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卷073 中华文库
卷七十二 ◄ | 海国图志 卷七十三 |
► 卷七十四 |
◎表三〈(原无今补)〉
○中国西洋纪年通表
叙曰:自生民以来,际天所覆,大一统之国惟中国。万里一朔,故正系王,王系春,以时改元纪号,整齐天下,编垂史册,各不相袭。此外,九夷八荒,自为风气,则皆各君其国,各子其民矣。苟各自为朔,将棼然杂出,奚从纲纪条贯矣。故印度、西藏、蒙古则以佛涅槃之岁后纪年,葱岭东西各回部则以天方穆罕默德辞世之岁纪年,大小西洋及外大西洋则皆以天主耶稣降生之后纪年,皆合数百十国数万里为一教,正朔不系君而系师,岂得已哉。《隋书·经籍志》言佛说灭度以后,正法五百年,象法一千年,末法三千年。耶稣生汉哀帝元寿间,上距周庄王十年。恒星不见佛生,阅八十岁涅槃,当周匡王六年,凡六百有二岁。而天主耶稣生,力距佛教此正法五百馀年之,应汉元寿下距开皇十四年。回教穆罕默德辞世之岁,共五百九十四年,内除其生世数十载,正五百馀年。驱僧毁寺,变西北诸印度为回教,此像法千年之应。是则自周至汉至隋,佛教东流,而天主与天方迭据印度,代兴持世,入主出奴,各乘气数皆悬记乎千载之前,而符合乎千载以下。天时人事,有开必先不翅五德迭王,文质递尚焉。而近日黟县俞正燮作释迦文佛生日论,独谓佛生于汉成帝元延元年四月丁丑沸星四面下至地之日,与耶稣同时,至隋世回教兴始为正法。五百之岁由其说,则佛生距汉明帝永平三年感梦之时,仅七十二岁,是佛与明帝同时。遽己名闻汉廷,光征帝梦,而白马驼经之使,竟当亲觌金容面聆口授乎。俞氏于汉永平之梦,则欲减佛寿为六十七岁以就之〈(以明帝永平八梦,必在佛灭后故)〉,于像法千年,又以旃檀像至宋太平兴国始移东都当之〈(不以其离西土之岁而以其在中土迁移之岁,则此像至今尚存燕京旃檀寺,不将谓像法二千年耶。俞氏以佛授记旃檀像于佛灭度千年后,像往震旦,即使果如所论,而旃檀佛像以梁天监十年四月五日至扬都,距周匡王六年佛灭度时千有百载,亦正合千年之谶。若佛灭于汉章帝时则至梁天监仅四百馀年耳,佛灭四百载旃檀佛像已离西竺适中土,安得谓西方像法垂千年乎)〉。辨证弥勤,蹐盭弥远,天方教辟佛,天主教岂不辟佛,乃以正法之替,独归之回教乎。计道光二十有二年,距周匡王五载佛灭度之岁,凡二千有四百四十四年。距汉元寿初天主耶稣降生之岁,千有八百四十二年,距隋开皇十四载回教主辞世日,千有二百五十年。今列西洋年表,而以回教佛教年岁缀其后。
○中国西洋纪年通表
中国纪年 | 西洋纪年 |
---|---|
汉哀帝元寿二年庚申冬至 | 西洋耶稣降生〈(上距周匡王五年佛涅槃之岁,六百有二年)〉 |
汉平帝元始元年〈(凡五年)〉 | 西洋耶稣第一年 |
汉孺子婴居摄元年〈(凡三年)〉 | 西洋耶稣六年 |
新莽始建国元年〈(凡五年)〉 | 西洋耶稣九年 |
新莽天凤元年〈(凡六年)〉 | 西洋耶稣十四年 |
新莽地皇元年〈(凡三年)〉 | 西洋耶稣二十年 |
汉更始元年〈(凡二年)〉 | 西洋耶稣二十三年 |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凡三十一年)〉 | 西洋耶稣二十五年〈(案:耶稣三十岁即遭难,以后但称西洋)〉 |
汉光武帝中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五十六年 |
汉孝帝永平元年〈(凡十八年)〉 | 西洋五十八年 |
汉孝章帝建初元年〈(凡八年)〉 | 西洋七十六年 |
汉孝章帝元和元年〈(凡三年)〉 | 西洋八十四年 |
汉孝章帝章和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八十七年 |
汉孝和帝永元元年〈(凡十六年)〉 | 西洋八十九年 |
汉孝和帝元兴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有五年 |
汉孝殇帝延平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有六年 |
汉孝安帝永初元年〈(凡七年)〉 | 西洋百有七年 |
汉孝安帝元初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十四年 |
汉孝安帝永宁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二十年 |
汉孝安帝建光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二十一年 |
汉孝安帝延光元年〈(凡四年)〉 | 西洋百二十二年 |
汉孝顺帝永建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二十六年 |
汉孝顺帝阳嘉元年〈(凡四年)〉 | 西洋百三十二年 |
汉孝顺帝永和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三十六年 |
汉孝顺帝汉安元年〈(凡二年)〉 | 西洋百四十二年 |
汉孝顺帝建康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四十四年 |
汉孝中帝永嘉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四十五年 |
汉孝质帝本初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四十六年 |
汉孝桓帝建和元年〈(凡三年)〉 | 西洋百四十七年 |
汉孝桓帝和平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五十年 |
汉孝桓帝元嘉元年〈(凡二年)〉 | 西洋百五十一年 |
汉孝桓帝永兴元年〈(凡二年)〉 | 西洋百五十三年 |
汉孝桓帝永焘元年〈(凡三年)〉 | 西洋百五十五年 |
汉孝桓帝延熹元年〈(凡九年)〉 | 西洋百五十八年 |
汉孝桓帝永康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六十七年 |
汉孝灵帝建宁元年〈(凡四年)〉 | 西洋百六十八年 |
汉孝灵帝熹平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七十二年 |
汉孝灵帝光和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七十八年 |
汉孝灵帝中平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八十四年 |
汉孝献帝初平元年〈(凡四年)〉 | 西洋百九十年 |
汉孝献帝兴平元年〈(凡二年)〉 | 西洋百九十四年 |
汉孝献帝建安元年〈(凡二十五年)〉 | 西洋百九十六年 |
汉昭烈帝章武元年〈(凡二年)〉 | 西洋二百二十一年 |
汉后主建兴元年〈(凡十五年)〉 | 西洋二百二十三年 |
汉后主延熙元年〈(凡二十年)〉 | 西洋二百三十八年 |
汉后主景耀元年〈(凡五年)〉 | 西洋二百五十八年 |
汉后主炎兴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二百六十三年 |
魏元帝咸熙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二百六十四年 |
晋武帝泰始元年〈(凡十年)〉 | 西洋二百六十五年 |
晋武帝咸宁元年〈(凡五年)〉 | 西洋二百七十五年 |
晋武帝太康元年〈(凡十年)〉 | 西洋二百八十年 |
晋武帝太熙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二百九十年 |
晋孝惠帝元康元年〈(凡九年)〉 | 西洋二百九十一年 |
晋孝惠帝永康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年 |
晋孝惠帝永宁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有一年 |
晋孝惠帝泰安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三百有二年 |
晋孝惠帝永兴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三百有四年 |
晋孝惠帝光熙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有六年 |
晋孝怀帝永嘉元年〈(凡六年)〉 | 西洋三百有七年 |
晋孝湣帝建兴元年〈(凡四年)〉 | 西洋三百十三年 |
晋元帝建武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十七年 |
晋元帝太兴元年〈(凡四年)〉 | 西洋三百十八年 |
晋元帝永昌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二十二年 |
晋明帝太宁元年〈(凡三年)〉 | 西洋三百二十三年 |
晋成帝咸和元年〈(凡九年)〉 | 西洋三百二十六年 |
晋成帝咸康元年〈(凡八年)〉 | 西洋三百三十五年 |
晋康帝建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三百四十三年 |
晋穆帝永和元年〈(凡十二年)〉 | 西洋三百四十五年 |
晋穆帝升平元年〈(凡五年)〉 | 西洋三百五十七年 |
晋哀帝隆和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六十二年 |
晋哀帝兴宁元年〈(凡三年)〉 | 西洋三百六十三年 |
晋帝奕太和元年〈(凡五年)〉 | 西洋三百六十六年 |
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三百七十一年 |
晋孝武帝宁康元年〈(凡三年)〉 | 西洋三百七十三年 |
晋孝武帝太元元年〈(凡二十一年)〉 | 西洋三百七十六年 |
晋孝帝隆安元年〈(凡五年)〉 | 西洋三百九十七年 |
晋安帝元兴元年〈(凡三年)〉 | 西洋四百有二年 |
晋安帝义熙元年〈(凡十四年)〉 | 西洋四百有五年 |
晋恭帝元熙元年〈(凡一年)〉 | 西洋四百十九年 |
宋武帝永初元年〈(凡三年)〉 | 西洋四百二十年 |
宋荣阳王景平元年〈(凡一年)〉 | 西洋四百二十三年 |
宋文帝元嘉元年〈(凡三十年)〉 | 西洋四百二十四年 |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凡三年)〉 | 西洋四百五十四年 |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凡八年)〉 | 西洋四百五十七年 |
宋明帝泰始元年〈(凡七年)〉 | 西洋四百六十五年 |
宋明帝泰豫元年〈(凡一年)〉 | 西洋四百七十二年 |
宋主昱元徽元年〈(凡四年)〉 | 西洋四百七十三年 |
宋顺帝升明元年〈(凡二年)〉 | 西洋四百七十七年 |
齐高帝建元元年〈(凡四年)〉 | 西洋四百七十九年 |
齐武帝永明元年〈(凡十一年)〉 | 西洋四百八十三年 |
齐明帝建武元年〈(凡四年)〉 | 西洋四百九十四年 |
齐明帝永泰元年〈(凡一年)〉 | 西洋四百九十八年 |
齐主宝卷永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四百九十九年 |
齐和帝中兴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五百有一年 |
梁武帝天监元年〈(凡十八年)〉 | 西洋五百有二年 |
梁武帝晋通元年〈(凡七年)〉 | 西洋五百二十年 |
梁武帝大通元年〈(凡二年)〉 | 西洋五百二十七年 |
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凡六年)〉 | 西洋五百二十九年 |
梁武帝大同元年〈(凡十一年)〉 | 西洋五百三十五年 |
梁武帝中大同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五百四十六年 |
梁武帝大清元年〈(凡三年)〉 | 西洋五百四十七年 |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凡二年)〉 | 西洋五百五十年 |
梁孝元帝承圣元年〈(凡三年)〉 | 西洋五百五十二年 |
梁敬帝绍泰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五百五十五年 |
梁敬帝太平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五百五十六年 |
陈武帝永定元年〈(凡三年)〉 | 西洋五百五十七年 |
陈文帝天嘉元年〈(凡六年)〉 | 西洋五百六十年 |
陈文帝天康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五百六十六年 |
陈主伯宗光大元年〈(凡二年)〉 | 西洋五百六十七年 |
陈宣帝大建元年〈(凡十二年)〉 | 西洋五百六十九年 |
隋文帝开皇元年〈(凡二十年)〉 | 西洋五百八十一年 |
隋文帝开皇十四年 | 回教始祖辞世之年 |
隋文帝仁寿元年〈(凡四年)〉 | 西洋六百有一年 |
隋炀帝大业元年〈(凡十二年)〉 | 西洋六百有五年 |
隋恭帝义宁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十七年 |
唐高祖武德元年〈(凡九年)〉 | 西洋六百十八年 |
唐太宗贞观元年〈(凡二十三年)〉 | 西洋六百二十七年 |
唐高宗永徽元年〈(凡六年)〉 | 西洋六百五十年 |
唐高宗显庆元年〈(凡五年)〉 | 西洋六百五十六年 |
唐高宗龙朔元年〈(凡三年)〉 | 西洋六百六十一年 |
唐高宗麟德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六百六十四年 |
唐高宗乾封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六百六十六年 |
唐高宗总章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六百六十八年 |
唐高宗咸亨元年〈(凡四年)〉 | 西洋六百七十年 |
唐高宗上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六百七十四年 |
唐高宗仪凤元年〈(凡三年)〉 | 西洋六百七十六年 |
唐高宗调露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七十九年 |
唐高宗永隆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八十年 |
唐高宗开耀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八十一年 |
唐高宗永淳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八十二年 |
唐高宗宏道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八十三年 |
唐中宗嗣圣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八十四年 |
唐武后则天〈(凡二十年)〉 | 西洋六百八十五年 |
唐中宗神龙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有五年 |
唐中宗景龙元年〈(凡三年)〉 | 西洋七百有七年 |
唐睿宗景云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十年 |
唐睿宗太极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七百十二年 |
唐明皇帝开元元年〈(凡二十九年)〉 | 西洋七百十三年 |
唐明皇帝天宝元年〈(凡二十四年)〉 | 西洋七百三十二年 |
唐肃宗至德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五十六年 |
唐肃宗乾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五十八年 |
唐肃宗上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六十年 |
唐肃宗宝应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七百六十二年 |
唐代宗广德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七百六十三年 |
唐代宗永泰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六十四年 |
唐代宗大历元年〈(凡十四年)〉 | 西洋七百六十六年 |
唐德宗建中元年〈(凡四年)〉 | 西洋七百八十年 |
唐德宗兴元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七百八十四年 |
唐德宗贞元元年〈(凡二十年)〉 | 西洋七百八十五年 |
唐顺宗永贞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八百有五年 |
唐宪宗元和元年〈(凡十五年)〉 | 西洋八百有六年 |
唐穆宗长庆元年〈(凡四年)〉 | 西洋八百二十一年 |
唐敬宗宝历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八百二十五年 |
唐文宗太和元年〈(凡九年)〉 | 西洋八百二十七年 |
唐文宗开成元年〈(凡五年)〉 | 西洋八百三十六年 |
唐武宗会昌元年〈(凡六年)〉 | 西洋八百四十一年 |
唐宣宗大中元年〈(凡十三年)〉 | 西洋八百四十七年 |
唐懿宗咸通元年〈(凡十四年)〉 | 西洋八百六十年 |
唐僖宗乾符元年〈(凡六年)〉 | 西洋八百七十四年 |
唐僖宗广明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八百八十年 |
唐僖宗中和元年〈(凡四年)〉 | 西洋八百八十一年 |
唐僖宗光启元年〈(凡三年)〉 | 西洋八百八十五年 |
唐僖宗文德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八百八十八年 |
唐昭宗龙纪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八百八十九年 |
唐昭宗大顺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八百九十年 |
唐昭宗景福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八百九十二年 |
唐昭宗乾宁元年〈(凡四年)〉 | 西洋八百九十四年 |
唐昭宗光化元年〈(凡三年)〉 | 西洋八百九十八年 |
唐昭宗天复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有一年 |
唐昭宗天佑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有四年 |
梁太祖开平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有七年 |
梁太祖乾化元年〈(凡二年)〉 | 西洋九百十一年 |
梁主瑱乾化元年〈(凡二年)〉 | 西洋九百十三年 |
梁主瑱贞明元年〈(凡六年)〉 | 西洋九百十五年 |
梁主瑱龙德元年〈(凡二年)〉 | 西洋九百二十一年 |
后唐庄宗周光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二十三年 |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二十六年 |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三十年 |
后唐潞王清泰元年〈(凡二年)〉 | 西洋九百三十四年 |
后晋高祖天福元年〈(凡八年)〉 | 西洋九百三十六年 |
晋主重贵开运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四十四年 |
后汉高祖称晋天福十二年〈(凡一年)〉 | 西洋九百四十七年 |
后汉隐帝乾祐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四十八年 |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五十一年 |
后周世宗显德元年〈(凡六年)〉 | 西洋九百五十四年 |
宋太祖建隆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六十年 |
宋太祖乾德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六十四年 |
宋太祖开宝元年〈(凡八年)〉 | 西洋九百六十八年 |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凡八年)〉 | 西洋九百七十六年 |
宋太宗雍熙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八十四年 |
宋太宗端拱元年〈(凡二年)〉 | 西洋九百八十八年 |
宋太宗淳化元年〈(凡五年)〉 | 西洋九百九十年 |
宋太宗至道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九十五年 |
宋真宗咸平元年〈(凡六年)〉 | 西洋九百九十八年 |
宋真宗景德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有四年 |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凡九年)〉 | 西洋千有八年 |
宋真宗天禧元年〈(凡五年)〉 | 西洋千有十七年 |
宋真宗乾兴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二十二年 |
宋仁宗天圣元年〈(凡九年)〉 | 西洋千二十三年 |
宋仁宗明道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三十二年 |
宋仁宗景祐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三十四年 |
宋仁宗宝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三十八年 |
宋仁宗康定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四十年 |
宋仁宗庆历元年〈(凡八年)〉 | 西洋千四十一年 |
宋仁宗皇祐元年〈(凡五年)〉 | 西洋千四十九年 |
宋仁宗至和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五十四年 |
宋仁宗嘉祐元年〈(凡八年)〉 | 西洋千五十六年 |
宋英宗治平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六十四年 |
宋神宗熙宁元年〈(凡十年)〉 | 西洋千六十八年 |
宋神宗元丰元年〈(凡八年)〉 | 西洋千七十八年 |
宋哲宗元祐元年〈(凡八年)〉 | 西洋千八十六年 |
宋哲宗绍圣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九十四年 |
宋哲宗元符元年〈(凡三年)〉 | 西洋千九十八年 |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有百一年 |
宋徽宗崇宁元年〈(凡五年)〉 | 西洋千有百二年 |
宋徽宗大观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有百七年 |
宋徽宗政和元年〈(凡七年)〉 | 西洋千有百十一年 |
宋徽宗重和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有百十八年 |
宋徽宗宣和元年〈(凡七年)〉 | 西洋千有百十九年 |
宋钦宗靖康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有百二十六年 |
宋高宗建炎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有百二十七年 |
宋高宗绍兴元年〈(凡三十二年)〉 | 西洋千有百三十一年 |
宋孝宗隆兴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有百六十三年 |
宋孝宗乾道元年〈(凡九年)〉 | 西洋千有百六十五年 |
宋孝宗淳熙元年〈(凡十六年)〉 | 西洋千有百七十四年 |
宋光宗绍熙元年〈(凡五年)〉 | 西洋千有百九十年 |
宋宁宗庆元元年〈(凡六年)〉 | 西洋千有百九十五年 |
宋宁宗嘉泰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二百有一年 |
宋宁宗开禧元年〈(凡三年,是岁蒙古铁木真灭乃蛮称帝)〉 | 西洋千二百有五年 |
宋宁宗嘉定元年〈(凡十七年)〉 | 西洋千二百有八年 |
宋理宗宝庆元年〈(凡三年。其三年元太祖殂)〉 | 西洋千二百二十五年 |
宋理宗绍定元年〈(凡六年。是岁蒙古太宗立)〉 | 西洋千二百二十八年 |
宋理宗端平元年〈(凡三年。是岁金亡)〉 | 西洋千二百三十四年 |
宋理宗嘉熙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二百三十七年 |
宋理宗淳祐元年〈(凡十二年蒙古太宗殂,其五年定宗始立。阅三年殂又三年宪宗始立)〉 | 西洋千二百四十一年 |
宋理宗宝祐元年〈(凡六年)〉 | 西洋千二百五十三年 |
宋理宗开庆元年〈(凡一年。是岁蒙古宪宗殂)〉 | 西洋千二百五十九年 |
宋理宗景定元年〈(凡五年。是岁蒙古世祖中统元年)〉 | 西洋千二百六十年 |
宋理宗景定五年〈(凡三十二年。是岁蒙古世祖至元元年)〉 | 西洋千二百六十四年 |
宋度宗咸淳元年〈(宋度宗咸淳七年,蒙古始定国号曰元)〉 | 西洋千二百六十五年 |
宋帝显德祐元年〈(凡一年)〉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 |
西洋千二百七十五年 |
宋端宗景炎元年〈(凡一年)〉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 |
西洋千二百七十六年 |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凡三十二年)〉 | 西洋千二百七十八年 |
元成宗元贞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二百九十五年 |
元成宗大德元年〈(凡十一年)〉 | 西洋千二百九十七年 |
元武宗至大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三百有八年 |
元仁宗皇庆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三百十二年 |
元仁宗延祐元年〈(凡七年)〉 | 西洋千三百十四年 |
元英宗至治元年〈(凡三年)〉 | 西洋千三百二十一年 |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三百二十四年 |
元文宗天历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三百二十八年 |
元文宗致顺元年〈(凡三年)〉 | 西洋千三百三十年 |
元顺帝元统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三百三十三年 |
元顺帝至元元年〈(凡六年)〉 | 西洋千三百三十五年 |
元顺帝至正元年〈(凡二十七年)〉 | 西洋千三百四十一年 |
明太祖洪武元年〈(凡三十年)〉 | 西洋千三百六十八年 |
明惠帝建文五年〈(凡五年)〉 | 西洋千三百九十八年 |
明成祖永乐元年〈(凡二十二年)〉 | 西洋千四百有三年 |
明仁宗洪熙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四百二十五年 |
明宣宗宣德元年〈(凡十年)〉 | 西洋千四百二十六年 |
明英宗正统元年〈(凡十四年)〉 | 西洋千四百三十六年 |
明景帝景泰元年〈(凡七年)〉 | 西洋千四百五十年 |
明英宗复位天顺元年〈(凡八年)〉 | 西洋千四百五十七年 |
明宪宗成化元年〈(凡二十三年)〉 | 西洋千四百六十五年 |
明孝宗宏治元年〈(凡十八年)〉 | 西洋千四百八十八年 |
明武宗正德元年〈(凡十六年)〉 | 西洋千五百有六年 |
明世宗嘉靖元年〈(凡四十五年)〉 | 西洋千五百二十二年 |
明穆宗隆庆元年〈(凡六年)〉 | 西洋千五百六十七年 |
明神宗万历元年〈(凡四十七年)〉 | 西洋千五百七十三年 |
明光宗泰昌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六百二十年 |
明熹宗天启元年〈(凡五年)〉 | 西洋千六百二十一年 |
明怀宗崇祯元年〈(凡十七年)〉 | 西洋千六百二十六年 |
大清顺治元年〈(凡十八年)〉 | 西洋千六百四十三年 |
大清康熙元年〈(凡六十一年)〉 | 西洋千六百六十一年 |
大清雍正元年〈(凡十三年)〉 | 西洋千七百二十二年 |
大清乾隆元年〈(凡六十年)〉 | 西洋千七百三十五年 |
大清嘉庆元年〈(凡二十五年)〉 | 西洋千七百九十五年 |
大清道光元年 | 西洋千八百二十年 |
大清道光二十一年 | 西洋千八百四十一年 |
○附:回国教主辞世年月考
梅文鼎曰:据西域斋期〈(江宁至鸿堂刻单)〉以康熙庚午五月初三日起,是彼中第九月一日,谓之勒墨藏,一名阿咱而月也,至六月初三日开斋,是彼中第十月一日,谓之绍哇勒,一名答亦月,是为大节。再过一百日,至九月十三日,为彼中第一月第十日,谓之穆哈兰,一名法而干而丁月,其日为阿叔喇济贫之期,谓之小节。鼎尝以回回历法推本年白羊一日,入第六月之第八日,与此正合。又据斋期云,本年庚午,圣人辞世,共计一千零九十六年〈(此太阳年)〉。考本单开圣人生死在本年十一月十四日,在彼为第三月,谓之勒必欧勒敖勿勒,又名虎而达。查西域阿剌必年,是开皇乙未,距今康熙为一千零九十二,干减一为一千零九十一,乃开皇己未春分,至今康熙庚午春分之积年。又查己未年春分,在彼为太阴年之第十二月初五日。以距算一千零九十一,减圣人辞世千零九十六,相差五年。逆推之得开皇十四年甲寅为圣人辞世之年,约计甲寅至己未,此五年中,节气与月分差闰五十五日。则甲寅春分,当在彼中第十月之初,圣人辞世既是第三月,则在春分前七个月为处暑月,即今七月也。自开皇甲寅七月十四日,圣人辞世,至今康熙庚午七月十四日,正得一千零九十六年,故曰共计一千零九十六年也。据此,则开皇十四年甲寅,是彼中圣人辞世之年。薛仪甫谓回回历盖以此而误。又按教主以第三月辞世,而其年春分则在第十月,今彼以第十月一日为大节,盖为此也。
《西域水道记》曰:喀城外,回教和卓祠堂门外,刻石柱纪年,一年一画。以派噶木巴尔初生为元年,派噶木巴尔于四月初十日成道,六十三岁而卒。嘉庆二十四年六月初二日,为彼中第一千二百三十三年之终。按回回术,有太阳年〈(彼中谓之宫分)〉,有太阴年〈(彼中谓之月分)〉,斋期以太阴年为准,数至第十二月则斋,斋满日相庆为正旦〈(斋月即彼中十二月)〉。所谓月一日,又不在朔,以见新月为准。历十二月为一岁,有闰日,无闰月,故岁首无定月,大率每间二年,递早一月〈(如元年岁首在十月,三年则在九月,五年则在八月之类)〉。今以初二日为岁除,是用太阴法,见新月为岁首也。《明史》曰:三百五十四日为一周,周十二月,月有闰日,凡三十年闰十一日,言太阴年也。准此论之,计三十年应有一万六百三十一日,则一千二百三十三年,积四十三万六千九百三十四日又十分日之一。以回回岁实三百六十五日一百二十八分之三十一,约之得一千一百九十六年又一百四日半弱。从嘉庆二十四年六月初二日逆数之,当托始于唐高祖武德六年三月初三日也〈(源案:此所考与梅文鼎互异。然自昔皆称回教始于隋开皇初,则梅文鼎所考是也。此石柱所纪或回教第二世教祖托始之年,非穆罕默特之年欤)〉。
○附:佛生灭年岁
俞氏正燮,谓道家有老子化胡成佛之说,谓佛生周敬王二年,灭于考王三年,在老子出关西逝之后。僧徒力避此谤,故推而前之曰,周庄王九年,恒星不见时生〈(《魏书·释老志》、《隋书·经籍志》)〉。又推而前之,曰周桓王时生〈(释道安二教论《宋史·律历志》)〉。又推而前之,曰平王时生〈(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及法苑珠林)〉。又推而前之,曰穆王时生〈(通历云佛以孝王元年入涅槃)〉。又推而前之,曰昭王时生〈(一唐僧智深《续集古今佛道论》,衡引《周书》异记二法苑珠林,三宋僧契嵩传法正宗记)〉。又推而前之,曰殷末生〈(晋法显《佛国记》,佛涅槃至晋义熙千四百九十七年灭,度当周成王时则生当殷武乙时)〉。又推而前之,曰夏时生〈(唐僧《道宣感通记》,又《蒙古源流》述唐太宗文成公主嫁吐蕃时,距佛涅槃二千七百五十馀年。元太祖距佛涅槃时三千三百馀年,皆当生于夏初,诞不可信)〉。源按:唐玄奘《西域记》云:佛灭之岁,诸部异议,言佛没至大唐龙朔三年,经千二百年。或云千三百年,或云千五百年,或云未满千年。此诸说惟初二条庶近详实,盖唐高宗龙朔三年,当耶稣之六百六十三年,距周匡王佛灭之岁千二百六十五年。此乃质诸佛经正法像法之悬记,沸星下降之符验。印度相传之年,数信而有征,非避化胡之诮而推诸前也。佛灭度距耶稣生六百零二年,但除三四岁,即在五百馀年限内。经举大数,不以三四载为损益。且佛母泥洹经言,正法当住千年以度女人出家减五百年,是则正法本自赢而缩。故佛力馀庆稍延数载,不足为异。若如道家化胡之说,谓佛生周敬王二年〈(《南史·顾欢传》引《道经·玄妙篇》)〉则灭度于考王三年,距汉元寿初耶稣之岁,仅四百四十二年。而正法五百更少,决不可合矣。故正史所载,佛生当周庄王,恒星不见,星陨如雨之岁。一则与佛经沸星出时,降生王宫之符应合,二则与佛经正法五百像法,千年之悬记合,三则与印度相传佛灭度,至唐龙朔千有二三百年之传闻合。请以息道释之讼,决今古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