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江西通志 卷二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江西通志卷二
  沿革
  圣皇抚驭统一寰舆薄海内外咸通象胥江西省会幸列中区稽古禹贡维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一隅于周南国为楚为吴豫章立郡在汉之初唐宋元明建置纷如道路分隶军府兼除州县改设地一名殊由今溯昔具在成书作沿革志
  江西省
  淮海惟扬州尚书禹贡
  东南曰扬州周礼职方氏
  鲁昭公六年楚令尹子荡率师伐吴师于豫章 十三年楚师还自徐吴人败诸豫章获其五师 定公二年楚囊瓦伐吴师于豫章 四年吴人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阖庐之弟夫概王以其属五千先击子常之卒楚师乱吴师大败之春秋左氏传
  江水又东迳郢城南又东得豫章口桑钦水经
  豫章之名旧矣在江左者有其地而非郡在江南者建郡而非春秋之时吴王阖闾七年鲁定公之二年也楚囊瓦伐吴师于豫章冬十月克楚取居巢又二年吴将入郢其谋臣请因唐蔡而西冬十一月蔡侯吴子唐侯俱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囊瓦济汉而陈自小别而至大别吴逆撃败之五战而及郢尝观吴都具区今平江之吴县也楚都郢今富水也汉水自归峡接流而为今汉阳军盖视吴为东九江自庾岭兆源而洪州奠其南盖视楚为西居巢今无为军也阖闾之六年吴人见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以明豫章濒楚而巢迩于吴故得而潜师也小别大别今鄂州之山汉水视之为东者也九年吴人舍淮汭而即豫章杜氏以为汉东江北地囊瓦方且济汉而陈于小大之别则春秋之豫章为濒楚在江夏之间审矣或者以七年之师因豫章以见舟则其地必沿流之所而洪之为州盖沿流者也九年舍舟而即豫章且坚杜氏之说因以汉东之地为平陆惟有沿流平陆之异故以见舟者江南豫章也殊不知吴视楚为西视江夏为少西而视洪则南矣见舟所以张军容也安能逺托大江之南而不近趋少西之地然则江南之豫章决无预乎春秋之时明矣予江西人尝考今之豫章非春秋之豫章然皆未得其定说已具于前矣最后予读杜预孔颖逹注疏而后知予之寡见也按左氏昭公十三年楚师还自徐吴人败诸豫章获其五帅杜预注曰定公二年楚人伐吴师于豫章吴人见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吴军楚师于豫章又柏举之役吴人舍舟于淮汭而自豫章与楚夹汉此皆当在江北淮水南盖后徙在江南豫章又左氏传定公四年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杜预曰豫章汉东江北地名孔颖逹曰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名在江南此则在江北者土地名云以上皆经传与注疏所载予以杜孔注疏证江南之豫章无与于春秋之豫章审矣汉志虽曰髙帝置但年代阔逺文字残阙无从考见所徙之年月耳按宋武帝讨刘毅遣王镇恶先袭至豫章口去江陵城二十里乃知春秋之豫章去江陵甚近与今洪州全不相干能改斋漫录
  春秋属吴地十道志
  战国属楚太平寰宇记
  周元王三年越灭吴左氏传
  周显王之四十六年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史记越世家注
  按通鉴楚灭越在显王三十五年与史记注互异
  秦为九江郡十道志
  始皇二十三年王翦灭撃荆虏荆王负刍二十六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注九江郡其一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为豫章郡十道志
  雷次宗曰郡松阳门右有樟树髙七丈五尺大二十五围枝叶扶疏䕃庇数亩汉官仪谓豫章生庭中故髙帝取以名郡
  髙帝五年颖阴侯灌婴渡江定豫章郡汉书
  豫章郡领县十八南昌庐陵彭泽鄱阳历陵馀汁柴桑艾新淦贛南城建成宜春海昏雩都鄡阳南野安平汉书地理志
  莽曰九江同上
  扬州刺史部豫章郡二十一城南昌建成新淦宜春庐陵贛雩都南野南城鄱阳历陵馀汗鄡阳彭泽柴桑艾海昏侯国平都侯国故安平石阳临汝永元八年置建昌永元十六年分海昏置后汉书郡国志
  新吴上蔡永修县并中平年立豫章县建安年立后汉书注兴平元年孙䇿分立庐陵郡同上
  建安中孙权据吴析南昌地置富城锺陵宜丰三县十五年别为鄱阳郡又割柴桑县入武昌郡孙亮太平二年立临川郡孙皓宝鼎二年立安成郡舆地广记晋豫章郡统县十六南昌海昏新淦建成望蔡永修建昌吴平豫章彭泽艾康乐丰城新吴宜丰锺陵 临川郡统县十临汝西丰南城东兴南丰永城宜黄安浦西宁新建 鄱阳郡统县八广晋鄱阳乐安馀汗鄡阳历陵葛阳晋兴 庐陵郡统县十西昌髙昌石阳巴邱南野东昌遂兴吉阳兴平阳丰 南康郡太康三年置统县五贛雩都平固南康揭阳晋书志
  惠帝元康元年有司奏荆扬二州疆土广逺统理尤难于是割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合十郡因江水之名置江州永兴元年分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置寻阳郡属江州同上
  怀帝永嘉元年又以豫章之彭泽县属寻阳郡同上雷次宗曰望气者云豫章广陵有天子气故封愍怀太子为广陵王领镇军以镇豫章后永兴中懐帝遂以豫章王登天位
  元帝渡江江州又置新蔡郡寻阳郡又置九江上甲二县寻又省九江县入寻阳晋书志
  欧阳忞曰应劭汉官仪云有豫章生于庭中故以名郡此木尝中枯晋永嘉中一旦更茂其后元帝果兴大业于江南故郭璞南郊赋云敝樟擢秀于祖邑以司马宣王之祖尝为豫章太守故也
  五代齐江州镇寻阳中流衿带领寻阳郡豫章郡临川郡庐陵郡鄱阳郡安成郡南康郡永明八年罢安逺县并䖍化南齐书州郡志
  隋开皇元年平陈置洪州緫管府改鄱阳为饶州罢南康郡为䖍州大业三年复为郡改庐陵为吉州置江州緫管大业三年罢为九江郡置袁州大业三年罢为宜春郡改临川为抚州大业三年复置郡隋书志
  唐初仍隋置洪州緫管府武德五年平林士𢎞仍改都督府领洪吉䖍饶抚南平六州分豫章置锺陵南昌二县入豫章平萧铣置袁州贞观二年加洪饶抚吉䖍袁江鄂等八州安抚使李大亮宣慰江南即建成县置靖州七年改靖州为米州又改为筠州寻废属洪州上元元年江淮转运使元载奏置信州大平寰宇记
  江南道盖古扬州南境新唐书
  开元二十一年分江南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置采访处置使改江西观察使新唐书地理志
  江南西道观察理所管州八洪州饶州䖍州吉州江州袁州信州抚州管县三十八洪州管县七南昌髙安新吴丰城建昌武宁分宁 饶州管县四鄱阳馀干乐平浮梁 䖍州管县七贛县南康信丰大庾雩都䖍化安逺 吉州管县五庐陵安福永新太和新淦 江州管县三浔阳彭泽都昌 袁州管县三宜春新喻萍乡信州管县五上饶玉山弋阳永丰贵溪 抚州管县四临川南城崇仁南丰元和郡县志
  南唐洪州置镇南军显德五年东都入于周以州建南都抚州置昭武军以东南境别置建武军䖍州置百胜军保大十年复置筠州南唐书
  宋置都督洪都豫章郡镇南军分江东西路建炎元年以江宁府洪州并升帅府四年合江东西为江南路又置鄂州路统鄂岳筠袁䖍吉州南安军江西路统江洪抚信州兴国南康临江建昌军淳化元年置南安军绍兴初复分东西以饶州信州抚州建昌军为江南东路以江州洪州筠州袁州䖍州吉州兴国南康临江南安军为江南西路寻以抚州建昌军还隶东路宋史志至元十二年设行都元帅府及安抚司十四年改元帅府为江西道置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治隆兴领十有八路置提刑按察司改肃政廉访司改隆兴府为龙兴升富城县为富州置宁州吉安路升吉水安福太和永新俱为州瑞州路升新昌县为新昌州袁州路升萍乡县为萍乡州改临江军为临江路升新淦新喻为州改南康军为南康路升建昌县为建昌州改建昌军为建昌路贛州路升宁都会昌为州南安路升南丰县为州元史志
  明初壬寅陈友谅平仍袭元行中书省建行省于南昌子城内洪武九年革中书省置承宣布政使司嘉靖林志置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十三府置江西都指挥使司领四卫十一守御千户所置江西等处提刑按察司并治南昌分为五道南昌府瑞州府属南瑞道饶州府南康府九江府属九江道广信府抚州府建昌府属湖东道吉安府袁州府临江府属湖西道贛州府南安府属岭北道名胜志总叙
  明初凡元升各州复改为县领州一县六十八至正德间増设四县饶州府万年南康府安义抚州府东乡南安府崇义嘉靖间増设二县广信府兴安临江府峡江隆庆间増设一县贛州府定南万历间増设二县贛州府长宁建昌府泸溪凡领县七十七
  皇清因之康熙二十一年裁各道惟分巡饶南九道贛南道领州县如故癸亥安志
  雍正九年以督粮道领辖南昌抚州建昌三府为督粮兼巡南抚建道驿盐道领辖瑞州袁州临江三府为驿盐兼巡瑞袁临道饶南九道増辖广信一府为分巡广饶南九道贛南道増辖吉安一府为分巡吉南贛道按历代各府沿革或为国或为郡或为部或为都督府或为州或为军或为路或合或分统属不一具详各府县沿革如左
  南昌府
  春秋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汉髙帝改为淮南国分置豫章郡舆地广记
  豫章以木氏都风俗记
  景帝三年改为汉郡东汉复为豫章郡南昌府志豫章郡统县十六晋书志
  宋齐以后并为豫章郡太平寰宇记
  平陈置洪州緫管府大业初废复置郡隋书志
  洪州因洪厓井为名元和郡县志
  武德五年置洪都緫管府天宝元年改豫章郡唐书志唐天宝初改豫章郡后以避代宗讳只称章郡郡县释名乾元元年复为洪州唐书志
  乾元二年置南昌军元和六年唐书注
  建中四年陞江西道节度使咸通六年加号镇南军名胜志
  周显德六年南唐中主以建康与敌境隔江豫章据上流秋七月升洪州为南昌建南都建隆二年至南都马令南唐书
  太平兴国元年分洪州属江南西路隆兴三年以孝宗潜藩升为隆兴府宋史志
  元改为隆兴路又改龙兴隶江西行中书省元史志明初改洪都府寻复为南昌府续文献通考
  初领县八南昌新建丰城进贤奉新靖安武宁宁县𢎞治十六年升宁县复为宁州嘉靖通志
  皇清因之领州一县七安志
  南昌县
  汉置附郭寰宇通志
  莽曰宜善汉书
  东汉复旧县名建安中析置富城锺陵宜丰县晋省入陈永定三年复析置西昌县南昌府志
  隋平陈改为豫章县元和郡县志
  武德五年析置锺陵县又置南昌县以南昌置孙州八年州废省南昌锺陵唐书注
  宝应元年避代宗讳改豫章曰锺陵贞元中又改曰南昌舆地广记
  宋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四百四十九里安志
  新建县
  宋太平兴国六年析南昌县置与南昌分治郭下舆地广记本汉南昌县地晋分置宜丰县陈又分置西昌后俱省宋太平兴国六年割南昌之水西一十四乡置今县名胜志
  本南昌县西境取南昌旧地而新建之也郡县释名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百十里安志
  丰城县
  本汉豫章郡南昌县地三国分置富城县郡县释名太康元年改名丰城雷焕得龙渊太阿于此舆地广记开皇九年并丰城入广丰县初隶抚州后属洪州太平寰宇记
  仁寿二年避炀帝讳复丰城名胜志
  唐天祐中朱全忠以父名城改丰城为吴皋后唐同光元年复改吴皋为丰城南吕府志
  元至元二十三年升丰城为富州隶龙兴路元史志洪武二年复改为县丰城县志
  皇清因之编户三百五十四里安志
  进贤县
  本汉南昌县东境晋立锺陵县废唐复析置锺陵县寻改为进贤县寰宇通志
  崇宁三年分南昌四乡新建二郷合本镇改为县仍曰进贤宋朝㑹要
  或曰省城有进贤门相传澹台灭明南游从此而进即进贤义或曰县东有栖贤山郡县释名
  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百九十八里安志
  奉新县
  汉髙帝平定海内分徙江东大族置之他郡于是迁涂山氏于此号曰新吴以旧隶楚今新属吴也名胜志新吴县灵帝中平年立后汉书注
  隋开皇九年省入建昌元和郡县志
  唐髙宗永淳二年复置新吴县伪唐割据江南改名奉新太平寰宇记
  宋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百五十一里安志
  靖安县
  本建昌县地唐广明之后草寇侵掠本州以靖安孝悌两乡去州稍逺乃于此置镇至伪吴乾贞二年升为场唐升元中改为县仍析建昌奉新武宁三县地以益焉太平寰宇记
  靖安里名因里名乡因乡名镇因镇名场因场名县郡县释名
  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二十里安志
  武宁县
  古西安县也后汉建安中分海昏县立西安县至晋太康元年改为豫宁王僧绰封豫宁侯即此县陈立豫宁郡太平寰宇记
  隋废郡以豫宁并入建昌隶洪州唐长安四年分建昌置武宁景云初改豫宁宝应元年避代宗讳复为武宁名胜志
  宋属隆兴府𢎞治县志
  至元二十三年置宁州县为倚郭大德八年于分宁县置宁州武宁直隶本路元史志
  明仍其旧
  皇清因之编户五十一里安志
  宁州
  豫章郡领艾县注云莽曰治翰汉书地里志
  汉艾县豫章郡所领晋分置永修县以修水为名隋省入建昌唐析建昌置武宁县贞元中又分武宁置分宁县名胜志
  以县分自武宁故名分宁古艾地也宋郡县志
  隆兴分宁县北有艾城春秋吴公子庆忌居之郡县释名至元二十三年于武宁县置宁州领武宁分宁二县大德八年割武宁直隶本路徙州治于分宁元史志洪武初改宁州为宁县𢎞治十六年从巡抚林俊请复改为宁州嘉靖林志
  皇清因之编户八十六里安志
  瑞州府
  春秋属吴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寰宇通志
  今州城即汉之建成县属豫章郡大平寰宇记
  莽曰多聚汉书
  汉中平中析建成置上蔡县徙汝南上蔡人居之晋太康元年以上蔡人思归改名望蔡由汉迄隋析合废置不同皆属豫章郡瑞州府志
  武德五年改为髙安仍置靖州统髙安望蔡宜丰阳乐华阳五县七年改靖州为米州其年又改为筠州八年废筠州省华阳望蔡二县以髙安属洪州唐书志按豫章书及府志云请改建成为髙安则安抚使李大亮也奏改米州为筠州则江南道都督鲍安仁也奏废筠州省县入髙安属洪州则安抚使韦继武也
  唐末其地属淮南瑞州府志
  保大十年春正月分洪州髙安县置筠州割万载清江上髙属焉马令南唐书
  自唐以前地理与洪州同舆地广记
  开宝八年割万载县隶袁州瑞州府志
  绍兴十三年改髙安郡宝庆元年避理宗讳改今名宋史志
  郡治碧落堂后产瑞芝一本太守沈谥作颂表奏于朝诏改为瑞州因号瑞阳瑞州府志
  元至元十四年升瑞州路元史志
  明改为瑞州府领县三嘉靖林志
  皇清因之安志
  髙安县
  汉髙帝六年置隶豫章以其创建城邑故曰建城后汉灵帝析建城置上蔡县雷次宗豫章记
  孙吴増置阳乐宜丰二县晋武帝太康元年改为望蔡又改阳乐曰康乐隋开皇中废望蔡康乐宜丰三县入建城太平寰宇记
  武德五年改为髙安仍于县置靖州八年废州复为县元和郡县志
  南唐保大十年分髙安置上髙瑞州府志
  形地似髙而实安故名郡县释名
  宋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二百九十里安志
  上髙县
  本髙安之上髙镇以地形髙上得名太平寰宇记灵帝时分建成置上蔡县晋改为望蔡唐武德中并入髙安僖宗朝锺傅始建上髙镇于此顾野王舆地志五代时置属洪州南唐来属筠州舆地广记
  南唐保大置县因镇名也郡县释名
  宋太平兴国七年割宣风义钧二乡之半属新昌县上髙县志
  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百六十七里安志
  新昌县
  本汉建成县地吴析置宜丰县隋省入建成县豫章书武德五年复置舆地广记
  南唐以宜丰旧地为盐歩镇宋以地广势崄又于宜丰故城置新昌县豫章书
  太平兴国六年析髙安地置新昌县宋史志
  割髙安上髙等地而新建县故曰新昌郡县释名元贞元年升新昌县为州元史志
  明仍以州为县
  皇清因之编户一百二十三里安志
  袁州府
  春秋属吴楚之国秦为九江郡亦曰南楚宋韩综袁州郡㕔记汉为豫章郡之宜春县太平御览
  莽曰修晓汉书
  吴属安成郡晋宋齐梁陈因之舆地广记
  晋太康元年平吴改宜春为宜阳避太后讳仍属安成郡太平寰宇记
  平陈置袁州隋书志
  宜春旧曰宜阳开皇十一年废吴平县入十八年改名焉大业初置郡同上
  武德四年平萧铣置袁州天宝元年改为宜春郡乾元元年复为袁州唐书
  开宝八年曹彬平江南得州十九袁居其一是年割筠州万载来属雍熙元年析宜春县立分宜县淳化三年割新喻县属临江军袁州府志
  至元十四年改緫管府领县四设录事司隶湖南行省十九年升袁州路隶江西行省元史志
  明以袁州路为袁州府领县四嘉靖通志
  皇清因之安志
  宜春县
  本汉旧县也属豫章髙帝六年灌婴于此筑城置宜春县太平寰宇记
  武帝封长沙定王子为宜春侯汉书
  按西汉县名宜春者二一属汝南郡一属豫章郡后汉时属汝南加北宜春以别之
  吴宝鼎二年以宜春属安成郡晋太康元年以太后讳改为宜阳县隋开皇十八年改宜阳为宜春大业三年罢袁州为宜春郡太平寰宇记
  县侧有暖泉随地涌出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以名县名胜志
  唐以后俱仍旧明因之嘉靖通志
  皇清因之编户一百五十里安志
  分宜县
  本宜春县地舆地广记
  雍熙元年置分宜县府志
  析宜春县之神龙招贤等十乡置分宜县以便民欲当宜春新喻两县界之中也太平寰宇记
  分宜县以其地分自宜春也郡县释名
  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百八十里安志
  萍乡县
  吴置属安成郡晋以后因之隋属宜春郡唐因之舆地广记相传楚昭王渡江获萍实于是邑故孙吴立县取以为名本汉宜春县地名胜志
  地理志以萍为苹郡县释名
  元贞元年升萍乡州元史志
  洪武已酉改州仍为县嘉靖林志
  皇清因之编户一百三十里安志
  万载县
  本阳乐县地吴黄武中置晋太康元年改为康乐属豫章郡宋因之唐武德五年复置阳乐县属靖州八年州废省入髙安舆地广记
  杨吴顺义元年分髙安四乡置万载场因其乡以名其地南唐保大十年升髙安县为筠州遂升万载场为县以属焉今割隶袁州太平寰宇记
  开宝末自筠州来属宣和三年改名建成绍兴元年复今名宋史志
  按宋徐升万载修县记云万载本髙安故地初宜场隶于洪伪吴顺义元年也复为县隶于筠南唐保大十年也皇朝下江南遂割属袁州则开宝八年也宣和初改曰建城而复旧名则绍兴元年诏也
  元因之明设县治仍称万载嘉靖林志
  皇清因之编户一百四里安志
  临江府
  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寰宇通志
  汉志豫章郡十八县新淦建成在焉三国志吴置安成郡新喻隶焉今新淦新喻不改而建成至唐改为髙安即今之吉安也名胜志
  隋开皇九年改属洪州新淦并入庐陵郡新喻废入吴平属豫章十八年置袁州新喻属袁州临江府志武德五年改建成为髙安置靖州七年又改筠州八年废隶洪州新淦属吉州新喻仍属袁州同上
  淳化三年以筠州之清江建临江军宋史志
  至元十三年隶江西行省都元帅府十四年改临江路緫管府元贞元年新淦新喻二县升为州元史志洪武元年改临江路为临江府领县三嘉靖通志嘉靖五年析新淦之南置峡江县即古石阳巴邱地领县四临江府志
  皇清因之安志
  清江县
  本汉建成县地郡县释名
  升元元年陞吉州萧滩镇为清江县不隶州唐馀纪传五代时置属洪州南唐属筠州宋置临江军于此舆地广记至元十四年升军为路而县为倚郭元史志
  明仍其旧
  皇清因之编户二百五十三里安志
  新淦县
  本汉旧县豫章南部都尉所居县有淦水因以为名元和郡县志
  莽曰偶亭汉书
  晋为新淦历代不改陈属巴山郡隋开皇十年废以县属吉州太平寰宇记
  唐为䖍吉五州巡抚使治所五代时杨吴为都制置治所宋初属吉州豫章书
  淳化三年自吉州来隶宋史志
  元贞元年升为新淦州元史志
  明洪武二年新淦州复为县嘉靖五年析新淦地置峡江县新淦县志
  皇清因之编户二百二十七里安志
  新喻县
  本汉宜春县地属豫章郡吴孙皓分宜春立新喻县属安成郡太平寰宇记
  晋宋属安成郡隋属宜春郡唐属袁州舆地广记采渝水为名唐志本作渝天宝后相承为喻名胜志南唐升元中置清江县割新喻建安乡入焉新喻县志淳化五年自袁州来隶宋史志
  元贞元年升为新喻州元史志
  明洪武二年复为县
  皇清因之编户二百六十七里安志
  峡江县
  本新淦县地汉永元中分置石阳县吴分置巴邱县俱属豫章至隋皆省入新淦明置峡江镇巡简司于巴邱故城嘉靖五年以盗贼出没知府钱琦建议立县名胜志按费宏峡江县记云临江所领县惟新淦最大环其境数百里盖兼古巴邱石阳二废邑之地而有之自成化改元以来往往以分地设县为请中更多故寝而弗行及嘉靖甲申巡抚御史秦钺陶俨以前议申请于朝得允赐名峡江
  皇清因之编户一百七十六里安志
  吉安府
  春秋时百越地汉属豫章郡舆地广记
  灵帝末扬州刺史刘遵上书请置庐陵鄱阳二郡献帝初平二年始立郡雷次宗豫章记
  吴分豫章之新喻宜春庐陵之平都永新长沙之安成萍乡六县为安成郡太平寰宇记
  晋太康中移郡于石阳今旧州东北故城是也元和郡县志平陈置吉州大业初复置庐陵郡隋书志
  武德五年置吉州领庐陵新淦二县七年废颖州以安福县来属八年废南平州以太和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庐陵郡乾元元年复为吉州唐书
  南唐割据州仍旧名寰宇通志
  宋置吉州军属江南西道吉安府志
  至元十四年陞吉州路緫管府置录事司领一司八县元贞元年吉水安福太和永新四县升为州改吉州为吉安路元史志
  洪武元年改路为吉安府仍以安福吉水太和永新为县领县九嘉靖通志
  皇清因之安志
  庐陵县
  附郭本汉旧县属豫章郡郡县释名
  莽曰桓亭汉书
  吴孙策改为石阳县分置庐陵郡晋宋因之后复改石阳为庐陵县舆地广记
  大业三年又改为庐陵郡唐武德五年江左平改置吉州领庐陵县太平寰宇记
  永淳元年移于今所唐书志
  按庐陵在秦西汉当从邑在东汉三国后当从郡自唐永淳徙吉州治于今所而庐陵之名始专属邑
  南唐保大八年割庐陵水东十一乡置吉水县庐陵县志宋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六百里安志
  㤗和县
  汉为庐陵县地属豫章郡太平寰宇记
  吴置东昌西昌二县晋宋皆属庐陵郡舆地广记平陈置西昌十一年省东昌入更名太和隋书
  武德五年置南平州领太和永新广兴东昌四县八年废南平州以永新等三县并太和唐书
  南唐保大元年析县四乡入龙泉场寻升为县宋熙宁四年析县诚信乡六堡置万安县泰和县志
  元贞元年升太和州元史志
  县自汉时得名庐陵继升庐陵为郡而改县为太和以其地产嘉禾故也明萧执洪武志序
  洪武中复为县改太为泰嘉靖通志
  皇清因之编户二百四十二里安志
  吉水县
  本吉阳县地吴置晋宋属庐陵郡舆地广记
  隋开皇十年废吉阳县入庐陵县太平寰宇记
  南唐保大间割庐陵十一乡置吉水县宋因之寰宇通志至和元年割县五乡置永丰县绍兴二十一年复割迁莺乡以益永丰吉水县志
  贛水下流与永丰江水合曲折于滩洲间状若吉字吉安吉水皆由此名也郡县释名
  元贞元年陞吉水州元史志
  明复为县嘉靖通志
  皇清因之编户四百三十一里安志
  永丰县
  本汉庐陵地吴即其地立阳城县晋太康元年改曰阳丰隋并入庐陵名胜志
  至和元年十月诏以吉州吉水五乡为永丰县以昔之报恩镇为之治所段缝新建永丰县记
  宋绍兴十八年置乐安县于抚州乃割县之云盖乡以属之永丰县志
  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三百二十九里安志
  安福县
  本汉安平安成二县地安平属豫章郡安成属长沙国名胜志
  安平侯国莽曰安宁安成莽曰思成汉书注
  汉永元中改安平县为平都县吴宝鼎二年置安成郡而县属焉太平寰宇记
  晋改县曰安复宋齐梁陈因之舆地广记
  旧置安成郡平陈郡废县改曰安成十八年又曰安复隋书志
  武德中改为安福县元和郡县志
  元贞元年升安福州元史志
  洪武二年复改为县安福县志
  皇清因之编户二百三十六里安志
  龙泉县
  汉庐陵县地吴立为新兴县晋曰遂兴隋并入太和寰宇通志
  本吉州太和县龙泉乡什善镇地南唐保大元年析置龙泉场以乡为名宋显德七年升为县太平寰宇记宋熙宁四年割县之万安镇置万安县龙泉县志邑有龙泉江故宋又名泉江县郡县释名
  绍兴初复曰龙泉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六十三里安志
  万安县
  本孙吴新兴县地晋为遂兴县地隋省入太和寰宇通志杨吴时置万安镇名胜志
  熙宁四年以龙泉场万安镇置万安县宋史志
  吉州万安古遂兴之地南唐始立镇辟地向南得石符一帙有汉八分书云地界两川神秀所蟠更为都邑万民以安遂白帅府乘其字义为万安焉胡铨万安县㕔壁记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六十六里安志
  永新县
  本汉庐陵县地吴归命侯所置属安成郡隋开皇中废元和郡县志
  唐武德五年析太和之地置南平州复立永新县以隶焉八年州废入太和显庆四年永新民以太和道路阻逺请列置县于禾水东南即今理也太平寰宇记宋仍唐故元祐七年割太和髙行乡三堡地来属永新县志元贞元年升永新州至顺间分永新州立永宁县元史志洪武二年改永新州仍为县嘉靖通志
  皇清因之编户一百八十四里安志
  永宁县
  本永新州之胜业乡元至顺初守土官以乡去州城道险而遥民罢征役乞别置县从之名胜志
  永宁县长宁之义也郡县释名
  明仍其旧
  皇清因之编户四十二里安志
  抚州府
  春秋百越之地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舆地广记汉立南昌县后汉分南昌立临汝县吴太平二年分豫章之临汝南城县立临川郡即今州也十道志
  平陈置抚州大业三年复置郡隋书志
  时緫管杨武通奉使安抚即以抚为州名太平寰宇记武德五年平林士𢎞置抚州领临川南城邵武宜黄崇仁永城东兴将乐县七年省东兴永城将乐三县以邵武隶建州八年省宜黄县天宝元年改临川郡乾元元年复为抚州唐书
  五代时杨吴置昭武军节度宋仍为抚州隶江西路豫章书
  建炎四年隶江南路绍兴四年复来隶宋史志
  至元十四年升抚州路总管府元史志
  明初改为抚州府领县五正德八年东乡盗平奏割临川进贤等五县地建东乡县领县六
  皇清因之安志
  临川县
  附郭本汉豫章郡南城县地寰宇通志
  临汝永元八年后汉书郡国志
  吴太平二年以临汝县为郡于郡南更置西平县晋改为西丰县梁大通二年分临川北境置定川县隋开皇九年并西丰定川二县入临川县太平寰宇记
  以临水汝水为名梁置定川县即临水也名胜志晋以后并因之隋置抚州改临汝为临川县唐因之舆地广记
  宋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六百二十五里安志
  崇仁县
  本后汉临汝县地吴太平二年分临汝为新建县属巴山郡梁大同二年分巴山郡之新建西宁二县立临川郡太平寰宇记
  梁置巴山郡领七县平陈郡县并废置崇仁县隋书志注开皇九年改临川郡为抚州崇仁县隶焉又废宜黄安浦二县合入崇仁县唐贞观八年以巴山县偏僻并入崇仁即今理大平寰宇记
  绍兴中割颖秀惠安二乡隶崇仁而丰安属崇仁即今之西馆市吴康斋丰安程氏族谱序
  县有崇仁乡因乡名也郡县释名
  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二百五十五里安志
  金谿县
  本临川县上幕镇其山岗出银矿唐朝常为银监至周显德五年析临川近镇一乡并取饶州馀干白马一乡立金谿场复置炉以烹银矿太平寰宇记
  开宝五年升金谿场为县宋史志
  金谿县因金谿场名也唐时有银矿发其地作场以冶之曰金谿场宝历乙巳银绝而冶废宋开宝初始置县元虞集道园集
  县有金谿水在上幕岭东水色如金县因以名郡县释名按金谿改场为县旧志及通考皆云淳化五年宋史则载开宝五年虞集二孝女赞亦曰宋开宝初始置县断以史为据
  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二百一里安志
  宜黄县
  本临川县地梁大同二年置巴山郡因立宜黄县于宜黄水侧以水为县名隋开皇九年废并入崇仁太平寰宇记武德五年析置宜黄县八年省唐书志
  开宝八年以宜黄场复置舆地广记
  南唐后以崇仁之仙桂崇贤待贤三乡立宜黄场名胜志县治旧为黄填镇宋以前分隶不一明谭纶宜黄城记宜黄亦名宜川明王英棠阴八景诗序
  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七十二里安志
  乐安县
  宋会要云乐安县绍兴十九年江西诸司奏以崇仁疆土阔逺山岭重复盗贼出没不时请析本县及永丰二县间地创置从之名胜志
  县有乐安乡故名郡县释名
  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二百三十二里安志
  东乡县
  本临川进贤馀干安仁之逺鄙正德八年始置县以地居府之东偏故名名胜志
  东乡者临川之东乡也明田汝耔建东乡学记
  𢎞治末年东乡民赵显诣阙陈建县之宜疏入下有司议巡抚林俊以忧去不果建盗日益炽至正德八年緫制陈金兵道胡世宁平姚源华林贼乃取孝冈地城之为东乡县隶抚州东乡县志
  皇清因之编户六十四里安志








  江西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西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