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锄宄 中华文库
续藏经 法门锄宄 清 净符着
重刻法门锄宄(并)五家辨正序
仲弓指绿林之徒目为梁上君子。岂意我法门中容此奸矣。白岩符公此编一出。宿奸老蠹无尔措足处。虽严灯及禅灯若干缔构。不足一捏而已。所以海市蜃楼多少骈阗。皎日丽天则悉为乌有也。余顷塞于诺责着五家辨正。于其言也支桑巧拙。不能无异其义。偶归一揆。故忘狗尾续貂之丑。仅以剑环一呎之鸣。谩当明宗正讹之鼓唱云尔。 元禄庚午春姑洗谷旦 赞阳沙门 存德岩题
法门锄宄序
元至正间。越天衣清公翻刻大川所编灯元惑。廷俊序引伪言小注于天皇章下。后人不察其妄。遂以为然。有若以尹氏为正卿。为隐母往往然也。数百年来从未有能决其孰是。今钱塘白岩和尚考之以编年。原之以情理。真伪审。誵讹辨。披重昏而睹太阳。何其明显。云门法眼两宗之祖。今而后人不敢更东扯西拽。有惠后学其亦至矣。兹特单梓公诸天下。庶几乎非徒使知丘玄素之为乌有。而且得使知张无尽决未及见金山颖公。必也讨得二碑之说可立破之而无遗孑。当不复更赘一辞。 康熙八年己酉冬至前三日云门显圣禅院住持自若深道人题于宝镜堂上
法门锄宄卷一
古杭白岩偶道人 净符 着 越州云门大樗子 净深 阅 南泉下有昙照禅师一人。与赵州长沙茱萸子湖诸老为同门昆季。住荆州白马。道出常情。事迹可爱。尝云快活快活。及临终乃叫苦苦。有院主致问推枕一篇。机语备载皇藏传灯诸录。而地藏恩宝峰照圆照本皆有颂。现刻颂古联珠集中。此天下古今所共睹者。今人特杀好奇。向虚空里架楼阁。不循其实。乃于马祖下幻出个天王悟来。将昙照机语栽为天王悟事。乃首尾不漏一言。不差一字。此异事也。噫。世岂有两人同一州。同一机语。复同一事迹。岂理也哉。乃又有翻刻灯录者。竟将白马昙照直削之。南泉下去了一嫡嗣。使白马一代龙象寥寥无所闻。马祖下添入一伪嗣。使一百三十七同门嘿嘿无所识。其何所为而然欤。吾不得而知之也。试以询诸明眼。 僧宝传第四卷玄沙章末云。石头之宗至是遂中兴之。夫玄沙与云门为昆季。同嗣雪峰存。存嗣德山鉴。鉴嗣龙潭信。信嗣天皇悟。悟嗣石头迁。觉范云石头之宗至是中兴。岂泛泛无据而然者。云门偃出香林远。远出智门祚。祚出雪窦显。此又世系之所最为明着者。水有源。木有本。非可混者所从来矣。何今之无本。流乃硁硁然。妄以显为大寂九世孙。此何说耶。鸣呼。法门秋晚。不谓至是。 景德传灯录载马祖之嗣一百三十八人。内七十五人见录。六十三人无机缘语句不录。与传法正宗记所纪同。初未见有所谓天王悟者。五灯会元载马祖之嗣七十六人见录。指月录载马祖之嗣四十七人见录。皆绝无所谓天王悟者。而所有者乃天皇悟。悟嗣石头迁。青原第三叶也。记曰。大鉴之三世石头希迁禅师。其所出法嗣凡二十一人。首曰荆州天皇道悟者此也。传灯正宗皆历朝所奉藏典。乃本宗嫡子亲孙所自定之家谱。他如雪峰广录联珠通集佛祖统记玄要广集诸书。孰不曰龙潭一支为青原之所出。自唐抵清历朝不知凡几。经圣君贤臣所披阅不知凡几。其脚下儿孙尊奉崇事不知凡几。千余年来从未闻有敢擅便移易之者。盖水源木本非可从他处假借。佛国白曰。南岳山头见石头。便归古岸狎沙鸥。谩分胡饼为香饵。引得金龙直上钩。读之亦可以了然。无复疑矣。何今人不据其实。乃恣意变乱。甘堕妄庸。竟将龙潭一支改入马祖会下。于马祖下假捏一天王道悟。谓与天皇道悟同时以便相溷。既苦无所谓机缘语句。乃割取南泉之嗣白马昙照常云快活临终叫苦一段因缘。栽为天王悟事。且假海盐黎眉居士名以掩其过。公然为书曰教外别传。僭行于世。蔑视皇藏。不惧天讨。噫。出家儿为了生死。所贵一切真实。如此妄意行事。究何所图。夫集传灯者为道原法眼二世孙。着正宗者为明教云门四世孙。总龙潭七世孙也。其嫡子亲孙所自定之家谱不信。外此可信乎。呜呼。是真难掩。是伪不昌。苟伪而能昌。则吾将以斯言亦为妄矣。 澧州龙潭崇信禅师。渚宫人。家卖饼为业。少而英异。初悟和尚为灵鉴潜请居天皇寺。人莫之测。师居于寺巷。常日以十饼馈之(云云)。此灯录会元诸书所载如此。夫为灵鉴潜请者。乃城东天皇道悟也。非假捏城西之道悟明矣。居于寺巷者。乃城东天皇寺巷也。今荆南城东有天皇巷。非可泯灭。而城西之巷既无所谓天皇之名。则龙潭非天王之嗣又明矣。今妄人于龙潭章虽椠去初悟和尚为灵鉴潜请居天皇寺人莫之测一十七字。其如居于寺巷馈饼事迹。井井然之。不可掩灭。何是。则日以十饼馈者馈城东天皇道悟也。留饼反惠者乃天皇道悟。非天王道悟又明矣。何也。为灵鉴潜请。人既不测。故信日得以十饼馈。若丘碑所云。节使亲临迎衙供养者。则四事丰饶。贵显求见且不得。而铺家儿乃敢以十饼见渎耶。今人不细审详。一味卤莽恣生灭心。妄行改易。变乱宗统。祇有徒取识者之笑耳。于他云法二宗复何损益。然则闻人之碑圭峰之状。德舆之铭。又何所据而然耶。前后推酌既无确据。则为好事者诡心妄捏。又奚待言。 梦觉堂重校五家宗派序云。张无尽疑洞山德山垂手不同。恐自天皇处或有差误。后于达观颖处得唐符载所撰天皇道悟塔记。又讨得丘玄素所作天王道悟塔记(云云)。此讹言也。达观颖寂于何时。张无尽卒于何时。而乃云无尽从颖处得两道悟碑。夫达观颖为谷隐聪嗣。寂于宋仁宗嘉佑四年己亥除夕。张无尽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辛丑十一月。以辛丑上溯己亥。相去六十三载。使无尽寿年七十。当颖示寂之年仅七岁。即寿八十亦不过十六七岁。此正读书习举业时。孜孜于文章功名且未暇。而有暇于佛学乎。即有暇佛学。未必即能留心宗乘。能留心宗乘。未必即能讨论门庭宗派中事。何以知之。按无尽传云。年十九应举人京道。由向氏家登第回。遂为向氏婿。初任主簿。见梵策庄严。遽怫然欲作无佛论。后访同列得维摩经。读之始能信向佛乘。时年已二十有余矣。以二十有余之年且不耐见梵策之庄严。则其于佛门尚未生信。尚未生信又讵有能注意宗乘。讨论门庭宗派之事哉。此特姑就无尽寿年八十而言。若无尽寿止七十。则当颖未寂之前仅一六七岁孩童耳。顾乃云从颖处得符载碑。又讨得丘玄素碑。然乎否乎。此不待辨而自知。其为妄诞明矣。且无尽留心宗乘在晚年事。按传哲宗元佑六年辛未为江西漕。见兜率悦。于托钵话疑甚。夜半触翻溺器乃得彻悟。年当五十矣。以元佑辛未逆数至嘉佑己亥。相去三十三年。始于宗乘有悟。讵未见兜率已前少年遽能持论洞山德山之垂手接物事耶。且此持论。据云今以丘符二记证之。方知吾择法验人之不谬。则此言必在得碑之前。岂十余岁志学之书生遽能发此宗乘堂奥语言耶。此在已见兜率彻悟之后或可少信。若云在达观未寂之前。则孩童拍盲断乎不能有及于此。又其家住渚宫。渚宫在荆州。而城之东西天皇天王既有碑碣。则道悟之一人两人朝夕在无尽眉睫间。固可了了然毫发不昧。又何必致疑道悟似有两人。又何必托辞曰后于达观处讨得丘苻二碑。始自信择法验人之不谬。且达观居金山。去渚宫三千余里。岂有眼前碑碣反不去看考。乃区区远从数千里外人讨得。此语之伪又何待辨。此直后人假捏。正一无根虚妄之谈耳。无根虚妄之谈。强君子以必信。复何得哉。吾愿诸肩荷法门者秉公执正。无滋其惑可也。 明成弘间雪庭禅师。杭仁和桂氏子。开法昭庆。为临济下二十四世。西蜀直指堂休休翁。南峰之子。有幻寄录行世。而续略继灯误列为未详法嗣。此讹也。乃古南刻师拈古。又以古庭前坚名。是不考古庭雪庭之有别。况古庭坚即无际悟嗣。雪庭去悟尚有雪峰休休翁两世之隔。则古庭与雪峰乃昆季。雪庭又古庭之孙行矣。何竟混同为一人。嗟嗟以明至清仅二百年。编录之误尚如。此况自唐迄今垂千载。又当何如。寂音以天皇疑为两人。近日竟以天皇天王别而为两人。宜乎不足辨。伪碑奚足恃。
法门锄究(有序)
锄究篇既出。或者曰。犯过招尤莫甚于好尽言。法门甲乙之变。已有正讹熄邪据实诸书之行。真既不得而掩矣。则伪又奚得而昌之。即有指鹿为马证龟成鳖。流一二亦不过泄愤排怒而已。而堂堂大国明眼正人大君子居多。是又奚能尽为其所扇惑哉。只手洵不足掩太阳。宜置之可也。抑何必伤德费辞之甚。余曰然也。吾岂好尽言哉。亦有不得已而然者。夫世之倡言为害是乱真之端者。其祸在一人可弗辨。祸及天下后世。则其辨可缓乎。苟区区于洁己存厚。避箭畏刀。忍千古不易之道。一旦蒙昧于昏昏不晓之乡。则亦将遗讥于天下。后世荷法堂前得无有愧。斯吾所以有万不得已而然者。此耳。然则吾岂好尽言。故为伤德费辞之甚哉。抑闻之云惟善人能受尽言。则吾于晦公也又岂敢以不善人待即尽言之可也。况未即尽言兼之在卫道哉。丁未九月白岩偶道人净符书。 自有天地以来。是非辨论何代无之。第一经公府明眼。以大公心发至公论。是还其是。非还其非。是非既白则辨论泯息。吾人自可相忘于无怀氏之天而各安其生也。后世设有一人焉。曰向之是者可非。非者可是。是非倒置。公论毁公心灭。从无是非中妄生是非。昏蔽日月紊乱纲常。则公府具在。明眼具在。而至公辨论斯不得而忘之矣。吾宗在唐有天皇道悟禅师一人。住楚江陵。为石头迁子。其下出云门法眼二宗。载皇藏传灯诸录及正宗记最详。集传灯者为道原。法眼二世孙。着正宗记者为明教嵩。云门四世孙。其所派列世系井井有条。所从来旧矣。而会元虽有小字阙疑。人皆知为非。是故刻者不敢大书。乃后人不本所自。妄意引据。翻改成言变乱祖系。先年经大君子至公剖柝疑误冰释。二宗得各安其祖又有年矣。今水鉴之妄突作。晦山更从而附会之。污渎法门更乱宗祖。则辨论又乌得而免。然小字添入为疑案。以验后世智愚业。海清公之用心或亦可嘉。吾侪自不必究可也。特后进不谙。递以为实。祸吾宗不小。则吾侪不得不白之。请且以近事况。如临济下。近日所传正派有海舟慈一人。崇祯丙子姑苏查氏所突出之佛祖源流稿。谓慈先嗣万峰蔚。后嗣东明旵。是以两人之嗣为一人。三峰据沈贯所撰塔铭及印记颂。则以慈为万峰嫡嗣。与宝藏持为伯仲。而东明乃为慈之法侄。潭吉据无闻聪客窗夜话。则以慈为万峰蔚之子。宝峰瑄之师。略不及宝藏东明。且以宝藏东明为迭出。又据古溪祭文。疑东明下别有一人与慈同名号者。如荆南两道悟故事。宝华据静庵素联芳图中所叙及年代远近。则以慈为东明之子。宝峰之师。而万峰下是别有一人同名号如慈者。山茨际公自叙住东明时。从废纸中得旵塔铭。铭中并无海舟慈名。如上五说各不相侔。虽本支儿孙无从考定。嗟嗟去今仅二百余年中事。且罕有能白之者。况远隔十朝七十余帝千有余年外两道悟事。而今人独能白之乎。然一道悟以之为两人为一人。事无不可。特考诸史籍稽诸年代。则真伪自不容其无择矣。如当时好事者为逢迎张无尽辈所假捏之碑。谓为唐正议大夫户部侍郎平章事荆南节度使丘玄素撰。无眼者相传以为真。及考之史鉴编年。唐宰相年表。与荆州郡乘。则丘玄素既为乌有。而碑文之伪白日青天可无疑矣。所谓皮既不存毛自无容其所附。疑误既辨复何所云。年来济洞两家幸安和好。实法门福。不谓今又突有僧水鉴者。于荆州城南御路口买孔蔚然文学宅基。构庵而居。乃平白凿空。额名古天王寺。诳惑愚痴乱真害是。此怪诞事人讵忍闻。夫荆州城南固有天王土地堂。居民凡于事神。具乡贯则莫不曰城南天王土地堂祠下云云。若天王寺则从未闻也。即业海清公重刻会元时所添入小注阙疑。亦只曰同时有二道悟。一住荆南城西天王寺。一住荆南城东天皇寺。曾未闻城南有天王寺。况城西天王者。以唐宋郡乘考之。并未有也。而有之者。但曰城东天皇寺。称荆南首刹。重兴为道悟禅师。乃龙潭信馈饼得法之地。湖广全省志第七十四卷载之甚详。与龙藏传灯诸书所纪无异。世所共闻。今草市大殿岿然。巷名事实种种可稽。固不与凿空假捏之城西天王可同日语。嗟嗟水鉴构庵供佛亦好事也。抑何必借名古迹始为得计。即借名亦须借之有名。即有名矣更须考郡乘寺观髅中之有无。有然后借之乃为得。今借之于脱空无根。岂不仍成虚捏。水鉴之愚一何至是。已可叹也。乃又有作复古天王寺碑记者。于德山碑记明宗正讹熄邪摘欺救蛾紾讥据实辟谬平心诸书。似不曾闻较彼水鉴之愚得不尤为倍甚。鸣呼。世有清白之士如明山宾者。决不妄言。一妄言则于心为有愧。不得谓为清白士。而僧中称善知识为传佛心印者。较清白之士高出万万。尊重不待言。今晦山居然一知识。不以真语实语诚谛语取信方来。乃于举事孟浪之水鉴者反从而文其过饬其非。以历朝所奉藏典传灯诸录为讹书。将伪人伪碑伪机缘谀言疑书反指为定典。纪事不稽。发言无本。是岂所谓见道之知识哉。吾闻晦山亦法门正人。于圆戒羯磨时尝有宁断吾舌毋毁法门如违此誓甘堕苦坑之语。刻之梨枣。意在息诤。乃今遽作此文。以非为是。指空言有。于所立之誓迥尔相违。将为可以蒙惑戒子。聋[(壴*皮)/耳]方来。噫。欺诳佛祖。害理瞒心。越法违条。莫此为甚。晦公晦公。请以自所制立誓息诤文。向清夜无人处洗心净虑细读一过。问之自己以为何如。又会元天皇章后小注云。城西天王悟有碑。为丘玄素所撰者。乃越州开元业海清公于元至正甲辰重刻会元时始添入也。大川原本从无是注。此盖因廷俊序中有云壑心灯录未行为惜之语。后人遂附会其说假捏耳。清公不考真伪。妄为添入。其惑世误人之甚。可谓业海矣。又那堪有承其虚而接其向者。抑其害可甚言哉。本 朝甲午乙未间法门变乱。南都各省诸大护法大君子及诸方住持。以大公至论力为抵正。而天皇天王及种种不白之案泾渭始分。自是凡属有识皆备知丘玄素之为乌有耳。 康熙七年秋初金陵天界法弟 大宁 谨书
法门锄宄(终) (附)禅通剑叟是禅师与晦山显和尚书(是原姓官讳抚辰)
吴头楚尾分野相联而来往参差。艰逢晤教世出世间声气相若。以平生乡慕往往几得而失之。是恒有叹其缘之悭也。兹不得已冒为未同之言。法门关系不敢引避以获戾佛祖。惟台翁垂听焉。正法眼藏之布在方策也。自景德传灯录始。五灯宗之传法正宗记祖之。莫不载六祖首出青原。青原出石头。石头出天皇悟。悟出龙潭信。信家世于荆州天皇寺巷。是以楚产习知楚事。今其故里与子孙具存。而天皇碑记载之甚详。何所容旁参异议。矧前贤刊有正讹熄邪据实诸书行世既久。近在本朝 章皇帝甲午乙未间经朝野巨儒大公至论力为抵正。 天子圣神洞知法门锢疾。特将五灯缵续入藏。直顶传灯正宗千百年之宗统。 圣朝已大定。万世永无弊矣。台翁为法门砥柱。岂不习闻之熟了然于前后费公之诡谲乎。一闻有妄人水鉴者不避上违古今 皇藏之大嫌。不畏近犯照提未出之大罪。僭将土地堂妄建为天王。僭称祖刹以伪乱真。以乌有先生篡夺空王之嫡派。在台翁宜何如持公秉直严诃斥以正之。无使滋蔓传误后学可也。胡乃为之文勒之石。佐助妄人狂骋。春秋责备贤者恐适以宽妄人之过也。闻在癸卯天然湘大师与台翁邂逅生生林。语之故而告之。悔乃复走荆。访其故老。考其遗踪。拜其祖茔。验其铭状。果实实与传灯正宗所志者的切着明。归舟遽取原稿守江汉焚撒之。因咬齿自誓曰。显实为水鉴所卖。敢昭告于青原石头天皇龙潭诸大祖师。我若不废此稿断此葛藤。祸如白水。台翁言犹在耳。江汉之间一时传颂。莫不心服子路改过之勇。不惟青原诸祖鉴其至诚无伪。即江汉间天龙鬼神必且默志其言而望日月之更也。今妄人以尼告发。而太守公差锁拏[日/出/大/米]其过恶于道路。百丑传播贿乃脱逃。向非天皇威灵显应果报无差。当不败露若是之甚也。所恨太守不知法门大事。不能一奋萧斧直碎其碑以掩日月之蚀。或者曰非台翁自碎之不足以了白水之誓。故留之以有待也。是衰朽无似。虽未识韩顾荒山龙脉发于黄梅四祖。禅通距安国又仅五六十里之近。声息相通。卒无一言以效一得之愚。则同时大德未必不以责备之辞相波及也。倘蒙俯鉴愚忱。或转托知交。以废石改额之权仍属之太守。或台翁自命一价之使直自为之。以了结白水誓愿。从此梦寐安无愧怍。则台翁芳名不惟从此远播千古。而是老死深山亦可无憾也。偶托钵蕲春。适逢白门僧。便藉之为邮。披肝沥胆以尽私衷。伏惟鉴宥。戊申八月杪禅通弟空是和南奏记时年七十有五。
灵隐晦山显禅师复剑叟是和尚书
久跂法音。恨以缘悭无由接教。近岁又以业风鼓动。返笠灵山。一入胶盆遂骑虎背。相见因缘亦欲参商矣。承谕天王碑文。原非弟本意。弟与洞上诸知识多水乳交好。岂肯存生灭心怀人我见作此不中心行。壬寅偶阅藏汉上。因水鉴兄勤恳求文。孟浪属笔。然亦实未到荆州时作也。是秋因护国请。遂亲履其地。一到新创天王。心疑非天王遗址。何故。诸家记载皆云城西。而此在城南故也。急欲索回原稿。水鉴已往仪真矣。岂意水鉴多事刊板传送。且弟署款不过曰水鉴海兄而已。乃自更沙翁大禅师。妄自标榜[夸-大+(((嘹-口)-小)-日)]张过分。岂不取笑识者耶。幸近日水鉴兄传得刻本到山。拙作止刊。木板未曾上石。其现勒石天王者乃一榷关使李护法文也。合府官僚及勒石名字皆载碑尾。现册可证。辱老法翁见教自愧。一时妄作以涉争端。道听涂说实非信史。弟在青原拈香。何尝不曰三宗鼻祖且亲到天皇。其城西城南岂肯妄为曲说。虽水鉴兄兴复古寺亦属好事。然欲以城南而混城西。显则不敢复附会矣。拙作幸未刻石。不必虑其传远。前文偶尔孟浪。自知忏悔。倘有校正理论等事。老法翁自为主张。显断不怙过也。拙刻三种。附尘法览。 己酉七月初六日灵隐法教弟戒显再拜谨复
(附)五家辨正
赞阳沙门 养存 述 济北集五家辨曰。达磨西来迄于三祖。宗浑而不分矣。四祖派牛头。五祖派北秀。六祖派青原。尔来宗派兴焉。纂传灯者不精讨论。以南岳青原为两宗。岳下出二宗。原下出三家者非也。据唐伸撰药山碑。系俨于大寂。又丘玄素撰天王道悟碑。系悟于大寂。又吕夏卿撰雪窦碑。为窦于大寂九世之孙。以五家共出大寂下。为合马驹一踏之谶矣。 余辨之曰。炼公以为六祖宗南岳派青原。不知此为证何义何据。言不干典事不师古。黄吻禅皱犹羞。况于辨宗趣者耶。夫据禅有五灯。例儒基六经。乃嵩明教力探大藏。或经或传。校验其谓禅宗者。推正其谓佛祖者。其所见之书果谬。虽古书必斥之。其所见之书果详。虽古书必取之。校之修之命曰传法正宗记。其记曰。正宗至第六祖其法益广。已详传灯广灯。其传起自大鉴而终智达。凡千三百有四人也。 (正宗首唱) 大鉴二世曰青原行思禅师。初于大鉴之众最为首冠。大鉴尝谓之曰。从上以衣与法偕传。盖取信于后世耳。今吾得人。何患乎不信。我受衣来。常恐不免于难。今复传之。虑起其诤衣钵。宜留镇山门。汝则以法化一方。无使其绝。思归其乡居青原山静居寺。最为学者所归。其法嗣一人曰南岳石头希迁。 大鉴二世南岳怀让禅师。往参六祖。祖曰什么处来。曰嵩山来。祖曰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祖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祖曰祇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昔般若多罗所谶。盖于汝足下出一马驹。蹋杀天下人。事祖历十五载。寻往南岳居般若。四方学者归之。所出法嗣凡九人。一曰江西道一云云。 旁出略传。其传起于末田底而止神会。凡二百有五人云云。乃仲温莹公(大慧法嗣)赞之曰。嵩之高文至论足以寄宣大化。既经进献获收附于大藏。则维持法门之功日月不能老矣(赞见罗湖文集)。盖嵩公者。道行蔼然。乘大愿轮不测人也。故举世称北斗以南一人而已。岂又谓之不精讨论者耶。 又长沙侯延庆僧宝传引曰。自达磨之来。六传至大鉴。鉴之后折为二宗。其一为石头。云门曹洞法眼宗之。其一为马祖。临济沩仰宗之。是为五家宗派。 夫传灯广灯及正宗记者。天子各以敕与大藏偕行世。是为皇藏。今古不刊之典也。昔者圭峰欲立荷泽为正传的付。正抑让公为旁出派徒。大为诸师被毁笑。今与炼公一状领过。子动呵[奭-人+大]传灯以为不精。夫佛祖之道于今可见者。独赖此书之存。功深微禹。且翰林学士杨大年见地超旷。时奉敕裁定此书。大年之力勋参微管矣。尔来灯灯续焰。祖祖联芳。然则原师编辑 圣宋外护。大年较正。其昭昭而高焕。大明孰得而逾之。炼公进则上犯皇诏。退则内违五灯。以至一扫李遵勖李咏陆游等诸贤各所其证。别囮唐碑一谬。妄欲诱天下后学。乃是望天忧杞国。捧土塞孟津矣。若知其私欲取信于人。则自欺也。虽童蒙谁敢肯之。若怀其私误为之公。则不明也。昏己欲牗人。可笑不自量。子之此举乃聚扶桑六十州铁。铸此一个错可不成也。吁。攫金不见人。洗垢至折胫谓乎。 唐伸碑记出之通载。常称大儒。炼号闻人。若然。漏唐书儒学才艺等而无传者何哉。又普考史籍。望出太原。氏唐者若干。未阅伸之有名。况于令闻乎。即知无名位可称。唯是操眊臊汉也。今考其记。疑兕不泰。其言曰。门人状先师之行。求师之耿光垂于不朽。余议道。吾云岩船子椑树百岩高沙弥等。皆药山之子也。盍称门人。某和欺之妄。尾巴已露。其非一也。师本传曰。师侍奉马祖三年。辞祖返石头。伸言曰居寂之室垂二十年矣。因按师大历八年纳戒于衡岳希操律师。博通经论。严持戒律。而后游方参请事了。至贞元初憩住药山。其间年数仅十霜也。伸之躗言如之。谁不绝倒。其非二也。俨之于迁盖垕于寂。令终有俶。然伸也片言不及。兹知彼是舜犬也。讵怪吠尧。常炼从而不紏是妾妇之事也。吁。其非三也。传灯及稽古略等曰。药山首至石头。头指之见马祖。复还石头领悟心要。一日师坐次。头问汝在这里作什么。曰圣谛亦不为。头曰恁么即闲坐也。曰若闲坐即为也。头曰汝道不为且不为个什么。曰千圣亦不识。头以偈赞曰。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只么行。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敢明。据此则明药山机缘终归石头。伸言无之。其非四也。大光明藏曰。青原仁父祖也。子石头外而气分感。而为诸孙。药山云岩殆圣谛不为处发生矣。伸谩系之寂。是为瞽说。言不中道。其非五也。朗州刺史李翱向师玄化。入山谒之。欣惬而呈偈曰。炼得身形似鹤影。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事。云在青天水在瓶。翱时年三十九。参药山而退。着复性书三篇。韩愈柳宗元览之叹曰吾道萎迟。翱且逃矣。相国崔群(与韩愈同榜)常侍温造(大雅五世孙刺朗州)相继问道。师能开发道意矣。我道及儒也陶炼难化。护法之力拔山扛鼎。故宋僧传系之护法。此可纪之一节也。伸何踈脱。其非六也。师一夜登山顶。月下大啸。应澧阳九十许里。因名之为啸峰。称其异也。僧传赞曰。俨公一笑。声彻遐乡。虽未劳目连远寻。道感如然。此师不测神用。伸何漏之。其非七也。太和年中。 文宗敕谥弘道大师。 所谓天子休命嘉师德美者也。大戴礼曰武王践阼。曰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行出乎己。名出乎人。详唐类函九十四。凡指事称德。盖纪行实之法也。何况谥号之敕最其大节也。伸又漏焉。其非八也。李翱百官行状奏曰。纪其行状宜出门生。赖此翱与群造德位兼备。颉颃唐朝冠冕儒林。且沐其化也久。如撰师碑除此三学士而更为谁。如伸无闻可齿。又非知师者。谁媚于尔自炫自媒。固钻穴隙之类乎。其非九也。抑伸所铭之碑不知立何处。将药峤之坞乎。将华亭之步乎。将无何有之乡乎。吾知是好事者所以建之何楼备欺妄。岂为纪德碑。其非十也。来哲请效李安民之风好佩玦矣。虚堂径山语录举马大师问药山子近日见处如何。山云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祖云子之所得可谓协于心体布于四肢。何不将三条篾束取肚皮随处住山去。山云某是何人。敢言住山。祖云未有长行而不住。宜作舟航。勿久住此。师云马大师借手行拳咒诅他家儿女。且道药山因甚不肯承嗣马祖。出来下一转语看。常也炼也。舍恁援证。取彼妄说。真赝公私于意何如。正好自判何须地辨。 妄天王之辨。详永觉龙潭考。白岩锄宄(略如下出)。 炼公又以为悉束五家归一马踶而正符祖谶。 余辨孟轲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何其血之流杵也。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史曰项羽攻襄城襄城无噍。类此一例之语也。炼公盍参子舆氏解圣谶矣。 又证吕碑系窦于大寂九世孙。 余辨雪峰对闽王自称得先石头之道。即见雪峰语录。又僧宝传玄沙传曰。闽帅王审知为师外护。众盈七百。石头之宗至是遂中兴矣。又秀州资圣勤禅师撰原宗集。嵩明教序之曰繇释迦如来而下。至于云门。取其言尤至者。不失其宗。得之故曰原宗。勤师证法于德山远。远即云门之法孙也。云门秉雪峰。峰承德山鉴。鉴续龙潭信。信嗣天皇悟。悟继石头。头绍庐陵思。思受法于大鉴。广达磨所传之道。故天下学佛者尊其德如孔子。承周公而振尧舜之道矣。然云门玄沙同嗣雪峰宗石头。门出香林。林出智门。门出雪窦。沙出罗汉琛。琛出法眼益。二派世系明着如示掌矣。乃知窦与嵩远皆为云门孙行矣。炼公胡为谩弃我入室之真印。却拾他流俗之咳唾。先自失了一只眼。且吕碑云师将示灭或曰师独无颂辞世。师曰吾平生患语之多矣。遂亡。然睦庵曰。雪窦拾遗录师示寂偈曰。白云本无羁。明月照寰宇。吾今七十三。天地谁为侣。此偈会稽思一禅者出示然。吕之说非。故录之云。 余又谓雪窦垂灭师资取诀正是切要之时也。吕说言或曰踈谬也甚矣。岂又以欠末后一句为救平日之饶舌耶。事苑所纠尤为切当。况彼不谙宗脉不足怪耳。 炼公屈眴辨曰。今证禅事。引他氏通书。是证之贞者也。余亦效颦且引通书。按大明一统志曰。舒州皖山名三祖山。黄庭坚题诗曰。司命无心播物。祖师有记传衣。白云横而不度。高鸟倦而独飞。黄州破头山名四祖山。黄州冯茂山名五祖山。韶州曹溪六祖传衣钵处也。吉安府青原山七祖思公道场。缁林向慕多往从之。黄鲁直尝赋青原诗。至今其名与北斗垂。又名胜志第九宋文天祥题江西青原山诗。空庭横䗖𬟽。断碣偃龙蛇。活火参禅笋。清泉透佛茶。晚钟何处雨。春水满城华。夜影灯前客。江西七祖家。韵府传衣全同此志矣。炼公若许取此二三通书者所言。派原宗岳之祸今将嫁谁。若为方志不足证祖位者。唐碑宜作镇石。吕说盍覆酱瓿。进退维谷义虎何踞。通载亦称思公为七祖。尔内从讹说。吾于此惜常公无定古今之舌。然今吾引此说者。我之不平破汝不平之谓也。伸吕臆裁寔不足。非常炼赓倡惑甚盗钟。自破内法。叹及狮虫。不敬师长。罪类枭镜。二公者既撰于通载。纂于释书。垂训来世之人。而尚自爱鸟于屋上。恶蟹于水中。亥豕不辨。金根妄改。终至误累后学。戒之哉戒之哉。余虽末学。不顾危亡触忤先辈。所以为法不为己。谋道不谋身也。 或难曰孔丘所谓人遗弓人得之。何必楚也。况今思让同。不出大鉴一彀里。吾子龌龊劳勃溪者何耶。曰哿哉言乎辞气不迫可以味焉。然其义未也弢弓服矢则止。若云彀张则射法不能无矣。射之于彀。左右相待。车之于行。只轮那转。大鉴始遭屯蹇几二十年。后正旺其化。思也让也可谓射之两臂。车之双轮也。吾此辨效争于君子所以椎锻夷不平。榜檠矫不直。以公是公非为万世规也。明教大师评唐高僧。神清不喜禅者自尊其宗乃着书(北山录)曰。虽能编连万世事亦何益乎。书曰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清之谓也欤。吾于二公而亦云。 幸有炯戒。各好革辙矣。山翁忞禅师上堂曰。昨夜南岳匡庐两山争论佛法。一山道南岳乃曹溪嫡子。砖镜磨穿古佛心。一山道青原实宝林正宗。庐陵米价传千古。罗浮山出来曰莫争莫争。天台道不妨快也。山僧遂与一喝。于是四山各各懡[怡-台+罗]而退。拈起袈裟角曰还见么。自从卢老收归后。须信人人总有之(会元续略)。永觉晚录示参禅正轨。其略曰。一禁偏护门风。门风之别所宗有五。其实皆一道也。如汾阳昭虽善三玄。兼谈五位。浮山远学洞山之道于大阳。云门虽承雪峰。历参洞下诸师。是知大道为公。法无偏党。后世妄生人我。割截虚空。嗣临济者谤曹洞。嗣曹洞者谤临济。如唐之牛李(牛僧儒李德裕各立朋党)宋之蜀洛(蜀党首于苏轼洛党首于程颐)。卒之至于家丧国亡而不悟。岂不深可痛哉。今愿诸人廓无外之观。体无私之照。而斯道幸甚矣。
五家纲要
宗派孔殷分不分 曹溪口实熟知闻 雷霆高吼济河浪 舒卷无心洞上云 会去蚌胎含汉月 争来蜗角战秦军 一华五叶同春色 兄弟阋墙勿竞芬 五家辨正(毕)
(附)五派一滴图
虎关和尚五家辨曰。赵宋时。达观颖觉范洪梦堂觉之诸老。有志于质五家。不能既焉。 达观所集五家宗派。引丘玄素所撰碑曰。道悟嗣马祖也。后来评之曰。达观颖以丘玄素碑证之。疑信相半。盖独见丘玄素碑。而未见载符碑耳。觉范林间考传灯天皇章。泊丘玄素所撰天王碑而疑之曰。道悟者正似两人。又似南岳碑圭峰状为证焉。然则觉范亦未见符载所撰天皇碑耶。梦堂尝作重校五家宗派序。按其大意马大师八十四人内。有天王道悟。悟得龙潭信。信得德山鉴。鉴得雪峰存。存下出云门宗。今传灯却收云门法眼两宗。归石头下误矣。缘同时道悟有两人。一曰天王道悟。嗣马祖。丘玄素撰塔铭。一曰天皇道悟。嗣石头。符载撰塔铭。自景德至今。天下四海。虽据位立宗者。不能略加究辨。由是观之。惟梦堂能既彼达观觉范之所不既。然而梦堂亦有所不既。曰石头迁得药山俨。不独自云尔。亦引张无尽吕夏卿二君子之言曰。石头得药山。山得曹洞一宗。是皆据传灯而已。所谓将错就错者乎。惜乎。梦堂等诸老。只解云门法眼之被传灯误。而不解曹洞一宗。亦被传灯误。故云。有质于五家。不能既焉。 又曰诸公之不既者。因不见药山碑。唐闻人唐伸撰。其略曰。师居大寂之室。垂二十年。寂曰。尔之所得可谓浃心术云云。贞元初。憩药山。 虎关乃日域人也。而出于赵宋诸老之上矣。以药山为马祖资。取证伸碑者明矣。从是曹洞一宗亦马祖下。向之系药山于石头下者。堪一笑耳。 又曰。复雪豆碑朝奉郎吕夏卿撰曰。天王龙潭德山雪峰云门香林智门。其世次也。师讳重显。字隐之。大寂九世之孙。智门之法嗣也。 虎关复引吕文。而副于梦堂所引之丘符二文。然则吕文亦是云门法眼。为马祖下之证也。何必局符丘乎。又曰。昔般若祖记南岳曰。足下出一马驹。蹈杀天下人。五家出大寂下。为合谶焉。若如传灯不抵马踶者多矣。虎关若不为此辨。则祖谶亦成空言矣。於戏般若祖千有余岁之下。虎关独鞭其后。[跳-兆+曷]出五家于一马蹄。不亦伟乎。予每读五家辨。其文繁多而劳难解。故窃举大纲以志焉。
道原传灯录
南岳 马祖 百丈 黄蘗 临济宗
大沩 大仰 沩仰宗
青原 石头 天皇 龙潭 德山 雪峰 云门宗玄沙 罗汉 法眼宗 药山 云岩 洞山 曹山 曹洞宗 传灯载而误者二 其一载龙潭于天皇下 其二载药山于石头下
传灯不载而误者四 其一不载天皇于马祖下 其二不载龙潭于天王下 其三不载惠真于天皇下 其四不载药山于马祖下 梦堂宗派序
南岳 马祖 百丈 黄蘗 临济宗
大沩 大仰 沩仰宗
天王 龙潭 德山 雪峰 云门宗玄沙 罗汉 法眼宗 青原 石头 天皇 惠真 文贲 幽闲
药山 云岩 洞山 曹山 曹洞宗 梦堂本于丘碑。而马祖下增入天王。以龙潭为其法嗣。又本于符碑。而天皇下增入惠真。且有言曰。天皇得惠真。真得文贲。贲得幽闲便绝矣。复会元七引符碑云。天皇法嗣三人。曰惠真。曰文贲。曰幽闲。梦堂所引。则天皇至于三世。会元所引。则一世三人。故图而存焉。
虎关五家辨
初祖 二祖 三祖 四祖 牛头五祖 北宗六祖 南岳 马祖 百丈 黄蘗 临济宗
沩山 仰山 沩仰宗
天皇 龙潭 德山 雪峰 云门宗玄沙 罗汉 法眼宗 药山 云岩 洞山 曹山 曹洞宗 青原 石头 天皇 文贲 惠真 幽闲
传灯药山章不敢言马祖事。如会元第五。则云药山首造石头。头曰。子因缘不在此。且往马祖大师处去。山禀命恭礼马祖。侍奉三年。祖曰。宜作舟航。无久住此。山乃辞祖。返石头云云。与彼伸碑大同小异。虽然编会元者。犹以药山为石头资。是亦不见伸碑之谓乎。惟如五家辨。能引伸碑。而马祖下增入药山也。
五派一滴图(后序)
五派之出江西也。自来久矣。而道原编传灯而多误焉。梦堂序宗派而不足焉。学者忧之。吾海藏师作五家辨而正之。考故实究宗趣。无余蕴矣。学者喜之。龙山日庵一东书记。学识不群。有补宗教者也。暇日取道原梦堂及海藏所为者。分成三段。图之一纸。又略书梗概图。图之下。以便观览。就予求名其图。书五派一滴四字。塞来命耳。吁此一滴也。起自江西十八滩头。震旦日域分支别派。而不迷其源者。独有日庵哉。予尝阅大惠法语。有爬着痒处者。一滴之外。更添一滴。以为谈助云。 文明乙巳小春吉辰 小补横川叟 按大惠示中证居士法语曰。药山和尚初发心。求善知识时。到南岳石头和尚处。遂问。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亦研穷。承闻南方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未明了。乞师指示石头云。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药山闻而不领。良久无言。石头云。会么。药山云。不会。石头云。恐子缘不在此。往江西问取马大师去。药山依教。直至江西。见马师以问石头话端。依前问之。马师曰。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教伊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教伊扬眉瞬目者不是。药山闻马师话。便获金刚心。中更无奇特玄妙可通消息。但作礼而已。马师知其已证入。亦无别道理传授。只向他道。汝见个什么便礼拜。药山亦无道理可以呈似马师。但云。某在石头。如蚊子上铁牛相似。马师亦无言语与之印可。一日忽见便问。子近日见处如何。山曰。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马师曰。子之所得。可谓恊于心体。布于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条蔑束取肚皮随处住山去。药山云。某甲又是何人。敢言住山。马师云。未有长行而不住。未有长住而不行。欲益无所益。欲为无所为。宜作舟航。无久住此。遂辞马师去住山。此亦获金刚心中之效验者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