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浙江通志 卷八 卷九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八
  建置
  严州府
  通典春秋时属呉后属越又属楚
  青类天文分野之书秦属㑹稽为鄣郡之地
  谨按通典云秦为鄣郡地盖以新安新定等为鄣郡地耳考秦三十六郡鄣与㑹稽共治扬州之境是时新定未有所分迨孙稽置新都郡后隋唐渐以呉郡馀杭之属县来隶是新定实处鄣与㑹稽之间非独为鄣郡之地也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汉属㑹稽及丹阳郡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后汉属呉郡及丹阳郡
  谨按通典云汉为丹阳郡地后汉以后并属呉郡考汉书地理志富春属㑹稽郡歙属丹阳郡后汉书郡国志富春属呉郡歙属丹阳郡建徳桐庐新昌于富春县分置始新新定于歙县分置分水又于桐庐分置是在前汉时属㑹稽及丹阳二郡后汉属呉郡及丹阳郡无疑矣
  三国呉志建安十三年权使贺齐讨黟歙分歙为始新新定犁阳休阳县以六县为新都郡太平寰宇记新都郡理始新县属扬州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三国呉立建徳桐庐新昌三县属呉郡
  晋书地理志呉郡统县富阳桐庐建徳寿昌元和郡县志呉新昌晋太康元年改寿昌
  严陵志晋太康元年改郡曰新安改新定县曰遂安谨按晋新安郡统县六而在今之严州府者惟始新遂安二县宋南齐皆同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梁普通二年改寿昌属新安郡隋书地理志新安郡平陈废为新安县遂安桐庐废又废建徳入呉寜县仁寿三年置睦州遂安桐庐复严陵志并寿昌入新安
  谨按开皇中置歙州统休宁歙黟三县仁寿中置睦州统新安遂安桐庐三县于是二州之县各有分属不复混杂矣
  隋书地理志大业初改新安名雉山置遂安郡隋书地理志遂安郡统县雉山桐庐遂安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改为睦州领雉山遂安二县
  太平寰宇记武徳四年置分水县复置建徳县旧唐书地理志桐庐武徳四年于县置严州领桐庐分水建徳三县七年废州及分水建徳二县以桐庐属睦州
  谨按武徳七年又改为东睦州八年去东字
  文献通考睦州唐属江南道
  唐书地理志建徳永淳二年复置雉山文眀元年曰新安寿昌永昌元年析雉山置载初元年省分水如意元年复置更名武盛神龙元年复故名寿昌复置
  太平寰宇记开元二十年改新安为还淳县
  通志地理略开元十道图睦州江南东道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天宝元年改新安郡乾元元年复为睦州
  唐书地理志青溪永贞元年还淳更名
  唐书方镇表隶浙江东道节度
  谨按开元二十一年睦州隶江南东道至是乃隶浙江东道节度又考唐书地理表贞元中浙江西道观察亦领睦州
  唐书地理志睦州新定郡上县六建徳青溪寿昌桐庐分水遂安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光化三年钱氏以桐庐属杭州十国春秋呉越睦州领县五建徳寿昌遂安分水青溪
  宋史地理志太平兴国二年桐庐来隶
  文献通考睦州为遂安军节度
  宋史地理志宣和元年升建徳军节度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宣和三年改睦州曰严州青溪县曰淳化
  宋史地理志两浙路严州
  续文献通考绍兴中淳化县始名淳安
  文献通考严州属浙西路
  宋史地理志建徳军咸淳元年升府县六建徳淳安桐庐分水遂安寿昌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三年改建徳府安抚司十四年改建徳路
  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建徳
  元史地理志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建徳路元史地理志建徳路上领县六建徳淳安遂安桐庐分水寿昌
  续文献通考眀初改建安府寻改严州府
  眀实录移置浙江行省于严州万历严州府志洪武八年罢中书省眀一统志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严州府续文献通考严州府领建徳淳安桐庐遂安寿昌分水六县
  国朝定为严州府属浙江布政使司领县六建徳淳安
  桐庐遂安寿昌分水
  建徳县
  通典汉富春县地
  太平寰宇记呉黄武四年分富春地置建徳县属呉郡
  谨按晋宋齐并因之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梁分属东阳郡
  谨按通典梁陈置金华郡隋平陈置婺州大业初州省置东阳郡则建徳在梁陈时当云属金华郡
  隋书地理志长山废建徳入改为呉寜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唐武徳四年置建徳属严州唐书地理志武徳七年省入桐庐雉山永淳二年复置
  唐书地理志睦州新定郡建徳
  十国春秋呉越睦州领县建徳
  宋史地理志建徳府县建徳
  元史地理志建徳路领县建徳中倚郭
  旧浙江通志眀建徳县属建安府寻属严州府
  国朝建徳县属严州府附郭编户八十六里
  淳安县
  旧唐书地理志汉歙县地属丹阳郡
  谨按建安中孙氏以叶乡为始新县立新都郡于始新
  清类天文分野之 书晋为新安郡
  谨按宋齐梁陈并因之
  严陵志隋开皇九年平陈废郡为新安县大业初改曰雉山
  隋书地理志遂安郡统县雉山
  旧唐书地理志文眀元年复为新安开元二十年改还淳永贞元年避宪宗名改为青溪
  唐书地理志睦州新定郡青溪
  十国春秋呉越睦州领县青溪
  宋史地理志宣和初改淳化严陵志平方腊改曰淳化南渡后改今名
  宋史地理志建徳府淳安
  元史地理志建徳路领县淳安
  旧浙江通志眀淳安县属建安府寻属严州府
  国朝淳安县属严州府编户六十一里
  桐庐县
  元和郡县志本汉富春县之桐溪乡
  宋书州郡志呉分富春立桐庐元和郡县志黄武四年分置桐庐县以居桐溪地因名桐庐
  晋书地理志呉郡统县桐庐
  宋书州郡志呉郡太守领桐庐
  谨按齐梁陈并仍旧
  名胜志隋开皇中并入钱唐
  隋书地理志桐庐仁寿中复
  谨按仁寿中桐庐属睦州大业初属遂安郡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于县置严州七年废州以桐庐属睦州
  唐书地理志睦州新定郡桐庐𦂳
  严陵志光化三年钱镠割县隶杭州
  十国春秋呉越西府杭州领县桐庐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宋太平兴国中仍属睦州宋史地理志建徳府桐庐
  元史地理志建徳路领县桐庐
  旧浙江通志眀桐庐县属建安府寻属严州府
  国朝桐庐县属严州府编户五十三里
  遂安县
  严陵志汉歙县南乡之地
  元和郡县志呉大帝使贺齐平黟歙县之南乡安定里置新定县
  谨按呉属新都郡
  宋书州郡志遂安晋太康元年更名
  谨按晋宋齐梁陈并属新安郡
  隋书地理志平陈废仁寿中复
  隋书地理志遂安郡统县遂安
  唐书地理志睦州新定郡遂安
  十国春秋呉越睦州领县遂安
  宋史地理志建徳府遂安
  元史地理志建徳路领县遂安
  旧浙江通志眀遂安县属建安府寻属严州府
  国朝遂安县属严州府编户六十四里
  寿昌县
  元和郡县志本汉富春县地
  宋书州郡志寿昌呉分富春立新昌县晋太康元年更名
  谨按县属呉郡晋宋齐并因之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梁普通二年改属新安郡谨按陈仍梁旧
  严陵志隋开皇九年废新安郡并寿昌入新安县旧唐书地理志寿昌永昌元年分雉山县置载初元年神龙元年
  唐书地理志睦州新定郡寿昌
  十国春秋呉越睦州领县寿昌
  宋史地理志建徳府寿昌
  元史地理志建徳路领县寿昌
  旧浙江通志眀寿昌县属建安府寻属严州府
  国朝寿昌县属严州府编户三十六里
  分水县
  太平寰宇记本桐庐县之西乡
  严陵志唐武徳四年置严州治桐庐乃析桐庐七乡别为县名分水盖取桐江水中分之义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武徳七年并入桐庐如意元年复置改名武盛
  旧唐书地理志神龙元年改为分水
  唐书地理志宝应二年析置昭徳县大历六年省唐书地理志睦州新定郡分水
  十国春秋呉越睦州领县分水
  宋史地理志建徳府分水
  元史地理志建徳路领县分水
  旧浙江通志眀分水县属建安府寻属严州府
  国朝分水县属严州府编户一十八里
  温州府
  通典春秋战国并属越
  谨按楚灭越后地属于楚
  史记东越列传秦并天下以其地为闽中郡
  史记东越列传汉孝恵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立为东海王都东瓯
  谨按元封元年入东越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
  汉书地理志㑹稽郡回浦十道志温州永嘉郡㑹稽之东境
  舆地志后汉光武改为章安县
  谨按回浦乃今奉化县回浦乡即寜海县地在后汉为章安
  太平寰宇记永和三年置永寜县
  谨按宋书州郡志一作永建四年
  资治通鉴呉属临海郡
  宋书州郡志安固呉立曰罗阳改曰安阳晋太康元年更名
  宋书州郡志横阳晋太康四年以横藇船屯为始阳仍复故名
  晋书地理志太寜元年分临海立永嘉郡统永寜安固松阳横阳四县而扬州统永嘉郡
  谨按永嘉置郡四县属于永嘉与临海郡不复统摄矣又孝武帝置乐成县则晋末永嘉郡当统永寜松阳安固横阳乐成五县
  晋书地理志寜康二年分永嘉郡之永寜县置乐成县
  万历温州府志宋孝建元年置东扬州统永嘉郡永光元年以东扬州并入扬州仍统永嘉等郡
  宋书州郡志永嘉太守领县五永寜安固松阳乐成横阳
  谨按宋永嘉所领五县在今之温州府者永寜安固横阳乐成四县松阳则属今之处州府又按南齐永嘉郡所领五县与宋同
  梁书高祖纪普通五年分扬州置东扬州万历温州府志置东扬州统永嘉七郡
  陈书文帝纪天嘉三年以永嘉八郡置东扬州谨按永嘉郡统县梁陈二书不志地理难于详考大略与宋齐相同
  万历温州府志隋开皇九年平陈废永嘉郡置处州改永寜为永嘉省横阳入安固十三年改处州为栝州省安固乐成入永嘉统栝苍永嘉松阳临海四县
  太平寰宇记大业复为永嘉郡
  谨按隋时置郡于栝苍即今处州非今之永嘉县
  唐书地理志永嘉武徳五年以县置东嘉州并析置永寜安固横阳乐成四县七年乐成省入永嘉贞观元年州废省横阳永寜以永嘉安固隶栝州
  唐书地理志温州上元元年析栝州之永嘉安固置图经永嘉民李行抚诣阙请置州制以永嘉安固二县置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故名谨按今之温州府地晋眀帝以前属今之台州府眀帝以后与今之处州府或合或分自唐上元置温州乃自为一郡不复相统摄矣
  文献通考温州唐属江南道
  唐书地理志载初元年复置乐成县大足元年析安固复置横阳县
  通志地理略开元十道图温州江南东道
  旧唐书地理志天宝元年改为永嘉郡
  太平寰宇记乾元元年复为温州唐书方镇表隶浙江东道节度唐书地理志温州永嘉郡上县四永嘉安固横阳乐成
  十国春秋晋天福四年敕建温州为静海军节度十国春秋呉越温州领县四永嘉瑞安平阳乐清谨按瑞安即安固县平阳即横阳县乐清即乐成县
  宋史地理志太平兴国三年降为军
  宋史地理志两浙路温州
  宋史地理志政和七年升应道军节度建炎三年罢军额
  文献通考温州属浙东路
  宋史地理志瑞安府本温州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升府万历温州府志时有禾异亩同颖知州王亚夫以闻故升府
  宋史地理志瑞安府县四永嘉平阳瑞安乐清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三年瑞安府仍为温州
  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温州
  元史地理志浙江海右道肃政廉访司温州路元史成宗纪元贞元年陞平阳瑞安县为州
  元史地理志温州路上领县二永嘉乐清州二瑞安平阳
  续文献通考眀改为温州府洪武二年瑞安平阳复改为县
  眀一统志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温州府眀从信录景泰三年立泰顺县
  续文献通考眀温州府领县五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泰顺
  国朝定为温州府属浙江布政使司领县五永嘉乐清
  平阳瑞安泰顺
  永嘉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汉东瓯地东海王都
  后汉书郡国志永寜永和三年以章安县东瓯乡为县资治通鉴注㑹稽东部都尉治
  万历温州府志呉太平三年以东部都尉为临海郡永寜属之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晋为永嘉郡治
  宋书州郡志永嘉太守领永寜
  谨按齐梁陈并仍旧
  隋书地理志永嘉旧曰永寜置永嘉郡平陈郡废县改名焉
  唐书地理志武徳五年以县置东嘉州并析置永寜县
  唐书地理志贞观元年州废省永寜以永嘉隶栝州旧唐书地理志上元二年置温州治于此县
  唐书地理志温州永嘉郡永嘉
  十国春秋呉越温州领县永嘉
  宋史地理志瑞安府永嘉𦂳
  元史地理志温州路领县永嘉上倚郭
  旧浙江通志眀永嘉县属温州府
  国朝永嘉县属温州府附郭编户二百八十四里
  乐清县
  万历温州府志本东汉永寜县地
  宋书州郡志乐成晋寜康三年分永寜立
  宋书州郡志永嘉太守领县乐成
  谨按齐梁陈皆因之
  万历温州府志隋省入永嘉属栝州
  唐书地理志武徳五年析置乐成县七年省入永嘉旧唐书地理志载初元年分永嘉复置
  唐书地理志温州永嘉郡乐成
  十国春秋呉越温州领县乐清注避梁王父讳改
  宋史地理志瑞安府乐清
  元史地理志温州路领县乐清
  旧浙江通志明乐清县属温州府
  国朝乐清县属温州府编户一百三十六里
  平阳县
  太平寰宇记本永嘉安固之地
  万历温州府志晋太康初析横藇船屯置始阳县寻改曰横阳
  晋书地理志太寜元年立永嘉郡统横阳县
  宋书州郡志永嘉太守领横阳
  谨按齐梁陈并因之
  万历温州府志隋省入安固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五年分安固县置贞观元年大足元年复分安固置
  唐书地理志温州永嘉郡横阳
  十国春秋呉越武肃王时改平阳郡县释名横阳取横藇及横阳江之义后梁乾化间横阳既平故曰平阳
  十国春秋呉越温州领县平阳
  宋史地理志瑞安府平阳
  元史地理志温州路领平阳州元贞元年旧浙江通志眀复为平阳县属温州府
  国朝平阳县属温州府编户二百四十一里
  瑞安县
  元和郡县志本汉回浦县地后汉改回浦为章安方舆纪要三国呉析置罗阳县宝鼎三年改曰安阳晋太康初改曰安固属临海郡太平寰宇记因境内安固山名
  晋书地理志太寜元年立永嘉郡统安固县
  宋书州郡志永嘉太守领安固
  谨按齐梁陈并仍旧
  万历温州府志隋开皇十二年省入永嘉属栝州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八年分永嘉县置属嘉州贞观元年废嘉州安固属栝州上元元年属温州
  唐书地理志温州永嘉郡安固
  十国春秋呉越温州领县瑞安注唐天复三年有白乌栖县之集云阁武肃王闻于朝诏改今名
  宋史地理志瑞安府县瑞安𦂳
  元史地理志温州路领瑞安州元贞元年旧浙江通志眀复为瑞安县属温州府
  国朝瑞安县属温州府编户一百三十八里
  泰顺县
  眀一统志本瑞安平阳二县地
  万历温州府志景泰二年割瑞安十二里平阳六里立为县以民心向化赐名泰顺眀従信录兵部侍郎孙原贞奏立
  旧浙江通志明泰顺县属温州府
  国朝泰顺县属温州府编户一十八里
  处州府
  太平寰宇记古缙云之墟
  栝苍彚纪春秋战国时属越越亡入楚
  太平寰宇记秦㑹稽郡地
  谨按处州府秦㑹稽郡地太平寰宇记图经清类分野书皆同明修一统志亦因之惟陆广㣲志胜云秦属闽中郡栝苍彚纪亦云秦始皇以其地为闽中郡考处州系临海永嘉二郡分出台温在秦时乃句践之后废其君长以其地置闽中郡者也当以属闽中郡为是
  太平御覧汉初为东瓯地后为回浦县文献通考汉属㑹稽郡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后汉改为章安
  栝苍彚纪松阳县建安八年
  资治通鉴呉大帝赤乌二年分太末立平昌县宋书州郡志晋太康元年更名遂昌县
  谨按松阳县属临海郡平昌县属东阳郡
  晋书地理志太寜元年分临海立永嘉郡统永寜安固松阳横阳四县而扬州统永嘉郡
  谨按永嘉郡所统四县惟松阳一县乃今之处州府后虽増置乐成亦不与处州统属也
  栝苍彚纪隋开皇九年废二郡为县分松阳之东乡置栝苍县以栝苍松阳永嘉临海四县置处州十二年改为栝州名胜志处士星见于分野置处州以州治在小栝山之巅改名栝州
  文献通考炀帝时复置永嘉郡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平李子通置栝州置总管府管松嘉台三州括州领括苍丽水二县八年废松州为松阳县来属省丽水入括苍遂昌并入松阳
  旧唐书地理志贞观元年废都督府省嘉州以永嘉安固二县来属
  文献通考栝州唐属江南道
  唐书地理志缙云圣历元年析栝苍及婺州之永康置青田景云二年析栝苍置遂昌复置
  通志地理略开元十道图栝州江南东道
  旧唐书地理志天宝元年改为缙云郡乾元元年复为栝州
  唐书地理志龙泉乾元二年析遂昌松阳置
  太平寰宇记大历十四年改为处州旧唐书地理志避徳宗讳栝苍改为丽水
  唐书方镇表建中元年隶浙江东道观察使
  唐书地理志处州缙云郡上县六丽水松阳缙云青田遂昌龙泉
  十国春秋呉越处州领县六丽水龙泉遂昌缙云青田白龙
  谨按松阳钱氏初改长松又改白龙
  宋史地理志两浙路处州
  宋史地理志庆元三年分龙泉松源乡置庆元县文献通考处州属浙东路
  宋史地理志处州上缙云郡军事县七丽水龙泉松阳遂昌缙云青田庆元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三年立处州路总管府
  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处州
  元史地理志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处州路元史地理志处州路上县七丽水龙泉松阳遂昌青田缙云庆元
  续文献通考眀改为处州府
  眀一统志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处州府明从信录景泰三年置宣平云和景寜三县
  续文献通考处州府领县十丽水青田缙云松阳遂昌龙泉庆元云和宣平景寜
  国朝定为处州府属浙江布政使司领县十丽水青田缙云松阳遂昌龙泉庆元云和宣平景寜
  丽水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汉回浦县地属㑹稽郡
  栝苍彚纪后汉章安县地
  崇祯处州府志呉晋为松阳县地属临海郡
  谨按晋太寜中属永嘉郡宋后并因之
  名胜志隋开皇中分松阳之东界立栝苍县
  隋书地理志永嘉郡统县栝苍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栝州领栝苍丽水二县八年省丽水入栝苍
  旧唐书地理志大历十四年改为丽水县州所治名胜志唐大历为避徳宗讳与州并改以县北七里有丽阳山故以丽水为名
  唐书地理志处州缙云郡丽水
  十国春秋呉越处州领县丽水
  宋史地理志处州县丽水
  元史地理志处州路领县丽水中倚郭
  旧浙江通志眀丽水县属处州府
  国朝丽水县属处州府附郭编户一百十五里
  青田县
  栝苍彚纪隋栝苍县地
  唐书地理志青田景云二年析栝苍置名胜志分松阳栝苍二县置永嘉记青田有草叶似竹染碧名为竹青此地所丰故名青田
  唐书地理志处州缙云郡青田
  十国春秋呉越处州领县青田
  宋史地理志处州县青田
  元史地理志处州路领青田
  旧浙江通志眀青田县属处州府
  国朝青田县属处州府编户一百四十六里
  缙云县
  旧唐书地理志万岁登封元年分括苍及婺州永康县置缙云县栝苍彚纪嗣圣初分金华永康及处州丽水馀地置缙云县以仙都有缙云山故名
  谨按嗣圣中宗年号更十二年乃武后万岁登封元年栝苍彚纪与唐书互异当以旧唐书地理志为正
  唐书地理志处州缙云郡缙云
  十国春秋呉越处州领县缙云
  宋史地理志处州县缙云
  元史地理志处州路领县缙云
  旧浙江通志眀缙云县属处州府
  国朝缙云县属处州府编户一百九十里
  松阳县
  元和郡县志本汉回浦县之地属㑹稽后汉分立此县呉地记县东南临大溪有松树大八十一围腹中空可容三十人坐故取此为名括苍彚纪建安八年
  崇祯处州府志呉太平二年隶临海郡
  晋书地理志临海郡统县松阳太寜元年立永嘉郡统松阳县
  宋书州郡志永嘉太守领松阳
  南齐书州郡志永嘉郡松阳
  谨按梁陈隋并仍齐旧
  栝苍彚纪唐武徳三年改为松州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八年废松州为松阳县来属唐书地理志处州缙云郡松阳
  五代史职方考处州长松故曰松阳梁改曰长松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晋天福四年改为白龙县十国春秋注天福四年旱县令陈时祈雨百仞山有白龙见以闻遂改为白龙
  十国春秋呉越处州领县白龙
  崇祯处州府志宋咸平二年复为松阳县栝苍彚纪郡守杨亿请复
  宋史地理志处州县松阳
  元史地理志处州路领松阳
  旧浙江通志眀松阳县属处州府
  国朝松阳县属处州府编户一百六里
  遂昌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汉太末县地
  后汉书郡国志建安二十三年立遂昌县
  崇祯处州府志呉赤乌二年分置平昌县属东阳郡宋书州郡志晋太康元年更名遂昌
  谨按晋宋齐梁陈俱属东阳郡
  栝苍彚纪隋属处州
  谨按隋书东阳永嘉二郡各统县四并无遂昌县则在隋时已省
  资治通鉴注唐武徳八年省入松阳
  谨按隋省遂昌当是李子通擅置而唐初因之至武徳八年复省入松阳耳
  旧唐书地理志景云二年分松阳县复置名胜志刺史孔琮奏复置
  唐书地理志处州缙云郡遂昌
  十国春秋呉越处州领县遂昌
  宋史地理志处州县遂昌
  元史地理志处州路领县遂昌
  旧浙江通志眀遂昌县属处州府
  国朝遂昌县属处州府编户七十四里
  龙泉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本松阳括苍遂昌三县地旧唐书地理志乾元二年越州刺史独孤屿奏请于括州龙泉乡置县以龙泉为名从之名胜志栝苍黄鹤镇有剑池世传欧冶子铸剑于此号龙渊唐避高祖讳改曰龙泉
  唐书地理志处州缙云郡龙泉
  十国春秋呉越处州领县龙泉
  宋史地理志宣和三年改为剑川县绍兴元年复故宋史地理志处州县龙泉
  元史地理志处州路领县龙泉
  旧浙江通志眀龙泉县属处州府
  国朝龙泉县属处州府编户一百六十五里
  庆元县
  舆地纪胜本龙泉县之松源乡栝苍彚纪本周七闽地为东平乡五代王审知改名松源镇属龙泉
  宋史地理志庆元三年分龙泉松源乡置县因以年纪名
  宋史地理志处州县庆元
  元史地理志处州路领县庆元
  崇祯处州府志明洪武三年革县治为巡检司十四年复建县隶处州府
  国朝庆元县属处州府编户五十九里
  云和县
  眀一统志本丽水县地
  名胜志景泰三年析丽水之浮云元和二乡置县名曰云和
  谨按眀正统十二年土人叶宗留聚众抄掠景泰年中事平兵部侍郎孙原贞奏立云和宣平景寜三县
  旧浙江通志眀云和县属处州府
  国朝云和县属处州府编户五十九里
  宣平县
  眀一统志本丽水县地
  栝苍彚纪景泰三年以丽水宣慈等三乡置宣平县隶处州府名胜志以剿平宣冦为名治鳌山之南
  国朝宣平县属处州府编户六十里
  景寜县
  明一统志本青田县地
  栝苍彚志景泰二年巡抚孙原贞以青田地广奏析仙上等三里为景寜县隶处州府
  国朝景寜县属处州府编户六十六里
  玉环
  太平县志玉环山在县西南七十里楚门港中顾野王舆地志云乐清东南港有地肺山一名木榴山因避钱镠讳改今名又云宋高宗南渡遗玊环于此故名
  乐清县志海去县东南横亘三百馀里东为白沙赤水蒲岐清江北转至玉环而止海居县东波涛汹涌海船至此必舣舟云
  雍正五年十月浙江总督管巡抚事李卫为查复浙洋玊环情形事宜仰祈
  睿鉴事该等会看得普天率土莫非王民因时制宜始为中道从前因海氛未靖画疆迁界将向入版图之地方尽弃海外自
  圣祖仁皇帝徳威逺播海宇荡平台湾舟山尽入疆域昔
  时迁界土田陆续招徕垦复我
  皇上缵承鸿业文徳武功超迈千古逺夷绝域莫不重译来朝欣欣向化复颁
  谕㫖招垦荒田以为穷民谋生之计至深且逺等忝
  任封疆宣布
  徳教未有于近在疆域之中而聴其独抱向隅不为筹画者也先经等查得台州府属太平县及温州府属乐清县之间海濵不逺处所有一玉环山地方辽阔自迁弃之后未曽展复无藉㳺民多潜其中私垦田亩刮土煎盐及网船渔人搭竂住居渐次混杂虽经禁逐仍恐朝驱暮回即有巡兵亦恐通同容隐先曽㑹委温处道佥事王敛福升任镇海营叅将吕瑞麟前往会同查勘详覆前来即㑹同福建督臣高其倬驻札寜波原任署提臣张溥查议得玉环山虽孤悬海面然由彼而之内地各有港口西则由乌洋进蒲岐所可至乐清县地方西南则亦由乌洋直过黄华门进盘石口可至温州府郡西北则由楚门所横渡水面仅有里许即登岸逾岭直至太平县城止五十馀里东南则有黄坎二门温黄二镇水师巡防出此则为大洋矣此山周围约计七百馀里其中山嶴多有寛平如砥土性肥饶可耕及各嶴口有潮水浸灌成滩者尚可煎盐且此地外临大海内近温台寔为海疆诸郡之屏障洋面往来之要区况有山可以暸逺海盗不能掩其形有口可以防查洋匪难以潜其迹查各处水师闻有洋盗而不能即至救䕶者多縁海潮退时船不能出及等潮涨贼已逺飏总由内地口岸遥逺贼艘风帆迅速追获维艰职此故耳若设兵此山由黄坎二门出哨追贼则无逺莫能及之虑矣从前督抚诸臣非不见及于此而究未议作何保安者一则恐外来认垦之徒奸良难辨一则恐垦熟之日私米下海一则恐添设官员所费不赀故也等愚见以为垦户若聴其四方纷杂而来寔难稽查方今生齿日繁即以浙地温台而观良有人多地少之势莫若就本处近地之人查眀根柢由地方官取结给照往垦其他闽广无藉之人概不收录则奸良不难分晰矣至所收米榖若虑出洋私卖莫若将所垦之田酌定科则输纳本色米榖所有馀米除留为日用之需外止许往温郡乐清太平地方运卖必由口岸汛地禀眀给照查验放行并于黄坎二门隘口设汛严防颗粒不许入海则私卖之弊可除矣至于添设文武之处等亦为熟筹查守御之要先门户而后堂奥玊环山寔海口门户此处一设官兵则内地亦可以资藩篱其次不甚冲要处所官兵可以通融稍减就近酌量抽拨即有不足添亦无多文职设同知巡检二员武职则酌调游击一员并守备千把等官水陆分防船只于温黄二镇量为移拨所需俸饷无甚増设且赋税所入及彼地深山树木亦可抵俸工官署等用不致有糜费之处此虽设官添兵不过调遣料理稍费人力原非大为更张等因于雍正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定议未敢冒昧具
  题今年新任提臣石云倬到任复加商酌意见相同等诚恐地聫两邑垦户纷纭若无専管之员则彼此推诿牵制料理未周且新经开复必查本处地土出息以抵经费未可轻动
  国家帑项再目前既有垦户则巡查既不可少而将来营伍汛防尤湏勘眀山海形势以扼要冲正在选择委调间适有保送引
  见之桐庐县知县张坦熊奉
  㫖回任以𦂳要员缺补用等随会委该员前往经管清查即令署理太平县印就近料理咨眀吏部在案一面檄调乐清营副将王琏就近协同查勘拨兵巡查往来弹压今已粗定规模等又复㑹同详细商确并于原议斟酌损益谨将所拟各条胪列陈明恭请
  圣鉴一议得疆域正而后规制可定玉环地方周围约有七百馀里峙立海中非内地土壤相错者可比从前分属台州之太平县温州之乐清县各辖其半夫以隔洋之地而使两县遥制且有两府分属殊失其宜今虽志乘尚存两县都啚名色而迁弃既乆界址亦难画分应専设一玉环同知管理毋庸再为分县庶责成専而事权一至玊环既请展复准垦而附近玊环之山嶴尚多若不一并垦复徒为奸民私垦之资倘仍零星分辖难杜影射牵混之弊查楚门老岸南塘北塘以及芳杜东嶴密溪洞林地方志载太平县玉环乡二十四五六都之界又磐石蒲岐等处地方志载乐清县地界又三盘黄大嶴状元嶴茅埏等处地方向年悉在玊环辖内与乐清六七都相近俱同玉环一时迁遣现有人民在内偷垦田地今请一并展复开垦尽归玊环同知管辖则疆域不致𤓰分而草莱亦得垦辟矣一议得职掌定而后法令可行设官分职原当因地制宜等伏见云南䝉化景东及新设之中甸威逺等处皆以同知管辖与内地専设知县之处不同者盖就其地方大势而授以控制之权也玉环虽近内地而隔一海渡且地在台温两界之间又湏设立营制知县位卑权轻与叅游体统不敌于隔属呼应不灵故前条议以同知専管但此地新请展复必湏常川驻札经理数年而后一切规制始定而台温二府海防同知海洋俱系𦂳要且又有轮流押运及通省公事差委不能専一料理应另设温台玊环清军饷捕同知一员専管查给垦田督修塘坝徴收钱粮审理词讼给放饷糈弹压地方其通省别项公务免其差遣仍照云南等处之例凡命盗事件即令该同知审解臬司钱粮事件聴藩司考核本管道员盘查其地与温州郡城相近相应隶于温属有关渉玉环山事务者台温二府属县俱聴该同知専行管理所有玊环居住垦民田地人户俟安挿既定之后将田地分立都啚照造鳞册人户查编保甲一体稽察再俟盈寜既庆教养并兴若数年之后人文渐盛另请酌定令该同知考取童生送学臣考试量取数名附入温州府学以示鼓舞在目前则地处山海之中稽巡防范更宜严密除衙役照各府同知衙门数目设立外仍照州县例设民壮五十名置备器械习练技艺看守仓库监狱巡查𦂳要隘口再设巡检一员弓兵三十五名以聴该同知差遣巡缉查乐清县之岭店驿地处僻壤实属闲员请将岭店驿丞裁改又逓送公文之舗兵必不可少应于太平乐清二县各舗中每县各酌量抽拨二名共设四名再该地应建仓廒又湏设仓夫四名斗级四名以司其事则防范可以不疏而职掌亦有専责矣一议得给垦清而后奸良不杂查展复玉环原为扼要据冲可捍邉海之门户旷土闲田可资穷民之衣食耳若使外来闽广无藉之人一例冒垦将来奸良杂处即生事端况耕田必湏住居于此则安土重迁庶可乆而成聚彼富豪势力之家本土有田可耕有庐可居㫁不肯挟妻子亲戚舎旧图新以实旷闲之地不过假立垦户招雇工人代为力作若辈往来无常既不同于土著而垦户兼并营私反令无业穷民不得藉力耕以自给殊非广土利民之意今等行令管垦之桐庐县必查眀实系太平乐清两邑籍贯无过之人取具本县族邻保结移送该县给与印照计口授田一切闽广㳺惰及曽有过犯者概不准其保送又恐田多人少若限定二县之民或致招徕不广现在酌量如本省各府属县相近之处有愿入籍开垦者照例于本地方官取结移送必湏住居玊环编入保甲毋许往来不常其外省逺处之人仍行禁止则户口得实而藏奸无所矣一议得私米严而后接济可绝米榖出洋等现在严行禁止实力堵御玊环新垦海岸可通且黄坎二门逼临大洋虽有官兵驻巡尤当加意防范查垦民终岁勤动粮税衣食无非取给于米榖岂能禁其不卖莫若将所垦田粮照台湾之例徴收本色完仓惟海濵潮湿米难乆贮应照所定米额每米一斗折榖二斗交仓收贮其馀多之米欲粜卖为日用之需者止许运往太平乐清二县及温州府城仍由口岸汛地禀眀给执照沿途出入汛口照例挂号查验并于黄坎二门严行巡查如有无照米船偷运出口者立即严拿照接济盗贼之罪从重究治再查浙江尚有买补还漕米石毎年俱委员领银前赴邻省买回乂有备贮各县之榖出陈易新秋收仍湏买补今玉环既有馀米应于买米款内每年酌动银两给与该同知领回于秋收米榖广出之时照依时价收买贮仓酌量由海拨运逐年推移循环不绝则可济本省积贮之需更可与闽省缓急相通甚便而米榖既输于官自无私贩之弊矣一议得水利修而后垦辟可广玉环山海交错其中如杨嶴正嶴瑶嶴三峡潭渔嶴塘洋墩东青西青下湾沙嶴芦嶴等处寛平如砥约可耕之田地三万馀亩其馀琛浦青塘塘额后峧大小普竹大小麦㠘大小古顺等处涂田及附近之楚门老岸玊环乡地方约田四万馀亩蒲岐磐石大荆等处亦约田三万馀亩合之三盘黄大嶴等处共约田地十馀万亩但其中或近山碛或在海涂向来原有堤塘以为捍䕶因同时迁弃倾圯已乆草莱荒芜全资人力尤必仍建塘堤以捍其冲激则咸潮不能入设𨺗闸以时其启闭则霪雨不为灾若能逐渐兴修皆可成田以济民食但采木购石饭食人工为费不赀赴垦之民率皆无田穷人缺乏工本难以责其尽出己资等现在飭令设法招徕寛科则以舒其力筹经费以助其工俱于后条详议声眀外其有垦户缺少牛种籽粒及筑塘建闸工本情愿领帑承垦者酌量动支买榖银两借给秋收将所得米榖照价缴还统归买榖数内销算则灌溉有资而田畴可广矣一议得地利尽而后经费可充举事建功先筹经费必于
  国家有益无损方为便官便民若因未垦之田土而先动现在之钱粮未为计之善也等以为玉环展复设汛置官则俸工役食衙署营房与夫城寨仓库之建造塘坝堤岸之兴修在在不能无费即同知一官俸银无多粮既徴收本色又无火耗可收即议有每石官耗三升尚不足以抵存仓折耗之需应照云南新设威逺同知之例今酌给每年养廉公费银二千两心红纸札赏赉等项银六百两此等经费岂能尽出公帑而垦例初开即有十馀万田亩亦非一时可以垦完者出入相较目前自多不敷查本地出息尚有可充公用者玉环各嶴向年虽名为奉禁不开而利之所在群趋如骛多有潜至彼地搭盖棚厂挂网采捕刮土煎盐私相买卖偷漏课税者每遇巡船往查或行贿买脱通同朦隐或一时驱逐潜复聚集弁兵既难保其尽不营私巡船亦势难于周流不息今既设官専管则此等尽当查出充公应请将渔户逐厂挨查取具保结许其采捕循照定海计厂徴收涂税之例酌分上中下三则每处设立官牙厂头以司稽察所收税银查眀数目造册申报以备玊环各项公费之需仍通饬闽浙沿海州县采捕渔船照例取结刋号填给牌照连䑸彚帮赴玉环文武衙门查验牌照填注采捕处所停泊汛口俟渔汛一毕合帮同返毋许逗留违者照例治罪至玉环既有垦民并文武官兵驻札则食盐为必需之物查鹾法虽当配引行销而温台两府各县票盐乆有成额玊环系新开之地与旧日引额无关且孤悬海外斥卤之区变幻靡常煎停不一所出仅供一隅之用不能逺资邻封肩贩非同内地场灶可以添厂添盘招商配引者可比应将煎盐之户取具亲邻族保甘结一体编入保甲著令并灶聚煎官收官卖止在本山卖与渔户居民毋许贩卖出境其盐本外所馀者亦查眀数目造册申报暂时留充公用除官兵原议抽调饷银自有原数抵补并粮米即以所收田粮榖石给发毋庸另议外此数年中凡有前项所指玉环应用公务悉以玉环所收额粮及鱼盐等项出息尽数扺用渐次整顿逐年将出入之数造册送部销算俟一切完备后另照内地之例粮米鱼税编造全书归入藩司项下充为本省兵饷
  题销盐课亦归盐政项下充饷则以地方自有之利为
  国家经费之助目前不烦公帑而日后咸为
  正供矣一议得科则平而后赋额无亏查垦复荒芜原与熟田有间故有认垦之后分别三年六年后方始陞科之例所以纾民力而示招徕也至玉环等处迁弃已乆近山者沙石壅积近海者堤坝圯倾即居中平地之田蒿莱满径辟治需工更与内地荒田不同但玉环现在设官分汛需用经费若照旧例迟至数年后陞科则目前数年费用从何而出等再四筹画惟有将玉环地方田地详加勘丈别其土性之肥硗垦工之难易分为上中下三则仍照前徴收本色之议上则田每亩征条丁米一斗六升中则田每亩征条丁米一斗二升下则田每亩征条丁米七升地每亩征条丁米三升山每亩征条丁米一升以二榖折为一米交纳每石另收官耗三升以备存仓黰折䑕耗之费其附近开垦之地除三盘黄大嶴等处与玉环地土不逺应仍照玊环例分上中下三则征收外其楚门老岸及磐石蒲岐等地方土皆瘠薄且修坝疏河岁岁皆需人力稍有愆期则咸潮往来便难耕莳若与玊环一例定则势难急公完清止可照依玊环所议之下则输纳庶能竭蹶完办至于陞科完粮之期则概令本年开垦本年起科庶可统济玊环经费之需除今年已垦田地飭令丈眀秋收照则缴收造册彚报变价办公外其馀随垦随报逐年造册送部则民力易于输将而经费有所従出矣一议得营制周而后巡防无误设营立汛原以建威销萌亦在据险扼要温州水陆地方与闽省接壤故设镇标三营及城守营之外又有瑞安乐清磐石大荆四大营以为犄角雍正元年前任福建督臣满保又
  题请将瑞安改为水师副将磐石改为水司叅将部议准行在案查乐清大荆磐石俱在内地而玊环包乎其外屹峙海中従前弃而不守故不得不以内地三营为门户今玊环既请展复实为三营之外障当温郡之藩篱应请设立玊环营叅将一员守备二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九百名分为左右二营以左营为陆路右营为水师使水陆兼防庶捍御有赖但玊环与磐石近且磐石虽改水师而所辖洋汛东西南北仅及百里今已应归玊环则磐石一营不但无水师之责即陆路既有外蔽亦居次冲若仍循旧制复设重兵实为虚糜粮饷请将磐石水师叅将一员裁去同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四员兵五百五十名移调玊环营再于内地之乐清营抽兵一百名大荆营抽兵一百名归于玊环外尚少兵一百五十名查太平营之东嶴现分拨千总一员兵一百十九名驻札防守但东嶴原系玊环乡之二十五都向日玉环迁遣楚门一带地方同时废弃所以于东嶴地方设立弁兵防守今玊环乡之二十四五六都与原辖之楚门老岸一带田亩业经一体展复其东嶴即在玊环乡之内既有楚门以为外捍请将东嶴千总一员兵一百一十九名移调玊环营酌量𣲖拨分防又温州城守营与镇标同驻郡城尚可抽出兵三十一名归入玉环以足九百名之数玊环既设耑营其从前分隶黄磐两营防守之陆路今应尽归玊环管辖其水汛除磐石原管洋面仍归玊环外再有附近玊环旧隶黄标右营巡防之女儿洞干江冲担屿沙头长屿洋屿及外洋之披山大鹿小鹿前山等洋汛俱应就近归玊环营管辖以沙头长屿洋屿东北洋面为黄镇右营汛地西南洋面为玊环营汛地其外洋则以洞正属之黄标披山属之玊环为界尚少守备一员通省无可抽调应请添设再玊环虽分水陆与镇海磐石瑞安等营之水陆兼司者事同一例但地方周围七百馀里㡬与定海相等应查照定镇标之例于左营量设马三十五匹即以乐清大荆太平温城守四营所抽三百五十名之兵内照依马一歩九之例抽马三十五匹归于玊环毋庸另请添设仍将额兵分别马一歩九战三守七抽调以符通省兵制其所需战船即将磐石营原管船八只全数拨赴玊环照例将备轮巡内唬船一只平底布帆不能渉历大洋俟届造年分另行
  题眀改造沿邉哨巡小船十二只将原给部价以为所需工费倘有不敷令承办之温处道在于玉环粮税出息银两内支取添补开销其磐石营应仍改为陆路但外有玉环障蔽毋庸再设叅游大员兵数亦当酌减请设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三百名防守但该营守备千把兵丁已请移调玊环止留千总一员兵二百七名在营尚缺都司一员把总二员兵九十三名今查有台协拨防太平之金清洋屿二汛兵丁现议拨归太湖营此二汛有撤回千把二员内将把总一员拨入磐石其馀官兵在近地俱系水陆要冲难以抽拨惟衢协三营除分防外其在郡城者副将之下尚有都司二员守备二员千总二员把总八员兵八百五十七名原系陆路应将该协右营都司裁去改为磐石都司并于右营存城之内抽调把总一员兵九十三名拨入磐石合原兵二百七名共三百名驻防磐石黄华关岐头以内港水陆汛地责归驻防都司防范照旧日营制仍归乐清营管辖其新设玉环营应附近亦归温镇统辖再磐石原系陆路设有马匹自改为水师裁马七十三匹今仍为陆路所有留兵三百名应于原裁马数内复额三十匹以资驰驱则内外之形胜皆有扼守而水陆之巡防亦无疏误矣再玊环孤悬海外其耑设文武较之各海防同知与沿海县营等缺尤为𦂳要且新复之后规模初定必湏常得廉干之员办理方克有济如三年内兵民相安招徕日盛开垦渐増一应事宜实能著有成效等会同保
  题聴部议叙即为分别升用如不尽心整顿严加叅处仍请各颁给关防印信以耑职守嗣后同知叅将守备等官缺出于通省同知通判州县叅游等官内㨂选
  题补其巡检千把咨部择调以上各条等知识浅陋未能有当是否可行伏祈
  圣眀指示谨会同督臣高其倬提臣石云倬䕶理浙江观风整俗使杭嘉湖道叅议臣徐鼎合词具
  题伏乞
  皇上敕部议覆施行奉
  㫖该部议奏随经户部以应如所请议覆奉
  㫖依议














  浙江通志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