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通志_(四库全书本)/卷023 中华文库
江南通志 卷二十三 |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通志卷二十三
舆地志
公署〈二 镇淮扬徐四府太海通三州〉
镇江府
镇海将军署在府城中
左翼副都统署
右翼副都统署〈以上二署〉俱在府城
分守常镇道署在府治旧宝钞库
知府署在城内东北明洪武初郡守杨遵即宋元旧址建
同知署在府治东
通判署在府治西 经历署在府治东 知事署照磨署俱在府治西 广盈库在府堂西 架阁库在府堂东 狱在府治谯楼旁
炭渚驿丞署在城西五十里京口驿丞署在府城〈儒学〉教授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
中营兼左营副将署在府城内 中军守备署在府城东门外
右营游击署在府城中军守备署在府城西门外协标右营中军守备署
城守营叅将署 中军守备署
镇江卫守备署〈以上罒署〉俱在府城
搜盐㕔在江口康熙九年建雍正六年浙江总督李卫重修〈附〉修建搜盐㕔碑记 〈国家惟正之供田赋而外则盐䇲所入为最巨两浙都转运当长芦河东两淮闽广之一每岁销数百万引行盐之地东南濒大海西际豫章之广信江南之广德其北则以京口大江为闗锁强界攸分巡查是亟盖必私禁严而后正引可以流通裕课恤商本计诚莫重乎此也余总督越中兼摄巡抚节制江南捕务又奉〉
〈命绾巡盐使者之篆仰惟圣天子爱养百姓澄叙官方之至意立纲陈纪各有敷施而鹾政所闗首谨私贩固已申饬汛防凡山陬水澨实心搜察罔有漏遗独深念京口与仪仅隔一衣带水舟船往来络绎不绝枭徒贪利冒网夹带淮盐潜售于镇江一郡三县之间根深蒂固莫可穷诘致使嘉松引盐每多壅滞不有整顿何以革奸用是具疏〉
〈题请盘查之责属在大吏文职则江常镇道及镇江海防同知武职则京口将军镇标副将及镇江城守叅将按日分曹更番巡剔又添设巡兵若而人巡船若干只楼橹器械必备必坚众商急公捐増工食兵役用命昼夜稽查自教令风行奸徒亦敛迹不敢渉江生觊觎以故年来嘉松掣盐较往时増倍是盘查之有功于盐政为甚大也先是顺治十六年盐使者〉
〈题明京口查盐令海防同知并城守副将在于沿江闸口亲身巡绰然或因循茍且徒树空名于江上耳即康熙九年所建搜盐一㕔亦因地无専官事鲜责成近且日就倾圮矣夫搜盐㕔者所以奉〉
〈明㫖昭功令金符在上尤贵尊严官司坐其间必有堂皇方肃观聴且兵役趋走江堤坍塌亦非所宜而或风雨朝昏庇止无地夫何以専守望而勤检核余乃发帑金颁㕔式择京口世商之能事者曰汪徳培俾董其事就其祖父之所创建者而更新之又添建五楹于其后三楹于其旁河岸加以石工沿岸又建小㕔三楹官役上下均安憩息至于栅垣巩固阶级寛平髙牙大旗翻飏白波红日间与尽栋朱甍相掩映洵足称江表壮观矣是役也鸠工于雍正戊申之秋仲阅六月而告成民力不疲商力不扰所以为盘查计者固可历乆而不敝矣抑余闻之为政之道务在㧞本塞源彼夫积枭巨𦨾衔尾贩私漕艘官船连樯夹带是皆骫法之尤搜查在所必及若孤舟行旅所携日用之盐数本无多不闗鹾例是用分别查禁纵漏苛扰各因轻重而科治焉其庶几无厉于吾民禆稍禆〉
〈圣朝盐荚之计于万一乎是宜纪岁时志兴建以告后之司鹾政者其工缗纎缕别勒碑阴〉丹徒县知县署在府治东南小市街北 县丞署在县治东 主簿署在县治西 典史署在县治东南 库在县二堂旁 狱在县仪门东高资镇巡检署在城西五十里 丹徒镇巡检署在镇东港口 安港巡检署在城东九十里大军仓在治安坊
预备仓在绿水桥西北
义储仓在儒林坊明知县庞时雍建
镇西仓在西城外上河边今兑漕处
常平仓在西门内白马坊雍正九年知县缪逺领帑建
育婴堂在梳儿巷
国朝雍正九年知府毛德琦捐建〈附〉张九徴初創育婴社序〈京江育婴之社举于癸丑夏君尔范首事余与同人襄之彷广陵呉门两郡例也每一婴月给乳母银三钱同社有认一婴者有倍认三倍认者有数人共认一婴者丙辰尔范赴道山而余董事两载戊午则郡中绅士与新安同志分月轮执定会所于月华山之万岁楼征赀验乳察弊釐奸各有耑司颇称严宻规模既定逺近乐观不意午末之秋旱魃相仍人无𪧐饱遗婴在道日积月増捐赀所入不足半给葢广陵所恃盐闗两使者及行商大贾呉门则抚军藩司为政我郡皆无之独数十寒士呼号将伯奔驰托钵耳相顾唏嘘莫知为计适道台石公自楚来临下车问俗闻之欣然亲𦲷㑹所首捐俸为侣而郡守暨两少府县尹诸公莫不踊跃分俸共成盛举群婴之生已绝而复续是天心仁爱畀以福星而当事诸公情深保赤古称召父杜母何以异此不佞敢再邦手敬告同里乐善者夫怵恻隐行道所同赤子颠连乍见思救况众擎易举寸壤成山省一亲朋游戏之酒资减一儿女帽领之装饰即可广种福田普度多命所费薄而所获厚事理至明奚待智者而后欢喜从事乎但尤有进者善必积而后成德必乆而后大勿始勤而终怠勿偶应而旋忘施三分以至于三钱三两总曰发心化一人以至于十人百人总名同善乐施遂成仁里善政可革兵刑从此旱涝不作时和年丰且将于此举见其大端也〉
〈儒学〉教谕署在明伦堂西南 训导署在殿庑西南丹阳县知县署在县市西北 县丞署在县治东主簿署在县治西 典史署在县治内
库 狱俱在县治内
吕城镇巡检署在本镇东 包港镇巡检署在县东七十里 云阳驿丞署在南门外
便民仓在北门内新桥明巡抚周忱委知县陈谊县丞葛良鼎建
常平仓在县署东雍正八年知县𡩋承谟领帑建育婴堂在妙觉寺西康熙四十六年邑人公建
〈儒学〉教谕署在明伦堂东 训导署在尊经阁旁金坛县知县署在城西北隅宋建顺治二年知县胡延年重修 县丞署在县治东 主簿署在便民仓西南 典史署在县西
内库在县署堂右 狱在县署仪门西偏湖溪巡检署在上疁村
便民仓在县署北明知县刘训建知县周楫改建于阳武门外水次知县赵圭移入城东北隅今仍旧
常平仓在县治雍正八年建
普济堂在东门思慕村邑人庄良玉等建
〈儒学〉教谕署在明伦堂后正学堂右 训导署二所一在学路东一在日新斋东
溧阳县知县署在城西北始自唐天复间历宋明修建不一
国朝康熙四年増修 县丞署在库楼右 典史署在县堂东偏 架阁库 仪仗库俱在县堂两旁库楼在县署堂右 狱在县仪门西偏
水次仓在县东南 义积仓在署南
存留仓在西北
养济院在县治东
〈儒学〉教谕署在魁星堂右 训导署在养正丽泽二斋后
溧阳营都司佥书署在县城内
淮安府
总督漕院署在府城内〈附〉明吕兆熊题名记〈明兴之创议河运也自唐顺之始也其卒𨳩今运河即元㑹通河自济宁逹之通州南即宋沙河疏䢴沟通江淮逹之济宁也自尚书宋公礼平江伯陈公瑄始也其遂𨳩府淮总兹漕务用支运罢海运也亦自陈公瑄始也其以总宪文臣代之用总漕兼镇抚也则自王公竑始也其兼提督军务也则自胡公植始也维宗社之咽喉军民之命脉实于是焉枢纽故底绩俶落除拜氏名略见国史然多佚而不属正德四年邵文荘公宝来莅兹土惧其乆而遂湮也始鸠王公竑而下至文庄公凡二十四人爵里镌之石而自为文以记之并及漕事大都焉自文庄迄今百十馀年所迨熊又六十二人中多入为名公卿熊不敏窃尝向往之然旧石已不胜载自王公纪而后阙焉未书所以更砻贞珉续文庄之举使后有考焉然余因是而有慨于天下之事难于识难于任也转漕之利无逾水浮禹贡纪州从来尚矣秦汉及唐历历可镜砥柱三门其覆溺之険凿挽之劳人徒之费至一舟百日乃能上何啻百倍今之海运间或用车用驮厥难益巨当时有斗钱运斗米之苦然不能为他䇿者其都闗之势然也宋以四河通运地处平旷岁入至七百馀万石忧不在食漕渠之效亦较可睹矣元之都燕固即今日之京师也虽江南转漕辽逺然无三门砥柱为之隔绝夷考其当日运道初则渉江入淮逆黄河至中滦站陆挽至淇入御河逹京师不便也又开济州泗河繇大清入海旋以海口沙壅复从东河陆挽至临清入御河不便也又开胶莱河道通海劳费乆之讫无成效后始専用海运矣然风涛不测盗贼出没剽劫覆亡相因而至而京师常苦仓储不继何其置今济宁河道之至易且利者不讲而日为海与陆之纷纷也则伯颜张瑄之识所为不逮宋公礼陈公瑄也岂天特留之以成今日一代丰亨豫泰之盛哉恭襄业开此万世之利矣其储设安山南旺马场昭阳诸湖名为水柜以时潴泄东控泰山诸泉南引邵伯高邮宝应诸湖北㑹汶卫白羊阳城洸浮滹沱桑干诸河以廓委输虽𫷷淤时有供亿频繁不无民实旁止岸乃善崩之患天下事无全利循已事轨则导流培岸功易易耳然恭襄当兹世非有文皇之庙㫁毅然为之主持而黄牛才挥白简狎至非常之原黎民惧焉安保无一二道路蜚语而遂创百代之未有开万世之水利耶故余因是役而重有慨于天下事之难于识难于任也其在今日又且无暇论漕之外矣军饷外迫财力内屈则漕不易为也北二三千里则病旱南二三千里则病水足民足国固自不能左画方右画圆则漕而抚又不易为也淮绾毂南北最天下要地锁钥十万之众岂曰虚拥无事则引漕有事则应援今天下非无事也马穷则逸邹滕其㣲见者也一旦内讧外侮淮其首受之矣则漕而提督军务尢不易为也此皆余今日事总非识与任不可而余非其人也余滋惧矣何暇言天下事石既成次其说而书之以自警且以俟后之君子〉
总督河院署在山阳清江浦
河库道署在清江浦
淮扬道署在山阳县
淮安钞闗署在板闸地方离城五十里
知府署在城中即元旧总管府明洪武元年建〈附〉明潘埙重建府堂记〈斯郡治迁于国初斯堂创于洪武庚戌而大启于成化戊子毁于正徳庚午凡五阅岁四易守迺克有作盖经始于乙亥春正月吉而以其夏四月落成之于戏斯堂其亦有闗系哉今之守视古诸侯今之郡视古千乘之国则夫堂有临下之道焉有王化之宣焉有民命之系焉其兴与废殆于人事相流通有不可归之适然之数者昔郑国火禆灶请禳子产曰天道逺人道迩非所及也子产当国郑不复火今火既易守乃发意者天将布新乃除其旧耶是不可以不作矣时大守馀姚华公琏惧灾如焚式用贬损扫地布度茂以莅事既擢去安福刘公祥代之吉水罗公循又代之加以师旅因以饥馑龟卜方殷鸠僝未暇是盖有所待而然欤岁癸酉秋南民部尚书郎魏人薛公𨭉继守兹土治人如已治官如家兵既少戢岁亦颇有乃谂于众众曰斯我公所以临我治我大庇我者亟成之岂所以厉我耶公曰诺于是庀徒度材三议五请上下既协乃即厥功不日而堂成矣为间者五为楹者三为架者倍其楹之数轩其前以展雄飞扄其后以备燕寝巍然高以示其立也廓然大以示其容也窈然深以示其养而峻然洁以示其守也中之虚示吾公而明外之直示吾简而易上之宻者心之结下之固者徳之基也丹垩髹漆所以示文廉階桭阖所以示礼披露栋一望而知其中之美所以示心也既复经历司之旧又撤照磨所而新之翼乎其左右者所以示有尊也美哉堂乎君子攸跻刑赏平而民命立矣教养备而王化行矣其无愧于临下之道哉故不可以不纪〉
山清里河同知署在府治西
海防山安南岸同知署在山阳县童家营
海防山安同知署在安东县
桃源河务同知署在桃源县治
山清里河同知署在山阳县清江浦
海赣同知署在山阳县清江浦
山盱通判署在山阳县周家桥
军捕通判署在府治西
安清中河通判署
高堰通判署俱在山阳县清江浦 经历署在府治东照磨署在府治西 检校署在府治西南漕运库 阜积库俱在府仪门内甬道东 龙亭库在仪门外东 架阁库在仪门外西南重监在府仪门内西 轻监在府大门内侧大军仓在署西北元建明知府任光祖増建东新仓在府学东明初知府范中建
常盈仓在清江浦明平江伯陈瑄建
〈儒学〉教授署在启圣祠东 训导署在文庙后漕标中营兼左营副将署 中军守备署
右营游击署 中军守备署
城守营叅将署 中军守备署俱在府城
河标右营添设守备署在清江浦
淮安卫守备署
大河卫守备署俱在府城
苇荡营叅将署 右营守备署俱在仁和镇山清里河上营守备署在清江浦
山清里河下营守备署在杨家庙
山清外河上营守备署在老坝口
高堰上营守备署在高家堰
山盱下营守备署在高良涧
山阳县知县署在府治南明洪武中建
国朝康熙十八年毁知县薛云奇重建 里河县丞署在府城内 外河县丞署在清江浦 里河主簿署在府城 外河主簿署在苏家嘴 高良涧主簿署在周家桥 典史署在县治东县库在县署二堂旁 架阁库在县堂右 狱在县仪门外西
预备仓旧三处今止存一处在志道书院旁养济院在县治西南明洪武初知县凌泽建知县高时修
〈儒学〉教谕署在讲堂后 训导署在社学内
阜宁县知县署在庙湾城
国朝雍正九年分设即海防同知旧署修建 县丞署即原庙湾巡检司旧署在县治西小南门外典史署在县治大堂西侧 盐课司署在县大南门外
县库 狱俱在县治
马逻司巡检署在城西北童家营 大套司巡检署在城西北五十里北沙镇 羊寨司巡检署在城西拦黄坝 童营司巡检署在城西八十里大茭菱苏家嘴 草堰口巡检署即原庙湾巡检改设今署将建暂驻朦胧镇离城西南六十里
仓在县西侧
〈儒学〉训导署在启圣祠后〈盐城学训导分莅〉
庙湾营游击署 中军守备署俱在县城内 守备署在县窈子港
山安海防河营守备署在县童家营
盐城县知县署在城东北明洪武元年建 县丞署在县治东 典史署在县治东南
收贮库在县堂西 暂贮库在县堂东架阁库在收贮库旁 狱在县大门西南
沙沟巡检署在本镇 上冈巡检署在县上冈常丰仓在县署东南宋时建明知县葛成重建
国朝雍正七年改为社仓
永济仓自西门外改置城内
预备仓四一在县西十八里一在县西八里一在县西南四十里一在县北九十里俱明知县宋必进建
泾河仓在县西北一百六十里山阳县界泾水次明知府丘陵建后又改建于府城东仓基便民仓在县西门外一里明知县杨瑞云建秋粮交兑于此
常平仓在县署东雍正八年建
盐义仓即永积仓旧址雍正五年知县崔昭建养济院在县东南半里
育婴堂旧在县治西雍正六年知县孙䕃孙捐资改建于县治东南
〈儒学〉教谕署在敬一亭后
盐城营游击署 中军守备署俱在县城 守备署在县草堰口
清河县知县署在清河口明洪武三年即旧基重建 县丞署在甘罗城 中河主簿署暂赁民房 管河主簿署在县治 典史署在县治东南右库在县堂右 架阁库在县仪门内侧 盐库在县仪门内 狱在县仪门外
马头巡检署在甘罗城 清口驿丞署在县治二里
盈贮漕米仓在县署西半里明初知县孔克动建
国朝康熙间知县管巨重建
预备仓四明初知县郄贵建知县卢宁重修一在呉城乡朗石堡内一在呉城乡安羊堡内一在移风乡高秋堡内一在金城乡鱼沟堡内常平仓在县西北雍正六年建
养济院在县治东明洪武七年建
〈儒学〉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敬一亭侧山清里河上营叅将署在县运口
桃源安清中河河营守备署在县治
安东县知县署在大城坊化龙桥明洪武三年建县丞署在县治东 主簿署 典史署俱在县治东南
收银房 大库 小库俱在县二堂旁 耳库架阁库在县仪门内侧 狱在县仪门内侧长乐巡检署在县北一百里 五港巡检署在本港
大益仓在县治东南明知县李贯建
国朝雍正七年知县蔡璠重建知县孙显武増修
便民仓在清河县界
常平仓在县大门西雍正七年知县蔡璠孙显武相继修建
养济院旧在县城外东北明知县张瑾建天启六年知县刘君聘移建城内
〈儒学〉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明伦堂西南山清里河上营游击署在县治
山安上河营守备署在县城
山安下河营守备署在县佃湖
桃源县知县署在古桃源元至正中创建寻毁明洪武元年即旧基重建 县丞署在县治东中河主簿署在重兴集 北岸主簿署在崔镇南岸主簿署在县治西 典史署在县治内县库在县二堂旁 架阁库在县仪门内左狱在县仪门外西
三义镇巡检署在县三岔口 古城驿丞署在本驿
常济仓在县署南知县殷亮建知县赵经増建预备仓四俱在县治明知县陈宁建知县赵经増修
常平仓在县治雍正九年建
东金庄仓在县治三十五里
仁义仓在县治北三十五里
三镇仓在县治东三十里 崔镇仓在县治西养济院在县治西南明洪武二年建知县赵经重修
〈儒学〉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
河标左营游击署
桃源南岸河营守备署
桃源北岸河营守备署俱在县治
扬州府
两淮盐法察院署在府治东北抵钞库巷西抵通衢
分巡两淮盐务道署〈在府治三江营雍正十年建雍正十三年移驻泰坝〉两淮都转盐运司署在府治张家巷即汉江都相董仲舒旧宅〈附〉明李锐三门记〈两淮盐司自唐以来代有之司治设于城东闗南陬或曰城昔广司建厥中后改作而隔诸外夫盐司钱粮渊薮也而乃寄诸城外是犹珠玉委于道傍可乎哉予承乏来官是司顾司外通衢东南北皆有隙地可作门以为保障乃命工会料规画周悉请之台宪皆许可于是构甓瓦木植聚群匠而作之门凡有三上覆以楼楼橹相望宛若小城经始于仲冬丁未落成于腊之庚子适有客过余相与登楼而眺客曰伟哉此举真百年良图诗谓未雨彻桑易谓设险以守其无愧哉余曰吾子其肇锡嘉名余得以奉教焉客唯唯南曰迎薰北口拱极东曰宾阳余问其㫖客语余曰昔者舜弹五琴歌南风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子能砺尔操存平尔政事商而寛之灶而抚之海隅市㕓无愁叹声兹非迎薰之谓乎语曰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能殚尔心力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所谓处江湖之逺则忧其君兹非拱极之谓乎𫝊曰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象子居是官也凡涣汗之颁布天语之叮咛洞洞属属奉行惟谨所谓天威不违顾咫尺者兹非宾阳之谓乎是非特名门亦所以朂吾子也子能顾名思义身体而力行之后之继子者接日警心奋发不怠盐政其庶乎余揖而谢曰命之矣遂与举觞酣饮而罢因书以为记〉
泰州盐运判署旧在泰州北闗后改建东台通州盐运判署旧在通州西城后改建石港淮安盐运判署在安东县治东城坊 经历署在运司署二门内
扬州钞关署在府南门外
知府署在通泗桥西北明洪武三年建
清军同知署在府治左
江防同知署在瓜洲镇
水利同知署在泰州东台场
河通判署在高邮州
监掣通判署在仪徴县
粮河通判署在泰州 经历署在府治前 检校署 照磨署俱在府署西偏 广陵驿丞署在南门外
大积库在府川堂右 銮驾库在府仪门东军器库在府川堂左 狱在府仪门西南军储仓在府治东 义仓在广储门
〈儒学〉教授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
城守营游击署 中军守备署俱在府城 守备署在三江营
京口协标右营游击署在瓜州城内
瓜洲营守备署在瓜洲镇
河下营守备署在瓜洲
扬州卫守备署在府城
江都县知县署在旧城内儒林坊明洪武七年徙建 县丞署在城隍庙东 典史署在县治西库在县堂西 狱在县仪门西
𤓰洲镇巡检署在本镇 万寿镇巡检署在张网沟 邵伯驿丞署在县北四十五里本镇官河东岸
预备仓三一在城东五十里大桥镇一在彝陵镇一在城南十五里子桥
广储仓在广储门内西街
保仓在南门内大街
盐义仓二一在东闗一在广储门内雍正五年建便民仓在便益门外
养济院在县北门外明洪武间知县丁师尹建督理漕务王公度重修
普济堂在瓜洲镇闸口雍正五年僧见省募建育婴堂在小东门外顺治十二年邑人蔡挺建
〈儒学〉教谕署在明伦堂西
甘泉县知县署在小东门内太平坊
国朝雍正九年设建 主簿署 典史署俱在县署旁
库 狱俱在县署内
邵伯镇巡检署在本镇 上官桥巡检署在陈家集
预备仓三一在西门外一在邵伯镇一在丰乐乡育婴堂在县北门外雍正十二年邑民闵廷佐募建
〈儒学〉训导署在学宫旁
仪徴县知县署在城内西北即宋真州治明洪武初即旧址建 县丞署在县治东 典史署在县治东南
库在县堂左右 都钱库在县仪门内左 军器库在县仪门内右 狱在县仪门外东江口巡检署在县东南十里
广实仓即旧常平仓在天宁桥东南康熙间知县陆师建
节贮仓在资福寺前明工部主事许孚逺建预备仓四一在新城銮江桥一在城西三里一在五里坝东一在朴树湾北明𥘉知县王士亨建普济堂在县东八字桥雍正十二年知县许惟枚捐建
育婴堂在城内天宁桥
〈儒学〉教谕署在尊经阁东南 训导署在尊经阁西南奇兵营游击署在县治南门外江口
中军守备署在县城 守备署在青山头仪徴卫守备署在县城
高邮州知州署在城内东 州同署 州判署俱在州治东 吏目署在州治西
州库在州署后堂旁 广储库在州署堂右架阁库在州署堂左 狱在州署仪门外西时堡巡检署在州治东北一百二十里 界首驿丞署在城北六十里
军储仓在南门内 广储仓在州西高公桥预备仓在州治南市河西
东西南北仓四一在三垛镇一在江静村一在车逻镇一在北门外
养济院旧在州西熙和巷明洪武间建
国朝康熙四十七年知州李之檀移建南市桥
育婴堂在州西大街顺治十三年邑人张阳等建
〈儒学〉学正署在明伦堂西北明学正施之藩修 训导署二所在明伦堂东前为修业斋后为进徳斋
河上营守备署在州治
兴化县知县署在城北明洪武元年知县徐士诚建 县丞署在县治东 典史署在县治西库楼在县堂左 架阁库在县堂右 兵器库在县堂东偏 狱在长清仓南
安丰巡检署在县北六十里安仁乡
永兴仓在县西
养济院在北门司徒里又有济生堂在东门东作里
育婴堂在南门升仙里康熙八年知县陈洪谏捐建后屡加修葺里人刘天禄捐置田一百二十亩
〈儒学〉教谕署在明伦堂后 训导署在启圣祠前宝应县知县署在城内西北宋乾道间建后毁明洪武十一年知县刘维则重建管河县丞署管河主簿署俱在县治旁典史署在县治西库在县堂后 狱在县仪门外西
衡阳巡检署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 槐楼巡检署在县南二十里
预备仓在县治西
养济院在嘉定桥北街
〈儒学〉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
泰州知州署在城东北即古海陵县基明成化景泰中先后创建 州同署在州治西北 州判署在州治西 吏目署在州治东
后库在州后堂旁 甲仗库在州堂左 架阁库在州堂右 狱在州仪门外右
海安巡检署在州南一百里 西溪巡检署在州东一百二十里 宁乡巡检署在州北六十里盐义仓在城西门雍正五年建
兑军仓在北门外 预备仓在州治西北常丰仓在州治西北雍正二年増建
普济堂在州北门外便民坊雍正十年建育婴堂在州东门内文利坊雍正元年建
〈儒学〉学正署在明伦堂东 训导署在学宫旁泰州营游击署 中军守备署俱在州城
徐州府
分巡淮徐道署旧在徐州城内雍正十年移驻𪧐迁县
知府署在府城北即旧知州署
河务同知署在府城内
宿虹河务同知署在宿迁县
邳睢灵璧河务同知署在邳州城内
宿迁运河通判署在清江浦〈以上三署俱雍正十二年自淮安府改归〉管理粮盐捕通判署在府城内经历署在府城中库 狱俱在府治
〈儒学〉教授署在学宫旁
河标中营协镇副将署 协标左军守备署俱在府城
徐河南岸营守备署在府治
徐河北岸营守备署在土山寺
徐州卫守备署在府城
铜山县知县署在府城内 粮河县丞署在府城旧州同署 南岸主簿署在房村旧州判署北岸主簿署在馆驿门旧州判署 典史署在县治旧吏目署
库在县署后堂旁 龙亭库在县署堂旁 永成库在县署仪门外右 狱在县署仪门外右吕梁洪巡检署在本镇 东岸驿丞署在本驿之后 利国驿丞署在本驿东 桃山驿丞署在本驿之前 房村驿丞署在县治
兑军仓旧在城北三里后移南闗堤内水没顺治间副使张兆熊知州佟遵道改建于城东门内广运仓在城南二里许没于水明主事梅守清尹梁修复顺治间郎中陈嘉应创建南廒一座并楼房仓
济众堂二一在河东驿一在吕梁洪
安乐堂在城东南隅
〈儒学〉训导署在学宫旁
萧县知县署在城白茅山 主簿署在郝家集典史署在县署旁
库在县后堂旁 狱在县仪门外右
赵家圏巡检署在县东南张山店
预备仓在县仪门东康熙间知县闫允吉建秋粮仓在府广运仓东
养济院在西门外
〈儒学〉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
萧营都司佥书署在县城
砀山县知县署在城中明洪武初建隆庆六年重修 主簿署在县治东 典史署在县治西库在县后堂东 狱在县署西
预备仓在署内主簿宅前明知县熊应祥建常平仓在县治知县朱之扬建
义仓 社仓俱万历间知县陈秉良建
养济院在县治西知县熊应祥建
育婴堂在县治东
〈儒学〉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明伦堂后明知县熊应祥建
丰县知县署在城中明洪武三年建嘉靖间河决毁后知县徐蓂因旧址营建 主簿署在盘龙集 典史署在县㕔西
库在堂左 龙亭库在银库左 狱在县仪门外西
预备仓在县治西北
水次仓在沛县夏镇明知县庄诚建
国朝顺治间知县阎玿重建
义仓在中阳门康熙间知县孙毓璘建
养济院在旧县治东北知县李崇信建
〈儒学〉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
沛县知县署在城小水门内明季圮
国朝顺治丁酉重建 主簿署 典史署俱在县治旁
库在县堂左 狱在县仪门外西
泗亭驿丞署在本驿
水次仓旧在县治东一里河南岸康熙间知县沈某移建夏镇
预备仓在署西北旧义仓地知州李汝让建养济院在旧县治南明知县古信建知州李汝让迁于县治北
广济堂在旧驿南 孚惠堂在泗水浒
〈儒学〉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
协标右军守备署在县治夏镇
邳州知州署在城内即元旧治址 州同署 州判署俱在旧城堤上 吏目署在州治
州库在后堂旁 龙亭库 架阁库俱在州堂左 狱在州大门西墙外
新安巡检署在泇口镇 直河巡检署在猫儿窝 夹沟驿丞署在河口
州仓二一在署西南一在署东南
预备仓在县治明知州王毅建
沙子道口仓在署东南四十里
泇口社仓在州西北九十里雍正九年知州吕大雅重建
常平仓在州署内东偏
南闗庙仓在署东南二里
鲍家庄仓在州西北一百里
养济院在城外明知州郝茂建知州舒文秀重建
〈儒学〉学正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
宿迁县知县署在新城中明万历中始改建于此县丞署在县治东 中河县丞署在县治 北岸主簿署在县城 南岸主簿署在白洋河运河主簿署在县皂河集 典史署在县治东南
左右二库在县后堂旁铺狱各一在县仪门外西刘马庄巡检署在县北一百二十里 归仁堤巡检署在县归仁集 锺吾驿丞署在新南水次仓西
预偹仓在县署内
养济院旧在临淮门外知县喻文伟迁建县前大街
〈儒学〉教谕署在明伦堂东 训导署在明伦堂西邳睢河营游击署在县治
宿迁运河营守备署在县皂河
宿虹北岸河营守备署在县治
宿虹南岸河营守备署在县白洋河
河标右营守备署在县城
潼安卫守备署在白洋河
睢宁县知县署旧治元末毁明洪武元年重建县丞署在县姚家集 主簿署在魏家集 典史署在县治仪门外
银库在县后堂旁 狱在县仪门内西
三义仓在南门外即营田种子仓明知县申其学修
常平仓在县署西康熙间知县刘如晏建水次仓在县治羊山顺治十一年知县魏翰建康熙间知县刘如晏重建
预备仓三一在察院西明知县闵义建知县牟鸿修知县申其学重修一在庙湾一在辛安镇养济院在县治西南明景泰间知县申其学重修
育婴堂在县东门内雍正九年知县郎大成建
〈儒学〉教谕署在明伦堂后 训导署在明伦堂东邳睢河营北岸守备署在县木社店
邳睢河营南岸守备署在县治
太仓州
苏松水师总兵官署在崇明县顺治十三年建分巡太通道署在崇明县即旧中营游击署知州署在城北明𢎞治十年建 州同署在州治东 吏目署在州治西
广积库在州堂右 銮舆库在州堂左 狱在州仪门外西
甘草巡检署在本镇
便民仓在大西门外明知州李端建知州万敏修
养济院在朝阳门故崇福庵东明知府黄仁山増建
育婴堂在学宫东康熙四十四年知县黄洽选建
〈儒学〉学正署在学宫内
刘河营游击署 中军守备署俱在茜泾镇镇海卫守备署 太仓卫守备署俱在州城镇洋县知县署在州城
国朝雍正三年分设奉文发帑新建 县丞署 典史
署俱在州城 库 狱俱在县署内
水次仓在大西门外
常平仓在县署西雍正六年建九年増建县署东
〈儒学〉训导署在学宫旁
崇明县知县署在长砂城明万历十三年建
国朝康熙元年知县龚榜増建 县丞署在县治西北
典史署在县治土地祠东
库房在县堂左 架阁库在县堂右廊 军器库 丰盈库俱在县二堂旁 狱在县仪门内西半洋沙巡检署在半洋沙旧有大安巡检署在县城雍正八年改驻大安镇十二年裁归半洋沙巡检
济农仓旧在县署仪门外东西后迁县堂后左右
南仓在福民街南康熙间知县解铭建
北仓即储备仓旧在瀛洲巷北雍正七年知县祖秉震改建于旧道署东首
养济院在城内城隍庙右明万历间建
国朝雍正五年知县张文英重建
育婴堂在北闗外毓麟桥西康熙五十三年邑人黄安国等捐资公建
〈儒学〉教谕署在明伦堂后 训导署在文庙西北雍正五年知县张文英捐建
中营游击署在县城旧左营署 中军守备署在县治
左营游击署移驻永兴沙 中军守备署在县治右营游击署在县城 中军守备署在县治奇兵营游击署在县城 中军守备署在县治嘉定县知县署在军马司坊宋嘉定间建
国朝康熙六年知县金敏修 县丞署在县治东 典
史署在县治西
银库在县堂旁 銮驾库在县堂左 架阁库在县堂右 军器火药库在架阁库右 狱在县署西南
南翔巡检署旧在江湾今移南翔镇
济农仓在五图内明初知县樊镇改守御所建知县王术韩浚増修
国朝顺治间知县随登云重修康熙间知县赵昕増建常平仓在县治雍正七年知县江之炜建养济院在城内八图宋绍兴二年设
育婴堂二一在城内二图康熙间知县黄洽选建一在南翔镇康熙间邑人陆廷弼倡建
〈儒学〉教谕署在尊经阁后
宝山县知县署在城内
国朝雍正三年设县即旧呉淞所而新之
主簿署在县治东 典史署在县治
库 狱俱在县署内
顾泾巡检署在本镇
常平仓在嘉定城内雍正七年知县傅景奕改天主堂建
〈儒学〉训导署在学宫旁
呉淞营叅将署 中军守备署俱在县呉淞城海州
知州署在西城内原李坛宅元改为州治明洪武元年知州陈德辅因旧基重建
州同署在州治东 吏目署在州治大门内州库在州后堂旁 架阁库在州堂左 狱在州仪门内西
惠泽巡检署在州南一百二十里张家店镇高桥巡检署在州西九十里博望都北
养济院在州治西北知州陈徳辅建知州董鼎重修
〈儒学〉学正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
海州营游击署 中军守备署俱在州城
东海营守备署在州治云亭山
苇荡左营守备署在大伊镇
赣榆县知县署在城中正北明洪武二年建
国朝顺治二年修葺康熙九年知县俞廷瑞重建
典史署在县治仪门东
县库在县堂右知县俞廷瑞重建 狱在县仪门外西
荻水镇巡检署在县治北七十里
预备仓在县署东明知县何渊建
营田仓四一在大沙河镇一在青口镇一在城头镇一在龙王庙镇俱明季建
义仓五所明知县樊兆程建
盐城仓在署北八十里
高材店仓在县东南三里
城子村仓在县南十五里
土山村仓在县西南五十里明知州杨子方建王彪村仓在县西南三十里
养济院旧在县城东明初县丞莫从敬建后改建于东仓旧址
〈儒学〉教谕署在明伦堂西 训导署在明伦堂东沭阳县知县署元至正间因僮阳郡基建明洪武中重建
国朝于旧治西渐次増修 典史署在县治后
堂库在县后堂西 架阁库在县堂右 盐库在县后堂东 狱在县仪门内侧
仁字等号仓二所俱在署南雍正七年知县刘浚明増建
预备仓三一在署东一在署东南一在署西明知县孙忱县丞林腾増建
便民仓在清河
养济院在县治西北明初建
育婴堂在城内即旧百子堂康熙四十五年改建
〈儒学〉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
通州
镇守狼山总兵官署在州治东即元万户府知州署在城中宋淳熙中建 州同署在河基镇雍正十二年添设 州判署在州西 吏目署在州东南
库在州署堂左右 狱在州署仪门外西白塔河巡检署在本镇 永安巡检署在本镇三角等九沙巡检署在官河镇雍正十二年添设通济仓在察院东明初知州熊春建
盐义仓在天宁寺东首雍正四年建
丰备仓在试院东首雍正八年建
养济院在西门外
育婴堂四一在城内一在吕四场康熙三十六年建一在石港场三十九年建一在兴仁镇雍正元年建
〈儒学〉学正署 训导署俱在明伦堂西
中营游击署 中军守备署
左营游击署 中军守备署 俱在州城
右营游击署在吕四场 中军守备署在州城如皋县知县署在城东南唐保大十年设明洪武元年知县宗行简重建 县丞署在县治东主簿署在掘港场 典史署在县治东南库在县堂侧 銮驾库 火药库俱在县堂旁狱在县仪门外西
石庄巡检署在县东南六十里 西场巡检署在县西四十里
军储仓旧名兑军仓在县署西北明知县刘永凖建
社仓在马神庙后今改建四厢社仓
预备仓在县署西北明知县黎尧勲建
国朝康熙间知县卢𫄧増修
普济堂在县东门外 养济院在县后税课局改建
育婴堂二一在城内东厢一在县东掘港
〈儒学〉教谕署在大殿西教谕萧兆麟修 训导署在大殿西
掘港营守备署在掘港
泰兴县知县署在城东北宋时建 典史署在县治东南
库在县堂右 盐库在县仪门东 狱在县仪门外
口岸巡捡署在城西四十里 黄桥巡捡署在城北四十里 印庄巡检署在城东四十里预备仓在儒学东
兑军仓在周家桥
常平仓在县治雍正八年建
育婴堂在城内
〈儒学〉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
泰兴营都司佥书署在城北门包家巷内
江南通志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