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之八 注解伤寒论 卷第九
汉 张仲景 著 晋 王叔和 撰次 宋 成无巳 注 明 汪济川校正 景上海涵芬楼藏明嘉靖乙巳刊本
卷第十

注解伤寒论卷第九

 汉张仲景著      𣈆王叔和撰次

 宋成无已注      明汪济川校正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㣲反在上涩反在

下㣲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㣲中风汗岀

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㣲不可下下之

则心下痞鞕

 阳㣲下之阳气已虚阴气内甚故心下痞鞕

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

眩心悸也

 动气在右肺之动也下之伤胃动肺津液内竭

 咽燥鼻干者肺属金主燥也头眩心悸者肺主

 气而虚也

动气在左不可下下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

更剧虽有身𤍠卧则欲蜷

 动气在左肝之动也下之损脾而肝气益胜复

 行于脾故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也虽有

 身𤍠以里气不足故卧则欲蜷

动气在上不可下下之则掌握𤍠烦身上浮冷𤍠

汗自泄欲得水自灌

动气在上心之动也下之则伤胃内动心气心

 为火主𤍠针经曰心所生病者掌中𤍠肝为藏

 中之阴病则虽有身𤍠卧则欲蜷作表𤍠里寒

 也心为藏中之阳病则身上浮冷𤍠汗自泄欲

 得水自SKchar作表寒里𤍠也二藏阴阳寒𤍠明可

 见焉

动气在下不可下下之则腹胀满卒起头眩食则

下清榖心下痞也

 动气在下肾之动也下之则伤脾肾气则动肾

寒乘脾故有腹满头眩下淸榖心下痞之证也

咽中闭塞不可下下之则上轻下重水浆不下卧

则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数十行

 咽中闭塞胃巳不和也下之则闭塞之邪为上

 轻复伤胃气为下重至水浆不下卧则欲蜷身

急痛下利日数十行知虚寒也

诸外实者不可下下之则𤼵㣲𤍠亡脉厥者当脐

握𤍠

 外实者表𤍠也汗之则愈下之为逆下后里虚

 表𤍠内䧟故发㣲𤍠厥深者𤍠亦深亡脉厥者

 则阳气深䧟客于下焦故当脐握𤍠

诸虚者不可下下之则大渇求水者易愈恶水者

金匮玉凾曰虚者十𥙷勿一㵼之虚家下之为

 重虚内竭津液故令大渇求水者阳气未竭而

 犹可愈恶水者阳气已竭则难可制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㣲反在

下弦为阳运㣲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㣲弦

为虚虚者不可下也

 虚家下之是为重虚难经曰实实虚虚损不足

益有馀此者是中工所害也

㣲则为逆欬则吐涎下之则欬止而利因不休利

不休则胸中如虫啮粥入则岀小便不利两胁拘

急喘息为难颈背相引擘则不仁极寒反汗岀身

冷若冰眼睛不慧语言不休而榖气多入此为除

中口虽欲言舌不得前

内经曰感于寒则受病㣲则为欬甚则为泄为

痛肺感㣲寒为欬则脉亦㣲也下之气下欬虽

止而因利不休利不休则夺正气而成危恶胸

中如虫啮粥入则岀小便不利两胁拘急喘息

为难者里气损也颈背相引臂为不仁极寒反

汗岀身冷如冰者表气损也表里损极至阴阳

俱脱眼睛不慧语言不休难经曰脱阳者见鬼

脱阴者目盲阴阳脱者应不能食而榖多入者

此为除中是胃气除去也口虽欲言舌不得前

气已衰脱不能运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浮反在上数反在

下浮为阳虚数为无血浮为虚数为𤍠浮为虚自

汗岀而恶寒数为痛振寒而栗㣲弱在关𮌎下为

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于胁振寒相

搏形如𭼠状医反下之故令脉数𤼵𤍠狂走见鬼

心下为痞小便淋𤁋小腹甚硬小便则尿血也

 弱在关则阴气内弱濡在巅则阳气外弱浮为

 虚浮在上则卫不足也故云阳虚阳虚不固故

 腠理汗岀恶寒数亦为虚数在下则荣不及故

 云亡血亡血则不能温润腑脏脉数而痛振而

 寒栗㣲弱在关邪气传里也里虚遇邪胸下为

 急喘而汗岀胁下引痛振寒如𭼠此里邪未实

 表邪未解医反下之里气益虚邪𤍠内䧟故脉

 数𤼵𤍠狂走见鬼心下为痞此𤍠䧟于中焦者也若

 𤍠气深䧟则客于下焦使小便淋𤁋小腹甚鞕小

 便尿血也

脉濡而𦂳濡则胃气㣲紧则荣中寒阳㣲卫中风

𤼵𤍠而恶寒荣𦂳胃气冷㣲呕心内烦医为有大

𤍠解饥而𤼵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表里俱

虚竭卒起而头眩客𤍠在皮肤怅怏不得眠不知

胃气冷𦂳寒在关元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客

𤍠应时罢栗栗而振寒重𬒳而覆之汗岀而冒巅

体惕而又振小便为㣲难寒气因水𤼵清榖不容

间呕变反肠岀颠倒不得安手足为㣲逆身冷而

内烦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

 胃冷荣寒阳㣲中风𤼵𤍠恶寒㣲呕心烦医不

 温胃反为有𤍠解饥𤼵汗则表虚亡阳烦躁心

 下痞坚先里不足𤼵汗又虚其表表里俱虚竭

卒起头眩客𤍠在表怅怏不得眠医不救里但

责表𤍠汲水灌洗以𨚫𤍠客𤍠易罢里寒益増

栗而振寒复以重𬒳覆之表虚遂汗岀愈使阳

气虚也巅顶也颠冒而体振寒小便难者亡阳

 也寒因水𤼵下为清榖上为呕吐外有厥逆内

为燥烦颠倒不安虽欲拯救不可得也本草曰

 病𫝑已过命将难全

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血虚为无阴孤

独下阴部者小便当赤而难胞中当虚今反小便

利而大汗岀法应卫家当㣲今反更实津液四射

荣竭血尽干烦而不得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医

复以毒药攻其胃此为重虚客阳去有期必下如

污埿而死

 卫为阳荣为阴卫气强实阴血虚弱阳乘阴虚

 下至阴部阴部下焦也阳为𤍠则消津液当小

 便赤而难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岀者阴气内弱

 也经曰阴弱者汗自岀是以卫家不㣲而反更

实荣竭血尽干烦而不眠血薄则肉消而成暴

液者津液四射也医反下之又虚其里是为重

 虚孤阳因下而又脱去气血皆竭胃气内尽必

 下如污埿而死也

脉数者乆数不止止则邪结正气不能复正气𨚫

结于藏故邪气浮之与皮毛相得脉数者不可下

下之则必烦利不止

 数为𤍠止则邪气结于经络之间正气不能复

 行于表则𨚫结于藏邪气独浮于皮毛下之虚

 其里邪𤍠乘虚而入里虚叶𤍠必烦利不止

脉浮大应𤼵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浮大属表故不可下病欲吐者不可下

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为邪犹在胸中也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

 表未解者虽有里证亦不可下当先解外为顺

若反下之则为逆也经曰本𤼵汗而复下之此

为逆也若先𤼵汗治不为逆

夫病阳多者𤍠下之则鞕

 阳𤍠证多则津液少下之虽除𤍠复损津液必

 便难也或谓阳多者表𤍠也下之则心下鞕

无阳阴强大便鞕者下之则必清榖腹满

 无阳者亡津液也阴强者寒多也大便鞕则为

 阴结下之虚胃阴寒内甚必清榖腹满

伤寒𤼵𤍠头痛㣲汗岀𤼵汗则不识人熏之则喘

不得小便心腹满下之则短气小便难头痛背强

加温针则衄

伤寒则无汗𤼵𤍠头痛㣲汗岀者寒邪变𤍠欲

传于里也𤼵汗则亡阳増𤍠故不识人若以火

熏之则火𤍠伤气内消津液结为里实故喘不

得小便心腹满若反下之则内虚津液邪欲入

里外动经络故短气小便难头痛背强若加温

针益阳増𤍠必动其血而为衄也

伤寒脉阴阳俱𦂳恶寒𤼵𤍠则脉欲厥厥者脉𥘉

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其候也如此者恶寒

甚者翕翕汗岀喉中痛𤍠多者目赤脉多睛不慧

医复𤼵之咽中则伤若复下之则两目闭寒多者

便清榖𤍠多者便脓血若熏之则身𤼵黄若熨之

则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小便难者为危殆

 脉阴阳俱𦂳则清邪中上浊邪中下太阳少阴

 俱感邪也恶寒者少阴𤼵𤍠者太阳脉欲厥者

 表邪欲传里也恶寒甚者则变𤍠翕翕汗岀喉

 中痛以少阴之脉循喉咙故也𤍠多者太阳多

 也目赤脉多者睛不慧以太阳之脉起于目故

 也𤼵汗攻阳则少阴之𤍠因发而上行故咽中

 伤若复下之则太阳之邪因虚而内䧟故两目

 闭阴邪下行为寒多必便清榖阳邪下行为𤍠

 多必便脓血熏之则火𤍠甚身必𤼵黄熨之则

 火𤍠轻必为咽燥小便利者为津液未竭犹可

救之小便难者津液巳绝则难可制而危殆矣

伤寒𤼵𤍠口中勃勃气岀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

水者必呕恶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疮假令手足

温者必下重便脓血头痛目黄者若下之则两目

闭贪水者脉必厥其声嘤咽喉塞若𤼵汗则战栗

阴阳俱虚恶水者若下之则里冷不嗜食大便完

榖岀若𤼵汗则口中伤舌上白胎烦燥脉数实不

大便六七日后必便血若𤼵汗则小便自利也

 伤寒𤼵𤍠寒变𤍠也口中勃勃气岀𤍠客上膈

 也头痛目黄血不可制者𤍠烝于上也千金曰

 无阳即厥无阴即呕贪水者必呕则阴虚也恶

 水者厥则阳虚也𤼵𤍠口中勃勃气岀者咽中

 已𤍠也若下之亡津液则咽中生疮𤍠因里虚

 而下若𤍠气内结则手足必厥设手足温者𤍠

 气不结而下行作叶𤍠利下重便脓血也头痛

 目黄者下之𤍠气内伏则目闭也贪水为阴虚

 下之又虚其里阳气内䧟故脉厥声嘤咽喉闭

 塞阴虚𤼵汗又虚其阳使阴阳俱虚而战栗也

 恶水为阳虚下之又虚胃气虚寒内甚故里冷

 不嗜食阳虚𤼵汗则上焦虚燥故口中伤烂舌

上白胎而烦燥也经曰脉数不解合𤍠则消榖

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此有瘀血此脉数实

不大便六七日𤍠畜血于内也七日之后邪𤍠

渐解迫血下行必便血也便血𤼵汗阴阳俱虚

故小便利

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其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

尔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主之

 脉大为虚以未应下而下之利因不休也浮者

 按之不足也革者实大而长㣲弦也浮为虚革

 为寒寒虚相搏则肠鸣与当归四逆汤𥙷虚散

 寒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大法秋宜下

 秋时阳气下行则邪亦在下故宜下

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汤之为言荡也涤荡肠胃漑SKchar藏府推陈燥结

 𨚫𤍠下寒破散邪疫理导⿰氵閠 -- 润泽枯槁恱人皮肤

 益人血气水能净万物故胜丸散中病即止者

 如承气汤证云(⿱艹石)一服利而止后服又曰(⿱艹石)

 服讝语止更莫复服是不尽剂也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鞕者急下之宜大承

气汤

 下利者脉当㣲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下利

 三部脉平者巳为实而又按之心下鞕者则邪

 甚也故宜大承气汤下之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

承气汤

 经曰脉迟者食干物得之金匮要略曰滑则榖

 气实下利脉迟而滑者胃有𪧐食也脾胃伤食

 不消水榖是致下利者为内实(⿱艹石)但以温中厚

 肠之药利必不止可与大承气汤下去𪧐食利

 自止矣

问曰人病有𪧐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

按之反涩尺中亦㣲而涩故知有𪧐食当下之宜大承

气汤

 寸以候外尺以候内浮以𠉀表沉以𠉀里寸口

 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按之反涩尺中亦㣲而

 涩者胃有𪧐食里气不和也与大承气汤以下

 𪧐食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𪧐食故也当宜下之与大承

气汤

 伤食则恶食故不欲食如伤风恶风伤寒恶寒

 之𩔗也

下利差后至其年月日复𤼵者以病不尽故也当

下之宜大承气汤

 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

 脾先受之乘秋则肺先受之假令春时受病气

 必伤肝治之难愈邪有不尽者至春时元受月

 日内外相感邪必复动而痛也下利为肠胃疾

 𪧐积不尽故当下去之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脉经曰脉滑者为病食也下利脉滑则内有𪧐

 食故云当有所去与大承气汤以下𪧐食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为实

 可下之腹中满痛者里气壅实也故可下之

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解之宜大柴胡汤

 伤寒后为表巳解脉沉为里未和与大柴胡汤

以下内实经曰伤寒差巳后更𤼵𤍠脉沉实者

 以下解之

脉𩀱弦而迟者必心下鞕脉大而𦂳者阳中有阴

也可以下之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曰脉𩀱弦者寒也经曰迟为在藏脉

 𩀱弦而迟者阴中伏阳也必心下鞕大则为阳

𦂳则为寒脉大而𦂳者阳中伏阴也与大承气

 汤以分阴阳

   释音

鱼结切噬也音贯澡手也怅怏上丑亮切望恨也下于亮切不服也

 嘤于耕切鸟鸣也溉灌上居代切下音贯注也


注解伤寒论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