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_(四部丛刊本)/卷第七十七 中华文库
法苑珠林 卷第七十七 唐 释道世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明万历刊本
|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七
唐上都西明寺沙门释道世玄恽撰
祭祠篇第六十九之一
述意部
窃闻金玉异珍在人共宝玄儒别义遐迩同遵岂必
孔生自国便欲师从佛处远有心捐弃不胜事切
辄陈愚亮是非之理不敢自专㫺孔丘辞逝庙千载
之䂓模释迦言往寺万代之灵塔欲使见形克念面
像归心敬师忠主其义一也至如丁兰束带孝事木
母之形无尽解缨奉承多宝佛塔眇寻旷古邈想淸
尘既种成林于理不越又案礼经天子七庙诸矦五
庙大夫卿士各有阶级故天曰神祭天于圆丘地曰
祇祭地于方泽人曰祭之于宗庙龙降雨之劳
牛畜挽犁之效尚或立形村足树像城门岂况天上
天下三界大师此方他方四生慈父威德为万亿所
遵风化为万灵之范故善人𮞉向若群流之归溟壑
大灮摄受如两曜之伴众星自月支遁影𨙻竭灰身
舍利遍流祇洹遂造乃圣乃贤凭兹景福或尊或贵
冀此𫉬安者矣
献佛部
问曰如七月十五日圣教令造佛盆献供于此日中
复多人客来知此物出何賔拟答曰若有施主通用
之物此将宾待若无施主通用之物即须观寺大小
官私不定如似小寺非是国造无外献供复无贵胜
临时斟酌随僧丰俭出常住僧物造食献佛及僧此
亦无过以佛通应供僧数所以诸寺每大小食时常
出佛僧两盘故知得用若论布萨说戒佛则不入羯
磨僧数何以故三宝位别故若是国家大寺如似长
安西明慈恩等寺除口分地外别有敕赐田庄所有
供给并是国家供养所以每年送盆献供种种杂物
及举盆音乐人等并有送盆官人来者非一来知出
何等物供给人客又官盆未至已前佛前献供杂事
供养复出何物造作答曰若有通用之物先用此物
若无此物复无别施止得出常住僧物看待人客及
造献食问曰依律恶比丘来尚不合与譱比丘来应
与此既常住僧物何得开俗耶答曰如僧祇十诵律
等国等大臣工匠恶贼于僧有损益者佛开知事出
僧物看待并得无犯此非俗人合消但开知事不看
待者交于佛僧有损所以开看无犯既知如是今时
国家造盆献供百官音乐上命令送佛盆岂得不看
若不看待交被讥责复招外笑出家之人但求他物
不自舍悭俗人见近不知远谓言合得合消焉知来
报佛知损益所以开制随情问曰佛前献佛食若用
常住僧物造作者过事巳后定入常住僧此事不疑
未知外有施主献盆献供种种杂事等此属何处答
曰此量施主情有通局若施主依经造作元为救存
亡眷属事藉十方凡圣坐夏自恣之僧方能救拔亡
亲得离三涂淸升人天所以献佛之后所有饮食馀
长及生供米面之属等并入常住僧用以还供僧食
自外杂物钱财衣物等并入夏坐客主同分故四分
下文夏食不应分听分夏衣及自恣衣等若施主局
心唯献佛食入僧自外杂物钱财或入佛入法入现
前僧等随他施意不得违逆故萨婆多论云若施佛
宝者置爪发塔中供养法身佛以法身常住故又婆
沙论问曰佛在世时诸供养三宝物中常受一人分
所以灭后偏取一分答曰佛在世时色身受用故取
一人分灭后法身功德胜僧故取一分也若施法者
分作二分一分与经一分与诵经说法人若施法宝
者悬置塔中供养理法宝故若施僧宝者亦著塔中
为供养第一义谛僧故若言施众者凡圣俱得以言
无当故既知如是受施之时善知通塞勿令互用致
有乖违〈准此七月十五日诸俗人家各造献食依经救亲过事已后并须送食句寺不合自食若〉
〈元造唯将献佛不人僧者自食无犯然乖救母之意也〉又僧祇律云供养佛物
多听转卖香灯犹故多者转卖著无尽财中又五
百问事云佛塔物多欲作馀佛事者得施主不许者
不得又四分律云供养佛塔食治塔人得食又善见
论云佛前献饭侍佛比丘得食若无比丘白衣侍佛
亦得食议曰此据局者如前所断若汎尔道俗设斋
献佛及圣僧食施主情通唱馀食施后还入施主不
劳收赎及专入侍人法僧二物𩔖前可知问曰七月
十五日既开道俗造盆献供未知得造宝盆种种杂
珍献佛以不答曰并得若依小盆报恩经略无宝物
依大盆净土经即有故十六国王闻佛说目连救母
脱三劫饿之苦生人道中母子相见时瓶沙王即
敕藏臣为吾造盆藏臣奉敕即以五百金盆五百银
盆五百琉璃盆五百𤥭璖盆五百码碯盆五百珊瑚
盆五百琥珀盆各各盛满百一味饮食事事如法将
来献佛及僧准此定得问曰依小盆经云佛告目连
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
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挺
烛床卧众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
僧初受盆时先安在塔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不
论杂华供养今时诸寺有力富者广造杂或用杂
宝或用杂缯或用米面或用诸蜡或用铅锡或用杂
色等亦有道俗贵胜讥论此事目连为母生在饿
佛令设百味饭食献佛及僧何因将此宝杂物献
之佛僧岂得食此宝杂色等不答曰不得以己狭
劣妨他大福故大盆经云瓶沙王造五百金钵盛满
千色五百银钵盛满千色百木香五百琉璃钵盛
满千色紫金香五百𤥭璖钵盛满千色黄莲五百
码碯钵盛满千色赤莲五百珊瑚钵盛满千色靑
木香五百琥珀钵盛满千色白莲王视如法即敕
兵臣严驾十四万众俱到祇洹寺礼佛奉盆及僧以
七宝盆钵俱施与佛及僧僧受用竟还驾归国七世
父母超过七十二劫生死之罪其次须达居士毗舍
佉母二百优婆夷波斯匿王末利夫人等颁宣国内
依目连盆法为吾造盆各用五百紫金盆黄金盆盛
满百一味饮食后以五百紫金轝五百黄金轝盛满
百一物事事具足遂至王及夫人前见其如法时王
即以严驾十八万众共至佛前奉千金盆千金轝等
竟敬礼还归七世父母超过七十二劫生死之罪问
曰如前所断依经施主将宝盆杂开献如前若无
施主得用常住僧物造供养佛不答曰亦须量时
观前损益若如小寺无多贵胜复无外讥者不合用
常住僧物造作杂佛前供养僧地树生者得取
佛前供养故十诵律云僧园中树听取供养佛塔
若有果者使人取供僧啖又毗尼母论云已处分地
种树得木后用治房不须白僧僧树治塔和僧得用
故宝印经云若用僧物修治佛塔依法取僧和得用
不和合者劝俗备治又萨婆多论云四方僧地不和
合者不得作佛塔为佛种果若僧中分得者听随
意供养若多无限者随用供养又宝印经云欲兴
寺舍供养者所施之物付嘱僧已不复更得干预若
其本主还取钱财用者并须七倍还偿若有新立寺
时比丘启白众僧其寺内种植所有果献佛枝叶
子实与现前僧食并施一切众生若不尔者无问道
俗食者得罪议曰既知三宝各别不得互用初立寺
时佛院僧院各须位别如似大寺别造佛塔四周步
廊内所有果得此物者并属塔用步廊以外即属
僧用故十诵律云佛听僧坊佛图得畜使人及象马
牛羊等各有所属不得互用又宝梁宝印经云佛法
二物不得互用由无与佛法物作主复无可咨白不
同僧物常住招提互有所须营事比丘和僧索欲行
筹和合者得用又萨婆多论云寺舍若经荒饿三宝
园田无有分别可问处者若僧和合随意处分若属
塔寺用塔功力者僧用得重罪若功力由僧者当筹
量多少僧取用之莫令过限则得重罪上来所列小
寺无外讥损即须依前所断若如今时或有大寺国
家营造别有供给并有敕赐田庄官人贵胜日夕来
往既无通用之物岂得不看复如七月十五日佛殿
前献供岂得单罄若不广造饮食果献佛唯加少
多常食献佛得不傥有在上察访被俗讥论道僧悭
吝不如白衣非直不敬于佛亦不惧在上一朝被责
岂得推注僧物不合将献佛不既知如是若无通用
之物止得用常住僧物种种造作果百味饮食献
佛令他俗人生善灭恶此亦无损虽用僧物不能救
别人存亡眷属且免被俗讥𧩂之罪如五分律云俗
人入寺值僧食僧不供给被俗讥𧩂佛开听与既许
开与恶器盛与亦被俗瞋佛言开与好器此并由知
事摩摩帝等临时斟酌进止合宜即称圣意不得雷
同一向固执故五分律云虽是我语于馀方不清净
者不行无过虽非我语于馀方淸净者不得不行〈此言〉
〈商略何事不该〉又佛说除灾患经云尔时维耶离国厉气疫
病死亡无数无所归𧼈国王大臣集㑹博议国遭灾
患非邪所摧疫火所烧死亡无数当以何宜以除灾
害或有议言当于诸城门设祠祀坛或有议言当于
城中四衢路头立大祠祀禳却害气时众㑹中有一
长者名曰弹尼〈晋言才明〉奉佛五戒修行十善议曰唯听
所言国遭灾患死亡无数如仁等议害生杀命岂得
然乎以先世时所行不善今遭斯厄当设方便以善
禳恶永与苦别如何反倒行害求安长夜受苦无有
出期时诸大㑹问才明曰当设何宜才明对曰世有
大千天人之师一切覆护慈愍众生号名为佛独步
三界若能降致灮临国界灾害可除人畜安泰大众
闻之莫不称善如仁所言甚成大快佛在王舍阿阇
世国与吾国相嫌岂当听来才明曰佛兴出世志存
救苦犹如虗空无所挂碍亦如日灮莫不𫎇育佛怜
国厄必来无疑但遣重贡辞谢阇王而得和协国王
大臣皆同意言唯淸信士长者才明是佛弟子可以
为使尔时才明受使欲往大众皆起向佛方面叉手
长跪五体投地以顶礼佛于是才明受命为使诣王
舍城通书启贡具陈来意王告才明可诣佛所宣遗
国命于是才明辞诣竹林行到精舍见佛世尊尽䖍
礼敬具申请意时佛黙然许其所请才明见佛受请
欢喜无量时王舍国境一切神祗天龙神知佛受
请当诣他国莫不骚动懆然不悦于是阇王与群臣
一切大众数亿千人五体投地自归悔过垂泣送佛
佛现神变到维耶离举国人民五体作礼自投佛足
归命三宝香伎乐缯葢幢幡奉迎世尊香覆地
寻路供养日日不绝至于国城佛与圣众天龙神
住于城门以金色臂德相之手触城门阃以梵清净
八种之声而说偈言
诸有众生𩔖 在土界中者 行住于地上
及虚空中者 慈爱于众生 令各安休息
昼夜勤专精 奉荷众善法
说此偈已地即为之六反大动佛便入城空中神
升空𨓆散地行神争门竞出城门不容各各奔突
崩城而出于时城中诸有不净厕秽臭恶下沉入地
髙卑相从沟坑皆平盲视聋听痖语躄行狂者得正
病者除愈象马牛畜悲鸣相和箜篌乐器不鼓自鸣
宫商调和妇女珠环相掁妙响器物缻罂自然有声
柔软清和畅妙法音地中伏藏自然发出一切众生
如遭𤍠渴得淸凉水服饮澡浴泰然稣息举众病除
皆得解脱亦复如是
述曰当知诸佛神力不可思议众生业力亦不可思
议故大庄严论云若有善业自然力故受好业报虽
有国王熏援之力不如业力所𫉬果报我㫺曾闻有
一贫人作是思惟当诣天祠求于现世饶益财宝作
是念已语其弟言汝可勤作田好为生计勿令家中
有所乏短便将其弟往至田中此处可种胡麻此处
可种大小麦此处可种禾大小豆等示彼种处己向
天祠中为祀弟子作天斋㑹香供养香泥涂地昼
夜礼拜求恩请福希望现世增益财产尔时天神作
是思惟观彼贫人于先世中颇有布施功德因缘不
若少有缘当设方便使有饶益观彼人已了无布施
少许因缘复作是念彼人既无因縁而今精勤求请
于我徒作勤苦将无有益复当怨我便化为弟来向
祠中时兄语言汝何所种来复何为化弟白言我亦
欲来求请天神使神欢喜求索衣食我虽不种以天
神力田中谷麦自然足得兄责弟言何有田中不下
种子望有收获无有是事即说偈言
四海大地内 及以一切处 何有不下种
而获果实者
尔时化弟咨其兄言世间乃有不下种子不得果耶
兄答弟言实尔不种无果时彼天神还复本形即说
偈言
汝今自说言 不种无果实 先身无施因
云何今获果 汝今虽辛苦 断食供养我
徒自作勤苦 又复扰恼我 何由能使汝
现有饶益事 若欲得财宝 妻子及眷属
应当净身口 而作布施业 不种获福利
日月及星宿 不应照世界 以照世间故
当知由业故 天上诸天中 亦各有差别
福力威德盛 福少鲜威德 是故知世间
一切皆由业 布施得财富 持戒生天上
若无布施缘 威德劫损灭 定慧得解脱
此三所获报 十力之所说 此种皆是因
不应扰乱我 是故应修业 以求将来果
又长阿含经云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神无有
空者街巷道陌屠脍市肆及诸山冢皆有神无有
空处凡诸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若人初生皆有
神随逐拥护若人欲死收精气行十恶人若百
若千共一神护行十善者犹如国王以百千人而侍
卫之又十方譬喻经云天上天下神知人寿命罪
福当至未至不能活人不能杀人不能使人富贵贫
贱但欲使人作恶犯杀因人衰耗而往乱之语其祸
福令人向欲得设祠祀耳〈故知空祭神欲求现福难可得力也〉又普
曜经云于时迦叶以偈报佛
自念祠祝来 已历八十年 奉风水火神
日月诸山川 夙夜不懈废 心中无他念
至竟无所𫉬 值佛乃安宁
又杂宝藏经云㫺日有一婆罗门事庙室天昼夜奉
事天即问言汝求何等婆罗门言我今求作此天祀
主天言彼有群牛汝问最前行者即如天语往问彼
牛汝今何似为苦为乐牛即答言极为大苦刺刺两
肋柴戾脊破驾挽车载重无休息时复问言汝以何
缘受是牛形牛答之言我是天祀主自恣极意用天
祀物命终作牛受是苦恼闻是语已即还天所天即
问言汝今欲得作天祀主不婆罗门言我睹此事实
不敢作天言人行善恶自得其报婆罗门悔过即修
诸善改往前恶又杂宝藏经云㫺有老公其家巨富
而此老公思得肉食诡作方便指田头树语诸子言
令我家业所以谐富由此树神恩福故尔今日汝等
宜可群中取羊以用祭祀时诸子等承父教敕寻即
杀羊祷赛此树即于树下立天祠舍其父后时寿尽
命终行业所追还生己家羊群之中时值诸子欲祀
树神便取一羊遇得其父将欲杀之羊便㖶㖶笑而
言曰而此树者有何神灵我于往时为思肉故𡚶使
汝祀皆共汝等同食此肉今偿殃罪独先当之时有
罗汉过到乞食见其亡父受于羊身即借主人道眼
令自观察乃知是父心怀懊恼即坏树神悔过修福
不复杀生
祭祠部
如优婆塞戒经云佛言或有说言子修善法父作不
善因子修善令父不堕三恶道者是义不然何以故
身口意业各别异故若父䘮巳堕饿中子为追福
当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
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受诸苦恼不暇思念是
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若谓饿何缘独得以
其本有悭悋爱贪故堕饿既为饿常悔本过思
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为者生馀道中其馀眷属堕
饿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应为饿劝作福德若
有祠祀谁是受者随其祠处而为受者若近树林则
树神受舍河泉井上林塠阜亦复如是是人祀已亦
得福德何以故令彼受者生喜心故是祀福德能护
身财若说杀生祠祀得福是义不然何以故不见世
人种伊兰子生栴檀树断众生命而得福德若欲祀
者当用香乳酪酥果为亡追福则有三时春时正
月夏时五月秋时九月若以房舍卧具汤药园林池
井牛羊𧰼马种种资生布施于他施已命终是人福
德随所施物任用久近福德常生是福追人如影随
形或有说言终已便失是义不然何以故物坏不用
二时中失非命尽失若出家人效在家人歳节之日
弃饮食者随世法故非真实也亦信世法出世法故
若能随家所有好恶常乐施者名一切施若以身分
及以妻子所重之物施于人者是则名为不思议施
又正法念经云若为亡人修行布施生道者容
得福以知悔前身悭贪故为施时彼则欢喜若生
馀道多无得力如得生天纯受乐报不悔本因无心
思福故经云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
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受诸苦恼不暇思念
畜生亦尔故婆沙论云为饿作福得饮食亦增
益身臭者得香恶色得好色又经云如诸等所食
不同或脓或粪得是施己一切变成上妙色味若
异处受生亲为施时彼业力遥知生喜若还在家
受苦报者亲为施者自亲见生喜又婆沙论云有
人不如法求财及其得时以悭惜故于己眷属尚无
心与况复馀人以无施心故身坏命终堕饿中若
在本舍边不净粪秽厕溷中住诸亲里等生苦恼心
作如是念彼积聚财物自不受用又不施人以苦恼
故欲施其食请诸眷属亲友知识沙门婆罗门施其
饮食尔时饿亲自见之于眷属财物生已有想作
如是念如此财物我所积聚今施与人心大欢喜求
于福田所生信敬心若生馀道多不得力纵令亡人
不得此福故为修善自得大利如似起慈自常𫉬福
又智度论云如慈心念诸众生令得快乐众生虽无
所得念者大得其福若不乐施纵生天得圣还乏衣
食故优婆塞戒经云持戒虽得罗汉不遮饥苦生天
不得上食缨络若乐行施虽堕畜常饱无乏又未
曾有经云有王白佛言我父先王奉事外道常行布
施求梵天福如斯功德生何天耶佛告王曰前王果
报今在地狱所以者何不值善时不遇善友无善方
便虽修功德不得免罪布施之功不失也后罪毕
时方当受福当知修福不与罪合先帝大王有五种
恶业生地狱中一者傲慢妒弊事无粗细便起鞭罚
不忍辱故二者贪受宝货断事不平致令天下怀怨
恨故三者游猎嬉戏苦困人民害众生所爱命故四
者耽著女色得新猒旧抚绥不平致怨恨故五者破
戒以此文证故知事耶修福善恶恒别苦乐两报不
相杂乱何况利根多闻正信三宝而招苦报又惟无
三昧经云佛告阿难善男子人求道安禅先当断念
人生世间所以不得道者但坐思想秽念多故一念
来一念去一日一宿有八亿四千万念念念不息一
善念者亦得善果报一恶念者亦得恶果报如响应
声如影随形是故善恶罪福各别又中阿含经云若
为死人布施祭祀者若生入饿中者得食除馀𧼈
不得由各有活命食故若亲族不生中者但施自得
其福乃至施主生六𧼈中施福常随以持戒故虽得
人身必须馀福助报也往生经云亡后作福死者七
分获一馀者属现造者又灌顶经云阿难问佛言若
人命终送著山野造立坟塔是人精魂在中以不佛
言亦在亦不在若人生时不造善根不识三宝而不
为恶无善受福无恶受殃无善知识为其修福是以
精魂在冢塔中未有去处是故言在或其前生在世
之时大修福善精勤行道或生天上三十三天在中
受福或生人间豪姓之家到处自然随意所生又不
在者或其前生在世之时杀生然祷祀不信真正邪
命自活谄伪欺人堕在饿畜生之中备受众苦经
历地狱故言不在冢塔中也或不在者或是五谷之
骨未朽烂时故有微灵骨若糜烂此灵即灭无有气
势亦不能为人作诸祸福灵未灭时或是乡亲命终
之人在世无福又行邪谄应堕神或为树木杂物
之精无天福可受地狱不摄纵舍世间浮游人村既
其无食恐动于人作诸变怪扇动人心或有魃魅邪
师以倚为福觅诸福祐欲得长生愚痴邪见杀生祠
祀死入地狱饿畜生无有出时可不慎之又若人
临终之日当为烧香然灯续明于塔寺中表刹之上
悬命过幡转读尊经竟三七日所以然者命终之人
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愿亡者生
神使生十方无量刹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亡者在
世若有罪𠎝应堕八难以幡灯功德必得解脱若有
善愿应生父母在于异方不得疾生以幡灯功德皆
得疾生无复留难若得生已当为人作福德之子不
为邪之所得便种族豪强是故应修福善旙灯功
德又若四辈男女若临终时若已命过是其亡日造
作黄幡悬著刹上使获福德离八难苦得生十方诸
佛净土幡葢供养随心所愿至成菩萨幡随风转破
散都尽至成微尘风吹微尘其福无量旙一转时转
轮王位乃至成尘小王之位其报无量灯四十九照
诸幽冥苦痛众生𫎇此灮明皆得相见縁此福德拔
彼众生悉得休息又净度三昧经云八王日诸天帝
释镇臣三十二人四镇大王司命司录五罗大王八
王使者尽出四布覆行复值四王十五日三十日所
奏案校人民立行善恶地狱王亦遣辅臣小王同时
俱出有罪即记前斋八王日犯过福强有救安隐无
他用福原赦到后斋日重犯罪数多者减寿条名克
死歳月日时关下地狱地狱承文书即遣狱持名
录名狱无慈死日未到强催作恶令命促尽福多
者增寿益算天遣善神营护其身移下地狱拔除罪
名除死定生后生天上又观佛三昧经云尔时旷野
神白佛言我恒啖人今者不杀当食何物佛敕
王汝但不杀我敕弟子常施汝食乃至法灭以我力
故令汝饱满王闻喜受佛五戒涅槃经云制诸声
闻弟子出众生食济旷野神又智度论云神得
人少许饮食即能变使多令得充足又譬喻经云佛
与阿难到河边行见五百饿歌吟而行复见数百
好人啼哭而过阿难问佛何以歌舞人何以啼哭
佛答阿难饿家儿子亲属为其作福行得解脱是
以歌舞好人家儿子亲属唯为杀害无有与作福德
之者后大火逼之是以啼哭也又宿愿果报经云㫺
有婆罗门夫妇二人无有儿子财富无数临寿终时
自相谓言各当吞钱以为资粮其国俗法死者不埋
但著树下各吞五十金钱身烂钱出国中有一贤者
行见愍之自然流泪伤其悭贪取为设福请佛及僧
尽心供办擎饭佛前称名咒愿时悭夫妇受饿苦
即生天上为请四辈时生天者即得天眼知为作福
从天来下但作年少佐助檀越佛言此厨间年少是
真檀越佛为说法即得道迹贤者亦得道迹众僧欢
喜皆得生天又百喻经云㫺有贾客欲入大海要须
导师即共求觅得一导师相将发引至旷野中有一
天祠当须人祀然后得过于是众贾共思量言我等
尽亲如何可杀唯此导师中用祀天即杀导师以用
祭祀祀天已竟迷失道路不知所𧼈竆困死尽一切
世人亦复如是欲入法海取其珍宝当修善行以为
导师毁破善行生死旷路永无出期经历三涂受苦
长远如彼商贾将入大海杀其导者迷失津济终致
困死颂曰
神难测 濳来密往 授以福基
荐以歆飨 兼祭幽涂 冀免饥想
凡圣等祠 福祚无爽
法苑珠林巻第七十七
校讹
第十二纸〈三行侍北藏作持〉第十六纸〈九行耶疑当作邪〉
音释 〈与专切黒锡也〉懆〈采早七感二切愁也〉阃〈苦本切门橛也〉痖〈乌下切不能言〉
〈也〉躄〈必益切足不能行也〉箜〈箜苦红切户钩切箜乐器〉掁〈直庚切触也〉获
〈胡郭切刈禾也〉诡〈古委切诈也〉㖶〈乌奚切声也〉塠阜〈塠都回切土聚也阜房久切土〉
〈山也〉厕溷〈厕初吏切溷胡困切厕溷并圊也〉傲〈五到切倨也〉魃魅〈魃蒲拨切旱魅〉
〈也魅明秘切精怪也〉歆飨〈歆许金切神飨气也飨许两切亦歆也〉
〈太仓居十王士骏施赀刻此法苑珠林第七十七卷 呉江比丘明觉对 真〉
〈州王国英书 深水卞榧刻万历辛卯秋淸凉山秋德庵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