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四 濳研堂文集 卷第四十五
清 钱大昕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嘉庆丙寅刊本
卷第四十六

潜研堂文集卷四十五

             嘉定钱大昕

 墓志铭四

  封通议大夫日讲起居注官文渊阁直阁事翰林

  院侍读学士加三级陆公墓志铭

文渊阁直阁事大理寺卿陆公锡熊以博洽通儒承

 天子知遇由郞官入词垣领袖四库书局洊登学士

遂列九卿逢 国大庆推 恩三世尊人通议公方就

养京邸逾七望八神明不衰大理尝被召预 重华宫

联句 赐  御题杨基淞南小隐画卷公以里居在

淞江南因自号淞南老人以识  君恩阅数载大理


复蒙  上赐  御题老少年诗卷公赋诗恭纪有


淞南小隐成佳话更喜 新题老少年之句朝野莫不


荣之公性耽山水不耐拘束在都下未久辄策蹇南归


所居日涉园本明陈太仆所蕴别业淸旷饶水石之𧼈


公更治数椽颜曰传经书屋日焚香宴坐其中春秋佳


日招一二亲串赋诗谈宴不异少壮时乾隆四十八年

十二月四日无疾而逝春秋七十有八大理奉讳奔丧


哀戚尽礼卜吉于次年十二月丁酉葬公上海县西南

二十七保鳯皇桥之新阡以张曹两淑人袝焉礼也先

期踵门乞大昕为文铭其墓大昕与大理托道义交廿

馀年于公修犹子之敬其敢以不文辞谨按公讳秉笏

字长卿一字葵霑世为华亭望族元末有承事郞子顺

者始析居上海之马桥五传至文裕公以文章翰墨知

名海内文裕之从曾孙曰起凤明天启辛酉副榜 皇

朝赠中议大夫布政司参议即公曾大父也大父鸣球

廪(“㐭”换为“面”)监生累赠中议大夫翰林院侍读学士加二级父瀛

雍正癸卯拔贡生石埭县儒学教谕累赠通议大夫

翰林院侍读学士加三级陆氏文献旧门石埭公学行

尤高公㓜承庭训年七八岁已知作文尝制诗赋杂体

文各数篇装小册置怀袖中署曰陆某稿亲旧见者以


为非常儿弱冠补县学生辛酉岁援例入成均中式顺


天乡试公所作制义高古有法度声名籍甚七上春官


不遇然未肯稍降其格最后应丙戍会试时大理方直


枢廷先已典试山西公犹低头听唱名引试挥洒千言


不见老人衰惫之气平生虽澹于荣利而文字结习志


不少衰如此公博涉经史不名一家尤恶俗学专已守


残之陋故大理承公绪论益自殖学以大其门公事亲


以礼与人交有信贵而能谦持躬治家皆可为世法以


大理贵  诰封奉政大夫刑部直隶司员外郞加一

级进封中议大夫翰林院侍读学士加二级再晋通议


大夫翰林院侍读学士加三级初娶张淑人县学生大


本之女卒于雍正十年八月三日春秋二十有五继娶


曹淑人工科给事中讳一士之女工吟咏与公拈题唱


酬无虚日有晚晴楼诗稿行世卒于乾隆八年八月廿


日春秋三十有五再娶曹淑人即给事季女三淑人皆


有礼法鄕䣊称女宗子一人即大理也女五人婿曰凌


松心王时夏张坤孙朱文炯赵炽孙男五人庆循庆尧


庆庚庆勲庆均孙女二曾孙女二铭曰


公生名门绩学有声诵芬咏烈若士衡兮克敦孝行研

精经旨模楷人伦若公纪兮江湖泊宅文史跌宕手定

丛书若鲁望兮内助之懿雍穆有礼比肩唱酬若东美


兮公有贤子领大著作并判廷尉若伯玉兮鹤发未皤

鸾诰叠封寿考康宁若放翁兮凤皇之桥佳城若防耆


旧名德久而不忘季宁有墓近在云间谁其踵之夫子


之阡兮

  赠儒林郞翰林院编修加一级晋赠奉政大夫刑


  部河南司主事加二级冯君墓志铭

古圣之言孝也曰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夫扬名者一

已之事而其父母之贤亦因有贤子而益显此孝所以

居六行之首也若夫由父而推之以及其祖则礼传所

谓大夫以上则如尊祖者而世遂以后有达人知其积

善之有自昔东坡为大父廷评行状称其制行甚高后

世信之无异词藉非有贤子孙则廷评之行或未必大

显于后先圣垂教岂欺我哉刑部河南司主事前翰林

院编修钦州冯敏昌今之有道而文者也今春奉父讳

奔丧南旋道出吴门素衣冠踵予门告曰吾父之葬学

士大兴翁公巳为之铭唯先大父潜德未曜兹以某列

官于

朝貤赠五品将勒石墓道以蕲不朽谨撰次行状请吾

子一言表之案状君讳经邦字宪万姓冯氏世籍广东


廉州府之钦州

国初大兵平岭㠐而海氛尚未靖君之曾大父仁溥大


父日明避寇转徙父子相失祖妣彭拮据奉姑拾木实


自茹而以糗糒进姑乡里称曰孝妇大父负遗骸闲道

历丛山中未至家过一岭假寐道旁梦神告之曰此地


可葬遂权厝焉负土成坟人以为孝感父应祥以勤俭


起家为太学生时州中有所谓大役者凡州官公私支

应皆责里长取办大约如宋之衙前当是役无不破家


者太学慨然率同志诉诸大吏其弊遂革而家因以落

君工于制蓺为博士弟子与两弟相切磋文日益有名


及两亲没后绝意进取或劝之辄泫然曰求禄以养亲

也亲殁矣何役役为乃卜筑于州西九十里天马山之


南雅邨颜其室曰半亩居辟成𧼈轩环植花竹屋后倚


山高松数十株深林掩映不见赤日暇则招二三知巳

吟咏风月尽醉乃已有陶靖节王无功之风春秋五十


有九无疾而逝夫人李氏生子达文由岁贡生候补训

导历署开建临高花县教谕事侧室黄生达忠达元孙


十人曾孙十三人刑部在诸孙中最长且贤髫龄时君


尢钟爱亲自课读择古人嘉言懿行可师法者俾诵习

之以故刑部学有原本年十二而游庠弱冠而名满海

内刑部工古文词读其状质直有先民规矩援坡公之

例自足以寿世而犹假手于予刑部之谦也抑以予不

善谀墓中人言之而人或见信故转有取于老钝之笔

邪然则刑部尊祖之意尢可感矣

  赠奉政大夫黄松石先生墓志铭

予少时即闻钱唐黄松石先生名又见所作篆隶淳厚

有古法益欣慕之晚乃得交其子小松郡丞始知渊源

所自今夏小松奉梁太宜人之讳扶榇将归里先遣其

兄子元鼎踵门来告曰先君及陈太宜人以乾隆廿二

年葬本县上泥桥之阡某方僮稚志石未备今吾母不

幸弃养谨卜日启先兆而合葬焉敢丐文纳诸穿中予

受其事状读之喟然曰此孝义独行传人物也按状先

生讳树谷松石其字晚岁游孔林得楷木之瘿携归名

其斋亦以自号世居杭州之钱唐六世祖汝亨明江西

提学参议学者称寓林先生大父佑铨县学生父兆泰

 赠征仕郞先生性敏慧童时赋绿牡丹诗即为士林

传诵家贫随北游侍起居惟谨比壮以笔耕自给奔波

南北为甘旨之计父殁于保定旅邸先生自里门衰绖

溯江渡河至枣林遇大水泛溢行旅断绝跣足行泥淖

中沙石所触血常濡踝至河间觅舟不可得附蟹舟行


遭大风几覆溺者再始达保定访瘗棺所在水啮露前


和起之已朽乃号泣函骨以归冒雨买三尺竹自扶跣


行七昼夜抵德州始得附舟南返绘涉水负骸图以志


痛王虚舟吏部题其卷比于古之虞赵焉参议公寓林


讲堂久圯即其地葺为广仁义学聚书数万卷以资学


者先世手泽散落遇片纸只字必质衣购之少耽经史


于六书尤有神悟篆隶用笔浑古娄县张文敏公推为


第一手诗文词翰名重公卿有欲以经明行修荐者辞


不应其于友谊尤笃以缓急告者倾囊无吝色视其家

无担石储也母丧过时犹哭竟以得病春秋五十有一

乾隆十六年九月廿七日卒以子贵累 赠奉政大

夫所著有格物考河防私议百衲琴淸华录楷瘿斋集

初娶陈宜人讳苏字若兰国学生某之女幼事母以孝

闻合卺之夕双烛忽烬其一心知不祥未及四月而卒

年一十有八时康熙五十九年四月二日也继娶梁氏

讳瑛字梅君处士师燧之女贤而有文事两世姑能得

其欢课诸子万卷楼中一灯荧荧辄至达旦好吟咏而

集句诗尢工曾刻入大雅集先生之捐馆也宜人手𢰅

行状数千言委曲真挚门生故友见者咸阁笔晚岁就

养山左官舍年逾八秩神明不衰曩时所诵习者黙记


不失一字仁恕好施予冬月常制衣以待冻者恭遇


覃恩 诰封太宜人尝语郡丞曰吾家自少参公后筮


仕者唯汝一人此汝父积善所致愼无忘淸白家风也


乾隆六十年闰二月五日卒年八十有九长子庭国学


生坐累谪塞外卒次经早卒次易今官兖州府运河同


知即小松也次童国学生孙男三人元鼎元长元礼孙


女五人铭曰

蓼莪之思兮衔恤靡至万里负骸兮濒险而济匪文绣


而富兮匪轩冕而荣端孝之谥兮孚于乡评有子亢宗

兮唯慈训是谨画荻谆谆兮曰惟崇公之训赠秩五品

兮贲重泉牉合良兮吉且安千秋万岁兮比于泷冈之

  何桐荪墓志铭

钱唐何元锡梦华与余交十年矣今冬卜葬其尊人明

经君于西湖普福岭之阳启元配陆孺人之窆而合祔

焉先期至吴踵门属铭其藏梦华笃志古学尢嗜金石

刻当援泷冈西山阡表之例自为之文而偏有取于衰

钝之词岂以予性朴直不苟谀人文虽未工词或可信

乎按状君讳纪堂字山甫一字桐荪先世自上虞迁于

杭曾祖矞云康熙丙辰进士尝作令湖南创议免四十

二州县无名税失大吏意然楚人至今尸祝之秩满行

取当授主事即请告归以著书终其身祖玉梁雍正癸

卯进士翰林院编修文章为一时宗仰世所称樟亭先

生也父熊雍正乙卯乡荐知广西之宜山湖南之祁阳

二县皆有治声君少而明悟为大父钟爱长从吴云岩

修𢰅学为诗文才思淸赡学使长洲彭公启丰取入郡

庠援例贡成均应南北乡试屡荐辄不售内行淳挚孝

事祖母及二亲礼无违者及父官粤西祖母以道远不

欲就养君在家侍奉温凊晨夕甘旨无阙何氏宗枝蕃

衍多贫不能葬者计七十馀匶君闻而恻然请于父择

地序昭穆葬之性忼慨勇于赴人之急而不责其偿其

客山左也有马别驾登鳌者假贷数千金即倾囊予之

无几何别驾殁遗孤贫不能自存君即焚其劵虽以此

致困终不悔也君精于医术候三部脉处方剂应手辄

愈愈后亦弗求报春秋六十以乾隆五十九年六月二

十八日卒有诗稿二卷道枢书屋随笔十卷又有续浯

溪志四卷则侍亲祁阳所葺也娶陆孺人淑懿有贤德

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十八日卒春秋四十陆孺人生

四子元铨府学生元锡元鼎皆候𨕖县主簿元昌国学

生蚤卒侧室王氏生元巨元符皆幼孙一人瀛铭曰

绶之若若没则已焉抱𤩶在躬久而道尊南阳伯求庐

江子季第五之名何减骠𮪍渊哉若人诗礼旧门文不

偶俗德以润身族属虽分皆吾一脉掩七十棺归于窀

穸良友告匮倾赀贷之友死子弱折劵置之李录厚德

欧表一行以今况古方策同炳澄湖汪汪宰木苍苍有

子而贤积善其昌

  布衣臧君墓志铭

臧氏望出东莞其后迁浙之长兴又自长兴迁江南之

武进 国朝有讳琳者以名诸生精研经术著书满家

学者称玉林先生是为君之曾大父生子晋晋生若彩

若彩子即君也君讳继宏字世景晚自号厚庵少有至

性年十三失母号恸如成人每晨夕伏柩侧屏息谛听

曰吾母其复生乎旁人嗤其痴弗为止既长以家业日

落奔走服贾然造次必依于忠信尝为某氏持钱同事

瞰其家孤寡可欺欲以计吞之君度力不能禁慨然曰

受人之托坐视其败而不言是与同恶也即携幞被辞

去中岁节缩衣食稍稍自给营葬考妣及先世五殡同

时安窆诚信有加三党之无倚者分所有赡之平生好

扶助人事变仓猝倾囊相济不计其人之偿否亦不责

异日报也尝访友长沙渡江两舟并行遇暴风一舟先

覆同舟者惶怖无人色君慰之曰死生有命虽恐愳无

益静以待之可耳其教子极严有过扑责不少恕延端

士为之师课以举子业晚岁谓子镛堂曰文章当从经

典来汝等能续我祖玉林公之传吾愿足矣又言吾身

后勿作佛事天堂地狱当于生前善恶决之礼懴作乐

徒为比邱辈作快乐场耳嘉庆元年七月九日以疾终

于家春秋六十有九娶章氏子镛堂常州府学生次鳣

堂礼堂屺堂孙一人始馀姚卢学士召弓数与予言镛

堂之贤因与定交及君之葬镛堂述事状乞铭故不得

辞铭曰

玉林遗书伏而未出什袭至君手泽无失君有贤子校

而录之士林快睹尊为经师惟子之贤由君之教不言

躬行孝乎惟孝豊西之乡四尺其封善必有后允哉是

  严半庵墓志铭

予与归安严文学元照交有年矣予假馆吴门相去仅

两日程闻其家多藏书而尊人善教子乘兴欲往访之

辄以事阻不果今冬元照墨缞至予馆舍稽颡而言曰

吾父以今年六月十三日弃养行且卜葬思所以不朽

吾亲者惟先生之文是赖予辞不𫉬已乃即其行状稍

诠次之按吴兴严氏本贯平江之嘉定明⿰氵𠔏武初有达

卿者避乱至归安之石冡村始占籍焉有子曰毅毅生

敬官监察御史河闲长芦运盐使敬生龄龄生宇宇生

茹茹生赠奉直大夫刑部员外郞而泰而泰生县学生

正思正思生府学生钦钦无子以弟之子县学生尔琪

为后即君曾大父也大父躬逢德淸县学廪(“㐭”换为“面”)生父秉谦

府学廪贡生候𨕖儒学训导母嵇孺人生子四君最幼

弱龄有至性甫九岁闻兄殇号恸不食者三日族党咸

异之读书警悟初习制义下笔顷刻千言成童后患痎

积久之不愈父母恐其苦思致疾乃纳粟为国子监生

父尝命主出纳管钥数年纎毫无所𥝠父喜别赐之千

金及父病瘵经岁君出所赐金买人参和药以进未尝

𥝠一钱也性忼慨喜周人之急虽解衣称贷不少惜为

人排难解纷必尽力有负之者亦弗与校中年以后困

于外侮所向恒不如意又艰于得子年四十始得子元

照甚慧三四岁即能作擘窠书君喜甚思所以教子者

则曰浮而不实非学也于是聚书数万卷遇宋元椠本

不惜重价购之元照既长延名师督课举业之外兼及

群籍既入胶庠有名矣则又曰博而不精非学也士以

通经为本穷经必通训诂而文字声音则又训诂之所

由出舍古训而以意说经大道之多岐必始此矣元照

遵其训于是有娱亲雅言之作每辨论古义必进质于

君而后笔之遇有排击先儒过当者则又诫之曰辨而

争胜非学也议论深刻非徒招忌亦恐损福不愿汝曹

效之也元照以高才生试行省屡踬人或以为病君则

曰穷达自有命耳古人以少年登科为不幸姑尽其在

我可矣噫今世教子弟者汲汲于利禄读世俗浮滥之

文数百首便可弋𫉬视通经学古之儒指为迂阔何怪

乎士风之日薄乎予故举君之教子以为法君讳树萼

字茂先一字半庵年六十有七以嘉庆五年六月十三

日卒元配许氏次陈氏次亦陈氏次庄氏俱无子簉室

范生一子即元照归安县学生孙男二人培均女二人

铭曰悬黎在握世所宝兮不如有子之率教兮袍笏盈

床众所好兮不若铅椠之可乐兮鞠子之劳兮未食子

之报兮维令名之劭兮庶以荣厥考兮

  郭肯构墓志铭

三晋以孝友世其家者曰平遥郭氏五世同居门无异

财县学生朴村肯构两翁寔董其家政每督学使者至

辄旌其门以示劝士大夫无不翕然称之今春肯构翁

即世将卜葬于城东十里之长宁原其从子兴让状其

行事乞余铭兴让与余同年进士即朴村翁之子也读

其状质而无溢美故乐得而书君讳大址肯构其字始

祖思忠自陕西渭南县徙平遥之王郭村其十世孙曰

三耀三耀生县学生绍仪绍仪生三子长尔强是为朴

村之考季尔翰寔生君故君于朴村为从父昆弟君少

朴村一岁总角时食同器卧同榻入塾同砚席既冠同

籍学宫自壮至老晨夕相依其友爱虽同产不是过也

君状貌严重鬓长尺馀事亲孝交友信视端行直非礼

不动家世同爨食指繁多而朴村翁性旷澹事无大小

悉委之君每辨色即起诸子姓上堂问起居惟谨婚嫁


丧𥙊必裁以礼平居服用皆取俭朴惟课子弟读书必


延名师一门群从学业皆有师法平遥三百年来以进


士起家者自兴让始君之教也兴让之孙于君巳亲尽


君抚视之如巳出有过失辄加棰楚君既不以属踈引


嫌家人亦帖然无少嫌也姑之子某负官钱二百缗吏


逮治之急旦夕且瘐死君赍白金诣县庭代输之事得


释诸姑之孙以贫告者君出赀数百金俾各作生计折


阅殆尽无愠色或讽君不善殖财则曰吾家藉先世遗

产颇饶足彼虽远戚自吾祖视之皆外孙曾也吾敢私

先人所有哉君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六月十三日卒于


乾隆二十九年三月十六日春秋七十有二配高氏子

男一人于京国学生女三人适国学生梁瑆介休县学

生范韬光国学生张应璠孙男三人丰型豊烈丰孚铭


子壮出分俗自秦别籍异财始弟昆戚单服尽行路均

不念厥初同一身范道根李圣伯五世同居表史册谁


其继之平遥郭千秋万载视贞石

  孝廉蒋君墓志铭

乾隆庚子秋馀姚邵二云侍读典试粤西得人最盛全

州蒋君德载其一也予尝访粤士文行兼偹者于二云

二云辄举君名予故耳熟焉而未之相识也今冬君之

兄郡司马云亭来告君之讣且状其行乞予铭读之泫

然知二云之言不我欺也君讳励容德载其字世居全

州万乡龙水村州中言望族者必首蒋氏父振楘直

庆云县知县有子六人君次在五少静黙寡言笑而善

承亲意庆云公尝指以语宗人曰是儿孝我处伯仲闲

怡怡愉愉自幼至壮如一日读书潜玩义理遇有疑滞

反复思之恒达旦不寐久之亦謋然以解尤爱宋儒书

博观约取务在切近易行为文直抒所见不喜为帖括

揣摩之陋诸兄强之应试补博士弟子年三十六举于

乡公车屡上辄踬吏部注𨕖知县需次南还平生无声

色靡曼之好无机械狙诈之习重义轻利笃旧愼交徜

徉山水间泊如也与司马幼同学劝善规过相敬如执

友司马摄靑浦令时君往视之适岁暮徴漕粟君入廥

钩稽簿籍阅视斗斛虽滑吏莫敢上下其手君娶曹氏

无子年五十有一以乙卯正月十八日终于里第遗言

以司马第三子启锦为后即以其年某月日葬二云为

子乙酉典试所得士君出其门与予有通家之𧨏不敢

以不文辞铭曰

惟汉举士兴孝察廉家修无玷束帛乃占近代鄕贡登

于礼部名曰孝廉实则未副恂恂蒋君佩实衔华内行

淳笃洁白无瑕轩冕匪荣名教自乐没而名称岂争旦

莫金盆之原佳城郁然过者必式曰惟真孝廉之阡

  嵇静园墓志铭

君讳文揆字大醇一字静园无锡人文华殿大学士

赠少保文敏公之曾孙文渊阁大学士 赠太子太师

文恭公之孙翰林院侍读晴轩公之嗣子自文恭公以

勲德具载 国史君天资隽爽好豪飮视阿堵物若

无所睹随手散去亦不甚惜中岁遵川运例入赀当得

府经历掣籖试用江西尝委署南昌吴城同知饶州景

德同知广信弋阳县丞终未得实缺君尝自言吾官当

至四品寿至八十即与君厚者亦谓君之门地才气必

能副斯言也乃奔走簿领十馀年讫无所遇郁郁不自

聊年四十七卒于弋阳官舍娶同邑邹氏子一人国子

监生峻女二人长适归安县学生严元照次许字程孙

男一人女二人忆予初入词馆文恭公方位少宰以后

进礼通谒即荷奖借以诗古文相期许每有经进文字

辄招与讨论可否其后十馀年子与晴轩同侍直 上

书房寅入酉出寒暑无闲课诵之暇相与缕述家事不

异昆弟既而各有视学之 命予往岭南晴轩往𨵿西

宦迹邈隔音问遂踈予奉讳归里遂不复出晴轩任满

还 朝未几捐馆伤其无子闻以弟兵部长子为后亦

未得谋面也乾隆庚戌子以祝 嘏抵都门文恭公时

为首揆亲访予寓邸谈谐如平时以予之钝劣踈懒尚

在元老记忆之中古道良可感已及文恭公薨予适以

病躄未与执绋私心恒以为歉今又闻君之讣孤子峻

踵门求铭俛仰交情转瞬四世老成久逝兰蕙俄摧而

予亦颓然将老昔人云既痛逝者行自念也悲夫铭曰

相门世嫡而官以八品止膂力方刚而算不盈四纪生

未相识殁铭其藏述德感旧以志不忘









潜研堂文集卷四十五    门人吴嘉泰校字