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经名:洞真太上太霄琅书。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原本十卷,现存九卷。卷一为经文,卷二缺,卷三至十为注诀、科仪及修持法术。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之一

  紫微夫人撰琼文帝章

  云务子者,盖元皇玉虚之胤,太帝之中子也。抱琼胎于玉房,结云精于金门,含日月于紫胞,变洪露以凝神,炼胎息以推运,任历劫以转轮,化生于元氏,告阳道以成真。于是上皇元年三月一日,天晖启晨,诞于九玄之上,宝耀无量之天,睹太阳于云崖,曜金容于琼轩,顺皇基于帝图,法玉秀于自然,濯以九灵之晖,灌以甘香玉泉,饮以灵妃皇芝,哺以九炼飞霜,神龙翼其侧,琼凤荫其颠,紫烟生子上,流光郁于邻,二象抗其纲,三晨协其真,神州歌其妙,七转变其神,灵风迅其躯,回香荡其尘,箫箫太虚之上,靡靡同波之滨。年冠二九,思微念玄,适性理运,任时推迁,不慕皇道,逍遥中原,游娱太霄,徘徊紫天,流盻历劫,得趣忘旋,运非我制,挺标上仙。遂名书帝简,位登太真,三元下教,赠爵皇篇,于时受命,朝礼玉天,上登九玄之台,大有之宫,紫凤玉京,七宝朱房,于明霞之馆,清斋玉轩,灵端告感,项负圆光,夜照神烛,自明琼堂。于是虚皇道君,于空洞之上,玄虚之中,以《太霄琅书琼文帝章》,降授于君。是时天光冥逮,三晨回精,五宿改度,七元运灵,九色晃曜,焕络玉清,飞烟蓊郁,流漫八冥,玉陛登阶,万帝临庭,飞仙羽盖,辅翼太真,仙童玉女,各主千人,执巾散香,流芳扫尘。于是命驾,檄召五灵,飞霄回轮,乘空络烟,神凤挺辔,灵妃导仙,明皇启路,三道合明,流电扬精,逸驾九玄,游盻琼阙,宴景三元,盘徊玉霄,适肆紫晨。于是披琅书于无崖,诵帝章于碧云,理宿根于玉诀,檄威灵于琼文,唱妙曲于空洞,精静念于玉轩,理二仪于玄图,掌帝录于万仙,总地司于五岳,领上真于三关,上统无崖,下摄洞源,自天以下,莫不咸隶于太真。神非可测,化不可名,近难可论,远不可寻,清难可滓,混难可澄,微乎妙哉,斯至德之帝灵,巍巍乎高尊也。

  太霄琅书,乃九天王飞霄之曲,琼文帝章,乃九天之上〔文〕#1。并以元始之初,生于自然空洞之中,虚皇玉帝受之于九玄。于是天王仍记名焉,铸金为简,刻玉结篇,金缕玉字,以明宝文。秘于九天之上,大有之宫,西华玉女、金晨玉童各三千人,侍卫典香。如是九帝上圣,一月日悉三登玉阶,朝宴神真,运周万劫,传于太真王。其道高妙,众经之宗,神挺奇秀,精冠九天,玉惠虚朗,洞趣入玄,自非上真之士,不得参闻,皆授已成真人,不传于中仙也。太霄琅书,乃九天王飞霄之曲,琼文帝章,乃高灵玄映之道,九天之精,洞监于万炁,总统于众经。凡修《大洞三十九章》,徊风混合帝一之道,《雌一玉检五老宝经》,解释宿根,拔度七玄,而无此文,则九天王不纳其音,九炁错综,神真不欢,天魔侵景,万试来干,思不彻微,天不启关。凡修众经,以琼文为先,诵咏寂室,静庆霞庭,通畅九霄,整结上玄,令玉宫骇听,万真临轩,群魔伏袂,万试敢前,随意所修,乃得道真,万遍道备,腾身太清。要诀不烦,正在此经,精心苦行,克上仙也。

  云务子不修他道,受虚皇道君《太霄琅书琼文帝章》,于九霄之上,歌咏妙篇,游娱适肆,感畅神真,致三元下教一位登太真王。以传太华真人、三天长生君、太和真人、东华老子、南极总司禁君、西台中侯、北帝中真、九灵王子、太灵真妃、赤精玉童、玄谷先生、南岳赤松、中山王乔、紫阳真人、西城王君、中皇先生、赵伯玄、山仲宗等。一十八人,并修此道,面发金容,项负圆光,乘空登霄,游宴紫庭,变化万方,适意翱翔,啸命立到,征召万灵,摄制群魔,决断死生,驾霄乘烟,出入帝庭,皆由琼文,以致上真。王君今封一通于西城山中,宿有金名帝简,绿字紫清,合真之人,当得此文。得者宝秘,勿妄轻传,泄露灵篇,九祖被考,充责鬼官,长闭地狱,万劫不原。

  九天元始号

  上第一天名郁单无量天,天上又别置三天之号。九天丈人治于无量天,去第二天二十四万里。其天上人寿九百万岁,如世间五百岁。天有四玉帝君,常以月一日、三日、九日,遣玉晨使者履行天下一有修学上道,佩太霄琅书,检慎法戒,名书帝箓,得同无量天人之寿。有犯科违律,为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此日当清斋,平旦入室,诵无量天太霄琅书琼文一遍,则玉晨使者奏子于天王,记名于青宫, 九年得乘太霄琼轮,上升无量之天。

  第二天名上上禅善无量寿天,天上又别置三天之号,悉隶于无量寿天。九天真王治于无量寿天,去第三天四千六百万里。其天人寿三千六百万岁,如世间人寿一千岁。天中有四天帝王,常以月七日、十日、十一日,遣领真侍仙履行天下。有精修上道,佩太霄琅书,斋戒诵经,不犯于科,名书帝简,紫字上清者,得同无量寿天人之寿。有犯科违禁,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此日当清斋,平旦入室,诵无量寿天太霄琅书琼文一遍,则侍仙奏子于天王,记名于青宫,九年得乘太霄飞轮,上升无量寿天。

  第三天名梵监天,一名须延天,天上又别置三天之号,隶于梵监天。元始天王治于梵监天,去第四天六百七十二万里。其天人寿一亿五千二百万岁,〔如〕#2世间二千岁。天中有四帝真王,常以月二日、四日、十三日,遣主仙玉郎履行天下。有精修上道,佩太霄琅书,斋戒诵经,不犯于科,名书帝箓者,得同梵监天人之寿。有犯科违禁,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此日清斋,平旦入室,诵梵监天太霄琅书琼文一遍,则主仙玉郎奏子于天王,记名于青宫,九年得乘太霄飞轮,上升梵监天。

  第四天名兜术天,一名寂然天,天上又别置三天之号,皆隶于兜术天。元始天王所治兜术天,去第五天千二百四十万里。其天人寿六亿八百万岁,如世间四千岁。天中有四天元王,常以月五日、十二日、十六日,遣定仙玉真下履行天下。有精修上道,佩太霄琅书,斋戒诵经,不犯天禁,名书帝图者,得同兜术天人之寿。有违科犯禁,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此日当清斋,平旦入室,诵兜术天太霄琅书琼文一遍,则玉真奏子于元王,记名于东华,九年得乘太霄琼轮,上升兜术天。

  第五天名不骄乐天,一名波罗尼密天,天上又别置三天之号,皆隶于不骄乐天。高上元皇所治不骄乐天,去第六天三千六百八十万里。其天人寿二十三亿四千万岁,如世间八千岁。天中有四天统真王,常以月十四日、十七日、十九日,遣中真使者履行天下。有精修上道,佩太霄琅书,斋戒诵经,不犯科禁,名书帝图者,得同不骄乐天人之寿。有犯科违禁,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此日当清斋入室,诵不骄乐天太霄琅书琼文一遍,则中真使者奏子于四天王,记名于东华宫,九年得乘太霄琼轮,上升不骄乐天。

  第六天名化应声天,一名他化自在天,天上又别置三天之号,皆隶于化应声天。虚皇玉帝所治应声天,去第七天五千三百八十四万里。天人寿九十二万亿一千六百万岁,如世间六千岁。天中有天宝帝王,常以月十八日、二十日、二十三日,遣万石使者履行天下。有精勤好尚,佩太霄琅书,斋戒诵经,不犯科禁,名书帝图者,得同化应声天人之寿。有犯科违禁,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其日当清斋入室,诵化应声天太霄琅书琼文一遍,则万石使者奏子于天宝帝王,记名于东华宫,九年得乘太霄琼轮,上升化应声天。

  第七天名梵宝天,一名波罗尼邪拔致天,天〔上〕#3 又别置三天之号,皆隶于梵宝天。万始先生所治梵宝天,去第八天五百二十万里。其天人寿一#4劫,如世间五千年。天中有四天高上帝王,常以月二十一日、二十四日、二十七日,遣监真使者履行天下。有精心苦行,勤修上道,斋戒诵经,不犯天科,名书帝简者,得同梵宝天人之寿。有犯科违禁,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其日当清斋入室,诵梵宝天太霄琅书琼文一遍,则监真使者奏子于高上帝王,记名于东华宫,九年得乘太霄琼轮,上升梵宝天。

  第八天名梵摩迦夷天,一名梵众天,天上又别置三天之号,皆隶于梵众天。紫虚帝君所治梵摩迦夷天,去第九天六百八十万里。其天人寿二劫,如世间千五百岁。天中有四大明真王,常以月二十六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遣羽仙使者履行天下。有精心苦行,修斋诵经,不犯科禁,名参青宫,得同梵摩迦夷天人之寿。有行恶犯科骗违戒,为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其日当清斋入室,诵梵摩迦夷天太霄琅书琼文一遍,则羽仙使者奏子于大明真王,列名于东华宫,九年得乘太霄琼轮,上升梵摩迦夷天。

  第九天名波梨答和天,一名大梵天,去下五百亿二十万里。其天别置三天之号,皆隶于大梵天也。太真王治于波梨答和天。其天人寿四劫,如世间二千五百年。天中有五帝王,常以月一日、十五日、三十日,遣领仙使者履行天下。有修斋戒,整束法服,诵经精思,不犯天科,名书帝箓者,得同波梨答和天人之寿。有行恶犯科,为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其日当清斋入室,诵波梨答和天太霄琅书琼文一遍,则领仙使者奏子于五帝,记名于东华宫,九年得乘太霄琼轮,上升波梨答和天。

  此九天是始炁之精,众真帝皇所治。其天别置三天。三天者,皆是九天之别号,合三十六天也。宫室官司,悉有次第。其外有诸梵天,名皆以九天支干,悉系属于九天王也。九天又各有一天王,非帝王之号,皆处九天之上。修行上道,求仙度世,宜知天王讳字。知者九天列名,玄以紫炁覆荫其身,神兵卫己,令得九天秘书,寿同九天之数。得者宝密,妄宣三人,死入九幽地狱考掠,万劫不原,慎之。

  第一郁单无量天王,姓混讳,衣九色无缝自然斑文之裘,头戴耀精日圆,恰天无映玄台紫户之内,左右侍真玉女九万人。

  第二上上禅善无量寿天王,姓楔讳,衣九色自成云文之裘,头戴晖精月光,治天玉国珠林七宝琼台,左右侍真玉女七万人。

  第三须延天王、姓滓讳,衣, 九色三法云文之裘,头戴天元宝明,治天玉京灵都宫,左右侍真玉女九万人。

  第四寂然天王,姓浮讳,衣七色龙文通光之裘,头戴阴精夜光,治天珠宫琼台之上,左右侍真玉女六万人。

  第五不骄乐天王,姓凝讳覆,衣九色飞霜云文斑裘,头戴青华岁星玄精,治天无映丹房九层玉台,左右侍真玉女七万人。

  第六化应声天王,姓辉讳,衣九色流光耀云锦裘,头戴白光太白玉精,治天琼林上宫朱映之房,左右侍真玉女六万人。

  第七梵宝天王,姓精讳雾云,衣九色流云飞晨之裘,头戴流丹绛宝荧星玄精,治天南上七映之宫,左右侍真玉女八万人。

  第八梵摩迦夷天王,姓玄讳霐,衣九色无缝飞云之裘,头戴玄晨辰星流精,治天九玄凤城紫琼玉台,左右侍真玉女五万人。

  第九波梨答和天王,姓王讳灵,衣九色无缝玄云宝裘,头戴无极流黄镇星飞精,治天陵层玉京大有妙宫九曲之房,左右侍真玉女九万人。

  九天九王,万炁之本宗,众帝之先祖,乃九炁之精源。以天地未凝,三景未明,结自然而生于空洞之内,溟涬之中,历九万劫而分炁各治,置立九天,日月星辰于是而明,万炁流演,结成道真。元始上皇、高上玉虚,并生始天之中,三十九帝、二十四真,遂有宫阙次序之官。上皇宝经,皆结自然之章以行。长生之道,不死之方,符章玉诀,皆起于九天之王,传于世代之真。至三五改运,九灵应期,后圣九玄道君,推校本元,以历九万亿九千累劫,上皇典格,多不相参。道君以中皇元年九月一日,于玉天琼房金阙上宫,命东华青宫寻俯仰之格,录校古文,改定撰集灵篇,集为宝经三百卷,以付上相青童君,使传后学玉名合真之人。凡学求仙,不知道之所出,宝诀所生,投暗而学,无有祖宗,真不为降,道亦不行。诸欲求仙,当寻九天之根,得其本元,道无不备,仙无不成也。但九天王秘讳,藏于九天之上大有之宫,不传于下世。有玄名帝图,金字上清,推运遇会,得知九天王名,天王即遣玉童十二人、玉女九人,侍卫兆身。依科清斋九十日,或九日,赍上金九两,紫纹九十尺,以誓九天之信,师然后而盟传。不〔得〕#5轻泄至灵,考延七祖,长充鬼役,负石运山,身没三官,万不得仙。

  郁单无量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一

  太霄空洞炁,结炁成云营。我王挺神匠,有化若无形。无形中有真,有真无中生。眇莽玄虚上,萧萧元始精。法景朗妙觉,玄运来相征。列宿罗玉字,飞霞超绿琼。烟落三晨曜,流光郁紫清。携拎玉景台,解憩戏凤城。回霄登九岭,以启不穷龄。谁能同此游,可来寻余名。余名甚易知,安在东华庭。自可朝玄都,精微思帝灵。弃去云外念,专一守黄宁。披诵太霄章,三关自当明。玄降徘徊辇,虚遣飞霞軿。九天虽之遐,妙想安尔形。

  上上禅善无量毒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二

  灵运启空洞,金真秀琼胎。法景太寂庭,玄化自相推。历劫沦九冥,与真契幽期。三晨告元始,运通自来绥。匡辔明霞上,流精耀玉枝。顾盻无中有,混合似婴儿。父宁与母精,逍遥戏凤台。落景游云房,独妙谁能知。合庆离罗门,解褉紫霄崖。若欲相寻索,精研琅书辞。回转琼文章,天王自当之。洞存帝一尊,以为求仙基。绝念弃外想,常使心神夷。积感致真降,郁然焕羽仪。拔度七祖根,咸同登云阶。玉章映高灵,琼文难寻思。二妙以相和,各称本不齐。子欲戏九玄,但诵太霄诗。万劫在俄顷,勿忧天应迟。

  梵监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三

  澄清无毫秽,结炁成紫晖。丹霄映监天,罗布乃南回。三晨明列宿,七转朗太微。灵风迅奇香,玉籁声何悲。神凤翔琼林,群仙振羽衣。天玉乘运征,握节总万机。虚轮掷空洞,辽朗九天扉。携提霄中宾,解衿入琼帏。敷烂扶晨炁,耀罗焕玉阶。陵梵映朱日,千景翼灵辉。飘飘元化内,玉辇正徘徊。公子命虎符,总摄万神归。拔灭七祖根,穷魂皆仙飞。琅书庆云庭,琼文洞虚微。精研道日鲜,亿劫灵不衰。万化随运迁,乃知妙音希。

  寂然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四

  宴景太寂乡,回风迅琼轮。丹霄翼绿舆,神公辅帝尊。翳翳九玄化,离离开趣门。徘徊金罗上,啸歌庆灵云。三唱朗玄觉,五回道乃分。金房焕嵯峨,流精何纷纷。左顾见无英,右盻观白元。履昌度黄箓,太一挺命根。为我记仙籍,授我度命文。清唱运天真,静思理百关。帝一镇灵宫,法服飞青裙。相与契何许,合会九天端。有日若无期,皇华正四圆。至感弃余念,道从玄中传。灵感各有运→ 至学故多全。

  不骄乐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五

  空中生紫烟,郁勃翳华宫。流明顺运回,丹霄映绿房。翼辅虚中景,耀灵焕十方。万帝由真运,莫若九天王。体结自然秀,含炁挺虚宫。理化正四维,号为众帝宗。落景乘八烟,总统轮空洞。朝游西台馆,夕憩扶朵宫。摄扳玄国录,拔度青华童。桃康定命籍,明初保劫功。流盻无崖际,万化随运通。飞步诵太霄,幽寻无始踪。积思感至寂,以致登玄总。宿基流余庆,七祖返南宫。五苦非所履,结友在太空。灵岳非常宅,飞云是我龙。结携九岭真,偶景以成双。何为坐嚣秽,婆娑待命穷。

  化应声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六

  高灵秀空洞,凝炁结朱烟。握节回九霄,飘飘天帝真。琼台耀岩阿,紫风郁玉麟。灵歌逸幽宫,萧条云上人。携契七映房,金罗焕中田。天王正有九,飞仙有亿千。洞阳郁灵标,为兆度命年。丹华朗朱日,流芳观兆身。仰歠月中浆,九源降液津。永保不终劫,内外洞虚鲜。积思感太空,动得无极渊。形与混合同,游宴莫能旋。

  梵宝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七

  三晨朗幽夜,流霞耀金日。丹房焕嵯峨,灵香绕琼室。公子合庆堂,履唱携帝一。三元混合宫,微言甚幽密。兆欲度命年,静思勿杂匹。寂若虽云无,真从空中逸。庆加靡不周,七玄自蒙拔。积福有重基,宿根咸消灭。琼文有妙章,斯篇慎忘失。存念至灵讳,道降同玄一。

  梵摩迦夷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八

  九玄洞元炁,紫素凌玉霄。灵秀焕金门,神融茂琼条。豁落紫虚馆,庆云随化消。渊响叩灵机,法鼓振太幽。宴景玄晨关,流回薄灵飙。匡辔九天外,运驾以逍遥。徘徊紫霞峰,容冶玉皇朝。万劫不俄顷,倏欻二象交。虚庭无稽逮,去来顺运寥。大化不改度,三晨洞、灵标。琅书庆神室,琼文理清谣。合秀自玄挺,反容非华翘。

  波梨答和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九

  玄炁结九霄,紫虚朗太阳。飞琼凌华芒,流精凝玉霜。天真乘运回,薄云茂玄梁。冥会自相感,丹霄映轻行。幽期高晨府,携契朝玉京。灵化冲漠裹,寥寥冥运彰。流芬翳朱日,回风迅奇香。焕烂金门上,琼台吐玉英。兰芝盈玄谷,仰咽六位昌。神逸感寂宫,幽思彻洞乡。执契太霄馆,归真琼文章。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皆以九玄微辞,九天王于空洞之中,元始之先,玄歌理命,游庆霄庭,音句虚微,玄中而生,神真宝诀,故着灵篇。得行此道,位同九天,微思至讳,存神念真,灵瑞告感,自然登晨。

  凡修此道,当以本命八节之曰,沐浴清斋,正中入室,东向叩齿九通,仰存九天之上,九色飞云流光下映,蓊蔼室堂,微呼九天王讳,存念真神,便诵太霄琅书琼文之章九篇一遍,以庆霄庭,神欢寂室,灵感九玄。如法九年,克乘飞景,宴辔紫晨也。

  若以九天游宴下降,察行万仙玄会之日,如上清斋,各以其时诵咏一遍,则九天记名,右别太真,九年无亏。克得上仙。

  帝章皆九天元精所生,九天帝王隐书宝名,符章玉诀悉表其中。有佩此文,九天同真,万灵稽首,群仙卫迎,威制天魔,出入无方,乘云驾虚,游宴太空。此文微妙,万帝之宗,有明此诀,即为仙王。有泄轻传,死役九泉,殃逮七祖,同填河源,万劫之掠,宜慎奉行。

  ======================================================================

  ======================================================================

  ======================================================================

  右琼文帝章二百四十音,皆九天之元精,万真之名。当刻书枣心之木,受之于绝岩清泉之札,施于飞罗之巾,北向上誓九天,奉受九天之章。弟子执上金九两,紫纹九十尺,向南而伏,师读琼文而授弟子也。若未得刻书印文,亦可以雌黄书青碧上,盟而授之,然后可徐徐更刻文,登山盟于九天也。

  若刻书琼文于枣心之上,不得悬印章向于四方,以玉函盛之于别室,正向于上,朝夕烧香礼拜九天之王也。兆欲召东岳仙官,问吉凶之兆,通灵致真之法,当以甲乙之日,以帝章向东读之一过,则仙官立到,与真共言。召南岳,当以丙丁之日,如上法,则南岳仙官立到,与真通言。召西岳,当以庚辛之日,如上法,则西岳仙官立到,与真共言。召北岳,当以壬癸之日,如上法,则北岳仙官立到,与真通言。召中岳,当以戊己之日,如上法,则中岳仙官立到,与真通言。凡召五岳之法,皆向正方,叩齿三十六通,便读帝章也。精心斋戒,神无不降。若体履嚣秽,未洞玄冥,便闭眼精思,无不见神。自当究幽察冥,知吉凶之兆,九年与真同形,出空入无,游宴玉晨。兆修行道备,有真人下降,云舆紫盖来迎兆身。兆当以帝章之印,印两跖及两手心,立成羽翮,运兆同升也。若于五岳隐静之处,修行诵咏,有异物假托真形,降兆之房,当以帝章之印向之,则真伪立见。若是真人仙官,兆当稽首奉迎,随意陈请,克得要言。若以魔精,即复本形也。兆当叩齿三十六通,读帝章一遍,魔即灭景绝形于兆前。如此之法,惟令心口相应,慎勿示人。示人泄真,其道不行。兆暮卧独处,当以帝章置于心上,即有太霄真仙来卫,兆形景应梦想,与真共言,不出九年,得面对真人。凡受帝章之印,不得妄泄见人,见三人道去,施用不行。凡修此道,慎勿轻#6履淹秽,触忤真神,犯之九天之考,掠兆之身。若有玄图帝简,绿字紫书,金骨玉髓,名书青宫,九天自当遣四极真人,下授兆身琼文帝章也。若有宿缘,遭遇明师,皆玄挺运会,应得此文,克成上仙。皆当实金缯之信,诣师清斋,奉受修行。无信盟,天不启灵,真不降,万不成仙。师传谓以轻泄,考及七祖,长充鬼官,明慎玄科,慎勿妄宜。

  凡传《太霄琅书琼文帝章》,当于高上空寂之间,施飞罗之巾于北面,香饼枣果之物置之,盛以别盘,以经置于飞罗之上。师北向叩齿三十六通,奉上请九灵元真玄始上官,金仙玉女,太一灵神,监真直司,五帝众真,今有某岳先生王甲,紫络结胞,宿命挺仙,赍金缯之情,求受灵文,九天真讳琼文帝章,天科告慎,誓宝灵真,愿迂神光,玄映下臣,有泄之日,归身河源,七祖谢罪,不敢又仙。毕,以经章手执付弟子也。讫,以饼果埋于玄岳之中,不得他用。此九天王之秘奥,太真之妙诀,修学之士而无此文,徒劳于空山,无感于寂庭。勤尚笃志,思念九玄,天王感悦,遣玉童玉女侍卫兆身,九年之内克乘飞琼,上升九天。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之一竟

  #1‘文’字原缺,据《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补。

  #2‘如’字原缺,据上下文补。

  #3‘上’字据上下文例补。

  #4‘一’字原误作‘七’,据《琼文帝章经》改。

  #5‘得’字据《琼文帝章经》补。

  #6‘轻’字原误作‘经’,据《琼文帝章经》改正。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二 缺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之三

  三乘要用

  《高上太真玉帝四极明科》,上宫二十四条;

  七条诸官有过退削进号之目,十七条黄赤三洞五岳篇录格制威仪。

  下宫二十四条。

  二十二条起左乙讫飞霄六十六卷目诀,二条有经受经法,遇得圣文法诀也。

  次太玄都左宫女青四极三十一卷独立宝经明科,律文二十四条;

  三十九章讫灵飞六甲五十六巷目诀。

  右宫二十四条;

  三条三科目诀,六条洞玄三皇五岳威神策高仙符金液经方品格目诀,十五条法服诵经齐戒威仪也。

  中宫二十四条。

  七条于世供养奉师投礼诀,九条出入存念禁解忌秽卧息便曲救月蚀诀,八条受经对斋治写传授信物三分不得游遨。

  次太上九真明科三品律,上品九条;

  起传大洞真经讫六甲八条,一条传方丈诸符诀。

  中品九条;

  诫罪篇目。

  下品九条。

  赎罪条目。

  三科难寻,按此要用也。

  凡三乘所用,大同小异,心业所果,大异小同。自非通玄,并未能辩,即急所行,三科为要。要用之法,精自揣量,己所不堪,慎勿强冒,他所未任,亦莫苦劝,劝苦有相咎之灾,冒强致黜退之考。精心炼身,以善改恶,自试试人,历依妙诀,居止冠衣,供养启告,参受施行,传授取与,唯令恰恰,不负幽明人鬼,无负心身所能,不怠于己,不累于人,不违师友,不辱道真,不畏谗嫉,不愧亲疏,不疑远近,不惑尊卑,不惭信誓,不谢古贤,贤圣必斋,魔邪降伏,三乘之人,小有优劣耳。

  四极明科旨诀第二

  四极科序云:夫有金名,得受四极,依科条奉,四界司迎,当绝阴阳,勿与俗交,生死之秽,触忤真灵,啖食五荤,炁冲胃府,损精丧神,裸身三光,轻慢玉晨,自收其咎,祸灭兆身。不得妄与常学谈说经文,评论玄古,意通至真,宣传非所,泄露道源,妄示世人,殃及七祖。

  八节、本命,清斋烧香,悔过帝君,拔罪九阴,解散七玄。立春、春分,燃九灯中庭;立夏、夏至,燃三灯;立秋、秋分,然七灯;立冬、冬至,然五灯,本命十二灯。夜半出灯下向王,本命向太岁,叩齿二十四通,微咒曰:

  高上太真,万圣帝皇,五帝玉司,总仙监真,今日吉良,八节本命,开陈阳罪阴考,绝灭九阴,至于今始,拔擢七玄,免脱火乡,永离刀山,三涂五苦,不累我身,得同天地,长保帝晨,五愿八会,靡不如言。毕,解巾叩头百二

  十,额向地而已,勿令痛。竟,复巾,仰天心念:我身今日上享天恩赐,反形骸受生飞仙。毕,叩咽二十四炁止。如此三年,宿愆并除,身与真同,不履五苦,脱过火乡,克得真人游宴兆房。

  上宫科云:凡受上清,不得增损天文,破坏道经,贴拭字体,亏忽灵文。三犯废功断事十年,更清斋首谢,然后得还修行;五犯左官所执,七祖、己身并充刀山。受经写一通,凡下供养,别室安状,床高五尺五寸,以法天地之数,广长四尺九寸,以应四时之名。故经有四时之号。朝夕烧香,礼拜经前,以祈神明。不得使杂俗之徒,染秽履殗,入室触禁。受经清斋,别室烧香,不交人事,净染纸笔。东向起经,起经之时,不得口咏章文。皆当比字三校,不依古典,脱失言句,皆灭算十纪。失行考属右官,见世风刀,求死莫度。不得宣泄太一帝君之名,以语非学之人。北向后同。

  下宫科云:凡有上经,皆骨相合仙,当弃家放妻,游于五岳,长斋山林,精思苦念,正中而餐,素水箪瓢,不劳苦寒,晨夕无怠,乃感帝皇玉司右别,三元诣房,三年策驾,上升太清。若有轻慢,秽忽灵文,宣传泄露,使世见闻,违盟负誓,殃及七玄、己身,刀山食火啖炭,役负蒙山之石,以填积夜之河。受上清宝经,或因缘遇会,未能弃家入山,故在世间,心崇意敬,志向玄灵,盛起一通,别室供养,朝夕烧香,出入礼拜,如奉君父,有事启乞,无不从心,天遣玉童玉女,侍卫此经,察子之心。归情宗奉,神自感真,随愿所欲,禳灾却患,万魔伏灭,千精丧形,富贵吉昌,官位兴隆,求道得道,求官得官,子孙炽盛,金宝如林,七年如法,当有真人降子之房,与神交接,授子要言,不学自成,不劳而仙。故上士学道,处于三运者也。若遇而不受,亦其运也,受而不信,将其命也,信而不宝,真其罪也。三者既备,考延七玄,己身被苦,左右二官罚以风刀,三涂五苦,九厄八难,万劫得生不人之道。

  独立明科旨诀第三

  右宫科曰:高上太真玉皇帝君、玉清真人、万仙众圣、得道灵人,皆佩太真明科。凡学之士受九真明科,太上大道君受四极明科,即是四明高圣玉诀。

  修上清道经,入室之日,鹿皮帔巾,亦葛巾,紫表青裹,帔广四尺九寸,长五尺五寸,表二十四条,裹十五条,领带同紫,亦可玄冠,女子太洞,皆元君夫人,紫纱褐,用二丈四尺,两半三十六条,身二十三条;青纱裙,四十五尺,八幅,幅四尺九寸,合三十二条,余作裙襻。男女并存玉童玉女,各十二人,典掌法服。其入室时,于户外叩齿三通,闭眼,存室内紫云之气郁来冠身,玉童侍左,玉女侍右,金光宝芝,洞明内外,咒曰:

  天朗炁清,三光洞明,金房曲室,五芝宝生,玄云紫盖,来映我形,玉童玉女,为我致灵,九帝齐景,三元同軿,得乘飞盖,升入紫庭。毕,引炁三十九咽,后入室礼拜行事。诵黄庭别有诀。

  入室诵经,五帝束带,四司陪位,不得临经住音,与外人交言,越略一句,更却百言,至五句却五百言,始就诵失一句,便诵一篇。当目注经文,心念神真,不得他念,以乱天音。千言以下,不得进饮,千言以上,至五千言,得一进饮,至万言二进,万言以上三进,不得妄进饮食。万言疲极,得住消息,后读竟篇,不得经宿。男女同学,亦得同室,异床向北,男东女西,不得坐起卧息混同一席。先施金真制魔之符,然后诵经三十九章。坐方丈,扫洒内外,每令精净,烧香明灯,断绝外因,供养之具,几案巾裹,不得借人。

  中宫科云:有玉名青宫,受三十一卷,未能遣累绝志幽山,拘逼世务,或山资未备,亦得于世供养,朝夕礼拜,如奉君父。有夫妻之对,亦得修七经之道,上真帝景、夫人元君之胤,皆得下降。有道之人,结对景之缘,以炁相适,亦历运所以。供养师宗,如奉神明,入室烧香,先存师所在,心拜师前,然后行事。不得绮言妄语,欺诈同学,

  诱取经书,毁谤师君,造作无端,露泄宝诀,以与不盟。

  凡有金名,得受宝经,依科盟传,审有其人。传付之后,弟子负违,罪及师身。男女同学,共奉师宗,入室斋戒,当随所学深浅次弟,同德以先后次之,复同以长幼次之,上德高才为大法师。不得互争,不相推敬。同奉盟师,心意和美,炁响相参,体行同一,举止齐并,每令彼此同得道真,俱受师道,白日升天。不得更相攻伐,斗乱同根,口舌喧哗,谗讪无端,师盟既同,形色不欢,始能称已,诤竞取仙,遂成咎敌,如之冤家,为四司所纠,不得又仙。

  凡受上清,八节之日,送金镮一双,青缯九尺,以奉于师。师得此信,连条弟子某州郡县乡里姓名年月,于九尺青缯上正中,于玄岳绝岳之侧,北向奏名青宫,叩齿二十四通,微咒曰:

  天回炁射,八道运精,三五应期,九祚代倾,本真玄寂,辅臣帝灵,玉札已御,今奏青名,谨辞九府,五岳司灵,记我所列,上闻玉清,三年之后,来迎某形,赐乘八景,升上帝庭。

  毕,埋青缯于绝岩之下,如此三年,克有真降。受科不奏此名,则青宫无录,四司所纠,同窃盗之罪。若师先化,或相去遥远,不得输送镮物,自得施行,但镮送于师,一节不送,不得又仙。

  凡修上道,夷心寂意,静默守真,出入存念,唯道为身,清斋执科,计日成仙。不得忿怒愤激,结炁烦冤,骂詈咒诅,引唤鬼神,上触天科,收延考官。当念十天蝖飞蠢动,已生未生,咸得道真,成就不先,愿天普隆,功满德就,计日成仙。不得心怀伐逆,手害有生,嫉人胜己,愿人危颠,触行无善,唯恶为先,此禁尤重,考结右官。当念五藏六府肃清,内夷外丹,上下齐精,宝华结络,神秀鲜明,不得饮酒大醉,溢盈翻倒,藏府五神飞惊,愿念不固,所造不成,内虚热攻,计日腐零。如此之学,徒劳心情。常当沐浴,盥洗为急,屐履衣服,不使污秽,真灵远离,凶邪所乘。不得妄入秽殗,哭泣悲泪,吊问死丧,出入三光,冥眸卧息,不得露结脱衣裸形,毁慢身神,耻辱真文,真灵远逝,空尸独在。不得妄与阴家共妺坐起,外炁不同之人共着衣服,及同被卧息,屐履之属,更相交关。不得北向本命之上,二处便曲,触忤玉晨,秽慢本真。行皇华之道,月蚀朔会之日,皆天炁攻伐,二象交兵,按紫书之诀,卫而救之。

  不行此法,不得修日月之法。

  凡受上经,皆先对斋,启盟而传。若未得启盟,当告斋起经,起经竟,便盟而度之。不盟而付,师与得者同被左右二官所考,禁限甚重。末世求道者寡,三天促运,须贤辅正。若有骨分,得受此经,依太上三天正一之法。受经未周七年,青簿玉名玄格未定,不得便为师。太上常别遣三官司隶,四部校尉,周行天下,有犯得经而泄之人,即下女青,收其七祖,付火乡镬汤, 一掠焦魂,乃履刀山万劫,还克负石之责,己身及轻受之人,并充风刀见世之考,求死不得,掠竟乃充刀山火乡,二十四狱,三涂五苦万劫,还负石之役。

  年限未周,遇有玉藏合仙之人,求请是经,当度于先智法身,不得以己未传,塞于求者之路。若劝度三人合真,其功感天,玉帝右别,告下四司,削其罪名。受经备信,信以誓心,准于豁发歃血之誓。无信而受经,谓之越天道,无盟而传经,谓之泄天宝。传受之人,各慎其负。受弟子信,二分散之,一救山栖,以恤穷乏,一供己法服,一为弟子七祖立功,市香膏之属。赉信诣师,未充科限,受后年数应传,不得取信入己,当送仙师备充前限,然后乃得三分散之。受信不散,积聚营他,穷乏之士无极救之惠,七玄父母无拔罪之功,己身无有帝王之服,亏神越法,三犯不得又仙。

  佩符带科,齐静为务,不得游遨集止凡处,数与常俗交关口舌,争计意气,更相忿恨,指引天地,触神犯禁。八节、太岁、本命之日,服上真灵符十五首,以解宿□结过,消灭风刀水火之考,超出八难,九年降真。未备大经,亦得单御此符,别受盟信,上金二两,紫文四十尺,告斋而传。受符各以其日,入室烧香曰:东向叩齿二十四通,咒

    高灵玉真,上圣九玄,玉文固魄,保形镇神、三炼九试,我道自然,超度艳都,永离刀山,三涂五苦,不拘我身,上告玉司,注我名真,青箓紫简,得道之篇,三元齐景,九帝同轩,得策紫云,上造斗辰,福流七祖,同获上仙。毕,服符咽液二十四过,如法三年,祸根既散,克自神仙。

  凡受上清,不见明科,万无成也。兆欲为学,明科为先,见科而学,不劳而成。盛扫香火,恭奉神明,有犯辄悔,明灯中庭,吞咽真符,消罪保形,玉帝感彻,右别兆情,玉司无有结罪之目,玄都无有扎罚之名,天给童子,侍奉兆身,太微冠带于七祖,南宫反形于更仙,上真妙道,勤而奉行。

  凡有四极明科之身,四司五帝列兆之名,上言青宫,高圣太帝以上灵玉童三十六人,西华玉女二十四人,奉卫兆身,禳灾却祸、消罪除患,纠过赏功,通神致真。兆当烧香,朝夕礼拜,一月三诵科文,令常备,不得轻忽秽慢灵文,妄向三人道说灵文,身死形残,七祖充刀山火运之周。宝经应行七百年中,遇有其人,而传之。受科交赉五色锦缯各九十尺,凤文之罗四十尺,金龙、玉鱼各一枚,玉札长一尺二寸。记文如左:

  某号年太岁某月朔某日时,某州郡县乡里,男女官道士某岳先生姓名,年如干岁,某月日时生,命属某岳某帝君,谨于玄岳高山之岩,或某处馆舍,告誓九天,上受四极明科,奉行道真,乞注紫简,言名青宫。违盟负誓,不敢希仙。

  师北向,叩齿二十四通,上启高灵玄虚九天大王、明皇玉帝、三十九真、上圣高玄、万仙道君、监灵使者、侍仙玉郎、四司五帝、领真监仙。今有上学道士某岳先生,男女姓名,修承大法,奉受宝经,凡如干卷。沉在末俗,未能腾身,抗志玄虚,游宴灵岳,与世不别,未见明科,或见科忽略,习用负越,上犯天灵。今依盟赉信,投情委命,求受更请宝诀,凡如干卷,并四极明科。当如明文,誓身九天,约当检慎,闭口奉修,存神念真,以期神仙。按如年限,遇有真文,当关九天,然后而传,不敢轻泄,妄以示人。上告万灵,下告五岳三河九源,咸使知闻。违盟□信,七祖、父母,及某之身,长充左右二官考,履刀山食火二十四狱,三涂五苦,万劫敢恨。惟乞启付,降授真灵,以玉童玉女侍卫身形,早得升度,飞行上清,诸所禁戒,皆如盟文。

    启毕,师左手执经科,弟子右手执信,对向天而微言曰:

   上圣高玄,万帝虚微,下世有愿,守固不移,敢告明科,以检众非,玉经宝诀,皆如科威,度身之此,万炁总归,长保天地,三景齐晖,敢有泄漏,长谢四非。

  毕,弟子置信于前,受经,北向九拜而去。此盟亦总度众经,众经虽各有盟,四极总统也。

  凡无玉札,用槿木净者,度事讫,读札,埋于绝岩之下。若馆会堂坛,可送简山中。青宫格,受经无信,埋札告于万灵,亦不感彻,备信札,不可不投。

  九真明科旨诀第四

  中品戒罪篇

  第一、诸是后学,七祖以下有杀害人命、劫贼攻掠,谋图奸淫,莫逆之过,九族交通,谋反无道。若志尚自励,首写七玄重罪,施散功德,拔出幽魂,披露#1己身于三光之下,散髻叩头,三年不倦,自责重信,投之九江,赎解前咎。

  第二,己身先有重罪,手杀人命,及酷虐下贱,杀害众生,劫掠百姓,谋图奸充,九族相交,如妒贤能,伐逆师主。若苦志吐首,效功施德,披灵三光,散发叩头,三年陈谢,罚信投河,以赎己愆。

  第三,凡是学者,受三奇宝文,上清秘经,而轻泄目录,以示不同,宣露妙秘,轻慢宝章。一犯至十,罚功断罪三年,然后得更清斋修行。过此以上,皆罪结九阴也。

  第四,凡受上清,不得哭泣,临见死尸及血秽之殗。一犯至十,罚功断

  事一年,然后得依科自罚,拔罪太阴,更清斋行事。二十四犯,失经身丧。

  第五,凡受上清,不得举近妇人,行阴阳之事,混染真炁。十犯至二十四过,罚功断事三百日,然后更清斋修行,过此亡身。

  第六,凡受上清,不得心怀贼害,手行虐暴,杀生行凶,贪略奸宄#2,如贤妒能,攻毁同炁,伐败经师。一犯至五,听罚信谢责,断事十年,得清斋修行所受。过此至二十四,身亡。

  第七,凡受上清,不得北向便曲,及食五辛六畜之肉,饮酒作性,亏道慢法,疑二不专。十犯至二十四,听依科罚信,谢过太阴,断功一年,然后听清斋修行所受。过此身亡。

  第八,凡受上清,当依科责信,诣师告斋,然后受经。不得不告盟而妄披宝文,凡诸常人,不得轻略窃写,及改易圣文,以意通诀,毁名古音,自作一法。一犯至三,断功三年,按科自罚,投信九河,更清斋三十日,然后得还修行。过此至二十四、身没鬼官。

  第九,凡受上清,当别室安高座,高四尺四寸,广五尺,请太上之经,明灯烧香,朝夕礼愿,常为供养。不可使异炁之人,冒殗履秽,及妇人参入室内,触忤神真,衣服屐履交关非类,卧息坐起,皆当与物有异。犯者从一至二十四,罚功断事一年,然后更清斋修行。过此身亡。

  下品赎罪篇

  第一,犯中品第一罪,自责年竟,赉金镮九双,一两金人一形,投三河。

  第二,赉真珠一斤,书刀一口,一两金人一形,投三河。

  第三,金人一形,真珠一斤,书刀一口,沉之。

  第四,中庭夜半燃三十二灯。

  第五,香汤沐浴于庭,然二十四灯。

  第六,私宝散乞贫民,作百人食以饴饥乏。

  第七,上香十斤,送同学之人十处。

  第八,清油一斛,于中庭然灯,多少适意,唯令油尽。又上香十斤,奉有经之师。

  第九,然七灯于堂前。

  九真篇曰:凡受上法,而不承明科,亏略天禁,罪累七祖,考逮一身。既知改首,罚责自厉,还修所受,而回又犯,其考倍先。此则骨命不合,形与真反,魂与鬼伍,皆不得重首,复修于真经也。今五品明科,悟于未悟,既知而犯,将何要哉。奉者慎之。

  凡能受法,皆愿遵科,科条既众,年月积少,短生修之,惧不能遍,顾景屏营,良可哀愍。大慈垂教,许有裁量,自计所堪,明顺正典,典不可违,量不可谬,斟酌得所,有感必通矣。凡此九事,有重有轻,包罗先后,幽显无遗,但一一行之,历岁方竟,恐立功未周,而罪对奄至,欲并修促日,复虑建德浅微,而乖科增考。今取其元,宜可共用三年,三年之中,备行九事,精诚之至,必获感通。三年无成,非中人以上,不足与语上,不足语上,行之徒劳耳。不徒劳者,成上真人功德,三年有成。有成斯外,大罪皆释,期内小过,亦悉洗除,密而行之,精谨勿慢,闭口元言,验可待矣。

  第一,建斋及解投镮之时,皆用三元之日为胜。

  第二,建解投镮之时,本命之日为佳。不知年者,太岁甲子可也。

  第三,建解投珠之时,六甲阴日为善,甲子之阴在癸酉,他效此。

  第四,建解皆用王相日时也。

  第五,建解取月在束井日,始终得一便好。

  第六,建解用三会之日。

  第七,建解用二十四炁之日。

  第八,建解用八节之日。

  第九,建解用成日。

  若千日之斋,其间行诸法,无有建解,当计取所行之日,依此上日,余日不可妄用,魔好试难,明加慎之。

  凡建三年之斋,或以千日为限,先屏他事,计资衣食法物之具,同心之人,皆令素定,不得斋中营求,脱有公私,吉凶惊异,破坏斋体。即启解之后,更精结首谢罪愆,障碍致阑,惭愧悚惕。小犯可谢,忏悔而已,大犯不得

  过三犯,三解后,不得复建。严慎唯谨,不可妄与他论,凶人恶鬼嫉妒,破人坚正,却邪事则济矣。

  凡露灯遇风雨,皆重为之,三过不佳,罪深灾重,弥加首悔,至诚洗心,限

  得九过,须知乃停。他效此。

  凡斋皆用三元谢文,随宜增损,历言九事,次第勿繁,解一事后,后不须言。九事之外,不须有语,九事之中,知与不知,犯与不犯,谛自思之。知犯的谢,慊敊即洗,不知慢陈,亦自被原,不犯而谢,亦无慊也。至远而寻之,无始中来,先世今世,前身今身,莫不犯此九科,谢而解之,必不重犯,克日得道,了然无疑。患知之而不为,为之而不精,精之而不久,久之必登圣真,仙之高者也。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之三

  #1‘露’字原误作‘灵’,据《太上九真明科》改。

  #2‘奸宄’,原本误作‘奸究’,据上下文改正。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之四

  智慧要科

  思道诀第五

  凡有玄名,青箓白简,皆自思道,愿奉愿崇,愿学愿得,不忘须臾。嗜欲荣华,音妓财色,无之不干,有之不滞,能舍以归道,及化以玄真,思道守一,不入二门,此智慧之人,皆可以习圣,始终无异,永正无邪,克得神仙,与道宝合矣。

  念经诀第六

  道本无形,应感生象,大象无象,象妙难明,故见真文,结空成字,戒以吉凶,圣真传写,演说施行。念之乐受,受之念行,行之必勤,勤之必久,请问咨疑,解纷释滞,首末晓明,不负师旨,无妄穿凿,无敢损增,不生诽毁,不议窃求,从师所受,多少随缘,不敢泄慢,不敢越阶。越是因果,因依师果,后宜遍学,以度群生,精记题目,次序分明。一师未足,十师百师,千师万师,备足乃已。不备为中小之士,备者为大士,大士大宗,济度无量,研寻至道,洞智慧源,始终无违,身足救物,克得神仙,与经宝合矣。

  存师诀第七

  天地布炁,父母生身,师君教化,率入至真,炼凡成圣,罚伪赏真,真仙登圣,非师不成。心不可师,师心必败,自非上圣,不得师心,师心之圣,尚不显言,犹悉和光,更相师友。凡夫无师,永无所成,成道由师,师不可忘,存之在心,炁炁相续,念念不绝,与经道同。道宝、经宝、师宝,号曰三尊,有一不备,无路升真。存圣存师,贵师爱资,号大智慧,始终无亏,克得入玄,与师宝合矣。

  凡三合三宝,智慧之源,源因无绝,摄统众流,流漂忘归,缘感发悟,各各执志,急务还期,期还建业,勇猛专心,反流至源,号曰上圣。能学圣者,先定三生,生心入真,誓不懈怠,生口习诵,解了众疑,生身束恭,非法不服,服以明德,解以救迷,真证无杂,累乱顿袪,袪累保乐,永劫长存,生无复死,故曰三生。三生之事,互有前后,行道存神,先整法服,思真习道,先当正心,次慎于口,然后检身,身口相应,心又符同,三合成德,德着于服,脱着有时,与俗分别,内外具瞻,动静所鉴,以之明德,不可致亏。故初建学业,心凭三尊,口请妙经,身拟法服,法服之制,品级各殊,升降之科,大略于左。

  法服诀第八

  葛巾、葛单衣、布褐、布裙、葛帔、竹手板、草履。

  右男子受经,须此法服。法服者,法则玄数,服之行道,道主生成,济度一切,物我俱通,故名法服。法者何也,业也合也,洗垢去尘,息欲静志,专念玄宗,十善为业,行止合道,三界所崇,以正除邪,故谓为法。服者何也,伏也福也,伏从正理,致延福祥,济度身神,故谓为服。服得其法,法得其方,炼所登圣,解诸缚缠。修学之夫,除饰存素,弗能裸袒,群衣未成,拾故摭败,粗布破皮,浣濯使净,缝合为衣,不裁新物,去泰去奢,缘此补接。示其条科,法象炁数,参会二仪,因为取义,思诣无为。为此无为,合道符真,真道何为乎,济物无滞耳。初学未便,洽此摭败,卒复难成,遇有粗布,虽新非嫌,但令条数,存拟正法,童子巾阙,余物悉同,年及升冠,制巾如法。告师启道,蒙得成就,礼谢三尊之恩,修行斋戒之集,慎勿酣宴,合会音声。若笙学子乔,萧效秦史,琴效虞舜,歌习双成,韵协云璈,法不禁耳。世典之醮,习道可停,至于拜尊者,感慈育,尽恭敬,无忽略焉。婚宦启告,仪唯升冠。女子受道,初后褐,又有袿,状类单衣,余亦皆同。受道心定,治写经书,便辨法物,勿使有亏,不得假借,牵挽一时。宜先制作,以呈师友,详览检察,如法与不,不者更易,勿误后人。如法者录,须度事竟,解其向衣,仍着法服。向者之衣,亦是先王法服,后世转讹,是故以今师为定。今师所遵,老君之法,老君被褐怀玉出关,亦着葛巾单衣,玉女侍从,袿褐裙。圣人无迹,迹有所以化人,人寻圣迹,自然仰合圣心,心得自然,其法最胜。三洞所用,大旨略同,时有所异,皆老君之别科耳。

  凡得道升玄,自然天衣,存世所着,施诸后德,功行未满,人间命过,时服不兼,身外附体。附体之服,单衣□笥,若在宦佐,着所居位公服,先虽经仕,终时在私,或白衣领职,亡不赠者,皆单衣□笥,不得法服。法服经书,符契券录,悉还本师,本师已过,付保证朋友,及儿孙弟子堪可付者,若无其人,依毕竟法。毕竟之法,法有三条,一沉深渊,一藏山洞,一净地焚。若始终山穴,或游化人间,不婚宦者,并得巾褐。仍故勿新,不得兼重。昔虽婚宦,过时出家,或夫妻共学,不处荣华,虽在人间,与世多异,亦得巾褐。妇妾袿,出家则褐,女子在家,修学上法,时入山林,合和灵药,皆得被褐。功行未足,因缘应过,虽复尸解,亦同袿。男则单衣,和光世礼,与世大异者,冠巾被褐,不棺不椁,拂山平石之上,拂林深树之下,单衾覆之,于地亦可,不须床席。太古送之旷野,厚衣以薪时火,故火炼易销尽。后世封树,率称人情,恋慕爱着,不忍弃捐,蝼蚁狐乌,终致侵犯,灰土泉壤,永同尘波。石礅用蜃,久已被讥,布囊薄衬,从来见美,为道济神,形骸可忘,忽营陵墓,费累存亡。悉不得怀协灵文,苟滞法服,沉沦泉曲,幽显受灾。当别营物故之方,炼度镇尸之法,转败为成,虽妙而苦。能悟此苦,迨及盛年,勤修道术,吾我兼全。吾者悟也,神之别名,我者俄也,形之别号。俄顷应去,悟者长留,留神则形住,住形则神一,一其形神,无上之士也。乖离神体,抑割去留,转轮方欢,中真以上也。不悟而分去,或不分而悲伤,下流之曹也。上士化下,下感从上,身神虽未便一,可得两顺延年,年延功积,自然成一,守此一者,由乎才明。明君训下,皆当受法,法服为先,先检身也。咨师请议,检于口也,习经研旨,检其心也。检心以经,不起邪想,检口以议,无复恶声,检身以服,非法不行,行法守一,服为其先也。一有三一、真一、太一,又有玄一。学法大殊,身神裸袒,矫迹激时,应运显异,焦先之俦,不拘于服。

  凡贵贱男女,未奉大道,或已奉道,未受经法,皆各随方制作衣服,彩素布帛,丰俭适时。若从俗入道,受化为民,民有科戒,未成弟子,佩箓参法,禀经受图,乃为弟子,服与民殊。初请法时,深衣绔褶,布巾缊褐,靴履屣𪨗,叉手手板,随其土风,因修渐教,不即变革。箓生男者,俱服单衣,巾帢通着,换易任人。古者治职,其衣则同,冠皆进贤,后加介帻,革带囊绶,笏舄备焉。系师入洛,谓通阳官,改为玄冠,去其绶带,冠用皂纹,黑罗葛,状如幅巾,安絯擛缘,簪缨相类,侧而着之。礼玄冠不吊,魏武之时,素为此冠,着以相吊,积历多年,有中书监荀勖,着经树间,为垂枝所连,遂凹其上。今之惬法,出乎此冠。上古玄冠,生于麻冕,帽之先幅巾而已。幅巾细布四十升者,幅广二尺,条长四尺五寸六分,其一横而屈之,缝于两边,开下缝髻,垂后覆肩,热则短之,指周乎髻,斋则解之,加以颜带。后世俭弊,升细难营,丝葛代充,转亦下小,是以仲尼之今也纯俭,吾从众。但开辟之初,人皆肉髻,有发细短,垂下蒙密,名为寒毛,毛却于寒,故以为称。羲皇之后,世浇气薄,肉髻渐消,毛长为妨,边方或髽或剪,中国揽而鬓之,稍就加饰,覆以取温,幅巾既用,帽仍生焉。神仙肉髻,细发如云,至于黄帝,玄素来仪,头上霄气,峨峨通天,授帝妙道,奖垂衣冠,冠冕之兴,盛乎此世。世异法殊,因革日滋,尊卑品秩,其冠不同。尧时有触邪之兽,名为獬豸,其角并向,冠又象之,故名尧帻,着为职任,责罪治恶,其间直分,又名为分。汉元皇帝,额有异毛,不欲露之,复加颜带绕边,或帻其上犹空,带结在后,后遂缝之。至王莽头秃,始覆其上,上复有冠,尊卑各异。

  平天冠者,古之冕也,贤人学士,章甫华山,随世而生,文武辩别。自古至今,道本一也,相传转讹,失清入浊,杀害耽滞,淫祀祈恩,乖道无福,邪精相欺,小鬼强魔,亦有知见,见人先善,德业应兴,因妖云好,自为己恩。或人善将歇,凶罚应至,又伪作灵语,戒其祸败,愚人信之,偶有斯验,不悉分明,十中其一,谓为圣神,求欲无已,又忿无验,颠倒性情,喜怒无定,名之为俗。俗者何也,欲也促也,欲滞灭促,故宜遣之。是以大道以无欲为妙,学善之俦,务少私寡欲,欲与少欲,心已不同。劝进学道,服与世异,世不着巾,巾为道法,法乎上古,贵重玄风。其巾有角,本不丫中,丫中象□,出自后人。其前椭角,起于郭氏,后汉征有道,名泰,字林宗。古不应聘,皆着角巾,林宗尝行,中途遇雨,角巾折垂,时人慕德,未知其故,竞折其巾,遂乃椭之,有似嵩叶。又揲为三梁,象于进贤冠梁,其数各异,一粱象一角兽,六合同归,一角兽出;二梁象二角兽,狱讼正平,二角兽出;三梁象三角兽,王者法度修明,三统得所,三角兽出。诸所象者,皆感德而生,学道是以着之。花叶之盛,莫过芙蓉,道贵其义,又象其叶焉。高下大小,取适随人,少发安带,不用垂缨,总而言之,名芙蓉巾也。别有芙蕖之冠,周人谓为委貌,装制小异,体用大同,本是诸天神圣高德之冠,皆结三素紫云,或七色霄霞,或九光精炁,自然成冠,冠乎肉结,通畅身神,身神清虚,结而非碍,似肉似骨,似皮似血,似筋似脉,似有似无,为而无为,有而非有,非有故无累,无为故常全。诸似而非,皆是真炁,真炁本一,化为众形,形以合神,神与形一,一不相离,无复毁成。是以太上妙体,常住玉京,得道眼通,自然能见。凡夫肉眼,岂得睹之,睹之由学,学精必通,通感之时,神官降赐,神物备至,衣冠为高。昔天真皇人,以遗帝俈,茅君九锡,又蒙此冠,受三洞者,皆得冠之,始学德轻,不可妄着。

  凡未受箓,乃得受经,习戒建德,如说修行,自得道真,不假受箓。未能全怯,六道须明,缘阶而进,宜受治箓。箓生道民,必应送租,租不送者,不得治箓。于租虽阙,无妨受经,受经服异,业亦殊科,科异服殊,阴阳相类,仕者共奉一君,学者同宗一道。画缋彩色,动静各品,皆有意议,别见诸书,难可备忆,大略应知。夫冕者勉也,勉励立德,免诸尘灾。冠者观也,德美可观,物所瞻睹。巾者洁也,敛束洁净,通神明也。帽者焘也,覆焘身首,如云雾也。或象山林,或法日月,方圆大小,随位着形。龙衣华服,明德所堪,单衣通着,本是深衣,衣此深衣,学以正心,心得深理,终入宗源。后世易从,除其下斋,单亦可行,故予单衣,公服之裹,仍名中单。褐者遏也,遏恶扬善。帔者披也,披道化物。裙者归也,万福所归。一名曰裳,裳者常也,虑迷失道,常存得常。女子袿,道继真,以防诸恶,义与褐同。一切诸衣、效此取解。至于边地远乡,蛮夷戎狄,或纵或横,亦有画缋,奉道事神,亦有法服,方俗多殊,冠帽弥异,或平或尖,或高或下,或似乌兽,或如虫鱼,损益虽佹,标饬可知。跪礼揖让,多不相同,叉手执笏,各各随时。然三皇以前,敛手标敬,五帝以后,执笏明恭。笏者何也,忽也勿也。轩辕之世,以竹为之,长二尺四寸,广三寸,厚三分,饬以象骨,加以鱼须,持之于手,插笔于头,君上有命,恐勿有忘,是以书之,使勿漏失,遵奉施行,记之简牍,毕则拭之,有事如先。三代务多,精竹难得,以材代之。天子玉笏,制亦微异,长或三尺、二尺六寸,广乃同厚五分,插笔笏上,挟之胁间。汉初功臣,诤勋胜负,急论相加,抽笏相击,高祖使叔孙通定礼仪,除其此弊,乃断笏令小,咸同一度,长一尺二寸,广一寸六分,厚三分,示存书命之法,不可致亏,执之申虔,无复相击之用。所以内外学士,皆共秉持,抑愿道君,赐垂敕诲,书录修行,不敢忽妄。听讲之时,各执经卷,犹应有板,不可暂捐。执经卷者,皆以净巾裹而勿露,开则巾衬,存避埃尘。履者何也,理也,非礼不动,非理不行,行则善理,唯礼是从,从礼得理,入道成真。舄者释也,解除滞踪,准此而思,触长无惑矣。服御七耀,修行六通,积久有验,炁冠身形,圆光炎色,妙彩自然,成冠及服,炁皆通天,履板众饬,悉是炁为,应感而成,无所不备。世有相板之法,法数小异,此仪术入善,方无累道也。

  凡受经缗官,皆巾单衣,亦布裙褐。山居出家,悉鹿皮巾褐,与庆鹿为群,不使野物惊异。有德之士,能化于人,人猎在山,感此有德,献其所蓄。所蓄者,皮鹿者为胜,胜以进德,尽其敬心,心敬可引,不逆其意,方使其来,稍如开喻,为其着之,以慰其心,非所苟用。削落裸袒,散发玄溜,亦可与龙螭为俦,何必与庆獐为侣,但射猎之人,多衣鹿皮,亦欲不惊于兽,此心与道本乖,及其感悟,知道可崇,解衣表怀,故宜为受。先推让之,示以谦意,微叙道科,不妄受施,受施为着,唯善是修,作其福田,奖其感志,非此之为,不须皮服。但箸粗巾,玄黄其色,不欲灼灼光明,指令变白,不损乎彩,所以桂汁染之,香而易辨。黄裳元吉,本在可通,诸经名法,正彩并用。其彩各专其事,事未能专,不得显正,是以挂迮黄,不妨精能精专,虽未着之,弥感督勤,能深入于神府,上则转炁成妙服,次则解褐被绛绡也。

  凡登天入洞,受位三清,游三界之外,化三界之中,宜须挫锐显异之时,则锦帔飞青,云光绮绣,珍宝缨络,种种庄严;宜须和光示同之日,则被褐怀玉,带索鼓琴。同而有异,异不伤同,同不累异,是谓真人。女子治箓,及初受经,裙罗黄桂,与男不殊,绞绡布葛,生熟随时。若受经法,俱得有帔,玄黄单复,布帛适人,裙褐及,唯单无复,被及褐条,各有所法,然随人长短,大小相称,勿令拘法,法施中人,至于条数,一切无异。男女生官,不得以帔奏章,启斋得道,亦不得着帔,读经听讲,帔皆可通。女子执板,礼如丈夫,不得平身,习世跪拜,咸去花钗,勿用珠玉,金银众宝,悉不得施。当以蒿角竹铁为钗,素净勿多,每存玄甚,省约在心,有而不滞。又不得高髻盘头,长带娼饬,悉应短带促衣,小鬓下子,拔而垂之,正前勿邪,三分微鬓。香油得用,无过脂泽,急遣冶容,动止正真,姿质请严,象于仙女颓云之髻,法于玉真芳净之仪。不得着巾冠,不得傅粉黛,山林着褐,鹿皮粗布,草履层等,与男亦同。寒则着帽,行縢履通,祈请脱帽,勿服萦巾,夫妻官学,道世兼弘,青素要,红紫为裙,位德尊宿,紫素并行,红绛缥绿,纹缦无嫌。纹则散花九蹑,勿用仙人兽形,锦绣韬绮,画缬织成,映刻镂薄,皆不得施。法服如科,神童侍卫,不得法者,鬼反害人。朝礼读经,斋戒祈请,问讯师宗,皆得着之。朝廷往来,吊丧问疾,园苑遨游,溷浊之处,路陌之间,并不得着。出家山居,终身着之,暂出人间,亦不须变,无忌秽淹,不择忧劳,弊则更新,补接唯净。同学共志,亦得相给,或故作新好,供奉师友,及诸道义门徒,赐乞随时,先应启告。启告三宝,陈有兼长,某人今无,请以周急,神童付授,幽显分明,如此玄复,可得施与。受者礼道,启告蒙遗,然后着之,惭荷在心,不得夸耀,欣喜为奇。彼其之子,不称其服,着之战惧,如临深渊。法虽粗布,热财轻疏,勿贪细滑,华靡在身,违法有灾,各宜恭慎。裙襦衫等,人人所谙,褐帔条制,世少能究,精详今记,兼咨明师也。

  择师诀第九

  夫欲择师,谛思自然,自然之理,有阴有阳,阳贵阴贱,势运相成,成无贵贱,平等一元。元炁既散,求合未谐,男尊女卑,元由谦让,能勤谦让,虽女成尊,谦让不勤,虽男成贱,贱而知勤,得崇由让。导物还宗,宗主最贵,贵之为尊,尊在乎道。所以人无贵贱,道在则尊,尊道贵德,必崇其人,其人体道,含德厚淳,虽是女子,男亦师之。父师其子,君师其臣,奴婢仆使,僮客夷蛮,道之所在,缘之所遭,高下虽殊,皆当师事,勿以迹贱,而废其道,不可居贵,自高失德。人多滞贵,蚩鄙卑贱,道破此迷,多托猥陋。或出异域,粗丑其形,或谬其语,或毁正经,猖狂俶傥,秽浊无常,感激众滞,明者悟之,暗者疑乱,见者醉昏,醉昏非真,所致疑乱,本是俗常,常俗流宕,去源转辽,学道反之,知常曰明也。

  为师诀第十

  夫为人师,精守玄一,一为万宗,不得有漏。来者无却,赋道随堪,采察其志,奖厉其缘,祛遣其滞,发畅其才,显明其德,品次其功,能否无谬,人神协和。常居谦退,无兆矜夸,将护一切,莫生怨根,断绝恶本,增长善源。慎勿空言,言依经诰,演议明法,幽显令通,彼我无惑,疑忌永忘,尘痹既遣,神灵往来,万愿日新,一切咸济。志行此道,存文五千,文千虽五,义冠无央,先代相传,师资叵计。今之所遵,十天大字,神仙人鬼,共所归宗,文同数等,无有一异。但感者未齐,应者微革,河上《章句》、系师《想尔》,转字会时,立题标议,始殊终同,随因趣果,洞明之师,谛宜宣诰。其大字以数入道,故先言五千,而后云经;《想尔》以道统数,故先云经,而后言五千;《河上》道数相涉,故分经以及文,品章为第句,各有应焉。妙思之俦,研期感应,勿互舛乱筌蹄也。《五千文》包罗备周,众经祖宗,三洞支条,先分后合,终归道德,乃极一源也。人生多端,大阶三品,小中至大,大洞大上。中小之士,所济者安,才智洪纤,大者常少。所以众圣先出小法三皇,先身然后及物,物乃是大非小。小才之始,始于修身,自得入中,从中至大,故有三洞,洞神、洞玄、洞真是也。师三洞可为大,师一二洞间,小师而已。勿自唝嗃,虚言吾大。夫实大者,时所不须,观方设教,亦托为小。小中二法,化物为急,物多小知,不可与太牢飨孩儿,慈母所不任也;乳哺荐雄壮,圣师所不为矣。

  三洞之根在三千,三洞之技,技出无量,中国四夷,处处敷陈,源旨不异,流迹不同,神鬼人物,各有文字。或单或复,或少或多,或音同义异,或音异义同,或兴或废,或实或虚。师当精详,随感示应,至诚可就者,指诀付之,缘未顿得者,片滴与之,不可非其人妄开,是其人强闭,闭开取感,感应无疑,然后可传,有疑急止,不宜斥言者,方便迁延,一依师诀,勿溺情致灾也。

  上学之士,轻财重道,下俗之人,轻道重财。对累身命,多藏厚亡。是以圣师,行道散对,财去道降,积德长存,长存不亡,无复所待,则非所须,有则利物,富有四海,故尝无累,明者达斯,无滞财矣。然学未成真,实未无待,待衣及食,法物所须,皆当运力,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行师之法,非法不取,非力不求,非道不用,此上学之士也。学未得道,当须衣食,衣食不能令人得道,急宜稍损以营法,忍饥与寒,少时为苦,从法得道,永保常乐。前劫后劫,无穷圣人,莫不因兹,以成上德。且舍财是其一源,至用复有三议,一者神官所须,二者因物示理,三者去色消殃。此之三议,不可改易,不可减增,亦不可阙。弟子贫穷,不能顿办,而心行超众,师为奏言,今阙后补,不敢有违。若荫门内,身命委师,无有私财,师为代出。若神师重降,改阙随宜,一依凡师,不得辄易,慎勿私除,以为己惠,又勿增益,以要他财。神官所须,及非明义,不能消殃,更致结考,误人失道,严加慎之。

  上学之人,不妄为师,自非真圣,道德备周,不得化一人、叨居师位。世衰道隐,真圣潜藏,末运人粗,不能招致,其间自有中人以上,企及上学,得圣经图,虽未通达,当相奖成,先觉教后,递为师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短师乎寸长,寸长不得浚乎尺短。凡未能圆足,必各有所长,前受后请,更相师友。自量无片胜彼,彼投则固让之,词不获己,说度就他,不得贪其财力,空留为荣,夸云己有,终后遂无,彼此相误,求吉得凶矣。

  凡为大师,容纳一切,来无所却,去无所追,无偏无党,存公屏私,赏善罚恶,不滥不侵,往反眷属,无亲无疏,慎言少语,无分诮讥,彼丑见加,以美相报,华素取中,矫则随时。弟子多端,简试勿乱,有至心乐道者,或慕荣利者,或苟求衣食者,或上逼不获己者,或邪谓求异同者,如此之流,宜分别之,抑之引之,防之处之,不使为灾。或有帝王,爰及将相,豪雄凶暴,恃力乘威,迫胁觅法者,方便对之,释之解之,辞之避之,无令致害也。逆备有术,谛宜遵行之,为师之遵,如父如兄,为资之体,如弟如子,吉凶是同,不得相负。从师则合,背师则离,离无追怨之言,合无过美之语,与夺必当,幽显唯平,不得虚张。功过乖实,妄謟毁誉,任心违道,师资连祸,皆招重灾。男女不得私受,尊卑不得混同,住止有异,行道有殊,各依科典,亏即考臻。有来投者,核问由来,必非叛师,又非邪逸,口墨誓辞,保举知识,然后可容,不得谩昧,有疑检问,须实乃停,有虚诈者,慰喻遣之。或久经接事,求进新阶,或未宜便与,或无以与之,悒悒欲去,随时发遣,不得禁固,拘录伤和,妒道破德,误人失真。妄欲去者,善诱留之,不可止者,又勿苦停,是其缘浅,功不能深,气矜无恚,法事存之,如此阴德,成上真也。

  凡在动境,守静未笃,虽学寡欲,不能无私,私则生过,过有浅深,师自知过,归悔三尊,礼忏洗心,誓不二。弟子有失,随事罚之,或言或杖,或礼或闭,目限多少,依太真科,罚以懈怠,使其改恶,制伏心形,令其思善,不得忿恨。退责迁怒,怒责不已,师反受灾。能不怀憾,更加善言,解譬劝励,则亨利贞。弟子有过,或不自知之,或故犯,小大宜详,可恕则重申明诫文,不可置则施行楚默。失仪懈慢,谬误遗忘,皆是小愆,不足深谴。欺罔媱盗,此为大尤,严加重责,以绝恶根。受罚无怨,后能自新,断功限竟,欲还服膺,或经委遁,反迷归门,皆当接纳,更布德音。又犯复责,不得过三,三犯之后,师不得容,移之四远,普勿采录。凶暴丑逆者,公法剪之,可渐防萌,不致巨恶。恶者不化,圣所未知,要当内外禁卫,以术御之,无令发越,辱道毁神。凡能改悔,虽大可赦,不能悛易,虽小勿弘,欺罔媱盗,革则还善,善积成真,故迭自洗。涤本欺罔于先生,蔡经有欲于神女,龙威窃夏禹之宝书,东方朔偷王母之桃实,并无累于得道,皆由能改之所招也。诸为大师,防资邪始,不可遏者,肆则治之,许其令终,三故有限,严戒其资,不可恃此效尤,覆轨一则已,其二三之恩,难必觊矣。

  师抱一,其迹有三,三迹随世,世有不同,不同虽多,略归三品,一曰动静,二曰心静,三曰真静。动静者,建立馆治,缮写经图,申明要教,宣畅玄风,来则训之,劝而不苦,去则诲之,导而弗牵,退者时引,进者时抑,抑引取中,回动还静,反者道动,入静根,守此能笃,利物济身,明之者鲜,用户牖之无也。心静者,道德内充,行方布术,履世历山,神仙游集,救度众生,托形凡庶,出入市朝,薄官易黜,潜化有心,触之则色斯举矣,会之则应感来仪,密受奇方,功成身退,或出或处,测之者希,用埏坛之无也。真静者,爱身保神,不滞不洿,秉法执中,不屈不折,匡世救时,唯严唯功,可济则济,不可则舍,适彼乐土,毗辅诸方,计日克时,无亏无替,周历四远,帝君以下,至于兆庶,教之喻之,不憩不休,运升乃已,人莫之知,用三十辐之无也。弘此三无,成一妙有,上学之师,于兹乎在也。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之四竟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之五

  师资行事

  书经诀第十-

  凡得经有已,皆应更书,先者为镇,供养而已。今所写治,精加校定,丰财足力,各立三通,一为长镇,一为供斋,一为研习。研习者,尝自随所住室中,别置格上,躬自出入,不得使他。若家人、弟子,同炁至心,可得使之,亦勿全委,非其故为怠慢,学浅识解未精,或致忤禁,彼此受殃,明详谨慎,纳吉防凶。写经之时,皆修清斋,法当手书,与师易本。或在门伏膺杂役,不暇自书,或未闲笔墨,或迟拙不精,富者可以金帛顾人,贫者听得佣夫聚直,必借妙迹,不可苟营。文字讹谬,图象失形,并有考罚,福岂爰臻。经中有图,图或别卷,各有侍官,典图真吏,玉童玉女,与经略同。不可逐易避难,起经弃图。象误许洗治,一纸不过三处,简素一纸亦不过三,过三皆易,火净所误。连染剪齐,首轴带帙,囊蕴巾帕,厨箱令坚,完净而已,不得过华。世间教化,化世舍华,华未能舍,权制用华,使世间人,损俗华丽,华丽供法,渐识素方,得素后华,自然不坏,不求自得,不为自成,自然而然,莫能使之不然,缘素果此,勿滞俗华。台堂行装,各有丰俭,富贫相称,不得强为,富者强陋,贫者强华,华奢陋俭,皆乖道制,道制贵中,内外相应。非工意去失,首谢愆尤,清斋忏悔,各依太真之科。久坏改易,具如太真之法。香灯礼拜,尊修唯精,精必成圣,与道合真也。

  启告诀第十二

  弟子因缘,凭师请法,宜传付者,先使写经,图录已竟,择日结斋,斋时启告,大略如左。

  斋法虽多,皆准三元,三元斋科,

  包罗诸法,授受上经,同用上元,其间所启,事源随时,消息改易,简要勿繁也。

  凡斋启告,先治辞牒,不可暗漫,率略千真。为牒之宜,先称某国号、某年太岁某、某月朔某日某时、某州郡县乡里、某位男女官、祭酒道士先生真人元君夫人姓名,今于某州郡县乡里、山舍治馆宫府第宅,就某州郡县乡里、男女道士法师姓名,受大洞真经,目录如左。洞真部卷第如干,以次书之。缘都得者,谨依第至后,缘偏得者,未宜并授,随宜出之,不须卷第,直举篇名多少,依实一二条之。右如干卷,今对斋启告传度,谨牒。

  某州郡县乡里,某位姓名辞,幸籍善缘,岁奉玄极,参受宝文,诚欢诚慰,妄以短命,志愿长生,贪进忘退,遭逢嘉辰,乞请受前件如干卷,依科交赉某等如干种法信,奉辞以闻,伏愿师君赐垂许,誓心修行,不负师道,有违之日,自分风刀,不敢有怨,一依明科,谨辞。

  太岁某某月日时,于某山舍奉。

  传讳诀第十三

  凡传经宝,要在存师,师之所师,所师之师,三人乡居,男女位号,姓名字年,传经处所,付授弟子,黄素书之,

  佩带自随,不可去失,去失谪罚,皆如太真之科。不常带者,附着经中,别以巾蕴裹结。令坚师、所师、玄师,师青童大君,又有小君,存此二君,礼愿如法。

  法信诀第十四

  法信出科,科与经异,师师口诀,各有因缘,时科事革,所以不同,慎疑或,从师施行,若无师者,启玄有仪,依格出信,不得有违。卷卷别受,科科稍传,经科相参,师资量准,虽以轻易重,以易除难,要当思想物仪,不乖其方,因缘能得。顿受者所用如左:

  一、上金九两;

  二、紫锦百二十尺;

  三、五色纹缯各四十尺;

  四、白素一千二百尺;

  五、紫纹二十四丈;

  六、命彩支干相入,纹缯随年;疋丈尺。

  七、五色丝各三斤;

  八、五种香各九斤;

  九、玉龙、玉鱼各三躯;

  十、金龙、金鱼各五躯;

  十一、玉雁、玉羊各一躯;

  十二、金雁、金羊各一躯;

  十三、玉札三枚;

  十四、金环、银镮各九双;

  十五、真珠如梧子大,三百六十枚;

  十六、五色绵各依方斤数;

  十七、大度纸三百六十幅;

  十八、笔五双;

  十九、龙头书刀五枚;

  二十、紫盖红裹一张;三副朱染头子,金银交具。

  二十一、青盖碧裹五张;三副乌漆头子,牙铜交具。

  二十二、明镜一面;径尺者,不得或九寸。

  二十三、法服冠履手、板一具;精粗取中,新净香洁。

  二十四、净罂与盘各一枚,金银铜瓦夹纻随时。

  右二十四种,某受经法信。此二十四物,各有所应,积聚营之,不可阙一。穷地之乡,许用他物准类充补,拟议勿

  乖。又无即充,可注今阙某物,须受法之后,营觅补备。

  结斋之始,投辞之初,便应备办,咨启师尊,有无注奠,都定书之,续置经目之后,连在辞文、之前,启告之初并读,至后临度经时,出官奏表,又具言之,慎勿忽略也。

  师受此信,依按明科,施用必得其所,彼此共保成真。若应玄盟,亦按此法,准采金书之后,散施之仪,经书不具,勿用此诀。大人上志,精详遵承也。

  太真九科第十五

  太上太真王,制科成诸法,布在众经,或前或后,览者不别,宜寻本文。本文三卷,师之所秘,得之密习,为天人师。今此大要,标略有九,九天真人,共所遵用,教化无之,动静陷咎。若有贤朋智慧之士,求受宝经,当示以要律,授受之宜,欣用九条,触类求之,无所不具。自非体真,勿妄增损,三洞众经,共准依按。太极真人、西城王君、仙公卿士,高才大人,皆宝秘之,慎无泄矣。

  第一科曰:斋竟授戒,授戒之后,按仪传经,传经之年,即为期限。限以制心,期以见道,道为众妙之主,观妙必睹其宗。除欲为上,少欲次之,深浅随才,优劣依德。德量无崖,大分有六:第一四万劫,第二四万年,第三四千岁,第四四百龄,第五四十载,第六正四周。周劫限竟,得传一人,至乎九人,明道之尊,德之贵也。运促时急,大慈广救,遇贤便传,不拘定数。但初受须微,限中求验。若期内逢险,为凶所逼,智力不能化逊,须以避灾,所得之旨,在乎心中,无滞卷轴,致伤玄真。若威势所制,使迫胁本,自度后能治彼,以全初志者,乃可请师,暂顺彼意,不能如此,以死绝之,慎勿杀辱本师,毁弃正道。若智力不能办,勿强云欲治之,不度德,不量力,灭身命,无成功,徒增罪耳。善宜三思。若意外去失,不自觉知,或劫贼所掠,弗测存亡,皆长斋忏梅,舍身命财,凭师积年,竭尽单款,无生怨怠,乃更受之,受之三失,勿复苟受,宜加忏悔,至到感灵,然后更受,必登道真。无感徒受,受终无所成,为后作因,受胜不受。受之不已,心神转易,初虽无成,终亦得道。

  第二科曰:受经之后,谛寻师训,含光内皎,不得炫耀。年限既竟,乃得传贤,贤不易有,不可妄传非其人,彼此风刀,上延先祖,下逮子孙,恶深绝种,长充鬼徒。若限内有灾,或家门丧死,公私斗诤,血伤牢狱,水火盗贼,重病轗轲,年限虽过,不得传人。正当谢罪,勤立善功,告乐如期,乃可有授。若三尊寿考,运数升度,或非罪无辜,横罗缧绁,此皆无妨,依期得传。

  第三科曰:一信素证心,炳发妙义,必令精好,以理得之。正分所辨,撰蓄密营,不可夸谈,勿生吝惜。慎莫邪求,换乞强索,窃略所得,自以为功,更增咎谪,无福可期。师受善用,三八之,一分为弟子营斋,助赡香油经籍;一分救诸山栖幽苦;一分供师法服精粗,奉给三尊,不得私散。散之依法,无起悭心,不可贪聚,招祸累身,损道辱法,取诮人神。权急偏济,时宜并用,先启三宝,后计补充,有违招考,窃盗律论。灵皇同坛者,依十二科法

  第四科曰:受经之后,存礼无亏,若遭病急非意,公私事碍致阙,回后即谢,启悔惭悚,竭洗丹衷。若浮游淫泆,逐乐骄慢,违替之迭,长陷酆都。

  第五科曰:法应长斋,未能者择其吉会,申其诚心。年有六月,月有十直,又不能全者,朔半及晦、四时八节、本命生日,随所堪修,不可都废,废则无功。忘道弃法,招延凶灾,非意破斋,即应忏谢,重犯不悔,后堕魔群,兴之无懈,不破不退,存道扬法,物我兼通,成圣有期,受号玄德。长斋月: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一年六月,月皆用奇,因阳之盛,建阴之功。功属各有日,一月直十辰,一、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

  第六科曰:斋读经戒,谙练诵习,讲说宣明,日求妙解,解必行之,勿犯所解,犯即忏谢,不可重为,行坐存文,不得怠忘。若隐闭自知,欺罔人物,不戒成败,嫩答咨疑,厌问嫉胜,温澜诡辞,或虚解诈知唝嗃误众,破坏文句,增减篇章,妄造邪议,苟生异端,违真越正,皆致深殃。

  第七科曰:宣扬经戒,建德立功,矫假,方便利益,须智慧才。才未深达,不可轻行,乖方便体,便入妄言。但依实旨,引导同心,俱归师门,看经读戒,证明妙理,起发善心,使预斋观化,令闻见福缘,劝喜相顺,和而成功,不得呵责,忿激增愆。譬喻诱进弗可强牵,将护节量,刚柔取衷,一与一夺,种种润之,确迷不转哀矜勿吝,慈悲无已,不生弃心,得善知识,誓俱登玄,贵师爱资,克果上真。

  第八科曰:师愍弟子,平等一心,无所偏颇,赏罚必明,罚以止恶,赏以劝善,纤毫无遗,涓芥勿谬,谬偏被灾,幽显重考。

  第九科曰:弟子恭慎,事师无二,寡动少言,沉懿静笃,伺候师颜,咨禀妙诀,思树效绩,辅赞三宝,专心竭力,奉命便行,水火不避,远近弗辞,疑即启审,许革则悛,不许仍从,有殒无避。师试弟子,令其心坚,登道入真,阶级优劣,使其识悟,日分所之,督励弥精,克弘至道。凡师威神薄,不可妄试人,圣明之师,试无损败,吉凶逆顺,一随明师。若遭恶师,法无恶,恶由己招,死不得怨,正应自责,改往修来。若犹豫疑师,不宜奉事,事则顺从,不得违逆,逆则失道,永婴涂炭,明各慎始,勉勖令终。

  右九科,九宫真人申明此要,十方已得道无量大圣众,咸共遵行,拯度一切。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之五竟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之六

  斋戒要诀

  为同义救厄疾谢罪请福寮出官诀第十六

  师徒长斋,无事不解,有人告急,皆启解斋,人来及往,皆依科制。三元出官,常所施用,贵贱疾厄,公私非常,悉备坛堂,及得密室,或在闲庭,或就山水,白日夜半,随时量宜,唯贵清净,不雨不风,不寒不热,不喧不惊,或积风雨,时应热寒,不得避之,要存隐寂。坛庭立幕,门门周席,经座香桉,然烛连灯,三十二人出,嗽咒一如常法,出官异于三元。今书立成为主,如左出官仪:

  谨出臣某妾等身中,无为直斋左右功曹,各百二十人出。

  无为辉神太初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为太极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为太素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高上玉清元皇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极玉清玄上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极太清三十六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高上玉清洞虚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玉清紫虚南上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玉清虚明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上太真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玄虚洞宝君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上正平君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上太平君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上正真君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上明威君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紫清北玄君真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为挥神执整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紫清南朱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为度世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紫清西华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极太虚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紫清东明高上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为安国直斋功曹,百二十四人出。

  紫清中元皇道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为安民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紫清五灵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紫清三元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玉清大洞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高清四极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玉清玄洞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主清洞真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玉清太帝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高清上中黄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上清玉晨大道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高上紫映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上清洞玄灵宝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上清洞真天宝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上清洞神神宝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上清高虚君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上清太微天帝君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上黄老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太上太一北君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太一北君洞玄监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洞天三皇上帝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上清九道高元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上清八素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上清龟台九灵三母直斋功曹,百二十 人出。

  无上五老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上清飞神中央黄老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上九老仙都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上清东霞扶桑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上依公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上清金阙后圣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上黄元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上清东海青华小童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高上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上清二十四帝统仙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高上直斋玉童,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百僚功曹,百二十人出。

  高上直斋玉女,百二十人出。

  无上丙节直斋功曹,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都官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三官仆射,各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刺奸仆射,百二十人出。

  高上直斋都候仆射,百二十人出。

  高上直斋纠察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为直斋都统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为直斋元灵仆射,百二十人出。

  上清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太帝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太一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灵宝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天宝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神宝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太一直斋洞章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父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玄母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黄元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太平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五老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为直斋领天百二十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无先仆射,百二十人出。

  玉清无上王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始王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上九天王直斋仆射,各百二十人出。

  无为记仙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上倒地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高上更生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上大劫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上黄乐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上太玄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上小劫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上总统谒者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高上破敌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为太和直斋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上六合直斋功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为勇平直斋功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上承上天直斋功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上伐逆直斋功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为直斋黄铁功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无上统羽林直斋功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带单无量天王直斋功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上上禅善无量寿天王直斋功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上监天王直斋功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寂然兜术天王直斋功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不骄乐天王直斋功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应化声天王直斋功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梵宝天王直斋功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梵摩迦夷天王直斋功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波梨答和天王直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玉清上真王功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玉清上真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玉清威上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玉清平天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紫清虚无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紫清虚无王功曹仆射百二十人出。

  玉清领仙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玉清宝灵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玉清九幽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皇虚八正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玉清九天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玉清洞变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玉虚誊观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紫清上归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高清条上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高清慧上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高清超上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高清领诀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上清虚上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上清察上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高穹上皇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高皇太上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高清纠事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上皇高皆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上皇摄正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上高九夷临察王功曹仆射使者,各百二十人出。

  皇虚均上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高上西司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高玄德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紫清北上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紫清中元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玄虚安国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玉清依上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玉清素上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玉清怀上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玉清念国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玉清回上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玉清丙上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无为直斋使者,百二十人出。

  玉清乐观王功曹仆射使者,百二十人出。

  无上太玄直斋使者,各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使者,百二十人出。

  无为直斋监斋使者,百二十人出。

  无为直斋监章使者,百二十人出。

  无为黄元直斋使者,百二十人出。

  太一直斋使者,百二十人出。

  高上直斋使者,百二十人出。

  太一直斋奏章使者,百二十人出。

  太一直斋奏章谒者,百二十人出。

  太一直斋御章使者,百二十人出。

  太一直斋奉章使者,百二十人出。

  玉清直斋使者,百二十人出。

  灵宝直斋使者,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直事使者,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监斋使者,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纠事使者,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羽衣直事使者,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奏章从事,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御章从事,百二十人出。

  依公直斋使者,百二十人出。

  三五赤天直斋伐逆使者,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监斋使者,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都官使者,百二十人出。

  无上直斋奏章谒者,百二十人出。

  玉清二十四帝总摄直斋使者,各百二十人出。

  无为挥神都督天百二十曹直斋使者,各百二十人出。

  玉清无上天王直斋使者,百二十人出。

  太真王直斋使者,百二十人出。

  太帝直斋使者,百二十人出。

  无上都督百二十曹使者,各百二十人,督诸官各佩羽衣、朱阳之帻、九德之冠出。无为挥神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为太始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为太初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为太极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为太素兵马九亿万骑出。

  玉清兵马九亿万骑出。

  太帝兵马九亿万骑出。

  高上兵马九亿万骑出。

  紫虚兵马九亿万骑出。

  玉晨兵马九亿万骑出。

  紫清兵马九亿万骑出。

  紫阳兵马九亿万骑出。

  三皇兵马九亿万骑出。

  五老兵马九亿万骑出。

  九老兵马九亿万骑出。

  太上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罗网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极都官仆射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为羽林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熊罴督贼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三官仆射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刺奸仆射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勇平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为交职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为王方兵马九亿万骑出。

  元灵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为正平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至平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顺平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都平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金刚骑九亿万骑出。

  清微天兵马九亿万骑出。

  太赤天兵马九亿万骑出。

  禹余天兵马九亿万骑出。

  梵宝天兵马九亿万骑出。

  郁单无量天兵马九亿万骑出。

  化应声天兵马九亿万骑出。

  上监天兵马九亿万骑出。

  禅善无量寿天兵马九亿万骑出。

  梵摩迦夷天兵马九亿万骑出。

  波梨答和天兵马九亿万骑出。

  兜率天兵马九亿万骑出。

  不骄乐天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九天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破敌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伐逆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刑神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收神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八威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三五交战收神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天丁力士九亿万骑出。

  无上天部甲卒九亿万骑出。

  无上雷公霹雳九亿万骑出。

  无上风伯雨师九亿万骑出。

  无上前部驱除大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后部大将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虎贲中郎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黄钺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平天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刑神将九亿万骑出。

  元上辉神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摄纠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依公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九天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带甲将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破狄将九亿万骑出。

  玉清都历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三天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八威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羽林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罗网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都官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幡天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直斋三十六部都尉,九亿万骑出。

  太清三十六部真君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三十六部司杀大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三十六部直斋校尉,九亿万骑出。

  无上东九夷君大将兵马,九亿万骑出。

  无上南八蛮君大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西六戎君大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北五狄君大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中央三秦君大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辽高大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四十九天王大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玉清大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大帝直斋大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玉晨大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三皇大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天帝大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临察大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玉清二十四太上帝大将,九亿万骑出。

  无上混沌根源本始天上地下,三十六千万方位诸官、乡亭里域真官出。

  无上直斋百僚官属,挥神洞玉羽章,三皇五岳太一,千乘万骑,罗列卤薄,屯军住臣妾等前后,直斋功曹住立四方,直斋使者住立中央,直斋羽衣使者、仙童玉女、干佐小吏,黄裳羽服,冠带垂缨,擎持玉桉,住立臣前,衔受口中辞语。此间某州郡乡亭里域四面真官,注炁监察使者,召直斋监功大将军,前部效功后部效杀直斋使者,无上三十六部都尉,太情三十六部真君,建节三十六部大将军,建节三十六部使者,三十六部虎贲中郎将,三十六部前后仆射合干六部伐逆。大将,三十六部伐奸逆刺,三十六部收神大将,三十六部斩鬼大将,周天八极周天君,天上地下亿千万重诸官君,天皇执法吏,执法天皇吏,十方安国君,十方安乐君,十方劝善君,十方化恶君,十方伐逆君吏兵士,东九夷君,南八蛮君,西六戎君,北五狄君,中央三秦君、天上地下三百六十契令诸官君,臣等所佩挥神洞玉羽章,百僚谒者使者诸官君仙童玉女,擎持玉桉,誊臣等启事,微君所诉,启白丹诚之意,上诣无极太上至尊玉陛下玉几前。

  泰玄都正一平炁系天师,太一无极金刚毕卷三洞法师,某岳执明真人夫人,某官道士风挥神洞驯羽章,某治炁祭酒,臣妾某等顿首,死罪死罪,稽首再拜,上启无极太上无为大道、无上玄天皇太上帝、玄妙父母、玉晨大道太上玉皇至尊玉几前。臣妾等以小丑贱生,虫芥之余,谬生矢地,得见光明,为天所覆,为地所载,四时所养,五行所长,星辰所卫,日月所照,至于今日,千椿一会,得禀元炁,参预仙流,衔真握契,睹见上玄神仙妙术,不以秽质,少好生道,栖迹山林,断谷服饵,经诸峰岳,吐纳云霞,玄思未降,不得其益,三尸不灭,赤子散乱,神枯形悴,八达不开,未得聪明智慧,才无分表可以酬时,宣教无方,愆多功少,上负玄都,承骄恃慢,实有万没。但太阳多恩,育仁无恶,天老好生,荡荡泗汰,思前补过,得至今日。臣妾某等顿首,死罪死罪,谨以谢闻。臣妾某等谬享大法,乘涉无为,仰瞻上圣无极天尊,仰愿百国安乐,万姓齐生,受道之日,三官有约,助时理炁,都督人鬼,摄弹万灵,诛邪伐逆,建立福田,非道不行,非道不真,非道不清,非道不济,非道不生,救活百姓子,安国以乐民。但臣妾某等谨按文书,同义某州郡县乡里民,男女生祭酒某甲等,奉法多违,未贯大化,收愆被考疾厄云,今日抱病困笃,或经年着床,或官击事云,大小王甲深虑一旦不免长夜,迎臣妾等对家所,求请仰谢七玄之根,生死罪责,亡九世祖某,至亡父某等如干人,赉信参辞如别一诸者二伏读如桉。王甲家先亡后死,平素之时,仕宦为业,籍得传基,或为帝王公侯、州牧刺史二千石、郡守令长丞尉,或为汉魏臣吏,用法失忠,或承矫凌弱,枉克无辜,或上不敬天地,下不畏鬼神,自作一法,不顺道教,为上不恭,或为下不敬,为父不慈,或为子不孝,为夫不和,为妇不逊,或内外媱乱,舍正逐邪,废嫡立庶,破国危邦,或幸婢爱妾,室家义绝,刑危教言,更相咒咀,兄弟不和,骨肉相害,或争钱财奴婢田宅,更相捰打,披头散发,触误北君,被刑收考,殃逮后生,亡者魂神,考责在天牢地狱,太山二十四狱,不堪苦怆,还引生人,求以补代,致后世婴灾。臣妾等今为王甲清斋,仰谢某亡九祖父,下及某亡父甲如干某人,生时有如此众过,无状之罪,下流及生者身,悬文在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府、九官玄曹,事结积年,未蒙散释,愿今直斋百僚千乘万骑,摄太山府君二十四丞狱吏,检问王甲亡父如干某人,事由何曹,何事死亡,问连逮何府,问为犯何神,问为以九世,问为以八世,问为以七世,问为以六世,问为以五世,问为以四世,问为以祖父母,问为以某父母,问为是兄弟,问为是中外姑姨伯叔,问以甲今身愆过,问为触何神,问为犯何鬼。一切辟考,此间里域真官注炁,木下房庙坛社、山川五岳八神,独按都侯,铃下功曹,主簿河侯,桥梁水之神,河伯水帝水丞水府,恐甲等肉人,不悟所犯,或比已归首,未蒙恩福,恐或是血食之鬼,其不放遣闭,系甲家大小三魂七魄,女子十四魂,致婴疾者着床,或经涉年岁,或遭罹幽厄,性命莫测。若以无辜,故炁贪食之神,横相贼害,不畏玄都明威之制者。臣妾等斋官百僚,太一三皇挥神洞章,无上三十六部都尉,无上三十六部威天大将军,羽林虎贲三十六部中郎大将,金刚三十六部力士,九亿万骑九亿万兵,各佩镜甲,以次收治大鬼,送付天一北狱,小鬼即斩。若是甲家先亡后死,考责不解者,愿以真正之炁,随愿解脱械节,放赦魂神。若以甲身愆过所收,于今释散,直斋百僚为甲家明灯火于九天之上,九地之下,二十八宿随事考正,毁天曹简书,绝地官文墨,斋竟之后,霍然请除,则荷大道白骨更生之恩,仰愿威灵使百国从容朝夷,鲜卑各保境域,时节苗稼,年年丰熟,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臣家国君陛下,上宰公王,下及兆庶,一切众生,四海五岳学仙道士,咸蒙升度,天下男女生官祭酒,过度厄世阳九百六,真得侍圣君。臣等今执法大化,涉山跨垄,岩穴为居,或暂出民间,宣考医治,建功上府。或遭凶恶毁慢三宝,或有害心,或违天负义,愿为改更开悟,得见上真,恶心自更,建立福田,聪明智慧。臣妾等三曾五祖,七世父母,咸蒙升度,万姓翘首,得如所愿。上请监斋百僚,一时来下,监斋直事,典香主童,典香玉女,小吏使者,百僚官属,悉赉臣妾等所诉,乞垂原赦王甲家千罪万过,千欺万责,从今以去,福生十方,祸没九阴,谨以启闻,旋行礼拜,仰谢天尊,臣妾某等诚惶诚恐,稽首再拜以闻。

  臣妾某姓某,属州郡县,无极太上无为大道玉陛至尊玉几前。

  太岁某年某郡县乡里中启。

  右出官启事,似章表之体,真人所传,慎勿改易。至于其中疾厄缓急,随源陈咨,简要去繁也。

  出官竟,仍行香礼忏,一依中下元。行道毕,复如常,然后复炉出。

  主人辞,贵贱不同,道士之身,民生又异,随宜制之,大体如左:

  辞前条九世祖以下,至今近亡者,疾夭伤死年月日时,葬送处所,知与不知,一二状言,连辞于后。某唐虞夏殷,随代言之皇帝王、皇太子;某晋楚齐秦,随封言之公侯伯子男;某家宰司徒,随位言之;某州郡县牧伯刺史、太守内史、令长相尉细位,亦随时言。三洞法师某岳先生、某治祭酒、某道士如干录、某州郡乡里奉道男女民,非天子皇后,直云男女民,不须奉道。守生弟子,三景三洞之神、洞玄洞真清信、三宝十转,随所受言之臣妾。某男受治,若不受治而受经、或不受经而奉郊祀,皆称臣;女位等男,皆称妾。妾妻差降,姓氏不同,科在传授仪中。年如干岁,今治,自官长以下,云位亦居君,某州郡县乡里、某宫第府廨馆舍,稽首乞恩。辞初有天下者,云某树因旷劫,荷庆今辰,古世以来,崇奉大道。事俗云先缘罪障,承事俗神。事佛云籍以宿因,世奉佛法。无所事,云结业昏蔽,不识神明,累世一身,未有崇奉。事周孔,云世袭仁义,仰慕先王,师宗周孔,祭礼归诚,谬荷玄佑,荣显超升,凭心妙化,庇命法门。已传世帝者,云仰荷玄恩,享福隆泰,亡祖某皇帝某,亡父某皇帝某,本官学代耕,出处随运,爵禄相系,天祚奄锺,稍革纯冠,遂流玉,荣庆超极,感佩唯深,但洪业始兴,奄捐万国,太平未遂,嗣德在今,而某思不协几,鉴非玄烛,亿宇难绥,百灵易黩,直言寂抗,补衮阙闻,夏奸屡萌,夷凶每蠢,二仪违和,七曜乖度,水旱不适,疾疫荐臻,家国多妖,丧疹相仍,亡祖某皇帝,元功自援,寡德期全,念此忧遑,甚履阳火,过蒙景福,荣爵相仍,值某唐火、虞土、夏金、商水、周木,随代言之,精数极某,依五次言之,德运兴者,鸿辉猥集,大福所锺。揖让者云某皇帝某,审历爰归,推祚禅位,高让天下,允执委臣,臣德𬨎惊惕屏营,频烦辞避,遂不见从。干戈者云某皇帝某,幸籍先庆,叨居宸极,倒乱五常,毒流四海,某酷某暴事云云,凶据豺虎,罪甚匹夫,某恭行天罚,丑类即夷。狱讼者云某讴歌,归某神器,彼寄不可久违,以某年月日时,应天顺民,告郊登受,躬临四海,亲率万邦。皇太子云某以𬨎薄,忝居储宫,生长五浊之中,动静三灾之世,愆迭易积,功德难弘,摄生寡方,常多不念。抱病者云某月日时,起觉患某,痛毒经旬,救治祈请,内外备至,未蒙痊除,先身今生,深罪所致,久无感效,忧虑增危,年命厄会,殃考所延;或受法不修,违经破戒,欺罔幽显,谪罚所锺;或奉神不精,事道不专,杂信魔俗,邪气相缠;或争事俗神,烹宰杀害,鼓舞妖讹,罪迭重沓,故气缠滞,梦想交通;或生无所信,不敬神明,侮弄人鬼,轻恣婴灾;或先世祖考,建创皇基,禅受乖正,诛戳违经,赏罚多滥,结怨生殃,及改易宫庙,造立山陵,开拓城邑,修缮田园,起架台榭,穿凿山池,壅遏泉源,断绝道径,移徙古冢,弃掷尸骸,犯天地大禁,触神明众忌;或弃远圣贤,亲近愚佞,委任内外,多非其才,弄势乘权,凌侮一切;或宵游夜饮,龙鱼不分,所行暴虐,肆恶不悛;或谬妄不觉,或觉而不回,或回而重作,反复无常,苦酷百姓,侵辱万灵,破坏宫观,毁废精庐,盗三宝财,假十方号,换易阴阳,混乱男女,淫通烝虫,凌略清贞,日月稍深,咎祸积结,难可解释,命在漏间,兼比梦寐纷丑,先亡相参,妖灾怪异,不可具陈。或某月日时,闻见某事,或某月日夜,梦见某物,准之前后,唯凶无吉,自非大道,期济莫因。谨至心投命,凭仰玄真,缉熙百灵,矜恤亿兆。,若皇后妃嫔、夫人公主、诸王皇子、帝族侯伯,云伉俪宸极,参侍帝宫,诞生皇家,宗连帝室,幸藉余庆,冠冕相承;或出莅方岳,入参机衡;或文司武职,厚爵高官;或带州郡县尉丞郎,开国剖符,耀麾仗节,侍卫左右,主领要辟;或到法所委,扶救匡弼,谏诤直言,典摄顾问,管记谋略,庙算帷筹;或卑剧边远,积戍频羁,水徭陆役,使命殊方,往反艰辛,侦候危险;或禄重荣深,才不周务;或出自卑微,叨居宠任,内外谗嫉,咒咀妄生;或智不效官,行不毗国,抚接哀怨,诽谤横兴,朝野无援,孤介忧危,夙夜自强,思弘不息,而百王余弊,万品难齐,新故多怨,远近吁嗟;或阴有仇很,忿恚肆凶,邪情俗意,要结鬼神,强祥魔丑,党扇为灾,伺候间隙,祸在不测;或存亡罪衅,日月渐深;或傍人所误,或自作克身,或尊上逼迫,造诸恶根,或苦使他人,生众凶毒,君亲知识,不相匡谏,师徒朋友,不戒视成,更相连染,灾害方臻;或频营首谢,斋章相仍,未蒙感效,良由罪深,未闲妙卫,期济莫因,宝位既重,惧不克堪,俯仰兢战,若履冰谷,若尊卑有患,各随源铭之,日月迅流,便积旬朔。或即位以来,已经某年某月,治化多蹇,世道未康;或无命之帝,称兵某州,自号之王,搔扰某郡;或犬盗鼠窃,游魂山川,讨捕未擒,累月俺时,某将征伐,没阵败绩,土地侵削,家国日蹙;或所使某人,委道反逆,权强辅弼,稍生异心,断截逼迫,敕诏不行,帝族皇宗,渐见黜罢,中表近亲,枉法被刑,左右侍卫,皆致诛戮,酷虐将兆,大乱方成,无愆婴废,因弱沦倾,良由宿罪,值此凶辰,将绝之祚,特乞申延,已尽之算,重加增益。或自某年月日,不雨至今,百川干竭,万物燋枯;或某时雨起,霖澍未晴,积旬累月,逾稔经年,日月相犯,星宿相侵,山崩地陷,雾炁连绵,雨血陨星,前后非一;或积雪凝冰,大风折木,邪人鬼语,童谣炫时,奇服异装,表现灾祸,横尸盈路,水火屡延,朝野餍渎,远近忧昏,饥馑流移,盗窃充斥;或公卿失礼,蒸庶无法,欺罔人神,斗乱内外;或学侣妖讹,妄生诡异,荒险月剧,训导无方,雅颂久寂,狱诉繁兴,叛道入邪,攻伐三尊;或窃取经书,贪为师主;或假道作妖,谋图不轨,幻术感众,杂揉真经,改易前后,空中妄造,乖理失宗,苟以为是,托真传行,多取信;或修而不受,授而不精;或抑绝贤明,附从愚瞽;或靳固有志,强昵无怀,为邪所恼,不知自讼,缘途吐怨,诘责神明,所学无验,所作不成,唝嗃自用,非贬仙真;或所受符箓,三洞宝经,神仙秘文,玉字龙文,某篇某部,策传真图,经荒履乱,遭值劫贼,寇盗水火,行来遗亡,去失荡尽;或失某等,幽司刻谪,流迁逮今,已得受某,某等未受,虽怀忧惧,善事难谐,频被考罚,轗轲备婴。今某甲子乙丑,随值言之年,肇建,四宇悠长,或阴阳代序,新故交谢,或吉节兼并,又是本命生日,不胜感庆之情,炁候未适,疫毒方行,疾患者云风劳虚热,或素苦玲癃,或某年月日散动,发瘫差剧,进退依源言;或梦见前代,诸帝伤亡,君臣讼诉称怨,攻击不已;或邪精群魅,假托他名,妄作怨家,愿为雠敌;或仿佛现形,生诸惊怪。当云开辟以来,五德更生,往御今天,终始无极,明主代兴,不惟揆此自然之大,度是神圣之常宜,但行化合道,则卜世克长,布政乖理,则鼎迁期促,两善共时,运充揖让,一恶遍肆,数动干戈,某帝残忍酷毒,简在帝心,内外离绝,自致灭亡。某或亡祖某、亡父某,历官尽忠,处所立绩,灵祇赏义,人物感恩,某等戮彼无道,逼见归崇,或与某等共行明罚,克定祸乱,命之所臻,诸所废除,出不获己。既倾天还枢,阤地更轴,幽显方协,祯祥宜隆,而梦想妖异,邪魅形声,当由嫉鬼妒神,妄怀干试,自非大道,消之莫因。若是魔怨,急速降伏,若是真爽,亦宜即回,以怨报怨,怨恶弥甚,以德报怨,万福乃兴。且古之至人,不念旧恶,今之神鬼,宁怀昔怨。愿天诱报恶,仇恨佥袪,纷讼解释,存亡同欢;或年命厄会,应见凶灾,神威接救,临危必济,冥福自授,惧不保全。若有公私忧危,怪梦惊奔,移动去失,结愿@斋,随人多少;或某年月日某事,因某道士处,于某处启愿,蒙恩果遂,解了先言;或所愿虽为不谐,蒙至今辰,思愆敢怨,昔己发心,不敢逋负,今设斋供,乞丐后恩。若有丧,云亡祖某皇帝某,亡父某皇帝某,亡伯叔、兄弟、子侄某王某,亡姑姊妹某公主某,大臣某位,某年月日时,崩薨丧逝,衔哀悔咎,无所逮及,神辉无反,剑舄有归,世多忧虞,俛从权制,某年月日时,开建山陵,某月日时,卜定永毕,追号永慕,日深日酷,未知亡某魂神之适何道,今三七虞祥周忌之日,不胜增感之至,凭道乞恩。伏闻大道妙法,自然清斋,功重福探,济度无量,谨伏斋值,奉辞以闻。伏愿法师、道士行道,请福乞恩,忏悔首谢,乞原恕凡庸不及之愆,荡汰新故积殃之祸,拔度九玄父母,七庙之灵,亡某等中外眷属,公侯五庙,今大夫以下无庙,并得云七祖父母、一切先亡,同离地狱,俱登天堂,受炼更生,业升漏尽,与道齐真,利佑现在,使陵,非天冢皆云坟墓安稳,殃注断绝,宫第,庶姓普云宅舍请福,灾害不兆,兵戎静息,上下和睦。上愿太上皇某、皇太后某,御膳万福,六宫咸康,大小王公、中外妃主、朝野远近,皆蒙安宁,二仪交泰,七曜调明,四海静波,九谷丰盈,夷虏弭伏,敌国归降,冤家债主,回相和亲。或某州某人,作逆速催,奸贼时灭,寇盗永除,文伦轨一,六合清和,兆民欢乐,天下太平,无极世界,种种众生,已生未生,咸得成就,免度忧苦,解脱逍遥,某经春涉夏,履历秋冬,常保贞吉,所苦速差。或愿某事必蒙谐果,忧患消除,威风隆盛,智慧洞达,天祚延长,十方善神,保身护命,三界官属,纳吉禳凶,使人神协佑,体相金刚,久寿必验,与善有征。公王以下,皆不得言天祚,可言福,公侯以下,悉云年寿。又宜云奉上接下,内外欢心,诽谤不起,爵禄超升,学业成就,功行光隆,行来出入,四道开通,规图果愿,所向从心,长少进退,财产滋张,工术明验,子嗣繁昌,道化日新,一切荷赖,蒙如所请,仰荷大道罔极之恩,谨辞。

  太岁某月日。

  奉受经戒者辞,用师资行事本,自天子至于庶人,依拟消息之。己身自表玄受经图,辞体如行事法,其中损益,随而言之。凡为人自为传授,奏闻用前,大出官皆依后,立成如左:

  向北呜鼓三十六通。

  臣妾姓名,身中四支五体、三十九户上真灵官,左右飞仙玉虚侍郎、五帝五色元皇太真、飞龙功曹、神仙使者,各三十六人出。玉虚侍郎执飞仙羽节、九色耀天之麾;五帝五色元皇太真,手执五帝命魔灵幡;飞龙功曹,冠带羽衣金真凤章;神仙使者交络七元,擎持玉桉,对立臣妾等前,衔受口中秘言,乘金根紫盖,丹辕琼舆,飞云之论,从金仙玉童、太华玉女各十二人,左右龙虎腾天羽骑,各二十四万众,齐出严庄。帝席宫凤衣玉童玉女,中元宫玄元玉童、紫衣玉女,纲神宫凤衣玉童、诱衣玉女,各九人出。上尊宫朱衣玉童、羽衣玉女,真元宫锦衣玉童、凤衣玉女,纪明宫丹锦衣玉童玉女,各九人出。太上宫羽衣玉童、锦衣玉女,纽幽官云锦衣玉童、丹锦衣玉女,关会官飞锦衣玉童、罗衣玉女,各九人出。无为左右功曹、挥神太初功曹、太极功曹、高上玉童玉女,各十二人出。无上仆射太玄使者,各十二人出。挥神兵马三十六部都尉,各九亿万骑出。三界内外土地真官,并显服必罗列,住左右前后,停虚立空,各当所职。玉童玉女,通真使者,飞行紫虚, 上登九天峻嶒琼房金辉玉殿紫兰之内,上启无极无穷至上洞真九玄元父、太虚玄母、元始天王、高上玉虚三十九帝、二十四真、高圣玉晨太上大道君、四司五帝无极天尊,炁系自然玄都元皇,大洞三景弟子小兆真人,臣妾因缘有幸,得生法门,或生值玄化,叨质高上九天宝经,好道乐真,愿获神仙,启玄告誓,密习修行,法当开度同志贤人。今有男女道士姓名,参辞执信,求受洞真,投诚慊款,久弥坚推之玄科,不容抑闭。谨寻青宫上经三百卷、宝诀三千条,下仙小学非所宜参,上仙真圣录字青宫,随缘稍得。获者希龟山乌母,西域总真,代代出化,或少或多,独立偶官,隐显各异。按某所受,因绿未备,次第舛互,首轴乖离,文字讹谬,旨诀参差,即年累纪,修行无验,亦由宿植尚微,今功未重,虽受名目,未睹文图,或得文图,而无要诀,或咨询无所,或告玄未通,既未能专,又不能博,徒损日月,期效寂端,夙夜忧惭,追虑增咎。今求更受,治写本文,随次遵行,永为身宝,心言旦旦,理在可矜。臣妾以凡下,质乖高上,误以蚍蜉之识,叨揽龙凤之章,忝藉余庆之荣,陶染大乘之法,录传玄授,遇师曲躬叩,前后所得内外要文,真言妙旨,不死之方,神符宝图,长生之术,篇部筌蹄,古今略备。□□兼济无穷,欣荷无量,但事重身轻,已历某纪,□□年造知命,□□业行未超,沉沦浊世,与俗不殊,空玩尊经,未能出类,常恐老及,悚愧屏营,宣泄之禁既严,杜绝之罪又重,俯仰惊惶,甚履冰谷。臣妾与某同值季运,玄化凌夷,公私屯窘,有志未申,俱慕至真,共婴宿障,虽立誓无退,而升进靡阶,睇景灼心,实忘寝食,过蒙玄恩,得见今辰,方罄丹衷,庶遂本愿。臣妾既缘会先获宝文,乃惭精勤,谅不敢懈,某今厉操,不怠不休,冀果灵降,感通必明。某缮写洞真十有三帙,正部一百二十五卷,别部三帙,又二十五卷,文字粗毕,参校未周,符图名讳,尚未晓究,日月易流,福业难进,仰希良辰,启告皇极,乞随意奉行,余者续就。伏愿玄上大慈垂哀,班下所由,敕勒三界四司五帝内外真官,与紫殿青宫侍经典图直符直事神童玉女,土地岁月日时灵祇,一切善神,同赐鉴照,卫护臣妾及某,为解释先世今世、先身今身,宿新愆衅,悉皆荡除,原罪降福,布正禳邪,消凶纳吉,却死来生,生炁真神入某身中,使众魔不敢干,诸灾不得犯,令修习宿验,通真达灵,洞了一切,逆知是非,度身济物,功德巍巍。臣妾无妄,传之尤□□某,免负违之咎,同升帝庭。□□如今所请,谨共清严,以某月日于某处,依上元法,对斋启闻,朝礼事竟,今拜朱表一通,请九天高上领仙侍郎、监灵大夫、飞龙骑吏,印写所奏状言如素,径御无极玉虚上帝几前。臣妾谨读表文,某伏地恭对。

  如法表前条信,次辞,次经目,都授者不须目,仍次表也。

  表用八灵本,读毕,操文如左:

  臣重敕身中四肢五体上灵真官、飞龙功曹、神仙使者,各十二人操,臣谨为男女道士姓名,拜上授度洞真经部一百二十五卷朱表一通,径诣无极玉虚皇帝几前,随表进对,分别朱紫。若文字脱误,言辞颠倒,即为正定,如炁上升,无令上官有所谴却,当使所请时谐,所愿即果。若有强魔妄来干御,九天骑吏登收摄治罪。臣妾闭炁桉下,伏须报应。操竟,仍北向经桉上执经,弟子于左,□□擎□□法信,师叩齿三十六下,存太上玉皇,令日月之光,使照经师徒之身,咒曰:

  太微何眇邈,真人结虚生,空津自然道,集为大洞经,真贤奉法信,乘运历黄庭,太山削死籍,司命书仙名,保秘年劫积,泄慢地狱婴,考及七世祖,风刀解汝形。毕,弟子三拜受经。

  经目在科,付总经下者,斋朝醮仪,趣一则足。付经竟,复官法如左:

  臣拜表授经吅,事竟,向所出臣身四肢五体上灵真官、左右飞仙、玉虚侍郎、五帝官属,一切神明,各还臣妾身中,从众妙之门而入,在左还左,在右还右,飞龙功曹主相领押,各复宫府,无令差互,备卫臣妾身,永无越逸,须后召奉行,一如故事。

  复官毕,复炉如常。

  复炉毕,咏出如常。

  出后,闭室殿坛如常。

  师施散信物如常。

  弟子三日谢恩如常。

  同学修斋法信诀第十七

  凡有同学遇灾,被厄疾病,官口飞横之害,皆同得修中元之法。当赉香油为信,告斋主,随其情事,列奏高虚也。

  同学者,同师也。师玄师者,同习上法,即同学也。凡此之流,未成真圣,皆有灾否,宜立斋,所请为客,自营为主,主人施散,以广功德。贫富墨堪,不可乖法,法使称心,不限多少,丰者不奢,俭者不陋,内外形神,无有悔吝。如此冥会,享福无央也。

  应斋旨诀第十八

  凡学法亦斋,合丹亦斋,入山亦斋,传经亦斋,八节亦斋,甲子庚申、太岁之日、本命亦斋,富贵亦斋,贫穷亦斋,有乐亦斋,有忧亦斋,疾病亦斋,官口亦斋,有厄亦斋,有灾祸亦斋,国不宁亦斋,师有忧亦斋,师有厄亦斋,因盟有忧亦斋,诸如此等,其功至重。若能常修此法,三年克得真人下降。但依常修行,九年感灵,能乘空飞行。其道秘重,慎勿妄宣。

  凡受经之后,修斋为急,救物济身,唯此为务。若自为人克日已建,忽有非意,皆是罪深,人鬼相恼,破坏善事,不得怨怼。但坚正心,小则奉道忏悔愆,启告洗诚,以祈玄佑;大则启告,解斋散座,须灾厄度,别更建之,其间存思,悔咎乞恩,念念不绝,必荷哀原。建之无碍,永永勿休,日日精进,得道有期也。

  登斋法诀第十九

  登斋之日,当选高称,通灵释微,才智慧朗之人,高座讲说法义,次者和之。同斋皆静座闲听,伏度法化,不得慢略,外形托斋,内怀异念,亏忽天格,为司空所纠,罚以五帝神兵,移名北酆,不得又登斋堂。

  登斋之日,男女之人,当以学业深浅次之,容与雅步,旋香礼愿,每令如法,坐起卧息,不得混杂,更相调戏,无有尊卑,为诸天所谪,鬼神所慢。犯者司官所纠,罚以五帝神兵,移名北酆,不得又登斋堂。

  凡同学德高年大,受法多而久者,常为法师。若受多年大,不闲法事,勿为斋主。若明解高德赢老,不堪为主,犹为座首,次者行事。少而有才德,众所推者,可为法师,慎勿争尚。犯者灭身。众虽不及于己,而不肯推之,推之不惬,或伪相让,皆宜急避,托疾事辞,全身远害。不可冒干。冒干致灾,彼此陷祸矣。明各慎之。

  三元名品,其数不同,上九、中六、下三日也。若长斋,一月之中,历修三元,皆营其已,上旬上元,思神合药,中旬中元,解身所犯,下旬下元,拔度七祖。能行九真明科,赎先世及己身九条罪者,可修三年之斋,用三无启谢,营九条之法,遵三无之事。千余日中,不可不存神,存神不可不合药,不可不解己所犯,解己所犯不可不拔度先人。不拔度先人,则己罪不释,己罪不释,则合药不成,成不可服,服更致凶。致凶之药,乱于存神,既乱无道可冀。是以为上学者,急建三元,三元相须,如油主火,偏则不明,无以延照,志士悟此,仙真必成矣。

  受斋仪盟信诀第二十

  玄都上宫真人,皆以月上旬修上元,中旬修中元,下旬修下元,况于世学,而不知修三元之道,空思玄微,真岂为降,徒劳勤事,求仙远也。若有志心,当依盟赍纹之缯三十尺,金环九双,诣师告誓,启度真文,修之九年,克得飞行,上登玉清之宫。轻泄宝文,七祖充责,己身亡命,不得又仙。上学之人,得经便斋,斋有科仪,法别请受。若师与都表,则停偏有所参,宜的辨信,依按此文,诣师启度,对斋书治,表奏如上,不可妄行,求福得罪矣。

  上学受科,必缘明师,视之如亲资,尊师如父。上圣真仙,皆号师为师父,女师称师母,师之师即祖师,师祖师师即曾师。高远极道,道应无穷,故不事存也。而三炁轮回,终是一炁,三师之尊,亦同一尊,引常行事,皆存一师,是所授经师也。若非常之请,皆存三师,师有隐沦,不出姓讳,或师玄师,皆不得存。若已自师玄师,则存二童而已。存师谛心,精思慊到,久久见之,了然相对。虽是凡师,神人代降,必授口诀,速得成真。慎勿谩昧,忽略匆匆,不能感通,更致魔试也。

  行斋法诀第二十-

  凡行妙化,当立馆宇山世,华素丰俭随时。弟子来学,师勿往教。道轻来学,又重善心束修,躬诣师门,通名拜谒,形神尽恭,请法受真,析恩救厄,皆辨斋具,咨师施行,不得猜疑,犹豫致考也。

  凡天子王侯,至于庶人,富有堂室,内外精洁,男女不杂,清浊不参。行道之师,山林之士,因缘暂出,遇有善人,欲受经戒,可留其居,严加别净堂坛也。若是世师,有佳坛堂,不得妄游履历余处矣。

  凡学士之家,尊卑内外,咸同受法,居止清净,自有堂坛,与馆治无异,如此延请师友,不拘常例也。凡有善心,大小不同,当相化喻,必令齐一。如其不回,父子隔异,兄弟孙侄夫妻致殊,皆是愆深,前身罪障,非可如何。可得名从所好,公求作异,无相听顺,强则忿恨,愤激相加,罪更深重。微言不申,申之可密,密则相逃,逃避不使相德。不可窃盗财物,师知之不禁,同受风刀之考。不知乃无重罪,尚有不明之尤,退仙一阶,亦不轻矣。

  画夜动止诀第二十二

  凡受上法,飞行为高,出三界外,游宴玉京,升九玄上,应感诸方,如此之后,无累无忧。初学未能出界忧累,前后相仍,顿免既难,稍除实易,当思日损,损之又损之。昼夜无异,动止不同,昼动夜止,止逸动劳,劳逸二事,身神一焉,能存心神,念念不忘,昼动不劳,夜止不逸。不逸者勿贪久卧,申体放形,散鬼入梦寤惊纷,如此精昏,出入恍惚,施为谬误,所作不成,急当思神,密咒诵经,疲则少息,微寐则起,起惓又息,踦侧屈身,无纵五形,勿致久执,常能如此,不逸不劳。无劳者勿竞,嗜欲之多,则求解上忤,下恣肆情,人神所弃,灾患所丛,居安招危,在成致败,急宜存道,守一寻玄,烧香读诚,建斋行慈,救度一切,寡欲少私,轻财重义,崇习无为,为无为,动不劳,不劳不逸,身神成一,一此身神,白日登晨也。

  凡学无学,为无为,知子母,守雄雌,昼望日光,瞻云逆顺,夜候月采,察风去来,炁之暄凉,声之宫商,境之兴废,时之否昌,去忧就乐,即吉避凶,不精于此者,乖上学之方矣。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春之六竟

  习学禁忌

  晦半诵戒诀第二十三

  夫学道须戒,如度水须舟,舟不可使穿漏,戒不可令遗忘。忘戒而行,善恶不觉,或以善为恶,止而不行,或以恶为善,行而不止。是以圣师传诀在戒,谙忆分明,持之无犯,犯即知悟,悟即悔之,改往修来,全则入道。受经皆先受戒,戒或备在经中,或别卷轴,或口相传,悉应诵之,心口通利。未能遍谙,谙其急者,文之多少,随师所传。初受之后,七日清斋,昼夜读之,趣令上口。若暗滞好忘,二七、三七,一月、百日,必使分明。自此以后,一月再诵。月十五日,阴极将亏,月尽之日,阴灭方生,阴炁主恶,恶缘阴兴,所以其夜,并加清严,独及有信,人定登堂,烧香同静,静竟诵之,众少则更诵,众多则俱诵。诵法心口相知,不须高朗,先当禁断,勿使窃听,窃听罪深,明宣告语。登高座者,初后皆礼,存如读经,忌误则重温,流利则思行。行不全者,至心礼忏,首写前后所犯所忘,惭愧悚怖,流涕道前,叩搏无数,良久乃止。

  学有阶品,戒有异殊,非同品者,不得俱诵,非同师者,亦不得俱诵。若共住止,当更递诵之。凡公私行幸船车路间,遇晦及半,皆密诵之,虽有危急,亦不得忘,忘则罪探,存则福厚矣。凡正诵戒,为公私所惊,人鬼触恼,皆即缄声,分解隐避,不得怨言,谛存戒旨,弥加存心。过度惊恐,即更清严,结斋守静,子午二时,忏悔首罪,散发叩搏,各三千下,乞改前违,谨遵后顺,卑礼三十二拜止。如此魔不干试,所向从心。脱复有逆,重依前仪,至诚款切,后必无复灾惊也。诸有所见,或是道试,慎勿嗟惋向他论说,唯密忏悔,保吉无凶矣。

  教学有秽无秽诀第二十四

  受法违斋,成就无碍,乃得施行,依科传付。若斋中灾异,公私纷梗,皆当重斋,须吉遂事。三建有凶,不得复集,宜加忏谢,广立善功,师与弟子,各精心行。或宿新罪愆,更相染误,深自克责,勿尤神明,久无怼悔,祯祥必臻,感灵奉瑞,乃更营斋。授受依科,不得越略。受经之后,出入宿行,去还礼拜,启告奉辞,吉凶善恶,动静以闻。往来世境,化导俗问,临省死病,救度血伤,至心立功。大法元秽,身虽履之,无妨朝礼,斋则沐浴,众殗皆消。未能立功,私行利己,触犯凶秽,心神惊伤,损其志业,深宜自防。佻侻值遇,以术解之,解之法术,或章或斋,禁咒沐浴,各有其方。方中之要,唯在守静,屏废外事,清净易衣,闲居别室,勿入斋堂,勿预法集,了已独栖,存神内省,礼拜向北,归命三尊,叩搏忏悔,昼夜不休,休息少时,仍复如初,日夜十过,二十三十,竭心尽力,自责兴惭,愧无功德,未免秽绿,当誓持戒,研寻经文,如说修行,以却诸淹。淹大则百日如此,小则四十五日,轻者三日,还复常也。炁力羸者,净洁静处,不必礼拜,直心存忏悔。体性强者,不丧众秽,神识通明,不假礼忏。

  受经营十事诀第二十五

  受经之身,应营十事。一者经箱,法用柽柏,在所或无,听用桐梓,高六寸,广九寸,长一尺三寸,厚四分,新诤完密,洗拭盛经。登涉须轻,竹笈可用,或并合众经,须严净如法,小大相容,不限度数。二者经案,局脚各五,亦七亦九,梓柏随宜,脚亦可铁,标杩钉鳔,漆素咸通,脚之小大,疏概令调,高应九寸,面广一尺三寸,长二尺四寸,厚四分,以擎经箱。又檠香须一,法式皆同。三者经过,以竹为裘,黄缯装之,大小取适,计容卷轴,不须广长。裹及绿带,亦用黄缯,无者糊纸,带用纻麻,务存素净,不假纷华。锦绣七宝,幸有作之,不可滞着,以为必是,是权教之末耳,慎勿经营苟为。四者经巾,大略须三,覆帙箱中,常应用一,出经案上,盖覆须二,皆以玄黄,绛碧及紫,绢练挟裹,纹缦随时,广极其幅,长可五尺,直合缝之,亦可四缘,无烦绮结,珠玉庄严,铃佩奢长,起彼盗心,遏恶之路,用开善之门,莫过简素,幽显俱通矣。五者经帕,常当有三,两幅作之,如巾所用,行时须一,以帕经箱,斋时须一,以覆经箱,坏则易治,无致褴缕,周事而已,不得盈长,故败火净,勿杂用之,凡诸法物,皆依此例。六者经帐,皂绛为之,横绕四方,周极其幅,幅下安缘,缘用襟绵,象乎宸盖,不须垂裙,亦不假带,无事金银、宝饬奢丽,义同巾帙。材竹为竿,漆素适意,高下相称,员斗随人。七者高座,常宜有三,一以安经,一以转读,一以讲议。材以槻楠,亦可柽柏,俱高五尺,其方亦然,亦可四尺,又加五寸,亦得六尺,高下相副,侧咸随时。染素无在华丽,若有妙画之能,可摹存思之象,帐单及复,丰俭如前。八者香橙,高与座齐,长亦如之,广数局脚,略与案同,钉鳔漆素,不限其制。九者香炉,奁合严净,瓦木金银铜铁,随时制宜。高座之前,各备其一,又自随行止,常须一具,小大精粗,无定制侧。香灯炉奁,各依高座,高座席席,皆令厚净,法师尘尾,都讲经格,几巾壶笼,四周床席,悉使素整,慎勿阙如,贫未能备,随急先营。十者斋堂,法应南向,三间五间,随所能办,四面间架,巡绕得通,南北二户,各有两窗,东西二头,窗又各一,关闭以时,不得妄敞,一问之制,大较象兹。

  家人同异诀第二十六

  先天后天,必有相生,生生之妙,为道之珍,行乎万善,合乎至真。父母妻子,兄弟内外,不得不知,更相劝励,同学灵文,不俱时供养,得共各写经戒,各勤修行,行之怠勤,各受报应,祸福之对,如影随形。父子兄弟,不得相代,虽有延及,不如正分之深,各正性命,勿自惰而怙亲知。亲知相匡,己又能正,两半相成,如眼与日。日不能令无目者见,犹亲不能使不信者成,成成相须,故宜相受。

  未有台堂诀第二十七

  未有斋堂,且住静室,设橙敷经,小案檠香,于法应有,不得强无,未辨顿足,稍就缉维。不可妄生侥幸,窃盗苟为,苦课积穷,与富诤竞,又不可资业素丰,忪惜不营,于俗为富,于道为贫,此有重考,不可具陈。贤才君子,乘理而行,知法之急,急食与衣,衣食薄臧,此法则成,成法成俗,神明佑人,侍经众真,内外威灵,消灾降福,必保长生。安乐入道,济度无穷,人勿负道,道不负人。或有不利,魔邪相干,疾厄试难,前世余殃,虽处危困,贞操弥坚,正意思道,无惊退心,凶自还吉,毁中获全。勿疑不然,怀惑致败,败由迷惑,惑关不专,专笃之俦,乃知圣师之言,信而有征。

  三备-存诀第二十八

  若遭荒履险,远游山川,或避灾救厄,出入孤危,诸物不可无经,必宜有心,有以证心,三宝常具,虽复谙练,犹须备三,三备一存,群魔所敬万有归宗,在凶必吉。是以名山灵洞,莫不备存,人身冒涉,不能胜多,道德章句,五老赤书,神真宝诀,守一玄文,十数卷间,并囊佩带,行卧抱之附于心上,脱有箱笈,荷之于肩,息则枕卧,小宽阁之,亦可悬于屋上,对头首间,披寻开化,随时屈伸,罪愆去失,悔责依科,未得道真,自所应须,得道之后,示物宜有,受之传之,永无已矣。

  受法后谢恩诀第二十九

  重不可谓,功全在我,无关善亲,常务独达,不慕兼通,一失斯旨,虽智大迷。迷反能悟,勤相奖成,成人之美,内外所崇。道无不在,触处可弘,未办斋堂,法物尚阙,讲习随时,或床或地,男女隐显,贵知妙方,净心秉卷,咨诀法师,法师申通,不假都讲,或倚或坐,唯谛受持,问答详审,不限多少。谙文句者,不须开经,礼请适意,无假香烟,不以事之忘神,宁以迹亏废道。道之为教,法以制心,心乱营他,故使营法,法物捡心之要,非是道所必须。若能淡然虚寂,表裹无营,物感则应,动非我私,此会圣真,无待法物,自兹以下,因物制心,顿具既难,在辨勿怠。

  四法六异序第三十

  一切学人,皆愿一切同解,解不可同,由一切根异,利钝既殊,背向又僻,一心尚有前后离合,况乃天下一切人乎。一切过去,不复俟言,现在当来,宜加训诱,祖弥君臣,宾友眷属,中表遐迩,心事应符。治一国者,不得使正法乖异;共一家者,岂可致为道不同。请业营斋,更相奖劝,同与不同,其法有四。一者君父奉法,敕诸臣子,使之参受,伏事师尊,不敕则请勿窃盗,为窃盗者,师不得授。二者上不事道,下愿归宗,皆应先启,久乃遂心,三请不许,慎勿强为,强为要利,上下相蒙,互为佞媚,欺负人神,或形从而心不顺,或口同而志永殊,或背向即违,或积久毁坏,爰至冒突,耻辱相加,顽暴凌犯,造吉成凶,不思正方,苟肆邪见,彼此罹殃,宿绿所致,今复不悟,堕苦弥深。三者志业各异,同而不和,苟相愤戾,共济无期,自当远避,不相惊触,逃遁绝人,反经合道,密修妙方,各从所好。昔子晋之弃天下,游乎伊洛之滨,叔申之违君父,登乎北常之山,比出乎不获已,转祸为福,或隐或显,潜见取宜,彼此无伤,思相利益,开化尊卑,不致怨害,师以方便,匠成至心,渐染法教,前后随人。四者休戚是同,善恶能共,而富贵繁昌,分居别宅,或贫贱流移,在世异迹,师纵不同,法犹宜一,一是何者乎,长生不死之道也。一切含生,皆愿不死,不死之方,在于遣欲,遣欲何为乎,以其贪利克物,损人害己也。能遣欲者,则不存私己,己无所私,则动静济物,济物功深,自然得道,得道长生,要在功德,诸天上人,福乐有限,无功进德,求还世间,降神屈体,立诸功行,救度一切,除欲减私,服御吐纳,二精五牙,金丹玄素,众术亿千,辅佐成功,随缘施用,不可偏滞诸术,而功行无涓,空望长生,万无一果。良由世人学法,多执偏术,见其序说,便谓为奇,修之无验,又云虚妄。术本辅功,功在遣欲,欲不能遣,因术弥缠,自言行此,必得成真,独以为宝,不以教人,唯存济物,我不能度物,耽着不悟,遂致死败,不知罪招,反咎于术,传习此迷,岂曰智慧。智慧之人,学而不曜,有功无滞,不自矜夸,成而弗居,未成不执,不执之为,为而不争,利而不害,法地则天,日月同明,奉事可一,一其所奉,功德兴隆,隆而不兴,由于自然,然然无极,有精有粗,粗精交行,分迹有六。一者在世,二者出世,三者在家,四者出家,五者游涉,六者幽居。幽居者毕志山水,往而无反,不屈王侯,高尚其事。游涉者乍山乍水,或世或家,一朝一野,履历无休,出处默语,隐显随时。出家者辞亲遣爱,孤景独栖,或在山林,或住里巷。在家者上事三尊,中接四友,下育一切,万善备行。出世者餐霞饵炁,毁易身形,云人羽客,神灵同游。在世者婚宦孑立,随志所安,道术兼修,救度物我,泰则光赞,否则匡辅,进非贪荣,退不避难。皆宗太玄,同行道德,功迹有殊,成此六异。六异不可,即同教化,须善方便,方便之权,易乱难行。难行易乱,何故行乎,众生感至,不得不行,遣贪媱,息慎恚,除邪愚,灭三毒,三毒灭亡,无复老病死苦,小智缚则致乱,大慧解则有功,且妙感自愚,易法粗感,值此难行,行之无到,更贻深害,详慎抑扬,归和为上,理虽难必,事有可量。量彼忌而不苟断遏,遏而不能为灾,皆可令知,渐加开化,趣取兼济,志在相全。损我益彼,乃是道行之常,损而无益,又法所不许,我利损彼,众圣所戒,俱损无益,不可妄为。为无为,不防损也,而无不为,通利益也,一以此思,感要妙也。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之七竟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之八

  讲说修行

  讲议诀第三十一

  文讲议,思神行妙,然灯为常,续明无绝。未有斋堂,又无静室,随所身在,头首安之,山林洞穴,舟渚无亏,亏则惭惧,心存谢愆,愆生阻障,志不得纵,首愆遣障,所愿必谐。若庭止露宿,皎月通辉,是时息灯,不假有谢,谢在至心,不必皆形,形得称心,心形俱到。束带履板,因礼备科,此为上善,第一法轮。运有不泰,迹有参差,服章虽亏,心不可替,幸得备有,慎勿强亏。得道神通,尚备率物,未得道者,岂可略之。虽是心解一方,未达众方应用。若有矫激,激滞使通,暂时化彼,戒所不禁,禁偏许正,正是常科,偏拟非常,常则不用。用常之道,心为其主,未尝可偏,偏在迹耳。边非偏时,巾褐履板,单衣帖绩完净常具,贫者一通,富不过三,故弊相治,不得杂用。非可用者,洁处焚之,不得借人,又物猥施,施必同法,不可与他,他不识法,杂用伤科。法失忏悔,启告师尊,受旨更作,依前文清诤相宜,各分别余衣,慎莫混挠,妄置秽方。法事着时,所在危急,应须便旋,势不暇脱。或无屏地,露处泄疵,皆以一手掩巾头,心存云黑为屋壁,惭愧有此患,首谢是罪,招愿念化,为善利益,无所妨害。如此之后,法事忆之,犹应礼忏,然后复常。误有秽污,悉濯香汤,渐煎事竟,忏悔惭惶,未得忏悔,勿着行道。行道之先,先当忏悔,请经写校,迎送师尊,授受临文,皆着法服经服。师与朋友通校,不得他人轻脱假借,交换易代,纵情盗取,或写或校,欺罔人神,妄取妄与,并致风刀。校有误处,咨师定之,不得率心,便自改易,己当受解,后定不论。看经审议,正危整心,不得骄慢,傲息茫溏,狡狯戏笑,引譬失伦,协谈营私计则利。又不得虚解,沬刺粗过。若心劳思殆,有事宜营,去来休息,皆当礼拜。

  出行入卧,先覆镇经,披览之时,执籍周正,部属篇文,悉勿单露,笈案分别无杂。外书之本,亦由黄老。老言礼于仲尼,黄设法于治世,升玄化导,内外相关,大同小异。经诰各部,弗宜纷蹂,皆不可慢,敬之如神。笔砚纸墨,不可杂施,谬有触犯,便即易除。经文漏误,洗拭精洁,洗手浣巾,务存清净,心疑不尽,勿妄执经。经纸剪易,即火烧之,别炉净地,扬灰茂林,林薮若远,敛沉水中,深池净渊,亦埋洁地,勿致散漫,践踏飞扬。师徒偏地,道宜共行,而所在贫穷,无诸信物,许以他准,无他效心,心效身勤,人神通感,启告而授,后自立功,有物则散,无物则运心,心升志款,伏事师宗,竭力勇猛,习学不休,才精识朗,智慧聪明,训化辅师,功胜财物累人,生诸暗碍。舍之求通本无,无舍若无一,有一则非法须精。须以明信,取义准方,准方归舍,舍之依义,义解炼心,无疑碍道。道经无数,得之由心,心感未备,或片片相逢,高获一卷,两三之间,或十或百,千万互遭,或前卑,或后尊,或先高后下,各各题目,部次参差。单行则不书第数,并出则第数罗陈,或有第无次,或有次无第,用信既殊,法诀亦异。异在支分,同在部合,合得积分,分获疑合,皆是未达,更致罪殃,勿猜勿疑,必荷景福在身,能行众善,思神易应,圣业速成。若知受而不存思,存思而不遵行,味味又不究竟,转后不如在初。皆若受报登真未由,方当习业,更受经文,得多莫欣,获少莫戚、戚则失专,欣则生逸,生逸失专,功业难进。大道淡然,勤行为上,常惧怠慢,何可空欣。注心修善,善理妙探,少未洞解,多岂能明,明解须专,专必有应,应则通神,何劳乎戚,欣戚两遣,日夜专勤,誓进无退,号为道人,人行大道,号为道士。士者何也,理也事也,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道士谦辞,于道未富,自言贫,亦云贫士。理未周足,足如未周,我独若遗,故为贫士。士之为理,修善为事,事修无数,善岂可崖,崖无之善,随时增长,大而分之,总领有十也。

  十善十恶诀第三十二

  十善既行,[十恶]#1自息,息恶行善,大慈德成。是以上品诚云:恤死度生,救疾治病,施惠穷困,割己济物,奉侍师主,营建静舍,书经校定,修斋念道,退身让义,不争功名,宣化愚俗,谏诤解恶,道边立井,植种果林,教化童蒙,劝人作善,施为可法,动静可观,教制可轨,行常使然,十恶遍行,谓之道士。不修善功,徒劳山林,能信斯旨,勤寻诸戒。戒部甚多,随绿所得,无数诸戒,无央科律,皆辅一神,摄于三业。三业者,口身心也。运动造作,善恶无量,无量善恶,十为恶端。一者妄言,二者绮语,三者两舌,四者骂詈,此四口恶,反之则善;五者贪欲,六者窃盗,七者奸淫,此三属身;八者嫉妒,九者恚瞋,十者邪疑,此三属心。心业最重,为十恶根,斩绝恶根,修十善本。实言直语,通和讲诵,廉让舍财,内外贞洁,庆赞惧喜,敬信三宝,备此十善,十恶永除。除恶成善,由于明师,师视弟子,皆如亲儿,一切众生,亦一子想。想念在心,心慈同爱,爱心无异,言迹有殊。子弟亲表,书疏有差,他人归道,义合为师。师秉谦退,不自居尊,与弟子书,及得言语,如敬他人,所称君仆、门下、入室,接狎弥年,可吾可卿,可我可汝。师父及君,一切亲属,事之为师,皆称弟子,亦应称名弟子。子以学业虽高,因绿为师,不得自大,犹应称名,尊彼如旧。唯出世之身,与在世亲表,道法不同,礼拜有异。子弟亲属,共师父兄,父兄处之,依如本亲,亲属兼同弟子,不得令如家人。众术杂科,有不得父子亲授,或禁以有服,或断以同宗,各就他师,不关自然之法。自然之法,不必他师,十方如一,无隔亲疏也。

  为师度弟子去来诀第三十三

  师尊相师,又有婚媾,姻娅虽通,师资如旧。假令师取弟子之女,师自修为婿之仪,弟子尊师如昔,接对不相受拜,来时逆请停拜,应出门迎师,师止其拜,师至座所欲拜,弟子重请止乃止。不出迎者,可立床前,待至而拜,止则交止,不得相违。唯法事各拜,不得相止,书疏拜讯不亏,吉凶制服依礼。弟子为婿,犹报弟子之敬,居父师友,敬之皆如籍师,虽结亲,此亲敬不改。先经交知,后为师匠,彼自尊敬,此交如初。男女相师,法略无异,但男弟子不得以女师为妇,女师不得以男弟子为夫,夫妻之后,乃得相师,相师之后,不得夫妻。夫妻在相师之前,相师在夫妻之后,犹得如初,别有绝夫妻之道。随人所受而行,慎无讥疑,失正宗也。上士不绝夫妻,下士夫妻应绝,法出智慧经中。此谓在俗师资。

  为师度弟子法:

  受经之后,普弘宣化,有人乐法,津达度师。度师若过,归乎籍师,〔籍师〕#2巳升,寻于经师,经师又去,诸三师同学,同学又无,付三师高足弟子,弟子又阙,就诸保证,保证复尽,凭托有道。道德可师,引人投命,餐化受旨,克成师资,计度九人,乃得自取,九人未充,勿妄为师,幽考甚深,宜加详慎。

  弟子去来保明法:

  诸为弟子,于法有愿,咨问今师,自陈乐受。今师所无,当语弟子,使造某人,依法参受。或师实亦知,绿不得授,弟子之因,与彼应会,如此受他,无定格限,政宜先告本师,本师许去,乃得从心。或逃遁不启,启不被允,愤戾苟去,皆不得真。若师识彼师,为其告请,嘱付成就,心无猜分。先不相识,弟子自能得绿,不可逼绝,致生怨愆。彼师精窍,访其由来,其师尚存,不得辄受。轻薄回或,浮学不专,共宜抑杜,不可开萌。若不与此人本师相识,当书信交通,详其意故,审定源由,彼此无嫌,乃得传授,有疑勿结,结致深殃。如其本师已往,或远隔异方,存亡莫测,至心可矜,宜取其手辞,时贤证保,三人五人、七人九人,连名表奏,启告施行。其前师经戒、券箓科仪,存奉供养,无生慢心,不得毁弃,烧灭延灾,后会前师,具自披疑,慎勿隐讳,欺负人神。若未经参染,必无前师,手辞保奏,依法传之。

  新学出行别受三戒法第三十四

  凡受戒未受经,受经未受戒,皆是伏勤门下,始学之流,不得离师父游独行。行则依贤,别受三戒,清斋诣贤,投辞三拜,奉手巾、刀子,受持如法,竟又三拜,师事此贤。不得自聚徒众,辄为法师,当须师命,属寄高明,高明未许,亦无辄然,动静有关,去就听旨。若经戒备受,乃得孤栖,聚徒乃立,随意去留。三戒者,一勿忘二亲,念起罔极;二勿忘三宝,存常奉赡;三勿妄四友,愿受切磋。

  师友升过庆吊众法第三十五

  师友得道,九品升登,皆共斋戒,庆贺奖劝,更相督厉,孜孜不休。若顺运死亡,不显异迹,亦共斋戒,祈玄请恩,精研戒行,修术长存。若出家绝世,山水为居,不须哭泣,专念思神。若在朝市,婚宦相承,传国授家,依礼制服,师则三年,朋友期岁。同门业异,相为小功,异门志念,共事则缌麻,哭泣吊间,间中营斋,自然大法,都无禁忌。行法之时,自应洗濯,沐浴易衣,便修功德,朔望吉节,止哭建斋,他日哀至,哭以对客,客去忍哀,停哭则盥浴,盥浴即登清斋,不必皆须沐发。家中有丧,同师友法,法有内外,小异大同,书不尽言,触类可长。丧礼差降,最为难详,亲疏贵贱,随时而制,准古恭行,则无大过,父母中外,未尝暂无。礼制得失,古今代有,况师朋屡绝,法岂可常,常法虽备,大略易知,知而不行,非曰善士,见义不为,是谓无勇,勇猛志人,兼弘内外矣。

  自知升过功德诀第三十六

  上学积年,必与众异,精识妙解,久应出群,德虽未备,所作必知,知其生来,自少及长,动静之为,有善有恶,恶者悔与不悔,善者积与不积,多少隐显,分别识之。道足乎心,术足乎验,体应糜散,心神当知,功行济世,一死一生,次者三死三生,又次五死五生,又七死七生,又九死九生。品应此者,死不须悲,当克日时,与众分别经图,付授各得其人,躬所佩带,悉还本师。师已升度,付洞及渊,所居所服,付物生资,约敕子孙,爰及弟子,货营斋请,五炼镇尸。尸后更生,生或托胎,化生之由,由于先德,加以镇炼,施散立功,功转必速,与道合同。若不及此品,十死十生,百死百生,千死千生,万死万生,子子孙孙,为之斋请,布惠行仁,常存拔度矣。若心同上品,术异五条,或身神俱去,或剑杖代留,有隐有显,垂轨立誉,出经制法,广济后生,不假令人为其斋请也。

  上学之曹,身神未得俱去,运应转输,皆用舍身之术,炼神上升,留尸下瘗。瘗之卜地,同墓几人,不骇于俗,是谓和光。至于密法,潜候山川,施置会神,镇尸不朽,朽即又生,终与神合。天地不偏,灵祇归一,地有青龙秉气,色玄辟非,玄武延躯,虎啸八垂,则藏尸少时,枯骸更肉,凋藏生华,瘁形又郁,先神后身,混合为一,炼易之妙方,成真之要术,精能遵行,福流万叶矣。

  青龙秉气,上玄辟非,玄武延躯,虎啸八垂。

  夫欲建吉冢之法,去魂后正取九步九尺,名曰上玄辟非,华盖官王气神,赵子都冢墓百忌,害炁之神,尽来属之,能制五土之精,转祸为福。侯王之家,招摇欲隐,起九尺,庶人五尺,以石方圆三尺,题其文,埋之入土三尺。世间愚人,徒复千条万章,谁能明吉凶,识四相哉。辟非之下,冢墓由此而成,亦由此而败,非神非圣,难可明也。必能审此术,子孙无复冢墓之患,能知镇墓之法,千禁万忌,一皆厌之,必反凶为吉。能得此法,永为吉冢,不可宣也。

  右三尺,题其文曰:天帝告土下冢中王炁、五方诸神、赵公明等,某国帝王公侯官、生民男女甲乙,年如干岁,生值清真之炁,尸归神宫,翳身冥卿,潜宁冲虚,辟斥诸禁诸忌,不得妄为害炁,当令子孙昌炽,文咏九功,武备七德,世世贵王,与天地无穷,一如土下九天律令。

  夫施用此法,慎不可令人知。若立冢墓,王相刑害,诸不足者,一以镇文厌之,无不厌伏,反凶为吉。范幼冲,汉时尚书郎,解地理,乃以冢宅为意,魏末得道,在童幼中,其云:我今墓有青龙秉炁,上玄辟非,玄武延驱,虎啸八垂,殆神仙之丘窟,炼形体之所归,乃上吉冢也。

  辛玄子言:积善憩德,慈心在物,兼修长存之方,洞守形中之宝者,虽有此墓,为以示始终之观耳。至于神全德全,德会熙镜玄关,亦何时永为朽物,不复生出耶。此墓之人,斯可谓应运矣。

  青童君谓西城真人王君曰:范幼冲上学精专,故能洞达,知其寄尸墓有四相,自言之者,微显功德,招致有由,奖厉后之至人也。凡身神即令俱举入道,并名神仙,舍形托死鬼中,立功进学得道,皆号灵人。灵人辛玄子者,亦是汉人,其才识功行,足登圣真,先世罪障,未得都洗,虽有鬼职,寻成高仙,是以了明四相之妙德,前识合者,宝秘勿妄传也。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之八竟

  #1 按‘十恶’ 疑当作‘十善’。

  #2‘籍师’二字据文义补。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之九

  大乘行业

  (第三十七原缺题)

  凡学上道大乘之人,修己化世,勿逃山林。山林绝人,中小避欲,合药试术,研习奇方,是建德之细,非立功之大基。山中立功无所,所以出世市朝,起创治绾,缮写经书,宣行妙法,助国济时,慈心精勤,抑恶扬善,孜孜匪懈,执正治邪,赏罚以中。设法立戒,有不必行,行之剪非,非惩是前,举一正万,痛心悲悼,矜愍愚人,致陷此刑,愿速改悟,生即能转,死不促回,革心悛意,舍暗归明,如此虽杀,益而无怨,无怨之刑,刑而非杀。圣人不杀,神武之功,世建德,无功德不能立,群魔恼试,遂不得通,急须诸功,却诸邪丑,众难悉度,乃获成真,无功求真,是虚妄之学,如断足希行,无成步之日矣。

  凡修功未满,遇世凶荒,且应入山,避于危难。当此之时,弥须方术,山有精灵,不可侵犯,亦勿久居,致生厌毒,光怪妄兴,飞祸互作,惊恐妖异,疾病中伤,为功辄乱,所向不成。三年可移,择善栖憩,名山即谒,附名亦然,践行烧香,存神占卜,启告玄灵,缮营理经书,人住或异或同,或群或独,随宜制之。醮礼依科,出入如法,远可千年,不拘得道也。

  凡先因宿命,今生山林,或居水侧,或处田园,或承前世系嗣相传,或始兆身绿事致尔,不必是恶,亦未为善,善恶犹行,行业出心,心资行道。道有正科,精思神炁,寻经依师,内事父母,外奉君王,中从师友,正心治身,练粗习妙,勤学不休,出入山水,舟车牛马,男女贵贱,公私云为,唯存谨慎,华素取中,启告玄灵,动静如法,虽居山水,与世不殊。山仁水智,神交乎人,人行仁智,与神合吉,小神相佑,大神护之,久习仁智,仁智弘深,道德礼义,信顺咸和,大神小神,同人为一矣。

  凡上学居山,处世无异,唯在精心,兼严其事。虽居俗境,闲门清室、坛台堂房、井鳌浴溷,与食香灯,冠衣器物床席,动静出入,舟车牛马畜产,同而有异,各依法制,不可任心乖法,不如俗人,必败无成,非上人也。上人妙士,和光同尘,挫锐解纷,与俗密异。佩服箓讳,呼吸元精,建德立功,非凡所测。斋谢之后,佩奉真文,所向未合,由罪未原,三的之后,犹当都谢。自天子至于庶人,三品如凡,养育子孙,报祖父之恩。不能报,不知报,报云多计,报事皆罪,人相厌患,非智慧。无智慧必顽塞,不能开通,善不能防闲,恶不能容非,不能忍辱,不能推让,不能堪苦,不能安贫,不能处乐,乐极则骄,苦极则怨闻父母之声,憎见尊上之影,日夜僻侧,逃而避之。或恶闻子孙之音,嫉害自下形相掷,而摆之以为奇能,矫迹乖法,此罪非智者。宣行神炁,证明圣教,续种延年,更相生长,更相爱念,更相训诲,止恶修善,日夜思惟,有过即改,有是坚遵,谦卑居退,不竞诤先,谏说勿斗,借炁养神,和声怡息,徐语安行,卧坐庠序,所为分明,出入精审,相与还源,治邪保正,却浊来清,削除死籍,注定生名,代人受苦,甘之无怨,度人之乐,节而无荒,不及道悔,不护短申,非咨问胜达,不面从背越,内外相应,智慧人也。智慧之人,可共上学,非智慧者,慎勿与言。言上有罪,动致风刀,闭口慎之,自求多福,福绿相会,智慧相逢。如其无因独立,乐上遇科,精寻忖度我体先后所行,即今所志与科殊者,急首改之,与科合者,坚固成就。首罪成福,必须结斋,自为为人,随时消息。巾冠衣服,履板香油,堂室坛𫮃床帐,经书供养之具,皆当依科,所须勿阙,非用勿施,华素取中,丰俭守法。法出诸经,不可卒寻,三品所宜,其三科为要。其一、高圣太真五帝四极明科,上下二宫。其二、太玄左宫女青四极三十一卷独立宝经明科律文,有右中二并左,合三宫。其三、太上九真明科,有上中下三品。其四极明科云:行七经之道,太岁庚辰六月二十五日癸巳己时,北极真公除秽纳馨,神遇七经,仁义礼智信及道德。学道期乎至德,至德得乎大道,大道玄邈,涉求迢遥,是以修善,先行仁义礼智与信,递互相成,始至乎终,相生为次。仁水生火,火生土信,信生义金,金生智水,水生通德,德生达道,道德无极,通达无穷,长生不死,常住湛然,能无能有,最贵最尊。仁亦长生,尚有劫年,义断礼节,智通信和,五德备者,名曰至德究竟,五千一焉,号为大道。道学七经,经者径也,由也,常也,正也,成也。径直易行,由之得进,常通不塞,正以治邪,转败为成,经纬相会也。玄素、黄帝、容成、彭铿、巫咸、陈赦,习学七经,演述阴阳,生生为先,先仁之志,非但七人,七人迹多,亦号七经。天门、玉子,皆传斯道,外儒失道,不知道为儒本,儒为道末,末本不知,致无长寿之人,遂为淫乱之俗也。至于外儒五经备有,诗首关睢,礼贵婚嫁,传嗣之重,历代所同,无后之罪,三千莫大,而不知男女炁数,阴阳兴衰,闻之疑怪,嗤鄙成灾,良可痛念。智者悟之,能归内道,救理外儒,诗礼传易,至于尚书、乐经、孝经,敛末崇本,本孝合乎道,习乐同乎德,德道弘深,仁义备举,礼智常用,信不暂亏,缘末入本,引外还内,上学之功,于此乎在也。

  七经者:

  一曰仁经,男女婚嫁恩爱,交接生子种人,永永无绝。

  二曰礼经,既生当长,壮不可恣,夫清妇贞,内外分别,尊卑相敬,和而有节。

  三曰信经,既知和节,亲疏相关,朝野忠直,无相违负。

  四曰义经,既知忠直,有与有取,罚恶赏善,更相成济。

  五曰智经,既知赏罚,防有枉滥,抑扬通流,除邪入正。

  六曰德经,治邪保正,五德均平,无偏无苦,常乐长存。

  七曰道德,常乐长存,胜泰无上,上德不德,教化立功,功成身退,权变无穷。

  凡人学道,共修七经,经有所明,各有多少,经恩多,余事皆少,少不受称,多故立名。名为仁经,亦有礼义,信智德道,五同若斯,唯道独多,少行均平,故号大道,一切所宗也。

  六道多者,各有所长。

  一曰仁道,长于子孙众多。

  二曰礼道,长于敬让,贪诤止息。

  三曰信道,长于诚实,除诸欺华。

  四曰义道,长于严断,佑吉剪凶。

  五曰智道,长于释滞,化伪还真。

  六曰德道,长于忘功,守正无失,入乎大道。大道无名不去,天人所崇也。

  凡明内道者,阴阳相交,行炁如数,长短依经,消灾散祸,治病延年,请福结愿,求得神仙。虽遍习七经,当随长救急,行仁之道,以禳逆贼,止诸杀伤,延年多子。行礼之道,消诸凌辱,奸媱去来,口舌谗嫉。行信之道,灭众怨仇,违负信约,妄语虚言。行义之道,诛剪强梁,厌伏寇盗,却诸暴凶。行智之道,除邪断嫌,怨救忧病,益年长算。行德之道,解诸妒怨,消诸争名,却妖声,调雅乐和,五合六七,八九备成,抱一统万,湛无亏盈。行道之道,无为而为,化物立法,幽显无遗,变化应运,无极无穷也。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春之九竟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之十

  行道去来

  得道未去诀第三十八

  得道之人,运应化世,未得隐沦,常以本命之日,正中夜半子午之时,说三百六十戒,诵十方徊玄品章,教未得道,同心行之。不知本命,常用甲子清斋入室,坐卧随人,唯精唯密,必速验矣。

  云雾子,三月一日生于无量天,年十八,位登太真王。三元下教,朝礼玉天,遂登大有之宫,清斋明霞之馆,灵瑞告感,项负圆光。虚皇道君授以琅书,独诵帝章,掌录万仙,上统无崖,下摄无极,自天之下,咸隶太真。太真立科,终始琅书,虚皇玉帝受之九玄,铸金为简,刻玉结篇,金缕玉字,秘之九天。太真之王密施行之,周济十方,分成十卷,三十九章,诵之得通,十卷之品,又三十九焉。凡修众经,先习琅书,万真临轩,群魔降伏。云雾子乃不修他道,唯歌咏帝章,致三元下教,位登太真王,况能兼修诸经,又先精此法,岂不速造玉京,与太上为一乎。太华真人、三天长生君、太和真人、东华老子、南极总司禁君、西台中侯、北帝中真、九灵玉子、太灵真妃、赤精玉童、玄谷先生、南岳赤松子、中山王乔、紫阳真人、西城王君、中皇先生、赵伯玄、山仲宗,一十八人,正相传习之。其余支流后进,续有得此文者,必充三十六万之限,保睹金阙圣君,一切无复忧患矣。

  太上智慧洞真三宝徊玄十方品章

  北方太上颂曰:

  太上发玄蕴,焕烂敷真文。落落散天宝,十方所共尊。不始亦不终,不明故无昏。仰登玉京台,逍遥憩昆仑。超度泉曲都,魔王愿欲闻。七祖受化生,解我宿世冤。入控飞玄景,出驾浮紫云。

  东北方太上颂曰:

  重晖耀玉晨,乘景开圆明。岧岧洞真殿,晃晃七宝精。一念度八难,长与太上并。缠旋献黄景,日华虚中生。世知浮俗道,莫闻知慧经。大矣洞真戒,玄感魔王诚。万劫若一息,岂击千亿龄

  东方太上颂曰:

  太上体太无,散形渡弱丧。务猷宣玄卫,天真并赞扬。有缘文自表,无因经为藏。若能得此道,首即生圆光,身济无待律,飘飘逸仙堂。

  东南方太上颂曰:

  无无竟无永,有有安入妙。天翰蔚无上,玄宗自有要。徊转三宝轮,十方并震耀。太上观玉京,魔王空中笑。天帝叉手唱,众真乘虚啸。散花正我念,八愿自然超。

  南方太上颂曰:

  灵仙乘庆霄,驾龙蹑玄波。洽真表嘉祥,濯足以八河。福应不我期,故能释天罗。道德观三界,地网亦以过。感遇灵真会,净慧经莲花。

  西南方太上颂曰:

  无上觉四辈,茫茫大方外。幽显谅有由,无幽故不昧。来罗运玄轮,真仙萃华荟。时游渺漭间,天人见无际。

  西方太上颂曰:

  灵妙寄宣迹;天人有津岸。泛舟不测渊,常恐风波涣。其缘有前力,智势谁能算。冉冉任玄枢,昭然实因判。挺颖应真子,灵琴空中弹。净思恭十方,去留不我羡。

  西北方太上颂曰:

  太上敷洞文,贤贤归大缘。萧条三宝囿,繁华秀我因。伯史与入精,质净生金身。终劫复始劫,愈觉灵颜新。希度礼无上,灵文降至真。道林蔚天京,下光诸地仙。从容散灵威,洋洋大法宣。

  上方太上颂曰:

  太上观十方,晻蔼融风穆。圆光□三辰,真人被天服。魔王叉手立,司迎酆京侧。日月翳行曜,七宝焕无极。一切营此时,祸灭地狱息。渺乎无量尊,天人莫能测。

  下方太上颂曰:

  三宝繁十方,亹亹空中澄。宛转随化理,一感法轮升。冥漠皦昧间,台殿悉化成。空有靡不有,巍巍多山陵。太上无滞念,灭念归幽升。

  凡十方徊玄颂,先始北方,次东,次南,次西,次东北,次东南,次西南,次西北,上方,下方,是谓十方也。若礼拜,亦用此方一拜耳。道学之人正念心礼,则足畅玄志于天尊矣,复何必劳形于风尘哉。

  太微天帝曰:夫十方徊玄品者,出乎自然而然,虚峙九千余劫,其文乃见,元始天王盛而撰焉。总三宝于上清,观十方于玉京,御大魔于六天,拔苦难于泉曲,训道学而教业,极天人之幽根,释宿绿之滞愆,超三界而独步,何天罗与地网而敢缠耶。侪希微乎自然,故从劫到劫,而弗休矣。焕乎其文,蔚然章矣。实难以言宣,秘而不书,口口相传,是以单行智慧,不杂众篇矣。

  太微天帝曰:此章品以配大戒,乃三宝之宗矣。常以本命日,说三百部戒,而颂此文,若日中及夜半时修之也。先斋而后行道,慎令不同者闻之,非小故矣。人不知本命,用甲子日,若十年以后,可正月一日行道耳。昔太真王母、东华青童、元始天王,皆太上弟子也,亦但用正月一日,日中及夜半修之耳。太极仙王,其中诸仙公、真人,多以本命辰日行之也。故列而陈之,学士详用之焉。悉在斋室中,坐卧乃任意为之耳。太上大法,自令北向耳。夫至人则不然矣,或坐亡已沦,梦乎自然,如弹指顷已成外。若俗儒谈放,自得于胸衿而已,乃精炼乎三宝洞文也。是以世业之子,莫见其崖造,故和光于风流矣。

  太微天帝曰:正月一日,当咒天罗地网及魔界,脱我身神之道。其法,未平旦小许曰:我明游上十方,礼见太上尊,九天之罗,敢得落我身。又曰:我将游下十方,交通地真,提携灵仙,九地之网,敢得维我足。又曰:我将游太上京,宴适华堂,洞观诸天,超度三界泉曲之府,勿复留我魂。凡三,正月为之休也。

  元始天王曰:自非七世大庆,重华敷条,累叶重柯,秀挺后苗,善逸万劫,世世有道,名刊金简,因缘贤应仙合度,何当与戒颂相违耶。其法物同如大戒科,惟当别赉绛文之缯一百三十尺,以代落簪之盟矣,皆奉有文之子也。若仙人所授,已坦幽昧之故,则弗复须法信。若灵神相告,亦具盟物如法。夫悠悠者,胡以测人心之必然乎。学者当先自审,才志能修之,而终身必不犯明科,乃可从事于大法矣。若违科,七祖幽囚于地狱,身亦祸矣,岂仙之有哉,学士其深慎之焉。故上圣但口诵心存而已,不书其文。

  太极大法师曰:五通乃尚在三界,此故未为仙也。夫仙道无不无,有不有,能觉有无之间,湎然于其际而无际,乃能自体六通,超三界也。三界者,一欲界、二色界、三无色界。从太黄皇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上明七曜摩夷天,第六天为欲界。从虚无越衡天、太极蒙翳天、赤明和阳天、玄明恭华天、耀明宗飘天、竺落皇茄天、虚明堂耀天、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天、元载孔升天、太安皇崖天、显定极风天、始黄孝芒天、翁重浮容 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第二十四天为色界。从皓庭霄度天、至渊通元洞天、太文翰宠妙成天、太素秀乐禁上天,第二十八天为无色界。学三宝,诵徊玄,奉大戒,能超此三界之表,洞六通智慧也。六通智慧者,洞观、洞听、洞彼此生死去来劫数、洞十方有无、洞经戒道俗教化、洞自然人身,是为六通大智慧也。学此内法者,皆为太极真人,登玉京,长存永无退,常为太上之宾矣。

  太极大法师曰:第九赤明和阳天,又名妙安伽娄天,又名太妙小梵天也。二十九太虚无上常融天、三十太释玉隆腾胜天、三十一龙变梵度天、三十二太极平育贾奕天,此四天帝君,常诵习三宝经,转回玄,奉大戒,修斋清诤,其诸天王亦然,悉共拥护奉戒身,令得仙度矣。故说诸天,名号亦多矣。言无上大罗天,是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天之上天也。四天洞参其炁,, 故不具说诸天也。然学太上道,案约应知太上玉京,所观玉京台,在乎大罗之上,渺渺乎若存若亡,若有若无,渺邈劫仞,难以言宣,故天人弗可思而议矣。

  东华青童曰:此道超三界,统六天魔之府。人生死靡不属泉曲者,而由斯六天,配役太山地狱也。唯得道能度之耳,非大戒,亦复何缘削我之名,永劫而长存乎。非三宝洞文,而当何因为太上之宾友乎。我每侍坐,曾请事于斯语矣。

  东华青童曰:魔为数种,有天魔、地魔、人魔、鬼魔。今言六天大魔王者,是天地之大魔王,其宿世有大功德,故得为此魔王,与帝君比德,共执事于天地人,上属太上玉京,为天帝之下官,且其余无所不制。夫人学道,先小魔试,道成,待大魔王皆临大试过,便保举上玉京台霄,泉曲幽都,死籍班下,太山除地名之录也。其各各统职三官,魔神鬼兵直卫,讨奸邪魍魉,不正之精魔王,参品仙府,受太上之任矣。并七宝宫殿,焕耀日月,人生死所经也。其政奉大戒,故欲人弘三宝焉。

  东华青童曰:夫道学无大戒宝文,子身名终不脱鬼府魔界,七祖亦何由而反胎生宫乎。是以此道至矣,大圣弘之,凡流当不可不勤慕之哉。

  已去复来诀第三十九

  凡学上道,积功累德,昔因已深,今缘又盛,业行超群,六通八达,九成十极,与道合源,身神同升,去世入玄。去而不去,去而更来,来以应感,和光同人。去而不去,无乎不在,在而云去,俗见去也。凡得道,炼有炼无,无究有竟,住此即得,得无去就,教迹示阶,已得者去,未得者停,及其得者重来,为物行道,非凡所知。知者真圣,圣者复来,心迹叵测,钻之弥坚,仰之弥高,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动止出处,默语喜嗔,取与赏罚,生杀是非,黜陟褒贬,皆以利人,制恶还善,回洙归源,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识之大方,取其行道,屈己申物,损身济人,诲导不倦,过误不文,同物过误,改之有方,有方可师,过则非过,终始垂誉,累代所执,此是已去复来,精加伏勤也。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之十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