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通志/6 中华文库
卷之五 ◄ | 漕运通志卷之六 漕仓表 |
► 卷之七 |
漕运通志卷之六
漕仓表
漕之法,莫善于转搬。莫不善于直达,稽之于古。汉漕关东山东之粟,悉从渭而上,故河东有粮仓泾仓,荥阳有敖仓。河南以东置漕舟五百艘,则知东方诸郡,其粟自远而致者,皆至三河交卸,给节而入都矣。迨后魏邸阁之法,立历代相因。在唐则于水次有集津仓,有洛口仓,有含嘉仓,有河阴仓。水通则随近转运,否则暂寓以待。以及江南之运积扬州,汴河之运积河阴,河船之运积河口,操舟便宜,无有倾覆。唐之运,于斯为盛。在宋东京之制,受四方之运者,谓之船般。仓曰“永丰”、曰“通济”、曰“富国”等凡十仓,则受江淮所运,谓之里河。曰“永济”曰“永富”者受怀、孟等州所运,谓之西河,曰“广济第一”者受颍寿等州所运,谓之南河。曰“广积”、曰“广储”者则受曹濮所运,谓之“北河”。又置转�仓于真、楚、泗三州,而江南之船,至三仓而止汴��输京师,故大中祥符间岁漕至七百万石,可谓极矣。一变直达,久涉岁月,奸费互作,而委积发运,名浮于实,遂启胡人之乱。元都幽燕,变为海运,而白河一道,接运备至。在河西务则有仓十四,通州则有仓十三,河仓则十有七。是皆重于转搬也。我
国家监于前代,其漕运之敖仓也,在京通者,则有总督太监、户部尚书,或侍郎巡仓,则有御史拨粮,则有员外郎监收,则有主事以至仓使攒典各有人焉,所以统储天下之粟,以资国用也。在淮徐临德者监收则亦有太监,有主事以至仓使攒典,亦各有人焉,所以分贮天下之粟,以待转运也。及后转运,变为兊运,又变为长运,至今其间,因时便宜为军民计者,固周且密,然竟疑于直达也。议者谓转运则民有往复出纳之扰,长运则军有守浅阻冻之困。利害盖相当焉。于是作漕仓表以俟观者,损益云。
京仓 | 旧太仓 | 在东城■坊,总督拨粮二厅及银库在焉。 | 南新仓 | 在旧太仓前,西仓连络。 |
百万仓 | 在东城■坊。 | 北新仓 | 在百万仓后。 | |
海运仓 | 在旧太仓,北门相对。 | 新太仓 | 在海运仓西。 | |
禄米仓 | 在东城■坊。 | 广备库仓 | 在西城■坊。 | |
通州仓 | 大运西仓 | 永乐间,设在新城。敖三百三十座,计一千六百五十间,南北西三门,每门军官一人,办事官一人,军十人。 | ||
大运南仓 | 永乐间,设在新城。敖一百三十座,计五百一十间,北东二门,同前。 | |||
大运中仓 | 在旧城。敖一百三十座,计六百九十七间,南北东三门,同前。 | |||
大运东仓 | 在旧城。敖四十一座,计二百五间,东西南三门,同前。 |
淮安仓 | 常盈仓 | 永乐十三年,建在清江浦河南岸,敖八十座,共八百间。 |
徐州仓 | 广运仓 | 宣德五年增在城南一里,建置上同。敖一百座,共一千间,今存五十一座,共五百一十间。 |
临清仓 | 广积仓 | 在今城内建置,上同敖七十二座,共七百二十间。先是永乐四年,于广积分敖十座共一百间。设仓曰:临清。今复脩一。 |
德州仓 | 德州仓 | 旧在州城北门外。建置上同。正统移置城内,东西分为二:东仓敖二十九座,共二百六十三间,西仓敖一十二座,一百一十七间。 |
漕运通志卷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