有轻慢于父母 终无少选得安乐 妻子亲识皆逼恼又无饮食得充饱 举国饲之常不足 生饿鬼形极恶报

    若有轻慢于父母 当必生于海罗刹 已身如赫熖火然日夜恒食热铁汁 若有轻慢于父母 及诸者宿尊德者

    常为世人所猒离 所有妻妾心亦然 如是种种恶色类说之穷劫不可尽 若不作过于尊者 是名聦慧有智人

    三种贪瞋痴不生 身口意业常安乐 若瞋恶心断生命堕四趣中长受苦 劫盗邪媱及妄语 恶口两舌无义语

    贪瞋恚痴诸业果 终不得于人中乐 清净心中施财宝常当守慎诸戒业 修习忍辱无退转 精进不懈入禅定

    般若鉴了常逺离 是必当得萨婆若 终不犯于邪媱欲常逺离于口意遇 是则当得大导师 而为众生演正法

    瞋恚之心不暂有 离魔系缚及邪见 不乆当作世间灯十善明法化一切 若偷盗人及邪见 当来生于针口虫

    绮语两舌恶心者 常以语言坏正见 若有习行外道法投身髙岩卧棘刺 如是邪见施财物 当得少分资生报

    施与修习正向者 必获无尽大果财 若欲成就三道场皆应教授从师学 诸有不从教授者 虚妄作法非真实

    以不尊重导师故 不能行用曼荼罗 若欲最上依最胜大普集经实法中 三界最胜广博场 金刚种族摩尼宝

    莲华白象诸髙贵 诸佛于中运自在 大胜自在殊法宝最上月鬘金刚髻 宝鬘及以日光鬘 及法周罗摩尼顶

    一切皆入金刚鬘 拥护神咒皆由是 常当念诵无断绝念念即能灭罪障日夜三时相续咒 决定利益无有疑

    或在髙处河岸边 诸神灵庙胜妙处草野塜间寜静谧决定常恒乞食食 由是成就最荼罗 如教如说称要道

    彼真实义得相应 必当获成大义理 三十二种功成就以持得实道场法 是名不损成等恶 即是三种曼荼罗

    护摩护法百遍成 由是成最曼荼罗 终不有疑念决定最胜法中常深信 慎勿诵于质多咒 亦不敬礼诸邪神

    若不礼事馀圣神 是作三等曼荼罗 若常不损害他命亦不破坏于他心 由以离咒魅著人 即能成就曼荼罗

    若依羖羊及恶食 恶心损坏谓诸咒 所作咒法皆不成彼即退失成咒法 有常护彼金刚杵 不食油麻华餠等

    智者应作最胜咒 是咒法义应当成 若有不取师教授昆那野迦速疾著 若能从师而作咒 为诸如来灌其顶

    不损害他不著魅 是名三等曼荼罗 智者谦心说理趣于尊卑类心平等 于诸世间真成就 以得平等真实咒

    于多人中虚妄言 东西南北行不利 所作事业不称心彼不应说兄成就 薄福之人起遇患 昆那野迦所损害

    若能彩尽咒法成 烧香灯明如法者 咒法成就品类是彼等皆由慈业办 第一不杀成就业 有慈有悲真实者

    召请十方诸咒王 明说决定实利益 以诸供具实体性诸持咒者修习之 彼诸咒者有聦慧 彼应成就曼荼罗

    三十三天吉祥处 同等三种三摩耶 我应品类咒法成其福德力不可说 若有造作第一者 曼荼罗所说理趣

    如其净信作法成 三种三摩地相应 以明咒坏于三界于三界咒皆成就 精勤用功弥加行 所作咒法皆得成

    金刚杵形画相似 及以莲华形相好 应于露地曼荼罗彩尽界道用朱末 智者若如法成就 是名实真广利益

    尽坛不画金刚杵 不画佛形及佛子 持咒制吒及制征昆那野迦及使者 杜吒杜底紧伽罗 应在像前咸尽成

    随其力分恭敬信 奉献尔所诸导师 上味施与制吒等及昆野迦令欢喜 诸持咒仙应设供 成就如法佛像前

    普皆于彼曼荼中 画于佛前如法作 安置道场诸门户应画毗那野迦像 应画诸护地方神 复画诸山持咒仙

    合掌皆于佛前住 如是咒神二十八 一一方面各图七日月天形咒神形守护持者令成就东西画作因陀罗

    南面画作乌尸罗 西面画作日没山北面画作于香山诸山画作咒仙座 合掌向佛像前住 鏁系昆那野迦项

    住在持咒大仙前 使者𦆑手执铁索 于咒法作扰乱相紧那罗有三十二 一一方面各有八 清净坛中画作形

    若成就佛坛法者 千灯千华为庄严 千香水瓶杂供物筚篥琴瑟及箜篌 笙笛箫鼓诸音乐 长笛方响诸乐器

    诸天神有爱乐者 于佛像前来鼓撃 又张种种诸罗网种种诸妙色界道 种种宝瓶供如云 能成曼荼胜妙法

    若为毗那野迦箸 彼人终不成胜法 速疾失坏诸咒力勤行力用亦不成 不行诸定离修习 不应胜坛得成就

    是愚痴人作是法 终不能成上胜利 若能依教作坛法已能满足十二年 专诵持咒不馀业 于髙险岸及净处

    以咒力能灭诸罪 若欲诵咒及坛处 常以粳米乳酷等昼夜各以三时诵 诵时尽力限遍数 月八十五及满月

    修行习作曼荼罗 必当即得胜成就 若有思惟分别者成就最胜理趣经 掘地一丈取净土 将泥净地作坛法

    清净洗浴著净衣 如法至心系念诵 或三四肘七七肘取净好土作净坛 应请大乘妙胜经 作法能获大饶益

    正大脩行古尊宿语僧问赵州了事底人如何州云正大脩行学云未审和尚还脩行也无州云着衣吃饭学云着

    衣吃饭寻常事未审脩行也无州云你且道我每日作什么僧游行晏元献公类要菩提达摩以只履而来拥锡来游

    顶辞而退礼石鼍而求饭私诃条国金辽山头石鼍众僧饮食将尽向石鼍作礼饮食悉具摩顶松松枝东偃奘师回两京记云唐初僧玄奘

    往西域取经十七年去日于齐州灵岩寺院内有一松树师立于庭以手摩其枝曰吾去求佛经教汝可西长若吾归即却东回使吾弟子知之及

    去其枝年年西指长数丈又一年忽东回门人弟子曰教主归矣乃西迎之奘举至得经六百部至今众僧谓此松为摩顶松住支山寺还吴入蜀

    道林还罽安石怅然伫支遁之晤言支透后还吴住支山寺晚欲入罽谢安为吴兴与遁书曰思君日积计辰倾迟知欲还罽自治甚以怅然

    人生如寄耳领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终日戚戚触事惆怅唯迟君来以晤言销之一日当千载耳此多山水间静差可养疾事不异罽而医药

    不同必思此缘副其积想也庭松西指庭树东回摩顶松沙门玄奘唐武德初往西域取经行至罽賔国道险虎豹不可过见一老僧乃礼拜勒求

    僧口收心经一卷今奘诵之遂得山川平易道路开通虎豹慈形魔鬼潜路遂至佛国取经六百馀部而归初奘将往西域于灵岩寺见有松一树

    奘立于庭手摩其枝曰吾去求佛教汝可西长若吾东归即却东回使吾弟子知之及去其枝年年西指约长数丈一年忽东回门人弟子曰教主

    归矣乃西迎之奘果还至今泉谓为摩顶松

    永乐大典卷之八千六百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